公安户籍档案(精选7篇)
公安户籍档案 篇1
甘做一颗小小草
——记某市某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户籍民警李某某
“您好,请问您有什么事?”“同志,我能帮上您什么忙?”走进某派出所,你总能看到一位身着警服,脸上带着甜甜笑容的女民警。她叫李某某,是某市某区公安分局户籍民警。有着30多年警龄的李某某深知一个道理——别看小小户籍窗口不大,可是分量却不轻,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整个公安机关的形象。别看她平时言语不多,可是和她一唠起户籍工作,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当好一名户籍民警首先要有一颗爱心!”
每天早八点上班的时候,派出所的户籍窗口前就会站满陆续前来办事的群众,我首先是笑脸相迎。我深知,一脸微笑、一声问候,就会打动和温暖办事群众的心,就会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公安民警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警民是一家人。三访三评活动开展之后,在我们派出所辖区花园一委,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居民崔某某,因为行动不便不能到派出所换发自己的户口和身份证,我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为他办好了户口和身份证,并亲自送到了他的手中,还免收了他的落户费。没想到几天后,他在邻居的搀扶下带来一兜水果来所里表示感谢!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只要你对群众有爱心,群众也会对你有爱心。
“当好一名户籍民警还要有一颗恒心!”
某派出所是某区公安分局下属的一个户籍大所,全所共辖四个社区,一万八千余户居民,总人口达四万三千九百余人,我每天不但要接待来所办户、办证群众上百人,还要负责所内的文书、卫生、居民身份证照像等项工作,虽然工作繁重而艰辛,只要付出汗水,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在户口管理从手工操作转向微机化管理那会,确实作了点难,谁让咱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呢!不熟悉计算机的我为了能够尽快掌握微机操作原理,利用业余时间查看计算机书籍,并在机上实际操作,不知多少遍的练习。现在你瞧!所里民警在计算机方面有不懂的还得向我请教呢!我的体会是:只要有一颗恒心,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当好一名户籍民警要有一颗公心!”
咱们公安户籍工作政策性和原则性很强,把关不严就会给党和人民造成损失和影响,担任户籍内勤民警这三十年来,我时刻提醒自己——这身警服来之不易,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决不能因为一点私利而丧失原则立场,丧失人格、丧失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能玷污顶在头上的警徽。今年1月份,一位朋友找到我,称他的亲属要到南韩出国打工,年龄想改小几岁,并拿出2000元钱,我非常认真对来人解释说:“违反政策的事我不能办,这钱我决不会要的!”这些年我心里总是想:只要咱怀里揣着一颗公心,就不会被“糖衣炮弹”所击中。
辛勤的耕耘,使她获得了许多荣誉,2006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户籍员,2007年被评为全省最佳户籍内勤,连续多年被省市公安机关评为优秀人民警察。分别荣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
有人把女警察比喻成“警花”,李某某听到后总是笑着说:“我哪是什么花呀!顶多是一棵小小草。”扎根泥土中,不与花争芳——这是李某某的真实写照。其实,不论是花还是草,有花有草的世界才是最美好的。
公安户籍档案 篇2
新立村派出所辖区有27个村队4个居委会, 常住人口89143人、集体户口11352人, 每日接待群众咨询、办理户籍业务数百甚至上千人次。为此, 该所采取了增派前台警力、主管所长亲自接待等措施, 但群众排队等候问题仍比较突出, 投诉时有发生。
针对这一实际, 该所着手搭建户籍绿色通道, 全力提升户籍工作效率。他们向社会公布了3条户籍咨询热线和一个户籍咨询QQ号, 所内16名社区民警也向辖区群众公布了个人电话和QQ号, 随时准备为群众答疑解惑。他们又在涉及土地整合、迁村并点村队和集中办理户籍问题突出的单位现场设立“户籍业务咨询台”, 集中解答问题, 既方便了群众, 又缓解了派出所值班室的工作压力。
公安户籍档案 篇3
新生婴儿按照自愿原则,可以随父亲也可以随母亲落户。
1、新生婴儿落户,凭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父母的《结婚证》、父亲或母亲的居民户口簿到父亲或者母亲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
2、出国(出境)人员所生子女落户。已注销户口的出国(出境)人员所生子女要求回国落户的,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出生医学证明》原件与翻译件及公证部门出具的证明《出生医学证明》原件与翻译件为同一内容的公证书、父母的《结婚证》到新生婴儿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未注销户口的出国(出境)人员国外所生子女要求回国落户的,凭上述证明材料和父母的《结婚证》、户口簿到父亲(母亲)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3、集体户口人员所生子女落户。夫妻均为集体户口、办理子女出生申报落户的,将户口迁至居住地单独立户后,再办理落户手续;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凭《出生医学证明》、父母《结婚证》、父亲或者母亲的居民户口簿到父亲或者母亲集体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子女随父或者随母登记为集体户口的,在父亲或母亲办理户口迁出时,其户口必须一并迁出。夫妻一方为集体户口的,原则上婴儿户口应落在非集体户口方的户口上。
二、收养子女落户
收养子女申报户口,凭《收养登记证》、收养人户口簿到收养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直接办理户口登记手续。
三、投靠亲属落户
1、夫妻投靠落户。办理夫妻投靠落户不受年龄和婚龄的限制,凭《结婚证》、双方户口簿到拟投靠方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准迁手续。
2、老人投靠子女落户。凡子女有家庭户口的,不受投靠人年龄及原籍有无子女照顾的限制,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投靠子女落户。凭档案中记载或《出生医学证明》中能确认家庭成员关系的相关材料或原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单位、社区(村委会)出具的家庭关系证明到拟投靠方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
3、子女投靠父母落户。未就业且年龄不超过法定婚龄的,可凭原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单位、社区(村委会)出具的家庭关系证明到拟投靠方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准迁手续。
4、孤寡老人、父母双亡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或无劳动能力的人投靠亲属的,凭民政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到近亲属或共同居住的赡养人、抚养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四、大学生毕业落户
1、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大学生,凭《毕业证》、《报到证》、接收单位落户介绍信到拟落户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2、毕业时未落实工作单位、将户口迁回原籍的,凭《毕业证》到原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3、往届毕业生申请落户的,凭《毕业证》、“三险证明”(6个月以上的“三险”缴费证明)到就业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五、调动工作落户
干部、职工调动工作迁入的,凭省、市(州)组织、人事、劳动部门调令和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到拟落户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六、录用公务员落户
录(聘)用公务员户口迁入,凭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机关工作人员录用通知书》或《国家公务员录用通知书》到拟落户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七、引进人才落户
1、异地引进的人才,人事代理单位(指与市、县人才服务中心签订《人事代理合同书》的单位)接收的各类人才,凭相关证书、单位证明到县(市、区)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办理准迁手续;
2、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申请落户的,凭职称证明到县(市、区)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办理准迁手续。
八、投资落户
个体工商户年纳税一万元以上,私营企业者年纳税两万元以上,且有固定住所的,可凭营业执照、税务收据原件到县(市、区)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本人、配偶及子女(未满法定结婚年龄、无稳定工作、无独立生存能力)的落户手续。
九、迁出户口
1、迁往省外的,凭外省公安机关签发的《准予迁入证明》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
2、被省外院校录取的大学生拟迁移户口的,凭《新生录取通知书》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
3、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户口在原籍需要办理户口迁移的,凭《报到证》和《毕业证》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
十、注销户口
1、应征入伍或正在服现役的公民,凭武装部或军事机关签发的《入伍通知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户口注销手续。
2、死亡公民注销户口,由近亲属凭死亡公民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死亡医学证明书》到死亡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户口注销手续。非正常死亡的公民,凭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办理户口注销手续。
3、失踪公民户口注销,由其近亲属凭失踪公民的居民户口簿、法院宣告失踪的法律文书办理户口注销手续。
十一、恢复户口
1、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人员恢复户口的,凭法院的法律文书到原户籍注销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恢复户口手续。
2、已注销户口的非出境定居人员回国要求落户的,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办理恢复户口手续。
3、港、澳、台胞回我省定居的,凭省级公安机关批准签发的《批准定居通知书》和《台湾居民定居证》或者注有回乡定居签注的《港澳同胞回乡证》,到居住地或注销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4、转业军人或退伍义务兵凭退伍军人安置落户介绍信、军人身份证,提前退伍义务兵凭部队出具的证明材料及军人身份证申请办理落户手续。异地安置的,凭《结婚证》或子女关系证明、军人身份证、原居住地开具的户口注销证明、安置落户介绍信到拟落户地公安派出所申请落户。
十二、加入中国国籍落户
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凭公安部签发的入籍证书到县(市、区)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办理落户手续。
十三、16周岁以下变更更正姓名
申请变更更正姓名的,凭学校出具的实际姓名与户口登记姓名不符或与他人重名的证明及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
十四、更正出生日期
凡年龄出现错误需办理更正的,凭《出生医学证明》或其他能够证明与事实不符的至少三种原始材料(单位人事档案、学籍档案、《毕业证》、医院出具的分娩记录证明、《预防接种手册》、《独生子女证》),到公安派出所申请更正。
十五、变更更正民族
凡二十周岁以下变更更正民族的,凭长春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的更改民族手续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变更更正。
天水市公安局统一户籍管理条例 篇4
第一条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甘政发〔〕110号)精神,为了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全市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结合全市公安户籍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划范围内落户,必须具备“合法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两个户口准入基本条件。
“合法固定住所”是指公民依法通过购买、受赠、继承、自建等方式拥有所有权的房屋,或公民按规定以租赁方式取得使用权的公房或私人产权房屋。
“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是指被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聘用,按时缴纳社会保险的,或者兴办企业、务工经商,按时缴纳税费,且有稳定经济收入的,或在原籍退休的。
第三条 在本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申请落户的人员,除本人外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也可以申请登记当地常住户口。
第四条 对居住在本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常住人口实行全市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第五条 新印发的《居民户口簿》、《户口迁移证》、《户籍证明》、《常住人口登记表》等不再标注户口性质,其“户别”栏中一律打印“家庭户口”或 “集体户口”。
第六条 对迁往市外的户口,如外地或本人要求注明户口性质的,按历史记录标注;对因户口多次迁移难以确定的,须经调查了解据实标注。
第七条 购买、受赠、继承、自建房落户。
(一)公民依法通过购买、受赠、继承、自建等方式拥有房屋所有权申请落户应提供的材料:
1、个人申请;
2、房屋所有权证明:
⑴购买房屋的,需提供《房屋所有权证》及购房发票;
⑵受赠房屋的,需提供《房屋所有权证》、《房屋赠予公证书》或《房地产赠予合同》;
⑶继承房屋的,需提供《房屋所有权证》、《房屋继承公证书》或《房地产继承合同》;
⑷自建房屋的,需提供《房屋所有权证》;农村自建房屋的,需提供《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
3、原籍户口薄、身份证。
办理程序和时限。由房屋所在地派出所受理审核,自收到公民申请之日起, 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报当地县级公安机关审批,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
(二)公民购买商品房,但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申请落户应提供的材料:
1、个人申请;
2、建设部、工商总局监制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加盖有当地房地产管理局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专用章),购房发票;
3、原籍户口薄、身份证。
办理程序和时限。由房屋所在地派出所受理审核,自收到公民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报当地县级公安机关审批,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
(三)公民购买商品房,因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申请落户应提供的材料:
1、个人申请;
2、建设部、工商总局监制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加盖有当地房地产管理局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专用章),购房发票,辖区派出所出具的《实际居住确认书》;
3、申请入户前一年的物业管理费用票据(含水、电费,物业管理费);
4、原籍户口薄、身份证。
办理程序和时限。由房屋所在地派出所受理审核,自收到公民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报当地县级公安机关审批,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
(四)公民租赁公房申请落户应提供的材料:
1、个人申请;
2、《公用房屋租赁证》(租赁期限在半年以上);
3、派出所出具的《实际居住确认书》;
4、原籍户口薄、身份证。
办理程序和时限。由房屋所在地派出所受理审核,自收到公民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报当地县级公安机关审批,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
(五)公民租赁私房申请落户应提供的材料:
1、个人申请;
2、《房屋租赁合同》(租赁期限在半年以上);
3、出租人的《房屋所有权证》,出租人的身份证;
4、派出所出具的《实际居住确认书》;
5、原籍户口薄、身份证。
办理程序和时限。由房屋所在地派出所受理审核,自收到公民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报当地县级公安机关审批,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
第八条 投资、经营、兴办实业人员申请落户应提供以下材料:
1、《营业执照》;
2、缴纳税款票据;
3、辖区派出所出具的连续暂(居)住登记证明;
4、个人申请;
5、派出所出具的《实际居住确认书》;
6、原籍户口簿、身份证。
办理程序和时限。由经营场所所在地派出所受理审核,自收到公民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报县级公安机关审批,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
第九条 经组织、人社部门批准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引进到本市的各类人才,凭引进人才的文件和人社部门出具的介绍信,办理落户手续。本人及直系亲属可在本市申请登记落户。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包括民营企业)引进的各类人才(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初级职称以上),凭劳动合同或聘任合同、引进文件、本人及直系亲属在我市申请登记落户。没有购、租房屋的,在用人单位集体户口或单位所在地街道、派出所集体户口上登记落户。
引进人才申请落户应提供的材料:
1、个人申请;
2、人社部门签发的聘用文件;
3、原籍户口簿、身份证;
4、单位介绍信;
5、直系亲属可以随迁。(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
办理程序和时限。由住所或工作单位所在地派出所受理审核,自收到公民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完成审核并报县级公安机关审批,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
第十条 大中专院校毕业学生落户本市的,省内生源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省外生源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在本市就业的,可在中小城镇实行先落户后就业政策,允许本人在固定住所、单位集体户口、直系亲属或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口落户。
(一)本市生源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应提供的材料:
1、《就业报到证》(就业单位所在地在本市的;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在市人社部门登记);
2、《迁移证》;
3、原迁出地户口簿、身份证。
办理程序和时限。由原迁出地派出所核查其原迁出档案后,受理当日内办结。
(二)外地生源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本市落实就业单位落户应提供的材料:
1、《就业报到证》;
2、就业单位介绍信;
3、身份证、《迁移证》。
办理程序和时限。由落户地派出所直接受理,报县级公安机关审批,在2个工作日内签发《准予迁入证明》或签注审批意见后,由落户地派出所办理。就业单位为公有制的,落单位集体户;非公有制的,落当地人才市场。
(三)调整改派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本市落实就业单位落户应提供的材料:
1、改派后新的《就业报到证》或加注有改派意见并加盖大中专院校就业管理部门签章的旧《就业报到证》;
2、就业单位介绍信;
3、《毕业证》;
4、身份证、《迁移证》。
办理程序和时限。由落户地派出所直接受理,就业单位为公有制的,落单位集体户;非公有制的,落当地人才市场。
第十一条 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在应征入伍前户口登记为农村户口,复员、退役后自愿申请户口迁往城镇的,应提供个人申请,县区、市以上安置办公室证明。
办理程序和时限。由入伍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直接受理,登记为城镇居民。
第十二条 城市人口迁移农村落户应提供的材料:
(一)、个人申请;
(二)、《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
(三)、乡(镇)政府及村委会出具的合缝式同意接收落户证明;
(四)、原籍户口簿、身份证;
(五)、原户籍地社区、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无正式职业证明。
办理程序和时限。由落户地派出所受理审核,自收到公民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报县级公安机关审批,县级公安机关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
第十三条 有关解释
(一)户籍证明,是公民原籍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公民身份状况及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文书。对公民申请落户时提供的户口簿或常住人口登记表复印件并加盖原籍派出所户口专用章,以及原籍派出所出具的人口信息查询单,视为等同于户籍证明。
(二)公民退休退职的,凭《退休证》或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文件或合同认定。
(三)公民在本市务工并租赁房屋申请落户的,由辖区派出所单独设立集体户统一管理,并注明本人第二住址(租赁房屋所在地)。
(四)一个房屋住址上只能落报一户常住户口。公民在本市拥有两处以上房产的,在经常居住地派出所申报登记户口。
(五)公民在就业单位迁入落报户口时,就业单位有集体户的,可在单位集体户上落户;就业单位没有集体户的,可在指定的人才市场落户。
公安户籍档案 篇5
2006年,户籍科在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XX市公安局户政处的具体指导下,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和市局全年工作的统一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开展“大学法”活动,扎实推进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切实把基层工作抓好,把基础工作打牢,把基本功练扎实,从全力维
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XX建设成为XX西经济区、中心大城市、建设平安XX、和谐XX的总体目标,积极投入到“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学改活动中,结合户政工作实际,扎实工作,进一步提高户政管理服务水平,在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推进实有人口管理社区化,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为了推进实有人管理社区化,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户籍科立足自身业务职能,强化实有人口管理这个基础,抓住实有人口重点年龄段动态情况的掌握,突出暂住人口和重点人口管理两个工作重点,发挥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和社区警务战略两个工作优势,掌握辖区实有人口的数量和动态情况,力避漏管失控,发挥人口管理在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是落实对有违法犯罪经历及可能危害社会治安的人员的动态掌握,充分利用今年由政法委组织公、检、法、司联合对监外罪犯为期六个月(3月至9月)的清理整改活动的有利时期,强化了对“五种人”的清理整改工作,共清理出795名监外罪犯人,其中漏管109人,脱管97人。对漏管和脱管的监外罪犯查明原因,进行了处罚,共建议收监22人,已执行11人,治安处罚3人,顺延12人。通过清理和整改,社区、责任区民警对重点人口、监外执行罪犯和流动人口中的“五种人”动态情况的掌握控制得到增强,对重点人口和监外执行罪犯做到“四知”(知本人基本情况、现实表现、经济情况和社会交往关系),对重点人口、监外执行罪犯中的人户分离人员、外流外出人员及时发函调查,各种管理措施得到逐步落实,信息资料及时录入派出所基础信息工作平台的意识增强,今年新录入信息平台工作对象1040人,历史库工作对象信息累计有5622条。
二是加强了对流动暂住人口和房屋出租户的治安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工作,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关于流动暂住人口和房屋出租户的管理规定,是我们管好暂住人口,房屋出租户重要的法律武器,指导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依法加强流动暂住人口和房屋出租户的治安管理,加大对国企周边、校园周边、大型厂矿周边、施工工地、旅店业(尤其是私人旅店、地下旅店)复杂场所及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较为集中地区的监督检查力度。同时认真做好流动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的登记管理工作,共登记流动暂住人口27384人,其中新录入图像7221张,网上迁移804人次;出租房屋登记353户;境外居留人员61人,人户分离30768人。
三是坚持比对,抓获逃犯。按照XX局长“户政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公安工作的主业开展,就是在为主业服务上体现警种的特殊作用”的重要批示,户籍科结合“二代证”的换发工作、房屋出租户流动暂住人口集中清理整治,充分利用实有人口信息采集“百日大会战”有利时机,要求各派出所坚持上网比对。如11月10日,户籍科XX同志在为一朋友介绍的人员,为其出据户籍证明坐飞机时,先在其户籍所在地查询,没有该人的身份证号,然后又通过数字认证证书在公安部数据库中查询,有该人的简短户籍信息,这时朋友说,就是这个人,马上打印下来,盖一个章,就可以坐飞机,朋友还介绍,这人是一个大老板,正和我市合作,要在我市投资一个几千万元的项目,但XX同志仍没有马虎大意,查询完户籍信息后,又在在逃人员信息库中查询,此时发现该人系河南省南阳市经侦大队上网的伪造存单诈骗45万元的上网逃犯,XX同志感到事情重大,立即向分管刑侦的局长汇报,然后通过周密布署,将逃犯XX捉获.截止目前为止,全市通过二代证换发工作,通过流动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清理,信息采集录入网上比对捉获三逃人员8人,其中3人系省外逃犯。
公安户籍档案 篇6
公户发〔2007〕21号
各市局、各分局:
《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暂行办法(修订)》(以下简称《办法》),经市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于2007年8月27日颁布实施。为规范工作标准确保执行效果,现就《办法》中涉及公安机关受理的有关工作内容和事项通知如下:
一、《办法》实施范围
1、《办法》适用于苏州市全市,即包括苏州市区和五个县级市。《办法》明确五个县级市可根据本市实际确定《户籍准入登记暂行办法》。
2、《办法》中涉及的政策、年龄、工作年限、投资纳税、购房面积等适用于市区范围内。
二、公安机关受理的人员
1、凡申请迁移人必须是在户籍地为无业人员;
2、已按国家规定正式办理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享受地方政策办理的离退休人员不予受理)。
三、户口准迁基本条件
按《办法》第三条规定:
1、凡申请迁入苏州市区人员必须具备在迁入地拥有合法固定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合法生活来源两个基本条件;
2、在迁入地无直系亲属的18周岁以下人员不予受理;
3、不符合国家计划生育相关政策的不予受理。
四、合法固定住所是指:
申请迁移人在本市区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所有权的成套住宅房,租住的属公有产权房并领取使用权的房屋。共有产权房(配偶共有除外)、非居住房、商业用房、商住房、一般住宅不得申请迁移。
成套商品住房是指:成套住宅房。
购买二手成套住宅房的,原户籍人员必须迁出。
五、合法稳定职业是指:
1、申请迁移人在市区通过合法手续取得的各类工作,且经市、区劳动部门鉴证认可的劳动合同书, 并正常参加社保。
2、工商部门核发的工商营业执照(临时营业执照、经营场所在成套住宅内的不得申请迁移);税务部门核发的税务登记证。
六、《办法》中人均住房、人均生活水平按市有关部门公布当指标数为准,未成年子女为未满18周岁人员。
七、《办法》中所涉及到的数字,均含本数在内,涉及年限是指: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的连续年限。
八、政策执行要求
1、《办法》第七条第一款在市区个人投资实收资本人民币100万元以上,并合法经营3年以上,或近3年累计纳税人民币20万元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3年以上,并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人员,允许其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整户迁入;申请迁移人需提供身份证明、合法固定住所证明、参保证明、土地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会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证明、税务部门出具的纳税证明、经营场所租赁合同、经营场所有效证明、无业证明(户籍地)、婚姻状况证明、家庭成员关系证明、独生子女证、已婚育龄妇女须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卡》或《全国流动人员婚育证明》。
2、第二款购买市区成套商品住房75平方米以上,取得房屋所有权证3年以上,且被单位合法聘录用3年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3年以上,具有合法稳定的经济收入的,允许其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整户迁入。申请迁移人需提供:身份证明、房屋产权证、土地证、劳动合同书、参保证明、工资收入证明、户籍证明、婚姻状况证明、家庭成员关系证明、独生子女证、无业证明(户籍地)、已婚育龄妇女须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卡》或《全国流动人员婚育证明》。
3、第三款购买市区成套商品住房75平方米以上,取得房屋所有权证3年以上,在市区经商、兴办企业3年以上,近3年累计纳税5万元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3年以上,允许其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整户迁入。申请迁移人需提供:身份证明、房屋所有权证、土地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纳税证明、参保证明、户籍证明、婚姻状况证明、独生子女证、无业证明(户籍地)、经营场所租赁合同、经营场所有效证明、已婚育龄妇女须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卡》或《全国流动人员婚育证明》。
4、第四款投靠父亲或母亲的未成年子女。申请迁移人需提供: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婚姻状况证明、家庭成员关系证明、合法固定住所证明、计划生育证明。
5、第五款结婚后需投靠的外市无业城镇或农村配偶。申请迁移人需提供: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婚姻状况证明、合法固定住所证明、无业证明(户籍地)、工作状况证明、经济收入证明、已婚育龄妇女须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卡》或《全国流动人员婚育证明》。
6、第六款需投靠子女的城镇退休(无业)父母或农村男60周岁、女50周岁以上的父母。申请迁移人需提供: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家庭成员关系证明、离退休证明、合法固定住所证明、经济收入证明、取得苏州市区户籍年限证明(5年以上)。
7、第八款需公安机关审批准入的其他人员。申请迁移人需提供公安受理部门要求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
九、受理权限、时限
《办法》第七条第一、二、三、八款由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公安户政窗口受理审批;第四、五、六款由市区各公安分局负责受理审批。
凡符合《办法》规定受理审批的户口为20个工作日办结完毕。
十、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办法》通知精神办事,不得擅自增加、减少相关工作要求,或营私舞弊等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十一、相关证明材料种类及要求
(一)合法固定住所证明
1、房屋所有权证;
2、宅基地证;
3、公有住房租赁证。
(二)土地证
国土局核发的土地证。
(三)劳动合同
经社保劳动部门鉴证的劳动合同书。
(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
1、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临时营业执照、经营场所在成套住宅内的不予受理);
2、税务登记证, 税务部门颁发的税务登记证。
(五)社保、医保证明
社会劳动保障局审稽科出具参保证明、医保卡。
(六)身份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居民身份证(有效期内)。
(七)户籍证明
1、加盖派出所户口专用章的《常住人口登记表》;
2、微机打印加盖派出所户口专用章的证明(填写户主及户主关系、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8个项目);
3、居民户口簿。
(八)婚姻状况证明
1、结婚证;
2、离婚证(附协议书);
3、法院判决书、法院调解书;
4、民政婚姻管理部门出具的婚姻登记记录证明。
(九)家庭成员关系证明
1、关系明确的居民户口簿;
2、加盖户籍地公安派出所户口专用章的原有户籍资料登记表;
3、独生子女证;
4、户籍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成员关系证明;
5、亲子鉴定书。
(十)无业证明
1、在有效期内的劳动手册、失业证、就业证;
2、街道、乡镇劳动部门出具的经区、县以上劳动部门鉴证的无业证明;
3、当地有关管理部门出具的从事农业生产的证明。
(十一)工资证明
1、工作单位出具的月工资收入证明;
2、退休工资收入证明;
3、税务部门出具的工资完税证明。
(十二)投资、纳税证明
1、纳税凭证;
2、税务部门出具的证明(附清单);
3、会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证明、验资报告、审计报告。
(十三)计划生育证明
1、计划生育证;
2、独生子女证;
3、苏州市计生委颁发的《计划生育服务卡》;
4、苏州市计生委签发的《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计划生育审核意见》表。
以上所提供的证明材料必须真实,规范、有效,如有涂改、空缺项目、无有效期,印章模糊不清均作无效证件。发现假证, 冒用的一律取消迁移申请并视情按有关法律法规及《办法》依法予以处罚。
(此页无正文)
公安户籍档案 篇7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学生户口,户籍档案制度,网上迁移
一、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制度的历史沿革
首先, 大学生户籍档案在学生进校时迁入, 在毕业离校时迁出学校是我国高校目前一直沿用的户籍档案管理模式。这是根据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的“城乡二元户口体系”法规。它将城乡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也是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根据《条例》第十条规定:“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 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 领取迁移证件, 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 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 学校的录取证明, 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 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因此, 按照《条例》规定, 学生在被城市高校录取后应该持录取通知书到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户口迁出手续, 并在学校登记后正式迁入学校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管理。
其次, 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是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有关新时期就业工作指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件, 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户籍档案制度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文件对我国在新的历史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中心任务等重大问题作出指导。文件第7条规定:“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政策。对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 档案管理机构对保管其档案免收服务费用。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 将其户口转至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或两年内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 待落实工作单位后, 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 学校和档案管理机构将其在校户籍及档案迁回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
再次, 2003年公安部颁发的《户籍管理七项便民利民措施》是到目前为止关于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制度最直接的法规, 成为各省市和地区在落实高校户籍问题最高的指导政策。其中第一条和第四条分别规定:“到西部地区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可以根据本人意愿, 将户口迁到工作地区, 也可以迁回原籍。”“考取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 入学时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并要求这七项规定自2003年8月13日起开始执行。
二、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制度改革趋势的特点
通过以上有关高校学生户籍档案制度历史沿革的了解, 我们可以总结出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制度改革趋势的两个特点。第一, 是行政主导性特点。从高校学生户籍制度的建立到以后的改革, 都是国家通过一些行政法规手段由上到下的贯彻执行。这不仅说明户籍制度是我国政府进行人才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还体现了国家对于户籍制度的重视。近年来,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其中户籍制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中的重要一环。公安部2003年的七项规定第一条就是鼓励应届毕业生去西部就业, 国家在户籍制度上的规定就是其政策保障的体现。第二, 是以人为本的特点。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是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我国在新时期坚定地走科教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教强国的根本在于人才的培养,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对于高校学生户籍制度的修改更加的以人为本。在2002年国务院的19号令就规定对高校毕业生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 学校和档案管理机构将其在校户籍及档案迁回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这一规定就是在考察应届毕业生实际的基础上才确定的。这是因为目前的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有的要继续考研、求学;有一定比例的是因为专业问题而暂时找不到工作;或由于忙于出国、考研而延误了找工作的机会;有一部分是为了出国留学和创业;还有一部分的未就业毕业生由于对工作过分“挑剔”, 使得自己至今还没有落实工作单位。国家为了满足占很大比例未就业毕业生申请保留的需要从而制定政策, 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
三、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制度改革原因的分析
1.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制度形成的历史原因。这是因为在1997年以前, 我国大学生实行统招统分政策。即高校大学生在入学以后, 毋需考虑自己毕业时的分配去向, 由国家负责统一安排, 接收单位必须照单全收。大学生本人的家庭出身和个人在校表现成为毕业分配考察的重要内容, 户籍档案在此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 在计划经济时代, 户口是分配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依据和凭证, 如果大学生不将户籍档案迁入学校, 那么就无法分配到所在城市计划供应的生活物品。还有在二元制户口管理体制中, 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差别不仅体现在字面上, 而更多地体现在利益分配上。非农业户口具有良好的福利待遇, 享有更好的公共卫生和教育资源。许多农村考生将考上大学转为非农业户口作为跳出“农门”, 改变自身命运从而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主要途径。所以, 一旦他们考上大学, 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是一种必然选择。
2.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制度改革的经济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 人力资源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人力资源的流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包括各类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内的基层, 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然而, 户籍迁移制度越来越成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障碍, 如果不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 将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也有悖于市场经济的规律。与此同时, 我国的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 东西部地区经济水平差距较大, 基层特别是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 在工作环境、物质待遇等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或者其他一线城市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因此, 这在人才竞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假如单纯靠市场的作用, 高校毕业生很少会到这些地区工作, 已经去了的也可能流失。因此, 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通过对高校学生户籍制度的改革来吸引人才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的有力手段。
3.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制度改革的社会原因。户籍档案制度的改革对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毕业生涌进“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 不仅是因为这些一线大城市一直走在经济发展的前端, 还是因为拥有成熟的创业环境, 而且最先接触新信息和新技术,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是一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受到户口的羁绊。大学生步入社会后的落户难, 究其根源还在于现行的户籍制度, 它附加了过多的利益成分。如在购买经济适用房, 考取公务员, 结婚, 子女上学等方面, 户籍档案常常成为难以逾越的限制条件。因此放开毕业生就业落户限制, 才能为毕业生疏通就业通道, 同时也可以破除身份壁垒, 让刚刚步入社会, 走向生活的大学生实实在在地拥有合法正当权益。这正是进行户籍档案制度改革的社会原因。与此同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 档案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使得高校学生的户籍档案避免了之前手工填写档案和其迁移所带来的错误和弊端。人口自由流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的必然, 所以进行高效户籍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同地区的学生就业的公平,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制度改革的建议
1.加大高校户籍档案改革政策的宣传力度, 打破传统身份观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制户籍档案管理体制对人们的观念影响深远。许多“农业户口”家长和学生认为考上大学所进行的户口迁移是真正实现从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 要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广播或者“纸质媒体”向群众宣传高校户口迁移相关政策及其所发挥的效用, 让更多的学生及其家长了解户口迁移的利与弊, 正确看待户口政策, 吸引其为高校户籍档案改革献言献策, 把行政主导政策和群众的建议相结合, 最终实现高校户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 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来说, 不能以户口取人, 而是要任人唯贤, 打破传统身份观念。在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 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将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推进户籍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 实现“网上迁移”。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网络化管理是现代档案管理方法中的重要方面。未来户籍档案制度的改革可以利用公安部门的全国人口查询系统, 进行网上迁移。这样, 新生入学时就可凭大学录取通知书、身份证等有效证明, 直接到迁入地派出所就近办理户口无纸化迁移。迁入地派出所在核对相关材料、证明等无误后, 就可通过电脑网络从迁出地派出所调取迁移人的户籍资料办理迁移。因此, 利用“网上迁移”学生只需在迁入地派出所一次性办理, 节省了许多人力、物力。各省市地区公安机关之间也将可以迅速查询系统中常住人口的服务处所、地址、照片等个人信息以及家庭成员情况, 实现两地信息共享。还可以实现人口信息网络化办公, 建立完善网上申请, 网上迁移、网上审批, 异地办理等管理运行新机制。因此, 实现“网上迁移”不仅可以方便学生和高校的安全保卫机构, 减轻户籍管理人员庞大的工作量, 同时还可以避免因户口迁移而重复登记所出现的差错。
参考文献
[1]李铁丁.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改革趋势探究[J].兰台世界, 2007 (7) .
[2]陈凌云.高校学生户籍管理改革刍议[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7 (4) .
[3]孙菊红.高校学生户口迁移现状分析[J].新西部, 2008 (12) .
【公安户籍档案】推荐阅读:
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户政处详解户籍新政11-06
户籍档案06-11
调户籍档案06-11
非北京户籍人员如何在京存放档案05-27
户籍和人事档案与报考教师资格证的关系10-21
公安消防执法档案管理规定09-21
公安派出所档案管理办法07-17
户籍法律10-19
户籍化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