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共12篇)
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1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主要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类问题进行了研究,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all kinds of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oncrete was studied, and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concrete.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Concrete construction;Th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在现代土建工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混凝土材料品质及配合比质量的波动以及混凝土输送、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有可能给整个建筑物的安危和寿命带来隐患,因此必须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1.1水泥
在使用水泥的时候,必须区分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掌握其性能和使用,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这样既可提高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水泥。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优先使用散装水泥。
2)运到工地的水泥,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到有明显标志的仓库中,不得混装。
3)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已受潮结块的水泥应经处理并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水泥库房应有排水、通风措施,保持干燥。堆放袋装水泥时,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应设防潮层,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并留出运输通道。
1.2骨料
1)混凝土中用的骨料有细骨料(砂)、粗骨料(碎石、卵石)。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规定。
2)骨料进场时,必须进行复验,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及粗细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必要时还应检验其他质量指标。
3)骨料在生产、采集、运输与存贮过程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块等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1.3水
1)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2)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应进行水质试验,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
1.4外加剂
首先,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另外,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的有效日期,同时要严格控制剂量,在搅拌混凝土时,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当地延长。
2混凝土配合比
2.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且以饱和面干状态。但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而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
调整量=(该级超径量与逊径量之和)-(次一级超径量+上一级逊径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2.3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5cm,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9cm,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14cm,初凝时间在4小时以上,强度为45Mp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凝结时间在10小时以上,坍落度一般为18-22cm的大坍落度超缓凝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
3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3.1要加强旁站监督,严格控制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塌落度,严禁在己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不合格的混凝土要退回搅拌站。
3.2对泵送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泵连续工作,泵送料斗内充满混凝土,泵允许中断时间不长于45min。当混凝土从高处倾落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竖向结构倾落高度不应超过3m;否则应使混凝土沿溜槽下落,并应使混凝土出口时的下落方向垂直于楼、地面。
3.3检查振捣情况,不宜多振、少振、漏振,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提高混凝土的抗裂强度,混凝土在初凝后,不能立即在上面继续浇筑新的混凝土,否则在振捣新浇筑的混凝土时,会破坏原已凝结的混凝土内部结构,影响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出现施工缝。
3.4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一般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45min,终凝时间为12h。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3.5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振捣,一般振捣时间愈长,力量愈大,混凝土愈密实,质量愈好。但对于流通性大的混凝土,要防止因振捣时间过长产生泌水离析现象,振捣时间应以水泥浆上浮使混凝土表面平整为止。
3.6对梁柱节点部位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浇筑混凝土的强度要严格检查区分,采取必要措施来防止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注入高强度等级混凝土部位中。
4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4.1混凝土浇筑前,对有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例如基础、主体、技术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和后浇带等部位)的结构应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认真审查方案中的人员组织、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制、浇筑方法及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后浇带的技术处理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及保湿保温措施;施工机械及材料储备、停水、停电等应急措施;审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计算书、拆除时间及拆除顺序,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专项控制措施等。并审查钢筋的制作安装方案、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锚固定位等技术措施。
要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按按设计要求施工,其质量是否达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混凝土运到施工地点后,首先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预拌混凝土应检查随车出料单,对强度等级、坍落度和其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预拌混凝土中不得擅自加水。
4.2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二次振动完成后,板面要找平,排除板面多余的水分。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监理应实行旁站,检查混凝土振捣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振或振动太久的情况,并随时观察模板及其支架。看是否有变形、漏浆、下沿或扣件松动等异常情况,如有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告总监理工程师,严重时应马上停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止施工。
4.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高温季节泵送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结语
总之,针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宗昌.《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防范措施》[M]科学出版社.2004.[2]张达.《强化施工质量管理之必要性》[J].甘肃科技纵横.2002.------------最新【精品】范文
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2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 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 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 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 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 骨料含水量的变化, 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 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 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则会妨碍水泥水化, 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 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 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 碎石、卵石中超过2%, 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 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 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 海水等拌制混凝土, 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
对混凝土集料来说, 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 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 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除经常性的检测外, 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 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 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 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它有效措施。砂子含水率, 通过干炒法, 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 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 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2 科学配制混凝土是保证质量的先决条件
2.1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 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 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 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 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 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 (保持水灰比不变) 。
2.2 混凝土配合比, 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
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
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5cm, 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9cm, 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 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14cm, 初凝时间在4小时以上, 强度为45Mp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 凝结时间在10小时以上, 坍落度一般为18~22cm的大坍落度超缓凝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 为改善混凝土性能, 提高混凝土强度, 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 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 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 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施工中效果明显。
科学配制混凝土, 早期强度明显提高, 加快模板周转, 加快施工速度, 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3 和易性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 粘聚性, 保水性等多种性能的综合表述。当混凝土拌和和易性不良时, 则混凝土可能振捣不实或发生离析现象, 产生质量缺陷。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 混凝土易振实, 且不发生离析, 能够获得均质密实良好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通常一些人配制混凝土选用低水量、低坍落度, 强调以振实工艺来保障混凝土质量, 其实这样易产生蜂窝, 孔洞等质量缺陷。实践表明, 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便于振实, 且应具有大些的流动性或可塑性, 以利于浇筑振实, 且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以免产生离析, 泌水现象。现在通过掺高效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4 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 浇筑振实成型, 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 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
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 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 易引起重视, 但由于振捣不良, 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 人们容易忽视。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 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 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 (特别是混凝土振捣工) 足够重视, 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5 混凝土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5.1 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
5.1.1 混凝土成形后, 养护不良, 受到风吹
日晒, 表面水分蒸发快、体积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 出现拉应力, 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者构件水分蒸发, 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 而出现干缩裂缝。
5.1.2 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 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
5.1.3 采用含泥量多的粉砂配制混凝土。
5.1.4 混凝土受到过度振捣, 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
5.1.5 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露天生产后长期不张拉等。
5.2 对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5.2.1 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
过大, 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 避免使用过量的粉砂, 振捣要密实, 并应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 减少收缩量。
5.2.2 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时间, 长期堆放的预制构件宜覆盖, 避免曝晒, 并定期适当洒水, 保持湿润。
5.2.3 浇筑混凝土前, 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5.2.4 混凝土浇筑后, 应及早进行洒水养护;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 养护一段。
大体积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 大多数属于温度裂缝, 其中表面裂缝又占绝大多数。由于贯穿裂缝将危及大坝安全运行, 而少数表面裂缝在一定条件下, 可能继续发展成贯穿裂缝, 因此分析工程特性, 坝址、气候和工程特点, 合理地确定混凝土抗裂指标, 稳定温度场, 分缝分块, 温控标准及防裂措施对于保证混凝土质量至关重要的。
强调一点, 要想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除了上述注意事项外, 人的质量意识也是很重要的。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 是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 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 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外, 还需要根据工程特点, 从确保质量出发, 人的技术水平, 人的心理行为, 人的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使用。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对不懂装懂, 图省事、碰运气, 有意违章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这一指导思想要求人们重视工程质量。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都要重视。施工单位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 质量监督机构, 对施工中的主要原材料, 诸如钢材, 水泥粉煤等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 凡不合格品, 一律不得用于工程, 混凝土拌和物不合格, 一律不得入仓, 以确保工程的质量。试验, 质控各部门要基本覆盖所有质控点, 不但对原材料的生产, 进货, 存放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质量检测, 且把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作为重点。为保证混凝土质量而运做的所有生产单位和专职职能部门, 都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试验室通过对每一个质控点的检测分析, 及时把各种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 发现一个问题, 解决一个问题, 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控制状态。
摘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 要从材料、工艺等环节抓好施工工作, 同时要想保证混凝土质量, 人的质量意识也是很重要的;同时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简述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3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配合比;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特殊性能体现在: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耐久性;混凝土拌制物具有可塑性; 能与钢筋牢固的结合成坚固、耐久、抗震且经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混凝土材料品质及配合比质量及混凝土输送、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1.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1.1水的质量要求
可以饮用的水均可用于拌制和养护混凝土。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 ,污水、沼泽水及海水不能用于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拌制混凝土用水还应符合下表要求。
拌制混凝土用水的质量控制
1.2水泥的质量控制
水泥品种较多,按用途和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种水泥。通用水泥主要用于一般土建工程。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等。在使用水泥的时候必须区分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这样既可提高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水泥。
1.3骨料的质量控制
砂、石骨料是混凝土最基本的组成成分。通常1立方米的混凝土需要1.5立方米的松散砂石骨料。建筑工程对混凝土需用量很大,砂石骨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水泥用量,还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因此,在工程施工中要认真研究砂石骨料的储量、物理力学指标、杂质含量及开采、储存和加工等各个环节。
使用的骨料应根据优质、经济、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选择。可以选用天然骨料、人工骨料,或者互相补充。选用人工骨料时,有条件的地方宜选用石灰岩质的料源。
(1)骨料料场规划:骨料料场的合理规划是骨料生产系统的设计基础,是保证骨料质量、促进工程进展的有力保障。
(2)骨料的质量要求:要求包括:强度、抗冻、化学成分、颗粒形状、级配和杂质含量几方面。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
细骨料质量要求
(1)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2.8范围内,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2-3.0范围内。使用山砂、粗砂 、特细砂应经实验论证。
(2)细骨料的含水率应保持稳定 ,人工砂饱和面干的含水率不宜超过6%,必要时应采取加速脱水措施。
(3)细骨料的其它品质要求见下表:
细骨料的品质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通过实验,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施工配料必须经审核后签发,并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混凝土将不允许进仓。
3.混凝土的搅拌及输送质量控制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并结合施工企业设备状况选择相应的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安排机修人员作好设备的检查和修理工作,并及时排出施工时出现的故障。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提供工程所用的混凝土,促进工程有序向前推进,保证施工进度。
3.1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最小拌和时间
注:①入机拌和量应在拌和机额定容量的110%以内。② 加冰混凝土拌和时间应延长30s(强制式15s)
(2)在混凝土拌和中应定时检测骨料含水量。
(3)混凝土掺和料在现场宜用干掺法,且必须拌和均匀。
(4)混凝土拌和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按不合格处理。
3.2混凝土运输过程注意事项:
(1)运输中不应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过多温度回升和坍落度损失。
(2)混凝土运输时间:
(3)避免天气、气温等因素的影响,低温天气应采取遮盖或保温设施。
(4)混凝土的自由下落度不宜大于1.5m否者应设缓降措施,防止骨料分离。
(5)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必须及时处理。在混凝土初凝前想办法将混凝土运送到浇筑仓位否者以不合格处理。
4.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作业包括:基础处理、施工缝处理、立模钢筋及预埋件的安设。(其质量要求参见《混凝土施工规范》)其次必须经监理人员验仓合格,并取得准浇许可证方能进仓作业。
(1)入仓铺料。
混凝土入仓铺料多采用平浇法,它是由仓面某一边逐层有序连续铺填。铺料层的厚度与振动设备的性能、混凝土粘稠度、骨料强度和气温高低有关。其具体要求参见下表:
混凝土层间间歇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会出现冷缝,使层间抗渗、抗剪能力明显下降,在施工过程中,其允许间歇时间要求参见下表:
(2)平仓与振捣
卸入仓内成堆的混凝土料,应平仓后再振捣,严禁以振捣代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在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应避免欠振、过振使混凝土振捣均匀密实。其振捣具体要求参见《混凝土施工规范》。
(3)浇筑中仓面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停止浇筑。
1)混凝土初凝并超过允许面积。
2)混凝土平均浇筑气温超过允许偏差质,并在1小时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内。
3)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
(4)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清除混凝土。
1)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建筑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
2)长时间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
3)下到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混凝土料。
(5)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5.混凝土的养护及拆模质量控制
5.1混凝土的养护
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5.2拆模
拆模的迟、早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模板使用周转率。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其表面和棱角不因为拆模而损坏方可拆除。对承重模板达到下表规定的混凝土设计标号的百分率后才能拆模。 [科]
【参考文献】
[1]李立全.混凝土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4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之前,施工单位会制定相应的计划,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施工计划管理工作,对施工计划目标进行合理预定,所有的施工安排都应该以施工计划为准。施工计划的制定既要具备科学性,又要具备严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为了赶上进度,盲目施工,全然不顾施工质量。另外,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还应该制定一份应急预案,以便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理。施工计划既已确定,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更改计划,管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保证计划稳定执行,不间断。
1.2施工技术管理。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技术,这些技术如不加以正确应用,很有可能会影响施工进度或质量,因此的确有必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管理。由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施工的重点内容,因此该环节的施工技术也是技术管理的重中之重。另外,技术管理还需要对技术交底情况、技术开发情况等进行管理。为了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施工单位人员通常会建立技术管理责任制度,安排专门的人员来负责此项工作。技术人员有权利要求施工人员根据施工技术规范来进行施工,同时技术管理人员会按照质量标准来对施工项目进行检验,以此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1.3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是预防,质量问题出现之后,再去解决,已经说明了施工质量管理的失败。早期施工单位应用分散管理的方式来进行施工质量管理,此种管理方式无法集中优势管理资源,因此常常会出现管理误差。现如今,很多施工单位已经意识到了施工质量管理自身存在的缺陷,转而采取全面系统管理方式。全面系统管理方式具有综合性,施工工作的开展都是以质量为中心,大大提供高了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效果。
1.4施工成本管理。
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墙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
水利工程是当前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点项目,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水利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混凝土防渗墙是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防渗墙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防渗墙防渗能力的提升,但是当前很多水利防渗墙的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些技术问题,比如渗漏问题、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等,这些都会对水利工程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1 水利基础设施出现渗漏的原因
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6
某大楼工程建筑面积约17260.2m2(其中地下室面积约为8612.7m2),本工程主体地下3层,主体地上5层。建筑物呈不规则四边形,长69.3m,宽47.6m;工程为天然基础,基础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N/m2,为框架抗震墙结构。本工程设计标高±0.00相当于珠基高程25.70m,建筑高度22.7m,地下室天面标高为为±0.00,地下3层总高12.9m,首层高4.2m,2层高 3.4m,3层高3.4m,4层高3.4m,5层高3.3m。地下1层4.5m,地下2层4.2m,地下3层4.2m。
2 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点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中产生的水化热很难散发,当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外界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大于规定值后,就会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
2.1 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拉伸变形能力差。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面比较大,施工中使用的水泥量也很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水泥凝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会不断的在混凝土中集聚,混凝土内部就会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出现开裂,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降低,并出现严重的渗漏。
2.2 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多在基础工程中应用,而基础工程中一般配置了比较多的钢筋。由于混凝土变形模量和钢筋变形模量差距较大,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有可能导致钢筋表面出现辐射性裂缝。
2.3 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会有水化热产生,并且因水化热造成的温度应力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长期的影响,并且上部混凝土结构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应力,在这些应力的影响下,会因为拉应力过大出现裂缝。
2.4 由于混凝土为非均质材料,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会出现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例如,混凝土中骨料出现的收缩也许会比较小,而水泥石产生的收缩也许会很大,这些因素都导致混凝土的变形不够均匀。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均匀的变形,使得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会有约束力出现,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3 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导致其结构表面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总的来说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因为结构产生变形造成的裂缝,另一方面是因为结构荷载引起的裂缝。
3.1 水化热裂缝。调查显示,混凝土因不均匀沉降变形、收缩变形、温度应力影响出现裂缝的概率为82%,而结构荷载所造成的裂缝只有18%。其中因温差产生的裂缝尤为严重,不管是桥梁结构、建筑结构、还是水工结构,都有温度裂缝存在。而水泥凝固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无法扩散是造成裂缝出现温度的一个关键因素。计算证明,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会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升高至35℃~40℃,再加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度,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会升高至55℃~80℃。在剧烈的温度应力影响下,混凝土表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裂缝。
3.2 混凝土收缩变形。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变形主要有干缩变形、硬化收缩变形和塑性收缩变形。混凝土在凝固时,有很大一部分的水分会流失掉,从而造成收缩变形。一般浇筑完混凝土后,会在5h~15h 内终凝,这段时间内,水泥水化反应剧烈,水分快速蒸发,出现严重的收缩、失水情况,致使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了大量形状不规则的裂缝。
3.3 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环境也会对水泥水化热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外界温度比较高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温度也较高,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表面的温度会快速降低,而混凝土内部温度依然较高。由于内外部温差大,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在浇筑时,浇筑的温度、水泥水化热、散热速度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裂缝。为了防止出现温度裂缝,首先要解决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4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由专业搅拌站提供。混凝土缓凝时间控制在4h左右。
4.1 混凝土的质量要求。(1)商品混凝土进场时应有供方提供的每一运输车预拌混凝土的发货单。(2)运送时,运输车应保持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3)商品混凝土每车进入现场时,试验员都要对其进行塌落度的测量,以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并认真核对商品混凝土出槽后历时数,确保不致超过初凝时间才允许使用。(4)水泥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砂、石等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5)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
4.2 混凝土浇筑程序。梁板和柱混凝土浇筑,先浇筑柱的混凝土,待梁、板模支好、钢筋绑扎好后,再浇筑梁、板混凝土。梁与柱的水平施工缝留置在梁底下5cm位置处。梁板混凝土浇筑按划分的施工缝连续浇筑。如因特殊情况(如停水、暴雨等),其施工缝按规范可以留置在次梁跨中三分之一的范围内,并留成垂直缝。
4.3 混凝土振捣要求。混凝土捣固除楼板采用平板式振动器外,其余柱、梁构件均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等,注意要快插慢拔,不漏点,上下层混凝土搭接不少于50mm,平板振动器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严格控制振捣时间,防止砼离析。竖向构件浇捣后应及时清除上部乳浆。
4.4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混凝土的强度(抗压)不应小于1.2N/mm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4.5 混凝土的找平及养护。(1)楼地面混凝土浇筑前,在柱处弹出标高控制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后,用3~4m双人刮尺按控制标高刮平,并使用一台水准仪复测整平;然后用长把拖抹平,保证混凝土面的平整,以便下道工序施工。混凝土水平构件应在收水前后进行2次持平压实。(2)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 以内对其进行湿润麻包覆盖、18h 后即浇水养护,浇水护养时间不得少于14d。
4.6 混凝土温度的监控。在浇筑混凝土前,将上端和下端均封闭好的测温管布置在测温点的平面位置,并使用测温组建在套管上进行布置,然后利用热电转化的方式监控各个结构部位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收集好相关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按照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顺序,在同一平面上布置测温点,本工程分别在各个厚度的承台基础上布置了八个温度测量点,并分别在各个测温点均布置上、中、下三个温度测量组件。其中下部温度测量组件布置在混凝土底部10cm、左右的位置,中部组件布置在混凝土的中间位置,上部温度测量组件布置在混凝土顶部10cm左右的位置。此工程温度测量系统设计的巡检周期为30s,并且保证混凝土内部和微机终端显示温度可以同时进行变化,达到了温度监测要求。此外,工程还安排了工作人员在现场对温度进行监控,并且要求混凝土升温至温度稳定这段时间内,每30min 提交一次监测结果,混凝土温度进入下降时,每间隔60min提交一次监测结果。当有异常情况出现时,要立即联系管理人员,并将记录工作做好。
5 结语
本文结合实际施工案例,对高层建筑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对整个浇筑过程进行了监控。
参考文献
[1] 赵小路.房屋建筑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创业家,,7(5):112-113.
[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7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0 引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建筑材料, 它是将相应比例的人工石材、胶凝材料、骨料以及水配合搅拌而成的。从建筑实践来讲,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好坏和安全性高低都和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 只有确保建筑物中的混凝土质量达标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强度, 耐腐蚀性、可模性和耐火性。
1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来看, 有几个主要的因素将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
首先是设计强度。为充分说明, 在此以采用RCC方法进行施工的某工程项目为例。大多数的时候,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质量的高低。按照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强度成正比例关系。用硅酸盐P.062.5水泥配制出混凝土, 要比用硅酸盐P.032.5水泥制成的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高出两倍。灰和水之间的配合比例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也成正比例关系, 要想让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有所增减的话就可以加大或者减小灰水之间的比例。当然,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除了调节灰和水之间的比列之外还可以采取调节水泥用量的措施, 但是仅仅采用水泥用量的办法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是不够的, 该办法能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与收缩性, 需要结合灰水之间的比列调整才能达到最好效果。也就是说, 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从水泥强度的等级的挑选和灰水之间的比例调节两个方面着手。
其次是混凝土材料的配制比例。原材料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挑选品种合适的水泥, 筛选用于碾压的粗细骨料, 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和单位用水量等问题。原材料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水泥, 在选择水泥型号的时候需要弄明白工程项目对混凝土的抵抗强度和抗冻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如果混凝土需要抗冻的话最好能使用硅酸盐P.052.5型号的水泥及普通的硅酸盐P.042.5型号的水泥;粉煤灰细度为18.5%, 烧失量为1.8%左右, 需水量比例为103%, 其强度的比量为107.5%, 这是二级灰的标准;对混凝土进行碾压之前要先把各种粗细骨料筛选一遍, 而且筛选好的成品需要在料场放置最少不低于6天的时间。对于骨料的筛选来讲, 要注意细骨料的含水率达到规定标准, 如果不达标就及时的进行脱水处理, 同时保证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当控制在40毫米左右, 即便是三级配的碾压混凝土粒径也不能超过80毫米;对于外加剂而言, 实践中多使用的是减水剂 (DH4A) 和引气剂 (DH9) 。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参数一般是P.042.5水泥, 粉煤灰在其中的掺加量不能超过六成, 水胶的比例应当控制在0.5左右, 砂石的含量也应当不超过三成, 单位用水率为75至79千克每立方米, 胶凝材料的实际总用量应当在150至158千克每立方米, 其中水泥熟料的用量以63千克每立方米为宜。
2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首先就得做好其材料的配置, 按照实际需求制定一个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将能从根本上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水泥是混凝土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原材料之一, 质量不合格的水泥在水化的时候散发的热量要是超标的话也可能造成混凝土的裂缝。所以说, 在选择用什么种类的水泥作为混凝土的原材料的时候要注意其质量的优劣, 而且采购之后进行储存时, 要让仓库保持干燥, 因为受潮后的水泥在使用强度及稳定性上大大降低。
2.2 混凝土强度的控制
按照我国建筑施工工程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看, 混凝土强度宜在C20~C50的范围之内, 按照强度的从高到底可以细致的划分为三个等级, 至于具体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强度大小则是按照实际需求来定的。同时, 基础的配筋在增加承受能力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到科学的构造要求和承受作用, 还得考虑到混凝土的配比方法。为了能够防止钢筋控制裂缝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构件的抵抗裂缝的性能,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得加强纵向构造钢筋的设置, 增加梁纵向截面的配筋数量, 控制好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裂缝的钢筋。所以, 控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 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
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标, 在混凝土的配合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到建筑工程的技术性能和相关的施工工艺。当然, 使用外加剂也能改变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的配置能不能满足需要不仅仅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建筑施工的进度, 还影响到该工程的技术运用和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至于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进一步调整, 因为在试验中所得到的混凝土配合比, 其和易性不可能与具体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十分的切合, 肯定存在一定的出入, 而且由于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 设备的设置和气候的变化等施工情况可能随时出现, 随之改变的混凝土的坍落度也是无法预期的。所以说,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实时的调整混凝土的含水率和用水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符合施工的需要。
2.4 混凝土浇筑和建筑梁柱节点箍筋的施工控制
混凝土的施工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流程: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以及持续推移等。把握好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再浇筑以避免出现混凝土层与层之间浇筑的时间间隔过长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而且, 要挑选合适的天气状况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以避免混凝土受到温度及湿度的影响而变得疏松, 在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浇筑之后, 要通过一些覆盖和防护措施进行维护并完成后浇带的清洁工作;梁柱节点箍筋的施工中, 构造复杂梁柱节点施工难度大, 中间柱子、钢筋错综复杂, 箍筋绑扎较难, 进行箍筋的操作难度大。所以在安装完梁板模板后, 再安装梁板钢筋并且整体沉梁将有利于钢筋的堆放、运输以及绑扎比较安全, 能降低之前的一些施工的难度提高施工的效率。
2.5 混凝土进一步养护的控制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 浇筑后的混凝土的养护技术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步工作就是养护, 做好养护工作能够让混凝土抗拉强度增加并避免裂缝的出现。保养施工, 首先, 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 使用保温膜进行保温, 此外, 混凝土浇筑之后应该及时作洒水养护工作, 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 避免由于天气状况的原因影响到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 造成混凝土收缩、裂缝等现象。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优劣会给相关单位的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 轻度的将造成经济利益的损失, 严重的将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任何一个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都要从混凝土施工技术上下功夫, 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的质量标准严格的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监管好施工的各个环节, 严格筛选混凝土材料, 采用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工艺, 设计好混凝土的配合比, 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作业, 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刘宏志, 胡静静.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4) .
[2]聂春芳.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13) .
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建筑工程的需求数量以及质量都有了迅速的提高。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不但要保证速度,而且需要控制施工质量,混凝土由于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抗性变能力以及密度大的特点,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对于保证施工速度的同时控制施工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广受欢迎。因此,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工作尤为重要。
二、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应用
现代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路桥等重要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用到比普通混凝土质量更好的高强度混凝土。由于高强度混凝土选择的施工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施工使用过程中尤其要注意。
通常,高强混凝土采用了高质量的原料、高性能减水剂、活性掺合料,通过科学配比、搅拌以及精确计量之后严格浇筑施工完成。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养护工作才能达到最终的高强度效果。例如,因为高强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快,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搅拌运输以及浇筑过程进行严格监视,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在拌合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骨料不容易出现离析问题,而且其粘性较大,基本不会出现大量地方沁水现象。所以在高层建筑以及大跨度建筑物当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高层建筑以及其他建筑的结构需求,有效的节约了国家基础建设施工成本。
但是,由于建筑混凝土以及高强度混凝土施工工作属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够有效的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
三、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在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是,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坍落度以及耐久性要求,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试配,不得完全根据经验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室应该结合原料的实际应用状况,确定一个不但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又能够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设计,同时按照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等相关标准进行对应的试验、配比,以确保混凝土达到强度、耐久性以及坍落度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应该考利经济合理性等方面的原则和要求。咋子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试验室给出的相关配合比为原则进行生产,同时结合砂、石等的实际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设计,所以在配合比设计之前还要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测试,最终确定合理的施工配合比。
为了制作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不但要合理选择搅拌机,还应该形成合理的搅拌制度,即每次投料量、搅拌时间以及投料顺序等,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拌和质量。另外,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搅拌设备的型号、配合比等确定现场搅拌过程中原材料的单次投料量。
(二)混凝土拌合施工控制
选择水泥之前还要通过试验对水泥强度、凝结时间以及安定性等方面进行检验,只有检验合格才能继续使用,而且各种不同种类的水泥要分类堆放,不得混合使用。其次,混凝土中使用的碎石粒径要控制在4.75~40mm之间,尤其是在混凝土泵送高度超过50m时,碎石的最大粒径要控制在25mm以下;且卵石的最大粒径必须在30mm以下。同时,碎石进场之后需要进行压碎值试验、筛分试验以及针片状含量试验等,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再次,混凝土拌和水应该尽量使用不含杂质的天然水或者自来水,不能使用污水进行搅拌,以免其中的机油、外加剂等杂质影响混凝土的拌和性能,使得混凝土质量难以得到控制。最后,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对混凝土凝结时间进行调节和控制、提高其強度与耐久性,应该结合混凝土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水泥的适应性等相关因素,通过试验选择最佳的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三)模板施工控制策略
混凝土模板工程要符合混凝土施工的验收规范,确保模板接缝严密,这样才能确保浇筑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浆的状况,同时要确保模板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使得其能够承受来自建筑混凝土的重量和压力。另外,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尺度和形态,这样模板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尺寸,从而达到成型标准。最后,要求模板还具有对应的强度与稳定性,保证模板结构简单,易于拆卸。
(四)浇筑施工控制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首先要对浇筑流程进行严格控制,在合理施工工序的指导下进行分层、分块浇筑。对于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之前还需要通过二次振捣提高混凝土的粘结力、抗拉强度,同时通过减少混凝土内部裂缝与气孔等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完成二次振捣之后,需要对板面进行找平,将板面多余的水分排除。当发现存在局部振捣缺陷时,要及时的进行返工。
其次,在浇筑过程中,施工监理必须从旁进行监督,确保混凝土振捣方法准确、减少漏振和过振现象,并随时查看模板及其支架状况,一旦发现变形、松动以及漏浆等状况时,应该立即通知相关单位进行处理,立即停工进行检修。
最后,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要及时使用湿润的麻袋、草帘等进行覆盖,并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并尽量延长养护时间,确保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施工时,更加保证草袋覆盖及时,以免在表面混凝土出现硬化过快而造成的收缩裂缝问题。而在冬季气温较低时,通过覆盖草帘还能够进行保温,抵御温度骤降给混凝土造成的质量损害。
四、结语
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质量控制过程中,除了通过传统的控制策略进行控制外,还需要及时的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施工程序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申世斌.浅议高性能减水剂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中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
[2]周进明.高强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2).
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9
一些施工单位忽视原材料质量控制,对水泥的试验检测不到位,未能严格控制砂、粗骨料、掺合料等原材料的质量,导致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影响其抗冻抗裂抗渗性能。
2.2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配合比设计没有严格遵循规范标准,各种材料配制未能满足要求。或者施工管理不到位,存在任意改变配合比设计、任意向混合料中加水的情况,降低混凝土质量,容易导致冻胀、裂缝、渗漏等问题发生。
2.3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
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篇10
综述过程涉及建筑的方方面面,其复杂,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工程质量,具有内在的质量和内在质量上的外部质量设计质量是外在质量指的是质量建设。工程质量及为人民“先天”流行语的外部质量方针和“后天”的区别。因此,作为建设单位,施工阶段主要是做好质量控制。施工人员通过培训,优化,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建材质量,建筑构件及设备和材料基地建设,还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和质量评估检验管理。
关键字建设;处理措施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多年来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特别是国家把施工技术,任何建设项目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不仅有一个好的设计,良好的施工技术要求为保证生产出高品质的建筑产品。高,低层次的施工企业,关键是要保证施工质量。楼宇及建造的出现和新材料,新技术,使房屋的设计和施工建设创造优良的品质,使用在中国。
因素影响施工质量的1
1)人为因素确保首先考虑人的因素的施工质量,因为人们在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形成的所有项目中,操作人员和服务交互与会领导人的主体,
它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高品质的领导,决策能力强,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管理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管理体系,技术措施得力,质量保证。操作与强大的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的工作人员,将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程序。具有较强的质量观念服务人员将在会上作良好的技术和生活服务,工作质量优良,间接,确保工程质量。一些承包商寻求最大利益,特别是项目负责人,雇用没有经验的人或建筑施工管理经验或裙带关系的是,在项目管理造成的,更要确保工程质量的谈话。
2)材料材料是施工材料,材料质量是质量的物质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还不能满足规定的标准。由于建筑,建材用量种类多,并通过了一项全面的检查是难以实现的,正因为如此,在一些承包商获得工程,谋取更多的利益,不符合的项目,符合规范的技术规格,技术参数,如成品或半成品的采购。有些公司不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不能阻止任何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建筑,离开工程质量问题。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 篇11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随着人居环境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老百姓的维权意识也在逐步提高,房屋质量也就成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而混凝土作为一种主要建筑材料,由于其原料易得、造价较低、能耗较低而用途又极为广泛,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也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1.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原因
1.1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充分振捣又下料;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1.2露筋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原因为砼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1.3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在模板表面形成扇晾。
1.4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J面部或全部裸露。原因为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浇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砼离析,或严重跑浆: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人砼中;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1.5缝隙、夹层
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夹层。由于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2.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2.1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振捣作业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在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进行振捣作业的过程当中,为确保混凝土性能能够得到稳定发挥,从而对混凝土振捣作业有着较为明确的质量要求与控制,一般情况下,振捣作业需要表现为三道作业方式,第一道针对混凝土坡脚位置进行振捣处理;第二道针对混凝土坡间位置进行振捣处理;第三道针对混凝土坡顶位置进行振捣处理。只要在确保以上位置振捣有效的基础之上,混凝土振捣才有可能均匀覆盖整个坡面,发挥振捣作业应有的施工效果。与此同时,在振捣作业的实施过程当中,要求操作人员控制好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此参数需要控制在50mm单位以上。在此基础之上,在混凝土振密实后需要借助于刮尺实现对混凝土表面的刮平处理,并均匀覆盖粒径参数在5-25mm范围内的碎石原材,对其进行两次以上的搓平处理,进而完成整个振捣作业。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对于墙体混凝土的浇筑作业而言,为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特别是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抗压力度的有效性,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指标,在整个浇筑作业中应当严格针对现场混凝土振捣作业予以有效的质量控制,即混凝土振捣过程当中应当杜绝出现插点的不均匀性排列或是遗漏问题。与此同时,需要将振捣间距控制在300mm单位,间隔时间控制在15-30s,在确保表面浮浆不再出现沉落现象且基本表现为平整状态的情况下完成整个振捣作业。
2.2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配合比及搅拌作业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在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针对配合比进行详细控制。施工现场应当将水泥原材、外加剂原材、水原材以及砂石原材进行综合配置与搅拌,确保其能够形成一种均质状原材。在此过程当中,为确保建筑工程项目作业的有效性,需要采取实验方式对配合比进行设计,而不得采取经验配合比。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在进行混凝土拌制作业之前,需要通过是砂石含水量测定的方式实现对相关原材用量的有效调节与控制,确保砂石实际含水率指标与配合比指标能够确保契合状态。与此同时,在确保混凝土配合均质的基础之上,需要选取适当的搅拌设备来确保拌制作业的均匀性,此过程当中还应当针对各组成材料的一次性投料量进行计算,按照重量差异,在确保搅拌设备不出现超载问题的情况下进行混凝土搅拌,防止混凝土搅拌出现不均匀性问题。
2.3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后期养护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当中,除需要针对混凝土施工环节质量控制予以有效关注以外,同时也需要通过有效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综合性能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①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在12h内对其进行覆盖与浇水处理,确保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湿润性。特别是对于夏季环境下的混凝土养护作业而言,日均浇水应当在2次以上,并通过覆盖塑料布等方式防止浇筑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问题;②为防止受到温度应力影响而导致的混凝土抗拉强度降低,应当针对浇筑的混凝土底层及表面位置进行薄膜覆盖与浇水处理,养护时间应当控制为14d。特别是对于冬季环境下的混凝土养护作业而言:a.可以采取覆盖保温材料的方式;b.可以采取蓄水的方式实现对室内环境温差的有效控制,防止裂缝问题的产生。
2.4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缝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在生产和施工中遇到问题时,要认真、仔细分析并及时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同时也要积极、准确、有效地排除各种不利影响因素和施工环境的改变,确保优质、高效的生产和施工。混凝土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加强养护,保证养护效果,必须按规定留取混凝土试件,指定专人负责,正确地反映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强度。预拌混凝土质量保证资料也必须提供完善,如预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生产预拌混凝土主要原材料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预拌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混凝土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检测资料。施工单位在提交竣工资料时,应同时附上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提供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合格证及现场取样的}昆凝土试块强度检测报告和混凝土试验强度评定报告。
综上所述,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抓住重点,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法来保证施工的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种类将越来越多。作为建筑施工的基础,混凝土施工技术需要努力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使其成为更安全的施工技术,才能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1).
[2]梁汉金,欧庆军.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09).
刍议混凝土工程中施工质量的控制 篇12
1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一步——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 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非常大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 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 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2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二步——混凝土的科学配制
2.1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混凝土配合比, 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改善混凝土性能, 提高混凝土强度, 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 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 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 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施工中效果明显。科学配制混凝土, 早期强度明显提高, 加快模板周转, 加快施工速度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2.2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 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 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 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 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 (保持水灰比不变) 。
2.3 混凝土配合比
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 提高混凝土强度, 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 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 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 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施工中效果明显。
3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三步——工地试验室监督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好坏与试验室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首先使用的原材料要符合要求, 特别是砂、石材料变异性较大, 试验室人员必需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 经常取样进行检验, 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杜绝使用。试验室必需根据工程结构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进行各项试验, 提出性能好, 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所以, 每天工地进行混凝土搅拌前, 试验室必需检验砂、石料的含水量, 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 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 施工中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规定的范围时, 不准入仓浇筑。因为若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得到控制, 称量准确, 则坍落度变化大的原因必然是混凝土中水量的增多, 这样则水灰比变化大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地试验室人员一定要经常进行混凝土坍落度的检验, 坍落度符合要求才能入仓。
4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四步——提高混凝土和易性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 粘聚性, 保水性等多种性能的综合表述。当混凝土拌和和易性不良时, 则混凝土可能振捣不实或发生离析现象, 产生质量缺陷。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 混凝土易振实, 且不发生离析, 能够获得均质密实良好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实践表明, 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便于振实, 且应具有大些的流动性或可塑性, 以利于浇筑振实, 且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以免产生离析, 泌水现象。现在通过掺高效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5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五步——混凝土的浇筑振捣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 浇筑振实成型, 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 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 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 易引起重视, 但由于振捣不良, 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 人们容易忽视。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 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 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 (特别是混凝土振捣工) 足够重视, 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6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六步——预防混凝土缺陷的发生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 除外观上的蜂窝、麻面缺陷外, 主要是混凝土强度能否达到要求, 当混凝土强度达不到工程要求时, 监理人员只能要求拆毁重作。而确定混凝土强度常是在混凝土浇筑后28天进行, 并得出结论。所以每一位负责质量的人员必需注意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或尽早地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缺陷, 以不误时机地采取补救措施, 所有的施工人员, 监理人员都应当随时监控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和养护等过程。监理人员、承包商质检人员按时检查配制的混凝土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检查施工中混凝土的成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 运输、浇筑和养护是否符合施工工艺规定;同时要检查是否按时做混凝土坍落度实验等, 坍落度是最简易、最快速判别混凝土质量的指标, 坍落度过大, 过小将会产生振捣不实, 出现蜂窝、孔洞、发生离析、分层或强度是否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做混凝土强度试验, 并检查试验结果。特别是7d龄期的强度表明28天强度有可能低于该工程部位所要求的强度时, 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在强度不合格工程部位停止混凝土施工, 等到28天试件测验后再定。工民建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 是由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7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七步——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 是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 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发挥人的主导作用。“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这一指导思想要求人们重视工程质量。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都要重视。施工单位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 质量监督机构, 对施工中的主要原材料, 诸如钢材, 水泥粉煤等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 凡不合格品, 一律不得用于工程, 混凝土拌和物不合格, 一律不得入仓, 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推荐阅读:
建筑施工监理质量控制07-18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研究05-22
建筑幕墙施工质量控制05-27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控制07-30
建筑施工工序质量控制08-02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08-22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09-11
建筑装修工程施工质量及控制09-3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