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法律(精选7篇)
户籍法律 篇1
一、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作为其员工的劳动者双方之间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 明确各自权利义务的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要求:“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 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作为指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 由此不难看出, 就业协议书是用人单位和刚步入社会初为劳动者的毕业生就将来就业意愿的初步合意, 双方对彼此的基本素质、身体状况、文化水平、实践能力和劳动合同的主体部分已经达成初步意愿, 用人单位的主要管理部门和所在学校的就业指导管理部门同意, 就业协议书经过毕业生本人、意愿的用人单位、所在的学校、主管部门签字或者签章即宣告生效, 具有当然的法律约束力, 这也是统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发生争议时的依据。二、大学生就业不签劳动合同只签就业协议 (书) 就业协议 (书) 是毕业生尚未毕业时 (一般是实习期间) 时与用人单位和其所在的学校订立的三方协议, 它同时也是国家编制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数据和毕业生报到的主要依据。就业协议 (书) 仅仅是毕业生与有意向的用人单位双方建立劳动 (雇佣) 关系的一个证明, 按照规定有此协议的毕业生本人的人事关系 (档案) 、党员关系 (档案) 、团员关系 (档案) 和其他档案由所在学校转到用人单位。就业协议 (书) 本身并没有规定在劳动关系中毕业生 (劳动者) 与用人单位双方主体享有的具体劳动权利和需要履行的具体劳动义务, 而劳动合同则在劳动者的薪资报酬、工作时间、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劳动福利、企业职工的培训、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纪律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大学生就业时只与用人企业或者单位之间签就业协议 (书) 而不签劳动合同的做法是错误, 就业协议 (书) 的内容主要是毕业生本人的一些基本情况, 具体包括毕业生 (劳动者) 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学制、学历、专业、培养方式和生源地等最基本信息, 毕业生 (劳动者) 表示同意到用人单位指定的工作岗位去工作, 用人单位表示能够接收签订协议的劳动者 (毕业生) , 学校同意这个毕业生去工作并进行就业基本情况的统计, 尽管如此, 就业协议 (书) 不涉及具体的劳动内容。根据法律规定和实践经验, 毕业生 (劳动者) 报到后一定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具体的劳动合同 (书) , 规范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毕业生 (劳动者) 在订立就业协议时可以事先询问一下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特别是核心内容, 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查看单位主管人事部门的劳动合同书样本。三、学生就业时只签劳动合同不签就业协议 (书) 纵观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 没有任何一部法律里面规定签订就业协议书是劳资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前置条件, 就业协议 (书) 的订立不是订立劳动合同的必经步骤, 对于劳动合同本身来说, 不签订就业协议书对劳动合同没有任何实质影响。实践中, 只签劳动合同不签就业协议 (书) 会给毕业生带来一系列麻烦和问题, 相反如果签了就业协议书以后再签劳动合同则会给国家、学校、学生本人和用人单位都带来方便。1.签订就业协议 (书) 对毕业生职业发展有重大意义作为高校毕业学生的劳动者就业是由人事主管部门按照相关政策法规落实的, 按照规定, 找到工作的毕业生需要用《报到证》和《就业协议书》去人事部门办理相关的手续, 学生凭借人事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一般是介绍信) 到意愿工作单位落实人事档案关系, 这样的劳动者具有干部身份。签订就业协议书方便劳动者以后的职位晋升、职称评定、社会保障、离职退休。2.签就业协议书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每个毕业的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时, 必须经过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和所在院系审核、盖章, 这样就使学校的就业工作有据可依, 学校相关部门只需要根据学生提供的就业协议书上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 就可以把毕业生的人事档案转到意愿就业单位, 提高了人事工作效率, 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3.签就业协议书对劳资双方合法维权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合同虽然是国家承认建立劳动关系的最普遍形式, 但它只是对劳动者就业行为进行了一般性的约束规, 一旦劳资双方有一方在学生毕业前违约, 另一方根本没有办法按照就业协议书的特别政策维权。实践中, 就业协议书上关于违约金有着详细的规定, 劳动合同对此没有专门的规定。4.签就业协议书有利于毕业生人事档案和户籍关系的落实根据我国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 在大、中专院校毕业后的学生, 必须出具本人毕业证、户籍迁移证、派遣证 (报到证) 和签字盖章完毕的就业协议书才能办理落户。正是因为大量的学生没有签订《就业协议书》, 才导致了武汉10多万大学生户籍“空挂”。由此可见, 毕业生在就业时正确的做法是先初步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书, 然后再与用人单位签订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印制的劳动合同书。
摘要:劳动合同和就业协议书均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 学生就业时只签就业协议书不签劳动合同和只签劳动合同不签就业协议书的做法都是欠妥的, 应先签就业协议书再签正规劳动合同, 这样才能切实保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劳动合同,就业协议书
参考文献
[1]关怀主编.《劳动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全兴主编.《劳动法》.法律出版社, 2004
[3]张勇军, 刘元聪.《武汉10万大学生户籍“空挂”》.武汉晚报, 2010.12.6
高校学生户籍管理现状浅析 篇2
关键词:高校,户籍管理,户口迁移
户籍制度是中国最有效的社会管理制度之一, 而高校户籍管理是高校安全保卫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按照公安部门对户口类别的划分, 高校学生户口属于城镇集体户口的一部分, 通常需要高校协助管理。目前, 高校户籍管理普遍实行计算机管理, 增添了信息精确和操作方便的优点, 提高了工作效率。但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行的高校学生户口管理制度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弊端, 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需要,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予以探讨, 以期引起同行部门的关注重视。
1 高校学生户籍管理的显著特点
首先, 户口迁移的周期性特点显著。周期性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时间段, 一是每年秋季的新生入学户籍的申报, 二是每年夏季毕业生离校户口的迁移, 此外, 每年冬季部分研究生毕业离校户口迁移也比较集中。其次, 户口迁移的时效性特点显著。在整个户口迁移过程中统计工作及各项手续较为繁杂, 必须严格控制好时效性, 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问题和矛盾的出现。比如, 秋季新生入学的户口迁移量最大, 加之学生的户口迁移证多是信息残缺不完整, 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大量的统计、更改、信息核对等工作量, 而这些情况就直接拖延了户口迁移的申报时间。第三, 户籍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显著。按照公安部门对户口类别的划分, 高校户籍管理隶属学校保卫部门, 但户籍管理更多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服务性上。例如, 各种主要证件的办理需要借用户口;对于学生来说, 只有持有有效证件, 如身份证、暂住证等, 才可以办理诸如结婚、出国、考驾照等事情;另外, 为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最真实的资料, 通过身份证号查找提供查询服务等。可以说, 高校户籍管理凭借自身特点和优势, 在很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社会稳定提供治安保障, 为新户籍制度的实施作出贡献等。但随着国家各项户籍政策的改革和高校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 高校户籍管理暴露出来越来越多的弊端, 存在着大量落后于形势的问题亟待解决。[1]
2 高校学生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 每年招收的新生数大量增加, 学生就业方式、就业渠道日趋多元化, 加上高校招生、就业政策的改革, 使得高校学生户籍管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户口迁入学校时细节不完善
首先, 信息不规范。新生户口迁移证来自全国各地基层派出所, 各地户口迁移证打印效果不统一, 甚至有用手工填写的;音同字异、名证不符的;身份证号码缺失和错误的;学历、籍贯模糊和错误的;身高、血型等基本信息缺失的等等。其次, 印章不规范。新生户口迁移证缺少公章的, 更改信息不加盖户口专用章的, 办理人员民警名章缺失的等等, 因印章问题而需要学生重新补盖往往严重影响新生落户进度。
2.2 学生户口迁出学校时意识不够
首先, 毕业生未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单位无法办理户口迁出, 之后带来的诸多问题增加了高校学生户籍管理的负担。近几年随着各项制度的改革和放宽, 针对毕业生户口迁出也放宽了政策。政策允许毕业生户口保留到当年年底, 但由于大学生对于户口的了解和意识不够, 这项政策现在更多的成了高校学生户籍管理的最大漏洞。比如, 学生毕业后彻底不再和学校联系, 户口放到学校不予理睬, 当学生毕业许多年后需要使用户口时才想起联系学校索要户口。作为高校学生户籍管理部门既不能随意销户, 又无法催促学生及时按址迁出, 只能寄希望于学生能够按时迁出, 这已经成了阻碍户籍管理规范化的最大弊端。其次, 有的毕业生落实单位后受落户计划指标所限, 无法将户口迁入工作单位, 又不愿把户口迁回原籍, 只能将户口暂留学校, 造成户口逐年积压, 人户分离的空挂户口现象日益增多。还有的毕业生户口虽然迁出, 但未到对方单位落户而成为口袋户口;或因疏忽遗失了自己的迁移证, 若干年后要用到户口又回来找学校交涉。这不仅给毕业生参与社会事务, 履行合法权益等带来诸多不便, 同时也增加了学校保卫部门对学生户口管理的负担。[2]
3 高校学生户籍管理对策和改革探讨
3.1 加大高校学生户籍制度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加强宣传和教育大学生户口迁移相关政策, 让更多学生及其家长了解户口迁移的利与弊, 合理选择户口的迁移问题;引导和教育毕业年级学生正确看待户口制度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毕业生择业市场困境现状, 可以明确放宽毕业生户口迁移政策, 比如, 可专门明确毕业未满三年的毕业生先落户后就业的政策。
3.2 加强高校学生户籍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当前, 我国大多数高校政策都是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和《居民户口薄》直接办理迁移证的方法办理, 在办理过程中, 各个地方基层派出所人员态度不端正、工作不认真, 极易发生信息错误或缺失等问题。而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 高校应该争取与公安部门“常住人口信息系统”进行资源共享, 在公安部门监管下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校户籍数据库, 提高户籍管理质量和效率。大学生的户口迁移不再采用学生自己持《户口迁移证》到学校入户口, 而是全国公安人口管理系统建立网络共享的资源平台, 实行网上迁移。[3]
以上观点是笔者在工作中的一些体验和粗浅认识。高校学生户籍管理制度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需要多方面的密切配合。这些离不开公安、教育、人事等部门对高校户籍管理的重视和支持, 也离不开高校招生、就业和保卫部门的通力合作和支持, 只有多部门联动, 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配套措施, 简化办事程序, 才能推进高校户籍管理的创新和改革。S
参考文献
[1]陈凌云.高校学生户籍管理改革刍议[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7.
[2]曾静.高校学生户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 11.
[3]杨光.大学生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规范管理策略[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5.
[4]李铁定, 田康顺.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改革趋势探究[J].兰台世界, 2007, 7.
浅谈乡镇户籍档案管理 篇3
1.1 主观因素
第一,公安机关的宣传不够全面,导致群众不了解婴儿入户、更改户口的程序,降低了办事效;第二,行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有时群众办一点小事,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排队等待,这大大降低了群众对服务人员的满意度;第三,个别行政服务人员素质差,存在乱收费的现象;第四,人们对户籍政策了解太少,意识淡薄,这导致他们在办理户口时,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第五,部分民警的服务意识较差,导致户籍出现错误现象。
1.2 客观因素
第一,原来的户籍中存在较多错误。例如:2005 年,某个地区的人口数据被录入户籍管理系统时,基础数据却是2001 年的,当时不完善的人口普查导致了许多错误的户籍基础数据,其中包括姓名错误、户口漏登等。第二,公安机关的基础硬件设备十分落后,无法达到现代化工作的要求。现在的电子信息都是以网络为基础,办理程序比之前增多,如果基础硬件设备落后,经常出现网速慢的问题,群众就要等候很长时间,如果遇到几天都没有网络的情况群众往往需要来回跑好几趟才能办理成功。第三,存在严重的户口分户情况。这几年,国家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在西部大部分老百姓都比较穷困,国家政策是按户对贫困人口进行补贴,因此,很多群众为了能够得到补贴而主动到派出所而要求分户。分户就是通常所说的分家,在农村都是群众自主分好房子等财产,再到村委开证明即可完成。但许多群众经不住利益的诱惑,不惜作假也要获取更多的利益。第四,银行身份核查系统的更新速度太慢。如果银行身份核查系统没有及时更新包括照片在内的人口信息资料,那么群众就没有办法成功办理银行卡,也不能汇款。这时一部分群众会直接把矛头对准当地派出所,造成群众与公安机关的矛盾越来越多。第五,难以更正出生年月差错。如果出生年月出现差错,由于难以找到原始的户籍资料或这些资料已经丢失,再加上公安机关会严格审批这类材料,很多群众至今难以更正在出生年月、姓名等方面的错误。
2 加强户口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作为一个良好契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有关部门和群众对户籍工作的重视度,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全面宣传户籍管理工作,例如:通过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加强对户籍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公开各种政策和办事流程,以增加透明度,获取群众的信任。完善户口登记的法律制度,增强群众的户口登记意识,减少随便更改姓名的现象。因为户口本和身份证是唯一的证明公民身份的有效证件,有关部门必须有效利用这一条件加强群众对户口管理的重视度,这样才能规范证件办理制度,同时为户籍管理人员和群众带来方便。
第二,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作为一个良好契机, 加强对户口管理的整顿工作,及时更正户口中存在的错漏项。通过这次人口普查整顿,可以从中发现许多问题,例如:姓名错误、出生年月错误等。户口管理人员需要对此进行统一更正和深入调查,了解无户口人员的实际情况,及时对这些人进行户口补录,对于一人多户、有户无人的弄虚作假现象,也要严肃处理,如果发现群众与户口信息不一致,经过调查之后要及时更正。
第三,加强队伍管理,提高“窗口”单位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毋庸置疑,加强公安机关的队伍建设是不变的主题,也是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根本所在。户籍管理人员直接面对的是人民群众,与群众的联系十分密切,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代表着整个公安机关的形象。民警要加强形象意识、窗口意识,严于律己,遵纪守法,执法部门也要做到严格执法,一视同仁。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良好的外在形象。在接待群众时,要做到耐心讲解、服务周全、办事负责、满足群众需求。对于服务群众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也要广泛宣传,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支持公安部门的工作。
第四,及时更新银行的身份核查系统与人口信息资料。管理人员要及时维护公安部门的人口数据库,这样银行的身份核查系统就能及时更新人口信息资料,群众与公安部门之间的误解会有所减少。另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推广有利于提高身份核查的效率。
第五,完善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户籍管理工作。户籍档案对群众具有重要的作用,公安机关也是主要通过户籍档案来了解人口信息数据的,因此,需要强化户籍档案管理和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规范管理制度,具体分配管理任务,以保证户籍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便公安机关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六,及时掌握群众的变动信息。当地民警需要对他所在的辖区十分了解,因此,要定时地进行调查走访,并把所获得的信息向当地计生部门报告,有利于及时掌握死亡、服役、出国等人员变动情况。
摘要:户籍管理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不仅是治安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服务群众的基础。户籍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户籍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高质量、少投诉、让群众满意的服务。为此档案管理人员要改善作风、积极开展服务工作。一些地区在这几年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便民措施,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原先的户籍制度逐渐不再适合当今的社会。笔者结合近三年的户籍管理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以期提高乡镇户籍档案管理水平。
探析高校户籍管理现状及对策 篇4
1高校户籍管理的现状
1.1管理模式简单落后, 户口迁移工作量大、错误率高
高校户籍部门在入学时把迁移至学校的学生户口都迁入到学校设立的学生集体户口, 所有学生都是相同的户主、地址和门牌号。大学新生户口入学后, 需要对大量的户口迁移证进行收集、整理、录入、核对、打印、盖章、归档。而毕业时, 往往在拿到毕业生就业派遣数据后一周内要求迁移完毕, 这必然要求高校的户籍部门和公安机关加班加点才能及时完成。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的迁入和迁出, 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户籍内容的频繁出错, 如手工填写时出现笔误或字迹难以辨识、部分关键栏信息缺失、冷僻字录入困难、籍贯出生地信息仅写到一级等。一旦出现错误和遗漏, 需让大学生回原籍进行更改, 加大了落户难度。
1.2“口袋户”影响学生自由择业和生活
户口迁移的时效性要求高校学生毕业后, 必须在限定时间内持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到迁入地落户。但有些毕业生因为单位落户有指标限制, 难以落户在工作地点, 又不想将户口迁回原籍, 只好将户籍带在身上, 成为“口袋户”, 疏不知户口切实关系到社保、婚育、买房、子女落户、退休等切身利益, 甚至最基本的公民权利的行使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口袋户”没有管理归属, 既不利于公安机关的户籍管理, 也增加了学校保卫部门对学生户口管理的负担。
1.3“滞留户”、“空挂户”、“人户分离”现象突出, 加大管理难度
2002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 其中第7条规定:对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 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籍保留在校2年。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毕业生就业压力, 方便了学生, 却加大了各高校的户籍管理难度。部分毕业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 户籍长期滞留在学校, “持证不入”、“人户分离”和户口迁移证丢失等现象日益增多。而存档时间到期后毕业生往往不能及时办理户口迁出手续, 学校户籍管理部门更不可能直接将毕业生的户口迁回原籍, 直接导致户籍资料的积压。这部分学生不住在学校, 也不参与学校的活动, 不能把他们当成学生来管理。如果把他们当成社会人来对待, 学校就没有义务对他们进行管理, 就不应当承担社会的责任。户口管理对象身份不明, 管理权限就无法界定, 这就使得高校户口管理工作处于一种尴尬局面。
为了更高效地管理高校户籍工作, 更好地为高校教育发展服务, 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高校的户籍管理。
1) 加强高校学生户籍管理政策的宣传, 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看待户口政策。
户籍管理制度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学校保卫部门要及时、有效地利用网络、电台、橱窗、报刊等渠道宣传高校学生户籍管理的新政策, 让更多的学生及家长了解户口迁移的利与弊, 合理选择户口迁移, 自觉配合高校户口迁移工作。高校保卫处户籍管理部门应主动与招生毕业部门联系, 在《新生入学须知》加强户籍知识宣传教育, 告知其在校期间遇到不同的情形需要户籍档案证明和查询等, 如何办理;毕业时如何办理户口迁移, 让学生及家长全面认识和了解学校的户籍管理制度。
2) 加强高校户籍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 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
高校户籍管理人员应积极通过进修、与兄弟院校交流等形式学习了解相关户籍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 及时掌握有关户籍政策的变化情况, 熟练掌握计算机管理操作技能。每年新生入学及毕业生离校前, 应主动向公安部门询问有关户口政策的变化情况, 掌握工作主动权。在每年新生入学时严格检查新生户籍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先分学年度, 再按院系按专业然后按学号逐人建档。每学年结束后, 把本年毕业生的毕业生名册、户口迁移证存根、常住人口登记表等整理归档;对中途退学、转学者的户籍档案进行及时的整理, 注明时间、去向及原因, 以备查考。可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 在公安机关“常住人口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高校自己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应该既可以与公安机关“常住人口信息系统”进行资源共享, 又能够实现对高校范围内的单独管理, 形成完整的高校户籍数据库。这样, 不但可以降低户口迁移过程中的错误率, 而且能推进人口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 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3) 简化迁移程序, 推进网络一体化管理。
当前, 我国采取大学生凭《录取通知书》和《居民户口薄》办理迁移证的方法。现今应逐步推进户口迁移网络化, 即不再持《户口迁移证》等材料入户, 而是利用全国公安人口管理系统建立网络共享的资源平台, 实行“网上迁移”, 迁移户口只需在迁入地派出所一次性办理, 不用在迁出地和迁入地两头奔波, 各公安机关之间也可迅速查询系统中常住人口的住所、照片等信息, 扩展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社会功能。户口“网上迁移”不仅可以方便学生, 也可有效降低户口迁移中的信息误差。虽然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 这一高效的模式将成为户籍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4) 创新管理模式, 尝试“暂住式”管理等新模式。
无论从生活时间长短和居住形式来说, 大学生本来就是暂住性质人口的一类, 所以将大学生作为暂住人口来管理具有合理性。新生入学时前无需办理户籍迁移手续, 仅需在出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籍证明”手续。新生在其入学时候就采用办理《高校暂住证》的形式编号发证, 和《学生证》配合使用, 暂住证时间以学生学业长短为准, 毕业自动作废。学生在校期间所需的一切户口证明均可凭本人“户籍证明”、暂住证及本人学生证办理。当大学生毕业落实好工作后需要迁移户口时候, 再从原籍直接迁往单位所在地, 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了入学、毕业时几次迁移可能产生的错误, 又可避免在学校长期滞留引起的管理问题。
目前高校户籍的管理制度在某些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就业, 实行户籍制度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的原则必须有利于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就业, 有利于学校的有效管理及资源配置, 有利于公安部门的严密管理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 使高校户籍管理积极为高校学生服务。
摘要:现代户籍制度是维护我国社会秩序的最基本的制度之一, 高校学生户籍管理是高校保卫部门重要的日常工作。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 形成于建国初期的现行的高校学生户籍管理制度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为高校教育发展服务,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户籍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高校,集体户口,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畅, 许根良, 张颖.高校户籍管理现状分析与研究[J].才智, 2011, 11.
[2]邱迎春.高校户籍管理的主要问题及策略:以广西工学院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8.
[3]杨薇.浅谈高校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财富, 2011, 12.
[4]段红艳.关于高校户籍管理的思考[J].北方文学, 2011, 12.
[5]王松云, 杜艳, 李雪云.论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革新[J].宿州学院学报, 2011, 6.
[6]曾静.高校学生户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M].出国与就业, 2011, 6.
[7]黄春林.高校学生户口迁移管理工作的探讨[J].人事天地, 2011, 12.
战国时期户籍制度的作用 篇5
关键词:战国时期,户籍,户籍制度,作用
战国时期, 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土地私有化的进程加快, 个体小家庭开始成为真正的社会经济单位。为了能够加强对人口的控制, 各诸侯国纷纷采取措施, 进一步健全和推广了基层组织县、乡、里的设置。又通过什伍制度, 使人同地域的联系日益牢固。在这种情况下, 户籍制度应运而生。战国时期, 秦、齐、楚、韩、魏等国家都都已有了户籍登记和管理制度。下面我主要谈谈战国时期户籍制度的作用。
首先, 户籍制度是统治阶级掌握人口具体数字、进行授田的依据
曹操的军谋祭酒掾徐干在他的《中论·民数》篇中指出:“民数者, 庶事之所出也, 莫不取正焉。以分田里, 以令贡赋, 以造器用, 以制禄食, 以起田役, 以作军旅, 国以之建典, 家以之立度。……其唯审民数乎!”为了“审民户”必须建立户籍制度, 国家只有掌握了户籍的数目, 才能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做出统筹安排, 甚至家庭生活也和户籍制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商君书·去强篇》具体的谈到了建立户籍制度的目的和作用。它说:“举民众口数, 生者著, 死者削, 民不逃粟, 野无荒草。则国富, 国富则强。”注释家的解释则更为清楚:“此户籍之法也, 举凡户口之数, 生者著于籍, 死者削
或不同地段风貌的区域应采取不同的建筑立面改造的设计。案板街中有商业建筑、住宅建筑、文化建筑, 因此在设计上可以根据不同特色有不同侧重。
每一条街道在形成之后, 人们为了通讯、交往、探访等一些列活动的方便, 就会自发地给它起个名字以用作标志。这些街道名称, 不仅标出了它在西安城内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脉络, 更为重要的是记载了历史的变迁, 蕴含着丰厚的人文气息, 人们的思想和期望也随着历史变迁在此得以体现。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快速前进, 街道空间形象的品位也需要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提升, 因此, 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 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项重要课题。当然, 除了沿街建筑立面元素在街道空间形象中有深远影响其名, 户籍可考, 故民不逃粟, 则土地尽垦。”若掌握不了具体的人口数字, “土虽利, 民虽众, 国愈弱至削。”
战国时期的授田制度是根据户籍上所立的户, 按户授给田地和宅基的。秦简《为吏之道》所附《魏户律》中:“叚 (假) 门逆吕 (旅) , 赘壻后父, 勿令为户, 毋鼠 (予) 田宇。三世之后, 欲士 (仕) 士 (仕) 之, 乃 (仍) 署其籍曰:故某虑 (闾) 赘婿某叟之乃 (曾) 孙。”做买卖的“贾门”, 经营“逆旅”的店主, 招赘于人家的“赘婿”, 招赘给有儿子的寡妇的“后父”都作为身份低下的人, 不准独立为户, 不授予田地、房宅基。按此规定, 不属于这类身份低下的人, 便可以立户, 得到授田的权利。同时《为吏之道》所附《魏奔命律》谈到了这类身份低下的人被遣从军, 被剥夺了原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权利, 并进一步加以惩罚的规定, 包括不准在户籍上独立为户, 不授予田宅在内。商鞅变法以来, 秦采用“利其田宅”等办法, 招徕三晋之民, 收到良好效果。这些三晋之民被授予好的田宅, 免除三代劳役, 专一务农, 以“给刍食”, 受田就是根据国家所建立的户口登记才享有的权利。给这些来秦的家庭授予土地的前提, 是政府已经了解了来秦的个体家庭的户数及人口。
其次, 户籍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的依据, 能够起到巩固政权、稳定统治的作用
战国时赋税的征收, 是以户为单位, 按照户籍登记进行征派的。齐国征收田税的办法“相壤定籍”就是按照土壤质量的好坏规定田税的等级。秦国实行的“初租禾”也是按照土地面积征收一定数量的收获物作为田税。收取田税是在农民手中掌握有一定土地的前提下进行的, 而受田农民的多少政府是通过户籍制度来掌握的, 因此表面上看来政府征收田税是按照土地的数目来进行的, 实际上所体现出来的还是将这种税落实到了农户的数目上。《周礼·地官·遂人》记载“遂人……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 及其六畜车辇, 辨其老幼废疾, 与其施舍者, 以颁职作事, 以令贡赋, 以令师田, 以起政役。”此处的“夫家”就是一个家庭, 即一户。秦国在商鞅变法“初为赋”之后, 就开始按户征收人口税, 也称户赋或口赋。户赋的征收, 是根据家庭人口数。秦简《法律答问》:“何谓匿户及敖童弗傅?匿户弗徭、使, 弗令出户赋之谓也。”匿户就是隐瞒户口, 躲避役事和不纳户赋。《淮南子·汜论训》记载秦“发适戍, 如刍稿, 头会箕敛, 输于
外, 其他相配套内容的整治也不容忽视, 例如道路铺装、市政设施、绿化配植等。
参考文献
[1]杨子堡, 街道设施与城市美学[M], 中国台北, 艺术家出版社,
[2]蒲振军等编, 让城市更美丽[M]:城市与环境,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7
[3]王建国, 城市设计[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4] (日) 芦原义信著, 尹培桐译[M], 街道的美学,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5]吕文强编著, 城市形象设计[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少府。”高诱注:“头会, 随民口数, 人责其税。”高诱对“头会”的解释点明了户赋的征收方法, 即按人口的多寡纳税。《史记·滑稽列传》说魏文侯时邺县“常岁赋敛百姓, 收取其钱, 得数百万, 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文选笺》引《尸子》注曰:“魏之于百姓也, 日食不赋鸠, 民疫不赋口。”[1]《管子·国蓄篇》说:“以正户籍, 谓之养赢。”据杨宽先生考证, 齐国的户籍税叫“邦布”。杨先生指出《管子·山数篇》和《轻重甲篇》都谈到了“邦布之籍”的问题, 说:“邦布之籍, 终岁, 十钱。”就是说每户每年交给国家十个钱。[2]上述说明, 战国时期赋税的征收, 与户籍制度严密的结合起来了。田税和人口税的征收, 是集权国家机器赖以存在并能运行的重要经济支柱, 户籍成为统治阶级剥削广大农民的主要工具, 能够确保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 从而起到了巩固政权, 稳定统治的作用。
第三, 户籍制度的建立, 有利于征调军士, 以服务于战争的需要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 建立户籍制度, 可以有效的推行征兵制度, 征发成年的农民作为主力, 增加军队的人数, 以确保在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户籍中登记的年龄、身高及健康状况, 成为战国时期征兵的依据。《管子·君臣下》说:“上稽之以数, 下十五以征”。“十五”即什伍, 是按什伍户籍征兵。《周礼·地官·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 凡田不耕者出屋粟, 凡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此处的“夫家”就是户, 是当时政府一个计算人口的单位。云梦秦简《戍律》说:“同居毋并行, 县啬夫、尉及士吏行戍不以律, 赀二甲。”所谓“同居”, 秦律有解释:“何为同居?户为同居。”征兵是有年龄规定的。《史记·白起列传》记载秦赵长平之战中, 秦王听说赵的粮道已被切断, 就亲自到河内, “赐民爵各一级, 发年十五以上, 悉诣长平”。《战国策·楚策二》记载楚国大司马昭常防守在楚的东地, 曾对齐的使者说:“我典主东地, 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 三十余万弊甲钝兵, 愿承下尘。”《周礼·地官·乡大夫》也记载:“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 辨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 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 皆征之。”《周礼正义》中指出七尺是二十岁, 六尺是十五岁。这说明户籍登记中有关年龄和身高的记载为政府征役提供了具体的资料。户籍中登记的家庭成员身体状况也是政府征发兵役的依据。《汉书·高帝纪》如淳注:“高不满六尺二寸以下为罢癃。”这说明, 在秦国, 凡年龄不满十五岁, 而身高超过六尺五寸者, 在起役标准之内。
第四, 户籍制度的确立, 能够促进人口的流动和家族的进一步解体
战国时期, 七雄为了推行耕战政策, 规定新来的居民有了受田的权利。受田权利的获得必须“著户于籍”, 这极大地吸引了那些“无立锥之地”及“上无通名, 下无田宅”的农民, 他们纷纷离家出走, 投入异国他乡, 受地而变为“上有通名, 下有田宅”的编户之民。《孟子·滕文公上》就记载农家许行从楚到滕, 见到滕文公, 表示“愿受一廛 (房基) 而为氓”。由于有各国政府的政策鼓励, 战国时期这种肩头上扛着农具, 奔走于各国之间寻求一块安身之地的农民流动、迁徙的现象非常普遍。[3]
这些“著户于籍”新定居下来的农民, 与原来的家族脱离了关系, 转变成为新居地的个体劳动者。在新的居住区域, 邻里之间, 不同籍贯, 不同姓氏, 错落杂居。《战国策·燕策二》:“且夫宋, 中国膏腴之地, 邻民之所处也”。说明在交通便利的赵、宋诸国, 杂居现象很严重。[4]各国政府为了最大限度的控制人口, 将户籍与法律相结合, 例如商鞅变法时曾颁布“分户令”, 这也是促使父权制大家族解体的原因。
第五, 户籍制度还具有对基层社会的治安作用
这表现在户籍制度中的“著籍”“更籍”“削籍”, 通过这些规定, 统治者把居民牢牢的固着在土地上, 禁止随意迁徙, 若不经政府允许随意迁徙, 就会失去享有政府授田的权利。并通过与什伍制度把居民连接起来, 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 以维护地方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同时也起到了维持地方治安的作用。秦简《法律答问》中有这样一段话, “贼入甲室, 贼伤甲, 甲号寇, 其四邻、典、老皆出不存, 不闻号寇, 问当论不当?审不存, 不当论;典、老虽不存, 当论。”对地方里典、伍老的制裁的理由是他们所辖区域有盗贼出入将居民甲杀伤, 而里典及伍老虽不在家却当论罪。这说明在专制社会形成的初期, 户籍制度具有防止盗贼和动乱, 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这种作用, 一直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综上所述, 战国时期户籍制度的确立, 能够统计出各个地区、各种职业、各个阶层的人口, 为各诸侯国有效的实施对人口和疆域的控制提供了必需的条件。通过体系完备的户籍管理组织和行政网络统治者有效的实施了对人口和疆域的控制, 不但能通过户籍制度把农民牢牢的掌握在统治者的手中, 及时完成统治者所制定的赋税和各种役事的征调, 推动封建经济的向前发展, 还促进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出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志毅张惟明.先秦两汉的制度和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8:252.
[2]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240.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考 篇6
2011年7月12日, 重庆市开始启动涉及千万农村人口的户籍改革, 力争到2020年, 全市非农业人口从目前的28%上升至60%~70%, 这意味着有近1000万农民将转为市民。这次户籍改革确立的关键点是, 通过建立转户农民宅基地、承包地和林权地的弹性退出机制, 以合理的过渡期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重庆这次户籍改革秉承“统筹规划、自愿有偿、积极稳妥、综合配套、促进发展”的基本原则上, 提出了总体目标两步走战略:第一阶段, 2010~2011年, 重点推进有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转为城镇居民, 解决户籍历史遗留问题, 力争新增城市人口300万。非农人口比重由目前的29%上升至37%, 实现转非人口在主城、区县、小城镇三级城镇之间的合理布局。第二阶段, 2012~2020年, 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 建立完善的土地、住房、就业、社保、卫生等支撑保障体制, 进一步放宽城镇入户条件, 力争每年转户80~90万人, 到2020年, 新增城镇人口700万人, 非农人口比例上升至60%。主城区聚集城镇人口1000万, 区县聚集城镇人口600万, 小城镇聚集300万, 形成合理流动、权益公平、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
事实上, 重庆从今年1月起, 就已启动户籍改革, 并初步形成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草案。在推进的过程中, 重庆市公安局及有关部门问卷调查显示, 90%以上农民都不愿放弃农村土地进城。农民担心的是“进城后, 在城里生活不下去怎么办?”
重庆由此设计了一套弹性退出机制, 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的话说是为农转非居民保留“三件衣服”。即农转非后, 其宅基地、林权地和承包地在三年内暂时保留。
黄奇帆把城市户口捆绑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比喻为“五件衣服”, 农村户口捆绑的宅基地、林权地、承包地比喻为“三件衣服”。农民进城后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穿上“五件衣服”。但万一农民在城市生活不稳定, 流离失所怎么办?重庆的思路是:即使农民穿上了城市的“五件衣服”, 其在农村的“三件衣服”仍然暂时保留。到时候农民生活好了, 可以选择卖掉、流转给集体、也可以通过出租收取租金。若发生征地动迁, 农民也可凭使用权获得相应赔偿。
2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惠及民生。原有的户籍制度是经济二元结构的产物, 不利于社会公平。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赋予有条件的农民以城镇居民的身份, 有利于实现同工同权, 让原有的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
第二, 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有利于短时间集聚城市人口, 加快城市化进程, 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格局。
第三, 有利于扩大内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城农民工若没有城市居民身份, 心理上没有落地生根的感觉, 影响其在城市消费的积极性, 而户籍制度改革, 让进城农民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 有利于拉动消费, 扩大内需, 从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四, 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繁荣农村经济。我国人多地少, 在改革开放初期, 农村土地下户, 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原有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导致资源利用率低,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入户, 有利于扩大农村人均耕地面积, 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民增收。
3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的不足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虽然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提出了操作性强, 见效快的实施方案, 但短时间内大量的人口迁徙与城市的接纳能力是否匹配;财政的承受力是否保证转户人口的基本社会保障, 种种问题无不考验着政府的综合能力。
第一、配套改革相对滞后。户籍制度改革涉及到城市各个管理系统的综合承受能力, 首先是财政实力, 坚实的财政实力是有效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前提。在重庆现行的财政实力下, 大量的人口流入对主城区的接纳能力产生巨大压力, 人口激增导致的交通拥堵、教育资源紧张、社会治安管理、社会保障压力等等问题, 都会给主城区带来严峻的挑战。所以, 配套改革相对滞后, 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就很难消化激增人口, 不但难以实现城乡统筹, 反而会影响正常的城市化进程。
第二、失地农民得不到相应保障。在户必前, 进城农民工尚有一丝回旋的余地, 即若不能在城市立足, 还可回家种地。但户改增加了农民进城务工的风险。按重庆现行改革方案和法规, 进城农民工必需在“非农户口”和“农村土地”之间作选择, 三年过渡期满后不退出土地, 必需返回农村户口。按目前对退地农户的土地补偿, 其价值可谓微乎其微。进城退地其实质是“土地换社保”, 由于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尚不健全, 农民失去农村的“三件衣服”后, 得到城市的“五件衣服”实在太单薄。
第三、户籍身份壁垒消除, 其他壁垒依然存在。户籍改革, 表面上农民成了“城市人”, 看似降低了农民工的入城标准, 实际上却是提高了进城门槛。主要表现在进城后高昂的房价和低微的收入, 使农民工对城市房屋望而却步, 也难以融入城市, 此外入城后, 子女入学、日常生活开支加大, 也让他们难以承受。门槛提高的另一表现是就业上。多数用人单位在设置工程时, 都以文化程度为准入限制, 而进城农民大都是低学历人群, 这也使得他们只能干简单的体力劳动, 学历、文凭、技术, 是多数农民工难以跨越的门槛。
4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层思考
第一、户籍制度改革应循序渐进。户籍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大势所趋, 民心所向, 这是一项有着多重价值取向的改革, 也是一项由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交错构成的的改革, 更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改革。由于原有的户籍制度承载着太多的附加利益, 要对现有的户籍进行改革, 就要对政治体制、市政体制、赋税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配套改革, 且政策的关联性强、复杂程度高, 不仅有许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所以, 户籍制度改革宜循序渐进, 稳妥推进, 欲速则不达。
第二、明确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可理解为实现社会公平, 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户口一元化的改革, 其意义不仅是简单的“农转非”符号的变化, 更深层的意义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缩小三大差别, 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是广大农民心底的呼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应该从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寻找动机和条件, 更应该想方设法消除改革的阻力。
户籍制度改革, 要顺应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实现身份平等, 消除户口的难迁移性。户籍仅仅是登记公民身份信息的一个载体和社会管理及司法实践的一个证明, 不应该有太多的附加值, 改革后的户籍制度关键要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福利及各种公共权利的统一和平等。
第三、户籍制度改革中要注意城乡资源的协调配置。城乡对公共资源的占有和组合状况, 决定着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和效果。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我国城乡之间一直存在着资源流通不畅、流向不合理、配置不公平、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这也与原有户籍制度的二元结构有一定关系, 所以, 在户籍制度改革时, 一定要注意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样, 就可缓解为获取优势资源而产生人短期人口聚集问题。
第四、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 它对行政机构应对变革的能力是一项很大的考验。在这项改革中, 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缩水、就业群体的急剧膨胀、生产与分配的重大调整, 社会保障体制的重新构建等等, 都会产生诸多阻力。但改革势在必行, 各部门应顾全大局, 里应外合, 共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近年来各地的户籍改革, 主要由公安部门推动, 但户籍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靠公安部门单枪匹马不可能取得成功, 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更权威, 能跨部门协调的单独权力机构, 来统领这项庞大工程。
第五、先行试点, 逐步推行。户籍制度改革表面看只是一个“二元化”变“一元化”的问题, 而深层次的问题是捆绑在户籍上的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社会福利分配上。目前, 户口一元化的改革已在许多地区试点推行,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虽然在试点改革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只要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户籍改革先行试点, 就可从试点中吸取经验教训, 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户改做好准备。从试点到全国纵深推进, 户改就可有序且有效地进行, 也可在平稳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浅谈医学院校学生户籍管理 篇7
3.1 基于社会公平, 实现同工同福利
居住在成都的“第二代农民工”已占38.5%, 由于成长环境、打工目的、人生期望等方面与父辈不同, “第二代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对社会公平权益的诉求和转变身份的意愿更为强烈。综合保险的待遇水平明显低于城镇户籍职工, 同为城镇职工, 但不能同工同酬同福利, 与和谐社会建设宗旨不相符。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制度建设与落实, 加强对用工单位的教育与监管, 逐步将农民工医疗保险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系。
3.2 基于制度优化, 建立可衔接的分项制度
综合保险包括工伤补偿或意外伤害补偿、住院医疗费报销、老年补贴、医疗个人账户、失业补贴和女职工生育补贴六项待遇, 实质上是一种六险种的混合。从风险角度看, 老龄风险、意外风险与医疗风险存在差别, 不宜单纯为了降低成本以及方便操作而采取“打包销售”的办法。从可衔接方面看, 综合保险的综合性使制度在地区内以及地区间制度衔接都造成障碍, 近20%的农民工认为现行的综合保险保障水平较低, 参保账户转移存在障碍。从制度效果看, 2004年的参保率为34.25%, 2006年参保率为20.83%, 2007年参保率31.07%。我们更希望这样的波动甚至降低是因为更多的农民工由于选择参保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而造成的。
3.3 基于风险特征, 建立门诊统筹补偿制度
农民工群体的年龄结构决定其日常医疗支出以门诊或药房购药支出为主。2009年11月成都市政府签发了《成都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暂行办法》, 农民工未被纳入。农民工医疗个人账户, 以2008年综合保险最高档次的缴费基数计算, 每月划入医疗个人账户的金额为28.80元, 即一年的费用为350元, 随着医疗成本的增加, 保障效果非常有限, 甚至不足以支付一次综合体检的费用。在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大量结余的情况下, 农民工门诊不能实现统筹补偿, 导致基金使用率低下, 制度效果无法发挥, 对农民工群体而言亦有失社会公平。
3.4 基于就医选择, 扩大惠民医院的数量
调查发现, 农民工就诊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见表1) , 比例36.68%, 主要原因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价格相对低, 费用报销政策宽松。有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参保新农合 (见表2) , 以新农合的补偿能力来化解在城市治疗的费用风险, 但难以化解医疗风险。首诊选择第二位的是私人诊所 (见表1) , 比例34.31%, 主要原因是方便与廉价, 但私人诊所缺乏规范性, 未纳入定点医疗机构, 使很大一部分农民工就诊费用无法得到补偿。成都市2007年建立6所惠民医院, 制定了《特殊优惠医疗服务补贴办法》, 一方面切实提高了补偿力度, 一方面缓解了综合保险资金结余过多的问题, 但这样的医疗机构数量还比较少, 方便性也不足。
据人社部2010年1月对务工人员的调查, 准备外出务工人员中打算去中西部的占29%, 比往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成都市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以及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维持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势必需要吸引大量的劳动力。所以, 研究构建适合农民工群体的具有吸引力与竞争力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制度是保证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笑华.对当前医学院校户籍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市场论谈, 2008; (07) :86-87.
[2]韩莉.医学院校户籍档案管理模式初探[J].兰台世界, 2007; (08) :27-28.
[3]卢维英.医学院校学生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