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课程设置

2024-08-19

法学课程设置(共12篇)

法学课程设置 篇1

一、法学核心实践技能课程分类

在美国, 管理法学院的机构为美国律师协会 (简称ABA) , 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ABA以法学院学生应具备的核心实践技能为标准, 梳理美国法学院已开设的实践类课程, 归纳出11类讲授型技能课程。通过这一分类可较好了解理论中的核心实践技能如何通过课程实现。 (1)

第一类为问题解决类。可培养技能如下:案件分析;确认委托人目标;策略性规划, 尤指学生在实践、道德及纯法律问题解决时的策略性选择;学生对纠纷现存和潜在解决途径的认知与选择;看待法律实际问题时的多维度视角, 法律规则原则的灵活运用;对比学习诉讼、仲裁、调解、调解-仲裁等多样化纠纷解决方式。

第二类为法律分析与推理类。可培养技能如下:掌握法律原理本质及其在整个法律体系的地位;掌握法律推理技能, 即纠纷的确认与分析;分析法律与经典案例, 将之运用到待解决的法律问题中, 并完成书面法律分析;了解法律渊源及司法解释。

第三类为法律研究类。可培养技能如下:在短时间内找到有效的研究工具分析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掌握整个法律研究过程, 即如何辨认法律争议、进行研究策略设计、对问题展开有充分材料支撑的分析, 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观点。

第四类为事实调查类。具有该类设计目标的课程可培养技能如下:具备调查与委托人案件相关事实的能力;能制定事实调查计划、能体系化确认潜在证人、证据及其他信息源;能对事实信息排列优先顺序;能熟练的开展证人访谈、起草书面质询等其他证据开示请求。

第五类为沟通交流类。可培养技能如下:能随着话题的转变而采用领灵活的沟通方式, 能够灵活处理诸多沟通问题;能提升口头辩论技巧;能创造有效沟通创造条件;在沟通过程中, 能够辨认与评估相关事实, 发现法律问题;通过沟通, 能分析与挑选恰当的法律决策, 能设计与实施既定的法律行为;在书面沟通中, 有恰当的重点和得当的语气;能够写出指示清晰、逻辑连贯的有力主张。

第六类为咨询类。可培养技能如下:培养询问技巧以搜集事实, 培养咨询技巧以帮助委托人做出法律决策;了解沟通能力的重要, 让委托人感觉亲切自然, 从而有助于为委托人提供咨询。

第七类为谈判类。可培养技能如下:树立律师是问题解决者的理念;熟练掌握律师技能, 能评估案件, 并拟定谈判技巧与策略;熟悉纠纷解决的多样化形式与运用技巧。

第八类为诉讼及ADR程序类。可培养技能如下:掌握庭审程序与技能, 包括如何拟定庭审策略、引入与处理证据、与证人访谈等;识别并采取步骤解决在审判前出现的问题。

第九类为组织与管理法律工作类。可培养技能如下掌握组织管理技能, 能较好规划, 进行市场及人事管理。能组织、维持与重组办公室的文件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争取与维护委托人的能力;能监控律师事务所管理, 包括整理公司文件与记录、资金监控、质量监控、收费策略等。

第十类为辨认与解决道德困境类。可培养技能如下了解与道德困境相关的问题;在审判过程中贯穿遵守道德规则的考虑;能辨认法律实践中的多重道德困境, 并预备有恰当解决方案;能有效与委托人沟通, 识别导致咨询效率不高的委托人心理和经济原因等。

第十一类为价值类。可培养技能如下:能识别经济、心理和制度压力对法律职业行为带来的障碍。了解律师在当前社会制度下, 如何能够有效为社会提供服务且费用可以为大众接受。

这一分类主要用于教学研究, 在实际培养方案中, 法学院无需对应这十一种类型一一设置讲授型实践技能课程而是根据十一类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 灵活设计课程, 力求使培养方案囊括核心培养目标。

与讲授型实践技能课程花样繁多项目相比, 实践型项目相对单一, 主要包括: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实习实训。实践型项目最大特点是对实践技能培养的全面性。因为实践型项目多通过实战或模拟实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法律问题, 自然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

二、讲授型课程与实践型项目设置序位

讲授型课程通过教师对技能的讲解加上学生对技能的练习, 完成实践技能的知识储备。在知识储备基础上进行实践型项目训练, 使得学生有基础有能力独立解决复杂实案, 从而进一步强化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讲授型课程因种类繁多, 亦有内在设置顺序。最为基础的讲授型课程为:问题解决或决策制定类、法律分析与推理类、法律研究类。这三类课程不仅培训学生的核心实践技能, 也为学生学好部门法打下方法论基础。这类课程多放在法学院一年级上学期, 作为必修课程内容予以重点培养。

基础性讲授型课程完成后, 学院会为学生设计事实调查类、沟通交流类、咨询类、谈判类、诉讼及ADR程序类课程。这类课程多放在一年级下学期完成, 这类课程训练的实践技能课直接为学生一年级暑期参加实习实训、二三年级参加法律诊所、模拟法庭打下基础。

辨认与解决道德困境类课程及价值类课程多放在二三年级培养。这两类课程在学生具备一定法学专业知识基础上再进行培训效果更加, 因为这两类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基本法学专业知识及素养。

讲授型课程与实践型项目在培养序位上有所区别, 但又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例如讲授型课程中的问题解决或决策制定类、法律分析与推理类、法律研究类为诉讼类课程打下知识基础, 而诉讼类课程中的典型练习方式之一便是模拟法庭。以美国北达科他大学法学院为例, 该学院通过律师技巧课程 (Lawyering Skills) 在一年级上学期先开设问题解决或决策制定类、法律分析与推理类、法律研究类课程内容, 为学生独立分析研究个案打下方法论基础。在一年级下学期便培训诉讼类课程内容, 诉讼类技能讲授部分结束后, 教师会设计模拟法庭部分考核学生对于诉讼类技能的掌握程度。

三、美国法学院培养方案实例

(一) 波士顿法学院的律师技能课程

波士顿法学院一年级开设3学分的必修课律师技能课程。该课程既包括法律研究与文书写作讨论课, 也包括模拟法庭。课程通过课程讲授、密集型动手练习培养学生的法律研究与文书写作技能。课程采用小班教学, 每个班不超过15个学生, 学生在指导老师帮助下学习如何从专业角度分析复杂法律问题。研讨课上由实践律师将自己大量的研究与写作经历带到课堂。每一次研讨课后均要完成针对性写作作业, 让学生有计划分步骤的锻炼写作技能。 (2)

在法律研究与文书写作技能告一段落后, 学生将进行模拟法庭培训。学生将与富有经验的老师一起通过小型研讨会的方式开展调查研究、撰写上诉书、准备案件的口头辩论等。模拟法庭法官有学生、律师及老师共同组成。上诉书写作过程是模拟法庭项目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帮助一年级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法律研究与写作技能, BU法学院设立了法律写作研究员项目 (Legal Writing Fellow Program) , 该项目运行至今已经成为了BU法学院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源之一。研究员每周都会主持并出席若干研讨会, 而且会定期与学生会面讨论每一次课堂 (法律研究与文书写作讨论课) 布置的写作作业。除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和一年级的模拟法庭外, 研究员还会给有需要的一年级学生提供诸多建议和帮助, 以便他们顺利度过充满挑战的一年级生活。

写作研究员是由法学院学生自己担任, 多来自二年级。这些研究员在暑假要先接受文书写作老师的培训与指导。研究员的指导工作质量也会被老师评价并给予信息回馈。

学生进入二年级后, 还可以参加校内的模拟法庭竞赛。整个赛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比赛中, 每一个参赛队首先要为自己代表的一方撰写上诉稿,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上诉辩论。模拟法庭法官由三年级学生、老师和律师组成。选拨出来的前32名学生可以参加到后一阶段比赛中。该阶段比赛共分五轮, 从第二轮起采用逐轮淘汰。每一队均需要针对竞赛问题, 挑选一方撰写上诉稿。但在前两轮中, 有机会为任意一方提供口头辩护。两轮过后挑选出8队, 挑选出的队伍将分4组在老师组成的法庭面前再次辩论。在决赛与半决赛中, 由法官担任模拟法庭的法官。法官多由联邦上诉法庭及循环法庭法官担任。

(二) 哈佛法学院的法律诊所项目

哈佛法学院的实践技能课程设置丰富多彩, 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法律诊所教育。实际上, 哈佛是世界上法律诊所最多、诊所教育最发达的法学院。它的诊所教育之所以成功, 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诊所课程与技能知识储备型课程及部门法配置合理, 联系紧密。

例如其环境法律与政策诊所。该课程为4个学分的, 有明确的前置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以下课程的一门方可参加诊所学习:环境法课程、环境实践技能、方法与争议课程、国际环境法课程、最高法院与环境法课程。 (3)

环境法课程是以讲授为主的选修课程。它做为环境法导入课程, 集中介绍为解决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全球气候变迁等环境危害而设立的各种法律机制。课程讲授主要集中于联邦环境法和该领域的经典案例。

环境实践技能、方法与争议课程, 也是以讲授为主的专业选修课。课程以一个现实的环境项目为线索, 从各利益群体的角度分析项目所涉及的不同法律利益。这样做的重点并不是为了强调环境法的理论知识, 而是为了锻炼学生解决环境法问题的实践技能。

国际环境法课程是以讲授为主的专业选修课。课程主要探索在国际视角下的环保法律问题。课程首先为学生讲解国际法本质、国际环境法制度构建及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再重点教给学生分析具体的国际环境问题, 如: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等。

最高法院与环境法课程是以讨论课形式开展的法学专业选修课。在讨论课上学生们将学习美国环境资源法塑造过程, 广泛阅读与讨论经典高院判决, 并深度分析经典案件的上诉稿及律师的口头辩论。

基于前置课程所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技能, 环境法律与政策诊所为学生提供了在真实生活中开展环境法律工作的机会。诊所学生主要从事以下工作:参加政策性项目、法律法规起草、环境权利手册指南编纂、参与诉讼、准备证人证言、与委托人访谈、出席并参与行政听证等。诊所委托人包括:州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研究及政策机构等。每一期的诊所学习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不尽相同, 可能是气候变化, 海底钻探、水源保护等。

除了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外, 实习实训也是典型的实践项目。在美国法学院实习实训一般自一年级暑期开始, 因为通过一年级学习, 法学院学生已经掌握基本部门法知识, 并完成核心是实践技能知识储备。法学院会依据自身资源条件, 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包括联邦、地方法院、公司及律所。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表, 安排时间在假期及开学期间完成实习兼职。实习实训没有学分, 作为学生的经历载入简历, 这段经历为用人单位所看重。

考察美国法学院核心实践技能课程设置与实施对我国设计此类课程大有裨益, 可以总结出设置什么、如何设置、设置序位等重要问题的通行经验。

注释

11 ABA,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Law Schools and the Profession:Narrowing the Gap, ABA Press, 1992.

22 波士顿法学院JD项目培养方案http://www.bu.edu/law/central/jd/programs/legal-writing/.

33 哈佛法学院JD项目培养方案http://hls.harvard.edu/academics/curriculum/catalog/index.html.

法学课程设置 篇2

一、需求岗位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教学科研岗位。

二、招聘条件

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行优良,吃苦耐劳。

2.全日制应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本科、硕士均毕业于法律类本科院校法律类专业,年龄不超过28岁。

3.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4.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三、招聘程序

1.报名时间:6月8日至6月14日。

2.报名方式:通过电子邮件或纸质简历报名均可。

3.面试考察考核:按照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教学科研岗位人员考察考核要求和程序进行,时间另行通知。

4.体检安排:面试考察考核合格人员按要求进行体检。

5.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公示。

6.公示结束后,通知拟聘人员办理相关手续。

四、招聘形式及待遇

1.本次招聘人员与重庆立欧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签订《聘用合同》,由重庆立欧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派遣至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工作。

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法学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83-02

一、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初探

案例教学是教师将案例作为授课的参考题材,以案例事实作为获取知识的依据,通过师生互动探讨案例中的问题,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我国法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最早源于美国的判例教学法,该教学法于187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朗道尔首创,至20世纪初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企业管理学等领域,其形式与内容日趋完善,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其基本做法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教师在课前安排布置案例的讨论;第二步,学生根据一定的判例索引摘录相关的判例的内容;第三步,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实践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可以适时、对症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阐释法学知识,例如课堂列举案例法、课堂讲评案例法、课堂讨论案例法、庭审旁听案例法、模拟法庭教学法、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法律诊所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在法学案例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起着互为补充的作用。通过多种不同方式的案例教学,可以将法学知识的传播和法学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一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实际生动的案例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使学生置身其中,清楚认识到这些概念、原理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以增进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法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法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早已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然而,目前法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使案例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1.案例的选择不适宜。作为教学所使用的案例,应当经过精心的选择和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然而目前法学课程教学中对于案例的选择过于随意,且缺乏证明力。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教师主观方面的。案例的收集、整理、加工、更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还需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持。然而,在我国目前由于受到案例采集渠道、投入时间、精力、财力等的局限,使得获取案例的数量与质量大打折扣。此外,还有的教师在法学案例教学的远程中,往往忽视案例的典型性和适用性,一味追求案例的趣味性,使案例教学演变成为“故事会”,达不到教学目的。

2.案例教学的过程随意。有的教师在案例的采用上不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选用案例时,主观随意性突出,缺乏通盘考虑;还有的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事实上,由于教师总是处于传授者的地位,即使是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也显得过于主动,从介绍案情、提出问题到展开分析、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均由教师主导和把握,真正让学生讨论和思考的内容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感觉自己置身事外,由于没有真正投入到对案例的思考中去,当然也就无法有深刻的体会与收获。这些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运用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案例教学,只有在学生掌握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學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法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案例的收集。在案例的收集方面应当广开渠道,精心挑选目前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选择教学案例应当注意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典型性。目前教师收集的案例的渠道主要是书本、媒体和网络等。事实上,我们通过司法机关调取已经结案的相关案卷材料,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梳理、筛选后采用,这样获得的案例由于其更贴近现实,因而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此外,案例的选择还应服从于教学目的的需要,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运用最能反映相关案件事实和法律规范之间关系的典型案例,从而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相关法律知识尤其是重点难点的理解,并能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课中案例的运用。教师首先应当在课程设计上多下工夫。案例的选择和使用应当以引导学生深入发现和理解理论知识为目的。由于学生在初学时尚不具备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方式的运用应注意所选案例要紧扣理论问题,并且案例不宜过于复杂。例如在讲授共同犯罪理论时,可以通过一个案例设计不同情形,从而对应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不同共犯人种类,通过理论讲授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在案例教学时,教师仍然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虽然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打下基础,但是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要适时而充分地发挥驾驭课堂的控制能力,充分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因为学生有限的知识可能更多来源于书本,只是印象性的、感性的,学生课堂讨论有时可能偏离主题或出现错误,如果听任学生的自主发挥,那么预想的效果就会达不到。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适时控制,适当点出学生的错误之处,这实际上也是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思维。

在讨论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辩证地剖析案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案例教学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例如,在介绍《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并讲解了刑事责任年龄的理论之后,举出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讨论:某甲在14周岁生日当天晚上11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其后凌晨1点又盗窃3500元现金,通过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理论知识,判断某甲对于其所实施的这两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3.课后案例的点评。在整个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升华教学效果,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学生讨论完案例之后,教师针对学生所提出的观点以及理由作出评论,对于正确的观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对于提高学生今后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大有裨益,有利于下一次案例教学的开展。通过点评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案例,掌握法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更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恒.对法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2]易清.案例教学改革:法学专业课程质量提升的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

法学课程设置 篇4

关键词: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原则,依据,法学专业

近年来, 全国各法律学院都开始关注、研究法学实践教学。综合来看, 实践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其内容的角度,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 是指直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二是从其形式的角度, 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 是特指通过一定的实践工作形式 (包括真实的和模拟的)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1]本文探讨的法学实践教学是指传统的理论教学之外的, 以规范化的实践课程体系为载体,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方式。本文将围绕教学形式的核心内容———实践课程设置来展开。“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 如何使大学各门课程之间发生有机联系, 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 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根本问题。”[2]

一、法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原则

实践课程设置的原则, 既要体现高校课程设置的基本规律, 又要融合法学专业以及实践课程自身的特点。

1.目标明确化原则。一直以来, 中国大学法学教育都是一种“通识教育”, 一种知识灌输性的基础理论教育。以本科教学为例, 法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一般涵盖了各个主要部门法, 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等。教学内容侧重于法律概念、理论框架等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至于这些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过程, 少有提及。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是框架式的、顺序式的、完整的, 而实践中发生的案件没有一个和理论完全契合, 需要实践者去补充和修正。所以当学生亲身经历实际案件后会发现和书本理论的巨大差异, 无从下手。

应当说, 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非排斥的关系, 职业教育是在具备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使学生尽快地掌握理论知识。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 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 知识只有被适当地应用才表现为能力。能力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掌握、增长。学习理论增长知识, 实践训练培养能力。”[3]因此, 我们认为理论教学即通识教育是基础, 实践教学即职业教育是目标。

2.结构系统化原则。实践课程设置的系统化, 即结构完善、体系完整, 避免散乱无序。法学专业长期以来并非没有实践教学, 例如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几乎每个法律院校都有开设。但这样的实践教学形不成体系, 不具有完整性。首先从形式上看课程种类太少, 数量有限, 无法实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其次, 从开设时间上看, 传统的法学专业实践课程大多设在大学四年八个学期的末期, 无法做到全程实践教学;第三, 各项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和系统性指引, 单兵作战, 形不成合力。

3.形式规范化原则。“规范化原则是强调在运行机制上的规范管理, 包括实践教学计划管理、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以及实践教学制度管理。”[4]

在规范化建设方面, 相对于理论教学所具有的教学因素简单, 教材明确, 知识框架具体, 考核机制健全的特点, 实践教学完全不同:首先, 教学因素变得异常复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亲身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案件。参与主体除了校内指导教师, 还包括实践单位、校外指导教师、甚至是当事人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因素。那种教师手拿一本教材就可以讲一个学期的情况不复存在, 指导教师要不断根据这些变化着的社会主体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 教学内容的框架性增强, 具体性减弱。因为实践教学是学生参与实践, 实践问题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通过分析这些具体的案件总结出框架性的指导思路。因此, 相对于演绎式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更多表现为归纳式教学。最后, 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难以把握。与理论教学的效果评价主要靠期末考试这种结果控制的思路不同, 实践教学不可能有规范化的试卷作为考核依据, 更多的是靠实践工作的完成作为教学考核的依据, 所以实践教学更多的是一种过程控制。

目标明确化原则指明了实践课程设置的整体思路, 是一项宏观性原则;结构系统化原则表明了在目标的指引下所设置的各项实践课程的内部相互关系, 是一项中观性原则;形式规范化原则体现了具体实践课程运作过程中的要求, 更加细化, 是一项微观性原则。三者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了法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原则。

二、法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依据

(一) 宏观依据和微观依据

1. 宏观依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等法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法律人才、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涵养法律道德。法律人才的能力范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1) 思想素质, 即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和恪守职业道德的自律精神; (2) 法律素质, 即法律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对事实的探索能力; (3) 人文素质, 即广泛的知识背景、工具性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5]实现职业教育这一目标的核心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是法律人才能力的一个下位概念, 实践课程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来展开, 遵循“教学目标—学生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三步走的战略。具体而言, 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法科学生的能力集中体现为一个“辩”字。通过辩论活动能够综合地反映学生的材料搜集能力、文字驾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法律文书写作能力。目前高校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偏低, 关于职业能力训练的写作较少。原因是学生在写作时的针对性不强, 接触不到实际案件, 过于抽象。调研分析能力。法律人应该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捕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对南京市两级法院2002—2006年录用的法学本科生问卷调查来看, 凡是大学本科阶段积极撰写法学调研文章的, 到法院工作后都能结合审判实践, 写出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高的调研文章。”[6]人际沟通能力。法科学生普遍受当前司法考试等规范性考试的影响, 精力都集中在如何解决疑难复杂案例问题上, 而忽视了最基础的与人沟通的问题。法律职业者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当事人、与公检法办案人员沟通, 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2. 微观依据——学生的个性发展。

“大学课程的设置, 不能仅仅拘泥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还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知识、能力取向的基础上, 应以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为目标, 不断提升知识、情意、人性在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地位, 确保人的整体性发展。”[7]法科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关注社会弱者, 弘扬法治观念, 倡导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 匡扶正义。实践课程的特点是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应当关注通过让学生接触实际案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让他们感受到法治的力量。

(二) 外在依据和内在依据

1. 外在依据———社会需求与发展现状。

中国法学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步的要求, 以及国家和社会对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法科学生的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个人能力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关注度不够的因素, 还有高校在就业引导培训方面的不足, 但是这其中高校课程设置方面同样存在问题。高校好比一家工厂, 毕业生就像工厂生产出的产品, 这些产品是否畅销对路, 将遵循市场经济法则, 由市场 (社会) 的认可决定。因此, 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在培养方案的确定上以社会需要的人才能力培养为目标。学生就业过程中,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没有动手能力, 无法直接处理实际问题, 学生则抱怨学校没有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这样的矛盾为法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发出了信号, 尤其是在实践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当突出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内在依据———教学条件。

高校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尤其是实践教学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首先, 指导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实践教学, 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应当有所侧重, 应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和转变。另外, 还应当吸引更多具有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参与, 以弥补高校教师的不足。其次, 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应完备。从国外开展实践教学的经验来看, 实践教学是一项投入较大的工作, 它不同于传统的人文学科, 需要更加细致的教学设施, 如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课程都需要必要的基础设施满足教学需要。第三, 建立满足教学需要的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法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平台。任何实践性活动都是活动主体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所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 都离不开一定的活动平台。否则, 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就会因脱离一定的空间条件而无法进行。实践基地是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

实践教学是法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课程是教学的基础, 我们应当重视实践课程设置问题, 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建民, 李芽.论法学实践教学形式的完善和更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 (10) .

[2]雷呈勇.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7) .

[3]高勇, 王福友.论法学实践教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3, (4) .

[4]李小鲁.本科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以法学实践教学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 .

[5]田肇树.革新法学教育模式强化法学实践教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3, (2) .

[6]邱春艳.从法学院到法院有多远[EB/OL].正义网, http://review.jcrb.com/200801/ca668256.htm.

法学课程设置 篇5

关于法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的思考-以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教学实践为例

法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首要环节,要合理设置课程,构建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而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研究生学识、科研能力和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要加强学位论文的指导与管理,努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作 者:李艳梅 LI Yan-mei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刊 名:柳州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4(5)分类号:G643关键词:法学研究生 课程设置 学位论文 研究生教育质量

双语教学在法学课程中的尝试 篇6

关键词:法学;双语教学;法律英语

一、引言

经济的全球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语教学日益受到关注,并已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顺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重要力量。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文能力,激发学生用英语学习专业的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和英语水平。培养既能熟练应用英语又明晰法律制度的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已逐渐成为各法学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把双语教学引入法学本科课程,意味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将英语和法律完美的结合,因此实现这个目标并不轻松。

二、双语教学引入法学课程所面临的挑战

在法学课程中实现双语教学意味着法律知识和专业英语的融合,这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英文语体,即法律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用途英语,法律英语和日常英语相比,有着丰富的专门用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且夹杂着拉丁文,使法律英语的学习者和使用者在阅读英文法律文书和英美法案例时感到十分困难。

法律英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律英语中包含了丰富的专门用语,如Articles of Association(公司章程), Dividend(红利)等。此外,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是debenture一词,很多词典将其译成公司债券或债权证等等。实际上该词在英美普通法上的含义是指借款合同并且附有对债权人的财产担保。由于译者缺乏对普通法背景的了解,因此很难准确把握含义。

其次,有很多常用的英文单词在法律英语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例如,Consideration通常指“考虑、体贴”,而在法律英语中专指合同的对价或交易的对价。

第三,法律英语中经常出现古英语已达到省略的目的,如here,there,where与介词的结合形成了hereof,thereof,hereby等,使句子更为复杂、难懂。

第四,有些词汇在美国和英联邦国家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在使用时注意区别对待。如bankruptcy一词在美国既包括法人破产,也包括自然人破产。而在英国,bankruptcy在成文法上仅表示自然人破产,法人破产用corporate insolvency。

在国内市场上由于各类法律英语教材的资料取舍和难易程度不同,有的侧重于介绍国外制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不高;有的侧重于案例分析,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较高。有的教师主张直接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国外学者编写的教材能带给我们地道的语言表达和对某个学科独到的见解,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的法律语言,但是也存在着问题。

首先,国外原版教材没有中文注释,没有背景介绍,没有相应的语言技能训练,学生特别是法律英语初学者会感觉到晦涩难懂,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国外教材通常篇幅较长,不适宜当前的课时安排。国内教材通常面面俱到,一本书会涵盖各个法律部门,没有侧重,每个法学专业方向只能点到为止。有些法律英语教材就直接以美国法律制度为蓝本,以每个法学专业领域的一两个典型案例(通常是不完整的案例)为依托,这样的作品只能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来拓宽知识面,而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教材使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材、教学大纲、课件、教辅资料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所有法学学科都可以开展双语教学吗?

法学课程中引入双语教学固然能给学生在视野开拓和能力提高等方面带来很多好处,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法学的每门课程都能实现进行双语教学。不同法律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土壤。那些深深根植于我国故有法律传统的学科,如中国法律史涉及大量的中国古代法律文献,将其准确地译成现代汉语都难,何况译成英文。因此有些学科根本没有必要引入双语教学,而商法则不同。

首先,我国商法上的概念和制度大多是英美国家的舶来品,有直接的英文表述且制度相通。各国之间开展贸易和投资,在国际公约和WTO框架下,有着普遍遵循的国际准则。虽然具体到某个国家可能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但理解起来并不难。

其次,国际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英文版商法教材可供选择。尽管这些教材不能直接应用到课堂上,需要任课教师的处理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但这个处理的过程并不复杂。

第三,商法课程按照各法学院校的培养方案通常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学生通过前两年的积淀,英语水平都已有了显著提高,能够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以北外法学院为例,学生通过前两年的学习,英语均已达到专四水平。除此之外,在前两年的法学课程中还安排由来自美国的外教讲授的英美法概论和美国合同法,使学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对英美法制度和法律英语的表述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四、双语教学在商法课程中的探索

打破以往常规的教学方法,把双语教学在商法课程上进行应用,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英文能力。同时,通过采用英美国家法学院的案例教学法,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阅读英文案例的积极性,强化英文读、写、译的能力,同时领会英美国家法官在商法部门法重要制度上的把握。最终使学生学会用英文起草与商事法律有关的重要法律文件。

教师在设计教案以及制作课件时应以英文为主,必要时附上少量中文作为解释。在选择教材时应以英文原版商法方面的教科书为基础,并与我国具体制度相结合。

案例教学法是法律英语课首选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便于选材,可以通过Westlaw等数据库挑选出适当的案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案例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积累大量的单词和专门的表达方法。这里既要发挥教师的自主性,也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上要充分讲解案例中的难点和精髓,使学生领会法官判决中的逻辑推理和引申出的原则,同时也应给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机会。英国大学的法学院每个老师都要以Tutorial(导师个别指导)的形式带领学生讨论案例,学生被分成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案件,每组学生各有分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团队精神。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普通法案例中挑选出30个左右有影响力的案件,覆盖商法中各个重要制度。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4至5人一组,全班共分成10组,每组负责三个案件。每个学生在每个案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人负责陈述事实、有人负责指出案件的争议焦点以及涉及的核心法条,有人讲解一审和二审法官的推理思路等,教师提前对各组学生进行案例辅导,学生将最终形成的PPT在课上演示并讲解,效果比完全由教师讲解要好。

采用案例教学法,充分理解案例的来龙去脉并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通过学习案例学生能得到哪些启示,案例中确立的原则与我国法上相应的制度有哪些联系和区别,最终要上升到比较法的高度,这对授课教师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在条件成熟时,可尝试采用模拟法庭辩论的形式,每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案件中的证据进行抗辩,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换位思考的能力以及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采用案例教学方法的同时不能仅关注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例如在公司法领域的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尝试用英文起草公司章程和招股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模拟真实环境用英语进行谈判并撰写英文合同。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英文写作和翻译的能力,可以为学生毕业后到外资律所和跨国公司法务部门从事非讼业务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照本宣科;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接受训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相应的技能。

在讲解公司章程时,作者在开课前一周会将一份完整的外商独资企业的英文公司章程发给学生,使学生对章程先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课上,作者会根据英文章程中的重要知识点以及相关的普通法案例给学生逐一讲解,而不是根据传统的教科书去教授抽象、晦涩的理论问题。通过真实的、具体的英文章程范本使学生充分了解章程中的各项内容后最终领会章程的契约性、宪章性和自治性等理论问题。学生在阅读和理解章程的同时,英文能力能够得到不断提高,并最终掌握如何用英语起草公司章程。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在期末命题时打破以往传统的方式,偏重考察学生的法律英语技能,英文部分的比重要达到30%,已到达鞭策学生平时加强英语学习的目的。

五、结语

从培养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的角度,把双语教学带入法学本科课程中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客观上是可行的。教师在教案的设计、教材的选择、教学理念的转换以及教学方法的改变等方面要投入巨大的精力。知识的讲授、技能的训练以及师生间的互动将成为双语教学的主旋律,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制度和理论的同时,提高专业英文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汉霞,孙钰明.论法律英语在法学专业双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高教探索,2007,(06):122-124.

[2]Andrew Hicks & S.H. Goo. Cases & Materials on Company Law[J].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06):97.

[3]李克兴,张新红.法律文本与法律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84-85.

[4]张郁.浅谈高校法律英语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9,(03):391.

[5]肖鹏.法律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01):182.

[6]崔童鹿,郭鑫华.试论二语习得理论指导下法律英语教学中和谐心理环境的创设[J].河北法学,2007,(11):142.

法学课程设置 篇7

一、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的意义

(一) 有助于彰显法学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展法学教育以来, 对于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争议不断。各法学院一般都将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专门人才”、“高级人才”等等。这种界定不具体, 不符合法学专业的特质, 也不能很好地规范法学人才的培养活动。目前, 法学教育界基本形成共识, 普遍认为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法律职业人才。之所以这样定位有如下两个原因。首先, 高等教育的“专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是以学科为基础, 对应社会特定的职业需求, 把相关的知识组合成若干课程的体系。“专业”必须解决某种社会职业对于人才的规模性需求。在此方面, 法学专业也不能例外。其次, 法律的功能在于执行和应用。社会上执行和应用法律的活动本身是一种职业。正是社会对于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 才催生和促进了法学教育。所以, 法学教育必须根据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来培养人才。

当前, 将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职业人才也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第二条规定:“法学教育应当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 要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 坚持厚基础、宽口径, 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 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法律职业的种类很多, 如法官、检察官、立法机关和法制行政部门的公务员等, 而律师是最具代表性的法律职业。所以, 以律师为培养目标的教育, 最能突显法律的职业教育特质, 能够克服以往法律教育纯理论化、抽象概念化和远离法律实践的弊端。在当今中国法学教育全面转向职业教育的前提下, 地方高校法学院开设律师方向,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法律职业的同质性和知识背景的同一性, 导致律师人才与法官、检察人才具有互换性。在中国, 高水平的律师通过公务员考试就能成为法官、检察官、立法机关和法制行政部门的公务员。所以, 可以说培养律师人才就是培养法律职业的人才的代名词。

(二) 符合分类培养法律人才的改革思路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要求高校要分类培养法律职业人才, 并把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分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高端涉外法律职业人才”和“西部法律职业人才”。这明显是以职业特点为标准对法律人才培养所做的分类。这三类人才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应用与复合”。但是, 这三类人才类型的内部也必须目标多元, 规格个别化。“在全球化背景中的法学教育要完成的使命是发展一套成熟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其目标之一就是在保证基础性法律人才培养适格的基础上, 鼓励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化和多元化”[2]。当前, 分类培养是国家法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落实到具体高校的法学院, 分类培养与本科“低年级宽口径培养高年级灵活设置方向”具有异曲同工之效。本科“低年级宽口径培养高年级灵活设置方向”是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3]。“低年级宽口径培养高年级灵活设置方向”, 既是社会需求差异化、个别化、多样化对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差异化的必然要求。多样化应当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显著特点[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规定:“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高校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 就是要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机会, 为所有学生选择提供有效的专门指导, 要为所有学生的公平选择提供制度保障。”实施差异化分类培养, 就是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最好应答和诠释。高校应当尽可能地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现状, 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对应社会需要多样化、学生发展差异化有两种方式:一是不设方向的“宽口径、厚基础”的方式;二是“低年级宽口径培养高年级灵活设置方向”的方式。前一种是让学生自我发展个性、自我选择发展方向;后一种是引导学生差异化发展。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就是后一种方式。

(三) 有助于突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办学特色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日益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创意化的趋势。因此, 突出办学特色、培养个性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2012年3月21日印发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 (教高[2012]5号文件) 第三条第 (一) 项规定:“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要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办学特色是高校扭转和克服“办学千校一面、培养学生千人一面”的突破口。特色就是优势, 特色是个体存在的根据, 特色更是创造力的源泉。突出办学特色是地方高校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道路。

地方高校突出办学特色的路径很多, 其中对本校的长线专业进行调整并设置特色的专业方向是重中之重。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方向时, 地方高校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目前全国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方向的情况大体如下:一些理工、农林类院校设置了知识产权法方向;医学类院校设置了卫生法、法医学、司法鉴定、犯罪心理学等方向;财经类院校设置了经济法方向;海事、海洋大学设置了海商法、海洋法方向;外语类院校设置了国际法学方向;一线城市或其他律师业务发达大中城市的大学开设了律师方向。高校根据自身优势来调整或设置专业方向, 能高效率地整合和利用资源, 可使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化、知识背景个性化。这十分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各种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法学专业设置的培养方向, 一定要立足于宽口径的法学学科之上。律师方向的设置, 并不窄化专业的口径, 而要以宽口径培养为基础。本方向的学生在大一、大二所前修的基础课是法学16门主干课程, 其必须做司法考试准备, 这能确保其知识背景的综合性。对于律师方向学生更应当加强应用性和复合性知识的培养, 更注重对其进行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这正是律师方向彰显特色的地方。

二、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的条件及实践效果

广州大学是广州市政府所属的地方高校。其法学专业自2008年开始设置律师方向, 每年招生40—50人, 现已经有两届毕业生。下面以该校6来的办学经验为依据, 论述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应当具备的基础条件及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实践效果等问题。

(一)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的条件

1. 区域经济条件。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直接动力, 必须坚持区域特色, 体现区域特色。设置律师方向的地方高校应当是位于一线城市或其他经济高度发达、服务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大城市内。虽然这些城市的大量诉讼类律师业务可能由全国各地的精英人才来承担, 但是本地成千上万家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的法律事务外地来的精英人才可能不屑于做。本地方高校培养的律师人才可以填补这一职业空白。在为本地企业培养法律人才方面, 地方高校明显具有地利的优势。

2. 学校教学资源条件。

设置律师方向的法学院必须具有良好的律师学教学优势, 其中设有律师学院是开设律师方向的重要条件。现在, 广州等一线城市和其他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都设立了律师学院。律师学院一般承担三项律师教育任务:一是律师岗前培训;二是律师继续教育;三是律师学历教育。另外, 律师学院还承担律师学理论与律师实践问题研究的重任。这项任务最终也能为律师教育提供教学资源。以广东省为例, 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都设有律师学院。这类高校的法学专业开设律师方向就具备了最基本的教学与科研条件。

3. 社会合作条件。

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 必须得到当地司法行政机关、律师行业组织及大型律师事务所的协助。首先, 律师学院的设立, 必须得到当地律师协会、当地司法局的支持。这些行业组织和行业管理机关不但要授予本地方高校从事律师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资质, 而且必须把律师行业的培训费划拨给该高校作为办学经费。这是律师方向办学的基础性条件。其次, 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机关必须选派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和较高学识的著名律师做兼职教师。按律师方向培养学生, 需要开设系列的律师执业技能和律师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课程。这类课程必须由从业经验丰富的律师来担任。但是, 著名律师往往业务繁忙, 让其长期、固定地抽出时间到高校上课几乎不可能。这就需要为每一门课程聘任多位业务、学识水平相当的律师做兼职教师。根据广州大学律师方向授课的经验, 每年需要70名左右的著名律师、优秀法官等做兼职教师。对这些兼职教师必须制定考核评价机制, 畅通淘汰、引进机制。所有这些事项, 都必须得到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机关的支持。最后, 律师方向的学生必须到律师事务所跟随律师进行办案实习。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必须建立多家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基地。广州大学律师方向学生的办案实习, 每年需要20多家大型律师事务所的支持。

(二)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律师方向的学生培养效果

广州大学法学专业自2008年开设律师方向以来, 已经招收律师方向本科生6届近300人, 其中毕业学生80余人。下面以广州大学律师方向学生为例来说明地方高校按律师方向培养法律人才的效果。

1. 高中毕业生报考的积极性较高。

根据6年来的招生统计数据, 报考律师方向的学生明显比报考“大法学”的学生比率高 (1) 。前者的录取分数明显比后者高。根据招生政策, 广州大学每年必须向广州市投放60%的招生名额, 向广州市以外广东省地区投放20%, 向广东省外投放10%。从历年的招生情况来看, 录取广州市的“大法学”学生要比省内二本线平均高20分, 而律师方向平均要高25左右;录取广州市外的广东省其他地区“大法学”学生的分数要比省内二本线平均高30分左右, 而律师方向平均要高35分左右;录取广东省外的“大法学”学生要比当地一本线平均高20分左右;而律师方向要高25分左右。

2. 社会对于律师方向的认同度较高。

人们都普遍接受一个道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依此类推, 我们也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越是特色的就越是被普遍接受的。”全国设置律师方向的法学院并不多, 相对而言, 广州大学法学院设置律师方向就成为一种特色, 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2012年1月, 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专程来到广州大学考察律师学研究及律师方向学历教育情况。另外, 广州大学律师学院及律师教育在法学教育界的知名度较高。可以说, 律师方向的设置为广州大学法学教育形成特色、树立品牌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3. 学生的职业技能明显提升。

广州大学法学院为律师方向的学生开设了一批针对律师职业特点的课程, 包括律师模块课程、跨学科人文基础课程、“全学程”实践课程等。这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批判和跨学科思维, 注重综合性职业知识传授, 注重实践性技能的培养, 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 注重强化实践教学, 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课程的培养, 学生的上述职业能力明显提高。

4. 学生对从事律师职业的心理准备明显增强。

按律师方向招生, 学生入学前就确定了律师职业的方向。经过在校四年的以律师职业方向为目标的系统培养, 学生对于律师职业方向有进一步认识。在大三学年, 律师方向学生必须到律师事务所实习一个月以上。在实习期间, 学生可跟随律师办案或者在律师的指导下抄写两件律师办案卷宗并写出办案心得。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实习, 学生对于律师执业的环境有了切身体会。学生在实习期间已经看到了律师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执业难度, 这反而为学生毕业后将要从事该职业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通过四年职业教育的引导, 律师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意识有明显转变。到基层去、到公司企业去、到发生争议最多的地方去, 往往是他们就业的选择方向。

三、加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律师方向课程建设的路径

通过六年的实践和探索, 广州大学在律师方向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如下经验:紧密围绕提升学生律师执业能力的需要,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充分发挥校内外的优势资源, 适当开设跨学科课程,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大幅度增加应用型课程, 对每一门课都增大传授应用型知识的分量, 实施以案例教学为核心的系列教学方法改革, 全学程不间断开展实践教学, 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一) 强化人文素质课程设置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通过系列课程的教学来不断提高的。素质就是一个人的身心修养。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特定品质。它来源于知识, 来源于自我参与社会实践的体悟。一个人一旦具有了较高的人文素质, 可以按着社会规则, 充分运用、拓展所学知识, 不断增强个人能力。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 摄取广泛的知识, 是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律师方向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是一个值得通过实践不断研究和总结的课题。广州大学对于律师方向学生的要求是: (1) 除了完成通识类必修课程以外, 还必须跨学科选修6门通识类课程。学生可从学校开设的300多门通识类课程中任选6门。 (2) 必须完成两门法律方法类课程, 包括法哲学、法律方法论等。

(二) 增加应用型知识的专业课程

律师方向的课程体系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专业基础课程, 二专业选修课程, 三是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等16门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即跨模块课程, 包括法社会学、比较法学、物权法学、合同法学、证据法学、经济犯罪专题、犯罪学、刑事侦查学、司法文书写作、税法学、刑事侦查与司法鉴定实验、法律逻辑学、侵权责任法学、婚姻法与继承法学、外国法制史、比较宪法学、国际仲裁法学、世界贸易组织法学、国际知识产权贸易制度、英美商法 (双语) 、司考刑法导论、司考民法导论、司考诉讼法导论、司考三国法导论、司考宪法与行政法导论、司考商法与经济法导论、法律诊所、保险法学、法哲学、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专题、法学英语、法律方法论、西方法律思想史、仲裁法、外国刑事诉讼法学、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公司法学、社会保障法学、公安学、宪法案例评析、外国刑法学、房地产法、国际刑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国际民事诉讼法、国际金融法、海商法、刑法分则解释学。广州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律师方向学生从上述课程中任意选修30学分。

专业技能课程亦即律师模块课程, 包括中国司法制度、律师学、劳动纠纷律师业务、金融律师业务、房地产律师业务、律师口才与律师业务谈判、辩护学、比较司法制度、律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比较律师制度、企业法律顾问、律师合同业务技能、律师代理学、海事海商律师业务等。律师方向学生必须从中选修8学分。

(三) 课程大纲重点内容突出

如果把人才培养方案比作宪法, 那么课程大纲就好比基本法。它规定了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讲授知识点、所占课时、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内容。法学课程大纲把法学知识在有联系的各门课程的内容之间进行切割, 确定某一个法律知识点在哪一门课程里讲授, 此内容在另一门课程中就不要讲授, 以避免重复。律师方向课程的大纲应重点突出如下两个方面内容。

1. 刚性规定应用型知识点的讲授数量。

2012年3月21日印发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 (教高[2012]5号) 文件第三条第 (一) 项第3段规定:要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优化知识结构, 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我国传统的法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偏重于学术性知识, 对于每一个问题都要讲清沿革、意义、价值、本质、特征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与该知识的应用有一定联系, 但并不是应用本身。律师方向课程必须紧密联系社会需要, 直接回答该知识如何应用。因此, 律师方向的教学大纲必须规定:讲授的内容全部都是应用型知识点, 其所用占课时应当相对地增加。所谓相对地增加就是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减少或取消“沿革、意义、价值、本质、特征”等学术型问题的讲授, 把节约下来的课时用到应用型知识的讲授上。律师方向的教学大纲还应当规定, 必须把实践中最新出现的典型性新问题纳入课堂。

2. 刚性规定案例讨论的内容及所占课时。

2012年3月21日印发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 (教高[2012]5号) 文件第三条第 (一) 项第3段还规定: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思结合,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法律案例教学是符合法律知识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法律本来就是将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通过归纳、整理而上升为一般性规定的东西。通过案例来掌握法律, 最符合法律规则生成的路径。因此, 律师方向的教学大纲必须刚性地规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所占课时, 事先规定好教学案例内容和案例个数。教师授课前, 必须提前将案例发给学生, 让学生事先分组讨论, 上课时让学生发表关于案例解决的方案, 然后教师点评。学生通过思考案例解决方案, 讨论、感悟法学知识、培养对法律事实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四) 加强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

1. 教材建设。

编写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律师方向课程的教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特色的案例教材;二是律师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教材。对于第一部分教材, 可对刑法、民法、刑诉、民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商法、合同法等专业基础课编写课堂案例研讨教材。编写此类型教材的指导思想是:要选择较疑难的案例, 对于案例的叙述部分尽量简短, 对于案例的解决方案一定有争议, 一般要有两种以上观点, 并写出每一种观点的根据。教材不给学生一个固定的答案。这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思考, 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教材主要包括劳动纠纷律师业务、金融律师业务、房地产律师业务、律师口才与律师业务谈判、辩护学、律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律师合同业务技能、律师代理学、法律文书写作技能、法庭辩论和控制技巧、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技能、案例分析技能、法律信息整合技能等课程。编写这部分教材一定要由校内专任教师与实务部门的专家型律师联合编写, 切实增加教材的现实针对性和应用性。

2. 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的教学资源一般特指除教材以外对于教学起重要作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料等, 包括实验室、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视频等。律师方向课程的最有效的教学资源是模拟实验教学。这种实践课程包括模拟法庭和模拟办案流程与办案技术。前者比较普遍, 这里不作叙述。后者是法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建设一个法学模拟实验室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配置40至60台电脑, 与校园网联结;二是购买法律实践模拟软件;三是购买案例类型库或案件审判纪实录像资料。律师方向的实践课程可在电脑和网络上通过模拟手段来完成。

(五) 构建“全学程”实践课程体系

所谓“全学程”法学实践课程体系, 特指为法学专业律师方向的学生设置的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不间断地进行校内模拟实习与到法律实务部门实习的系列实践课程的有机组合。法学专业学生的课外实践非常重要。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规定: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确保法学实践环节累计学分 (学时) 不少于总数的15%。加强校内实践环节, 开发法律方法课程, 搞好案例教学, 办好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充分利用法律实务部门的资源条件, 建设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 积极开展覆盖面广、参与性高、实效性强的专业实习。广州大学为律师方向学生开设的“全学程”实践课程体系, 主要包括大一的读书报告, 大二的结案报告、模拟法庭, 大三的法律诊所、鉴定与侦查实验、学年论文, 大四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设计) 等。这些实践课程有教学大纲, 严格考核其教学过程, 有固定的教师指导。

参考文献

[1][3]关于全面推进广东省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意见[Z].广东省教育厅文件 (粤教高[2102]5号) .

[2]万猛, 李晓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11) .

浅谈中职法学课程考核改革 篇8

一、中职法学课程考核方式现状分析

1.考核形式单一。

考试是最直接的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法学课程在许多中职学校中属于考查课, 笔试考核多, 开卷考核多, 理论考核多。

2.考核内容偏重知识记忆, 缺乏灵活性。

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笔记、划定的范围、指定的重点, 考试时, 多以标准化考试形式 (判断、选择、案例分析等) , 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以至于复习背课本, 考试考课本, 无法实现学生技能培养目的。

3.考核成绩构成注重期末考试成绩或结果, 忽视实操性和考试过程。

多数中职学校考试课程成绩评定按百分制, “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一般考查课程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按4:6比值。平时成绩多由考勤、提问、作业、测验等组成, 我们往往看结果, 不看过程, 忽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创新。

4.考核主体的惟一性。

中职课程考核主体一般均为教师自己, 学生成绩的评定取决于老师个人。

二、中职法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1.考核形式多样化。

考核形式多类别、多阶段 (平时测试、作业测评、社会实践、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等) 交叉实施, 注重能力培养。我们可以尝试实施下列几类考核之一或多种模式结合:

(1) 模拟法庭。常规教学中模拟法庭被作为教学方法来使用, 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将其作为一种考核方式来使用。如:经济法教学中, 我曾使用过此种考核方式, 将学生按8~9人分成一组, 预先拟定模拟时间和时长, 让学生自己寻找审判案件或预先提供案例。期末考核时, 以小组为单位, 由学生自己分工还原庭审现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考核了学生应变能力、知识运用能力, 更发掘了学生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 利用模拟法庭, 还原法庭审判过程, 不仅加深了角色体验, 培养应用法律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可以真正领会法律的内涵。

(2) 辩论模式。辩论模式可分为双方控辩或自诉。在实践中, 通过学生多人答辩或个人演讲, 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完善知识结构, 加深学生对法学和社会的认识, 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 口试。有一些生活中常见问题, 如:入职面试问题、“父债子还、子债父还”、欠债必还等问题, 虽然表面上或许与法律没有太大联系, 但我们可以让学生以法律的思维逻辑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口试的方式, 既能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又让学生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体验、感受、运用知识。

(4) 论文 (调查报告) +答辩。教学中可采用项目驱动法, 选择相应的实训项目, 设定一个考查项目, 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 登录工商局网站下载一份公司章程并进行完善, 实际申请一份名称预先核准登记书, 给企业起一个名称, 最后进行可实施行性的答辩, 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体会公司的设立;或者让学生制定一份借款合同和保证合同, 介绍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注意事项……学生在进行创作时结合所学知识,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加深了知识记忆和理解。

(5) 建立社会等级考核制度。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 学生除了学校理论考核之外, 行业协会对学生也会进行一次测试, 学员在修完规定的课程后, 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借鉴经验, 我国法学类学校可以将学生考取专业资格证书作为考核, 非法学类学校可以通过让学生考取外销员证、业务员证、会计资格证等与法律内容有关联的证书作为考核, 建立激励机制。

2.考核内容的全方位。

中职法学教育有大量的理论知识, 以往都是过分依赖教材、教师, 学生缺乏自主性。改变考核内容, 使其倾向于对以往知识的理解和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上, 即增加应用、创新知识的考核。

3.科学评定考核成绩, 突出应用性。

2013年河南省将开展“知识+技能”考试改革试验, 研究以技能竞赛成绩、平时技能考核成绩和职业资格证书等折合成绩作为对口升学及应用型本科招生“知识+技能”考试改革中“技能”成绩的办法。因此改变考核成绩的构成, 评定学习成绩时, 适当侧重过程考核, 显得比较重要。避免学生只注重期末不注重平时, 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只注重分数不注重实施。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对法学考查课进行细化制度, 加大实训课成绩构成比例, 降低期末成绩考核的占分比例, 强化技能培养。对参加相应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证书的学生, 可将期末成绩认定为优或良。

4.考核主体多元化。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肯定, 教师的单方评价会导致学生的被动接受。如果我们采用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结合的考核方式, 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和谐师生关系。

三、考核方式改革总结

法学课程考核改革中机遇和挑战并存, 会遇到一些困难, 如:考核标准难以制度化、标准化;考核方法对考核对象能力要求较高;教学过程需要创新;合理安排课程, 准确定位教学大纲;丰富的教师群体……我们只有不断思索, 才能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万发炎.谈中职学校学生成绩评价模式的改革[D].九江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篇9

案例教学是教师将案例作为授课的参考题材, 以案例事实作为获取知识的依据, 通过师生互动探讨案例中的问题, 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我国法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最早源于美国的判例教学法, 该教学法于187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朗道尔首创, 至20世纪初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企业管理学等领域, 其形式与内容日趋完善, 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其基本做法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 教师在课前安排布置案例的讨论;第二步, 学生根据一定的判例索引摘录相关的判例的内容;第三步,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实践证明,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实践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 可以适时、对症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阐释法学知识, 例如课堂列举案例法、课堂讲评案例法、课堂讨论案例法、庭审旁听案例法、模拟法庭教学法、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法律诊所教学法等, 这些方法在法学案例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起着互为补充的作用。通过多种不同方式的案例教学, 可以将法学知识的传播和法学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一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实际生动的案例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 使学生置身其中, 清楚认识到这些概念、原理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以增进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法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 法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层出不穷, 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早已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然而, 目前法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 使案例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1. 案例的选择不适宜。

作为教学所使用的案例, 应当经过精心的选择和设计,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然而目前法学课程教学中对于案例的选择过于随意, 且缺乏证明力。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 也有教师主观方面的。案例的收集、整理、加工、更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还需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持。然而, 在我国目前由于受到案例采集渠道、投入时间、精力、财力等的局限, 使得获取案例的数量与质量大打折扣。此外, 还有的教师在法学案例教学的远程中, 往往忽视案例的典型性和适用性, 一味追求案例的趣味性, 使案例教学演变成为“故事会”, 达不到教学目的。

2. 案例教学的过程随意。

有的教师在案例的采用上不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选用案例时, 主观随意性突出, 缺乏通盘考虑;还有的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 坚持以教师讲授为中心,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事实上, 由于教师总是处于传授者的地位, 即使是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 也显得过于主动, 从介绍案情、提出问题到展开分析、得出结论, 整个过程均由教师主导和把握, 真正让学生讨论和思考的内容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感觉自己置身事外, 由于没有真正投入到对案例的思考中去, 当然也就无法有深刻的体会与收获。这些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运用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案例教学, 只有在学生掌握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法学理论, 来分析和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前案例的收集。

在案例的收集方面应当广开渠道, 精心挑选目前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 选择教学案例应当注意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典型性。目前教师收集的案例的渠道主要是书本、媒体和网络等。事实上, 我们通过司法机关调取已经结案的相关案卷材料, 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梳理、筛选后采用, 这样获得的案例由于其更贴近现实, 因而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此外, 案例的选择还应服从于教学目的的需要, 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充分运用最能反映相关案件事实和法律规范之间关系的典型案例, 从而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相关法律知识尤其是重点难点的理解, 并能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 课中案例的运用。

教师首先应当在课程设计上多下工夫。案例的选择和使用应当以引导学生深入发现和理解理论知识为目的。由于学生在初学时尚不具备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 这一方式的运用应注意所选案例要紧扣理论问题, 并且案例不宜过于复杂。例如在讲授共同犯罪理论时, 可以通过一个案例设计不同情形, 从而对应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不同共犯人种类, 通过理论讲授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 在案例教学时, 教师仍然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 虽然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但是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明确, 要适时而充分地发挥驾驭课堂的控制能力, 充分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因为学生有限的知识可能更多来源于书本, 只是印象性的、感性的, 学生课堂讨论有时可能偏离主题或出现错误, 如果听任学生的自主发挥, 那么预想的效果就会达不到。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适时控制, 适当点出学生的错误之处, 这实际上也是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 如何思维。

在讨论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 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辩证地剖析案情,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 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案例教学法,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使学生逐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例如, 在介绍《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并讲解了刑事责任年龄的理论之后, 举出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讨论:某甲在14周岁生日当天晚上11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 其后凌晨1点又盗窃3500元现金, 通过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理论知识, 判断某甲对于其所实施的这两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3. 课后案例的点评。

在整个案例教学中, 教师的讲解和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升华教学效果, 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学生讨论完案例之后, 教师针对学生所提出的观点以及理由作出评论, 对于正确的观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对于提高学生今后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大有裨益, 有利于下一次案例教学的开展。通过点评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案例, 掌握法学的基本原理, 能够更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摘要:法学教学的特征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目前高校法学课程案例教学中, 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使案例教学模式在当今法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应当注意案例的收集、运用与点评。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法学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恒.对法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1) .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篇10

一、经济法主要教学方法梳理

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二分的情况下,如何在教学上取长补短、因地制宜,以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学生,法学教育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当前我国经济法教学的不同方法,基本上都是来源于两大法系的制度特点,方法梳理如下:

第一,讲授式教学。讲授式教学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并附之以课堂讨论、指导阅读、论文作业、试卷考试和实习等手段。该种方法在衡量学生学业状况方面,是以学生接受老师课堂所教的知识为依据。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1],讲授法作为传统大陆法系的教学法,是具有自身的优势的。该方法符合法学知识系统性的特点,教师通过系统的讲授,从部门法的体系框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概念、具体规定等方面,有层次、有重点、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部门法知识。首先,此讲课方法传授知识速度较快,可在短期内安排多种课程。其次,讲授法重视理论学习,老师主要是在法律价值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法律理论和精神的探讨,使学生能够从根本上明白立法和司法准则。尤其在中国,法学教育是从本科开始的,学生不具备基本的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没有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的情况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成为主要的方法。一个没有基本学术素养和一直待在学校里的高中毕业生,是让人很难想象突然之间就能够以自己为主体,独立开展法学学习的,毕竟法学是一门关于社会关系处理的学问。法律规制既是理性化的,同时又是人性化的,找出二者的平衡点,是一个没有踏入社会的十八九岁的青年还没法独自把握的。所以,教师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再次,我国法律属于大陆法系,而该法系的法律渊源是典型的成文法,又被称为法学家立法,法学家主要由集中在大学的罗马法学家构成。一部大陆法系法律制度的创立,是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从概念到制度,再到具体规定这样一种逻辑展开的。法律具有严格的部门划分,各部门法中的概念、制度具有严格的区分和含义。大陆法学中很多基本概念与日常用语的使用方法完全不同,已经形成了一套专业的“法言法语”。这些反映到具体法律中,一般人很难理解。譬如,《物权法》的条文内容,就算是有一定法律基础的人,也不见得能理解透。法律来源于生活,但是法律的表达却具有很强的学术性,非经过系统学习是不可能理解的。大陆法系立法是由学者完成的,讲授法律的教师是由学者垄断的,他们的讲授也是偏重理论的。这种以理论为主的学习方式讲究的是以不变应万变,于此,和大陆法系的法学家立法传统遥相呼应。另外,讲授法教学经济成本很低,可以同时对多人进行大班授课,特别是对学生人数多的院校,可以节省师资。

第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讲授法的基础上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师生围绕着具体的案例展开讨论,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分析案件背后所隐藏的法律问题。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了教师上课时的满堂灌现象,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角色。从形式上看,案例教学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和热烈,避免了教师在讲台上卖力讲解,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尴尬场面。实际上,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式教学,学生必须自己主动地查找线索,理清知识脉络,找出问题的焦点,寻找答案,所以在学习中,当学生有了法学知识学习的方法,并且,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就会印象深刻。[2]但是,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对老师、学生的要求都较高。首先,老师在教学中要以案例分析为主,这就要求在备课中精选案例,设计好对学生的引导思路,并且所选案例要与教材讲授的知识点相吻合,不破坏该门课程讲授知识的系统性,不能漫无边际。[3]其次,学生要在课前对老师布置的案例进行仔细地阅读、学习,找出问题的节点,找出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找出法院判决的理由及争议点。另外,最关键的是学生要对案件做出自己的判断,发表自己独立见解,不能简单进行情况描述。要达到这个目的,学生必须从案例审判的整个过程到相关的法学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并将该节课所要学习的理论结合到该节课所讨论的案例中。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的学习所下的功夫应放在课前准备阶段。如果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案例教学在课堂上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很容易变得冷场,故此,案例教学必须和课程的考试改革结合起来。我们平时所习惯的期末一张卷子定成绩的考试方法,在案例教学法中就不能用,而应以平时成绩为主,按学生的课堂表现来打分。若不如此,就无法调动学生课前预习、准备的积极性。

第三,审判教学法。审判教学法指的是通过观看审判实际过程和模拟审判的方法来学习法律,它分为观摩审判和模拟审判两种方式。观摩审判是通过让学生直接观看法院现场审判过程,以切身体会来感受法律的具体运用。观摩审判时,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法官是如何判案的,争议双方是如何展开诉求的,辩护律师以及刑事公诉人如何进行辩论的。如此,学生可以将所看到的和自己所学知识对照,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更容易将生活和法律联系起来,将法律学活。俗话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眼看一次,比多少次说教都有效。当然,观摩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法律基础,一般要在掌握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基本知识之后方能进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还不能马上使用,在大三时进行观摩的效果较好。模拟审判是通过学生扮演角色的方法来学习法律,学生分别扮演审判员、当事人双方、代理人、辩护人、公诉人和证人,在各自的角色中感受各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以及案件审理过程中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转换。学生通过法律文书的制作,通过亲自进行法庭陈述、反驳,使法律事务操作能力得到提升。模拟审判可以将实体法与程序法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法律的切身体会,同时,学生在模拟审判中真切感受法律的庄严。

二、三种主要教学方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学内容及体系上具有其特有的属性,故此,在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审判教学法三种基本教学方法时具有特殊的要求。

首先,讲授法在经济法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理论知识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它与生活实践有一定的距离。理论体系的复杂性使学习者在短期内搞清它们显得很困难,尤其当学生在一学期学习很多门课程,并且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更难。经济法教材编排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理论性偏强,因此学生在学习时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和概括能力。经济法编排理论性强的原因,第一是因为它是一门新兴学科。经济法的发展从19世纪末期开始,历史很短。经济法在中国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法长期以来受到其他部门法学者的质疑,不被认为是一门独立的部门法,顶多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所以,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需花大气力在理论上说清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区别,在教学安排上使经济法理论部分占有三分之一的分量。二是由于经济法分则所包含的子部门法数量较多,受教材所限,不可能给每一子部门法较多的章节和字数,对各分支法的编写也主要是宏观概括,概括出它们的理论和制度框架,不可能对具体条文进行细述。为了让学生认清经济法存在的客观性,认清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区别,并对经济法的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就必须在有限的课时里,从理论上进行讲授,才能达到经济法的教学目的。故此,理论性所占比重较大,因此经济法教学必然要把讲授法放在首位。

其次,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教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案例分析可以以事说法,将法律规定与现实结合起来,直观生动。经济法教学中的很多内容是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的。比如,在反垄断法一章中,如果只是用讲解的方式来教学,可能就变成对条文的简单注释,效果不好。反垄断法的案例很多,比如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司法部诉微软”案。笔者在教学时就下载了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研读。学生在阅读这些案例的过程中,将我国的反垄断法律和这些典型案例的审判过程进行了对比,从法律适用到反垄断的诉讼进行了消化吸收。不仅是反垄断法,其他分则部分的部门法都可以用案例教学法来丰富教学内容。网络时代也使案例教学法成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很多的案例都可以在网上收集到。不过,教师在课前要对使用的案例要进行筛选,使其能够与教学内容相契合。还有,很多案例只有审判的结果和大致依据,没有审判法理的分析,所以还需要教师从理论上对案件审判的法理进行分析。如果问题设计得好,案例教学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精神; 如果问题设计得不好,那么学生就不能将案例的分析上升到理论高度,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讲,唱主角。

再次,审判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也有较好的效果。带学生到法院旁听,可以使他们能够切身感受经济案件的审判,将法律与经济活动联系起来。比如,笔者曾带领学生到法院旁听了一场美容消费者权利被侵害诉讼案件的审判过程。在该案中,消费者在一家美容公司办理了“贵宾卡”,享受终身免费美容服务,后来,该美容公司转让给了他人。收购人,对终身美容服务做出了不同的理解,要求消费者另外对美容化妆用品缴费。这个案例虽然很小,但是却具有代表性,因为它涉及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知情权等权利。通过观摩审判过程,学生受到了一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教育,不再认为该部法律是简单的,从而培养了学生对经济法学习的兴趣。除了外出旁听,模拟法庭也可用于日常教学中。经济法的模拟法庭不同于民法的模拟审判,经济法的案件审判结果牵涉的因素较多。比如,外商投资的案例,它不仅要依据外商投资法律规范,考察是不是属于国家允许投资的领域,还要考虑市场并购、国家安全、产业政策和市场融资等问题。这种案例就无法采取庭审的方式,而必须采取问题辩论的方式,让大家从各个角度来考虑政府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经济法教学中的很多内容,由于体现的是政府对市场监管和调控的内容,由此相关的法律决定是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做出的,而不是法院,所以这种模拟审判就变成模拟政府决策,必须通过问题辩论的方式进行。这是经济法审判教学的独有特点。此种模拟决策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相关的现行经济法律规定,还必须联系国家的现行经济政策,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案例最终的结论。这些都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能仅仅只懂得法律的条文规定,还必须了解并掌握国家当前的经济政策。

三、经济法教学方法的完善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经济法教学中具有不同的作用,讲授法虽然传统,但它适合理论教学,案例分析法和模拟审判法比较适合法律制度方面的教学内容,可谓各有千秋。在当前很多高校法律专业的教学改革中,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以三大教学法为表象的不同课程。比如开设的新课程有: 合同法案例、民法案例、商法案例等,这些都是以案例为名目的课程。还有以诉讼法、民法、商法、刑法模拟审判为名目的实践课程等。而原来的刑法、民法、商法等课程不变,只不过削减了课时,将减去的课时分配给以上以新名字出现的课程。从这种分类看,这种改革明显以教学手段的区分作为课改的核心,与教学内容的实质变迁无关。改革者认为原来以讲授法为主的经济法、商法等课程不变,严守了大陆法系的教学传统,新设立的案例课和模拟审判课又引进了英美法系的讲课风格,一举两得。但通过前文对三大教学法利弊得失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只存在是否与教学内容适合与否的问题。在法学课程的教学中针对不同内容,要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可能需要同时用到讲授、案例、模拟三种教学法,而没有必要将这些教学方法割裂开来,硬搬到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一个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综合性的,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说讲授法教学就是不好,案例法教学就代表了与英美的接轨。我们要的是“实”,而不是“形”。我们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教学上以讲授法为主是符合大陆法系学者立法传统的,英美法系的教学以案例分析为主是符合其不成文法和判例法传统的。

从辩证的角度看,无论对经济法教学还是其他部门法的教学来说,方法的运用应该是因地制宜。能教好学生就是好方法,而不存在新旧之分。从历史来看,讲授、案例、模拟审判这些方法没有一个是新出现的,都是老方法,只不过是在不同课程教学中用得多还是少的问题。如果只从方法论的角度,确实可以将教学手段划分为不同的方法,可是,又有哪些课程是单纯使用讲授法、案例法,或者是模拟审判法。中医治病讲究“望”“闻”“问”“切”,能治好病就是好办法,且不可墨守成规。我们的法律教学方法为何还要搞什么先进和落后之分呢? 正确的经济法教学方法应该是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具体到每一个老师身上,每人所擅长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老师擅长讲解,有的擅长案例,实在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

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那种包罗万象、适用一切、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法学理论素养和法律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是法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法律职业的特定技巧、道德和思维的二重性。对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既需要具备法学理论探索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在工作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同时,还应当具有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和素养。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有效帮助,需要案例和模拟审判教学法的帮助,而法律工作者的职业思维方式,也无法通过学徒式的教育来获得。法无定法,法随社会在不断发展。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法律知识应随着法律的修改而不断补充,与时俱进。只有具备对法律制度的综合分析和法律推理能力,学生才能一生受用不尽,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故此,法律教育在培养学生依法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把培养法律思维能力作为核心。可谓学无定法,教无常法。

法学课程设置 篇11

关键词:中职法学;项目化教学;课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法治国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中职院校法学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增加我国专业技能人才的法学修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助

力。但是目前一些学校盲目开设法学课程,由于没有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意识培养方案,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可以适应社会需求且具备法律知识的技能人才。基于此,对中职法学课程项目化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尝试寻找出一条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

一、项目化教学的设计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针对一个完整项目工作进行实际操作来完成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及整个工作流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中职法学课程也应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中法律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掌握并运用法律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项目化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良好途径。

1.项目化教学的目标

项目化教学的目标要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在培养学生专业基础技能和基本法学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的训练,将专业基础知识与工作实践进行结合,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技能人才。

2.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

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要注重对技能的实际操作,在设计课程时,首先要对专业工作中涉及的法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各个部分相关的法律进行总结与分析,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并制定项目表。项目制定完成后,要做好项目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变。要对项目表的各项工作内容进行流程分析,将项目中的各项工序与学生教学培养计划中要求的能力进行联系,使学生在工序中学到其中的工作技能。将教学内容与项目工序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教学贯穿到整个项目流程当中,在项目中学到该项工作要求的岗位技能。在完成教学内容与项目内容的分析转化之后,就要进行项目课程的确立。在确立教学项目的过程当中,要将教学项目中的内容与工作中实际的项目进行一一对应,对于教学项目可以将其分解为几个课程或者以一门课程的形式设置。在课程中根据实际工作的各个工序来进行教学环节的划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项目化课程时,还要建立起项目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作为中职具备法律知识的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案,以学科基础课程作为基础,以项目课程作为主体,将培养职业型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抛开学术性的教学,将实践教学放置在人才培养的第一位。

二、中职法学课程项目化教学应用

1.项目的设计

中职法学课程展开应以专业岗位为主、法律意识融入为辅的方向作为开课的指导,遵循项目化课程的设计原则。教师在制定项目教学培养方案之前,要对相关工作岗位要求进行调查,并制定出相应的项目表。然后根据工作的具体内容来确立项目表中的每个项目主要内容,来进行课程的设计。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学的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教材的需要有着很多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教师自行编制教材来制订符合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学计划,减少学生在教材费用上的负担。另外,师资在项目课程中需要灵活分配,可以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配备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还可以聘请行业专家来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

2.项目的实施

项目的实施是项目化教学的主要环节,在此我们以检察官出庭公诉的项目教学为例来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简要说明。

在进行项目教学实施时,教师首先要对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收集,合理地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对案件做好相应的准备,对学生思考及分析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其认真地对待这项工作,较好地完成项目流程。教师还应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安排,努力引导学生在各个项目环节当中都学到相应的知识。例如,在检察官出庭公诉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对自身需要做的事情进行掌握,并结合法律知识来用法律语言对案例进行描述。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法律课程进行深入的思考,确保学生的体会能够更加深刻。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的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表现中出现的错误及偏差。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要对工作进行总结与拓展,在进入下一环节之前将本环节问题全部解决。

3.项目的评价

在项目工作完成之后,要对其成果进行评价与考核。对项目的评价是对项目与教学目的的达成程度进行的分析与评判。要以学生是否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获得了基本法律意识为标准进行评价。以原告为例,在完成项目之后要对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进行考查,是否能掌握出庭诉讼时所需要的法律意识和表达技能。在教师对项目成果评价之外,学生也可以进行组内互评以及自我评价。灵活的评价方式可以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准确。通过对项目学习的评价来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经验。

总之,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职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具备法律知识的技能人才。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开展,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自主进行学习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在其中自由全面地发展。项目化教学目前还处于发展起步的阶段,需要中职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将传统教学方式与项目式教学相结合,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戴月.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04).

(作者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贸学校)

法学课程设置 篇12

一、中医药院校卫生法学专业的医学课程设置问题

(一) 课程目标不准确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的指引灯塔、方向标[2]。在中医药院校卫生法学专业培养过程中, 医学课程的课程目标并不准确。纵观已经开办了卫生法学专业的中医药院校, 其医学课程目标即通过医学课程的学习, 具备基础的中医和西医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但是社会需求却是需要精通中医学、西医学与法学的专门复合型人才来解决实际的法律问题, 因此其课程目标的不准确设置导致社会需求与医学课程目标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二) 医学课程的内容存在不足

法学和医学作为最古老的两门学科,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法学和医学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但是中医药院校卫生法学专业不管是中医学课程内容还是西医学课程内容, 都鲜有因医学的发展而将课程内容丰富完善, 只是按照固有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医学课程授课, 课程内容显得滞后。

不管是中医学课程还是西医学课程, 使用的教材都是医学专业教材的删减版, 且内容版本陈旧, 名义为教材内容整合, 实际是章节选挑增删、内容拼凑、不成系统[3]。且各授课老师大部分单打独斗, 缺乏协作性, 讲课内容并不能有机结合, 更是让医学内容不成系统雪上加霜。

医学课程的内容与卫生法学专业设立初衷不相符合。其主要表现体现为医学课程的内容只是纯粹的医学内容, 不涉及任何法学内容, 而法学课程内容也大多只是纯粹的法学内容, 鲜有涉及医学内容。且医学课程的任课老师与法学课程的任课老师几乎没有课程内容的交流, 因此, 医学课程内容与法学没有有效的交叉融合。

(三) 医学课程与卫生法学实践存在脱节

中医药院校的卫生法学专业医学课程与卫生法学实践存在严重脱节。其课程包含法学课程、中医学课程和西医学课程, 虽不行医, 但是其专业人才多进入到卫生立法、卫生司法、卫生行政执法、医疗机构法律部门等实践性较强的单位, 多是需要运用医学理论知识来指导卫生法学实践进而解决相关法律问题。尽管中医药院校的卫生法学专业有实践课程, 但是更多的是去医院科室实习或见习, 只是运用医学理论知识来指导医学实践, 而不是用来指导卫生法学实践, 实践效果并不理想。

二、完善建议

针对中医药卫生法学专业的医学课程设置问题, 本文提出如下完善建议。

(一) 修正医学课程目标

医学课程目标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目标, 该目标第一阶段是通过医学课程的学习, 让卫生法学专业人才掌握医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具备基础的中医和西医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目标第二阶段是通过加深医学课程的学习, 形成系统的中医和西医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目标的第三阶段是在医学课程学习结束之后, 卫生法学专业人才通过所掌握的医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补充完善医学知识和实务能力, 进而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精通中医学、西医学与法学的专门复合型人才。

(二) 完善医学课程内容

第一, 授课老师应及时把最前沿先进的医学知识纳入医学课程内容;第二, 授课老师应丰富教学方式, 如借助影像资料、进行实地教学、分配小组作业等方式;第三, 应合理科学的编排医学课程教材, 同时还应针对非医学学生的学习基础, 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深入浅出使其易于接受[4];第四, 医学老师和法学老师应加强协作交流, 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 使在医学课程的内容上包含法学内容, 在法学课程的内容上包含医学内容, 同时应加强合作交流, 共同编写适合卫生法学专业的医学课程教材, 促进医学课程内容与法学真正交叉融合。

(三) 促进医学课程与卫生法学实践融合

卫生法学专业人才实践不应是因为有医学课程从而去医疗机构实践, 有法学课程从而去司法机关、律所等实践, 而应该是结合医学与法学知识, 树立医学与法学交叉融合的实践理念, 去卫生立法、卫生司法、卫生行政执法、医疗机构法律部门等实践, 进而运用医学课程所学的医学知识来指导卫生法学实践。[5]

参考文献

[1]王安富, 黄敏等.论医事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4) :434.

[2]李筱永, 王晓燕.社会视角下北京某高校卫生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医学与社会, 2013, 26 (4) :84.

[3][4]钱珍珠, 杨云滨, 施建明.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医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3:71.

上一篇:顶岗实习网络平台下一篇:极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