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户籍儿童(精选4篇)
非户籍儿童 篇1
听力损失已经成为全世界流行最广的感觉器官残疾,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5年10月底指出,全球约3.6亿人有残疾性听力损失(占人口的5%),其中儿童(15岁以下)就有3 200万(9%)[1]。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厦门,保障非户籍儿童的卫生保健服务,可以有效提升区域内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2]。家长对儿童听力的关注程度和听力保健知识的掌握,对预防儿童听力障碍有重要意义。为寻找非户籍儿童听力保健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和正确途径提供参考,本研究对厦门市工业区内600名非户籍儿童的家长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于厦门市新阳工业区在园学生数在300人以上的15所民办幼儿园中随机选取6所,在抽中的幼儿园中,兼顾非户籍儿童的年龄和家长知识水平情况进行配额,每所幼儿园选取家长100名,共计600名。纳入标准:儿童年龄3~6岁;在厦门居住满3个月以上。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2份,有效率达98.67%。
1.2 方法
根据现有资料及文献[3,4]以及日常儿童听力保健工作实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家长对儿童听力的关注度、对儿童听力保健知识的需求以及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等内容。正式调查之前,在选取的2所幼儿园中对150名非户籍儿童的家长进行预调查,初步掌握家长对儿童听力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途径等情况。调查遵循自愿原则,采用无记名选择型问卷,由经统一培训的基层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592名家长中,男性315人(53.21%),女性277人(46.79%),平均年龄为(31.54±1.86)岁。文化程度方面,初中或中专以上学历者最多,为346人,占58.44%;本科以上学历者62人,占10.47%;初中以下学历者184名,占31.08%。592名被调查儿童中,581人听力正常(98.14%),11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1.86%),家长的年龄与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家长对儿童听力的关注度情况
无论是听力正常还是存在不同程度听力损失,非户籍儿童的家长对听力损失的关注程度均较高,普遍知道一些日常观察儿童听力的方法和听力异常情况,见表1。
2.3 家长对儿童听力保健知识的需求情况
非户籍儿童家长普遍对儿童听力保健知识需求强烈。调查结果显示,家长虽然掌握一些儿童听力异常的表现情况,但是对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听力损伤,特别是如何进行听力筛查知之甚少。其中损害儿童听力的常见因素(100.00%)、保护儿童听力的基本方法(97.64%)以及儿童听力下降的治疗方法(96.28%)是家长们最想获得的知识内容,见表2。
2.4 家长对儿童听力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情况
非户籍儿童家长对听力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存在多样性,相比健康教育宣传栏(76.35%)和宣传手册(78.04%)等传统的教育方式,网络方式(95.78%)和电话热线(93.07%)等新信息方式更受欢迎,这与受调查家长大部分年轻化有关。面对面的个别指导仍是家长们选择最多的教育方法(98.65%),说明家长们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高,接受性好,见表3。
3 讨论
听力障碍是儿童期主要的功能缺陷之一。近年来国外文献报道儿童听力残疾患病率为22.4%~24.2%[5,6],国内各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不尽相同,甘肃3~6岁儿童患病率为0.88%(38/4314)[7],贵州0~6岁儿童患病率为2.53%(20/790)[8]。厦门市自2003年起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主要针对的对象为在厦门市内各级医疗机构内出生的新生儿。随着市民对儿童保健意识的提高,2014年起逐步开展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保健工作,受制于人力资源匮乏和技术设备紧缺等原因,目前,听力保健对象多为公立幼儿园内的户籍儿童。2014年厦门市流动人口达221万多人,15岁以下儿童近23.5万人[9],工业区内大部分流动儿童非厦门出生,学龄前跟随父母或(外)祖父母来厦生活,从未接受过听力保健及筛查,及时开展非户籍儿童听力保健健康教育工作尤为紧迫、需要。
人(%)
人(%)
人(%)
本次调查显示,工业区内非户籍儿童的家长对听力损失的关注程度均较高,所调查问题97%以上的家长均能肯定应答。这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近年来开展的规范性儿童保健和积极宣传教育有关,流动人口家庭儿童卫生保健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虽然掌握一些儿童听力异常的表现情况,可实际掌握听力保健知识的却很少,预调查中家长知识掌握率仅为7.3%(11/150)。特别是儿童听力有损失的家长虽然知道孩子听力下降需要治疗,但如何规范治疗却一无所知,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以没有医保、工作忙、小孩大些再考虑等各种原因从未带儿童前往耳鼻咽喉专科就诊。工业区内工种多为流水线操作,家长普遍文化层次不高,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与儿童相处的家庭时间相对较少,这提示基层卫生保健人员对非户籍儿童的听力保健工作应采取“主动上门”、“错时服务”等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方式。健康教育内容应以“损害儿童听力的常见因素”、“保护儿童听力的基本方法”等听力保健初级基础知识为重点,选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词语,规避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纠正“听不见才算聋”的错误认识。而以往医务人员认为尤为重要的预防中耳炎和听力筛查等相关知识,在第一时间并不能被家长们重视和接受,建议待儿童专科就诊时再面对面指导为宜。
本次调查还显示,工业区内非户籍儿童的家长更愿意选择网络和电话咨询的健康教育方式,这与陈小丽[10]、张中华[11]等人以往所做的调查结果明显不同。流动人口年轻化趋势明显,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家长的生活习惯,宣传栏、宣传手册等传统纸媒宣传手段已不再是首选。健康教育方式的恰当与否与教育活动的成败有着直接关系,基层卫生保健人员应针对性地开发和运用网站、微博、微信和手机电子报等新兴媒体的宣传手段,及时更新信息,实时在线咨询、互动。同时由于医务人员在健康教育中有着权威性和亲和力,所以调查中家长们选择最多的教育方式还是面对面的个别指导。而现实中无论是基层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还是大中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量大,任务多,分身乏力,常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健康教育[12],可见现有单纯依托公立医疗机构的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非户籍家庭日益增长的听力保健知识需求。工业区内存在着村卫生所、厂矿卫生服务站、校医务室以及个体诊所、门诊部和民营医院等大量其他类型的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好其中的医务人员,探寻合适的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经统一培训后依托其他类型医疗机构,建立“医院—学校—工厂—社区”无缝性听力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Word Health Organization.Deafness and hearin loss[EB/OL].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00/n/,2015-3.
[2]张晶,魏梅,姚国英.上海市0~6岁非户籍儿童营养状况三年变化趋势评估[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9):907-912.
[3]WHO原著,韩德民主译.耳及听力初级保健教材(基础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张亚梅,张天宇.实用小儿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NDUKA I,AITAFO E,NDUKA E.Prevalence of hearing impairment amongst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in Port-Harcourt Rivers State:Implication for strengthening of school health programme in Nigeria[J].Journal of medical investigations and practice,2014,9(3):120-125.
[6]ABDEL-HAMID O,KHATIB O M N,ALY A,et al.Prevalence and patterns of hearing impairment in Egypt:a national household survey[J].Eastern mediterranean health journal,2008,13(5):1170-80.
[7]南书玲.甘肃省0~6岁儿童听力障碍流行病学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8]王幼勤,杨崇玲,许世文,等.贵州省0~14岁儿童听力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17(4):333-336.
[9]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厦门市流动人口结构情况表[EB/OL].http://www.fjhfpc.gov.cn/xxgk/zfxxgkzl/zfxxgkml/wsjstj/201412/t20141205_158193.htm,2014-12.
[10]陈小丽,严冬梅,陈云瑚.家长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知识需求的调查[J].当代护士,2010(11):63-64.
[11]张中华,胡细娥,刘庭惠.门诊患儿家长儿童听力保健认识的认知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2,26(11):3089-3090.
[12]张玉丽,郭玉芬,徐百成,等.新生儿听力筛查漏筛原因分析[J].中国优生优育,2014,20(4):253-254.
非户籍儿童 篇2
发布时间:2018-05-07发布单位:街道办 阅读次数:378
一、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
(一)申请入学条件
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在本市工作、在海淀区居住,需要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年满6周岁(2011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出生)且从未就读过小学。
(二)办理入学流程 1.信息注册
申请人务必于2018年5月7日-5月17日期间,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yjrx.bjedu.cn),进入“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入口”。注册后按相关提示填写信息,内容真实、准确,经核实无误后点击提交。
2.打印《 2018年非本市户籍儿童在海淀区小学就读一年级申请表》
2018年5月15日—5月18日期间,公安海淀分局网上初审申请人及其配偶双方的北京市居住证(北京市居住登记卡)信息;区人力社保局网上初审申请人的社保证明信息;规划国土委海淀分局网上初审在本区购房的申请人的房屋产权证(不动产权证书)信息;区房管局网上初审在本区购房的申请人的预售房合同信息和在我区租住公租房的申请人的公租房信息。网上初审结束后,以手机短信形式提示申请人上网查询审核结果。初审通过后,申请人可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yjrx.bjedu.cn),进入“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入口”,打印《 2018年非本市户籍儿童在海淀区小学就读一年级申请表》。
3.提出审核申请(1)受理审核申请部门
申请人现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镇政府)(2)提交审核申请及审核证明证件材料时间
2018年5月18日9:00 — 5月28日17:00(法定公休日除外)
4.联审工作小组联合审核
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统筹各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和审核标准对申请人“五证”原件及复印件等申请材料进行联审。
5.反馈审核结果
联审工作结束后,以手机短信形式提示申请人上网查询审核结果。
6.打印《信息采集表》 通过联审工作小组审核后,申请人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yjrx.bjedu.cn),进入“小学入学服务系统”,打印《信息采集表》。
7.联系就读学校
申请人携带《信息采集表》等相关材料到居住地附近学校进行登记(具体详见学校通知)。学校具备接收能力,为其办理入学手续,安排入学。学校接收有困难的,由学区统筹安排就读学校。
(三)重要提示
1.本系统全市联网,每名适龄儿童只能在一个区县参加信息注册。海淀区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信息注册时间为2018年5月7日-5月17日。
2.申请人须确保证明证件材料真实性,一经发现虚假证明证件,联审工作小组有责任通报相关部门,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二、非本市户籍超龄儿童
(一)获取信息采集资格
超龄儿童法定监护人(以下简称“申请人”)于2018年5月7日—5月11日向居住地所属学区递交相关证明材料,填写《超龄儿童情况表》,学区初审通过后,为其录入基本信息,系统将自动发送信息采集账号及密码至申请人手机上。申请人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yjrx.bjedu.cn),进入“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审核入口”, 填写详细信息,经核实无误后点击提交。
(二)办理入学流程
与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办理入学流程一致。
办理入学咨询电话
1.北京市小学入学服务平台使用办法及故障咨询电话: 4008310001
2.“五证”联审小组咨询电话由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公布。
3.各学区咨询电话:
清河学区 82748109 学院路学区 62393551 上地学区 62967726 中关村学区 82356066 海淀学区 82620162 紫竹院学区 68480608 八里庄学区 88138210 68436675
西三旗学区 82938430 羊坊店学区 68173558 万寿路学区 88625882 青龙桥学区 62881416 四季青学区 62877100 北太平庄学区 62184831 花园路学区 62061772 上庄西北旺学区 50981545 永定路学区 56840688 温泉苏家坨学区 62451099
转6001
4.学区归属及入学流程咨询电话: 82557630 62819680 咨询时间: 8:30—11:30 13:30—17:00
承诺书.docx 无人监护证明.docx
常熟市不同户籍儿童免疫接种情况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来自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城区计免科在册户籍和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资料。
1.2方法
儿童计划免疫信息录入《金苗免疫助手》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导出转换为Excel格式,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文中五苗(包括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合格接种指2007年出生的儿童在1周岁内五种疫苗全部合格接种,七苗(包括五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免疫合格接种指2006年出生儿童在2周岁内7种疫苗全部合格接种,七苗全程接种指2001年出生儿童在在7周岁内7种疫苗全部接种。“合格接种”判定标准依据江苏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规定的起始免疫月龄、接种针次、针次间隔时间、针次完成时间等要求进行判断。
2结果
2.1不同户籍儿童五苗基础免疫合格接种情况
五苗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为94.53%,其中常住和流动儿童五苗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分别为95.97%和9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7,P<0.01)。五苗中除卡介苗外,其余疫苗单苗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在常住和流动儿童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苗合格接种率中除流动儿童的麻疹接种率稍低外,其余疫苗单苗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
见表1。
注:经χ2检验,*P<0.05,**P<0.01。
2.2不同户籍儿童七苗免疫合格接种率
七苗免疫合格接种率为89.97%,其中常住和流动儿童七苗免疫合格接种率分别为91.10%和8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P<0.01)。七苗中麻疹疫苗和流脑疫苗单苗合格接种率在常住和流动儿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常住儿童的流脑疫苗、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和流脑疫苗接种率稍低外,其余疫苗单苗合格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见表2。
注:#表示按照规定第2针次麻疹疫苗用麻腮风疫苗代替。经χ2检验,*P<0.05,**P<0.01。
2.3不同户籍儿童七苗全程接种率
七苗全程接种率为84.94%,其中常住和流动儿童七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85.30%和79.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P>0.05)。七苗中脊灰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单苗接种率在常住和流动儿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常住儿童的乙脑疫苗、流动儿童的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接种率稍低外,其余疫苗单苗合格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见表3。
注:#表示按照规定第2针次麻疹疫苗用麻腮风疫苗代替。经χ2检验,*P<0.05。
3讨论
本次分析结果显示常熟市儿童预防接种率有以下特点:(1)常住儿童中,除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外,各单苗合格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五苗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七苗免疫合格接种率和七苗全程接种率分别达到95%、90%和85%以上,符合上级部门的要求;(2)流动儿童中,除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外,各单苗合格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五苗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七苗免疫合格接种率分别达到90%和85%以上,七苗全程接种率接近80%;(3)流动儿童七苗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七苗免疫合格接种率和部分疫苗合格接种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
总体而言,我市城区常住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处于良好状态,而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不够理想,存在一些漏卡、漏种以及免疫接种率较低的现象,其原因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1)由于各地区免疫程序不完全相同,预防接种本格式各异,记录不规范,容易造成接种记录不全或发生记录差错;(2)流动儿童流动频繁,造成接种底数不清,难于通知他们及时进行预防接种;(3)流动儿童大多来自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或偏僻的贫困山区,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计划免疫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接受预防接种的意识较差;(4)流动儿童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生活不稳定,流动性强,客观上造成无法及时进行预防接种;(5)由于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定期主动搜索流动儿童,导致部分流动儿童免疫空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如何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已成为当前预防接种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1]。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计免相关传染病,做好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一体化管理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2)与公安、计生、教育等部门建立协作关系,相互通报信息,及时掌握流动儿童动态;(3)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强化凭预防接种证入学、入托制度;(4)加强对流动儿童集中地区如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特别是招商城地区流动儿童的摸底调查,建立流动儿童数据库;(5)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对没有按预约前来接种的要及时通过电话、发短信等形式通知家长。
参考文献
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深度解读 篇4
《方案》提出,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升学和参军进城的农村学生、长期在城市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和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的落户条件;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落户后在住房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义务教育等同城同待遇。
那么这次城市落户条件放宽会让超大城市落户变容易么?一起来看看小编分享的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深度解读吧。
中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和城市差距很大,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收入水平差异较大,为了更好的生活,数以亿计的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而更多的人才向特大城市集中。
在存在户籍的情况下,很多福利政策和户籍挂钩,长期在城市工作的流动人口迫切想解决户籍问题,真正的融入城市。终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出台了,长期扎根城市的流动人口看到了希望。
国家要求,统筹推进本地和外地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行相同的落户条件和标准。统筹户籍制度改革与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创新,优化政策组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城市新老居民同城同待遇。
存量优先,带动增量。优先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能够适应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非户籍人口落户,形成示范效应,逐步带动新增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
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是全面小康社会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落户这件事,和城市大小有关系,城市越大,落户越难。
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可以预见,大多数城市落户会越来越容易。
众所周知,在严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大背景下,上海等城市落户非常难。
那么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这次又出了什么新规定了呢?
调整完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户政策。
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依据,区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新规定的亮点是区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未来,上海的市区、郊区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落户政策,人口压力小的郊区可能落户会更容易。比如上海重点发展的临港地区,可能落户会比较容易。据上海最新规划,上海要建设百万人口规模的5大郊区新城,还有人口增长的空间。北上广深,北广深,已经实行积分落户,北京比较难,广州积分落户要求不高,深圳放开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落户限制。上海目前实行居住证转户籍的政策,年底到期,按上海户改意见,逐步推进积分落户。
完善居住证、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直接落户政策,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积分落户政策。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达到规定标准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本市常住户口。
新规定提出:户籍人口比重低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进一步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指标控制,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从国家的要求来看,上海落户政策存在松动的可能。另据报道,20上海户籍退休人员达到540万人,养老金压力比较大,客观需要更多的外来人口缴纳社保。为了留住更多年轻人,户籍政策也存在松动的可能。
1.1亿人城市落户规定解读
2.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深度解读
3.推动城市落户规定农村大学生问题解读
4.城市落户方案济南落户渠道解读
【非户籍儿童】推荐阅读:
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朝阳区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实施细则07-06
非户籍人口01-25
8类非本市户籍学生可在上海中考05-23
非广州户籍人士怎么申请低价公租屋?05-24
非深圳户籍人员子女的学位申请材料11-08
非北京户籍人员如何在京存放档案05-27
闵行区非上海户籍初中学生就告知书01-01
非广州户籍残疾人乘车优惠卡申请表12-13
户籍法律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