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健康教育12年试题

2024-10-18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12年试题(精选12篇)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12年试题 篇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试试卷(B)

本试卷用于2012级本科学生(2012—2013第一学期 时量90分钟)

注意:

1、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2、答案必须写明题目序号,并按题号顺序答题

3、请保持行距,保持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人的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__身体心理素质___。

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说明了人际交往的__信用原则___ 原则。

3、学习动机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是__需要___、_诱因____。

4、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__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___。

5、我院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电话___5154188 或 5432452__。

6、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__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___、_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____。

7、爱情的本质是__生理因素___、_心理因素____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挫折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和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一种情绪状态

2、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和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认知、体验和调节控制的心理活动

3、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

5、学习

三、选择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当学习难易适中的课题时,学习效率(C)A随学习动机的增强而提高 B随学习动机的减弱而下降 C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效果最佳 D随学习动机的减弱而提高

2、《红楼梦》中的李逵就是典型的(C)气质。

A多血质 B 粘液质 C 胆汁质 D抑郁症

3、在挫折含义的三个方面中,(B)是核心因素,决定了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A挫折排解力 B挫折认知 C挫折情境 D 挫折反应

4、“酸葡萄心理或甜柠檬效应”,属于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机制(A)。A、合理化 B、升华 C、投射 D、转移

5、心理障碍的特征不是(D)

A.不协调性 B.对象针对性 C.适应不良 D.求助朋友

6、下列哪些心理障碍属于重型心理障碍。(B)

A、强迫症 B、精神分裂症 C、焦虑症 D、躯体形式障碍 7、下列关于心理健康的说法中,表述最正确的是(D)A.心理健康是指没有精神病 B.心理健康是指能和他人和谐相处 C.心理健康是指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D.心理健康是知、情、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8、“先入为主”说的是下列哪种效应。B

A.光环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投射效应

9、人格的特性不包括(D)A.独特性 B.稳定性C.毕生发展性 D.组合性

10、完善大学生人格的方法不包括(D)

A 升华价值观 B 改进思维方式 C 培养良好习惯 D 顺其自然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或少选均不计分,每题2分,共20分)

1、大学生心理求助途径(ABD)

A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B 求助朋辈心理辅导 C自我调整 D求助专业心理治疗机构

2、大学生恋爱现象有哪些特点?(ABCD)A、浪漫性 B、易变性 C、多元性 D、突击性

3、下列属于人类的情绪基本状态是:(AC)A.心境 B.高兴 C.应激 D.恐惧

4、常见的压力源(ABCD)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

5、人际交往的功能(ABCD)

A.促进成才 B.自知和知人功能 C.加速社会化功能 D.身心保健功能 6.大学生应对挫折理智性反应包括(ABC)A.坚定目标,继续努力 B.调整目标,再作尝试 C.提升自我,实现目标 D.主动回避,减轻焦虑

7、大学生潜能开发的策略包括(ABC)

A.正确自我评估 B.制定可行目标 C.意志力培养 D.元认知策略

8、大学生的情绪特征(ABCD)A、丰富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 C、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 D、冲动性与理智性并存

9、动机的作用(ABC)A 激励作用 B 导向作用 C 调节功能 D 管理作用

10、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偏差(ABCD)A 自我中心 B 自卑 C 懒散 D 渴求完美

四、判断对错题(每题1分,共10分)

1、压力与挫折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

2、学习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最普遍的心理现象。(×)

3、人与动物都具有自我意识。(×)

4、刻板效应实际就是一种心理定势,是指人在长期的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某类人概括而笼统的固定印象。(√)

5、大学生在恋爱中重结果轻过程。(√)

6、情绪与情感是同义词,没有区别。(×)

7.“朋友多了路好走”说的是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作用。(√)

8、人际交往不是社会化的起点。(×)

9、心理问题一般是生理、心理、社会三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10、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智力正常、情绪情感积极稳定、意志、行为健全协调、自我意识良好、社会适应良好、心理活动特点符合年龄啊、性别和角色特征并无心因性生理异常现象。

2、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策略

答:(1)发展自主自知;(2)确立自尊自信(3)学会自控自立

3、简述大学生如何正确面对挫折。

答:寻求社会支持 ;学会自我保护;遵守性道德,维护性心理健康。

4、简述如何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答:明确大学生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进行积极归因;增强自我效能感;有效反馈与评价。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你属于哪一种气质类型?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谈谈如何塑造自身的健全人格?(1)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2)发挥优势策略:自行斟酌(3)塑造自身健全人格的方法

第一:升华价值观

第二:改进思维方式,比如正确认识自己;客观面对现实;增强事业心责任感;避免过分计较与过分分析等。

第三: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如有解剖自己的勇气;社会适应的观念;坚持不懈的精神。

2、结合危机谈谈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

1.确定问题 2.保证来访者安全 3.给予支持 4.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付方式 5.制定计划 6.得到承诺

卫生与健康部分(20分)1.艾滋病的临床分期分为(6分)2.性传播疾病有何特点(8分)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6分)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12年试题 篇2

一、五年规划, 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文件内容。

2001年至2005年五年间, 国家教育部先后主要以文件下发形式, 从宏观角度指导全国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文件具体内容详见表一。

从表一我们不难看出, 国家力求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 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同时对专职心理教师、兼职心理教师也作了相应的规定。此外, 国家十分重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 规定教育部、各省教育部门和高校都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进行培训, 逐步实现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持证上岗。除了对专兼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规定外, 国家还十分重视高校所有教职员工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特别重视高校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 提高大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业务水平, 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五年实施, 广泛交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经验成果。

2006年至2010年, 教育部在前五年重要文件颁发的基础上, 组织全国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 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成果推广, 在全国涌现出了一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典型示范高校。

2006年7月17日,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陕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创新方法增强实效。李卫红充分肯定了西安交通大学开展“知心工程”活动的经验, 认为西安交大通过“知心工程”, 推动辅导员和学生谈心就很解决问题。同时还强调指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加强领导, 高校党政一把手要把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学校各部门、各学院的负责人及班主任、辅导员要切实负起责任, 努力营造人人关爱学生的育人氛围, 让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全国各高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文件精神,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蓬勃发展。为了总结交流近年来各地各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深入研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每年通过举办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 统一思想认识,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2007年至2010年已举办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共计6次, 具体见表二。

为了不断提高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截至2007年初, 教育部思政司先后举办了10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 共培训骨干教师660多人。这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业务水平, 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

三、开拓进取, 努力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 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4月23日由教育部思政司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得知, 中央16号文件颁布实施五年多来, 各地各高校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工作机构的健全、人员的配备、心理危机的化解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课程开设不到位、师资队伍亟待加强等问题。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存在如下问题与不足。

(一) 专职心理教师偏少, 师生比例失调。

浙江省教育厅一直以来, 十分重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关于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要求, 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教社政[2005]1号) 的文件精神, 早在2005年, 浙江省教育厅、卫生厅就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浙教宣[2005]231号) , 文件指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在国家规定“高校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 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的基础上, 具体指出“所有高校必须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本科院校专职心理教师师生比不低于1∶5000。”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必须以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作为骨干队伍保障。近年来,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队伍数量得到一定的改善, 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 和日益增长的办学规模相比, 依然是编制紧缺, 师生比例失调。从目前宁波几所本科院校来看, 并不能实现浙江省教育厅5年前提出的所有本科院校专职心理教师师生比不低于1∶5000的要求。和西方发达国家、港台高校相比, 更是相距甚远, 如美国1999—2000年的师生比平均为1∶1681.5、香港平均为1∶1000。

(二) 兼职心理教师偏多, 队伍参差不齐。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职人员少, 兼职人员多, 主要来源于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行政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等。兼职心理教师中经过系统培训的人员少, 同时兼顾本职工作,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多, 且专业水平都参差不齐, 难以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及时开展。

(三) 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重, 投入经费不足。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重大, 教育部要求每年对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每生5—10元的专项经费。这些经费只能满足于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而对于现有的从事心理咨询的专职心理教师的保障和待遇提高、兼职教师培训和业务水平提高, 对心理咨询场所完善, 对后备人员的教育和培养等方面都无从兼顾。

(四) 全体学生受益偏少, 学生满意度低。

目前, 各地各高校普遍成立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但是相对于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因此, 在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弥补大多数学生未能享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将全员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将是大势所趋。

摘要:队伍建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近十年来受到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近十年来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及举办的工作论坛, 以及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政策

参考文献

[1]马建青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10.

[2]郑小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D].宁波市高校心理咨询协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10.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12年试题 篇3

心理学概论(六选五,每题20分)

1、当代心理学家中,你对哪一位印象最为深刻?以他(她)的典型研究为例,谈谈你对心理学研究的个人看法。

2、以08年汶川地震事件为例,谈谈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原理,并试述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3、试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进行比较和评价。

4、试论人脸识别的心理学研究及应用的现状和前景。

5、试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6、用前景理论解释股票市场中的涨过头和跌过头的现象。

管理心理学

一、简述题(40分)

1、Lewin的力场分析理论及其在组织变革中的应用(12%)

2、领导—员工交换理论(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8%)

3、决策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及其实验范式(10%)

4、个人决策中的偏好反转现象(Preference Reversal)及主要理论解释(10%)

二、论述题(60分,每题20分)

1、论述工作压力的资源理论及其最新进展,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其在压力管理中的应用。

2、论述企业生命周期的主要理论,我国企业在当前困境下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作为指导?

3、评价结构化面谈、心理测验和评价中心技术在管理测评中的优缺点。

2008年考博试题

心理学概论(六选五,每题20分)

1.以一部你最熟悉的基础心理学为例,谈谈你对心理学研究的个人看法。

2.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事件为例,谈谈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原理,并试述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3.举例说明智力和个人成长的关系。

4.试举一例有关表象的著名实验研究,并谈谈其理论与应用价值。

5.设计一个有关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案。

6.试举PET,fRMI,ERP等有关记录脑活动的仪器与技术应用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利弊。管理心理学

一、简答题(每题8分)

1.绩效管理系统及其构成。

2.情绪胜任力

3.任务特征模型及其对工作设计的意义

4.评价中心及其主要技术

5.心理契约及其类型

二、论述题(每题20分)

1.管理心理学关于信任有何研究?试讨论这些研究的现实意义。

2.管理心理学对组织学有何理论研究?试根据相关理论讨论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传统组织的差异。

3.什么是胜任特征模型?结合实例阐述构建胜任特征模型的程序和方法。

2007年考博试题

心理学概论(六选五,每题20分)

1、试述史蒂文斯幂定律及其意义。

2、画出并论述信息加工理论关于记忆模式的图示

3、试述人们普遍运用的启发式策略

4、试述注意和认知资源双加工理论

5、试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6、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管理心理学

一、简答(每题8分)

1、大五个性理论

2、领导员工交换理论

3、工作倦怠

4、行动学习理论

5、社会认同理论

二、论述

1、什么是社会支持系统?对企业的借鉴意义?

2、领导通经目标理论.3、绩效管理考核与绩效考核有什么不同?试述绩效管理考核理论

4、试述扎根理论

2005年秋博管理心理学试题

心理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工具条件作用

2、罗森塔尔效应

3、维纳归因理论

4、双重编码理论

5、情绪归因理论

二、回答问题

1、人格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心理学对学习机制的探讨和研究

3、试述行为主义理论

4、试述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方法

管理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转换型领导

2、组织公民行为

3、员工帮助计划

4、心理契约

5、准实验设计方法

6、虚拟组织

7、工作生活质量

二、回答问题

1、什么是态度?试述管理心理学中态度改变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2、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试提出解决方案

3、什么是EQ?试述丹尼尔曼EQ领导理论

浙江大学往年心理学考博试卷

2012年试题

心理学专业基础试题

简答题:

1、简述统计控制法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2、实验设计题:训练方式(集中vs.分散)×训练时间(15、30、45天)对驾驶技能的影响。回答这是一个几因素实验,并简述如何分析实验结果。

3、简述因素分析的发展及其分析方法的种类。

4、简述真分数模型的内容。

5、什么是习得性无助?简述它对个体的影响。

6、什么是内部效度?简述它的影响因素。

论述题:

1、论述传统心理物理法与信号检测论的特点。

2、论述形状知觉的拓扑学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题 篇4

1、生命曲线

在纸上画一个坐标,横坐标表示年龄,纵坐标表示生活的满意度。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中找出一些你认为对你具有重要影响的经历,并评价一下自己对这些事件的感受,然后在坐标上用一个点表示,并将事件简要的标注在点的旁边。将不同的点连成线,边看着线边反省。你对过往的人生历程满意吗?为什么?你在这张图表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请为下面这位苦恼的同学回一封信,给他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心理咨询老师:

我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我也知道学习专业知识对自己今后有好处,但我却坚持不了多久,每次鼓足劲认真学习不到几天,就又懒散下来了。我知道一个人没有进取心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可是我是一个缺乏自制力的人,别人只要一叫我去打球或上网,我就会丢下手中的事情。我已经好多次因为这样做而影响到功课了。我知道只有行动才可能有所收获,可是我自己管不住自己,请问我该怎么办?

——一名苦恼的学生

3、结合实际谈谈同寝室同学之间应如何相处?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12年试题 篇5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

《电子商务》答卷

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签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

1、试用亚马逊公司的成功案例说明网络企业的成功之道。答:

1、(1)内向营销战略和外向营销战略

(2)有三种:

a.利用电子邮件:提示通知;定制信息流;参与和创建讨论名录;签名文件;扩大公司在讨论组的影响;

b.在 网络 上进行外向营销:多媒体外向战略;互联网自动回复程序;参与讨论组; c.互联网之外的外向营销:联机服务;电子媒体的有形分销:在BBS上的营销。

2、(1)a.销售信息和其他数字内容;

b.广告支持的模式; c.广告和订阅混合模式; d.交易费用模式。

(2)属于广告和订阅混合模式;

广告和订阅混合模式已被报纸和杂志应用了多年,订阅者支付一笔费用并接受一定程度的广告。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网站的订阅者比广告支持网站的订阅者受广告的骚扰要小得多。采用这种模式在WWW上销售的 企业 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3、(1)在线零售相对邮购具有的优势包括:

a.结算的优势; b.成本的优势; c.交互性的优势; d.实时的优势; d.受众范围的优势; f.展示的优势; g.信息比较的优势; h. 管理 的优势。

(2)a.认清它们的实质:在线零售只是一种新的零售形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零售业,摧毁一切传统零售;

b.机会存在,但也有例外:邮购业在成本大幅度上升时,不知所措。在线零售现在机会虽然很多,但应在问题出现之前,提早进行调整;

c.区分客户和品牌是成功的关键:对于在线零售来说,吸引消费者进入网站购物是非常重要的; d.没有一种单独的零售形式能取代所有的形式:历史已经证明,新型零售渠道的兴起并没有取代传统的零售形式;

e.只有价格很低时,零售市场份额才会发生变化:在线零售要夺取传统零售的市场份额,必须兼备低价和方便两个优势。

2015第二学习阶段(本科)

2、试用IBM公司的电子交易解决方案案例说明企业在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中应该关注的要素。答:(1)企业应该关注客户关系管理,在实施电子商务的全过程中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维系客户;

(2)企业应该关注用全新的模式建立电子商务的虚拟市场;

(3)企业应该关注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进行资源规划;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12年试题 篇6

2012年11月6日, 由江西省林学会主办的第二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暨2012年林业学术大会在江西农业大学举行, 江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江西省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魏运华主持开幕式。江西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阎钢军, 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石庆华、副校长金志农出席会议。江西省科协副主席李雪南、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陈金印、江西省林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小春分别致辞。江西省林业厅党组成员、江西省省林学会副理事长邱水文, 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黄英金、江西省科协学会部部长孙卫民出席会议。江西省林学会第九届理事代表、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作者代表,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和省、市、县林业科技工作者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学术大会。

本次大会以“大力提升森林资源质量,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为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江西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国家级教学名师、江西省林学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杜天真教授作“论森林资源培育的几个观点”的大会主旨报告, 邱水文、聂煜、张露、江香梅、李佑忠5名专家就当前林业重大、热点问题分别作了“森林城乡绿色通道”等5个专题报告, 谢新根等9人进行了大会论文交流。大会共征集论文94篇, 精选77篇论文编印《论文集》, 评选优秀论文41篇进行了通报奖励。本次林业学术大会的召开, 对于推动江西林业科技学术交流与合作, 促进江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提升全省林业科技创新水平,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12年试题 篇7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事件相关电位

2、复本信度

3、假设

4、统计检验力

5、陌生情景实验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信号检测法与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不同/

2、假设检验与区间检验的异同。

3、群众水平是一个聚合概念,如何检验其一致性或信度?

4、简述共同方法偏差的来源及如何避免。

三、实验题(每题14分,共28分)

1、给出了一个实验过程,科学家通过参加嘉年华活动的学生,实验匿名情况下是否增

加攻击性行为。要求简述实验设计,及评论此方法。

2、给出了一个感觉研究,评论此研究。2*2实验设计。

四、分析题(20分)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12年试题 篇8

-0-班级:金融1001班 姓名:赵欣然 学号:41号

建设和谐社区的典型调查

金融1001班赵欣然41号

近年来,我国不断打造和谐社会的理念,而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唯有建立了和谐社区,才能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因此,了解人们心目中的和谐社区是什么样子的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就如何建设和谐社区进行了调查。要建设和谐社区首先要先了解和谐社区的标准,我在天津市河西区旭光里社区中对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到他们对和谐社区的标准:第一,社区服务。第二,社区环境,第三,社区文化。第四,社区稳定。第五,居民自治。第六,党的领导。

(一)社区服务:我们提出街道要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要有服务设施,能基本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要。便民服务热线要实现街居联网,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要制定社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没有违法生育现象。

(二)社区环境:提倡人民社区人民建,人民社区人民管的建议。人民是主人,社区的人民就是社区的主人,采取民办公助,企民联办,企业和民众联办的方法,加强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整顿社区容貌、整顿乱搭乱建,整顿环境卫生,使社区的社容社貌有一个明显的改变,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社区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社区文化:有社区图书馆,藏书量达到1000 册以上,有固定的青少年活动站和社区体育活动场所。

(四)社区稳定:社区有警务室,自保组织要健全,社区内无未成年

人违法犯罪,有社区校正人员档案。社区内无黄赌毒现象,无邪教组织,建立公共安全应急预案,社区无重大、特大火灾,无重大安全交通事故,家庭和睦,没有虐待和不赡养老人的行为,无家庭暴力。

(五)居民自治:居民委员会组织健全,能够主动接受社区党委领导及时受理社区居民的意见和要求,社区有志愿者组织,建立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和社区事务通报制度,坚持居务公开。

(六)党的领导:这是最重要的一条。社区党的领导要健全,要有党组织,并认真地开展活动。建立健全党对社区工作的协调委员会,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在了解其标准后,我就如何建设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下面是本社区居民的看法和建议:

一、以强化核心为前提,把科学规范的领导体制构建到社区。建设和谐社区,就要从健全社区党建工作领导体制着手,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社区党组织要加强对楼院党组织、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领导;加强对驻社区的派出机构党组织的双重领导;加强对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工作的指导;加强对社区内各种群众自治组织的引导,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各类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要从完善机制入手,进一步明确协调议事机构的议事规则、工作内容和程序,明确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协调职能,明确驻区单位党组织的责任与义务。

二、以扩大民主为方向,把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运用到社区民主,是“和谐社区”的题中之义;创新,是“和谐社区”的活力之源。各地在建设“和谐社区” 过程中,要始终把扩大民主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创新作为根本动力,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大力推进社区

党务、社区居务公开,广泛听取意见,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要切实借助民力推进民主决策。最大限度地动员社区群众参与社区事务,最大限度地调动驻区单位支持社区建设,将民主决策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过程。要认真研究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途径,确保社区每个党员都能及时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引导和激励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把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体现到社区以人为本,是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建设和谐社区的根本原则。社区党组织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切实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开展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服务。社区党组织要着眼于党员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切实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要开展符合产业化方向的服务。建设和谐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进一步引入市场运作机制,盘活社会存量资产,合理配置产业资源,广泛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兴办社区服务,形成社会化、产业化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为居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

四、以维护稳定为基础,把公平协调的保障体系覆盖到社区城市社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没有社区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要强化社会保障体系、为社区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化解矛盾的功能,充分发挥好社区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社区内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社区党组织要变“堵”为 “疏”,变被动为主动,变上访为下访,积极疏通社区群众利益表达的渠道,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社区困难党员和群众提供必要的帮扶救助。积极兴办“爱心超市”、“慈善超市”,切实帮助特殊困难家庭和流动人员家庭解决就医看病、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大力开发利民便民服务岗位,帮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12年试题 篇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为()。

A.学习目的B.教学目的C.学习目标

D.教学目标

2.用小猫逃出迷笼的著名实验来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斯金纳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与教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B.教学的心理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D.学习的心理规律

4.乌申斯基的代表作(),对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5.教育心理学诞生于()。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6.如果儿童处于11~15岁,那么他属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中的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8.下列能代表自我实现需要的描述是()。

A.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

B.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

C.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9.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10.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1)。(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A.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B.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C.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和总括学习

12.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

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

13.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

B.观察

C.师范

D.练习

14.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15.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16.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

A.有序问题

B.无序问题

C.有结构问题

D.无结构问题

17.()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8.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19.可采用()来治疗失眠。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20.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21.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_____、定向性与_____、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22.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_____ 与_____。

23.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_____。

24.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_____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5.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_____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26._____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

2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_____、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28._____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29.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熙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_____的过程。

30.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_____人们的心里特征。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1.心里发展

32.诱因

33.教学方法

四、简单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4.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35.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36.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37.简述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8分)

38.试论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l个小题,共10分)

39.一位小学英语教师的反思记录:今天要学习新的单元,首先对上一单元进行复习。接着,在开始新的单元学习之前,我请班上善于动手的小明叠了一架纸飞机,并请英语基础较好的小兰对纸飞机做了简单的描述,小刚的基础不太好,有些单词我在课前让他先行复习,所以他也能听得懂、跟得上。由此,三种类型的学生都初步掌握新单元的基础学习,算是个好的开始。

请对这位教师的反思找出理论依据,并说明对教育的启示。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2.C 【解析】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尝试一错误说,他最初研究学习问题是从各种动物实验开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小猫逃出迷笼的实验。

3,D 【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但学与教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在一起的。

4.B 【解析】l868年,俄国教育家鸟串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A 【解析]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科学的教育心理学由此涎生。

6.D 【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关于年龄的划分如下:感知运动阶段为0~2岁;前运算阶段为2~7岁;具体运算阶段为7~ll岁;形式运算阶段为11~15岁。

7.B 【解析】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作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该过程因个体之间的不同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而存在个别差异。

8.C 【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 ;二是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体现出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9.D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首先由班杜拉提出。

10.C 【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

学习对另~种学习起到积极 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11.B 【解析】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划分学习的类型,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 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予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 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

12.C 【解析】操作技能本身属于技能的范畴,具有一般技能所有的特点,但就操,乍技能本身而言,又具有与其他技能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有: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13.D 【解析】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形成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14.B 【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学习策略。

15.A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 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予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都属于元认知策略。

16.D 【解析】研究者一般将问题分为有结构问题与无结构问题两类。其中,无结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17.C 【解析】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18.D 【解析】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

19.B 【解析】肌肉松弛法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而失眠状态的出现就是由于情绪上紧张、不安、焦虑,肌肉松弛法刚好能够治愈这一症状。

20.A 【解析】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认知测验可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成就测验。

二、填空题

21.阶段性顺序性 22.自我了解 自我平价 23.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4.练习25.群体气氛 26.交互式 27.理解问题

28.从众 29.价值判断 30.量化描述

三、名词解释

3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2.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3.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 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四、简答题

34.【答案要点】(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35.【答案要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岁)、具体运算(7~11岁)、形式运算(11~15岁)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他们不仪能够运用经验一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他们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36.【答案要点】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 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其学习内容含有三个方面:(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2)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37.【答案要点】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 归因。又把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五、论述题

38.【答案要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

1.5岁),主要培养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要培养自主性;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主要培养主动性;勤奋感对自卑感(£~11岁),主要培养勤奋感;自我同~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主要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六、案例分析题

39。【答案要点】(1)这位教师的反思的理论依据是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 同,即只有符合学生锩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真正的因材施教,就应该以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为依据,来对教学环境进行选择、创造和评定。

(2)对教育的启示是:

①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

②教师要注意了勰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力倾向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12年试题 篇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卷

1.(忘记)

2.分析: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

3.论述人文属性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卷

1.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忘记)

复习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韩震,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陈万柏//张耀灿,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7-1; 《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张耀灿等著人民出版社2006-5-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0

《毛泽东思想基本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1

《邓小平文选》(1-3),人民出版社,1994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12年试题 篇1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知识属于()。

A.感性知识

B.具体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2.对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安德森提出三阶段理论:由认知到联结再到()。

A.自动化阶段

B.物质化阶段

C.程序化阶段

D.语言化阶段

3.学生在划线段时只顾找尺子,而不会想到己身边的身份证也可以用来画线条,这种现象属于()。

A.固着

B.定势

C.机械

D.暗示

4.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把强化分为()。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5.斯腾伯格把人的智力分为成分智力、()和经验智力三部分。

A.人际智力

B.成功智力

C.背景智力

D.自知智力

6.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7.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正式群体

B.联合群体

C.松散集体

D.集体

8.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9.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意识

10.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采用的记忆方式是()。

A.理解记忆

B.机械记忆

C.内隐记忆

D.无意记忆

11.()又称稳定性系数。

A.再测信度

B.评分者信度

C.内部一致性信度

D.分半信度

12.以下哪项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之一()

A,规范性

B.社会性

C.接近性

D.合群性

13.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称为()。

A.色调

B.亮度

C.饱和度

D.中和色

14.()人格特征的人,往往追求刺激、新奇,好冒险。

A.T一型

B.少阴型

C.少阳型

D.T+型

15.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_________,在教学过 程中对教学的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2.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______。

3.概念学习的实质是_________。

4.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和 _________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5.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_________与_________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

6.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7.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发展的角度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_________再到_________的过程。

8.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_________。

9.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达到这一目的,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_________为止。

10.动机性遗忘理论最早由_________提出。

11.学习定势又称为,是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心理准备状态。

12.根据不同,可将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13.在加里培林看来,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_________阶段。

14.《学记》中提到“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这说明了复述策略中的_________。

15.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_________的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2.简述性格差异的表现及其教育含义。

3.简述班级规模的大小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4.简述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对实际教学的作用。

5.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6.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2.试论述在教学中应如何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陈述性知识是个人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只能借助作业形式间接推测。感性知识与具体知识分别是从反映活动的深度和内容来分的。

2.A[解析]安德森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三阶段理论是:认知一联结一自动化阶段。

3.A[解析]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

4.C [解析]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为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5.C [解析]斯腾伯格提出人的智力是由成分智力、背景智力和经验智力这三部分控制的。

6.B [解析]课堂管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促进和维持两大功能。

7.D[解析]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集体中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8.A[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9.D[解析]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体验;三是自我监控。

10.A[解析]高中阶段由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最擅长理解记忆。

11.A[解析]再测信度是采用重测法获得的信度系数,又叫稳定性系数。评分者信度,是指不同评分者对同样对象进行评定时的一致性。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关系,考察测验的各个题目是否测量了相同的内容或特质。内部一致性信度又分为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

12.C[解析]影响人际吸引的四个因素:个性特质、相似性、熟悉性以及接近性。接近性是指空间上的。

13.A[解析]色调是颜色的重要的特征,它决定了颜色本质的根本特征。亮度是颜色的一种性质。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中和色(白、黑、灰等)给人平和、稳重、可靠的感觉。

14.D[解析]根据明尼苏达人格测验的结果,T+型人格特征的人追求刺激、新奇,喜欢冒险。

15.A[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完形一顿悟说。

二、填空题

1.预测和评判 监视和分析2.寻求与发展

3.理解和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4.条件刺激反应5.健康模式疾病模式6.学习准备

7.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8.认知过程9.学生的起始状态10.弗洛伊德11.学习心向12.语言信息复杂性的程度

13.内部言语动作14.多种感官参与学习15.问题空间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1)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2)教师。主要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3)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4)教学媒体。它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影响。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

2.[参考答案]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人具有不同的性格,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1)性格的特征差异。

第一,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

第二,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像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第三,性格的情绪特征,这是指个体在情绪活动时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第四,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类型差异。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划分性格的类型,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3.[参考答案]

班级规模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规模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其次,班级规模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再次,班级规模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4.[参考答案]

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5.[参考答案]

人们在学习、阅读时常常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其具体情况和使用。在进行学习的训练时,不管教什么策略、怎么教这些策略,都可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指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2)内化性原则。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

(3)特定性原则。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4)生成性原则。指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

(5)有效的监控原则。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和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

6.[参考答案]

教学评价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的分类有:(1)按教学评价实施的时机,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按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3)按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4)按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四、论述题

1.[参考答案]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而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提高因材施教的效果: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2.[参考答案]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这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12年试题 篇12

武汉大学2008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著宣读

1、论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0分)

第一,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阶级斗争没有完全结束,决定了社会主义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第二,人民内部矛盾按其内容可以分为非敌我阶级的矛盾;非阶级的阶层矛盾;阶级阶层内部不同群体以至不同个体之间的矛盾;第三,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

全文阐述了12个问题,贯穿全文的基本思想是:把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文章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同阶级对抗社会的矛盾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不具有对抗性,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毛泽东全面地分析了各种类型的人民内部矛盾,系统地论述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方针政策。指出,要用民主的方法,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作为从政治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解决经济领域中的矛盾,应依据发展生产,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科学文化上的问题,应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应采取加强民族团结,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特别是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观点,以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方针和方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史增添了新的内容,对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2、论述“灌输”理论(30分)

灌输理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向工人群众灌输他们原本不了解或不具有的先进的无产积极意识二是引导工人群众善于从工人阶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认清社会生活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无忘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外面”灌输的含义,不仅仅指从工人群众的头脑外面更主要的是要人们从经济斗争范围之外,即从无产阶级政治观点上去考虑问题。

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灌输”的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

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

3、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举世注目,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如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等等。这些新变化使得人民群众的利益表现为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具体利益上的分化性,同时也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有人借口形势发生了新变化而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对其必要性产生动摇。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尽管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于过去时代,但列宁当年为批判“自发论”而提出的“灌输原理”并没有过时,只不过表现的内容与形式更富有时代特点。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仍然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更新灌输观念,丰富灌输内容,改善灌输方法与手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有着极为丰富的灌输思想。早在撰写《德法年鉴》时,马克思就认为通过灌输使无产阶级获得“精神武器”,是实现人类解放的一条途径,把工人阶级掌握科学理论的灌输过程比喻为思想的闪电射向人民的园地。“灌输”范畴最早是由恩格斯在《新道德世界》中提出,但把灌输思想进一步系统化形成完整理论的是列宁。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灌输”原理,回答了灌输的主体、客体、内容、方式等问题,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灌输理论。这一理论为无产阶级政党坚持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我们党也一向重视和强调利用各种工具、手段有组织、有领导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到:“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邓小平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希望党中央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决定,使全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在1996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指出:“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的、开创性的事业,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武装起来,才能不断取得胜利。”他在十五大报告中反复强调,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事业。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列宁,对灌输的论述是系统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仍需坚持灌输理论的缘由

列宁的灌输理论虽然产生于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相比,历史条件有很大的不同,但社会主义意识必须灌输的理论、原则并没有过时,只不过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需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

(一)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客观需要

国际上,政治多级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长期存在,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试图通过全球化把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其他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在苏联剧变、东欧解体,国际共产主义事业进入低潮,社会主义运动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遭到严重挫折的严峻形势下,为了挫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

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图谋,我们更需要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坚持灌输理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占领意识形态的阵地。社会意识领域这块阵地,如果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必然要占领。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只能加强,不能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日益凸显出来。市场经济在增强人们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同时,其趋利性也容易使一部分人陷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而不能自拔。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正面的影响加以发展,对负面的影响加以引导,从而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地运行。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列宁在批判经济派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历史与现实也充分证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就在于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当前,要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仍离不开灌输科学的理论。特别是在我国改革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开放性,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纷至沓来,与我国历史上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残余结合在一起,侵蚀人们的思想,误导人们的行为。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重视向人民群众灌输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道德理想,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能会导致只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失去理想和目标,失去精神动力和战斗意志,不能抵制和克服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目标作为根本的目和任务,在全民族牢固树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实现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而要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坚持灌输原则,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人们的头脑,特别是重视用正确的思想武装青年一代,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认为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党也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培养人的现代化素质。在人的现代化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相联、互为条件。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既规定着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方向,又为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但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是与生俱有的,必须通过后天教育和

实践才能形成。在培养人的现代化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对人们进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使人们能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创新灌输理论

灌输理论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它具有历史性。灌输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新形势下,要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创新工作:

(一)灌输的观念要创新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把灌输简单的理解为一种填鸭式、命令式、教条式的机械硬灌方法。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使许多教育者形成了一种错误的灌输观念:过分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居高临下,独揽了灌输的主导权,无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将受教育者置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位置。其结果严重妨碍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交流与互动,造成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不被接受和相对被动的局面,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发挥灌输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有必要更新我们的灌输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灌输主体的主导作用和灌输对象的主体作用的关系,注重激发灌输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灌输内容真正内化到灌输对象的认知体系之中

(二)灌输的内容要创新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新世纪新形势下,灌输的主客体与灌输的手段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创新灌输内容,用富有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的内容向受教育者灌输。具体来说,就是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干部群众思想的新变化,既重视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灌输,又重视对人民群众进行先进思想和现代理念的灌输,引导受教育者对现实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当前,尤其要重视对人民群众进行十六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的灌输。

(三)灌输的方法和手段要创新

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因而,教育者要想将外在的思想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灌输给受教育者,需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有效灌输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这是提高灌输有效性的关键。首先,要实现灌输方法的创新。方法是连接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好的方法有利于促进灌输教育的顺利完成。方法创新必须立足于受教育者的变化和特征,注意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参与意识。与此同时,还应注重灌输方

法的互动性、情感性、实践性。其次,要实现灌输手段的创新。摒弃过去单

一、生硬、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手段,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灌输对象,充分运用各种新颖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化手段。与此同时,还可通过一些潜移默化的灌输手段,把一些道理深刻、内容感人、形象生动的教育内容寓于各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课题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灌输理论,努力实现灌输方法的科学化和多样化,不断增强灌输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3、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是什么?如何促进人的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1、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0分)

2、心理疏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30分)

上一篇:洋思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客户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