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2024-10-17

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精选11篇)

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篇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健康为中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和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现形式,为做好我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

(一)总目标

逐步建立统一、科学的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网络和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目标

我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5%,并逐步实施电子档案管理;健康档案合格率>85%;健康档案使用率>50%;健康档案真实率>98%。

二、范围和内容

在全辖区范围开始实施,主要内容如下:

(一)依照2011年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严格按照《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妇社发〔2009〕113号)和《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建档方式、服务流程、档案保管和使用等。

(二)档案管理适宜技术培训

1、培训对象:各村卫生所人员和公共卫生专职人员培训率分别达到70%、90%以上,以提高技术水平。

2、培训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使用规范、要求、技术,建立档案必须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等、计算机基础知识等。

3、居民健康档案内容

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家族史、既往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包括0-3岁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等各类重点人群的随访和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住院记录、转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4、档案建立方式

(1)辖区居民到我院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我院责任医护人员分期、分批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现场为辖区内重点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0-3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由儿童保健科室医务人员在新生儿访视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则由妇产科或妇女保健科医护人员在早孕诊断确认后建立。

5、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我院复诊时,在调取其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填写、更新和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及时录入档案。

(3)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生统一汇总。

6、健康档案管理

(1)制定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3)健康档案应及时更新,保持资料的连续性。

(4)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5)遵照国家有关专项技术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6)居民健康档案为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应长期保存,拒不执行并造成档案流失、损毁的,依法追究责任。

三、制定考核内容和方案。

1.督导考核主要内容:建档数量和质量、档案更新与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程度等。

2.主要评价指标

1、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2、档案合格率=合格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3、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一年内健康档案记录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有关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4、档案真实率=抽查档案中内容真实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真实可以通过电话询问、逻辑判断等)

5、档案管理情况。

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篇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比较完善的卫生服务保障体系。2009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普及率的迅速提高, 电子健康档案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做好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网络建设是基础。规划和设计好基础网络方案是项目成功的首要工作。

2系统简介

市级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采用三层(多层)架构的设计原则,整个系统数据层和应用层的分离。采用B/S/S模式和C/S/S模式相结合的总体架构。系统采用多个应用系统共享硬件资源的基本架构。系统平台架构如图1:

建立本辖区的数据中心,与本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系统互联,采集并存储居民健康信息;县级以下卫生机构,如妇幼保健院(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一接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系统软件采用B/S模式,直接部署在市数据中心,基层工作站直接用浏览器登录访问;市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最高权限对全市的健康档案数据进行管理。数据中心采集与汇总全市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并实现居民在全市医疗机构接受医疗卫生服务时能共享健康档案信息。数据中心平台服务总线预留与其他系统(如:社会保障卡系统、妇幼保健服务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等)接口。

3系统承载网络的建设方案

3.1政务外网承载方案

市级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采用政务外网进行承载, 系统后台主要部署在市政务数据中心,市卫生局实现政务外网横向接入,实现系统访问。

基于政务外网承载,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数据中心 ( 以下如无特指,“数据中心”是指“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数据中心”,不是指“市政务数据中心”) 及医疗机构之间的网络拓扑如图2:

数据中心 接入电子政务外网MPLS VPN卫生专网,配备一台防火墙作为政务外网接入安全防护设备。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直接依托政务外网互联网接入区对外提供公众查询与信 息发布服务,配备一台网闸用于政务外网公用网络区与互联网接入区的安全隔离,保障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应用安全。

网络带宽方面,市属医院采用10M带宽接入数据中心;县级综合性医院采用4M接入市数据中心;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条件的采用2M线路与数据中心连接,或通过ADSL线路与最近的政务外网拨号网关连接,再接入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出口采用政务外网的互联网出口链路。

在同城异地备份系统中,市行政服务中心主机房与市委市政府大院备机房线路采用裸光纤线路,实现主机房的数据备份到同城异地机房。

3.2网络IP规划方案

网络IP地址规划主要依据省卫生厅分配的各接入单位连入全省卫生专网的IP地址,主要为各接入单位、各接入医院、乡镇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前置、边界设备专用; 此次各医院内网地址规划不涉及,各医院内部IP地址可使用保留地址192.168.XXX.XXX, 或172.16. XXX.XXX,但这些地址不能与卫生专网直接发生通讯, 必须通过防火墙等网关设备实现地址转换(NAT)后能访问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及福建省卫生专网。

(1)数据中心IP地址规划

数据中心等直属机构卫生网IP由省厅统一规划,共计为1个C类网段,最多可用主机数为254,充分满足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数据中心的内网使用保留地址192.168.XXX.XXX,或172.16.XXX.XXX,同时进行VLAN划分,且独立出数据中心VLAN,通过防火墙NAT进行目标地址转换,使用规划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 以便全省最终实现统一管理及数据共享。

(2)区、县(市)医院内网IP地址规划

各医院沿用原有的内部地址192.168.XXX.XXX或172.16.XXX.XXX,但这些地址不能与卫生专网直接发生联系,必须通过防火墙等网关设备实现地址转换(NAT) 后才能访问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同时,通过应用防火墙技术、数据库审计、防病毒技术以防范网络边界威胁, 以保障医院内部HIS、LIS、PACS等重要信息资产安全。

(3)各社区、乡镇卫生所内网IP地址规划

各社区、乡镇卫生所最终会通过电信提供的ADSL或2M LAN线路等组网方式接入卫生专网,只需配置相应的所分配的静态IP地址、掩码、网关及DNS既既可访问居民健康信息网。

3.3接入技术方案说明

(1)各医疗机构接入方案

各医疗机构采用一条政务外网横向接入线路实现与数据中心的连接。横向接入线路直接连接防火墙外口中,拓扑如图3:

表1以市一医院为例,申请横向接入线路后,根据IP规划表获得如表1地址:

市第一医 院得到分 配的卫生 专网地址 为10.a.XXX.8/29, 即市第一医院分配的卫生专网网关为10.a.XXX.14,分配给该单位可用的IP地址为10.a.XXX.9至10.a.XXX.14,其中给予防火墙外网及DMZ口置桥模式, 且配置防火墙网桥接口地址为10.a.XXX.9/29,防火墙默认路由指向卫生专网网关地址10.a.XXX.14,该医院前置服务器IP地址配置为10.a.XXX.10,前置服务器网关指向防火墙10.a.XXX.9,而医院内部HIS/LIS/ 医生工作站等机器IP地址网段仍旧为原医院内部PC为192.168.0.0网络。

(2)市数据中心接入方案

市数据中心地址规划10.a.1.0 / 24,掩码为24,表示分配1个C网段,可用地址为10.a.7.1-10.a.7.254,其中, 10.a.7.254分配给电信边界路由,防火墙配置10.a.7.1,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配置10.a.7.2,规划所指定的IP地址。

4结束语

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篇3

1.继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按照《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项目实施方案》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3年版)要求,免费向辖区群众提供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扩大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面,提高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大力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档案建设,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提高项目执行效能。

2.深入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做好2013-2014年项目实施总结,完善新周期项目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住院分娩补助与新农合政策衔接,优化叶酸发放管理模式。开展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和项目督导,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执行能力。

贯彻两纲,全面推进妇幼保健事业健康发展

1.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做好公立医院改革的调研工作。继续开展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做好2013年农村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专项及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沁阳市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省级复核工作。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契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适宜的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突出强基层,建机制,加强妇幼保健体系网底建设。

2.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管理。

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河南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例》,修订完善相关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建设。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将出生医学信息纳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统一规划建设,逐步实现联网管理。

3.继续推进妇幼安康工程。

围绕危害妇女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推动和指导各地深入实施妇幼安康工程。开展《母婴保健法》执法督查活动。为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和身体健康,规范终止妊娠与结扎手术,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妊娠行为,以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产科质量。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保障母婴安全。探索、总结流动人口妇幼卫生服务模式,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全面改善妇幼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

4.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指导各地逐步建立以妇女儿童保健服务规范内容为蓝本,以服务居民个人为中心,兼顾管理与决策需求的信息平台。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促进社区卫生工作深入开展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

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造建设进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服务功能。落实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

2.推进社区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总结交流各地推进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经验,加强分类指导,完善不同举办主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模式。落实财政投入政策,完善补偿机制。落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核编定岗工作,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规范社区人员配置,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

规范、完善居民公共卫生档案

健康档案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以及所有的体检结果等,是一份连续而完整的记录。为了让我市人民能够逐步享受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更好地贯彻落实2013年《河南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我们力求做好完整详细的的妇女和儿童健康档案记录,现将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制定了《城乡妇女、儿童健康档案实施方案》:包括服务目标、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要求、考核指标等方面内容:(1)服务目标。在沁阳市辖区内的妇女和儿童进行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同时我们分析健康档案实施管理的经验及成果,使健康档案的实施早日进入立体化;(2)服务对象。以户为单位,建立妇女、儿童档案;(3)服务内容。建立孕产妇和0-7岁儿童健康档案,要包括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四个部分的相关记录。具体如下: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健康体检,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7岁的儿童、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记录。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以上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结语

加强控烟和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继续落实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项目。建立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协调机制,推进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健康教育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呼吁国家重视妇幼保健医院功能职责,强化保健功能,以保健带动临床。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妇女和儿童保健发展做贡献。

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篇4

2012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为了做好卫生部在全国城乡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根据仁怀市卫生局的安排下,我镇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

1、总目标

全镇逐步建立统一、科学的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和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目标

我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30%,健康档案合格率〉85%;健康档案真实率〉98%。

二、范围和内容

我镇9个行政村和1个行政社区。

1、制定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

严格按照《卫生局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建档方式、档案保管和使用等。

2、档案管理适宜技术培训

(一)培训对象: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乡村医生,乡 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培训率分别达到80%以上,以提高技术水平。

(二)培训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使用规范、要求、技术,建立档案必须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等。主要教学资料有:《居民档案管理规范》、《病历管理规范》书写及卫生局各种相关规定等。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

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一)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家族史、既往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二)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三)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包括0—3岁儿童保健、孕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等各类重点人群的随访和管理记录。

(四)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住院记录、转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2、档案建立方式

由我院和本镇各村卫生室负责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服务。

(一)本辖区内居民到我院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

(二)通过入户(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本院责任医护人员分期、分批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现场为辖区内重点人群记录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0—3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由保健科医务人员在新生儿访视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由保健科人员在产前检查及产后访视建立。

3、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一)已建档居民到我院复诊时,在调取其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填写、更新和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二)入户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要及时录入档案。

(三)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四)所有的服务由责任医生统一汇总。

三、健康档案管理

1、我院居民健康档案由专(兼)职人员管理,并接受过相应培训,并成绩合格。所以本院制定了居民健康档案管 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有专人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

a)我院使用多途径的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及时更新,保持资料的连续性。

b)档案的记录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c)遵照国家有关专项技术规范要求记录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本内容无缺失。

d)健康档案管理和服务人员在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中有权使用健康档案。

3、监督与考核

a)我院负责辖区内卫生室健康教育的经常性督导检查、效果评价。

b)督导考核主要内容:医护人员的建档数量和质量、档案更新与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程度等。

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篇5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以及市局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切入点。按照市局要求在2009年底,我镇将完成全镇城乡居民20%的建档工作。

二、基本原则

采取点面结合、循序渐进、动态管理,力求客观性和准确性、保密性及知情自愿的原则。对老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优先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完善其相关内容。

三、完善相关制度及档案的妥善管理

对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应制定相应制度。建档要责任到人,建档对象、建档方式、建档程序要做到量化、细化、按步就班,要高质量、高水准完成。档案的管理应指派骨干力量进行专项负责,档案不得遗失,不得外转和借调。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医务人员要及时予以补充,以便档案的记录更新及完善相关资料,并且要熟练的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健康动态变化情况,以便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为使建档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成立领导小组,组长:杨卫春;副组长:张兴平、贺斌;成员:张洪广、刘小刚、邓龙斌、邓少峰、邓智明、邓珊、盘玉、刘喜、杨琼、周雪花;业务院长:张兴平、防保组长:贺斌,负责对居民健康建档工作的指导和督查。院办要把该项工作,作为落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和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要加强领导、端正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

(二)加大投入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人员培训等相关费用,应纳入财政安排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有关支出范畴。健康档案的格式,由院办按上级统一标准印制。

(三)加强宣传

我院应及时请示当地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以取得党群的大力支持。开展居民建档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单、电视等多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居民建档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居民对建立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力求做到政府重视,部门协调,村(居委会)居民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洋泉中心卫生院

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篇6

新庄乡卫生院关于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

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了解和掌握辖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疾病及死因构成,针对辖区内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进行社区诊断。以村办事处为单位,2011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达到:半年60%;全年、100%。建档合格率达到95%,档案使用率≥85%,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率≥50%。

二、目标人群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

三、工作策略

(一)政府主导,依靠村医、村委会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居民主动配合做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二)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及健康教育人员要履行建立健康档案的责任和义务,根据辖区服务人群特点,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三)采取上门入户服务、健康体检、门诊就诊、专项社区卫生调查等方式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四)积极创造条件,利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健康档案。做到健康档案管理规范、查找方便、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使用价值。

四、建档内容

(一)个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疾病家族史、既往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二)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健攘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岁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等重点人群的随访和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住院记录、转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五、建档程序

(一)农村居民到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动员其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二)通过上门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分期、分批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现场动员辖区内重点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0-3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在新生儿访视时随即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在早孕诊断确认及产后随即记入健康档案。

(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应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有建立录入电脑,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

六、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一)已建立健康档案的居民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填写、更新和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二)提供入户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

(三)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四)所有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由责任医生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七、建档要求

(一)真实性:健康档案是由各种原始资料组成,要真实地反映居民的健康状况,如实记载居民的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康复状况等详尽资料。

(二)科学性: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医学信息资料,应按照医学科学的通用规范进行记录,各种图表制作、文字描述、计量单位使用要符合有关规定,做到准确无误。

(三)完整性:居民健康档案记录的内容必须完整,应该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三个部分。

(四)连续性:完整、科学的居民健康档案反映了社区、家庭和个人卫生服务和健康状况,要不断更新和充实健康、疾病状况信息,保持健康档案的连续性。

(五)可用性: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以门诊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档案使用频率较高,健康档案应在公共卫生服务、复诊、转诊等医疗卫生服务中具有使用和参考价值。

八、建立健康档案工作监督、指导机制

(一)疾控、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逐级进行建立健康档案工作培训,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建立和使用健康档案。

(二)要把建立健康档案工作,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监督和指导。

九、健康档案考核指标及解释

(一)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二)健康档案合格率=填写合格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三)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新庄乡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探讨 篇7

1 首先加大对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1) 制作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流动版面,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轮流宣教; (2)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部设置了健康教育室, 配备电视机、VCD, 进行健康教育; (3) 组织医务人员上街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义诊活动; (4) 开展慢性病防治讲座和免费发放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宣传资料7000多份。让居民群众逐渐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认识自己身体健康的各种信息和知识相关, 认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2 请居委会出面沟通

由于居委会长期进行居民的服务管理工作, 与居民关系更好, 因此, 通过居委会推广健康档案也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居委会派人与我们共同下户, 可以明显改善居民的不配合态度。通过居委会的宣传, 让居民更加了解健康档案的作用, 从心理上真正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入户前做好和当地居委会的协调工作, 张贴或发放《告居民书》等, 免费为辖区20岁以上居民健康体检, 包括心电图、三大常规、血脂分析, 让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打消居民的顾虑;调查人明确身份或佩戴胸卡;调查完后将取得的资料认真分类、归档。

3 结合日常业务工作

在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寻求卫生服务的时候, 做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宣传工作, 取得居民的配合, 就地完成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有一次, 一居民因咳嗽来社区卫生服务站买药, 医生找出健康档案一看, 此居民患有高血压, 服用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就是干咳, 因此建议患者改服钙离子拮抗剂治疗, 患者的咳嗽症状很快消失, 让患者感受到了建档的好处, 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4 几个月来, 我们访问了九个居委会两千户家庭免费查体1500余人次建立健康档案1200份

统计高脂血症现患率为28.58%, 高血压现患率为29.22%, 糖尿病现患率为5.49%, 精神病现患率为0.699%, 恶性肿瘤现患率为1.43%, 结核病现患率为0.12%。

5 讨论

5.1 政府行为是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关键和有效途径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必须强化政府行为。从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情况来看, 没有各级政府履行职责, 采取行政干预手段, 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服务氛围, 我们是很难开展工作的。

5.2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必须依靠相关政策鼎力扶持

社区卫生服务是公益性、大众性的服务, 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工作量大,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 没有政府财政支持, 医院领导不重视,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就无法进行,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 进行合理补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费。

5.3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医院领导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为本, 提高人的健康生命质量, 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变革, 必须强化服务意识, 树立主动服务的思想, 走出院门进入家庭, 彻底改变“坐等病人”的旧习惯, 使社区卫生服务者成为居民健康的管理者、教育者、咨询者、朋友, 主动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5.4 强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 改变居民不良行为及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疾病是由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造成的, 如肿瘤、心脏病、性病等已给居民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提高, 但人们的健康水平却没有得到同步提高, 反而使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人数增加, 这主要是由人们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 如吸烟、酗酒、情绪紧张等所引起的。人们只要略微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将大大降低有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摘要:本文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中遇到的问题, 采取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指出政府干预和财政扶持是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保障。

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8

摘 要: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卫生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采用Java程序设计语言与Oracle数据库进行系统开发,设计了功能强大的居民健康档案系统软件。实现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新增、删除、修改、查询、统计等主要功能。基本信息的采集将使用身份证阅读器来读取并录入居民身份证信息,并使用指纹采集器采集居民指纹。

关键词:健康档案;身份证;Java;Oracle

中图分类号:TP311.52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仅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其中,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通过建立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信息共享平台,以个人为单位整合分散在不同机构的健康数据,能够使医疗服务人员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及时获取必要的信息,来支持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使公共卫生工作者全面掌控人群健康信息,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工作;使居民可以掌握和获取自己完整的健康资料,参与健康管理,享受持续、跨地区、跨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使卫生管理者可以动态掌握衛生服务资源和利用信息,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2]。

1 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1.1 设计目标

居民健康档案系统采用MyEclipse企业级工作平台进行开发,选用Oracle 10g为数据库,采取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B/S模式进行设计。客户端信息的获取是管理员通过身份证阅读器将居民身份证基本信息录入到数据库;通过指纹采集器将指纹录入数据库;利用网络电话对居民进行随访以便把其他重要信息录入数据库[3]。整个居民健康档案系统预期实现的目标是:以市为数据中心,提供全市范围内统一的网络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平台;辖区内的社区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为主要使用单位,实现社区居民健康资料统一收集管理;结合社区服务中心日常业务,对健康档案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和跟踪服务[4]。

1.2 设计内容

(1)居民建档:

1)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服务的时候,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经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5]。

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2)数据的更新: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或干预活动涉及到的领域,提供相应的服务跟踪管理功能,将因此产生的健康资料数据及时更新到健康档案中。

(3)支持合理化利用居民档案数据,分析并记录辖区居民在某些特定生命周期或者某些特定人群需要的服务。

(4)提供居民个体或者家庭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并且可以提供健康教育服务。

(5)健康数据采集工作由社区服务或乡镇卫生院完成,但是为了健康数据完整性,对居民在专业医疗治疗机构的信息也要纳入系统中。

(6)系统将提供档案统计、居民健康情况等统计分析功能。

1.3 总体流程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1.4 开发工具简介

MyEclipse是依赖于Eclipse的一个开发工具,对Eclipse的功能进行了扩展,主要是给Eclipse增加了一系列的Web开发工具,大大简化了Java Web开发的难度,从而使Web开发效率大大提高。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美国ORACLE公司(甲骨文)提供的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的一组软件产品,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或B/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之一。

2 系统主要功能概述

2.1 健康档案模块

在健康档案模块,用户可以点击拥有健康档案、健康体检、诊疗服务、家庭关系四个选项的菜单树。在健康档案模块的健康档案选项,可以对居民信息新增、删除、修改、查询、导出word格式文档、导出excel格式文档。新增选项可以通过身份证读取器读取居民身份证,为居民建立档案;也可以通过填写电子表格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窗口中显示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信息,包括编号、卡号、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工作单位、本人电话、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民族、地市、指纹类型、详细信息。在详细信息栏,点击详细信息后将详细显示居民个人信息表。此功能用到的数据库中的表有居民健康档案表、个人基本信息表。诊疗服务包含二级菜单:接诊记录、会诊记录、双向转诊单。

2.2 系统设置模块

系统设置模块的菜单树有城市管理、日志管理、所属单位、用户管理、个人信息维护。在此模块下,主要完成对用户所属单位、用户账号、用户姓名、联系电话、用户密钥、是否加锁、设置角色等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功能。个人信息维护菜单下有修改密码和头像上传两项子菜单。点击修改密码,用户输入旧密码、新密码、确认密码,点击确定即可完成密码修改。头像上传功能,通过上传本地图片,在主界面显示出用户头像。通过是否加锁选项可以选择用户密码的数据库存储形式,加锁后将采用加密算法加密后进行存储。

2.3 查询统计模块

查询统计模块菜单树有重点人群趋势图、疾病防控趋势图、统计查询、患者档案。点击重点人群趋势图菜单,然后用户选择查询条件。用户可选择的条件有:柱状图、线状图、年、月、日、起始时间、结束时间、重点人群(新生儿、0-6岁儿童、孕妇、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所属单位。点击统计,即可通过柱状图或线状图显示,图的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人数。点击疾病防控趋势图菜单,然后用户选择查询统计条件。可选的条件有最大年龄、最小年龄、所属单位、柱状图、线状图,点击查询后,显示查询结果。图的横坐标是疾病名称(高血压、精神病、2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心脏疾病、血管疾病、眼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其它系统疾病),纵坐标是人数。统计查询菜单,用户选择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所属单位,点击统计,即可统计出一岁以内、一到两岁、三到六岁、新生儿、老年人、智力状态、传染病、高血压、产后随访、重性精神病补充、重性精神病、健康体检、产后42天检查、第一次产前检查、第二至五次产前检查、2型糖尿病、老年中医药健康管理、一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一到两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三到六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中符合条件的人数。

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E-R模型即为实体联系模型,需要将现实中的事务和处理对应到实体,将现实中事务之间的联系对应到实体之间的联系。主要实体及实体属性如下:

(1)用户实体,是使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属性有用户编号、用户名、密码、部门和状态。

(2)权限实体,使用系统的每个用户都有操作系统的权限限制,权限实体的属性有权限编号、权限名称和操作。

(3)居民实体,是居住在本社区的住户,是系统管理的客体。属性有居民编号、姓名、性别、工作单位等。

(4)亲属实体,是每个住户的户主的亲属,属性有姓名、户主、性别、身份证号、与户主关系等。

(5)单位实体,大多数的居民都有工作单位,单位实体的属性有单位编号、单位名称、类型、地址和电话。

(6)健康档案实体,描述了居民的健康情况,属性有档案编号、社区名、姓名、健康状况和办理人等。

(7)体检实体,社区每年组织部门人员参加体检,记录居民体检结果,属性有体检编号、身高、体重、体检时间等。

4 结束语

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的实现,将基本满足用户的要求。我国起步比较晚,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成熟,进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今后,根据用户的不断变化,应对软件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来满足用户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R].2009.

[2]何安勇.基于SOA解决异构医疗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D].上海交通大学,2010.

[3]王颖.基于Struts架构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

[4]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R].2011.

[5]蔡青.新郑市40岁以上居民腦卒中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4.

作者简介:徐宝清(1970-),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和风力发电技术;赵乾宗(1990-),男,山东临沂人,硕士生,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

如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篇9

1.1健全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培训,提高居民认知水平街道参照卫生部社区健康档案和农卫司纸质健康档案要求,制订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并明确了街道、社区、村组干部、医院医务人员、村医生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及奖惩措施,组建了25个卫生服务团队(社区9个,村级16个),每个团队由3-5人组成。镇政府召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动员塈培训专题会议,对参会人员进行培训,使全体参会人员了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掌握调查询问、体格检查的内容,规范表格填写及档案管理的要求。向社区、村干部、乡村医生落实入户宣传、调查任务,明确调查信息资料保密要求等,并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电脑操作员进行了纸质档案录机培训和现场考核。抽调社区、村组干部和医务人员组成工作组,入户开展宣传工作,向居民发放《致金海、启平街道居民的一封信》、家庭基本资料、个人健康档案、填表说明等各150000份。东台市政府举行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启动仪式,通过现场电视转播和报纸宣传等形式向居民宣传建档意义、程序等相关内容,大大提高了居民对建档工作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

1.2规范运行机制,积极稳步开展,建立合格健康档案东台市政府大力支持建档工作,在财政给予积极投入,为团队每名建档人员配备工作用电动车,统一着装,统一标识。东台市卫生局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工作管理制度,公开向社会承诺服务规范,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和要求,编印团队工作手册,规定各医疗机构在岗的医护人员、公卫人员和村卫生室人员,由各医疗机构负责人统一领导,将建档任务科学分配,实行团队分区域网格化包干。团队负责人主动结合主管卫生的社区、村组干部,实行入户逐人现场调查询问、体检建档。医院公卫人员分社区分村蹲点进行指导、督查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情况,确保建档内容填写客观真实、统一规范,科学有效。建档人员将采集到的纸质档案信息集中录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软件,居民到医疗机构就诊、体检、住院等,都由医疗机构为其不断更新、完善信息,逐步形成了符合卫生部规范要求、内容完整的健康档案。社区医院开展的围产期保健体检、儿童保健体检、各企事业单位健康体检,丰富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为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2工作体会

2.1政府支持是健康档案工作的关键健康档案工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科学系统工程,在管理、研发、共享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必须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组织机构、资金经费、技术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研究管理水平,真正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2.2群众参与是健康档案工作的主体居民健康建档建立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通过2—3年时间,逐步构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健康信息资源共有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减少资源重叠和浪费,全面了解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卫生服务规划,提供系统性、协调性和连续性的卫生服务。在此期间,加强全民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要让群众懂得“人人参与,惠及万民”,积极支持健康档案工作。

2.3队伍建设是健康档案工作的保障在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许多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保障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建档人员在调查询问家庭和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体格检查期间,都能认真调查、客观真实体检,逐人、逐项规范填写档案,尤其是卫生

服务团队在入户建档时,很多医务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十分辛苦,涌现出许多尽职尽责的好医生,确保了建档工作按进度、高质量完成。

3工作目标

3.1确保居民人手一份合格健康档案,逐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力争在2年内为辖区内每位居民建立一份规范档案,以新医改为契机,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实施的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要措施,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2对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县、乡医院管理软件系统,实施资源共享。县、乡医院管理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构建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健康信息资源共有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预防、保健、康复、诊疗等医疗活动以及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资源共享,同时实施新农合、居民医保对患者门诊、住院报销的在线监督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篇10

某某卫生服务中心

关于开展“免费为居民健康查体、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敬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提出的“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的精神,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现就开展免费为居民健康查体、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月日为阜桥辖区集中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时间;

二、由“某某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进社区或入户,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建立并完善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教育咨询;

三、对建立健康档案的居民发放《社区居民免费基本健康查体预约单》,持预约单到某某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免费基本健康查体;

四、免费基本健康查体项目:

常规查体、心电图、血糖、血脂、胸透、妇科检查、儿童常规查体;

五、如需要做上诉上述免费项目以外的其它检查,本次一律按半价收费(宫颈癌筛查项目除外),其它时间不享受免费和优惠政策;

六、社区居民检查查体年龄规定:0-3岁儿童、孕妇、65岁以上人群免费查体;65岁以下人群每户限定一人免费查体。

社区卫生读物是国家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居民健康档案则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依据。社区卫生服务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可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建立全省统一居民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健康查体、让每位居民享有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新医改政策的重要内容,与每位居民的健康利益密切相关。

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篇11

“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政府无法实现科学决策等问题,是新医改亟需破解的难题。目前,福建省厦门市为解决这一难题做出了表率。如今的厦门市居民拥有了可以实时更新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居民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预约专家,缩短了就诊时间,减少了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降低了就诊费用,就医和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更加方便快捷。这既得益于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也得益于市卫生局主持研发的“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成果。

明确管理和服务需求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化,患者对医疗机构的选择有了更大的自主权,而且患者针对自己特定的病情也会对医疗机构做出不同的选择,因此,患者不可能只在同一个医疗机构进行就诊。由于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中各个医疗卫生机构未做到信息互联互通,使得患者就诊时存在大量的问题,如:患者须携带以前就诊的各种记录;就诊过程“三长一短”;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医生不能很好掌握患者病史;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低;政府无法对医疗行为进行实时监控;第三方服务机构无法及时获取医疗信息,大量积累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无法实现增值等。

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居民个人健康档案无法长期完整保存和适时利用。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也成为政府进行行政管理和服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建设信息系统,实现各医疗机构内部信息共享

面对厦门市行政区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孤岛的局面,厦门市卫生局决定从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入手,为全市居民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从2005年起,分期建设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项目。

为了保证市民健康系统能够顺利运行,卫生系统内部定期召开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一把手领导及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会议,就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事实与应用进行专题讨论,一方面提高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的观念与意识;另一方面使系统的实施与推广奠定了可靠基础,便于该项目覆盖到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最后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该系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06年底,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项目被纳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牵头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

2007年和2009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实施战略上,高度重视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把开发和推广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两次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

2010年按照卫生部最新标准和规范指南对系统进行再次全面升级。

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推广和优化解决了以下问题: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减少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通过双向转诊和代理检查检验解决社区、乡镇卫生院及卫生所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达到在社区、乡镇卫生院及卫生所使患者就能享受到综合性医院的服务;同时通过远程健康信息调阅和远程会诊,获取国内或国际知名专家的援助。

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通过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患者就诊信息的充分共享(如检查检验报告、影像图片的共享调阅),减少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预约专家,以及缴费预付制,方便患者排队挂号、减少患者来回缴费环节,以及通过实现社区的转诊、代理检验检查,达到向社区分流就诊人员,进而实现就诊流程优化,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全市就诊一卡通系统(社会保障卡或健康卡),在病人对医生授权的前提下,医生就可以在线及跨机构调阅该病人以前的就诊情况,便于医生掌握病人病史和诊疗的整体情况,减少了误诊或误治的概率。

规范医疗行为。由于信息实现了共享,在一定程度可以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同时医生也可以了解到其他医疗机构对该病人的诊疗情况,辅助医生借鉴其他同仁的经验,帮助提高诊疗水平。

方便了居民管理自己的健康档案。由于系统为居民建立了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提供了自我保健的功能。长期保存居民健康档案,方便了居民参与自己的健康管理,为疾病预防和居民积极主动进行自我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通过系统利用患者就诊信息自动建立标准的国家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使社区医生快速为居民建立标准居民健康档案,免除了费时耗力而效果又差的上门入户调查。同时通过信息共享调阅,缩短向患者问询时间,提高了诊疗效率。

在促进了政府职能履行能力的提高方面,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高政府的健康服务水平。通过为辖区内患者建立统一的可管理的终身电子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长期管理、可随时更新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平台,有助于居民更好的关心、管理自己电子健康档案;同时通过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效节约了患者的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检验。

提高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对卫生医疗机构进行宏观管理和有效监督。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整理分析,也有利于政府做出更多更好服务于市民的行政决策。同时,对就诊人群疾病发生频率变化分析,可有效预警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保障市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具有极大的意义。该项目创新的医疗数据网络集成共享技术,消除了医疗卫生信息的“数据孤岛”,促进了医疗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开发与利用,增强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确保信息来源,加强跨部门信息整合应用

在部门之间,由主管信息的领导积极主动协调社保、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获得厦门市民健康档案的基础数据使用权限,同时提供其他部门所需数据(如公安户籍信息系统所需的出生证信息),通过厦门市民基础信息库实现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按照卫生信息资源规划的要求,厦门市卫生局围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医疗保健业务的协同,进一步确立了信息来源的方向,加强信息整合应用力度。参与的行政部门有公安局、劳动局、国土资源管理局和各医疗机构,分别给予了居民户籍信息、居民的参保信息、地理基础信息和相关就诊信息。

公安局提供户籍信息。户籍信息为居民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提供了基础信息来源,方便了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快速建立,为一线医务工作人员节省了大量的不必要的基础录入工作,方便了患者快速就诊。

劳动局提供居民参保信息。居民的参保信息为解决区域就诊一卡通提供了科学的实现途径,患者通过持有社会保障卡,通过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接口、统一的读卡器,快速实现了区域就诊一卡通(非参保或外来人员参照社会保障卡标准发放市民健康卡)。

国土资源管理局提供地理基础信息。地理基础信息可为疾病分布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

同时,在医疗卫生单位间,通过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实现了门诊、住院、体检、输血、社区、妇幼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客观信息的共享,并为辖区内居民建立了统一的可管理的终身电子健康档案。

明确了信息来源的同时,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通过厦门市民信息系统作为中心共享平台,实现了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信息共享的手段和方法主要有:卫生行政部门确立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为主线,在厦门市辖区内收集所有与居民健康活动有关的记录,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确立自己所需的业务共享信息,跨卫生行政部门的通过厦门市信息产业局牵头建设的厦门市民信息系统平台,经厦门市信息产业局审批后统一协调所需的跨行业信息的共享;卫生行政部门以内的共享数据,由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统一规划,制定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机制和策略。最后,各共享信息通过厦门市民信息系统共享规则实现跨部门共享;医疗卫生单位间按照卫生部健康档案数据元标准,建立标准数据库,采用XML作为数据交换的载体,并要求符合HL7 CDA格式,利用WebServices作为健康档案采集与共享的标准接口,解决异构平台数据调用。

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诊疗信息共享的实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升了政府的服务能力:

通过出生证信息与公安部门户籍信息的交互,方便了户籍管理人员的登记录入工作,同时为医疗卫生单位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获取唯一身份索引(身份证号码)奠定了基础;

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单位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间信息的共享。通过出生证与国家计划免疫信息的共享,节省了计划免疫时大量的录入工作,提供了服务效率,节省了接种时间;

通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诊疗信息的区域共享,为居民、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及第三方服务机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居民。免费为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方便居民管理自己的健康档案。通过信息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降低了就诊费用。通过系统对业务流程的优化(如网上、手机预约、短信提醒、社区的代理检查检验等),方便了就医和享受公共卫生服务。

(2)医疗机构。①通过信息共享与调阅,方便医生快速掌握患者既往病史和诊疗的整体情况,减少了误诊或误治的概率,提高诊疗效率,为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创造了条件;②远程会诊、远程心电检查等使得对疑难病症实现异地专家会诊提供了方便,又及时解决了医疗难题;③通过信息共享,在一定程度可以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④由于社区与医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时交流,居民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依赖性增强了,感情拉近了,来社区就医的人也多了。逐步改变大医院拥挤不堪,小医院和社区无人问津的状况。因此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有重大实际意义。

(3)卫生行政部门。第一,提升政府形象,系统免费为广大市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切实体现以人为本,为市民办实事。第二,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保障能力,系统实施后,对全市各医疗机构就诊情况有了非常详细即时的了解,遇到某一疾病就诊人数突然增加时,卫生管理机构能及时应对;第三,加大了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监控力度,由于系统能及时监控到临床诊疗活动是否遵循诊疗规范,使得卫生管理机构能对类似情况进行核查与管理,规范了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第四,提高诊疗和医疗费用支出管理水平,堵塞漏洞,如超额大处方等情况。

(4)第三方服务机构。通过代理检查检验,为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创造了商业机会;同时通过强大的数据挖掘分析,可为科研、药品厂商、保险机构等第三方机构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

应用实效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目前,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已覆盖占厦门市95%以上医疗资源的医疗卫生机构。同时该系统已为厦门市60%以上的常住人口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每月共享调阅万余次。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市民健康信息的区域共享2008年至今仅诊疗结果共享一项,就为市民节约重复检查、拍片、冲洗、打印等费用约5000多万元。同时与保险公司合作能节约病历复印、交通等各种费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①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工作全程数字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市政府能够通过该系统对全市卫生工作实行实时监控,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②医疗成本明显减少。医疗资源共享,明显节约了公共医疗资源;患者医疗信息共享,大大降低了公众医疗费用。

③公众就医极大方便。患者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挂号,并从网上、手机及时获得检查检验结果。全市所有医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一卡通”,各个医疗机构均可调阅电子医疗档案,确实方便了患者。

④健康服务日臻完善。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使市民健康服务与健康管理第一次真正列入政府的管理职能,率先落实了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和国务院新医改方案中关于“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的重大民生举措。

⑤医疗质量逐步提高。通过协同医疗平台,各医疗保健机构之间实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双向转诊,降低了医疗成本,减少了差错事故;远程会诊、远程心电检查等可及时解决医疗难题,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有重大实际意义。

⑥医疗秩序日趋好转。由于社区与医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时交流,市民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依赖性增强了,感情拉近了。有助于逐步改变大医院拥挤不堪,小医院和社区无人问津的状况。

结束语: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项目启用后,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等国家领导人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卫生部、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等有关部委领导专程开展专题调研,全国不少兄弟城市纷纷参观考察。

上一篇:房屋销售协议下一篇:跨校考研如何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