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安全预警机制

2024-06-06

三级安全预警机制(共9篇)

三级安全预警机制 篇1

深圳市地铁三号线运营管理执法大队

三级安全预警机制

为了提高一线执法工作的预警能力,增强执法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有效避免执法过错,政府红、黄牌警告,媒体曝光和恶性暴力抗法及群体性抗法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确保地铁优质、高效、安全运营,深圳市地铁三号线运营管理执法大队(以下简称执法大队)结合地铁运管执法工作实际,构建预警信息平台,制定三级安全预警机制。

第一章

预警的概念、信号及模式 一、三级安全预警机制的概念

三级安全预警机制是执法大队根据地铁运管执法工作的实际设定若干项考核指标,针对各部门的工作状态以及地铁安保区、车站及各出入口等现场情况以及公司内保、安检等各项工作进行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对各部门发布相应的三级预警信号,有效指导各部门及时调整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执法工作的动态管理。

二、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分为绿色、黄色和红色三个等级。绿色表示工作形势平稳,工作状态正常,工作不需作大的调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压力不大;黄色表示工作形势趋于严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有一定困难,地铁安保区、车站及各出入口以及

公司内保、安检等各项工作存在安全隐患,有关工作措施和重点应作相应调整。红色表示工作形势严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困难较大,地铁安保区、车站及各出入口以安全等级低,需要进一步调整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集中力量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该部门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三、预警模式

执法大队三级安全预警机制分为先预警后考核、先考核后预警两种模式。

1、先预警后考核模式。先预警后考核是根据自然灾害、大客流冲击、大型公共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预警模式。执法大队先根据气象指标、大客流冲击及大型公共事件等具体情况实时发布黄色或红色预警信号,再依据《三级安全预警月度考核量化标准》的各项指标对各部门进行综合考评。

(1)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大雾、灰霾、大风、冰雹、雷电、干旱、火险等十一类。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标识。气象台发布红色和橙色预警信号时,执法大队发布红色预警信号;气象台发布黄色和蓝色预警信号时,执法大队发布黄色预警信号。

(2)大客流冲击及大型公共事件预警信号的发布 遇春节、国庆等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大客流冲击以及辖区内举办如大运会、广交会等大型公共活动时,执法大队根据具体的情况,直接将大队或者某部门、中队在一定时间内的预警信号定为黄色或红色;发生地震、火灾、爆炸、塌方、大面积停电等严重影响地铁运营的事件或者恐怖袭击等大型公共事件时,大队直接发布红色预警信号。中队辖区内发生一般暴力抗法事件的,发布黄色预警信号;发生恶性暴力抗法事件的,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发生集体上访、聚众闹事等事件的,发布红色预警信号。

2、先考核后预警模式。先考核后预警适用于先预警后考核模式以外的其他所有情况,一般每月进行一次。该模式主要是针对地铁安保区、车站及各出入口的管理、公司内保、安检等各项日常工作,由执法大队根据《三级安全预警月度考核量化标准》(详见附件1)对各部门进行综合考评,并通过发布绿色、黄色、和红色三级信号来预警,及时警示各部门调整工作重心,解决存在问题,有效指导其下一步工作。

第二章 预警实施

一、信息汇总

案审督察部负责收集各部门月度工作信息。信息来源主要有上级委托机关及大队领导检查的情况、督察部门督察的情况、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抽查的情况以及其他信息来源。案

审督察部根据收集的信息完成《三级安全预警月度考核评估表》(附件2),并于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提交大队领导。

二、考核评分

三级安全预警的考评总分为100分,依据考核指标进行评分,得分在85-100分(含85分)的为最低级别的预警,信号色是绿色;得分在85分-70分(含70分)的为第二个等级的预警,信号色是黄色;得分在70分以下的为最高级别的预警信号,信号色为红色。

三、结果审定

大队领导审定评估报告并签署意见确定预警信号,下发《预警通知书》(附件3)至各部门。

四、结果公示

在各部门的办公室或值班室的指定位置悬挂代表三级预警的信号牌,同时将《三级安全预警月度考核评估表》在综合楼6楼执法大队政务公示栏进行公示。

第三章 预警执行

受到黄色预警的部门必须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重点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书面向大队领导汇报。

受到红色预警的部门,除执行以上措施外,部门需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同时由督察人员进行督办并加强检查,直至整改完毕。

第四章 奖惩办法

为切实贯彻落实三级安全预警机制的相关要求,实行三级安全预警与公司绩效考核挂钩的奖惩办法。

连续三个月受到绿色预警的部门,季度绩效考核每人加2分;连续六个月受到绿色预警的部门,绩效考核每人加3分,并以执法大队名义颁发“先进集体”奖牌作为奖励。在先预警后考核模式下,本月受到黄色或者红色预警的部门,次月考核受到同等级别或者更高级别预警的部门,季度和绩效考核每次每人扣3分。在先考核后预警模式下,连续两个月受到黄色或者更高级别预警的部门,季度绩效考核每人扣3分,绩效考核每人扣2分;受到红色预警的部门,季度绩效考核每人扣3分,绩效考核每人扣2分。

附件1:《执法大队三级安全预警月度考核量化标准》 附件2: 《三级安全预警月度考核评估表》 附件3:《预警通知书》

附件3

预 警 通 知 书

部:

根据《三级安全预警机制》的规定,依据相关考核指标综合评估,本月考核得分为 分,预警信号为 色。

请依据考核指标及得分情况,深刻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车站、安保区的安全预防工作,切实保障地铁优质、高效、安全运营。

执法大队 年 月 日

三级安全预警机制 篇2

一是深入分析近几年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绘制不同时段、不同作业区域事故隐患情况, 为建立预警机制打好基础。

二是认真研究近几年各类交通、农机事故的发生情况, 解析事故经过, 找出发生原因, 总结不同时段、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农机事故的发生特点。

三是深入乡村道路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研。农机手是农机安全的主体。近年来, 监理外勤执法人员在做好纠正违章、开展安全检查的同时, 时刻注意倾听机手心声, 了解其内心想法和需求, 把握最基层农机安全动态。

旅游安全预警机制 篇3

根据2005年中国年度行业报告.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均快速增长,旅游产业规模日渐庞大,全球第五大旅游国的地位日益巩固。和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一样,2005年我国的出境旅游得到了较高速度的发展。我国公民的出境旅游相当活跃,中国已经成为保持快速增长的亚洲新兴的国际客源市场,并连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出境旅游目的地扩大,非团体出境旅游逐步放开都推动了出境旅游增势。其中,深圳和广州出境旅游的人数一直飙高。但是,与出境形势的热烈不同的是,境外出行的安全保障令人担忧。地区性险情、事件频频出现,地区武装冲突。恐怖活动给出行蒙上阴影。

尽管这些恐怖活动和动荡并不直接影响我国,但这种不稳定的外部环境,显然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发展非常不利。除此之外。针对出境旅行者的恶意攻击事件也层出不穷,马来西亚的例子是个极端代表。其实在此之前,当英国和埃及分别发生恐怖爆炸袭击时,外交部和国家旅游局曾一度分别发出过旅游安全警告,提醒中国公民在国外旅行时要注意安全。提高警惕,以防给当地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而从2003年起,国家旅游局就已经开始为“五一”和“十一”的旅游黄金周发出安全预警。最近频发的几宗中国女子马来西亚受辱事件,再次将完善旅游安全预警机制问题提上日程,建立旅游安全预警机制迫在眉睫。试想,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旅行本身的快乐将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好在眼下不论是选择自助游还是跟团出游,国人已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出境游的安全问题。

一般说来,出境游的安全预警机制可分为“健康预警”和“政治预警”两大类。前者包括了疾病。自然灾害等信息;后者则包括战争、政变、内乱、恐怖袭击等因素。根据危害程度,安全预警和台风警报一样,又可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等级。黄色警戒是提醒公众注意,目的地可能有治安不良。传染病或有潜在恐怖袭击的威胁等;橙色警戒是建议游人暂缓前往目的地,一般指有地震、海啸或其他自然灾害、政局不稳或有恐怖事件发生等;红色警戒则不宜前往。是指已经出现大面积传染病。战乱。政局动荡等情况。相关部门理应在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对出境游目的地做出相应的安全预警。这样,一套完善的旅游预警机制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旅行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只要我们有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得力的措施,那么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者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以这次的中国女子在马来西亚连续受辱事件为例,假如在第一起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了预警机制,引起游人的足够重视,那么后面的类似事件则很有可能得以避免。

国外在旅游预警方面起步较早。已建立起相当完善的机制,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有些国家的安全预警甚至可以做到事无巨细,精确到了很小的细节。譬如,某条线路会有什么样的常见地方传染病,发病季节是几月,如何防治,甚至水质情况等都有详细的介绍。当然,遇到有自然灾害或恐怖袭击这类大的突发情况时,更会有相关部门和新闻发言人在第一时间对旅游行业和公众提出警示与措施,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而在我国,由于预警机制尚不够完善,遇有突发事件时,往往是由不同的部门发出警示。例如,有战争和恐怖袭击发生时,通常由外交部发出预警通知;有非典、登革热或禽流感等疾病发生时,由卫生部发通知;对于黄金周长假则由国家旅游局做出预警。其实,不论由哪个职能部门负责,只要能将预警信息及时传达给旅行社和准备出境游的游客,同时加强对出境旅游团队行前说明会的安全告诫。提醒游客在境外旅游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告知游客基本的防范知识和技能以及遇到像受辱一类的意外情况时的应对措施,或者及时调整线路,那么,面对突发事件时就可以争取主动并减少损失。

目前,我们的旅游预警在黄金周期间国内游中所起到的作用最为明显,而且也日趋成熟。然而,随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国门,去享受出境游的乐趣。而实际上,针对出境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旅游预警机制的缺失,却与我国日益提高的旅游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一套权威的旅游预警机制最起码应该对消费者及时起到目的地旅游的警示作用。自然灾害,流行病。哪些线路可以放心游览。哪条线路暂时不宜前往,各个目的地的社会治安状况和其他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情形的情况等,这些都是消费者有权了解的基本信息。尤其是对于旅行社来说,更应该在自己的产品目录中向消费者提示这类信息以及对于突发事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遗憾的是,国内的旅游行业迫于竞争的压力,似乎都羞于把这样的警示告诉游客。恰恰相反,假如他们敢于将此类提示告知消费者,那么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和负责。同时也是国际惯例的体现。

三级安全预警机制 篇4

监狱的监管安全稳定是监狱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实现刑罚目的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立监管安全预警体制刻不容缓。随着监狱“三化”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成为监狱的“中心”工作,而这一“中心”工作的基础和依托就是安全稳定的监管改造环境。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监管场所的长治久安呢?我们认为突出监管安全防范是最为关键和有效的手段。为有效的运用这一手段实现监管安全稳定,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监管安全预警机制,以实现对各类监管安全隐患、突发性事件的提前预知、科学决策和果断处置,从而达到监管场所长治久安的目标。当然要实现监狱的长治久安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认为构建监狱监管安全预警机制是未雨绸缪之举,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此就这一问题与同仁共商榷。

一、构建监管安全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一)构建监狱安全预警机制,是应对当前狱内复杂形势的需要。

当前随着全国“严打”整治斗争的持续深入开展,涉黑、涉毒罪犯大量投入监狱服刑,暴力型罪犯和流窜作案的罪犯大批量的增加,犯罪手段更为凶残、伎俩更为高明、反改造经验更为丰富、对抗心理更为突出。加之当前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服刑罪犯的思想特征、心理状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狱内精神病患者,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罪犯日益增多,狱内罪犯构成日异复杂,安全隐忧更为突出,罪犯预谋在狱内实施行凶、伤害等案件的行为呈上升趋势,监管安全形势严峻、压力很大,亟待建立监管安全预警机制。

(二)构建监管安全预警机制,是确保罪犯人身安全、保障罪犯合法权益、贯彻人道主义原则的需要。

狱内重、特大案件的发生,在监内服刑的罪犯往往成为最直接的侵害对象。如凶杀、伤害等案件直接损害了罪犯的生命安全,而一所监狱如果安全事故频发,必将造成正常的监管改造秩序遭受严重的破坏,使狱内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也就相应的使罪犯受教育权等一系列相应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同时,在当前对监狱安全的防范中,全国大多监狱实行了罪犯互监组等形式的连环包夹防控制度,其中一人重新犯罪另几人都要受到相应处罚,从公平执法角度来说,事实上也是对罪犯合法权益的侵害,造成罪犯与狱方的矛盾加深,甚至激发冲突。因此从确保罪犯人身安全、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的角度来看,构建监狱安全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三)构建监狱监管安全预警机制,是确保监狱人民警察生命安全和正常工作的需要。

监狱作为国家强力机关,依法对罪犯实施监禁,进行惩罚与改造,因而造就了监狱和监狱民警与作为行刑对象的罪犯之间的必然矛盾和对立,且这种矛盾的对立贯穿于整个改造的始终,也可以说这种矛盾和对立只有随着监狱的消亡而消亡。这些矛盾一旦激化,就会引发各类监管安全事故,而监狱的民警必然成为罪犯的首要侵害对象。多年来,有许多的监狱民警因罪犯的侵害而牺牲或致残,也有不少的民警因狱内案件的发生而遭受政治、经济的重大损失,而构建规范科学运行的监管安全预警机制,则可以更好的保护监狱民警的人身安全和工作发展与进步。

(四)构建监管安全预警机制,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实现刑罚执行目的的需要。

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明确指出监狱行刑的目的在于改造罪犯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司法部也明确提出监狱工作的开展要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而改造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对罪犯的系统教育转化,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改造工作的发展变化,监狱自我封闭式的教育逐步向社会化的大教育格局转变。教育的形式、手段更为丰富充实,教育成效也日益显著。要实现教育改造的目标,其基础就是要有一个长期安全稳定的监管改造环境,因此构建监管安全预警机制,确保监管场所的长期稳定是必行之举。

(五)构建监狱监管安全预警机制,是实现监管场所长治久安的需要。

建国50多年来,我国一贯重视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建立了“内管、外警、群众联防”的三道防线,形成了预先防范、广泛教育、重点打击的安全保障体系。虽然监狱的监管设施建设整体有很大发展,但仍存在投入不足,个别监狱甚至不具备基本的警戒防范设施。但总体上较好的维护了监狱的安全稳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监狱“三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监狱在押犯构成日趋复杂、监管形势更为严峻的情况下,影响监管安全的主要指标逐年下降,目前以达到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在肯定监狱安全工作的同时,必须清醒的看到,当前所呈现出的相对持续稳定的状态,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良性稳定,而建立在以短期内的“严防死守”,有的监狱甚至将监管改造罪犯的目标简化到仅仅维护时段性的监管安全稳定上,割裂了监狱的“首位”与“中心”的关系。监管安全防范工作、治标的成份重,而基础性、治本性的成份相对较少,监狱的安全稳定工作没有形成一个确保持久稳定的长效运行机制,因而监狱的安全稳定仍是当前监狱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重、特大案件仍时有波动和起伏。因此,要形成持久稳定的监管安全长效运行机制,就必须首先实现对狱情动态、监管信息情报、狱内发案的规律、成因等等全面撑控,提前设防、科学处置,可见要实现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构建监狱监管安全预警机制是首重之举。

二、影响构建监管安全预警机制的不利因素。

(一)是对监管安全预警机制的认识不足,对监狱的监管安全缺乏长远考虑,满足于短期内的安全。监狱的安全稳定不仅是从上级领导还是到基层民警都有充足的认识,能明确的了解到监管安全是监狱工作首位,但就目前的监管工作格局来说,大家都只看到眼前利益,在监管安全上表现为就事论事,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仅着眼于短时期内的“严防死守”,重在治标,轻怠治本,未真正地立足于标本兼治。

(二)是监狱警力紧张,编制紧缺,难以建立监管安全的专门预警组织机构,在监管安全的防范和预警工作上,监狱主要是依托狱内侦查部门来承担此项工作,即便如此很多监狱目前仍未成立专门的狱内侦查工作机构,况且狱侦部门往往只担负对狱内案件的侦破工作,并不能全面的了解、掌握和处理狱内的综合信息动态,对监管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预警。

(三)是监狱经费保障乏力,难以对预警工作进行资金投入。必要的物防设施、技防设施不能保障到位,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人力进行预警工作,加之警力又严重不足,靠拼警力而进行简单的、低层次的被动式防御,只能实现短期目标而不能达到和形成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

(四)是监狱的布局不合理,警戒层次划分不清,不利于预警机制的构建,我国的监狱大多处于边远偏僻地区,交通不便、通讯不畅,远未达到信息通畅,资源共享、相互联动的程度,加之各监狱除进行了简单的以犯罪类型进行分押外,没有完全按高、中、低层次划分监狱的警戒程度,从而导致了各个监狱都要面对纷乱复杂的狱情,往往造成预警工作粗糙不准确,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不能真正实现对监管安全的全面有效预警。

(五)是专业人员匮乏,真正从事安全防范性工作的警力较少,尤其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监狱就更为突出,大多数的一线民警也就是按“紧跟死盯”的要求对罪犯进行“牧羊式”的管理,仅满足于当天带出,当天安全带回的低层防范标准,从事安全预测、狱情分析、心理咨询、危机干预、释惑排异的专业人员更是稀缺,因而难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安全预警队伍。

三、构建监狱监管安全预警机制的设想。

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其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行刑而开展,监狱是通过对罪犯实施监禁、惩罚与教育改造来实现行刑目的。因此,罪犯自投入监狱一开始,就必然存在着与监狱依法行刑的矛盾、对抗和冲突,并且这种矛盾冲突将一直贯穿罪犯改造的全过程。这些矛盾、冲突一经激化,就会引发各类监管安全事故,影响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特别是罪犯的脱逃、强逃、凶杀、暴狱等重大恶性案件的发生,会直接影响监狱行刑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国家刑罚执行的成效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监管安全预警机制。

(一)健全监管安全预警机构。监狱各级机关要建立健全预警组织机构,在局一级机关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预警指挥中心,负责对各监狱安全预警工作的指挥和指导,对重大性和普遍性的敌情问题的处理做出决策,发布指导性意见,并对下级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监狱一级的机关也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至少要有2至3名以上的专业人员,组成监狱的安全预警机构负责本监狱的安全预警工作,各监区由专业管教人员兼职组成安全预警机构,从而形成一个组织严密,指挥便利的安全预警组织体系。

(二)完善预警工作制度。不断增强安全防范力量,实现全局性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安全防范网络化。从而以准确的情报监测和预警,帮助决策者对各种影响安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筛选和决断,不以一些突发性因素或现象的出现而影响到整个监狱系统的安全防范战略原则的方向。

(三)建立预警系统。在构建监管安全预警机制的过程中,应主要从建立两个子系统着手,一个是“防范”预警系统,即结合监狱监管安全的现状,通过提前通报、检查、督查、狱情动向综合分析等手段和方式,增强各个预警机构及监狱各职能部门的情报搜集监测能力,拓展信息通道,准确迅速地掌握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动向,实现各职能部门信息情报的搜集上传、综合分析提出意见、落实整改、反馈效果的系统化信息情报全面掌控和高效处理。从而确定出符合监狱监管安全总体要求的防范标准和预警等级,有效地控制住不安全的苗头和隐患。另一个是“治理”预警系统,主要是突出对狱内罪犯重点的违法违纪行为,民警中的严重违章违规行为,时段性的重点安全隐患等情况的打击处置预警能力,要结合监狱日常的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生产劳动,安全排查等工作开展,以突出的安全隐患,事故苗头等不安全因素,为预警、控制的重点,进而形成正常管理与预警治理,打击惩处与治理整顿双管齐下,收到打击和震慑的双重效益的良性运行机制。

(四)建立预警信息机制。重点是理顺预警情报信息的搜集、分析、传达、决策渠道,由最基层的监区级安全预警机构负责,从监管安全第一线搜集各类涉及监管安全的信息情报资料,上报到监狱级的预警机构,由监狱对情报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判断,并做出科学决策,上传至局级指挥中心,下达至监区预警处置机构,最后由局安全预警指挥中心对汇总的情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各监狱存在普遍性问题以“警情通报”等形式向各监狱提出指导意见,对个性问题下达决策意见。

(五)划分预警防范层次。按高、中、低三级警戒程度来对监管安全设防,从而提高预警工作的针对性,明确防范重点,也有利于警力的合理布置,资源的有效使用,提高安全防范的可靠性。

(六)规范技能预警设施。虽然人是预警工作的核心,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必须实现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防范成效,尤其是预警工作做为一项预测防范性的工作更需要大量的现代技术投入,如:红外报警、计算辅助管理、情报信息网络化建设,全日制监控,安全检测设备等等,从而不断提高安全预警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七)加大预警处置力度。要建立专门的预警处置专业队伍,监狱局应当成立专门的预警处置队伍,汇集专业人材。如专业的追逃防暴人员、专业的心理矫治人员、专业侦查人员、解难处突人员,从而实现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将已发事故的损害控制在最低层次。

预警机制 篇5

预防职务犯罪预警机制

我校根据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建立预防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的要求,积极探索开展预防职务违纪、违法、犯罪预警工作。具体如下:

一是加强预警信息收集和管理。在预防职务犯罪上,我校建立了预警信息点,组建覆盖全校的信息员队伍,及时全面了解职务违纪违法的信息。

二是注重预警信息分析与研判。建立职务犯罪预警系统,对收集到的预警信息进行专业化、科学化分析,并邀请相关专家和有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对重点信息进行专项分析,对职务违纪违法以及存在隐患的岗位和环节进行重点研究。

三是加快分析评估反馈和成果转化,不断提升预警工作的成效。针对分析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隐患,采取预警通报、要情报告、防范建议等方式及时对重点岗位、重点人群进行预警。督促有关处室和人员堵漏建制,完善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预警机制 篇6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并在纠纷可能发生之前解决纠纷隐患,特实行以下医疗纠纷预警方案。3.17.1医疗纠纷预警内容

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发现病人及家属对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诊疗、护理、服务态度等)存在异议,或医疗工作存在某些缺陷,以及某些医疗的特定情况,有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时,必须发出医疗纠纷预警。科室必须高度重视,组织(一级预警由相应主管部门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对医疗隐患进行分析,制定方案,专人负责,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力争化解医疗纠纷隐患。

3.17.2医疗纠纷预警级别

医疗纠纷预警级别是指演变成医疗纠纷的可能性大小和严重程度。

分级的依据: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是否可以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3.17.2.1三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轻,有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问题可以解决,若演变成纠纷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3.17.2.2二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重,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有可能得到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可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

3.17.2.3一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严重,极有可能演变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即使经科室全力解释协调问题仍将难以解决,隐患所涉及的医疗缺陷明显,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3.17.3医疗纠纷预警内容 医疗纠纷预警实施方案

3.17.3.1三级预警:医务人员发现预警情况,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应马上了解情况,在科内通报以引起每位同志的重视。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以化解医疗纠纷隐患。若科内处理不力,隐患进一步加重,则预警级别上升。

需报三级预警的情况:如病人正常死亡、出现并发症、病情发生重大变化、病危、重大手术、创新手术、重大抢救、药品的严重毒副反应、并发症及其它意外等;医护工作中不存在缺陷,但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工作有不理解或不满的预兆(包括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以及后勤、检验、收费等方面的问题);有演变为纠纷的可能性的。

3.17.3.2二级预警:医务人员发现预警情况,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到预警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上报相应主管部门备案(门诊科室上报门诊部,护理问题上报护理部,住院病人上报医务科)。科室立即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实施办法、明确主管人,力争化解医疗纠纷隐患,并随时将处理情况汇报。若科内处理不力,隐患进一步加重,则预警级别上升为一级预警。需报二级预警的情况:病人死亡(猝死)原因不明、出现较重的并发症、病情突然恶化等情况,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病人及家属有不满的表现等。演变为纠纷的可能性较大,一旦演变为纠纷处理的难度较大。

3.17.3.3一级预警:科室发现预警情况,科主任、护士长立即上报相应主管部门(节假日及休息时间上报行政值班室)。相应主管部门立即派人与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人员共同讨论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并上报分管院长。在积极消除隐患的同时,争取把握一旦转为医疗纠纷时处理的主动权。

需报一级预警的情况:医护工作中存在明显的缺陷导致病人死亡、残疾、严重的并发症、病人及家属有极度不满的表现甚至威胁、极有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

3.17.3.4科室建立医疗纠纷预警登记本,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住址、工作单位、电话、本院联系人、诊断、主要诊疗方案、主管医护人员、预警内容、与隐患相关的医护人员、上报人、处理经过、结果。

3.17.3.5科室建立医疗纠纷隐患预警零通报制度。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交班时,必须将医疗纠纷隐患情况作为交班内容向科主任、护士长、上级主管医师报告。

3.17.3.6须上报相应主管部门的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一般采取书面材料的形式上报,如情况紧急可以口头上报,但事后必须补充书面材料。

3.17.3.7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要建立医疗纠纷预警登记本。定期检查科室的医疗隐患预警的落实情况,并作为科室工作考察的重要内容。同时督导出现医疗纠纷预警的科室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17.3.8未发出预警,科室不积极处理隐患,演变为医疗纠纷的科室,医院将严肃处理。对发出预警,科室积极处理隐患,未演变为医疗纠纷的科室,医院不作处理。

3.17.3.9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督导出现医疗纠纷预警科室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校园突发事件安全预警机制研究 篇7

一、校园安全隐患分析

学校是个复杂的集合体, 尤其对于各地大学而言,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五湖四海, 校园环境复杂, 校园潜在的安全隐患众多。深究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成因, 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表现为学校内部不安全因素突出或者激化为矛盾, 外因表现为学校安全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分析校园安全隐患因素, 有助于及时发现察觉校园内潜在的安全隐患, 有利于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加强预警管理。

(一) 学校内部的因素

学校是由学校老师、员工、学生以及必要的教学校园环境所组成。校园安全主要取决于学校内部老师、员工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社会提供的帮助与保护, 其中学校方面参与教育与教学、管理与服务活动是学校存在的最重要的基础, 也是校园安全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学校内部的因素主要包括:

1. 教师因素。

主要是指部分教师因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或者在教育管理上策略失误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如部分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或是在处理问题上有失公正、出现偏激言行, 使学生心理失衡, 造成对学生心理的伤害;部分教师在活动过程或操作规程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安全管理规定, 造成安全管理渎职失职等。[3]

2. 学生因素。

主要是指部分学生无视学校的规章纪律, 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规定, 发生打架斗殴、偷窃诈骗、赌博传销、携带或使用违禁物品以及网络侵害等违法违纪行为;学生因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众多压力产生心理失衡而导致的自杀心理危机、犯罪心理危机、抑郁心理危机以及存在的生理疾患;学生因心理因素而旷课、逃学、离家出走, 不听从安全预警和安全教育;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发生意外等。

3. 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学校的安全预警系统不完善, 安全设施不到位而产生的安全隐患。部分学校由于种种原因, 未能尽到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责任。如学校制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够系统完善, 使校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学校设立的安全管理机构缺乏管理经验, 校园安全管理组织工作混乱;部分学校提供的公共安全设施设备不符合安全标准;必要的场地设施安全提醒不当甚至缺失, 有关部门自然灾害预警、社会公共安全预警没有严格执行等;部分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 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缺失, 学校师生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演练和安全管理未予实施等。

(二) 学校外部的因素

社会是人类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而结成的有机总体, 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 广义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 狭义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4]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与学生身处的家庭环境也是影响校园安全隐患的重要外部因素。

1. 周边环境因素:

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因素往往直接或间接对校园安全构成威胁。如重大急性传染病暴发、食品安全危害、核辐射等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周边公共场所寻衅滋事、群体性事件、治安事件、刑事警情等社会安全事件;交通、火灾、电力、建筑物、环境污染等事故灾难;拆迁、改建、扩建等城市建设活动;歌厅、舞厅、网吧、游戏厅等社会闲杂人员出入场所的开设等。

2. 学生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环境。学生家庭由于矛盾冲突、经济困难、遇到灾难等诸多因素导致在校学生失去精神支柱、对生活失去信心等心理危机;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不当引发孩子过激行为、逆反心理, 形成学生特殊个性和人格障碍;父母对子女有极大的期望, 学业要求过高, 使子女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等。学生家庭方面的因素是通过学校主体中的学生构成校园安全隐患的关键因素, 它对学生的影响比起学校内部的因素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功能及意义

(一) 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功能

1. 预见危机的功能

通过对交通、饮食、治安、火灾、意外伤害、疾病、心理、网络以及自然灾害事件各个领域中特定指标要项的研究, 找出某些敏感性指标的异常变化并预先指出其发展征兆。这是校园安全危机预警的最主要的功能, 也是其他功能的必要核心, 其他功能基本上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2. 警示危机的功能

通过对交通、饮食、治安、火灾、意外伤害、疾病、心理、网络以及自然灾害各个领域中特定指标要项的监测,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将有关信息和结果向各级学校发出警示, 发挥导向功能。

3. 减缓、延缓的功能

对于这一点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许多校园安全危机的损害程度和规模之所以最终达到难以收场的地步,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一些危机可能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比如一些非人力所能及的自然灾害, 对此就只能尽可能地利用已存在和潜在的条件来尽力减缓、延缓其发展的速度, 减少其所带来的损失, 避免危机的扩大和升级。[5]

4. 阻止、化解的功能

对于许多现实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给予相应的阻止和化解, 实际上也是在某种程度上防范了未来危机事件的爆发。这是预警系统最重要也是最现实的目标。

(二) 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意义

首先, 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可以预防学校安全问题的发生。对于学校安全问题的发生, 我们不可能完全避免,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学校预警机制来保障学生的安全, 维护学校的稳定环境不被破坏。当代社会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有:社会失序、生态失衡、经济失衡、心理失衡等。这些均是容易引发社会危机的不安全因素, 对学校安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效预防和应对学校安全问题, 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要职能。通过建立、完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 提高学生认识和预防安全危机发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 就可以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 减少已发生的安全危机所造成的损失。

其次, 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可以减缓学校安全问题的恶化。如今我国学校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特大食物中毒事件、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学校意外伤害事故频繁, 校园治安问题严重、学生心理问题更不容忽视。诸多学校安全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建立、完善安全预警机制来减少减轻学校安全问题带来的压力, 通过不断研究、认识和总结学校安全问题发生的因素和规律, 完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 避免学校安全问题的加剧。

最后, 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可以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安全危机具有发生原因和发展过程的多种可能性、突发性、紧急性, 危机后果的不确定性、信息传递中的不对称性等特点。[6]引发学校安全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 但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原因, 均会对学校安全带来严峻冲击, 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学校安全存在的隐患, 减少学校安全问题的发生, 还可以便于学校及时通报信息, 及时、科学、有效地对危机进行防治, 控制、避免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和不必要的损失。如今, 我国在气候、环境、卫生、粮食、公共安全等领域都建立了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 而学校安全预警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实现教育管理和学校运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避免更多的学校安全问题的悲剧发生, 我们必须注重于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随着危机时代的到来, 建立科学、有效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是21世纪教育管理必然要关注的问题。

三、构建校园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的策略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学校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有:交通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盗窃案件、刑事案件、意外伤害事故等, 还存在可能影响校园政治稳定、治安稳定的潜在威胁。[7]针对上述问题, 结合上文校园安全隐患的分析, 制定相应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策略, 保障校园、学生的安全。

(一)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预警机制对策

1. 学校安全意识预警。

校园教师及员工应当学习必要的学校安全预警系统的培训, 当学校自身以及校园管理存在安全问题, 教师员工发现、职能部门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校园安全问题, 可向相关部门汇报。属于职能部门职权范围内的, 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应详细询问有关情况, 判断隐患性质、程度, 做好登记工作, 并提出初步意见及相应处置方案, 积极配合有关学校进行整改。非职能部门职权范围内的, 学校应及时汇总有关隐患情况, 迅速汇报社会相关部门, 与相关部门分析隐患, 评估校园安全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及时整改, 合理处置, 必要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排除隐患。

2. 学生心理危机预警。

各所学校应当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采取普遍教育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心理健康防御的长效机制。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与课程, 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和人生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心理素质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普及心理学、心理卫生等知识, 增强在校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心理承受力;教育和引导在校学生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学业、人际交往等问题, 正确地认识社会和生活。

3. 校园设施安全预警。

学校应当依法建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设定相应职能部门管理、负责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 具体规定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善后恢复工作, 使校园安全事件得以妥善处理。对于有条件的学校, 可以利用网络技术, 建立学校安全预警防范网络, 将重点部位、要害部门和生活管理区等安全服务网点通过校园网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服务点 (信息源) ——校园网络监控点———专业出警机构”讯息传送, 通过“110”、“119”“120”、“122”等实现防盗报警、消防报警、远程检测、医疗救护、违章管理、移动监控以及突发性事件处理等全方位防范管理和安全服务。[8]

(二) 校园安全隐患与危机处理的有效措施

当发生学校安全问题时, 学校应当及时、正确、高效地处理校园存安全危机、消除安全隐患, 对于无法避免的安全危机要做到最大程度地减轻或者消除危害所造成的影响。这是发生校园危机后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目标。正确的处理危机的方法可以了解认识校园危机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及时、高效、圆满地处理与解决问题, 避免情况继续恶化, 消除事后影响, 防止危机再次发生。

1. 安全事故的处理。

学校发生安全事故、火灾事故、治安事故、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建筑物安全事故、流行传染疾病安全事故、爆炸事故等, 应在发生安全事故后, 及时启动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事故的不同类别, 依照国家出台的《学校突发事件处理办法》采取对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及时与相关救助机构取得联系, 及时处理, 有伤员的应当积极抢救, 对疑似传染性、流行性疫病的必须及时果断进行隔离并指导学生教师迅速离开危险区域, 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要及时制定并实施善后事宜, 做好相关受影响师生的思想工作, 帮助稳定其情绪, 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2. 突发事件的处理: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9]学校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 要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情预警预报信息, 及时启动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学校应当本着未雨绸缪的原则, 在平时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进行应急演练及培训, 防患于未然。

四、结论

学校预警机制的重点应当是“防范优于救治”, 在日常管理阶段, 完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 加强校园内师生的预警知识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 健全完善校园安全设施, 建立一套安全、合理、高效的预警系统, 保障学校师生的安全。同时,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 能科学、冷静地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依照相关的法律与规定, 做到最大程度地减轻或者消除危害所造成的影响。预防与处理的相互结合, 才是学校预警机制的全部体现, 才能维护国家稳定, 维护社会和谐, 保障校园学生安全, 为祖国输送人才。

摘要:2013年, 从复旦投毒事件, 到南航金城学院伤人事件, 学校的安全似乎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 对于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以及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园,安全,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张维平.突发公共事件与预警机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6, 25 (3) .

[2]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2788192.html[OL].2013.

[3]莫利拉, 李燕凌.公共危机管理——农村社会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与责任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07-115.

[4]李永和.高校安全管理现代模型的探索与实践[J].保卫学研究, 2009 (2) .

[5]王超.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预警管理模式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213-220.

[6]黄银江, 李晓明.构建校园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的策略选择[J].常州大学, 2011 (1) .

[7]刘畅, 张玉堂.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构成与运行[J].教学与管理, 2007 (2) .

[8]余凌云.警察预警与应急机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357-360.

企业危机预警机制 篇8

[关键词] 危机预警 危机信号 侦测 危机概率 危机冲击度 危机管理计划

《圣经》上说,当世人都在尽情享乐、歌舞生平的时候,诺亚却在孜孜不倦的凿制他巨大的方舟。当漫天的洪水骤然而降,惟有诺亚登上方舟使得他的家庭和万灵的自然界逃过此劫,重获新生。“诺亚方舟”的寓意是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同样,要面对各种危机与变数的企业又何尝不应如此呢?

当金融风暴、禽流感、9.11等特大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横行的时候,我国的企业也没能独善其身。当然,危机的发生往往都是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但很多事情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偶然发生的,但若深究,都有脉络可循。所以,能够及早的嗅到危机的气息并建立起一套危机预警机制,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一、侦测和搜集危机信号

对企业内外部进行危机信号搜集和侦测,是企业危机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企业的危机管理影响企业的生死枯荣。《孙子兵法》中记载,凡关系到这种“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企业绝对不可不察。但如何去察?何处去察呢?

首先,要经常与企业内外的公众进行沟通。定期或在关键时期向企业员工、供应商、分销商、媒体、行业监管部门等发放调查问卷,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对企业可能出现的危机提出忠告。针对不同的对象,我们应该设计不同的问卷,但是有一些基本问题是大致相同的:

(1)企业的产品销量最近是否有所下降?

(2)请问您对产品的质量是否又不满意的地方?请问是那些方面?

(3)您对企业和媒体的关系是否满意?哪些方面不满意?

(4)您认为企业是否注重对自身形象的塑造?

(5)您认为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如何?

(6)企业的财务状况如何?是否存在产生危机的可能性?

(7)您们与企业的交流通畅吗?哪些方面不通畅?

(8)假如有一天企业出现危机,您认为最有可能出现危机的领域是什么?

(9)凭您的感觉,这些领域出现危机,会有什么样的前兆?

(10)上次您提到企业需要改进的地方,您认为已经改进了吗?改进的如何?

(11)如果让您给总经理一个忠告,会是什么?

(12)请您谈一下印象中企业的优劣势。

其次,设置全新的危机顾问。目前,企业界正出现一种重要的新职务——危机顾问。他们的职责是:对可能影响企业的各种问题,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提出警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美国,5年前这种职务还仅存在于极少数的企业,而如今,至少已有70多家大公司开始聘用危机顾问。然而在我国,“危机顾问”还只是个新名词,至今没有听说哪个企业设置过这样的岗位。但是我国企业却比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都更需要危机顾问的出现。因为我国企业目前的管理制度十分不完善,市场机制也欠成熟,具有高度管理知识与经验职业经理人阶层还未形成。这种情况是最容易滋生危机的土壤,所以我们更需要随时随地的侦察企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最后,企业的总经理和最高管理者必须要树立起定期寻找、分析、总结、反思企业弱点或潜在危机点的作风。总经理最为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对企业将面临的各种危机应该保持灵敏的嗅觉和判断能力,然后结合危机顾问的帮助,和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让企业的病症一一浮出水面。

通过这种对企业内外部公众的问卷调查,危机顾问的设置,以及企业最高管理者的分析判断,我们可以统计出企业存在的弱点和问题,把这些有效的问题和弱点作为企业潜在的危机点,可以帮助企业时时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不断地扫描企业的经营环境,才能做到防微杜渐,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

二、预测危机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冲击度

既然我们通过以上的方法已经侦测到了企业存在的潜在的危机点,那么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就来确定危机可能发生的概率,以及它对企业的冲击度。这里面我们引入危机分析表的概念。

第一步,我们来确定危机可能发生的概率。通过我们在各方面,从各种途径对危机信号的侦测和搜集工作,我们大致上可以确定可能导致危机发生的要素。然后将这些要素一一列举,由企业内外的人员共同进行打分测评。采用数字表示,尽量保持客观。在一个从0(表示绝对不可能)-100%(绝对会发生)的水平直线上,评估危机发生的概率,如图1所示。

图1 危机概率

第二步,测定危机的冲击度,所谓危机的冲击度,就是危机发生后不对其进行干预所产生的损害,以0-10表示危机冲击度的大小,做主观的评价。由企业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清查。给企业确定的潜在危机点一一打分。打分的原则是:危机造成的影响越大,则危机冲击度越大;反之,危機冲击度越小。危机冲击度最大为10,最小为0,如表1。把这几个问题的分数加起来,再取平均值,就得到一个潜在的危机冲击度了。然后再把危机潜在的冲击度画在从10-0的垂直线上,如图2所示。

第三步,将危机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危机冲击度这两个因素叠加起来,构成坐标系,形成四个象限的危机分析表。利用危机分析表可以精确的测算出危机的强度与爆发的可能性。如图3所示。如果发现潜在的危机进入了危险的A区(危机的冲击力很大并且危机发生的概率很高),就需要立即进行危机警报,研究反危机措施,制定处理危机实施方案,直至摆脱危机。

表 危机冲击度与危机发生概率结合的类型

图3 危机冲击度与危机发生概率结合区域

三、 制定危机管理计划,模拟危机管理

一项针对美国《财富》杂志500强所进行的访查中发现,具备危机管理计划(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的公司,危机历时与后遗症较短;没有危机应变计划的公司,其危机的后遗症要比具有计划的公司多出2.5倍。

1.成立危机领导小组

一把手要亲自挂帅组建危机领导小组。小组其他成员包括企业主要部门的负责人,他们通常是:法律顾问、人力资源经理、公共关系经理、财务经理、质量部门经理、企业主要分支机构负责人、生产部门经理、市场部门经理、企业管理顾问等。

拟定危机计划

成立了领导小组后,就要制定出危机计划,这个计划的内容包括:

(1)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做出尽可能明确的定义;

(2)如何避免危机的发生

(3)描述出潜在危机发生的可能情景,以及企业应对此危机的目标;

(4)危机管理小组及所以部门、分支机构和分销渠道的主要负责人名单、所有可能的通讯方式;

(5)危机预算

(6)危机一旦发生,企业的基本姿态

(7)危机一旦发生,第一要做的事

(8)危机一旦发生,可能调动的资源,特殊情况下,调动这些资源的非常程序

(9)危机一旦发生,应与哪些机构打交道?孰先孰后?谁负责与哪个机构打交道?如何打交道?

(10)媒体沟通与信息发布:明确与媒体沟通的负责人,以及信息发布的第一发言人和第二发言人,信息发布的口径一致问题,对可能的责难如何应对。

2.模拟危机处理

针对危机计划的内容,进行一次模拟危机处理。在危机处理中最难把握的是心理模拟,因为此时非彼时,只能是先把各种可能的心理都列出来,一一加以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

《接冠子。世贤第十六》中有一段关于扁鹊论医的寓言:

魏文侯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个当中,谁的医术最高明?

扁鹊回答说:“大哥的医术最高明,二哥次之,我最差。”

魏文侯不解的问:“这是什么道理?”

扁鹊说:“大哥对于疾病,是先看人的神态表情,在病症还没有形成时就把它消除了。二哥治病,是不等病情发展,就把它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而我,是在病症发作以后,针刺血脉,投放药物,按摩肌肤,以消除疾病。”

如果把企业之危机比作人之疾病,无疑,能够建立一套危机预警机制,在病症还没有形成时就把它消除,是最高明的。

四、结论

企业应该通过对危机信号的侦测、危机分析表的分析、制定危机管理计划,以及对危机管理进行模拟来建立起企业的危机管理制度。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应将危机管理纳入到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之中,真正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云起:《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MBA核心编译组:《危机管理》.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6

[3]高民杰袁兴林:《企业危机预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

[4]朱延智:《企业危机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2

三级安全预警机制 篇9

积极推进监管执法到位

“两费”停征后,标志着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由“传统收费型”向“监管执法服务型”转变。创新执法体制机制,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实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相统一的必然要求。自 年以来,我们按照“树立一个观念、整合两个资源、开展三项改革、实行四个分离、强化五个重点、完善六项机制”的工作思路,建立了“统一指挥、反应快捷、高效协调,有机运转”的州、县、所三级联动执法办案机制,充分发挥了执法办案的整体功能,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树立“一个观念”,着力实现职能转型。观念决定行为,思想决定出路。我们以两费停收为契机,牢固树立“科学监管观”,积极倡导“执法也是服务”的理念,努力推动执法重心下移,确立了“所所能执法,人人会办案”的目标。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始终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监管作为第一职能,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民生作为第一取向,把素质作为第一保障,努力实现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不

—1— 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着力构建公平竞争、规范有序、诚信和谐、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秩序,努力实现科学监管促进科学发展,使队伍在履行职能与服从和服务大局中找准位臵,成功地把全系统从监管集贸市场转变到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上来,实现了执法办案思想转变,有力推动了全系统行政执法办案工作。

二、整合“两个资源”,着力形成办案整体。执法办案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局将执法办案工作作为工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创新执法办案模式,切实改革执法办案体制,整合执法办案资源,努力提升执法办案效能。一是整合执法资源,成立经济检查支队。为强化和规范案件查办工作,按照服务与执法办案相分离的原则,州局成立了专门的执法办案机构——经济检查支队,专门负责辖区内一般程序案件的查处,作为案件办理的主力军和全系统案件的“中枢”机关,承担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组织、统一指导执法办案工作的责任,与各县局、工商所(分局)日常巡查管理、服务和案件办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上下联动、所队联动、所所联动的三级联动机制,有效整合了执法办案资源,形成了执法合力。二是整合监管资源,成立“12315”工作机构。为更好地实现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的有机统一,成立了州、县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和工商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工作站,承担调度

—2— 指挥各业务科(股)室以及全系统各级执法办案工作,各科室在履行监管职能中发现的案源及案件线索及时移交指挥中心统一处臵指派,并协助配合案件查办工作。在案件查处过程中,相关业务科室要认真做好对口业务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做到“精其所精、长其所长”,实现办案监管双重到位。目前,全州共有12315工作机构53个,形成覆盖州、县、乡三位一体的执法办案网络。

三、开展“三项改革”,着力推进三级联动。为构建更为科学、合理、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我局对办案机制体制进行改革。一是进行“小局大所”改革,推进执法重心下移。2002年,以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办事效率为目标,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在全系统开展了机构改革工作,按经济区域调整工商所布局,减少工商所数量,全州工商所由85个减少到44个,精减46%,其中设立工商分局15个,工商所29个。同时精简县局机关人员,充实基层工商所(分局),使工商所(分局)平均工作人员由原来的4至5人增加到10人以上,初步达到了“小局大所”的改革目标。并下放监管执法权限,使工商所(分局)查处的案件逐年上升。二是实行“分权适当、主辅结合”的执法办案改革,理顺内部执法体制。按照“监管执法相对分离,办案权限相对集中”的思路,建立了“捆绑式”的执法办案模式,即根据案件性质、违法主体、处罚种类、处罚幅度等划分经济检查支队和县局及工商所

—3—(分局)的办案权限,由局党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与科、队、所结为一个统一的办案单位,各科、队、所既可独立办案,也可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协调作战,在全系统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协作的办案格局。三是进行“协作执法”改革,形成执法合力。高度重视内部与外部协作机制建设,不断完善横向协作和纵向协作两种机制。横向协作,在外部主要是提升工作格局,将打击传销、食品安全监管等重要市场整治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纵向协作,在内部,实行系统内重大特大案件“统一指挥,上下联动,挂牌督办,交叉办案”,做到大要案件集中查处,一般案件分散调查。

四、实行“四个分离”,着力健全保障措施。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着手,加强对关键部位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对案件立案、调查、核审、执行实行“四个分离”制度,切实解决执法不到位、执法不公正、执法不廉洁的问题。一是立案分离,理顺执法介入机制。对工商所(分局)片区监管巡查人员及执法业务科(股)室在监管工作中发现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或接到群众举报投诉等案源,经工商所长、执法业务科(股)室负责人同意拟立案查处后,报分管局领导审批,保障执法介入的合法有效。二是调查取证分离,提高行政执法成效。相关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经批准立案后,经济检查支队根据相关业务科室的建议,结合执法办案人员的办案方向、执法特长等内容,合理调配执法人员,—4— 共同协商指定案件调查人员,充分发挥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和岗位优势。三是案件核审分离,保障执法程序完备。凡行政处罚适用一般程序的案件必须经过法制机构核审(工商所实行法制员初审制度),未经核审不得处罚。案件调查结束后,法制机构对案件事实、搜集到的证据、办案调查程序、案件定性、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保障执法办案程序完备。四是处罚执行分离,推进依法行政。成立案件评审领导小组,负责重大、复杂的行政处罚案件、行政复议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的审批,对全局的执法案件负责统一审核把关,行使行政处罚决定权。

五、强化“五个重点”,着力拓展执法领域。

为进一步开阔监管视野,拓展监管层面,消除执法盲区,强化“五个重点”,切实拓展执法办案领域。一是强化办案领域的纵向延伸。由主要监管个体工商户向全面监管各类市场主体转变;由主要监管传统集贸市场向依法监管各类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转变;由监管面对面的商品交易和服务行为向监管远程的网络商品交易和服务行为的转变。二是强化办案领域的横向扩展。由主要监管低端商品向监管高端商品转变;由主要查处简单、常规违法行为向复杂、新型违法行为转变;由主要监管内陆市场向兼顾边境市场转变。三是强化拓展案件的来源渠道。综合运用日常巡查、12315投诉举报、群众举报、以案带案等多种手段和渠道,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和保护举报人制度,鼓励同业

—5— 人员和同行企业举报,有选择地深入走访相关重点行业,排查、挖掘、发现有关案源线索。四是强化执法办案的现代化。从2008年以来,全系统已推广应用了“工商移动执法系统”,实现了州、县、所三级联网。该系统依托工商现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业务系统、12315投诉举报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数据库信息,将多重业务整合延伸到移动无线终端即智能手机,形成一个实时、动态的查询和监管平台,为一线执法人员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执法工具,大大促进了执法办案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建设,有效拓展执法办案空间。五是强化打破执法办案的地域辖区限制。成立联合执法组,从全系统抽调业务能力强,执法水平高的骨干力量组成执法小组,根据执法办案工作的需要,深入到各县局进行异地交叉执法办案,打破地域辖区限制,形成竞争办案机制。同时建立通报制度,交织一张覆盖全州范围内的打击不法经营行为的联合监督网,使监管不留盲点和死角。

六、完善“六项机制”,着力保障执法办案。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州工商系统执法办案工作的组织领导,近年来,我局积极构建行政执法指挥体系,不断强化执法办案工作,建立完善了“六项机制”,对全系统行政执法工作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配、统一使用,确保了查办案件高质量。一是建立督查督办机制。加强对案件的跟踪管理,建立案件督办、通报反馈制度。通过对案件线索、立(销)案控管、大要案登记、督办、核查、—6— 通报等全程监控措施,按照“谁过错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执法责任制,具体落实到每个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形成了责权明确、上下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案源举报机制。在州局建立“12315”消费者申诉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同时,在农村广泛建立了消费维权组织,已建立消协分会102个,消费维权站、12315联络站1033个。依托消费维权体系,在快捷高效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投诉及举报的同时加大办案力度,年均办理此类案件1200余件,既维护了消费者权益,又扩大了案源。三是建立“12315”快速反应机制。对“12315”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要求“12315”申诉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在接诉后必须尽快到达事发地,按照“有诉必接,有假必打,有案必查,有查必果”的方针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案件,查处违反工商法律、法规的违法违章行为,加大了对消费者申诉举报工作的统一调度和指挥。自中心成立两年来,共接到消费者和群众的咨询、申诉(投诉)和举报共57136件(次),受理消费者申诉投诉案件222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86.56万元,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四是建立查办案件回访工作机制。主要由法制、监察机构实施案后回访:一方面检查当事人的整改情况,延伸对企业的罚后监管与服务,宣传法律知识,改进企业管理;另一方面听取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执法的意见和反映,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复议和诉讼,努力实现行政处罚与行政指

—7— 导的统一,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的统一。五是建立案件考评考核机制。进一步制定完善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实施办法》,州局将全年的执法办案工作目标统一考核到各县局,根据各县局的案件查办情况、案件比例构成情况、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案件质量、基础工作等方面,进行考核,促进执法办案规范化。六是建立执法办案培训制度。以开展执法办案岗位大练兵活动为契机,采取集中授课、个案评析、以会代训、座谈交流、实战培训、实地培训、个案指导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的办案技能,努力培育一批执法办案能手,激发执法办案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执法办案队伍综合素质。

我局通过不断完善三级联动执法办案机制,加强了法制建设,促进了依法行政,形成了可喜的执法办案工作局面。自 年以来,我局的行政执法办案工作连创新高,罚没款连年持续上升,从 年全州 余万元罚没款逐年攀升到 年的 万元,个案罚款也突破了百万元大关。截止 年底,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 件,罚没款 万元,无论是在案件数量、罚没数额还是办案领域上,都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办案速度上有突破,突出一个“快”字,立案快、调查处理快、结案快。二是在办案质量上有较大突破,积案、销案数量比往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三是在案件种类上有所突破,适用法律法规范围逐渐扩大,所办案件除无照经营外,反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传销、假冒农资、保护野生动物等类型的案件都有不同程度

—8— 的增加。四是在处罚力度上有突破,个案罚没款量罚有度、过罚相当,今年查办的万元案件有较大幅度增长。五是在查找案源上有所突破,除在经常性的市场巡查中发现案源外,开始对大型商场、网上交易等重点交易场所逐步介入,使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今后,我们将以完善三级联动执法办案机制为新起点,按照做到“四个统一”、加强“四化建设”、推进“四个转变”和实现“四高目标”的要求,继续拓宽执法领域、提升办案水平,狠抓大要案件的查处工作,努力使我局执法办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洗车店创业计划书1下一篇:7主要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