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回归课堂(共11篇)
让国学回归课堂 篇1
让国学回归课堂
国学的熏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对提升中小学生的道德、人文素养、性格养成都有很大帮助。让国学经典回归课堂不仅可以修身养性,增加智慧,还可以引领我们回归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善良风气的形成。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学校教学的国学经典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些平日里大家说得比较多的国学启蒙经典;也有《声律启蒙》、《古代名句选读》、《朱子家训》、《增广贤文》等经典书籍,此外还有著名的“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学生所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学生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国学回归课堂让我们来了解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选择国学中的经典何其重要,它能为学生点燃一盏智慧心灯,能雕琢孩子温文尔雅的气质,能塑造孩子知书达礼的童年,能奠基孩子德行高尚的一生!
在大力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今天,让国学回归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知识、国学思想,应该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尝试。现浅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营造浓厚国学氛围。
国学回归课堂,老师的教学必须打破沉闷无趣的气氛,改变一成不变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全文——背诵默写”的传统教学模式。学校应该在校园布局精、雅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建筑文化、塑像文化、园林文化等民族传统文化等在校园美化方面的特殊作用。国学经典名句、书法篆刻与墙体文化紧密结合,诗词歌赋充溢眼帘,古色古香的教育设施之间散发着浓郁的国学气息,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举手投足之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国学经典点滴渗透,加深兴趣。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家之计在于和”,它的字面意思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是春天,一天之中最好的时间是早晨,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是勤劳,一个家庭中最宝贵的是和谐。好多孩子都知道这句俗语,如果在课堂上老师们再稍稍指引,他们不是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生需要懂得有很好的规划,每年都给自己制定一定的目标,并且努力去实施,这样的人生才会过得充实 而有意义。
三国刘备文曰:“莫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做。这句话值得让世人知道并铭记在心。后世人传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班级里开展“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班会活动课,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活动使同学们能更好的分辨善恶,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抑恶扬善,让孩子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主动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让我们的学生做智慧之人。
三、让经典诵读成就学生的人文气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像这样优美的诗句,深刻的含义,正是我们的孩子平时很难接触到的。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给孩子们挑选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经典作品,通过诵读,使学生感悟我国所独有的诗词歌赋优美的语言、韵律,体会作品中蕴含的自然美、人性美,进一步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们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在学校和班级的布置中也可以体现这些内容,板报、手抄报、文化墙都可以作为宣传阵地,校园广播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班为单位利用跑操前整队进行经典诵读,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新的课程,新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话题和新思维方式,提供给老师和孩子们一个新的平台。国学的研究和实践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在语文课教学中加强国学教育,方法思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长期坚持经典诵读,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能让国学的儒雅恬淡、坚韧含蓄走进学生的心灵,内化为高贵的气质,使其受益终生。
四、通过诵读国学激发情感,悟出道理。
小学作文教学中,素材的选择取舍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家庭的温馨,父母的呵护是其中极好的素材,但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被宠被惯,与父母的隔阂渐增,从这一角度讲,如何突破学生的这一认识障碍就成了作文训练的难点。
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在诵读《三字经》中品味含义,“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朗朗上口的文字,读起来容易记忆,比一般的说教更易深入学生心理。可能在学生心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触动,但最起码也是个触动。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想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会慢慢显现。
谚语有:说个篱笆不是墙,哪有女儿不疼娘?说个喇叭不是铁,哪有女儿不疼爹? 《棉鞋的里的阳光》、《胖乎乎的小手》等课文,都是在歌唱亲情,提倡爱父母、爱家里的每一个人,由于在平时的点滴积累,孩子们很容易就理解了“爱”及如何向父母表达“爱”,当有学生在课堂上讲“只要爸爸妈妈高兴我就会很高兴”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爱”的火苗正在所有人的心中点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将会燃起“大爱”的火苗。
五、让诵读经典进入习惯。
利用学校开设每天二十分钟“诵读国学经典”,精选《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古诗词、格言警句等,每天利用投影仪播出,让学生每天诵读,受到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每天的校园音乐也融入中国古曲。借此提升学生的修养品味。由此我认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得不充分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国学文化回归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经史子集,学习民族的诗词歌赋及其它经典作品,使语文教学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链条。为此,我们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竭尽全力,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已任,让国学教学回归课堂。
让国学回归课堂 篇2
一、从“趣”字入手
现在社会提倡人文性, 把“人”放在首位, 在教学中, 作为教师就应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 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要提高课堂有效性, 就要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 把学生放在首位。在教学中, 谈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事情, 让他们对课堂充满好奇、充满期待, 同时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也应符合学生的心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书”》是一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的课文,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 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 不必作过细的讲解, 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因此, 我充分抓住课文对话多的特点, 设计了学生们所喜欢的“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评一评”的形式,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主地诵读、感悟、发现和体验, 初步认识化石, 认识这本最大的“书”,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同时, 创设多个有趣的情境, “说一说”:最大的“书”指什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想一想”:长大后“川川”想干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兴趣盎然, 在轻松愉快中学生既明白了“最大的一本书”, 又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志向, 对今后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抓“情”字渗透
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情感, 有的溢于言表, 有的内藏深秀。一篇篇课文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最好体现。作为教师, 就要通过文本这个依托, 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思想感情, 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触摸春天》中, 教师可先从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入手:春天在我们的眼里是多姿多彩的, 在盲人的眼里却是一片黑暗。然而对生活的热爱使盲童安静以她独特的方式感受着春天的美好。接着在看看、读读、想想中让学生初步感受盲童的真实生活和 她内心的渴望, 然后再默读课文, “看看, 课文中哪里是最让你意想不到的?请拿起笔来画一下。”让学生通过动手找出文中描写自己认为意想不到的句子, 锻炼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能力, 提高他们对生命美好的感知。同时巧妙地设计让学生想象和安静一起闭上眼睛, 闻着花香, 顺着花香飘来的方向, 把双手拢起来, 拢住了那只美丽的蝴蝶……
这时, 你感觉到了什么?你此时的心情呢?如果当时你就在那, 当你看到这一幕, 你想说什么?
生:她根本就没有失明。
生:她眼睛失明, 她的心却可以看到东西。
……
问心, 心会告诉你一切!生活是多美好, 我们怎能不热爱生活呢?盲童安静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作为在课堂上学习的每一位学生更应追求自己的理想, 放飞自己的梦想, 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样, 学生的情感由原来的惊讶变得佩服, 明白了安静是在用心灵叩开生活之门, 感知着这个缤纷的世界。同时, 也能跟随课文沉浸在热爱生活的喜悦中。学生的感情体验可谓是水到渠成。
三、靠“创”字延伸
如果我们教出的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 那么这样的学生绝对会让我们失望。有希望才会有发展, 社会才会有进步。有希望的孩子一定是有创造力的。学习了《触摸春天》这篇课文, 有独创性的孩子一定会因此产生自己的想法, 这时教师可相继提出问题, 进行生活延伸, 深度探究: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 或者你想对老师、同学们说些什么, 拿起笔, 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 在孩子们的眼中, 世界也是丰繁多样的。我们要通过引导, 让他们真实地展现自己独特的世界, 挖掘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四、在“读”字扎根
在语文教学中, “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当然“, 读”的方法有很多种, 默读、速读、朗读……在读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眼的感知, 脑的思考, 嘴的发声, 耳的倾听, 调动自己的情感表达, 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真正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仿佛一棵树, 只有扎根在深深的泥土里, 才能长得枝繁叶茂, 才能长成苍天大树。语文学习也是如此, 只有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 读出形, 读出情, 读出神, 这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 陶冶他们的情操, 有着深远意义。
总而言之, “有效教学”的“教学”只是指教师的“教”, 即研究“有效教学”是研究教师的“教”是否有效, 是高效是低效还是无效。当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趣”字入手, 抓“情”字渗透, 靠“创”字延伸, 在“读”字扎根;当我们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 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时, 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有进步、有发展……让“有效”回归课堂!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可以让学生从兴趣入手, 在教学中既要丰富学生的情感, 还要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也要让学生多读。以此让“有效”回归课堂。
让“国学”回归本位 篇3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华夏大地上,当什么事到了成“风”、成“潮”、发“热”的时候,就值得注意和警惕了。本来,通过媒介,传播一下国学知识,弘扬一下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也是应该肯定的。在重振民族精神、重构国民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这些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之相适应,在中小学教材中,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接受中华文明的熏陶和启迪,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不知为什么,有人却突然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认为解决世风日下、道德失范、信仰缺失、思想迷惘的“灵丹妙药”就是普及和强化所谓的“国学”,在全社会轰轰烈烈地倡导穿古装,读古经,诵古文,实在让人难以理解。自古以来,饱读诗书之人,既有谦谦君子,也有卑鄙小人;既有忠良之士,也有奸恶之徒。况且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许多被古人所推崇的东西,在今天看来,并不都是正确的,有些东西可能还是有害的。因为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打有那个时代的烙印,特别在民主、法制、自由与平等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理念时,许多过去认为好的东西,也都有重新审视的必要。耐人寻味的是,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当年面对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时,也是极力想着要“克己复礼”,但他那些不合时宜的主张并未赢得喝彩,而是四处碰壁,以至于想“乘桴浮于海”,倒是他静下心来潜心办学,反而成就了万世之名。所以,我们不能指望用“国学”来解决当下价值取向和行为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不能用形式主义的“复古”活动来倡导“国学”,使我们的学生在历史与现实中找不到相应的“对接口”,从而陷入自我迷失的状态。
也许,各地的学校在做这些事情时有着良好的初衷,真心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些形式,让学生能够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但事与愿违的是,所有这一切,让人看起来都像是在表演节目,每个学生也都只是其中的一个角色而已,对他们而言,除了好玩之外,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
这里还有一个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一些表面热热闹闹的东西,往往很难落实到实际当中,最终总会流于形式。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那些贪官污吏们有几个是对党纪国法不熟稔的,他们在台上时讲得何其精彩,但有用吗?没有,还是在不断地“前腐后继”,而在法庭之上的所谓“忏悔”,大多都是骗人的空话和正确的废话。所以,关键不是他知不知道,而是他做与不做。当所有的东西都进入表演的层面,包装的层面,便会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从而成为一种符号。现在媒体如此发达,几乎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乎什么道理都可以讲得透彻得不能再透彻了,但许多时候仍然是道理人人知,做起来不容易。所以,即使“国学”需要推广,需要宣传,也不要“刮风”,不要表演,不要炒作,今天的人也还没有无知到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不明白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而非得听古人怎么说了才能作出判断。我们要学习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思想,但不是为了复古,不是为了让时光倒流,而只是为了借鉴,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对历史的虚无和对现实的虚无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让学生们在既不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作“国学”之秀,难道不觉得有点舍本而逐末吗?
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回归课堂 篇4
让数学回归课堂
(226200)江苏省启东市特殊教育学校
沈
杰
数学对智残儿童来说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科,即使是简单的数字、简约的图形、简单的加减乘除也是他们难于逾越的门槛。在数学面前常常表现为兴趣不足、前学后忘、边学边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提高智残儿童的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特教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按照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从这一理念中不难看出,数学教学必须面对现实生活,让现实生活与学习数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使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特教的数学教学更应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学习数学中回归生活。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数学的加减乘除、数的度量与计算均来自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是现实生活的抽象与概括。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智残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是什么?就是其在现实生活中所取得的经验-----一张嘴巴用来吃饭,二只耳朵用来听声音,十个手指用来玩玩具等一些数的原型。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之上,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掌握数学。
1、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我们在具体实施数学教学时,首先要分析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然后在教学时,一是教师焕起学生对生活情景的回忆,使他们从平日的生活情景中想到数学问题。二是教师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把生活情景再现在学生面前,在这特定的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实践、观察来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数学第七册《时、分、秒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正点钟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当分针不正好指向12点时,现在是几点钟呢?我们是从几点钟开始上课的?到几点钟下课?(这是生活中经常有人询问的问题,这就是生活情景的一部分)学生就会感到只认识正点钟是不够的,就自然产生问题:分针指向每一个数字时是几点呢?数字之间的每一格有什么用呢?分与时是怎样的关系呢?等问题。通过观察,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从生活事例中寻找数学“原型”
小学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课桌面、书本的封面、小手帕、黑板、门、窗等等都是“正方形、长方形”概念的原型。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生活中的“原型”变为数学学习的对象,学生就会在把现实问题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对概念就更清楚、更容易掌握,这时候的学习也就变得格外的轻松、格外的愉快。如我在教数学第七册“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先利用“分簿本”“分食品”等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分东西”的生活原型引入课堂,让学生说说平日我们分东西时是怎样分的?今天老师把手中的铅笔分给你们,看看这样分你们有意见吗?于是把手中的14支铅笔不平均地分给7个小朋友,问:这样分有意见吗?有什么意见?怎样分才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了“平均分”的概念,也懂得了平均分的意义。
3、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我们教师必须根据智残儿童的生活背景,从其生活背景出发,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让学生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元的认识和简单计算”时,认识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他们平日接触到的大多是10元以下的币值,与50元、100元币值接触较少,所以在进行“简单计算”时,重组了教材,暂且以计算10元以下的币值为主,待这些计算熟练了,再进行更大币值的计算。在“认识元”时,首先让学生说说你知道哪些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由于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较为紧密,学生很快说出有“1元”“2元”“5元”“10元”四种币值。然后让学生说说你见过“3元”“4元”“6元”“7元”等币值的人民币吗?学生马上发现了其中的数学问题,小脑袋里出现了问号,如果请你拿7元钱,该怎么拿?这时课堂又热闹了起来,他们开始了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有的说:“一元一元地拿,拿七个一元。”有的说:“拿3张2元,再拿1张1元”„„最后探索出共有这样几种方法:1+1+1+1+1+1+1=7 2+2+1+1+1=7 2+1+1+1+1+1=7 2+2+2+1=7 5+2=7 5+1+1=7 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元”的认识,又学会了简单的计算,当然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开始,积极地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数学学习方式,寓数学教学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生动有趣。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产生了与数学的亲和力。如在教学“7的认识”时,组织学生开展套圈比赛,用铁丝圈去套地上的玩具动物。全班刚好有7个小朋友,分男、女两组,问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一共的几人?从而懂得了7可以分成3和4。接着再让每个学生拿7个圈,看谁套得最多?套好以后各人数一数你套中了几个?没有套中的有几个?合起来有几个?由于各个小朋友在活动中所发生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套得多,有的套的少,呈现了7 的各种不同组成情况。这个活动是小朋友十分喜爱的活动。从现实情景中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数数,知道了数的组成。在活动的最后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方法,如: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移多补少、移少补多、等量代换等在现实生活到处可见。如我们到菜市场上去买菜,青菜每斤1.5元,买了1.8斤,要付多少钱?我们常常会这样心算的:每斤1.5元,2斤就是3元,每斤1.5元即每两为0.15元,2两就是0.3元,2斤去掉2两是1.8斤,3元去掉0.3元就是2.7元。这就是“多加要减”的数学方法在生活实例中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在教具体的数学方法时,不要只黑板上讲“多加要减”“多减要加”之类的计算方法,要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例中去感悟、去理解。
二、让数学回归社会生活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很明确,是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在工作中需要数学、在生产中需要数学、在生活中需要数学、在学习其他知识时也需要数学。所以现实生活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归宿点。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时,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这样既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又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之后的快乐。
1、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事件
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由于它可以用来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人们可以用所学的数、符号或图象这些语言去描述世界,可以用严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用一串数字来表示“电话号码”一可表示某人某单位的电话,二可用这串数字拔打这个电话。再如“××新村58#605”是“门牌号码”,它只用简单的几个数字表示了某人某单位的住址,是“××新村五十八号楼六零伍室”语言的数学描述方法。再如车牌号码、产品型号等都是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事件的例子。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去解决生活中事例,如:我是一(3)班学号为5的学生,怎样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呢?有的学生用“135”来表示,有的用“1305”来表示。通过这些事例,学生不但体会到了数学语言的功能,而且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
2、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环境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数学,有的视而不见,有的仅是目光一扫而过,有的稍加留意,有的则比较敏锐。例如同是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能正确地说教室里有几扇门、有几扇窗子甚至于几块玻璃,有的则一问三不知,这就是数学眼光的差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这样的眼光。如:学习加减法应用题,引导学生根据周围的事物编题,可根据教室里的人数编一道加法应用题或减法应用题。经常这样做,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
3、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人民币应用题”时,先把学生带到商店,让学生选择自己所购东西,然后分别问学生你共用了多少钱?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是怎样计算的?又是如何付款的?付出多少找回多少?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摸得着、看得见、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既学会了数学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回归语文 篇5
——兼评《羚羊木雕》“导学式”教学
10月17日,我有幸作为片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竞赛的评委,听取了三个教师的三堂语文阅读教学课。应该说,三位教师,都尽心做了充分的准备,对所授课文,进行了用心解读,精心设计。其中,《羚羊木雕》的执教者顺应时代要求,精心设计了“导学案”:字词教学、文章感知、角色朗读与表演、人物性格的体会、文章主题探究、达成效果检测等环节。但就课堂教学的实施看,需要强调一句: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回归语文。
叶圣陶先生说:“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因此,语文阅读课堂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着手于文本的“示范”。
让国学回归课堂 篇6
音乐教学反思:让“音乐味”回归小学音乐课堂
音乐教学反思:让“音乐味”回归小学音乐课堂兴趣从何而来?技能能否淡化?我的回答是:如果淡化技能是为了培养兴趣,那么在音乐学习中恰恰只有掌握了必须的音乐技能,学会用音乐的思维去欣赏音乐、演奏(唱)音乐、表现音乐,才能享受音乐。在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真正得到培养。音乐课对音乐技能的训练是不可少的,音乐课必须要有“音乐味”。1在课堂目标的制定上必须具体到某个知识技能的掌握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必然要包括某个具体知识技能的掌握。以歌曲《七个小兄弟》【三年级上】的教学为例,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除了最终目标是学会唱歌曲《七个小兄弟》以外,还应该具体到唱准do re mi fa so la si七个音,以及唱准附点节奏。并能让学生体会附点节奏在表现歌曲情绪等方面的作用等。这样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就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富有逻辑的教学过程。比较某些含糊不清的教学目标而言,如:“通过对某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更能帮助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2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有效教学手段,努力做到学生知、情、意的统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它是依托于音乐创作、表现、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技能而存在的。如果我们孤立地传授音乐知识技能。并以专业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学生的音乐成绩,甚至片面地以学生音乐成绩来衡量音乐教师,那必然让音乐课变成死气沉沉的知识传授课。但如果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兴趣,甚至不惜放弃对必要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只求学生能“愉快”地上一节音乐课,那么音乐教学又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变得空洞无物。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学生认知实际,考虑到学生知、情、意的统一。还以歌曲《七个小兄弟》为例。这是一首将七个唱名巧妙地编入旋律的儿童歌曲。采用大调式、二四拍、单三部曲式。歌曲的第一乐段节奏明快,以音阶进行式为主。第二段节奏舒展。富有叙述性,旋律以四度音程为主,情绪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十小节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形成首尾呼应。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不需要他们能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但要对歌曲的分段有感性地认识。而这种感性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歌曲三段不同的情绪的感知来体现的。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作为教师可以以感性的方法来处理,如;多给学生欣赏几段不同情绪的音乐,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知道音乐如何表达情绪,熟悉音乐的表达方式,然后再让学生来欣赏歌曲,并根据不同的情绪给歌曲分段。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达到了目的。同样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我们不必强求他们能背得出音阶中全音与半音的关系,但对音阶音高、音位的感知和准确模唱是要在课堂训练中体现的。如果简单地让全班学生反复模唱音阶,不仅效果不好,而且学生的兴趣也被磨灭了。教师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方法来教学。音乐课要有“音乐味”。就是要在课堂上营造出音乐的情境,让学生们在课堂不断受到音乐的熏陶,并学会唱歌,学会演奏,学会欣赏,敢于表现,体现出鲜明的学科特点在《美》一文中提到在美国小学音乐课程主要分为三类,即“合唱队”(或声乐课),“乐队”(或器乐课),“普通音乐课”。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合唱队、乐队以及技能培训系列课程,均属于课堂教学的范畴,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课外活动。但是他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零门槛选择。通过这种课程设置,可以看出美国小学音乐课的专业性还是很强的,他们的中小学音乐课突出的是对技能课程和技能的教学。这样的音乐课堂无疑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但由于国情的不同,我们的课程设置不可能完全效仿美国的做法,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作为音乐教育者,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国的小学音乐课标中并没有说要丢弃知识技能的训练,那么我们就应该在不丢弃技能训练的同时,使用好教材,让教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为实现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为教会学生唱歌、演奏而服务。目前,我们的教材是以主题来编写的,它主要从音乐的思想内容上进行分类。这样的结构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但可以从音乐表达的内容上给学生一个较完整的印象。我们不能像上语文课那样把一首一首歌曲当成一篇篇课文来分析,并把大量的力气花在如何攻克歌曲中的重难点上。而是应该以音乐本身为立足点,把注意力转到音乐是怎样用它特有的方式来表现同一个主题的。音乐课要有“音乐味”,教师应该重视音乐聆听的比重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一切对音乐的感知都要从听开始。完整听,让学生凝神聚气,完整欣赏一部音乐作品,听完后让他们自由表达内心的感受,描述对音乐的想象,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分段听,对一些经典音乐的经典片段重点听,教师再结合音乐创作的手法和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作曲家的情感,折射出音乐的语言。结合影像听,通过具体影像更能直接烘托出作品的精神所在。多次聆听,往往能表达源源不断的情感,形成层层递进的效果。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让“语文味”回归课堂 篇7
一、什么是“语文味”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 ”雕塑家答道: “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语文教学也应该“删繁就简三秋树”,尽可能地把与“语文”无关的内容删去,努力使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实质上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出鲜明的“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特点,体现语文学科的主要或核心特色。
关于“语文”,叶圣陶先生认为:“什么叫语文? 平常说口语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指,语文包括字、词、句、篇,包括听、说、读、写和“语言运用”的结果,涵盖了思想、道德、情感、价值观等。吕叔湘也做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
“语文教学”就是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等文字材料中规范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为归宿。因此,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不仅仅是“言语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同时,必须进行人文教育。这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看来,所谓“语文味”内在地包含语言文字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工具性)以及人文教育(人文性)。那种以为仅有“言语训练”才是“语文味”的观点是错误 的。
二、如何体现“语文味”
崔峦老师曾就课堂教学谈到:“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儿,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确实,我们需要的是充满浓浓的语文味的语文课。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谈到:“语文课,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表达,教的应该是语文。”语文课上,知识点要落到实处,能力培养要有所体现。否则,我们是在无目的地瞎忙。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 语文课要讲字、词、句、篇,要讲听、说、读、写。语文课,要真实、朴实、扎实。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朴实是教师教风的具体表现;扎实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的课堂,不仅需要学生活泼地听、说、读、写,更需要其安安静静地思考、揣摩。
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谈到:“语文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是目的。”“语文味”的最高形式 ,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文化美以及蕴涵其中的情感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培养学生的美感, 触发学生的灵感, 培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总而言之, 让语文充盈人生, 让语文改变人生,让语文成就人生,这就是“语文味”教学的终极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缺乏“语文味”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是只有“人文”,或准确地讲,只有苍白的“思想”灌输,缺乏必要的言语训练和思维训练;有的是过度的言语训练,看似颇具“语文味”, 实际上缺乏必要的人文熏陶;有的则是机械的言语训练,单调乏味,死记硬背, 大量的讲解分析充斥课堂……
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体现“语文味”, 就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说、多写。因此语文教学就应当把听、读、说、写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这也是“积累和运用”的具体体现。
(一)教学目标凸显“语文味”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既是教师教的目标, 也是学生学的目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没有 明确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目标过高,“摘不到果子”———难以达成; 教学目标过低, “吃不饱”———索然无味 ; 教学目标错位,使之操作走向误区。
适合教学目标的制定: 一是要研究新课标,明确语文性质、任务,以学科学段为导向;二是要研究文本,以文本特点为基础,找准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三是要研究学情,掌握学生的现有基础, 找准教学的起点,确定教学的终点。根据以上要求,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教学目标可设计如下:
⑴学会本课生字, 认识生词。朗读课文,背诵前四个自然段。
⑵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域的作用, 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⑶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域的关系,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本课的教学目标,从读到写,更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下有保底, 上不封顶”,条条带着“语文味”。紧扣这样的目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课堂才能有效。
(二)渗透学法突出“语文味”
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只在知识的真空里进行, 应与语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既要设法寻找学习语文的“钥匙”,还得去研究如何运用这把“钥匙”。
比如,如何教会学生学习“阅读”。张田若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要切准可读处,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
就“读”而言,首先是初读,而后是精读。
⑴初读:应强化初读,注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整体感悟、积累与运用。初读时,要让学生直接面对课文,进入课文。即,一开始就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一直读到正确、流利,初知大意。现在许多公开课、比赛课,由于过于注重“看点”,忽视了学生的读书,实不可取。
⑵精读:在精读阶段,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帮助学生体味、领悟。通常的策略是:可以设计一两个核心问题, 引导学生把握重点段落或句子,从而领悟、理解全篇内容。可倡导的“变序教学”打破逐段讲读的模式 ,不按课文结构顺序,直接切入,直奔课文的中心或重点,组织教学。“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是变序教学常用的方法。“直奔中心”就是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抓住课文 主要内容, 然后围绕中心理解重点句段,推敲词句,把词、句、段的学习置于篇的整体目标下,从而形成从中心到具体内容再到词句的学习顺序。
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可采用“五读法”:一读,整体感知。了解主要写了什么? 写了哪些方面,把握主要内容,理顺文章脉络。二读,理解、品悟哪些地方写得精彩。三读,赏析精彩之处。四读, 体会写作方法,领悟写作意图:课文是怎样通过语言来描写小艇的,威尼斯有着许多的桥梁,名胜古迹,而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小艇来写。最后总结读,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每一遍读都有目的,整体上看有梯度,层层深入,其间有机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成效。
⑶落实训练彰显“语文味”
“语文味”并不是摸不着、看不见、非常玄乎的。要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到运用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味”,必须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的同时,注意培育学生美好的人性。当然,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只有人文而没有适度的言语训练的现象,严格来讲,这不是“语文课”,可能是“品德课”“历史课”等。就拿“阅读教学”来讲, 应该把对课文形式的学习和内容的学习统一起来,在让学生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时,不能离开对文章语言形式的理解感悟, 如果离开课文语言的学习,仅感悟课文的情感思想,学生学完课文仅仅留下课文思想内容的痕迹,只是在思想情感方面得到一些收获,这样的语文课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语文课。
当前各种“非语文”与“泛语文”的教学占据了许多课堂。究其原因,就是教师语文意识淡薄,没有走出“教课文”的弊端, 轻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语文姓“语”, 语文教学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内涵, 要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实效,语言文字是着眼点,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非语文因素应尽量剔除,努力回归语文教学本色。下面再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谈谈如何彰显语文本色,落实语言训练。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基础。教师要根据课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正音、析形、解义,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词义。
(2)把握关键句段,品词析句。关键句段不仅要重视理解其意思,还要让学生体会其蕴涵的情感,领悟其表达的特点或作用等。《威尼斯的小艇》主要介绍小艇的样子及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写船夫,是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来写的。具体写“急驶时”“拥挤时””极险极窄的地方“三种 情况。教学时可根据年段目标,结合课文特点,抓总起句,让学生汇报文章是如何表现船夫技术的好,体会构段的特点。
(3)依托文本特点,落实训练。在《威尼斯的小艇》中,我设计了这样几道题:
体会并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请画出课文中有关小艇的样子的句子。学生 画出后,教师让学生读一读,体会感受三处比喻的形象、贴切,并写几句话,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生动。
推销自己,内化语言。假设你是一位有着一流驾驶技术的威尼斯船夫,现在正在码头上招揽游客,请你为自己设计一段招揽游客的话,并说出来,要千方百计让游客上你的船,谁招揽到的游客最多,谁就能应聘。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深入思考,将书中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试着把自己推销出去。教师以主持人的角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使说与听互动,与评价结合, 从而促使学生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让课堂回归生活 篇8
《走进聪明屋》是《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面不够广,认识能力还不够强,于是,我根据《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理念,主要设计了四个主题活动:通过“故事坊,走进聪明”的活动,引领学生寻找名人成功的足迹;通过“动动脑,走近聪明”的想象活动,旨在打开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增强学生创造的意识;通过“动手做,展示聪明”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合作能力;通过“小发明,创造生活”的活动,了解身边的小小发明家,让学生体验有创意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整个活动过程在轻松、愉悦、充满智慧和探究的氛围中,让每个学生都知道了走近聪明的奥秘,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变得更聪明了。
一、调动内在情感,挖掘利用情感资源
德育是融于整个生活的一种多元性的课程,我们在关注课内资源的同时,还要广泛地开发课外资源,努力打通课程与生活的通道,让德育内容从生活中来,真正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生活。
学生内在的情感就是课程资源,《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描绘出书中所表达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
1.利用故事,调动情感
一开始,我利用爱迪生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名人不是天生就聪明的,总结出勤能补拙的良训。然后,通过讲述哈尔滨一年级学生杨欣怡和苗家女孩戴瑛瑛的发明创造故事,意在让创造发明走下神坛,让学生明白小学生也能搞发明,初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借助情境,调动情感
教学时,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如“创创鼠”“乐乐猴”等学生喜欢的形象组织课堂教学。以聪明屋的主管“创创鼠”带领学生参观,以学生闯关得“金钥匙”等有创意的活动形式贯穿课堂。精美的課件画面吸引着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3.通过活动,调动情感
“动手做,展示聪明”活动中,为了能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我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教材中让学生依靠个人的力量去完成折纸桥的活动,改成让学生按照游戏规则进行四人小组合作,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合作的意义,体会到团结合作能使大家变得更加聪明的道理。
二、开发想象潜能,挖掘利用创造性资源
学生的想象力就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其实,儿童的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教师要利用儿童这一特点充分发掘他们的想象能力。因此,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广阔的活动空间,还给他们学习的权利,让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1.让学生敢于大胆想象
上课一开始,我就先出两个字谜,再问学生,想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还要用到哪些小帮手,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联系生活,说出了“口、心”等,打开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接着,在游戏闯关中,闯第一扇门时,通过“看图想、听声想、小游戏”三个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探究氛围中享受到了大胆想象的乐趣。
2.让学生敢于假设
“留白”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出聪明屋里住着哪些聪明人?为什么?接着听爱迪生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聪明人为什么会这么聪明?“爱动脑筋、天生的、善于思考……”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等学生说得差不多时,我再揭示第一把“金钥匙”的秘密,让学生理解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三、激发活动的兴趣,挖掘利用活动化资源
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课程资源。通过兴趣激发能给学生带来欢乐,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要点。《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堂上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有效的活动能为教师提供许多教育的机会。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和学生充分地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神奇力量,通过看、听、说、读、想、拼等活动,变抽象的科学知识为直观的信息,以有利于接受学习的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这里,课堂不只是课堂,而是一座充满神奇的“聪明屋”。
这些丰富的活动化资源,需要我们教师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而且教师要在各种活动中,要帮助学生挖掘他们已有的但没有体验到的事物,强化他们的体验和感受,使他们得到自身发展的需要。
课堂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教师只有在遗憾中成长,才能让自己在课堂上变得更成稳、更老练,从而有效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热情和童真,真正实现生活化的课堂。
让孩子学习国学的3个理由 篇9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曾指出,中国能够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也能够成为一个科技强国,但是归根到底,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视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非常有必要。
首先,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能够帮助孩子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国学经典为核心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多方面的内容,让孩子学习国学,能够帮助孩子提升人文素养以及其他多方面的素质。
第二,近些年来,西方心理学逐渐向东方文化靠拢,学习国学经典对于修炼、提升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具有极大的益处。我们常说,教育孩子重在养心,借助国学经典诵读丛书或国学机这些教材进行学习,能够滋养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开阔视野。
第三,家长们如今对于孩子早教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视,很多家长都会选择使用一些早教机、听读机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事实上,让孩子学习国学经典,也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还能提升孩子的记忆力与语言学习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为孩子今后的语文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像神尔天才国学机中的《三字经》、《弟子规》这些国学经典,包含了很多宝贵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孩子识字,而且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修养与道德品质。
让教育回归本源 篇10
李村小学朱红丽
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去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学。值此周末拜读了张志勇厅长的这篇文章,尤其是关于“四个考虑得远一些”、“三个利益的统一”、“三个负责”、“四个竞争力”的解读,感觉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出现了很多错误的意识。
教育以学生为本。当代的教育已经转型为服务型,家长和社会的口碑是学校立身的保障。我还拿自己上学时教师的标准来实施教学,也就是说我认为教师义务仅仅是教授,学生的成绩就是教师的成绩。虽说自己今年是上岗第三年的教师,但还处于关注生存阶段。所以自己并没有把时间分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尤其是思想道德的培养上。正如张厅长所说,学生时代的学生的其他素质包括人格、道德、创新等的培养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期,老师干的是良心活,学生的一生我们耽误不起。教师不直接创造物质和精神成果,而是通过学生的成才来间接创造。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培养孩子不能只看短期目标,即学生现行的成绩,这样的话,学生小学时代的成绩是优异的,但是教师们能保证中学,大学和社会上的成绩都是优秀的吗?不能。教师要高瞻远瞩,以长远目标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生活的本领,教师的劳动成果才能通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得到肯定。以后自己要转变态度,成绩与能力并重为目标,努力朝素质教育发展。
让课堂回归生活 篇11
【关键词】课堂教学;尝试;生活
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我们对于新课程的认识也逐渐由最初的迷茫、无措而在实践中逐渐清晰、丰满起来。之所以要对小学品德教学进行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因为多年来我们的品德教育工作虽然备受重视,各级教育部门也花了大力气,但是德育的实效性一直不太理想。因此,这一次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加强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这一次实施新课程的尝试体验中,我认识到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举措。而要使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教师注重细节无疑是落实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根本。
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的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生活又是细节合成的。所以,构建生活的课堂,注重细节,对师生关系、课程教材、教学活动进行意义重构,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如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教材中第三单元的《我们分享我们快乐》是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援助,而与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根据品德社会课活动性这一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具体安排如下:全班分成6组,每组8人。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我设计了如下游戏:
师: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课件出示:下雨天,同学们陆续回家了。一个同学站在校门口,焦急地望着天空。这时,小明同学拿着伞刚要回家,小明该怎么办呢?
师:你们想小明会帮助他吗?怎么帮助?老师补充一下,小明家离学校很近。请大家小组内以游戏的形式演一演。
游戏结束后,出现了这样三种情况:
1.小明把伞借给那个同学,自己冒雨回家。
2.小明让这个同学在学校等他,他回家取伞给他。
3.小明把这个同学送回家后再回家。
我让学生根据这三种情况进行集体讨论,生1:选第二种。因为小明离家很近,所以他可以回家取伞借给这个同学。
师:为什么选第二种而不是选第一种或第三种呢?生2:选第一种情况,小明自己衣服会淋湿,会着凉感冒。第三种情况也不合理。如果同学家很远,他就会走很长的路,花很长时间,所以是第二种情况合理。
师:对,在生活中你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老师希望你们在帮助别人时,能正确选择最好的办法。
在上面的游戏中,学生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互动中,鼓励学生迈出自己的小天地,与同学进行交流,多听听别人的见解,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获得新的启迪。在游戏活动中,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公平对待,通过角色的转变,获得自身的发展。
二、关注生活,细节入手
老师们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肯定是深有感触。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决不是一蹴而就,靠我们讲些大道理就能有成效、有收获的,而要靠老师们做一个生活上、工作上的有心人,以身作则,不厌其烦地、周而复始地,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
新接班,我发现学生爱关注身边的“坏人坏事”:某某骂我打我了,某某洗手没关水龙头……但是他们不会发现某某帮同学关掉了水龙头,某某安慰了同学、照顾了同学……孩子们不会发现身边的好事,不会寻找身边的快乐。于是,我针对这个现象开展了“分享快乐”的活动。我打印了一张表格,每天利用谈话课时间请孩子们把自己发现的能带给大家快乐的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凡是和大家分享快乐的同学以及事例中涉及到的令大家觉得快乐的人物都在表格里,他们的名字后面打上红五星。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乐在其中。有几次没有分享快乐,他们就追着我问:“今天什么时候分享快乐?”、“今天还没分享快乐呢!”……正确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人品德培养中最基本的,与其做一个整天怨天尤人的人,不如学会换个角度看世界,乐观地面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
三、以身作则,细节导行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强。老师又往往是孩子心目中的神,老师的一举一动,自然就成了他们有意或无意中模仿的对象。老师的行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知。小小的一声“谢谢”,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常常向学生说“谢谢”,向他们借书、借笔时说,他们帮我捡起吹落在地的纸张时说,学生为班级做了好事时也替全班同学说……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们之间说“谢谢”也多了。礼貌用语十个字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运用起来却总不是那么的顺利。教孩子们懂礼貌,不是光靠老师教会十个礼貌用语就大功告成了,真正学会就要真实地运用。
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我们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其实是贵在坚持,把习惯当作道德教育的重点,重视习惯的力量。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仅知道一些道理,对其一生的影响更大。只有把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从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处着手,从细节入手,学生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作者简介】
闫香梅,女,(1972.11.8-)山西朔州市,工作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桥小学,研究方向: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教一级,大学本科。
【让国学回归课堂】推荐阅读:
让听写回归语文课堂05-24
让国学走进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刘瑞05-26
让科学课回归本真05-20
回归本真课堂09-30
国学小课堂09-13
语文课堂回归生活07-02
语文课堂的三个回归08-05
回归数学课堂教学本色10-16
品德课堂回归生活例谈07-31
应让简单的应用文回归到初中课本中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