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技能培养

2024-10-14

课程整合技能培养(精选8篇)

课程整合技能培养 篇1

摘要:分析目前影响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因素, 提出优化整合“临床基本技能”的课程设置, 并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早期接触临床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专业课程实训模块, 床边实践模块进行《临床基本技能》整合课程的实施, 以达到全面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的目标。

关键词:整合,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设置

尽管医学在20世纪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患关系的状况由中华医学会的一项调查可见一斑, 全国326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的占98%[1], 在1996-1999的3年间, 医疗投诉月均发生数约增长了10倍[2]。2005年开展的“中国首个大型医院品牌营销研究”, 就医疗技术、医院服务、就医环境、医院位置和价格五个方面, 对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患者的关注度中, 医疗技术占51%;医院服务占23%;就医环境占13%[3]。由此可见, 医生的技术水平、临床技能是患者最关心也最易引发医患矛盾的因素。

1 影响医学生临床技能的主要因素

社会因素。我国医疗改革还处在逐步完善阶段,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这种矛盾直接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其次, 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加强了对患者的保护, 却缺乏对医学生临床实习的保护条例, 使得各医疗单位为减少医疗纠纷, 纷纷减少了实习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教学和学生因素。我国传统的“三段式”培养模式, 即基础课程学习、临床课程学习、临床实习的课程模式, 使得对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是由《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课程分别完成, 基本上是由各门课程完成该课程教学任务后进行考核, 缺乏临床技能训练的连续性和序惯性, 教学内容没有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调整, 缺乏“医患沟通技巧”训练, 与基础医学和后期临床实习联系不够, 技能训练和实践机会不足, 缺乏系统性地反复练习和考核, 使得医学生临床技能水平低, 已不能适应新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模式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在接触临床之前学习目的不明确、临床技能没有得到系统连贯的训练、缺乏医患沟通技巧的训练等问题。另外, 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 实习时考研就业压力大, 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也是学生临床技能差强人意的因素之一。

2 整合“临床基本技能”的课程设置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 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课程内容的整合, 有利于形成序贯的临床基本技能教学和训练体系。通过“临床技能”整合课程的课程设置, 改变原临床基本技能的不系统性和不连贯性, 形成一门新型的综合课程体系《临床基本技能》势在必行。

2.1 教学内容的整合

将临床基础课程中的《临床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实验诊断学》、《医学影像学》的课程内容梳理整合在一起, 完成临床基础课程后, 在临床课程阶段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进度和完善的教学计划, 进一步巩固和深入进行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 保证《临床基本技能》整合课程的可操作性。《临床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书写、全身系统体格检查、心肺听诊、肝脾触诊、心电图技术、实验诊断技术、医学影像学技术、静脉穿刺补液、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临床病例分析、动物外科技术、外科无菌术基本操作、男性生殖系统检查、女性骨盆和乳房检查、胃肠减压术、导尿术、妇科检查、产科检查、分娩过程及产程处理、急救处理、气管内插管等。

2.2 模块化实施

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将“临床基本技能”的教学贯穿在医学生教学的始终。通过早期接触临床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专业课程实训模块, 床边实践模块, 完成《临床基本技能》整合课程的教学任务。

早期接触临床模块。医学生进入医学院学习的第二学期, 在尚未学习任何医学知识的情况下, 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医学生早期了解医学模式、医学的目的和责任、医学的起源和发展等, 通过和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座谈、医院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可以观察临床医师问诊、体格检查、诊疗技术操作、辅助检查的分析判断、临床思维方法以及医师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学生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后进行的技能训练目的明确, 积极性高;通过与病人或医务人员的交流, 能够训练其沟通能力、深刻领会病人与医生的关系。借助医学模拟教学手段, 通过观摩综合急救模拟人、计算机互动分娩模拟人、心肺听诊系统、外科切开缝合等让学生接触病人、疾病、临床征象;为学生创造模拟场景, 建立早期临床思维习惯和印象。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在三年级上半学期桥梁课程学习阶段, 加强《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所涉及的临床基本技能的学期, 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术录像演示系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临床技能教学不适合采用大课形式进行, 应采用小班教学方式, 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讨论式教学, 学生在训练体格检查和动物外科操作时, 分成若干小组进行, 教师在旁一一指导并随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学生还可利用医学模拟中心的内科基础检查训练模块的计算机互动式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系统进行反复的技能训练, 实现和达到全身体格检查的系统性和准确性之目的, 在外科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上反复训练无菌、切开、缝合、换药、拆线等技能。

专业课程实训模块。医学临床专业知识学习主要以理论课授课和床边见习教学为主, 一方面, 医学的实践性更强调的是进行床边的学习和实践;另一方面, 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关爱患者的理念, 不能让一个生疏的、准备不足的医学生面对病人。我们在三年级下半学期和四年制上半学增加了“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课程, 详细制定教学计划, 弥补了从桥梁课程阶段到实习阶段临产技能的“真空地带”。在此阶段, 教师不但就临床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尤其注意病例书写和临床思维的训练, 学生在每次见习课后均要书写见习病例, 教师逐一对见习病例进行批改和讲解。《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急诊医学》等课程的部分检查存在病例缺乏、病人不配合、有创操作或无法反复多次练习等问题, 在临床见习病人无法保证的情况下, 利用医学模拟中心的内科基础检查训练, 外科基本技能训练, 妇婴基本技能训练, 综合急救能力训练四个模块进行教学, 确保了临床技能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床边实践模块。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学习前, 我院组织为期一周的实习期前教育, 内容包括:临床各项基本技能的集中训练和考核、医疗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工作制度的学习、临床实习的规定和要求、医患沟通艺术的学习、医患纠纷和解决途径的介绍等。经过以上几个阶段, 医学生已做好面对病人的充分准备。实习轮转结束后, 我们用国际上先进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OSCE) 方法进行毕业考试, 旨在全面、客观地考核医学生的实际能力。每位学生必须通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 (OSCE) 才能进入理论考试, 这样医学生增强了对临床实践的重视程度, 临床技能教学效果显现。

3 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实现不同模块的衔接

通过增设《临床医学导论》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和专业课程阶段的医学模拟技能训练、基于问题的学习, 与传统的课程体系结合, 实现从医学生入学到临床实习的全程“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根据各模块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同,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医学模拟教学中心”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医学生教学、训练的需要。通过综合急救模拟人、计算机互动分娩模拟人、心肺听诊系统、外科切开缝合等让学生接触病人、了解临床征象;实现从理论教学到床边实践的转变, 改变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联系不紧密的现状。总之, 使用模型模拟训练和评估避免病人和学习者的危险;减少了不期望的干扰;可按要求创设任务或情景;可以重复练习技能;可以为个体量身定做训练项目;增加了技能的保持和准确性;促进技能从课堂到真实情景的迁移;提高了评估学生操作表现和诊断教育需求的标准等[4]。模拟技术有效弥补了临床教学各个环节的不足。早期接触临床阶段, 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中, 通过医学模拟平台使得还不具备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早期医学生能够接触临床。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的教学借助医学模拟进行基本技能的反复训练。在专业课程阶段通过医学模拟教学实现了全程的临床技能教学。PBL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 具有综合性, 系统性及更大灵活性的课程教学模式。PBL对不同水平学生有明显的影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变学习态度, 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 建构灵活的基础知识, 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5]。

另外,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 结合临床小组讨论式见习教学使临床技能教学手段先进、可靠, 资源丰富, 课程内容生动翔实, 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经过这一系列贯穿整个临床教学始终、有机的、系统的临床技能的学习和强化, 使得医学生掌握了更加全面的临床技能, 形成了一门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全新实践技能的综合课程体系:《临床基本技能》整合课程。

参考文献

[1]金永红.为医患撑起法律保护伞[N].健康报, 2003-03-25 (7) .

[2]程宗璋.论医疗过失的若干法律问题[J].北京军区医药, 2000 (12) :372.

[3]庄一强, 方敏, 潘红, 等.中国首个大型医院品牌营销研究[J].中国医院, 2005, 9 (4) :3-12.

[4]Amitai Ziv, Shaul Ben David, Margalit Ziv.Simulation based medical ed-ucation:an opportunity to learn from errors[J].Medical Teacher, 2005, 27 (3) :193-199.

[5]文艳平.PBL对不同水平学生影响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2) :1.

课程整合技能培养 篇2

(要求:全部做完后提交,敷衍了事的将被删除重做)

一、阅读教材,完成下面填空。

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本书作者观点)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出现的新型教学方法。它强调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相加。要以(课程)为出发点,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目标

a、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b、完善学习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3、信息素养包括:⑴(信息意识)、⑵(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技能)⑶

(信息评估能力)、⑷(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

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应遵循以下原则:

a、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

b、根据(教学对象、学校实际)选择整合策略

c、根据(学科)的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

d、恰当地应用各种媒体,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进行整

合。

e、在教学后期,应该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品化,并将学习成果发表。

5、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就是教师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

术与学科课程的内容、结构、资源、实施过程有效结合,最终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能力。

6、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对教师的要求

a.转变(教育观念),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b.具备(各种信息)能力

2、c.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相关知识

d.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评价)方式

7、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分为以下几个“子能力”:(信息

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施能力)。

8、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

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祝智庭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年 7 月)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主题发展)为中心,促进学习者

创新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各种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资源的(获取)、(利用)、(加工)、(评价)、(创新)的能力,同时还包括常用教学软件的使用,简单的课件制作,如演示文稿的制作、文字处理、网页制作等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础,只有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操作及应用能力,才能做到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几的整合。

10、互联网教育信息资源分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

验室主任蒋鸣和老师,从数字化教学视角出发,将教学资源分为五

类,即:(教学材料)、在线展示、学习活动、网上游览和(项

目合作学习)

11、对网上资源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a.(内容)。b.形式。c.(时间)。

12、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促进以(学)为中

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1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

目标)。

14、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这是教案设计的始点。

(2)对(学情)的预测能力,这是教案设计的基点。

(3)制定最佳(教学策略)的能力,这是教案设计的中心环节。

15、“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

略”、“自我反馈教学式教学策略” 这些都属于(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16、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能力最关键的就是正确地选择和应用

(信息化教学模式)。

17、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理科课在整合时多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文科多用合作讨论的学习模式。

(2)理科课的学生实验必须要学生动手,不能轻易用信息技术代替。在学生的实验课上,信息技术应该属于(辅导)地位。

(3)实施网络条件下自主学习时,要考虑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强化学习前的任务布置和学习后的讨论总结。

18、主题探究学习是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在目前的整合实践中,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的方式去获取知

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9、网络主题探究(Webquest)关注的重点是信息的使用,即学生

通过网络来寻求解答某个问题的相关材料、解决方案或者技术支持

等等,网络主题探究(Webquest)实质是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任

务驱动)的学习方式。

二、通过课程学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你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

合的理解。(不要空乏地说几句理论,结合对理论的理解说出你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答:要以课程为出发点,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教师和学生都要正确对待信息技术,就像投影仪、黑板、粉笔、铅笔一样,成为一种常用工具。我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结合本书中的理论,努力培养信息素养,把信息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比如:在化学教学中我经常把一些网上与化学有关的内容复制下来经过剪裁,然后把剪裁下来的内容链接到多媒体课件中,让学生把课本上的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其受到了很好学习效果。

三、根据教材提供的《网络环境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结合自己所教学科

内容,完成一节课程的网络环境下教学方案设计。

答:教学题目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1.通过参加环境教育活动,学习医学环境知识,增强黄鲸保护

意识,树立主人翁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 学生组织

学生分析高中二年级

学习环境选择局域网 宽带

学习资源选择多媒体计算机 大屏幕 投影仪 自备软件、资料、图片

学习内容说明以世界环境日引出环保主题,然后介绍当代环境污染的主要方

面,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课程整合技能培养 篇3

关键词:行动导向;整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能与实训

“行动体系”理论起源于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对国外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的研究。德国职业教育界最早进行了行动导向的教学研究工作,他们的创造性工作是把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发展为学生也参与教学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作为行动者也是学习过程的研究者,至少是学习过程的参与研究者。这种先进的“行动导向”模式为科学设置课程,优化教学过程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传统教学模式的尴尬

电子类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专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需要依靠理论指导来分析和解决。鉴于这种情况,传统的电子类专业教学一般采用三段式课程模式,先理论知识后技能实训。《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和《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是电子类专业学科体系下的模块课程。目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是在“去情境化”的课堂中传授各种应用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等比较抽象的知识。由于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学习能力欠缺,对于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存在困难,在《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很难感受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对于技能的学习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尽管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针对上述情况采取了分散实训、提前实训、交叉实训等多项措施,但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模式来看,大都属于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分割教学,由于跳不出传统课程体系的框架,收效不大。要改变传统课程体系的这种尴尬情形,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状况,可以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采用和借鉴行动导向教学法对这两门课程进行整合教学,使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有机地结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认识“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是针对典型职业目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与该职业工作过程相应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调节的学习行动构建知识及经验体系的教学。

先看“行动导向”教学的要求。教育部职教中心所姜大源教授曾经提出:“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要求开发过程导向课程,构建行动学习的情境,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实施个性化教学形式,建立一体化专业实验室。”点明了行动导向对教学的要求。

再看多种形式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大体可划分为三个类型和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1)目标单一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法,包括个体谈话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等。(2)综合能力培养方法,包括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等。(3)现代工作岗位培训法,包括分散式培训、工学整合式培训、户外培训等。

课程内容的整合

要改变《电子技术基础》和《电子技能与实训》这两门课程分割教学的现状,可以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寻找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结合点,将理论课和实训课相互渗透,进而对这两门课程进行有机整合。首先将这两门课程的培养目标细化成技能目标,再根据技能目标确定实训课题,然后围绕实训课题进行分析,确定完成这一技能目标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整合课程的编写模式可见下图:

课程整合模式图

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分为3个模块、10个教学目标(见下表)。基本技能模块作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前导知识,可以单独先行开课,为后继的电子技术基本电路模块开展“做中学”活动提供必需的操作技能。《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每个单元的知识内容都可以完成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程项目,基本电路模块内容以工程项目为主线,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形式介绍电子技术基本电路的知识,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始终,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一体化教学。综合应用和创新模块可以结合每一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让学生自选产品项目,这是电子技术各种典型单元电路的综合应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的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如下表所示。

(一)基本技能模块的教学

由于基本技能模块的教学无需过多的理论知识,只求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可以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四阶段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包括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总结评价四个阶段。下面以电烙铁手工焊接来说明四阶段教学法。

准备阶段(1)教师:描述本课题任务《印制电路和绕组端头的焊接》。展示电烙铁、印制板电路等教学设备;讲述锡焊的质量标准和工具要求。(2)学生:认真听讲、明确任务;熟悉工具和设备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要求;明确焊点的质量要求。

示范阶段(1)教师:以适当的动作速度将整个操作过程按顺序示范操作。教师的动作应熟练、规范,对重要之处适当分解,边做边讲。(2)学生:认真观察,在头脑中建立锡焊操作表象和操作要领。

模仿练习阶段(1)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生技能掌握的情况,随时纠正错误的操作工艺和姿势,特别是学生初次学焊接时比较紧张,焊接的火候掌握不好。同时对一些带有倾向性及普遍性的问题要讲清楚,多发现典型,以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2)学生:把头脑中的操作表象和操作要领付诸实践,通过模仿练习慢慢达到学会的程度,再经过一定次数的焊接练习,依靠意识控制独立正确地完成焊接操作,进而达到熟练的程度。

总结评价阶段(1)教师:在学生完成自评和互评后,由教师和学生以谈话的方式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2)学生:进行自检、互检、小结,并与教师的总结进行比较,明确不足之处,以便于更好地掌握焊接技术,并提高工艺分析能力。

(二)基本电路模块和综合应用模块的教学

对这两个模块的每个子模块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生产或提供一件具体的并且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以服务为目的的课题及其教学组织、方法。项目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获取信息、制定计划、自我决策、实施计划、自我检查、评估。下面以OTL功率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来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获取信息阶段(1)教师:确定项目内容《OTL功率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教师对该项目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加以筛选综合,形成新课并加以讲解。该项目的理论知识点是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器以及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技能目标是电子元器件的测试,电路图的识读,电路板的制作、安装、调试和故障的排除,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2)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和讲授,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上网和查阅资料等渠道获取相关的信息,进而对该项目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制定计划阶段(1)教师:鼓励学生对功率放大电路进行认真思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启发和帮助,关注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否正确。(2)学生:要对项目内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原理图和装配图(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现成的图),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即元器件和仪器仪表的准备、电路板的制作、元器件的选用、测试与整机的安装、调试及验收时间。

自我决策阶段(1)教师:听取学生的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当出现错误时,教师应给予提示和帮助。师生共同讨论时,教师可适时将该项目的设计思想及实施方法完整地介绍一遍,然后让学生相互讨论、指正,引导学生对所选的方案进行论证。(2)学生:向教师上交本组的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提出小组的疑难问题,通过与教师讨论,分析方案的可行性,纠正偏差,尝试作出决定。同时,对组内每个人的工作任务达成共识。

实施阶段(1)教师:要加强过程控制,建立《学生学习过程记录卡》,认真记录学生每个操作步骤和过程。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起顾问和导向的作用,特别是在调试时,学生遇到困难,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结合理论知识给予分析和帮助。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按计划实施项目。根据设计的方案选择所需的元器件,选购元器件时要注意参数和质量;制作和装配电路板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在调试时,关键要解决OTL功放电路的前后级直流工作点存在着相互联系和交越失真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原理图分析能力、元器件识别与测试方法、仪器仪表使用技巧、装配工艺、焊接工艺、检测与调试技术。

自我检查阶段(1)教师:采用阶段性检查、抽样检查、问卷协助检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对于普遍性的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辅导。(2)学生:通过组内自查和教师的抽样检查,找出装配中是否有漏装、错装;根据教师的问卷,检查仪器仪表的使用情况,调试的方法是否正确,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自我检查阶段将保证最终教学目标的实现。

评估和交流阶段(1)教师:根据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学习过程记录卡》,结合学生的自评,指出问题,提出看法,与学生交流取得共识,最后对学生评定等级。(2)学生:对照该项目评价的具体标准,进行自评和组内互评,评价要客观公正。通过评价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劣,并懂得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从而达到模块教学的目标。

实施项目教学应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观念的转变。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法改革应遵循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原则。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双向活动。

第二,把握理论的切入时机。项目课程虽然非常注重实践,但并不否定理论的重要性,而是结合项目任务来讲解理论,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打破单一讲授理论的模式。因此,应该选择在学生迫切需要理解实践过程所产生的问题时再插入理论知识讲解。

第三,教室和实训场所一体化。采用项目教学法后,教师的讲授和指导、学生练习和咨询相继进行,教学场所也应相应地发生改变,使教室和实训场所合二为一。

第四,评价内容多元化。新课程的每个项目练习都有直接成果可以评定,但仅此就得出结果是不科学的,应做到成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陈振源.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石小法.电子技能与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课程整合技能培养 篇4

刚接手这个女生排球班时, 每节课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女生不是不动, 就是被迫性地应付教师。究其原因有两点, 一是这些不动的女生之所以在选项报名时选排球, 是因为其他项目让别的学生报完了, 她们抱着反正不爱活动, 报什么项目也一样的想法报了排球;二是这部分女生本身运动天赋较差, 加之在初中时就没有学会什么运动技能, 所以对所选的排球项目因不会而不爱, 因不爱而不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首先教她们最基本的排球技术, 如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正面下手发球技术等, 而且对她们掌握这些技术的要求不高, 如正面双手垫球只要求她们垫过网就可以, 正面下手发球只要求她们能在离中线6米远处发过网就可以。刚开始的几节课, 学生还不是很积极, 需要教师的不断督促, 等到她们能按教师较低的要求完成垫球和发球时, 她们有了成功感, 感觉打排球挺有意思, 积极性从此被调动起来了, 全班52个女生都主动参与排球练习, 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自创了“打靶”、“升级”等游戏, 并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教学中运动参与的目标终于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为载体被实现了。

学生愿意练习了, 笔者因势利导加大了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让练习强度逐步增加。如在排球垫球教学中, 原来四个学生用一个球练习垫球, 到后来两个学生用一个球练习垫球, 练习密度明显增加了, 再到后来, 让一个学生抛不到位的球, 另一个学生在移动中垫球, 运动负荷也加大了, 从而实现了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达成身体健康目标的目的。

在学习排球运动技能时, 尽管学生还学得不好, 但只要和自己以前相比有进步, 笔者就肯定学生的进步, 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如在排球正面下手发球学习过程中, 有的学生尽管在发球区完不成发球, 但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 能在离端线3米远处, 将排球发过网, 这与自己以前连在这个位置也发不过网相比, 有了明显的进步。为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 自主设置学习目标, 并让每个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 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每个学生在和同伴学习排球技能的过程中发生冲突时, 要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并帮助同伴学会调控情绪;鼓励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挫折时要有顽强的意志。这样, 通过排球运动技能的学习, 心理健康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在技能学习过程中, 笔者鼓励每个学生和同伴友好合作, 和睦相处, 使她们学会原谅他人的失误与过错, 共同承担责任;同时让每个学生明白自己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是自己的权利, 树立体育与健康行为就是对社会负责任的行为, 引导学生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参与排球运动技能的学习;学生之间也要在学习排球运动技能时相互信任、鼓励、学习、帮助;每个学生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都要对班级负责, 对他人负责, 从而形成对社会负责的良好意识, 实现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

课程整合技能培养 篇5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习兴趣;音乐素养;乐器;形体

实施小乐器、形体引入课堂教学,促进音乐课教学的革新,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提升了音乐素养,培养了艺术人才,教师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在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更是全面阐述音乐课程的专业性与独有性的标准之一。

一、实施小乐器、形体课教学的意义

音乐课当中引入器乐教学、形体教学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提高良好的控制能力和表现能力,它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提升,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学校的小乐器、形体教学进课堂的校本课程,在音乐教学的课堂实践对培养学习兴趣,提升音乐素养。让身边的简单的小乐器进入课堂和形体的教学对学生的协调能力、观察力、注意力、动手和谐性、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追求思想和顽强奋发的意志品质。

小乐器不仅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培养节奏感,而且能培养学生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基本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而形体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体育艺术教育的课程,它将音乐、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融为一体,以舞蹈基本功训练为主要方法,结合音乐对人的基本姿态进行练习的身体活动,是

实现融健身、健心、健美为一体的审美教学,从而提升了音乐素养。

二、口风琴、形体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

1.形成学生审美意识

形体课从基本姿势的训练开始,这些基本姿态的培养,都能从“美”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练习严格要求,美是宗旨,美是核心,同时学生在练习中通过动作的表现形式,以优美的姿态,健康的人体审美自我,审视他人,以求在艰苦的训练中得到美的享受,得到自我满足,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审美观念。口风琴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乐器的同时,感受到乐器带来的美妙,让孩子们把口风琴演奏运用到欣赏教学中,在原来听、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让学生弹一弹、听一听,使学生在愉悦的欣赏活动中,全身心地体验、感受和理解音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了音乐视野,提高了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而且还发展了想象力,丰富了感情,陶冶了情操。

2.让课堂更加丰富活跃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这些小型乐器和形体内容的加入,大大充实了音乐课堂,对于口风琴,因为它能见到音阶和键盘,也容易触键。从“听”“唱”延伸到奏和演。口风琴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掌握乐理知识,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节奏感、音高感,培养学生视奏能力。而形体课又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心理,不用总是乖乖地坐在位置上,可以在位置上做做律动,与同学们一起做做形体律动游戏,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活跃。

课堂提倡让学生有“动”的机会,如:动口、动手、动脑。在口风琴、形体教学中,学生“动”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比如口风琴,从音阶的练习到歌曲的吹奏,这一过程需要手指不断练习。在课堂上,通过吹奏表演,让学生眼、耳、手等器官得到协调发展,且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其他学科和其他学具所无法取代的。而形体课,还可激发学生创作动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课堂上,我们重视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尝试,让学生有创作的余地。此外,在这两个课程当中,运用乐器进行合唱、合作训练,形体组合的合作表演,既强化了学生音乐节奏感、身体协调感,又提高了合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和进步的思想,使班集体得到更好的融洽、富有活力。

经过研究和实践证明,我校普及形体课、小乐器进课堂进行学习,真正做到了促使全体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中,彻底改变过去陈旧死板和华而不实的音乐教学模式,大大增强了音乐教学的吸引力,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音乐综合素质教育,使“为了每一个孩子终身学习音乐打下扎实的基础”的教育目标不再成为一纸空谈。音乐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乐土,让校园不再枯燥。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和音乐素养,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发展,也使学校校园化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周夏.乐器进课堂教学浅析[J].广西教育,2011.

[3]邓琼.巧用乐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新课程:教师,2010.

课程整合技能培养 篇6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 网上外贸成为一种非常流行、便捷、快速的进出口购销模式。然而,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交易环境的复杂性、交易对象的难测性、交易过程的难掌控性等因素的存在, 使得网上外贸面临的风险与传统进出口环境下的风险大不相同。由于风险的存在, 在阿里巴巴、E-bay、敦煌网、Tradekey、ECVV等网上外贸平台不断进行自我大力宣传的同时, 进出口企业依然不得不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 在网上外贸平台上小心翼翼地开展业务。传统的“网上外贸”课程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完成对外贸平台的认识、注册、产品上传、信息发布、产品竞价、产品评论管理、货物发送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操作, 在风险方面则极少涉及。

由于因风险导致的问题逐渐增多, 企业和市场均开始重视网上外贸人才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然而, “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培养”是个新理念, 在知网、维普网等资源平台上可以找到的专题文献资源很少。“网上外贸”课程整合后新增了“风险意识培养”模块, 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实现这一目标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上外贸风险的来源

与传统贸易不同, 参与网上外贸的进出口方更容易缺乏实在感、安全感。进口方在采购货物之前往往无法亲自触摸、鉴定商品实体的品质, 收货前会担心拿到的货物是否与自己所需要的一样;出口方在收到货款前, 对于进口方的支付能力、收货诚信等问题亦难有全面的了解。除了来自进出口双方的风险外, 网站管理、物流运输能力、支付体系、惯例法律、社会风险、隐私保护、文化差异、语言风险等也是网上外贸的重要风险来源。根据风险的来源, 可以将网上外贸风险主要分为如下十大类。

网站风险主要指进出口网站平台在利益驱动下, 在网站管理、推广手段、费用收取、事实公布以及是否存在欺诈意图等方面给进出口方带来的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指网上外贸各方当事人因缺乏诚信导致的款项难收、货不对版、收不到货等方面的风险。

功能风险主要指由于网站功能缺陷、物流运输体系功能不全等因素导致的风险。

时间风险主要指虚拟环境中的信息流与实体环境中的物流和价值转移在时间及空间上无法同步运作, 致使对应环节信息不相符导致的风险。

支付风险主要指由于进口方因诚信和支付资信及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原因导致的风险。

社会风险主要指进出口方购销行为的被认可度、是否存在负面评价、是否会影响到进出口方在市场上的形象等方面的风险。

隐私风险主要指进出口方在虚拟平台的个人/公司信息、账户密码、购物习惯、所持款项等信息被泄露或受到黑客攻击而导致的风险。

惯例法律风险主要指进出口方的网上外贸行为由于受到国际惯例约束、适用法律管制等导致的风险。

文化风险主要指进出口方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产生购销思维、习惯、应对方式不同而导致的风险。

语言风险主要指由于网上外贸各方当事人语言不同, 引起理解差异而导致的风险。

“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培养”模块教学内容设计

设计原则 (1) 紧贴岗位需要, 以网上外贸进出口企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分析作为切入口; (2) 以网上外贸业务基本流程为教学主线; (3) 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 坚持用理论基础指导实训, 用网络化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理论知识; (4) 贯彻“以学为重、以训为主”的理念, 避免“以教为重、以观为主”,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以开放式网络训练平台为手段, 实现课内课外的融合与促进, 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主动研究教学项目; (5) 坚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提问、积极操作、尝试解答, 让学生亲自体会风险的存在, 亲自体验风险的规避与化解, 培养真正的风险意识。

设计举例由于网上外贸的十种主要风险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可能是某两种甚至几种风险同时存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风险, 刺激学生培养风险意识, 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建议在不同的项目中侧重于某一种或两种风险, 通过多种项目的训练后, 选择性地将多种风险集于某个综合性项目中, 从简单到复杂, 从单一到综合, 循序渐进, 逐层递进, 切忌急、躁、乱, 以免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基于以上原则和思想, 笔者设计了“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培养”模块教学项目举例, 如表1所示。

“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

由于学时的限制, “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培养”的途径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还需要进一步开发新途径, 利用课内的“教学+训练”与课外的“训练+探索”相融合、相促进, 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风险意识。

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培养学生风险基本意识课堂教与训是“网上外贸”课程开展风险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 是大学生风险意识培养的核心环节。通过课堂项目化的教与训, 在教师的指导下, 引导大学生对复杂网上外贸环境下的种种风险进行逐一识别, 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辨别意识, 能够促使学生对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具体内容的准确认知, 并在实际操作环境下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模式, 保证对问题的准确发现、正确分析和公平解决。由于各校学生实际情况不同, 要充分发挥“网上外贸”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价值, 建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充分了解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注意教与训的起点、坡度和进度, 坚决反对脱离学生实际进行“盲目的教与训”, 坚决反对为避免学生抱怨“听不懂、训不明”等情况而故意在“简单项目”教学中放慢节奏, 到“复杂的综合性项目”时草草了事的不良做法。

2.要积累教学资源, 积极对资源加以整合, 大胆进行教材改革与创新。“网上外贸”仍属一门新兴课程, 现有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有关学生风险意识培养的知识和理论仍未能形成体系, 教学资源也相当匮乏。因此, 要求教师主动挖掘材料, 与企业进行合作, 设计和积累相关教学资源, 逐步进行整合, 最终形成适合本地区、本校学生使用的新版教材。

3.教师要勇于转变观念, 积极转型, 成为真正的现代“网上外贸”授课教师。在传统的外贸课程中, 网上外贸分解在两门课程里, 分别是“电子商务实训”和“国际贸易实务”。然而, 在今日的外贸市场上, 由于网上外贸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与日俱增, 对外贸类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只懂电子商务或只懂国际贸易实务, 而不懂得网上外贸业务操作、不懂网上外贸风险防范的学生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学生经过传统的外贸课程学习后, 根本无法很好地将两门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 同时由于各校“电子商务实训”教学的侧重点不同, 如有的侧重于网上外贸平台的技术维护, 有的侧重于网上外贸平台的构建, 有的侧重于网上外贸的营销等等, 这就导致学生容易出现学过电子商务、学过国际贸易实务, 却无法运用网上外贸平台进行有效业务操作的尴尬局面。因此, 教师应勇于面对这个现实, 从传统的“电子商务实训”和“国际贸易实务”的单一型授课教师转型到现代“网上外贸”课程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中来, 积极进修, 积极参与企业顶岗实习, 为在真正意义上承担“网上外贸”课程教学打好基础。

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网上外贸风险意识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网上外贸风险意识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就像外贸业务中的货源, 如果没有有效的货源, 生意是很难做大的。经过课堂的教与训, 再参加社会实践, 通过学生亲自体验外贸业务, 亲自探索网上外贸风险的潜伏地, 可使学生产生提高自身风险意识的需要, 这将促使课堂教学更容易被理解、被接受、被吸收, 并能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本能意识, 在日后业务中做到主动学习、主动防范。因此,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网上外贸风险意识, 必须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

鼓励学生通过日常自主学习培养网上外贸风险意识自主学习不仅指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 亦指学生离校就业后的自我充电式学习。因此, 自主学习应建立在学生“想学”、“爱学”、“能学”、“会学”和“坚持学”的基础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知识和品德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的教和训就可以实现的, 而是在学习者的个人意愿作用下, 在一定的环境中, 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资源, 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和新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网上外贸风险意识, 也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充电, 培养和提升风险意识, 实现风险意识的可持续发展,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摘要:针对整合后的“网上外贸”课程教学的需要, 对其中新增的“风险意识培养”模块进行了研究, 在分析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培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网上外贸风险的来源以及对“网上外贸风险意识培养”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 并提出应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及自主学习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网上外贸风险意识。

关键词:网上外贸,课程,风险意识,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赵松, 李月华.企业电子商务风险管理探讨[J].中国商贸, 2012 (10) .

[2]洪亚龙.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分析[J].电子商务, 2012 (1) .

课程整合技能培养 篇7

一、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成立的必要性

首先, 组建劳动技师学院是哈尔滨高级技工学校、哈尔滨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哈尔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技工学校、哈尔滨建筑工程技术学校生存和增强发展后劲的需要。不可否认, 参与劳动技师学院整合的四所公办技工学校过去都曾有过辉煌, 荣获过国家级重点、国家高级、省级示范、标兵单位等各种殊荣, 培养过数以万计的技能型人才, 许多学生和教师曾多次在全国、省、市技能大赛上获得大奖, 位居全省技工教育战线重要地位。所有的这一切为学院组建奠定了基础, 创造了条件。但实事求是地讲, 四校整合前又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从自身条件看, 硬件设施严重不足, 四所学校中有三所学校不得不租用校舍办学, 租用面积共占学校实际教学面积的70%, 教师队伍结构也不尽合理, 第一学历本科以上的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29%, 双师型教师比例从证书上看虽约占60%, 但能真正胜任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名副其实的一体化教师还远远不够。从外部环境看, 受技工教育巨大市场需求的吸引, 许多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挤入技工教育行列, 他们灵活的办学机制、巨大的资金投入, 都给劳动技师学院带来了巨大冲击。与此同时, 外地市、甚至外省市职业培训机构也看准了哈尔滨市培训市场的潜力, 纷纷进入哈尔滨市创办分校。在此形势下, 如果不加以整合, 形成合力, 就很难应对市场竞争, 并将面临着逐渐被淘汰的危险。国有企办校的现状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次, 组建劳动技师学院是促进就业特别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需要。承担哈尔滨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实训的职能, 为劳动技师学院赋予了全新的任务。近年来, 随着全国高等院校招生扩容速度的加快, 毕业生数量连年递增,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在黑龙江省78所高校中, 哈尔滨市拥有普通高校48所, 其中, 在校本科生64.1万人。2010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中专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2万人, 加上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 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哈尔滨市作为省会城市, 承担着全省2/3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工作。2009年以来,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企业出现不同程度困难, 就业需求减少, 加之大中专毕业生专业结构不合理, 特别是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欠缺, 自身就业预期与用人单位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因此, 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建设一个高层次、高水平、实用的公共职业培训机构, 满足知识技能型和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是十分必要的。劳动技师学院暨大中专毕业生实训基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并获得了政府支持。

第三, 组建劳动技师学院是哈尔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需要。随着哈尔滨市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对高、精、尖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复合型的技术工人需求日益增加, 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因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发生的合理流动, 农村富余劳动力随着社会发展需要的转移, 对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需求在不断加大并升级, 因此建设一个高层次就业实训基地, 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突出公共实训和技能培训的核心功能,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原则, 为社会从业人员提供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也符合哈尔滨市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的要求。

二、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的发展思路

2010年是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发展建设的起步年, 也是学院科学谋划未来、努力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年。哈尔滨市委十二届八次会议提出的“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及“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 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的总体目标, 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 紧密围绕哈尔滨市新的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 结合学院实际, 努力运筹和谋划学院的未来发展, 总的思路是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就业引导、服务战略、复合为本。

发挥优势, 就是要充分发挥原有四所学校的办学优势, 巩固原有的招生就业渠道, 办好原有的名牌专业和重点专业。同时在立足自身原有优势的同时, 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不断扩展新专业。在做大现有优势专业的基础上, 结合哈尔滨市七大支柱产业的需要, 围绕大项目进一步开发电气维修、建筑施工内业资料管理和室内设计等专业, 进一步巩固传统优势专业。在新专业的开发建设过程中, 继续坚持以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以哈尔滨市大中专毕业生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契机, 在打造品牌专业, 培养精品学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使学科建设更加规范、科学。经过努力, 使传统专业富有生机, 名牌专业影响面广, 特色专业优势鲜明, 接续性专业前瞻性强, 高新专业地位领先, 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哈尔滨市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突出特色, 就是要在全面抓好技工教育的同时, 进一步突出劳动技师学院技能实训特色, 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强化实践技能培养, 通过投入充足、先进的建筑测量设备, 建设电气工程系实训室18个、创建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场1个、建筑仿真实训室3个等实习、实训场所, 为学生创建技能训练的硬件条件。通过强化实训教学改革, 加强各实习、实训环节的有效衔接, 努力探索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重点的实训教学新模式。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第1、2学年) 在校内完成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训课程的学习, 理论课程达到知识必需、够用、面宽, 实验实训课程重视基本操作技能, 融“教、学、做”为一体, 达到操作规范、熟练、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第二阶段 (第3学年) 到企业一线岗位顶岗实习, 全面提高综合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同时紧紧抓住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与哈尔滨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实训基地同步规划、一体建设的机遇, 不断拓宽学院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 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技能提升纳入学校的视野, 进一步完善学院的功能。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 促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强化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 满足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终身学习的需要。

就业引导, 就是要把就业放在学院办学指导方针的首位, 一切为了就业, 一切为了促进就业, 努力打造厚基础、宽领域、高层次的就业创业平台。以企业需求为宗旨,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各专业要依托行业优势, 本着为地方、为行业服务的原则, 探索性地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 实施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要加强岗前培训, 顶岗实习前, 各专业教研室与企业相关人员一起就安全生产、厂规厂纪、常见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常见设备操作规程等进行指导说明, 强化顶岗实习的规范化。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获得真实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 促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 同时增加对社会的了解, 增强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企业的需求吻合, 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零距离对接。要牢牢把握就业导向, 围绕着就业调整专业设置, 围绕着就业安排实训课程, 特别是围绕着就业开展大中专毕业生培训, 使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动手练技能、定向促就业”, 走向社会、实现人生理想。加大联合办学力度, 走出校门、走出哈尔滨市, 开放式办学, 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 把学院的触角直接延伸到就业市场。

服务战略, 就是要按照市委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战略, 努力为哈尔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以松花江为纲, 一江居中, 两岸繁荣”的战略构想, 为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院新校址位于松花江北岸, 呼兰利民开发区内, 是北跃战略的重要区域, 要按北国水城的要求, 积极争取资金, 搞好学院规划建设, 建设美丽的校园;要围绕科技创新城的建设, 努力培养能工巧匠, 把哈尔滨市科技创新的成果变为现实。哈尔滨市南拓工业发展布局对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学院双城校区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应主动对接, 找准方位, 直接服务。以劳动技师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为例: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是提高粮食产量,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 劳动技师学院要充分发挥培养农机应用人才的传统优势, 积极开展“送技能下乡”活动, 通过劳动技师学院的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农民工的素质, 为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而努力。

复合为本, 就是要把培养复合型的知识技能人才作为学院的主要办学目标。以“学习丰富人生、知识规划人生、技能创造人生、劳动幸福人生”为育人理念, 通过与学院周边的高等院校开展联合办学等形式, 使技师学院学生能够多接受高层次的理论教育。同时, 要充分发挥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实训师资的优势,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为大中专毕业生提高就业技能和创业实践提供条件, 使学院培养、培训的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 又有较强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此要加强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 利用各种平台和机遇, 对学院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 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 使大批青年教师发展成为学院的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积极利用学院校企合作培训的优势, 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校做兼职教师, 不断充实和完善学院的教师队伍。同时, 还要不断加强国际合作, 力争走出国门, 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 以提升学院的办学层次。

课程整合技能培养 篇8

关键词:中职焊接课程体系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一)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素,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课程体系调整必定受到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制约。

1.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通过网络查询、企业参观、问卷调查、毕业生走(信)访、会议交流、参观交流等多种途径展开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每年各地需要焊接人才最少60萬左右,而目前全国有关院校相关专业培养的初、中、高三个级别的焊接技术人才最多 15万人,供求比率是 1/4,供不应求趋势明显,且高级焊接人才比例过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焊工“用工荒”的现象屡次被电视新闻媒体提及。

2.岗位及岗位能力,知识结构调研分析。对省市、全国10多家企业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 90%以上的企业迫切需要是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设备操作及维修保养,装焊、铆接等焊接准备工作、焊接质量检测工作、基层一般管理工作、基层工艺执行工作,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综合能力强的焊接高技能人才。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多种技能训练。

3.对学生职业素养需求调研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几乎所有企业都认为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虚心好学、善于沟通、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习惯、团队协作精神是企业员工必备素质。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4.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现行的中职焊接专业课程体系依旧是文化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三种类型课程构架,文化课比例30%、专业理论课比例30%、实训课比例40%。课程设置仍就按照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的学科制课程设计,课程内容也缺乏针对性和专业特色。文化课、理论课比重过大,实习实训课程比重过小,文化课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环节体脱节,课程内容没有特色,导致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脱节、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企业技术需求脱节、学生的技能水平滞后于企业技能要求、学生的行为素养不符合企业作业规范等等问题。学生可能面临毕业即将失业的窘境。这就要求我们应按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培养为基础课程体系,并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设置课程模块,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改革的可行性

焊接加工专业普遍成立较早,是中职院校的骨干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有成效。为了实现专业与企业、学业与就业、学生与员工的良好对接,中职院校普遍探索并实践了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学生岗位技能的逐步提升。

2.双师型师资“养成”效果明显。中职院校焊接加工专业通过内培外引、企业锻炼、培训比赛等方式着力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整体素质,初步建成了一支技高德厚的教师队伍。

3.实习实训条件满足现行教学要求。中职院校焊接加工专业普遍拥有焊工实习基地,设备较为齐全,能够满足实习教学任务需要和焊接结构生产加工需求。

4.校企合作稳固有效。由于专业特点,中职院校焊接加工专业以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多种方式开展了校企合作,部分院校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了上述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优化了师资结构。

上述特点使得中职院校完全有能力完成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

二、指导思想

中职焊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模式改革,重构以核心课程为主体、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项目化、模块化、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使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学院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三、改革的目标

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养技能化、人才培养素质化的双化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改革,重构与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技能培养为核心,素质养成为基础的“软技能+硬技能”双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模块,设置与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紧密相关的课程及教学内容。通过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高技能焊接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实施计划

(一)创建课程体系架构

以“企业用什么学生就会什么”为原则,设计课程体系架构。通过对企业调研数据归纳统计,总结出焊接企业选用人才的主要依据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只有职业技能高超、职业素质良好的毕业生才会受到企业青睐。对接企业用工标准和要求,确定焊接专业课程体系架构为软技能+硬技能,即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双技能培养课程体系架构。

(二)设置课程模块

根据课程体系架构,“以学生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为原则设置重点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软技能模块—职业素质课程模块和重点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硬技能模块—职业技能模块课程。

1、 软技能—职业素质课程模块

软技能即为学生从职业生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和行为素养等内在能力,是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考量学生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对接焊接企业员工素质,以“必须、够用”为标准,进行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为核心技能构建和职业素质培养夯实基础。软技能课程模块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文化基础知识课程,二是思想道德素质课程,三是行为素养课程。

软技能模块—职业素质课程模块,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规范的行为习惯、健康积极的阳光心理、人格品质、健康的体魄、正确积极职业观、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以及开展职业活动必须的文化素质。职业素质课程以课堂授课、拓展训练、专项教育、文化艺术活动等多种方式贯穿于教学及日常管理中。

2.硬技能—职业技能课程模块

硬技能既是学生从事职业生产活动所具备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使学生职业能力的外在表现,是职业能力的核心部分。通过对焊接行业企业岗位设置、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要求的调研数据进行总结,提炼出 “精操作,懂工艺,会维护,知管理,明安全”五大焊接岗位核心技能要求,并围绕五项岗位核心技能要求,按照“必须、够用”的尺度,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精简、压缩和删除重复交叉、不适应岗位需要的内容,增加和整合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内容,重点开发职业岗位核心技能的内容,使教学的内容更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的发展。硬技能课程模块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专业技术知识部分,主要教授专业技能形成所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专业技能部分,主要教授从事某一岗位工作所必须的操作技能。

(1)专业技术知识课程模块

专业技术知识是专业技能形成的基础和支撑,围绕“精操作,懂工艺,会维护,知管理,明安全”核心技能要求,对其形成所需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确定焊接专业专业技术课程及课程主要内容及培养

目标。

(2)专业技能课程模块

焊接专业学生岗位能力主要表现为岗位操作能力和岗位实验能力。为了進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验能力,设置焊接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并确定相应的技能训练课程。本课程模块包含七个部分:一是认知性实训,二是钳工实训,三是铆工实训,四是焊接工艺实训,五是焊接综合实训,六四综合实训、七是实验。

对以上确定的7项技能训练,可采用岗位实景教学,四阶递进训练方式,即“岗位实景、四阶递进”的教学模式。“岗位实景”是将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生产车间环境进行布置,学生实训规范按照企业生产规范制定,学生实训课题模仿企业生产内容,学生实训方式仿照车间生产方式,营造强烈的企业生产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四阶递进”是采用认知性实习—专业实习—岗前实习—顶岗实习四个循序渐进,依次递进的技能训练步骤,从实现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逐步递进。

职业技能课程模块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在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专业技术课教学和专业技能课教学交叉递进,相辅相承。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尽可能贴近企业生产第一线,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企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使职业技能课程模块更完备、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适用性、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彩云.焊接技术课程问题及教学设计的改进.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2]王铁军.中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上一篇:如何写经济下一篇:快速提高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