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乐理教学反思

2024-05-19

小学乐理教学反思(共9篇)

小学乐理教学反思 篇1

乐理教学反思

篇一:乐理>教学反思

本周三,在幼师8班,我开了一节乐理课,这节课的课程内容是围绕一个主题音程,首先说一下这个内容,因为前面的内容是装饰音,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当中是有接触过的,而这个乐理音程的内容是从来没有接触课的,这个就对我的课堂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首先我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如何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到音程的这一课的内容中,我采用的是开门见山的方式,所以导致学生刚开始没有很快的进入状态。因为乐理是跟视唱练耳是紧密挂钩的,所以在利用练耳弹出两个音从而能直接引出音程的概念。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非常明显的,重点是学会音数和度数的计算,难点是学会区分音程的性质。对于音数和度数的计算,利用学生之前学过的基本音级的概念,然后半音和全音从而算出音数,因为音数这个概念是相对比较抽象的,跟数学相关联,所以学生接受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因为刚开始学生的注意力还是比较的集中的,所以讲这个应该是比较合适的,对于音数跟度数我配备的作业给她们做,题目是简单的,但是因为我没有把握好时间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很好的解决,在下次的课堂上我会努力更好把握好时间这个问题。本节课的难点是在于性质的区分,但是在这个知识点上没有很好的过度,让人觉得有点突兀,如果我能在题目中就出现有相同度数却音数不同的音程,那我相信这个性质的问题就能很容易就解决,所以在下个班就没有出现这个问题了。

另外一个配备性质的题目,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只是一味的在找作业,然后学生在写的时候,发现有些难做,又需要重复这些知识点,有些题目甚至这节课都没有讲到的却出现了,另外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没有利用课件,本来乐理课就是枯燥的,我相信如果加上课件整节课会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以上是我对上节公开课的反思,经过半个多学期的磨练,我觉得自己在大方向上面进步了,但是对于很多细节的方面没有做到很好,我觉得一切都还来得及,在以后的课上会更加的做到备课,备学生。

篇二:乐理教学反思

每次走进教室,都能感觉到学生们对音乐的渴望。我也在想:怎么样才能把每一堂音乐课上好,让学生在繁重的文化课之外也能够找到他们精神与心灵的乐园 怎么样才能通过音乐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在这个充满着物欲的时代得到最大程度的升华

音乐课是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他们热衷于流行歌曲、歌星影星,相反的却是孩子们对教育部门精心编排的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更不用说那些让学生们听起来枯燥乏味的欣赏曲了。我们的教材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地区的学校实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也存在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做深一步的探讨和反思。

一、课堂>音乐教学重点教什么

音乐课不单纯是唱歌课,但仅唱会歌曲的多,如何唱好歌曲的少。他们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专学唱歌,长久以来,学生就会感受到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注意力集中到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里。

器乐课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

欣赏课并非文学课。有些老师的欣赏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要掌握好定位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设计好的环节进行教学,而忽视了课堂突发,临时应变等。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

总之,现在的音乐课堂仍需要我们广大的音乐教师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教育不断完善和发展。

篇三:乐理教学反思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带来了音乐教育发展的新纪元,它改变了音乐课无地位、无组织、无核心的局面,音乐教育正在走向日益完善和系统的道路。

唱歌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喜欢唱歌,可是却不喜欢唱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喜欢唱象周杰伦等一些现代的流行音乐,难道是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好听,与学生现在的心灵差距太大了吗?通过我的观察不是这样,以前所谓的“唱歌”,就是老师教会学生唱会旋律就可以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状态,以及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教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做简单的介绍,比如有的歌曲离我们现在的是生活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像一些抗战时期创作的歌曲,如:《松花江上》《游击队之歌》,现在的孩子们包括我都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显然对歌曲的感情就很难掌握了,那么学起歌来的兴趣自然就没有那么高涨了,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这种题材的歌曲时,应该对歌曲的时代背景做详细的介绍,最好是结合DVD等有关影像资料让学生真正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教师以正确的歌唱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演唱,这样本来单调的课程就会丰富起来。

树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知道自信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自信心,那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事无成。而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那要怎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的。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找出学生的毛病进行纠正,这是每个声乐教师的职责,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保持和培养学生的细信心。

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良好的导入会使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

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过程,音乐课要生动活泼,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光靠老师能说、会唱、会跳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动起来,不能闲着,那可动的内容可真不少。

节奏模仿,节奏模仿的好处在于能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们希望准确地模仿老师的节奏,以便炫耀自己的反应能力,因此他们会很安静地听老师的示范。节奏模仿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解决歌唱中的节奏难点。教师把歌曲中的复杂节奏拿来拍一拍,学生通过模仿,对节奏进一步熟悉,歌唱中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画旋律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乐谱下画,一种是用手在空中画。在听范唱时,除了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外,我经常让学生看着谱子画旋律线。在视唱乐谱时,我会学生一起用手描出旋律线。这样,学生“有事做了”,听得就比较专心,而且通过画旋律线,可以感受到旋律的起伏对表达音乐情感作用。

总之,在唱歌教学中,只要我们摒弃长期形成的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发展。

小学乐理教学反思 篇2

一、 器乐教学意在激活学 生唱歌创造思维

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唱歌唱得好不好,最基本的要求是节奏和音准的正确性。小学生的音准训练是教学中的难点,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音准也就成为了音乐老师所共同关注的课题,我认为如果能有效地使用一些固定音高的乐器如竖笛、口琴来帮助学生训练听觉,对学生正确的音高概念的形成是非常有益和有效的。首先,我们可以从单音、音程入手,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学生吹奏,另一组学生唱, 然后再进行简单旋律的吹奏和视唱。最后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来练习,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效正音准的目的。在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教材中出现了二声部或三声部,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

二、 器乐教学意在激活学 生视唱练耳创造思维

视唱教学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唱出每一首练习曲,这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是一个难点,把视唱教学与器乐教学相结合,则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视唱的兴趣。在视唱训练时,学生一般对视唱的旋律不熟悉,音高音准都很难把握,这时,我们能给他们一个固定的音高, 他们就会觉得视唱不是很难了。在教学过程中,可先让学生自己演奏视唱谱,再进行视唱教学。例如,《平安夜》这首歌曲的曲调为3/8拍,5 - 6 5 |3 -- | 5 -6 5|3 --|2 - 2|7--|1 -1 |5 - -|6- 6| 1·76|5·65|3--|2-2|4·27|1--|3--1·53|5·42|1--|1--。节奏上学生不易把握准。教师在视唱之前可让学生用口琴吹奏一遍, 使学生对音高有一个固定的概念, 最后再视唱就能较快地把握音准。这样唱奏结合,学生兴趣盎然,避免了刻板枯燥。

三、 器乐教学意在激活学 生欣赏创造思维

欣赏教学是一种不易被学生理解的课程,因为欣赏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觉来理解音乐作品,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较难理解的,如果通过乐器与之相结合,就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旋律的情感,使他们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意境产生共鸣。例如:在欣赏第二册《快乐的啰嗦》时,让学生演奏作品第一部分的主题,这样学生不仅是一名音乐欣赏者,同时也是一名演员直接参与作品的演奏。这也使学生感觉到了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乐曲, 带有舞曲性的音乐,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再现了彝族人民轻歌曼舞、歌唱美好生活的欢快热烈的场面,由此可见,器乐教学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从听觉到情感感受的桥梁作用。

四、器乐教学与节奏的练习结合

节奏训练是培养学生内心的节奏和听觉的一种方法。我们都知道将节奏比喻成人身体的一部分的话,那么节奏就是人的骨骼,人没有骨骼是不能站立和行走的,可见节奏是音乐教学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在节奏训练时,利用一些打击乐器来进行训练,如锣、鼓、镲等, 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了一些常见的节奏型的音响效果,如xxxx xxx节奏时, 先由学生口读和手拍节奏,再让学生掌握这种节奏型,吹奏同一个音,如6666 666这样就使学生既进行了听觉训练 , 又增强了内心的节奏感。

要使乐器在音乐教学中发挥较好的作用,前提条件应是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一些具有难度的问题,老师应予以解决,这还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和专业技能。

当然,在器乐教学中还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必须注重趣味性,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贯穿审美教育,进而达到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心灵的净化,性情的陶冶。

(2)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培养从小规范的演奏和爱护乐器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初步的齐奏、伴奏及合奏的能力,注意增强其器乐演奏的表现力。

(3)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培养学习器乐的兴趣和习惯。兴趣是少年儿童学习音乐、 认识事物的倾向和需求的原动力。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创设一些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的有趣的教学形式和内容, 将其贯穿在器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反思乐理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篇3

关键词:基础乐理;音乐;乐理教学

基础乐理又名“音乐基本理论”,简称“乐理”。作为音乐学科的一门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课程,在中国古代就有“传统乐学”之称。19世纪末,传教士利玛窦将第一本西洋乐理传入中国。至此,基础乐理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一门技术性的理论。中国乐理的教学状况,正如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所言,中国“目前音乐艺术院校教学乃至国民音乐工作中所用的‘基本乐理’,实则主要是大、小调体系的‘应用理论’”;“不能否认,欧洲的基本乐理,对中国人学习、认识西方音乐,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欧洲音乐的应用理论,却在被我们当作‘基础理论’用。更有甚者,当碰到中国传统音乐与之相左时,有意无意地要让中国的音乐向它靠拢。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来传统音乐的文化厚积,却戴人家的眼睛看路,穿人家的小鞋走路,长及一个世纪之久地使用着人家的音乐应用理论为学子们‘打基础’”。[1]

1 记谱法

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一响即逝。如想再现已经演奏或者演唱过的音乐,就必须将音乐用相关的符号、文字、数字或图像等记录下来,这就是乐谱。古今中外有很多种记谱法,因国家、民族、时代的不同而异。就我国古代而言就有很多种记谱法,但当前乐理教科书中对中国传统的记谱法以及世界其他民族的记谱方法提及的甚少。长此以往,我们将中国自己的记谱法作为欧洲记谱法(五线谱和简谱)的一个附庸而被忽视或遗忘,这对我们学习和保护自己的音乐文化传统都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因为,如果我们不懂得自己的记谱法,就没有办法去了解我们传统音乐的发展形态以及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与教学,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的消失难道还能说是一个历史的“偶然”吗?这显然是和“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相悖的,当然,学习和了解世界其他地方的记谱法的意义也是如此。

2 声音的概念与乐音的概念

西方音乐理论家常常运用声学的评价标准来界定音乐的概念,于是,一提起音乐人们想到的就是唱歌、演奏、作曲等技术性层面的概念。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其概念是宽泛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群体因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对音乐概念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在这里,文化语境起着重要作用。

声音,作为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它是由于发音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既包括有规律和周期振动的声音,也包括非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和各种装饰性、发声晦涩的非乐音的声音。而“声音”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具备四个物理特征:音高、音值、音量及音色等。

现代乐理教材的“乐音体系”这一章节中关于“声音”的分类是这样的,声音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发音体振动状态规则,发出音高明显的音,乐音听起来悦耳;发音体振动状态不规则,发出音高不明显的音,噪音听起来刺耳。关于声音的分类及概念的界定,杜亚雄先生在其《中国传统乐理教程》(2004年4月第1版)中赋予了其新的内涵: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做有规律、周期性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物体做无规则的、非周期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称为“噪音”。[2]杜亚雄先生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宣读了《“摇声”观念的建立是“世界音乐”课教学的关键——在美国教授“世界音乐”的体会》。“摇声”——音高不是固定在某一点上,而是有所晃动和摇摆的声音[2]。观念的建立,完全打破了日常乐理教学与学习中对乐音概念的理解。“声音”是文化概念中的“声音”,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也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因汉、藏语系等语言具有声调的特征。因此,中国音乐中使用的最多的是那种在发音过程中音高有所变化的“摇声”或“腔音”。这与“西方学”意义上乐音的概念却大相径庭。

著名音乐人类学家内特尔认为,一种声音是否是音乐是由她的文化语境来决定的。因此,音乐中的声音——乐音与噪音是仅一个相对而言的范畴:能在音乐中使用的、悦耳的、能引起人类情感共鸣的声音都可以称为是乐音;否则,都称为噪音(即使是有固定振动频率的音)。

3 律制的使用与听觉训练

中国古代的律学体系是很庞大的,而在现代乐理教科书中对中国的律制介绍少之甚少(十二平均律除外),这对我们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以及世界其他各民族的音乐来说都是个缺憾。西方数字理性化的时代,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运用到极致,无论是乐器的制造还是音乐教学中我们对学生听觉的训练。因为,音乐也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对学生的听觉训练是相当重要的。但十二平均律作为庞大律学体系中的一种,对学生听觉识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我们往往忽视的一个问题。难怪我们对非洲“拇指钢琴”的音高的判断结果是“不准的”,因为,你是在用十二平均律的耳朵来听非洲律制原理制作的乐器的发音。其律学原理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音律音响,我们如此的推崇十二平均律,这种现象也难怪。

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世界上的各种律制之间没有高下之分,贵贱之别。十二平均律不是唯一正确的、先进的、科学的。也更不能用十二平均律的音高标准去衡量其他体制的音乐作品的音高”,“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3]笔者认为,中国现代乐理教学中加入中国传统律学与其他世界各民族的音乐的律制是很有必要的。

4 调式与音阶

在音乐教育论坛上面我见到一位音乐教师提出了一个关于旋律调性分析的问题:面对一条旋律,要分析其调式,有没有较好的规律和步骤可遵循?(这也是笔者在乐理教学中一直被困惑的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在论坛上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中有一篇帖子在讲到如何区分大小调式和民族调式的时候说:首先唱一下,确定是什么调式体系,“洋味”的是大小调式,“土味”的是民族调式。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我很愕然:“洋味”的就是大小调式吗?“土味”的就是民族调式吗?那“不洋不土”的应该属于何种调式体系?如果说这只是个简单的比喻,难道在当今世界上所存在的调式体系中,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就能说明问题的本质了吗?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篇4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基础乐理》是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学习基础乐理是为学好相关课程和后续课程打基础的。,它不仅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提供支持,而且也为声乐、器乐等表演课提供技术支持和思想基础。

(二)教学目的:

基本乐理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为和声、作品分析、复调、歌曲写作等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纲的修订是在总结教学实践情况基本乐理教学近几年来的发展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教学时数:

总学时:

68学时

周学时:2学时

开课学期 :

第一、二学期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把书本知识拓宽,拓深到最大限度,并要求学生把所学理论准确地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常用的的教学法有,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学时分配与实践要求。遵照精讲多练的原则。

(五)面向专业

音乐教育/幼儿教育/音乐表演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音及音高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讲授,使学生了解音及音高、乐音体系、音的分组、音域与音区的基础知识。基本要求:

学生能准确分清音的分组和钢琴与五线谱的对应位置。教学要点:

了解音乐的四大要素。教学时数:

4学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音及音高

第二节

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第三节

音的分组 第四节 音域及音区

第二章 音律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中的三种音律和它们之间的差别。基本要求:

初步辨别三种律制及三种律制的差别和用途。准确判断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与全音。教学要点:

三种律制在音乐实际的应用。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十二平均律 第二节

五度相生律 第三节

纯律

第四节

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第五节

等音

第三章

记谱法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正确记谱对音乐的学习及创作和表演有着积极的重要性。基本要求:

区分五线谱的各种正确记法。教学要点:

了解各种记谱法的作用和意义。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音符与休止符 第二节 五线谱

第三节 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 第四节 谱号

第五节 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 第六节 变音记号 第七节 省略记号 第八节 演奏法的记号

第四章

音程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音程的度数与音数、了解音程的性质。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识别和构成音程。以及音程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学要点:

准确和识别音程的度数与音数。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音程、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第二节 音程的级数和音数 第三节 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第四节 单音程与复音程 第五节 音程的转位 第六节 构成和识别音程的方法 第七节 等音程

第八节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第九节 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第十节 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第十一节 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第五章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了解音乐常用的速度、力度术语。教学要点:

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在速度、力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速度的标记

第二节 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三节 力度的标记

第四节 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六章 装饰音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音在音乐中的作用。基本要求:

初步辨别四种装饰音。教学要点:

四种装饰音在音乐实际中的应用。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倚音 第二节 波音 第三节 回音 第四节 颤音

第七章 关于旋律的知识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旋律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了解歌曲的基本曲式。基本要求:

通过分析歌曲辨别歌曲的发展方法和基本曲式。教学要点:

旋律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构成旋律的基本要素。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旋律

第二节 旋律发展的几种方法

第三节 旋律进行的方向 旋律的高潮 第四节 旋律的分段 第五节 乐曲的基本形式

第二学期

第八章 调式总论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调式、音阶、调性以及调式在音乐的表现意义。基本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讲解了解调式的特性。以及调式的多样性。教学要点:

调式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调式、音阶、调、调性 第二节 调式音级及其特性

第三节 多声部音乐中的调式关系

第四节 调式的多样性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第九章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以及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应用及其表现特性。基本要求:

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辨别歌曲、乐曲的调式以及特性。教学要点:

熟练掌握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旋律在音乐中的表现特性以及调的五度循环。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五声调式

第二节 同主音调、五种五声调式的比较 第三节 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 第四节 六声调式 第五节 七声调式

第六节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音级的名称和标记 第七节 同宫系统各调

第八节 包含升号的调、包含降号的调、调的五度循环 第九节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第十章 大调式和小调式

作品中的明确法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调式、小调式大、小调式的特性以种自然大小调式。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大、小调式的三种形式;大小调式的名称和标记以及关系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特种自然大小调、及其它们的表现特性。教学要点:

分析歌、乐曲的调式、以及表现特性。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大调式 第二节 小调式

第三节 大小调式音级的标记和名称 第四节 大小调式音级的特性

第五节 大调各调、关系大小调、小调各调 第六节 同主音大小调、大小调的比较 第七节 各类大小调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第八节 特种自然大小调 第九节 作品中的明确法

第十一章

和弦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构成和识别三和弦、七和弦。以及三和弦、七和弦的转位。

基本要求:

了解和弦在多声部音乐中的作用以及构成和弦的方法。教学要点:

熟练掌握各种三和弦、七和弦、在大小调式中属七和弦、导七和弦的解决。教学时数:

8学时 第一节 和弦 第二节 三和弦 第三节 七和弦

第四节 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 第五节 构成和识别和弦的方法 第六节 等和弦 第七节 调式中的和弦

第八节 和弦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第十二章

节奏

节拍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节奏、节拍以及各种拍子。熟练掌握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基本要求:

通过分析歌曲、乐曲辨别各种拍子以及它们在音乐的表现意义。教学要点:

节奏、节拍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节奏

节奏型

第二节 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 第三节 重音 节拍 拍子

小节 第四节 切分音

第五节 单节拍和单拍子 单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六节 复节拍和复拍子 强拍与次强拍

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七节 混合复节拍及混合复拍子

混合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八节 变换节拍和变换拍子

第九节 交错节拍 自由节拍 1/4拍子 板眼及板眼符号 第十节 声乐曲中的音值组合法及组合法中的例外情况 第十一节 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十三章

转调及交替调式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转调的意义和调的关系。基本要求:

通过分析辨别歌曲、乐曲在音乐中,调与调之间的关系。教学要点: 调的关系、(远近)准确分析歌、乐曲的转调。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转调的总概念

第二节 转调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三节 转调的类别 第四节 调的关系

第十四章

调式半音与半音阶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调式半音(辅助音、经过音)以及半音阶和半音阶的上、下行的写法。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准确判断经过音、和辅助音;以及在任何一个音上写出大、小调式的半音阶的上行与下行。教学要点:

调式半音与辅助音及经过音的密切关系。半音阶上行与下行的写法。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调式变音 第二节 半音阶

第十五章

移调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移调的作用和方法,准确把歌、乐曲移调。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移调。教学要点:

介绍移调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移调的练习。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移调的应用 第二节 移调的方法

三、考试考核

1.考试目的

乐理学习成绩的评定,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的量化检验和评估。旨在对师生的教和学起到双向的促进作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促进,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检验。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乐理的掌握情况,即使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进一步的改进。同时,学生也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考试的范围与内容

乐理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应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适应,主要包括音高、五线谱、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转调、移调等。教师在出题时,既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又要有所侧重。

基础乐理的考试内容: 音、音名、音律; 记谱法、常用记号; 节奏、节拍、音值组合法; 音乐的速度.力度及其标记; 音程、分类、标记、识别、构成; 调、调式、民族调式; 调式中的音程; 调式中的和弦; 调式变音、半音音阶、调关系 转调、移调; 装饰音等

3.考试考核的时间和方式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4.成绩评定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一)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三、教材及参考书 :

1.李重光编 《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年10月出版

2. 钱仁平、江海宁 编著 《基本乐理强化训练》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6年11月出版 3.李重光编《基本乐理通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大纲 篇5

《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适用专业:音乐教育专业(专科)

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三、学 时:48学时

四、教材选用:李重光编著,《基本乐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五、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全面掌握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并注重活学活用,不仅学会将其与其他音乐理论课程融会贯通,而且还要将其运用的声乐与器乐学习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讲述与音乐习题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下课习题的训练与教师的讲解并重。

(二)教学要求:了解乐音体系、记谱法、各种拍子、音乐的速度、力度及其记号;理解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节奏节拍、调及调的五度循环;掌握音及音名、音律、记谱法、记谱法中的常用记号、大调式、音程、和弦等知识,使学生获得理解音乐表现方法所必须的一般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内容

第一讲 为什么要学基本乐理 0.5学时

第二讲 音及音名 0.5学时 音是怎样产生的 音的性质 乐音体系 音名 音组

标准音和中央C

第三讲 音律 0.5学时 复合音与分音列 十二平均律 五度相生律 纯律

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

第四讲 记谱法

(一)0.5学时 什么是记谱法

简谱、五线谱怎样记录音的长短

简谱怎样记录音的高低

第五讲 记谱法

(二)0.5学时 五线谱怎样记录音的高低 变音记号 休止符

第六讲 记谱法中的常用记号 2学时

1、演奏法方面的记号(1)连音记号(2)跳音记号(3)保持音记号(4)琶音记号(5)滑音记号 省略记号 移高八度记号 2 移低八度记号 高八度重复4 记号 5 低八度重复6 记号 7 震8 音记号 9 反复10 记号 其他记号 ⑴ 延长记号 ⑵ 换气记号

第七讲 乐谱的正确写法 1学时

1、怎样书写五线谱(1)谱号的写法(2)音符的写法(3)休止符的写法(4)附点的写法(5)连谱号的写法

2、怎样书写简谱

3、音符排列的横列式与纵列式

4、五线谱、简谱的书写格式

第八讲 节奏节拍 1学时 节奏 节拍 节奏型

小节 小节线 弱起小节

第九讲 各种拍子 1.5学时

单拍子 复拍子 混合拍子 变换拍子 交错拍子 散拍子 一拍子

第十讲 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3学时 单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混合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声乐曲中的音值组合法 音值组合的例外

第十一讲 节奏中的强弱关系 1学时 节奏中的强弱关系在节奏中的体现 切分音

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

第十二讲 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1学时

第十三讲 音乐的速度、力度及其记号 2学时 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速度标记

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力度标记

第十四讲 音程的名称及其标记 1学时 什么是音程

音程的写法与读法 音程的名称与标记

第十五讲 音程的分类 3 学时

1、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2、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

3、单音程与复音程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音程的转位 等音程

第十六讲 怎样识别和构成音程 2学时

第十七讲 三和弦与七和弦 2 学时

什么是和弦 三和弦 七和弦

第十八讲 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2学时 原位和弦 转位和弦 等和弦

第十九讲 怎样识别和构成和弦

(一)2学时 怎样识别和构成大三和弦 怎样识别和构成小三和弦 怎样识别和构成减三和弦 怎样识别和构成增三和弦

第二十讲 怎样识别和构成和弦

(二)2 学时 大小七和弦 小七和弦 减小七和弦 小七和弦

第二十一讲 调及调的五度循环 1 学时 什么是调

升号调与降号调 调的五度循环 等音调

第二十二讲 大调式 2学时 什么是调式 大调式

调式音级的名称、标记与特性 调与调式

七、主要教学教参

李重光编著,《基本乐理》,1992年6月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李重光编著,《基本乐理通用教程》,200年9月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乐理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篇6

乐理的掌握,对于作曲、编曲、指挥、演奏来说,具有重要积极意义,那么乐理基础知识教学课件又应该怎么制定呢?

【旋律】

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

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

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

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

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

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

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

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

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

论高校基本乐理的教学创新 篇7

一、乐理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基本乐理是音乐理论教育科目的基础理论课程, 其有着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理论基础的教育任务, 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开发学生的音乐才能, 培养音乐审美”作为教学目标, 不仅为学生的表演实践提供可遵循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依据, 还为后续的音乐理论学习如和声、趋势分析等打好基础, 被喻为“通往音乐殿堂的钥匙”, 是学生理解和表现音乐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 培养学生良好音乐素养的基础学科, 帮助学生将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提炼概括成理论知识, 进而用完善的理论知识指导音乐实践, 建立起审美价值观, 从而产生音乐创新力。

二、乐理教育的教学创新

1. 教学理念的调整转变: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 基本乐理教学缺乏系统化、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一直以教师的理论和概念灌输为主,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角, 仅凭教学经验来引领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不厌其烦地讲解音乐基础知识, 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来通过考试和掌握知识, “教师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也绝非乐理教学课堂的个别现象。由于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和沟通, 教师无法确切掌握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容易造成学生对声乐知识片面性理解偏差, 这种知识信息的单向灌输与音乐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形成了鲜明的矛盾, 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以学生为本”早已是所有教育者的共识, 因此, 必须摒弃以往生搬硬套的教学模式, 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 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深切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程度, 积极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发展学生个性, 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和尝试, 为他们创造展示才华的平台和机会。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接受性学习,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 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让学生“学会”“会学”, 而且让学生“乐学”, 体会到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乐趣。

另外, 在考核评价方面, 也应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将班级学生分组的形式, 建立教师考核、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元评价考核模式, 将学生对音乐感知理解程度、个体表现力、团队合作力列入考评范围, 定期进行小组竞赛, 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 注重学生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 引导学生学用结合, 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对乐理的学习产生自发兴趣, 让一度枯燥的乐理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教学模式的整合优化: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合并教学

1.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内在联系

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同为音乐专业的基本学科, 基本乐理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对听辨各种旋律, 和声音程, 常用节拍节奏, 三、七和旋原位和转位及其解决, 听辨大、小调式、听唱、视唱等音乐基本概念和常识的掌握, 系统地理解并掌握音乐表现要素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 为后续课程做好理论知识储备, 视唱练耳侧重于对音乐感性认识, 组织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乐感和音乐美学观念, 训练学生积极地将音乐听觉语汇运用到创作实践中, 二者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 同服务于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的理解、鉴赏能力, 从而进行音乐艺术实践的教育目的。

视唱练耳为基本乐理提供实践基础, 基本乐理为视唱练耳提供理论指导, 基本乐理将视唱练耳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视唱练耳又将基本乐理回归到感性认识。比如, 仅凭“节奏就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这样文字概念, 使学生只能从理论的角度明白“节奏”这一知识概念内涵, 难以建立感性认识, 而通过视唱的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的击拍练习便能迅速的对节奏建立起感性的直观认识。换而言之, 如果学生仅能在书面上正确回答了节奏的相关概念, 而不能准确唱出, 那么所掌握的乐理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 无法对音乐实践进行理论指导, 对音乐只有流于表面的感性认识, 而无法掌握其内在的联系, 只有掌握了坚实的乐理基础, 才能将视唱练耳更好的应用于音乐实践中。

2.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合并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是相互独立的两门科目, 两者由专人专课的形式进行, 往往存在教学进度不一致的情况, 在教学上难以配合, 更遑论很好的结合, 视唱练耳中的提及的基本乐理知识, 经常被学生遗忘或还没有接触到, 视唱练耳又有着与基本乐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因此只能在授课过程中简单提及教学中涉及的乐理知识, 学生经常有“乐理难学”的感叹。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合并为一门课程, 通过课程的整合就可以解决上文提及的问题,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在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互为补充, 相互完善,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视唱练耳带动乐理的学习, 在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基础上, 掌握理解和运用基本乐理, 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运用能力;在牢固掌握乐理知识的基础上, 获得如读谱、记谱、视唱、听辨等准确的音乐要素把握能力, 从而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的立体化:音乐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基本乐理教学发展的瓶颈, 为教学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多媒体教学手段使乐理和声乐、器乐、音乐欣赏最大限度的进行有机结合, 多媒体音乐课件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 通过视频、音频、图像、图表等表现形式使学生对乐理知识有了直观的视、听结合的感性认识, 将枯燥、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转为音乐形象以立体化的形式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而一些传统教学手段不便于展示的难点、重点可以更为细腻的反复播放和对比, 逐小节、逐句的反复播放, 并可随时调整播放的速度、音调、音色, 减轻了教师反复伴奏和范唱的教学工作强度, 同时避免了因伴奏乐器造成的音律不准, 而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了其对知识的印象。

多媒体教学课件将乐理教学与多学科相互借鉴结合, 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 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实现了协作化教学, 克服了教师为中心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了增强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教学目标, 帮助他们将理论转化为音乐实践能力。

另外, 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网络的上传, 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丰富了乐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网络的时间空间的无限性也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使不同知识接受能力的学生有目的的、有选择的进行知识的获取、温习和巩固, 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五、教育目的的深层次化:多学科渗透提升艺术修养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与宗教、文学、舞蹈、戏剧、美术及数学等学科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 学科间的相互交叉, 使音乐具有了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产生共鸣的独特魅力。因此, 音乐人才的培养也应注重学生全方位的艺术修养提升, 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知识广泛、具备创新能力及学术研究能力和的高水平音乐人才。音乐专业学生由于音乐专业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时间而造成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艺术修养的薄弱必定会限制学生音乐才华的发展和发挥, 在乐理教学中, 更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内容, 深化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目的, 不仅将视唱练耳、键盘、和声等音乐相关学科与基本乐理教学相融合,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基本乐理不是孤立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存在, 而是可以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表演来加强的理论认识的体验。而且要加强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联系, 将其他艺术学科知识渗透到基础乐理教学中, 帮助学生建立审美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音乐美学价值的理解力和敏感力,

如讲解节拍和节奏时, 举例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让学生体味中国传统文学的韵律美;通过对建筑学学中洛可可风格的介绍来了解这一时期“崇尚华丽和纤巧”的音乐风格特征;通过音乐历史背景和创作者的人生经历的介绍, 来体会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 进而解读音乐的力度对作品感情的表现。

摘要:基本乐理作为艺术院校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 是学生理解和表现音乐不可或缺的的最基本工具, 是培养学生基础音乐实践能力和深化音乐理论的根基所在。但在现行的音乐教学中, 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 再及教学内容, 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增加了乐理的学习难度,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正是基于对上述乐理教学工作实践存在问题的分析, 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育方法、教育目的四个方面提出了基本乐理的教学创新。

关键词:基本乐理,乐理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宋飞, 王冰.浅谈对高校音乐乐理教学的创新[J].大众文艺, 2012年, 18期:232

[2]杨婷, 张义瑶.多媒体音乐课件在乐理和视唱练耳课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第10卷第一期:205

走进乐理知识的教学 篇8

不禁要问:我们的音乐教学到底教给了学生些什么?难道就只是教孩子会唱歌曲就行了吗?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如果学生缺乏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积累,如何提高演唱水平及音乐欣赏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综合审美能力?

一、运用故事激发学生认识唱名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们常被抽象的音乐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所困扰,教学在一种刻板机械的训练中重复,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对音乐知识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音乐知识的逆反心理。为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音乐知识的学习,我根据学生们爱听故事的特点,在学生刚接触唱名时,我把《音体美》报上一篇文章里的一个小故事改了一下讲给学生听:在美丽的大山中,有一幢非常漂亮的楼房,里面住着很多动物。一楼住着小老鼠do;二楼住着小花猫re;三楼住着小狗mi……楼房越高,里面的动物就越大,嗓门也越高。这些动物住在一起,发生了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为了让故事更加形象,我还专门绘制了标有唱名的图片,在讲故事过程中,我讲到哪个动物就拿出图片让学生唱出上面的唱名。这样教学形象、生动,学生乐于接受,在愉悦的情绪中记住了唱名的名称,并为以后识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更不是简单的重复。”“音乐是从心灵到心灵的艺术”,如何让知识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只要教师用心的观察,就会发现很多让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智慧。

二、多媒体创设意境,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音乐里的各种记号多的不胜枚举,要掌握这么多的记号,对学生来说确实是很大难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音乐知识教学,增强课题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乐理知识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件能够有效的缩短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感知时间。

我编排了这样一个小游戏:我把各种记号制成课件和卡片,多媒体出现那个符号,佩戴相应符号卡片的同学起立,并准确无误的说出该符号的名字,全对得分,反之不得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特强,为了不拖本组的后腿,当然会把这些记号牢记在心里。

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我充分运用网络游戏《快乐的音符》,引导学生通过电脑操作游戏,掌握音符的时值和一些基本的音乐符号,用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音乐潜力,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

三、创设教学情境,用律动激励掌握时值

音乐所表现的感情色彩并不神秘,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想象来达到理解音乐的目的。为了拉近音乐与学生的距离,我们不妨从学生所熟悉的、理解的身边事情入手,以近求远,创设音乐教学情境,让他们走进音乐。

时值在一首歌(乐)曲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时值的分类比较多: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音符、切分音等等,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通常容易混淆,晕头转向。针对这些,我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让他们用身体律动来表现时值的长短。如:学习x x x x时,找出四人组成一组,其他学生读节奏,这四人依次起立击打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能快也不能慢。由于学生击打身体时笑料百出,学生乐的哈哈大笑的同时,也记住了八分音符的时值。

再比如学习“前十六后八”节奏时让学生模仿小鸭子走路并学小鸭子叫“嘎嘎嘎”;学“x—”时模仿青蛙跳并学青蛙叫“呱—”;在学习附点四分音符时,让学生模仿夏天知了的叫声等,这样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效果也出奇的好。

四、运用熟悉事物提高乐理的认知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但完全脱手让他们识谱,还有一定难度。这时,我就找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如《世上只有妈妈好》,把乐谱抄下来挂在黑板上,一小节一小节分析给学生听:2/4拍是什么含义?什么是小节线?什么是附点节奏?旋律线是怎样运行的?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经过老师一分析,学生恍然大悟。这时,我再拿出另一首歌曲让学生分析,学生便会分析的头头是道,还不时会有“小惊喜”出现。

再如:在学唱歌曲《中国娃》时,由于学生对歌曲非常熟悉,学唱的很快,我鼓励学生对歌曲的伴奏运用学过的乐理知识分组创编节奏型。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敲敲打打的声音,这时,一个非常不和谐的声音从教室的后面传来,我很快发现了4组的秘密:他们用自己的餐盒、文具盒等手边的物品当起了打击乐器。拍子很准,遗憾的是只做了简单的强拍打击,所以噪音大,效果差。看着学生愉悦地表情,怎么办?我悄悄地走过去,首先肯定他们用手边的物品对歌曲进行节奏创编的形式,同时鼓励他们不光要创编强拍还要有弱拍,强弱结合才能让节奏更具有美感与欣赏力。通过我的指导,学生很快创编出一组明快流畅、强弱分明的伴奏,并且使各“乐器”间既富有个性又相互和谐。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乐理知识并不是不能逾越的鸿沟,而是一条轻松就能趟过的小河。只要我们多学习、多动脑、多研究,用一双慧眼来发现切入点,将困难问题生活化,用爱心触摸学生的心灵,找到与学生沟通的共鸣点,引导学生去感受、去理解、去鉴赏所要学的新曲,一定会让学生对乐理知识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及音乐欣赏能力。

小学乐理教学反思 篇9

一、EduOffice数字音乐教学软件

《EduOffice数字音乐教学软件》 由“EduOffice数字音乐教学授课软件”、“EduOffice音乐教学备课软件”、“EduOffice谱音同步工具软件”三款软件构成。

授课软件配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可实现音乐普及教学中的“听赏与歌唱”教学,及“乐理与器乐”教学;独立的备课软件,方便教师制作个性化的教学课件;特有的谱音同步工具软件,能让曲谱的音符、歌词与范唱、伴奏音频同步播放,让歌唱教学“活”起来。

EduOffice数字音乐教学授课软件 1.课本课件

配有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学用书配套课本课件,有效减轻老师的备课负担。所有课件均可进行乐谱播放,播放过程中可任意选择定位乐谱和歌词,并可变速变调。

2.音乐听赏课件

提供海量音乐听赏课件,满足不同年级的听赏需求。

3.范唱聆听与七式学唱

五线谱乐谱、简谱乐谱均可进行范唱播放、节奏播放、旋律播放、哼唱播放、唱名播放、试唱播放、伴唱播放。

范唱播放,播放该曲目完整的演唱、演奏示范; 节奏播放,人声演唱歌曲节奏,代替教师打拍子;

旋律播放,钢琴演奏该曲目旋律,还可设置128种演奏音色; 哼唱播放,人声哼唱歌曲旋律; 唱名播放,人声演唱歌曲音符的唱名; 试唱播放,人声演唱歌曲的歌词; 伴唱播放,播放歌曲伴奏。支持到白板的互相转换,方便讲解。4.选谱播放

在同一页面内可以分别播放五线谱和简谱乐谱。可从任意位置选择任意范围进行播放。可跨小节播放,可播放单音符。

5.选词播放

可通过选择任意歌词确定播放范围,包括多段落与跨段落歌词选择。支持段落、反复、跳转、省略等播放顺序标记,能实现乐谱的完整正确播放。包括终止符在中间位置。

6.更改音色、调式、速度

播放时可改变音色、调性、速度;还可直接操作电子琴或电钢琴的音色按钮改变音色进行播放,或调用电子琴或电钢琴的音色通过电子琴或电钢琴的扬声器发声。用户也可自行添加VSTI音色库播放。

7.集成化多媒体播放

音频、视频、动画多媒体教学资源播放器实现了音乐聆听、音乐欣赏、音响与音乐体验、音乐与相关文化感受。音频可实现变速、移调播放,视频、动画按教学需要切换演示,还可进行播放控制,播放中的动画、视频可进行板书标注讲解。

8.识读乐谱 支持五线谱课件教学、简谱课件教学、五线谱与简谱混合排版课件教学。乐谱课件可以进行播放视听,播放开始时自动识别拍号,方便学生掌握节拍,还可显示标注了拼音的歌词,满足低年级的教学需要。

9.一键显隐音名、唱名、线间

虚拟键盘可一键显隐音名、唱名,包含等音显示,并可随调式同步转换;可在虚拟键盘上直接弹奏发声,并在五线谱表标记出相应位置,使学生在学习中潜意识地吸收与利用基础乐理知识。一键显隐五线谱谱表线间关系,使得线间知识学习更加直观。

10.调式、音程尺、和弦尺与节拍器

系统支持15种调式讲解,13组音程尺,32组和弦尺同时对照讲解。

在五线谱表与模拟音乐键盘上的唱名随调号而改变,可直观地显示五线谱表与调号、音名、唱名之间的关系。

从小二度、大二度到纯八度等13种音程组,支持音程、根音、冠音、度数、音数等各种音程知识教学。定位音程根音位置,可以方便在五线谱表与模拟音乐键盘上找到不同性质的音程。

32组示范和弦,可进行三和弦、七和弦等各种和弦内容教学。定位和弦的低音位置,可以方便在五线谱表与模拟音乐键盘上展示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以及不同和弦的比对与讲解等。

节拍器,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节拍,播放速度,方便节奏教学。

11.等音讲解工具

虚拟钢琴键盘上的等音,可以根据键盘触摸区域直接输入,并在五线谱表上显示有升音符和降音符的变音音符。

系统具有乐理讲解模式,在讲解模式下自动记录键盘弹奏的音符、音程尺与和弦尺输入的音符组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并可进行板书标注,使得乐理讲解更流畅。

12.琴谱音同步映射

MIDI键盘、虚拟钢琴键盘与五线谱表相互映射,五线谱表线间显示,方便理解与讲解三者同步操作与显示,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示,使学生更易理解。

13.音乐知识库

提供20多万字的音乐知识库,包含乐理知识、中西方乐器知识、中国音乐(民乐演奏形式、中国曲艺、中国戏曲)、西方音乐、名曲名家等。音乐知识库对音乐课本中所出现过及涉及到的音乐知识进行图文讲解,并含有对名词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

1)一键切换88键和61键音乐键盘

2)可以即兴录制弹奏内容,反复回放、并支持导出MIDI文件方便传播,分享

3)内置白板讲解功能,提供铅笔、笔迹颜色、板擦、漫游等功能,可以在五线谱谱表上直接标注,使得乐理知识讲解更加方便

EduOffice音乐教学备课软件 1.独立备课软件

教师可完整按自己的教案设计,轻松完成一堂高质量表现力丰富的课件备课。

2.全音乐元素混编混排

支持五线谱、简谱、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文本、表格、图形混合编辑排版,可以输入文本,插入标题字、常用图形、表格,可对表格进行编辑,单元格合并、拆分。

3.五线谱课件编辑与制作

五线谱课件的编辑与制作,包括音符组输入、和弦输入、歌词输入,并具有符尾自动调整功能;也可手动选择符尾的摆放位置,便于多声部乐谱的编排,提高了老师备课效率。

4.简谱课件编排与制作

简谱课件的编辑与制作,可选择一个或多个音符添加减时线等,为教师的备课内容提供更多素材。

5.音乐符号的无障碍输入

文本框与表格可插入任何形式的音符、谱表、谱号、调号、拍号、乐理符号、演奏记号等。

6.音乐符号库

完备的音乐符号库,包括基础的谱表、谱号、调号、拍号、音符、歌词等;同时也包括变音记号、演奏记号、谱曲标注等,更具体地展现乐谱信息,帮助学生理解乐谱内容所传达的情感,支持乐理课件及音乐知识课件编辑与制作。

7.歌词智能关联与标注拼音

具有歌词智能对齐与歌词自动添加拼音、多音字功能;谱表、音符、连音线、小节线、歌词等元素能智能关联、移动。

支持五线谱、简谱乐谱与文本、表格混合编辑,可将谱表中的乐符和乐符组直接拖动至文本或表格中,可设置文本或表格中乐符的大小、颜色、行间距。

8.音符字符化

音符可插入文本框或表格内,以字符方式进行编辑;也可随时将字符化的音符提取出来恢复成音符状态。

9.教研交流

音符及乐谱片段可直接拷贝到Word、PPT等软件中,便于教研交流。

10.谱音同步软件

制作包含范唱、伴唱的音乐课件。

教学资源 1.课本课件

提供14套音乐课本课件,乐曲配套的可播放乐谱课件,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年级的教学需求。

2.音乐听赏课件

提供海量音乐听赏课件,满足不同年级的听赏需求。

3.基础乐理课件

提供十万字左右的基础乐理课件,对音乐课本中所出现过及涉及到的音乐知识进行图文讲解,并含有对名词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

4.中外音乐课件

提供民乐演奏形式、中国曲艺、中国戏曲、西方音乐、名曲介绍、音乐家介绍等中外音乐知识课件,近十万字的中外音乐课件富有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音乐形态特征,方便教师调用讲解中华民族文化,音乐文化多样性等内容。

5.乐器百科课件

包含中国乐器、西洋乐器在内的十五种类乐器知识课件,数万字的乐器百科课件方便备课所需、授课演示,有效提高教师备、授课效率。

6.完备的乐谱符号库 提供完备的乐谱符号库,包括谱表、谱号、调号、拍号、音符、音符组、歌词等。

7.丰富的乐谱标注符号库

提供各种反复线、强弱线等变音演奏标记;速度术语、力度术语、表情术语、演奏法术语、声部术语、曲体名称等演奏记号;各种谱曲标注符号。音名、唱名、形声字、指法记号。

8.教学图库

上一篇:大魔术师经典台词下一篇:桐乡景点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