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性可行性

2024-06-28

必要性可行性(共12篇)

必要性可行性 篇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阅读与写作占有重要地位, 这两者相辅相成, 已是教育界达成的共识。如何有效地利用阅读带动写作, 真正达到“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许多教师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 有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读写结合出现的新问题

以往进入初中, 学生不爱读书, 阅读品味低下等问题, 许多老师都敏锐地指出并找到了应对方法。新课改十多年了, 阅读引起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重视。一些城市开展了读书月, 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激发孩子在小学阶段进行海量阅读, 很多孩子有充足的阅读量。家长们也纷纷说, 孩子小学时读的书很多, 《城南旧事》、《小王子》、《不老泉》等中外名著都读过, 一整套国际获奖小说都爱读。

可是一上初中, 最弱的还是作文。这就存在一个隐性的问题:学生的阅读和作文是否存在脱节的现象?也就是说, 不少学生读了好些书, 却很少有意识地把阅读中看到的词语、句式、写作方法等融会贯通, 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如此一来, 当初中的阅读面扩大时, 学生的作文还停留在小学的水平。

如何解决这一脱节的问题呢?笔者认为, 当务之急是确立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 同时有意识地进行相关的训练。

二、读写结合的必要性

让学生有意识地将阅读中看到的词语、句式、写作方法等融会贯通, 并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归根结底, 这就是模仿。模仿说, 是最古老的艺术学说, 它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模仿或者展现现实世界的事物。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诗的起源……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①, 这样的理论, 我想, 同样可以运用到写作中, 因为没有哪个人天生就会写作。天才也是在不断地模仿中, 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那么, 如何模仿呢?如何把阅读中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文章?这就需要大量有引导性的作文训练。

三、读写结合的可行性

1.直接引用名句, 增添诗意。

中国现当代诗歌中不乏经典之作, 读来朗朗上口,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郑愁予的《错误》、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每天的语文早读课, 不妨有意识地增加这些诗歌的内容, 读读背背, 在诵读中浸润, 让学生发自内心喜爱诗歌, 使之有意识地将喜爱的句子, 融为自己文章中的血肉。布置作文的时候, 集中一段时间提出同一要求, 尽量引用一两句名句。久而久之, 学生养成了习惯, 引用就水到渠成了。

于是, 有学生写江南水乡的老家, 就巧妙地引用了《错误》中的名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有写到海边的游记, 引用了海子的诗:我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有写青涩的感情, 引用了席慕蓉的诗: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有写离别的, 引用了徐志摩的诗: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2.仿照句式, 提升文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初中的课文有好些名篇, 课后的练习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仿写, 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后练习二第一道题, 就有仿写“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

有学生仿写道:

不必说田里的玉米, 路边的野花;也不必说夏日微拂的清风, 声声不绝的蝉鸣, 单是那窄窄的小溪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台湾散文家张晓风有一篇《春之怀古》, 好些学生读得爱不释手, 文章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 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 噗嗤的一声, 将冷面笑成花面, 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 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 唱入篱落, 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 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有学生仿写道:

美好的假期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走出校门时的喜悦开始, 从老树上萌生的绿意开始, 在心里欢唱的歌声中延续。欢乐似风, 拂进街道旁的老树, 拂进笑靥里, 久久驻足……

也有学生这样仿:

晨曦如歌, 从云端唱到山麓, 唱到房顶的片片瓦房上, 唱入老树上的嫩绿, 一条溪水潺潺的眷恋。

慢慢地, 仿句让学生懂得了提升文章的文采, 润色语言。

3.学习写作方法, 丰厚文章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材里, 许多课文都是学习写作方法的范例, 比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 就是采用了典型的欲扬先抑手法;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里, 运用了插叙的写法;魏巍的《我的老师》, 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在台湾散文家张晓风的文章里, 大量运用联想和插叙, 让文章的内容显得丰厚。

初中阶段, 作文训练主要集中在写人叙事类的文章。当学生从七年级升到了八年级, 叙事性文章也由一件事的记叙发展到多件事的记叙。如果事情统统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 不免有些呆板。这时, 学习写作方法, 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可以在训练一件事的叙述中, 插入相关事件的插叙;也可以利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刻画人物性格;或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来凸显中心……

在写作方法的训练中, 无论是欲扬先抑, 还是点面结合或插叙, 都比单纯记叙一件事内容来得丰厚。比如学生在写怀念爷爷的文章, 爷爷去世了, 我在家人的带领下, 到山顶悼念爷爷。在悼念的过程中, 插入我和爷爷的往事, 就比单纯写我和家人痛哭流涕来得深沉得多, 在大量叙事的基础上引发的情感也自然得多。

4.借鉴选材的角度, 唤醒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给学生辅导作文, 常常听到他们抱怨无话可说。有些学生的假期生活挺丰富, 去过很多地方, 有人跟随父母去过欧洲、大洋洲、美洲, 或是到国内的名胜古迹去旅游, 可是写出来的文章却很干瘪, 流水账居多, 为什么呢?并不是学生缺乏生活体验, 只是他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在匆匆忙忙的生活中, 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了去问候自己的内心, 忘记了去凝视那些最柔软的触动, 任由这些瞬间倏忽即逝。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常常会挑选一些课外阅读的选材, 来启发学生。好的选材可以唤醒生活体验, 让学生试着去发现, 去感悟。

张晓风有一篇小小的文章《遇见》, 里面写了两个小故事。一个写四岁小女儿雀跃着指给我看蓝天, 一个写自己在印第安纳州的湖边遇见几棵树散播白色纤维, 由此引发了作者的感悟:前者是一个小女孩遇见了蓝天, 她长大了;后者是自己遇见了生命并懂得了敬畏生命。

这样的选材角度, 都是从日常琐屑中, 从平凡的生活里去发现和感悟的。学生在讨论后, 有人就写了与公园里一片红枫林的相遇, 感悟冬日里的生命力;有人写童年的那条溪, 追忆童真童趣;有人写和父亲一起品茶, 品味生活中的静谧平和;有人写阿尔卑斯山上的滑雪, 铭刻生命中的美好……

阅读材料中的选材角度, 无异于打开心灵的窗户, 让人去凝视去挖掘生命中点滴的美好, 让它们时刻滋养和温暖我们的心灵, 感受生命的饱满和美丽。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确立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以阅读提升写作, 交给学生方法, ”授之以渔“, 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值得我们去进一步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选自亚里士多德《诗学》, 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第206 -217页。

必要性可行性 篇2

项目建设目标

服装设计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技术先进,生产性实训,示范共享,用服装企业的标准来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开展工学结合,将服装企业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引进到校内,为服装设计专业、艺术类专业等相关提供真实的实训教学服务,同时针对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服务,集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职业资格鉴定、师资培训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具体功能目标如下:

1.职业技能训练:提供给学生与社会劳动者进行以下技能的训练,设计创意、形象设计等设计技能实训练;服装款式结构分解、纸样制作、坯样制作、缝制成等技能实训;车位管理、车间管理、服装定单等管理培训;服装CAD等高技术技能培训。

2.提供专业实习、见习服务:服装设计实训基地建设实行开放管理、对外服务。能够完成外来的各类服装定单,接纳本校和兄弟院校学生来实训中心进行实习或见习,在真实环境下进行服装设计和相关专业技能操作训练和业务实习。实训中心为实习学生提供大量的真实工作岗位。

3.毕业设计:接纳本校和兄弟院校学生来实训中心完成毕业设计,实训中心教师承担毕业设计的指导任务。

4.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资格鉴定:组织开发服装设计类、技术类、技能类、管理类岗位等一系列岗位实践与就业能力训练课程,利用服装专业实训基地为在校学生和社会劳动者提供岗位实践与就业能力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助理服装各类职业资格鉴定工作。

5.各类服装专业人才培训:目前广东服装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主要缺口在服装设计师、服装打版(版型)师、服装工艺师,服装设计实训基地可以提供这些人才的培训课程。

6.师资培训:目前很多学校的服装专业教师由于缺乏企业经验,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距离社会需求都有很大的差距,服装设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提高师资力量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广东服装设计人才需求分析

广东一直是全国最大的纺织服装产销基地,其服装产量、内销和外销均占全国服装产销量的三分之一。纺织服装业在广东省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产业、先导产业、创汇产业、就业产业和致富产业的作用。

目前,广东省内被中国纺织协会命名为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市(镇)的有23个,形成了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服装产业区域,每个产业基地市(镇)都有上千家企业。据 2006 年不完全统计,全省服装企业达 10 万家,年产销售收入 50 万元以上的企业达 3 万多家,规模以上(500万元)3900家,同比增长21% ;生产服装100万件,同比增长12%。更多的中小企业分布在乡镇和城市周边。从业人员约700万以上,约 占广东省工业就业人数的 23 %,位居全国第1位。由此,广东服装人才的需求一直存在较大的缺口,出现人才瓶颈现象。

2007-2010 年期间,随着内、外贸易量不断扩大,民营企业迅猛增长,自主品牌生产企业的迅速崛起,产业的全面提升、改造和优化,培养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高技能型人才,适应行业需求,是行业对高职教育提出进一步的迫切要求。按照国家服装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战略,参照 2006 年的增长速度,按每家企业每年需要 1-2 名技术/设计人员的保守估计,需要增补技术/设计人员至少 100000 以上,这些人需要通过学历教育和就业培训予以解决,更主要的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不能适应行业和品牌建设的要求,约30-50万从业者需要不同层次的培训,整体提高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以适应产业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走品牌化道路的要求。而全省开设同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仅10多所,中职学校60多所,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高职教育的培养面向行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提高人才竞争力,实践教学环节是关键,因此建设适应能力培养的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是适应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

实施项目的人员条件、资金条件和基础条件

1.实施项目的人员条件

服装设计专业教研室有教师21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包括实训指导教师1人),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6人。15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高级设计师等职称的2人,占13%,具有讲师职称的人3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6人,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教师梯队。专业教师中具有国际商业美术师等相关领域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素质教师人数为7人,占专业教师的47%;6名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均具有高级工程师/高级工艺师/高级版型师工水平,具有非常过硬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专兼职教师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

本专业带头人蔡恭亦教授学术水平高,具有近16年的教学经验,多年来被多家企业聘请为设计顾问,具有良好的企业经验,科研能力强,出版高水平著作多本。

2.实施项目的资金条件

2001年以来我院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平均每年投入400万元以上,完善了实训基地基础设施,各专业实训室初步形成了规模,并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作用。我们在积极争取广东省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同时,会一如既往地保持近几年我院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保证项目的实施。本服装设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我们将自筹配套资金130万元,企业赞助建设资金100万元。

3.实施项目的基础条件

2002年至2006年,学院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建设数字化校园网工程,实现了校园内所有教学楼、图书馆、综合楼、学生宿舍及教工住宅的网络连接,实现了Internet 主要服务功能。实现了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校园网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应用、信息建设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广东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参考标准》规定的要求。为实训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基本保证。

2005年学院投入资金1900多万元,兴建了1.2万平米的实训大楼,并投入专项资金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和实训软件。目前,学院校内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筑总面积达到26336.49平方米,我院实训教学条件在同类院校中处于较先进的水平。新实训大楼的建立为服装设计实训基地项目的实施创造了基础条件。

我院将服装专业确立为特色重点专业,以及服装生产性实训室的建成和使用为服装设计实训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从服装设计、打版、制作、生产到管理都已经积累了相当经验,各实训室运行良好,并初步具备达到中小型服装企业的生产能力,为实践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完善。在我院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整改工作方案和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以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建立以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建立以“三个训练”(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四个环节”(课程实验和实训、综合实训、实习、毕业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同时,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管理职能,构建全校统一协调,院、系二级管理的实践教学管理服务体系。修订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办法,对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给与倾斜。

在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措施和成效

1.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坚持以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积极实施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年来,服装设计专业立足于广东珠三角地区的服装产业,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服装设计、生产、管理一线人才为己任,在服装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对现代成衣设计人才就业、创业的适岗、竞争能力作专题研究与讨论,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修改课程教学大纲,加强专业课程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大力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2006年,我院服装设计专业针对高职的培养目标、强化技能素质的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胆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采用工学交替形式,确立了“0.5+2+0.5”的教学模式,即通过校内教育的2年结合校外实践教育的1年进行教学,学生入校第1学期即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岗位实训,完全按照企业岗位的实操要求,结合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来强化训练,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完成设计基础和缝制基础课程内容,经过在企业实训的每位学生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能力和岗位能力,为日后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校两年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法,依托校企合作模式进行项目化的任务设置,以真实的工作任务组织教学,来满足对学生的岗位能力要求的培养。第6学期学生去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是就业上岗前的实训,较好完成了从基础能力到职业能力的自然积累和不断提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岗位应用能力,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机会,实现了教学与到企业上岗零距离对接。

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近年来,我院服装设计专业本着突出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建设基本原则,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的全过程,加大课程内容改革,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1)课程内容改革

服装设计专业成立有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都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企业老总、行业协会会长等领导,定期召开会议,确定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修订专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模块和课程教学内容,制定新的课程教学大纲,做好教材建设。

服装专业教师近年来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工作,针对高职的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进行了与高职目标、岗位能力相结合、体现高职特色的调整,在课程内容改革中,以职业岗位分析来设计课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组织教学,根据服装企业的工作项目,确定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再由工作任务制定应该开设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分析,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即通过工艺基础训练、主题服装设计、品牌成衣设计与企划的实例设计操作,真实地将服装设计定位、构思、表现以及服装的结构、纸样、工艺的制作过程等知识技能的传授,来满足对学生的岗位能力要求的培养。同时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服装企业具体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程序,更加强调了职业岗位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同时在教学方法中,服装设计专业采取了全新的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等方式,依托校企合作模式进行项目化的任务设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

课程内容的改革,纵向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着承上启下的链接和支撑作用,学生具备良好的能力梯度,即具备当前社会所需求的能力,更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创新能力,可适应日后市场的发展与变化;横向上教学与市场发展、岗位实际环境、学生成才志向相符合,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学以致用,为学生将来就业、创业的适岗竞争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独立动手、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一直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在经历多年教学探讨和实践的基础上,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1.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法,依托校企合作模式进行项目化的任务设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与训练,将服装的材料知识、服装的结构知识、服装的工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巩固了课程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专业技能。

2.采用了协同式教学法,多名教师共同参与的协同教学,例如,设计教师与纸样结构教师共同参与,前期的设计创意过程由设计教师主讲,后期的服装款式结构分解、纸样制作、制作坯样到缝制样衣由结构工艺教师完成,实行协同教学,完全按照服装企业的设计流程进行课堂的组织教学,增强了课程的可操作性,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法,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的应用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讲授理论知识,还必须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服装设计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不断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热情,引导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教学手段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充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方法有:

1.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突出教师示范作用,通过把多媒体教学或实物演示、现场操作指导等直观教学手段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采用现场教学手段进行实践教学,由实习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指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加深了对专业特点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在专业的教学及建设方面,有效地利用现有开放的校园网资源,教师可在网上查询资料,进行最广泛的经验交流,随时了解服装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同时利用网络创建学术交流平台,进行学习辅导和信息交流。(3)教学改革的基本成效

经过近两年的教学改革的实践,学校、学生与企业初步形成了“三赢”的局面,改革得到了学生、企业的普遍欢迎,改革也使课程的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和市场,造就了一批综合能力优秀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教学的内容更加科学与合理,与企业的联系更加密切,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促进了专业课程的整体优化,大幅度提高了教学的整体质量。

可能共享基地院校的布局描述

我院坐落于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下,交通非常便利,距离广州市区40分钟车程,南沙开发区20分钟车程,地铁四号线在我院设站点,直通广州大学城和科学城。番禺区有多所职业院校,广州大学城又布局在番禺区内,近几年已有10多所大学进驻其中。

广州市已经制订了“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未来发展战略,而番禺区正是广州南拓战略的重点。广州市政府审时度势,又单独设立了南沙区,未来珠三角地区优化布局划定。纵观我院的地理位置,恰恰处于连通广州市东部和南部的咽喉,位于珠三角的交通枢纽上,目前建设中的珠江-黄埔大桥,可以跨过珠江,使东部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部的南沙开发区贯通起来,进一步发挥经济示范作用。去往顺德、中山、珠海等,番禺是必经之地,而跨过虎门大桥又可与东莞、深圳连通。

基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我院建立共享实训基地,可惠及四方。在番禺区内可共享实训基地资源的院校就有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番禺校区)、广州番禺农校、番禺电大、广东番禺石基成人学院等。我院距离大学城约15分钟的车程,未来地处大学城的部分院校及周边院校也可以共享实训基地的资源,而且仅在我院正门的市莲路两旁有数十家服装企业,在这些服装企业里的员工就超过数万人,因而不仅可以供附近职业院校学生实训,而且可以满足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需要,密切校企之间的联系。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项目实施后对改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分析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服装设计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技术先进,生产性实训,示范共享,用服装企业的标准来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开展工学结合,将服装企业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引进到校内,为服装设计专业、艺术类专业等相关提供真实的的实训教学服务,同时针对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服务,集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职业资格鉴定、师资培训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规划图如下:

基地下的主要实训室功能简介如下:

1、服装研发中心

中心旨在研究和开发服装产品的面料开发、产品设计、图案设计等,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产品研制等提供工程化支撑,目标成为设计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高技术应用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工学结合示范基地。中心为客户提供家纺与服装款式设计、面料花型设计、绣花产品设计、提花面料设计、面料数码印花打样等系列化技术服务。中心将以专业的技术水平和热忱敬业的态度与家纺、服装、面料等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与技术服务,从而最终达到双赢的目标!

2、梭织类服装生产基地

该基地主要加工生产梭织类面料的服装,通过与合作企业的合作项目任务旨在培养对梭织类面料的服装的生产加工的认识以及在今后的设计中要注意的地方,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主要用于学生进行服装工艺了解、服装制作和加工实践等实操教学。为学生将来到社会上从事服装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实训设备条件和实践场所。使其真正成为一个高技术应用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工学结合示范基地。

3、针织类服装生产基地

该基地主要加工生产针织类面料的服装,通过与合作企业的合作项目任务旨在培养对梭织类面料的服装的生产加工的认识以及在今后的设计中要注意的地方,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主要用于学生进行服装工艺了解、服装制作和加工实践等实操教学。为学生将来到社会上从事服装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实训设备条件和实践场所。使其真正成为一个高技术应用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工学结合示范基地。

4、毛织类服装生产基地

该基地主要加工生产毛织类服装,通过与合作企业的合作项目任务旨在培养对梭织类面料的服装的生产加工的认识以及在今后的设计中要注意的地方,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主要用于学生进行服装工艺了解、服装制作和加工实践等实操教学。为学生将来到社会上从事服装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实训设备条件和实践场所。使其真正成为一个高技术应用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工学结合示范基地。

5、服装(CAD)实训室

CAD实训室旨在使服装设计专业及其他相关学课的学生了解和掌握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运用全球知名品牌美国PGM开发的PGM CAD软件,使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款式设计、电脑试衣、放码、推档、排料等技术制作,并通过绘图仪、喷绘机等设备输入输出以供使用。

6、服装形象设计实训室

服装形象设计实训室主要开设服装整体形象设计实训。此实训室承担了形象设计相关的化妆、配衣、美容、发型设计等多门主干实训课程。除我专业的学生进行必修课实训外,还接纳全院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实训,是学生的重要实训基地。

7、服装陈列展示中心

服装陈列展示中心设有服装产品陈列室跟T型台时装秀场两部分。服装产品陈列室主要展示服装研发中心的开发产品以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学习、设计并制作服装商品的陈列展示厅;T型台时装秀场是我院学生综合展示其设计作品的舞台,使学生了解并学习时装发布会的各个流程及注意事项,使用人单位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长处;服装陈列展示中心是学生学习和展示作品的重要实训基地。

8、绣花工艺与制作实训室

本实训室面向服装设计专业学科,通过实训,培养学会生对绣花工艺流程的了解和掌握,为服装设计课程服务,同时,实训室为企业提供绣花图案和纺织品开发项目服务,加强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

9、服装创意工作室

本实训室面向服装设计专业学科,通过实训,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开拓创新精神以及实际动手的操作技能。

10、印染工艺与制作实训室

本实训室面向服装设计专业学科,通过实训,培养学会生对印花工艺流程的了解和掌握,为服装设计课程服务,同时,实训室为企业提供图案和纺织品开发项目服务,加强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

11、项目实施后对改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分析

项目实施后,对于改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是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该基地大部分实训室都是按照企业的标准来设计的,尤其工艺训练与生产实习子基地本身就是一个生产性的基地,具有生产与教学双重功能,对于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装专业确立了“ 0.5+2+0.5”的教学模式,第一个“0.5”就是强调学生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马上进入工艺训练与生产实习子基地进行强化训练,完全按照企业岗位的实操要求,结合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来强化训练,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完成设计基础和缝制基础课程内容,经过在实训的每位学生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能力和岗位能力,为日后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工艺训练与生产实习子基地中,已经建成的服装生产实训室主要是针对梭织工艺的,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即进入该实训室进行训练,日常还要轮流去该实训室进行生产性实习,在进行2年多的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已经证明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作用。

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描述以及项目实施的风险预测分析

1.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描述

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有:

1)设计生产社会以及校内需求的各类服装。

2)职业技能训练。提供给学生与社会劳动者进行以下技能的训练:设计创意、形象设计等设计技能实训练;服装款式结构分解、纸样制作、坯样制作、缝制成等技能实训;车位管理、车间管理、服装定单等管理培训;服装CAD等高技术技能培训。

3)为兄弟院校提供专业实习、见习服务。接纳本校和兄弟院校学生来实训中心完成毕业设计,实训中心教师承担毕业设计的指导任务。

4)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资格鉴定:组织开发服装设计类、技术类、技能类、管理类岗位等一系列岗位实践与就业能力训练课程,利用服装专业实训基地为在校学生和社会劳动者提供岗位实践与就业能力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助理服装各类职业资格鉴定工作。

5)培养高层次服装专业人才。目前广东服装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主要缺口在服装设计师、服装打版(版型)师、服装工艺师,服装设计实训基地可以提供这些人才的培训课程。

6)师资培训。目前很多学校的服装专业教师由于缺乏企业经验,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距离社会需求都有很大的差距,服装设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为兄弟院校提供高质量师资培训。

2.项目实施的风险预测分析

从项目投资方向分析,广东一直是全国最大的纺织服装产销基地,其服装产量、内销和外销均占全国服装产销量的三分之一。纺织服装业在广东省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产业、先导产业、创汇产业、就业产业和致富产业的作用。2007-2010 年期间,随着内、外贸易量不断扩大,民营企业迅猛增长,自主品牌生产企业的迅速崛起,产业的全面提升、改造和优化,培养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高技能型人才,适应行业需求,是行业对高职教育提出进一步的迫切要求。按照国家服装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战略,参照 2006 年的增长速度,企业需要增补大量技术/设计人员,这些人员需要通过学历教育和就业培训予以解决。而全省开设同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仅10多所,中职学校60多所,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从设备投资上分析,实训基地项目会投资购买一批缝纫机、CAD软件等相关设备,设备价格虽高但使用寿命长,因此,这项风险还是比较小的。

省教育厅:

为更快、更好地加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带动东北重工业行业发展,促进重工业生产专业化、效率化,我校在经过多方面调查论证,与相关行业企业深入了解后,决定增设机电设备维修与等专业。

我校经过缜密制作、修订,已完成对该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并已与具备一定规模和实习、实训条件的相关行业企业拟签了教学、实习、实训及就业协议,保证学生在教学和实践环节中能够充分得到专业性动手能力的锻炼。我校开XX与XX等专业时机成熟,条件完备,现申请增设。当否,请批示。

必要性可行性 篇3

一、我国推行股指期货的必要性

1、股票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形成对股指期货的内在需求。股票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我国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股市规模的日益扩大,机构投资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规避风险的要求越加迫切,客观上要求我国在适当时机推出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我国股市发展至今,已拥有约4.8万亿元的总市值,流通市值电达到了1.6万亿元,然而股市中的主要投资者依然是广大的散户。股市要发展没有更多的资金的进入是不行的。我国股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是资金问题,而要真正拓宽股市资金的来源只能依靠庞大的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和国外资金。然而,大资金的人市,需要成熟避险工具的保护,因此,尽快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对于积极吸引大机构人市,真正拓宽股市的资金来源,是非常迫切的。目前我国保险业总资产约2000亿人民币,如果按照发达国家保险公司在股市中的投资比重占总资产额的20%—50%计算的话,我国整个股市可增加500—1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再加上其它机构基金的入市,能给我国股市带来非常可观的资金来源,对股市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稳定和活跃股市的需要。推出股指期货,使投资者通过对冲等交易手段无论在行情上涨或下跌时均有获利机会,则可提高投资者交易积极性,有利于股市活跃。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推出股指期货给股市提供了相应的避险和套期保值机会,将促使大量闲置资金进入股市。

3、丰富投资工具,创造性培育机构投资者的需要。目前,中国机构投资者比重偏低,因此,需要创造性培育机构投资者。而培育机构投资者又需要有丰富的投资品种,特别是风险管理工具。开展股指期货交易,为机构投资者增加了投资品种,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有利于促进组合投资,降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使得机构投资者可从原来的买进之后等待股票价格上升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双向投资模式。目前,中国将发展开放式基金,而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单向的做多市场,这就意味着基金管理人要想实现在市场上的资本增值,必须要先购买股票,由于契约的限制,基金的股票持仓量通常很高。而市场波动却是双向的,当进入阶段性的空头市场时,基金管理人则缺乏有效的工具回避市场风险。这个问题在封闭式基金中虽然电存在,但并不突出。然而开放式基金完全不同。一旦市场出现下跌,基金的兑付压力就会显著增大。基金管理人必将无法承受日益增大的兑现压力,而进行部分资产的变现,从而引起基金重仓股的股价快速下跌,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甚至会使基金被迫面临清算的窘境。因此,开放式基金推出必须有相应的金融衍生品尤其是股指期货与其相配套。另外,为解决国有股的上市流通问题,政府将借鉴香港盈富基金的经验与做法,成立中国大型基金,而股指期货推出有利于这些指数类基金的风险回避与安全运作。可见,股指期货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的培育,这一点已被国际股票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所证明。

4、开展股票指数交易是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加入WTO后将是我国经济全面融人世界一体化的潮流中,踏上全面开放的道路,从而在不同的时间内国外资金全面进入我国的产品市场,与中资展开在这些市场的全面竞争。由于我国的金融业长期受国家的保护,与发达国家的金融相比,人才匮乏,创新意识薄弱,抵抗风险能力差等,从而使我国金融业无法在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因此,大力培养金融人才,推进金融创新,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已是我国金融业的当务之急。但由于我国金融业市场化才刚刚起步,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都由央行决定,没有市场化,根本无法开展其它各类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在这种情况下,恰恰为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推出在客观上准备了条件。通过股票指数期货的开展,可以在发展中培育自己的金融人才,政府电可由此探索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运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防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推行股票指数交易的可行性分析

1、日渐完善的法律环境为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推出创造了基础条件。一方面,《证券法》及其它系列法规的陆续出台,为规范市场行为,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期货市场的相关法规也逐步完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四个办法也已正式实施。此外,行业自律机制也已初步建立,上海和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每个交易日所公布的综合指数和成分指数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中国股市和国民经济晴雨表,信息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黑幕交易受到越来越沉重的打击。这些法规与以往的法制建设相结合,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证券法律体系。这保证了股票指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为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推出创造了基础条件。

2、市场公开、公平、公正性的提高为股票指数期货的推出创造了良好的运作环境。股指期货的推出必须以现货市场的良好环境为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容量、系统风险和信息的对称性。到2000年2月底为止,深沪两地的上市公司已超千家,流通市值11000亿元左右,以深发展、上海机场、上海汽车等为代表的蓝筹股开始作为一个群体崛起在证券市场,成为证券市场稳定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另外,证券投资基金的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可间接人市,券商增资扩股工作进入高潮,市场主体正在悄然变化,投资理念更趋理性。同时,通过对证券市场的一系列违规行为的处理,相应的管理办法出台,投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行为得到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更加及时、准确、完整,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3、期货市场的运作为推行股票指数期货提供了宝贵经验。我国从90年代初开展期货交易,市场除了从事商品期货交易外,也刘金融期货(外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和国债期货)作了一定的尝试。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这些金融期货交易最终都被停止,但这些探索不仅为现阶段推出股票指数交易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而且起到了普及宣传期货知识的社会启蒙作用,培养了一大批期货专业人才,为现阶段开展股票指数交易打下了一个比较扎实的社会基础。

建筑节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篇4

“建筑节能”的内容和含义在发达国家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就叫建筑节能 (energy saving in buildings) ;但不久即改为在建筑中保持能源 (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s) , 意思是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近来则普遍称作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 (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s) , 也就是说, 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 而是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利用效率。在我国, 现在仍然通称为建筑节能, 但其含义应该进到第三层意思, 即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的范围从广义上讲应包括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物使用等几个方面。而对于我们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来讲, 主要涉及到的应该是建筑物选址与规划、建筑物形态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和建筑物使用等过程中的节能问题, 并且要与改善建筑舒适性相结合。舒适宜人的建筑热环境是现代生活的基本标志。建筑要营造健康宜人的工作生活环境。低能耗建筑同时应是高舒适度建筑, 建筑节能工作要以室内环境为底线。一方面, 建筑节能决不能以牺牲室内环境品质为代价;另一方面, 对不合理的环境消费 (例如夏季过低和冬季过高的环境温度、过大的新风量、边使用空调边开窗等) 行为, 即不合理的用能, 则应该改变。

采暖居住建筑耗热量: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外墙及屋顶的保温和窗户的密闭是节能设计的重点, 同时应改善采暖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 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加强供热管线保温;加强热网供热的调控能力。空调建筑得热一般有以下三种途径: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构成太阳辐射得热;围护结构传热得热;门窗缝隙空气渗透得热。外墙及屋顶隔热和窗户的遮阳与通风是节能设计的重点, 而选用低耗能、高效率、 (低) 零排放的空调设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节能从大的方面来讲,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施:

1) 加强法规建设和执行力度, 政府出台一系列建筑节能政策、法规、规章, 对建筑节能提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2) 制定一系列标准, 形成建筑节能的标准体系, 为建筑节能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3) 鼓励民用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推广应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用能设备和附属设施及相应的施工工艺、应用技术和管理技术, 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大力发展绿色建材, 即无毒或低毒的健康型建材、防火或阻燃的安全型建材、耗能低的节能型建材及各类新型多功能建材。绿色建材的显著优点是:a.节约资源:制造此类材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 降低能耗并大量使用废弃物作原料;节约能耗:既节约其生产能耗, 又可节约建筑物的使用能耗;节约土地:既不毁地 (田) 取土作原料, 又可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年限。b.采用不污染环境的可清洁生产的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不排放或极少排放废渣、废水、废气, 大幅度减少噪声, 实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c.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 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d.可再生利用。产品达到其使用寿命后, 可再生利用而不污染环境。

4) 建立建筑节能评估与能效标识体系是推动建筑节能的有效保证。

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相应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标识体系, 如英国的BREEAM、美国的LEED、加拿大的GBTOOL等。测评机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应该考虑到地域不同而加以区别对待。它的作用在于:能明示建筑能耗状况;成为建筑节能的助推器;对开发商起到监管作用;特别是可以成为实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基础。

5) 以试点示范工程为载体, 大力推广节能建筑与节能模式。

各地方政府应多树立节能样板工程, 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的人员进行参观学习和讨论, 大力推广适合本地区的节能模式。

6) 实施经济激励机制, 享受建筑节能成果, 提高国民节能意识。

积极推广使用集中供热设施, 新建筑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 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 对节能建筑和非节能建筑的用户根据能耗分析对比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 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

总之, 建筑节能的关键是减少建筑运行能耗, 随着建筑保温措施的加强、节能技术和设备的运用, 建筑运行能耗会逐步减少, 但这些措施通常又会造成建筑材料及其生产能耗的增加。国外一些学者对建筑全寿命周期能耗评价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一些节能建筑, 建筑材料能耗占建筑全寿命周期总能耗的40%以上。建筑全寿命周期是指原材料开采、运输、加工、建造、使用、维修、改造和拆除等各个环节, 因此, 建筑节能工作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经过综合的分析和比较, 选择更加合理的发展模式、正确的生活方式, 建设文明、节约、清洁、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杨善勤, 郎四维, 涂逢祥.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

[3]清华大学《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4]李兆坚, 江亿.我国广义建筑能耗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建筑学报, 2006 (7) :39-40.

反垄断法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篇5

【关键词】反垄断 立法 必要性 可行性

一、反垄断法立法必要性和现状

竞争法律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外称之为经济宪法或经济基本法。据联合国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当前世界上约有80多个国家制定了竞争法律[①]。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运用法律手段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平等、公平、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作法。反垄断法被西方国家称为“经济宪法”,主要原因是反垄断法所维护的是竞争自由,完善的是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制止的是限制竞争、不公平交易的行为。反垄断法在维护竞争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是竞争法律的两大部份,我国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于1993年9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但是《反垄断法》却至今没有出台。我国需要一部能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平等、公平、自由竞争的《反垄断法》。

(一)反垄断法立法的必要性

1、维护竞争自由和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一部反垄断法

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完善竞争法律制度,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只有维护公平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机制才能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企业才能具有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消费者才能得到较大的社会福利。

2、制定反垄断法对中国加入wto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内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多的外国企业和外国商品将会进入我国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遏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垄断违法行为,保护民族工业和国家经济安全,促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结构的完善,亟需制定反垄断法。

3、不合理垄断行为需要法律制约

我国要建立公平、竞争、统一的市场秩序,但一些垄断现象,如限定价格、价格歧视、划分市场、垄断协议、掠夺性定价、搭售、强制交易、公用企业限制竞争的行为等,严重地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破坏了竞争和市场秩序。现行法律规定不健全,需要一部明确的反垄断法,对不合理垄断行为予以制约。

4、反垄断与发展规模经济不矛盾

反垄断法禁止的是垄断违法行为,而不是垄断状态。垄断组织作为经济组织形式,没有合法与违法之分,是中性的,只有当垄断组织是以限制竞争、取消市场为目的而成立,或垄断组织实施了破坏竞争秩序的行为时,才是违法的,反垄断法才予以禁止或抑制。反垄断法不反对经济规模和大企业,只是反对限制竞争的大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反垄断法在保护自由、公平竞争的同时,也会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

5、反垄断法具有促进经济体制转轨和完善市场结构的特殊作用

我国当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政企不分的现象尚未完全改变,来自政府方面的行政性限制竞争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特别是地方保护主义。行政性限制竞争远比经济性的限制竞争严重得多,这也是我国当前建立有效竞争市场模式的主要障碍所在。反垄断法的出台有助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建立公平、公正、自由的市场观念,具有促进经济体制转轨和完善市场结构的特殊作用。

(二)反垄断法立法的现状

反垄断法的制定波折不断,我国早在1994年开始《反垄断法》的制定,起草工作由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原国家经贸委联合负责,当时该法被列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但并未出台。4年后,再次被列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但期间仍未出台。2003年12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将该法列入十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并作为本届人大要出台的重要经济立法项目。国务院也将该法列入2004年立法计划,《反垄断法》草案终于在05年6月上交国务院法制办。由于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争议过大,原计划在2005年10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草案被安排在今年6月进行初审。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立法计划的安排,制定《反垄断法》将是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

其实反垄断法的酝酿,时间更早。1980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从此揭开了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序幕。1987年8月,原国务院法制局成立了反垄断法起草小组,1988年就提出了《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暂行条例草案》。我国1993年开始实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部制约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该法禁止的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中有5种属于限制竞争或者说是垄断行为,主要包括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行政性垄断行为、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搭售行为和串通招投标行为。据统计,全国已有25个地方性立法机关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条例或实施办法。这些地方性法规依据法律规定不仅对工商部门履行反垄断职能作了细化,还做出了补充规定,特别规定了禁止一些联合操纵市场的卡特尔行为的反垄断法律法规等。[②] 现行反垄断法规是分散在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招投标法、国家各部委对垄断问题所作的行政性法规等众多规范性文件之中,缺乏一部统一和系统的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目前也缺少一个独立和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关。

二、现行反垄断法的特点

1、没有反垄断基本法,而涉及反垄断的相关规定不健全、杂乱零散

现行的反垄断立法大多以规章、地方性法规的形式体现。如1989年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等联合发布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3年发布的《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等。在缺少基本法的情况下,各个部门的立法的统一性就很成问题,各个地方性法规规定也相互不同,而且,这些法规的解释也缺少相应的标准。没有一部基本法,这是一个法律体系统一和完整性的问题。其次,对一些垄断行为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健全,对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其他限制竞争行为及经营者之间卡特尔协议限制竞争行为没有规定,造成监管缺位,而对于低成本销售行为、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都没有明确规定法律责任,对行政垄断行为的处理力度弱,不具操作性。

2、部门立法,争议不断

目前我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而同时各行政部门为获取法案执行权,进而获得相应的机构设置权和财权,都在努力争取立法主导权。2004年3月,商务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送审稿)》单独提交了给国务院法制办,在关审稿中商务部将反垄断的执行权划归自己所有;发改委则在2003年通过了自己制定的《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规定中明确赋予发改委对价格垄断行为的认定、处罚、解释等权力。2004年年末,发改委研究机构发布题为《当前经济形势及2005年的政策取向》的报告,呼吁“尽快制定和出台《反垄断法》,从依法管理、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价格监管等方面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管理”。国家工商总局的表现相对较为低调,除了在2004年6月推出一份《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的报告外,别无其它行动。实际上,早在10年前,国家工商总局就在其公平贸易局下设了反垄断处。自1999至2004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查处的垄断案件就有5200多起。[③] 目前我国对反垄断立法主要是由各部门根据其职责针对各种垄断现象进行分别地规定,如对兼并问题、公用企业的限制竞争问题、价格垄断问题等。这当然与转轨时期经济状况复杂多变,不能用统一的规则进行调整有关。而且各部门对反垄断的认识也有待深化。首先,它违背了市场经济统一规则的要求。不同的部门立法和对各个问题的分别立法会使对某一共同的社会关系形成不同的判断标准。其次,它违背了法律的整合性的要求。再者,它使各部门的权限模糊以及法律权威性降低。这些缺陷都使得这种反垄断放在一起进行规定。

3、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不分

我国现阶段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尚不具备成熟的市场条件,特别是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垄断主要地不是来自经济垄断,而是行政性垄断。目前法规都将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放在一起进行规定,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的区分是很困难的,国家既是经济的参与者,又是经济的管理者,都是国家职能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就是国营企业。用行政的方法安排和管理企业及其生产是原有体制的基本特点。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中,对两种垄断进行截然区分是困难的,这也成为我国反垄断法长期难以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行政垄断对市场竞争的危害更大,其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

三、反垄断适用范围的可行性

垄断能带来规模效益,它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时依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在某些领域是需要避免过度竞争,在这些领域里进行自由竞争无益于公共利益,在特定领域实行垄断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时就不再适用反垄断法。所谓反垄断法适用除外,亦称适用豁免,系指在某些领域对某些事项不适用反垄断法。具体而言是指在某些特定行为或领域中法律允许一定的垄断状态及垄断行为存在即对某些虽属限制竞争的特定协调或联合或单独行为,反垄断法不予追究的一项法律制度。为了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建立有效竞争的目标模式,对禁止行政垄断、禁止垄断协议、控制企业合并、禁止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四个方面内容,我国反垄断法应予以规定,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一些国家的立法,在部份自然垄断行业、知识产权领域、特殊的卡特尔协议方面,反垄断法适用除外。

(一)应适用反垄断法的范围

1、禁止行政垄断

必要性可行性 篇6

关键词:配电设备;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5-0109-02

保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是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目的。设备检修过程中所应用的相关技术需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改进和更新。在电力系统中,科学的配电设备状态检修能有效提高其运作效率,保证其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既可保证供电稳定完全,又可以减少经济损失。本文就配电设备检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以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1 对配电设备状态进行检修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传统检修存在弊端。传统的配电设备检修主要注重在事后进行检修和实施定期检修。事后检修是一种被动的检修方式,检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将检修程序进行简化,这种现象会大大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同时,事后检修需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事故进行处理,因此事先需要准备充分的零配件、原材料等,大大增加了库存,因此会导致资金的使用率大大降低。其次,现阶段检修工作较为滞后。传统的检修机制及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状态检修的实施可有效解决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因此状态检修越来越受到电力行业的高度重视。再次,配电设备特点决定需实施状态检修。配电设备应用范围广,涉及方面多,所处环境复杂,设备运行极易受到各种恶劣天气、人为破坏、施工建设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配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维护中存在较大难度。例如石狮市日照充足、雨水充沛,5~10月常有台风。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中,如不能科学对配电设备进行检修,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极易受到影响。现阶段,我国配电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较为松懈,运用的方法和技术还比较落后,维护操作过程粗放,因此,设备故障维修工作缺乏针对性,检修不够彻底,导致浪费资金,且达不到维护电网完全稳定的目的。

2 开展配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可行性分析

2.1 规章制度已经较为完善

我国以2011年正式发布《配网状态检修工作标准》、《配网状态检修管理标准》、《配网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导则》、《配网设备状态评价导则》等相关配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共同组成了配网状态检修制度标准体系框架,为配网状态检修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高有效保证,为配网设备检修策略及计划的科学制定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各个地区为了促进配网状态检修工作不断向规范化发展,均密切结合配网发展、先进检修技术等,不断加强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在开展状态检修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这些工作的开展均为状态检修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计算机技术及软件系统的高速发展

实施状态检修工作主要体现为对配电设备所具有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进行收集,再将配电设备状态评价作为桥梁,将评价所得出的结果作为制定设备检修方案及制定设备年度检修计划等的主要依据。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价在配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承上启下。在状态检修过程中,技改大修计划、工程投资计划等均会受到评价结果的影响。在电力运行系统中需要应用到各种各样的配网设备,配网设备表现出数量大、种类多等特点。在传统状态检修制度中,设备状态评价主要应用手工方法进行计算,评价工作量大,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评价结果缺乏准确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于2012年6月,完成了PMS系统配网设备状态评价模块的研发工作,并在同年的7月份该系统正式上线进行试运行。在状态检修工作中使用该种系统可有效地将配电设备台账缓存到状态评价模块中,在检修工作过程中可批量完成配电线路整体评价或者配电设备单元评价等工作量较大的相关工作。配电设备的运检人员以所得出的评价结果作为根据,将年度检修计划、滚动计划等录入系统中,然后在安装操作流程逐步完成3级评价相关工作。当对所得评价结果的正确性产生质疑时,可在系统中实施手工评价操作,对评价结果进行校正。将该种系统应用于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可大大提高状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提高状态检修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3 多种新技术、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石狮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近年来,配网设备状态诊断技术开发和研究、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等均受到电力企业的高度重视。在状态检修过程中将各种先进的诊断技术应用到检修系统中,可为状态检修工作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在配网设备中应尽量使用少维护、甚至免维护的先进设备,且要加强实施电检测、在线监测等相关工作,将各种新技术、工艺及方法等应用于配电设备状态检修中。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线监测技术及手段发展的日益成熟,如能结合离线检测技术对历史相关检修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则可为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提高更加丰富且可靠的参考依据。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已经熟练应用输变电MIS管理系统,所以已经可实现对电力设备进行台账式管理、运行记录管理、试验数据管理已经检修技术管理。通过这些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管理,在实施状态检修工作的过程中便可根据设备具有的状态数据实施有效的检查策略。同时,在状态检查工作中还接应用在线检测技术及相应的装备。该种技术及设备的引入,可大大提高配电设备的控制力度,设备检修工作人员可更加及时、准确的了解并掌握各种配电设备在运行工过程中的时间状态,促进设备检修工作能够高进准确、高效的展开。在设备检修工作中使用红外热像仪,可更加准确、及时地对设备运行环境中的温度进行测量,便于检修人员能够及时消除相关安全隐患。微气象在线监测可更加准确地对配电设备所处运行环境的温湿度及风速等进行检测,然后以检测所得结果作为主要依据,设备检修人员再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检修与维护方案。这样可大大提高设备检修维护方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检修工作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得到提高。应用相关在线状态检修系统及技术,检修人员的工作量得到了大大降低,如某电力公司在配电设备状态检修中应用在线状态检修的相关技术及系统之后,其2014年与2013年设备运行维护的工作量相比较,变压器的维护检修工作量减少了40%左右,断路器的检修工作量减少了45%左右。由此可见,先进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避免配电设备遭受过度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

3 结 语

为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配电设备需定时的检修维护。由于影响配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因素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检修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在配电设备检修工作中需加强对状态检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同时还需不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完善设备管理和施工监督体制等,促进状态检修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不断得到提升,进而推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陈斌杰.浅析风电场变电设备开展状态检修的必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2,(10).

[2] 林晓旋.110 kV及以下输变电运行设备实行状态检修的建议及推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6).

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篇7

我们为什么需要民营银行

民营银行的必要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改变现有银行的竞争机构, 提高银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现有银行虽说也是自负盈亏的竞争主体, 除了少数政策性银行, 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 有一些银行还实现了上市。但这些都没有改变现有商业银行国有独步的事实, 也没有改变国有商业银行缺乏退出机制的事实。在这种局面下, 商业银行也存在广泛的竞争, 但这种竞争是同质化的竞争, 并不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为目标。同时, 这种缺乏退出机制的竞争结构, 使得商业银行在固定利率的庇护下, 进行高风险、高杠杆的运作, 逆货币当局的政策意图而动谋取暴利, 给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 今年6月的“钱荒”即是明证。

引入民营银行, 并让其成长发展到较大的规模, 给国有商业银行以生存压力, 形成“鲶鱼效应”, 是建立发展民营银行的重要作用, 也是其存在的依据之一。

二是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近些年来, 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发展迅速, 也为社会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但中小、微企业长期面临资金短缺的苦恼, 而我们现有的、以国有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体系不屑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这就需要引入新的民营银行来破解这一难题, 这也是民营银行发展的依据之一。

三是从金融市场的角度讲, 银行的层次应该多样化, 这样才能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资金困局和高利民间借贷说明, 银行市场存在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需要, 却缺乏相应的供给。如果银行市场是运转良好的, 就不会发生这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现在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的特许经营造成的。所以, 容许设立民营银行是遵守市场规律的正确之举, 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发展是顺应市场的产物。

四是民间金融已经盛行多年, 难以实行有效监管, 容许设立民营银行可以降低民间金融的交易成本和风险, 让民间资本和资金需求者走上合法、阳光、透明的轨道, 这有助于拓展民间资本投资的渠道。民间资本充足, 投资欲望强烈, 但没有比较合适的投资渠道, 设立民营银行可为民间资金开辟较好的投资渠道。引导民资从地下进入到正规金融领域, 发展民营银行可以吸收丰富的民间资本, 将之转化为投资, 实现民间资本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民营银行何以立足

(一) 利率市场化加快和即将到来的存款保险制度为民营银行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前提

民营银行一旦批准设立, 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吸收存款。除了自己拥有雄厚的资金、良好的信誉之外, 还必须有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最重要的是利率政策和存款保险政策, 有了存款保险制度, 储蓄者才放心将积蓄存入民营银行;有了利率市场化政策, 民营银行才可以吸引居民向民营银行存钱, 从而与国有银行展开竞争。

(二) 互联网技术为民营银行提供利器

如果没有互联网, 这个世界要灰暗很多;如果没有互联网, 民营银行的吸引力就会逊色很多。互联网技术, 特别是新近兴起的大数据技术给民营银行再造银行商业模式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目前, 支付宝等准金融工具显示出很多传统银行服务所不具备的优势, 他能在提高回报率的同时提高流动性。未来互联网金融将对银行业形成广阔的变革, 尚有无限的精彩值得期待。

(三) 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为民营银行提供了战略空间

绿色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初探 篇8

1 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

绿色会计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评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与传统会计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传统会计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反映和监督企业的资本及其运动, 按照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原则、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对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但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会计核算中没有反映。绿色会计则从生态环境和整个人类的活动出发, 围绕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及耗费的补偿为中心, 全面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 从而有效解决传统会计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会计中, 只有存在财产所有权才有价格, 才能在会计账表中得以反映。而如空气、海洋、臭氧层等对人类至关重要但无所有权的事物却不能成为会计核算的内容, 企业对这些事物的使用和损害并不记入经营成本, 这不仅使利润虚增, 更为严重的是对以牺牲环境来取得目前利益的行为的一种鼓励。而绿色会计则充分强调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 并赋以价值和价格, 对其损耗予以补偿, 从而使企业的责任向社会延伸, 迫使企业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 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绿色会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绿色会计是会计学、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相互结合, 运用一定的方法, 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 或用文字表述的形式, 反映、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等成本价值, 平衡人工资本和自然资本。

绿色会计的主要内容。绿色会计是在修正传统会计基础上产生的, 全面监督反映经济利益、社会利益, 环境利益是绿色会计的重要内容。绿色会计的基本内容大体可分为三部分:自然资源消耗成本, 环境污染成本, 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及产生的社会环境代价评估;同时, 包括对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决策的评估。

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绿色会计核算对象, 区别于传统会计的显著特点是增加了自然环境内容, 特别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的结合。绿色会计中自然环境核算对象通常是指非人类创造的物质所构成的地理空间等。由于与自然环境关系复杂, 考虑到目前的绿色会计核算技术方法的可操作性, 其核算对象主要内容是:绿色成本包括自然资源成本、自然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等。

绿色会计的核算方法。绿色会计核算对象自然环境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 它能够为人类社会的现在和未来提供多种服务, 具有直接或间接价值, 如水资源、土地等。如何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是绿色会计核算方法的难点。绿色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是将涉及自然环境的经济业务也作为会计要素, 经过辨认确定其数量价格, 加以正式记录并入会计报表的过程。由于绿色会计计量自然环境资源价值有一定难度, 笔者将价值计量公式简列如下:

现实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总用户价值=现实使用价值+未来使用价值

自然资产价值=总用户价值+存在使用价值

其中, 间接使用价值、未来使用价值和存在使用价值又是自然资产价值计量中最复杂的内容, 需要借助于价格替代法、支付意愿法、接受意愿法等方法计量。确实难以计量的环境污染, 可用数学模型适当测算估计量化。

3 在我国实行绿色会计的思考

3.1 实行绿色会计的基本原则

3.1.1 长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绿色会计的实施, 不仅涉及产品成本的市场价格的变更, 更主要的是, 它涉及市场规律的变动, 甚至全球的商品流通准则和经济制度问题。因此, 笔者建议首先成立一个由经济、环境、资源、会计管理、法律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机构, 对绿色会计理论、自然资源成本、环境影响成本、企业行为规律、产品市场规律、价格体系变动、会计核算项目、法律体系变动等一系列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在此基础上, 对部分产品或地区市场进行试点。如果可行, 则应深入研究获得推广经验, 再开展宣传, 逐步使公众和市场接受, 而后, 开始研究立法或修改有关法律, 调整会计教育和管理, 以及审计制度。

3.1.2 灵活性和边界起步的原则。

由于绿色会计所核算的内容十分广泛, 而且在不同的环境、地域和历史条件下会发生变化, 应在确定原则的情况下, 结合具体情况, 灵活掌握。对不同的产业、产品, 不同的地点和时期选择核算内容和标准。也可以采取“双轨制”, 一为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 二为探索性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绿色会计核算的起始科目, 应当从相对明确、简单和易于了解的内容入手, 即所谓“边界推进原则”。而不能一开始就从模糊、无基础和多变的项目入手, 如大气环流的风能成本、潮汐能等。此外, 也可以采用分解综合的方法。如一片森林的价值成本, 可以分解为气候、环境、地理、商业等多项价值, 分别衡量, 再给予不同的权重系数综合评估。

3.1.3 系统性和多赢的原则。

绿色会计不仅包含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也涵盖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因此, 必须突出系统性原则。从理论到实践、从产品到市场、从企业到社会、从资源到环境、从国内到国际、从宣传到立法、从价格变动到公众生活等, 都要系统研究。特别是环境与发展这一对矛盾, 必须坚持双赢的原则。同时, 还要保持产品流通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3.1.4 强制性和三种行为结合的原则。

推行一项新制度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具有一定约束强制性。一旦推行绿色会计制度, 企业必须披露尽可能多的环境资源信息, 政府部门必须对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作出明确的强制性规定。同时, 绿色会计制度的顺利实行, 必须以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有机结合为保障, 缺一不可。

3.2 组建绿色会计机构

为迎接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和结构的变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应立即着手实施绿色会计的各项准备工作, 当务之急是成立机构、研究理论、确定准则, 开展试点工作。笔者建议由财政部牵头, 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负责, 尽快筹建中国绿色会计研究会, 组织经济学家、环保专家及会计实务工作者密切配合, 加大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及实施的力度。

3.3 进行绿色会计试点工作

在我国实行绿色会计, 要从实际出发, 由简入繁、从易到难, 先从明确的易于掌握的科目入手, 即先选择个别产品在部分地区、部门试行。笔者建议绿色会计的实施先从绿色食品、用品入手, 将环境资源用直接损益法计入成本, 以不计算环境资源成本原始账为准, 以绿色会计账做参考。在取得切实可行的经验后, 再修正完善、逐步推行。

3.4 对绿色会计宣传教育

建立实施绿色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 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 必须得到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此笔者建议要加强环保意识教育, 加强学校环保基础知识教育, 在中小学增设环保常识课, 在大中专学校增设绿色会计、审计专业课。应将绿色会计宣传、培训列到《全国环境初级教育行动纲要》中, 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绿色会计培训工作, 尽快筹办我国绿色会计刊物, 以加大绿色会计实施宣传力度。

此外, 笔者建议应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做到奖惩分明, 用环保罚款筹集部分资金, 建立绿色会计研究基金, 用于奖励举报破坏、污染环境和研究绿色会计、治理污染等有功人员。

摘要:实施绿色会计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现代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绿色会计的特点出发, 探讨了企业实行绿色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针对我国企业的现实提出了实施绿色会计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必要性可行性 篇9

(一) 对于投资者, 放在银行的资金严重地缩水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我国消费率从2000年的62.3%, 逐年下降到2010年的47.4%, 而世界平均消费率早在2003年就已达到79%;1978年到1992年的消费率, 均在62%以上。消费率的下降导致居民的储蓄率的居高不下。在现代的宏观的经济下, 2012年M2的存量为97.42万亿, 增长率为14.38%。那些一直把钱全部投资于银行的储户, 资金缩水的厉害。货币的贬值速度远超过CPI的速度。

既然放在银行的资金严重的缩水, 人民为什么还愿意在自己的钱放在银行呢?

1、控制风险的能力有限。

较大的一部分人无控制风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理财产品, 许多投资者束手无策。特别是在现代的经济环境下, 股市低迷。在银行的理财产品中, 出现了一部分理财产品实质是庞氏骗局。一些居民谈“理财产品”色变。信托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 属于常见性稳健型的理财产品。信托的风险仅次于国债。这符合了大多数的人们的需求。

2、缺乏专业的理财知识。

在理财中有一句俗语是“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但是人们的实践就会发现了“你理财, 财未必不理你”。缺乏理财的知识这是其次的。还有的就是对于一个投资者的话, 你经过一系列的分析, 这时你的机会成本会很高。或许你利用这些钱的话你可以创造更大的效用。然而信托可以弥补这一个缺点。《信托法》规定, 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 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 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 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 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信托目的是委托人希望通过信托所达到的目的, 是信托行为意欲的具体内容, 在信托存续过程中, 受托人管理或者处理信托财产必须依照信托目的行事, 而不能随意进行投资的。

3、投资者自认为储蓄是最安全最省力的一种理财方式。

先我们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存款保险制度1月11日举行的中央银行人民会议中提出, 存款保险制度改革利息全免, 本金打折, 有限收购, 财政不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或亏损“买单”。那么银行也是自负盈亏, 这是你会觉得储蓄是最安全的吗?如果把通货膨胀考虑进去的, 储户的资金是大大地缩水。

(二) 减少经济泡沫的膨胀

经济泡沫是由于局部的投机需求使得资产的市场价格脱离了资产的内在价值的部分。这实质是与经济基础条件相背离的资产价格膨胀。在投资渠道上, 信托产品的投资范围相当广, 既可以投资证券等金融性方面, 也可以投资实业, 不像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仅限于股票和债券。这样的话, 在一定的程度上市可以减少经济泡沫的膨胀。

(三)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信托可以根据国家出台的政策来决定投资的方向, 这就坚持市场调控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四) 金融业改革的需要, 促进民间金融的阳光化

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曾说过, 信托制度是最灵活、最有效的一种金融工具, 信托业、信托公司代表着是金融领域的先进生产力。金融业是第三产业, 服务业。金融的实质是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但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 很多投资者是投机而非看重的是金融产品的价值。特别的是在这个公益信托方面, 对于已经富起来的人需要帮助我们特别多的需要帮助的人搭一个非常好的桥梁。信托业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于社会的公平与效率。

信托机制有相对成熟的运作经验, 信托业不仅有比较健全的法律体制, 而且受证监会的监督。在规范和促进民间金融中会发挥着成效。从政策与法律环境消除民间金融部规范的重要的保障, 将有助于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信托制度可以将庞大的民间资金吸引到国家鼓励和倡导的产业领域, 既解决了国家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又实现了国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的目标。另一方面, 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看, 资金就像是水, 合理利用, 资金就是滋润经济增长的甘霖。 (1)

二、发展信托可行性问题

(一) 大财富管理时代已带来了

2012年个人和投资的资产超过一千万的高净值的人群137万, 据相关机构的预测, 预计到2015年可超过200万, 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到77万亿, 成为大财富行业的基础的客户。信托的明显优势在于信托公司可以针对自身一高端客户为主的特点, 实现非限定投资的差异化管理, 对高资产净值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信托的最低门槛是100万, 或许在以前会认为这个门槛太高, 但是随着人们的财富的聚集。到2020年,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个门槛算是比较低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10年,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

(二) 信托公司自身的完善与改革, 引进高素质的人才

信托公司人员的年薪包括固定薪酬和浮动的薪酬, 固定的部分平均的月薪为1-2万元。2013年信托业“年终奖普遍超过50万元, 100万元也不算多”。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 信托业2012年利润总额达到440亿元, 比2011年上涨了五成, 人均利润更是达到了291万元, 远超过了银行业最高人均利润的84万。信托业的高薪吸引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加盟信托业。这成为信托业发展的新的动力。信托公司结构优化, 质量提高实力增强。

(三) 发展信托, 可以满足一些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一些投资者拥有着大笔的闲置的资金, 由于市场上的信息的不对称性, 无法控制风险。正如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要投资不熟悉的领域。如果这些投资者去熟悉这次行业, 给这些行业估值的话, 这是机会成本就会大大增加。信托是有高素质的专业的人才进行投资的。一个市场是有效率的, 那么它就必须有足够多的产品去满足人们的需求。信托业的发展必然会对银行的业务等其他金融工具造成竞争。通过竞争, 可以实现优胜劣汰, 可以促进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 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地发展。

(四) 目前信托业的收益比起其他的金融投资工具的较高

信托业的利润的之高,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12年4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2012年全国信托业实现经营收入638.4亿元, 同比增长45.33%, 利润总额441.4亿元, 同比增长47.84%。2012年信托业资产规模达到7.47万亿元, 同比幅度达55.27%。利润之高离不开信托业在开展业务的时候保持着谨慎、勤勉, 不断提高风险控制管理的能力和专业的知识。

参考文献

必要性可行性 篇10

改革意味着利益的调整, 不同群体间的利益矛盾必然导致意见分歧, 聚讼纷纭。“中国的高考制度是传统文化遗传和现实社会环境的产物, 现行高考制度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1]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 加上制度的惯性作用, 分科高考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不仅在学理上存在必要性, 在实践中也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一、分科高考与文理分科的关系

厘清分科高考与文理分科的关系是讨论分科高考优越性的基本前提。从理论上讲, 分科高考并不意味着分科学习, 因为考试的本质是为教育服务, 而不是相反, 但是由于高考发挥着巨大的“指挥棒”导向作用, 分科高考必然成为孕育文理分科的温床, 高中文理分科是高考制度的衍生物和繁殖品。采用何种高考形式, 其自然产物和必然结果就是文理的分合, “只要高考分文理不同科目, 高中文理分科是很自然的事”[2]。由此可见, 分科高考对于文理分科起着更为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动效应, 从这个意义上讲, 讨论分科高考的优越性也就意味着肯定高中文理分科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二、分科高考合理性的理论支撑

1.教育学依据:因材施教

本真的教育理应秉持正视和尊重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理念, 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学的重要原则, 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自身素质和学习兴趣进行针对性教学, 放大学生的优点, 弥补学生的不足, 激发学生兴趣, 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 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科高考的导向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学科兴趣与学科特长, 便于学生集中精力, 重点突破, 因学业成绩的提高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 分科高考对文理科目的分流作用为教师因材施教也大开方便之门, 文理分科可以减少学生的异质性和复杂度, 同班学生因同是文科生或理科生而高度同质化, 这为教师因材施教降低了难度, 便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

2.生理学依据:大脑机能分区说

大脑机能分区说认为, 人类大脑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心理机能。近些年关于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研究成果也表明, 人类大脑存在着单侧化现象, 也叫“半球优势”。一般来说, 言语活动中枢和逻辑推理中枢主要集中于大脑左侧, 而空间定位中枢和形象思维中枢则分布于大脑右侧。因此, 大脑机能分区说和大脑单侧化现象为分科高考提供了生理学依据。

3.心理学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和场的理论

(1) 多元智力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的多元智力理论表明, 人身上存在着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博物学家智能、存在智能, 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 这9种智能并非均衡发展, 而是存在个体差异。因此, 高考应采取分科形式引导高中文理分科, 学生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根据自己的优势智能选择相应学科, 教师也要树立“全面育人, 人人成才”的教育观念, 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独特潜能, 因势利导, 顺势而为, 也才能有所作为甚至大有所为。

(2) 场的理论

场的理论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维特金 (H.A. Witkin) 对知觉的研究, 该理论将人的认知风格分为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者以自身内部为参照, 排除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从而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 而场依存者则需要较多地依赖和参照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来对事物进行判断。这两种认知风格各有千秋, 本无优劣之分, 但具体到某一学科领域, 二者存在着高度的倾向性, 场独立性者对自然科学兴趣浓厚并且成绩优异, 而场依存性者则对社会科学情有独钟并且成绩卓越。所以, 分科高考不仅本身符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 而且在高考的导向作用下, 学生可以较早地根据自己的认知类型选择相应学科, 这更利于学生的自由发展和早日成才。

三、分科高考的既存优势解读

1.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引导学生自由发展

学生减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科目众多、作业量大和考试频繁, 而这三大原因的罪魁祸首就是极具导向作用的高考制度。当前的分科高考已经让学生不堪重负, 倘若再实行合科高考, 学生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相比合科高考, 分科高考更利于学生集中有限精力夯实基础课程, 避免因为一个拳头四面出击而造成最后什么都没有学好的情况, 不至于将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沦落为全面平庸的现实悲剧。

真正的教育不应该整齐划一, 而是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帮助其将某方面的天赋与潜能发挥出来, 而学生的自由发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诚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 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离开这一点再谈论全面发展, 强调培养素质爱好、天赋才能, 只不过一句空话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 分科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学生实现自由发展培育适宜土壤。

2.增加考生升学机会, 维护教育选拔公平

教育公平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性公平, 教育公平的实现和扩大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保障人的发展的起点公平、消除知识鸿沟以迎接知识社会的挑战都具有重要意义”[3]。教育选拔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对人的继续学习和再次深造起着先决性作用, 往往成为社会反应最为激烈的敏感地带。由于中国独特的考试文化和人文环境, 教育的选拔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比科学的选拔形式更为重要, 它关系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关系着人心向背, 更关系着社会的健康、和谐、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 虽然党和政府颁布了系列政策和采取了相应措施致力于维护教育选拔公平, 但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家庭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教育选拔公平依然呈现出较大的缺失状态, 主要表现为城乡公平缺失、地区公平缺失和男女公平缺失。选拔考试本身是一种手段和形式, 与选拔公平与否关系不大, 而具体考试科目的设置则关乎选拔的公平性, 因为文理二科的优势程度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男女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一般而言, 城市考生、发达地区考生和男性考生的理科优势强于农村考生、欠发达地区考生和女性考生, 而在文科优势上则相反。所以, 分科高考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确保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其“用武之地”, 不至于偏科学生一纸毙命, 为万千学生实现大学梦想创造了平等机会。

3.缓解教师工作压力, 维持师资队伍稳定

分科高考优越性的论证除了从正面着手之外, 还可以观其反面, 即剖析合科高考潜在的弊端, 以达到衬托效果, 便于最后“两害相权取其轻”。从教师立场审视合科高考, 不难发现, 当前绝大多数教师难以达到贯通文理、纵古论今的水准。合科高考“将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有大幅度提升”[4]。教师在入职前接受的师范教育或者大学教育都是以相关专业作为基础的, 这些准教师也都“术业有专攻”, 对分科教学也就游刃有余, 驾轻就熟。而且, 进入从教职业以后, 教师由于生活等诸多原因往往精力分散, 只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领域倾注全部心血, 而对相关交叉学科研究学习甚少。所以, 他们很难担当起合科教学的重任, 就算勉为其难, 也会面临着重重挑战和巨大压力。

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健康、有序、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 师资力量的缺失和流失不仅损害学生的健康发展, 而且也会阻碍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合科高考的一大隐喻就是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 这显然不符合当下师资队伍难以满足这种需求的实际情况, 倘若降低教师入职门槛, 则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不负责任, 如果恪守一定的从业标准, 就会出现广大教师被淘汰下岗的师资断层局面, 这同样是对学生发展权利的隐形践踏。相比而言, 分科高考及其作用下的分科教育则有利于维护师资队伍稳定, 从而保障学生发展权利和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

4.接轨大学专业教育, 提高教育衔接力度

高考在本质上是竞争性选拔考试, 采用的是一种常模参照评价。高考的初衷一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另外就是为大学输送一批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合格人才。大学教育在本质上是和基础教育大异其趣的专业教育, 基础教育更多看重知识的广度, 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大学则重视知识的深度, 强调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如此看来, 高考无疑成为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关键枢纽, 二者具有天然的高度衔接性, 而分科高考则是将高考与大学二者本质紧密连接的最好形式。

分科高考本来就是大学专业教育的必然产物, 自然也就为大学的专业教育提前创造了便利条件。大学教育的高深属性要求考试需要保持一定的区分度, 而不能随意降低试题的难度, 尤其是对专业人才的选拔, 更是强调某一知识领域的深度。分科高考因为缩减了考试科目, 其出题范围和出题内容也就相应压缩, 在同等分值和题量的情况下, 考试的难度也就必然增加, 区分度也就随之上升, 这必将有利于甄选出符合大学专业教育本质的优秀人才, 因为具有创造力的专业人才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并非全部。

5.适应社会分工需要, 高效输送专业人才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转折, 党和国家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自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旋律。经济建设需要大量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 改革开放的实行也催生了众多的新兴职业, 社会分工更加明确, 这对人才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当时的建设需求, 党和政府前瞻性地于1977年开始实行分科高考制度, 旨在为大学招生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历史也证明, 分科高考及其导向作用下的分科教育, 在较短的时间内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专门技术人才, 迅速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专业需求,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竞争更为激烈, 社会分工更为精细, 对教育提出了时效性和专业性二元并立的双重要求。教育作为人的再生产的手段, 作为国家发展的工具, 其效率取决于它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5]。相比合科高考, 分科高考不仅能缩短专业人才培养时间、节约办学成本和输送大批专业人才, 而且还可以强化人才的专业情感和专业技能, 在人才的数量和规格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我国有着悠久的分科考试传统, 而对分科高考的利弊争论也肇始于分科高考实行之际, 和分科考试传统一样历史久远。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聚集在分科高考与合科高考孰优孰劣的问题上, 不同的利益群体往往具有不同的立场与观点, 广大学者及社会成功人士从自身经验和理论视角论证合科高考的必要性与优越性, 他们认为分科高考体制下的过早分科会限制自身未来的发展和提升, 而合科高考则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截然相反, 在读学生、广大父母和不少学校却支持分科高考, 他们认为分科高考可以减轻学生负担, 增加考生升学机会。分科高考是文化传统和现实环境的必然产物, 需要用历史的态度和系统的观点来加以客观回顾与全盘审视。笔者认为, 由于分科高考存在学理上的必要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 加上已有制度的惯性作用和实行合科高考的条件所限, 分科高考依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摘要:高中文理分合是高考“指挥棒”导向作用下的自然产物与必然结果。我国分科考试传统源远流长, 其存在不仅具有学理审视上的必要性, 也有实践检验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学理层面, 因材施教为分科高考供给了教学参考;大脑机能分区说为分科高考提供了生理学依据;多元智力理论与场的理论为分科高考做出了心理学解释。在实践层面, 分科高考已经凸显出以下相对优势: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引导学生自由发展;增加考生升学机会, 维护教育选拔公平;缓解教师工作压力, 维持师资队伍稳定;接轨大学专业教育, 提高教育衔接力度;适应社会分工需要, 高效输送专业人才。

关键词:分科高考,合科高考,因材施教,大脑机能分区说,多元智力理论,场的理论

参考文献

[1]刘海峰.高考改革:理想图景与现实困境.光明日报, 2012-04-11 (14) .

[2]刘海峰.文理分科乎.中国教育报, 2009-03-09 (6) .

[3]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中国教育学刊, 2008 (3) .

[4]刘志军, 王振存.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必要性与可行性博弈.课程·教材·教法, 2009 (9) .

必要性可行性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说训练 必要性 可行性

按正常教学要求,高中英语的教学应侧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中学教学中依然普遍存在着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使得一些中学英语教师,不重视听说训练,大搞题海战术。教师很少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听说训练,其结果自然是很难完成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一、必须对目前高中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价,以充分认识对他们进行听说训练的必要性

为了对高中一年级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有个大概的了解,笔老曾对自己所教的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进行了一些测试。我要求每位学生用英语简单介绍自己,并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例如:When and where were you born? When do you get up? Whats your father? How many months are there in a year? What are they? 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come from your home to our school? What will you say if you politely ask somebody to tell you the way to the Peoples Park? What will you say if you want to use your classmates dictionary? 结果有的同学回答:“I born Jiangsu 1996”“I am get up 6.”如此简单的语法上的错误很难使人相信他们已是高一的学生。而相当一部分同学讲不全或不能正确拼写十二个月的名称,也不知“Whats your father?”是问什么,更不用说那些较为复杂的交际性用语了。有的同学虽能回答一些问题,但他们的语音语调很差。至于我用英语组织教学或介绍课文大意时,大多数同学都表示“听不懂”。面对现实,我没有灰心。相反,它使我更加意识到对高中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是多么必要。此外,在教学中,还要力求教学内容紧贴生活生产实际,教会学生“会学英语、会用英语”,使学生领悟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所有学生知道:一个具有良好外语素质的毕业生不仅为高一级学校所欢迎,也定会受到社会的重视。

二、必须探索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听说训练的方法,以切实保证达到新课标规定的听说训练的教学目标

1.教师必须用英语组织教学。根据学生英语的实际水平,笔者首先将教学中经常用到的课堂用语100多句印发给学生,使他们熟悉了解教师要用到的教学用语,然后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有意识地多次重复这些课堂用语。开始时可以提问学生这些课堂用语的中文意思。一个月后学生即能基本听懂教师的常用课堂用语,教师也就能顺利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了。

2.进行课文的整体教学,实行四步听说教学法。第一步是由教师将整篇课文改写成学生能理解的、可供听说训练的缩写材料讲给学生听。教师在讲述这些内容时,或借助图片,或使用实物,也可利用手势与动作,以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些情景,提高学生听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在编写这类缩写材料时,应尽可能地把课文中重要的语言点包括进去。在讲到这些语言点时,把它们书写在黑板上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一般地讲,教师在开始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时,可不必对这些语言点详加讲解,只需使学生理解即可。在设计后面的听说训练题时,也应尽可能地包含这些语言点。第二步是教师在讲完上述缩写材料后,设置一些能引起学生思维的是非判断题。凡是对的句子要求学生复述,凡是错的句子要求学生改正并说明原因。第三步是师生间问与答的训练。这种训练比是非判断题要求高一些,要求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比较完整地回答问题。第四步是要求学生复述教师所讲的内容。当堂进行复述,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的重要单词或词组来复述;第二节课复述,教师可先围绕课文中心内容提问若干问题,然后再要求学生复述。作为口头复述的补充,教师可在上完整篇课文后,布置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书面复述材料。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坚持开展“Daily Talk”活动。即要求每节课除进行常规的教学外,规定轮流有一到几个学生进行几分钟的口语训练。如讲故事,谈学习、生活、工作或趣闻,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4.引进听说材料,以提高学生听说交际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训练仅仅靠教材是不行的,英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引导学生听英语故事、新闻,看英语影视作品。再把听到的和看到的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5.课文语言点的教学,语法知识的传授也要坚持听说训练。那种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听不讲的教学方法愈来愈显示其落后性。越来越多的教师正采取听说训练的方法来进行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教学。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一些常用语,更重要的是在精讲多练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操练的机会。事实证明,只有多练(课内应以口头练习为主)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实践证明,如果学生的听说能力不能提高,那么,读写能力也是很难提高的。那种只求分数、不求真正教学质量的陈旧的教学方法是不符合外语教学规律的,也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韦媛媛.渗透听读训练,让英语交际有效有趣[J].读与写.2012.

必要性可行性 篇12

我国高速铁路 (客运专线) 建设起步较晚, 始于20世纪90年代, 但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 已建成广深、秦沈和京津三条客运专线, 已经开工建设的有京沪、武广、郑西等18条, 还有8条线路即将开工, 总里程达到9700km。

2 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必要性

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使全社会对运输需求的总量不断增长。

2020年前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一时期经济仍将快速发展, 运输需求必将高速增长。从客运需求看, 由于城镇化速度的加快, 城镇人口不断激增, 客运量快速增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而人口、资源、生产力布局又不平衡, 造成人员的频繁流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法定节假日的增加, 又将产生大量的假日游、休闲游和探亲访友等客流。从货运需求看,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各种物资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 货运量也将随之持续增长;而我国资源分布、工业布局不平衡, 能源、原材料等物资的调配任务繁重。据测算, 到2020年, 全国铁路旅客、货物运输需求将分别达40亿人、40亿吨。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 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运输能力。而其中, 旅客运输需求的增长将高于货物运输, 并且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时间价值观念和票价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 旅客运输的高速化, 是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土地、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远大于其他国家。

对我国而言, 人均资源严重不足, 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美国国土面积略小于我国, 但人口仅有2.5亿, 拥有600多万km的公路, 8万多km的高速公路, 公路承担了80%以上的旅客周转量, 但仅高速公路就占地4800km2。日本人口密度大、土地匮乏、国土面积小, 虽短途客流多, 但仍选择了节约土地及能源, 运输效益高的高速铁路作为公共旅客运输的骨干, 以满足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并取得了极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0.0008km2, 耕地严重短缺, 石油资源匮乏, 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环境污染严重, 致使我国不能选择美国目前客运依靠公路的交通运输模式。在我国, 高速铁路可以充分发挥其技术经济优势, 发展高速铁路是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我国国情的需要。

客流特点适宜发展高速铁路

我国未来铁路客流有三大特点:

量大。这是我国人口众多决定的。今后10~15年, 我国人口总量大约控制在13亿左右, 平均每人每年坐一个往返的火车, 铁路旅客发送量将达26亿人次以上。据预测, 京沪客运专线客流密度远期将达到每年90000万人以上, 繁忙区段接近每年11000万人。作为一个长1300km以上的运输通道, 这样大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集中。这是人口分布和工业布局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必然结果。我国客流主要集中在京沪、京广、京哈、陇海、浙赣等主要干线上。由于我国的城市群也主要分布在这些铁路干线沿线, 客流集中的趋势还将加剧。

行程长。这是广阔的疆域、人们的活动范围较大所形成的。2006年铁路旅客平均行程达到527km。根据以往的统计, 行程1000km以上的旅客70%乘坐火车。量大、集中、行程长正是高速铁路的优势所在, 公路和民航都难以胜任。

发展高速铁路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

高速铁路的社会成本, 远远低于公路和航空。国外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 都把发展高速铁路作为在交通运输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的重要手段。基本国情及客流特点决定了我国应主要发展大容量、低能耗、占地少、适应性强的公共交通体系。高速铁路既能适应我国客流的特点, 也能很好地解决人们有限的支出能力与日益增长的旅行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日益增长的客流与有限的运输能力之间的矛盾, 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的重要手段。

3 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可行性

国家对发展高速铁路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2004年3月国务院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将于2020年建立省会城市及中大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 建成"四纵四横"铁路快速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建设客运专线1.2万km以上, 构成我国高速铁路的基本框架, 以解决我国主要干线铁路运力不足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支持, 为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大开绿灯。

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 为高速铁路建设提供资金保证

根据铁路建设项目的不同类型, 分别确定不同层次的投资主体、投资范围及资金来源, 明确投资决策权限。充分利用日益发达的资本市场, 壮大国有铁路实力, 提高社会综合效益, 实现铁路长期发展战略。

客货分线为发展高速铁路创造了条件

客流集中的线路也正是货运繁忙的线路, 这是我国铁路运输的基本特点。这些线路目前已是双线自动闭塞。由于今后客货运量的增长仍将集中在这些线路上, 进一步的扩能只能是修建第二双线, 实行客货分线运输。由于货运系统 (专用线、货场等) 已定型, 难以挪动, 所以既有线将主要承担货运任务, 新建第二双线则以客运为主。这样就为发展高速铁路创造了条件。目前已经动工和即将动工修建的客运专线, 如京沪、武广、郑西、石太、胶济等都是在既有线并行方向新建的第二双线。

铁路快速发展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

从20世纪90年代, 铁路旅客运输面对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的竞争, 铁路提速势在必行。1994年, 我国第一条广州-深圳准高速铁路建成并投入运营, 成为我国铁路高速化的起点。其旅客列车速度为160~200km/h, 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更主要的是通过科研与实验、引进和开发, 为建设我国高速铁路做好了前期准备。2003年, 我国第一条秦皇岛-沈阳快速客运专线建成并投入运营, 通过秦沈线的建设和运营实践, 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速客运专线的技术标准、施工方法、运营管理及维护等一系列经验。

从1997年至今, 我国铁路共进行了6次大面积提速调图, 在线路基础设施改善、技术装备进步和客货服务质量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2007年第6次大面积提速, 实现了我国铁路既有线时速200km及以上提速资源零的突破, 时速200km线路延展里程一次达到6227km, 其中时速250km线路延展里程达846km;提速后使用的"和谐号"动车组是我国铁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大成果, 现已进入批量生产, 将成为我国快速客运的主力车型, 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加现代化的、高品质的旅行服务。第6次提速的成功说明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已基本成熟。

总结

综上所述, 在我国发展高速铁路是从国情出发的最现实的选择;是发展交通运输, 优化和提升交通运输结构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铁路高层次、大幅度扩大旅客运输能力的新途径;是"科技兴路"发展战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交通运输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从我国铁路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也充分说明, 在我国发展高速铁路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各方面也是充分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技术研究总体组.高速铁路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何华武.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速铁路.中国铁路.2006-7.

上一篇:贯彻标准下一篇:破产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