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课堂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

2024-11-15

121课堂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共8篇)

121课堂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 篇1

1.操作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教学模式比较清晰地呈现了教学程序,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方便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这是教学模式区别于一般教学理论的重要特点。

2.简约性

教学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简约化了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活动模式,大都以精练的语言、象征性的图式或明确的符号表达出来。一般说来,会用教学不同阶段的关键词进行总结,或者用流程图、框图来表达教学步骤间的逻辑关系和教学流程等。这些都能使复杂多样的教学实践经验理论化,又有利于形成比抽象的理论更具体、简明的操作框架,从而便于教师理解、运用,也易于交流、传播。

3.指向性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教学过程的万能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佳教学模式,只存在一定情况下能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使用教学模式需要有鉴别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的能力,以便选用与特殊的目标相适应的特定模式。例如,发现式教学模式较适用于数理科教学,却不适用于文科教学;操练式教学模式利于知识技能训练,而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却并不合适。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整体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各个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本身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机制,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理论上的忽视或教学过程的缺失,都只能降低教学效果而不能发挥教学模式的应有功能。因此,在运用时,必须整体把握,既透彻了解其理论原理,又切实掌握其方式方法。那种无视教学模式的整体性,放弃理论学习而简单套用其程序步骤的做法,对提高教学水平有害无益。

5.更新性

虽然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其基本结构便保持相对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教学模式就从此不变了。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而日臻完善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它的不断变革与改革,正是其得以具有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121课堂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 篇2

重庆垫江龙岗中学七年级只有一个教学班, 61名学生, 其中留守儿童、单亲儿童49人, 占80%, 体残、智障儿童7人, 占11%, 有8人还没有参加小学毕业考试, 有2人是在外省市读的小学。尽管小学已经开设了英语课, 但从接手时的调查看, 学生的英语知识几乎为零。针对这些情况, 我制定了适合我班的“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现将我对“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点初浅认识, 与各位同行交流。

“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导学模式, 简单地说就是10分钟自主学习, 20分钟质疑释难, 10分钟达标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并非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 而是继承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必要的“讲”、“练”, 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包办式“教”。

一、自主学习10分钟

对于我们这样的学生, 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必须明确, 比如哪一页、哪一段、做什么等等都要交代清楚, 有的学生开始时还要因人而异, 目标低点、内容少点, 慢慢缩小差距;时间可集中利用, 也可分散利用, 但分散利用不能分得太散, 否则学生思考问题可能不充分, 有的还没思路, 有的差一点就想好了。教师随时监控掌握学生的学习、思考情况。在模式的运用上, 要有灵活性, 但不能扭曲了, 切忌教学的互动变成了太多无聊的提问, 设计的问题要有代表性, 要归纳、整合, 要抓主干知识, 要牵动核心问题。

1、预习检测5分钟 (包括自检和他检) 。小组长检查组员的预习情况:看字母、单词的记忆情况, 看教材的圈点勾画。

教师巡视, 关注课代表、小组长的预习情况, 发现预习问题。

一些预习不充分、甚至根本没有预习的学生, 交流时滥竽充数, 甚至观望, 没法参与。教师应指导这些学生利用好这5分钟再学一学。

2、课上自学5分钟。

根据检测发现的预习问题, 以及学生预习时遗留的问题,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 深入思考, 力争自行解决问题, 梳理悬而未决的问题。

二、质疑释疑20分钟

第一环节:学生互研解决问题。有疑问的学生寻求他人的帮助, 弄懂问题, 交流彼此的想法, 分享他人的见解和主张,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采集信息、串讲点拨, 加强个别指导。

第二环节:展示交流, 评估质疑。在这一环节, 学生展示、交流学习的成果, 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本质性的转变, 他们不仅仅是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背出来、说出来, 还能用表演、歌唱、讲解、朗诵等方式表现出来, 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也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

第三环节:深度剖析, 整合提升。需要拓展、深化、归纳整合、揭示规律的知识, 我觉得还得集中讲, 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一环节,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 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 解答其疑惑的问题, 纠正其错误的理解。尤其要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广度, 以及核心的有生长点的重点内容, 强调重点、揭示规律、总结方法。

三、反馈纠正10分钟

此环节的核心是学生练习, 教师检测, 作业巩固,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在农村初中七年级英语教学中, 尝试“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循序渐进, 不能急于求成。刚尝试“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时, 往往课堂一团糟, 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此时千万别放弃, 甚至回到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上, 一定要坚持下去, 慢慢适应, 当师生都适应了, 也就上路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重要, 千万不要在课堂上发气, 让学生无法适从。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 特别是要及时鼓励有困难的学生, 使他们树立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要坚持亲切上课, 和蔼辅导。课堂提问时, 对学生因人而异, 设置不同的问题, 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 评价时多表扬, 少指责, 多鼓励, 少挖苦, 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

第二, 要精心备课, 不能随心所欲。一节课的主干知识是什么, 任务是什么, 采用什么手段, 怎样分配到“121”中去, 学生在“121”中又会出现什么状况, 我们事先都要有个预设, 越详尽越好, 这样才能驾驭课堂。是听写还是默写, 是朗诵还是背诵, 是男女对话还是小组交流, 是采用录音机还是采用多媒体, 是观摩学习还是参与游戏, 预习中学生会产生哪些疑问, 交流中会出现什么状况, 哪些知识需要教师归纳整理等等, 都要在备课时想好, 精心设计好学案, 变写教案为写学案, 这是上好“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另外, 七年级英语老师应该非常重视开学最初的几节英语课, 务必做到精心备课, 营造出一种与小学不同的课堂教学风格, 让全班所有学生都能为眼前全新的英语课堂感觉耳目一新, 以此促使班级中的所有学生, 重新树立或加强认真学好英语的信心。

第三, 要把养成教育贯穿始终。农村初中七年级英语教学, 实际上是从字母开始的, 我认为应该从“放声朗读”、“认真书写”、“勤记单词”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放声朗读”就是鼓励学生大声读出英语, 这样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勇气, 营造英语学习氛围;“认真书写”就是要求学生按照英语的要求书写字母、单词、句子,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勤记单词”就是提醒学生单词如汉字, 需要日积月累, 要勤于识记, 当然教师要加强单词记忆方法辅导, 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养成教育坚持下去,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21课堂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 篇3

一、做好课前第一个“1”(约10分钟)复习和自学预习

课前复习和预习是学生巩固上节内容为前提承接本节探索的基础,超越已有知识范围。跨越未知领域的学习,它是激发学生自学兴趣的伊始,一般要求学生复习巩固上节教学内容基础了解本节知识结构,数学公式、定理、例题的解题方法。

1.抓住课堂内容的重点引导预习

一节数学课的好坏,往往与上一节课知识相连接,一节的重点往往都是教材编辑者经过反复推敲、精雕细刻之笔,是该节课的精华,所以要引导学生初读出本节内容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所以我在课堂上是这样处理的,先出3~5道以上一节课知识为主体的典型题和与本节知识相承接的2~3道过渡题,以题卡形式发给学生,上节课知识基本能够完成,而本节的过渡题就有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成,当完不成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初读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探索和自主学习,当初读完成后,就有部分学生能初步完成过渡的2~3题,完成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表扬,表扬其实就是教师的一句话,但却给了学生信心,使学生无形中有了很大的学习动力。奖励也很简单,让这部分学生少做2~3道他完全能够完成的题,而加2~3道有一定深度的题,这样既满足不同学生需要,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也提高学生初读课堂内容的兴趣,提高对知识的自我认识和理解,也给了学生优越感和满足感。

2.掌握课堂重点诱导预习

教学内容中,定义、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是课堂的灵魂,例题的解题方法是知识应用的画龙点睛之笔,让学生理解课堂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好教学方法,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掌握,如在教“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时,把它们形象化,同位角可理解为变形的英文字母“F”中的两个角,如图所示,内错角可以理解为英文字母中Z的变形中的两个角,如图所示,同旁内角可理解为英文字母中N的变形体中的两个角,如图所示。通过这样的形式化和一般化后,抓住了这三种角的特征,很快学生掌握了方法,分清了这三种角,继而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快乐学习。

3.突破难点引导预习

数学教学中,例题方法的掌握是知识应用变迁的关键。例:初一数学一元一次不等组求它的解集的方法时,在掌握数轴表示解集时,也可编成顺口溜,“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大大小小取空”,(两个都是大于符号时,取大的一个值,两个都是小于符号时取小的一个值,大于符号对的小值,小于符号对的是大值时,未知数的解集就取中间,大于符号对的是大值,小于符号对是小值时,它的解集就取空集)通过这样的顺口溜,学生很快就能突破难点,否则,学生很容易在数轴上画反。可见,理解了顺口溜,再与数轴数形结合,就能达“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最佳途径。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约20分钟)

对于学生的质疑,老师首先要抓紧时机给予肯定;接着是释疑,讲解时力求语言精练,而后予以评定纠错,对于能闪现智慧火花的问题和精典的解题方法,老师循循善诱,及时表扬鼓励。

1.教学内容的质疑

数学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些例题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想象、思考,极易激发学生的思想波浪。如我在讲初一应用题时,“船顺水速度=船的静水速度+水流速度”“船的逆水速度=船的静水速度-水流速度”时,我讲完学生理解后,一个同学满有信心地说:“老师,以后的船如果是顺流航行的话,可不要静水速度,只用水流速度就能把船推起走,这样可以省好多的燃料钱了。“还没等我来得及回答,另一个同学又说:“那么飞机也可这样嘛,顺风飞行也可以省好多的燃料钱了,坐船坐飞机都可以少花好多机、船票钱了。”我听后很高兴地鼓励道:“好,多么聪明的‘小一休’啊!我相信你们的今天所说的将来一定会实现,要实现,你们现在就要打好基础,将来的世界就一定属于你们。”说完后让学生讨论他们的说法可行否。可见学生对未来世界充满了探索好奇,也激发了学生对未来的幻想,学习兴趣也调动起来了。

2.教学难点探研质疑

有些数学题是一题多解,给学生留下了巨大的发挥空间,尤其是初一学生最爱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求方程解的最后一步时,化未知数系为“1”时,有的学生在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系数,而有的学生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未知数系的倒数,所以不同的解题方法能给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系数化为“1”后,学生又问,为什么不把“1”写出来,写出来错还是不错。又如: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时,为什么“边边角”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讲轴对称的总结时,说轴对称图形是最美的,学生也提问,“老师你在讲黄金分割时也说这样的图形设计最美的,现在又说轴对图形是最美的,到底哪种图形才是最美的”。类似这类问题在教学过程还有很多,我们要把握好学生好奇质疑的心理,因势利导,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训练反馈(约用10分钟)

一堂数学课的反馈是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和完善,除了做本节知识巩固练习外,也是对所学知识变迁的升华。现在就课外拓展而言,如: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时,类似于a4-2a2b2+b4能不能分解,怎样分解才能达到要求;平方差公式能够分解,平方和能不能分解。又如:解几何证明时,考虑从哪一点入手写推理过程,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条件入手。学生思维活跃奋进,想出了种种办法,使学的知识得以拓展延误,同时也拓宽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也能在学生反馈中了解学生掌握本节知识的情况,对症下药,查漏补缺。

通过两年的“121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完成了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坚信在课堂教学改革大潮中,只要我校全体师生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勇于拼搏,我们的课堂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一节比一节更精彩!一年比一年更圆满。

121课堂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 篇4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高中教育的要求。我校通过不断探索,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大胆践行“121”教学模式。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对遇到的困难与困惑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总结,笔者就这一问题尝试着记录下来,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鸣与指导。

关键词:教学改革;“121”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学习;困惑;改进措施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新时期高中教育的要求。为适应和迎接挑战,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的转变。充当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构筑知识探究课堂。为此,我校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各学科重点推行“121”教学模式。一年多来取得丰硕成果,当然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现将高中地理学科在践行“121”教学模式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思考总结如下。

121课堂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 篇5

121体育APP资讯,更多资讯上121体育APP查看;121体育为中考体育满分而生。

三级跳远是在快速助跑的基础上,沿直线连续向前进行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的一个田径项目。其技术比较复杂,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运动技能 与身体素质的统一表现特别明显。没有全面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就不可能掌握正确合理的三级跳远技术,而高度发展的专项身体素质则是充分发挥运动技术水平和 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

一、专项身体训练的特点与方法

(一)专项速度训练

1.专项速度训练的特点

快速助跑是三级跳远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和保证,三级跳远成绩的60%—70%取决于助跑速度。完善跑的技术,提高助跑速度,对三级跳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起跳板的限制,不但要求运动员跑得快,而且还要跑得准。运动员为了在高速助跑中完成爆发式的起跳动作,起跳前的助跑就必须放松、轻快而有节奏。鉴于 三级跳远的特点,其速度训练又不完全与短跑速度训练相同。所以,改进跑的技术,提高跑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快速、准确的助跑,是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速 度的主要任务。在速度训练中,必须强调保持跑的正确技术动作和协调放松的能力。速度训练应安排在体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发展速度要紧密结合专项特点,强调 高抬大腿和扒地动作,培养运动员逐渐加速的节奏。

2.专项速度训练的主要方法与手段

(1)20~30米蹲踞式起跑(发令);(2)20~40米行进间计时跑;(3)60~80米加速跑;(4)60~80米弹性跑;(5)100~200米反复跑;(6)快频率下坡跑;(7)短距离快速跑接跳障碍或跳上高处的练习;(8)顺风跑;(9)各种距离的变速跑、间歇跑;(10)单足跳或跨步跳接加速跑;(11)先长后短的组合 式间歇跑,如300米×2+200米×2+150米×3+40米×3;(12)变速节奏跑,如20米慢+20米快+20米慢+20米快;(13)跨低栏跑 练习;(14)采用标记进行助跑练习;(15)下坡全程助跑练习与平地全程助跑练习交替进行;(16)全程计时跑;(17)参加各种短跑比赛。

(二)专项力量训练

1.专项力量训练的特点

三级跳远是典型的跑跳结合项目,属于速度一力量型项目。运动员经过高速助跑后,要连续进行三次跳跃,对运动员的爆发力要求很高;而且运动员在跳跃过程中 还要克服自身体重,因此运动员既要提高绝对力量水平,也要提高相对力量水平。为了保证下肢与躯干以及下肢与上肢用力的整体性,达到不影响跳跃效果,保持跳 跃过程中的身体平衡的目的,应在大力发展腿部力量的同时,注重发展运动员腰背部的肌肉力量以及一些平时不太容易练到的小肌群的力量。

力量训练 应以快速和加速为前提,采用的方法尽能与专项动作结构、用力方向、用力顺序、关节角度及肌肉最大用力时间相对一致。要考虑青少年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训练 水平等因素,不能照搬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如跳深练习时,要根据练习者的水平选择跳深高度,强调起跳速度。另外要重视力量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以及训 练后的放松和恢复。

2.专项力量训练的主要方法

(1)前抛铅球;(2)后抛铅球;(3)双手握住20公斤的杠铃杆,快速提拉至胸;(4)以45°角快速推举或挺举20公斤的杠铃杆;(5)快速抓起 20公斤的杠铃杆;(6)肩负20公斤的杠铃杆,快速弓箭步交换跳、高抬腿跑、半蹲跳等;(7)肩负占体重50%的重量,计时深蹲跳起;(8)负各种重量 的提踵练习;(9)单、双脚跳跃,连续过5~8个低栏或中栏;(10)肩负杠铃体前屈、体侧屈练习;(11)各种负重或不负重的跳深练习;(12)单双脚 跳上、跳下器械、台阶等练习;(13)单双脚跳越各种障碍物;(14)立定或结合助跑进行3—10级跳,按左一右,左左一右右,左左一右,右右一左的节奏 进行;(15)48步助跑接20米、30米、40米计时单脚跳;(16)各种负重的跳跃练习;(17)蛙跳或直腿跳;(18)助跑跨步跳;(19)助跑单 脚跳;(20)计时单脚跳;(21)提拉杠铃,从极限重量的75%到极限重量(重量提升5~6次);(22)负重半蹲、深蹲起,从极限重量的75%到极限 重量(重量提升5~6次);(23)短距离助跑后从跳箱盖上起跳接三级跳远;(24)高处跳下接三级跳远;(25)助跑从高处跳下接三级跳远。

(三)柔韧性和协调性训练

1.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增强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扩大各关节的活动幅度,保证肢体在三级跳远跳跃时可以进行大幅度摆动,同时对预防伤病有着重 要的作用。柔韧性训练应持之以恒地每天进行,一般安排在准备活动和训练后的放松活动中。训练方法主要有主动性练习和压腿、摆腿、劈腿练习;垫子上的各种专 门练习;利用各种器械的柔韧性练习等。

2.协调性训练

在三级跳远的三跳过程中,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和空间感觉非常重要,失掉平衡就 会破坏跳跃节奏,影响技术动作的顺利完成。培养运动员把握各跳起跳的合理时机的能力,是三级跳远训练的重要任务。这种能力对运动员协调性要求很高,除采用 球类活动、体操活动、活动性游戏、花样跳绳等手段发展协调能力外,不同节奏的蹦床跳跃练习对改善运动员的平衡和空间调节能力也有良好的作用。

二、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与方法

(一)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

三级跳远技术训练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踏板准确性和节奏感,以及在快速助跑中的快速起跳能力;保持助跑与三次跳跃的直线性,力求水平速度 在三次跳跃中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训练水平,完善个人起跳技术和三跳的最佳比例,维持三跳平衡,改进落地技术,使三级跳远技术更加 完善。

三级跳远技术训练要重视质量,注意技术动作的幅度和节奏以及各部分技术的有机衔接,不要过于追求成绩;训练中要重点培养运动员的快速攻 板意识,力求做到助跑速度快、上板快、起跳快;起跳技术训练着重强调快速助跑中的快速起跳能力,以及积极的“扒地”落地技术,保持已获得的水平速度,减少 制动。

(二)三级跳远技术训练的主要方法

121练习课模式教案 篇6

1.了解解决实际问题可通过不同途径——列算式或列方程.2.学会如何找相等关系,会列出方程.3.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教师、同学的双边活动,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通过从算式到方程的比较,激发自己的求知欲.基础知识讲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中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为1的方程”.例如:x+2=5.这就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其中一个未知数是x,并且x的指数为1.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难点:找出等量列方程.易混易错点拨

注意区分方程与代数式.典型例题

例1.某商店将进价为1200元的某品牌的洗衣机按标价的8折销售,仍可获得300元的利润,那么该品牌洗衣机的标价为多少元?

分析:相等关系为:售价-进价=利润 解:设该品牌洗衣机的标价为x元.列方程:x×0.8-1200=300 例2.某班学生分两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其中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后因劳动需要从甲队抽调16人支援乙队,使抽调后的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一半还少3人,求甲、乙两队原来的人数?

分析甲队抽调后人数=(乙队现有人数)-3为等量关系

解:设乙队原有x人,则甲队有2x人,可列方程为:2x-16=(x+16)-3 例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2,调换位置后,所得新数比原数的2倍小2,求这个两位数.分析:任何两位数=10×十位上数字十个位上数字

解:设原数十位上的数字为x,则个位上数字为x+2,有10(x+2)+x=2(10x+x+2)-2

随堂演练

一、填空题

1.某种电脑原价是a元,每次降价10%,两次降价后的价格是.2.某数的5倍与3的差是7,设未知数为x,方程为.3.甲车队有50辆汽车,乙车队有45辆汽车,如果要使乙车队的车数是甲车队车数的2倍还少1辆,应从甲车队调多少辆到乙车队?本题可设未知数 ,这时列出方程是.二、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A.5x-3 B.8+(-2)C.4y-1=7 D.6×2-3=9 2.某数与5的和的3倍等于25,若设某数为x,则方程表示为:()A.3(x+5)=25 B.(3+5)x=25 C.3x+5=25 D.5x+3=25

三、解答题: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不必求解)

1.小丽今年11岁,比母亲的年龄的还大2岁,请问小丽母亲的年龄是多少岁?

2.甲、乙两人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同时同向同地点出发,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6米/秒,甲跑几圈后,乙可超过甲一圈?

121课堂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 篇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让教育充满智慧。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舞台上的演员。教师则是组织者、管理者、点拨者。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习充满乐趣,充分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能动性,从而实现教学任务堂堂清。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型选择优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我校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推出了独特的“121”课堂教学模式。它的实效性特别明显,它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121”课堂教学模式要求管理课堂时间,限制教师的讲授时间,给学生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即把每一堂课的时间分解为10分钟、20分钟、10分钟来安排。前10分钟进行复习或课前操练,20分钟的新课讲解,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做大约10分钟的练习,练习形式多种多样。“121”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

“121”课堂教学模式,中心是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的,让学生学会、会学。“121”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认识活动的主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独立思索,用自己的双眼去注意看,认真观察;用自己的两耳去听,去辨别;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操作,从而获取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激励学生勇于克服探索过程中的一切困难,避开歧途,认准目标,千方百计地达到目标。

“121”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学在前面,也就先有了学生的学法。每个学生的学法可能各不相同,效果也必然千差万别。但是,这对于教师来说,并不可怕。这正是了解学生,区分他们的个性的主要内容,正是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案,讲课重点,确定指导学生去开发智能,帮助他们建立各自的智能结构必需的材料和依据。教师经过对学生各种学法和学习情况的分析研究,抓住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的思维,进行具体指导,这时就能筛选出适合大多数学生需要的教法,才会收到针对性强,恰到好处的教学效果,也才会在集体大面积提高的基础上,带动个别学生,因材施教,让学困生学得了,跟得上,让优等生吃得饱,为大多数学生树立起近在眼前的学习榜样。逐渐形成一个你追我赶,个个不甘示弱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景。

“121”课堂教学模式,肯定学生的学——肯学、会学,是教学取得成绩的内因,而教师的教,则是学生能否学得更好的外因和重要条件。它要求教师在全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课前预习,到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复习测验、养成技能和熟练应用等每个环节,都要善于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巧妙地运用“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把它贯彻到“121”课堂教学模式的始终。同时,作为教学获得成绩的重要的外部条件,教师的教,不仅不是可有可无,不能被削弱的,而且是在画龙点睛解惑答疑的关键时刻,发挥着必不可少的决定性作用。教师和学生这双边活动,在“121”课堂教学模式中,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教学相长,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在“121”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好比是舞台上的演员,需要教师当导演。但是,导演再好也不能代替演员去创造角色。然而,天才的演员却可以取代导演,甚至填补导演的疏漏之处。实行“121”课堂教学模式,凡是学生可以独立领悟,读了教科书和讲义就能理解和掌握,可以无师自通之处,不需要教师再去重复讲解。反而可以由学生自己复述或讲解答题,教师从旁检查验收,同自己的思路相印证,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把教师从重复性一般叙述的简单劳动的束缚中解脱了出来,同时要求教师去思考和把握教材的关键处,学生的疑难点,在最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和把关作用的要害环节上,充分显示出唯有教师才能居高临下,把握全局,一语道破,不容他人取代的重大作用。

“121”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使学生的智能可以获得普遍发展的条件和情景,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尽量认识自身的个性特点,主动地开发自己的智能。要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在自学、预习、作业、操练和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去开发学生的智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有效地形成学生各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智能结构。

不仅如此,“121”课堂教学模式更是开发人智能的非学校教育的培训与终身自学、从事工作及管理的最优化方式。“121”课堂教学模式也是每个人一生奋斗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的优化结合。要求学者能认真实践“三人行必有我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指导者能及早把“教是为了不教”落到了实处。

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篇8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现代化日益迈进,网络信息技术已走进英语教学的课堂,这使得英语教学呈现出更加生动、鲜活、有趣、高效、快捷等特点,由于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具有直观性、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可编辑性、非线性、知识密度大、表现能力强等特点,高中英语教学又呈现出课堂容量大、延展性强,知识的生成性快、综合性强,师生互动充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角色更能充分体现等特点。下面就以上面具体的教学设计为课例,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设置以及教学活动安排三个方面分析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一、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设计多元化、层次化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终身发展为核心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不仅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而且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兼顾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教学情境,在网络环境的英语教学中,预设每一学生不论其学习水平的高低,都能在课堂上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新的知识生成,学到发现问题,分析并处理问题的不同方法,并通过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的作用,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所改善。如笔者在教学中播放的视频、音乐、展示的图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能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在观察,体验、感悟中不断提升自己知识能力以及改善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环节设置具有多样化、灵活性、选择性、有序性。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在教学环节设置时,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多媒体课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不同的形式各样的教学环节,并可以随时调整以有利于教学,因此它在教学环节设置时具有多样化和灵活性。教学对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可更具课堂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课堂时间的有限,选择适当的教学设计的活动,并可进行跳跃式教学把相关的知识链接起来。由于是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进行教学,就可以避免因教师的备课不充分而导致遗忘教学内容现象,这样以来整个教学流程就比较有序完整。如笔者在进行本节课设计时,就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和教材内容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活动,如skimming、sanning、careful reanding、discussion等其中有问题情境,推理判断和辩论等活动。

(三)教学活动具有多样性、主动性、自由性、主体性和交互性。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的活动,不论是教师的活动还是学生的活动都具有多样性主动性、自由性、主体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在不同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功能更明显,只是扮演着一个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辅助者等,而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才是真正的主体,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通过网络环境下课堂中的观察、认知、分析、理解、处理问题,并参与课堂的讨论,自主、自觉的学习以及合作探究学习,使得英语教学具有主动性,主体性和自由性的特点。此外,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中,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拜托讲台的束缚,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的活动空间,不只是局限在有限的讲台,教室,而是更加广阔、自由的网络平台。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更加充分,教学活动已发展为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模式,因此教学活动呈现交互性强的特点。在本节课中,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作用,在各个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体验成功。

二、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相比,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所具有的优势。

由于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呈现出新的特点,所以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相比,它有很多明显的优势。

(一)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课堂的知识的容量大,延展性强,有利于丰富课堂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大量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中,知识的展现一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和图片,而是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综合体,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不同媒体的展示知识的途径获取新知识,而且在视觉和感官上都有新的认识,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知识的有效学习。如笔者在进行Unit 2 Puzzles in Geography 这一教学中,融入了许多知识内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并顺利开展。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及的。

(二)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地位,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融洽的师生交互的环境。笔者这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参与、体验、感悟、交流和成长。所设计的活动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探究学习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觉、合作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而多媒体技术网络环境又为师生活动的互动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使得学生乐于参与、敢于谈论、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新知识,提高自我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本节课教学中,笔者在导入时展示了许多英国的标志性的图片,以及播放一段有关英国形成的历史片段,通过观看和感悟,学生对英国的历史和地名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对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初步的认识。而在讨论部分,笔者设计了一个辩论,主要讨论侵略对英国来说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进而转到西方对中国侵略的探讨,从而使学生认清侵略这一行径的利弊,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一篇:年武蛟乡政府工作报告下一篇:幼儿园中班洗手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