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特点论文

2024-10-16

网络特点论文(精选12篇)

网络特点论文 篇1

摘要:本文分析网络编辑及网络编辑学定义, 以及网络编辑的性质与内涵, 并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 从网络传播的交互性、超文本、海量性、信息滤波和个人化等方面探讨网络编辑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网络编辑,网络编辑规律,网络传播,“开放式”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进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新的传媒,它在信息传播方面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使得传统的主要传播媒体———纸质图书的传播模式由“作者—出版—读者”变为“作者—读者”模式。网络以其空前的时效性、大信息量、双向互动性、全球开放性、查阅复制方便和费用低廉等优势成为了继印刷品、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因此,网络编辑———这一网络传播中的重要内容,成为了编辑、传播学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编辑学及其学科定义

从媒体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编辑模式怎样改变,编辑的基本功能还在延续着,即作为大众传播的手段之一,以承载和传播为目的,以符号为操作对象的符号代码检定和符号设计活动,但因各种媒体编辑模式和编辑形态的差异,编辑的内涵和外延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加剧了这种变化。网络编辑是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诞生的新兴职业,一般来说,网络编辑的涵盖面较为综合和全面,体现出网络工作的素质和网络事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对网络技术、美术特性和页面设计等工作。与传统编辑不同,网络编辑从诞生之日起,它的内容、趋势等都将更多并更密切地受到技术的影响,网络编辑工作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将影响网络编辑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渐进式,也可能表现为瞬间突破性。正是技术的深度介入,使得网络编辑工作表现为更多的动态性、开放性。

如果说网络编辑是一种职业、岗位,那么,与这种职业、岗位相对应的学科,就应当是“网络编辑学”。网络编辑学作为编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与报纸编辑学、期刊编辑学、音像编辑学等相并列的针对网络的编辑活动和规律的编辑学。“网络”,就是网络编辑学的特殊的学科对象、领域,具有矛盾的特殊性。因此,网络编辑学就是网络出版者以网络为载体,对信息源进行有效采集、筛选、解码、编码和传播,使信息源按照传播目标达到最大社会化的学问和技术,是研究现代信息社会里网络编辑的现象、行为、特点、性质、内容和规律的学科。[1]

二、网络编辑规律

编辑活动规律就是构成编辑活动过程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既包括研究编辑内部活动的普遍规律,又包括研究对待不同媒体、各类原稿进行编辑的特殊工作规律。[2]因此,编辑活动的规律一方面应当根据不同的传播媒体和编辑活动过程具体地进行归纳和总结,另一方面又要从各种具体的规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使之成为编辑学的最高理性理论和编辑工作的指导。从这一角度来看,网络是一个平台,它本身可以容纳报纸、广播、电视的所有的传播功能,因此,可以说,在网络编辑中,如果偏向文字(如网络报纸)就要重视“版面和谐”,偏向声音(如网络广播)就要重视“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偏向声像(如网上电视)则要重视“声画合一”。可以说网络新闻编辑要遵循传统媒介编辑的所有规律。但是它也有显示网络性质与内涵的独特基本规律。为了研究网络编辑的基本规律,以下从网络传播的特点来分析网络编辑的特质。

1. 交互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已经有点类似于人际传播了。它不同于以往报纸、广播、电视的“一对多”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模糊了传者和受者的身份,传者和受者可以互为主体了,这在BBS中尤为突出。交互性主体的实现有利于交流双方在信息共享中达到互相认同、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在线聊天、OICQ聊天等都是这种交互主体性的突出表现。作为网络编辑要充分尊重受众的主体精神和传播权利。

从在线聊天和OICQ聊天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交互的两个显著特色:即时性和隐匿性。

即时性是指两个处于不同地点的人可以在同一个虚拟空间里聊天,这种聊天因为是即时发送的,具有速度快和超时空的特点,所以颇受青睐;不足之处是速度快,网络“把关人”有时候来不及检查信息,不利于信息的过滤,有害信息易被传播而造成恶劣影响,而且这种信息的主题具有较大的松散性和不确定性。

隐匿性是指网络主体在虚拟中通过想象创造着自我身份,并使这种身份表现为多样性、随意性。这个特性使“把关人”的权利瓦解了,许多个人化的传播主体浮出水面。伴随着高度自由而来的是高风险,电脑黑客的侵入有可能使整个电脑系统瘫痪。

作为负责BBS聊天系统的编辑,首先应该建立一整套的验证系统,以确定网络参与人员的身份,并使用户与网络之间达成一种“信任关系”。同时,网络编辑应该尽量营造一种良好的讨论氛围,达成一种健康的网络伦理。具体做法比如可以给网友登录权或访问权,也可以封杀他;可以选出每个版的版主(具有目录和文件权,即拥有对文件的阅读、修改、删改等权力),让他来负责一个版的帖子内容,或组织发表一些议程设置的帖子以引起讨论等。

可以说交互的形成正是时间层面、空间层面上的开放性带来的。时空开放,从而可以实现“此时与彼时、此地与彼地、此人与彼人”的共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传播,时空的开放赋予了传播更多的深度与广度。

2. 超文本

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文本、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超文本,与用字符串来表达,以线性形式进行组织的传统文本信息的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它不是以字符,而是以结点(Node)为单位组织各种信息,一个结点是一个“信息块”,结点内的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或其组合;它的信息在组织上采用网状结构,结点间通过关系链加以链接,从而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3]它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原文本系统只能按顺序、线性存取的限制,可以方便灵活地检索。这样的跳跃性的编辑方式方便了读者的阅读,使读者的阅读视野从一个平面跳入了另一个平面,从一个空间跳入了另一个空间。网络版面的编排有力地整合了时间与空间两大编辑维度,变偏倚编辑(即时间或空间择一的编辑方式)为整合编辑(时间与空间并重的编辑方式)。[4]

超文本赋予了网络传播许多优势,比如说,形成网状的复杂信息结构,系统能按不同查询条件链接,从而使网络传播拥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此外,它有良好的编辑功能,可以进行多窗口编辑,使得网络编辑可以方便地容纳更多元素。超文本(超链接)本身就是技术层面上的一种开放模式。超文本的文本构成模式与超链接的传播结构使得信息检索得以时间、空间全方位开放,从而轻松实现了“此时或彼时”、“此地或彼地”、“共时或异时”、“同步或异步”的查询功能。

3. 海量性

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都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世界上任一时间任一地点发生的任一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的信息被广泛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由于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可以摆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技术创造的电脑网络时空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此外,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使得网络信息得以源源不断;其次,由于数据库的存在,网络得以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正是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

海量性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网络传播实现了地域上的全球覆盖(这是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其二,网络传播实现了信息的海量存储(这是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网络传播可以横向容纳世界各地的所有信息,巨大的数据库可以纵向容纳历史信息);其三,网络传播中信息存储的质的多样性(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可以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存储,这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结果)。

4. 信息滤波

所谓信息滤波是指编辑通过网络对大量的社会信息进行过滤、净化、优化后选中的信息。[5]信息滤波可谓是编辑考虑选题的最佳方式。闭门造车、等稿上门不是真正的编辑方式,调查研究产生选题才是唯一且最佳的方式。但是调查研究不仅仅是编辑到各地的实际考察,也不仅仅是通过报刊了解信息,编辑首先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在信息时代,网上调研满足了信息量的需求。但是网上的信息是繁杂的,也是有用和无用、无序掺和在一起的,编辑如果不懂得如何过滤信息,就会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因此编辑必须具备过滤、优化信息的能力,要学会对来源不一、取向不一的众多信息进行接收,并作科学的分析、整理和综合;要把有用但分散的信息收集起来,找出更核心的东西、更实用的东西加以优化组合,形成最具实际意义的选题。这样的选题将是最受读者喜爱的,也是读者最需要的,更科学的方法是将这些选题再拿到读者当中征求意见,进行二次调研,增加他们实际工作中最需要的部分,使选题更加丰富、扎实、准确。

5. 个人化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指出:大众传媒应该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6]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中显得个性张扬、特色鲜明。个人化特点意味着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时收看”(时间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世界各地、古往今来的内容”(时空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模式(有声有像或有声无像或图文并茂———不同媒介功能的任意组合)”(技术上的开放性)。正是时间、空间、技术上的开放性使得“个人报纸”、“我的新闻”等个人化的传播得以实现。

三、结语

从以上网络传播的特点来看,我们发现“开放式”是网络编辑的基本规律,是渗透到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各个环节中的一条主线,它是网络编辑区别于他类媒体编辑工作的一个基本特点。

因特网实质上是一个时空开放的网络空间。正是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最大限度开放”赋予网络传播以“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等众多特征。通过对网络的这些传播特征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开放式”是它们共有的也是最基本的特性。所以,笔者以为,如同报纸的“版面和谐”、广播的“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的“声画合一”等为上述媒体的基本编辑规律一样,“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

参考文献

[1]戢斗勇.网络编辑学的建立及学科构想[J].出版发行研究, 2002, (10) .

[2]杨晓鸣.编辑活动规律论[J].编辑之友, 2001, (6) .

[3]马中祥.论网页编辑的学科化研究[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1, (4) .

[4]孔令华.试论网络编辑工作的编辑特点[J].中国出版, 2003, (3) .

[5]纪海虹.网络时代对编辑学的几点思考[J].编辑学报, 2002, (11) .

网络特点论文 篇2

三、一批商业网站正抢滩新闻信息市常他们有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特别是运行机制灵活,正利用网络技术搜集大量的新闻信息上网,并且建立了各种免费的新闻信息频道,有些还建立了联机查询系统,供用户检索;

四、企业上网正与日俱增。我国很多大中型企业主网页,并经常发布信息,不仅及时,而且内容准确、实用;

五、海外信息机构利用固特网进军中国信息市常他们瞄准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纷纷与国内商业网站等合作,或直接在其网站上发布大量的中文海外信息。

信息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信息技术竞争,信息资源竞争,信息人才竞争,当然还有经营体制和经营方略等方面的竞争。面对这种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形势,新华社必须主动利用因特网强有力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从大力发展新闻信息事业的战略高度,重视网站建设,加大各方面的投入,结合自己信息产品内容的整合与改造,建立起网上新闻信息发布体系,增强新华社信息的影响力,把新华社网站建设成为与世界性通讯社地位相称的网上新闻信息中心。

★ 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 螺旋输送装置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论文

★ 浅述我国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及展望

★ 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的思考

★ 区域物流体系发展模式研究管理论文

★ 《家庭网络发展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浅析网络德语的特点 篇3

[关键词]网络德语;经济性;包容性;形象性;创新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和交际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各种网站也应运而生,它们凭借快捷的信息传输、形象直观的网页设置、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文体风格,赢得了广大网民的喜爱。互联网为了达到其时效性、交际性和娱乐性的目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浏览其网页,使用其提供的各种服务,使用了各种各样的语言或非语言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语言作为网络的伴生物就应运而生了.网络语言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专业语言或曰行话,与我们一般使用的共同语不同,具有明显的句法、词汇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特点。网络语言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网络语言涉及面较广,包括所有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德语中的Maus, Software, Hardware, Virus, Online等;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德语中的Hacker, Netzbar, Multimedia, Surfen等都属于此类特别用语。广义的网络语言在世界上流传和使用很广,但主要以英语词汇为基础。而狭义的网络语言则指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就这一类网络语言来讲,可以说各个国家的网站均有各自语言的特点,体现了各个国家的民族性特点和文化特色。但不管是广义或狭义网络语言,词汇是其特点的一部分,当然是最主要的部分。除此之外,网络语言还具有许多句法、章法和修辞方面的特点,也具有许多非语言手段方面的特色。

1 语言的经济性

由于网络交际的实效性和所依赖手段的特殊性,互联网与其他媒体工具相比具有更明显的语言经济性的特点。这里所说的语言经济性,是指运用最少量的文章空间和最简洁的文字或句法表达最大的信息量。在网络德语中,为了达到经济性的目的,最大限度地使用了一切必要的语言手段。除了在词汇上使用复合、省略、缩合与句法上的省略等手段以外,还创造了许多新的词汇,并独出心裁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字符形式或符号,其语言的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德语语言模式。

1.1 词汇的复合

德语网络文章中的复合词大多使用传统的构词手段,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复合词由作者即兴构成。德语复合词的构词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与语法关系,但基本上可以分为并列型复合词和限定型复合词。并列型复合词的构词成分之间没有主次之分,相互之间呈并列关系。整个复合词的语义一般为两个构词成分的语义相加而成,一些由连字符连接而成的复合词就属于此类,如E-Gesch?ft(电子商务),Internet-Café(网吧)等。由于此类复合词是由两个构词成分的语义相加而构成,所以大多易于理解。数量最多的是限定性复合词。其构词成分的第二部分为基本词,决定着复合词的语法特征和语义上的基本类属,因此是复合词的核心。第一部分为限定词,在语义和语法上从属于基本词,对基本词作进一步说明。例如,Datenautobahn,基本词为Autobahn(高速公路),确定了复合词所属的基本类型和语法特征,限定词Daten(数据)又将范围进一步缩小,对基本词作了限定和说明,从而使这一复合词的语义更加明确。除此以外,在网络德语中还会出现许多所谓的“瞬间复合词”,亦即由上网者自己创造的新词,这种词具有鲜明的个性,生命力较弱,但如果大家都去模仿,也会成为网络语言中的固定语汇,例如用nett和hübsch这两个词组成netthübsch,表示非常漂亮。另外也有不少是由英语和德语单词混合组成的复合词,如由英语的chat和德语的willig组合成chatwillig(爱聊天的),由chat和Raum组合成Chatraum(聊天室)。

1.2 词汇的缩略

在网络语言中,词汇的减略和缩写正作为一种受人欢迎的语言形式得到应用。一般来说,缩略形式大多用在聊天室或电子邮件中,正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那样,缩略形式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迎合了年轻人的特点,适应了网络这一特殊媒体形式的特点,具有字符少,节省时间,能提高传输速度和提高交际效率的优越性。缩略形式在很多情况下采用借用的方式,大多是从英语中借用的,如: g既是英文单词grin的缩写,也是德语单词grinsen(大笑)的缩写。由这个字母组成的其他用语还有bg=big grin(breites Grinsen),fg=fieses Grinsen,ggg=grin, grin,grin。同样在表达问候和谢意以及告别时,网络德语都有自己的固定表达,如:致谢thx=thanks (Danke);Gym是Gymnasium (德国高中) 的缩写;net是Internet (互联网)的缩写形式。

在德语网站的聊天室中,还使用了许多缩略短语,如:rofl (vor Lachen am Boden rollen笑得前仰后合),bvid (bin verliebt in dich我爱上你了),KA ( keine Ahnung不知道)。

1.3 句子的缩略

除了词汇的缩略以外,句子的缩略也是网络德语的一个显著特点。例如,表面上看wom是一个只有三个字母组成的词,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疑问句的略缩形式,即Weiblich oder m?nnlich ?(是男性还是女性?)。这一用语也经常用w oder m ?形式来表达。德语聊天室中使用省略句和短句的频率很高,而且某些省略和压缩常常是不符合标准德语的语法和句法的。有时为了节省空间和时间常常采用连写的形式把一句话压缩,例如aufallearbeitslosenneidischwerd就是da kann man auf alle Arbeitslosen neidisch werden(这样可以嫉妒所有的失业者了)这一句子的连写。这一例子说明,网络德语对原有常规标准德语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字符形式上,它用简洁而又明确的“行”来架构语言交际的桥梁,缩短了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网络世界中语言文化的约定俗成,是完全可以跨越这座桥梁,理解对方所表达的内容的。例如,在特定的场合下,下面这两句具有省略性质的句子就能达到交际和理解的目的:

nlc202309090718

1.3.1 kann ich mit leben.

1.3.2 okay, dann unterhalte dich doch mit einbisschen.

初看起来,这两句话不能令人理解。在第一句话中,主要是介词mit令人费解,因为介词只能联系到一定的人或物才能使用,而在本句中却没有。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第二句话中,介词mit也没有联系到一定的人或物使用。但在交际双方都清楚所谈物体或人物的情况下,物体或人物往往省略。比如在第一句中就用代副词指代所谈物体,在第二句中则省掉了人物。但在特定的场合或情景中,如在聊天室中,由于交际双方都清楚与mit相联系的人或物,所以并不存在交际困难或障碍。根据所处的语境,第一句话可复原为:Damit kann ich leben(我以此可以生活)。第二句话可复原为:Dann unterhalte dich doch einbisschen mit (uns)(那么你就同我们聊聊吧)。此外,从句式的选用上也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经济性。网民们为了提高交流速度,很少运用长句和主从复合句,而多用短句,一般2至10个词的句子为多,省略句的运用也比较普遍。通过对聊天室随机抽查的结果来看,在10句话中,字数低于5个词的有9句,超过5个词但低于10个词的只有一句。虽然这种随机抽查并不具有代表性,但也从中可以窥到网络语言所具有的经济性特点。

2 对外来语的包容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代表着一定的文化,而一个民族的存在也是以其使用的语言为标志的,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独特的文化传统。但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地球已成为村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打破了界限与障碍。互联网的发展更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使国与国之间的人民实现了一种没有国界和没有障碍的交往。在网络的世界里,似乎已经打破了这种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常规理念,出现了某种母语与外来语的相互融合。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英语作为公认的国际通用语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推动与发展,成为国际传播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语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通用语是英语,甚至网址也是用英语来注册的。这种情况同样也出现在德语的互联网中。翻开任何一个德语网页,都会有英语词汇映入眼帘。这些英语词汇有的不加任何翻译或改动,便直接借用,有的根据德语的构词和语法规则加以改变。由于互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在德语网站中借用英语外来词的现象不胜枚举。如E-Mail(elektronische Post),Chatraum(virtueller Raum zum Plaudern), Newsgroup (Diskussionsforum),download( herunterladen )。另外在德语的聊天室中,使用英语词的频率也很高,如用英语的hi或hello (德语是hallo)打招呼,在告别时用cu来表示(英语see you的谐音)。

在德语网络世界中,英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所常用的英语词汇据不完全统计有3500多个,而且还有愈加扩大的趋势。

3 语言的形象性

网络文章撰写者为了及时有效地传播信息,并极力吸引网民的视线,就需要在文章的新颖性和形象性上大做文章。在网络德语中,主要是在德语的聊天室中,经常碰到一些非常形象和诙谐的表意符号与表情符号。这些表意符号与表情符号具有形象性和强调的功能,同时也表达了对话者一方的强烈感情色彩(如高兴、生气、苦恼)。常用的表达手法总结如下:

3.1 字母重复形式

字母的重复也是一种常用来表示强调和惊讶的形式,有时是字母大写和字母重复相结合,表达某种更强烈的疑问或强调,字母重复的越多,就越加重强调或惊讶的份量。例如:

- Ich komme aus China.

- CHINAAAAA?

另外,最常见的形式还有:bitttet!,tschüüüsss!或sooooo。

3.2 表意与表情符号的运用

在网络语言中,还经常使用一些赋予特殊含义的符号。如::-)表示很高兴,:-)))表示非常高兴。:-(表示很伤心,:-(((表示非常伤心。

4 语言的创新性

创新性也是网络语言的特点之一。网络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自由空间,为个性的追求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德语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想象,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亦即对现存词语的改用及新词语的创造和对常规语法的突破。

4.1 自创词

德语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共同组合成一个新词的现象很多,例如,re-这一前缀在聊天中用得也很多。其来源是英语词reply,用德语表示就是antworten,即回复或回答的意思。在E-mail中,直接回复一封邮件时,RE多会出现在主题栏。而在聊天室出现的re也有相似的意义,可以和很多词组合,如rehi,相当于ich bin wieder da之意。

4.2 即兴自创句

即兴自创的句子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这些句子是交谈者在交谈的过程中随意构思出来的,和上下文联系紧密,所以不了解当前谈话内容的人很难看得懂,如:

- halo, besch du en sie?

- ich bin zu alt für dich.

- wievell?

5 结语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其发展势头越来越猛。作为网络的派生物,网络德语也会像其他专业语言一样逐步得到发展,形成自己特有的规律,具有自己独特的词汇、句法和文体风格。网络德语一方面以普通德语为基础,从中汲取营养,使用其语法与词汇;但另一方面,网络德语又对普通德语产生影响,丰富了普通德语的词汇,从而从整体上丰富了德语语言本身,为德语的发展作出贡献。目前,对网络德语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意见亦不统一,对其褒贬有加。但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网络德语的研究也会愈发显得重要,对其研究也会愈发深入。

作者简介

李洋(1995—),女,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2014级本科生,英语专业。

高校网络舆情特点研究 篇4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论是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或言论。对于网络舆情的概念, 我国学者大多倾向于王来华在其著述《舆情研究概念———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中对舆情的定义∶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也就是公众对某些社会状况所反映出来的态度、意见和情绪波动。

网络舆情则是指在网络空间内, 围绕公共事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网民作为主体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对客体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 引起较多人共同关注, 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中的媒体言论与论坛 (BBS) 以及新闻跟帖所共同反映并形成的多数一致的意见。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

高校网络舆情内容丰富, 我国学者曾润喜指出, 在高校论坛上学习生活类话题以及学校事务管理类话题是大学生经常讨论的话题。当代大学生爱国、有理想、有抱负、有正义感, 但其自身还不成熟、不会冷静思考, 缺少理性分析, 他们会关心政治稳定、社会安全;也会关心学校政策部署。郭志伟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概括出高校网络舆情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二是校园突发事件;三是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当前,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技术优势, 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渗透, 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多元化, 同时网络的迅捷使得网络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夸大的效应。

在较强的知识性、开放性的文化环境下,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阻碍, 使得各种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相互渗透, 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网站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由于互联网使得“本我”得到更好的体现, 并且又具有隐匿性的特征, 学生们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满难免会在网络上宣泄。大学生是比较特殊的群体, 势必会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

李新萌在《浅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与引导》中以高校网络舆情主体为研究对象, 总结出在当代这个网络社会的大环境下, 高校大学生群体个性化更加凸显, 并且越来越趋向于独立性与现实性。郝英杰等从舆情形成的角度出发, 在《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规律分析》中, 将网络舆情的特点概括为:直接性、突发性和偏差性。

此外, 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部分, 也是源于现实。但是由于网络的某些传播特征, 使得网络舆情在表现出一些不同于传统媒体舆情的特点, 显现出自身的特点。

1. 自由性与散漫性。

网络舆论的自由性是指网络舆论在传播上是自由的, 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为网民提供了空前的自由空间。网络同时赋予了用户极大的主动权。高校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尽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甚至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不会担心因为发表了某些言论而引生事端。高校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可以自由地选择发布信息, “量身预订”自己需要的信息, 这样极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自由度。然而, 由于网络中时间和空间的稀缺, 使得散漫性的信息有机可乘。

2. 个性化与多元化。

在当今社会这种网络充斥的境况中, 大学校园里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观念越来越淡化, 集体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大学生在校阶段需要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与学习, 现在大学生都想与众不同, 再加上网络虚拟社区的大量存在, 使得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化特点日益明显。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阻隔, 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想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相互渗透。

3. 突发性与快捷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更加迅速、突然。网络具有高容量、交互性的特征, 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迅速形成。承载网络舆论的信息在网上迅速地传播, 尤其是在高校环境下, 当某一有价值的信息在网上曝光后, 大学生反应会很迅速, 使得事件本身和大学生对事件的反应以信息的形式在网上迅速传播。

4. 开放性与平等性。

网络培训的特点 篇5

1.快速通畅。老师有问题,在很短时间内其他学校、老师的经验、做法可以在反馈回。

2.经济节约。网上培训的研讨活动只需电脑和互联网络的一次性投入,教师不用出门,就可以在网上和其他教师、研究人员、教材编辑以及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反映情况,研究问题。节省了时间以及购买资料的等费用。

3.灵活多样。网络培训可以采取双方认可的任何形式的交流、研讨。可以发邮件,也可以写下来作延时交流,也可以预约网上见面即时对话。内容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人数可多可少;可以在办公室、电脑室进行,也可以在家里或在网吧进行。不受人数、时间、空间、内容、方式的限制,更容易取得实效。

4. 针对性强。直接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和教师发展过程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5、受益面大。

(1)学校得到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解决学校和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缓解教师的压力,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可能得到大面积提高。

(2)教师得到发展。更有更多的教师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

(3)研究机构更便捷地实施改革战略,进行培训指导,发现问题、收集原始素材,并形成研究成果,为以后的培训积累经验。

网络特点论文 篇6

网络媒体具有相对广阔的公共舆论空间,这主要是由网络舆论的特点决定的:

一、网络舆论主体具有匿名性

网民在网上发表意见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中的论坛,即BBS,这些意见的主体并非实名,而是用自己的注册名,这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匿名使得网民可以挣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给予了传播者充分的安全感,也给了言论充分宽泛的表达空间。

二、网络舆论客体具有公共性和一定的争议性

网络舆论和其他舆论一样,是一种集合意识,一个人发表的意见,仅仅是意见而已,多数人发表意见才构成舆论。没有一定人数“量”,舆论就无法成为一种集合意识。舆论是以汹涌起伏状态即舆论波的形态由舆论中心向外扩展的,是民心波动的再现,而民心波动则由经济利益、道德原则等引发。因此,只有那些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公共话题,如社会贫富差距、社会教育、社会公正等,才会引起大家的共同兴趣。这样的话题出现以后,在网络上参与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同时,这些公众关心的公共性话题往往又是带有一定争议性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群体的分化,多种价值观在社会并存,各个群体出于自身情况和利益的考虑,对于公共的

社会问题必然会有意见的分歧。尤其是对焦点和热点的社会问题,在网络上的讨论和争议尤为热烈。

三、网络舆论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在网络中,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可以自由表达,再加上网络信息的海量、共享性和快捷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的内容异常丰富。同时,传统媒介中,报纸会受到版面的空间限制,广播和电视则会受到时段的制约,而惟有网络舆论能将意见保存而打破时间界限,因其容量巨大而克服空间的约束,呈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根据“沉默的螺旋”原理,传统舆论主体面对社会事件发表看法时,由于各种原因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默”,而网络舆论主体就不必担忧这些,他们会大胆地吐露自己的心声,从而使得网络舆论内容呈现出丰富性与

真实性。

四、网络舆论形成的原生态

网络舆论形成的动力来自网民自己对日常生活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舆论产生的最初阶段几乎是一种自发状态。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信息要受到党和国家一定的控制,具有相应的审查和控制的制度和方式,因而是以自觉舆论为主。而网络媒体的特点使得传播者和受传者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网络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发表意见和观点。由于互联网信息的海量,要对网络发布或传输的信息完全进行监控是不可能的,同时又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所以网络舆论上的自发舆论多于自觉舆论。

可以说,网络舆论的形成及其强度的提高,是和互联网的发展,包括网民数量增长、网站功能扩展成正比的。2006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的第18次互联网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总人数为1.23亿,增加2000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9.4%;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6.5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5小时,增幅为17.9%;网民中选择“浏览新闻”这一网络功能的比例最大,占到66.3%。可见,网络媒体在公众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其构建的公共舆论空间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

浅析网络新闻写作特点 篇7

一、网络新闻特点

首先, 网络新闻发布时间具有及时性, 使得新闻的时效性大大的提高。网络新闻能够及时更新报道, 网络新闻的时效性、及时性成为众多网站竞争的重要目标, 尤其当发生突发事件, 编辑总是希望他们的记者们能够尽快完成稿件, 进而迅速地发布最新消息。“4·20”芦山地震发生后, 马上就有记者及时赶到地点, 搜罗信息, 拍照, 然后迅速写出新闻来报道地震现场的情况。

其次, 鉴于网络技术的多样性, 网络新闻通过加入音频、视频以及其他网络特有的内容给受众营造强烈的视觉、听觉的冲击。就像读者更愿意看带有图片的新闻, 因为这样读者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读起来更有趣味性, 并且还可以增强网络新闻自身的可信度。同时通过图片和视频, 网络新闻能达到更好的报道效果。

再次, 网络新闻涉及的空间具有无限性。重要的是, 网络媒体不像报纸或者电视那样在发布新闻时有现成的新闻版面或者固定的时间。这反而让网络记者有望进行更为全面的报道, 而不必想方设法把新闻框进一个既定的位置。这对于纸质媒体记者来说是不可能的, 他们只能根据所给版面的大小来写新闻稿件, 这就会导致许多新闻缺少重要的要素。但是有些网络新闻报道也受字数的限制, 这取决于传播媒体的类型。例如, 微博中发布每一条新闻最多只能140个字, 所以一定情况下限制了新闻报道。

最后, 网络新闻内容具有海量性, 可以通过链接让受众获得有关某个话题更多的信息背景, 使广大新闻受众更方便、迅速地获得丰富的信息。网络新闻媒体不仅为受众提供了跨时空、超文本、大容量的信息, 并且由于其强烈的互动性, 使得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源。因为网络上信息的海量性大大拓展了人们选择和利用新闻资源的内容和范围。以上特点是传统媒体不具备的, 也正是网络新闻发展的基础

二、网络新闻写作的特点

网络新闻的特点决定了其写作的特点, 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标新立异的新闻题目

网络新闻时代, 新闻题目是决定读者继续阅读的前提。在网络上, 新闻的标题与正文是分开的, 处于不同的页面中, 因此生动有趣的标题更易吸引读者。据调查, 一旦网络新闻读者点击某新闻页面, 一般都会阅读全文, 因为标题已经给读者必要的信息, 使他事先知道该消息的可读性。视线移动研究则显示, 被点击文章的75%都得到了阅读, 相比之下, 报纸文章的阅读率只有20%~25%。可见, 网络标题的引导性远远超过报纸。因为读者大多是扫描式的阅读, 所以要求标题必须包含新闻事件重要的要素, 其背景和补充说明并不是很重要。在标题字数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纸质媒体大约不超过10个字, 但是网络新闻标题可多达24个字。

(二) 一目了然的新闻要素

网上读者阅读新闻的方式主要为扫描式阅读。“1997年Jakob Neilsen的研究表明, 大约79%的网民是在扫描他们所遇到的新文本。近年来, 更有外国学者在对商人及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后指出, 大约95%的网民是在扫描网络文本, 而不是在逐字逐句的阅读。”因为网上的读者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新闻, 有一种对新闻的渴望。所以在网络新闻写作上, 就应该将最重要的新闻因素提炼出来, 然后用最清晰的文字描述出来, 再之后就要对重要新闻因素进行合理排列。

(三) 新闻结构

除了要把标题写得完美一些, 还必须写出符合网络新闻特征的导语。网络媒体与其他任何形态的媒体一样, 其导语写作的目标基本上都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并且传达给他们足够多的信息以让他们愿意继续阅读下去。因此, 网络媒体的记者一定要写出更简练且更具智慧的导语, 这样才能吸引读者。阅读网络新闻会发现, 运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占大多数, 因此网络新闻的导语就会提供最重要的新闻信息, 并且网络新闻中的导语要求精练、简单、准确。一般来说一篇报道可以分为四层结构:第一层是新闻标题, 第二层是新闻导语, 第三层是新闻主体, 第四层是新闻的相关链接。网络新闻写作多分段落, 一个段落一个内容, 其中导语和段首包含足够的信息量来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以上就是网络新闻写作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或者说是新兴的新闻传播平台, 网络新闻必将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 网络新闻写作的特点也会越来越多样化、系统化。

摘要:网络新闻写作已经成为网络化写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归纳网络新闻具有的及时性、多样性、空间无限性和内容海量性, 提出网络新闻写作的特点, 并对网络新闻写作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网络新闻,新闻写作,新闻写作特点

参考文献

[1]付丽波.网络新闻写作特征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 (5) .

[2]邢旭东.从网民的阅读模式看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J].新闻知识, 2012 (10) .

[3]芮必峰.网络新闻与传播教程[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浅析网络新闻的采写特点 篇8

一、网络新闻的现状

互联网络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由于电视选择性差, 难以保存;广播只闻其声, 无法观赏生动的画面;报纸时效性差, 只能提供文字和图片, 无法实现即时的受众反馈等方面的缺陷, 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承载当前受众对信息消费在量和质上的要求, 而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传输终端的发展, 受众越来越多的选择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浏览新闻, 关注时事动态。但是为了吸引“眼球”, 或是获得一定的商业利益, 网络上出现了大量与事实相差甚远的虚假报道, 而把关能力的缺失和议程设置功能的弱化, 使得网络新闻的传播更加无序化, 这一现象也是网络新闻在飞速发展过程中, 需要长期正视的一个胶着问题。

二、网络新闻的特点

1、时效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新闻的传播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报纸的出版周期长;广播电视都需要进行音视频的后期编辑, 即使是现场直播, 也会受到节目时段的约束;而网络新闻的采写与传播却没有过多的中间环节。尤其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 网络完全可以通过一则短消息或是一张现场图片, 第一时间直观的将事件发生时的具体情况传递给受众, 并根据事件的进展迅速及时的开展跟踪报道工作, 随时更新报道内容,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信息的海量性

互联网的信息存储容量是巨大的, 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媒体版面和时间段的限制, 以超文本结构的形式, 包含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表现方式, 有效地调动了受众的各种感官, 最大化、最立体化、最客观地反映了事实的真相, 大大超过了传统媒体单一的表现形式。同时, 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用线性的传播方式, 播放的新闻不易储存, 也不能回看, 对于受众来说, 相当于一次性消费, 而网络新闻则突破了传统的信息量规模和收看方式。通过各种搜索引擎, 受众可以方便快捷的检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也可以对其进行反复的回顾和引用。此外, 每条网络新闻都会根据具体的内容设置关键字标签, 当受众浏览新闻时, 网站会根据关键字调取相关的其它新闻内容或是事件的背景资料, 大大提高素材的丰富性, 使受众在阅读新闻时, 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 更加深入地进行阅读, 获取到其他相关信息, 进一步拓宽了受众的视野。可以说, 网络新闻大大增加新闻报道的综合性、信息量、深入性和可选择性。

3、互动性

媒介的改变, 使受众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交互已经越来越成为受众重视的应用层面。通过发布话题讨论、开展网络调查投票和建立记者编辑微博等多种互动交流通道, 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也可以针对他人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而采编人员也可以充分了解受众的需求, 吸纳受众的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策划专题报道, 贴近百姓, 贴近民生, 不断提升新闻服务的质量和内容, 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参与性、平等性, 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推动网络新闻事业的发展。

三、网络新闻采写的要求

1、标题清晰准确

由于互联网信息存储的海量性和网站首页版面的限制, 网络新闻的具体内容大多数不会直接体现在网站首页上, 而是采用逐层导入式的结构, 把网络新闻标题链接群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排列在各个版块之中, 受众只有点击标题的链接才能真正获取到每条新闻的具体内容。而在互联网和新兴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受众已经不再只是单纯被动的接收传统媒体的安排, 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 主动地去选择、定制、浏览新闻。因此, 网络新闻标题就成为了能够吸引受众获取新闻具体内容的第一依据。

好的标题能够吸引眼球, 也能够引导受众点击阅读下一层链接的内容, 更直接决定了这条新闻的点击量和搜索排名。所以, 网络新闻标题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准确地提炼新闻核心内容, 清晰地表述出新闻事实;二是突出最具新闻价值、受众最为关注的焦点内容;三是标题长度符合网站页面的版面要求。在做到以上三点的同时, 网站新闻标题应杜绝过度夸张、内容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的“标题党”行为, 避免使受众产生反感, 影响网站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2、语言朴实易懂

“过去短缺传播时代以‘传播者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客观地、必然地要让位于以‘受众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即把按照受众的需求来决定如何结构传播的内容、决定传播的形式作为传播业运作的第一法则。”[1]而网络的受众为了更加快速的获取信息, 很少会逐字逐句地阅读, 他们只有发现感兴趣的内容, 才会进行深入阅读。因此, 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 吸引受众的视线, 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网络新闻的语言应该更加口语化、趣味化、更加富有生命力, 只有真正贴近受众,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网络新闻才能具备极强的可读性, 刺激受众阅读的兴奋点, 实现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

3、正文层次分明

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 传统媒体更注重选取最关键、最有价值的新闻点, 而网络媒体则注重展示一个事件的方方面面, 因此, 网络新闻的正文部分应全面的表述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以及提供相关内容的链接。同时, 为了适应网络受众“快速扫描”与“深入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 网络新闻要迅速准确的提炼新闻的核心内容, 层次分明, 每一个段落主要表述一个内容, 并在每段的开头提炼该段的中心主旨句, 来概括整个段落的关键点, 便于受众直观的了解把握该段的基本信息, 决定是否继续阅读详细的内容。对于快速扫描式阅读的受众来说, 如果一段的开始句就没有足够的关注点, 那么其余的内容可能就会被忽略掉。此外, 与传统新闻写作中的“倒金字塔结构”相类似, 网络新闻在叙事结构中应将最重要的新闻元素置于最前面, 要遵循“重要信息优先”的原则, 便于受众浏览, 大大提高新闻的可用性。

参考文献

解析网络舆论系统的特点 篇9

一、网络舆论系统的相关情况

“网络舆论”是“公众舆论”的衍生词, 是“公众舆论”在网络世界的表现形式。随着互联网如火如荼的发展, “网络舆论”这一概念也被重视起来。2003年, “网络舆论”一词正式被提出并使用, 相关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 因此2003年是学界公认的“网络舆论”元年。

关于网络舆论的概念很多,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网络舆论是以网络媒体为载体的公众关于各种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相对于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传播模式,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信息发布及时性、受众讨论自发性、观点多元性和舆论集散性等特点, 这使得网络成为公众表达意见的有效、便捷场域。网络舆论是舆论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来表达, 是公众诉求与意见在互联网中的全方位映射与多角度重组。因此网络舆论在舆论力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了解并合理地引导网络舆论成为当前舆论引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系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系统:首先,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整体, 每一个要素本身也可能是一个系统, 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陈力丹教授认为舆论主要包括八个要素, 即舆论的主体、舆论的客体、舆论自身、舆论的数量、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持续性、舆论的功能表现、舆论的质量。其中前七个, 构成了舆论的必要要素。网络的要素对网络舆论同样适用。这八个要素互相作用, 互相联系。其次, 系统的各要素组成一个统一整体, 整体大于部分之间的简单总和。网络舆论的主体是广大网民, 通过对客体——公共事务进行分析讨论形成个人意见, 最终形成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又可以催生一定的行为, 对事态发展产生影响。只有舆论的几大要素共同协作才能发挥推动事态发展的效果。最后, 系统内的要素都有各自的作用, 同时系统还受外部环境的作用, 这个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 同时保持系统的平衡稳定。网络舆论不仅受到来自舆论主体、客体、舆论自身、数量等要素的影响, 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如政治、经济、生态等。正是在这样一个内外互动的、开放的环境中, 网络舆论最终稳定, 促进事态往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网络舆论系统的特征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 网络舆论是一个系统, 即网络舆论系统。它具备系统的特征, 同时也有区别于其他系统的特征。

(一) 网络舆论系统的动态性

信息是舆论形成的前提条件, 也是舆论的衍生体。传统舆论系统受到信息发布机制的影响, 信息发布较为缓慢, 舆论形成及演变过程变化较为缓慢。相对于传统舆论场来说, 网络舆论系统的动态性更为明显。因为网络进入的便捷性、信息发布的及时性, 网络信息场域时刻在发生着变化, 甚至是瞬息万变的过程, 网络舆论也随着信息流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的网络信息中也就衍生了变化的网络舆论。2013年12月2日上午一条题为《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新闻在不少网络媒体平台上疯传, 网络舆论的矛头纷纷指向了这位“碰瓷”的中国大妈。然而到下午事情却峰回路转, 目击者以及监控证实, 是外国人无证驾驶, 撞倒大妈。此时网络舆论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网络信息瞬息变化, 随着信息逐渐明确, 真相也公布于众, 在变化中的信息基础上形成了变化的、动态的舆论。

同时, 网络的普及特别是手机终端的盛行, 使得网民跟进信息的途径更为便捷。“导火索”——网络信息发布之后, 网民马上开始在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网络社区以及各种聊天工具上最快地参与讨论, 传达诉求意见, 网络舆论的形成也就更为迅速。虽然从时间纬度上来看, 舆论形成的流程依然是这样一个过程:从事件发生, 个人意见形成, 到舆论形成, 再到一定的行为发生。但是这个过程是开放的, 新鲜的信息被补充, 外部环境也在对舆论的形成产生着影响。网络舆论的发生和演变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 其动态性更为突出。

(二) 网络舆论系统的复杂多样性

互联网赋予了每个网民看似平等的话语权。“发布权”从少数的传统媒体以及精英手里分化到了每个人手里。从事件的发生到个人意见的形成再到舆论的形成就要经历一个更为复杂的变化过程, 造成网络舆论系统中“意见领袖”缺失和泛滥。

网络的“分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能力。在网络语境下, 很难找到可以振臂一呼具有绝对权威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缺失意味着, 舆论的台风缺少了中心, 直接结果就是意见的嘈杂。同时, 网民来自不同地域, 不同年龄, 不同环境, 个人层次也不同, 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舆论往往是良莠不齐的。表现最明显的就是, 对于一些并不是很明确的信息来说, 网络舆论并不是每次都可以正确地表达出来, 而是充斥着各种意见, 形成不同“派别”的舆论。

同时, 网络的“分权”也带来不同领域的领军人物、草根的崛起。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网络舆论场当属新浪微博。根据新浪微博2014年3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微博月活跃数为1.29亿, 日活跃为6140万用户。经济界、文艺界、传媒界名人纷纷转向微博, 粉丝量超过1000的新浪微博用户已经不计其数。根据新浪微博2014年3月16日的“风云榜”排名显示, 第2000名的粉丝量为2006094位, 俨然一个个媒体。越来越多的传统新闻媒体、政务部门开通了微博, 希望能在网络舆论场中分一杯羹。这也就造成了意见领袖的泛滥, 从而导致舆论系统的复杂及舆论引导效果的下降。

(三) 网络舆论系统的倾向极化性

美国哲学家凯特·桑斯坦在通过对60个政治网站的随机研究发现, 网络上的群体内传播容易造成舆论的极端化, 也就是“群体极化”。所谓的“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 在商议后, 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 最终形成极端的观点”。也就是说, 如果在舆论形成的开始阶段, 如果有偏激片面的意见表现出来, 并得到广泛宣传, 很有可能舆论朝偏激的方向发展。

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认为, 在群体中个人容易失去独立的思路, 容易变为“统一人”, “群体只知道简单和偏激的感情”。他指出:“群体能够消灭个人的独立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事实上, 早在他们的独立意识丧失之前, 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就已经被群体所同化。”尽管勒庞的观点有点偏激, 却很真实地反映了群体的自发性与无序性。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于网络中。在网络环境中, 存在巨大差异的网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匿名性的群体。匿名状态更是强化了群体的无序。从个人意见到舆论形成, 从无序走向有序, 由于匿名状态、相关法律和问责机制的缺失, 从而加速了公众意见以及行为沉默的螺旋的形成, 形成的舆论是不同群体对各自利益最大化追求的反映, 这样的舆论带有很强的私利性, 造成网络环境中意见的片面性, 网络舆论系统的极端化。2012年3月23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一起“杀医案”, 之后的调查显示, 竟有六成网友看到此新闻后表示“高兴”。这种极端化的情绪发泄正是匿名状态下网络舆论极化的结果。

(四) 网络舆论系统的自稳性

网络舆论系统具有自我修正的功能, 通过自身内部的修正, 最终达到系统的稳定。而且自稳性是网络舆论系统其他特点的最终归宿。

上文提到, 网络舆论场域是一个开放的场域, 网络舆论系统也存在复杂多变性, 网络可以通过自我的调节实现自组织和自稳定。学者杜俊伟认为, “舆论系统的自组自稳, 是指舆论在其自身运行的过程中, 随着信息被持续不断地呈现给公众, 公众对舆论对象的认识和意见也会相应地进行调整, 由最初可能的偏狭、扭曲甚至错误的状态, 逐步地纠正到认识相对全面、意见相对理性的稳定状态”。因此在舆论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短暂的非理性意见阶段, 但只要不终止这个过程, 舆论系统最终会走到理性合理的渠道上。

应该注意的是, 信息输入是舆论系统运作的前提, 网络舆论系统自稳性的前提是源源不断的正确信息输入, 只有在足够的正确信息的基础上, 才能形成稳定正确的舆论。

三、结语

信息的不断输入是舆论形成的关键环节, 只有保障信息发布系统的畅通, 才能确保舆论系统的正常健康运行。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应该顺应这一特征, 建立及时公开的信息发布系统, 信息的模糊只会加速谣言的流行和片面舆论的蔓延。

预防过度干预舆论。根据网络舆论信息系统的自稳性特征, 即使在舆论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波动和非理性因素, 但是随着事态发展, 通过舆论系统的自我调整, 最终会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形成真正代表民意的舆论。不能因为一时的非理性而对舆论系统进行过度的干预, 甚至切断舆论形成的过程。舆论引导的目的是调控舆论, 而不是消灭舆论, 媒体应该理性地对待舆论系统的波动。避免对网民的说教, 而是通过合理的发布信息和评论来引导舆论系统的有序运行。

网络舆论系统比传统舆论系统更为复杂, 其动态性、复杂多样性、倾向极化性、自稳性等特点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提出了新要求。在媒体实际操作中, 应对网络舆论系统的规律特点进行尊重和正确运用。只有正确掌握了网络舆论系统的特点, 并合理舆论, 才能正确监控舆论导向, 进而引导舆论朝向正确合理的方向发展。[本文系2014年辽宁省社科联基金项目“重大事件中舆论引导效果研究” (项目编号2014lslktziwx-03) 的阶段成果]

摘要:舆论作为民意的直接反映, 一直是政府媒体等关注的重点。网络的兴起发展, 使得舆论更为复杂多变。网络舆论不仅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对于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作为一个系统, 研究其特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三方面着重分析网络舆论系统的特点, 以此促进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新框架的形成。

关键词:网络舆论,舆论系统,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雷跃捷, 辛欣.网络传播概论[M].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2]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4]凯特·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卫明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5]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戴光年 (译) .新世界出版社, 2010.

网络舆论:特点、现状及引领 篇10

一、网络舆论的基本特点

网络舆论虽然是一种在新型媒体上传播的舆论, 但它也是舆论的一种形式, 也具备传统舆论所具有的特征, 如: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2]。此外, 网络舆论也具备了与传统媒体舆论不同的个性特征,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 网络舆论主体的隐匿性和分散性

1. 隐匿性。

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舆论主体具有隐匿性特征。在现实社会中, 人们的身份和角色往往是公开的、真实的, 并受到他人、法规等各方面的监督和制约。网络是一个平等、开放、自由、虚拟的空间, 相对现实社会来说, 网络可以说成是一个虚拟的社会。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社会里以自己所设计的任何一种身份出现, 都可以在这个虚拟社会里扮演自己喜爱或需要的角色。网络舆论主体的隐匿性, 使得他们可以在这个承载着海量信息的空间里更加大胆、自由地发表意见和评论, 而不会担心因为发表了某些言论而另生事端, 甚至受到威胁。

2. 分散性。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舆论的主体具有分散性的特征。互联网出现以前, 由于地域、种族、交通等条件的限制, 人们往往只能在特定的环境里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 传统的传播方式也很难打破这种空间的限制。但是, 网络出现以后, 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方式, 其传播的空间不分地域, 没有疆界, 为最广泛的参与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在网络空间里发表言论、形成舆论的主体, 在现实社会里可能是遍布全国, 甚至是遍布全球。各个地方、阶层、行业;各种信仰、肤色、党派的人们都可以成为网络舆论的主体, 因此, 网络舆论的主体在现实社会是非常分散的。

(二) 网络舆论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1. 丰富性。

网络舆论内容的丰富性是指网络舆论内容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由于网络承载着海量的信息和“把关人“力量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削弱, 与社会传统舆论相比, 网络舆论内容要丰富的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 传统媒介的信息承载量是有限的, 网络则不然, 它有着巨大的储存和再现功能, 不受版面和时段等条件的限制, 可以快速地汇总和整合信息。并且, 对有形的传统媒体的信息过滤较容易的“把关人”, 在面对网络这个高度开放且虚拟的信息空间时, 他们的力量被削弱了。网络成为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都可以找到“生存的土壤”。网络舆论形成的信息来源各式各样, 其中很多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 网络舆论也就自然而然的变得异常丰富。

2. 复杂性。

网络舆论内容的复杂性是指网络舆论混乱无序、缺乏理性, 潜在权威性与评判性不足。出于网络媒体“把关人”作用的削弱和网络的虚拟性等原因, 隐匿的网络舆论主体在网上发表意见和评论时很多时候是出于自我的即时感想, 而缺少理性的思考。而且, 网络舆论方向存在着多变性, 对于网络新闻中传递出的同一个事件会出现多种不同版本的报道, 网民在发表意见和评论时也会出现不同的倾向性;而随着事件报道的进一步深入, 传递的信息更全面、更深入, 网民的意见和评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其实, 就舆论本身来说, 它应该有着对政治、道德、经济、社会、意识的潜在权威性与评判性, 而网络舆论的复杂性特征使它潜在的权威性和评判性减弱了。

(三) 网络舆论形成的快捷性

与传统社会舆论相比, 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更加快捷。传统媒介传播一则新闻, 从媒介议程转向公众议程, 即形成社会舆论, 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网络则大大缩短了这一时间, 由于网络技术的优势和转贴的方便, 网络新闻信息不仅发布速度快, 而且传播的速度也十分惊人, 同时, 网络传递的信息具有实时更新的特点, 当有新闻事件发生时, 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新闻, 网络媒体都会在第一时间传递给民众, 并予以及时追踪报道, 捕捉最新动态。及时、动态的信息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唤起更多人的参与, 当新闻事件在网络上成为大家关注焦点的同时, 也就迅速成为网络舆论的热点了, 因此, 一些重大新闻和热点问题在网上发布仅仅几个小时内, 网络舆论便开始沸腾了。

二、当前中国网络舆论的现状

1.真实性与虚假性并存。网络舆论虽然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 但它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相反, 它是真实的存在, 能够真实地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网络舆论的真实性是建立在现实公众和现实社会问题的基础之上。网络舆论的主体是现实的社会公众, 网络舆论客体的内容主要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网络舆论形成于其主体对现实社会产生的问题和出现的现象的看法和评论, 所以, 网络舆论存在大量的真实性。而网络舆论有时存在着虚假性的现象, 网络的虚拟性使信息造假和谣言传播成为可能。因此, 一些网民可以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或者是有意散布虚假信息, 制造混乱。

2.理性的观点与非理性的情感宣泄并存。近几年, 国内外几乎每一重大事件都会在网络媒体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讨论。在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和“新闻论坛“, 新浪和搜狐等各大网站的论坛和新闻跟帖中, 网民们每天都会就当下的热点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且一些网民对问题进行了非常理性的思考, 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 甚至对有关部门的决策产生了影响。然而, 存在相当多的网民对问题的思考缺乏理性, 发表的观点和评论缺少理智, 主要以个人的情感宣泄为主。网络舆论主体的隐匿性和分散性, 加上网民对新闻事件的理解不同和表达的观点不能达成共识时, 互相之间的攻击和谩骂就成为一种极可能发生的事情。当前, 中国很多商业网站的新闻和论坛的跟帖中, 这种以个人的情感宣泄为目的, 攻击和谩骂为主的不负责任的做法屡见不鲜, 这不仅影响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而且也会对他人的心理造成伤害。

3.网络舆论主体呈现低龄化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 中国25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网民总人数近20%。在网民的职业构成中, 学生仍然是网民主体, 所占比例高达32.4%, 学生网民的比例和之前相比有所上升。由于年龄和阅历等不同的原因, 很多年轻人的思想和观念还不成熟, 其约束自身言行的能力相对较弱, 对一些复杂问题的看法容易只停留在表面现象, 而看不到本质, 更容易受到网上一些负面舆论所影响。如果不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 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 网络舆论主体呈现低龄化趋势也使得网络舆论肩负更多的使命。

三、积极探索引领网络舆论的有效途径

1.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人们对主流网络媒体有着极大信赖感, 国家和地方的重点网站具备让民众信赖的权威性和品牌优势。例如, 新华网和人民网等重点网站是网络新闻宣传的主力军和网络媒体舆论的先锋军, 进而成为网络舆论的主阵地。例如, 对于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事情和网民非常关注的民生问题等, 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一般都会请来相关政府官员和专家做嘉宾访谈或评论, 用主流、权威、真实可信的声音占领论坛, 权威的言论可以及时的使网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与网友的讨论中, 整合、梳理论坛上杂乱无章的观点和言论, 在互动中引领网络舆论。所以, 加强网络主流媒体的建设, 使其占据网络舆论的“制高点”, 以主流的声音和权威的评论不断的提高网络舆论质量 (网络舆论质量是指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具体观念及情绪的理智程度) [4]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

2.发挥“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大众传播学中“议程设置”主要强调媒介议程整体上对公众议程的影响。传统媒介对新闻的报道和信息的传达通过为公众设置议题来引领舆论, 网络传播中也同样可以借鉴“议程设置”来对网络舆论进行引领, 尤其是对重大事件进行议题设置。虽然网络中的信息异常丰富, 网民观点非常多元化, 网络媒体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设置主题或话题, 重点报道有引领性的事件和问题, 使之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 并形成预期的社会舆论。此外, 对网络“议题”的设置还可以通过对某事件进行更大篇幅的报道和更高频率的更新等, 形成视觉强势, 从而对网络进行引领。今年两会期间, 几乎所有的新闻网站都开设了两会专题栏, 一些重点网站还推出了传统媒体所无法制作的视频版和论坛版等形式, 极大地提升该议题在公众心目中的位置, 形成了积极稳定的舆论气候, 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3.强化网站的监管职责。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 以及网络媒体承载着海量的信息, 网络信息进入了一种过剩、过滥的失控状态, 政府根本无法从微观层面对信息实行全面监控, 因此, 只能更多的加强各个网站的监管职责。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尽管网络媒体的“把关人”作用被弱化了, 但网站经营者还是拥有很大的监管权利。目前, 网络舆论主要由网络中的媒体言论, 论坛和新闻跟帖等形式共同反映与形成, 网站可以制定详细的规则加以规范。

4.提高管理技术。网络是属于高新技术领域的传播工具, 它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翻新传播手段。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技术的发展, 是很难应对网络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也就很难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管理。例如, 研制高新技术软件对网络信息进行剪裁和归纳, 使网上的言论不会达到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软件公司也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信息的显示方式, 去引领用户观看某种信息;对于新闻和论坛跟帖中的一些过激的言论, 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屏蔽。网络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也就意味着引领网络舆论的工具的不断改善。

摘要: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 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网络舆论主体的隐匿性和分散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形成的快捷性。当前, 中国网络舆论现状是真实性与虚假性并存、理性的观点与非理性的情感宣泄并存、网络舆论主体呈现低龄化趋势。针对网络舆论的特点和现状, 积极探索引领网络舆论的有效途径,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网络舆论,特点,现状,引领途径

参考文献

[1]谭伟.网络舆论的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 2003, (5) .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3]孟建, 陶然.网站整体策划与设计[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网络教学的特点与模式 篇11

一、网络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是集多媒体的长处和网络的优点于一身,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资源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方式的先进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学生之间也应是自由的,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5.目标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6.内容的丰富性。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二、网络教学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出现迅速和反馈及时的功能,提供化难释疑、强化应用的目的。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份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这样能较好的解决学生个体差异性,实现了因材施教,解决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状况。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利用光盘服务器功能,使每个学生机都能享受CD-ROM,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光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张光盘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光盘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社交网络犯罪特点之浅见 篇12

Internet的出现, 细细想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以数字为载体的广域网络发展至今不过30年不到, 但是网络格局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了数次变革, 而社交网络所代表的变革, 距离现在的时间说远不远, 说近不近, 因此, 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问题。而这种载体呈现出的一个新问题就是网络个体与现实个体的联系更加紧密, 有的更加是社会人身份的翻版。从ICQ一直发展到今天的FACEBOOK、YOUTUBE以及微博, 在带来便捷的生活和交往的同时, 这些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也从来没有消失过, 可以这样说, 社交网络在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的同时, 也改变了违法与犯罪这种异化的社会生活的格局, 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守法者会成为网络世界的犯罪人, 而受害者收到侵害的风险, 也随着社会关系在虚拟世界的增长而水涨船高。因此, 有必要对社交网络上的犯罪行为进行规制。

1 虚拟世界与现实损害——社交网络犯罪的最主要特点

恐怕稍有常识的人在探讨网络犯罪时的第一反应, 就会从主体的角度去分离实际的犯罪人和网络世界的虚拟个体。认为虚拟个体的行为并不能代表实存主体的实际情况。因此、从权利义务对等的理论出发, 认为无论是取证、追诉还是责任规制, 社交网络上的数字与字母并不能代表一个法律上存在的人。因此, 探讨社交网络犯罪行为, 就必须从虚拟和现实的关系说起。

1.1 虚拟个体——网络世界的基本概念

当代中国, 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把自己的真名实姓作为自己的网络IP名称。这是维护个人安全的社会生活本能。因此, 编造的姓名和背景、不同于日常的生活方式, 也就成为了社交网络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 如果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出现了犯罪行为, 现行的法律无法将网络上的个体作为追诉的对象。而这也造成了一种认识, 即在社交网络上虚拟的个体的行为只承担在虚拟世界的后果, 而与客户端之后的那个实际的人没有关系。这样的认识也催生了在社交网络上肆意妄为的社会现象。但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 虚拟的个体, 即使与现实的主体存在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 也不能否认和割断彼此之间的联系。但是否能说虚拟个体就是实际个体呢?我们可以从民法理论对于法人概念的产生的逻辑过程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民法理论认为法人的资格是为法律所确认的一种法律人格。而在这个概念的产生过程中有两个关键词将自然人与其紧紧相连, 即意愿和目的。也就是说, 自然人的意愿和目的决定了法人能够是唯一的, 也可以享有权利和义务。对于虚拟的个体也是如此, 自然人或法人建立虚拟的个体, 是基于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 而个体在社交网络的行为, 也是代表实际个体的基本意愿而产生的。因此, 虚拟的个体并不能独立与实际的人的存在而独立于社交网络之中存在, 因此所有与之相关的权利义务关系, 也必须由实际的个体享有或承担。

1.2 实际损害——犯罪违法性与危害性本质

如上所言, 假设虚拟的个体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 那么在虚拟平台上的犯罪将不会损害到自然人或法人的实际法益。但事实并非如此, 以社交网络上经常出现的诈骗案为例, 受害人所受到的伤害, 不仅与实际诈骗案一样, 财产利益被侵犯。而且由于在虚拟世界对于个体依然依存于社会, 犯罪同时会给受害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这一点在虚拟和现实同时存在。因此, 犯罪的损害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增加。

而社交网络的另一个特点进一步增加了犯罪的实际损害, 即虚拟个体和实际个体的高度结合。以时下较为流行的FACEBOOK和TWITTER为例, 用户使用的名称被要求和自己的实际姓名一致, 而使用者在网络上的社会关系, 也是建立在个人信息的基础之上发展出的一系列社会关系, 比如家人、朋友、同学和同事等等。因此, 在这一点上来看, 针对社交网络的犯罪所形成的实际损害更加直接, 因此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就更加明显。

2 新型社交网络犯罪的现实

网络犯罪, 如果一概而论的话, 那么所有的犯罪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进而被归类为网络犯罪。比如偷盗用户在电子银行之中的金钱和偷盗用户在银行中存储的现金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 笔者选取了在社交网络上较有代表性的几类犯罪作为探讨的对象, 希望借此寻找这一领域犯罪的共性特点。

2.1 人身型犯罪

从最早的公告板论坛 (BBS) 出现, 一些并不光彩的事件就出现在网络上。比如臭名昭著的自杀辅导论坛, 最早出现在欧洲, 之后蔓延全世界, 造成了无数悲剧。而在社交网络出现后, 这样的犯罪行为更加便利也更加危险, 因为不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多的受众和对象, 而在社交网络上也更容易找到所谓“志同道合”之人。而由于对虚拟世界的依赖等大众心理问题的出现, 邪教、极端行为, 甚至恐怖主义等犯罪活动, 都借社交网络的平台扩大了其影响, 宣扬其理论, 秘密会社组织也得到了新的温床, 不仅对社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害, 而且也对公共安全形成巨大威胁。

2.2 财产型犯罪

犯罪的最主要类别, 而且是演变最快的类别, 就是侵财犯罪。而在犯罪的总数上, 侵财犯罪也当之无愧的成为最大数量的犯罪种类。社交网络, 因其便捷的特点和广泛的用户群, 成为了财产性犯罪的一片新大陆。除了一般意义的对用户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之外, 在最近, 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型财产犯罪。比如以代购等为名义实施的走私、诈骗活动。以及在社交平台上, 利用虚拟货币进行的非法集资。以及通过社交网络构建地下金融链所实施的以直销、传销为名的“庞氏骗局”。而这类侵财犯罪的一个特点就是蔓延速度极快, 数额较大。而且, 此类犯罪, 可以轻易动摇本就不稳固的虚拟社会的信任体系, 造成一系列的衍生问题。

2.3 轻罪与违法行为

社交网络世界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轻罪数量和一般违法行为的数量井喷式增长。因为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不同认知之间, 一些在现实社会摄于法律权威和行为责任的人会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构建另一个自己, 而这个自己会轻易的触及社会规则的底线, 因此, 造成了在社交网络平台上, 侵犯一般民事权利的轻罪行为极易发生且很难被追诉。比如常见的法律上规定的一些自诉案件和其他轻罪, 以及类似于性骚扰和言语暴力之类的介于违法与犯罪之间的行为, 有些在实际生活之中并不会发生, 但是会在社交平台上, 给受害者带来持续的严重的困扰。

3 预防与治理

探讨犯罪问题, 作为法学研究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而目的其实是在探讨的基础上寻找防治的对策, 正如医生研究疾病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健康一样, 对于社交网络平台的犯罪行为的探讨, 目的就是通过原因的梳理来净化这个虚拟的社会环境。

3.1 应扩展部分犯罪主体的范畴

社交网络的犯罪问题, 其严重性就突出表现在主体基础的扩大上, 与传统的犯罪主体相比, 侦查工作的难度更大, 因为一些主体的存在本身难以认定, 比如境外租用服务器的行为就会使单位犯罪的数量呈几何式增长且难以追究。而虚拟的社会身份, 也会造成一些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遇到问题的人选择到社交平台上发泄情绪、恣意妄为。

面对这样的问题, 在对犯罪主体的认识上, 需要修正一般的观念和传统的思维习惯。比如性骚扰犯罪, 一般认为是男性对女性所施行的行为, 而在社交网络上, 这个主体就不限定为男性。另一个例子是侮辱诽谤罪, 现实世界中的此罪可能是具体的个体或与事件有关联的人, 而在网络平台上, 这个主体可能因为意见的迅速传播而扩大成为一个天文数字, 因而造成的损害也会随之增长到难以估量的程度。面对这样的情况, 就需要将一些传统的犯罪理论进行调整, 并且与之相配套的处罚方式也可以随之更新, 以适应网络社会的实际需求。

3.2 建立全新的社会成员分类方式

对于社会成员的分类, 是施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前提, 现实世界的群体划分, 更多的是通过一些较为普适的, 概括的方式进行。比如财产状况, 受教育状况, 国籍户籍等等。但是通过对于社交网络犯罪的探讨我们不难看出, 社交网络对于社会成员的划分不同于任何一种已经存在的方式。

比如在FACEBOOK上, 很多人就是通过对于某一个明星的追捧而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群体, 他们非常容易形成共同的意愿以及施行共同的行为。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发生在2011年的动物保护主义者通过微博平台形成合意并组织实施的劫车行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一种认定方式, 我们都无法通过传统的社会成员划分机制对于这样的行为的社会群体进行区分, 因此, 应对社交网络上的出现的犯罪行为的治理, 应当首先从了解社交网络对于成员的划分和共同群体的认定标准开始。

3.3 针对网络问题的法律解释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会认为法律在规制网络世界的进程之中始终是滞后的。但是法律的诞生从来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滞后不代表不去规制, 因此, 社交网络和虚拟社会关系的高速发展更需要法律规范与之相适应。

笔者认为, 社会的规制, 必然要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 但是一个新问题的出现, 不能一概而论的就去立一个新法去规范, 更为稳妥和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 进一步发挥现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原因是作为网络虚拟的世界, 首先无法割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独立成为一个法域。另外, 完全能够在虚拟世界施行的法律从立法技术上也难以解决。因此, 通过对于现有法律的系统解释, 赋予社交网络上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以对应的现实概念。有助于建立一个规范治理下的, 良性运行的社交网络。

综上所述, 出现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犯罪违法行为不仅是一个网络世界的问题, 也是一个现实的法律问题, 更是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而问题的实质, 是如何在虚拟的社会关系之中运用现实的法律制度实现规则治理, 进而达到打击犯罪、维护社交网络的正常秩序。这个愿景的实现, 不仅需要法律运行体制的推陈出新, 同时, 也需要网络世界的每一个公民遵守法律。

摘要:社交网络, 作为最近十年网络的最主要发展领域, 改变了传统因特网的格局, 也改变了网络生活的习惯和面貌。而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犯罪也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而具备了新的形式。形成了一批社会危害性普遍的新型社交网络犯罪。本文旨在对社交网络的犯罪行为进行探讨, 通过分类的方法确定社交网络犯罪的独特之处, 即全新的社群划分。进而为防治犯罪做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社交网络,新型犯罪,成员共性

参考文献

[1]张明楷著.《刑法学》 (第四版) [M].法律出版社.2011年7月.

[2]李亚芳.校园网络安全现状及解决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熊意超.《打击网络犯罪面临的困境及立法对策》.载于《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1期.

[4]刘英泽, 张玉霞, 王雪梅.《我国网络犯罪立法问题探究》.载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

[5]邹萍, 史恒, 吴艳军.《完善网络犯罪立法》.载于《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4月号 (总第367期) .

上一篇:税收征管效率下一篇:国际商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