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必要性

2024-06-22

课程设置必要性(共12篇)

课程设置必要性 篇1

摘要:开设艺术设计理论教育课程, 其目的不仅仅为了让学生了解文化、艺术、设计方面的常识, 而是要让学生在了解艺术设计历史的基础上, 把握人类艺术设计的本质以及艺术设计风格演变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为将来的艺术设计学习和工作搭建坚实而雄厚的人文平台和学术平台。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设置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开设, 同时要进行基础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和专业设计理论课程以及艺术理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划分。

关键词: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必要性,课程设置

在当今艺术设计界很多人认为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对于整个艺术设计教育来讲似乎可有可无,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 主要是因为这部分人对于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刻。在他们看来, 开设艺术设计类理论课程的目的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点艺术设计类的基本常识而已, 对于他们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事实上, 开设艺术设计理论教育, 其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点文化、艺术、设计方面的常识, 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记住某年某月某天某人设计了某物或画了某幅画上, 而是要让学生在了解一定的艺术设计历史的基础上, 把握人类艺术设计的本质以及艺术设计风格的演变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并从中总结规律, 借鉴传统, 从传统中吸取营养。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来言, 只有通过进一步加强艺术设计理论教育, 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以人为本的人性关怀, 才能激发藏在内心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出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也就是说, 要通过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学习, 从总体上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道德、人文等方面的修养, 从而使学生具备较为全面而深厚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 深入了解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历史和属性特征, 为将来的艺术设计学习和工作搭建坚实而雄厚的人文平台和学术平台。也只有在这一平台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敏锐观察能力、分辨能力以及活跃的创新能力, 才能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丰富的人文情怀, 以及敏锐的创造性思维的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因此, 上自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决策者, 下到任课教师, 再到学生, 都要充分调整对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认知观念, 摆脱固有的重实践轻理论的传统观念, 充分认识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从思想根源上真正地重视起来, 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理论教育中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 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地落到实处, 而不仅仅像是聋子的耳朵, 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摆设而已。

在漠视艺术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传统艺术设计教育中, 由于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的偏颇,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设置也必然存在着敷衍的成分, 具体的课程设置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主要体现在许多理论课程的开设缺乏针对性, 例如, 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大量开设中外美术史课程, 而不是中外工艺美术史的课程;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却要花大量时间来学习建筑史的内容等等。要想改变理论课程设置的盲目性, 就要求艺术设计教育决策层对于所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确立相对稳定的培养计划, 而非朝令夕改, 这样有利于课程的深入开展;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开设与之所学专业相对应的理论课程, 而不是搞大杂烩、一刀切的排课方式。

具体来讲,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设置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开设, 要进行基础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和专业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以及必修理论课和选修理论课的划分。当然, 要确定哪些课程可以作为公共必修理论课, 哪些课程可以作为公共选修理论课要根据每门课程的课程性质, 对学生各方面修养培养的重要程度, 学校的最终培养目标, 不同专业的培养需求等诸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来科学合理的进行划分和开设。下面就以目前中国四年制艺术设计本科教育体制为例, 对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设置提出相关的看法和建议, 以期能更好地促进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

从目前国内各艺术设计类高校所开设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大致有:中外美术史、中外建筑史、中外设计史、中外工艺美术史、世界平面设计史、世界服装史、世界工业设计史、艺术概论、设计概论、美学等等。当然, 由于不同学校所开专业不同, 因此所开设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也不尽相同。在以上所列理论课程中,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开设上也要有所偏重, 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方式来灵活的安排。对于理论课程而言, 可以分为必修理论课和选修理论课两大类, 而必修理论课又可分为公共理论必修课和专业必修理论课两种。公共理论必修课是要求所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设计审美能力有重要帮助的课程, 如美学、设计概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设计史等课程。其中, 美学作为美的哲学, 是把关于美的问题进一步升华提高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分析和理解。学生通过美学课程的学习, 可以更好地从本质上把握美的本质及规律, 弄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这对于艺术设计的同学来言至关重要。艺术设计人员作为艺术美的主要创造者, 也只有在深入透彻地了解美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去创造美, 所创造出来的美才会是最深刻的美。同时, 通过美学课程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 不同民族, 不同时期的人们的审美特点, 从而在具体的艺术设计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塑造最贴切的美的形式, 以符合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意识, 更好地被受众所接受, 自己的艺术设计追求和价值才得以实现。因此, 美学课应该作为所有艺术和设计类专业所必须开设的公共必修理论课。而设计概论课是一门关于设计基本问题研究的课程,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 学生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设计的本质核心和真谛, 以及设计中所应该解决的基本问题以及设计方法论方面的问题, 也只有在深刻地了解设计各方面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出优秀的设计作品。因此, 设计概论课程则应该是所有设计类专业所必须开设的公共理论必修课。艺术概论课是一门关于艺术的本质特征及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接受等艺术相关内容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以系统的了解艺术及其创作规律, 从而为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奠定深厚的艺术理论基础, 同时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审美能力和综合艺术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 艺术概论课程就应该作为所有纯艺术类专业的公共理论必修课。中外工艺美术史和世界近现代设计史课程则主要介绍了人类自古至今的整个设计发展历程的演变, 从造型到装饰, 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设计风貌, 可以作为设计类专业学生很好的学习借鉴, 是他们创造思路的重要来源。而象世界服装史、玩具史、建筑史、世界平面设计史、世界工业设计史等课程, 则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学科来开设, 作为各不同专业同学的专业必修理论课来设置, 例如, 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就要把世界平面设计史作为专业必修理论课来设置, 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就要把世界服装史作为专业理论必修课来设置。同样, 理论选修课也可分作公共理论选修课和专业理论选修课, 公共理论选修课是针对大多数专业的同学而言的, 例如, 中外美术史课程可以作为设计类专业同学的公共理论选修课;专业理论选修课的确定则视不同专业而定, 例如世界工业设计史在作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的同时可以作为其他艺术设计专业同学的专业理论选修课。另外, 不同的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整个培养计划的规划有计划的开设。具体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设置可参照下表。

参考文献

[1].许佳.谈设计教育中理论教育的几个问题[J].装饰, 2003, (3) .

[2].曾小红.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6, (7) .

[3].周亚辉.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美术大观, 2008, (10) .

课程设置必要性 篇2

论文摘要:定向运动是一钟新型体育项目,在高校中开展定向运动课程能满足大学生身心、个性发展的需要,符合现代教学发展观,拓展体育课程的空间,对丰富学校体育理论具有一定意义。根据贵州省特有的地形地貌,对目前贵州省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定向运动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定向运动;贵州高校;必要性

定向运动(Orienteering)最早起源于瑞典,是运动员借助一张详细、精确的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按规定顺序独立寻找若干个标绘在地图上的地面检查点,并以最短实际跑完赛程为胜的体育运动项目。其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山地定向、滑雪定向、定向越野,定向越野是定向运动的典型形式,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定向运动是我国新近引入并主要在成人和高校中开展的一项寓教于乐、让参与者充分与大自然接触,并在运动中更了解自然、熟悉地理环境的体育项目。定向运动同时也是一项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是健身和智慧开发同发展的体育项目。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身健体,丰富地图地理知识,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生存能力及启发智力的特殊优势,是目前高校推广和普及的新体育项目。定向运动课程的开设是符合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兴趣需要,是更好的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需要,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定向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6月在国家做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以后,定向运动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在高校中快速发展起来,受到广大群众和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定向运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发展、意志品质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有着特殊作用。在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将定向运动设为体育教育学的主干课程。

一、贵州高校定向运动发展现状

目前贵州有省属和地州属本科院校17所,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有7所高校,比例为41.2%。在这7所高校中有5所高校具有专业的定向运动教师,占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71.4%,这是开设课程的主要条件;有6所高校是依据校园的周围环境有山、水和茂密的树林等有利的地理环境条件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这是开课的关键条件;有3所高校认为,有无定向运动器材也是开设定向运动这门课程的重要条件;有2所高校认为,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定向运动课程的开设。

就目前贵州省高校未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主要因素调查分析,其中没有引进和培养定向运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主要因素;没有定向运动器材和专用教材也是影响学校未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又一因素;考虑到学校环境、学生安全和学校责任等因素,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领导重视不够也是原因之一;贵州各个高校间的校园环境、自然地理条件、体育设施等没有大的差别,所以这个因素对定向课程的开设影响很小,只占8.3%;其他原因占了28%。

二、定向运动的功能

(一)促进体能发展

定向运动是参与者在山地、丛林、田野、草地、溪流等自然风光之间自由快乐地奔跑,促进心肺和肌体功能的发展;同时参与者行走在零乱的地形环境中既能产生兴奋感,刺激大脑皮层的发育;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一种有氧运动。定向运动是对心理和身体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它要求在复杂地形、地貌上做到身体活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的协调,培养自我控制、身体协调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定向运动中的跑步而言,由于应对智力挑战转移了对身体运动的注意力,在运动过程中的刺激性、娱乐性增加了吸引力,学生参与定向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运动起来更投入,运动的时间和距离也更长,也就促进了体能和机能的发展。

(二)自我效能的提高和丰富知识结构

定向运动涉及到环境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应用。野外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复杂的地形,这些都会给参赛者带来新鲜感和神秘感,这种感觉会强烈地刺激人体的大脑,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从而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效能。长期进行定向运动,能让学生掌握地图知识和指北针的使用方法,提高掌握地图、指北针与地形的关系;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和协助,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度和友谊,同时也增进了团队精神。

(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定向运动有助于培养参赛者综合分析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和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独立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使锻炼者在面临困境时,冷静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走出困境。定向运动最大的魅力在于其未知性和挑战性,要求参赛者在行进中必须频繁的读图,对照地形,准确确定自己的方位。参赛者确定了目标点和方位后,个体积极性更高,激励着参赛者寻找更多的目标点,当通过自己的正确判断坐标、方位,选择捷径,最终顺利找到点标时,内心会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当出现坐标、方向判断失误而迷途时,参赛者通过冷静地思考、团结协作、排除干扰,最终找到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时,内心将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体会到的是一种自信和激励;在定向运动中,参赛者要通过团队协助和独自思考、分析做出判断,决定自己的前进方向及路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最终到达目标。

(四)协作能力的提高

定向运动本身就是一项需要参赛者相互交流、协作和团结的项目。在高校定向运动的开展,通常以2--3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和比赛,这就要参赛者通过相互切磋、积极协作、互相信任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和比赛。经过在运动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不断寻找目标和方向,最终到达终点,在整个过程中可充分体验和享受合作带来的兴奋、喜悦和快乐。

三、贵州省高校开展定向运动课程的必要性

(一)开展定向运动课程符合现代教学趋势

开展定向运动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增强体育锻炼的欲望,体验挑战的乐趣,锻炼学生野外生存的.意志和能力,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随着贵州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把定向运动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把定向运动列入体育课程内容,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势必在贵州省高校中推广和普及,

(二)培养学生自我挑战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贵州省高校开展定向运动课程不仅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还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贵州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而且培养学生自我挑战能力和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体现出“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入主动学习状态当中”这一理念。定向运动主要在植被覆盖较好的森林、公园和校园中进行,是一项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体育项目,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力量和魅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性等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定向运动课程

贵州省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其独特的卡斯特地貌,重峦叠嶂,山脉众多,绵延纵横,有丰富的森林、田野、河流、山地。只要充分利用和依靠这些自然资源,再加上近几年来我省加大高校园区建设(高校集聚区),贵州高校开展定向运动课程将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四)弥补师资、经费、场馆及器材的不足

目前,随着贵州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各高校招生规模和在校生人数在不断的扩大,学校的校园面积、教学设施也在不断的扩大和完善。但由于我省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方面力度不足,体育场馆、教学设施和健身器材的健身和投入上相对不足,这些直接影响高校体育的发展。在贵州省高校中开设定向运动课程,除了可以充分利用贵州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充足的阳光、水、森林及优美的校园环境等条件进行教学,缓解学校体育设施、场地不足的矛盾,拓展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和空间。定向运动的组织方法简练,不需要在场地上、器材上支付大量经费,具有娱乐性、实用性的特点。因此,我省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四、贵州省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措施

(一)做好定向运动课程的宣传

认真做好宣传、指导工作是推广普及定向运动的前提,通过报纸、电视、校园广播及校园网站等媒体加大宣传,让更多学生了解、认识和喜欢定向运动,使广大学生对定向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使之成为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定向运动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

定向运动课程在贵州省高校中开设时间短、普及率低、从事教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少,这就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加大力度引进定向运动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目前加强定向运动专业技术人员在知识、组织比赛、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是贵州省高校迫切解决的问题,贵州省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集中有经验的专家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对高校定向运动项目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受训教师在组织比赛能力、教学训练水平及裁判水平等业务素质方面得到提高。

(三)完善高校定向运动课程设置

贵州省高校由于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时间短,实践教学经验不足,应充分借鉴和利用国内外一些开展定向运动较早的高校的成功经验和教材,通过优先在高校中开设、开展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然后再全面的广泛普及开来。

课程设置必要性 篇3

关键词:ESP;农业英语;课程体系框架;平台+模块教学

一、引言

本文是2013年度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ESP理论指导下农业英语课程体系设置的可行性研究》的系列论文成果之一(编号:GH132047)

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提出“大学英语四年不断线”,并明确提出“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程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专业英语为必修课”。在这种背景下,ESP(专门用途英语)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但这其中专业的农业英语发展较为落后,中国是农业大国,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队伍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河北农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涵盖了“农、工、管、理、经、文、法、艺术”八大门类,形成了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河北农业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英语教学改革,推行了分层次、分模块英语教学,进行了ESP教学改革实验。

二、农业英语课程定位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内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队伍对我国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对于人才的需求就要求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英语教学不能再停留在通用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上,而必须要体现其实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农业英语ESP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一定学科背景下运用英语开展研究或工作的交际能力,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因素”。从宏观视角来看,农业英语ESP体系应该是集“英语语言知识、英语文化素养以及专门用途英语”三位于一体的综合课程体系。而这一体系的建立则有赖于破除原有课程体系设置的壁垒,根据人才培养需求进行结构优化,重视知识储备与能力应用的有机结合,使之向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从微观视角来看,农业英语ESP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用英语检索和收集农业专业文献资料、获取专业信息、拓展专业知识、提高学术交流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英语进行农业相关活动。

三、农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农业院校的生源大多数来源于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因此,常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第二,我国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仍然以“四、六级”考试为主,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应试进行,给大多数学生造成误解,使他们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基本语言知识,最终导致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被边缘化。第三,国内对于农业英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导致专业农业英语教材缺乏,我国目前只有《农业英语》、《现代农业英语文选》、《农业英语语法》等为数不多的农业英语书籍。最后,专业的农业英语教师短缺。目前ESP英语教学主要由各自专业的任课教师进行。作为农学专业课的这些教师,本身语言能力薄弱、语言教学经验缺乏,决定了他们所选择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简单得学习专业词汇,分析语法结构,翻译句子。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实现对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全面训练。

四、农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河北农业大学进行了非常重要的尝试——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学生个性化英语学习需要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框架为前提,采用了“分级+模块”的教学模式,设置英语语言知识、英语文化素养以及专门用途英语三大类课程。

(一)、“分级”教学

在基础阶段,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基础(主要依据其高考英语成绩),将学生分成A、B二个级别,每个级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A班课堂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全英文讲解为辅。侧重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养教育。B班老师在授课时尽量以英文讲解为主,遇到较难的问题时可以使用中文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在提高阶段,为了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首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测评标准等。在教学活动中,主要体现在讲授、辅导、管理等各个方面,让不同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分别进步;其次,就是强调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讲授相关的学习策略来辅助学生进行学习,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通过每学期的考试成绩,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实行“A班末位淘汰,B班首位上升”的测评机制,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及竞争意识,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整体教学质量。

(二)、“模块”教学

在拓展阶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英语语言知识、英语文化素养以及专门用途英语三大类课程模块。河北农业大学在模块教学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首先,在大一为学生设置充分体现英语语言知识的模块内容,例如:语音模块、听力模块、词汇模块、阅读模块、写作模块及口语模块,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二是英语文化素养模块,开设英美文化、英美影视欣赏、跨文化交际等实践模块,增加学生综合素养能力。三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设专门用途英语模块,如农业英语、园艺英语、林学英语、植保英语等。这些课程模块的设置紧密地结合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能力,符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学习空间,培养他们成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进而增强农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 崔晗,佟玉平,基于需求分析的普通理工院校ESP课程设置思考,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第9期

[2] 杜渤,高校ESP教材现状研究,农业网络信息,2013年第8期

[3] 张梅,高等农业院校ESP课程设置模式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

[4] 高思佳,农业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对策,高教研究,2014年第1期

课程设置必要性 篇4

1 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

在中职教育中, 数控专业相对来说, 是一个较“年轻”的专业, 传统的一些专业课程欠缺灵活性和实用性, 目前市场经济的建立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课程的设置不仅要与市场需求要有机的结合起来, 考虑到社会经济生产的客观需要, 而且也要注意到学生自身发展、自我实现的主观要求。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规划人生的意识、创业的基本能力、面对未来生活的能力。显然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如何实现“学生愿意读, 学校愿意招, 企业愿意要”这一目标, 我认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应该采用“学分制”教学模式。

2 实行“学分制”的优势

(1) 学分制能给学生最大的学习主动权。

中职教育不再是“淘汰”教育, 而应该是“成才”教育。学分制的实行是学生从按要求学习到自己选择学习,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学年制要求学生按部就班, 不能越雷池半步, 而学分制彻底打破了学年制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 使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了更高的目标, 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学分制使学生不再是“耗”时间, 而是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学分制能提高教师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分制的性质, 学习质量是以学分来衡量学生的, 所以学生必然更加勤奋学习, 自然对课程和教师的教学进行比较的评价, 因此, 这对教师产生了极大的压力。比如+数控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促使我们专业教师必须钻研业务, 改进教学方式, 及时关注新技术的发展, 而且经常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更新知识, 提高教学水平。同时, 我们专业教师必须按学生的要求, 由“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从强调单一的灌输, 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培养模式从整齐划一转向多样化, 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实行学分制必然使教师增强竞争意识, 提高教师对工作和学习积极性。

3“学分制”的课程设置

3.1 免修课程

部分基础课程或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 比如语文, 数学, 英语, 学生认为可以自己基础较好, 可以通过自学掌握的, 经申请可以免修;学生获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教育局认可的职业资格考试或通过高一层次的社会化考试, 可申请免试与所学专业教学计划对口的课程, 经学校审核后, 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获奖荣誉证书可以换学分。

这样更合理地安排了学生学习的时间, 让学习更有效率, 而且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上。让学生感觉自己喜欢和适合什么就学什么, 这样有利于形成“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多元智能观。

3.2 必修课

必修课是学生学习某一专业必须修习的课程, 是培养专业人才基本规格的保证, 是各专业教学计划根据培养目标与专业性质规定的包括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内的必修课程, 是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

必修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起到了引导作用, 学生通过对必修课的学习, 掌握了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比如数控专业, 《机械制图》就应该是必修课, 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 具备了看图纸的能力, 试想一下, 我们的学生如果连图纸都看不懂的话, 如何来进行生产呢?再比如《机械制造工艺》这门课, 学生再具备了看懂图纸的能力后, 还要能够分析图纸, 将其变成真正的零件。从如何来选择毛坯开始, 到选择何种加工刀具, 如何安排工艺等等。还有《数控编程》这门课, 数控专业如果没有《数控编程》, 那就失去这个专业的核心价值, 本门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图纸, 安排工艺, 制定出正确的加工程序。

单单强调理论课程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还是停留在纸上谈兵。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再一次的整合, 不得不提到《数控车工考工》, 学生在完成了上述必修课程的学习后, 再进行实际操作学习, 能真正地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这样对自身学习的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提升了学习的动力, 同时和企业也能实现顺利对接, 学生进入工厂后, 能够立即适应生产岗位工作, 只需要通过很短时间对机床的熟悉和磨合, 就能很快上手工作了。

3.3 选修课

选修课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满足学生兴趣爱好, 发展学生某一方面特长以及介绍新知识、新技术、新政策而设置的课程。适当扩大基础知识的覆盖面, 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学校每学期可以开设若干门任选课供学生自行选择, 还是就数控专业来谈, 比如《UG》、《Solidwork三维设计》、CADCAM这些新型的, 实用的三维制图软件, 还比如《数控专业英语》等这些课程, 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 选择合适的课程。

3.4 毕业考核

中专班的学制为三年, 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为两年, 第三年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因此, 在两年的时间内要使所设的课程突出关键、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每个专业都要合理地制订学分, 只要学生在2年内修满了规定的学分值后, 就可顺利毕业。如果学生提前修满学分的并取得规定的证书后, 就可提前毕业,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 申请选修第二专业, 第二专业学分或课程学习达到规定要求的, 可由学校发给双专业毕业证书。

课程设置必要性 篇5

高职高专商务日语礼仪课程的必要性

作者:田静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4期

[摘要]虽然日企所需要的人才迅速地增加着,但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能够顺利地在日企就职的并不多。如何将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有竞争力、有高素养的人才是目前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所面临的严峻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最主要的是要重视商务礼仪课程,通过对日本礼仪文化及职场规则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在就职活动中及职场生活中占有优势。

[关键词]日语人才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 商务礼仪课程 必要性 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2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90-02

随着日本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日语继英语已成为第二大外语,对日语人才的迫切需求持续升温。需求是变大了,但是高职商务日语毕业的学生能够真正满足日企需求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有各种因素所在,但最重要的是反映在面试时由于不了解日本企业文化、日本商务礼仪而给企业留下不良印象。因此,在高职高专开展商务礼仪课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日企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日语人才?校方应怎样培养有竞争力的日语应用型人才呢?本文从日语人才市场的现状着手,分析日企对商务日语人才所具备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探究商务日语专业开设商务礼仪课的必要性。

一、商务日语专业课程的现状

近年来,日资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急剧增加,日本成为亚洲地区对华投资额最大的国家之一,大面积向中国转移的除了制造业外,还有金融、物流、零售等现代服务业。在此背景下,日企人才需求不断高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也都相继开设了日语专业。当前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中的语言课程,从整体思路上看,既兼顾理论学习又重视培养实践能力,目的是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但是在实际授课中明显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对于实际在校时间为两年半,零基础的高职商务日语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扎实的日语知识,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确实难度大。所以在学好基础日语课程的基础上应增加适当的商务类课程,并且要选择成体系的商务课程来系统教授,在提高学生日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人际交往与职业运用能力,也就是要提高商务礼仪的综合能力,进而在求职过程中更有竞争力。

二、日语人才市场需求及面临的问题

日企要求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大致要具备以下四方面能力:

第一,商务日语的能力。针对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不同目的而分开使用的会话交际能力。特别要求能够有在公司内部和公司外部,对领导和部下所使用不同的敬语的能力。还有接听电话和发送邮件等“非对面型”的交际能力、并有书写文章和整理资料的理解能力。

第二,了解并理解日本商务文化及商务知识。包括日本企业特有的文化习惯、企业理念、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作为“社会人”在企业中工作的“社会人意识”以及“社会人行动”等能力。

第四,注重中国和日本两国存在的文化差异,能够理解日企“异文化”的立场、进行“异文化”交流。

第五,工作能力,不仅要有专业性(专业知识、专业用语、业务知识、专业技术)也要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待事物。接待客人的能力,实际翻译能力等都是作为交际能力必不可少的。但对作为商务礼仪的“汇报,联络,商谈”要求也是相当高的。

总而言之,理解日本的商务文化和商务知识,作为社会人对公司有忧患意识,收集情报,有集约能力,有规律意识,项目管理能力,也就是有“广泛的能力”才是真正有“工作能力”。换句话说“语言运用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社会文化能力”为一体的“实质行动能力”。

目前高职高专的日语课程偏向于读、写、理解和国际日语能力考试的对策上,并没有充分地培养好学生们的实践性操作能力,还不具备真正对工作指示的理解能力。据日企透露,即使是日语能力较高的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语法,却不能进行真正的交流,对敬语恰到好处的使用感到迷惑,通过能力考试一级的职员也对日语的暧昧性难以理解。商务工作现场所必要的不仅仅是日语沟通能力,还需要和日语没有直接关系的复述能力,也就是说需要复合型人才。正是这样的社会需求和日资企业的人才要求,决定了高职高专院校重视商务礼仪课程是势在必行的。

三、商务礼仪课程的必要性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数据来看一下商务礼仪的重要性。

日本问卷调查公司(workium)从2005年到2009年对公司职员进行了四次有关商务礼仪的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第一回:2005年

1.对于“是否接受过商务礼仪的教育”的提问有68.9%的人回答“没有”。

商务礼仪是在工作中的最基本的礼仪,只有三成的人接受过培训,大部分都是在没有商务知识的情况下直接参与接待、接打电话等工作。

2.对于“认为商务礼仪重要吗”的疑问99.8%的回答“重要”。

3.对于在“说话的要领”“寒暄”“仪表”三个中认为哪一项最重要的提问的回答是“说话的要领”为75.1%居首,其次为“寒暄”70.5%,最后为“仪表”46.6%。

第二回:2006年

对于“对你的接听电话的能力有自信吗”的提问,“非常有”为1.2%,“多少有”为27.1%,“不怎么有”为59.3%,“一点都没有”为12.4%。接打电话,看似简单,可是作为商务活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九成以上的人群由于对方电话态度不好而导致对其企业印象也相对下降,或早或晚地离开那个企业或店铺。电话回应的态度的好坏,可以说左右着企业或店铺的命运。第三回:2007年

在四人当中就有三人对不能够正确使用商务语言而感到困惑。为了在客户面前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商务语言需要更多的训练。对“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你感到不快呢”的疑问,回答最多的是“熟不拘礼的说话态度”为47%,第二为“呶呶不休”为42.2%,最后是“拉长句尾”占35.1%。

第四回:2009年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到80%以上的人对敬语的措辞上没有自信。表明“非常自信”仅为

0.7%,“多少有点自信”为17.7%,“没有自信”为65.5%,“干脆没有”为16%。大部分成年人对敬语的使用感到不安。

对“你认为在商务活动中哪些是最重要的”的提问,进入前三名的依次是“措辞”85.6%,“打招呼”81.6%,“仪容”72.7%。根据年代来看时,哪个年代都举了“措辞”这一项。由于年代不同而显示出明显差别的项是“电话回应”“表情”“汇报、联络、商谈”,其中“电话回应”是随着年龄越高,所占比例也越多。“表情”是年龄越低,所占比例越高。有关“电话回应”按性别来看,女性为39.2%,男性为25.5%,男性和女性在意识上有差别。在这点可以窥视到相对来说女性从事秘书、接待等接电话频率较高职种较多,因此在此项比男性的意识较强。

从以上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职场人对商务礼仪及商务语言表达感到非常困惑。在以日语为母语的日本本国的商务活动当中也有这么多人对商务语言及商务礼仪难以把握,更何况对我们刚刚步入日语世界的作为外语来学习的高职商务日语学生来讲更是难上加难了。笔者认为在中国国内日企工作的职员们一定也面临着以上诸多问题,如果就职活动时有商务礼仪课并且得到重视了的话,那学生们肯定受益匪浅。

理光图像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管理部人事经理何苗表示,“新入职员的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报(汇报)、联(联络)、商(商谈)。商务礼仪也非常重要,职场礼仪会贯

彻到整个职业生涯”。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在中国企业,特别是在日企工作时的商务礼仪的重要性。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电子化、情报化、国际化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日本企业内部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在这种环境下对于企业来说“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无论科学技术怎样进步,国际化推广,社会结构发生任何变化,支撑着企业的还是“人”。在产品和产品之间的品质没有太大区别的现代社会,能够拉开与其他公司的距离的只有由“人”来提供的服务及其形象,因此在企业面试时,对求职者的内涵及外在的商务礼仪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笔者认为任何企业都想以最少的本钱和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利益。每个企业都希望新入的职员通过短期培训就能胜任公司内部的各种业务。为了高职高专的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们有更多的竞争力,为了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就要加大学校的商务礼仪课程的力度。

日本商务礼仪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日本企业的相关文化习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面试技巧,注重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企业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它既是提高学生日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日本企业环境和提前做好就业面试的准备过程。

任何人一进公司就是独立的社会人,应该有与学生不同的心态和表现;简历的制作和面试的准备是否充分是能否进入目标企业的关键;了解日资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流程,对企业需要什么养的人才会有更深入的理解,这对就业活动大有益处。商务礼仪课程介绍人际交往的重要作用及模式,并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在商务礼仪方面,先向学生完整介绍商务礼仪的知识体系与学习方法,使其在此基础上系统掌握商务礼仪各个分支部分所包括的各种礼仪规范。具体还介绍服装仪表礼仪、商务会话礼仪、相关仪式礼仪、会务用餐礼仪、访问礼仪,打电话和发邮件时的注意点等,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全面掌握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的一系列礼仪规范,为其踏入社会、发展自我、开拓事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结论

在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们在了解中国和日本的一般礼仪文化和商务礼仪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掌握中日两国各种具体而实用的商务礼仪规范和要求,以化理论为德性,化知识为品行,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礼仪素质,提升其职业素质、职业品行与职业形象,从而使学生能够胜任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成功地开展,维护并增强其良好的职业素质,从而保持其可持续发展。只有掌握中日文化的差异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日企文化及日本商务礼仪。

不同的环境要求不同的语言表达,能够运用标准的商务用语是最基本的。为了成为合格的商务工作者不仅在言语表达上,还要在心理素质及仪表等非语言上下功夫。在给日语学习者授

课过程中,只重视探究日语语言的话很难靠近日本企业所希望的人才标准。作为今后要在日企工作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懂得什么才是日企所希望的人才这一点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正是商务礼仪课的宗旨及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刘绮霞.论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9,第22期

[2]卢学梅.从日语人才市场需求谈高校的日语教学改革[J].新余高专学报,2006.12

[3]朱思金.浅析交际教学法在“商务日语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园地,2009.9

课程设置必要性 篇6

【关键词】语言工具论 语言人文论 高校英语教育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23-01

一、课程与课程论

课程进入课程领域,人们首先要问的是“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外语课程论的研究领域从本体论的层次来说,就是研究外语课程的本身是什么。

1.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课程专家将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文化精华,经过选择而编排的科学文化知识。课程的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材辅助资料及其它资源。

2.课程论的定义

课程论是以学校课程现象和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揭示课程选择与组织的规律与编制方法的一门应用教育学科。

教材内容繁杂问题(怎么处理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而人生经历短促有限的矛盾)——产生了课程论。教育科学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教?——本体论(教育基本理论);二是教什么?——课程论;三是怎么教?——教学论。同时,教什么是要研究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的问题。

3.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对于两者的关系,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

(1)课程就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教学论包容课程论,不是独立学科(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

(2)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途径,教学是课程的一个方面,课程在先,教学在后。课程论包容了教学论(西方《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

(3)并列关系。(90年代)

(4)包容论。课程论与教学论合并在一起,形成一门学科,有相对独立性。(拼盘式的,没有融合)

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文化。课程乃是实现未来社会变化的运载工具。

二、语言工具论

由于语言以最明显的功能性呈现在人类面前,因此语言自身的特征往往被很多人误读。最为常见的误读就是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就语言的基本职能而言,这种说法未尝不可。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极其的微小,虽然其在某个阶段某种程度上使英语学习者有了明确的目标,但是从长远来看,他同时也使英语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长期以来,我们的外语教学却深受这种语言工具论的影响,即只重视语言系统内部规则的教学,忽略了对系统之外的其他制约因素的研究。语言工具论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质是中小学语言教学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语言人文论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语言工具论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质疑。其人文功能得到了学习者们越来越多的肯定。他强调了语言对别国文化的传递和理解力。语言是否具有工具性质,这是一个多年来没有人进行实际探讨的问题。虽然"语言是工具"的观点在很多语言学教材、专论中都有类似的表述,但是关于"语言是工具"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呈现出明了的趋势。很多学者仅仅在字面上、语言功能或者比喻层次上理解工具,而没有从语言本体、语言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此进行论述。从语言自身的性质看,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事实看到语言的非工具性质。从工具与语言本质的差异、功能对比上,说明语言并非工具而是人类表达的本能。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于2007年09月26日公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的英语能力要求均包括如下,只是每个层次所要求的程度各异:1.听力理解能力;2.口语表达能力;3.阅读理解能力;4.书面表达能力;5.翻译能力;6.推荐词汇量。

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五、结论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学内容决不是仅仅限于语言学习本身,它主要包括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程在学科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育内容都与通识教育理念相契合,存在着相当大的相融性。

大学英语课程的功能发挥单一,没有能够全面实现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所有的教学内容,因而,该课程教育是不完整的,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的培养目标。各高校应该做的就是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充分结果本校实际,挖掘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空间,使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有语言工具化向语言人文化的转变,是英语学习者在综合素养上有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成有信, 1999, 《教育学原理》.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蒋框、刘娟, 2010年02期, 解读大学英语的改革办法[J]. 《考试周刊》.

[3]蒋祖康, 1999,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4]袁振国,2004, 《当代教育学》.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程设置必要性 篇7

ESP的教学主张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起,ESP教学理论和实践即在许多国家得以普及;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ESP教学研究在国内兴起,许多国内学者向国内的英语教学界介绍了ESP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80年代后,我国ESP教学曾出现很好的发展;90年代中期,又成为英语教学的热点话题。今天,ESP已经成为多元化的教学思潮。

2 ESP的定义及特征

ESP是指“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or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的缩写。Jack C.Richards&Richard Schmidt编著的《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第三版第181页将ESP定义为:the role of English in a language course or programme of instruction in which the content and aims of the course are fixed by the specific needs of a particular group of learners.For example courses i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English for Nursing.These courses may be compared with those which aim to teach general language proficiency,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see also LANGUAGES FOR SPECIALPURPOSES.[3]181

Strevens(1988)认为ESP的四个根本性特征是:1)满足学习者的特殊需求;2)内容上和特定的专业、职业和活动相关;3)以适合这种活动的语言的句法、词汇、话语等为中心;4)与普通英语(General English)相对应。[4]

综上所述,ESP属于英语语言教学,我们通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ESP是一种考虑了学习者需要的教学方法;ESP侧重于其所需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与功能;ESP侧重于语言的使用而不是语言结构,特别适用于基于内容的教学形式;ESP的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习者用英语交流专业知识;它不同于其他英语课程,旨在培养特殊情况下的语言能力。

3 设置ESP课程的必要性

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英语的技能,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在我国高职院校大力开展ESP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可行的。

1)ESP目标明确,是针对性强、实用价值性高的教学途径。

分析、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是ESP的主旨。ESP学习者可以是从事各种专业的专门人才或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生,他们的学习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有效地完成各项专业工作。

ESP的根本特点是: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注重需求。从课程性质看,ESP课程既是语言课,也是专业课,其涵盖的知识面很宽,包括语言、语言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及专业知识;是一个“多元的”且“以不同形式出现的”的教学理念。[3]1需求分析是ESP课程设置的基础,注重需求是ESP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应合理分配专业知识、一般语言、学术理解、运用方面的时间。

2)ESP教学是一个范围宽广、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领域。

ESP教学可分为两种类型:“学术英语”教学和“职业英语”教学。大学阶段的前期,学生应该学习“学术英语”(EAP),进行技能方面的训练,相当于国外的“通用学术英语教学”;到了后期,应学习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更高层次的“学术英语”,包括我们常说的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glish for Engineering,English for the Arts,English for Business等。[2]3

ESP课程学习时间短,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的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的方式,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拓展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ESP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语言学习过程,包括ESP的学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认知发展过程,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方法等认知手段,才能有效地习得英语。自主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性,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ESP作为一种教学途径,除了探讨如何使用语言外,还要探讨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学习语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把对语言的运用和语言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有效和可行的ESP教学途径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语言学习过程的基础上。这也是ESP在最近一个时期发展的方向。[1]14

4 结束语

ESP教学将成为21世纪的英语教学的主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以英语教学为基础,专业基础知识为特色;加强学科之间的学习与合作,满足人才市场和学生不同的择业需求。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Watert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Jordan R 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Jack C,Richards,Richard Schmidt.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M].3rd ed.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2:181.

课程设置必要性 篇8

关键词:国学课程群,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是高校通识教育实现其通识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手段, 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的核心环节。但是, 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成为影响通识教育预期目标实现的重要瓶颈, 有待进行改革。本文试图把国学教育课程群的设置放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进行整体观照, 强调其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必要性

1. 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使高校通识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教育全面学习苏联, 实行高等教育专业化。随着社会的发展, 专业教育的弊端日渐凸显, 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推行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形成趋势。虽然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 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尚停留在表面的层次, 缺乏明确的理念和完整的通识教育目标。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人。高校展开通识教育的意义就是使大学教育回归本然的价值追求, 培养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性的“真正的人”、“全面的人”, 而不仅仅只是掌握某种技能的“机械的人”、“异化的人”。但由于受到长久以来专业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许多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甚至高校老师在不同程度上对这一教育理念产生不同理解甚至误解, 认为高等教育主要是专业教育, 重心是传授学生一技之长, 为其将来的职业做准备。通识教育只不过是专业教育的补充, 是额外的、次要的、可有可无的, 最多是锦上添花, 缺乏明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和完整的目标, 在观念上未能认识到通识教育独立的育人意义, 更没有认识到本然的教育即应该是通识教育, 严重影响了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

其次, 通识课程结构不合理, 开设具有随意性, 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正因为目前我国高校在通识教育上缺乏明确的理念和完整的目标, 因而在课程设计上缺乏统一思想, 整体规划不够。一方面, 从总体上看通识课程在各个高校逐渐受到重视, 通识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一般都在1/3到2/5之间, 但学科分布领域不尽合理, 课程类别的划分比较随意和笼统, 许多高校往往将专业课程的内容加以稀释, 教得浅显一些, 便成为通识课程, 甚至部分高校因人而设课;另一方面, 从通识课程的内部构成而言, 按照修读方式通识课程的必修课比例较大而选修课比例较小。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不协调, 许多课程是学校强力安排的, 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很小。

第三, 通识教育的内容政治性、功利性较强, 课程的文化底蕴和育人功能不足。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上看, 占通识教育课程主导地位的必修课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性、功利性较强的特点。各高校的必修课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教育部规定的各学校必须设置的必修课程和各学校自行设置的必修课。前者包括“两课” (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政治理论课) 、外语、计算机、体育、军事 (国防教育) 类课程, 占据了必修课的大部分。后者主要由各高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自行设置, 各个高校由于历史传统、特点、目标、地理位置等等的差异, 而出现较大的不同, 但课程多数照搬各学院专业基础课, 过分偏重工具价值, 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方面效果有限。此外, 虽然大多数高校开设了一些人文性、普适性的选修课, 但由于学时较少, 其发挥的实际效果也相当有限。

第四, 通识教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通识教育本应重在启发思想、传授方法, 但因受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尚停留在表面层次观念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多数通识教育大多仍停留在知识教育补缺的层面上。同时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带来学校人数和班级人数的增加, 高校的生师比也随之提高, 通识教育课的规模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使得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多以讲述为主, 缺乏讨论、实地考察等较为有效的通识教育教学途径, 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2. 建构适合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成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通识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手段, 构建合理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的核心环节。通识教育课程目前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成为影响通识教育预期目标实现的重要瓶颈。因而建构适合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成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3.国学教育及科学合理的国学课程群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之必然选择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 传统文化和教育出现了断层, 国学逐渐被边缘化, 国学经典遭受到了冷遇, 导致中国高校因缺乏自身民族文化的滋养而处于无根状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市场经济以实现个体最大化的利益本质特征使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 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的过程中, 逐渐淡忘、迷失, 甚至彻底贬低和抛弃人的精神追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逐渐走向衰微。

高校作为文化的引领者, 对中国的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是中国教育的迷失, 教育的悲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国高校积极推行通识教育, 积极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努力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技术人才, 而且要成为一个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人”。因此从本质上说, 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 是一种培养“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 它着重于人的培养, 而不仅仅是知识或技能的传授。但是, 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成为影响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瓶颈。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其在几千年的发展中, 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这些传统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重要源泉。国学经典便是这些人文精神的承载者, 它延续了中华民族一些永恒不变的东西。在通识教育中加强国学课程群的设置, 引导学生与国学进行对话、交流, 使学生了解历代圣贤立身处世的原则, 在经典研读的过程中不断塑造灵魂, 启迪智慧, 陶冶情操, 从而自觉地以圣贤为榜样来立身行事, 建构自己精神家园。这是开设国学课程群的终极意义所在, 也是通识教育目的之所在。因此, 国学教育是大学探求人文精神回归有效的切入点, 国学教育及以国学为内容的合理科学国学课程群以它丰富的人文特征, 多方面契合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 能够保证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 能有效地冲破高校通识教育的瓶颈状态, 最终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因此加强国学教育, 设置合理科学的国学课程群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之必然。

二.可能性

1.国人民族文化意识的自觉和增强, 国学热的兴起为国学教育的振兴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20世纪90年代初, 国人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 开始反思国学, 并逐渐意识到国学中的某些思想资源能改善当今国人思想领地的贫疮, 契合了当今国人的精神需求, 因而要求重新整理本土思想文化的呼声高涨, 国学热再度兴起, 促使国人民族文化意识的自觉和增强, 并希望从博大精深的国学中找到一些解决社会矛盾的思路和治世之道, 这为国学教育的振兴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2. 部分高校开展了国学教育, 已有一定的教育基础

国学热的兴起, 促使国人关注国学、关注国学教育, 国家也积极鼓励和支持国学教育的开展。目前我国部分高校设立了一些国学教育机构, 如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于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生, 在最高教育层次开展国学教育;武汉大学国学试验班招收本科生与硕士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学制采取6年制本硕连读的方式, 200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兰州大学成立敦煌学研究所、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成立国学研究所等。部分高校设立了国学研究机构, 如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中国国学院、安徽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岳麓书院国学研究基地, 此外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十几所设立了国学研究机构。这一系列教育活动是高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有效尝试, 为我国高校进一步开展国学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提供了难得的师资力量, 营造了国学教育氛围, 奠定了国学教育基础。

3. 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热切关

注和研究态势, 既增强了高校开展国学教育的紧迫感也为国学教育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

课程设置必要性 篇9

1. 课程

进入课程领域, 人们首先要问的是“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外语课程论的研究领域从本体论的层次来说, 就是研究外语课程的本身是什么。从哲学世界观上看, 本体论就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本体论是整个哲学中最抽象的研究领域, 主要探索万事万物的起源、本原、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动力 (桑新民, 1993) 。“课程”一词为我国所固有。课, 指课业, 就是现在所说的教育内容;程, 有程度、程序、程限、进程的意思。课程就是指课业的进程 (陈侠, 1989) 。历史上, 对课程共同要素的实质性内涵, 如目标、内容等要素, 是什么、为什么之类问题的探讨, 由来已久。在陈侠 (1989) 的书中, 提到了比彻姆对“课程”一词的理解, 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指学校教育计划的范围和安排的书面文件;二是指学校课程是设置、实施和评价;三是指学科的领域。英、美教育书籍中用的课程一词是“curriculum”, 这个术语是十九世纪才开始使用的。对当代最有影响的关于课程实质性内涵的探讨, 还在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三大课程理论流派:早期以夸美纽斯、斯宾塞等人为代表, 后期以布鲁纳等人为代表的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观;以卢梭、杜威等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课程观;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社会批判主义课程观。上述种种流派, 无异都是课程理论, 且影响非同一般。课程的理论基础问题最近几年引起了人们的充分关注, 课程论也就成了研究的重点。

2. 课程论

课程思想源远流长, 但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还是20世纪以来的事情, 由此, 美国资深课程学者坦纳夫妇指出:“课程有一久远的过去, 但只有短暂的历史。”所谓课程论, 在《教育大辞典》解释为:“也称为‘课程学’, 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研究学校课程编订, 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顾明远, 1990) 课程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学校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理论是人们关于课程问题的基本观点、思想。人们常常把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的著作《课程》视为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1981年出版的美国课程论学着比彻姆著的《课程理论》一书第四版, 明确提出“课程理论是教育学的下位理论”, 并且列举了行政管理理论、评定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评价理论作为教育学理论的下位理论 (陈侠, 1989) 。课程论的发展特别是现代课程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教学论的不可包容性。另一方面, 课程论的研究对象、概念、相关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已经确定或有突破性研究成果, 它从教学论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跻身于教育科学之列的条件已具备 (郝志军、高旭兰, 1996) 。这样的研究发现使得课程论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 有了质的飞跃, 从教育学理论下的一个分支成为了一门与其相当的独立的学科。在刘彦文 (2006) 看来, 课程论无非研究三个问题:教什么、为什么教和如何教的问题, 即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以及对此三者进行导引和反思的课程评价四个基本环节。如果用课程论的思想来指导英语教学, 那么英语教学就涉及到教英语的什么、为什么教英语和如何教英语。

二、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在英语课程中其工具性功能与人文特质, 有如血肉同构的生命体, 相互渗透和融注, 共同构成英语课程的基本要素。所以, 英语学习的过程不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 也不是单传的语言技能训练的过程。英语课程既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也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文本自身的文化资源, 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注重对人性和生命的关怀。不过与此同时, 英语的工具性更是不可小视的, 学习一门语言, 必不可少的过程, 是学习对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外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使学生能说几句外国话、能做翻译, 而是为了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 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创新做准备。学习英语不仅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要、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符合多元化社会的需要, 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高尚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 (《英语课程标准》, 2002) 。所以英语课程的开设, 不仅指导了英语的教学, 实现了学校教育目标, 而且扩大了英语的人文性的影响。

三、结语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我们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这使得沟通时所必要的语言更显其重要性。目前, 英语仍然是最主要的交流语言, 因此, 英语课程的开设是必须和必要的。另外, 要活跃于国际社会, 就需要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和把握。只有基于一定文化了解的沟通, 才能达到在国际社会的文化交融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陈琳, 王蔷, 程晓棠.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火灾调查设置适当比率的必要性 篇10

1 问题的提出

1.1 火灾调查绝对数偏低

据统计, 2010至2012年11月底,成都市立案查处的火灾案件共1 727件。其中,支队机关技术科直接立案查处的案件15件,基层大队立案调查的案件1 712 件,其中立案数量最多的是武侯区消防大队,共 562 件,最少的是站前消防大队,仅3 件。而目前成都市现有消防监督干部 158 人,各大队城区实有干部均为8~10人,郊县5~6人。故人均年调查火灾案件量约为3.5件。绵阳市近三年立案查处的火灾案件共783件。其中,支队机关防火处直接立案查处的案件3件,基层大队立案调查的案件780 件,立案数量最多的是涪城区消防大队,共421件,最少的是平武县消防大队,仅14 件。而目前绵阳市现有防火监督干部60人,各大队实有干部均为5~7人,故人均年调查火灾案件量约为4.3件。

1.2 火灾查处率低

与此同时,笔者也通过火灾统计系统查询到同期成都市上报的火灾总数是7 606起,而同期接报火警数量为7 627起;绵阳市上报的火灾总数是1 435起,而同期接报火警数量为1 467 起。两组数据前后虽然相差不大,但实际上这个数据是有较大程度保留的火灾绝对数。调研中发现,基层在录入统计系统时,已先期将不打算立案的小火等接警出动,“处理”为救援救助出动,故多数小火灾的火警报警未体现在统计数据中。即便是以这样的数据进行核算,两支队基层单位实际开展调查的火灾比率也分别仅为22.7%和54.6%,实际查处比率则更低。四川省四类地区火灾查处率比较如表1所示。

2 现象分析调查

(1)火灾起数绝对数大,无力调查 。

就目前情况看,火灾报警数量还是较大的,按照现有火灾扑救量统计,2010年至2012年11月成都市共有7 627起,绵阳市共有1 467起。如果按照部局要求的每起火灾都进行调查,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众所周知,火灾调查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都较强的工作,一起一般的火灾调查和处理工作如果2人参与,少则2~3 d,多则1~2周才能够完全按照程序要求完成调查工作。按照现有警力,要求基层单位按照执法质量考评要求的每案必查,以火灾扑救绝对数作为调查基数的规定去完成火灾调查工作量确实是不可能的。

(2)多数火灾损失小、原因清楚,不必调查。

由于近年来建筑消防安全条件的不断改善,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城乡消防站点的扩展及专业力量的不断增强,火灾报警早、扑救及时的情况逐渐增多。相当部分的火灾报警在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就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扑救,单次火灾损失很小,一般多是当事人自行处理解决了。消防车中途返回和到场未出水的小火灾数量较多,这类发现较早的火灾由于当事人靠近现场,对火灾发生的原因也比较清楚,也没有进一步调查的必要。此类火灾虽有报警记录,但在调研中发现,作为基层大队对类似火灾全不知情的情况还大有人在。

(3)火灾查清难、耗时长,基层不愿调查。

火灾调查存在较强的技术性,如果非专业人员,较少接触火灾现场的干部在火灾现场可能也会无从下手,正是因为火灾原因调查有一定难度,每一起火灾都能够调查清楚也非易事。这不仅需要知识技能,还需要相应的时间。而现在基层大队时间紧,任务重,各种工作压力较大。一些基层消防监督人员对待火灾调查案件抱有一种回避甚至畏惧的心态,不愿全心去搞调查,不愿花时间搞研究,客观上也形成了火调工作无人问津的状况。

(4)火灾处理纠纷多,回避调查。

火灾调查与火灾事故处理是一脉相承的系列工作,所谓的定纷止争就是基于原因认定的基础之上。而由于火灾过程的不可复制性,及时准确客观地认定原因实为不易。如果消防机构出具的原因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当事人充分采信当然皆大欢喜,事后处理也自会顺利妥善。但如若工作难度过大或有些许差池,不论是事实不清,还是证据不足,甚至一些程序不当,都会带来一系列后续的连锁反应,引起矛盾纠纷,有些甚至还会引起复核、诉讼乃至信访上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基层回避火灾调查的原因之一。

(5)火调工作人员能力不足,难以调查。

火灾调查工作应当是消防监督工作的一个重点,火灾调查率、准确率的高低是为火灾防范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重点调整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对建筑防火及消防监督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火灾调查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工作边缘化的情况较为突出。就四川省情况看,除总队机关设有火调处外,全省均没有专职机构从事此项工作,虽近年来各支队、大队都确定了专职火调干部,但真正长期稳定从事火灾调查工作的人员不多,且流动性较大。全省火调干部的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出现青黄不接、难以为继的状况。稍大一些规模的火灾,一些支队会感到无力承担,要求总队协助工作。独立解决火灾调查问题的能力不足,是火灾调查不力的重要制约因素。

(6)火灾控制考核指标制约调查。

近年来,火灾四项指数始终是衡量和判断一个地方区域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形势和火灾防控力度的重要指标。虽然我们在对未来火灾形势的预判是基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火灾形势依然严峻,火灾总量会增大,发生重特大火灾的可能性会增加。但实际状况显示的趋势却是火灾四项指标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一方面说明近年来加大火灾防控工作卓有成效,另一方面也有火灾控制考核指标制约的因素存在。基层单位一方面要考虑消防部队内部火灾统计的数据要求,还要考虑地方安监等政府安全监管机构的整体指标。安监部门对地方消防安全的衡量指标也是四项指数,故大家一味追求指标下降,出现了一些文过饰非的现象,以至于现在的火灾调查重点已经不再是总结原因和吸取教训,而成了关注是否可以定性为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的安全责任事故、是否可能定性为故意犯罪嫌疑甚至是否可以推诿到精神病人所为。总之,只要调查结果可以将火灾伤亡和损失排除火灾统计范围,四项指标保持下降,不影响年度考核即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的控制指标和考核标准必然导致乱象丛生,使正常的火调工作难以为继。

3 现行火调法规政策的问题

3.1 法规对火调范围无定性定量规定

根据消防法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有权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负责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火灾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意见,及时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火灾事故的证据。这一表述确定火灾调查是公安消防机构的法定职责但并未确定调查范围。新修订的《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对火灾管辖的规定也未涉及此事。理论上讲,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都未有火灾调查范围的定量规定,意味着所有报警的火灾,即为执法机构知晓的,凡是对在时间或空间失去控制的燃烧现象都是应当开展火灾调查这一法定行政行为的事件。

3.2 指导机关要求比率过高,脱离实际

对于法规没有明确的执法具体问题,各级指导机关应当相应作出规范性要求,对于火灾调查比率问题,部局和总队都有一些相应规定。如2011年部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灾事故调查工作通知》(公消[2011]127号)中要求,“提高火灾调查三率,按照‘逢火必查’原则,对每一起火灾都要进行调查,提高火灾事故调查率;严格执行《火灾原因认定暂行规则》,依法、客观、公正、科学认定火灾原因,加大对消防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火灾事故处理率。”四川省消防总队《2012年消防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公消[2012]47号)要求:“总队对各支队所属执法单位根据《全国火灾统计管理系统(网络版)》统计被评查执法单位录入的火灾起数,再与被评查执法单位在监督管理系统中录入的火灾调查案卷数相比较,求取调查率。即:调查率=(录入调查案卷数/执法单位录入的火灾起数)×100%。如:A.有人员伤亡或直接财产损失超过5万元的火灾调查率达到100%不扣分,少一件扣1分,10分扣完为止;B.其他火灾调查率≥60%,不扣分;50%≤调查率<60%,扣1分;40%≤调查率<50%,扣2分;以此类推,扣完为止(A、B项所扣分在单位的火灾调查案件得分总分中扣取)。达到失火案和消防责任事故案立案追诉标准未追究相应责任的,扣2分”。

3.3 考评失据导致出现疏漏

正是因为上级指导机关的规定不尽切合实际,实际工作,尤其是执法质量考评中,多数单位并未执行所有火灾全查的要求,作为组织开展此项工作的监督人员也了解规定自身的脱离实际,未强求一致。由于各地火灾起数的不确定性,导致每个单位每年的应当立案数量是不确定的,基层单位也正是基于此采取了投机取巧的方式,人为压低报警底数,人为降低立案数量,造成多数火灾没有立案调查。执法监督人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视而不见。

4 确定适当比率,加强火调工作

4.1 大胆舍弃

通过此次调研,结合四川省消防监督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在全省的火调工作中可以明确提出一个标准或比例,在标准之下或比例以内的火灾事故可以明确规定除当事人明确请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调查的外,可以不用调查。这一指标应当是一般火灾范围以内的再划分。火灾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的不可能不调查,唯一可以再细化的只有直接经济损失这一指标。而直接经济损失可以根据地方整体经济状况、年度职工工资标准和小微火灾的损失比率、火灾总数和监督干部数量等指标综合确定,初步设想是舍弃50%~60%的小微火灾,保留的40%左右的火灾应当全数调查。以四川省的情况为例,2010至2012年11月底,共上报火灾18 170 起,其中没有人员伤亡仅有直接经济损失的18 102起,其中85%的火灾损失在10 000元以下,60%的火灾损失在1 100元以下。假设可以明确直接经济损失2 000元以下的火灾,当事人无明确要求的可以不作调查,这样的规定同时结合当地警力状况,就可以将大多数无需耗费时间精力的火灾排除在调查范围之外,可以减少大部分无谓的工作量。

4.2 当查必查

省级公安消防机构应当明确规定,除划分后明确可以不实施调查的火灾外,达到对应涉案标准的火灾应当要求必须实施调查,而且应当进行处理。这样的火灾初步可分四大类:一是亡人火灾。现在一些偏远地方,基层单位以各种理由瞒报零星亡人火灾,甚至因为不报就干脆不查,这种现象必须得到遏制,这也是对公民生命权利的起码尊重;二是造成人员重伤的火灾,除可能涉及刑案外,还因为可能涉及赔偿、补偿等民事纠纷应当查清。三是当事人有需求的轻伤火灾,因可能涉及赔偿、补偿等民事纠纷应当查清。四是造成一定损失的火灾,损失额度依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警力配置情况而定。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因为这是履行法定职责的需要,一般情况下,依法实施火灾调查的唯一法定机构就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二是防火监督工作的需要,及时准确地调查火灾原因能够提高火灾统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灭火作战和消防监督两项消防中心工作;三是培养和保留火灾技术人才的需要,如果没有基层火调人员火灾调查案件承办量的积累,空言提高质量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唯一可能或者说已经出现的情况就是基层监督干部“小火灾不愿查,一般火灾不会查,大火灾等人查”的困局。

4.3 合理划分

在确定了转变思路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科学地确定调查比例就是一个大问题。以四川省为例,如以报警量来定,由于基数不同,成都查50%可能都有难度,但边远民族地区查70%应该都不是过分要求;而如以损失额度定,成都地区2~3万元可能都有人拒绝调查,而在个别地区,这样的损失就可能一夜因灾返贫了。所以,这一标准应当交由各地自行确定,各地依照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度作出规定,报省级部门备案后严格执行。

4.4严格考评

如果按照调整之后的标准减少了调查基数后,应当严格按照确定的调查比率实施考评,符合应当调查范围的火灾案件必须逐一开展火调工作,如未能按此要求进行的,应当作出否定性的评价,并按照行政不作为的违规行为作出处理。上级的指向性、导向性一旦明确,坚决执行就是关键,要向现在考核四项指标一样去考核火灾查处率,才有可能真正扭转查处不力的现状。

4.5固本强基

多年来,火灾调查工作一直是消防工作的基本功,但近年来出现的火调人才青黄不接、火调工作难以为继的状况必须从机制上寻求支持和突破。一是明确市、州地区级的支队应当设立火调机构。无论是专职的火灾调查科还是兼有法制、技术职能的复合科室,关键是要有专人去负责管理和负责火灾调查事务。不能出现无事时没人管,有事时人人上,到现场大家又面面相觑,无人应对的局面。二是要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业务骨干,把按照规定应当调查的火灾查实查清,通过对火灾现场调查量的积累打下水平提升、业务精通的基础,关键时这些人能够解决问题。要提高火调人员的待遇,笔者所指的待遇并非单指经济补助,经济等不会直接转变为知识与技能,关键是要多为火调人员提供实践、学习、培训和交流的机会。见多才能识广,火调也是一种经验科学,也必须是一种建立在海量感性认识基础上的质的飞跃。三是要想方设法稳定火调干部队伍。要留住一批武警院校的火调专业毕业生,培养一批地方院校生,发现一些部队成长生,让这些人稳定在各级火调岗位上。不拘一格,在任职年限、职称评定及晋升提职等方面体现出对专职火调人员有所优待。让更多的干部感知到火调工作的乐趣,感觉到从事火调工作的前途,明确从事火调工作的方向,坚守这份价值,也是为消防部队保留持续发展的根基。

摘要:通过对四川省火灾调查查处率的调研,分析目前基层单位火灾查处率偏低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各地结合实际设置火灾调查适当比例的必要性。

关键词:消防,火灾调查,查处率

参考文献

[1]GA/T812-2008,火灾原因调查指南[S].

[2]公安部令第121号,火灾事故调查规定[S].

课程设置必要性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英语 复合型人才

专业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它有别于通用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设计,开设的英语课程。如:电子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计算机英语,建筑英语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将语言教育与学习者需求结合起来是专业英语的灵魂和精髓,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动因。

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培养实际使用英语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学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标。而专业英语恰恰体现了这一教学目标,真正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应用能力,使英语学习更具实际意义。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逐年压缩英语课时的比例,学校仅仅是为了英语过级考试而设定一定量的英语课,但是没有从实质发现英语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此外,学生通过了英语AB级考试以后,普遍认为已经完成了学校制定的目标,潜意识地认为英语在今后工作中的应用是微乎其微。同时,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繁多,一学期开设了多门专业课程,课程负担较重,这些都使得学生无暇顾及英语学习,从而在思想上不予重视。综上所述,学生在英语方面缺乏积极性从而使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更加举步维艰。

所以要想更好地在高职院校开展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我们英语教师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开展英语专业会展实训课程,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这一课程的开展要求带训老师必须有会展专业方面的知识,对整个工作流程非常熟悉,操作能力强。所以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而且还要有博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职院校的教师不能只是纯学者,理论家,更应该是懂生产、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让专业英语老师到生产第一线锻炼,丰富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改革原有老教材,采用新的实用型专业英语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是教学成功德保障,专业英语课程使用教材应侧重于语言交际和应用能力,强调与专业相关的实用性。其次,专业英语教材除阅读,写作之外还应包括听力,口语。听说内容可以将该职业业务活动中经常用到的英语作为编写材料,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又能让他们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开发教材的形式,将语言教学与职场工作情景进行有机融合。

三、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高职英语教学要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拓展文化知识,提高职业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上,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采用“任务式教学法”和交互式活动,将每一次课堂的教学目标分成单个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职场模拟训练,将学习与职场工作相结合,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热情,又能培养学生在职场工作场景下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能力。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多媒体,语音室,网络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强课程的信息量和趣味性。第三是在教学评估中,除了统一考试外还应将一些更具专业特色的内容纳入考核中。如涉外经济,国际贸易等专业应该对学生的业务交际能力进行考核;机械专业,医药专业则应对学生阅读,翻译说明书的能力进行考核。总之,多样化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和更加全面地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核。

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是一个长期实践过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任重道远。要想使学生通过高职学习从社会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英语教学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出越来越多既精通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专业英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促进自身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物理专业开设化学课程的必要性 篇12

二十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也是物理学发展最迅速的一个世纪,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原学科之间的边界正受到强烈的冲击, 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成为当前极富活力的领域, 物理学作为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催生了众多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从DNA结构的探索开始, 就已说明了物理学向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渗透, 并且产生了明显的引导与推动作用[1]。

1. 物理学的发展

1.1 概念与分类

物理 (Physics) 全称物理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即是研究大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学问。在物理学的领域中, 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及它们的相互作用。物理学中的五大基本理论——牛顿力学, 电磁学, 相对论, 量子力学, 热力学, 表明了物理学是一门最基本, 最古老, 发展最快的科学;派生出来的分支及交叉学科, 构成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基础,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被应用到所有自然科学之中。

1.2 发展

●热机的发明和使用, 提供了第一种模式。

●电气化的进程, 提供了第二种模式

●1925年建立了量子力学。

●1926年建立了费米-狄拉克统计。

●1927年建立了布洛赫波的理论。

●1929年派尔斯提出禁带, 空穴的概念同年贝特提出了费米面的概念。

●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巴丁, 布拉顿和肖克来发明了晶体管, 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开始。

●70年代后期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

●1957年皮帕得测量了第一个费米面超晶格材料纳米材料光子晶体晶体管的发明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工程。

2. 化学的发展

2.1 概念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 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其涉及面广泛, 是医学, 生物学的基础。人类的生命活动、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化学。

2.2 发展状况

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 已经从宏观深入到微观, 从定性走向定量, 从描述进入推理, 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一方面, 19世纪形成的无机、分析、有机、物化四大学科的内部, 在分化和综合、交叉、渗透发展中已经填平鸿沟、模糊界线;另一方面, 化学与物理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乃至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相互促进, 衍生了许多边缘学科;人们最关心的健康、环境、能源等问题都与化学有关。因此, 化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公民, 教学内容要社会化、现代化, 这也正是当今化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3. 物理专业开设化学课程的必要性

3.1 物理与化学的交叉科学

3.1.1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又称理论化学, 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用物理手段来研究化学现象, 以找出化学过程中某些最具普遍性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物理化学课程被称为“化学的灵魂”。该课程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1.2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是现代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 已经由过去的宏观研究和发展进入到微观分析和研究, 用电子、原子、分子的尺度来研究改变物质的性质, 发展新兴的材料。它给现代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相关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 为新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完善而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技术保障[3]。

3.2 物理与化学的交叉发展

物理与化学的交叉是紧密联系的。20世纪初, 居里夫人用化学分离和纯制的方法, 发现并制备了钋和镭, 并建立了放射标准。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粒子的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模型, 并研究了核衰变, 于1908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可见, 物理与化学的交叉是很紧密的。在物质科学领域里, 物理侧重于单一分子构成的固体和流体, 而化学则侧重于分子。研究有机分子, 特别是有共轭结构的分子构成的固体, 即有机固体是门新兴交叉学科。

3.3 开设化学课程的必要

物理学和化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自然科学。化学运动是从物理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更复杂、更高级的运动形式, 两者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对物理运动和机械运动这些较低级运动形式的研究, 有助于把握化学运动这个较高级的运动形式的规律。

英国科学家波义耳认为,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独立部分, 必须建立在严密的实验基础之上。近代化学的奠基人拉瓦锡采用物理学方法来研究化学, 他用定量测定的方法来证明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在科技发展的今天, 化学跟物理学、数学的关系更加密切, 出现了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学等交叉学科。

物理学和化学作为基础的物质科学要承担起中心科学的使命和作用。这就更需要科学工作者放开眼界, 拓宽思路, 不断推进学科自身的改革和发展[4], 扩大学科间的研究范围, 开展多种层次的科学研究, 打破二级学科的束缚, 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5], 这是发展物理学科学与化学科学的两个研究方向。那么在高校物理专业开设特定的化学课也将会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化学与物理学无论是教学目的、发展过程, 还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思维方式, 都有着割舍不开的联系。物理系开设特定的化学课可以进一步扩大知识面, 打好专业基础。在基础的物理课程学习中, 掌握化学理论与方法对物理知识基础的奠定是很必要的。物理系开设特定的化学课不仅是专业的需要, 更是时代的需求。开设化学课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提高自学的能力, 以便在今后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碰到问题时, 能得到一些启发和帮助。

结束语

交叉学科是由不同学科互相渗透、彼此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6]。知识是形成创造力的基础, 广博的知识能使人利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的差异, 更好地把握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获得直觉和灵感。同时, 科技创新的广博性、复杂性和综合性, 也要求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 单靠掌握一门知识是无法解决的。总之, 物理专业开设特定的化学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 建构一个具有相对整体性、综合性、合理性的知识结构, 促使大学生挖掘发展潜能, 提升综合素质。最终有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来推动科技的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 以及交叉学科的前沿知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可以相辅相成, 因此, 有必要针对物理系学生开设特定的化学课程, 为将来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物理学,化学,交叉学科,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曾泽培, 王桂蓉, 阮祖启译. (美) 学科交叉和技术应用专门小组.学科交叉和技术应用 (90年代物理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2~5.

[2]R.NATA.New Direc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M].New York: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05:20~23.

[3]姜振寰.科学分类的历史沿革及当代交叉科学体系[J].科学学研究, 1998, 20 (4) , 105~109.

[4]吴厚铭.化学生物学:新兴的交叉前沿学科领域[J].化学进展, 2000, 12 (4) :423~426.

[5]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et al.[J].Physics, 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0, 165 (4) :1986~1990.

上一篇:ABC管理法中库存管理下一篇:扁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