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桥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2024-05-16

麻桥小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

麻桥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麻桥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教学工作指导思想继续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学和加速实施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教师队伍师德,师品和综合教育能力的全面提升,切实提高我校各科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在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每位教师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师要加强学习,特别要认真学习为新一轮课改实验作好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学校将组织教师在专门时间集体学习,有计划的学习全国著名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讲座,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个人随时随地学,并记好学习心得,力争以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每位教师要正确把握各科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改革备课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狠抓教师岗位目标管理工作考评,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课前准备要充分,具体是:(要认真确定学科基本要求、拟定教学计划、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确定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课堂教学要认真:具体是:(创造性地实施课程计划、正确使用教材和教学资料、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作业与辅导要富有针对性,作业布置要富有弹性,能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学校实行随时督察、记载。期末将进行全面性的检查与评价。

2、以新的课程理念,重构课程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进程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从学生的发展着想,开展探究性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式,努力探索实践“主动性、互动性、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备课、作业、辅导、检测管理.各教研组要强化备课,提高备课质量。不仅要备知识点,更要备教法和学法。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居高临下地评价所教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要善于驾驭教材,创新性的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教师的备课的教案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变整齐划一的规范化教案为个性化备课教案,让教师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备创新型的、实用型的教案,目的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经过上一学期的摸索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备课类型:文本与书本结合式、活页式、资源利用开发式、常规式、电子备课式、资源共享式等六种备课方式适用于不同学科。对于作业设计、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有效,严禁以罚做作业来变相体罚学生,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要以年级组为单位,根据教学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

4.积极推广洋思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与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以学校制定的校本培训工作计划为工作内容,大力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极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1、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学历层次,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2、组织教师参加进修教研部门组织的学习,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最前沿成果,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

3、每位教师在业务学习上要做好“六勤”、“五个一”工作。“六勤”勤学课;勤听课;勤研课;勤评课;勤跟课;勤反思。“五个一”: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案例;每学期上一节校级公开课、研讨课详案;每次教研活动提出一个教学上的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相应办法;每学期上交一次成型的经验总结。

4、加强做好新教师、年轻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继续发扬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精神。在培训活动中强调“三心”(诚心、虚心、上进心),即老教师诚心诚意地教,年轻教师虚心诚意地学,大家都有积极向上的上进心,形成人人帮、学人人、帮人人的教学氛围。

五、深化课题研究,利用优秀教育资源。

1、继续进行课题研究,利用优秀的教育资源,在研究中要努力做到四个结合:把考试改革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确立整体的课程观;把夯实基础和强化能力结合起来,确立科学的评价观;把教师的科学传授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结合起来,确立互动的教学观;把提高认识水平和培养情感素养结合起来,确立新型的师生观。

2、加大家长学校的教学研究,提高家长学校教学水平。

六、重视远程教育,加强信息技术研究。

应依据信息技术要做到在课的质量、课堂运用、学校管理运用三方面有所突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深入进行教师远程教育和学生网络学习的指导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和,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生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教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检验,使之日趋完善,并逐步推广。鼓励教师参加“四优”评选,在全县以上“四优”获奖人次要拿镇小学第一,争全县农村小学第一。

七、注重培育转差工作,致力转化后进生。

每位教师在开学前上交增优补差计划,在教学中进一步面向全体、认真分析原因、因材施教、注重效果,使后进生跟得上,优秀生进步快,提高快。

八、注重体、音、美,创艺术特色学校。

要进一步规范体育、卫生课教学,通过多方面学习、深入研究,使学校的体卫工作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九、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全体教职员工要引起高度重视,以国庆下讲话、班队会、思品课教学及一般学科的渗透教育为主渠道,注重抓典型,探究个案,在跟踪式教育研究活动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十、注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设。

应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立足本地,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进一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实工作。本学期根据我校的特点及学生的特点,我们的校本教材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诵读中华诗文,使学生对民族的古文化有系列性、长期性和连贯性的传承。

麻桥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作为国家标准和全国通用语言的普通话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但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之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所以在学校推广普通话也比较困难, 特别是在低段还要用双语教学。“推普”工作虽然已开展但却受多因素影响, 效果有限, 也给平时的教学带来了许多不便。在语文教学中主要表现为:语句不够通顺, 由于彝语和汉语的不同特点, 特别是有些词和句子的说法与汉语相反, 如“吃饭”在彝语中就被说成“饭吃”, 有些学生就直接将彝语中的词中的单字译成汉语中的单字连在一起。句子方面主要表现为语句颠倒, 如在汉语中的“你吃饭了吗?”有学生可能按彝语的的习惯说成“你饭吃了吗?”;在阅读中, 对句子和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较弱;写作受到极大的限制, 有许多学生不是想不出来, 而是说不出来继而写不出来, 即便写出来了语句也不通顺、流畅和生动;在数学教学中有时不能很好地理解文字题和应用题的题意而列错式子。

二、以“推普”促进教学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都对“推普”工作非常重视, 方法与我刚教书时不尽相同, 但却大同小异, 每批学生实施下来效果都很好。其间我发现如果教师放松了要求, 学生用彝语表达的习惯又会慢慢恢复, 所以必须常抓不懈。另外, 只要有说普通话的氛围, 对其他学生也会产生好的影响, 如学校学前班的学生会在高年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自觉地学说普通话。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提高不少, 我在教学中也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在学习时也没那么吃力了, 最后在学年末的州统测中成绩进步非常大, 我认为成绩的取得与“推普”工作的开展是有一定的联系。

三、以“推普”促进学习

1.“推普”目标。新课标的部分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口语交际要求学说普通话, 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 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口语交际要求能用普通话交谈。第三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 其中2500个会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阅读从第一学段开始就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具体实施。学校重视, 教师落实到位并以身作则;重视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 尽可能地将各学段的识字目标落实到位;重视阅读教学, 让学生逐步做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课外读物, 并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让各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达到要求;营造氛围, 让学生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用普通话交谈的习惯;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促进“推普”工作并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

3.坚持“推普”。由于笔者也是彝族, 从小在彝语的环境中成长, 所以刚参加工作的我就进行了一些尝试。在和学生们相处了一个多星期后我就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给学习带来的诸多麻烦, 通过举例子, 学生认同了我的说法。之后我便提出要求, 要求学生在校的时间都要使用普通话和他人交流, 无论是上课回答问题, 还是课间休息时与同学间的交谈, 甚至和过路的人交谈时也必须讲普通话。由于学生的坚持, 在一段时间后, 他们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探究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探究;班主任工作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的宗旨与目标是通过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比例的基本知识、认知简单的图形等让小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借以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只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我们要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并且教师的教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学生的学主要采用记忆、理解的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局限在书本上、课堂上,认为学习仅仅是到学校听教师讲一些书本知识,并记住它们;他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鲜、新奇的问题并没有进入他们的学习性思维中,并没有真正进入他们的视野之中。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呈现低效性,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脱离生活实际,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尝试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在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之前。先让学生独立尝试求圆的周长的方法有哪些,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同思维、不同能力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同,于是就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方法,组织学生对不同方法进行讨论,进行概括和总结,实现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二)情境教学,让学生亲近数学。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情境教学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

(三)重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我根据低年级好奇好动的特点,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进行一种操作时,必须首先要求学生看清题意,再想一想,根据题目要求,你在操作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该如何做。坚决克服不经思考,盲目动手的毛病。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要培养学生直观图形与几何图形转换的能力,向学生展示带色彩的实物图和线条组成的透视图,既要解决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又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一)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二)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形象,更要有亲和力。班主任的亲和力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关键,良好的形象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给学生的印象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班级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所以,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形象,“做到语言美、仪态美、人格美、行为美”。

(三)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班主任工作对象是学生,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正确而有效地组织班级工作的前提条件,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会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基础。对小学儿童来说,由于年龄小,经历短,知识经验贫乏,个性尚未定型、自我意识开始初步发展,他们存在着多种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儿童往往是意识不到的,分不清好与坏,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通过仔细观察、调查和分析,帮助和疏导,从而使儿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试,自我改正。

(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坚持正面教育。小学阶段,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是少年儿童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开始形成的阶段,因此,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年龄阶段、道德认识水平,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远大抱负。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学习动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学数学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新课标一直都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数学知识学习这一项功能实现,同时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在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自身育人的功能实现。所以,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自身功能发挥出来,使学生能够在获得自身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自身个性意识、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目的意识等等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恒沛.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1(14).

[2]高飞.探讨新课改与小学数学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5).

[3]周爱军.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5.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 篇4

一、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育中, 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 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开端引趣就是其中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 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 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 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 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为课堂气氛的活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学得轻松、自如, 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激活了整个课堂的效果。一节课的开端非常重要, 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 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篮球迷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 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 “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 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因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与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 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 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 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 谁认得快, 记得牢, 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 让学生比一比, 谁读得有感情, 谁领会得深刻, 在总结课文时, 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 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等等。

刻意求新, 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 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 语文课每次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要结合教学内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求新求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 活一些。

二、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即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 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 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在课堂教学中, 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 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己教育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 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二是当前教育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 “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 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 求知欲强, 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学会学习,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三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 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的主人, 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 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 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 喜欢学, 主动学。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 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 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 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和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 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 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 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 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 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 去实现确定的目标, 变“要我这样子”为“我要这样子”, 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 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要让学生成为主体, 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 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 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课堂上活而不乱, 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 但那是在讨论问题, 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 那是在听讲, 是在做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 既有民主又有集中, 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 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我们都知道, 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在过程, 是学生动口的过程, 更是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 经过头脑的加工, 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 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 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 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

活动性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常用的策略, 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 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 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 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 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 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它是促使学生知识、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 其核心是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最终达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摘要:课堂教学要以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 提高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思考 篇5

近期一篇题为《园丁与导游》的小学生作文在网络上备受关注,文中这样写到“我希望老师像导游……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同样,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老师让写新学期数学学习的想法时,写到“我要认真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数学学习中寻找乐趣和规律”。两则事情放在一起,笔者暂且认为都是现代优质教育的典范,前者敢于打破“教师是园丁”的“惯性思维”,后者试图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都体现了小学生独立思考,不盲从等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品质。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笔者在分析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以此为鉴。

1.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和功能认识不清,不能很好把握数学知识、技能及情感培养的层次,甚至出现教学目标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很好的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

(2)教学方法上不能调动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和兴趣,知识掌握与情感体验不协调,所学知识难以内化,致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不够系统。

(3)优质课、观摩课等太注重形式化,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新课改的理念宣传太多,冲淡了传授知识的主题,使数学教学失去数学味。

(4)以接受学习为主,研究性学习缺乏或太片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合作的形式太多,但往往目标不明确,时间不保证,完全流于形式。

(5)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教师习惯牵着学生的思路走。

2.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思考

数学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探索知识产生的过程,应注重培训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掌握数学知识,而非单纯的了解知识的结论。在数学形成之初基本都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导的。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引入-思考-提升-巩固-拓展”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1)问题引入-探究新知

由于数学知识定义的抽象性,逻辑推理的严谨性,往往使小学生望而生畏,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自然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恰当的新知识引入方式,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动,激发学习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保持最佳学习状态。“问题引入-探究新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这一思想,教师应充分结合教学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2)导向思考-把握原则

受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程度是参差不齐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必然存在差别。因此,正确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就显得十分必要。导向思考就是教师采用科学的方式将学生凌乱无序的解决问题思考方式规整化,并使学生充分解放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充分解放自己的双手,主动操作;充分解放自己的嘴巴,表述观点;充分解放自己的研究,勤于观察。同时,要求教师在导向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适度和适量两个原则,适度即设置问题、情景等尽可能不超越学生的认识程度;适量即导向思考要符合课堂教学需要,不要让学生课题学校过度疲倦。

(3)归纳提升-强化目标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阶段。数学教学要实现从“形式—内容—目标”的过程,形式是为内容和目标服务的,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要杜绝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气氛活跃,课终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数学知识和获得数学能力的现象。归纳提升-强化目标就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对数学概念、解题思路等观察辨析,找出其联系和区别,从而发现数学规律,实现从初浅的认识到深度理解的转化。

(4)基本巩固-知识内化

小学数学教学巩固练习既没有讲授新课的“新鲜感”,也没有复习课的“成就感”,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课堂知识巩固练习的效果,对实现所学知识内化有重要促进作用。基本巩固-知识内化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将书本数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拓展提高-举一反三

教師通过预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拓展,不仅能使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还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做好铺垫,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拓展提高-举一反三就是指数学学习内容由课内向纵深处或向课外的延伸和合理渗透,由浅入深,可以是主体内容的辐射、铺垫和延续,也可以是某一知识点的综合、深化和提高,并辅以形式各异的练习,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结语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双重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讲解和传授知识,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具备“园丁”和“导游”的综合素质,使教学工作更加贴近生活,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互动、体验、开放,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煌伟.几个有关小学数学教育问题的思考.教育与管理,2013(6)

[2]野术策.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途径.科学教育,2008(2)

[3]肖利军.小学数学教育的几个问题.百花原地,2013(2)

[4]李星云.探寻小学数学教育的真谛.与新课标同行,2012(7)

上一篇:下雨日记300字初中下一篇:海洋渔业局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