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欺诈行为

2024-06-28

破产欺诈行为(精选2篇)

破产欺诈行为 篇1

破产欺诈是指债务人违反破产法的规定, 通过隐瞒真实情况或者制造虚假情况的手段, 实施某种物之处分行为或者交易行为, 导致破产财产减少或者破产财产的负担增加, 或者使破产财产状况不明, 从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

一、隐匿、私分财产

所谓“隐匿财产”, 是债务人在破产程序前的特定时间内或在破产程序进行中, 以采取他人不知的手段对有关破产企业的财务信息不予披露或藏匿本应用于清偿债务的财产及财产权利凭证的行为。隐匿人在主观上存在欺诈债权人的恶意, 即有明显的躲避债务的意图;隐匿在客观上导致了破产财产的减少, 使债权人的整体利益受到了侵害。隐匿既包括债务人的消极行为——隐瞒财务信息, 也包括其积极行为——积极地隐匿、转移其财产。私分, 是企业或企业人员无正当理由, 将债务人财产在企业成员中进行非法分配的行为。

二、无偿行为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 持续从事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以盈利为目的, 要求正常的经营活动都要支付合理的对价, 从而在支付了正常的生产成本的基础下获得应有的盈利。而对于即将或已经陷入无力偿债的企业而言, 无偿转让企业财产或财产权利, 将会使已经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雪上加霜, 而使得原本就无法偿付全部债务的企业财产剩余更少。在实践中, 无偿行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除无偿转让财产外, 债务免除、放弃权利、对消灭时效完成后的债权清偿之承认、无偿设定用益物权、不为诉讼时效的中断、撤回诉讼、对诉讼标的舍弃等均属于无偿之列。

三、不对称交易

不对称交易, 即“债务人接受对方给付与其自身的给付不相称的法律行为”。不对称, 体现在债务人出让的财产价值与收到的财产价值的不平衡上, 即所收到的对价不合理。不对称交易, 实质上是一种不当放弃债务人可得利益, 从而使其可执行财产减少的行为。在我国破产法上, 不对称交易被称作“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在认定是否构成“非正常压价”问题上, 学者们总结出了如下参考标准:第一, 出售财产的价值是否明显低于相同财产或同种类财产在当时的市场价格边界 (高限和低限) ;第二, 财产的实际销售环境, 即相同财产或同种类财产在当时的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 (销售难易度) 。在市场价格边界内, 销售难度高的, 可售价格应偏向价格边界的低限;易于销售的, 可售价格应偏向高限。

四、优惠性清偿

优惠性清偿, 一般是指, 在破产前的一定期限内且是在债务人处于支付不能的状态下, 向某个债权人就已经存在的债务转让债务人的财产或权益, 并且此种转让使该债权人获得大于无此转让时, 该债权人在债务人清算程序中本可获得的清偿。[4]优惠, 在事实上是不当减少了破产财产的价值。禁止优惠性清偿的主要目的在于阻止债权人争相诉诸法院以瓜分处在破产边缘的债务人的财产, 而通过要求比在同一顺序的其他债权人获得清偿为多的债权人交出多获得的财产从而有助于在债务人的债权人之间平均分配财产的破产法公平目标的实现。优惠性清偿一般包括补充担保、个别清偿和提前清偿。

五、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债务

虚构债务包括企业法人与第三人恶意患通, 签订虚假的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与租赁合同等, 通过不履行或少履行真实的债务以达到逃债目的的行为。承认不真实债务的范围除了包括虚构债务外, 还包括对本应否认的债务予以承认的行为。债务人通过虚构债务或承认不真实债务的方式, 虚伪地增加破产财团负担, 却是蓄意地减少了债权人的受偿基础的行为。

六、公司的特殊支付行为

1. 支付股息

在公司经济状况不佳时, 对股东支付股息是公司转移财产的一种方式。股息是股票的法定孳息, 当股东所持股票的公司经营良好, 有足够的盈利可以分派股息时, 经股东大会批准, 可以向股东支付股息。如果在向股东分派股息后, 公司陷于无力偿债状态或公司所余现金畸少, 则向股东分配股息的行为构成对公司债权人的破产欺诈。

2. 支付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报酬

公司高管的薪水应与其本身的管理能力、服务水平以及在公司工作的时间成比例。公司的财政状况是确定公司高管的重要参数。当公司即将陷入无力偿债时,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可能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给自己留足后路。例如向自己支付作为雇佣合同终止的补偿金, 或向即将退休的高管支付大额的退休金。另外, 依破产法理, 职工工资一般是享有优先权的债权, 即使企业破产了亦可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但是, 这里的职工工资仅限于公司普通员工而不应当包括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因此, 公司高管也就有了从事上述破产欺诈行为的冲动。

3. 股份回购

股份回购指股份公司重新购回其发行在外的自身股份的法律行为。从公司债权人的角度而言, 股息支付和股份回购的效果是一致的, 股份回购中价金的支付导致公司的资产减少而未履行的债务并未减少。因此, 如果股份回购致使或加重公司无力偿债, 则该行为即为破产欺诈行为。

七、蓄意破产

“蓄意”表明当事人实施破产行为的恶意性。此行为与上述几种行为的主要区别可能在于其行为的综合性和策划性。在该破产欺诈行为中, 往往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或高级管理人员通过长时间的蓄谋、策划, 通过转移、隐匿资产, 制作虚假财务账簿, 把正常经营的企业的资产抽空, 致企业破产, 而自己的利益在此蓄意的破产中实现最大化。蓄意破产滥用了企业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 把破产欺诈当作逃避债务的工具。因此, 蓄意破产构成了对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故意损害。

破产欺诈类型化分析 篇2

关键词:破产欺诈,类型化划分,欺诈性交易,优惠性清偿

破产欺诈是行为人利用破产程序或违反破产法的规定, 在破产程序开始之前或程序开始之后, 通过欺诈性明显的以及欺诈性隐蔽的手段或方式, 导致破产财产减少或破产财产的负担增加, 或使破产财产状况不明, 从而损害债权人和其他相关利益人利益的行为。[2]破产欺诈行为的核心要素有四:一是破产债务人 (实际破产欺诈行为人往往是公司管理层、控股股东等) 具有逃避债务清偿责任的意图;二是运用隐瞒真实财产或财产信息、虚构债务、不公平交易等欺诈性手段;三是明显造成破产债务人责任财产减少或者负担增加, 损害债权人受偿利益;四是行为发生时, 破产债务人已陷于资不抵债或者明显存在资不抵债的可能。[3]

一、各国破产欺诈行为立法例

(一) 美国

美国破产法采用完全列举式, 以主观意图的认定为区分标准明确规定了“实际欺诈”和“推定欺诈”两类。实际欺诈是指对任何债务人在该行为发生之时或之后对其有负债的实体作出的, 具有阻碍、迟延或欺诈的实际意图的转让或债务负担。推定欺诈是指特定情形下的债务人作出的获得低于合理对价的转让或债务负担, 无论其在实际行为时是否具有欺诈破产债权人的意图, 依据破产法典的规定, 都被认定为欺诈。此外, 美国有学者认为“债务人将合伙企业的财产转让给合伙人, 并且债务人处于或者因此处于无力清偿状态”, 也是推定欺诈的一种情形。[4]由此, 美国破产法对实际欺诈的认定强调行为人的主观故意, 在行为方式上没有明确限定;推定欺诈是针对特定行为方式而言, 可归纳为两类, 即对价不合理的交易和抽逃企业资产, 并且均满足一个前提, 即破产债务人在欺诈行为作出时或者行为效果发生时的资产状况严重不佳。[5]亦如有美国学者所言, “认定推定的欺诈性转让的证据不仅需要缺少合理对价的证据, 还包括资不抵债或者其他财务困境情形存在的证据。”[1]

(二) 英国

英国破产法以专条规定了“欺诈债权人的交易”,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指低价交易, 包括公司赠送行为、无对价交易行为以及金钱或非金钱对价严重低于公司提供的金钱或非金钱对价价值的交易行为[2];在苏格兰指无偿转让[3]。此外, 英国破产法还明确规定了任何过去或者现在的公司官员所为的非交易性的欺诈行为[4], 具体包括隐藏公司资产或者隐瞒公司所欠或者所负的任何债务等四种行为。

(三) 德国

德国破产法没有明确的“欺诈行为”的表述, 而是在第三章“破产程序开始的效力”之下第三节“因破产而提出撤销”中规定了“损害破产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上的行为”[5], 并且对行为类型采概括加列举的方式。即, 将“损害破产债权人利益”作为一般判断标准, 即使不属于明确列举的交易情形的符合这一实质标准要求的行为, 也可依此规定被撤销。

在具体的行为类型上, 法典规定了“债务人向一破产债权人给予担保或清偿或使此种担保或清偿成为可能的法律行为”[6]等7种行为。德国破产法规定的七种损害破产债权人利益的法律行为方式中, 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 即欺诈性交易行为、优惠性清偿行为、无偿行为和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四) 日本

日本破产法与德国破产法相似, 没有明确的破产欺诈行为概念, 而是以“损害破产债权人利益行为”代之, 在第六章“破产财团的管理”第二节“否认权”制度中加以规定。日本法中不是对行为作出规定, 而是将“损害破产债权人利益行为”分为“故意否认”、“危机否认”、“无偿否认”三类行为。故意否认是指破产人明知损害破产债权人利益而进行的行为, 由此取得利益者不知在进行该行为的当时会给破产债权人造成损害的除外;危机否认是指在破产人已停止支付或者提出破产程序开始的申请后的损害破产债权人利益的行为, 由此取得利益者不知在进行该行为的当时会给破产债权人造成损害的除外;无偿否认是指破产人在已停止支付、提出破产程序开始的申请后、或者之前六个月内进行的无偿行为以及可视为无偿行为的有偿行为。[1]

(五) 中国

我国破产法上没有明确的破产欺诈概念, 但在“债务人财产”一章中以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三条列举了破产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放弃债权;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另外, 《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二条有关于“对个别债权人已到期债权的提前清偿行为”的规定。实际上, 这种行为是优惠性清偿行为的一种, 行为目的、手段均不是欺诈性的, 如果发生在破产程序之外, 基于债权平等原则, 此类行为则是无任何不当的正常的债务履行行为。但在破产程序中, 则是对破产法基于集中公平清偿理念对债务人作出的处分权限制的违反, 从利益冲突的角度来讲, 优惠性清偿行为实际使得破产债权人群体内发生利益分化, 强势债权人借助债务人行为侵蚀了弱势债权人的利益, 因而这也是广义上的破产欺诈行为, 得主张撤销。

二、类型化划分

(一) 类型化的必要性

实践中, 破产欺诈行为的表现层出不穷, 早期最为典型的是借破产之名行逃债之实 (脱壳金蝉、陈仓暗度、肥水内流等) 的假破产真逃债行为。[2]随着企业破产事件的不断增多, 有学者对破产欺诈行为进行了总结, 将其分为隐匿、私分财产, 无偿行为, 不对称交易, 优惠性清偿, 虚构债务或不承认真实债务以及公司的特殊支付行为, 以方便实践中对其加以识别。[3]

然而实践中破产欺诈行为方式是复杂多样的, 单纯的列举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破产欺诈行为, 难免会有所遗漏, 从而逃脱法律对其的规制;所以在这些典型的具体行为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类型化的划分就是很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按照一定的行为标准将符合条件的“种类”行为总结为一种“类型”, 在各种类型之下将某些特殊或典型破产欺诈行为加以列举 (即类型包含种类) , 从而试图涵盖全部的破产欺诈行为。例如, 根据破产债务人在破产程序开始前或法律规定的临界期内是与第三人进行交易还是与个别债权人交易为标准, 将破产欺诈行为分为欺诈性交易和优惠性清偿两个类型, 而优惠性清偿类型之下, 有设定担保、提前清偿和个别清偿等不同种类。

(二) 类型化标准及类型划分

对于破产欺诈行为, 可以作为其类型化的标准有多个,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

第一, 根据行为人是否进行交易, 可将破产欺诈行为分为通过交易进行的破产欺诈行为和没有通过交易进行的破产欺诈行为。绝大多数破产欺诈行为是通过交易行为进行的, 如无偿转让、低价交易、对个别债权人的清偿、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权进行担保等;只有少数破产欺诈行为是不需要经过交易, 由行为人独自或私自行为而完成, 例如违反法定义务毁坏、制作虚假账簿或者不制作账簿的行为, 隐匿、转移财产的行为等。

第二, 根据破产欺诈行为发生的时间, 可以将破产欺诈行为分为破产程序开始之前的破产欺诈行为和破产程序开始之后的破产欺诈行为。绝大多数破产欺诈行为都是发生在破产程序开始之前的, 因为破产程序开始之后, 破产债务人即丧失对破产财产和权利的控制权, 并由破产管理人对破产财产和权利进行管理和处分。

第三, 根据行为的行为是否直接违反破产法和相关法律规定的义务, 可以将破产欺诈行为分为直接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和不直接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所谓直接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是指行为人, 包括破产债务人或者债务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直接责任人员、其他破产程序主体, 直接违背破产法明确具体的规定, 不尽相关法律规定的义务, 违反破产程序, 欺诈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所谓不直接违背法定义务的破产欺诈行为, 是指行为人没有直接违反破产法等法律中具体规定的义务, 而是通过以相对人进行交易的方式欺诈性的转移和隐藏财产的破产欺诈行为。

第四, 根据行为人进行交易的对象可以把破产欺诈行为分为与关系人进行的交易行为和与非关系人进行的交易行为。关系人, 在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2004年6月《破产法立法指南草案》第8段称作相关人, 是指对债务人有控制能力的人, 包括一法律实体的董事或高级职员、此类法律实体的股东或成员、与债务人有关的法律实体的董事、高级职员或股东, 包括此类人的任何亲属;相关人的“亲属”系指该相关人的配偶、父母、祖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各国破产法中都有关系人的界定。关系人, 例如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 他们往往掌握了破产债务人的更多财务信息, 他们清楚公司什么时候陷入或将陷入无力偿债。在关系人之间更容易发生不对称交易、无偿转让财产等破产欺诈行为。

第五, 根据行为人进行交易的对象的不同, 还可以将破产欺诈行为分为与第三人进行的欺诈性交易和与债权人进行的优惠性清偿行为。与第三人的交易和与债权人的交易最大的区别在于:破产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之前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 而与债权人之间存在债务关系;与第三人之间的交易, 其欺诈性的主观意图比较明显, 与债权人之间的交易, 其欺诈性意图则比较隐蔽;与第三人进行的交易是通过不正常的、没有合理对价的方式实现, 与债权人进行的交易则通过正常的但是不公平的、对个别债权人的清偿来实现的;与第三人的交易侵害的是所有破产债权人的利益, 与个别债权人的交易侵害的是其他破产债权人的利益。

第六, 根据行为人进行交易的对价情况, 可将破产欺诈行为分为低价交易和无偿交易行为。任何交易都要取得公平对价才有其合理性可言。对于债务人财产和财产权利的交易和转让, 如果没有合理对价甚至是无偿的交易, 则其欺诈性不言自明。低价交易和无偿交易广义上都属于欺诈性交易行为, 但由于无偿交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所以后面我们会对其独立加以分析。

从以上的不同的类型划分看, 前三种划分可以涵盖所有的破产欺诈行为, 后三种则并不能完全的将破产欺诈行为表述周延。当然, 对破产欺诈行为的类型划分不可能是绝对的或者不重叠的, 以上的划分也只是相对的, 一种类型的破产欺诈行为可能同时符合其他类型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张艳丽.破产欺诈法律规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吕慧娟.破产欺诈中债权人民事司法救济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10.

[3][美]大卫.G.爱波斯坦.破产及相关法律 (第六版、影印本)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4]英国破产法[M].丁昌业,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5]李飞.当代外国破产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6]陈爱国, 白财富.借破产之名, 行逃债之实—企业破产欺诈伎俩种种[J].企业管理, 1998 (9) .

上一篇:必要性可行性下一篇:公共道德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