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的成因

2024-09-30

合同欺诈的成因(精选9篇)

合同欺诈的成因 篇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而任何经济交往离不开合同, 合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是商品交换最基本的法律形式, 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连接的纽带, 小到家庭主妇上街买菜, 大到政府部门代表国家采购国外商品;小到几块钱的买卖, 大到国家每年几万亿美元的进出口贸易, 合同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下, 人力, 物力和各种资源根据需求自由的在市场中流动。合同的特征正是平等主体之间自由意志的体现, 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所以合同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以信用为基础的合同在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便捷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个负面问题———合同欺诈。据有关数据统计, 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状况有所好转, 但信用依然不足, 尤其是合同欺诈等现象较为严重, 它侵犯国家、企业、个人的财产权, 践踏市场公平交易与诚实信用法则, 与我们目前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合同欺诈损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动摇社会的信用价值体系, 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 是我们搞好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的大敌, 危害如此严重, 怎样才能化解和避免合同欺诈行为的发生呢?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必须对合同欺诈有个全面了解, 才能对症下药, 本文试图通过对合同欺诈的概念、种类、方式以及成因的全面分析, 找到解决的方法。

1. 合同欺诈的概念和种类

1.1 合同欺诈的概念和特征

合同欺诈是以签订合同为幌子, 以虚构事实或制造假象掩盖真相为手段, 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以蓄意骗取公私财物占为己有为目的的不法行为。合同欺诈的关系中, 合同欺诈者和被骗者对合同的了解是不同的, 合同欺诈者正是利用了双方信息的不对称, 故意编造事实, 或者隐瞒某项事实, 来实施欺诈。被骗者基于错误认识, 自愿的履行合同。合同欺诈的种类和方式多种多样, 但它的基本特征是:一方主观有欺诈故意, 客观上实施了欺诈行为;由于一方的欺诈行为, 诱使对方陷入了一个错误的认识;被欺诈方由于错误的认识, 而做出了违反其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1.2 合同欺诈的种类

合同欺诈按照划分标准的的不同, 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

1) 根据主体的不同, 可以分为消费性合同欺诈和生产性合同欺诈。消费性合同欺诈的主体一方应当是消费者, 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欺诈;生产性合同欺诈的一方主体应当是生产者, 是生产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欺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进行消费时, 所遇到的欺诈属于消费性欺诈, 应当说消费性欺诈在普通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多一些, 感受更深一些。生产性的合同欺诈, 因为一方的主体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所以普通的消费者对此接触可能少一些, 但是它的危害性同样大, 因为合同的顺利签订和履行, 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企业财富相当部分体现在合同中, 如果在合同环节出现问题, 出现欺诈, 对企业的营利, 甚至是生存, 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2) 根据合同欺诈所承担的责任之不同, 可以把合同欺诈分为合同民事欺诈和合同刑事欺诈 (合同诈骗) 。在现实生活中,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 (刑事犯罪) 很容易混淆, 但是对他们的区分是很有必要的, 从事合同民事欺诈者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被处罚的主要是财产权, 而合同刑事欺诈承担的是刑事责任, 被剥夺的将是人的自由权和财产权。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两者进行区别:

(1) 行为人是否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具体行为。利用合同犯罪的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就无履行合同的诚意, 其只是利用合同这一方式骗取对方财物, 属于诈骗犯罪的一种类型。诈骗者考虑的是怎样积极创造条件将对方合同定金、预付款、押金、货款或货物骗到手, 其根本不去为履行合同创造条件, 属于空手套白狼;而合同民事欺骗中的行为人也具有夸大履行能力的言行, 那是为了增强对方的信任感, 促使合同签订, 这种情况下, 合同本身是真实的, 行为人具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和行为。

(2) 行为人是否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利用合同犯罪行为人在诈骗行为得逞, 财物到手后, 一般不会创造条件履行合同, 而是找准机会逃之夭夭, 合同民事欺诈者虽然夸大了履约能力, 但是在签署合同后, 一般会努力创造条件履行合同义务, 即使在现有条件和状况下履行约定有困难, 也会千方百计创造履行条件, 以避免承担违约责任。

(3) 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处分财物的行为。合同刑事诈骗者在获得对方支付货物、款项后, 常常会进行消费, 娱乐, 据为己有, 不会考虑自己的合同义务。而合同民事欺诈的行为人, 在获得货物后为按时履行合同, 支付货款, 并将签订合同取得的资金用于生产或经营支出上;如果是加工合同, 会把从对方当事人那里取得的货物进行加工、生产以履行合同的义务。

(4) 从主观角度看两者的区别在于, 合同民事欺诈者还有一定的合同履行能力, 并具有一定的履行意愿, 只是在履行的质量等方面, 存在欺诈;而合同刑事欺诈中, 欺诈者自始至终都没有履约意愿, 合同仅仅是其非法获得财物的手段。合同民事欺诈的社会危害性要小于合同刑事欺诈, 所以它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而合同刑事欺诈的社会危害性要大, 其承担的是刑事责任。刑法第266条规定, 欺诈公私财务数额较大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并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

2. 合同欺诈的手段和新特点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不法分子诈骗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由过去的一般纯欺骗型向高智能欺骗型转化, 欺诈花样越来越多, 越来越难以识别。合同欺诈的基本原理虽然很简单, 但是方式可算得上是五花八门, 无奇不有, 欺诈者为了让被骗者上钩, 无所不用其极, 想方设法使对方信以为真, 要识破合同欺诈的骗局, 必须对这些五花八门的手段有所了解, 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透过华丽的外表, 看到真相, 力求避免欺诈者得手。

2.1 放长线吊大鱼

先履行几个小合同, 求得对方的信任, 然后再进行大额诈骗, 被骗者往往因为以前几次交易形成的信任, 而认为对方信誉良好, 轻易就范。随着社会的进步, 这种方法又有了许多的改进, 一般的欺诈延续时间不长, 因为时间长了, 骗子们就会露马脚, 但是现在的骗子反其道而行之, 一个骗局往往会隐藏一年半载。最近发生的金佛案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案件发生在2007年, 刘女士是外籍华人, 三年前结识了深圳的一个张姓朋友, 几年来双方一直都有电话来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 刘女士渐渐把对方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 2005年的一天, 刘女士接到这个朋友的电话, 说有一批金佛想出手, 价值百万, 但是国内黄金管制, 不能兑换成人民币, 想卖给她, 到了2006年, 刘女士正好到大陆办事, 便和对方联系上, 等把金佛买到手后, 才发现是假的。原来刘女士所谓的朋友其实是诈骗团伙的成员, 为了博得刘女士的信任, 几年前就以各种理由, 和她套近乎, 骗局早已埋下。这个诈骗集团, 专门收集社会上名流富豪的名片, 然后以朋友或客户的名义和对方联系, 寻找诈骗对象, 慢慢求得对方的信任, 再进行行骗。

2.2 伪造身份, 假冒主体

诈骗者像是现实生活中的演技高超的演员, 为了让被骗者相信自己的身份实力, 费尽心思, 编造各种各样的情节;为抬高自己身份不惜血本, 包装自己, 以求得对方信任, 从而骗取巨资。其中2006年发生的一起诈骗案件中, 骗子竟然骗过了在商场上摸爬滚打20多年的商人, 事情是这样的:李先生是京城一家房地产老板, 他有一个地产项目虽然前景很好, 但是缺乏资金, 一直无法实施, 于是李先生想寻找合作伙伴, 这时候一个姓张的经理和他联系上了, 此人仪表不凡, 谈吐文雅, 自称是美国投资集团驻中国的负责人, 看中了这个项目, 两人一拍即合, 决定合作。李先生是经验丰富的商人, 开始调查这个公司的实力, 通过调查发现, 工商局确实有该公司备案, 而且还在北京一个高级写字楼租有办公室, 月租金四万元, 公司的保安非常正规, 李先生还亲眼看到了刘经理出示的公司在一银行的帐户, 显示几百亿美元。所有这些细节让李先生相信刘经理所说非虚, 所以当对方提出由他支付200万元作为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手续费时候, 李先生满口答应。得到资金后对方逃之夭夭, 李先生这才发现上当, 后悔莫及, 原来李先生所注意的细节都是骗子挖空心思制造的骗局。

2.3 狼狈为奸

这是由双方或多方欺诈人共同实施的一种欺诈手法。这种欺诈手法由数人分工合作, 而不是一般的单枪匹马, 先由一拨欺诈人假扮买方, 高价在被欺诈者面前购买某项商品, 让人误以为此种商品供不应求, 利润奇高, 然后由另一拨欺诈人再出现, 假扮卖方, 低价销售某种商品, 让人误以为有利可图, 被欺诈人因此上当。在这种欺诈中, 骗子利用的就是人们的盲目从众心理。此种欺诈多出现在日常的消费过程中, 人们常常称之为演双簧。

2.4 传真诈骗

即欺骗方通过电话, 传真、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先行发出订货要约, 然后恶意利用外地汇款的时间差, 先通过银行向对方汇去少许款项, 取得盖有银行印鉴的汇款单后, 再用刀片或涂改液更改为大额汇款, 用传真机发往供方, 或者与金融部门不法分子相勾结, 伪造承兑汇票, 供方收到传真来的汇款单或寄来的汇票时即发货, 当发现受骗时, 诈骗者在提货后溜之大吉, 失主追悔莫及。

2.5 移花接木

关于移花接木, 我们可以先看一个案例, 李经理是某废品回收站的经理, 一日接到电话, 对方自称是某企业的负责人, 称新引进了一批进口机床, 需要淘汰一批旧机床, 作为废旧金属低价卖掉, 李经理将信将疑, 于是提出看货, 对方于是领着李经理来到仓库, 仓库里确实有成堆的废机床, 仓库的看守还和负责人打招呼, 眼见为实, 李经理相信了一切, 为防止别人抢到生意, 凑足了10万定金, 交给工厂负责人。第二天, 当李经理兴高采烈的来到仓库的提货时候, 却遭到拒绝, 并且仓库空空, 这才发现中了圈套:仓库厂房都是租别人的, 货物已经被他们连夜运走, 骗子也没了踪影。

2.6 设置语言陷阱

欺诈方设置语言陷阱, 让对方受骗后也有口难辩, 在合同条款的语言表达上, 故意留下歧义。在签约时作一种解释, 在履约时又作另一种解释, 让对方打不得官司告不得状, 自认倒霉。如分期供货合同中“货到全付款”是货全到了才付款, 还是货一到就付全部款, 就有多种解释。

2.7 俏货引诱法

利用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 或者一些人或者单位急需一些紧俏商品的心理, 投其所好, 谎称能低价提供钢材、水泥、煤炭、名酒等畅销商品, 使对方贪图小利, 放松警惕, 急于签约, 从而骗取定金或者预付款。

3. 合同欺诈产生的原因

合同欺诈产生的原因很多, 从个人的因素来说, 和人的心理、性格、情绪、智商密切相关;从社会角度来说, 和整个社会的风气, 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关系;从制度制定的角度来看, 管理制度不健全也是重要原因。以下从人的因素、社会角度、企业管理角度对合同欺诈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

3.1 个人心理因素

社会是由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各色人等组成的, 要完成一件工作、或者一项事业, 离不开人们的相互信赖, 通力协作, 这种信任来源于相互的接触了解。对于交往次数很少, 相互了解不多的人与人之间, 存在防范和猜疑心理是正常的, 也是应该的, 因为彼此并不了解, 对于合同签订者来说, 和陌生人订立合同, 如果丧失必要的防范、警惕心理, 被表象迷惑, 轻信他人, 很容易让诈骗者得逞, 所以轻信和麻痹心理是合同欺诈产生的重要原因。

虚荣心理也是产生合同欺诈的重要原因, 最近发生的合同诈骗案件很多, 但是真正向警方报案的受害者并不多, 这主要是虚荣心理在作怪, 很多当事人担心向外界透露后, 会引起周围人的嘲笑, 会影响自己在单位或者公司的形象和前程。结果是诈骗者逍遥法外, 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从而放纵了犯罪分子, 无形中纵容了合同诈骗的发生。

3.2 社会因素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成为看不见的手, 调节着资源配置, 公司、企业、个人在市场中依靠辛勤劳动创造财富,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但是社会中却流传着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神话。一些人不是想着怎样脚踏实地的创造财富, 而是幻想一夜暴富, 电视、网络、报纸经常竭力宣扬一夜暴富的故事, 比如某人买彩票中了数亿元, 某人淘宝花几块钱买到几百万的珍贵古董, 人们信以为真, 这些宣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金钱至上, 不劳而获的社会风气影响了一部分人, 骗子们正是利用了某些人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 一次次的实施着诈骗。

其次, 有关市场主体资格的规章制度建立不完善。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阶段, 很多法律法规不尽完善, 具体的实施也不充分, 一些职能部门执法不严、查处不力。对合同欺诈案件, 司法部门执法不力、处理较轻, 破案率低。作为合同行政管理机关的工商部门, 对根本不具有开业条件, 没有履约能力的皮包公司不加认真审查就核准登记, 发放营业执照, 使合法营业执照成为欺诈分子用以证明自身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的一张王牌, 造成了市场的准入门槛过低。

3.3 企业自身存在问题

很多公司、企业, 建立时间短, 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得不够完善, 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对企业的日常事务, 缺乏有效监管, 对合同公章、文书缺乏必要管理。再加上一些管理人员有章不循, 管理疏漏, 马虎麻痹, 给行骗者以可乘之机。

有关的领导和其他管理人员水平低下。有些单位的合同的管理人员, 法律意识水平低下, 对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的经验不足、武断行事、麻痹大意;甚至贪图享受, 唯利是图, 中饱私囊, 不惜损害所在单位利益。据报道, 2004年, 印度同意以8亿美元的价格向俄罗斯购买前苏联时代航母“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 这一价格包括修复费用。然而施工开始后, 俄罗斯人以工作量增加为由多次要求加价, 费用迅速飙升至29亿美元。现在, 通过调查发现, 当时参与购买航母谈判的印度方面关键人物辛格准将显然中了俄方的“美人计”, 把印度的谈判价格底线, 提前私下透漏给了俄国方面, 给国家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4. 如何防范合同欺诈

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在相互的经济交往中, 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只要做交易, 就需要签合同, 签合同就有可能出现合同欺诈, 但并不能因此就不进行经济活动, 更不能因此也以欺诈手段对付欺诈行为, 应该有一个正确防范方法。防范合同欺诈可以从两个大方面入手, 第一,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 合同欺诈的原因在于, 全社会对诚信的重视不够, 合同欺诈正是社会诚信度不够的集中表现, 要避免合同欺诈就应当从根本入手, 提高社会诚信度, 形成诚信风尚。第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亡羊补牢, 被欺诈者自身要有所防备, 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以下几点, 可以有效防止合同欺诈:

1) 保持冷静的头脑, 放弃不劳而获, 一夜暴富的心态。通过劳动赚取合理利润, 如果签订某一合同能赚取不合理的超额利润, 就一定要保持冷静判断, 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因为利润越大, 风险越大。

2) 合同签订过程中防止欺诈的注意事项

(1) 签订合同时, 应严格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 不轻信对方, 不和来历不明或未加证实的一方订立合同。 (2) 在签订合同时, 严格审查合同内容。 (3) 企业签订合同时, 应严格考查对方的履约能力。

3)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制订一套比较完善而又严密的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

4) 建立诚信档案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监管体系, 整合工商、海关、商务、质检、金融、税务、劳动、司法等部门信息资源, 建立企业信用网络监管体系。按照企业信用监管指标体系和实施分类管理的要求, 在全国范围内, 统一防范体系, 统一技术标准, 统一监管平台, 通过联网, 实现资源共享, 时时监控, 进一步提高企业信用的自律功能。国内外任何经济组织和个人, 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上网查询任何企业的信用等级、资信状况和不良记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经济合同法是保护市场主体之间正常交往的实体法。因此, 各市场主体应该学习, 研究和执行经济合同法。在此基础上也应该了解合同欺诈的含义, 种类、手段, 以及防范方法, 以达到未雨绸缪, 增强自身免疫力, 免受合同欺诈危害之目的。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合同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合同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很多负面问题, 合同欺诈便是其中一种。本文对合同欺诈的概念和种类进行了详细阐述, 重点对合同欺诈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对合同欺诈的防范也提出了独到见解。

关键词:合同欺诈,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洪斌, 李少壁主编.常用合同法律风险分析与防范[M].暨南大学出版社.

[2]王利明.民法疑难案例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

[3]王利明, 姚欢庆, 张俊彦编著.合同法教程[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合同欺诈的成因 篇2

一、合同欺诈的常见手段

合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交换最基本的法律形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连结企业的纽带。合同顺利的签订和履行,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得以发现的重要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合同的运用便会更加广泛,但目前在合同订立和履行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损害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案件也越来越多,欺诈合同行为屡见不鲜,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大公害。

近几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合同欺诈案件占全部欺诈案件的50%,个别地方甚至达到80%以上。企业在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合同欺诈有以下几种:伪造合同欺诈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伪造合同主体、伪造合同内容等手法,凭空捏造或者虚构合同,骗取他人的财物。可以是伪造合同,直接套取他人财物;也可以是先伪造一份合同,并用此合同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骗取财物。货物引诱欺诈方利用一些单位或个人急需某种紧缺或畅销商品的心理,谎称能提供诸如钢材、汽车、铝锭、彩电之类的紧俏商品,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骗取对方的定金或预付款。这种打法使欺诈方伪装成供货方当事人实施的。

盗用、假冒名义盗用、假冒名义可以是假冒知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业务负责人,利用伪造的证明文体与对方签订合同;盗用他人盖好合同专用章的合同纸、介绍信、合同占用章,冒充该公司与他人订立合同;用他人已经作废或者遗失的合同纸、介绍信、合同专用章,冒充该公司的业务人员与他人订立合同;擅自刻制他人印章,冒充他人,打着别人的招牌与人签订合同。虚构主体欺诈方伪造营业执照,虚构企业名称、资金、经营范围等,采用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骗取他人财物。谎称专利技术引诱欺诈方虚构能带来高额利润的专利、高新技术,打着包技术、包设备、包培训、包回收、包利润的幌子,引诱对方签订合同,连续骗取对方的转让费、培训费、设备费。虚假广告、信息引诱欺诈方先发布虚假广告和信息,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骗取对方的中介费、立项费等财物。

虚构担保欺诈人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进而骗取对方的财物。抵债诈骗欺诈人先与对方签订合同,想方设法让对方先履行,待对方交付货物后,声称自己无力支付货款,愿以产品抵货款。对方被逼无奈,只好接受欺诈人的条件。此时欺诈人便以劣质产品抵货款,使对方蒙受损失。

二、合同欺诈的后果

合同欺诈行为有三方面的法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违法行政责任和犯罪刑事责任。合同欺诈行为的侵权民事责任侵权行为,一般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合同欺诈行为具备侵权民事责任的主客观要件。从客观要件看:

1、有侵权损害事实。欺诈行为造成被欺诈人人身和财产的不利益,即不良后果和不良状态。从钱财方面看,欺诈行为致使受害人对预期不利的规避由于决策失误而无法实现,或因欺诈而决策失误致使预期利益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其本质是损害了受害人动态财产的保值性和增值性;从精神损失来看,欺诈行为致使被欺诈人自由意思表达受到干扰,其结果是使被欺诈人人格受到贬低,威信下降。

2、欺诈行为具有违法性。即欺诈行为人作了法律不允许作的行为-破坏、干扰他人意思自由。

3、欺诈行为是损害事实的原因。因为欺诈行为,才使受害人钱财方面不利益,精神上遭受损害。从主观要件看:合同欺诈行为是故意而为,既表明行为人具有行为能力,同时表明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合同欺诈行为的侵权民事责任,主要方式有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害:

第一,对于返还财产,可以由受害人主张,以有利于受害人为原则,决定是否返还,实现减少受害人“财产的损失和浪费”的目标。

第二,对由于欺诈行为使受害人对预期不利的规避决策失误致使规避没有实现,或因欺诈而决策失误致使预期利益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三,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应适当损偿。按照民事协商原则和调解原则,这种责任制度将使受害人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同时体现了法律的威严。合同欺诈行为的违法行政责任合同欺诈行为的干扰使相对人的意思按照欺诈行为人设计的模式运行,相对人表达的意思实际上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行为人的意思。它破坏了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平等,破坏了等价交换的原则,破坏了交易的自愿性,破坏了社会信用。合同欺诈行为使参加交易的人没有安全感,使市场运行缺乏稳定的信用支持。合同欺诈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一是要承担一定的惩罚性经济义务,通过经济惩罚强制教化;二是对严重违法的要吊销营业执照,实行市场禁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示作用。

合同欺诈行为的犯罪刑事责任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属于民法和合同法调整范围,其承担的是一种民事责任。但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如果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及应受刑罚处罚性这三种性质时,行为人承担的就不只是民事责任,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鉴于有些合同欺诈行为破坏性很强,欺诈所获取的非法利益达到一定程度,我国1997年刑法第224条增设了对于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犯罪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理应受到刑法制裁。

合同欺诈的主要方式

同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包括:

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

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

4、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

5、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

合同欺诈的特点有哪些

合同民事欺诈有四个特点:

1、欺诈人发出欺骗性或虚假性的邀请,诱导对方向自己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采取欺诈手段实现签约目的。

2、欺诈人对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及有关关键性事实作虚假介绍,或者隐瞒事实真相,向对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致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承诺,以实现其订立合同的目的。

3、所签合同生效后欺诈人通过双方履行该合同,达到其获取不法利益的目的。

4、目前合同欺诈的突出特点是欺诈人一般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或具有一定的实际履约能力,同时可能还积极履行所签合同的部分条款,即通过履行一定的合同义务,从被欺诈方获得不法利益。

一种网上“包养男人”的游戏在一些女性白领中十分流行。作为女主人的她可以根据心情,随意亲吻、批评、责骂、鞭打甚至杀死包养的“男宝宝”。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网上养个电子宠物发泄情绪还是让人感到很“另类”。人们清楚网上“养男人纯粹是场游戏。而女性只不过是通过这种游戏,来抒发愤懑和不满。只是人们还是要问,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包养男人?

男人大多在光明正大的承认需要一个情妇,至于是不是真的去包养了,就不得而知。女人却仍然不敢大胆的说出:我也需要一个情夫。

同居久了的人说自己确信一夫一妻,却因为性变得太过熟悉,倾向于过一阵子就到外面追求新鲜的刺激。更为前卫的做法甚至是大方的告知伴侣,征求了同意后与亲密的朋友发生性关系,在里面寻求刺激。

女人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像丈夫一样爱她,并能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像情人一样关怀她,给她适时的浪漫与新鲜;像知己一样听她诉苦,给她安慰。

女人最想要的情夫是怎样的?在盛大的派对上,他身着白色西装,脸上带着那么一点点坏坏的、若有若无的笑。他轻挽着她的手,徐步而出。所有男人的嫉妒和女人的羡慕都包围在四周,而他好似没有任何感觉,有一点轻薄,有一点张狂地与男士们周旋,与女士们调笑,在流光溢彩中展示成熟男人的青春、少年儿郎的风情。他是花前月下最好的倾诉对象,他是风月场上最好的搭挡,他是让一个少女成为女人的最好引路人,他是年轻岁月里所有与歌声和欢笑相连的最好梦想。

女人别要老是想当老婆而不当情妇,何不也包养一个情夫?情夫具有丈夫所没有的一切优点。如果一个女人一生没有一个情夫,或者说一生心里都没有一个情夫,那么她不是个完整的女人。

自从盘古开天地,古训一再教诲:“所谓女子,当具有温良恭谦的美德。”在古代,多的是男子昂首弃妇、女子低眉追夫的故事,看得女人浊气郁结,恨不能剖胸一泻为快!

合同欺诈的成因及对策 篇3

一、合同欺诈行为的种类

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的种类多种多样,手段也是花样百出,从近年公司一些施工单位发生的合同案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伪造证件,骗取信任。前些年,行骗人利用建筑市场僧多粥少,施工单位找米下锅心切的心理,采取伪造工程招标批文、发包商证件等文件,主要以中介机构身份,邀约其参与竞标和交付竞标定(押)金,定(押)金到手后便逃匿。

钻入内部,寻找漏洞。个别外协劳务队伍由于长时间跟随,对企业内部上下关系、管理程序、人员素质等了如指掌,他们伺机寻找漏洞,巧设陷阱,以预支、借支等为由骗取工程款。

江湖义气,丧失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拉拢第一管理者,使其丧失警惕和原则,为其大额交易担保抵押、满足其随意包工、得到授权代理从销售方赊购材料卖给第三方等。

移花接木,虚构身份。行骗人用非法手段获得工程发包权,或以业主的身份发包工程,引诱对方垫资,当垫资到位后才露狐狸的尾巴,使投资方陷入困境。

联营为名,行骗是真。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单位,订立联营合同时,行骗人故意设置十分优越的条件,使人们在表面上和短期内看不出缺陷,当行骗人达到目“蒸发”后方知上当。

除外,还常见以制造违约,骗取工程质量保证金、以设置模糊条款,骗取工程预付款等等。

二、合同欺诈得逞的原因

1、主观方面的原因。

贪图暴利的心理。在现实工作中,在行骗者暴利的诱惑下,总有那么些人,将法律、风险等意识抛到九霄云外。轻信草率的心理。缺乏必要信任是痛苦的,但过分地相信别人,更是危险的。顾虑重重的心理。大多数单位被骗后,却不愿报案。分析其原因有的怕牵连领导,而宁可受损或私了;有的怕丢了乌纱帽,影响政绩;有的怕砸了牌子,影响企业声誉;还有的怕人财两空,报案抓了人,即便是打赢了官司,也挽不回损失。轻视麻痹的心理。一些基层单位只注重抓施工生产,忽视经营管理,让合同诈骗者有机可乘。自以为是的心理。一些基层单位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差,工作作风不实,自以为是,认为项目就是独立王国,任何重大事项都可擅自决定,造成单位上下政令不畅,给行骗者以可乘之机。

2、客观方面的原因。

制度不完善、体制不健全。一是纵欲恶劳、追求奢侈腐化畸形的欲望膨胀。二是市场准入、主体认证等制度还不完善,企业不能准确、快捷地了解对方的资信能力、经营状况等,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社会监管机构的力度有待加强。一是工商管理机关把关不严,使得一些既没有资金也没有场地的组织取得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为他们进行欺诈提供了条件。二是验资机构把关不严,使得一些根本没有资金的人获得了出资证明,为他们申请营业执照提供了便利。三是“三无”关系户不敢得罪。一些与工程项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人介绍来的外协劳务队伍,施工单位为平衡各种关系不得已而为之,出了问题往往也只有自己兜着。

三、合同欺诈防范的对策

1、夯实内部管理是防范合同欺诈的根本。

保持清醒头脑,淡化暴富心理。正确引导人们随时保持清醒头脑,市场经济靠的是诚实的劳动和合法的报酬致富,梦想一夜暴富往往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当诱饵,追求财富的同时必须保持平常的心态,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

增加准入成本,抵御经济风险。合同欺诈犯罪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成本因素,现实中犯罪分子往往只需稍加投入,就可随心所欲地实施欺诈,且成功率较高可谓一本万利。

严肃规章制度,提高执行力度。企业改革发展到今天,各种规章制度已比较完善,重要的在于落实,做到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处理问题对事不对人,重大事项民主决策。

注重素质培训,增强管理能力。从这些年的案件分析,造成合同欺诈的原因除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缔约对手缺乏应有的了解就盲目决策外,更主要的是一些基层单位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低劣所致。

2、完善外部制度是防范合同欺诈的必然。

完善市场制度,公开主体信息。进一步完善企业登记、企业认证、资金验证、信息披露、广告审查等制度,特别是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尽快建立企业认证制度。同时做好私法与公法的协调,在民法、公司法中增加和完善从业人员对业主的忠实诚信义务的有关规定,完善有关职务代理法律责任的规定。

提高司法效率,增强公力信赖。要提高刑罚的确定性、及时性和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作效率,严格执法。否则受害单位或受害人将由于追究犯罪旷日持久,费用高昂,而丧失对公力救助的信赖,不愿配合,使打击合同诈骗这类经济犯罪的难度加大。

深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环境。由于一些职能部门仍然存在官僚主义作风、腐败行为等现象,使合法经营者加重了经营负担,预期的收益过低,从而激发了一些人铤而走险,这是经济犯罪的根源之一,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规范约束管理职能和行为,为经济建设服好务、护好航。

培育商业道德,重建市场信用。合同欺诈不仅是信用危机,也是道德危机。新型的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其基本目标是促使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其核心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寻求义与利的平衡,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符合全社会利益的诚实信用原则,既需要法制的保护,也需要与市场相碰撞,才能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合同陷阱与防范全书》1999年5月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

合同欺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篇4

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签订合同达到欺诈的目的。合同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包括:

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

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

4、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

5、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合同民事欺诈有四大特点

一、欺诈人发出欺骗性或虚假性的邀请,诱导对方向自己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采取欺诈手段实现签约目的。

二、欺诈人对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及有关关键性事实作虚假介绍,或者隐瞒事实真

相,向对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致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承诺,以实现其订立合同的目的。

三、所签合同生效后欺诈人通过双方履行该合同,达到其获取不法利益的目的。

四、目前合同欺诈的突出特点是欺诈人一般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或具有一定的实际履约能力,同时可能还积极履行所签合同的部分条款,即通过履行一定的合同义务,从被欺诈方获得不法利益。

合同欺诈不同于合同纠纷合同欺诈也是通过合同的形式进行,但不同于合同纠纷。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看行为人有没有骗取他人财物、非法占有财产的目的,客观上是否采取了欺骗手段,有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不是惟一的标准。

区别一: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根本没履行合同的意

愿,签订合同只是为了达到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就是合同欺诈行为。如果具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只是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或主观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履行能力,虽经过努力仍不见成效的,则按合同纠纷处理。

信用卡欺诈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篇5

一、信用卡欺诈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

目前, 国内信用卡市场面临的风险形势日益严重, 案件逐渐增加, 犯罪手段不断向高科技、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趋势发展, 案件实施过程更为隐蔽, 手法不断更新, 信用卡欺诈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

二、信用卡欺诈类型

信用卡欺诈类型可以简单概括为:申请欺诈和交易欺诈两类。前者是指不法分子使用虚假身份、伪造证明文件或未经同意冒用他人身份申领信用卡的欺骗行为;后者一般分为未达卡交易、伪冒克隆卡交易、丢失被盗卡交易、商户套现、账户盗用不和非面对面交易欺诈等类型。因此, 信用卡欺诈类型简单包括虚假申请、伪卡、未达卡、失窃卡、非面对面交易、账户盗用、商户欺诈等。

第一, 虚假申请。虚假申请主要指使用虚假身份或未经同意冒用他人身份获取信用卡进行交易获取商品或服务的欺骗性行为。为了防止虚假申请的发生, 银行应要求推广员工亲核申请人身份信息、申请资料原件及签名, 以确保申请人身份及申请资料的真实性。

第二, 未达卡。未达卡是指持卡人提交没有收到银行卡或申明未开卡。如果, 该卡项下发生交易, 即被认定为未达卡欺诈交易。银行对于未达卡的风险防范工作, 应贯穿于卡的制作、保管、邮寄、交付、激活等发卡各环节。首先, 要加强信用卡申领环节的管理。主要是指各发卡银行的信用卡卡片、密码函基本都是采取统一外包邮寄的方式。而对非本人领卡的, 需查验、登记代办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其次, 要加强信用卡激活环节的风险控制, 应要求客服坐席人员在电话开卡环节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第三, 收单业务商户欺诈。商户欺诈相关的欺诈类型主要有恶意倒闭、虚假商户、洗单、信函、电话、网络营销欺诈、商户套现、侧录、卡号测试欺诈等。为了防范该类风险, 首先应加强对商户的巡视检查, 重点检查商户是否增加或变更营业内容, 是否存在移机行为, 有无接入可疑装置等;其次要加强对商户的交易监控, 注意分析比较特约商户的交易频率及其变化。

第四, 失窃卡。失窃卡指未经授权或同意, 冒用或盗用持卡人遗失的银行卡进行欺骗性交易。发卡行在接到持卡人提交的挂失申请书、银行卡被盗的申明或电话挂失正式生效后, 该卡项下发生的交易即认定为失窃卡欺诈交易。为了避免失窃卡欺诈的发生, 对于发卡银行来说, 主要还是应引导持卡人树立正确的用卡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第五, 伪卡。伪卡是指按照银行卡的磁条信息格式写磁、有效的银行卡进行交易的欺诈行为。持卡人声明一直持有银行卡, 否认进行过该卡号项下的交易或发卡机构证实从未发行的卡号账户有交易发生, 即认定为伪卡欺诈。

第六, 持卡人欺诈。欺诈卡指合法持卡人抵赖其银行卡账户下的交易行为。通常表现为两个合法持卡人相互交换银行卡并在不同城市使用对方的卡进行消费, 以造成自己没有使用银行卡的假象。

三、信用卡欺诈的防范措施

众所周知, 信用卡欺诈显然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违法犯罪问题, 尽管许多国家颁布诸多法律旨在保护发卡银行和合法持卡人的利益, 但信用卡欺诈仍然层出不穷。为了遏制信用卡欺诈, 最主要就是相关制度的建立和相关技术措施的采取来进行防范。而对于风险的控制, 一张信用卡的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 发卡前。首先, 营销人员把好第一道关。营销人员应注意防范是否有不合规的情况, 比如申请表是否是本人填写和签名的。对于营销对象的把握, 应尽量以大公司, 大企业的员工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为目标, 争夺优质客户;其次, 要建立严格的办卡程序。对于零散客户, 要求申请人提供房产证明、购房 (贷款) 合同、身份证件、大额存单等, 在核实原件后一定保留其复印件。对单位办卡, 手续可以适当简化, 但一定要与单位签订明确双方的责任的协议书。必要时, 可以通过电话调查和实地调查等手段进一步核实。

第二, 发卡中。把制好的卡片寄出后通过短信提醒客户卡片已经获批, 请注意查收或通过电话询问客户是否收到, 最大限度地避免卡片因在邮寄过程中丢失或被盗, 而被他人冒用。

第三, 发卡后。首先, 要加强对特约商户的管理。对特约商户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对违反协议的行为给予纠正, 必要时可中止或取消特约商户受理信用卡的资格;其次, 要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对授权及收单操作进行监督, 发现异常时必要时应及时止付最后, 建立有效的催收制度。对免息期即将到期的客户进行善意的提醒。对到期未还款的客户进行电话催收, 或寄发催款单, 并指导其正确还款。对于多次电催无效的客户, 要进行上门催收, 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 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对其以后的任何申请都予以拒绝。

摘要:近年来, 中国信用卡发卡量呈现一种“井喷式”增长。但信用卡风险发生的频率也伴随着发卡量的上升而上升, 进而导致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 认真研究信用卡欺诈的成因及控制对策是各商业银行在追求多发卡的同时应该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用卡,欺诈交易,欺诈风险,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陈世知.美国信用卡产业中的反欺诈管理.中国信用卡, 2008.4.15

[2]李红朝.信用卡欺诈风险状况探析.中国信用卡, 2009.6.15

银行卡欺诈成因与防范探讨 篇6

(一) 银行卡欺诈特点

1. 表现形式多样, 呈现复杂性。

银行卡犯罪已贯穿到银行卡申领、发卡、消费、管理等银行卡产业的各个环节, 表现形式包括犯罪分子侧录和买卖银行卡信息、伪造和盗刷银行卡、短信诈骗等, 也包括持卡人自身参与的非法套现、恶意透支等犯罪。从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判断, 银行卡犯罪罪名包括信用卡诈骗罪,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和非法经营罪等多项罪名。

2. 流窜作案, 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从目前情况看, 总体而言银行卡犯罪个案金额较小, 但案件数量较多。为规避警方打击, 犯罪分子跨区域流窜作案和买卖银行卡、身份证信息等, 使受害人难以及时发现自己被侵害, 给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增加了困难。例如, 犯罪分子往往在A地侧录银行卡信息, 通过互联网购买制作伪卡工具和材料, 在B地制作伪卡, 在C地等专人盗提资金。部分境内犯罪分子与境外犯罪分子勾结, 合作分工, 境外犯罪分子则远程遥控指挥境内人员作案, 手法多样并且隐蔽, 一旦盗取到资金立即转移至不同账户和境外, 对警方追缴资金带来极大的困难。

3. 犯罪日益科技化和多样化, 具有很高的隐蔽性。

随着银行卡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银行卡犯罪科技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犯罪手法多样化。从警方破获的银行卡犯罪案件看, 银行卡犯罪已从通过传统的消费刷卡交易犯罪、在ATM和POS加装秘密侧录器和盗码器等, 发展到通过木马程序病毒及网络平台购物、银行网站和购物网站克隆与钓鱼犯罪等高科技犯罪。

4. 犯罪呈职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等典型特征。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 银行卡犯罪已从单兵作战过渡到犯罪分子集团协作、分工明确、密切配合阶段, 成为犯罪分子的职业, 并且这一职业在网络和空间区域上不断扩延, 朝规模化、集体化方向发展, 增加了警方的打击难度。例如, 广州警方2013年破获的当年广东省内单笔最大银行卡诈骗案, 共抓获10名犯罪嫌疑。案发前夕, 应聘深圳某酒家服务员的团伙成员侧录过持卡人的银行卡信息, 发现卡里有超过500万元的存款后, 犯罪团伙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准备过程中, 犯罪分子事先通过网络虚拟空间, 从中山市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职员手里购入了一台POS机, 利用高科技手段破解了捆绑固话号码限制移机的程序, 将中山的POS机转移到茂名电白老家使用。团伙成员还专门召开了“战前动员会”, 明确分工, 一路由在茂名老家附近的山头上通过私拉电话线连接POS机和手提电脑上网;另一路派出10多名“车手” (在ATM机上取现的人员) 分赴广州、东莞、湛江、阳江、茂名等地的银行, 准备通过网上银行将赃款分散转账到事先准备的、冒用他人身份证件开户的180多张银行卡进行提现。

(二) 银行卡欺诈的主要手段

1. 办卡欺诈。

办卡欺诈主要体现在信用卡申领环节和开卡环节。传统的信用卡申领欺诈表现为不法分子利用招聘等方式手段利用、骗取他人身份证件或伪造他人身份证件, 通过篡改、伪造证明材料, 冒名向银行申领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的行为。目前除传统办卡欺诈外, 银行内部业务风险管理引发的办卡欺诈也值得关注。一是部分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工作人员未亲访亲核的疏漏, 通过假冒知名企业、国家企事业单位名义或虚构企业名称, 申请集体办卡;二是个别银行营销外包机构人员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骗领信用卡。通过上述方式, 实现信用卡开卡欺诈。

2. 伪卡欺诈。

伪卡欺诈是近年来发案率较高的一类银行卡欺诈案件, 指不法分子在非法侧录、窃取持卡人银行卡信息的基础上, 利用专业设备克隆或复制银行卡, 从而在ATM等自助设备提现或通过POS刷卡交易, 网络购物消费交易等方式窃取持卡人资金。犯罪分子非法窃取持卡人银行卡信息手段主要有:一是通过在ATM和POS等自助设备上安装假刷卡装置, 利用假键盘、针孔摄像头、高倍望远镜等, 窃取持卡人银行账号或密码;二是在POS机上加装读卡装置, 并偷窥持卡人密码;三是通过克隆银行网站、网络购物平台并利用木马程序钓鱼, 从而盗取持卡人卡号和密码;四是以高额授信额度为诱饵, 为持卡人代办信用卡后盗取卡号和密码。

3. 自助设备欺诈。

一是犯罪分子利用银行自助设备功能替代性、操作程式化、设置离行式等特点, 窃取持卡人银行卡信息制作伪卡, 这也是目前盗取持卡人资金的主要渠道;二是通过在自助设备插卡口处安装吞卡装置骗取持卡人银行卡;三是在自助设备上故意制造故障假象并张贴虚假银行客服电话, 要求持卡人提供银行账号及密码, 或骗取持卡人将其账户资金转到指定账户;四是分散持卡人在自助设备上办业务注意力并调换其银行卡等。

4. 电话和短信欺诈。

犯罪分子假借银行、银联、金融监管机构或公安机关名义, 发短信或打电话给持卡人, 谎称其银行卡在某处消费、卡的信息资料被泄露、涉及洗钱等犯罪嫌疑导致资金出现安全隐患等, 诱使对方在回电询问时泄露其账号和密码, 或诱骗持卡人将卡内资金转入不法分子提供的“安全账户”内。由于短信诈骗较电话诈骗成本低、发送范围广、命中率高, 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作案手段, 且诈骗过程环环相扣、步步引入, 极易诱骗到持卡人并造成巨大资金损失。

5. 网络欺诈。

网络欺诈是指犯罪分子窃取持卡人网上银行账号及密码后, 通过网上银行冒用卡内资金的行为。具体手段包括:一是通过在公共场所网吧电脑附近安置摄像头等方式偷窥持卡人网上银行账号和密码;二是克隆虚假的银行网站和网络购物平台, 并通过手机短信、欺诈性邮件或虚假支付网页等诱导持卡人登录, 骗取持卡人网上银行账号和密码;三是利用木马病毒等入侵持卡人个人电脑系统或银行内部系统, 窃取持卡人网上银行账号和密码;四是犯罪分子在窃取持卡人卡号及密码等信息后, 利用伪造身份证件在银行柜台申请开通网上银行, 并修改持卡人手机号码后盗取持卡人资金。

二、银行卡欺诈的原因分析

(一) 银行卡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当前, 我国在涉及银行卡问题方面的法律主要分布在《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中, 1999年也颁布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但总体上已不能适应银行卡业务发展和变化的需要。为弥补其不足, 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陆续下发一系列通知或指导意见, 如人民银行牵头或单独印发的《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规范和促进银行卡受理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等。尤其针对近年来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和银行卡犯罪不断发生, 人民银行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别发布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的通知》两个重要办法。但这些文件多属于部门规范性文件或制度, 仅对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系统内的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具有较强约束力, 并不能有效约束持卡人、商户、专业化服务机构的行为。

(二) 银行卡技术含量仍有待加强

目前, 我国发行的存量银行卡还是以磁条卡和磁条芯片复合卡为主。磁条式银行卡技术含量低, 防伪性差, 伪造容易。制造银行卡所需的磁卡读写器及程序盘在网上或公开市场销售, 常被犯罪分子用来作为伪造、变造银行卡的工具。

(三) 银行机构交易监控和风险预警能力欠缺

部分银行机构在对欺诈交易的监控识别上有所欠缺, 未向持卡人提供完善的账户变动及余额查询短信提醒, 风险监控手段和监控力度不足, 缺乏完善的交易监控系统模型和风险防范机制, 欺诈处置和止损不及时。这种功能服务和风险技术防控上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为信用卡欺诈交易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 银行机构对银行卡风险防范不到位

一是风险防范意识不到位。国内多数发卡机构及收单机构对风险防范的认识存在误区, 普遍存在重规模扩张、轻风险管理的现象。二是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存在缺陷。银行卡风险管理工作未能从全局角度出发, 未建立覆盖信用卡整个业务流程的风险防控体系。如发卡机构在办理银行卡业务时, 对持卡人未尽履行使用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 (如挂失、止付等) 的教育义务和宣传, 在未尽履行风险告知义务的情况下为持卡人开通网银、手机银行等非柜面业务, 非柜面支付渠道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等。

(五) 持卡人安全用卡素质有待提高

社会公众是银行卡的持卡人和使用者, 是防范银行卡欺诈案件发生的第一道防线。现有众多银行卡欺诈案件显示, 持卡人安全用卡和防止诈骗意识明显不足。如银行卡密码设置过于简单、银行卡密码外泄, 轻信来自网络、电话或短信的“中奖”、“退税”和“低价购买”等诈骗信息, 随意开通超级网银授权支付、快捷支付等非柜面支付渠道等, 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 在出现可疑情况或发生欺诈案件造成损失时, 许多持卡人不熟悉应急处理流程, 未及时采取挂失止付等应急手段挽回或防止损失加大, 也未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申请采取保全证据等。

三、政策建议

(一) 完善银行卡法律法规体系, 全面规范银行卡市场主体的行为

借鉴发达国家信用卡发展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银行卡法律体系。一是金融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银行卡管理条例》及必要的司法解释, 统一银行卡管理标准、风险认定标准、统计口径、信息披露、民事责任、业务退出机制和持卡人权益保护等内容, 并配套修订《刑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国家法律有关内容, 为银行卡风险管理和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二是通过法律法规或合同等对银行卡市场各参与方权利、义务和有关民事责任予以明确, 构建责任约束下的联合风险防范机制, 并使其常规化和动态化;三是尽快制定《中国互联网金融犯罪法》, 或在《刑法》中补充完善金融计算机犯罪的条款, 做到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二) 推进银行卡支付安全标准建设和技术升级

一是加快金融IC卡推广应用, 加快发行金融IC卡, 全面替换现有存量磁条银行卡, 提高银行卡安全性。针对我国过渡期发行的磁条芯片复合卡, 应尽快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 并逐步予以更换。二是我国监管机构与标准化管理部门应对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PCI-DSS推广进展加以研究和关注, 加强我国银行卡支付安全标准建设。同时, 应统一管理受理方风险, 支持受理市场的深度开发。三是以互联网支付清算系统统一互联网支付接口和安全管理, 探索建立银行卡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账户信息安全认证制度。

(三) 加强银行卡产业各链条的监管, 构建多层次联合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明确人民银行、银监会、公安、工商等银行卡主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分工, 形成对市场准入、业务技术要求、风险管理、持卡人权益保护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二是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 参照国际银行卡监管的先进经验, 建立和完善银行卡风险监管指标体系, 并将对发卡、收单各环节的账户信息安全管理检查和打击银行卡欺诈犯罪形成一种常规制度;三是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尽快建立互联网支付清算组织和系统, 统一规范和管理互联网支付。

(四) 加强银行机构业务管理水平, 提高风险防控与监测能力

提高银行机构在发卡、收单、外包、交易、清算各个流程的管理水平,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风险防控、监测能力。

一是逐步建立和完善账户信息安全管理体制, 确保账户信息与交易数据的安全, 防范银行卡内部操作风险。二是发卡机构加快推进金融IC卡发行, 以芯片卡替代磁条卡, 从源头上防范银行卡欺诈风险, 促进我国银行卡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应建立和健全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条件允许的, 可建立基于银行卡控制块 (BCCB) 安全机制下的安全监控系统。发卡机构在为持卡人开通账户交易手机短信提醒功能的基础上, 还应提供和开通账户查询手机短信提醒功能, 预警伪卡风险, 为持卡人实时掌握银行卡内资金变化情况提供便利。四是改进银行卡账户密码认证系统, 应考虑应持卡人要求对特殊支付渠道 (如“无卡支付”) 、借记卡交易客户等采用双因子认证 (2FA) 方式对持卡人进行身份验证。五是升级银行自助设备, 提高科技含量, 并尽快升级身份识别技术, 如利用指纹、虹膜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证, 提高技防水平。

(五) 强化教育宣传, 普及安全用卡知识

一是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通过各种渠道增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自我防范风险能力, 并在办理和使用银行卡时详细了解银行卡使用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二是发卡机构在开办银行卡业务和开通支付渠道时应切实履行告知义务, 确保持卡人知情权, 同时采取短信、电子邮件和网站等手段开展持续性告知和必要的风险提示。三是社会公众媒体报道有关银行卡案例时应发挥正面舆论导向作用, 剖析风险根源, 避免变相传递银行卡犯罪知识, 立足提高社会公众防范风险能力。四是银行卡产业监管部门、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 普及安全用卡和风险防范知识, 提高社会公众安全用卡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辛一.基于BCCB设想的银行卡外部欺诈风险防范[J].金融电子化, 2008 (10) :49-51.

[2]吴昊.银行卡欺诈与防范对策探析[J].中国信用卡, 2009 (16) :54-56.

[3]张雯, 王晶.银行卡诈骗行为的性质与立法规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10 (1) :91-95.

[4]王增国.银行卡欺诈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信用卡, 2007 (01X) :42-45.

委托合同中的欺诈及防范探讨 篇7

1.1 委托合同的种类

(1) 根据受托人的权限范围, 委托合同可以分为特别委托和概括委托。

特别委托是指委托人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数项事务的委托;概括委托是指委托人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的委托。

(2) 根据受托人的人数, 委托合同可以分为单独委托和共同委托。

单独委托是指受托人为一人的委托;共同委托是指受托人为两人以上的委托。

(3) 根据受托人产生的不同, 委托合同可以分为直接委托和转委托。

直接委托是指由委托人直接选任受托人的委托;转委托是指受托人为委托人再选任受托人的委托。受托人为委托人进行转委托, 除紧急情况下受托人为维护委托人的利益而需要转委托的以外, 应当征得委托人的同意。

1.2 委托合同的特征

(1) 委托合同是建立在委托人与受托人相互信任基础上的。

委托人之所以选定受托人为自己处理事务, 是以他对受托人的办事能力和信誉的了解、信任为基础的;而受托人之所以接受委托, 也是出于愿意为委托人服务, 能够完成委托事务的自信, 这也是其基于对委托人的了解和信任。因此, 委托合同只能发生在双方相互信任的特定人之间。

(2) 委托合同的目的是处理或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事务。

委托人委托的事务通常是与委托人有利害关系, 委托人不便或不能亲自处理的事务。关于委托事务的范围, 《合同法》解释上不限于法律行为。但是, 委托事务的范围也并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委托事务必须是委托人有权实施的, 且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行为。

(3) 委托合同一般是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处理委托事务。

受托人处理事务,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和费用, 而是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进行的。因此, 委托合同的受托人处理受托事务的后果, 直接归受托人承受。

(4) 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合同, 也可以是无偿合同。

委托合同是否有偿, 由当事人双方约定。如约定收取报酬, 则为有偿合同;如法律没有另外规定, 当事人双方又没有约定给付受托人报酬的, 则为无偿合同。

(5) 委托合同为诺成合同、不要式合同。

委托合同自双方达成一致的协议时即成立, 不以标的物的交付或当事人的实际履行行为作为合同成立的要件, 因此, 委托合同为诺成合同。委托合同采用何种形式, 由当事人双方自行约定, 因此, 委托合同是不要式合同。

2 委托合同中的欺诈行为

(1) 委托人欺诈受托人。

委托人欺诈受托人主要指委托人没有遵循合同法诚实信用的原则, 把委托事项的真实情况如实告知受托人, 而是捏造事实、隐瞒真相、做了欺骗性的描述, 并以利益引诱, 使得受托人的意思表示存在瑕疵, 与委托人订立了委托合同, 并因此利益受损的情形。例如, A市甲机械厂, 生产多种型号毛织机, 其中部分型号的机种获得了合格证及获奖证书, 但有一种**型号的毛织机质量不合格, 常有客户退货, 造成库存积压近百台该种型号的毛织机, 占用了大量资金, 导致财务状况不佳。为了摆脱困境, 甲机械厂派人联系B市乙机械厂, 请其代为销售积压型号的毛织机, 并出示了不同型号的其他机种的合格证及获奖证书, 以获取信任。同时许诺, 每售出一台毛织机, 乙机械厂可从价款中直接提取20%作为报酬, 剩余价款汇回甲机械厂。双方根据约定订立了委托合同。合同生效后, 乙机械厂为甲机械厂代售**型号毛织机。在一个月内乙机械厂售出20余台毛织机, 扣除报酬, 剩余价款尽数汇给甲机械厂。但是第二个月所售出的毛织机因质量问题纷纷被买家退货, 乙机械厂被迫返还毛织机货款, 加上运输费、保管费等, 乙机械厂因此受到损失20余万元。本案例即为委托人欺诈受托人, 使受托人蒙受损失的情形。

(2) 受托人单独欺诈委托人。

受托人单独欺诈委托人主要是通过骗取委托人信任, 以为委托人处理委托事务为名, 骗取报酬, 为自己牟利, 使委托人利益受损的情形。例如:孙某原是甲木材厂的办公室人员, 现已被开除。在偶然的机会, 孙某得知乙家具厂急需购买一批木材, 孙某主动找到乙厂厂长, 声称自己曾经任甲木材厂的办公室主任, 和甲厂厂长很熟, 能以低于市场价的出厂价采购木材。甲厂厂长信以为真, 于是与孙某订立委托合同, 委托孙某为乙家具厂代购木材, 价格为出厂价。双方还约定货到付款。过了几天, 孙某找到乙厂厂长, 称需要“活动费”2万元, 乙厂厂长先付给其1万元, 约定有消息后, 再付1万元。孙某拿到1万元钱款后潜逃。本案例即为受托人单独欺诈委托人的情形。

(3) 受托人与第三人合谋欺诈委托人。

受托人与第三人合谋欺诈委托人主要是受托人利用委托人的信任, 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欺诈委托人, 以谋取委托人的报酬、费用, 使委托人利益受损的情形。例如:甲服装厂委托张某代购一批布料, 张某找到其亲属任销售科长的乙布厂, 购买了一批库存积压布料, 并开出虚假发票, 上列价款15万元, 实际只支付给乙布厂9万元, 剩余6万元, 被张某及其亲属平分。此案例即为受托人与第三人合谋欺诈委托人的情形。

3 委托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

(1) 学习必要的合同法律知识。

合同的当事人应该了解合同的订立过程、合同的必要条款、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违约责任等法律知识, 这样在订立合同时才不会盲目无从。

(2) 明确委托合同应具备的条款。

订立委托合同应具备如下条款: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名称 (或姓名) 及住所;委托事项 (应明确委托事项的名称、数量、规格、质量、完成时间等具体要求) ;授权范围;委托期限;报酬支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终止;违约责任;合同纠纷的解决等。

(3) 订立委托合同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事人在订立委托合同前应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 通过与对方的接触、谈判, 获知对方的有关信息, 包括对方的姓名、职业、社会关系、道德品质、经验阅历及对方订立合同的目的等方面, 以利于合同安全。

(4) 在利益面前保持理智, 做好理性分析。

欺诈者常用的手段就是以利诱人, 有些当事人为了利益, 被对方所欺骗、蒙蔽, 以致上当受骗, 不仅没有得到应得的利益, 而且还有可能给自己和他人造成损失, 最后追悔莫及。根据经济学的原理, 利润越高, 风险越大, 因此, 在订立合同时一定要保持理智, 对委托合同的条款要详加分析, 查看合同内容是否合法、条款是否齐全、有无不合理的地方或者矛盾的地方, 这样才可有效地防止被欺诈。

(5) 不擅作主张, 多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

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 要多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 他们比一般人熟悉本领域的情况, 有丰富的经验, 可以分辨出合同的漏洞及陷阱。当事人应当用认真的态度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

(6) 一旦被欺诈, 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损失扩大。

当事人一旦察觉被对方欺诈, 一定要立即采取中止交易、追缴财物、提起诉讼等手段, 保护自己的利益。必要时, 可以请求法院对欺诈人的财产进行诉讼保全, 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检察院搜集证据, 准备材料, 为庭审做准备。总之, 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 防止损失扩大。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逐步增多, 委托合同的订立也越来越频繁, 因委托合同而引起的纠纷逐渐增多, 其中有很多是因为欺诈而引发的委托合同纠纷。主要介绍委托合同中欺诈行为的表现及如何防范。

关键词:委托合同,欺诈,防范

参考文献

中英合同欺诈问题比较研究 篇8

一、不实陈述的构成

1. 只能针对事实

若直接对事实用一个具体的范围加以明确是十分困难的, 笔者用反证法对此进行阐述, 除了四种特例外, 其他的事物均可以被直接认定为事实。上述四种例外是: (1) 假如以事实为基础去坚持意见即形成断言, 陈述人利用这一事实, 诱使对方产生“这个被证明了的意见是正确的”错误认识并因此而订立合同。 (2) 生活中断言和称赞的临界点往往不那么清晰。假如一方使用带有保证含义的词藻对事实做出了夸大等不真实陈述则形成事实。 (3) 英国大法官鲍恩说:“人的思想状况和他的理解状况实际上是一样的, 确实很难证明在某个时间一个人是怎样一种思想状况, 但如果其思想状况能够确定之, 实际上其他事情也就不难确定了”。因为证明思想只能够通过客观事实, 通过事实使得思想被客观化后思想就是事实。 (4) 一般对法律的不实陈述并不当然使合同被撤销, 因为当事人应当主动了解与合同有关的法律。然而这不是绝对的, 在对事实的陈述之中经常隐含了对法律的不同理解。如果一方刻意利用这种理解差异而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因之订约, 就构成了欺诈。

2. 对象必须特定

不实陈述必须直截了当的向受骗方提出。但英国人并没有机械的理解这一构成要件, 若虚伪陈述只不过是一系列欺骗行动中的一个环节, 其根本目的是故意使虚伪陈述的效应不仅仅停止于虚伪陈述的直接接受人, 而且要诱导直接接受人以外的第三人发生错误认识而与之订约, 这时第三人就被特定化了。

3. 须以促成合同订立为目的

即在订约之时这个时段上, 一方要对另一方的不实陈述产生了合理的信赖, 否则是不能请求撤销合同的。

4. 应存在不实陈述的行为

二、比较与借鉴

英国法中不实陈述分为欺骗性的、过失的和无罪的三种类型, 笔者将以中国《合同法》上的欺诈分别与前述三种不实陈述的类型进行比较。

1. 欺诈与欺骗性不实陈述

欺骗性不实陈述被表述为“欺诈是有意的歪曲事实, 取得另一方的信任, 从而使另一方放弃为其所有的某些有价值的东西或放弃某种法律上的权利”。但欺骗性不实陈述中的欺骗成分与合同义务密切相关;而我国《合同法》上的欺诈不限于此, 只强调受欺诈人因受欺罔而陷入错误判断并订立合同这一事实。

2. 欺诈与过失性不实陈述

英国《1967年不实陈述法》第2条第1款规定“如果一个人在另一方当事人对他作出不实陈述之后与之订立了合同并结果蒙受了损失, 而且, 如果作出不实陈述的人所作不实陈述具有欺骗性, 他应对其不实陈述负有损害赔偿责任, 尽管该不实陈述不是以欺骗为目的作出的, 那么该人亦对此负有责任, 除非他证明他有正当的理由相信并且直到订立合同时仍然相信所陈述之事实是真实的”。因为漫不经心的陈述虽无欺骗的故意, 但由于其自身的不真实性而在客观上蕴含了欺骗性的成分, 所以这里隐含了一种注意义务。该项义务要求当事人对其知或应知的不真实情况加以注意, 避免使对方因无意获得这些不实情况而发生错误认识并订约。与我国《合同法》的不同点在于如受骗方要撤销合同, 他必有损失的存在, 我国则只要求存在有损失的可能性。

3. 欺诈与无罪的不实陈述

这一类型的不实陈述没有欺骗和疏忽之意, 不含任何欺骗性成分, 但英国法律更加准确地把握前述欺骗性成分是与合同义务相关的部分, 但这部分以外的不真实情况仍可导致合同被撤销。也可以认为无罪的不实陈述其实就是所述内容与合同义务无关的欺诈行为, 特点在于: (1) 普通法和《1967年不实陈述法》适用于前二者, 规定合同被撤销后将导致不实陈述方负损害赔偿责任。 (2) 无罪的不实陈述导致合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则由大法官法庭通过使用衡平法来解决, 合同被撤销后不导致陈述人负损害赔偿责任。 (3) 衡平法这样规定的价值在于不能在合同义务之外无限制扩大当事人责任。而我国并没有对欺诈的内容是否与合同义务相关做出区分, 也没有对合同被撤销后的结果做出详细的区分, 也就是说即便是欺诈的内容与合同义务无关, 但是仍然有让欺诈人承受损害赔偿责任的可能性。

4. 借鉴意义

我国《合同法》上的欺诈不包括过失性欺诈是一种缺憾, 目前利用合同实施欺诈的案件与日俱增, 有必要在欺诈的主观认定层面加入“过失”一项。在英国不实陈述的内容是否与合同义务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不实陈述人的责任大小有无;而我国则不做这方面的细分, 即凡是提供了虚假情况的欺诈人均可能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而没有将虚假情况限定为是与合同义务密切相关的虚假情况。另外, 在英国因不实陈述导致合同被撤销往往要求损失确实已经存在, 否则不实陈述方是不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 如过失的不实陈述;而我国没有对损失的有无与责任的有无做出区分, 仅要求存在损失的可能性, 就可以要求欺诈方负担相关责任。总之, 英国法更注重从业已存在的既成事实上去认定对不实陈述所应承担的责任;而我国则更注重从客观存在的“可能性”上去认定对欺诈所应承担的责任。由于在逻辑上“可能性”范围较“既成事实”的范围宽广, 所以我国法规定的对欺诈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比较重, 这符合我国社会诚信度较低的国情, 这样规定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控作用。

摘要:英国法上的不实陈述制度与我国的合同欺诈制度不同, 笔者将从不实陈述的特殊构成谈起, 进而比较中英合同欺诈问题的法律规制, 并试图从英国不实陈述制度中获取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欺诈,不实陈述

参考文献

[1][英]A.G.盖斯特著, 张文镇孙蕴珠鲍忠汉张英煌译:《英国合同法与案例》,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第218页

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欺诈及对策研究 篇9

一、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欺诈的形式

在国际贸易行为中, 参与者多种多样, 其中不乏负债累累的贸易骗子, 被欺骗的当事者无处索赔, 其中以公司为主体的欺诈形式如下。

(一) 虚构合同主体欺诈

1. 假扮合同当事人主体

在双方进行贸易合同签订时, 行骗者以不存在的单位、无相关从业资格的单位等形式, 进行合同的订立。这种行业的合同当事人一般是没有注册的事务所, 或没有注册资本的商行, 并不是独立的法人, 多为中间商, 他们仅能够提供公司名称及电话等简单信息。这类人根本没有签署贸易合同的资格, 他们多来自于日本、韩国、台湾等地, 对我国内地及境外情况较为熟悉, 通过签订贸易合同来收取佣金, 却不能够真正地进行货物买卖。

2. 无签约资格主体

这类合同当事人通常是独立注册的、且有法人资格的子公司, 其母公司的知名度颇高, 而子公司的实力却非常弱, 资本极少, 他们经常打着母公司的名片到处招揽生意, 而与这类伤感情签订贸易合同时, 当合同金额较大, 超出了子公司本身的承受能力, 由于其于母公司是相互独立的, 那么就会存大很大的风险。

3. 当事人一方属职业诈骗

这类当事人一方是专门从事国际贸易诈骗的职业骗子, 签订合同时所需的身份证明等均是伪造的, 他们通利益诱惑等等方式被骗者进行蒙蔽, 一但订立合同且取得经济利益后, 便迅速消失, 追查起来十分的困难。

(二) 变更合同主体欺诈

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一般是合同当事人双方按照合同中规定的内容进行各自履行, 而当事人双方便是贸易合同履行的主体, 合同当事人应当亲自对合同内容进行执行, 除非合同当事人另有约定或法律另有规定。但是实际的国际贸易中, 履行合同的主体经常发生变更, 事实上这也就是合同权利及义务的转让。合在转让中合同义务的转让更为复杂, 世界各国的法律条文中都有严格的规定。当国际贸易合同履行主体发生变化时, 很容易发生合同欺诈。通常表现为, 合同当事人一方佯称自己出现问题而无法继续履约, 同时为对方建议一家第三方来代替自己继续履约, 而新进的第三方通常还会给出十分诱人的优惠条件, 使被骗方放松警惕, 在未对第三方进行详细的摸底的情况下, 便同意由其进行代替履约, 从而上当受骗。

(三) 有限责任欺诈

当国际贸易合同当事人是有限责任公司时, 由于其法律特点是以全部的注册资本进行对外承担责任, 各股东也只是以出资额为限进行债务承担, 一些心怀叵测的人针对其特性进行国际贸易诈骗。他们往往是合格的有限责任公司, 但其注册资本却很低, 当国际贸易合同的金额巨大, 且外商急于索货时, 这类有限责任公司就会就会诚恳的许诺并通过写保证函等等形式进行期限许诺, 而其合同约定的货物价值远远大于其公司的支付能力, 一但不能如期完成而发生违约, 或经法律判决, 被骗者只能拿到很少的注册资本赔偿, 损失惨重。

二、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欺诈的对策

(一) 资信查询

在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时, 为了避免受骗, 最应该做的基础性工作就是正确选择合作伙伴, 对合作伙伴的综合经济实力及综合商业形象进行全面的了解及证实, 并清晰的了解对方的资信状况。

1. 对方的经营状况

对企业的性质及成立时间进行详细的调查, 以及其产品在市场中所处的阶段, 对方单位营业额与公司人员的比例, 国内及海外营业额的比例, 子母公司的营业额比例等, 并对成本及利润进行详细分析, 以此来初步判断对方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2. 法定地址与注册资本

法定地址的确定, 可以为其它调查提供线索, 同时注册资本更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外部风险的最重要财产基础, 因此要进行准确核实。

3. 信誉

信誉也是企业造作国际交易合伙人重要的选择依据, 其经营状况及财务实力等都可通过信誉直接反映出来。

在具体的国际贸易活动中, 要防范合同主体类型的欺诈, 当事人必须要对与之交易的对方当事人的类型和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在实际操作中, 首先是银行查询的方法, 这是一条比较常见、效果也比较理想的外商资信的调查途径。其次, 通过业内同行查询。最后, 对有关外商资信的报纸、书刊及其他文件资料的查询。

(二) 主体法律性质的审查

在谈判签订合同之前, 必须要审查对方的资格权限, 看对方是否真的具有缔约能力, 以及所签发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是否受法律保护。对合同主体的资格审查分四种情况。

1. 当合作对方是自然人时, 要对其是否具有缔约能力进行详细审查, 各国对自然人的缔约能力都有所规定, 一般是必须达到法定年龄, 且精神正常、智力健全。

2. 当对方以法人或非法人的身份出现时, 会有不同的订约资格范围, 一旦超过这个范围, 合同就会无效。以子母公司形式出现的公司, 当事人一方应该要求对方提供有关证明文件, 以确定其订约资格。

3. 以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出现时, 法定代表人依法具有签约能力, 但必须防范与假冒的法定代表人签约。这就需要查验能够证明对方身份和地位的各种法律文书, 以核实其法定代表人身份。

4. 以委托代理人的身份出现。在这种情况下, 当事人一方应要求对方提供有效的代理委托书, 或者是法人、非法人经济组织 (或其法定代表人) 出具的授权证书, 并确认其真伪。

综上所述, 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欺诈行为会扰乱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 对整个国际经济体系都会造成影响。国际贸易中的欺诈行为可以带来巨额的非常经济收益, 致使在国际贸易中的欺诈事件发生几率很高, 行骗者所使用的欺诈手段及方法也越来直多, 并且更加智能化和高科技含量, 因此, 企业在进行国际交易时, 要提高警惕, 时刻防范, 在签订国际贸易合同时, 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 合同主体也要更加严密和充分, 在合同履行时, 也要进行严格的防范, 多加调查, 从而杜绝合同欺诈案件的发生或减少, 从而使我国企业更好的参与国际经济活动, 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收益。

参考文献

[1]周纯朴.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术语应用策略探究[J].中国商贸, 2012 (14) .

[2]张国强.浅析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 (12) .

上一篇:尝试工程力学课程设计下一篇:公司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