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整程序流程

2024-10-03

破产重整程序流程(共7篇)

破产重整程序流程 篇1

企业破产重整流程

一、公司出现《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重整事由。

二、债权人和债务人直接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启动重整程序。在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法院受理申请后宣告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自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法院申请重整。(破产法7、70条)

三、法院对《重整申请》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裁定债务人重整,并予以公告。(破产法71条)

四、法院指定管理人。

五、法院通知已知的债权人并公告通知未知的债权人。法院应当缺点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并确定第一次债权人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六、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管理人收到债权申报材料后应当登记造册并对申报的债权进行审查,编制债权表并提交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核查。

七、债权申报期满之日起15日内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八、在破产重整中,进入重整期间后,经债务人申请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经营事物,管理人应当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经营事物。

九、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法院裁定之日起6个月内,同时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内容见《破产法》81条)。经债务人或者管理人请求,法院可以裁定延期3个月。未按期提交的,法院应当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破产。(破产法79条)

十、法院应当自收到《重整计划草案》之日起30日内召开债权人会议,债权人参加会议进行讨论,并分组进行表决。(表决规则见《破产法》82、84条)

十一、各表决组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重整计划》即为通过。未获得通过的依《破产法》87条处理。(破产法86、87条)

十二、自《重整计划》通过之日起10日内,债务人和管理人应当向法院提出批准《重整计划草案》的申请,法院审查认为合法的,应当自收到之日起30日内裁定批准,终止重整程序并予以公告。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草案》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均具有约束力。

《重整计划草案》未获得通过且未依87条的规定获得批准,或者已通过的《重整计划草案》未获批准的,法院应当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破产法86、88、92条)

十三、《重整计划草案》获批准后,进入《重整计划》的执行程序,由债务人负责执行。

此时,已经接管财产和营业事物的管理人应当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营业事物。在《重整计划》规定的监督期内,有管理人监督《重整计划》的执行。在监督期内债务人应当向管理人报告《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收人财务情况。

监督期届满,管理人向法院提交监督报告。报告之日管理人监督职责终止。经管理人申请,法院可以裁定延长监督期限。(破产法89、90、91条)

十四、《重整计划》执行期限届满,债务人执行完毕公司恢复良好状态的,重整程序结束,公司恢复正常运行。

十五、债务人不能执行或者不执行《重整计划》的,法院经管理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应当裁定终止《重整计划》的执行,并宣告债务人破产。此后进入破产程序。

破产重整程序流程 篇2

发生在2010年、2011年的上市公司“S*ST光明家具” (000587 SZ, 现更名为“金叶珠宝”。“S*ST”意为特别处理〈ST〉、退市预警〈*〉、未完成股改〈S〉) 和“*ST方向光电” (000757 SZ, 现更名为“浩物股份”) 破产重组案, 是破产法实施以来运用债务重整实现企业重组的两起典型案例。它们在操作手法、适用法律和重整结果方面极为相似, 尤其是债权人利益损失与破产公司股东相比更为严重。笔者通过对这两起案例的分析并结合对相关规则的讨论, 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破产法对债权人的保护。

两公司破产重整前的经营状况

“S*ST光明家具”的公司总部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 成立于1996年, 同年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该公司主要从事家具制造, 总股本为185711578股, 其中非流通股为102217106股, 流通股为83493972股。公司控股股东为光明集团, 占总股本的24.03%, 实质控制人为伊春市国资委。

“*ST方向光电”的公司总部位于四川省内江市, 成立于1993年, 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该公司主要从事柴油机制造, 总股本为305277713股, 全流通。该公司控股股东为私营企业———沈阳北泰方向集团有限公司, 占总股本的14.7%。

两家公司分别从2002和2004年起陷入经营困境, 在连续两年亏损后又分别于2007年5月和2006年4月被“*ST”。至两家公司申请破产重整前, 已产生严重的资不抵债, 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197%和235%。2009年10月20日、2010年6月3日, “ST光明”和“ST方向”分别经由债权人和公司自身, 向各自所在地黑龙江伊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四川内江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两公司破产重整的过程

两公司破产重整的过程十分相似, 分别历时15个月和19个月。我们将其归纳为3个阶段、9个主要步骤 (见表1) :

阶段一:法院指定政府部门为管理人

此阶段包括表1中的步骤1和2。破产公司或其债权人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 法院依据《破产法》第8章重整之规定, 裁定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并指定清算组为公司实际管理人, 由管理人负责组织实施重整。两起重整案的管理人皆由政府工作人员组成。

阶段二:《重整方案 (草案) 》的制定和批准

与将企业资产彻底清算偿债不同, 债务重整的目的在于帮助破产企业走出财务困境。在这两起案例中, 管理人首先召集债权人进行登记、确认债权, 并按照债权的性质依次划分为优先债权组、职工债权组、税款债权组、普通债权组 (见表2、步骤3) 。

随后, 管理人提出《重整方案 (草案) 》。两个草案的内容非常接近, 其重整的思路可概括为:“由原股东向管理人无偿让渡部分股权。新引入的重组方从管理人处受让该部分股权, 所付价款优先用于偿付重整费用, 剩余部分清偿公司债务”。因此, 《重整方案 (草案)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有关原股东无偿让渡股权的内容被称为《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 (草案) 》, 有关债权人所获清偿的内容被称为《债权人受偿方案 (草案) 》

“ST光明”的《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 (草案) 》约定:控股股东、其他非流通股股东、持股5万股以上流通股股东, 分别向管理人让渡各自16%、10%、6%的股份, 不足5万股的流通股股东免于让渡。

“ST方向”的《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 (草案) 》约定:以公司的资本公积向管理人定向增发61055543股, 控股股东和其他股东再分别向管理人让渡66.7%和10%的股份 (见表3) 。

两公司的《债权人受偿方案 (草案) 》分别约定:优先债权由公司变卖相关资产后优先清偿, 不足清偿的部分视同普通债权清偿;职工组债权及税款债权按100%比例清偿;对普通债权人, 则由管理人用出售股份后所得款项清偿。“ST方向”约定清偿比例预计为19.68%;“ST光明”则约定3万元以下的债权全额清偿, 3万元以上的预计可获得18%的清偿比例。重整完成后, 两公司对以上未尽债务不再承担清偿责任 (见表2清偿比例部分) 。

这两份草案分别交由出资人大会和债权人大会表决。按照《破产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 (债权人) 依照债权分类, 分组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表决……”;第八十六条规定:“各表决组均通过重整计划草案时, 重整计划即为通过。”在这两起案例中, 出资人、职工债权组和税款债权组, 都通过了《重整计划 (草案) 》, 而优先组债权人、普通债权人组则因受偿比例过低, 两次否决了相应方案 (见表1的步骤3、步骤4) 。

此时, 两家公司的管理人将《重整计划 (草案) 》提交法院批准执行。因按《破产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部分表决组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 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可以同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协商。该表决组可以在协商后再表决一次……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拒绝再次表决或者再次表决仍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 但重整计划草案符合下列条件的, 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批准重整计划草案。”按照这项规定, 管理人可在普通债权人两次否决后, 将草案提交法院判决生效 (见表1中的步骤6) 。

阶段三:重整方案的执行

重整方案经法院裁定批准后, 进入执行程序。管理人分别在1个月和6个月内引入重组方。重组方从管理人处购买相关股份, 并将其他资产注入两家公司。完成重整计划的公司改变了经营范围和公司名称, 之前的股东因出资方案的调整在新公司内仍有一定的参股地位, 而未获清偿的债权债务则一笔勾销 (见表1中的步骤7~9) 。

两公司破产重整的问题

1.利益平衡原则未得到体现

自重整程序启动至重整程序结束的整个过程, 实际上是限制债权人权利的行使、债权人为保护自身利益而进行反限制的过程。[2]立法者在设计重整程序时应依利益平衡原则, [3]参考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使其承担合理的损失。

然而, 两起案例都以牺牲债权人的利益, 保留公司的上市地位, 通过“做壳”出售的方式, 减少了原股东的损失。重整时, 由于两家公司的股东只拿出了部分股权用于清偿债务 (“ST光明”和“ST方向”的控股股东分别只让渡了16%和66.7%的股份) , 因此在重整之后, 原股东虽然失去了控股地位, 但是在新公司内仍获得了一定比例的股份。这部分股权又由于新业务的注入, 获得了升值。反观债权人的处境, 只有部分债权得到了清偿, 加之重整完成后已被“扫地出门”, 更是无法获得新注入资产所带来的收益。我们以原控股股东和普通债权人为例, 分别计算了破产重整前后的损失情况 (见表4) 。

“ST光明”和“ST方向”的控股股东在破产重整前, 分别占股24.03%和14.70%, 重整后两者在新公司内还分别留有12.5%和4.09%的股份。我们以重整停牌前后两只股票100天内的平均股价和重整停牌前后1天的股价, 分别计算控股股东的损失:“ST光明”的控股股东不但没有损失, 而且收益高达93%和64%;“ST方向”的控股股东的损失也仅有17%和52%。两公司普通债权人的损失则分别高达69%和81%。

2.重组的相关责任人为政治关联方

两起案例中的管理人皆由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这种结构使得他们与其他利益方甚至是地方法院之间存在很强的政治关联关系。

以“ST光明”案为例, 2010年8月4日, 债权人第二次否决管理人所提出的重整草案后, 管理人于当日下午就向当地法院提出了申请, 而当地法院则在次日便作出批准的裁定 (见表1中步骤5、步骤6) , 8月23日管理人与重组方———深圳九五投资有限公司就重整注资协议达成一致。

管理人与法院、重组方之间的配合速度令人难以想象, 不禁让人质疑:法院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听取债权人的意见?是否能够在审议政府部门主导的《重整方案》时保持独立、客观、公正?

企业破产重整的改进建议

破产重整制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就在于克服《破产法》的硬直性和片面性的不足, 拯救困难企业于破产解体的边缘, 促使企业重整再生, 避免因大型企业破产倒闭而造成剧烈的社会动荡。其原意是希望将困难企业已“干瘪的奶酪”重新做大, 将社会各方的损失降到最低。然而, 这两起典型的破产重整案例, 却是“拆东墙补西墙”, 用债权人的“奶酪”弥补股东的亏空。隐藏在《破产法》“程序公平”背后的“结果不公”, 则是与《破产法》的根本原意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对改进企业破产重整制度提几点建议。

1.增加异议债权人的救济机制

目前, 《破产法》对异议债权人的保护措施非常有限。两次实际作用有限的否决票后, 异议债权人手中便再无有力的法律武器, 只能被动接受任何方案。对于这种情况, 我们建议增加异议债权的复议机制, 允许债权人向更高一级的法院提出复议。

2.增加事后的利益调整机制

公司重整完成后, 原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应在一定期限内以自己在原公司所享有的权益, 继续对异议债权人承担清偿责任。以上述两案为例, 重整完成后, 原公司的经营主业和控股股东都发生了变化, 原控股股东依旧持有的部分股权应进一步变现, 继续清偿异议债权人的债权。

3.严格管理人的组成

管理人直接影响《重整方案》的制定, 其组成人员不应与作为裁判的法院存在直接的关联关系。我们建议取消法院直接指派管理人的权力, 改为由法院召集债权人和出资人大会, 按一定方式共同推举管理人。同时, 应成立包括注册会计师、律师等在内的独立第三方机构, 并要求其对《重整方案》各方的利益损失发表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意见。

参考文献

[1]冯果.公司重整制度与债权人的法律保护[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 997 (5) :56-61.

[2]汪世虎.重整计划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J].法学, 2007 (1) :1 1 2-1 1 7.

破产重整程序流程 篇3

全面了解美国破产重整程序制度规定

美国破产保护旨在保障各债权人能公平受偿,以及保障债务人得以通过重整实现继续经营的重生机会,而并非“保护”重整债务人。相较《中国企业破产法》及目前国内的企业破产重整实践,美国破产重整程序在保障债权人公平受偿及债务人重整成功方面有更为切实可行的制度规定,如下制度是中国企业作为境外债权人积极参与保护自身权益的基础。

特定货物取回或特定债权优先受偿制度 美国债务人企业申请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供应商债权人对承运人尚承运在途的货物享有取回权,即要求承运人停止向重整债务人交货;同时,供应商债权人可以在破产重整申请之日起20日内,向美国债务人要求取回其在破产重整申请日前45日内交付给美国债务人的货物。如供应商债权人的该取回权受到第三方权利之对抗而无法实现(比如美国债务人通常以其库存或收到的原材料货物为其向银行或其他融资机构贷款提供担保,该担保权人有权对抗供应商债权人取回货物之主张),则供应商债权人可以要求就其在破产重整申请日前20日内向美国债务人交付的货物,作为“破产管理费用”(Administration Expenses)予以优先受偿。

无担保债权人委员会制度 美国债务人申请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5?7名无担保债权人将组成无担保债权人委员会,该委员会可以聘用律师、审计师等专业人员,代表所有无担保债权人参与、调查并监督整个破产重整程序。该委员会聘用专业人员的费用计入破产管理费用,由破产财产优先予以支付,无需债权人自行支付。这与中国破产法规定有重大不同,在国内破产重整程序中,债权人委员会及各债权人聘请律师等专业人员代表其参与破产重整程序的费用由各债权人自行承担,因顾虑费用成本,各债权人参与债权人委员会及聘请律师代理其争取合法权益的热情往往不高。

关键供应商地位制度 美国破产重整程序中,为保障债务人企业的生产经营得以持续并在重整后扭亏为盈,对于债务人重整具有关键作用的债权人供应商可以在经由债务人申请,法院批准后获得关键供应商地位,获得该地位的债权人供应商,不仅可以就破产重整程序中继续出售给债务人的货物作为破产管理费用优先受偿,亦可就破产重整申请前的(至少部分)债权予以受偿。

重整计划下的部分资产变卖处置制度 与中国破产重整程序类似,美国破产重整的基本架构是:新投资人通过支付对价,成为重整债务人的新股东,从而通过股权获得重整债务人的所有资产,该对价即用作按比例清偿重整债务人之债务,未清偿部分的债务依法得以减免。目前国内非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均以重整计划项下新投资人受让重整债务人股权的方式实现;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多以新投资人支付对价部分清偿债务,并受让原股东让渡的股份以取得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再由重整后的上市公司向新投资人定向发行股份以实现借壳上市。实践中鲜有破产重整计划下变卖、处置重整债务人部分资产的案例。但美国破产重整程序中,除日常商业经营外,破产管理人可在重整计划草案提交表决前,经通知及听证程序后,对债务人某部分资产进行出售、处置,即所谓重整程序项下的部分资产清算(Partial Liquidation)。

争取实现债权受偿比例最大化

根据美国破产法,通常作为无担保供应商债权人的中国企业处在清偿顺序的最末位。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争取实现债权受偿比例的最大化,中国债权人企业需积极参与美国破产重整程序,争取行使特定货物取回权或特定债权优先受偿权。中国债权人企业平时应当注意谨慎保存所有交易相关的书面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书面合同、订单、电子邮件、传真件等),详细记录合同或订单的履行日期并保存相关证据。一旦得知美国债务人企业申请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应尽快向熟悉美国破产重整实务的律师进行咨询,委托其代为行使货物取回权或主张特定债权的优先受偿。

如该债权人企业不符合主张货物取回或优先受偿之情形的,亦应争取成为无担保债权人委员会之成员。根据美国破产重整程序规定,美国联邦破产管理人(the United States Trustee)应当征询前20大无担保债权人加入无担保债权人委员会的意愿,从中选择5?7名担任委员会委员,被征询的中国债权人企业应当在积极争取入选债权人委员会后,投票聘任律师等专业人士,要求该等专业人士调查、了解、监督整个破产重整程序,为争取无担保债权受偿比例最高而依法进行各项主张,行使各项权利。并且如中国债权人企业能作为委托该等专业人士的委员会成员,将有更多机会了解重整债务人的具体财务信息、经营状况等,以便能基于该等信息做出是否在重整程序中及重整完成后继续与重整债务人商业合作、交易的综合判断、决策。

有相关商业筹划的中国企业可以考虑通过成为新投资人的方式入主美国陷入财务困境的申请破产重整企业,此途径类似于目前国内通行的企业破产重整安排,但此途径通常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且需经各债权人组表决通过该方案或美国破产法院裁定强制通过该方案,程序复杂,时间很长。因此,中国企业不妨考虑在美国破产重整程序下部分重整债务人资产的变卖处置,该等出售或拍卖无需经过各债权人组表决通过或美国破产法院裁定强制同意,只需进行相对简单的通知及听证程序,所需资金投入较低,时间较短,适合于中国企业实现最优化商业发展战略。

本文编辑:王沛。如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其他精彩观点,请联系邮箱:tradetree-wangpei@163.com。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完善 篇4

我国于2006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是我国企业市场退出的标志性法律,首次引入了破产重整制度,它从而使我国企业破产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企业破产法》第八章设立的破产重整制度,与传统意义上的破产清算不同,它是指对已具有破产原因或有破产原因之虞的而有再生希望的债务企业不立即进行清算,而是在法院主持下由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制定重整计划,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债务人按一定方式全部或部分清偿债务,同时债务人可以继续经营其业务,从而挽救债务企业生存的法律制度。1破产重整制度又称破产保护或公司更生制度,其目的在于避免因企业破产清算而带来的职工失业、资源浪费、社会震荡、经济波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再生一个有持续发展力且财务健康的企业,并借此平衡保护债权人、股东、员工、关联企业等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进而维护社会经济关系的稳定。

近年来,全国各级法院成功审理了一批破产重整案件。这些案件充分运用破产重整制度,帮助陷入困境的企业获得新生,为应对金融危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并为我国破产案件提供了有效的模式和鲜活的审理经验。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案例,莫过于苏州雅新公司和北京五谷道场的重整成功。苏州雅新公司于2008年宣告破产重整,创造了近25亿元债务获100%清偿的经济奇迹,得到了省市两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已被中欧商学院列入经典教材案例。2五谷道场经过破产重整,如今依然是全国方便面制造企业领域的翘楚。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破产重整的法律规定过于简单和原则,有些规定缺乏配套衔接和操作性不强,加之法律之间存在冲突,很多地方尚需司法解释予以明确和完善。针对破产重整制度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和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细化申请重整的法律要件

申请重整的法律要件主要包括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两部分的内容。《企业破产法》申请重整的实体要件比较模糊,应当明确界定。

(一)启动重整的事实状态认定

重整原因指的是法律规定的可以对重整对象开始重整的事实状态。我国《企业破产法》在第2条规定,重整原因包含两类情形:一是当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二是当企业法人有可能丧失清偿能力的。重整原因中,《企业破产法》“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表述过于含糊,不好界定,建议司法解释细化其界定标准。笔者的具体建议为:债务企业在60天内对其50%的到期债务不能支付或到期债务超过其资产达60天以上时间的,可视为“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情形,这样规定非常明确,方便操作。

(二)科学界定申请重整的主要对象

法律并没有将重整企业的规模设定为受理条件,但显然大中型企业适用重整更为适宜。重整与和解的差异之一是重整限制担保物权的行使,而和解不限制。一般大中型企业的固定资产在贷款时都设定了担保,必须经过重整程序才能限制担保物权行使,维持企业经营。而小型企业不一定存在固定资产担保问题,可以引导他们运用成本更低、时间更快的和解程序。当然,实务中并不排除重整对中小企业的适用,具体应由法官审查债务人企业情况后再作裁量。

(三)建立启动重整的听证程序

要从经济价值角度对重整企业提出再建价值和再建希望的要求,并以此为核心建立启动重整的听证程序,贯彻司法民主原则,确保公正。该程序的设置,一是可以继续实践预审重整计划草案,完善立案前的前置审查程序,提前向政府汇报重整方案,预先落实重整资金来源等方法。二是可以使由法院主持,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参加,债权人、债务人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参与再建价值与再建希望预估机制得以实现。三是将利害关系人集中在一起,让他们充分表达请求和意见,可以使法院的居中裁判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应当制定相关听证规则,以增加破产重整案件审理的透明度,实现审判的公平公正,同时要注意提高听证效率。

(四)规制重整申请书的内容

重整申请书除应满足《企业破产法》第8条规定要求外,还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1)主管机关提供帮助和支持的意见,如涉及国有资产或上市公司的,应当具有国有资产或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和认可的意见;(2)注入资金的来源,如相关金融机构愿意提供融资的证明或新出资人承诺注入资金的证明;(3)债权人同意减免债务或将其债权转为股权的证明;(4)普通债权人的债权利益得到保护的证明;(5)担保债权的清偿方案;(6)更换管理层的方案;(7)职工安置和裁员补偿方案;(8)债务人提供重整申请的商务可行性报告。

二、明确和扩大破产重整申请权人的范围

申请权人指依法有权提出或向法院提出启动重整程序的法律主体。3我国重整程序规定,有三类法律主体可以作为申请权人,即债务人、债权人和股东。但该规定尚不够具体明晰,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有权提出重整申请的主体。

(一)债务人公司申请破产重整的主体

《企业破产法》规定了债务人有权提出破产重整申请,并没有具体指明谁能代表公司申请破产重整。结合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董事会的相关权力只限于拟定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并没有提出破产重整的权利。而股东作为公司的权力机关,有权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的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因此,应当明确,公司的董事会或执行董事均无权就公司的重整作出决议,只能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而后由代表机关代表公司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

(二)设置债权人申请的资格限制

《企业破产法》只规定债权人可以提出破产重整,并没有对债权人申请重整的债权比例作出限定。从维护交易安全和节约司法资源的角度考虑,在今后的《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中,应该对债权人持有的债权比例作出规定。这样就能避免可能出现的债权人恶意提出申请的情况的发生。建议参照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规定,对债权人申请资格进行限主制,如要求债权金额单独或联合达到公司实收资本或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以上的公司债权人才能申请对公司开始重整程序。

(三)政府有权对影响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启动破产重整程序

为做到既允许破产,又不至于引起大的金融波动,应当借鉴国外的成熟做法,允许政府对大型企业的破产重整申请,以便注入巨资挽救企业。如美国财政部提供300亿元美元资金注入“新通用”,使有着百年辉煌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保护得以成功,实现盈利,缓解了通用汽车破产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严重冲击。

三、规范法院对重整申请的审查

法院对重整申请的审查分为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两种。法院在收到重整申请后,应首先审查申请的形式要件是否具备。对重整申请的实质审查应重点放在债务人是否濒临破产、有挽救紧迫性两个方面并作出专业性判断,防止假重整真逃债的现象发生。

(一)法院依职权进行实质调查的情形

法院进行实质调查的形式主要是征求各方面意见或选任重整检查人直接对债务人进行调查。调查的范围应包括:(1)债权申报的真实性;(2)债务人资产负债情况、财产状况、设置物权担保的情况;(3)利害关系人之间对破产申请的不同申请理由,如债权人申请清算而债务人申请重整的原因;(4)股东、债权人提出重整申请的,法院应当及时将申请书送达该公司即被申请人处,并要求被申请人在指定期限提供相应的答辩意见和证据。

(二)规范法院对重整申请的审查重点

法院对债务人重整申请的审查,除破产法第8条规定的应提供的材料外,还应包括债务人提供的重整可行性报告。虽然对下一步的重整计划是否可行更多是商业判断而非法律判断,让法院审查可能是个难题,但在启动重整程序时完全不考虑商业可行性,有申请就受理,将使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重影响,使重整成为债务人抗拒债务履行的武器。首先,重整可行性报告中的营业保护机制应成为重整申请审查的重要议题。因为只有通过营业才能保留营业的营运价值,才能恢复盈利能力和完成债务清偿,才能维系各种投资者的利益,实现社会政策所追求的效率和公平价值。其次,重整是否具有可能性。如果债务人大多数固定资产都设置担保,大量债务进入诉讼执行阶段,不受理案件会使企业因财产被执行而无法挽救,同时其资产业务情况又具有挽救希望,就需要启动重整程序。

(三)设置专门的重整调查人制度

在重整申请后至重整申请受理前这个时间段,如何对债务企业进行检查和监督,《企业破产法》没有涉及,这是法律的缺失。建议最高法院制订司法解释时,增加设立重整调查人的条款,规定法院在重整申请的受理阶段,无论债务人是否申请自行重整,均由法院直接指定重整调查人。重整调查人可由注册会计师担任,其主要工作是受法院委托调查债务人财产负债状况,视其财产是否能够保障破产重整程序费用。调查费用由当地政府支付。发现债务人没有财产,直接终结案件。如债务人具有一定财产,并符合其他条件,则启动破产重整程序,再正式指定破产重整管理人。4

四、完善重整期间的相关规定

《企业破产法》第72条规定,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至重整程序终止,为重整期间。重整期间是重整程序开始后的一个法定期间,其目的在于防止债权人在重整期间对债务人及其财产采取诉讼或其他程序行动,以便保护企业的营运价值和制定重整计划。《企 业破产法》中在有关重整期间的规定过于简单,应该加以明确和完善。

(一)规范重整期间的自由裁量权

法官自由裁量权因其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企业破产法》在重整期间和破产重整案件审理周期的问题上,并没有对其作出具体的程序性规定,而是给出了一个模糊的期间。重整期间究竟是长还是短,自由裁量权由法官行使。为防止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充分发挥程序功能作用,增强司法公信力和透明度,强化审判监督,从保护债权人利益和尽可能挽救企业出发,根据司法实践经验,笔者建议将重整期间限定为1年为宜,以有效规范和制约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确保司法公正。当重整进展超过上述期限时,无论何种原因,法官应当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同时,对效果较差的重整,应当及时裁定终结。

(二)立法规定管理人、经营者在继续经营中的权限

我国《企业破产法》的重整程序中,对继续营业机构的设计,采用管理人负责主持营业,但可以将营业事务委托给债务人的管理层,并对其实施监督的方案。这样方案比较谨慎,也比较灵活,为债务人在继续经营企业中发挥作用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但破产企业重整权委托给管理人,管理人又委托给经营人,在法律逻辑上构成双重委托管理,这种双重代理会增加代理成本,实践中也很难区分破产重整企业在继续经营中哪些是管理人的权限,哪些是经营者的权限。为此,需要科学制定管理人、债务人的职权范围及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性规定,为顺利进行破产重整提供保障。

(三)构建重整期间财产使用和处分的规范

财产的使用和处分是从事营业的基本手段。关于重整企业的继续营业,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即要平衡好为继续营业而处分无担保的财产与普通债权人的清偿利益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制定重整期间财产的使用和处分方面的管理规范,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是解决当前法律缺失的根本方法,具体建议为:(1)与日常营业无关的处分行为和设立财产担保的行为,须经法官批准始得进行;(2)出卖或出租无担保负担的财产,应当同时报法院备案,以便法院监督;(3)管理人可提请法院对债务人管理层发布相关司法限制或禁令,限制债务人对财产进行处分。

(四)对重整期间新债权赋予优先清偿地位

对债务人企业的继续经营业来说,取得资金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处理重整案件的经验证明,受托管理人、债务人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是在重整计划制定和通过期间为营业的进行提供资金。获得资金对于几乎所有的企业复兴程序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一个重整企业获得资金总是比一个正常营业中的企业困难得多。其原因很简单:重整企业处于濒临破产状态,信用基础较差。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就是强化对新债权的保障,即赋予其优先受偿地位乃至提供财产担保。建议增加如下规定:企业因继续营业而合法发生的债权,到期随时支付;如果未支付,当出现企业全部转让或者破产清算情形时,这些债权在清偿中应优先于除劳动债权以外的其他所有债权,包括享有优先权或担保权的债权。这样规定意味着,为继续营业而取得的贷款或者负债,不仅享有随时支付的地位,而且享有优先于担保权而受清偿的地位。

(五)规制重整期间担保权行使的规定

《企业破产法》第75条规定:在重整期间,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的担保权暂停行使。但是,担保物有损坏或者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担保权人权利的,担保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恢复行使担保权。执行上述规定,需要考虑在企业拯救与债权人保护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建议作出如下补充规定:在担保物因使用而价值减少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判令向担保权人定期支付相当于该减少价值的现金,或者以其他财产提供替代担保。

(六)设立限制措施保护无担保债权人的利益

继续营业通常伴随着重整企业资产减少和债务增加,这可能涉及无担保债权人的清偿利益。因此,重整开始后,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无担保债权人可能蒙受的损失,应该对重整中的借款行为规定一些限制性措施:如借款的使用必须限定用途并受到控制和监督;经利害关系人请求,法院可以裁定停止债务人的部分营业,或者对营业活动作出必要的限制。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使保护无担保债权人利益具体化、规范化。

(七)法官与管理人在重整期间的职责应当分工明确

破产法官专司案件的审判,有关破产重整事务则由破产管理人负责。破产管理人在其职责范围决断,依法行使职权,不必要事事请示法院,处分时只是通知法院,而非请示法院。这样做,可以克服目前管理人事必请示法院决断的弊病。而法官的主要职责是:(1)决定采取调查、保全措施;(2)监督破产重整管理人;(3)决定破产重整管理人费用;(4)及时发布法院的破产重整决定和裁定等。

(八)规范重整计划批准前重整程序终止的效力

我国《企业破产法》对重整程序在不同阶段的终止作了规定,但对重整程序是在重整计划批准前终止的法律效力未作明文规定,司法实践中认识不一。参照有关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实践,笔者认为,重整程序终止发生在重整计划批准前的,应当发生下列法律后果:(1)对于非依重整程序不得行使的债权均解除限制,债权人可依一般民事程序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2)中止的破产清算程序或破产和解程序以及民事诉讼或者执行程序等均得以恢复;(3)重整程序终止前发生的共益债务和共益费用仍然作为破产清算程序中的共益债务和共益费用,由破产债务人的财产随时支付;(4)在重整程序进行过程中,相对人与重整企业进行交易所得的财产或权利,不因重整程序的终止而失去法律效力。(5)因裁定重整而停止行使职权的债务人的有关机构恢复权利。

五、进一步完善重整计划的制定规则

重整计划是重整程序中最重要的法定文件。它是债务人、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在协商基础上就债务清偿和企业拯救作出的具体安排。因此,应当建立和完善重整计划的制定规则,具体建议如下:

(一)扩大重整计划制定的主体范围

《企业破产法》第79条规定重整计划的制定主体是债务人或管理人,但对其他人是否可以制定和提出重整计划未作规定。笔者认为,从重整计划的可操作性出发,除债务人、管理人外,债权人、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或新的出资人均可作为重整计划制定的主体。这样规定,有利于重整计划的执行。

(二)制订重整计划必须听取各类主体意见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3条的规定,管理人的主要职责,除了掌握和经营债务人的资产和营业外,就是在债务人的协助下制订重整计划。重整计划的制定实际上是一个协商过程。因此,管理人在制作重整计划时,应当广泛听取债权人、出资人、经营者、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工会和职工代表的意见,使重整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平衡保护各方利益,有利于当事人多赢,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破产重整中的职工权益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和程序正义,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应细化职工在破产重整中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述权、监督权,公开安置方案、财务状况等。此外,要明确工会在重整中享有的平等协商权、谈判权、交涉权和请求处理权的具体内容,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尊重职工民主权利,维护职工权益,保证企业破产重整工作顺利进行。职代会在重整中的作用也应当明确。

(三)严格逾期提交重整计划的条件

《企业破产法》对重整计划的提交时间作出了要求,债务人或者管理人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6个月内,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逾期无法提交,经债务人或者管理人请求,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3个月。由于市场的瞬息万变,9个月的时间,一方面可能会使债务企业的营运价值大大降低,这对以后的挽救债务企业非常不利;另一方面,9个月的时间足以发生债务人利用重整程序对其他程序发生阻断效力而进行逃债的情形,这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对“正当理由”应当确立两个原则:一是准备延长计划提交期的债务人或管理人应该向法院提供充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延长是善意的。二是延长行为对债权人而言是安全的。否则,法院不能允许债务人或者管理人获得3个月的延长期。

六、统一破产重整计划的审查标准

重整计划是重整程序的核心和灵魂,法院的批准是重整计划的必要条件,是司法权力在重整程序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实务中,要加强重整申请审查,防止重整制度滥用。

(一)明确重整计划的审查重点

根据重整程序所要实现的目的,对重整计划的审查,重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查重整计划是否符合债权人最大利益。第二、审查重整计划是否符合公平对待原则。第三、审查重整计划是否具有成功的可能性,防止债务人假借重整之际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的利益。第四、审查重整计划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如果债务人的经营方案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应经国家有关部门的行政许可而未获许可的,法院不能裁定批准该重整计划草案。第五、审查重整计划的表决情况是否符合《企业破产法》的程序规定。第六、审查债权人的最低清偿限度及清偿的顺序。第七、审查股东利益调整的公正性,慎重把握原股东利益削减。

(二)保证重整计划反对者的法定既得利益不受损害

《企业破产法》主要考虑以分组团体为单位的公平,没有考虑到组内个体间的公平,尤其是对反对者法定利益的保护。笔者认为,法院在审查重整计划时,不管是正常审批还是强制审批,必须重点审查各组(即使通过重整计划)反对者的法定既得利益是否受到损害。因为,债权人会议不过是自治团体,其多数表决不能剥夺少数反对者的法定既得利益。要保证反对重整计划草案的债权人或者出资人在重整程序中至少可获得他在破产清算程序中本可获得的清偿,即要保护对重整计划持反对意见的少数派的既得利益。5 强制审批时对于普通债权人的清偿比例是模拟计算的,普通债权人有权对重整清偿率是否实质高于破产清算率等问题以书面形式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利害关系人及时进 行听证,并可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重新测算。在审查重整清偿率是否实质高于破产清算率时,应对延期清偿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给予不低于法定利息的补偿。此外,对股东利益调整的公正性也要进行审查。在重整案件审理中,法院要精确衡量各方利益博弈交汇点,慎重对待、妥善处理削减出资人权益的重整计划。6总之,要强调重整计划的合理性,防止强制批准裁定埋下隐患。

七、强化对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和制约

重整计划的执行是对重整计划的具体实施,是重整程序的最后落脚点。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重整计划由债务人负责执行,由管理人监督重整计划的执行。但规定比较笼统,不够明确。为保证重整计划执行的公正及不发生偏颇,有必要作一些补充规定。

(一)法院应成为重整计划的执行的独立监督主体

重整计划通过后应加强计划执行的监督,尽可能避免因重整计划无法执行而破产。《企业破产法》第86条第二款明确规定:“自重整计划通过之日起十日内,债务人或管理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批准重整计划的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规定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裁定批准,终止重整程序,并予以公告”。依据该规定,人民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之后,即可以进行案件报结。此时报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法院的结案率,但也会引发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如案件报结之后,法院应以何种身份对重整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如北京市房山法院在审理五谷道场一案时,在重整计划批准之时并未立即进行案件报结,这一做法使得房山法院在重整计划的执行阶段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对重整计划执行阶段遇到的法律问题及时向上级法院进行了请示汇报,促成了本案的审结。

法院在重整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应成为独立的监督主体,重整计划的执行人、监督人应当每月向法院报告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法院应当切实地履行监督职责。当然,这种监督,亦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度,否则,没有约束力的权力最终会导致腐败,致使重整计划的执行又走向另一个误区。

(二)明确管理人在重整计划执行监督期内的职权

管理人在监督期内享有何种权力,《企业破产法》并无明文要求。笔者认为,管理人在执行职务时,享有下述职权:(1)公司财务检查权,检查中发现疑问可以以债务人企业的名义委托注册会计师帮助复审;(2)监督董事、经理执行重整计划的行为,当董事、经理的行为偏离重整计划时,有权通过法院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3)对公司特定业务具有同意权,管理人虽不具有业务执行权,但对公司特定业务具有拘束的权力,从而使管理人一定程度上限制债务人计划执行的随意性。这些特定事项应当包括印章的监督、重整计划的事前许可、资金监管、重大事项报告、定期汇报。7

(三)规定计划执行监督期内债务人的主要义务

在重整计划执行监督期内,债务人有义务向管理人、法院报告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企业破产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报告的方式。笔者认为,债务人应尽善良的注意义务,按照法院的规定和管理人的要求,每月定期汇报情况。汇报的内容包括债务的清偿情况、经营行为、重大的人事变动等。同时每月定期向法院和管理人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财务情况说明书、利润分配表等财务报表,使法院和管理人的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四)制定重整计划的修改条件

从原则上讲,法律应当允许重整计划因某种特殊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这一点不难理解。我国《企业破产法》对这个问题没有提及,但实践中已经碰到这类问题,这就需要考虑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的明确。在重整计划执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修改,同样要符合重整法律的各项原则及相关规定。因此,对重整计划的任何修改都必须得到债权人会议的同意和法院的批准,且不能适用法院强行批准制度。

八、改进破产重整管理人的选任模式

《企业破产法》设立了管理人制度。在整个破产重整过程中,“管理人”几乎遇到了中国民商法领域的所有法律问题,也遇到了中国法律上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大量法律问题。因此,管理人团队的选任和建设就显得非常之重要,应当进一步完善破产管理人制度。

(一)引入管理人竞争机制

应当公开管理人的聘用条件,管理人的整个选择过程应当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践证明,法院目前采取“抓阄”方式确定重整管理人,并不是一个最优选择。8在指定重整管理人过程中,法院应更多地征求债权人的意见,将权力更多赋予债权人,同时引入竞争机制,让有关单位、中介机构针对个案出具完整的工作预案,在基本符合个案管理人要求的基础上,再通过公开摇号的方式来确定具体案件的重整管理人,不宜采用单独的随机方式产生。这样做有利于减轻法院的负担,比纯粹的摇号更好。

(二)探索建立破产管理人行业协会和管理人职业化制度

我国企业破产法司法实践虽然将与破产事务最相接近的律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中介机构作为管理人的选用范围,但建立一支真正符合上述要求和职业管理人队伍仍任重而道远。9为加强管理人队伍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议设立破产管理人行业协会,由该行业协会对破产重整中介机构进行分级管理和行业自律。不同等级或资质的管理人,按照债务人企业重整难易程度和规模大小,由相应等级的管理人出任。同时要完善对管理人的考评机制,建立管理人的业绩档案。考评可由法院或行业协会定期组织,采取向债权人、债务企业、出资人、职工、工会等主体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按照考评业绩对中介机构进行等级维持、下降或上升的确定,把那些评价不好的中介机构纳入“黑名单”,将之从管理人名册中剔除,对管理人名册实行动态管理,以不断优化管理人的队伍结构。与此同时,要逐步建立管理人职业化制度,加强对管理人的培训。

九、加强地方政府在破产重整案件中的监管职责和救助措施

破产重整的意义在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利用、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应立法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在破产重整案件相关社会问题解决上的法定职责与社会责任,对属于地方政府职能的事项作出原则性规定,规范和制约政府影响破产重整案件的行为,以弥补《企业破产法》在这方面的不足,并制定具体措施防止其向法院推脱责任或将解决社会问题的成本转嫁给债权人、新出资人承担,保障审理破产重整案件的宽松环境。笔者认为,诸如职工的就业安置、社会救济,制定对破产重整企业的鼓励政策,协调不同政府机构间对重整的配合工作,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维稳工作等问题应属于地方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应积极履行上述职责。同时,应避免政府政策过度干预市场,在充分发挥地方政府 9 资源整合、行政动员和局面控制的作用时,要防止其越位干涉。地方政府不得干预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工作,其对破产重整案件的介入应该适当,并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地方政府的职责明晰了,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在破产重整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应立法确立由政府设立、官民出资的企业破产基金和职工工资垫付制度,专门帮助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重整,确保劳动者的利益在破产重整中能够及时得到保障和实现。对于政府或第三方的垫款,应当在破产重整程序中按照职工债权的受偿顺序在第一顺位中优先获得清偿。同时要加快社会保障立法,从根本上解决职工债权的清偿问题。应立法规定,企业股东、董事及高管人员在有过错时对职工欠薪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企业的破产倒闭往往会导致对银行、供应商、员工、销售商以及终端消费者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这个企业是超大型企业,影响则会更加大。因此,政府对特大型企业破产重整及时施以援手,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员工、供应商、销售商的就业与生存。但政府出手救助不能背离市场竞争法则,应当注重正当性。政府帮助大型企业通过破产重整迎来新生的过程必须是迅速高效的,结果必须是债务企业更稳健、更具竞争力。

十、重点解决好重整中的法律冲突问题

企业重整涉及公司法、证券法、税收征管法等诸多法律及行政权与司法权的交叉与界定。10但目前这些法律及相关行政规定均是对正常经营状态企业的调整,对重整中出现的如债权流转、债转股、新股或债券的发行、资产置换等问题均缺乏有针对性的调整措施,有的法律规定之间不统一,甚至存在矛盾,给司法实践带来许多困难,阻碍企业重整的顺利进行。所以,建议立法机关尽快修改公司法、证券法、税收征管法、劳动法等法律,抓紧制定《企业破产法》实施条例,从立法上对破产重整制度程序、实体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规范和统一,以解决现行重整制度中的法律冲突和法律欠缺问题。有关部门应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使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共同围绕企业破产重整制度进行规范,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增强法律规定的操作性,从而确保企业破产重整制度正确有效进行,更好地贯彻实施企业破产法。

(一)尽快制定特殊企业主体破产重整的实施办法

对特殊主体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公用企业等破产重整应根据其行业特点作出详细规定。以银行破产重整为例,既涉及经济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的关系,又涉及经济组织法、客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的关系,同一位阶和不再同位阶的法律制度之间存在相互抵触和相互矛盾的情况。11鉴于破产重整是人民法院主导下的司法程序,行政法规不能超越权限干预司法权,笔者建议由全国人大对银行破产重整问题以立法形式制定。立法应当注意解决以下问题:第一、银行破产重整的标准问题;第二、地方政府在银行破产重整处理中的角色问题;第三、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第四、社会公众利益维护问题。面对可能出现的银行破产案件,各级法院应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

(二)应当确立上市公司重整的规则

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制度的完善研究,切实解决好行政监管与司法程序的有效衔接问题,促进和保障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1)《企业破产法》没有规定公司重整的信息披露制度,而《证券法》对破产重整中非常态公司的信息披露也没有规定。因此,上市公司进入重整中的信息披露义务人等问题急需 加以规定。

(2)在重整计划中,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是其融资的重要手段。但证券法律对发行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净资产规模有强制性规定。而重整中的上市公司是不可能具备上述法律法规中的条件的。因此,必须在发行新股的批准条件方面作出特殊规定,以保障上市公司能够顺利重整。

(3)简单地以濒临破产的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吸引买家并以“卖壳所得”偿债、完全切断债务人公司的“延续性”的做法并不应当被列入“破产重整制度”范畴。12

(三)加强破产重整程序与其他程序的衔接

处理好破产程序与执行程序的衔接问题,确保破产财产妥善处理,是重整制度完善的重点之一。虽然《企业破产法》第19条明确:“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但司法实践中,破产重整程序与其他执行程序的衔接问题却是影响破产重整案件审理进程的一大难题。如在债转股重整模式下,债务企业股权保全的解除工作应由原审法院承担还是由破产重整案件的审理法院承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在不损害债务企业股东、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下,相关原审法院应当协助破产重整审理法院解除债务企业股权查封。又如,当债务企业净资产为负时,出资人的股权实际上已无价值,重整前其他执行法院对股权采取的保全措施的效力应该归无,可由破产重整法院直接以裁定方式认定出资人的股权已无价值,相关行政机关应协助破产法院办理股权变更事宜。建议日后的司法解释对股权价值的认定及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对出资人股权所采取的保全措施的效力问题作出专门规定。

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和完善破产法律制度建设,构筑民事、行政、刑事法律相衔接的企业破产法律体系。

(四)成立破产法庭及建立重整案例指导制度

为加强对破产重整案件审判工作,建议在全国法院四级系统内设立专司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工作的破产法庭或建立破产案件集中管辖、集中审理制度,由专业化的审判人员审理破产案件。成立破产法庭,对于贯彻落实企业破产法、统一把握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确保企业破产重整案件的正常审理和重整计划的执行协调,加强破产案件审判理论研究与司法交流,发挥专项审判优势,提高破产案件的审判质量,具有重要积极意义。破产法庭应当充分重视实践经验积累,推动破产法律的立法完善。破产法庭可以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会可由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专业律师、资深法官组成,专家可以阅卷,向破产法庭提供咨询意见,也可以担任人民陪审员,直接参与案件审理,以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对于审判实践的指导作用,以理论创新推动司法实践创新,提升破产案件审判效率与水平。

上级法院应指导、规范本辖区的基层法院具体适用破产重整制度,加强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各法院内部也应作出协调意见,力求避免在实践中出现操作随意性大、执法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同时要加强审理破产案件法官专业化队伍建设,实行专业化审判模式。审理破产重整案件的法官素质要求比普通法官高,应当加强法官审理破产案件的业务培训,如开设有关课程,举办破产法论坛,通过讲座解析疑难问题等,不断提高破产案件法官队伍素质,为企业破产重整制度顺利地实施奠定基础,使每个破产法官成为专家型法官,精通破产重整的各项法律规定,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破产重整案中的专门性问题。

法律规定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又鉴于有些企业破产重整案件的审理结果曾引起多方 争议,如“东星航空宣告破产案”。13为解决司法实践中此类问题,维护司法统一和法律权威,强化破产重整案件法律适用的尺度,一个现实可行的途径是实行重整案例指导制度,做到既有立法规定,又有判例借鉴。应积极发挥破产案件典型案例的示范效应,创新审判指导方式。重整案例工作机构应该在最高法院、地方高级法院的审委会内设。案例发布后,各级法院的破产法庭要及时组织破产案件法官学习讨论,借鉴适用于审判实践,并以此丰富和发展破产重整制度的理论,推动破产重整案件审判质量不断提高。立法机关应对指导性案例给予及时和充分的关注,并适时进行法律清理和修订完善。有条件的地方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还可以尝试推出破产案件审判白皮书,扩大司法行为服务大局和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影响。

(五)加强破产案件司法解释工作

为了加强对破产重整案件的审判指导,统一裁判规则,有必要对《企业破产法》实施以来重整案件审判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法律障碍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归集,在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前提下,注意吸纳国外破产保护立法例的经验和案例精华,兼顾国际惯例,及时出台《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规范和引导破产重整案件的审判实践。

破产重整程序流程 篇5

论企业破产重整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

学校代码:1003论企业培养单位:法学院 专业名称:诉讼法学 研究方向:破产法作 者:王发鹏指导教师:冀宗儒教授 论文日期:二。一。年五月The I nterests Protection Of The Creditors In The Enterprise Bankruptcy■I■●■Keorgan IZatI on学位论文原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特此声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拨舫加,。年厂月矽日本人完 论文的规定 印刷本和电 并采用影印 权提供目录 校有权按照 以赢利为目 容用于学术≥砌晕≮氏护&彦谚甲≥争江社唪}其1咿摘要重整制度是破产法发展的重要成果。重整制度着眼于社会整体利益,首要目 的在于预防破产清算,复兴企业。重整程序的制度设计有助于平衡债务人和债权 人双方利益,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良好效果。但是由于重整制度自身的 特点和法律规定不够完善等原因,债权人的利益时常会受到侵害,违背了重整制 度的立法目的和重整制度的宗旨。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 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此次破产法修改创立了我国的重整制度。 在破产法修改的过程中,我国借鉴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 并结合我国自身的司法实践,对重整申请、重整计划的制定、批准和执行都作了 较为合理的规定。但是在理论和实践当中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利益也常处于不平衡 的状态,特别是债权人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为此,本文将以重整程序的运 行为主线,讨论在现有的立法状态下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问题。全文主要分为五 个章节: 第一章引言。在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重整制度的发展史,并进而引出本文将要 论述的问题和重点。 第二章论述破产重整中债权人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这部分从分析重整制度的 特点和制度价值入手,论述了重整制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 的利益以及债权人的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 第三章涉及在重整申请中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问题。首先明晰了重整原因的 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美国、日本等国的立法体例,提出我国的重整申请 人应限定于股份有限公司。最后明确了债权人、债务人和出资人申请重整的条件。 第四章是本文的中心,论述了在重整计划的制定、批准以及执行的过程中对 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在重整计划制定中,分析了债务人和管理人分别为重整计划 制定人时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然后介绍了我国及其他国家在重整计划的通过、批准过程中的相关制度,特别是法院强制批准制度对债权人的影响。最后,从重 整计划执行主体和监督主体的角度,论述了如何加强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 第五章对本文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关键词:破产重整重整计划债权人保护Abstractonsystemisallimportant achievement in the focusondevelopmentofReorientationis procedure iSasystempreventingbankruptcyasthe interests of society as a whole,and well as corporate recovery.Reorientation the interests of both debtorstosystem which is designedto balanceandthecreditors andtoachieve the maintenance of socio.economic order.However,duesystem’Sown characteristicsand theto1aw is inadequate and other reasons.the interests it damages the egislativeof creditors iSreorientationoftenvulnerableabuse,andintentof thesystem,contrary tothe purpose of the reorientationsystem.August 27,2006,the Te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twenty-third meeting.adopteda onthe”PRC Enterprise Bankruptcy Law.”The revisedbankruptcy law created bankruptcy Iaw drawssystem of China’8 reorientation.Theamendmentofadvanced legislative experienceourof the countries incom//lon a大学网nd1aw and civillaw,and combined withreasonable provisionsonown iudicial practice.It has laid down fairlythe application ofreorientation,and80,it doesthe draft,approvalnotimplementationof the reorientationnotplan.Evenguaranteethat theinterests of creditors willbe undermined.In this case.the interests ofboth sides aretoin an unbalanced state.This will be in the main 1ine of reorganization proceedings discuss thestateof the existing legislationon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creditors.Thefull.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Chapter Introduction.In the introductory part.I mainly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reorientation system.and thus leadstothe questions which will bediscussed.The secondchapter deals with the particularity in the protection of creditors inbankruptcy reorganization.Tllis is part begin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s and expounds that one of the main objectivesiS tobalancethe interests of creditorsareand debtors.勰well弱thereasonwhy theinterests of creditorslikelytobe damaged. thisThethird chapt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protection of creditors’interests duringreason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organization.First,clear theto reorganize,onbasis,by comparing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OVer thepropose that the applicant shall belegislativeform,and IlimitedtoJoint―stock limited liabilityChina.Finally,I refine the conditions of application by the investors.company in creditors.debtors andThe fourth chapter isthecenterof this article.I discuss the interests protection inthe process of restructuring plan of the development,approvalandimplementation.Inthe restructuring plan under development,I analyse the multi―effect on the interests of creditors when the debtor and administrator all the implementer of the schemerespectively.ThenI introduce systems which influence thecreditors’interests mandatoryontheadoption and approval of the restruction plan,in particular theapproval ofnIII目录第1章引言………..…..………………………..1 第2章破产重整程序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特殊性…………..32.1破产重整程序的特点和制度价值…………………………..32.1.1破产重整程序的特点………………………………………3 2.1.2破产重整程序的制度价值…………………………………..32.2平衡对债务人利益和债权人利益的保护……………………..42.3重整程序对债权人利益保护造成的影响……………………..6第3章重整申请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83.1重整原因的界定……………………………………….83.2重整申请人资格的界定………………………………….93.2.1各国关于重整申请人资格的规定……………………………..9 3.2.2重整申请人资格应限制于股份有限公司………………………..93.3重整前提条件的限定…………………………………..103.3.1明确债务人、债权人和出资人中请重整的条件………………….10 3.3.2重整的提出是否应当“有重建希望”…………………………12第4章重整计划制定、批准、执行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144.1重整计划制定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144.1.1债务人作为继续营业机构制定重整计划方案……………………14 4.1.2管理人作为继续营业机构制定重整计划方案……………………154.2重整计划通过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154.2.1重整计划的分组表决……………………………………..15 4.2.2重整计划的表决规则……………………………………..164.3法院的强制批准制度…………………………………..174.3.1法院强制批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17 4.3.2我国关于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的规定……………………….184.4重整计划执行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204.4.1重整计划的执行主体……………………………………..20 4.4.2重整计划的监督主体……………………………………..21第5章结论……………………….…………….23 参考文献………………………………………..24 致谢………………………….….………….…26 个人简历……………...……………………..…27第1章引言当今社会,企业已经成为了经济生活的主要参与者。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对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甚大。企业的成立与发展需要公司法以及相关法律的不 断完善。但由于竞争、经营状况等原因,劣势企业被淘汰在所难免。因此,建立 一个良好的企业淘汰和企业退出机制对维护社会经济稳定、促进企业制度不断完 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破产法便应运而生。 重整制度是破产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重整制度首创于英国,完善于美国, 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十九世纪英国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促使社会经济规模扩大, 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确立使铁路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相 当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经营不善,一些铁路公司出现了资金等问题,难以为继。 于是,英国在1867年制定了铁路法,规定对濒临破产的铁路公司,可在法院监督 下设置管理人进行管理。二十世纪初,英国公司法又规定管理人制度,公司的整 理程序初步建立。 同时期的美国也经历了类似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破产清算制度和重整制度逐 步建立和完善。随后美国又对重整制度不断修改和补充,在1933年和1934年两次 对破产法中的重整制度进行修订,并在1984年通过了《破产法修正案》和《联邦 商事判断法》。美国的破产重整制度已比较完善,并为多个国家所借鉴。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新破产法)。新破产法的一大亮点就 是对重整制度的规定。新破产法在第八章以专章规定了破产重整制度,这也是我 国立法首次确立重整制度。 重整制度以拯救企业为价值目标,在协商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借助法律手段 强行调整他们的利益,是在权衡各方利益冲突的基础上作出的慎重选择。对于陷 入困境又有挽救希望的企业来说,重整制度也有利于其摆脱财务困境,重获经营 能力,降低社会成本,实现经济价值。1 基于破产重整的上述优点,各国纷纷建立相关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在破产重整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债权人的利 益得不到充分保护。由于在破产重整中所涉及的一般是规模较大、社会影响力较 强的企业,而公司重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企业的拯救和再生。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以此为目的,并将目光过多地集中于重整企业――也就是债务人,忽视1贾瑞果,张超,李雪静:“我国企业破产重整制度的法律评析”,‘中国第二届破产法论坛论文集》,第438页。l得不到应 害重整制2第2章破产重整程序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特殊性2.1破产重整程序的特点和制度价值2.1.1破产重整程序的特点破产重整是指对无偿付能力债务人的财产并不立即进行清算,而是在法院主 持下由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制订重组计划,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债务人按 照一定方式全部或者部分清偿债务,同时债务人可以继续经营其业务。2重整制 度起源于英国,完善于美国,现在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并不断完善。总体上看, 重整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重整程序具有优先性。首先,重整程序优先于一般的民事执行程序。 进入重整程序之后,所涉及的民事诉讼程序和执行程序暂行中止;其次,当企业 法人符合重整程序时,破产重整程序优先于破产清算和破产和解。破产程序分为 破产清算、破产和解和破产重整三大程序,当这三个程序同时提出,并且债务人 同时具备条件时,法院应该优先受理破产重整。 (2)申请的主体多样化。破产清算程序由债务人或者债权人提出,破产和 解一般由债务人提出。相比之下,重整程序的申请主体更加多样化,包括债务人、债权人、以及符合条件的债务人公司的股东。 (3)重整措施的多样化。在重整程序的持续期间,债务人继续营业,所以 重整的措施不仅包括了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妥协与让步,还包括企业部分或者 整体的出让、企业的合并与分立、企业追加投资、从事经营租赁、新股票和新债 券的发行等。而其他破产程序中没有这些措施。 2.1.2破产重整程序的制度价值破产重整制度己成为以破产预防为核心的现代破产法最主要的制度之一,有 重要的制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整制度体现社会整体利益原则。现代社会中,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 的主要参与者,企业是否能够良好运营与发展,对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影响巨大。 破产制度的建立为企业提供了退出机制。与破产制度中的清算制度不同,重整制 度将企业复兴置于中心地位,将关注的范围扩大到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其2李曙光:“有关新破产法中的重整制度”,《中国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22页。3兴衰存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社会利益为首要的价值取向,追求更高层次的公平。“它把企业置于中心地位时,并不仅仅着眼于包含在企业中的各方当事人的 利益,而且着眼于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企业的兴衰存亡对社会生活的影 响。’’3由此,在破产重整制度中,国家干预的色彩比较强。 其次,重整制度维护利益平衡。在企业破产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各方利益, 主要包括债务人、债权人、企业经营人和所有人、企业职工,甚至当地政府。如 何平衡各方利益成为企业破产制度能否顺利实施和执行的关键问题。破产重整制 度是最典型的以分配正义为尺度调整利益分配与损失负担的制度。重整制度在承 认以牺牲债权人的部分利益为代价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需要防止对于一 方当事人(债权人)利益的过度侵害。4因此,破产重整制度在设计的过程中, 将债权人和债务人以及债务人的投资者(股东)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利益的共同 体,促使他们共同投身于困境公司的复兴中来。 再次,重整程序建立债务人财产的价值发现机制。一般情况下,破产财产的 分配采取先来先得的原则,但是“在确实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多数债权人多采取 先下手为强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即使债务人已经破产,如果债权人共同处理资 产的效果可能更好一些。……破产需要提供一种团体的、强制的程序使分散的债 权人变得像一个人。’’5所以,保证债务人财产的整体性比让债务人的财产解体更 具有价值是破产法从破产清算向破产预防,特别是破产重整转换的基本依据。 破产重整的程序设计在于保证价值的发现与价值增值,因此无论破产重整如 何启动、运行,都要保证债务人财产的增值问题,这也是债权人同意重整并与债 务人“妥协"的基础。我国现行的破产法中虽未明确提出这一点,但在具体制度 设计过程中有所体现。如,重整计划中的.特殊批准权,要求存在包括“普通债权 依照重整计划草案所获得的清偿比例,不低于普通债权在重整计划草案被提请批 准时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所能获得的清偿比例”在内的六个前提条件下才能得以实 行。62.2平衡对债务人利益和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破产重整制度的价值目标是通过平衡各方利益,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对于破产重整中的两个主要参与者――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利益平衡问题就成为重整制度设计的过程中所应该主要解决的问题。破产法的直接调整作用,是通 过其特有的手段保障债务关系在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的最终公平实现,维护全3王卫国:《破产法》,人民法院it{版社1999年版,第228页。 4杨忠孝:《破产法上的利益甲衡问题研究》。北京人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5 Barry E.Adler,A Theory ofCorporate Insolvency,New York Law Review,72,May 1 997,p.364. 6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86条。4体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维护社会利益与正常经济秩序。7 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保护的平衡首先体现在重整程序设立的宗旨中。如《法 国司法重整与司法清算法》第620.1条规定,为使企业得以保护,企业的活动及 就业得以维持,企业的债务得以清偿,设立司法重整程序。8在法国法中,重整 程序的首要目的是保护重整企业,使之不因为资不抵债而轻易进入破产清算,导 致企业的消灭,通过重整程序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维持。重整程序的另一 个宗旨是企业的债务能够得到清偿。债务能否得到清偿直接关系到债权人的利 益,重整程序的立法宗旨中明确提出对债权人的利益加以保护,体现了两者之间 的平衡。我国2006年8月27日通过的《企业破产法》中,第l条就开宗明义: 为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 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我国新破产法中明确规定了要同时保护债 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对双方的利益加以调整和保护。 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保护的平衡还体现在重整制度的设计中。从重整程序的 申请到重整计划的制定、批准以及执行,都体现出法律对双方利益的平衡。如为 了保证债务人的营业持续,在我国新破产法第75条规定,在重整期间,对债务 人的特定财产享有的担保权暂停行使。这就使“债务人获得整顿的喘息空间,有 时间制定和批准重整计划,并能采取其他步骤,例如取消不盈利的活动和负担过 重的合同”9。担保物权的冻结对担保债权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平衡双方 之间的利益,法律又规定:担保物权有损坏或者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 担保债权人权利的,担保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恢复行使担保权。在重整程 序中,平衡双方利益的制度还有很多,比如管理人监管制度、取回权行使的限制 和股权分配和转让的限制、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的债务免除等。2.3重整程序对债权人利益保护造成的影响重整程序的启动会对债权人和债务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在重整程序能够顺利 完成的情况下,债权人将获得比在破产清算中更多的利益。企业面临清算或者重 整时,一般都是负债远多于资产,也就是说债权人无法获得足够的清偿。在破产 清算中,债权人能够获得的清偿比例是很低的,普通债权人往往会损失全部债权。 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进行重整,从而给了企业一个重新复兴的机会。如果企业能 够在重整的过程中复兴,资产的规模将会增多,债权人受偿的可能性和比例也将 更大。这也是债权人积极参与破产重整、赞成重整计划的原因和动机。7王欣新:“新破产法.谚法思想的创新”,载‘破产法论坛'第l辑,王欣新,尹正友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第l版,第3页。8李飞主编:<当代外国破产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l版,第358页。 9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破产立法指南》,2006年纽约,中文版,第77页。5重整程序以平衡双方的利益为出发点,但是在破产重整程序的实施过程当中 债权人的利益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债权人受清偿时间将会延迟。在破产清算程序中,法院一旦宣布债务 人破产,债权人将对破产财产进行分配。但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债权人在重整期 间内的请求权将自动停止。重整期间是重整程序开始后的一个法定期间,在美国 称之为“冻结期间”(periodoffreeze),在澳大利亚称为“延缓偿付期"(moritorium),在法国称为“观察期间",其目的在于防止债权人在重整管理期 间对债务人及其财产采取诉讼或其他程序行动,维持债务人的继续营业,以便保 护企业的运营价值和制定重整计划。10重整程序终止之前,重整期间将持续较长 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的债权人权利将受到限制。即使重整期间结束之后,在重 整计划的执行期间,债权人得到清偿的期间也是很长的。例如,法国法律中的重整计划的执行年限――即延期偿债年限,在1985年的重整中并没有规定,在实践中曾有的高达25年;即使在1984年的475号法律中作出了规定,最高期限也有11 年之久。在如此长的时l’日J内,清偿有时对债权人来讲已经失去了意义。 其次,债权人承担重整失败的风险。各国破产法(或者在公司再生法)中一 般都规定债务人和债权人均可提出公司重整,例如在我国的企业破产法第70条中 就规定: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 进行重整。但是,在实践中,重整申请大多是由债务人提出的,债权人很少自愿 提出重整申请。这主要是因为重整的成败对于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影响截然不同。 对于债务人来说,如果重整成功,债务人可以摆脱债务,重新回到市场中来,因 清算带来的资格限制和失败象征都不存在。即使重整失败,最多是和清算同样的 结果,而债务人借重整之机得以继续经营,也未尝不是受益。对于债权人来说, 如果重整成功,债权人会受益;如果重整失败,债权人(主要是大债权人和担保 债权人)将会受到比清算更大的损失。¨与债务人不同,债权人在重整制度中是有 风险的,这就是很少有债权入主动提出重整申请的原因。这种风险的原因首先主 要表现在破产重整中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不足。 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指出:“公司重整并非灵丹妙药……在清算中将丧失工 作的经理和在清算中将不可能取得任何东西的小债权人,都会在即使清算使财产 更有价值时也使公司生存下去。如果重整能使股东在重整企业中得到很小的股本 利益,他们也会对重整极感兴趣。因为重整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没有任何损失的建 议。如果企业盈利了,他们就可以分到利润;如果它失败了,全部损失就落到债 权人身上。所以,正像有些破产案件中由于可能使大的债权人将成本加于其他利 益人而使清算为期过早一样,重整也可能在有些案件中由于可能使经理人、小债10王卫囝:‘破产法精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08页。 11杨忠孝:‘破产法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lO月第l版,第137页。6权人和股东将成本加于其他债权人而使清算不适当地延期。川2这也就是说,现有 的重整制度很难做到利益的平衡,一方面对公司的管理人和利益已经无法保障 (这种利益的损失是经营风险的必然)的小债权人是很有利的,但是另一方面却 使大债权人,特别是有担保利益的大债权人承受重整所带来的不利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一种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2【美】理矗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28页。7相似之处,其实质涵义都是相同的。 没有将重整原因限于实际的支付不能,债务人在可能发生支付不能的情况下 也可以申请破产重整,这样的规定适当放松了重整原因条件。放松重整原因的限 定,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考虑: 其一,在一般情况下,债权人很难了解债务人的经营状况,企业除了注册资 金公开外,其生产经营状况、盈亏状况处于保密的状态,是否严重亏损,债务人 一般是不会向债权人提供真实的经营状况的。在这种现有的条件下,债权人的权 益就不能及时得到保护。只有放宽重整申请的条件,当债务人有丧失清偿能力的 可能性时即可提出重整。 其二,这样可以使双方的利益纠纷较快进入司法程序,由法院在了解债务人 具体情况的条件下加以公正地评判,这样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是有利的,从而有 助于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防范来源于市场、社会的多种风险, 有助于预防破产、企业维持和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3王卫国:‘破产法精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83.2重整申请人资格的界定3.2.1各国关于重整申请人资格的规定关于重整申请人的规定,各国有比较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申请人资格的限 制有所不同。《法国商法典》第620-2条规定,司法重整和司法清算适用于所有 商人、手工业者、农业生产者以及所有私法法人。《美国破产法》中并未对破产 申请者的资格进行明文限制,应当推定认为其重整程序的申请适用于破产法规定 的所有主体,其范围和《法国商法典》中的规定类似。在美国法中,虽然个人债 务人也可以提出重整申请,但是由于其第13章中规定的个人债务调整程序更适 合于个人适用,并且债务人需要付出的成本要远低于第1l章程序(即破产重整 程序)的成本,所以个人破产程序通常都会选择第13章中所规定的程序。并且 第11章中规定的重整程序过于复杂,费用高昂,不仅个人无力承担,即使是绝 大多数中小企业也无力援用。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一些资本结构复杂, 规模庞大的巨型公司才会利用公司重整程序。H因此,适用第11章破产重整规定 的一般是企业主体,而非个人。 而日本、英国、韩国等国家却采用了不同的立法实践,将重整程序仅适用于 股份有限公司。如,日本《公司更生法》第l条规定更生程序仅适用于股份有限 公司。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司法”对适用范围有更严格的限制。根据该法第282 条的规定,重整程序的申请人以公开发行股票或者公司债的股份有限公司为限。 其立法理由是公司重整如果范围太过宽泛,则很可能发生以重整为手段达到规避 破差或者拖延债务履行的目的。15 我国新破产法规定重整程序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法人。我国《企业破产法》第 70条规定,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权 人进行重整。 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发达国家的重整制度一般仅限于股份公司或者上 市公司等大型企业。美国破产法中虽规定适用范围宽泛,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 则将重整的对象现定于大型的公司企业。 3.2.2重整申请人资格应限制于股份有限公司虽然各国对重整申请人资格的规定不一致,但是从实际出发,应以限制于股14[美]爱泼斯坦等:‘美国破产法》.韩长印等译,中国政法人学}“版版,2003年9月第1版,第6页。 15李永军:“论破产法的结构程序”,载《破产法论坛第一辑》,王欣新等主编,法律}II版社,2008年5月第l版,第15页。9份有限公司为宜。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企业重整的价值取向在于通过对公司进行维持、重整进而起到协调多 方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作用。当今社会,大型公司和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 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涉及面较为广泛,如果破产带来的将是巨大的社会连 锁效应。大型企业破产倒闭将会带来大批工人失业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浪费,损 害债权人的利益,地方财政收入也可能会大幅度减少,甚至可能造成社会秩序的 不安定。破产重整制度通过挽救处于困境而又有希望的股份有限公司来实现这一 价值目标是有必要性的。 其次,重整程序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适用于中小企业会得不偿失。从重 整成本与企业自身价值的比较来看,对一些小的企业进行重整,其费用往往会超 过本身存在的价值。并且小企业获得重整成功的概率也比较低。从国外的数据来 看,美国大公司获得重整成功的比率在86%,而小企业重整成功的几率只有23%。 并且,重整程序本身的适用比例也是比较低的,即使在美国这种破产案件比较多 的国家,适用第11章重整程序的案件所占比例一般只在0.7%左右。重整程序这 样一种比较复杂、耗时并且要耗费大量司法资源的司法程序,应当用于对社会公 众利益有较大影响的有较大规模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对而言规模较大,对社 会经济和公共利益影响较大,适合作为重整程序的适用对象。 再次,股份有限公司有完善的公司财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在重整期间, 债务人可以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这样债权人会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法院 赋予了债权人监督的权利。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行政制度、财务制度、管理制度相 对不够完善,债权人很难实施有效的监督。股份有限公司相对其他类型的企业受 到更多的约束,企业财务信息更加公开透明,限制重整程序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 比较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其他相关人的利益。 最后,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在现阶段,我国财产征信制度不发达,社会信 用状况不佳,在财产状况不清晰、不透明的状况下,将重整程序适用于所有企业 法人,给部分债权人利用重整程序逃债提供了机会。3.3重整前提条件的限定这里所说的重整前提条件,是指除重整原因、重整人资格限定之外的其他启 动重整的条件的限定。 3.3.1明确债务人、债权人和出资人申请重整的条件我国《企业破产法》第70条规定,债务人、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债IO务人重整,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 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之所以允许债 务人的出资人提出重整申请,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出资人从 企业拯救中可以得到比企业法人机关更大的利益,因而具有更强的拯救企业的动 机;其二,企业的出资人为挽回自己的投资,可能为拯救企业做出新的投资,从 而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复活。16应当说,这样的制度安排照顾到了债务人、债权人、出资人的利益需要,也兼顾了公司团体自治与外部干预的利益调整,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应当进一步明确债务人、债权人和出资人提出重整的条件:首先,对 于债权人来讲,提出公司重整属于公司经营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债权人提出重整 应当经其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东同意,这也与《公司法》相符 合。其次,申请债务人重整的债权人所持债权应当达到一定的数量。由于企业的 债权人众多,其占有的债权比例也相差很大,如果任何债权人都可以任意提出债 权人重整,将不利于保护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的权益。再次,企业的注册 资本和实际资本往往会有差别,中国《企业破产法》中所规定的出资额占注册资 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申请重整,不如直接规定股权或者投资份额占企业 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股东、投资人可以申请债务人重整,这更加有利于保护出资 人的权益。 有的学者指出,在我国《企业破产法》中,第2条和第70条规定了债权人 可以在债务人未进入破产程序时直接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重整,但在这种情况 下,却未授予债务人对债权人的重整申请提出异议的制度。并以此认为《企业破 产法》授予了债务人对债权人申请破产时提起异议的权利,但破产重整制度却缺 失了相同的制度,这是制度设计的一大缺陷。 笔者认为这是对破产重整制度中相关程序问题产生的一种误解。《企业破产 法》第71条规定,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重整申请符合本法规定的,应当裁定债 务人重整,并予以公告。需要注意的是,重整申请分为初始申请和后续申请两种 情况,人民法院针对两种情况的具体操作程序有所不同。初始重整申请是在人民 法院受理破产申请以前提出的对债务人适用重整程序的最初申请。对于初始重整 申请,人民法院的重整裁定应当与受理破产同步进行,也就是说在适用新破产法 第71条的同时,同样适用第10条关于债务人可以提出异议额规定。后续重整申 请是在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对债务人适用清算程序的申请后、破产宣告之前提出的 重整申请,法院在受理之后,已经启动的破产程序转入重整程序。对于后续重整 申请,人民法院的重整裁定单独进行,不适用第10条的规定。但是此时的破产16王卫国:‘破产法精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ll程序已经进入了受理状态,债务人的异议已经提出过,在此种情况下,已不需要 再次提出。 但是无论在那种情况之下,人民法院在审查重整申请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把 握受理的标准,不能让重整程序沦为债务人阻止债权人实现自己合法债权的手 段,从而偏离其立法宗旨,不能使重整程序变成政府以不当的行政干预破坏国有 企业市场化破产的避风港。 3.3.2重整的提出是否应当“有重建希望’’除了对公司重整的适用范围做出限制以外,为保护债权人利益和保证公司重 整目标顺利实现,各国立法还规定了重整公司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以 下两种模式:第一种以日本会社更生法为代表,要求重整公司必须是“事业的继 续发展发生显著障碍,而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且“又有重建希望”的股份有限 公司。17我国台湾地区也有类似的规定,公司重整除了要满足“财务困难,暂停 营业或者有停止之虞”作为重整原因,同时将重整的希望作为重整程序的启动条 件。第二种以美国破产法为代表,当债务人提起自愿整顿申请时,只要债务人认 为自己需要整顿并希望进行整顿,就可以提出申请,并不要求债务人有重建的希 望。但是,当债务人以外的人提出重整程序时,必须证明存在重整原因,法院才 能批准重整程序的开始。对于是否具备再建的希望,法院也并不作进一步的审查。 我国的《企业破产法》也并未要求债权人、债务人和出资人提出重整时需要 证明企业尚有“重建的希望"。笔者认为,不要求对企业重整须具备“有重建希 望”的条件是适当的。 其一,当债权人、债务人和出资人提出重整时并不十分明了企业是否还可以 复兴或者重建。特别是对于债权人更是加大了提出重整的负担。由于债权人一般 并不掌握债权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要证明债务人尚有“重建的希望"是很 困难的,证据难以提供。正如王卫国教授所讲,“当人们站在程序的入口处时, 企业复兴的可能性通常还不明朗。这是一个需要在程序开始以后加以确定的事 实。把大门敞开一些,同时给那些在进门以后被证明为无可挽救的企业随时留着 出口,这也许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 其二,至于是否有“重建的希望",按照现在通行的做法,应当交由法院审 查。由于这是一个预见性的判断,不可避免地存在法官主观裁量的问题,这样就 对法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虽然立法可以通过要求当事人提出详实的 证据材料,为法官的裁定提供信息参考,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法官可以据此作出正 确、合适的判断。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配套制度缺乏。比如,台湾地区公司法"《日本会社更生法》第l条和第30条。12规定 官的以依13、批准、执行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利益的保护保护债权人的清偿利益是重整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重整期间重整计划本 身对债权人利益影响最大,因此选择重整计划制定的主体是十分重要的。这体现 出重整计划中各种利益的平衡。 重整计划制定的主体规定,各国有不同的做法。主要有两种立法例:第一种 以R本为代表,以管理人制定为原则,其他人制定为例外;第二种以美国为代表, 以债务人制定为原则,其他人制定为例外,如美国破产法典第1 121条规定,在第 11章救济裁定发布之后的120天内,债务人享有提出第11章方案的专有权利。从 中可以看出,在重整计划的制定人问题上,各国~般都是坚持谁管理谁制定重整 计划的原则。如果重整期间债务人财产和营业事物由债务人自行管理的,债务人 即为重整计划的制定人;如果由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事务的,管理人即为重整 计划的制定人。 我国《企业破产法》第80条也做了相关的规定:债务人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 事务的,由债务人制作重整计划草案;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由管 理人制作重整计划草案。这种规定了符合了“谁管理谁制定’’原则。下面以我国 立法为例,分析不同主体制定重整计划的利弊。 4.1.1债务人作为继续营业机构制定重整计划方案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73条规定,在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人民法 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根据“谁管理 谁制定"的原则,由债务人制定重整计划是适当的。本条的规定有些接近于美国 法上的“占有中的债务人’’的概念。 由债务人制定重整法案的优点在于,在重整期间面临的是一系列十分复杂的 重整计划和各种利益的调整与平衡,无论是对企业自身的了解还是对企业财产状 况的掌握,债务人在继续营业机构中的操作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毕竟债务人的管 理层比临时组成的管理人更了解情况,也更加熟悉企业的内部系统、企业管理以 及企业所处的市场状况。如果从拯救企业的效率方面考虑,这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选择。因此,采用适当的机制,发挥债务人管理层的管理经验和业务能力,是立14法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允许债务人在一定条件下的自行管理,不失为一 种侧重效率的制度安排。18这种安排能够充分发挥债务人的优势,最大限度节约 交易成本。 但是,债务人作为利益的相关者,容易侵害债权人的利益和其他利益相关人 的利益。对此除了在重整计划制定的过程当中由管理人发挥监督作用外,主要应 由债权人会议在审阅和通过重整计划中把关。所以,债权人在制定计划的过程当 中,为了能够使重整程序顺利完成,实现企业的复兴,应当考虑各方利益诉求, 制定合理的重整计划和方案。 4.1.2管理人作为继续营业机构制定重整计划方案我国《企业破产法》第74条规定,管理人可以负责管理公司财产和营业事务。 与债务人自行管理相比,管理人作为继续营业机构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首先, 管理人处于中立的地位,并职业道德的约束和监督人的监管,自身受到能够公正 地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同时,管理人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是在企业重整过程 中所不可获缺的。 其次,管理人制定重整计划也有不利的一面。管理人一般是外聘人员,也存 在着不熟悉债务人经营情况、不懂市场行情和管理技能等诸多的劣势。为了弥补 这种缺陷,法律规定管理人可以聘任债务人的经营管理人员负责营业事务。 一般说来,管理人地位中立,能够在制定重整计划的过程中考虑到债务人、债权人、企业职工等各方利益相关人的权益,从而制定出能让各方能够接受的重 整方案。4.2重整计划通过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重整计划制定后需要批准方可执行,重整计划的批准程序是对重整计划的最 后一道把关,也是各相关利益方进行利益妥协的重要程序。因此,债务人或管理 人制定重整计划后,必须交由债权人和股东审查通过,债权人和股东审查通过重 整计划,以表决的方式进行。 4.2.1重整计划的分组表决重整计划实行按债权分类进行表决是当今国家的通行做法,我国破产法采用 了这一通行的做法。所谓分组表决制是指按照权利的实质相类似性标准,将债权1。王卫国:《破产法精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15若干个表决组,以组为单位分别进行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以各组 重整计划草案通过标准的表决制度。如果分组不当,会造成同一类 到不同的对待,甚至会发生重整计划草案的指定人为了有利于表决 通过而作出违反债权平等原则的分组安排。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国破产法实行强制分组的原则,将重整计划中的债权 分为四类:有担保的债权、劳动债权、税款和普通债权。19第83条规定按照第八 十条的规定分组表决。可见,我国对债权人分组遵循的是这样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每一组内成员的权益或者应有的权利应实质上相同。如果债权 人的债权或利益“与该类别当中的其他债权人的债权或者利益实质上相似’’,那 么他们就能够被归到一个类别当中。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防止债务人为了优待某类 债权人,从而违反债权平等的原则。对于每一组内成员的权益“实质上相同”的 认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把债权人分为担保债权人和无担 保债权人两大类,而是要更细致地进行分组。较为细致的分组能够更准确地反映 不同债权人的意见,从而有助于重整程序的继续进行。∞第二个原则是重整计划 可以对不同组的债权人提供不同的待遇,但对同一组内的债权人必须要给予平等 的待遇。这个原则虽然会导致不同组之间产生差别待遇,但实际上对重整程序的 进行是有利的。不同的债权给予不同的对待并不违反债权平等原则,相反这正是 公平的一种体现。“对债权实行分类的首要目的是达到给予债权人公平和公正待 遇的要求,对类似情形的债权同等处理,确保重整计划对某个特定类型的所有债 权人给予一系列同样的条件。这是确保按照破产法中确立的优先顺序处理优先权 或者优惠债权的一种方法。’’21 以上两个原则能够保证表决分组的合理性,也为重整计划的顺利通过奠定了 基础。 4.2.2重整计划的表决规则在表决规则的立法例上,大致可分为单一标准制和双重标准制。单一标准是 指仅以表决权所占份额或者表决人数计算;双重标准是指不仅规定了表决权额, 也规定了人数的限制。 我国《企业破产法》第84条规定:“出席会议的同一表决组的债权人过半数 同意重整计划草案,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该组已确定债权总额的三分之二以 上的,即为该组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第86条规定:“各表决组均通过重整计划草19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83条。20[美]爱泼斯坦等:‘美国破产法》.韩长印等译,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版,2003年9月第1版,第733页。 21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破产立法指南》,2006年纽约,中文版,第194页。16案时,重整计划即为通过。”可见,我国采取的是双重标准制,即要求表决权额 和表决人数都须满足一定的比例。 笔者认为,我国立法采取的双重标准制是较为合理的,能够充分保障债权人 的权益。首先,在表决人数限定方面,是“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 数,而不是要求某一组的全部债权人数过半数。这就是说,即使有的债权人不参 加,在一定程度上不会阻止重整计划的通过,并且可以借此促使债权人列席会议。 其次,双重标准制可以克服以债权额或股权额为标准计算结果从而可能发生少数 大的债权人或股东左右局面的弊端。如果采用单一标准制会使少数大的债权人或 股东同意与否直接决定小组的表决结果,而使其他债权人形同虚设。所以,双重 标准制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保护小额债权人的利益。4.3法院的强制批准制度重整程序之所以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企业破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具有 较其它程序更强的强制性。在重整计划批准通过的程序中,这种特点体现地比较 明显。只要债权人会议各表决组及出资人组以法定多数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经法 院批准,对所有当事人均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在未获全部表决组通过时,如重 整计划草案符合法定条件,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强行批准。 法院可在保证反对者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害等法定条件下强制批准重整计划,以避 免因部分利害关系人的反对而无法进行重整。 4.3.1法院强制批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各国立法中,往往会通过法院的强制批准制度来保证重整计划的通过。如在 《美国破产法典》中,当出现重整计划草案经过表决组经过与债务人或者管理人 协商后仍然未能通过时,法院会根据最大利益原则和绝对优先原则,行使批准权。 根据《美国破产法典》第1129条(b)(1)款的规定,重整计划必须要符合正常 批准的条件,这是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的前提。 日本也有类似规定。《日本公司更生法》第234条规定:(一)在就更生计划召 集的关系人会议上,即使有的组未得到法定额或法定数以上表决权人的同意,法 院亦可变更计划草案,为该组的更生债权人、更生担保权人或股东,订定依下列 方法中某方法保护其权利的条款,而作出计划认可的裁定:l、对于更生担保权 人,使担保权的标的财产、权利依然存续,将其移转于新公司、转让他人或保留 于公司;2、对于更生担保权人,将其权利标的财产;对于更生债权人,将应抵 充其债权清偿的公司财产;对于股东,将应抵充剩余财产分配的公司财产,以法17价额(关于担保标的财产,作为无担保权负担者估价)以上价额变 中扣除变卖费用后的余额实行清偿、分配或将其提存;3、将法 正交易价额支付于权利人;4、以其他类似前项的方法,公正、平衡的保护债权人.(二)关于计划草案,如果可以明确预见在关系人会议上,有 的组不能得到法定额或法定数以上表决权人的同意,法院因计划草案制作人的申 请,可以为该组的更生债权人、更生担保权人或股东,预先订定以前款所载某方 法保护其权利的条款,而许可计划草案的制作。(三)有前款申请时,法院应征求 申请人及该款所定组名以上权利人的意见。 由以上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在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的情况下,应当符合以 下原则: 一是公平对待原则。根据美国破产法的规定,如果一组债权人或者股权持有 人反对一项整顿计划,该项整顿计划就要保证这些持有反对意见的组获得公平对 待,即根据破产法而处于同一优先顺序的债权入必须获得按比例清偿。 二是债权人利益最大原则。即一项重整计划必须保证每一个反对这项计划的 债权人或股权持有人从重整程序中都至少可以获得他在清算程序中本可以获得 的清偿。债权人利益最大原则适用于某一组内的持反对意见的人,而公平对待原 则并不适用任何个人,而使适用持反对意见的组。22两者适用的范围和情况是不 一样的。 三是绝对优先原则。绝对优先原则有包含两项内容:其一,如果任何一组债 权人或者债权持有人中有人反对一项整顿计划,该整顿计划就必须保证,只有这 个组的成员获得充分清偿后,在优先顺序上低于这个组的其他组才可以开始获得 清偿。其二,整顿计划还必须保证,在这个组获得充分清偿之前,优先顺序高于 这个组的其他各组不能获得超过其债权额百分之百的清偿。优先原则的宗旨是, 破产法对清算程序所规定的优先顺序在重整程序中对那些持反对意见的组必须 同样适用,不会因整顿计划的被批准而受到不合理的损失。23 4.3.2我国关于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的规定我国《企业破产法》第87条第2款中也规定了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的制度: 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拒绝再次表决或者再次表决仍未通过重整计划草 案,但重整计划草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批准 重整计划草案:(一)按照重整计划草案,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就该特定财产将获 得全额清偿,其因延期清偿所受的损失将得到公平补偿,并且其担保权未受到实22潘琪著:‘美国破产法》,法律}l{版社1999年第l版,第224页。 23潘珙著:‘美国破产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25页。18质性损害,或者该表决组已经通过重整计划草案;(--)按照重整计划草案,劳 动债权和税款请求权将获得全额清偿,或者相应表决组已经通过重整计划草案; (三)按照重整计划草案,普通债权所获得的清偿比例,不低于其在重整计划草 案被提请批准时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所能获得的清偿比例,或者该表决组已经通过 重整计划草案;(四)重整计划草案对出资人权益的调整公平、公正,或者出资 人组已经通过重整计划草案; (五)重整计划草案公平对待同一表决组的成员,并且所规定的债权清偿顺序不违反本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六)债务人的 经营方案具有可行性。 此项法律规定了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的六个条件,其中前四项条件是不同 表决组的债权在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草案时应当享有的基本待遇条件。第五项 是对重整计划的公平性要求,第六项是对重整计划的可行性要求。上述规定也体 现了上述三个原则,能够较充分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特别是持反对意见的债权 人或者债权人组。 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国法院强制批准的界定主要是采用了清算检验标准。所 谓清算检验标准,是指债权人依照重整计划可获得的清偿,不低于他们在债务人 破产清算的情况下能得到的清偿分配。24这种标准有利于进行量化,具有可操作 性。 有学者提出,在第87条中规定,按照重整计划草案,普通债权所获得的清 偿比例,不低于其在重整计划草案被提请批准时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所能获得的清 偿比例,或者该表决组已经通过重整计划草案。这一表述就意味着如果该表决组 已通过重整计划草案,即使重整计划中规定的清偿比例少于清算比例,该表决组 中持反对意见的债权人也必须同意。这样不能充分保护表决组中持反对意见的债 权人的利益。法院在审查重整计划时,“应当审查重整计划的制作过程及其实质 内容有无违法、有无公平、有无执行之能力;在重整计划中关于商机、营运决策 等纯粹商业营业事业之判断或者预测。"25 笔者认为,《企业破产法》中第87条的规定,能够较好地体现法律的强制性 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合。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当事人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终 决定者。虽然表决组通过重整计划草案时,该表决组中持反对意见的债权人在清 偿比例少于清算比例也必须同意,但这种情况下只要是债权人组自己决定的最后 结果,法律就没有必要强制干预。同时我们可以相信,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 性考虑,债权人在表决的时候必然会权衡利弊后作出决定,这种决定应当受到法 律的尊重。同时,关于法官应对债务人的经营法案进行可行性判断的问题,实际 上是商业判断而不是纯粹的法律判断。这已经超出了法官裁判的范围,不应对此24王卫国:《破产法精义》,法律{lI版社2007年版,第260页。 25王仁宏主编:《商法裁判百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19苛求。如果有必要,法院可以征询专家的意见或者举行听证会。重整计划执行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重整计划经表决组表决通过并被法院批准或者强制批准后对所有债权人具 遍的约束力。重整计划的执行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主体,即执行主体和监督4.4.1重整计划的执行主体重整计划的执行主体,各国有不同规定,总体来讲有三种体制:一是债务人 法程序外无任何监督的执行;二是在司法外由管理人监督下的债务人执行; 在司法程序内由指定的专人负责执行或者由其监督债务人执行。由于重整计划的执行涉及到债务人的利益――并且债务人是主要利益的牵扯者,如果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由其执行重整计划,就无法避免道德风险。因此, 第一种立法体制一般不被采用。 第二种体制即为我国现在立法当中所规定的方式。我国《企业破产法》第 89条规定,重整计划由债务人负责执行,但是必须受到管理人的监督。这种立法 模式较好地平衡了债权人、债务人等各方利益相关人的利益,能较好地保障重整 计划的执行,实现重整目的。 第三种体制在我国新破产法草案中曾被采用,以日本法为典型。根据相关 规定,在重整计划执行期间,破产案件仍未终结,重整计划由根据该计划确定的 重整执行人,即管理人负责执行。这种立法体制虽然能够限制债务人的权限,将 债务人的道德风险降到最低,但是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即对债务人的不信任导致 了效率的降低和司法成本的增加,使重整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阻 力。 我国现在采用的第二种立法体例虽然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执行主体过于单 一,在重整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缺乏选择性,即只要债务人没有尽到自己的执行义 务,只能由法院宣布重整失败而宣布公司破产清算。这种情况下既不利于公司的 运营发展,也会对债权人的利益造成进一步的侵害。 美国在执行人的规定方面有诸多优秀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对于破产重整人 的选任,按照美国破产法的规定,是以债务人续任为原则,以他人担任破产重整 人为例外,只有在原公司执行机构不适合担任时,才由法院指定。法院指定的重 整计划执行人称之为托管人。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原则上不任命受托人,以债务 人担任重整人为常规,只有在债务人存在欺诈行为或不当行为,或者严重缺乏业20务能力时才能指定托管人。根据《美国破产法典》第1104条(a)(1)的规定, 任命托管人需要充分的“正当理由",实践中这种正当理由并没有一个清楚地界 定。如果债务人减少了担保债权价值或者使破产财产消耗殆尽,那么这些不当行 为再加上债务人未能在账面上充分记录这些交易,两者结合在一起就足够构成任 命托管人所需要的“正当理由"。26美国法的此项规定,既能保证以债务人担任重 整计划的执行人为原则,在充分的监管之下保证重整计划的执行效率,节约司法 资源,又能在债务人不尽职履行义务的情况下由其他执行主体代行其职,而不至 于使重整计划失败,给相关利益人带来更大的损失,这一点是值得借鉴的。 4.4.2重整计划的监督主体无论是债务人还是管理人担任重整计划执行人,各国破产法都规定其必须尽 到善良管理人的义务,并为此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重整计划监督机构或者主 体的出现对约束执行人的行为,保证重整计划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对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主体,各国也有不同的规定:日本法只规定了管 理人执行重整计划的主体资格,因此对其管理人义务要求严格,如日本《公司更 生法》第98条第4款规定:(~)管理人应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执行其职务;(二) 管理人疏忽欠款规定的注意时,对利害关系人负连带损害赔偿责任。按照美国破 产法的规定,在重整申请后应尽快成立债权人委员会,债权人委员会享有广泛的 权力,可以调查债务人在重整期间的经营活动、资产负债情况以及一切其他与重 整计划有关的事项,“破产法赋予其这种权力,当然是为了确保整个整顿程序中 债权人的利益可以得到保护。"27 我国《企业破产法》第90条规定,自人民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之日起, 在重整计划规定的监督期内,由管理人监督重整计划的执行。在监督期内,债务 人应当向管理人报告重整计划执行情况和债务人财务状况。我国破产法规定的重 整计划监督还存有需要完善之处: 首先,应当明确债权人委员会在重整计划执行中的监督权。我国《企业破产 法》第7章第2节中规定了债权人委员会,根据本法的68、69条的规定28,我们 可以推定出债权人委员会有监督债务人执行重整计划的权力。因为,既然债权人 会议是破产清算和重整程序中的权力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是监督机构,在破产清 算程序中具有监督职责,可以推定其在重整程序中也应当具有监督职责,特别是 从债权人委员会的职能来看,我们更能确定这一点。当在重整程序复杂、案件影26[美]爱泼斯±嗵等:《美国破产法》.韩长印等译,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版,2003年9月第1版,第744页。 27潘琪:《美固破产法》,法律il;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嚣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68、69条。2l其次,应当明确管理入以及债权人委员会在重整程序执行中对债权人监督权 的具体权限。我国立法只规定了管理人报告执行重整计划情况和债务人财务状 况,对监督人的具体职责则缺乏明确规定,不利于监督人履行监督职责。法律应 当在债务人处理重大财产方面作出规定,明确监督人的监督权,如涉及土地和房 屋等不动产权益的转让、营业的转让、设定担保等影响债权人利益的情况;同时 还应赋予监督人对债务人人事变动方面的监督权,如债权人管理人员的变动、董 事的变动、重大的减员计划等;最后,应当赋予监督人对管理人经营管理方面的 监督权,如重大信息的披露、影响企业发展的合同或者经营计划、企业的股权变 动等方面的内容。挣丁文联:《破产程序中的政策目标与利益平衡》,法律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261页。22第5章结论重整制度在我国的引进和确立,为那些陷入困境的企业点燃了重生的希望, 同时对保护了债权人、债务人、出资人以及企业职工等各方利益主体的权益,具 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英美等国家,重整制度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 但是依然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相比之下,我国破产重整制度建立不久,势必要 和我国现行的制度、规范以及现有的社会状况不断融合,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解决新问题,逐渐本土化。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会不断涌现,需 要我们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断探索,其中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是这些问题中比较突 出的一个。 债权入利益保护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立法的缺陷,也有法律执行过 程中的不足。从立法方面来看,重整程序适用范围过于宽泛、监督主体的权力规 定不明确、债权人参与程度较低等都可能对债权人的权利造成损害。在司法实践 中,政企不分,地方政府干预严重,法院位于从属的被动地位,使破产法规的重 整条件、程序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便无从谈起。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中看,在重整程序中,债权人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其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为此,我国借鉴了其他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试图最大可 能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持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新破产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重整制度的条文规定较少,规定比较粗糙,法 院在具体适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法律的本土化程度也不够。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我国在破产法的立法当中创立了重整制度,使中国破产 法的发展和完善迈出了一大步。虽然现有的法律制度尚存在诸多的问题和缺点, 但我们相信,通过更为完善和合理的制度设计和众多法律工作者的不断努力,重 整制度所追求的社会利益价值目标必将在我国实现。参考文献[1]王卫国:《破产法精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2]付翠英:《破产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王欣新,尹正友主编:《破产法论坛》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版。 [4]杨忠孝:《破产法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lO月第 1版。 [5]冀宗儒:《美国破产法案例选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l版。[6]李飞主编:《当代外国破产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7]沈达明,郑淑君:《比较破产法初论》,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 [8]丁文联:《破产程序中的政策目标与利益平衡》,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版。 [9]石川明(同):《日本破产法》,何勤华,周桂秋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年3月第1版。 [10]大卫。G。爱泼斯坦(美)等著:《美国破产法》,韩长印等译,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丁昌业译:《英国破产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第l版。 [12]齐树洁:《破产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潘琪: 《美国破产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破产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03月第l版。[14]范健,王建文: [15]李永军:《破产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l版。[16]周丹丹:“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研究",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 数据库,2008年. [17]彭晓娟,朱远超:“对破产重整程序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思考”,《武汉大学 学报》,2009年10月,87―91页。 [18]李琴:“论破产重整制度的若干问题”,《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3-87页。 [19]李永军;“重申破产法的私法精神“,《政法论坛》,2002年第3期,第7页。 [20]宋文霞:“破产重整的法律问题探析",《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138-141页。 [21]王卫国:“论重整制度",《法学研究》,1996年第1期,85页。 [22]郁光华:“论破产法的经济逻辑原理",《法律与经济问题研究》,1999年2 月第l版,241页[23]胡君彦姜跃军:“英国破产法’’,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41 1/18/139385.shtml [24]David‘Epstein,Bankruptcy Law And Related Legal,6th Edition,WestGroup,2002[25]Brian‘A’Bulum,BankruptcyBusiness,Fed,2004andDebtor/Creditot',Aspen Law奄[26]Rafael I.Pardo,“Elimina tingTheJundicial FunctionInConsumerBankruptcy",American Bankruptcy Law Journal,Summer,PP23.,2007[27]H.R.DOC,“Report OfTheCommi ssi onOn The Bankruptcy Laws Of TheUnited States”,NO.93―137,PPl03―55.,1973.[28]Thomas H.Oehmke,J.D.and Joan M.Brovins,J.D.,“ArbitrationandMediation ofBankruptcy Disputes”,American Bankruptcy Law Journal,Fal l,PPl39.,2009[29]PatrickBolton,David A.Skeel,”Redesinging The Intenationa]LenderOF Last Repor,,Chicago Journal 01"International Law,Summer,PPl7.,2005[30]Sally S.Neely,“PartnershipsAnd Partners And Limited LiabilityComponies And Members,,American Bankruptcy Law Journal,Summer,1 997致谢时光荏苒,转眼间在惠园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两年的时间虽然短暂, 贸大却给了我很多,在这旱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情、收获了许多做人处事的 道理……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时,我向教育过我、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 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冀宗儒教授。从我进入贸大的那天起,冀老师就 以她豁达的人生观、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格影响着我。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 生活中,冀老师的点拨和教导总能使我感到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在本文的写作 过程中,从选题到提纲再到初稿,冀老师都给了我悉心教导。在此,我要对恩师 表达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同学、朋友以及家人的帮助和支持。和他 们之间的交流使我拓宽了写作思路,他们提供给我的书籍和参考资料对我也有很 大的帮助,在此一并感谢。2010年3月个人简历: 王发鹏,男,1984年5 2007年7月毕业于西南 2008年9月进入对外经论企业破产重整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王发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文链接:d.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715265.aspx 授权使用:北京工商大学(btbu),授权号:a259be08-7ba8-4d43-b446-9eca00d6a8f0 下载时间:2011年4月19日

公司破产清算程序和程序 篇6

问>>http://s.yingle.com

公司破产清算程序和程序

核心内容:主要讲解了我国是怎么规定破产清算程序与流程的,对外资的清算、对外债权的清算、破产债权的申报与审核、破产企业合同的清理以及破产企业涉诉案件的清理等等问题,破产财产的清算,主要指清算组对破产企业的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分和分配。

一、破产清算程序、流程

对于破产清算程序、流程的规定,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破产财产的清算,然后再分析破产清算的程序及流程等问题。破产财产的清算,主要指清算组对破产企业的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分和分配。

(一)、破产企业财产的清理,主要是指清算组对破产企业的财产进行权属界定、范围界定、分类界定和登记造册的活动。如:

破产财产范围:破产宣告时破产企业的所有财产;破产宣告后至破产程序终止前所取得的财产;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如专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利权、商标权、著作ā⒆ㄓ屑际酢⑸毯诺取?BR>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其变现的价额超过其担保的债务数额的,超过的那部分财产。

破产企业财产自然状况的核实。该部分工作主要是对企业的各项财产一一核实与确认,一般对企业的有形资产进行,包括核实与确认财产名称、形成时间、原值、坐落、型号、新旧程度、法律手续是否完备等。

(二)、破产财产的评估。这是为破产财产的处理作准备,提供参考价格和底价。一般由专业的评估师进行。

(三)、破产企业财产的处理。一般指清算组对破产财产中非货币财产变现为货币财产的过程,是整个财产清算的最后一项工作。一般由清算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遵循先估价再公开最后经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的程序,在债权调查完结后,以不公开变卖或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

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对其的处理按以下程序进行:

1.法院对破产企业的担保财产进行单独登记,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2.抵押权人将担保财产全部证明资料向清算组移交,3.抵押权人将其直接占有或管理的担保财产向清算组移交,4.抵押人向清算组出具解除抵押关系的书面证明,由清算组办理担保财产过户手续,5.清算组将担保财产交由拍卖行拍卖,6.清算组将担保财产拍卖款项单列,扣除费用后,交给抵押权人。

二、对外投资的清算

企业的对外投资一般有项目投资、证券投资和股权投资三种形式,因此对破产企业的对外投资的清算也相应的分为:

(一)、对破产企业项目投资的清算。首先,应了解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了解相关法律文件、破产企业对该项目的实际投资情况、该项目本身的实际运作情况、投资各方对投资协议的履行情况等。接着,应委托评估师对该项目及破产企业在该项目中的投资权益进行评估。得到相应的参考依据后,清算组对该项目投资进行处理,一般有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两种方式:清算或将投资权益有偿转让。

(二)、对破产企业证券投资的清算。清算前,一般应对以下情况进行了解:

1.证券投资的凭证情况,2.证券的所有权归属情况,3.该项投资的现状,4.投资的数量及投入的时间。

由于证券投资的特殊形式,对其的处理一般应按照国家有关证券交易的规定进行。

(三)、对破产企业股权投资的清算。一般而言,企业的股权投资有与他人合资设立新公司和设立独资子公司二种方式,对前者,应了解被投资企业的注册登记情况,其他股东投资的情况和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及资产负债情况。由于股权投资的特殊形式,对其的处理不能采取一般的变卖或拍卖的形式,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转让。对于后者,除了对其的登记注册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生产经营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情况及经济效益情况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对子公司的资产是否和如何并入破产企业进行清算的决定。

三、对外债权的清算

对外债权的清算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真正的对外债权清理出来,将所谓的对外债权清理出去;一是对已确认的对外债权进行实际追讨。

(一)、破产企业对外债权清理的程序和步骤。

由清算组会计师对破产企业的应收帐款进行审计,并编制成册。

由清算组律师根据该应收款帐册,通过与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知情人的谈话,了解每笔应收帐款的形成过程和证据情况。

由清算组律师根据审计报告以及相关证据,起草破产企业对外债权确认报告,提交法院。

(二)、破产企业对外债权追讨的程序和步骤。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1.了解债务人的基本情况。

2.对未知债务人进行调查。

3.对已知债务人,核定数额,列明清单,并向法院申请《偿还财物通知书》。

4.向债务人送达《偿还财物通知书》。

5.做好追讨债务工作的登记工作。

四、破产债权的申报与审核

破产债权的申报与审核也是破产清算中的重要部分,也可称之为破产债权的清理,由于破产债权主要是法律问题,故律师在这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破产债权的申报

该项工作主要是由债权人向法院申报,清算组的工作不多。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二)、破产债权的审核

清算组在破产债权的清理中主要的工作是对其进行审核。主要对申报期限、诉讼时效、债权凭证、数额等进行审核,并编制破产债权申报一览表。

对担保债权的审核,全部审核完毕后,出具破产债权审核报告和破产债权确认报告。

五、破产企业合同的清理

首先对破产企业合同的清理,然后由清算组决定对破产企业已经签定并生效的合同决定是否继续履行或解除。由清算组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决定。

六、破产企业涉诉案件的清理

破产企业涉诉案件的清理,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破产企业为被告的案件,和破产企业为原告的案件。

  企业集团设立登记 http://s.yingle.com/y/gs/1082917.html 注册成立

司的具

http://s.yingle.com/y/gs/108291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注册分公司该如何办理相关手续

http://s.yingle.com/y/gs/1082915.html

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须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gs/1082914.html

 公司设立时的商标权应当如何处理 http://s.yingle.com/y/gs/1082913.html

 个人注册公司的程序

http://s.yingle.com/y/gs/1082912.html

 改制为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登记注册应提交的文件 http://s.yingle.com/y/gs/1082911.html

  财务部工作制度 http://s.yingle.com/y/gs/1082910.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http://s.yingle.com/y/gs/1082909.html

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如何进行公司登记,公司成立日期如何确定 http://s.yingle.com/y/gs/1082908.html

 外国企业分支机构设立登记程序

http://s.yingle.com/y/gs/1082907.html

 非公司企业法人设立程序及所需文件 http://s.yingle.com/y/gs/1082906.html

 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应提交的文件 http://s.yingle.com/y/gs/1082905.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假冒注册商标案疑难分析

http://s.yingle.com/y/gs/1082904.html

 公司设立协议与公司章程是何关系 http://s.yingle.com/y/gs/1082903.html

 企业法人申请登记注册应具备哪些条件 http://s.yingle.com/y/gs/1082902.html

  如何取得法人资格 http://s.yingle.com/y/gs/1082901.html 职业培训(教

育)机构

资质认定

http://s.yingle.com/y/gs/1082900.html

 登记分公司应提交哪些文件

http://s.yingle.com/y/gs/1082899.html

 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征

http://s.yingle.com/y/gs/1082898.html

  郑州公司注册规定 http://s.yingle.com/y/gs/1082897.html 企业集

http://s.yingle.com/y/gs/1082896.html

  什么叫营业登记 http://s.yingle.com/y/gs/1082895.html 关于公司登记机关是否有权对非本机关登记注 http://s.yingle.com/y/gs/1082894.html

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哪些 http://s.yingle.com/y/gs/108289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港澳台公司上海设立代表处的相关手续 http://s.yingle.com/y/gs/1082892.html

 有限公司注册流程及所需文件

http://s.yingle.com/y/gs/1082891.html

 擅自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责任

http://s.yingle.com/y/gs/1082890.html

 上海青浦区注册公司优惠政策

http://s.yingle.com/y/gs/1082889.html

 《公司注册流程及所需文件》

http://s.yingle.com/y/gs/1082888.html

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义与作用

http://s.yingle.com/y/gs/1082887.html

 上海注册英属BVI公司

http://s.yingle.com/y/gs/1082886.html

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哪些文件 http://s.yingle.com/y/gs/1082885.html

 上海公司如何申请《广告经营许可证》 http://s.yingle.com/y/gs/1082884.html

 董事会会议的议事规则是怎样的

http://s.yingle.com/y/gs/1082883.html

 上海注册中外合资公司流程和资料 http://s.yingle.com/y/gs/108288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设立分公司登记应提交哪些材料

http://s.yingle.com/y/gs/1082881.html

 北京公司注册地址要求

http://s.yingle.com/y/gs/1082880.html

 开公司需要什么手续

http://s.yingle.com/y/gs/1082879.html

 办理有限责任公司开业登记时应提交哪些材料 http://s.yingle.com/y/gs/1082878.html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登记管理规定 http://s.yingle.com/y/gs/1082877.html

  工商注册登记 http://s.yingle.com/y/gs/1082876.html 上海注册外资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http://s.yingle.com/y/gs/1082875.html

  公司的名称 http://s.yingle.com/y/gs/1082874.html 中远航运在洋山保税港区设立全资子公司 http://s.yingle.com/y/gs/1082873.html

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出资方式

http://s.yingle.com/y/gs/1082872.html

 各类企业注册登记办理程序

http://s.yingle.com/y/gs/1082871.html

 【公司名称】实行名称登记的程序 http://s.yingle.com/y/gs/108287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股份有限公司登记应具备条件

http://s.yingle.com/y/gs/1082869.html

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办理条件

http://s.yingle.com/y/gs/1082868.html

 如何注册中外合资公司

http://s.yingle.com/y/gs/1082867.html

 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设立登记

http://s.yingle.com/y/gs/1082866.html

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 http://s.yingle.com/y/gs/1082865.html

 企业托管服务合同书范本http://s.yingle.com/y/gs/1082864.html

2018最新

 公司注册资本三万元,可否从事生产 http://s.yingle.com/y/gs/1082863.html

  人人格否认制度 http://s.yingle.com/y/gs/1082862.html 有限责

记的程

http://s.yingle.com/y/gs/1082861.html

 厦门市企业登记管理条例(2002http://s.yingle.com/y/gs/1082860.html

年修正)

 公司设立登记的效力

http://s.yingle.com/y/gs/108285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途径和模式 http://s.yingle.com/y/gs/1082858.html

 公司用员工的名义做法人怎么办

http://s.yingle.com/y/gs/1082857.html

 一女工状告建筑公司劳动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案胜诉 http://s.yingle.com/y/gs/1082856.html

  公司的定义与类型 http://s.yingle.com/y/gs/1082855.html 上海集团有限公司设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http://s.yingle.com/y/gs/1082854.html

 争取法人代表需要哪些条件

http://s.yingle.com/y/gs/1082853.html

 融资租赁的主要特征

http://s.yingle.com/y/gs/1082852.html

 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要注意什么

http://s.yingle.com/y/gs/1082851.html

 公司注册后的年检费用

http://s.yingle.com/y/gs/1082850.html

  股权回购的条件 http://s.yingle.com/y/gs/1082849.html 公司变

交的材

http://s.yingle.com/y/gs/1082848.html

 工商注册地址要求 http://s.yingle.com/y/gs/108284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该以谁为原告来追究股东的出资责任 http://s.yingle.com/y/gs/1082846.html

 公司发起人收预付款发生纠纷

http://s.yingle.com/y/gs/1082845.html

 企业如何应对高管离职风险

http://s.yingle.com/y/gs/1082844.html

 企业变更出资人经营范围是否要重新审批 http://s.yingle.com/y/gs/1082843.html

 对外贸易经营者办理备案登记手续流程 http://s.yingle.com/y/gs/1082842.html

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法条

http://s.yingle.com/y/gs/1082841.html

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成本如何控制

http://s.yingle.com/y/gs/1082840.html

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是否应经其他股东同意 http://s.yingle.com/y/gs/1082839.html

 创投企业的公司组织形式特征是什么 http://s.yingle.com/y/gs/1082838.html

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提交材料清单 http://s.yingle.com/y/gs/1082837.html

 上海分公司注册所需材料及费用

http://s.yingle.com/y/gs/108283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公司股东之外的股权受让人的是否要重新向公司入资 http://s.yingle.com/y/gs/1082835.html

 股东如果要退出公司怎么办

http://s.yingle.com/y/gs/1082834.html

 融资租赁合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http://s.yingle.com/y/gs/1082833.html

 变更法人代表遭拒怎么办

http://s.yingle.com/y/gs/1082832.html

  税务登记证变更 http://s.yingle.com/y/gs/1082831.html 林某诉某医药公司劳动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纠纷案件 http://s.yingle.com/y/gs/1082830.html

 办理分公司需要什么手续

http://s.yingle.com/y/gs/1082829.html

 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什么

http://s.yingle.com/y/gs/1082828.html

  人变更的流程 http://s.yingle.com/y/gs/1082827.html 外资公司名称

变更的流

程与费用

http://s.yingle.com/y/gs/1082826.html

  公司董事 http://s.yingle.com/y/gs/1082825.html

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特殊要求 http://s.yingle.com/y/gs/1082824.html

 公司的法律定义 http://s.yingle.com/y/gs/108282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上证所债券专区申请责任书

http://s.yingle.com/y/gs/1082822.html

 如何办理国税税务登记证的开业登记 http://s.yingle.com/y/gs/1082821.html

 购买债券基金的四注意

http://s.yingle.com/y/gs/1082820.html

 外资股权变更在办理审批中应注意的问题 http://s.yingle.com/y/gs/1082819.html

 注册分公司流程介绍

http://s.yingle.com/y/gs/1082818.html

破产重整程序流程 篇7

2006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破产程序从清算主导型向再生主导型的转变。而随着破产重整这一新制度的引入,包括银行在内的破产债权人的保护问题也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然而,从我国企业破产法生效至今近两年的司法实践来看,重整制度不仅没有达到其加强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立法本意要求,反而有被债务人利用成为其合法逃债依据的趋势。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我国至少已有十多家面临退市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破产重整。通过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债务人相继获得再生,而作为最大债权人的银行,其债权的保护和实现情况却不如想象的乐观。

以沧州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重整一案为例。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确认的债权总额达54.4亿元,其中普通债权为50.9亿元(其中银行债权占比最大),该公司经评估的清算价值为8.6亿元,可用于普通债权清偿的资产价值为4.7亿元。在这样严重资不抵债的情况下,该公司重整计划却基本保持了股东的权益(仅对持有10万股以上的股东进行11%的权益减让),而为普通债权人仅提供了约为15%的清偿。这种对债权人明显不公平的重整计划自然得不到债权人的通过,但法院却根据《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强制批准了这个重整计划。以该案为缩影,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法律实务界对企业重整制度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偏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重整制度的设计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难以为债权人提供公平的保护。

破产重整批准制度概述

重整程序中,最关键是形成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清理债权债务的关系,维持债务人继续营业的重整计划。重整程序实际上就是围绕重整计划的制定、提出、表决、批准和执行展开的。而重整计划要发生法律效力,得到法院批准是其生效的必备条件。法院批准分为两种情况:一为正常批准,是指经过关系人会议的分组表决,重整计划获得各表决组的通过,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而批准该重整计划;二为强制批准,是指重整计划得到部分表决组的通过,但没有得到全部表决组的通过,此时法院不顾部分表决组的反对,依据法律设定的标准而批准重整计划,即美国学者所称的“强制”。我国《企业破产法》第八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了正常批准重整计划制度,第八十七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了强制批准重整计划制度。

由于重整计划一般通过减少债权数额、延长清偿期限或者变更清偿方式等,直接修改了债权人所享有的权利。而重整计划生效后,将对债权人产生约束力,直接影响到债权人的利益。因此,法律需要规定一定的批准重整计划的程序和条件,通过法院的审查,把一些对债权人不公平、不合理的计划拒之门外,以使债权人的权益不受损害,并享受到重整程序所能带来的更大的清偿利益。

法院批准重整计划的程序

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重整计划批准程序包括:重整计划制定人提出申请、法院批准重整计划的时限、以及批准后的公告等内容。至于法院应当以何种方式审查重整计划,则没有提及,使法院对重整计划的批准处于一种不透明的状态。这实际上说明,我国重整计划批准制度在正当程序上存在着缺失。

正当程序是英美法中人权保障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正当程序的要求,剥夺某人利益时必须保障他享有被告知和陈述自己意见并得到听审的权利。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法律均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的制度中给利益受损的当事人提供了基本的程序保障。例如,根据美国《破产法》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必须举行听证会,听取各利害关系人的意见,法院不能不经听证而批准重整计划。事实上,在我国新企业破产法的制定过程中,对法院审查重整计划的方式是有过考虑的。2000年6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与重整法草案》第一百零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本法第一百零五条第二款做出裁定前,应当开庭审理,听取管理人、监督人、当事人及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这种程序保障要求在最终通过的新破产法中没有得到体现,这就导致了对债权人程序利益的忽视。

笔者认为,无论正常批准重整计划还是强制批准重整计划,都直接影响到债权人利益的实现,因此,法院在批准计划前,通知所有利害关系人,特别是对重整计划持反对意见的人,通过举行听证会或开庭审理的方式,给各方对重整计划所涉的权益调整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且在必要时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发表意见,弥补法院商业判断知识和经验的不足,这是一种体现程序公正的制度安排。

正常批准重整计划的条件

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对所有债权人都具约束力。通过批准程序实现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关键是要设立一些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法律标准,作为法院在批准重整计划时必须遵循的条件。法律设立重整计划的批准条件,一方面是给法官决定是否批准重整计划时提供法律基准,避免法官的恣意,以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和保证重整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这些条件确定了一个债权人和股东根据重整计划可以得到利益的底线,给当事人进行重整计划谈判提供了基础,甚至为法院外的重组提供了谈判的基础。

正常批准重整计划的条件,其重点是为各表决组中持反对意见的债权人提供保护。通过对比外国立法例,分析我国立法关于正常批准重整计划的条件,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批准条件不明确。对重整计划的正常批准与强制批准的条件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立法者似乎对强制批准的条件比较注重,规定了相对较多的要求,而对正常批准的条件则显得十分简陋。《企业破产法》第八十六条第二款仅规定,法院审查认为重整计划草案“符合本法规定”的,应当裁定批准。但对于“符合本法规定”到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则不明确,有待进一步解释。

没有规定平等对待同一表决组成员原则。破产程序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避免了强制执行程序所可能造成的债权人受偿上的不公平。债权人平等受偿,是破产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使破产程序作为一种集体性的债务清理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当然也应当是法院批准重整计划的条件之一。在我国,如果重整计划规定在普通债权人组中实行差别待遇,并使受到好处的债权人在人数和债权数额上能占据多数,以致通过重整计划,那么,受到不利待遇的债权人在破产法上可否能找到保护自己权利的依据呢?纵观我国破产法的规定,我们遗憾地发现实无相关规范。

没有规定债权人最大利益原则。重整法的立法理念,不是以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而实现企业的再生,而是通过再生实现债务人、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共赢。这种共赢对债权人来说,就体现在债权人从重整计划中得到的利益不能少于他在清算程序中可能获得的利益。债权人最大利益原则保证每一个反对重整计划的债权人,在重整方案中至少能获得他在清算程序中可能获得的清偿。这是对持反对意见的债权人的一项基本的保护。债权人最大利益原则的缺失,则意味着债权人不能对清算假设下的清偿价值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必须服从其他多数人的判断。如果与债务人有特殊关系的债权人在该组中占据多数,从而通过了一个对债权人不利的重整计划,持反对意见的债权人将难以得到法律救济。

没有规定重整计划可行性原则。重整计划的可行性,是指重整计划所规定的恢复债务人经营能力和偿付能力的措施具有合理的成功可能性。重整计划可行性的判断完全是一个商业判断的问题,取决于多方面商业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如没有可行的重整经营方案,则重整计划对债权人允诺的利益无异于镜花水月,债权人的清偿利益会被继续的经营所蚕食和耗尽。因此,重整计划的可行性直接关系到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是法院对重整计划进行审查必不可少的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国立法者将上述公平对待同一表决组成员原则、债权人最大利益原则、可行性原则等在强制批准的条件中进行了规定,但由于其所处的位置,在解释上不能适用于在正常批准的情形,因此,我国立法有必要在正常批准的条件中明确规定上述原则。

强制批准重整计划的条件

尽管自治仍然是破产重整程序所坚持的理念,但当关系人会议不能通过重整计划草案时,法院在权衡各方利弊之后对重整计划的强制批准,是法院批准重整计划的重要方式,也是重整程序区别于其他企业拯救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强制批准制度的作用,一方面是追求公共利益,即“当利害关系人自治而不能通过重整计划时,为社会整体利益的考虑,有必要借助权力干预以实现重整的目的”;另一方面,强制批准制度解决了谈判僵局问题,大大减少了交易费用,使重整计划的形成更有效率。

强制批准是对债权人自治的一种限制或否定,法院更深地介入到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调整,其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比正常批准的影响要大得多,所以也就需要设定更为严格的条件为债权人提供更为充分的保护,避免司法权力的滥用或误用。我国立法对强制批准条件花费了较多笔墨,对债权人的利益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但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发现我国立法对强制批准的条件上存在一些疏漏:

没有对持反对意见的个人提供保护。在美国破产法上,根据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的前提条件是重整计划首先要符合正常批准的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后,法院才能按照强制批准要专门适用的规则,对持反对意见的组进行“强制”。由于我国企业破产法对正常批准的条件语焉不详,所以在强制批准时也就没有首先要符合正常批准的条件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强制批准条件只对持反对意见的表决组提供保护,而对持反对意见的个人不能提供必要的保护。例如,我国《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按照重整计划草案,普通债权所获得的清偿比例,不低于其在重整计划草案被提请批准时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所能获得的清偿比例,或者该表决组已经通过重整计划草案”。其中“或者”这一用语表明,只要该表决组已经通过重整计划草案,那么,即使重整计划所规定的清偿比例少于清算清偿比例,持反对意见的债权人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因此,我国立法应当在明确规定正常批准的条件的同时,把正常批准条件对债权人的保护也适用于强制批准的情况下对持反对意见的个人的保护。

没有确立绝对优先规则。绝对优先规则主要适用于无担保债权人和股东之间,它确立了普通债权人和股东间在重整计划中分配利益的顺序,即重整计划应保证在普通债权人得到完全清偿前,股东不能得到任何清偿。绝对优先规则是破产法所规定的清算程序和清偿顺序在重整程序中的体现,同时也是公司制度的基本要求。绝对优先规则只是在强制批准时适用,在普通债权人通过了重整计划时是不适用的。最常用的规避该规则的方法是通过与持反对意见的债权人组进行谈判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因此,该规则最重要的作用在于督促债务人积极与债权人进行协商谈判。绝对优先规则为债权人进行谈判提供了一个基准,对债务人的行为构成强有力的规制,是重整程序中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关键措施,我国立法应当确立这一规则。

我国《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第五项要求,“(重整计划)所规定的清偿顺序不违反本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或许有人认为,这个规定就是我国破产法上的绝对优先规则。但是,《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的破产清算中的清偿顺序,是以债务人不能清偿全部债务为前提,没有涉及普通债权人和股东间的分配顺序问题。正是因为立法的这一疏漏,可能给债权人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例如,一个企业的负债超过了企业的价值,而重整计划削减了债权人的债权数额,并同时保留了股东的权益,那么从字面上并不违反第八十七条第二款第五项的规定。只要符合其他条件,法院可以强制批准这样的重整计划。然而,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将使重整程序变为逃债的合法手续。

没有确立不歧视原则。不歧视原则,是美国破产法上强制批准重整计划的一项条件,其与前述作为正常批准条件的平等对待同一表决组成员原则一样,是破产法上的债权人平等受偿原则的体现。所不同的是,不歧视原则的适用,是指持反对意见的表决组与其他具有相同受偿顺序的表决组相比,不能受到不利的待遇。不歧视原则保护的是反对重整计划的表决组,如果一个表决组通过了重整计划,则不适用该原则。而平等对待同一表决组成员原则,是将同一表决组的债权人间进行比较,债权人不能受到不利待遇。

综上所述,我国新《企业破产法》中的重整计划批准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尚无法充分体现包括银行在内的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要求,还需要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改、完善和充实,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破产重整这一新兴法律制度的生命力。

上一篇:小麦与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下一篇:沐浴阳光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