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秦风《小戎》(共5篇)
诗经·秦风《小戎》 篇1
诗经《国风·秦风·小戎》原文赏析
《小戎》,《诗经·秦风》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秦地汉族民歌。全诗三章,每章十句。描写妇女对出征西戎的丈夫的思念。诗中既写了思妇思念的深切,但更多的却是对丈夫的赞美,并以此来加深思念的情感,同时也表现出内心的慰藉。诗的构思层次显豁,突出了一个带有后世儒将特征的人物形象。
小戎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滕。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轻型战车浅车厢,五条皮带扎辕上。马背有环胁有扣,引车带环白铜镶。虎皮褥子长车毂,花马驾车白蹄扬。思念夫君人品好,性情温和玉一样。他去从军住板屋,使我心乱真惆怅。
四匹公马壮又高,手中缰绳攥六条。青马红马中间驾,黄马黑马两边跑。龙纹盾牌双合起,内侧辔绳铜环套。思念夫君人品好,温馨但恨边邑遥。几时才能回家来?怎能想他不心焦?
四马合群披甲轻,三棱矛柄套铜镦。盾牌上面绘鸟羽,虎皮弓囊雕花纹。两弓相交插囊中,竹制弓架缠紧绳。思念夫君人品好,睡下坐起心不定。温良文静我夫君,明慧有礼传美名。
注释
(1)小戎:兵车。因车厢较小,故称小戎。俴(jiàn剑)收:浅的车厢。俴,浅;收,轸。四面束舆之木谓之轸。
(2)五楘(mù木):用皮革缠在车辕成X形,起加固和修饰作用。五,古文作X。梁辀(zhōu周):曲辕。
(3)游环:活动的环。设于辕马背上。协驱:一皮条,上系于衡,后系于轸,限制骖马内入。
(4)靷(yìn印):引车前行的皮革。鋈(wù误)续:以白铜镀的环紧紧扣住皮带。鋈,白铜;续,连续。
(5)文茵:虎皮坐垫。畅毂(gǔ古):长毂。毂,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圆孔,用以插轴。
(6)骐:青黑色如棋盘格子纹的马。馵(zhù住):左后蹄白或四蹄皆白的`马。
(7)言:乃。君子:指从军的丈夫。
(8)温其如玉:女子形容丈夫性情温润如玉。
(9)板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秦国多林,故以木房为多。此处代指西戎(今甘肃一带)。
(10)心曲:心灵深处。
(11)牡:公马。孔:甚。阜:肥大。
(12)辔:缰绳。一车四马,内二马各一辔,外二马各二辔,共六辔。
(13)骝(liú留):赤身黑鬣的马,即枣骝马。
(14)騧(guā瓜):黄马黑嘴。骊:黑马。骖:车辕外侧二马称骖。
(15)龙盾:画龙的盾牌。合:两只盾合挂于车上。
(16)觼(jué决):有舌的环。軜(nà纳):内侧二马的辔绳。以舌穿过皮带,使骖马内辔绳固定。
诗经·秦风《小戎》 篇2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蒹葭》这首千古绝唱中的“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等名句, 时至今日仍为文人墨客所引用。然而该诗其诗旨的到底是什么, 不同的年代, 不同的阶层, 出于不同的目的对其理解可谓莫衷一是, 各持己见, 以必要对其进行梳理和解读。
一.对“刺诗”说的解读
该见解当推《毛诗序》的“刺襄公”之说, 这一说法贯穿了封建社会的始终。《诗小序》说“《蒹葭》, 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 将无以固其国焉。”这种说法在《笺》、《疏》中得到进一步发挥。《笺》曰“若得周礼以教, 则民众自然服矣。欲求周礼, 当得知周礼之人。所谓伊是知周礼之人……在大水一边。”
清代学者崔述曾用历史考证的方法来证实“刺襄公”的说法。他在《读风偶识·秦风》中论《蒹葭》中写道, “…迨平王东徙, 地没于戎。秦虽得而有之, 而听信者寺人, 所经营者甲兵征战, 而不复以崇礼乐、敦教化为务, 人材风俗于是大变。然以地为周之旧也, 故犹有守道之君子, 能服习先生之教者, 见其政变于上, 俗移于下, 是以深自韬晦, 入山惟恐不深。诗人虽知其贤, 而亦知其不适于当世之用, 是以反复叹美而不胜其惋惜之情……”。
崔述是力为《小序》辩护的, 他认为《兼霞》是周朝守道之君子不满襄公的甲兵征战而隐居深山不肯出仕、诗人赞美叹惋之作, 是在考证分析历史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王夫之《诗广传》《秦风五论》之二也有类似的说法, “……呜呼!秦人收周土, 用周民, 面关以临东国, 屏周而拥之以令天下……天下怨秦之不仁, 恶秦之不义, 贱秦之无礼……《蒹葭》之诗, 刺之早矣!”这里所谓“秦人收周土, 用周民”是指秦襄公被封一事。
然而, 笔者认为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的话, 其诗旨并非如此。
首先, 时间的对应, 《蒹葭》创作时间应在平王东迁之后, 否则崔述的立论不成立。平王东迁的时间, 根据《史记》可推知, 是在诸侯叛周幽王 (襄公七年, 即公元前771年) 之后, 在襄公去世之前 (襄公十二年, 即公元前766年) , 平王东迁的时间在公元前771年至前766年之间, 处于西周末和春秋初期。而《诗经》的成书, 大约在春秋中期, 在书在平王东迁之后。因此成书的时间是对应的。但是, 《诗经》中最早的记录在西周初年, 最迟产生的作品是在春秋五霸时代。作品的产生时间跨度很大, 《蒹葭》的写作时间, 最早可为周武王灭商之后 (公元前1066年) , 最晚为诗经成书 (春秋中期) 之前, 而春秋的时间为前770年—前476年或前770年—前403年。即《蒹葭》的写作时间在前1066年-前587年之间的均有可能。对照平王东迁的时间, 前771-前766年, 被包含在整个大范围的中期, 因此, 并不能断定《蒹葭》的创作时间就一定是在平王东迁之后, 因此, 刺诗的立论不成立。
其次, 事实的对应, 襄公应确实“甲兵征战”, 否则崔述的立论不成立。据《史记·秦本纪》记载:“七年春, 周幽王用襃姒废太子, 立襃姒子为适, 数欺诸侯, 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 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 战甚力, 有功。周避犬戎难, 东徙雒邑, 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 赐之岐以西之地。十二年, 伐戎而至岐, 卒。”
我们看事实的对应看, 尽管秦人获得在关中地区自由发展的机会, 但是在建国之初, 还面临着能否生存下去的严峻考验。周平王赐给秦的土地, 实际上布满戎、狄部落, 秦国要存在下去, 就必须与戎、狄作长期的斗争, 不断壮大自己, 拓展疆土。最初几年的斗争, 均以秦国的失败而告终。秦襄公眼看着封赐给自己的土地却得不到手, 很不甘心, 于是连年向戎、狄发动进攻。秦襄公有一次率兵终于攻到属于自己的封地岐山, 但未能立足, 只好退回"西垂"故地。秦襄公十二年 (公元前766年) , 秦襄公讨伐西戎, 打到岐山时突然去世。可见, 秦襄公确实“甲兵征战”, 但应该看到, 他的甲兵征战与以后几代秦王侵略性的征战有着本质的不同, 不应作“暴秦”理解。而且, 在周朝有难时, 秦襄公曾率兵援救周朝, 在周朝为逃避犬戎祸难, 都城东迁洛邑时, 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可见, 襄公的举动符合君臣原则。此外, 襄公不废周礼。《秦本纪》记载, “襄公于是始国, 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观乐一事, “为之歌秦, 曰:‘此之谓夏声, 夫能夏则大, 大之至也, 其周之旧乎!’”秦之所以强大, 是“周之旧”的缘故, 这里的“周之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周的旧地旧人, 而应该是周礼乐礼。可见, 最起码在襄公时代, 秦还没有废周礼。至于以后的几代秦王废周礼而嗜攻战, 则与襄公无关。所以, 虽然甲兵征战是有的, 但是怨秦之不仁就不该归咎于襄公。“刺诗”的立论就无法成立。
此外, “刺诗”一说, 从《蒹葭》本身, 无论怎么读, 也很难体会到刺意, 也捕捉不到秦襄公未能用周礼而国人不服的信息。
二、对“情诗”说的解读
近代以来, 已开始用文学的眼光来研究《诗经》, 从诗的本意来分析诗旨。在分析《蒹葭》的过程中, 对这首诗的理解又存在一定的分歧。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的《先秦文学参考资料》和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认为《蒹葭》是一首怀人诗。
余冠英说“这篇似是情诗, 男或女词。” (《诗经选》中华书局2012年9月北京第1版, 第127页) 高亨认为“似是情诗”。 (《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168页)
大多数学者赞同这是一首情诗, 写一个青年在露重霜浓的秋天, 徘徊水边, 思念情人。
认为是情诗的理由, 除了《蒹葭》字面上的含义, 还因为相会于水边是古代爱情活动的一种形式。
在《诗经》中所写的爱情诗, 描写发生在水边的爱情活动的诗至少有十首, 写男女在水边相会的诗也有不少。
如《郑风·溱洧》:溱与洧, 方涣涣兮。士与女, 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 洵訏且乐。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 赠之以勺药。这首诗反应古老的游春风俗。游春时男女之间可自由会见、恋爱, 而这种活动多在水边举行。
如《周南·汝坟》:遵彼汝坟, 伐其条枚;未见君子, 惄如调饥。如《鄘风·桑中》: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郑风·寨裳》:子惠思我, 褰裳涉溱。子不我思, 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然而, 余冠英和高亨都只是认为“似是情诗”, 未下定论。表示仍然存在怀疑。
首先, 我们知道, 《诗经》中有大量爱情诗, 他们的共同点是大胆、泼辣、热烈、明朗。而《蒹葭》不仅意境朦胧, 而且意思也非常含蓄。就诗歌的外在特点而言, 《蒹葭》与古代情歌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
其次, 没有描述女主人公的形象。《关雎》的女主人公是“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而《蒹葭》没有正面描写女主人公。
第三, 男主人公从一开始就看到和爱人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 他之所以上下追寻, 并不是因为“伊人”可以将来做他的配偶, 而是因为他无法忘记她。
三、祭祀水神的“镇魂歌”说的解读
日本人白川静, 因《汉广》篇三家诗有汉水女神的传说, 指此诗为汉水上游祭祀女神的歌曲。
长期以来的诗经研究, 是以毛、郑诗学为出发点的, 国风诸篇多附会了《诗序》中的列国故事, 这几乎压倒了《诗经》作为古代诗歌的本质。而白川静认为, 应排除从来诗意解释中错误的故事附会, 恢复《诗经》作为古代诗歌的本来面目。
白川静认为, 《诗经》里的许多诗篇与中国古代的祭祀习俗有关。当时的氏族社会, 继承了古代社会崇拜神明的习俗。在相应的季节里, 会在自己祖先世代生存的地方, 举行一种祭祀的典礼。在祭祀的典礼上, 会吟唱一种祭祀歌谣。
白川静将《蒹葭》与祭祀水神的歌谣《湘君》和《湘夫人》做比较, 发现两者的共同点是:第一, 同在秋冬之交进行;第二, 水神在江中逍遥, 等待祭者的追寻;第三, 祭典是以祭者追寻女神的形式进行;第四, 最终见不到女神踪影, 在嗟叹唏嘘之中结束全诗。
四.总结
除了以上几种对诗旨的不同说法外, 宋代朱熹在解释《蒹葭》时说“言秋水方盛之时, 所谓伊人者, 乃在水之一方, 上下求之皆不可得, 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强调的是无所知。笔者认为, 《蒹葭》从情境上判断, 是一首在祭祀水神时吟唱的歌谣, 从内容上推断, 歌谣的创作者, 则是在歌谣之中寄托了自己期望一展抱负的情思。这种歌以言志的思想古已有之, 一脉相承, 先有《蒹葭》, 后有《湘夫人》, 乃至曹植的《洛神赋》。
参考文献
[1]冠英《诗经选》, 中华书局201 2。
[2]高亨《诗经今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80。
[3]裴溥言《诗经》, 中国人民友谊出版公司。
[4]白川静译《诗文国风》, 平凡社1 998。
诗经·秦风——《驷驖》 篇3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注释】:
驖:音铁,毛色似铁的好马。
六辔:六条马缰绳。
公:秦国国君。
媚子:宠爱的人。
奉:奉献,国君狩猎,掌管苑囿的官要驱起野兽出来 ,让国君射猎。
辰牡:按季节奉献的野物
左之:从左面射它
輶车:一种轻便的车。
镳:音由,轻车
猃,歇骄:良种猎犬
【赏析】:
《诗经·秦风·蒹葭》赏析 篇4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在一个秋天的早晨,芦苇上霜露浓重,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诗人冒着秋寒在岸边徘徊,寻找所思念的人儿。她(他)在哪里呢?河道回曲盘纡,道路艰难遥远,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远远望去,所思念的人儿“宛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及。“宛”字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苍茫的环境氛围,迷茫的内心情感,隐约的目标闪现,把作者“欲即不能、欲罢不舍”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
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凄迷气氛,以此来烘托主人公怀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心情。诗的第二、三章采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 “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每章开头两句写芦苇上霜露的变化,以此来暗示时光的流逝,使人意会到他(她)已经在秋水畔徘徊了一个清晨。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诗经》研究专家余冠英认为“这是一首情歌,男或女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
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诗经中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中的重章,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具体到本诗,改动的只是韵脚: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晞、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涘、右、沚”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变化之中又包含了稳定。同时,这种改进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本诗三章兴句写景物的细微变化,不仅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而且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伊人”的心情,将情感表现得深隽细腻、绵邈不竭。
诗篇呈现朦胧的意境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本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诗意的空幻虚泛给阐释带来了麻烦,但无疑也因而扩展了其内涵的包容空间。诗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诗人拿来单纯的歌咏,其中更蕴育着某些象征的意味。“在水一方”为企慕的`象征,“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也不过是反覆追寻与追寻的艰难和渺茫的象征。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依然遥不可及。
拓展阅读:
作品简介
《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营造了一种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创作背景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吟诵 篇5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01、石按:这是一首传诵很广、影响很深远的爱情诗。全诗通过夜里白露的变化,暗示了伫立在河边思念对岸情人的时间很长,感情真挚热烈。全诗情景交融,委婉动人。
02、蒹(Jian):草本植物,长在水边芦苇一类的草,又名荻
03、葭(Jia):初生的芦苇
04、苍苍:〖石按〗苍本指要青色(包括蓝和绿)或灰白色。那么从南方的角度来说,降霜的季节当在十月底以后,时值深秋,芦苇不太可能还是绿色,不过诗经本北方文学,而北方霜期个别地方甚至可能一年有七八个月,因此不大好确定芦苇究竟是什么颜色。但是,我们应该可以想象,既然白露凝霜了,那么多半也就应该是呈现出寒霜之白色了。说到此,似乎“苍”的含义已经明朗了,其实不然,纵观全诗,蒹葭之“凄凄”为满眼辽阔凄迷之境,而诗经为诗多同义或近义反复吟唱,与之相呼应,“苍”则当为苍茫意,形容茂盛延绵、空阔无际才是正解。
05、凄凄:萋萋,犹苍苍也
06、采采:同凄凄
07、露:夜里气温降得很低(仍高于零度),以致于空气中的水汽因为饱和而冷却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植物表面的水珠。
08、为:凝结成
09、霜:气温降到零度或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草木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10、所谓:所说的,所思念的
11、伊人:那个人,多指女性
12、一方:另一边
13、湄(Mei):水边水草相接处,即岸边
14、涘(Si):水边
15、溯(Su):逆着水流方向前行。溯洄,指逆水而行;溯游,指顺水向下漂流。
16、洄(Hui):水流回旋,此指弯曲的河道
17、游:水流
18、从:寻找
19、道:道路,路途
20、阻:阻挡、阻碍,指艰难
21、跻(Ji):上升,往高处登,指道路陡起
22、右:迂回弯曲
23、宛:宛然,仿佛
24、晞(Xi):干
25、已:停止,未已犹未干也
26、坻(Chi):露出水面的小沙洲
27、沚(Zhi):水中小块沙滩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