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课程设置

2024-05-10

培养课程设置(精选12篇)

培养课程设置 篇1

一、培养计划中课程模块的概括性描述

2003年12月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曲艺表演专业正式成立, 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并设置出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的, 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经反复研究, 学院将学生四个学年度当中所学的全部课程划分为四个模块, 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外语。

专业基础课:大学语文、大学音乐、形体训练、艺术概论、曲艺作品赏析、中外话剧欣赏、影视文学、曲艺概论。

专业课:专业训练、相声表演、小品表演、评书表演、曲艺创作、戏曲表演身段训练、快板 (必修) ;钢琴、影视作品赏析、声乐、中外民间舞、戏曲欣赏、主持人基本技巧训练、舞台化妆、服装表演与礼仪、经典诵读与赏析、艺术美学 (选修) 。

公共选修课:现代企业管理、文献检索、形势与政策、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创新教育、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指导、公共选修课。

其中, 专业课 (必修课) 中的七门课程, 再加上专业基础课中的“曲艺概论”课程, 就构成了曲艺表演专业的八门主干课。从主干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 该专业是以“评书、快板、相声”等诵说类的曲种为主要学习内容, 辅以基础训练、戏曲史形体、创作等课程。

二、“德、智、体、美”四育模块

德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智育:曲艺创作、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外语、大学语文、现代企业管理、文献检索、形势与政策、创新教育、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指导 (知识) ;技能专业训练、相声表演、小品表演、评书表演、戏曲表演身段训练、快板、形体训练、钢琴、声乐、中外民间舞、主持人基本技巧训练、舞台化妆、服装表演与礼仪 (技能) 。

体育:体育、健康教育、军事理论。

美育:艺术概论、曲艺作品赏析、中外话剧欣赏、影视文学、曲艺概论、大学音乐、影视作品赏析、戏曲欣赏、经典诵读与赏析、艺术美学。

这样一个培养计划, 不仅抓住了传统教育中的精髓, 并将其剥离出来使其更加纵深化, 而且在知识结构这个横向的维度上更释放出了作为高等教育独有的力量。

(一) 德育。德育教育并不是曲艺走进高校之后才开始的, 它自始至终都流淌于中国的文化血脉里, 也蕴含在古老的曲艺艺术中。曲艺艺术一路走来, 不仅带给我们艺术的享受, 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拜师学艺之初, 师父会跟徒弟讲“未曾学艺先学礼, 未曾作艺先做人”, 会说“多大人情说多大书”。这里的“学礼”、“做人”、“人情”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德行操守。一个艺人只有具有了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宽广的心胸, 也就是“博学明德”状态下, 才可能把艺术内在的精神表现的更好。

(二) 智育。智育教育这一部分包括“文化知识”和“技能训练”两个部分。

“技能训练”部分除了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及曲艺表演课程之外, 还有诸如钢琴、声乐、中外民间舞、主持人基本技巧训练、舞台化妆、服装表演与礼仪等姊妹艺术的倾情加盟。这样一来就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内容中, 只传授曲艺表演技能的局面。传统的教学方式, 受历史、师资、观念等种种局限, 就连单纯的表演技能都很难完整顺利的学习下来。

如今, 曲艺教育被搬上了高校的讲台, 它以前所未有的气势横扫一切陈规陋习, 打破一切陈旧观念, 不光要让学生们学习曲艺表演方面的技艺, 还要多方面了解、学习和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特点、精华, 跨专业甚至跨学科的相互学习、比较、鉴别,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取长补短, 既掌握了其他学科的前沿知识, 同时也很好的丰富、发展曲艺艺术, 最后达到融会贯通。

(三) 美育。当传统艺术遭遇现代教育, 它该如何走出一条既符合现代高校教育发展又独具艺术特色的道路呢?那么美育类课程——这一曲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创新型设计, 它的出现将一门一直以来只注重技能传承的传统艺术的教育一下子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艺术概论、影视文学、曲艺概论、经典诵读与赏析、艺术美学等美育类课程的设置, 则无疑加强了对学生们的审美教育。让学生们在了解曲艺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能够发散性的推测这门艺术的未来走向;让学生们在懂得曲艺创作和表演的基本原理之后, 拥有自觉的艺术观念。曲艺人才的发展,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曲艺教育的高级化, 目前在全国高校范围内, 只有辽宁科技大学开设了曲艺表演专业, 还有两所省属专科学校,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未来曲艺教育必将大踏步的走进校园, 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

项目名称《曲艺本科教学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研究》, 项目编号:JG13DB065。

参考文献

[1]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曲艺表演专业2013版培养计划.

[2]吴文科.历史尴尬与现实对策[M].

培养课程设置 篇2

1、专业的社会需求及社会地位

调研数据表明,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中专科及以下学历占89%,大专学历占15.7%,本科学历占9%,本科以上学历仅占2%。可以看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机电设备操作、安装与维修技术技能人才已被各制造业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2、培养人才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为机电行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机电一体化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机电设备操作运行、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售后等实践技能,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3、相关课程设置 A、基本技能实训

零件测绘 手工零件制作实训 电工实训 B、专业技能实训

机械零部件组装 液压组装与调试 电气控制实训 机加工实训 C、综合技能实训

机电设备维修 生产线运行与控制

4、对学生的基础要求 A、能遵纪守法,B、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C、勤劳、好学、5、学科要求

培养课程设置 篇3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国务院于2015年10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之梦提供了强有力的纲领性保障。该方案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列为建设任务,为总体目标的落实指明了道路。其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建设内容指出,高等教育应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优秀人才。

纵观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历程,人才培养一直被视为大学的重大使命[2]。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亟需大量世界一流人才,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支撑,从而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便成为我国人才战略的核心任务。

各大高校纷纷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突出成效,清华大学施行的“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便提供了成功经验。其中,2005年创办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目标是培养国际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其培养模式的相关经验总结曾荣膺2014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办学十余载,在生源选拔、师资评聘、培养模式、制度保障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均进行深度化探索。通过重建知識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推进大师教学、融入国际前沿、感悟行业潮流等举措,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启发了学术兴趣,奠定了学术基础,提升了创新能力。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培养成效卓著,在国际学科评估中被誉为拥有“一流的本科生和一流的本科教育”,在国内外受到广泛赞誉[3]。

本文将以上述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等成功实践为参照,从基础与系统构建、通识教育、宽领域发散等三大方面,浅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探索课程设置的有效实践。

(一)注重理论基础,构建系统应用

高等教育的本科培养阶段一般分为四个年级,各年级各具特点,有所不同,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更应体现其不同的阶段性培养目标。

在本科教育的起步阶段,课程设置上应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探索高深学问或原始性创新工作打好根基。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为例,前两年着眼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强化,所开设的课程包括《计算机入门》、《计算机应用数学》、《算法基础》、《计算理论》、《密码学基础》等,注重理论基础;后两年着眼于计算机科学前沿知识领域的专业教育,通过《量子信息》、《计算生物学》、《高等计算机图形学》、《云计算与软件工程》等课程的设置,构建系统应用。

通过分阶段不同侧重点的课程体系设置,强化了起步阶段的学生的基础知识,合理的课程阶梯,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核心知识,为下一步学习做足准备。进入更高年级后,学生已初步养成学术志趣,该阶段开设前沿系统及应用课程,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在理论基础上探究系统及应用,搭建完整的知识架构。

(二)开展通识教育,拓展自我兴趣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知、情、志”上的全面发展,兼备文理各类知识,对交叉学科领域知识都有所了解。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致力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从本科教育开始就存在的“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等系统性问题[4]。现有的高校教育各环节仍旧偏重应试教育,高等教育沿袭基础教育阶段“填鸭式灌输”等教学方式,极大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涵盖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人文、社科等诸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深度思考方面的训练,使得学生有机会充分拓展已有的扎实基本功,培育批判思维,探索自身兴趣。

(三)发散宽领域课程设置

宽领域课程设置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项有益探索,在课程设置方面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培养路径,提升学生学习的挑战性、自主性和开放性。

在发散宽领域课程设置方面,清华大学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试行新增设的本科荣誉学位制度。 在该制度框架下,本科学生在修完数学、自然科学、工科基础、专业与研究、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综合贯通等6个系列富有挑战性的18门宽领域课程、并完成“高年级学生研究员计划”相关环节后,就能获得充分认可其学术志趣及追求的本科荣誉学位。[5]

设立本科荣誉学位等发散宽领域课程设置的实践,将大力引导学生挑战自我,提升综合素质,从而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课程设置上探索基础与系统构建、通识教育与兴趣探索、宽领域发散等,将有利于搭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从而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双一流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OL].(2015-10-24) [2016-08-0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 杨德广,谢安邦. 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4-34.

[3]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 拔尖创新学术人才培养之改革与实践——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为例[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09).

[4]徐月红,岳贤平.“钱学森之问”的内涵、实质及其效应——兼与林炎志教授商榷[J]. 中国教育学刊,2014(12).

培养课程设置 篇4

1 KAQ模式的结构分析

所谓KAQ培养模式是一个知识 (Knowledge) 、能力 (Ability) 、素质 (Quality) 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由浙江大学首先提出, 而后应用于护理专业。它是指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 学校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 内化为自身素质,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1]。从建构维度来看,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KAQ模式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 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2]。

1.1 知识结构

知识作为KAQ模式的结构要素之一, 是指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职业岗位所需的实用性知识, 包括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及人文社会学知识。其中, 基础知识是适应护理职业岗位所必备的常规性、前提性知识, 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和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知识。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既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 同时也是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所谓护理专业知识, 是指护理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 包括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知识, 是护理从业人员应重点掌握的知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高职护理毕业生也要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学知识, 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更好地为人的健康服务。

1.2 能力结构

职业能力是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护理实践、开展护理工作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包括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其中, 专业能力是指胜任护理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实用性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由于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具有职业指向性, 即他们未来的工作场所为临床一线和社区, 因此, 培养他们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 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就显得尤为重要。核心能力是指从事一般职业所应具有的能力。对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来讲, 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能力结构的特点是以实用为主, 以适应职业岗位为目标加强技能训练, 注重实际能力培养, 使学生具备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之相应的方法、技巧。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能和创新能力, 鼓励个性自由发展。

1.3 素质结构

素质作为KAQ模式的结构要素之一, 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所谓思想道德素质是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及遵纪守法, 具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所谓职业素质是指除了行业要求的知识和能力外, 还包括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行业眼光、知觉能力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具有较好的专业智能和创新潜能。所谓身心素质是指护理专业从业人员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要求。KAQ模式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机器人”, 而且是道德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具备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而且要具备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健全人格、奉献精神等综合素质。

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呢?首先, 必须处理好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 以培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为重点, 体现理论知识为技能培训服务的原则。其次, 处理好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 知识的创新和能力的提高都需要人的整体素质来予以保证和实现, 因而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实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2 关于高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探讨

培养模式是实施教育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它规定了学校课程设置改革的具体方向。所谓课程设置, 是指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置及安排, 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及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基础。因此, 借鉴KAQ培养模式, 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改进、完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2.1 适应KAQ模式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要求优化整合课程设置

原国家教委《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中, 对高职课程设置的要求是:“课程设置不是按学科要求来安排, 而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来确定;基础课按专业学习要求, 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50%左右, 每个专业必须在校内拥有相应的技能训练、模拟操作场所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活动基地。”[3]根据上述文件要求, 借鉴KAQ模式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的理念, 笔者认为, 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应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以岗位需求为依据, 进行跨学科整合, 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 将高职护理专业的知识结构分为普通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及人文社会学知识。

2.1.1 普通基础知识

涵盖课程: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应用、英语等课程。建议将物理和化学整合为理化基础, 其他科目仍独立存在, 并可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特点进行必要的删减和调整。

2.1.2 医学基础知识

涵盖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等。根据专业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将解剖学、生理学整合为正常人体学基础, 将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整合为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其中, 正常人体学基础实现了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他课程也应删除与专业无关的内容, 注重所学知识在护理专业技能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2.1.3 护理专业知识

涵盖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临床各科护理学等。这部分课程设置的原则主要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课程设置时, 要做到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并重, 实践教学学时与理论教学学时之比要达到甚至超过1∶1, 要及时吸收护理学科发展前沿的最新成果,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 逐步培养护理职业所需的基本实践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 如病例教学法、学生示教、角色扮演法等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1.4 人文社会学知识

涵盖课程: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礼仪等。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随着医学的发展, 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医务工作者显得至关重要[4]。因此, 增加人文社会学知识的比重, 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精神, 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 可开设人际沟通、护理美学等课程,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

2.2 以知识、素质、能力并重为指导构建课程体系

KAQ培养模式倡导在人才培养中, 贯穿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观念。即不仅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 更应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以增强其对未来社会的适应力。因此, 建议高职护理院校在入学第一年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劳动教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思想概论等课程, 在毕业实习前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可以适当增加选修课比例, 拓宽学生知识面, 并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 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文华, 陈丽.高职护理KAQ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 2005, 23 (23) :5~6.

[2]韩毅, 李放.KAQ模式:面向21世纪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J].教育与科学, 1999, (11) :14~17.

[3]童春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2, (7) :49~52.

培养课程设置 篇5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是培养满足房屋建筑生产一线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高技能型人才。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专业生存与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过程。

一、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企业类型比较广,包括建筑安装公司、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设计单位、招标代理等企业,而且可就业的岗位也比较多,包括常说的造价员、资料员、监理员等。

我们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一线管理层,这样就要求我们的同学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从事工程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的能力,满足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最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选择比例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具有应用工程造价软件进行算量和计价的能力一具有编制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的能力一具有编制与审核建筑安装工程量清单的能力一具有编制建筑安装工程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能力一具有编制招投标文件的能力一具有一定的工程变更及合同价款的调整和索赔费用计算的能力一具有编制竣工结算价以及竣工决算价的能力一具有工料分析,总结、整理各项造价指标的能力一具有编制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的能力一具有较强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和审核能力一具有编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和合同管理的能力一具有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的能力。

除以上能力外,企业提出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还需具有一定的价差调整、分析各项造价指示、对法律法规知识应用以及对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有较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就业,针对职业岗位特点和岗位需求来制定,解决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结合造价员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能力,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建设行业生产一线从事建筑(装饰、安装)工程等项目的计量、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招投标文件、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2、构建“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体系

如何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既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过程的实际演练,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因此,应按照市场对工程造价人员提出的岗位能力,设立为训练学生各项能力目标,采用项目教学法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第一阶段:在第一、二学期设置认识实习项目,典型工作任务为专业认知、工程识图与构造实训,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建筑施工环境,业务流程,具有绘制和识读工程建设图纸、熟知各类建设工程构造的能力。第二阶段:在第三学期、第四学期(1

周一10周)设置课程设计项目,典型工作任务为建筑装饰工程定额计价、建筑装饰工程清单计价,目的是使学生具备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完成投标报价计算的能力,应用专业造价软件编制工程造价文件的能力。第三阶段:在第四学期(11周一18周)、暑假、第五学期(1周一5周)设置教学实习项目,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模拟造价员岗位工作任务,理论联系实际,适应岗位需求。第四阶段:为定岗实习,全面上手岗位工作。

三、“2+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及常见问题

“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比较常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以培养人才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其特点是,前2学年以校内的理论学习和实训为主,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最后1学年为校外顶岗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强化造价员岗位实践能力。

在“2+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过程的反映及相关调查报告显示,“2+1工学结合”模式存在的常见问题如下。

(一)、由于学制的调整,因而理论教学的强度增大。“2”模式中,学生需要完成公共基础课约550学时,专业理论课约960学时和专业实训课约300学时,专业知识集中,授课课时多,这就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校内时间中,按照教学要求掌握知识,其强度和难度都是非常大的。同时,专业知识学习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内时间,这就减少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也会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理论学时和实训学时不均衡。两年的理论教学时间较短,要使得理论和实践教学均衡是比较困难的。许多专业技术课程完成了理论学习后,剩下来的实践课时已不多,而学生学习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无法在有限的实训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训相结合,影响了学生对专业技术的掌握和巩固。

(三)、毕业综合设计无法很好地体现学生水平。毕业综合设计作为两年在校学习的一个综合评定,主要是通过具体工程项目,学生将前两年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完成预算报价、投标文件制作、施工组织安排等设计。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中,毕业综合设计安排在第二学年的期末,即完成了所有理论课程后马上进行。经过分析多届学生的毕业综合设计,发现许多学生未经过企业岗位的锻炼,完成设计任务的效果欠佳,对于指导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无法直观明确地解决。

(四)、缺乏企业“订单式”培养,就业范围较广泛。目前全国约有3000家造价工程咨询机构,80万名工程造价从业人员,行业发展十分迅速。由于我国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明确规定,凡是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建设、咨询等单位,都必须配备有执业资格的专业的造价人员,因此,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是良好的。但是,由于造价工作具有专业性和技能性的特点,一个企业不可能需要大批的造价人员,因而对该行业的人员提出“少而精”的需求,由此可见,企业大批“订单式”的需求是不可能的,也不会出现“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五)、校外学生安全稳定方面不易管理。由于学生进入企业参与顶岗实习,脱离了学校的集中管理,且分布范围扩大,从事工作种类各异,使得第三学年的“实习年”中,学生的人身、财产等各方面的安全得不到直接有效的管理,不利于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开展等。

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也是能否突出学校专业特色的核心问题,可以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突破学科体系束缚,对工程造价基础理论课适当精简了内容、降低了深度,从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出发,加大力度对原有课程进行了合、分、增、删及优化整合,课程体系构建为“平台+模块+拓展”形式,其中平台课是职业基本素质课,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群)基本素质课程。工学结合项目模块课程则是由不同的专业学习领域构成,学习领域由众多学习情境设计集结。职业拓展由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组成。教学总时数在2000左右。

(一)、职业基本素质平台

素质平台主要按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职业基本素质要求,考虑学生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获取和职业生涯发展,按照“够用为度、兼顾发展”的原则,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群)基本素质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两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英语、大学生人文素养、计算机基础、体育、大学生心理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占总课时的25%。

2、专业(群)基本素质课程。包括建筑工程图识读与绘制、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CAD、建筑材料等,占总课时的20%。

(二)、专业技能(工学结合项目)课程模块。

专业技能(工学结合项目)课程模块的设计以关键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依托学校造价工作室,理论与实践“教学做”合一,注重过程培养,对应典型工作任务,对接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一门课程就是一个学习领域,包括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造价手工计算、建筑工程造价软件计算、钢筋工程造价手工计算、钢筋工程造价软件计算、装饰工程造价手工计算、装饰工程造价软件计算、安装工程造价确定、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资料管理等课程,占总课时的45%。

(三)、职业拓展课程

考虑到工程造价行业发展及将来学生工作领域延伸,职业拓展课程设置遵命灵活机动原则,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及未来发展方向,在完成上述平台课程和工学结合项目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选修,拓展课程包括工程造价过程控制、工程测量、房地产估价、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建筑监理等,占总课时的10%。

五、工程造价专业专业课程调整和改革

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企业及岗位要求做出相关调整和改革。

1、完善工程造价计价课程体系

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的关键是使学生具备进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咨询的基本能力,开设工程造价计价课程的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特点进行了一些相关课程改革,工程造价专业可在原有的建筑工程计价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设备安装工程计价、市政工程计价、园林工程计价、装饰工程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模式、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工程定额编制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工程预算的编制方法与审查方法、计算机在工程计价编制中的应用、工程量清单及其编制方法。其中建筑工程计价、装饰工程计价、水电工程计价设置为必修课,它是是学校的特色课程;市政工程计价、楼宇工程计价设置为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详细、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2、增加计价课程中实践教学学时

工程计价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而该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懂理

论,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要会操作,这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上要相应的增加一些课时,并且要以实际工程为导向,引导学生该怎么下手,怎么去做,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3、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授课次序

根据工程造价计价的知识结构对相关课程的开设次序进行调整。例如,原先的建筑工程计价、水电工程计价、市政工程计价课程同时开设,且都是在大二第1学期开设。这就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每一门的计价课的作业很多,课程压力比较大,如果都集中到同一个学期开设,会影响到学生对计价课的学习的效果。其二这3门课程同时开设是不合适的,因为这3门课有很相知识是相关连的,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些误解,或有些知识会重复讲解。

4、专业软件的应用

培养课程设置 篇6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培养目标定位

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对毕业生的调查,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偏低,毕业生就业呈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很多大学生很茫然,学了几年不知干什么,随着更多的毕业生陆续走出校门,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然而与此现象相反,大量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电子商务人才,很难找到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独立推动电子商务的人才。很多著名的电子商务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研究电子商务教育,研究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这些现状说明,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存在着错位。因此,如何实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的成功对接,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育的重要课题。

2.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1)创新能力是电子商务人才的灵魂。电子商务的历史就是不断尝试失败、转型、成功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百度、雅虎,搜狐、新浪、阿里巴巴等网络企业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没有一家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是按照当初的商业计划书做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以理论为基础,锻炼实践能力,把学生充分溶入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商务活动能力是电子商务人才的核心和本质。电子商务专业究竟是管理专业还是计算机专业,一直不是很明确。当前,高职教育培养的应是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层和管理层,需要的具有宽视野、复合型的商务人士。所以应传授学生三方面的商务知识:传统商务知识、现代创新商务知识、从传统商务向现代商务转型的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商务活动能力是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本质。

(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电子商务人才从事商业活动的基础和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务技术运用的成份越来越高,网站建设和运营技术服务体系日渐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崛起,在电子商务教育中商务技术应用教育越来越显示了其重要性。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手段是电子信息技术。熟练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是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因此,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电子商务人才从事商业活动的基础和手段。

(4)实践能力是高职电子商务人才的特色。电子商务教育形式层次很多,高职电子商务人才的特色应该是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的安排,要将电子商务教学与企业的电子商务实践紧密结合,要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密切交流合作的机制,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这样,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才能培养出具备很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基于以上对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及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的具体创析,将课程体系按“大专业、小方向”区分具体的培养方向,并以此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培养能快速适应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见表1)。

具体地说,一是将电子商务专业细分为信息技术应用和商务方向,培养学生具备企业网上信息平台的搭建与客户的信息交流的能力,其中信息技术方向主要指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商务方向的实质内容是网络营销。这样培养的学生在宽基础上突出了不同特色,更好地实现了技术应用型及管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基于高职培养目标定位分析可知,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型及管理型人才,为了突出技术应用型的特点,在课程体系的确立中就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时,在保证了必须的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并且建立基本技能训练、阶段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训相结合,模拟实训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实践技能的有计划分阶段的逐步形成,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达到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企业和社会各单位第一线需要的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的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专门人才,因此,构建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突出实践教学的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电子商务培养目标的正确途径。但在教育过程中,还有很多影响和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研究。

培养课程设置 篇7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创办于1957年, 首设于北京体育学院, 创办该专业的初始目的是为我国当时并不发达的各级竞技体育训练队伍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1], 经过多年耕耘现已发展成为我国高校体育领域内一个重要专业。然而, 从该专业创办伊始, 就存在着诸如培养目标不明确,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专业特点。为此,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相关院校在调研的基础上,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2]。然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述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此, 本文拟通过陕西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调研, 探讨该专业创办中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提高陕西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 推进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增强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力, 提供有益的借鉴;进而为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为研究对象, 就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分析

通过查阅国内外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的有关文献和著作20余篇, 收集了2012年以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为本文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

2.2.2 比较分析法

对我校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不同时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

2.2.3 访谈法

对我校体育学院的三名老师进行访谈, 听取他们对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看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与教育部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比较合理, 从学生的道德、素质、专业素养及毕业生具备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全面要求。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提出:学生应具备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备良好的运动训练专业素养和较高的运动技能, 这一目标与教育部提出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但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着重强调了培养一种能够从事基层运动队、各类院校和体育俱乐部等单位的运动训练、管理、竞赛组织和指导工作的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教育部专业目录提出培养一种掌握现代科学训练, 能够胜任竞技运动教学训练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显而易见, 教育部对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2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模块划分及学分、学时比例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类别主要分为五大模块, 分别为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横向上,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类别中“通识教育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所占学分比重最大, 占到了总学分的一半以上。而“专业技能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所占比例极小, 共占总学分的百分之十左右。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中有明确提出“培养具备较高运动技能的体育人才”, 然而在课程设置中“专业技能模块”所占比例过小, 难以保证该培养目标的实现。运动训练专业的根本特征是“竞技突出”, 这是运动训练的本质所在, 如果脱离了这个本质, 运动训练专业就失去了其专业特性而成为了其他东西。所以, 为了体现运动训练专业的本质“技能突出”, 这就更需要加大我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技能模块”的学分比重。纵向上, 2012-2015年我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类别的五大模块中“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的学分变化较大, 而“通识教育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几乎没有变化, 其中对“专业课程模块”的学分调整尤为显著, 从2012年的55学分 (占总学分的36.7%) 调整到2015年的84学分 (占总学分的51%) , 占到了总学分的一半以上。表明在人才培养方面越来越来重视专业基础的学习与提高。而“专业技能模块”从2012年的11学分 (占总学分的7.3%) 调整到2015年的5学分 (占总学分的3%) , 其学分比重进一步下降, 表明对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 这与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相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4.1.2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现行课程设置不能完全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4.2 建议

4.2.1 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改革, 应以市场为导向, 突出以人为本, 压缩重复内容, 整合必修课程。

4.2.2 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大“专业技能模块”的学分比重, 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德甫.对运动训练专业办学指导思想的分析和讨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36.

[2]黄荔生.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12 (12) :48.

培养课程设置 篇8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以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确立专业课程。课程设置是贯彻执行专业教学计划,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学校只有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标准和培养规格来设置专业课程,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适销对路”的学生,只有坚持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相一致、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一致的原则,以企业的用人需要确定专业课程设置,才能确保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产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设置应瞄准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以市场、职业、技术为依据,由行业、企业、学校三方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评议、论证、审核,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根据学科自身特点来确定专业课程结构。艺术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是按照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来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学科特点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更加紧密。设计艺术学理论家尹定邦教授说:“现代设计既不是纯艺术,也不是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是多种学科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这番话指明了艺术设计学科的本质,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的确定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以岗位技能需要来设置专业课程内容。高职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造就具有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技能型、复合型、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一定要与其他本、专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区分开来,以社会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构建应对职业岗位群主要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要根据岗位技能的需要,筛选出本专业中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相关、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内容,所开设课程基本涵盖学生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只有深刻认识这一点,我们才能正确把握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方向。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要求

打破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框架,构建职业岗位群的课程体系。即打破传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的知识本位课程体系框架,在坚持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性和开放性,按照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任务要求,确定主干核心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使所开设的课程适应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确定专业课程基础上,要科学地整合课程,设置足够充分的课程和组合,满足学生在三年的学程中对专业及专业方向的选择,并努力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突出以“技能”为核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高职艺术不仅要面向市场,在提高质量、注重内涵发展上下工夫,还要突出以“技能”为核心,从能力出发设计教育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坚持工作任务、岗位要求第一的原则,对基础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进行大幅度调整,删除课程中与岗位工作无关的内容,增加与岗位关系密切的内容,增强教与学习的针对性。在教学形式上,采取导师制、工作室制等多种方式,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

另外,组织学生到实验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和实习,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全过程,参加现场的设计制作和流程管理,使学生很快融入社会岗位之中,可以为学生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这样的实践教学环节能把学生的岗位适应期缩短为“零”,将学生的岗前实训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双证书”制度入手,加强就业技能的培养。培养高技能艺术设计人才的关键就是要学生掌握未来所从事职业岗位的必要技能。如三维动画专业的中3D MAX/MAYA等核心软件的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相关的空间设计、平面设计专业中最新设计概念以及PHOTOSHOP等平面设计软件的掌握等等。掌握了这些专业的核心技能,就有了从事该专业对应工作的资本,就会增强就业的竞争力。因此,每个专业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通过调研列出该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尤其是核心技能,要有明确的标准、具体的培训环节以及完整的考核办法。在培养计划中,还要明确学生应掌握哪些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证,规定学生毕业时除了要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之外,还必须要取得一个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即“双证书”制度。如动画专业的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应取得动画绘制员证书,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应取得广告设计员证书,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应取得室内设计员证书等。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己成为高职教育办学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可以说,谁持有的技能资格证书多,谁的从业选择机会和成功率就越高。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推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好各类职业技能鉴测中心,探索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方式、手段,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实质性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环节。

三、结语

培养课程设置 篇9

关键词: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人文性,学术英语

1 当前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手段,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体现,是具体教学实践的指导(王正胜,2011:84)。课程设置反映了专业的核心内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人才培养中的核心要素,目前的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

1.1 英语专业人文课程的缩减

复合型人才培养由于涉及到英语和相关专业两个学科的课程,相对于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来说,课时有限。由于这个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课程设置上就需要进行取舍。通常众多高校选择保证英语技能课的课时,以便能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对相关专业学科确保一定的授课量,以此进行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传授,从而在英语基本功和相关专业知识这两个方面达到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语言文学文化等英语专业人文课程由于与复合型人才的应用能力没有很直接显性的联系,通常其课程的多样性受到控制,课程授课量也被缩减。部分认识有偏差的理工科院校随意减少甚至不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人文性是英语专业的学科本质属性和内涵,人文课程的缩减让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饱受质疑,以至于近年来在英语专业教育界“人文回归”的热潮不减。

1.2 英语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缺乏有机衔接

在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讨论和研究中,关注的焦点通常集中在双语专业课程的建设和使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培养上,对于英语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衔接问题鲜有提及。专家和学者都一致肯定和强调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但在如何实现课程整合的途径方面却欠缺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

众多院校的做法就是将两个学科的课程进行叠加,生硬地拼凑在一起,出现课程体系的“两张皮”,造成两种局面。一种是两个学科的课程不作过多取舍直接纳入复合课程体系,学生课程任务繁重,疲于应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融会贯通难以保障;一种是在一定课时量的限制之下,对课程进行大幅削减,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两个学科知识体系都无法系统地进行了解和学习,不能打下扎实的学科知识基本功,为后续的学业和工作以及学术研究埋下隐患。

除了在课程整体总量和两个专业学科的课程均衡上存在问题,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衔接的系统性也存在疑点,给实践的教学造成了很多困惑和困难。一种情况是,在完成了英语语言技能训练课程后,直接开设全英文讲授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对英语能力的要求跨度过大,学生学习难度高,上课效果不佳;另一种情况是,相关专业教师用汉语授课,把英语和相关专业知识的融合让学生自行解决。这样的情况就完全违背了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初衷和培养的意义。复合是需要知识的交叉、融合和渗透,直接表现就是课程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如果只是这样两门课程的拼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当然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1.3 英语技能课和相关专业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尽管对英语技能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确保了相对较充分的授课量,但实证调查的结果表明,这样的课程安排并没有成为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在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中发现,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模块教学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应增加新的内容,课程的侧重点、目的性应更明确,课内课外的任务应明确,教学效率需提高,急需改革(付红霞、郝玫,2008)。反映了英语技能教学的老问题:高成本、低效率。相关专业课程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核心所在,但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却表明相关专业课程的开设处于困境,同时教学效果不佳。调查显示学生最不满意的课程就是相关专业知识课,其内容、深度、广度、系统性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加强(付红霞、郝玫,2008)。

2 构建科学系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对于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众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有的认为需要加强技能训练,通过更多课程的开设和更多学时的投入来解决问题;有的建议相关专业通过双学位或辅修形式来解决。不少主流学者们主张“相关专业知识的课程完全可以通过辅修、副修或第二学位的办法来解决(何其莘,2008:432)。”粗略看来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折中方案,但这样的方式只是相当于完成了课程的相加和复合,对于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学科课程不但需要交叉,还要进行融合和渗透。辅修开设的课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是否一致?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否相似?这些都是需要给出确切答案的重要问题,否则其合理性就会受到质疑。

合理科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为英语学科的人文性。作为人文学科的组成部分,其本质学科内涵除了语言的工具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人文性;第二,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学习者认知规律。语言的学习如果不能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语言能力不可能进一步提升;第三,英语语言能力的科学界定。英语根据语言使用域的不同,能力要求也随之而变化,所以要对英语能力准确定位,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第四,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原则。《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复合的解释为:“复合是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大纲》,2002)。”这也是对英语学科课程与相关专业学科课程如何进行有机衔接的指导原则。本文以这些原则为基础,针对当前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对课程体系的优化提出改革建议。

2.1 运用内容依托教学法,实现课程融合

在对国内外英语教学专家的调查统计发现,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将来的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而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将来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或者说与另一个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起来(蔡基刚,2011:35)。这种共识的理论支撑即是当前外语学界备受推崇的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理论的核心是外语学习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语言能力包括两个层面,“人际交流基本技能”和“认知学术语言能力”。目前的英语专业新生在人际交流语言能力上基本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如果仍然投入大量的精力在低层次的语言技能训练上,则不能满足其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语言能力自然就较难提升到高层阶段,这就能很合理地解释为什么英语技能课程一直存在耗时低效的问题,就其原因是技能课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认知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也就不能提升到较高的层面。

因此,在课程设置优化中,迫切需要对英语技能课程进行改革。一方面大幅减少英语技能训练的课程,一方面大胆运用当今西方广泛实施的内容依托教学法,将语言技能的提升和英语专业课程结合起来,通过语言文学文化等英语学科人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接触大量真实的英语语言材料,为习得语言提供语境,更有效地习得语言。学科知识对认知能力形成挑战,促进了认知能力的发展,思辨能力的提高,让语言能力能提升到“认知学术语言能力”的层面。与此同时,课程的融合可以有效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为开设更多系统的英语学科人文知识课程提供了空间,这样也充分确保了英语人文性的凸显,英语专业本质属性的主导地位。

2.2 开设学术英语课程,有效衔接英语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

一定的社会背景赋予了英语专业不同的学科内涵。作为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英语能力主要体现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应用上,对英语教学的定位应是比较明确的ESP。那么英语教学的内容不仅停留在一般用途英语基础训练上,还应该涵盖专门用途英语的传授。总体来说,教学包括一般基础英语、学术英语和专业英语三个层面。这是从英语能力发展的规律出发来有序定位的,在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之间明确了学术英语的定位,前后有承接,程序明晰。前一个层面英语能力的培养是为后一个层面英语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课程设置是学科目标定位实现的重要手段,因此也要依据这三个层面来设定。

当前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对学术英语这个层面进行考虑,英语专业学生与一定专业领域相关的学术英语能力往往没有得到有效培养,所以专业英语的教学较难正常有序开展。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英语专业学生在完成了基础阶段的英语技能课程后,仍然不能进行有效的专业英语文献阅读或接受全英文专业讲课,导致对相关专业课程的授课难以适应。

因此,优化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在英语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衔接中,要明确学术英语的承接作用,增设相关专业的学术英语课程。这样才能有效解决课程体系的“两张皮”局面,让学生依靠合理有序的课程安排来有目标地逐步提高英语能力,为顺利进入英语专业教学打好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才能得到有效保证。

3 结语

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需建立在理据充分的原则之上,要兼顾到英语学科的人文性、遵循语言学习和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明确英语能力的定位以及课程的交叉、融合和渗透,这样才能找出问题的根源,真正有效地对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学生才能在合理的课程设置中接受良好的学科教育。

参考文献

[1]蔡基刚.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2011(5):35-38.

[2]付红霞,郝玫.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8(6):25-33.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何其莘等.近三十年来我国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427-433.

培养课程设置 篇10

2014年笔者被选派为参与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 顶岗锻炼企业为杭州娃哈哈集团武汉分公司, 部门是市场部。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建设负责人, 在市场营销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 最困惑的是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员工、学生到底学会哪些知识、该开设哪些专业课程, 就能使学生毕业上岗时与企业的销售工作实现无缝对接。带着这些疑问和困惑, 在顶岗锻炼时, 笔者重点关注了这一课题。

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两件事:一次晨会上同事小赵抱怨说自己在开发新零售网点时, 磨破了嘴皮, 那老板就是不相信他是娃哈哈公司员工, 笔者当时也非常纳闷, 因为小赵平时也是很勤快、很懂业务知识的人, 同事评价都还不错。还有一次, 人事部经理跟笔者抱怨说现在招人太难了, 90后的员工做不了几天就辞职。针对这两件事, 笔者做了观察, 发现小赵在工作中有一致命缺点:不注重个人的穿着打扮, 每次去见客户都是运动装、运动鞋。在和90后员工交流时, 他们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工作压力大、客户太刁钻等等。

以上两个案例对笔者触动很大, 笔者在反思这些员工100%的是大专以上学历, 专业知识是过硬的, 但影响其工作成就的根本问题是其自身的素质。为此笔者进一步反思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 发现大部分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仅仅关注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如调研能力、策划能力、推销能力, 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开设较少或者设置不够全面, 这一现象必须引起。

2 目前市场营销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偏颇

目前, 也有部分高职院校逐渐关注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并开设了相应的课程, 然而基于对市场营销职业素质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 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如下问题。

2.1 身体素质

营销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没有健康的身体, 营销人员是很难完成营销任务的。这一理念在当今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通常开设《大学体育》课程完成。然而, 在顶岗锻炼中发现:营销人员身体素质不仅仅包括个人的体格、体质及健康状况, 还包括个人的举止、言谈及仪容仪表的风范。因为市场营销人员就是企业的外交家, 代表企业与各类社会公众打交道, 因此必须遵守相应的礼仪及行为规范。人才培养过程中, 注重学生自身形象培养的课程较少、且形式单一, 仅开设《商务礼仪》或《大学生礼仪》课程。

2.2 知识素质

优秀的营销人员在开展工作时, 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素质。传统观点将知识素质等同于市场营销理论知识, 如市场调研知识、营销策划知识、广告知识、公关知识、渠道知识、推销知识等, 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广告理论与实务》、《公共关系》、《渠道管理》、《推销理论与实务》等。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 学生仅仅掌握此类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掌握一般的科学文化常识和相应的企业、产品知识, 这样在市场营销工作中才能够更好地与顾客进行沟通, 进而提高销售业绩。对于学生科学文化常识的培养, 在课程配置方面仅仅开设《大学语文》, 且部分高职院校还有删掉之势。

2.3 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又一个基本条件。市场营销人员天天与顾客打交道, 要经受无数次的挫折与打击, 要应付形形色色的顾客, 必须加强心理训练。学生在未来就业中需具备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开朗友善的性格、意志坚定的信念、充满必胜的自信。然而, 在课程设置方面仅在大一上学期或者下学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 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2.4 道德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人员必备的一个基本条件。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对企业的忠诚, 二是对顾客的尊重, 三是对竞争对手要公平竞争。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方面,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涉猎较少, 虽开设了《客户关系管理》课程, 但其主要训练学生的客户服务技巧。学生未来如何对企业要忠诚、对竞争对手该采取什么态度, 没有相应课程作支撑。

3 市场营销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 主要包括:开设的课程类型和课程安排顺序。通过课程设置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 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因此笔者将从两个方面阐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基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方案。

3.1 对接市场营销职业素质内涵, 开设职业素质类课程

(1) 细化公关礼仪课程的类别, 加强学生个人职业形象的训练。

个人职业形象主要包括仪容、仪表、仪态, 现阶段礼仪类课程的内容仅仅把个人职业形象作为一章, 这对学生职业形象形成显然是不够的。笔者认为应该单独开设不少于16课时的《化妆技巧》《职业着装》《语言沟通》《职业举止》等实践课程, 进行专题训练。

(2) 加大社科人文类课程的比重, 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高职学生入学成绩多为三百分左右, 因此其人文素质比较薄弱, 基本的科学文化常识掌握不牢。在进行课程开设时, 应该加大社科人文类课程的比重, 并以公共选修课形式进行开设。笔者认为可以开设不多于8个课时的《茶道》、《国学》、《摄影》、《美学》、《人类文明史》、《戏剧》、《诗歌》等等类似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为其未来在工作岗位上与客户寻找话题奠定基础。

(3) 增设心理素质类课程,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

意志坚定的信念、充满必胜的自信是高职学生在未来市场营销工作中较为欠缺的心理素质。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课程外, 需增设不多于8个课时的《团队合作》、《自我推销》、《演讲技巧》、《社区服务》等纯实训类课程, 并以活动的方式进行开展。

(4) 增开市场营销职业道德类课程,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

职业道德素质是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必备的, 其小则影响到学生业绩提升, 大则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目前在课程设置中, 少有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类的课程。笔者认为应增开《市场营销职业道德规范》、《不正当竞争案例分析》、《失信员工》等课程, 使学生知晓在工作岗位上如何与企业、顾客、竞争对手相处。

3.2 合理规划课程开设顺序, 保证学生职业素质系统化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 往往根据课程内容前后衔接的规律, 将一门课程的学习在1个学期完成。笔者认为, 这种做法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尚且有用, 但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显然不合适。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养成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职业素质类的课程应根据学生能力递阶规律在每个学期开设。如心理素质类的课程, 不仅仅大一第1学期开设, 在后续的2、3、4、5、6学期都应该有形式不同的心理素质类的课程开设。

4 结语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和知识的重任, 同时更需要融入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教育, 让学生能够受到专业化的职业训练。如此一来我们的大学生专业职业素养的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加卓有成效的成绩, 使学生在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 能够更加自信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更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摘要: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各高职院校都已高度重视, 主要从课程设置方面予以探讨。首先从顶岗锻炼中发现的现象入手, 剖析出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其次指出目前高职专业课程设置中对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职业素质类课程设置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职业素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胡善珍.现代推销——理论、实务、案例、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柯春媛.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南方论刊, 2008, (12) .

培养课程设置 篇11

关键词:高职;体育保健;核心课程;实习技能

一、研究目的

跨入21世纪的休闲体育时代,崇尚健身,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新世纪、新生活的标志和崭新的社会时尚。专家预测,全民健身服务市场将是我国体育产业最大的市场。主要包括体育健身、健美、休闲和娱乐、体育运动处方指导、营养和养生知识的普及、体育保健咨询以及健康管理的体育干预等方面的体育服务。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目前我国体育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已势不可挡。社会体育市场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必须要从常规体育人才和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向社会化体育专业人才上做出转型。各大专院校在积极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增加应用课程的见习、实习机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逐渐深化、巩固,同时加强和注重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形成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一体化培养模式。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北京体育职业学院高职体育保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进行调查、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体育保健专业目前实习就业面临的主、客观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课程设置与调整策略,结合体育保健专业自身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设计出合理有效的、符合体育保健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适应就业市场人才规格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高职体育保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访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库以及中国体育信息网、国家体育总局网等网站,查找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为选题和论文报告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

采用走访、电话等多种方式对多年从事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专家、企业高管等进行访谈,收集专家诸多宝贵意见。

3.调查问卷法

根据研究任务和需要,将针对体育保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有关问题制成问卷,向相关院校的专家、老师和学生发放,以获得本课题的第一手资料。

4.实验法

通过教学、实习实训实验对体育保健学的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改革的效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束后,通过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5.逻辑分析法

运用对比、归纳、推理等逻辑方法,对查阅的文献资料、调研结果、专家访谈意见、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和总结体育保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实习应用适配性的研究结论。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体育保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思路尚需调整

目前全国开设相关专业方向的院校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医学院校的康复治疗专业;第二类是体育及师范院校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第三类是职业技术学院及民办的专科学院,此外还有相当部分卫校亦设此相关专业。从课程设置看,因培养目标有所不同,课程设置有重叠、交叉之处,但很多院校专业课程开设不够系统,基础理论课程和技能培训课程比例失调,基础课程教学时数所占比例偏高,导致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体育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技能型人才,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普通高校培养的则是偏重于理论研究型或应用设计型的人才,突出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体育高职院校发展有自己的空间,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满足社会和体育行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体育保健人才培养与核心课程设置密不可分,高职体育保健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目标主要是培养体育保健的专业人才。目前北京体育职业学院设置的核心课程有《体育保健与康复手段》《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基础》《临床医学基础》《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形体训练》。核心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损伤急救处理知识、中医按摩理疗知识、营养健康咨询、与人交流的基本礼仪、服务理念等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语言沟通能力,培养诚信、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学生掌握了专业技能,才能更快适应实际岗位技能。

随着社会经济和体育事业不断发展,体育行业就业岗位不断增加,体育行业的新职业、新工种不断涌现,以体育谋生和从事与体育相关职业的人越来越多。因此体育保健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不仅仅是保健领域,近几年,随着大众健身人群的不断增多,一些中小体育健身俱乐部应运而生,健身俱乐部的崛起使市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体育保健专业实习和就业的岗位也在发生着变化,客服、体育商品零售、市场营销、体育赛事策划与组织、健康咨询等岗位需求量的增加对体育保健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将与大众健身市场联系比较密切的《市场营销》《沟通技巧》《体育赛事管理》等课程设置在核心课程当中,在学生三年的课程学习中贯穿《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包括: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的职业素养与生涯发展规划辅导。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过程,学会职业探索,了解职业制度和职业素养、能够进行职业自我认知、职业生涯目标与规划;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职业个性与职业测评辅导。培养大学生对知识与能力准备、能够进行求职心理准备与调适、了解企业文化和遵守职业道德;第二学年的职业分析与人才需求辅导;第三学年的职业适应指导。本课程需聘请企业人力资源主管。销售主管等直接对学生就业辅导。同时通过职业测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以评估区分大学生不同的职业个性,预测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向。

2.体育保健专业技能培养与就业需求存在差距

在以往的体育保健专业毕业生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责任心等方面较为满意,但认为部分毕业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存在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现象。这可能与课程设置中学科本位思想有关,即采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三段模式”,虽然理论课与专业技能实习课的学时比例达到了2:1,但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上几乎都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习惯于“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

据对其他高校本专业已毕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保健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并不高,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基础理论掌握较好,但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大多建议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尽可能精简部分基础理论课程,增加基本技能训练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普遍认为:基础课程教学时数偏多,而实践操作的教学时数相对较少,希望能增加专业实践课和见习的机会。

调研资料显示,体育保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竞技体育、休闲体育、大众健身等领域从事保健按摩、营养健康咨询、保健康复指导、客服、体育商品销售等工作,因此,他们专业技能培养的实习实训方向以大众健身场所、运动队为主。目前,我院体育保健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实习安排是一学年,其中用一学期的时间在健身场所的客服岗位进行顶岗实习,首先学习服务理念和规范礼仪,增强服务意识,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掌握岗位技能;毕业前的一学期在运动队医生的指导下学习规范的运动员的保健、康复手段,这对指导大众健身人群也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并且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运动队见习,利用比赛契机以志愿者的身份进行社会实践等。通过这样的实习过程,可以直接接触服务对象,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我院本专业暂无毕业生,故有待对今后的就业情况反馈进行追踪。

3.体育保健专业特色专业教材、教学大纲的配套尚需完善

体育保健专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应运产生的专业,专业起步晚。高职高专该专业所使用的相关专业教材一般是沿用医学、体育类本、专科院校的教材。一般采用对本、专科教材简单压缩使用,存在着理论过多,技能不足的问题。没有形成高职高专特色性的教材,没有体现高职高专的特色性的培养目标。因此,应本着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由行业、企业专家研讨,精心组织编写适合岗位能力培养的专业教材,有利于学生可持续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1.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要服务于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

高职体育保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体育职业型、技术型、操作型人才,因此核心课程设置应体现高职职业性、技术性特点,要服务于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不应向培养医师的方向靠拢,否则将失去体育保健专业的优势。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应强调应用性和操作性。在就业导向的课程观指导下,于体育保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中考虑增加《体育市场营销能力培养与训练》《体育活动项目策划与管理》《沟通技巧》《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等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对体育保健专业进行宽适性职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2.加强证书课程的培训与指导,为提升就业率打下坚实基础

体育保健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确定了高职高专的学生单单具有学历证书是不全面的,还应获取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资格证书,我院高职体育保健专业开设了《公共营养师》《保健按摩师》《健康管理咨询师》三门证书课程,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选择性考证,使毕业生双证书率达100%,使学生毕业后具备行业岗位上岗的准入资格,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使职业技能培养与就业需求相吻合,为提升就业率打下坚实基础,在今年的毕业生招聘工作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3.职业技能培养要与就业需求相吻合

实习、实训课程是高职体育保健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接待、培训、市场营销、与人沟通等能力欠缺及在顶岗实习中表现出来的抗压能力较差、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和目标、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等现象,建议适当增加实习、实训课程的学时比例为1:1,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能很好地学习企业的文化和职业技能,把所学的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职业技能真正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较好地完成从学校的“学生人”到企业就业的“企业人”的过渡,在职业能力培养上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4.专业特色教材、教学大纲的配套建设是提升专业技能培养的关键

体育保健专业核心课程的特色教材建设还不完备,教学大纲还不统一,极大地制约了体育保健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水平的提高,亟待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玲,黄超,时殿辉.高职高专体育保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8,23(6):100-101.

[2]谢军,吴初竹,李学武.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4,25(6):51-52.

[3]王次农,倪超.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93-94.

[4]张路萍.高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发展及可行性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70-72.

[5]牛映雪,鹿国晖.对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分析与探讨.全国职业院棱体育科学学术论文赧告会论文集,2010,(12):26-28.

[6]丁自勉.我国体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杨春霞.体育保健专业课程设置与体系构建研究.陕西教育,2010(6):40-41.

[8]谭波.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今日南国,2009(01):59-64.

作者简介:

鹿国晖(1969.10-),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及体育教育。

牛映雪(1959.6-),教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及体育教育。

培养课程设置 篇12

一、时下动漫专业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矛盾

(一) 动漫专业每年大量应毕业生与用人公司很难直接使用之间的矛盾

时下大学生社会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2014年700多万毕业生面临着就业, 大量的艺术类学生面临更加严峻的环境。另一面用人公司很难再应届毕业学生中间寻找到合格员工, 而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课程设置的滞后化, 不能与实际行业需求接轨。

(二) 学生缺乏创造性与企业对创意人员渴求之间的矛盾

当动漫这一名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政府扶持力度增大, 各地漫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各个大学艺术学院争先恐后的增加动漫专业。以上种种现象表现出动漫产业与教育出现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与欧美日本等动漫大国相比, 我国动漫产业呈现的现象是创意人才缺乏。虽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与优惠政策, 但因为缺少主要的创意人才导致了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我国动漫产业滞后欧美日动漫大国的主要原因在于, 产业上层缺少高端创意、包装、编导、项目管理人才, 产业基层缺少营销、代理等基础人员。而应届毕业生缺少原创能力, 整体处于低端模仿层次。

(三) 悠久传统底蕴与中国动漫产业产品题材狭窄之间的矛盾

《降世神通:最后的气宗》《花木兰》《功夫熊猫》《真三国无双》等美日拍摄制作的动漫电影与游戏, 都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 曾经风靡全球并为其制作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这些恰恰是空守着这一巨大的文化宝库的中国动漫企业所不能企及的。

中国动漫企业在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与在创作有很大的不足, 在其以后应该在对题材选择与专业教育, 充分理解与诠释中国传统文化, 并加以运用。

二、动漫专业原画课程设置于培养模式的改革

原画课程作为动漫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 与其相对行业岗位是原画师, 其在设计部门中起着灵魂核心的作用。而现在大多数动漫专业原画课程设置陈旧滞后, 多以书本教学为主, 导致出现了严重束缚学生想象力, 不注重创造力培养的现象。根据题上以上种种社会与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就原画设计这门课程的设置于培养改革意见。

(一) 系统化临摹分析主流企业画家作品:通过系统的整理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公司与画家作品, 总结出绘画风格。从人物头身比例、服装道具、武器、以及所处时代场景、坐骑样式等方面系统化分析临摹。如:时下移动终端成为热点, 动漫游戏产业也随之向手游倾斜, 在课程设计上也应有所调整。

(二) 对原画设定文字描述能力的培养:在人设与场景创作之前, 锻炼学生的文字描述能力非常重要,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 同时起到了锻炼学生想象力的作用这点至关重要。

(三) 作业形式多样化对原创性的培养:把作业分为临摹作业与项目原创作业二种, 其目的在于学生系统化临摹之后, 能够以项目作业形式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项目原创作业可以说是在原画设计课程之中对学生从道具、场景、人设等一个全方位的锻炼, 其包括原设文字、收料收集、绘制草稿、设定人物比例、服装武器道具、场景设计、坐骑等。在作业题目设置上应以广泛但不失具体为主, 例如:玄幻系列+4头身+性格+性别+职业, 这样从人设的头身比例、绘画风格等方面, 给出了足够明确的条件限制。方便学生查找参考资源, 同时也没限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通过大学期间的培养,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缺乏创造性与企业对创意人员的渴求之间的矛盾。

(四)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点评:每次点评以同学互评为主, 教师进行总结性点评。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经验交流, 为日后团队协作打下基础, 同时在互评中也可以发现, 自己绘画时注意不到的一些问题, 最后由老师总结指出一些隐藏的问题。这样打破了原有课程中学生学习“兴奋”时间短, 为交作业而做的现象, 调动起学生之间的偾与悱增强学习兴趣。

(五) 强化实践能力, 引入校企合作与课程实习制度:由于动漫专业实践性强、对学生专业基础要求相对较高。在原画课程设置上添加校企合作, 改变由一位老师从头讲到尾的现象, 聘请动漫公司从事原画方向的设计师走进校园讲学授课, 并输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公司实习检验学习成果, 做到学与用相互印证, 培养出实用型动漫人才。从而解决, 动漫专业每年大量毕业生与用人公司很难直接使用之间的矛盾。

三、最终目标

改变原有体制教学中出现的, 学习内容滞后, 学而无用的现象。打破应届毕业生很难直接使用、学生缺少原创能力的问题。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 有原创能力的动漫实用型人才。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遍化, 全国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艺术类考生也随之增多。对动漫专业原画课程, 自身特点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在课程与教学设置上, 存在着与现实状况脱节的巨大差异。在现实对课程设置应加强与行业市场接轨, 强化“订单”培养模式, 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案例, 进入公司深入实习, 并对学生反馈作出积极的课程调整。

关键词:培养模式,艺术类学生,市场化运作,原画设计

参考文献

[1]魏伟;浅谈高职院校动漫专业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014 (07) .

[2]任国强;靳卫杰.;我国动漫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 (01) .

[3]王寿兵;我国高校动漫专业招生与就业现状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 (06) .

上一篇:危险的回忆下一篇:新的工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