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的特点(共12篇)
网络教学的特点 篇1
翻转教学产生于本世纪初的美国。翻转教学或叫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 或叫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Flipped Class Mode) , 或叫颠倒教学 (Flip Teaching) 等, 叫法不同, 但其概念是相同的。一言概之, 翻转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互联网为平台, 颠倒传统教学顺序的逆向教学。即把传统教学的课中和课后颠倒为课前和课中, 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和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平台相结合, 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教学模式。翻转教学以学生在课外观看教师创建的视频为学习起点, 通过视频学习新的知识, 再回到课堂, 师生面对面交流、完成作业和总结评价。翻转教学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翻转教学把教学视为交互、流动、开放、协作、创新的学习过程, 从而形成了问题导向、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互动交流、解疑评价等显著的特性, 具体表现如下:
一、 教学形式的倒置性
翻转教学颠覆了传统教学的程序, 即把传统教学的课中和课后颠倒为课前和课中。传统教学过程一般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 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课中”讲授完成, 知识内化则是通过“课后”的作业、练习、实习等方式完成, 翻转教学则把知识传授前移, 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于“课前”完成, 知识内化则在“课中”通过讨论、交流来完成。
教学的形式倒置, 给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教师方面, 一是要具备运用信息、互联网的相关技能, 如视频制作、ppt制作、flash运用等。二是微课视频, 在微课中讲清楚知识的重点、难点, 提供学习的方法, 要求精要不繁, 微课时间不宜长。三是随时回复学生的质询。学生方面, 一是要会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学习, 二是自主学习的空间大了, 三是创新意识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培养。这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 还要具备其他方面的知识及技能, 学生则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翻转教学的形式颠倒, 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如果没有信息技术、互联网, 形式的颠倒, 或叫学习的前移是不可能做到的。
二、内容设计的问题性
以问题作为教学内容设计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 也是教育的本质, 学生在设定的问题中萌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进而逐渐培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 去学习知识, 发展智力, 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问题是学习的出发点, 也是学习的归宿点, 而且更是学习的兴趣点,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 还是专业技能的培养, 都是如此。内容设计的问题性在翻转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课前学习, 根据学习内容要求, 设计足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探究的问题, 学习情境的设计、微课视频的制作、想定作业的给定、思考题的设计, 等等, 无不以问题作为牵引, 并以此引导学生在探究、质询、协作中学习知识, 培养技能。课中学习, 则根据课前设计的问题, 重点检查课前学习的情况, 通过研讨、交流、作业和总结评价等形式, 巩固学习的知识, 在问题的解决中, 拓展知识和培养能力。内容设计的问题性无论是在课前、课中, 还是在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 都无所不在。
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翻转教学由于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 调整学习的时间、地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量, 名副其实变成自主学习。具体表现为:一是利用互联网和教学视频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 快慢全在自己掌握。二是学习的氛围更加愉悦, 愉悦的学习是学习的驱动力, 在翻转教学中, 学生可以在课前以及课后观看教师的视频, 不必担心跟不上教学节奏, 不必担心遗漏什么, 不必担心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的难堪, 轻松、松弛、自在的学习状态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效率。三是互助学习, 互助学习是翻转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 课前分组协作, 或向教师、同学、互联网等求解帮助, 课中研讨、论辩、解答, 都是互助学习的形式, 也是自主学习的具体表现。
四、学习形式的交互性
翻转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学习过程进行重构, 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交互。课前学习, 学生通过教师的微课视频、在线的辅导、同学交互获得指导、帮助;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并做出指导。课中学习, 主要通过互动来完成, 教师由于提前了解到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 在课中学习能有针对性给予指导;能加到学习小组中;解答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则在分组学习、答辩、完成作业等交互学习活动中完成学习。此外, 翻转课堂所利用的信息技术、互联网和课程网站, 开设的论坛、答疑解惑、在线学习、网络考试等, 都体现了交互性。
五、学习过程的动态性
与讲授式、注入式、分解式等传统教学相比, 翻转式教学的学习过程更具动态性, 这是由于互联网平台、内容设计的问题性、师生的交互活动的全程性所致。传统教学一般是在教师预设的框架下进行的, 教什么, 学什么, 怎么学, 基本上是“原封不动”, 极少做改动, 加上教学条件的限制, 师生难以做到适时交流沟通, 笔者把这种学习的状态叫做静态学习。翻转教学则相反, 首先,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互动性、开放性、交互性让学习必然呈现出动态性, 学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平台进行学习, 或获得帮助, 师生随时可以沟通互动。其次, 事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手段都要根据学习的情况即时变化, 而不能一成不变。再次, 教师除了参与到学生的交互、自主学习活动和根据学习发展变化提供有效帮助外, 还要根据对学生学习的即时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教学, 学生不仅要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 而且还要懂得学会协作学习、帮助别人学习, 甚至要扮演教学的设计者的角色, 参与到学习的设计中, 协助教师完善教学设计。
六、学习角色的共同性
教学形式的变化, 带来了教与学的地位的变化, 教师变成了教学的“编剧”“导演”, 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了学习的“推进器”“导航仪”, 同时也是教学的“演员”, 学生则成为教学的“主演”, 也成为了教学的“编剧”。
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讲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深化者、学习的引导者, 使教师有较多的时间跟学生沟通交流、答疑解惑, 当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时, 还促使教师深化学习, 改革教学, 与学生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的共同学习的平等关系。这种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更自觉、更愿意、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出谋划策, 主动践行, 真正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做到同时学习, 共同进步, 共同发展。
以上是翻转教学的特点, 了解把握翻转教学的特点, 对于我们运用翻转教学到具体的教学之中, 或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是有意义和有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张跃国, 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 2012 (3) .
[2]张金磊, 王颖, 张宝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 .
网络教学的特点 篇2
?? (1)网络品牌是网络营销效果的综合表现。网络营销的各个环节都与网络品牌有直接或简介的关系,因此,可以认为网络品牌建设和维护存在于网络营销的各个环节,从网站策划、网站建设,到网站推广
、顾客关系和在线销售,无不与网络品牌相关,网络品牌是网络营销综合效果的体现,如网络广告策略、搜索引擎营销、供求信息发布各种网络营销方法等均对网络品牌产生影响。
??(2)网络品牌的价值只有通过网络用户才能表现出来的。正如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一书中所言,“每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实际上代表了一组忠诚的顾客”,网络品牌的价值也就意味着企业与互联网用户之间建立起来的和谐关系。网络品牌是建立用户忠诚的一种手段,因此对于顾客关系有效的网络营销方法对网络品牌营造同样是有效的,如集中了相同品牌爱好者的网络社区,在一些大型企业如化妆品、保健品、
汽车行业、航空公司等比较常见,网站的电子刊物、会员通讯等也是创建网络品牌的有效方法。
??(3)网络品牌体现了为用户提供的信息和服务。google是最成功的网络品牌之一,当我们想到google这个品牌时,头脑中的印象不仅是那个非常简单的网站界面,更主要的是他在搜索方面的优异表现,google可以给我们带来搜索效果的满意。可见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才是网络品牌的核心内容。
浅析网络德语的特点 篇3
[关键词]网络德语;经济性;包容性;形象性;创新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和交际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各种网站也应运而生,它们凭借快捷的信息传输、形象直观的网页设置、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文体风格,赢得了广大网民的喜爱。互联网为了达到其时效性、交际性和娱乐性的目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浏览其网页,使用其提供的各种服务,使用了各种各样的语言或非语言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语言作为网络的伴生物就应运而生了.网络语言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专业语言或曰行话,与我们一般使用的共同语不同,具有明显的句法、词汇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特点。网络语言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网络语言涉及面较广,包括所有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德语中的Maus, Software, Hardware, Virus, Online等;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德语中的Hacker, Netzbar, Multimedia, Surfen等都属于此类特别用语。广义的网络语言在世界上流传和使用很广,但主要以英语词汇为基础。而狭义的网络语言则指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就这一类网络语言来讲,可以说各个国家的网站均有各自语言的特点,体现了各个国家的民族性特点和文化特色。但不管是广义或狭义网络语言,词汇是其特点的一部分,当然是最主要的部分。除此之外,网络语言还具有许多句法、章法和修辞方面的特点,也具有许多非语言手段方面的特色。
1 语言的经济性
由于网络交际的实效性和所依赖手段的特殊性,互联网与其他媒体工具相比具有更明显的语言经济性的特点。这里所说的语言经济性,是指运用最少量的文章空间和最简洁的文字或句法表达最大的信息量。在网络德语中,为了达到经济性的目的,最大限度地使用了一切必要的语言手段。除了在词汇上使用复合、省略、缩合与句法上的省略等手段以外,还创造了许多新的词汇,并独出心裁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字符形式或符号,其语言的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德语语言模式。
1.1 词汇的复合
德语网络文章中的复合词大多使用传统的构词手段,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复合词由作者即兴构成。德语复合词的构词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与语法关系,但基本上可以分为并列型复合词和限定型复合词。并列型复合词的构词成分之间没有主次之分,相互之间呈并列关系。整个复合词的语义一般为两个构词成分的语义相加而成,一些由连字符连接而成的复合词就属于此类,如E-Gesch?ft(电子商务),Internet-Café(网吧)等。由于此类复合词是由两个构词成分的语义相加而构成,所以大多易于理解。数量最多的是限定性复合词。其构词成分的第二部分为基本词,决定着复合词的语法特征和语义上的基本类属,因此是复合词的核心。第一部分为限定词,在语义和语法上从属于基本词,对基本词作进一步说明。例如,Datenautobahn,基本词为Autobahn(高速公路),确定了复合词所属的基本类型和语法特征,限定词Daten(数据)又将范围进一步缩小,对基本词作了限定和说明,从而使这一复合词的语义更加明确。除此以外,在网络德语中还会出现许多所谓的“瞬间复合词”,亦即由上网者自己创造的新词,这种词具有鲜明的个性,生命力较弱,但如果大家都去模仿,也会成为网络语言中的固定语汇,例如用nett和hübsch这两个词组成netthübsch,表示非常漂亮。另外也有不少是由英语和德语单词混合组成的复合词,如由英语的chat和德语的willig组合成chatwillig(爱聊天的),由chat和Raum组合成Chatraum(聊天室)。
1.2 词汇的缩略
在网络语言中,词汇的减略和缩写正作为一种受人欢迎的语言形式得到应用。一般来说,缩略形式大多用在聊天室或电子邮件中,正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那样,缩略形式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迎合了年轻人的特点,适应了网络这一特殊媒体形式的特点,具有字符少,节省时间,能提高传输速度和提高交际效率的优越性。缩略形式在很多情况下采用借用的方式,大多是从英语中借用的,如: g既是英文单词grin的缩写,也是德语单词grinsen(大笑)的缩写。由这个字母组成的其他用语还有bg=big grin(breites Grinsen),fg=fieses Grinsen,ggg=grin, grin,grin。同样在表达问候和谢意以及告别时,网络德语都有自己的固定表达,如:致谢thx=thanks (Danke);Gym是Gymnasium (德国高中) 的缩写;net是Internet (互联网)的缩写形式。
在德语网站的聊天室中,还使用了许多缩略短语,如:rofl (vor Lachen am Boden rollen笑得前仰后合),bvid (bin verliebt in dich我爱上你了),KA ( keine Ahnung不知道)。
1.3 句子的缩略
除了词汇的缩略以外,句子的缩略也是网络德语的一个显著特点。例如,表面上看wom是一个只有三个字母组成的词,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疑问句的略缩形式,即Weiblich oder m?nnlich ?(是男性还是女性?)。这一用语也经常用w oder m ?形式来表达。德语聊天室中使用省略句和短句的频率很高,而且某些省略和压缩常常是不符合标准德语的语法和句法的。有时为了节省空间和时间常常采用连写的形式把一句话压缩,例如aufallearbeitslosenneidischwerd就是da kann man auf alle Arbeitslosen neidisch werden(这样可以嫉妒所有的失业者了)这一句子的连写。这一例子说明,网络德语对原有常规标准德语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字符形式上,它用简洁而又明确的“行”来架构语言交际的桥梁,缩短了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网络世界中语言文化的约定俗成,是完全可以跨越这座桥梁,理解对方所表达的内容的。例如,在特定的场合下,下面这两句具有省略性质的句子就能达到交际和理解的目的:
nlc202309090718
1.3.1 kann ich mit leben.
1.3.2 okay, dann unterhalte dich doch mit einbisschen.
初看起来,这两句话不能令人理解。在第一句话中,主要是介词mit令人费解,因为介词只能联系到一定的人或物才能使用,而在本句中却没有。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第二句话中,介词mit也没有联系到一定的人或物使用。但在交际双方都清楚所谈物体或人物的情况下,物体或人物往往省略。比如在第一句中就用代副词指代所谈物体,在第二句中则省掉了人物。但在特定的场合或情景中,如在聊天室中,由于交际双方都清楚与mit相联系的人或物,所以并不存在交际困难或障碍。根据所处的语境,第一句话可复原为:Damit kann ich leben(我以此可以生活)。第二句话可复原为:Dann unterhalte dich doch einbisschen mit (uns)(那么你就同我们聊聊吧)。此外,从句式的选用上也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经济性。网民们为了提高交流速度,很少运用长句和主从复合句,而多用短句,一般2至10个词的句子为多,省略句的运用也比较普遍。通过对聊天室随机抽查的结果来看,在10句话中,字数低于5个词的有9句,超过5个词但低于10个词的只有一句。虽然这种随机抽查并不具有代表性,但也从中可以窥到网络语言所具有的经济性特点。
2 对外来语的包容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代表着一定的文化,而一个民族的存在也是以其使用的语言为标志的,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独特的文化传统。但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地球已成为村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打破了界限与障碍。互联网的发展更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使国与国之间的人民实现了一种没有国界和没有障碍的交往。在网络的世界里,似乎已经打破了这种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常规理念,出现了某种母语与外来语的相互融合。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英语作为公认的国际通用语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推动与发展,成为国际传播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语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通用语是英语,甚至网址也是用英语来注册的。这种情况同样也出现在德语的互联网中。翻开任何一个德语网页,都会有英语词汇映入眼帘。这些英语词汇有的不加任何翻译或改动,便直接借用,有的根据德语的构词和语法规则加以改变。由于互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在德语网站中借用英语外来词的现象不胜枚举。如E-Mail(elektronische Post),Chatraum(virtueller Raum zum Plaudern), Newsgroup (Diskussionsforum),download( herunterladen )。另外在德语的聊天室中,使用英语词的频率也很高,如用英语的hi或hello (德语是hallo)打招呼,在告别时用cu来表示(英语see you的谐音)。
在德语网络世界中,英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所常用的英语词汇据不完全统计有3500多个,而且还有愈加扩大的趋势。
3 语言的形象性
网络文章撰写者为了及时有效地传播信息,并极力吸引网民的视线,就需要在文章的新颖性和形象性上大做文章。在网络德语中,主要是在德语的聊天室中,经常碰到一些非常形象和诙谐的表意符号与表情符号。这些表意符号与表情符号具有形象性和强调的功能,同时也表达了对话者一方的强烈感情色彩(如高兴、生气、苦恼)。常用的表达手法总结如下:
3.1 字母重复形式
字母的重复也是一种常用来表示强调和惊讶的形式,有时是字母大写和字母重复相结合,表达某种更强烈的疑问或强调,字母重复的越多,就越加重强调或惊讶的份量。例如:
- Ich komme aus China.
- CHINAAAAA?
另外,最常见的形式还有:bitttet!,tschüüüsss!或sooooo。
3.2 表意与表情符号的运用
在网络语言中,还经常使用一些赋予特殊含义的符号。如::-)表示很高兴,:-)))表示非常高兴。:-(表示很伤心,:-(((表示非常伤心。
4 语言的创新性
创新性也是网络语言的特点之一。网络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自由空间,为个性的追求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德语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想象,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亦即对现存词语的改用及新词语的创造和对常规语法的突破。
4.1 自创词
德语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共同组合成一个新词的现象很多,例如,re-这一前缀在聊天中用得也很多。其来源是英语词reply,用德语表示就是antworten,即回复或回答的意思。在E-mail中,直接回复一封邮件时,RE多会出现在主题栏。而在聊天室出现的re也有相似的意义,可以和很多词组合,如rehi,相当于ich bin wieder da之意。
4.2 即兴自创句
即兴自创的句子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这些句子是交谈者在交谈的过程中随意构思出来的,和上下文联系紧密,所以不了解当前谈话内容的人很难看得懂,如:
- halo, besch du en sie?
- ich bin zu alt für dich.
- wievell?
5 结语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其发展势头越来越猛。作为网络的派生物,网络德语也会像其他专业语言一样逐步得到发展,形成自己特有的规律,具有自己独特的词汇、句法和文体风格。网络德语一方面以普通德语为基础,从中汲取营养,使用其语法与词汇;但另一方面,网络德语又对普通德语产生影响,丰富了普通德语的词汇,从而从整体上丰富了德语语言本身,为德语的发展作出贡献。目前,对网络德语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意见亦不统一,对其褒贬有加。但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网络德语的研究也会愈发显得重要,对其研究也会愈发深入。
作者简介
李洋(1995—),女,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2014级本科生,英语专业。
谈谈舞蹈教学的特点 篇4
一、教学多元化是舞蹈教学的主要特点, 教学中需要有多元化的课程设计。
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形式不同于其它普通职业教育, 尤其是在课程建设的主体设置中, 多元化的课程形式和理念也一直是舞蹈职业教育的一个特点。
这一特点的成因主要是:舞蹈语汇的丰富程度已达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 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 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 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活动。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 可以分为: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
舞蹈文化源远流长, 纵横五千年, 记录了世界各民族舞蹈发展轨迹的文物图像和文字连绵不断, 种类繁多, 不断发展。
根据舞蹈艺术门类多元化的特点, 对舞蹈艺术职业教育课程进行多元化设计与教学, 主要从三个方面呈现。
首先, 在课程科目方面比较突出。其次, 突出技术技能个人掌握程度的多元化, 这种个人掌握技术技能多元化的形式为, 除掌握科目教学内容外, 还对角色塑造、人物刻化、音乐理解的综合表演的多元化创造空间。最后, 舞蹈艺术课程的主体科目的特定形式, 决定了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能胜任工作, 符合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 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原则。
如以中国舞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为例, 专业技能主干课程由基本功、民间舞、排练、筷子功等三方面组成。每个科目中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舞技术元素内容, 如中国民族民间舞, 教学元素极其丰富, 它包容了我国主要民族民间舞种和其他各民族民间舞种的内容, 在整个舞蹈艺术中的多元化使用价值较为突出。
二、精品课程作为教学具体内容设置的特点, 从课程设置与提高教学水平两方面打造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 顾名思交, 是突出一个“精”字。
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表现工具, 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以中国古典舞而论, 从源起至今, 就经历了上古时期、先秦时期、西周时期、东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近代时期、当代时期等阶段, 形成了不同特色的舞蹈。如此众多的舞蹈素材, 学生在短短几年的中专学习期间不可能学完, 需要通过整理教材, 提炼元素,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素材, 以精品教学的方式, 使学生学到重点。
因此, 以打造精品化的课程为目标, 中国舞表演专业主要抓好基本功、民间舞、排练、毯子功四项主干课程, 既把整个中国舞蹈艺术的基础贯穿其中, 又使学生学习精髓, 教学效果良好。
打造精品化课程需要三方面的工作共同作用。
1. 具备良好的教学教研活动基础
一是必须具有系统的教学文件, 在系统的教学文件中, 尤其要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重点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强论证, 科学地制定出 (每学期的授课计划) 符合该专业教学的课程流程。例如, 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教学中分别要注意和做到的各阶段授课内容, 而各阶段的授课内容必须由处个教研组组长负责定期检查, 科主任进行监督的两级责任监管教学教学的监控。二是深入细致地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每个教研组要制定出每学期的教研计划和研究课题, 在此基础上严格规定科主任、教研组长、教务员每学期深入课堂的次数, 并要求教师之间培养相互看课的习惯。建立科级和校级两级公开课制度, 使教师对教学有一种不可懈怠的责任感, 教师教学责任感的提高, 也就是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要强调师资队伍对教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2. 积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至少要采用三个措施:一是注意培养学科带头人。如果在不具备学科带头人的情况下, 可以采取引进措施:二是在源头上严格把关。严格把关是指引进人才必须严肃认真, 确保引进的教师是人才;三是注重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培养年轻教师主要体现在进行教学经验的培养, 年轻教师是学校的未来, 培养好的年轻教师对一个学校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3. 严把招生质量关
舞蹈艺术有其特殊性, 生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 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 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先天条件, 就不能达到审美要求是学不好该专业的。
以上阐述的是打造精品化课程必须做到的几个方面, 从理论上说具备了条件就有了打造精品化课程表的基础, 基础扎实了教学质量就能提高, 高质量的教学就能产生精湛的技艺, 技艺精湛就能出现好的剧目和好的演员, 好节目和好演员的大量产生带动行业提高知名度, 这实际上就是一条舞蹈艺术职业教育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这种艺术职业教育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我们从事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在教学理念上引起充分的重视, 这应该也是舞蹈艺术职业教育所期待的。
三、教学实践体系化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需要, 也是多元化与精品化实现的重要手段, 教学实践体系化的设置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就业的需要。
职业教育具有专业性、实用性、生产性、时代性的特点, 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应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 融会贯通, 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舞蹈的学习, 具备舞蹈表演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准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 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 具有创编舞蹈、组织舞蹈教学的能力。
教学实践实现体系化实际上就是要使学生的教学实践成为一种体系列入教学课程表。舞蹈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一般由两种形式组成:一种形式是各年级阶段的教学实践, 学生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接触剧目课的排练, 采用的教材有教师创编的, 也用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舞蹈剧目的排练课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层面上的意义。首先, 剧目排练课的本身和实践演出有着内在的关联。剧目排练是成品舞蹈的一个过程, 虽然是过程, 但剧目的成型是在排练场, 成型后还要反复排练, 这种反复排练的过程有着同实践演出相同的一面, 它所反映的形式是在排练场。其次, 实践就是在舞台上, 舞台实践是综合艺术的结合。它需要舞台美术、舞台灯光、舞台音响和相关的化妆、服装和道具。因此, 前者浅层次的实践, 后者才是真正的艺术实践。另一种形式是参与社会的实践演出, 参与社会的实践演出也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参与校内的实践演出;第二个层面是参与各类大型文艺晚会的实践演出;第三个层面是参与专业比赛的各类实践演出。
教学实践体系化是对教学实践的进一步认识, 因而必须从一个全面的观点上来考虑这种体系的划分。体系的划分存在三个方面的因素:一种因素是有计划、有步骤的, 比如每学期的剧目排练课, 就是有计划的;第二种因素是阶段性的, 比如两年一次的全国“桃李杯”的比赛和其它定期举办的专业比赛;第三种因素是临时参与的, 比如一些晚会演出和大型文艺演出, 这些都具有突然临时性, 但这种突然临时性的实践演出每学年也需要量计划。课堂、社会、竞赛三者构建起的教学实践, 使教学实践在三者结合的基础上达到系统化。
这三种类型的实践演出在性质上又各有不同, 第一种实践演出是丰富学生的校园业余生活, 调动表演积极性, 收到提高学生综合表演素质的作用;第二种实践演出因其社会影响面大, 能够扩大学校的影响,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又因参与演出的艺术门类众多, 对学生的完善表演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种实践演出属于专业领域的比赛, 这种比赛性质的实践演出是体现团队精神、展示专业水平和同行切磋技艺的一种技术技能竞赛。其要求专业水准相当之高, 一般来说, 比赛的参与者都希望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受重视的程度要比前两种的实践演出要高。正因如此, 教学实践是舞蹈艺术职业教学的关键。
以上三个方面概述了如何从舞蹈教育的特点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建立特有的教学模式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按照以上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 基本上都能胜任与此相对应的职业。例如, 活跃在各个艺术院团的舞蹈专业演员, 少年宫、文化馆的各类舞蹈培训班老师, 他们毕业于正规的艺术院校, 都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 全国最高规格化的由各个舞蹈艺术院校参加的“桃李杯”比赛, 不管是大学还是中职参赛的舞蹈剧目, 能够获奖的, 都能代表国内的一流水平, 说明舞蹈艺术职业教育从特点出发, 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案的成功之处, 既符合以学生为中心, 能力为本位的当代职业教育理念, 又能通过这种模式使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摘要:舞蹈教学是艺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对舞蹈教学的三大特点——多元化、精品化、体系化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网络舆情的特点 篇5
与报纸、无线广播和电视等传统的传播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进入门槛低、信息超大规模、信息发布与传播迅速、参与群体庞大、实时交互性强等综合性特点。由 于网络信息的发布成本极低,信息的提供者、传播者和阅读者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信息网络已成为一个“虚拟社会”,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群体特征。与此同 时,“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之间的互动日益显著。
在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等,那么网络舆情具有哪些特点呢?根据乐思高级舆情监测分析师雷先生的论文介绍,将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舆情的自由性。
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它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便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 由,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多数网民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 点,或者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因此,网络舆情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比较真实地体现了不同群体的价值。
二、网络舆情的交互性。
在互联网上,网民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有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网民之间经常形成互动场面,赞成方 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同时出现,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甚至出现意见交锋。这种网民之间的互动性实时交流,使各种观点和意见能够快速地表达出 来,讨论更广泛更深入,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更加集中的反映。观念和情绪心态。
三、网络舆情的多元性。
网上舆情的主题极为宽泛,话题的确定往往是自发、随意的。从舆情主体的范围来看,网民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从舆情的话题来看,涉及政治、经济、文 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舆情来源上看,网民可以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预先写好言论,随时在网上发布,发表后的言论可以被任意评论和转 载。
四、网络舆情的偏差性。
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网络言论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通过相互感染,这些情绪化言论很可能在众人的响应下,发展成为有害的舆论。
五、网络舆情的突发性。
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当某一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立即在网络中发表 意见,网民个体意见可以迅速地汇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同时,各种渠道的意见又可以迅速地进行互动,从而迅速形成强大意见声势。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所具有的特性又使得网络舆论的自由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比如一些网民通过网络散布谣言、披露隐私、进行偏激和非 理性的谩骂与人身攻击;而且,西方敌对势力也借助网络对我国日益发起“和平演变”攻势。由此可见,网络舆情已然成为影响社会持续有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与 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因势利导,提高新形势下舆情信息的分析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是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所面临的严肃课题与 严峻挑战。
舆情监测厂商介绍
红麦软件依托互联网信息智能抓取技术和搜索引擎相关技术,自主研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测产品是国内权威的舆论情报信息监控平台。其为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舆情数据监测、数据分析及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准确掌握产品和市场情况,监控竞争对手和行业动态,了解网民口碑,为企业市场、行销决策提供支持支撑服务,帮助政府部门快速发现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快速应对,提高政府和企业的形象。
军犬舆情监测系统技术完善,为中科院下属公司开发研制,主要使用客户为政府机关,舆情采集范围全面,监测范围广泛,在此项上得分较高,信息语义分析技术为自身首创,中文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分析技术可以识别少数民族语言,但对于外文就略显不足了,危机预警方式全面,建立了第一个舆情数据中心,是自身的一个创新,后续服务舆情简报,较为单一。
PALAS舆情监测系统信息采集范围广泛,但具体检测内容监测方向较少,信息语义分析全面,对信息的筛查会比较准确,危机预警提供邮件和短信通知,预警较为及时,系统无自身创新,后续服务为客户提供各种信息的报告。
麦知讯舆情监测系统采集范围较广,舆情监测范围也比较全面,但关于信息的分析能力较差,危机预警方式单一也不太及时,没有自身的新锐创意,功能局限于以往的网络信息和口碑的监测,唯一有些新意的是对于品牌荣誉度有进行深度挖掘,后续服务提供给客户所有服务的报告。
鹰隼舆情监测系统覆盖了主流站点,对信息传播进行检测,因此会对从小型媒体上爆发的舆情不能及时获取,对部分信息会产生遗漏,监测信息范围不太明确,获取的信息量较少,但对信息的处理较为完善,在语义分析一项上得分较高,危机预警方式单一,且不太及时,系统整体没有自身创新,基本仿照传统舆情监测系统的模式,后续服务较为简单只有简单的报告提交给客户。
浅析网络语言变体的特点 篇6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言变体;特点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计算机领域中所使用的自然语言。广义的网络语言就是与网络有关的一切语言形式,包括专业术语、常用词语、新词新语和表情视觉符号。它一般有两个层次,即基础网络语言和交际网络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后者。基础网络语言主要是指计算机和网络的专业术语。”[1]本文所讨论的就是狭义的网络语言,指人们在网上进行交际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
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语言有语音、词汇及语法三大要素,网络语言在这三要素中各有其特色。
一、语音特征
(一)谐音
在网络语言中,谐音被广泛应用,可分为三类:一是数字谐音,“数字谐音词是指在网上用一个或一组阿拉伯数字表达一定概:念或意义的语言单位。它借助数字原有的语音形式,按照音同、音近原则谐化汉语等其他语言一些音,表达某种语言中被谐音所代表的意义。”[2]有的用阿拉伯数字的英语谐音来表达特定含义。二是汉语谐音,“汉字谐音就是利用汉字音同或音近的条件,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从而产生辞趣。”[3]三是英语谐音,利用英语单词的音译来组成新词语。
(二)拟声
拟声,即模拟声音。广泛运用于网络语言中,尤其是在字母、阿拉伯数字、汉字上,会话中常代替名词、动词等,借以摹拟词语的语音,比如:he he(笑声“呵呵”)、咣当(人晕倒时的声音)等。
终上所述,网络语言的语音特性主要是以谐音和拟声为主。
二、词汇特征
(一)缩略词
将常用的词语变为缩略语可以节约时间。汉语词缩略主要是汉语拼音的缩略。如“变态”缩略为BT,美眉(妹妹)缩略为MM,“漂漂”缩略为PP。英语词缩略常常与汉语词缩略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涵义改变,或无意义变成有意义。如BTW 是by the way( 顺便说一下) 的缩略。②尺寸改变。英语中大多缩略多音节词,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或词素。
(二)外来词借用
外来词的借用分为两种:直接借用和音译借用。前者有 mp3,cool,E-mail 等,后者有博客(blog)、威亚(wire)、PK(player killing)等。
(三)符号图形
网络交流因不能面对面进行声音交流,而单纯的文字无法传递丰富的表情,网络符号正好弥补了空缺。如:)表示高兴;:(表示不高兴;^@^表示小猪;:-o 表示惊讶等。
(四)新创词语
网络语言中的新词不断丰富也不断地被淘汰,进而不断发展。如:发帖、回帖统称为“灌水”。近些年,新潮网友翻出古汉字,再赋新意,如“囧”,最早出现于甲骨文,意为光明,而网络语言中表示无奈、悲伤、尴尬之意。
三、语法特征
(一)词法特征
1.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的现象很常见,但作谓语并带宾语情况是不存在的。但上述两种现象在网络语言中却是常见,如:我班去了=我上班去了;你雅虎了吗=你上网了吗?
2.形容词用作动词。汉语中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也不能用在被动结构中。但在网络语言或各大媒体却是常见。别短我=不要诋毁我;有事短我=有事给我发短信。
3.名词用作形容词。在网络语言中名词用作形容词的现象也很普遍。如:太墓了=水平太低了;很男人=很有男人味。
4.状语副词异用。网络语言中,状语副词的使用很独特。如:毙了、呆了、巨、超等的粘着语素皆作自由语素充当句子的,例如:偶 GF 超靓(酷毙了、傻呆了巨美、巨强)等的自由语素均转状语换其词性,作副词状语使用,如:狂赞、严重鄙视、严重同意。
5.英语词缀汉用,汉语助词英用。为了交流方便及新奇好玩,在网络语言中会出现汉、英混用。主要有英语词缀汉用、汉语助词英用两种。前者主要表现于时态后缀-ing、-ed 置于汉语动词末表时态,如休息 ing、洗澡 ed 等例子;后者主要把“啦、的、的啦、呢、了”等汉语拼音加于英语之后,如sleepingla(睡觉啦)、missyoule (想你了)。
(二)句法特征
网络语言语法,通常出现一些与日常语言句式不同,这些句式源于网民好玩或从众心理,有的源于方言或港台电影。其中最常见的是“……先”,“……的说”,“……都”。如:“我吃饭先”、“说理由先”等,皆是状语“先”后置,其说法是源自粤语方言,目前在网络中广泛使用此句式,从而模糊其地域性。
参考文献:
[1]王未.语言学新思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1877.
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初探 篇7
由于版面的限制,通常网络新闻只以标题的形式罗列,读者在网上通过浏览标题,从中选择感兴趣的标题点击其链接来查阅相关新闻内容。所以,标题是否能够吸引受众是一个新闻能否广泛传播的关键,所以,相较传统媒体而言,网络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更为显著,网络新闻编辑者应强化“标题意识”,对网络新闻写作进行调整。
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总体来讲,网络新闻标题具有以下特点。
1.简明扼要
闻标题是对文章最有价值的内容的浓缩、概括和提炼。传统的新闻写作中,标题通常分为主题和辅题两部分,其中辅题又包括引题和副题,而网络新闻标题往往删减掉了引题和副题,主标题只点出人物和事件,比传统媒体的标题更为简洁。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中,排版方式灵活多变,新闻标题能够纵横排列,这种形式多样的排版方式也使标题字数较小地受到限制,但是网络新闻标题通常由于版面的限制要将字数控制在20个字以内,强调标题简洁生动。新闻标题如果过长,读者阅读时就需要回行看,而在信息纷繁复杂的网络上,读者难以在长标题中提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甚至难以查阅到长标题第二行的内容。因此,字数太多的新闻标题容易被读者忽略,影响整个新闻报道的传播,而字数少的短标题则是迎合网络受众需求,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
2.多使用“流行语”
在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的今天,知晓网络言语被认为是“潮流”“与时俱进”的表现,加上网路流行语的诙谐幽默,带有“流行语”的新闻标题更容易夺人眼球。
3.多采用“陈述事实+事件起因/评论”的形式
单纯陈述事实往往显得枯燥乏味,然而,在陈述事实后再加上令人意外的原因或者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评论,那标题就会更加饱满而吸引人。如“残疾人在首都机场引爆炸弹曾上访无果”“法官被举报侵吞百万执行款曾向原告打欠条”和“瓜农突然死亡警察公然抢尸既恶又愚”等标题都采用“陈述事实+事件起因/评论”的形式。
4.多采用修辞手法
合理利用修辞手法是使语言生动形象最有效的手段,网络新闻标题运用修辞技巧,更能生动地表现出新闻报道所揭示的事实,增强语言的美感,使标题不仅准确恰当,更在语言表达上展现亮点,夺人眼球。
5.使用合成新词
如“重返‘7-21’:广渠门桥下再不会一雨成殇”这个标题,“一雨成殇”本不是成语,却通过作者的巧妙合成,形容出一场雨竟然带走79个鲜活生命的伤痛。
总结
解析网络舆论系统的特点 篇8
一、网络舆论系统的相关情况
“网络舆论”是“公众舆论”的衍生词, 是“公众舆论”在网络世界的表现形式。随着互联网如火如荼的发展, “网络舆论”这一概念也被重视起来。2003年, “网络舆论”一词正式被提出并使用, 相关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 因此2003年是学界公认的“网络舆论”元年。
关于网络舆论的概念很多,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网络舆论是以网络媒体为载体的公众关于各种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相对于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传播模式,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信息发布及时性、受众讨论自发性、观点多元性和舆论集散性等特点, 这使得网络成为公众表达意见的有效、便捷场域。网络舆论是舆论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来表达, 是公众诉求与意见在互联网中的全方位映射与多角度重组。因此网络舆论在舆论力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了解并合理地引导网络舆论成为当前舆论引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系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系统:首先,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整体, 每一个要素本身也可能是一个系统, 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陈力丹教授认为舆论主要包括八个要素, 即舆论的主体、舆论的客体、舆论自身、舆论的数量、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持续性、舆论的功能表现、舆论的质量。其中前七个, 构成了舆论的必要要素。网络的要素对网络舆论同样适用。这八个要素互相作用, 互相联系。其次, 系统的各要素组成一个统一整体, 整体大于部分之间的简单总和。网络舆论的主体是广大网民, 通过对客体——公共事务进行分析讨论形成个人意见, 最终形成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又可以催生一定的行为, 对事态发展产生影响。只有舆论的几大要素共同协作才能发挥推动事态发展的效果。最后, 系统内的要素都有各自的作用, 同时系统还受外部环境的作用, 这个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 同时保持系统的平衡稳定。网络舆论不仅受到来自舆论主体、客体、舆论自身、数量等要素的影响, 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如政治、经济、生态等。正是在这样一个内外互动的、开放的环境中, 网络舆论最终稳定, 促进事态往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网络舆论系统的特征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 网络舆论是一个系统, 即网络舆论系统。它具备系统的特征, 同时也有区别于其他系统的特征。
(一) 网络舆论系统的动态性
信息是舆论形成的前提条件, 也是舆论的衍生体。传统舆论系统受到信息发布机制的影响, 信息发布较为缓慢, 舆论形成及演变过程变化较为缓慢。相对于传统舆论场来说, 网络舆论系统的动态性更为明显。因为网络进入的便捷性、信息发布的及时性, 网络信息场域时刻在发生着变化, 甚至是瞬息万变的过程, 网络舆论也随着信息流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的网络信息中也就衍生了变化的网络舆论。2013年12月2日上午一条题为《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新闻在不少网络媒体平台上疯传, 网络舆论的矛头纷纷指向了这位“碰瓷”的中国大妈。然而到下午事情却峰回路转, 目击者以及监控证实, 是外国人无证驾驶, 撞倒大妈。此时网络舆论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网络信息瞬息变化, 随着信息逐渐明确, 真相也公布于众, 在变化中的信息基础上形成了变化的、动态的舆论。
同时, 网络的普及特别是手机终端的盛行, 使得网民跟进信息的途径更为便捷。“导火索”——网络信息发布之后, 网民马上开始在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网络社区以及各种聊天工具上最快地参与讨论, 传达诉求意见, 网络舆论的形成也就更为迅速。虽然从时间纬度上来看, 舆论形成的流程依然是这样一个过程:从事件发生, 个人意见形成, 到舆论形成, 再到一定的行为发生。但是这个过程是开放的, 新鲜的信息被补充, 外部环境也在对舆论的形成产生着影响。网络舆论的发生和演变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 其动态性更为突出。
(二) 网络舆论系统的复杂多样性
互联网赋予了每个网民看似平等的话语权。“发布权”从少数的传统媒体以及精英手里分化到了每个人手里。从事件的发生到个人意见的形成再到舆论的形成就要经历一个更为复杂的变化过程, 造成网络舆论系统中“意见领袖”缺失和泛滥。
网络的“分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能力。在网络语境下, 很难找到可以振臂一呼具有绝对权威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缺失意味着, 舆论的台风缺少了中心, 直接结果就是意见的嘈杂。同时, 网民来自不同地域, 不同年龄, 不同环境, 个人层次也不同, 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舆论往往是良莠不齐的。表现最明显的就是, 对于一些并不是很明确的信息来说, 网络舆论并不是每次都可以正确地表达出来, 而是充斥着各种意见, 形成不同“派别”的舆论。
同时, 网络的“分权”也带来不同领域的领军人物、草根的崛起。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网络舆论场当属新浪微博。根据新浪微博2014年3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微博月活跃数为1.29亿, 日活跃为6140万用户。经济界、文艺界、传媒界名人纷纷转向微博, 粉丝量超过1000的新浪微博用户已经不计其数。根据新浪微博2014年3月16日的“风云榜”排名显示, 第2000名的粉丝量为2006094位, 俨然一个个媒体。越来越多的传统新闻媒体、政务部门开通了微博, 希望能在网络舆论场中分一杯羹。这也就造成了意见领袖的泛滥, 从而导致舆论系统的复杂及舆论引导效果的下降。
(三) 网络舆论系统的倾向极化性
美国哲学家凯特·桑斯坦在通过对60个政治网站的随机研究发现, 网络上的群体内传播容易造成舆论的极端化, 也就是“群体极化”。所谓的“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 在商议后, 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 最终形成极端的观点”。也就是说, 如果在舆论形成的开始阶段, 如果有偏激片面的意见表现出来, 并得到广泛宣传, 很有可能舆论朝偏激的方向发展。
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认为, 在群体中个人容易失去独立的思路, 容易变为“统一人”, “群体只知道简单和偏激的感情”。他指出:“群体能够消灭个人的独立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事实上, 早在他们的独立意识丧失之前, 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就已经被群体所同化。”尽管勒庞的观点有点偏激, 却很真实地反映了群体的自发性与无序性。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于网络中。在网络环境中, 存在巨大差异的网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匿名性的群体。匿名状态更是强化了群体的无序。从个人意见到舆论形成, 从无序走向有序, 由于匿名状态、相关法律和问责机制的缺失, 从而加速了公众意见以及行为沉默的螺旋的形成, 形成的舆论是不同群体对各自利益最大化追求的反映, 这样的舆论带有很强的私利性, 造成网络环境中意见的片面性, 网络舆论系统的极端化。2012年3月23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一起“杀医案”, 之后的调查显示, 竟有六成网友看到此新闻后表示“高兴”。这种极端化的情绪发泄正是匿名状态下网络舆论极化的结果。
(四) 网络舆论系统的自稳性
网络舆论系统具有自我修正的功能, 通过自身内部的修正, 最终达到系统的稳定。而且自稳性是网络舆论系统其他特点的最终归宿。
上文提到, 网络舆论场域是一个开放的场域, 网络舆论系统也存在复杂多变性, 网络可以通过自我的调节实现自组织和自稳定。学者杜俊伟认为, “舆论系统的自组自稳, 是指舆论在其自身运行的过程中, 随着信息被持续不断地呈现给公众, 公众对舆论对象的认识和意见也会相应地进行调整, 由最初可能的偏狭、扭曲甚至错误的状态, 逐步地纠正到认识相对全面、意见相对理性的稳定状态”。因此在舆论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短暂的非理性意见阶段, 但只要不终止这个过程, 舆论系统最终会走到理性合理的渠道上。
应该注意的是, 信息输入是舆论系统运作的前提, 网络舆论系统自稳性的前提是源源不断的正确信息输入, 只有在足够的正确信息的基础上, 才能形成稳定正确的舆论。
三、结语
信息的不断输入是舆论形成的关键环节, 只有保障信息发布系统的畅通, 才能确保舆论系统的正常健康运行。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应该顺应这一特征, 建立及时公开的信息发布系统, 信息的模糊只会加速谣言的流行和片面舆论的蔓延。
预防过度干预舆论。根据网络舆论信息系统的自稳性特征, 即使在舆论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波动和非理性因素, 但是随着事态发展, 通过舆论系统的自我调整, 最终会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形成真正代表民意的舆论。不能因为一时的非理性而对舆论系统进行过度的干预, 甚至切断舆论形成的过程。舆论引导的目的是调控舆论, 而不是消灭舆论, 媒体应该理性地对待舆论系统的波动。避免对网民的说教, 而是通过合理的发布信息和评论来引导舆论系统的有序运行。
网络舆论系统比传统舆论系统更为复杂, 其动态性、复杂多样性、倾向极化性、自稳性等特点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提出了新要求。在媒体实际操作中, 应对网络舆论系统的规律特点进行尊重和正确运用。只有正确掌握了网络舆论系统的特点, 并合理舆论, 才能正确监控舆论导向, 进而引导舆论朝向正确合理的方向发展。[本文系2014年辽宁省社科联基金项目“重大事件中舆论引导效果研究” (项目编号2014lslktziwx-03) 的阶段成果]
摘要:舆论作为民意的直接反映, 一直是政府媒体等关注的重点。网络的兴起发展, 使得舆论更为复杂多变。网络舆论不仅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对于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作为一个系统, 研究其特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三方面着重分析网络舆论系统的特点, 以此促进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新框架的形成。
关键词:网络舆论,舆论系统,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雷跃捷, 辛欣.网络传播概论[M].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2]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4]凯特·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卫明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5]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戴光年 (译) .新世界出版社, 2010.
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探究 篇9
一、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探究
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进行分析探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也是高职教育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高职教学与其他高等教育在教学方面有共同的规律, 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导向性
高职教育可以说发展至今,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也有着独特的影响, 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总体上是符合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 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但同时其教学目标也有着明确性与导向性, 即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专业性的人才, 因此, 其教学目标除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外, 以培养具有专业水平、高技能人才为明确的教学目标, 也学生在专门的行业就业为导向, 这种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导向性也使高等教育在教学的标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导向性决定了高职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 更注重其技能和实践, 在培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这一行业的基本素质、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 教学活动注重实践性
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是由其教学目标决定的, 同时也是高职教育鲜明的特点。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人才为目标, 其教学活动更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的结合, 对此高职教育学府与其他高等教育相比, 有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场所, 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以致用、动手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社会工作环境有亲身的体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积累社会工作经验, 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总之, 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是高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 它是其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关键, 学校对其实践性的教学是注重的, 但在理论知识方面学校也并不是忽略的, 而是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 系统理论的教学, 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同时也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其他的高等教育学府也许更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全面发展, 而高职教育的教学活动主要根据学生专业技能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教学。
(三) 教学组织具有系统性和灵活性
高职教育由于培养专业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因此其教学组织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系统性。教学组织的灵活性主要是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灵活性, 即以促使学生学习、创业和就业和谐发展, 能够实现弹性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亲身进入社会实践和在校理论知识学习的结合;其灵活性还指所设课程具有多样性与实践性, 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教学组织的系统性主要是指其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具有内在的联系性, 因为高职教育就是以培养专业的人才为主, 其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础, 因此教学组织应该注重系统教学, 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系统理论和实践教学, 以满足这一职位的需求。
高职教育可以说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 除了我们以上具体论述的几点之外, 高职教育还有其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直观性、教学场所开放性以及教学队伍的“双师型”等特征, 这都是由高职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高职教育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 教学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 但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发展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 才能获得更为完善、健康的发展。
二、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的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改革, 因此高职教育也需要进行改革, 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为社会培养更高水平、优秀的人才。
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养计划为目标、以教师引导实践为重点, 使学生在学习中对现代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环境有基本的了解;其次, 高职教育的改革要注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因为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因此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系统的革新, 高职教育培养专业人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因此, 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注重实践性;最后, 其改革应该注重对现代教学技术以及创新理念的运用, 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虽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多, 但同时其竞争也较大, 对此, 高职教育在教学方面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利用现代的教学技术, 不断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实现个性的激发与全面的发展。
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的前提就是对其教学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高职教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学校也应跟随社会的发展, 对现代的教学理念有全面的认识, 并且根据其特点进行积极的改革, 使高职教育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为社会的进步作出更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书敏, 郑现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浅析[J].河南建材, 2015 (06) .
[2]周巍, 张波.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途径以及方法[J].亚太教育, 2016 (10) .
[3]陈德荣.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模式分析与启示[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6 (01) .
浅析初级武术教学的特点 篇10
关键词:基本教材,武术,体育课,教学特点,攻防涵义
1 问题的提出
在中学体育课的武术基本教材中,主要是以基本功和少年拳为主的教学内容。那么使用何种教学手段,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学得更好,掌握得更快呢?因此选择了初一年级四个班,将近240人学习少年拳的教学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初级教学的方法和特点,从而总结出哪种教学特点更为有益。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初级武术教学的特点。
2.2 研究方法
用观察法、统计比较法,对初一年级四个班240个学生学习少年拳的快、慢、水平高低,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并得出初级教学方法和特点。
3 分析与讨论
(1)少年拳是中学体育课的武术基本教材,整套动作短小精悍,简单易学,具有刚柔相济、攻防并施、体用兼备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抓住“技击性”这一武术最本质的特点,让学生不仅掌握动作的准确做法(会打拳),又能懂得动作的技击涵义和特点(知拳理),这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技术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2)现根据本人多年钻研及对四个班的教学体会,将少年拳各个动作的攻防涵义和教学特点及应用法整理成文,供广大同行在教学中参考。
3.1 抡臂砸拳
此动作由“翻身劈砸”一招变化而来。假设对方于我右前左后站立时,从我身后用左拳击或劈砸我脑后,我即左手推拳臂内旋从下向前、向上、向身后直臂弧形绕环,身体随之左后转,以拳轮一侧的前臂骨向敌右拳腕部劈砸,拳眼向上,并在使右拳臂外旋随身躯后转之势向上抡起,用拳抡一侧劈砸对方之头顶,对方即被击倒,同时我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成弓步。
应用说明:
第一,两臂绕环要迅速,借快速旋转之离心力加重两拳劈砸之力,故抡臂时须使肩关节放松。
第二,翻身前应使右脚微前移,体向前微倾,先避对方之来拳,然后速施劈砸之法。
第三,劈砸部位要随机而变,如对方后仰闪避,我即顺势击其鼻部;如对方头部左右躲闪,我既顺势击其颈梗部或肩部。
3.2 望月平衡
这是一个前后御敌的架势。假设当我应付前敌之际,忽有自后方来敌,欲乘我不备以直拳攻我上部,我即身下蹲以避其势,使其力落空,同时乘势以右脚后伸插向后敌前足跟里侧,足尖外撇勾住其足后果,并速发右掌进击其胸(以腕关节撞击对方心窝或乳部);若此时前敌趁我不及回顾之机以左右直拳袭我上部,我可速左转腰胯,以左手挠骨处作刀背,横截对方来拳之小臂,继而用腿攻击对方。
应用说明:
第一,闪避对方攻击后突然潜身、扣腿,击掌动作要迅速连贯。
第二,实际应用时,左脚应落地蹬腿以助右掌进击之力。
3.3 跃步冲拳
这是一个防守反击组合动作。实战中,为了有效地进行防守和进攻,需要双“跃步”是迅速、突然地接近对方实施攻击的一种步法。此招跃进中的“两臂向前向上绕环摆动”带有向前上方“格防”的含义。“仆步”亦称“等势”,是一种以静观动,攻守兼备的攻防姿势。“左掌外搂”是格挡对方踢我下部之腿。一旦对方腿被搂,重心则不稳,我即趁其下部空虚之机,速发右拳进击。
应用说明:“跃步———搂手——冲拳”三动作要迅速连贯,干净利落。
3.4 弹踢冲拳
此乃以拳法为掩护的踢裆腿法,具有相当隐蔽性。实战中,我以左直拳攻其面部或作虚晃动作,诱对方防卫;当对方做防卫动作时,我既速起右腿弹击对方之裆部。
应用说明:
第一,弹踢要准确、快速、有力。
第二,实用时要掌握恰当时机,距离适当方可奏效。
第三,对方左脚在前时,用左脚踢;右脚在前时,用右脚踢。脚踢出后,不论踢中与否都要迅速收回或落地,以防被对方抱住。
3.5 马步横打
这是侧面攻击对方的一种拳法,形似摆拳。当对方中盘出现空档时,我随既上步,体左转,两腿屈膝成马步;同时右拳借转体拧腰及蹬腿之力,屈臂向前平摆以拳面击对方之腹、肋部。
应用说明:
第一,在与其他拳法、腿法配合下使用。如以左臂防开对方上部来拳后或用腿攻诱使对方上体前俯格防,对方身体某部出现空档时。
第二,攻击时臂不宜太直,直臂击打不仅无力,还容易使乱受伤,更易为对方所制。
3.6 并步搂手
这是一种用上肢格防对方攻击的防守法。假设对方在我右前左后站立的情况下,起左腿踢我裆、膝,我即使右脚后撤与左脚并拢下蹲,同时右掌下搂对方左肢腕,将对方腿拨开成挂起。
应用说明:
第一,辙步、搂切动作要快速、连贯、有力。
第二,“搂手”亦可必为“切掌”,即用小指一侧劈砍对方左脚胫骨(或脚背、踝关节),致其受伤。
3.7 弓步推掌
当对方中、上盘出现空档时,我即可上步推掌击对方之胸腹。它常与下盘攻击法(如勾腿、、别腿、掏腿等)结合使用,、效果较好。
应用说明:
第一,上步推掌动作要快速、协调,带突然性。
第二,击打方法可灵活运用:如将推掌变为砍掌(砍颈、肩部)或插掌(击胸、胁部),亦可变掌击为拳击。
3.8 搂手勾踢
这是一种勾踢对方踝关使之倒地的腿法。例如,对方左脚在前用左直拳击我鼻脸部,我即以左手从体侧经身前向上向左弧形绕环,在鼻前臂内旋将对方左腕抓住,随之左脚尖外展,上体半面向左转,右脚屈膝离地,脚尖上勾,向对方左腿外侧近踝处踢去;同时左手由上向前向下直摆臂压向对方胸前,并用力向后横拨。在我右脚勾,右臂横拨(运用力偶原理)下,对方必后仰倒地。
应用说明:
第一,抓腕快,勾踢猛。勾踢部位在踝关节处,不要太高。
第二,手脚动作要上下协调,快慢一致。手向右拉,对方左脚在前时,用右脚踢;对方右脚在前时,用左脚踢。
3.9 缠腕冲拳
这是一例反擒拿技法,亦可称为“扣腕压肘”法,假设对方右脚在前,用右手欲抓我胸,我即以右手臂由下而上格挡其右手,让对方将我前臂腕关节处抓住,此时我速以左手紧扣对方右手背于自己右腕上,并使右拳变为掌,翻掌绕缠对方之右腕,于体右转的同时右臂外旋,两手用力后拉紧贴于右腰侧,两腿屈膝半蹲,左肘用力前压对方之右肘,对方当被制服。
应用说明:扣腕紧,翻切快,下压有力,快速连贯。
3.1 0 砸拳侧蹬
这是用脚外或全脚掌从侧面攻对方肋、膝部的腿法、变化多、力量大,又便于保护自己,所以近身搏击时用的太多。例如,对方与我正面而立,对方左转身用右脚向我侧踢,我既速左转90度,右腿收回靠近左腿,膝内扣护裆;同时右手由后向左、从下向右勾挂住对方左脚踝关节处,随之体速右转,起左脚向前猛踹对方左膝关节,可使对方膝关节脱臼或膑骨碎裂。
应用说明:
第一.转体快,勾挂准、踹腿狠。
第二.实践中踹腿法很多,如用拳攻对方上盘,诱其防上,再使腿攻之;或先使勾踢法,诱其后退或提腿,然后速转体侧踹其支撑腿之膝部,都很有效。
3.1 1 撩拳收抱
“撩拳”一势在此可作“撩拳”解释。设对方以右顺弓步拳击我中下部,我既以左手格开来拳,乘势左脚上步套在对方前足外侧,腰左转,以右拳进击其裆或小腹。“收抱”乃收势动作,意在调整呼吸。
应用说明:格挡准,上步快,击打狠。
以上几点分析了教学的攻防涵义以及应用说明的两大特点。从而得到这样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适宜的,在对四个班240名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分析得出有90%的学生都能够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提高,纯粹的以教学大纲教育学生的方法以不再适用,而更好的方法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陶冶情操面向未来,抓住学生的心理,为更好的完成教学大纲而努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和特点以被广泛的采用。因此,我认为初级武术教学的特点就是从大纲本身和学生的兴趣入手,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4 结论
(1)通过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所学动作感性趣,从而认识动作的应用,达到教学的目的。
(2)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攻防动作。
(3)训练时不准玩耍打闹,以体会动作为主要目的,同时加强教学的组织工作,谨防伤害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高亮.大学生武术学业归因特点与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1(5).
幼儿语言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篇11
2~3岁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此时的儿童变得特别喜欢说,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意愿,基本理解常用的简单句型。3~4岁幼儿已掌握一定的口语,逐渐学会正确的发音,对词意的理解浅显具体,喜欢听故事、儿歌,能安静听别人讲述并懂语意,能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与需要。4岁的儿童已能清晰地谈话,词汇开始丰富,喜欢与家人及同伴交流,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针对幼儿的语言特点,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主要有:
1 幼儿语言教育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随机性。通过有目的的语言教育活动,可以全面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是一项有计划的活动,它根据幼儿的语言教育目标,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安排具体的教育活动,有顺序、有步骤地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或提供语言知识作为学习的对象,从而保证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全面实施。同时,幼儿语言教育也是随机教育的一种体现。生活中随时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教师在这种随机教育的过程中,无形地进行了幼儿语言教育。
2 教师在整合的教育过程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置身于语言环境或语言信息中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把幼儿的语言学习过程看作是—个整合的过程,与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密切结合,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从而获得大量的、丰富的语言经验。
3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是一项专门的语言学习过程。幼儿除了通过活动和交往,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关知识外,还需要有专门组织的语言学习活动,让幼儿有集中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已经获得的语言经验,锻炼幼儿在众多的同伴或成人面前说话的勇气和自信心。教育活动中愉快情绪的相互感染,也有助于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
提高语言教学质量的对策
1 加强学习,真正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在理论上、观念上跟上不断发展的形势,建立具有时代先进性的教育观念。在选择教材、设计方案、开展活动时,每位教师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幼儿,要在观察、了解、研究幼儿上下工夫,时刻想着幼儿在该活动中得到了什么。其次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教学技能,尤其是驾驭教材的能力。
2 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益。首先要求实,教得实,学得才实。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用爱心观察、分析幼儿,了解幼儿的需要,适当地用一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体察幼儿,并根据幼儿的特点,塑造出易于和幼儿沟通、交流的“文本”。其次是求活,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教师应该充分联系和适应幼儿已有的经验,抛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幼儿,让他们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搜寻、吸纳知识的营养,充实自己,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善于观察幼儿的反应,全面掌握幼儿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第三是求新,确立创新的教学观。与幼儿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的氛围和相对自由的思想空间;正确处理好知识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的关系,把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构建多维互动的创新教学体系,以启发讨论、探索、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为教学的基本形式,重视幼儿的预期性和参与性。最后是求效,素质教育的实质便是优质高效。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必须要通过高效的教学行为来体现。此外,对教学活动的评价更应注重实效。其评价的导向应该是:教师是否善于“导”,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力是否得到培养,智力是否得到发展,原有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是否掌握了该部分知识的学习方法。
幼儿语言教学实践中的方法
1 语言运用情境的创设
(1)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语言运用情境。幼儿园的语言活动,首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宽松无压的心理氛围是幼儿敢于表达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不怕幼儿说错话,在幼儿说话过程当中不要为了纠正语言而打断幼儿的话。在孩子愿意表达的时候,教师要成为孩子的倾听者,表现出倾听的兴趣。幼儿间存在着认知、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对语言有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幼儿语言的学习只有在交流时才对幼儿产生意义。因此,教师应接纳他们之间的差异,不光要提供交流的机会,成为交流的对象,对有特殊需求的幼儿,还要在交流的过程中给予特殊的鼓励。
(2)为幼儿提供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在不同的语言情景里如何运用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式来与人交往;倾听他人的语言,采用合适的内容和语言形式与他人交谈;怎样在集体面前比较清楚地叙述个人的看法;在文学活动中侧重理解和使用叙事性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听说游戏时,要求幼儿使用敏捷应变的语言;借助早期阅读活动,给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机会。另一方面,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机会,幼儿园语言教育不能忽视日常渗透的环节。
(3)为幼儿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环境。创造性的语言环境是幼儿“想说、敢说”的环境,幼儿可以随时大胆提问的学习环境。创造性培养是贯穿和融合在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之中的。由于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与他们的认知能力以及社会能力是整合发展的,教师要避免过多提问,要给幼儿创设多提问的机会。
2 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
环境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途径,它的教育作用是无处不在的,而且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中。物质环境是实施教育的中介,是教育意图的客体化。我们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上,是否能促进幼儿充分表现,是否能让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是否可以和幼儿真正形成对话的关系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关键。
(1)布置多彩的墙壁,引发幼儿“对话”。兴趣与需要是引发幼儿探究的动力,幼儿园的空间、设施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语言学习活动。因此,在墙壁上以潜在的间接的方式吸引幼儿注意,逐步引导幼儿的语言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墙壁之间发生积极的作用,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墙壁,我们必须将所有的墙壁布置得与幼儿的视线平行,成为真正的应答环境。
(2)充分发挥语言活动区角的作用。多元化语言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幼儿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首先是材料的多样化,如图书资料、VCD、电脑网络、电话、答题卡、访问卡及书写材料等,让幼儿在发现并提出问题时,不简单地依赖教师来给予答案,并把自己的发现自豪地告诉同伴,从而使语言活动朝着深层次发展。其次是材料投放形式多样化。适当用上一些简单的辅导材料:小屏风、小栅栏或小操作台、表演台等将区角进行开放式分割,让区角之间互不干扰又不影响幼儿的学习与交流。
3 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语言教育的融合
儿童的语言学习仅仅靠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儿童语言能力的训练渗透到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去。例如,数学教育活动和语言教育活动不同,它虽然没有太多优美动听的语句以及丰富的词汇,但需要儿童有快速的反应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儿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大量的有关客观世界的信息,通常会通过语言和其他方式向他人表达、传递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感受,告知自己观察的结果,提出疑问,抒发愉悦和惊奇的情绪,评价他人的探索结果。
各领域教育活动都有独特的价值,在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不能因强调语言教育而忽视其他领域的教育,何况有时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语言教育并不占据主要地位,不能为促进儿童语言发展而使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本末倒置。
4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不应当孤立进行,应渗透在各个领域的各种学习活动中。要使幼儿的语言得到较好的发展,幼儿园就应当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这不仅包括为幼儿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物质环境(书籍、书写工具等),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促使他们积极地听说读写的心理环境。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语言,要及时发现与群体存在差异的幼儿,及时与家长联系,帮助这样的孩子提高运用语言交流的自信心。
(1)倾听幼儿说话。当幼儿向教师说某件事时,教师不仅要注意倾听幼儿语言中的词句,更应关注幼儿语言中所传达的信息。当教师对幼儿所说的话表现出兴趣,并尝试着了解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时,幼儿就会有更大的兴趣同教师说话,更加努力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提供幼儿可谈论的真实环境。幼儿一定要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有话可谈。比如,教师与幼儿围绕某个主题,交流先前的经验、参观、访问,然后再将探索来的经验和感受进行交流、分享,并用各种方式进行表现,这些都是幼儿可以交谈的真实环境。在交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图画、符号、表格,甚至可以使用一些简单文字,因为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这些东西对幼儿是有意义的。
(3)重视幼儿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谈话。幼儿彼此之间的交谈,不仅是他们交换意见的方法,也是他们语言能力增强的途径。幼儿之间的交谈可以帮助他们将想法转化成词句,从而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应当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间的交谈,努力避免自己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教师与幼儿交谈,并不只是告诉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发他们说出更多的话。在与幼儿交谈的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将自己定位为教导者、告诫者。因为如果教师总是提供答案、事实或决定性意见,他与幼儿的交谈就会停止。交谈可以在集体活动中进行,如小组学习讨论某个问题,分享某个活动的经验,或是探索某件物品等。这些交谈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篇12
法国新闻理论家贝尔纳·瓦耶纳在《当代新闻学》中说:“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也可以说是一半搞新闻, 一半搞诱惑。新闻的好坏还得看它吸引力的大小。”自人类的新闻事业诞生以来, 人们便把吸引力当做评判新闻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尺, 而新闻标题又是增强新闻吸引力的第一要件。“看报先看题”、“题好文一半”这两句话充分概括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网络新闻尤其如此。网络新闻标题作为新闻之眼, 呈现于网络主版页面, 读者通过对热点新闻、时事焦点或关心的问题点击链接, 进入标题新闻页面阅读了解。因此新闻学界和语言学界都比较关注网络新闻标题这一有价值的现象。而目前对于网络新闻标题的研究, 主要是从写作学和修辞学的角度分析, 而真正从语法角度研究网络新闻标题的很少。
本文以网易、新浪和搜狐三家商业网站的时政、社会新闻标题为考察对象, 选择了313条标题为语料, 对新闻标题中出现的词类和句式进行考察, 希望我们的结论能对新闻从业者有所帮助。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类
动词。经过考察, 我们发现有四类动词出现频率很高, 分别是言说类动词、宣判破获类动词、对抗类动词和曝光类动词。
第一类, 言说类动词。多使用在政府对公众或对下级发布的消息中, 这类动词有“称、要求、表示、宣布、证实、解读、承诺、表明、斥 (斥责) 、禁止、同意”。例如:
(1) 发改委官员称明年明显通胀可能性较小 (网易2009-12-10)
第二类, 宣判破获类动词。多用在政法机关公布的消息中, 这类动词有“宣判、获刑、批捕、破获、抓获、双规”等。例如:
(2) 4—28胶济铁路相撞案一审宣判6人判刑 (腾讯2009-12-6)
第三类, 对抗类动词。多用在地区或国际争端中, 这类动词有“对抗、反对、指责、否认、回击”。例如:
(3) 伊拉克指责伊朗士兵越境占领油井 (新浪2009-12-19)
第四类, 曝光类动词。多用在公众迫切知晓的信息中, 动词主要有“曝、曝光、披露、透露”。例如:
(4) 11家互联网接入服务商被曝光一批违法网站被查 (新浪2009-12-19)
代词。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在网络消息标题中基本不会出现, 唯一的例外是标题中出现含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我国、我方”。代词在通讯性标题和评论性标题中可以出现。例如:
(5) 我国着手研究孕妇接种甲流疫苗方案 (新浪2009-12-10)
(6) 我们为什么那么在乎春晚真唱 (搜狐2009-12-22)
例 (5) 中“我国”在一些网站新闻标题中为“中国”, 这说明代词在网络新闻标题中基本不出现, 而例 (6) 中作为新闻评论标题和新闻通讯标题经常出现代词。
副词。副词可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肯否副词等。经过考察, 我们发现经常出现的是时间副词和否定副词, 前者有“将、正在”, 后者有“不、未”。例如:
(7) 奥巴马今日领取诺贝尔和平奖将发表演说 (网易2009年12月10日)
另外, 程度副词和语气副词一般不在标题中出现。因为表程度或语气与新闻标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相符合。
介词。经过考察, 我们发现网络新闻标题中常出现的介词有“被、将、对、在、因”等。例如:
(8) 多家互联网视听站点被关据称将开始新一轮取缔 (搜狐2009-12-10)
(9) 未婚妈妈将出生6天儿子卖掉买手机 (网易2009-12-9)
在标题中, “被”一般直接跟动词, 经常省略后面的施事。另外, 口语中经常出现的介词“把”在网络新闻标题中用文言色彩较浓的“将”代替。
连词。经过统计分析, 经常出现的连词有“与”, 另外“和、并”有时也用。例如:
(10) 77国集团与中国小组反对丹麦所提减排草案 (新浪2009-12-10)
助词。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比况助词和其他助词四类。经过考察, 在网络新闻标题中一般很少出现结构助词“的、地、得”。在语料中找到含“地、得”的各一例。例如:
(11) 计票显示罗马尼亚现任总统赢得连任 (新浪2009-12-10)
动态助词“了、着、过”在新闻标题中一般也不出现。尹世超指出新闻标题是报道性标题, 要求简短精练, 突出醒目, 因此经常不带动态助词, 另外新闻标题所报道的内容大多是新近发生的事情, 其时间已大体为人所知, 而且新闻的正文会有具体交代, 在标题中不必细说。
网络新闻标题的句式
主语+谓语+名词性宾语。主语+谓语+名词性宾语是汉语中最基本的语序, 使用频率最高, 在网络新闻标题中, 它也是使用最多的句式。主要原因是新闻标题是报道性标题 (1) , 必须交代清新闻的基本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原因, 而在五个要素中, 人物、事件是最重要的两个要素, 因此选用主语+谓语+名词性宾语的形式是最多的。主语指人物、部门或国家, 谓语+名词性宾语指事件。例如:
(1) 77国集团与中国小组反对丹麦所提减排草案 (新浪2009-12-10)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作宾语。例如:
(2) 卫生部长撰文称医患双方是利益共同体 (新浪2009-12-10)
(3) 发改委官员称明年明显通胀可能性较小 (网易2009-12-10)
这种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包含的信息量很大, 因此也经常在网络新闻标题中出现, 例 (2) 中的“医患双方是利益共同体”, 例 (3) 中的“明年明显通胀可能性较小”, 都是主谓短语作宾语, 受众通过这种信息量大的标题就能准确地把握新闻的内涵。
主语+谓语+动宾短语作宾语。例如:
(4) 柬埔寨宣布驱逐新疆“7·5”事件犯罪分子 (网易2009-12-19)
(5) 澳门立法允许驻军使用火器 (搜狐2009-12-18)
例 (4) 中的动宾短语“驱逐新疆‘7·5’事件犯罪分子”作宣布的宾语, 例 (5) 中的“允许驻军使用火器”是立法的宾语, 这种句式的出现是由于标题中后一动词的主语承前省略的缘故, “驱逐”的隐含主语是“柬埔寨”, “允许”的隐含主语是“澳门”。
主语+谓语 (动词) 。例如:
(6) 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约提前20天泄密 (新浪2009-12-10)
(7) 哥本哈根峰会发展中国家阵营现分裂 (网易2009-12-10)
例 (6) 中的动词为“泄密”, 例 (7) 中的动词为“分裂”, 这些动词放在标题的最后符合汉语的信息传达机制。“已知信息+未知信息”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的信息传达机制, 而未知信息则是表达的焦点, 在以上标题中“泄密、分裂”是新闻的焦点, 因此放到了最后。另外, 我们没有发现主语+形容词的例子, 这也很容易解释。因为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 如“好、雪白”, 前者是性质形容词, 后者是状态形容词。新闻标题中要求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所以表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作谓语违背了新闻的准确性。
连谓句。例如:
(8) 未婚妈妈卖子换手机受教育后欲讨回儿子 (网易2009-12-10)
连谓句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也就是句中出现两个谓词, 二者都是同一主语发出的。例 (8) 中谓词有“卖、换、受、讨”, 这种句式出现的原因是在有限的新闻标题中能把一个事件的发展介绍得很详细, 信息量非常充足, 多出现在一些社会新闻中, 在时政新闻中不常见。
表因果关系的紧缩复句。例如:
(9) 莫斯科市长因大雪致交通拥堵怒斥气象员 (新浪2009-12-10)
关于复句结构的紧缩化, 南通大学李杰先生曾有研究, 他指出多个新闻事件或复杂新闻事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借助于关联词语, 而网络新闻标题单行空间的严格限制使得形合手段不能使用, 而只能使用意合的方法。
结语
以上我们重点考察了网络新闻标题中动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词类的分布, 也归纳了经常出现的六种句式, 发现了很多有理论价值和操作价值的结论, 我们认为新闻从业者只有通过语言和写作等多个角度才能掌握新闻标题的写作。
参考文献
[1].蒋晓丽:《现代新闻传媒标题艺术》,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杨琳、周耀民:《目前网络新闻标题语法修辞的缺失及对策》, 《社科纵横》, 2007 (4) 。
【网络教学的特点】推荐阅读:
网络德育的特点08-10
网络德语的特点09-03
网络翻译的特点研究10-17
网络英语新词的特点05-27
网络新闻的编辑特点06-16
网络评论的语言特点11-01
网络传播时代的特点07-25
网络语言的发展及特点07-17
网络阅读的特点及问题07-23
网络电台的传播特点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