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特点论文

2024-05-20

设计特点论文(精选12篇)

设计特点论文 篇1

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 我国的制造业在国际中的占有很大的位置。而对于我国成为世界的超级制造大国仍有一定的距离。当然在机械产品方面的研究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我国的机械产品主要欠缺的是自主创新, 只是一味的遵循传统的设计理念,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优化提升。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 只有不断的加大我国机械行业的改革创新才能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

1 我国机械设计的发展历程

我国机械设计理论方法的发展经过了两个主要的发展阶段。机械设计的发展主要是根据市场的不同程度发展而发展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机械行业提供了很多的技术支持。

1.1 十七世纪的传统设计阶段

在十七世纪时期主要以传统的设计理念为主, 通常都是运用设计手册、根据相应的数学等公式进行规划设计, 相对以任务为主, 在创意方面缺乏相应的灵活性, 思维也较为固定, 设计的水平也较低, 所花费的成本损耗也很大, 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传统固定经验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真正需求。

1.2 现代的多元化设计阶段

在当代, 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与工作的性质要求不断的优化提高, 对于机械产品方面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 出现了多元化的设计理念。例如, 对于美国而言, 他们重视倾向的发展创造性的设计风, 在设计层面有很高的见解, 他们认为要设计出一个好的机械产品就必须往创造、分析与决策三方面进行探究, 综合分析系统工程、全面的对价值进行分析等。对于中国而言, 我们强调的更倾向于综合的适应原则。在强调实用的基础上对现代机械理论更进一步探究, 总结科学的机械产品原理, 为满足设计者的要求而不断优化。

2 我国的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现状

2.1 采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

运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主要是把几个设计元素相应合理的组成一个系统, 把每个独特的设计元素赋予在里面, 并让彼此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综合所有的系统化设计要素有层次的组合完成整体的设计系统。

2.2 采用结构模块化的设计方法

采用结构模块的设计方法主要运用于特定类别的机械产品。对于部分模块的要求相对较高, 不仅要确保在运营过程中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在分析机械产品模块的过程中个, 把产品分解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几个模块进行研究选择, 最后择优的将所有的结构模块组建起来。

2.3 采用智能化的设计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智能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智能化的机械设计主要是借助智能化的设计软件与三维图形软件技术, 按照相应的科学理论惊醒开发设计。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利用三维图软件与虚拟的现实技术。当然目前的这种机械设计方法仍存在硬顶的缺陷, 仍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3 当代机械设计的几个特点

3.1 具有程序性的特点

当代的机械设计在整个过程中都有不断的研究, 从产品的规划、整体方案的设计、技术方面的要求以及对施工设计的要求都具有一定的程序性。经过不断的完善探讨, 只有按步骤有规划的进行设计生产, 才能到达工程的合理运行。

3.2 具有创造性的特点

现代的机械设计讲究的就是具有创造性, 设计者只有充分的发挥其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创新, 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寻求更高的突破点去开创新的产品。

3.3 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目前的机械设计在处理技术工程问题是主要强调其技术系统是否完善健全, 在对各个部分的设计与联系方面进行不断优化, 已达到整体系统的最优效果。除此之外, 不断健全系统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扬长避短。

3.4 具有优化性的特点

通过运用科学的理论不断优化整个技术系统, 达到优化整体结构、提高参数的精确度, 把整个系统的功能采取最优方式, 并在此基础上保证质量性能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的损耗, 设计出最优新意、最具有优化特性的产品。

3.5 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当代的机械设计方法已经演变成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不管在理论知识的运用上还是在系统的设计过程都需要结合综合的因素进行探讨, 在创造设计的层面上延伸用预测的手段以及人机工程等提高效益。

4 当代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前景

4.1 当代机械设计更倾向敏捷化发展

目前的市场已经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对于当代的机械设计也要不断的跟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改进, 所以在对于机械化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具有敏捷花的发展优势, 才能保证在某个阶段所设计的机械产品能够符合市场的真正需求。

4.2 当代机械设计更倾向虚拟化发展

目前的科学技术领域中最核心的三大技术莫过于计算机的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虚拟技术。只要全面的掌控三大技术的核心就能比较稳当的在信息社会中把握准确的机会, 当今的虚拟技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作为一门技术, 他在很多方面中都无形的影响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如果把虚拟技术的特性应用于机械产品中, 不仅可以达到优化产品的效果, 也为我们的生活思维模式与工作模式提供一个全新的境界。

4.3 当代机械设计更倾向绿色化发展

我们是生活环境已经面临了很大的问题, 随着人口基数的不断增长, 对于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讲求往绿色环保方面发展的呼吁声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对于如何最有效的综合利用资源, 做到最低限度的浪费资源是我们不断发展的趋势。在机械产品方面的设计与研发让我们不断的往增强产品的生命周期方面进行完善。

5 结语

当前的机械产品的竞争最核心的就是在其设计创新上面。对机械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探究是当今提高完善机械产品的重点。只有综合的分析了解当前我国的机械产品市场需求, 根据实际的现状进一步的探讨, 关注机械产品能够往那些方面发展的趋势, 从而为设计出符合当代市场需求的产品。只有往这个方面不断努力, 我国的机械产品才能具有更高的竞争力与创新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海荣.现代机械设计的创新方法研究[J].机电信息, 2011 (18) .

[2]石枫.机械产品方案的现代设计方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 (17) .

[3]刘宁, 李波, 张松林.机械设计中各类模糊问题的处理[J].叉车技术, 2003 (02) .

[4]刘克明, 杨叔子.《墨子》中的机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

[5]徐灏.机械设计与机械强度的关系[J].机械强度, 1985 (02) .

设计特点论文 篇2

(1)檩条为薄壁构件,在受力状态其组成板件可能丧失局部稳定而产生屈曲,但屈曲后仍能承载(利用薄膜效应,即张力场),设计中利用其屈曲后强度,一般采用有效截面的方法进行强度计算。

(2)檩条的整体稳定计算分为两种情况:

a. 风压力作用下,一般压型钢板(条件是有足够的抗剪件)和受压区设置的檩间拉条能起侧向约束作用,

中考英语命题设计特点分析 篇3

[关键词]中考 英语命题 设计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63

一、命题基本原则

英语的中考命题本着稳中求变、稳中创新的思想,在试题的选材、呈现方式上求新求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控,强化命题的质量意识。

1.稳中求新,平稳过渡。命题在体现新课程评价理念的同时,保持试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试题在基本保持往年原有题型的基础上,对个别题型进行微调。微调应适当地降低试卷中前几道题的难度,有利于考生平稳情绪,更能照顾到绝大多数考生的水平发挥,也符合稳中求变的要求。

2.题量适中,难易适度。全卷易、中、难的比例为7∶2∶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题所占比例较大,难题所占比例较小。难题主要出现在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翻译句子中,但在各题中所占的比例均不大。听力、写作等题基本不设置障碍。

3.注重双基,突出语用。试卷对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查的试题占到试题总数的50%以上。考查双基的试题努力把考点置于真实、充分的语言交际情境中进行考查,并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查阅读能力的试题占较大比重,包括对语篇的细节把握、整体理解、简单推理判断、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和深层次理解等。所选用的短文也具有教育性、应用性和交际性,突出考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立足课标,兼顾学情。命题前命题组成员要先学习课标中初中阶段三、四、五级目标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及学习策略各个纬度的达标要求,筛选出各级目标中可以直接进行纸笔测试的内容,同时思考如何在试题中渗透和体现不能直接进行纸笔测试的目标要求。命题时考虑到英语教学的实际,坚决舍弃那些教材里出现但课标中不是五级要求范围的内容,真正做到以课标为准绳,不出超标题。

二、考查内容的重要方面

1.单项选择的题目相对弱化对语法知识的考查,但试题所涉及的内容多,知识面广,强调在明确的语境中考查语法、词汇、习惯用语的用法,总体上降低对语法知识考查的难度,提高对学生灵活使用语言的要求。

2.完形填空的选材通常为有哲理的小短文,文章的结构完整,语言优美。考生答题时必须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语言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属于中等难度。完形填空题考查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

3.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特别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图文转换等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阅读理解题文章所选材料真实,内容贴近现实生活。文体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考查内容包括几个重要的阅读微技能:领悟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具体细节;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简单的判断和推理;揣测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等。

4.根据提示翻译句子旨在考查学生的基础语言输出能力。但这一题型阅卷的难度较大,评分的主观性影响可能较大。命题时通常会注意到这一点,并作适当的处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常用句型的考查。

三、试题应体现的特色

1.体现课改理念,突出导向作用。在试卷命制过程中,要以《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五级目标为命题依据,杜绝繁、难、偏、旧、死记硬背的题目。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在地道、真实的语言情境中灵活运用英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靠做模拟题、搞题海战术的学生占不到便易。以此引导外语教学朝着减少学生过多机械操练、增加课内外阅读量、拓展学生知识面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2.强化基础知识,突出语用能力。难题所占比例小,而且分散,主要出现在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选择填空和翻译句子中。听力、写作等基础题基本不设置难点。试题努力把考点置于真实、充分的语言交际情境中,以突出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选材真实地道,突出文化意识。试题选材真实地道,涵盖考生生活和英语语言国家中学生生活。语篇阅读材料所选用的短文通常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交际性和跨文化性,语言真实、地道。考生在两个小时的答卷过程中可获得大量的文化与生活信息,了解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正体现“中考也是考生初中学习的最后一堂精彩的外语课”的命题思想。

4.关注情感态度,渗透品德教育。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领略到的是浓浓的现代生活气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鲜活实用的西方生活常识。试卷在选材、题目的设计中常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爱科学、爱自然、爱劳动、爱他人等品德教育和自信自强的积极情感态度,却少有说教的成分,追求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针对中考英语命题设计特点,我们应从根本上改善英语学科教学繁难、枯燥乏味的状况,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快乐而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设计特点论文 篇4

1现有形势下农村公路的现状分析

根据多年研究发现,农村公路未完善建设的面积占绝大部分,而且多分布于各个区域,所以需要严格的设计方案来规划详细的步骤和分配任务。施工工程人员需要考虑人口、交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究进行分配和施行的任务、进度等,而且建筑艺术化需要体现出民族和乡村的地方特色。随着农村公路建设面积越来越大,范围也逐渐广泛,就必须对建设工程的详细内容进行有效地统筹规划,来达到服务人民、有益大众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最好能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推测,以达到充分利用公路、有效推进发展的目的。但是这项内容很难在施工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和挖掘出来,因为目前农村公路建设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有待改善,一些长时间存在的公路设施和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安全问题,从而阻碍社会的经济进步。

2农村公路建设分析概括

农村公路的建设面积广泛、涉猎区域错综复杂,不同地域之间的地形和地貌差别也很大,所以在建设时应该考虑全面,综合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影响,既要合理的利用资源又不破坏原始的生态环境,以达到降低成本、保护土地等目的,公路建设也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2.1合理选择建设路线。在当前公路设计过程中,要想尽一切办法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吻合。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旧路,合理选择路线,发挥出它们的好处和优点,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对耕地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2.2规划安全设施。农村公路建设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了解人民需求所在,充分考虑实际使用功能,明确公路服务性,重点构建安全性,同时要结合交通运输量和技术革新情况来进一步完善公路的安全设施。

2.3合理选择荷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家车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尤其是一些大中型的载重汽车也增加了很多,就导致了严重的超载现象,给农村公路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我们就需要在当前的设计中,注重设计的荷载等级和荷载标准。

3农村公路的设计要点

3.1路面结构的设计。当路面是以旧沥青为基础的时候,并且有着严重的裂缝,就需要进行挖掘处理,而且还需要将玻璃纤维格栅铺设在沥青补块上。如果是存在较大的深陷情况,则需要明确情况发生原因,而且要进行重新挖掘处理,同时要计算代表弯沉值,之后依据弹性层状理论进行加铺补强厚度。如果是旧碎石路面的设计,我们需要重新改建的时候,需要打碎旧路,并且要进一步的掺灰处理,让其作为底基层,之后再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加铺补强层。

3.2路基的设计。要明确其路基设计的高度,对纵面利用和平面利用进行多方面考虑分析,进一步的完善对排水系统的设计,当路基处于塘堰密布和沟壑交错的水网区域的时候,就需要增加路基的设计高度。如果是处于软基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运用塑料排水板、抛石挤淤、换填等办法来进行有效的处理。如果是新建的公路,要尽力的防止大填大挖,来避免发生水土的流失,还要设计专门的弃土堆和取土坑,来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3.3路线线形的设计。路线线形的设计包括纵断面和平面线形的设计。第一种控制量一般包括桥梁、相交道路和城镇等桥梁,这些设计的高程要满足桥下通航净空和设计洪水频率对泄洪断面的要求,对那些平面交叉的道路要求要合适的衔接,对那些立体相交的道路要符合行车净空要求;如果路线要穿越乡镇,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的环境问题,还要考虑老路路面的结构,如果是一般的路段,它的纵断面的设计要符合路面结构的补强设计,尽力不要挖掘老路。第二种对于平面线形的设计来说,如果是顺直的路段,可以利用比较高的指标,并且能够使得道路在进行改造后拥有比较完美的行车条件;如果是一些比较困难的路段,需要在明确满足的技术指标,对老路进行有效使用,只能是当老路地形差或者受到地物地形等因素限制无法解决的时候,要考虑设计时改线的问题。

3.4公路交叉设计和沿线设施。如果是公路存在交叉口,一般是利用平面交叉口,明确交叉口视线的良好性。另一方面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对交叉路口进行提前铺设,并且要确保行人出入口应该要达到的数量,这样就可以带来许多便利。在农村公路设计过程中要更多的体现人的利益,不但需要确保其安全性,还需要给大众带去便利。

3.5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当使用平面线形设计公路的时候,如果地质地形较为复杂,我们在保护安全的基础之上可以降低平纵指标,合理的降低窄路基的宽度。进一步确定新旧路的填料技术和路基接茬方式的要求。如果是路堤加宽要利用矮挡墙的时候,则是需要正确验算在压实过程中所产生的倾覆推力。在加长涵洞的时候,要在原来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衔接。如果路基的情况比较好,可以直接实施基层或底基层,在石质路上可以直接将其作为水泥来稳定基层,来减少对公路的损坏,更可以改进农村公路的排水措施。

结束语

通过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深入分析,不断探索,进而发现了许多建设中施工人员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或多或少的细节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结构体系,也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设计搭建出一套适合农村公路现状的方案,要从路线、路面结构、路基设计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求最大可能性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发展进程。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体制逐渐完善,国民GDP总值也在逐年增高。为了优化经济体系,国务院首先颁布整顿农业经济的政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比重中农业经济所占的地位之重要。各层组织机构也都开始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构也都推上日程。农村经济体系中公路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是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主要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特点进行祥细的研究,着重考究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的环节,希望可以为建设行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系,公路建设,设计要点,前景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寿永.浅谈农村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8):62-63.

[2]何亚琪.农村地区公路设计的要点及建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5):203,199.

[3]程海维.农村公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J].交通科技,2013(5):83-85.

《童话的特点》教学设计 篇5

威海市锦华小学 徐辉

【设计意图】

四年级的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他们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很多童话,但是在鲁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依然安排了一个单元,为了让孩子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

此微课程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特点的初步认识。此课程科学地依照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激发他们创作童话的兴趣,为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童话能力的这一目标服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弄清童话的特点,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2、在创作童话的活动中,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好,这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的题目(课件出示:四篇童话的课题),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童话。我们已经学过不少经典的童话故事,如(课件出示:《丑小鸭》、《陶罐和铁罐》、《七颗钻石》、《棉花姑娘》、《酸的和甜的》、《回声》)等,童话总是深受我们的喜爱,它那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那童话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二、介绍童话的特点

读过这么多童话,聪明的你从中发现童话有哪些特点了吗?(停顿)

1、特点之一——想象大胆、合理(课件出示)童话是通过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来编写新奇有趣的故事,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童话。(课件出示)以《去年的树》为例,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当小鸟春天回来的时候,却只看见树根。作者由此展开丰富的想象:小鸟去问树根、问大门、问小女孩,最后看到变成火的大树。(课件出示)再如我们熟悉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根据小女孩身边燃尽的火柴展开了丰富又合理的想象: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先后看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充满了女孩对温暖、食物、欢乐、亲情的渴望。这些都是借助想象虚构出来的。

2、特点之二——人物形象拟人化(课件出示)每篇童话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课件出示)这些人物形象可能是动物:比如青蛙、小老鼠、小白兔;也可以是草、树、花等植物;甚至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都可以作为童话里的人物;厨房里的东西、房间里的物品也可以作为你童话里的人物等等。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可以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会做事、会生活。童话真是太奇妙啦!

3、特点之三——给人带来启发(课件出示)

童话不同于现实生活,但是每篇童话都会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或者启示指导你的生活。(课件出示)读完童话故事《陶罐和铁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停顿)(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课件出示)《酸的和甜的》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停顿)(不能轻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尝一尝才知道)童话在让我们饱览了它的魅力的时候,总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启迪。

4、特点之四——故事情节上表现手法多样(课件出示)童话故事很有趣,它用了很多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编织曲折动人的情节。

比如,在《巨人的花园》中,有这么一段话——(课件出示)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对话也是推进故事情节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现在,你想到的是哪篇文章?(课件出示《去年的树》对话)对,《去年的树》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不少童话在叙述过程中还会使用反复的手法,即相同的情节和语言往往稍加变动反复出现,例如《巨人的花园》中巨人三次斥责孩子们的语言、《去年的树》中小鸟的三次询问,反复出现,读起来却无重复啰嗦之感,反而觉得趣味无穷。

最后还得提一提我们以前学过的童话《酸的和甜的》(课件出示《酸的和甜的》),它是以连环画编排完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

三、课外拓展 同学们,学到这里,相信你对童话的特点已经有所了解。(课件出示关键词:想象大胆、合理;人物形象拟人化;给人带来启发;故事情节上表现手法多样。)

请同学们从《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四篇童话中,选择一篇细读,找出其中最能表现童话特点的语句、段落摘录下来,并说明理由。

课后,推荐大家阅读《快乐王子》这本童话书(课件出示),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总结

半潜驳结构设计特点 篇6

关键词:半潜驳;水压头;深舱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emi-submersible Ship

ZHANG Yunhui

( Guangdong Marine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 Surveyors Corporation, Guangzhou 510235 )

Abstract: As a kind of conveyance for ocean engineering, semi-submersible ship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growing ocean engineering marke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emi-submersible ship.

Key words: Semi-submersible ship; Water pressure; Deep tank

1 引言

在船舶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海工市场日益壮大,成为船舶市场上的新亮点。而半潜船作为装运大件海工设施的特种船舶,得到一些船东的重视。自航半潜船使用灵活、快捷,但自航半潜船技术门槛高,建造周期长,投入成本大。而半潜驳作为半潜船的一种,建造周期短,投入成本小,船东可根据项目需要装运的货物的尺寸和重量,来选择主尺度合适的半潜驳,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性和便利性。

2 半潜船定义

半潜船:系指有较大开敞露天载货甲板,首部或尾部有较高上层建筑或甲板室或浮箱,

在装卸货物作业过程中呈半潜状态的船舶。

半潜状态:系指举升甲板被水淹没,仅依赖上层建筑或甲板室或浮箱提供储备浮力的状态。

举升甲板:系指承载货物并在装卸货物作业过程中被水淹没的开敞露天甲板。

最大沉深:系指半潜作业状态下允许下潜到的最大吃水。

半潜驳通常设一层安全甲板和一层顶甲板。安全甲板和顶甲板在整个上层建筑或甲板室或浮箱内是连续的,且安全甲板在压载舱区域为水密的。

3 半潜船结构强度要求

3.1 纵向强度

① 半潜船应按CCS规范要求,计算总纵强度。

② 半潜船总纵强度计算的工况应包括半潜船典型的作业工况,其中应含有假定期望的最危险作业工况。

3.2 横向强度

1 ) 半潜船应对整个船长范围内典型横向结构进行横向强度校核。

2 ) 半潜船横向强度计算的工况应包括半潜船典型的作业工况,其中应含有假定期望的最危险作业工况。

3 ) 半潜船横向强度校核,应考虑下述载荷的作用:

① 半潜船的自重;

② 被运输物件的最大重量;

③ 特定吃水下的外部静水压力;

④ 相应于特定吃水下,且半潜船举起被运输物件最大重量时,均布压载水的内部静水压力。

4)半潜船横向强度计算的弯曲许用应力为170/K,N/mm2,弯曲许用应力为95/K,N/mm2,任何点合成应力的许用应力为180/K,N/mm2(K为材料系数)。

3.3 局部强度

1 ) 液舱水压头:对板材,取为板材下缘至液舱顶的垂直距离,或至溢流管顶垂直距离的一半,取大者。对骨材,取为骨材跨距中点至液舱顶的垂直距离,或至溢流管顶垂直距离的一半,取大者。

2 ) 压载水舱水压头:水压头还应不小于最大压差水头高。

最大压差水头高系指半潜船在工作沉浮过程中,船体结构某处所承受的内外最大水面差所形成的水头高。

3 ) 空舱和隔离空舱水压头:对板材,取为板材下缘至最大吃水线的垂直距离。对骨材,取为骨材跨距中点至最大吃水线的垂直距离。

4 ) 对采用压缩空气排压载水的压载舱,取与压缩空气的最大压力相当的水压头。

4 半潜驳结构设计注意要点

1 ) 半潜驳通常装运的货物比较大且不规则,为满足装货要求,其主尺度一般不满足CCS规范总纵强度的计算条件。应采用直接计算来确定其纵向强度。

2 ) 对设计用于遮蔽航区或港内作业的非自航的半潜驳,其作业状态下的总纵强度中的载荷和计算工况可以按照CCS《浮船坞入级规范》中的相关要求计算。

3 ) 根据半潜驳的作业特点,对典型横向结构进行横向强度校核时。建议对所有的舱都按照一舱满,一舱空的载荷工况进行校核。

4 ) 根据半潜驳的作业特点,当半潜驳即将潜至最大沉深或准备上浮时,船舶浮态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船体局部承受更大的水压头。建议在计算局部强度时,设计结构留一定的余量,所留余量多少应根据船东的实际操作情况,或咨询审图验船师确定。

5 ) 半潜驳压载水舱结构需按深舱要求进行校核,应注意深舱校核的计算系数大于半潜船的要求。建议将压载水舱的空气管(溢流管)优化布置,空气管穿过安全甲板760 mm后,弯出甲板室或浮箱外,不向上穿过顶甲板,以避免因溢流管顶过高,造成结构浪费。

5 结束语

半潜船因其独特的作业方式,其结构应根据船东的需要、货物的尺寸和重量、深潜作业状态、船舶主尺度和提供储备浮力的上层建筑尺寸,进行优化设计,减轻空船重量,增加载重量,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船级社, 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9),[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2] 中国船级社, 浮船坞入级规范(2009).[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当代景观设计特点分析 篇7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几乎每一个设计师都曾面对过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的困惑。早期的现代主义者更倾向于将二者对立起来, 但在今天,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与文化的变革一样, 景观的发展与变革, 也是在伴随着对过去的继承与否定中进行的, 一种新的景观形式的产生, 总是与其历史上的园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设计师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既使将自己标榜为最前卫的设计师, 也无法回避自己作品中沉淀的特定的文化痕迹。从当代各国优秀的景观作品中都能深深地体会到。这些作品, 无论形式多么现代, 我们稍加品味, 都不难发现它们所传递的传统的信息。

二、反映社会的缩影

景观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景观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回顾历史, 正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 使园林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促使了现代景观的产生。

三、现代艺术的融合

毋容置疑, 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它与其它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 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汇的设计师来说, 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 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波普艺术, 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

现代艺术的思想与表现形式对景观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使得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与纯艺术不同的是, 景观设计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使用问题的挑战, 景观设计师不能无视这些而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天地中。但是既然我们能够理解“美”不再是评判艺术的标准, 我们也应该能够理解景观不再是意味着“如画”, 景观可以成为某种艺术思想的载体, 它可以表现出多样的形式, 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给一些我们不甚理解的景观作品多一份宽容。

景观的生态性并不是新鲜的概念。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 景观都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 这就必然涉及到景观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只是因为今天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 更受到关注, 所以生态似乎成为最时髦的话题之一。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了这些原则, 都有可能被称做“生态设计”。

四、城市规划的统一

现代景观早已从被围墙围起来的世外桃源中走了出来。今天, 从传统的花园、庭院、公园, 到城市广场、街道、街头绿地、大学和公司园区, 以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 甚至整个大地都是景观设计师工作的范围。景观不可避免地与大自然、城市、建筑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它们与城市之间并无明显的界线, 它属于城市, 融于城市之中。那种将景观作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对待城市环境采用“佳者收之、俗者屏之”的思想早已改变, 景观设计师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自己的努力, 将景观融入城市, 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视觉环境。消除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存在已久的人为的界限, 将人与自然, 城市与自然, 技术与自然融合已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在实践上有众多的交叉, 缺一不可, 而在理论上又有众多的相似之处。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三者的平衡发展创造了条件, 今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景观师在与建筑师、规划师和其他专门人才的合作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有时甚至是一个领导者。在今天的社会, 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三个行业的从业者紧密合作才能完成。那种城市规划师规划完了让建筑师设计建筑, 建筑师做完了让景观师来填空的工作方式是不可能建设好我们的环境的, 这一点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国际竞赛中可以看出, 获奖作品均是将规划、建筑与景观很好地结合的作品, 而且, 景观设计师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不过景观设计师的地位在各个国家也不尽相同, 在一些国家中, 景观设计项目还主要由建筑师来完成。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 景观设计师的作用并没有被广泛认同, 另一方面也说明, 景观与建筑之间其实并没有象人们想象那么有一条鸿沟。

今天, 越来越多的设计事务所都融合了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三方面的人才, 许多景观设计师有建筑学教育的背景, 面对复杂项目的挑战, 不同专业的事务所常常通过合作来应对。

五、社会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平衡

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 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 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 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 遵循生态原则, 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 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 设计就存在缺陷。虽然由于文化的不同, 观念的不同, 每个设计师有自己侧重的方面。但是景观设计作品如要有持久的生命力, 必定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互相平衡, 而其中又以一至二个因素特别突出。因而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批评某些生态主义设计过于平淡而缺乏艺术的价值, 或者过于强调自然而忽略了人的需求。一些纯粹功能主义的作品虽有良好的社会性, 但却与文化、自然隔绝, 同时不具备相当的艺术水准, 这样的作品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样, 盲目地追求文化、艺术性, 但却连基本的使用功能都没有很好地满足的设计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设计。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它们相互间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功能合理、满足了不同人广泛的使用需要的作品, 意味着是高效的, 而一定的资源投入产生了最大的效益, 也意味着符合一定的生态原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 最容易得到的资源就是通过高效利用现有资源, 而节约下来的那部分资源, 所以生态主义已经从一种实验或意识变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因素;而艺术的作品, 意味着具有引人注目的潜质, 它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视觉环境, 提升一个地块的价值, 这又与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今天更多的景观设计师追求的是这些因素之间的平衡, 即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景观。

今天的景观设计, 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虽然功能至上的思想受到质疑, 但功能一直受到关注, 艺术、装饰、形式又得到重视;传统园林的价值也得到尊重, 古典的风格也可以被接受;其它学科的介入使其知识领域更为广阔;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又使得景观设计出现更多的可能性、出现了更多全新的形式, 现代景观变得更富有包容性。社会的发展使景观的内容不断发展, 新的景观类型的出现, 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摘要:景观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 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 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 遵循生态原则, 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景观设计作品如要有持久的生命力, 必定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互相平衡, 它们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 吸收了历史的精神、但决不模仿固有的风格, 符合科学的原则、反映了社会的需要、技术的发展、新的美学观念和价值取向。

设计特点论文 篇8

一、现代建筑顶部形态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景观, 如果设计合理的话, 还会成为一种城市艺术品。在设计建筑顶部形态时, 需要将整体性原则充分的纳入考虑范围。群体建筑顶部具有高度的优势, 如果进行恰当的设计, 就可以让其成为城市天际线秩序的领导者。如果将建筑的顶部和体型设计出丰富多样的造型, 还会促使新城市天际线的形成。

2. 多样性原则

任何事物中包括的组成部分都会存在着很多的差异, 这些部分虽然有着很大的差异, 但是彼此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从各个部分的差异来看, 存在着多样化。从彼此之间的联系来看, 可以找出一定的规律。从城市环境的角度上来讲, 如果建筑的功能和性质是不同的, 在造型形式的设计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使建筑的造型类似或者处于同一个地段, 也需要在顶部形态设计上选择有差异化的造型, 这样可以更加的美观。

3. 层次性原则

建筑位于城市空间的地段不同, 就会属于不同的层次。比如, 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和位于城市其他区域的建筑就不属于一个层次。另外, 还可以以地形的高度来划分层次。那么在建筑顶部形态设计时, 就需要将层次性原则牢牢的落实下去, 依据层次的不同来对建筑景观进行有机的组织。还需要将观赏点的流动特征充分的纳入考虑范围, 从而让建筑群体形成一个美好的城市景观。

二、现代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的新特点

1. 在建筑顶部形态设计时, 越来越重视城市空间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果建筑物依托于城市空间环境而存在, 那么就需要依据城市空间环境来有效的展示出建筑物的形态特点。通过实践研究表明, 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特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即使是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的街道或者空旷的广场, 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市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在街道方面, 建筑就属于街景的范畴, 并且对于街道空间的比例和特征都会产生影响。城市建筑又属于城市环境的范畴, 高层建筑的顶部作为街道的重要要素, 设计时必然要考虑到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

2. 将城市文化元素加入到建筑顶部形态设计中

随着人们越来越了解文化艺术, 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中将城市文化元素加入了进来。在通常情况下, 可以将城市文化分为这些元素:一是, 宗教文化。可以说, 在城市文化中, 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元素就是宗教信仰, 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审美观和艺术感。因此, 在进行建筑顶部形态设计时, 就需要将人们宗教信仰的需求充分的纳入到考虑范围。二是, 政治和经济。很多城市都需要依据本市的经济发展方向来确定城市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方案, 并且还需要将政治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比如, 一个城市如果经济发展重点是旅游业, 那么在设计城市建筑顶部形态时, 就需要将本地的旅游特点给充分的体现出来, 这样可以带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三是, 一些其他城市文化元素。在以往, 人们对于建筑顶部都怀着一种崇尚的心情, 并且也带着一定的功利性。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慢慢的变成了征服控制的欲望。建筑说到底是人建造起来的, 那么必然会受到本地区精神人文的影响。它不仅会与本地区的隐性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如民族精神、审美观、风俗以及生活习惯等, 还与城市的显性因素存在着很大的关联, 如所在地域的地形和地貌、周边环境等。在设计的时候, 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

3. 要与城市景观的发展更加的贴切

建筑顶部形态可以将城市轮廓线的重要性给有机的体现出来, 这也是对外部空间的最显著影响。轮廓线既可以体现出城市的生命, 又可以作为一种景观而存在, 它的构成方式决定着它的视觉感染力。而轮廓线构成要素中, 十分关键的就是建筑顶部。并且, 建筑顶部也可以作为观景台而存在。人们站在建筑顶部, 可以完全的领略整个城市的风光。因此, 要依据城市景观的发展需求来设计现代建筑的顶部形态。

三、结语

以往建筑的顶部形态都比较的单调, 随着时代的进步, 现代城市建筑顶部形态越来越多样, 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现代建筑顶部形态设计的新特点, 但只是非常片面的几个方面, 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此外, 还有很多的特点, 如为了切合于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 在进行建筑顶部形态设计时, 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的理念。这样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又可以对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建筑设计师应该不断的学习, 积累经验, 努力创作出更好的建筑顶部。本文分析了现代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新特点, 并且介绍了在顶部形态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摘要:目前, 建筑外观的顶部形态设计越来越多样, 并且朝着现代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现代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新特点, 并且介绍了在顶部形态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现代建筑,顶部形态,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耿松涛, 滕礼栎.现代商业建筑的新发展趋势及设计综述[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

[2]李琦.建筑顶部设计初探[J].建筑知识, 2002.

排烟冷却塔系统设计特点 篇9

在国内, 华能北京热电厂机组湿法脱硫改造工程为排放4×830 t/h锅炉脱硫后的净烟气, 采用“烟塔合一”技术, 目前已投产运行。

黑龙江省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于2005年开展了对冷却塔排烟技术专题研究工作, 与国外公司进行技术咨询和交流, 在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2×300 MW新建工程、国电哈尔滨平南热电厂新建工程应用“烟塔合一”, 这两项工程已完成环境评价并通过审批。目前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2×300 MW新建工程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预计2009年底投入运行。

现将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2×300 MW新建工程 (以下简称哈一热) 采用“烟塔合一”技术前期工作及系统设计介绍如下。

1 工程概况

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2×300 MW新建工程厂址位于哈尔滨市群力新区。电厂一期装机容量为2×300 MW的供热机组, 规划容量为4×300 MW。该工程设计煤种为低硫烟煤, 设有湿法脱硫装置。由于该项目的厂址在机场的限高区域内, 烟囱高度限制为119 m。根据国外的实践经验, 采用冷却塔排放烟气 (即烟塔合一) 有利于烟气的抬升和污染物扩散。

2 系统设计

2.1 工艺流程及特点

该工程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湿法脱硫技术, 脱硫后的净烟气达到烟气饱和温度 (一般为45~65 ℃) 。为增加脱硫后烟气抬升高度, 利用冷却塔巨大热量对脱硫后湿烟气进行抬升, 烟气从冷却塔排放, 即烟塔合一。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烟塔合一技术优缺点:

a.烟气通过冷却塔, 与塔中的水汽混合后排放, 节省了烟气再热装置及其相应烟道的投资和维护费用, 避免了因烟气再热装置漏风导致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增加。

b. 冷却塔气流的提升力把净化处理烟气中残留的空气有害物排入大气。尽管气流温度低, 但是体积流量较大, 在多数天气情况下都能够达到同等烟气从烟囱排出的提升高度。

c.原则上没有必要再设烟囱, 节省了烟囱的费用。

d.在气流刚离开冷却塔时, 会出现强烈的空气有害物, 如二氧化硫和氧化氮, 与气流中水蒸气的反应提前形成酸, 在筒壁上形成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塔筒,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循环水水质, 须采取防护措施。

e. 由于热烟气的作用, 增加了冷却塔湿空气的浮力, 增大了冷却塔的抽力。同时, 烟道布置于冷却塔内, 占据了部分冷却塔面积, 增大冷却塔的阻力, 降低了冷却塔的冷却效果, 两者作用相抵。综合考虑其影响, 大型冷却塔基本不会对冷却效果产生影响。

2.2 运行方式

根据供水系统优化结论:冷却倍率夏季m1=55, 冬季m2=33, 机组循环冷却水量见表1。

运行方式如下:

a.非采暖期:2台机组烟气及循环水分别进入2座排烟冷却塔, 即1号机组的烟气及循环水进入1号冷却塔, 机、炉、塔一一对应, 运行3~4台循环水泵。

b.采暖期:冬季根据气温及热负荷情况, 2台机组烟气及循环水共同进入1座排烟冷却塔, 运行 2~3台循环水泵 (低速) 。

2.3 排烟冷却塔布置

为了提高冷却塔内烟气抬升高度和扩散效果, 排烟冷却塔布置尽可能靠近脱硫塔。该工程排烟冷却塔布置在锅炉房后面, 靠近脱硫塔, 处于厂区的下风向。

此种布置有如下优点:

a.烟道较短, 烟气温降小, 进入冷却塔烟气的温度高;增加冷却塔的外排热量, 提高冷却塔的通风量和出塔速度。

b.烟道流畅, 可降低引风机风压和电耗。

c.烟道长度较短, 可降低工程投资。

d.冬季运行灵活, 保证烟气有足够的抬升蒸汽。

2.4 确定排烟冷却塔容量

“烟塔合一”技术的核心, 要求冷却塔在保证正常汽轮机循环冷却水冷却的情况下, 使排入的脱硫净烟气达到环保要求, 再进行排放。

该工程供水系统采用带自然通风排烟冷却塔的二次循环供水系统。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较高的冷却塔具有较好的烟气抬升效果, 冷却塔限高105 m;该地区类似工程优化后, 冷却塔P=10%日平均气象条件下出塔水温, 冷却倍率夏季m1=55, 冬季m2=33。结合排烟冷却塔的设计特点, 初步拟定3个塔型, 其几何尺寸见表2。

根据这3个塔型进行相应的热力计算, 计算其出塔水温、出塔气流速度、出塔汽温, 由环境评价来计算其烟气的抬升高度, 确定满足环保要求的塔型, 结合供水系统优化的结果, 最终确定排烟冷却塔的容量。

根据环境评价要求, 如果排烟冷却塔出口气流速度达到3.3~3.5 m/s, 出塔汽温在35 ℃左右, 一般其烟气的抬升高度可达到环保要求。

上述热力计算结果表明:在全年大多数时间内, 冷却塔排烟均可满足环保要求。

3 烟道的设计

玻璃钢 (FRP) 烟道具有自重轻、抗腐蚀、保温性能好等特点, 耐温极限为80 ℃, 烟道的支撑仅需在脱硫塔、冷却塔塔壁和塔中心竖井处设置。

脱硫塔净烟气出口标高为24.67 m, 脱硫塔出口设第一支撑点, 并接口ϕ5 100玻璃钢烟道, 以相同标高进入排烟冷却塔。在排烟冷却塔壁外设第二支撑点, 然后进入排烟冷却塔中心并设第三支撑点。

烟气通过烟道直接排放至冷却塔内, 与冷却塔中的水蒸气混合后, 通过冷却塔出口排入大气。

4 排烟冷却塔的大气评价及预测

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2×300 MW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污染物源强相同, 对烟塔排放和烟囱排放的污染物浓度预测进行比较, 比较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 烟塔排放方式下污染物年平均预测值小于烟囱排放方式。烟塔排放最大年均浓度:210 m和105 m烟囱排放最大浓度分别占73%和17%。说明一般情况下, 烟塔排放更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评”分析结论, 通过污染物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全厂对周围地区SO2、NOX、PM10地面浓度的影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 中二级标准要求。确定排烟冷却塔的淋水面积为3 850 m2。

5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哈一热工程采用“烟塔合一”排放烟气, 在项目进行中, 遇到了技术、经济及评价标准等难题, 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具体如下:

a. 国内排烟冷却塔设计标准及计算方法研究。

b. 供热机组应用“烟塔合一”在低热负荷时的排烟效果。

对于寒冷地区, 尤其哈尔滨, 供热机组采用冷却塔排烟, 冷却塔在低热负荷时烟气的抬升高度能否满足环保要求?这是设计人员一直关注的问题, 国外公司目前尚无运行业绩可参考, 但德国GEA公司专家通过计算分析认为, 为保证脱硫后净烟气正常排放和抬升扩散, 冷却塔循环水量不能小于设计值的50%或者热负荷不能低于设计值的30%。此外, GEA专家同意我国设计人员的观点, 即冬季混合气体温度与环境气温温差越大, 对烟气抬升越有利。

c. 供热机组应用“烟塔合一”的防冻措施。该工程排烟冷却塔尚未运行, 冷却塔防冻措施的可行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d. 排烟冷却塔环境评价方法的探讨。国内排烟冷却塔环境评价方法均采用了德国标准, 即德国在评价抬升效果时, 选取全年平均气温 (大约12℃) 进行计算, 此时只要满足环保要求即可。但这个标准同我国的具体情况差异较大, 尤其是严寒地区, 供热期为5个月, 在此期间如何评价其抬升效果, 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订国家标准, 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e. 防腐涂料国产化的应用研究。

f. “烟塔合一”在横流式冷却塔的应用。

6 结论

美国工业设计教育的特点 篇10

纵观工业设计的发展史, 从西方工业革命到东方工业崛起, 从包豪斯到现代设计教育, 在这短暂的两百年时间里, 工业设计轰轰烈烈地蓬勃发展。怀着对于西方设计方法与模式的强烈学习愿望, 我于2007年远赴美国继续研究生课程。在这留学的日子里, 我深刻感受到了美国设计教育的特点及其不同之处。在本文中, 我想就自己留美的亲身经历来介绍一下美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相关资源, 希望能够对国内的相关领域有所启迪和帮助, 以为国内的设计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

一、国际背景, 交叉学科

由于美国的设计课程开设在综合类大学里的设计学院, 因此提供了更多与其他专业人员交流的可能性。学校里有众多其他领域的学院和研究部门, 比如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商学院、社会科学院等等。我在读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就选过一门商学院下属的课程。这门课程很特别, 虽然是商学院的教授来带课, 却吸引了来自工业设计、MBA、工程学科以及商学院学科的学生来选修。教授按照相同的比例从这些不同专业背景的申请者中挑选出学生, 并在班级里组成小团队。每个团队拥有四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 以便在将来的设计项目中发挥各自的专长来合作讨论。整个课程时段为一个学年:上学期主要做具体的项目学习 (Case Study) , 以教授讲课和课堂讨论阅读材料为主;下学期开始开展具有市场针对性的设计项目, 同时每个团队与一个企业合作以获得相关指导与咨询。在学期之间的寒假, 学校会组织学生去相对的海外市场进行调研与采访, 以求更加贴切地了解设计的目标消费人群。

这种交叉学科的小组讨论对理解不同专业人员的思考和沟通方式是非常有帮助的, 也为将来的就业做了铺垫和准备。比如暑假的时候我去了美国科勒产品设计研发部门实习, 也被安排在这样交叉的团队合作的环境中。同时, 由于综合类大学里拥有大量的留学生, 团队里的学生也受到不同国际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 这样的团队合作不仅融合了专业知识和思考方式, 也融合了国际思想和文化、宗教的交流。在我的团队里, 除了我以外, 还有三个人分别来自美国、泰国和新加坡。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的积极性, 在学期中和学期末, 教授都会发给每个学生互相评分的表格以决定最终的课程成绩, 因此谁也不敢在团队里闲着让别人去做事。

二、企业合作, 双赢策略

工业设计的课程里有一类是设计系的学生与相关企业合作, 企业提供现有产品和材料, 学生通过对企业的学习研究以及互动来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通常学生在开始项目前都会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以保证所做的开发与研究得到应有的保密。在课程中, 学生在教授和企业相关部门人员的指导和建议中得到进步。这类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和市场及企业接触的有利环境, 并给他们一定的限制, 使他们不再拘泥于学校这座象牙塔中想入非非地做概念设计, 而是走入社会, 走进企业, 了解市场和消费者, 学习企业的理念, 听取具有实际经验的设计师和销售人员的意见。

我在二年级上学期参与过一门工业设计系与建筑设计系交叉的课程, 同时又与企业进行合作。这门课的教师共有三位:一位来自工业设计系, 一位来自建筑设计系, 还有一位来自提供材料的企业。学生有建筑学背景, 也有工业设计背景。整个课程的安排比较自由, 一周一次, 每次维持三小时, 但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要在课堂上参与三小时的轮流讨论与评讲的环节。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 老师既不要求手绘, 也不要求电脑建模渲染, 但是非常强调模型的制作与材料的研究;这是国内设计教育与西方设计教育的不同之处。第一次上课, 企业人员就给我们介绍他们的材料相关信息。下课后, 每人获得一块材料, 要求回家去做各种实验, 寻找材料的特性以备将来为我所用。下次上课要交的作业, 就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小册子, 用记录性照片和结论性文字告诉读者设计师对该材料进行探索过后的成果, 并将模型或材料在下堂课带来, 每个人轮流演讲自己的新发现。每一次上课的内容, 基本就是教授轮流评讲学生的模型进度并给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和方向, 并且会不时介绍一些新的模型制造方法和设备来供学生参考, 比如说激光切割机 (Laser Cutter) 、大型数控机床 (CNC Machine) 等等。与企业合作的最大收获就是可以免费获得其源源不断的材料与生产资源, 而企业也能够从学生的创意中得到很多启发, 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何乐而不为呢?

三、体验研究, 参与设计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比较强调学生的设计研究能力, 而不是仅仅做设计本身的技巧。我在第一个学期里有一门必修课, 主要内容是参与设计 (Participatory Design) , 即走入学校残疾学生的生活, 通过观察、谈话、记录和交流来学会尽量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 面对生活。经过一个学期的体验式研究 (Empathic Modeling) , 在对残疾人学生群体有了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以后, 第二个学期, 我们即开始进入到设计阶段。在设计流程中, 我们需要不时地回到残疾人学生中间, 听取他们的反馈与建议, 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

体验式研究是一种深入使用者生活从而尽可能想其所想, 做其所做的研究方法。通过这种方法, 我们能够更切近地体验作为旁观者所不能发觉的细节问题和感性认识, 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在整个参与学习的过程中, 我不仅掌握了该设计研究方法, 而且还从内心深处受到了许多触动。比如当我开始研究腿部瘫痪的残疾学生时, 很想体验他们轮椅上的生活。在导师的帮助下, 我们借到了轮椅, 并且可以亲自坐在轮椅上体验运动于学校之中的麻烦与辛苦。因为需要用手臂来转动轮子, 所以不一会儿双臂就变得很酸痛。遇到台阶而没有斜坡的地方也是很需要动脑筋的, 幸好我们的大学对于残疾人的各种设施十分齐全, 很大程度上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我的残疾朋友告诉我, 这也是她选择报考这个学校的原因之一。

四、模型制作, 设备完善

在美国学习工业设计十分重视手头模型的制作能力, 教授在项目最后评分时对模型质量的要求比较高。模型分为两种, 一种是功能模型 (Functional Model) , 另一种是外观模型 (Appearance Model) 。前者不要求模型的外观如何逼真, 但是要求模型能够基本模拟真实产品的操作功能;后者不需要实现操作, 而要表达出产品的真实外型与色彩材料效果。通常前者在项目研发的过程中使用得比较频繁, 用来检验产品的功能可靠性;后者在产品设计的最后阶段制作, 可以按比例适当缩小。

模型房设备比较齐全, 除了一些手动操作的设备如车床 (Lathe) 外, 还有不同功能的砂纸打磨设备 (S a n d i n g Machines) 、铣床 (Mill) 、各种各样的手动工具, 还有诸如真空成型器 (V a c u u m Former) 、激光切割机 (Laser Cutter) 、三维打印机 (3D Printer) 等等。模型房有师傅和助理, 有什么模型制作方面的问题可以拿着图纸和想法找到师傅来请教使用材料和制作方法。当然使用模型房的前提是要经过一阶段的安全使用培训并且通过相关的考核。

五、加入协会, 规划职业

The Industrial Designers Society of America (IDSA) , 即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这个协会不仅收纳职业设计师作为会员, 而且也吸收广大的工业设计系学生来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 如会议、讲座和专业招聘会。作为在美国的工业设计专业人员, 加入这个协会就相当于给自己开拓了一个专业领域的新天地和提供了各种机会。比如说如果不是该协会会员, 就不能参加一年一度的学校专业招聘会, 也丧失了获得许多其他信息的渠道。相对来讲, 也就不利于扩大视野和发展事业。因此即使是本科学生, 在我们学校也有自己的IDSA学生分部, 并且民主选举主席、秘书等不同职责的学生负责各个事项, 包括招聘会。

作品集是工业设计学生找实习找工作的最重要资料, 因此, 怎样做好作品集深刻地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与发展。在学校里, 有一门课程的内容是学习怎么设计制作作品集和简历以及相关推广自己的技巧, 以准备求职。这是相当实用的课程。在课堂上, 老师会对学生的作品集进行评讲和指点, 也会邀请高年级的学生或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集以给学生更多学习的机会。在课余的时间, 学院会举办一些关于作品集和简历的小型辅导会与讲座, 分析一些实用的例子, 并对学生自己带去的作品进行点评。

六、星期五工作室与研讨会 (Workshop/Seminar)

星期五通常都是没有课程的日子。但是学院会不时举办一些称为Workshop或者Seminar的小型讨论学习会。Workshop通常会邀请一些学院里的老师和高年级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负责举行。比如说, 某一周五举办草图表现的Workshop。教授会给全体学生发电子邮件希望感兴趣的学生前来参加。在工作室中, 高年级草图专长的学生和专业老师会给希望提高草图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学生可将自己已画的草图带去接受评讲和建议, 也可要求老师进行重新绘制以学习新的技法。又如模型制作的Workshop,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模型或者草图带到其中征求老师以及学长的制作意见, 同时又可观摩并学习不同设备的使用技巧。至于Seminar, 通常学院会邀请一些业界有名或者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前来做一些讲座, 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拉近与企业的距离。

这种类型的周五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机会, 也在课外为学生解决了他们遇到的各种专业上的困难, 同时增进了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不仅对学生个人, 而且对整个学科的建设也具有相当有益的指导作用。

七、Designmatters专家系列讲座

Designmatters是设计艺术学院举办的一系列在整个大学校园里深有影响的讲座, 主办方为工程学以及设计艺术学的院长和教务长。这系列讲座的目的在于探求设计、工程、技术和商业在创造成功创新产品和服务以及体验中的交互关系与作用。演讲者的选择是基于以上领域中的专家。学校专门制作了这个系列讲座的网站, 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听取专家的新思维, 获得新知识。比如去年在这个系列讲座中, 学校曾邀请到了著名的设计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 (Donald Norman) 来讲述社会性设计 (Sociable Design) ;IDEO在芝加哥的领军人物安得鲁·布鲁夫 (Andrew Burroughs) 来传授对于每天观察生活细节结构的心得;世界知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威廉·麦克唐纳 (William McDonough) 来宣传可持续性设计与运动, 等等。每一次讲座都选在不同的学院和不同的阶梯大教室。每次都要早去占坐位, 因为学生之多, 实在是盛况空前, 晚去只能站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这个系列的讲座与周五Seminar的不同点在于周五是学院请来的讲座人员, 因此基本为清一色的工业设计师。而系列讲座基于全校资源, 能够跨学科邀请到国际知名人士, 并且跨越学科背景, 吸引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前去聆听。

八、企业家中心

Technology Entrepreneur Center (TEC) , 被称为“企业家中心”, 是学校创立于1999年用来促进与支持教师、学生以及校友来把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推向市场的一个部门。它不仅提供多达14门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 还组织学生和校友参加一些周边的大城市如芝加哥等地的论坛, 邀请成功的企业家来上讲座课。每年, 该中心都会举办一些创业比赛, 获胜者将获得巨额资金来作为创业的第一桶金。参加的学生来自于各个专业, 只要是具有创新思想的突破性设计与发明, 都拥有获奖的潜力。

学校鼓励学生不仅仅做学院式的研究与开发, 也要将所学成果与实际社会相结合, 从而不仅造福人类而且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企业家中心的存在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可能性, 并帮助学生解答在创业路上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右图为Michael Callahan, 他开发了一种能够将神经学信号转化为语音的新技术, 从而帮助美国严重残疾的人们重新恢复行动能力和交流能力, 因此赢得了学校的创新发明大奖。同时他也希望他的该产品能够在2008年通过他自己的公司首次推广上市。

结语

当代纤维艺术设计特点研究 篇11

【关键词】纤维艺术设计 特点 多元化

纤维艺术主要指以传统或者现代造物用具以及造物手法,利用各种纤维材料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平面艺术、立体艺术、观赏艺术或者实用艺术。现代纤维艺术不仅包括一些生活实用物品(如挂饰、针织物等),同时也包括单纯的只是用来审美的装饰品(如壁挂、雕塑等)。纤维艺术设计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一种现代艺术设计形式。

1 现代科技对于当代纤维艺术设计的影响分析

1.1 纤维艺术材质的影响

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确实增加了纤维织物的生产产量。但是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而言,利用科技手段制作的纤维织物如出一辙,并没有手工制作的那么精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纤维艺术家的创作风格的多样化发展。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3D技术等高科技逐渐被应用于纤维艺术创作中,使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从以往的二维空间上升到三维立体空间。而且纤维艺术材质包括金属丝、毛毡、绳带、麦秆、衣服、磁带、玻璃丝、枝、纱网、苇子、电线、布匹、胶片等多种,纤维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风格选择相应的材质。

1.2 纤维艺术素材的影响

传统的纤维艺术素材主要源自传统文化或者自然等,应用的素材比较古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纤维艺术创作素材不断增多、创新,不仅可以取材于传统的纤维艺术素材,也可以取材于一些工业文明。比如,摄影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以及舞台灯光等现代艺术元素都可以作为纤维艺术设计的素材。而且基因工程、网络信息化、高科技以及生物工程等快速发展也为当代纤维艺术家提供了很多新的技术加工方法、纤维材料。

2 色彩在当代纤维艺术中的多元化

2.1 材质多元化衍生出更多的色彩

不同的材质都会有自身独特的自然属性,随着纤维艺术设计材质越来越多,也使得纤维艺术色彩越来越多。在工业革命后,陆续涌现出了维纶、腈纶、尼龙、丙纶以及涤纶等多种和传统棉麻材质特点存在较大差异的材质,纤维艺术家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合理搭配色彩,因而纤维艺术设计的色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丰富多彩的,纤维艺术家们可以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视觉效果也会更加多元化。

2.2 编制方法的多元化进一步推进了色彩的多元化发展

对于纤维艺术品色彩而言,材质色彩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属性,但是材质的属性并非固定不变的。如果在编织的过程中,采用斜纹组织、平纹组织等不同组织结构的编织肌理,可以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效果色彩,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触觉和视觉感受。因此,纤维艺术编织方法的多元化,进一步推动了色彩多元化的发展。其次,当代纤维艺术家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利用光元素。比如,纤维艺术品材质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反光的,纤维艺术家就会从艺术品、发光源的角度选择不同的材质,这样可以制造色彩的多样化。

3 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理念的多元化发展

3.1 审美形态理念的多元化

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很多纤维艺术家会在自己的艺术品中灵活运用电脑喷绘技术、机器印染技术、电脑复制技术等多种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增强纤维艺术品的科技性。当然,也有很多纤维艺术家不支持采用高科技技术,坚持传统的设计理念,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在设计创作过程中会应用传统的色彩、材质以及编织工艺。也有的纤维艺术家具有强烈的生态观念,会将一些自然元素应用于艺术设计创作中。正是由于纤维艺术家审美观念的不同,决定了纤维艺术的创作理念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3.2 情感多元化

当代很多纤维艺术家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常常会融入自己的感悟以及内心情感,增强纤维艺术品的情感色彩,这种设计更能够引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比如,韩国有一位著名的纤维艺术家——刘贞惠非常热衷于爱情,她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也将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和感悟巧妙地融入到了设计作品中。刘贞惠的作品中不仅表现了她对“爱”的理解,同时也通过垂直状体现了女性的身份特征,间接展现了她的生活态度以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鲍伟,赵燕青.基于当代建筑环境的现代纤维艺术创意与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4(15):72-73.

常兴选煤厂工艺设计特点 篇12

1煤质特点及产品结构

常兴矿为整合矿井, 批准开采2~11号煤层, 井田面积17.2382 km2, 生产规模0.9 Mt/a。矿井先开采2号煤, 待5号煤解离出来后开采5号煤, 两层煤均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主井提升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

2号煤层属低灰、低硫、低磷、高热值的1/3焦煤。5号煤层属中灰、中硫、特高热值的1/3焦煤。均具有强黏结性和良好的结焦性, 是良好的炼焦用煤。入洗原煤筛分浮沉组成情况见表1~4。

由表1~4可以看出:

(1) 入洗原煤灰分为33.45%, 属中高灰煤。

(2) 原煤灰分随粒度的减小而降低, 表明煤的机械强度低。

(3) 大于50 mm粒级块煤中矸石含量为7.91%, 属高含矸煤。可见矸含量占大于50 mm粒级的46.80%, 应预先排矸。

(4) 原煤各粒度级密度组成基本相同, 300~40 mm粒度级以大于1.90 kg/L为主导密度级, 占本级含量61.79%。

(5) 40~1 mm级与1~0.25 mm粒度级均以1.30~1.40 kg/L为主导密度级, 其占本级的含量分别为35.88%、28.97%。

(6) 各粒级1.50~1.80 kg/L中间密度物含量少, 40~1 mm粒度级1.50~1.80 kg/L产率为7.62%, 有利于原煤的分选。

(7) 各粒级浮沉煤泥灰分均明显高于原煤灰分, 矸石泥化严重。

(8) 原煤密度组成具有低密度物含量高、灰分低, 中间密度物含量低, 高密度物含量高、灰分高的特点, 有利于原煤的分选;原煤中低密度物含量高、灰分低, 可洗选出低灰精煤产品。

本厂入洗原煤为1/3焦煤, 产品定位为炼焦精煤。为保证精煤产品质量、排除较纯的矸石, 并增强产品的灵活性, 设计按生产中煤考虑。最终产品结构为:精煤粒度40~0 mm, 灰分小于10.00%;中煤灰分Ad小于45.00%;煤泥灰分Ad小于50.00%;矸石灰分Ad大于70.00%。

2选煤工艺

经比较, 推荐选煤工艺为300~40 mm动筛跳汰预排矸, 50~1 mm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 1~0.25 mm采用TBS干扰床分选, 0.25~0 mm粒级浮选的联合工艺。该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1) 因煤层较薄, 2号煤平均厚度为1.88 m, 5号煤平均厚度为1.16 m, 均含0~1层夹矸, 在开采过程中混入了大量矸石, 且底板矸石为泥岩, 因此设置动筛预排矸工艺, 提前把矸石排出, 可降低破碎矸石能耗, 减轻矸石泥化对后续煤泥水系统的影响, 为后续主洗创造良好的入料环境。另外, 动筛跳汰工艺系统简单、排矸粒度范围宽, 适合于大块排矸。

(2) 物料脱泥后煤泥量波动范围小, 为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提高了分选效果。另外煤泥无需经过重介质分选和脱介环节, 减轻了煤泥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 为提高浮选精煤产率创造了较好条件。

(3) 入洗原煤从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上部入料口自然落下, 无需泵送, 精煤、中煤、矸石直接从旋流器排出, 与有压入料重介质旋流器相比, 减少了物料在混料桶内的停留时间和由于泵送产生的泥化现象, 适合于本矿矸石易泥化的性质, 可以有效降低煤泥水系统中高灰细泥的生成, 有利于煤泥水的处理。

(4) 1~0.25 mm粒级粗煤泥采用TBS分选, 既能保证脱泥筛的脱泥效果, 又可大幅度减少浮选煤泥量。与常规的重介质—浮选两段工艺相比, 不但入浮煤泥量减小30%以上, 还能防止浮选跑粗和浓缩池压耙等问题, 脱泥筛筛板寿命也相应增加。

(5) 此联合工艺提前将块矸石排除, 降低了能耗, 减轻了矸石泥化对煤泥水系统的影响, 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主厂房三粒级联合洗选工艺的使用, 充分发挥了各种分选工艺设备的优点, 符合等λ最大产率原则, 降低了浮选入料量, 吨原煤介耗小于1.5 kg。

3地面工艺布置特点

选煤厂工业场地地形复杂, 南高北低, 地形标高在+1 490.0~+1 446.5 m, 高差较大。根据地形地貌, 工业场地采取台阶式布置, 本着单体建筑物少、带式输送机栈桥短、物料走向顺畅、大型建筑物避开填方区的原则, 经多方案比选, 最终确定了工业场地总布局, 其特点如下:

(1) 预先筛分车间、原煤仓、1号转载点位于第一台阶, 设计标高为+1 477.70 m;准备车间、选煤厂办公楼位于第二台阶, 设计标高为+1 466.5 m;主厂房、浓缩机、产品仓、外来煤封闭式储煤场等其他设施位于第三台阶, 设计标高在+1 452.30~+1 454.20 m。工业场地最大填高5.0 m, 最大挖深10.0 m。

(2) 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整个厂区长度较长, 带式输送机栈桥较长, 但中煤仓、矸石仓布置在靠近公路的位置, 装车方便, 且装车时对厂区内环境污染小。

(3) 浓缩池布置成双层结构, 直径为22 m, 上层为浓缩机, 下层为事故池, 有效节省了占地。

(4) 整个工业场地功能分区明确、选煤厂离矿井办公区远, 且不在同一台阶上, 有效减少了选煤厂噪声对生活区的影响。

(5) 工艺布置充分考虑了外来煤与矿井煤配洗或单独洗选的可能性, 工艺布局灵活。

4实际生产指标

2013年6月1-9日选煤厂生产指标见表5。由表5可知, 入洗原煤灰分波动幅度大 (28.71%~57.00%) , 平均原煤灰分为39.39%。精煤灰分在7.95%~9.80%, 平均精煤灰分9.06%。矸石灰分在77.01%~83.09%, 平均灰分为80.76%。

生产指标分析表明, 矿井生产原煤灰分波动大, 主要是由于煤层薄、夹矸量高。虽然精煤灰分波动较大, 但精煤灰分满足产品指标要求。矸石灰分在77%以上, 排矸效果好。另据现场统计, 经动筛排矸后原煤灰分稳定在25%左右, 说明动筛预排矸保证了进入旋流器原煤灰分的稳定, 分选效果较好。

5结论

依据煤质特点, 结合现场条件, 通过优化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分台阶布置建筑物, 避开了不利地形, 减少了土方工程量, 总平面布局合理。常兴选煤厂于2011年5月开工建设, 2012年11月一次带煤试运行成功, 目前已通过了竣工验收。实际生产指标表明, 该厂选煤工艺满足了现场原煤灰分波动大的特点。

摘要:根据常兴选煤厂入洗原煤的筛分、浮沉特性, 针对原煤灰分波动大、易泥化等特点, 采用动筛跳汰预排矸+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TBS粗煤泥分选+浮选的联合工艺, 并根据选煤厂地形分台阶布置建筑物, 避开了不利地形, 选煤厂建成投产后达到了设计要求。

上一篇:“一体两翼”模式下一篇:先心病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