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

2024-09-07

精神分析理论(精选11篇)

精神分析理论 篇1

绵阳师范学院

题目: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姓 名: 李 明

学 号: 1 3 0 3 0 4 0 1 0 7 专 业: 历 史 学 班 级: 2013 级 1 班 指导教师: 吴 节 义

2014年12月25日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要了解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首先要了解其具体含义,先简述它们的内容。

一、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一)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二)本能论

本能论构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本质。弗洛伊德认为,本能这个词“代表了所有生于身体内部并且被传递到心理器官的力”,本能是一种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本能的目的是寻求满足,消除身体的欠缺状态。本能的对象是能满足欠缺状态的事物或手段。

(四)、人格论

1、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

伊底又称本我,它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它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能量直接来源于肉体。伊底是完全非理性的,它遵循着快乐原则。

伊底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它由遗传的本能、欲望构成,肉体是它的能量源泉。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督的自我。超我遵循至善原则,即它督促自我加强控制、引导本能冲动,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超我形成于幼儿期,因为光靠自我的力量不能控制伊底的本能冲动,所以,超我的形成是必要的。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影响重大。但是,他过分强调性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理性意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为他的人格理论留下了明显的缺陷。

(五)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

弗洛伊德在对自我功能以及神经症和精神病根源的研究中,提出了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的系统观点。

二、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

埃里克森的阶段论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但他的学说更为乐观,更认同人类积极发展能力的主动性。他认为,如果个体能够积极的加以解决,那么将促进个体形成良好的自我品质,如果个体不能顺利的应对,则会影响个体的进一步发展或是留下问题。

(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理论强调,寻求控制感、力求完美和克服自卑是人类的本能。当我们体验到自卑时,我们便被追求优越的力量所驱动。他指出,优越并非一定是比他人优越,而是从一种只觉到的较低的位置发展到较高的位置,从感觉到不足到感觉到增强,通过追求能力、控制、完美从而克服无助感。

(三)霍妮-社会文化理论

霍妮认为,产生神经症的个人内心冲突,虽然不排斥性压抑、遗传禀赋、童年经历等个人特征,但本质上它却来源于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个人施加的影响。人性、人的各种倾向和追求、人所受到的压抑和挫折、人的内心冲突的焦虑,乃至什么是正常人格、什么是病态人格的标准,所有一切都因文化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

(四)荣格-分析心理学

荣格在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意识的发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广泛研究了各民族宗教神话之后,提出了一套颇有说服力的人类心灵深层结构理论,并称之为分析心理学。在分析心理学体系中,心灵被当作人格的总体,它囊括一切意识和无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荣格认为,作为总体的心灵包括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五)对象关系相关理论: 1沙利文-人格意想理论

人格定义:人格是重复的人际情境的相对持久模式,重复的人际情境是一个人生活的特性。人格意象是个人对他们自己或他人在需要满足,或是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沙利文认为,人格意象的想形成开始于婴儿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婴儿逐渐形成有关“我”的三方面的人格意象,即好我、坏我、非我。2科赫特-自我对象理论 科赫特认为,不能用里比多投注的目标来解释自恋。自恋是一种个体在童年时的自我心理结构的获得性缺陷,以及随之而来的继发性防御和代偿性结构的建立。科赫特最终抛弃了传统精神分析中的本能模式、采用新的理论模式来说明自恋的发展。科赫特的自我对象理论认为,自我是人格结构的核心,人格发展状况取决于自我的发展状况。

三、异同:

(一)、相同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新精神分析理论都属于精神分析理论,都强调人格的作用。

(二)不同点:

1.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性本能的动力作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满足、被压抑的欲望会进入无意识,在无意识中继续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提出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根据力比多在不同时期投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2.艾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强调理性自我对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以自我的理性调节作用为核心,提出了心理社会理论,并根据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艾里克森认为,通过自我的调节作用,危机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解决,个体相应就形成积极人格成分;心理发展的动力不仅仅在于生物成熟因素,社会的期望也是成长的动力,心理发展不是停止在青春期,而是持续一生的过程。

精神分析理论 篇2

精神分析电影美学主要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四个主要观念。它们分别是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以及性本能理论。本文选取两部影片作为精神分析电影美学的分析对象,一部是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美国电影《黑天鹅》,另一部则是由内地导演张一白执导的影片《好奇害死猫》。

在《好奇害死猫》中,最能体现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当中的精神层次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女主人公千羽是最具典型意义的。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她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温柔娴淑,楚楚可怜都是她克制“本我”的表现。她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女人,不得不在“超我”的驱使下,遵循社会道德规则,促使“自我”压制着“本我”。“本我”与“超我”可以说是完全对立的,两者同样不切实际,前者只为追求最原始的欲望让自己快乐,而后者却是为了满足社会道德规则最大程度上的牺牲这种原始的欲望。但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当观众明白这一切都是千羽处心积虑的策划时,她的“本我”占据了上风。这时的她完全是一个变态的自虐狂。她受尽内心失衡的煎熬,原本只作为一种潜意识不被自己觉察的“本我”在这时控制着“自我”。潜意识转化成意识左右着她的思维。她不顾一切道德规范,只为满足内心最猖狂的报复心理。她做尽了一切恐怖事件,只为让丈夫认为这是梁晓霞所为,以使他两人自相残杀。到最后,警察找上门来,千羽表面上看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实则也是为了满足“本我”最原始的欲望,不惜利用金钱诱导保安替自己把这件事情扛下来。这也是她私欲达到顶峰的最好见证。

2 释梦理论及性本能

《好奇害死猫》在国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美国电影《黑天鹅》自2010年上映以来就获得了国际上多项举足轻重的大奖,可以说是近几年来运用精神分析美学的经典之作。

影片开场就是女主人公尼娜的梦境,梦中的她正在表演舞剧《天鹅湖》,与魔鬼共舞的她显得恐惧和无助。这个梦是预见性的,影片的发展也正在朝着梦的方向进行。弗洛伊德指出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开场的梦境已经很明确的向观众揭示出尼娜非常渴望《天鹅湖》的领舞一角,但这种渴望渗透出她内心的纠结。她明白自己的性格弱点,要做到成功表演“黑天鹅”是有很大难度的。影片当中除了梦境还出现了很多似梦非梦的幻想,介于白日梦与梦之间的游离。这些幻象和梦一样能反映出尼娜内心深层的潜意识。由于从小到大她的“超我”一直强迫“自我”控制着“本我”。日积月累下,这种强迫已经形成习惯。但要成功饰演“黑天鹅”就必须得按照老师托马斯所说,释放自己的最原始的欲望,也就是“本我”。一时间要改掉20多年来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尼娜的“本我”一直在与“自我”抗战,她内心无法承受激烈的斗争压力所以才会以幻象的形式释放出来。

整部影片展现的一直都是尼娜内心的争斗。根据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人的性心理发展一共分为5个阶段,口欲期、肛门期、性蕾欲期、潜伏期、生殖期。他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产生眷恋。但尼娜的母亲是年轻时意外怀孕才生下的她,尼娜的成长环境里从未出现过父亲的身影。所以她没有经历对于两性的产生区分意识的阶段,这导致她性意识没有得到良好启蒙。之后,在她的潜伏期、生殖期的漫长岁月中,母亲的禁欲主义深深影响了她。这一切因素导致她的性本能被长期压抑在心里,并且表现出谨小慎微和胆小怕事。母亲年轻时也是一位芭蕾舞演员,但因为意外怀孕终止了舞蹈生涯。遗憾终生的母亲极力保护自己的女儿,不希望尼娜重蹈覆辙。她不正常的教育甚至让尼娜对于性有了敌对的情绪,把这最原始最自然的性欲望排斥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去,这造成了她性格上严重的缺陷。当她一步步地将这正常人都该有的原始欲望释放出来时,她不幸地毁灭了自己。

3 总结

凡是运用到精神分析学说的电影都少不了惊悚和诡异的色彩,可一旦运用到位,都不失为是一部好电影。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西格蒙德.梦的解析[M].高兴,成煜,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探讨 篇3

关键词: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潜意识

弗洛伊德(1856~1939),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在治疗精神病人的实践中,弗洛伊德偶然发现梦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他写出了《梦的解释》一书,于1900年发表。这本书的发表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理论正式形成的标志。弗洛伊德认为,要了解精神病人的发病原因,就要分析其幼年生活史。故称这一理论为精神分析理论。弗提出,他的理论虽然是由研究精神病人得出的,但同样适用于正常人。

精神分析理论的形成,不仅仅是对心理学,对世界文化、艺术、医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领域的研究都要追溯到“潜意识”的概念上。精神分析学派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里影响最大的流派。《梦的解释》被称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弗洛伊德被称为20世纪对世界文化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和皮亚杰被并称为世界心理学史上的巨人。有人说,20世纪有3位杰出的犹太籍学者: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改变了人们的宇宙和时空观,马克思改变了人们的经济和社会观,弗洛伊德改变了人们认识自身和文化的观念。

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论提出人心理结构的三个层次是: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意识位于心理结构的表层,所占比例较小,是人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潜意识是潜藏于意识层面之下、位于心理深层的结构,所占比例较大,是人本能的欲望和冲动,是人真实的心理,具有不可知性。前意识位于二者之间(中层)。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意识就像位于地面之上的一个小房间,结构比例小,里面很明亮,房子里有什么,一目了然。潜意识就像位于小房子下面、地面之下的一个很大、很黑的地牢,所占的结构比例很大,里面有什么,不知道。前意识就像警察一样,位于二者之间的地牢出口处,把着关,不准潜意识里的东西随便冲出来获得满足。人在睡梦中时,前意识的控制懈怠了,潜意识的东西经过伪装变换了一下形式出现在梦境中,这就是梦。梦境中出现的情境,即“显性梦境”,运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对显性梦境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显性梦境”所反映的潜意识中的真实心理,即“隐性梦境”。人类个体发育早期的经历:在母体内发育期(胎儿期)的经历、从母体内产出的经历、婴幼儿期的经历,成年后在我们的记忆里不能回忆出来,但在潜意识里存在,有时会出现在梦境中。一个7岁的儿童经常梦见自己在水里游泳,蛇缠住了脖子,并紧紧勒着,他痛苦地挣扎,哭醒后还呼呼地喘着粗气。原来这个儿童出生时被脐带缠住了脖子,险些窒息而死。“自我中心”是幼年期的心理特点之一,表现为对兄弟姐妹怀有嫉妒和敌意,幼年期之后潜意识里面依然存在,变换了一下形式出现在梦境里,于是梦见兄弟姐妹的死亡。幼年期(3~6岁)男孩存在“恋母情结”、女孩存在“恋父情结”。男孩嫉妒自己的父亲,视父亲为情敌,试图取代父亲占有母亲。女孩嫉妒自己的母亲,视母亲为情敌,试图取代母亲占有父亲。潜意识里的“恋母情结”“恋父情结”表现在梦境里,就梦见了父母死亡(常常是梦见和自己同性别一方父母死亡)。有时会出现“预示未来的梦”。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经历,夜里做了一个梦,梦醒之后也没太在意,对梦境的记忆也不是太清楚。过了一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忽然想起好像做过这样一个梦。瑞士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解过一个预示死亡的梦。一位登山爱好者找荣格解梦,说梦见自己登到山顶时,脚渐渐离开山顶升上天空了。荣格感到这是一个预示死亡的梦,告诉那位登山爱好者别去登山了。但他没听从劝告,登山时一位队友失足砸在他身上,两人掉下悬崖身亡。“心灵感应的梦”。关系亲近的人在远方发生了一件事,恰在这时你做了同样一个梦。人的认知可以分为原始认知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存在于意识中,原始认知存在于潜意识。人的创造性的观念“直觉”和“顿悟”来自潜意识中的原始认知,它们不是经过逻辑推理得来的,是在头脑中突然出现的一种观念。“预示未来”和“心灵感应”的观念有可能是来自潜意识中的原始认知。因为它是不可重复验证的,所以往往不被“主流心理学”所承认。自然界中的现象被人类认识的是少部分,大部分还没有被人类认识。如果试图用有限的认识作为框框和标准去套、去解释无限的自然,不符合框框的、不能被已有的有限的理论解释的,就否定它的存在。这种观点本身就是僵死的、不科学的。

精神分析理论的非理性主义 篇4

精神分析理论的非理性主义

弗洛伊德主义,又称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理论,这一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17、18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哲学把理性当作人类本性的传统观点完全对立,强调人的`无意识本能欲望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因,从而也汇入了20世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中,并为非理性主义哲学提供了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根据.

作 者:郝敬习李林森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杭州,310012刊 名:湖州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4(1)分类号:B84-065关键词: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 非理性主义

精神分析理论 篇5

1指导老师:黄仿

关于弗洛伊德与艾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些看法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将性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五个阶段(李美芳、黄立欣译,2009)。口腔期是性心理发展的最原始阶段,是指婴儿从出生到1岁期间,偏向寻找从吮吸、吞咽等口唇活动中获得快感和满足。肛门期是1~3岁的幼儿享受憋住及排泄大小便的感觉。性器期是儿童在3~6岁开始喜欢生殖器的刺激,产生恋母或者恋父情结。潜伏期是指6~11岁的儿童的性本能逐渐消失,他们对外部世界产生兴趣,会把精力放在运动、游戏等具体活动中去。两性期是指人的性冲动复苏,11~18岁的青少年对异性感到吸引,逐渐发展出成熟的性行为。

艾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心理社会阶段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性心理阶段相呼应,包括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指0~1岁的婴儿若得到充满爱的照顾,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基本信任感,反之则产生不信任感;自主行动对羞愧怀疑阶段是指幼儿在1~3岁开始产生自主性,力图尝试各种新事物,父母若能进行适度干预和引导,便能让幼儿克服羞愧,形成自主;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阶段是说儿童在3~6岁时自我意识增强,喜欢探索和想象,父母应鼓励其自动自发地探索世界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否则过度控制会让孩子缺乏主动性,产生退缩和愧疚感;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阶段是说6~11岁的儿童希望在学校通过勤奋努力获得社会和学习技能,从而感到自信,否而在同伴比较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我认同对角色混淆阶段是指11~18岁的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期待,想找出准确的自我定位,但由于各种社会动因他们或多或少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

弗洛伊德与艾里克森的理论的共同点是二者都提到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而且他们各个阶段中的年龄划分与心理年龄阶段的科学划分都是一致的,同时二者都提到了儿童在每个阶段的生理基础对该发展阶段的作用和影响。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弗洛伊德强调性本能是心理发展中的基本动力。他认为如果儿童在每个阶段的性需要得到适度满足,儿童就能健康成长,否则儿童在未来发展中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而艾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他认为自我在每个发展阶段对于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冲突之间会学到特定的态度和技能,主动扮演社会一分子的 SunBiling_TMA01_ECC20

1指导老师:黄仿

角色,从而决定个体在各个阶段发展中是健康或适应不良(李美芳、黄立欣译,2009)。

艾里克森在其心理社会理论中提到1~3岁的幼儿处于自主行动对羞愧怀疑阶段,他认为这阶段的幼儿表现出强烈自主的意愿,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行为,希望自己选择或决定,比如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等。但我认为以此阶段发展观点来看待新加坡儿童的发展,需要做一些调整。因为在新加坡有很多孩子到了三四岁都不会基本的生活自理,如穿衣,吃饭,收拾书包等。这与新加坡的社会环境和实际生活情况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新加坡大部分是双薪家庭的缘故,(外)祖父母或者外籍女佣常常变成幼儿的主要照顾者(郑臻贞编,2014)。俗话说“隔代亲”,(外)祖父母对幼儿自然是疼爱有加,甚至是过于溺爱,一切事物都心甘情愿为幼儿代劳,使得幼儿失去锻炼自主独立的机会,而外籍女佣的工作性质也让幼儿在该阶段无法顺利发展自主性,父母似乎也认为女佣代劳孩子的生活自理部分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付了薪水给女佣)。于是两三岁的孩子都非常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或“小公主”的生活,甚至认为有人代理自己的事物是理所当然的,一点都不会思考自主独立的行为。

弗洛伊德在性心理理论中强调了早期经验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李美芳、黄立欣译,2009),我觉得在看待儿童发展的问题上确实要也必须要重视幼儿早期经验的培养,因为童年时期的生活经验对个人未来生活得幸福与否是有一定关系的,比如幼儿在家里常看到父母吵架摔东西,那么孩子在恐惧与不知所措中会造成的心理阴影,长大后他对婚姻和家庭就很有可能产生抗拒或不自信的态度。

艾里克森在心理社会理论中指出,若要观察到正常的发展,必须考量每个文化实际的生活情况(李美芳、黄立欣译,2009)。这个确实非常重要,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背景,而每个社会的文化和实际生活情况又都是不同的。以新加坡来说,新加坡的社会经济压力造成大部分家庭都是双薪家庭,同时政府非常鼓励生育,并为此开办很多托婴所,以便母亲在12周产假后能继续上班。我自己也是2个孩子的母亲,当然也很感谢政府提供的补贴和措施,但是我觉得婴儿早期亲子关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可惜社会现实却很难成全早期的亲子关系,而更多的是让外籍女佣或(外)祖父母或托婴所来完成对婴儿早期照顾,我觉得由 SunBiling_TMA01_ECC20

1指导老师:黄仿

此引发的一些儿童发展问题(如孩子对女佣的信任超过对父母的信任等)必须考虑到新加坡的实际生活情况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美芳、黄立欣译(2009)。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台湾:培生教育。

精神分析理论 篇6

毋庸置疑,人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某种意义上,性格等同于人格。面对相同的一件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决定与选择,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不同的人格。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决定主导了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人格之于一个人的成功与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格心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格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在整个心理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心理学其他领域提供了基础知识。比如,心理咨询、教育心理学,司法教育学等等。不仅如此,心理学也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理论与应用性知识,如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除此之外,人格心理学还能够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人格心理学能事每个人了解自我,理解他人,完善自己,塑造健康人格。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新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而拉帮结派,扩军备战。而在心理学学术界也是一片争论,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激战正酣,行为主义蠢蠢欲动。就在这时,在奥地利,一位犹太人在心理学领域掀起了一场疾风暴雨般的革命,创建了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永远都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的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这位叫做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被尊为人格心理学的鼻祖。众所周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们后来与弗洛伊德产生了严重分歧,甚至于为此而绝交。但他们的理论都受到了弗洛伊德的深刻影响,所以也将他们当做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成员。尽管精神分析学派(主要是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不仅当时,甚至至今都无法被人接受,但精神分析学派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巨大影响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与实践都值得在人格心理学史上大书特书。他们的理论像星星一样照亮后来人前行的脚步。下面我们就具体的对精神分析学派关于人格的思想、观点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要谈的是人性哲学这个主题,弗洛伊德主张人性本恶。我十分反对性恶论,我坚定地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是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造成的。让我们追溯历史,将目光投向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让弗洛伊德对人性产生了怀疑,于是他更加坚定了人性本恶的错误思想。

关于人格动力。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或驱力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他将本能划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并认为所有与生命的维持、发展和延续有关的本能都称为生本能,生本能具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其中性本能是主要成分。我赞同生本能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这一观点,但不认同性本能是主要成分。弗洛伊德之所以如此重视性对人的影响与他从事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精神病医师,他在接触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后,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接受他的催眠或者自由联想法治疗时都会涉及到性。可毕竟这些患者都在精神或心理上有残缺,而大多数人却没有精神疾病或者说就算有也尚未达到需要专业的治疗的地步。而显然弗洛伊德也无法证明他们的性本能。至于弗洛伊德的死本能,我认为那是不存在的。弗洛伊德提出死的本能是用以解释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如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攻击及杀戮等。我认为这些并非人的本能,这些现象的产生只不过是因为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心理失衡。为了满足需要,实现心理平衡的恢复,人们才做出了这些举动。

人格成因。在遗传与环境哪一个对人格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上,精神分析学派更倾向于遗传。关于遗传因素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家族史或家谱法、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也有力的证明了某些人格特质确实受到遗传的影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环境尤其是教育对人格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我认为,个体的人格主要是取决于遗传还是环境因人而异。我们可以将个体依据他们对环境的敏感程度划分为敏感型和迟钝型,迟钝型的人对环境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冷淡,他们的人格一直受到遗传的束缚,很难突破。

人格改变。弗洛伊德对此持消极的态度,他认为人格是很难改变的。我认为人格通过教育、治疗是可以改变的。在人格改变的因素中,自我主观努力是较为重要的,也就是说,外因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

关于人格理论的向度。对于吉尔和兹戈尔提出的九个理论向度,精神分析学派都有自己的观点:

1.自由论——决定论。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其内在驱力所控制,个体不能觉察这种力量,是“决定论”的支持者。而人本主义学着罗杰斯则持相反看法,对于这个问题,我赞同罗杰斯的观点,我相信人类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使我们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是“自由”的。

2.理性——非理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强调非理性的作用,我赞同认知心理学派的观点,相信人是理性的。

3.整体论——分析论。整体论主张将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作为一个临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主张这种方法。虽然说整体论与分析论在人格研究中都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还是更应该坚持整体论,毕竟人格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

4.遗传论——环境论。这个前文涉及过,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更依赖于遗传因素。

5.可变性——不可变性。弗洛伊德一直非常重视童年经验,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他5岁时就已经形成了,其潜在的人格结构再也不会发生变化。我不认同他的这种观点,我认为人格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人总是会变的,许多人格特质无法适应这个社会,拥有这些人格的人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即使已经步入青年,仍然有改变自己人格的可能性。

6.主观性——客观性。对这个的争论精神分析学派很少涉及。7.主动性——反应性。对这个向度的争论主要是由认知学派和行为主义者展开的。

8.均衡性——不均性。弗洛伊德持均衡性的观点,他倾向于重视个体维持均衡状态的动机,认为个体的某种缺失就会产生某种需求,导致陷入紧张状态,于是个体将采取一些活动,以取得满足,使个体恢复到均衡状态。

9.可知性——不可知性。这个问题是从哲学延伸出来的。作为哲学的两大基本问题之一,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也是历来为哲学家们所争论的。在心理学层面上主要是行为主义学派与现象学派的争论。

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探讨 篇7

精神分析理论的形成,不仅仅是对心理学,对世界文化、艺术、医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领域的研究都要追溯到“潜意识”的概念上。精神分析学派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里影响最大的流派。《梦的解释》被称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弗洛伊德被称为20世纪对世界文化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和皮亚杰被并称为世界心理学史上的巨人。有人说,20世纪有3位杰出的犹太籍学者: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改变了人们的宇宙和时空观,马克思改变了人们的经济和社会观,弗洛伊德改变了人们认识自身和文化的观念。

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论提出人心理结构的三个层次是: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意识位于心理结构的表层,所占比例较小,是人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潜意识是潜藏于意识层面之下、位于心理深层的结构,所占比例较大,是人本能的欲望和冲动,是人真实的心理,具有不可知性。前意识位于二者之间(中层)。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意识就像位于地面之上的一个小房间,结构比例小,里面很明亮,房子里有什么,一目了然。潜意识就像位于小房子下面、地面之下的一个很大、很黑的地牢,所占的结构比例很大,里面有什么,不知道。前意识就像警察一样,位于二者之间的地牢出口处,把着关,不准潜意识里的东西随便冲出来获得满足。人在睡梦中时,前意识的控制懈怠了,潜意识的东西经过伪装变换了一下形式出现在梦境中,这就是梦。梦境中出现的情境,即“显性梦境”,运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对显性梦境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显性梦境”所反映的潜意识中的真实心理,即“隐性梦境”。人类个体发育早期的经历:在母体内发育期(胎儿期)的经历、从母体内产出的经历、婴幼儿期的经历,成年后在我们的记忆里不能回忆出来,但在潜意识里存在,有时会出现在梦境中。一个7岁的儿童经常梦见自己在水里游泳,蛇缠住了脖子,并紧紧勒着,他痛苦地挣扎,哭醒后还呼呼地喘着粗气。原来这个儿童出生时被脐带缠住了脖子,险些窒息而死。“自我中心”是幼年期的心理特点之一,表现为对兄弟姐妹怀有嫉妒和敌意,幼年期之后潜意识里面依然存在,变换了一下形式出现在梦境里,于是梦见兄弟姐妹的死亡。幼年期(3~6岁)男孩存在“恋母情结”、女孩存在“恋父情结”。男孩嫉妒自己的父亲,视父亲为情敌,试图取代父亲占有母亲。女孩嫉妒自己的母亲,视母亲为情敌,试图取代母亲占有父亲。潜意识里的“恋母情结”“恋父情结”表现在梦境里,就梦见了父母死亡(常常是梦见和自己同性别一方父母死亡)。有时会出现“预示未来的梦”。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经历,夜里做了一个梦,梦醒之后也没太在意,对梦境的记忆也不是太清楚。过了一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忽然想起好像做过这样一个梦。瑞士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解过一个预示死亡的梦。一位登山爱好者找荣格解梦,说梦见自己登到山顶时,脚渐渐离开山顶升上天空了。荣格感到这是一个预示死亡的梦,告诉那位登山爱好者别去登山了。但他没听从劝告,登山时一位队友失足砸在他身上,两人掉下悬崖身亡。“心灵感应的梦”。关系亲近的人在远方发生了一件事,恰在这时你做了同样一个梦。人的认知可以分为原始认知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存在于意识中,原始认知存在于潜意识。人的创造性的观念“直觉”和“顿悟”来自潜意识中的原始认知,它们不是经过逻辑推理得来的,是在头脑中突然出现的一种观念。“预示未来”和“心灵感应”的观念有可能是来自潜意识中的原始认知。因为它是不可重复验证的,所以往往不被“主流心理学”所承认。自然界中的现象被人类认识的是少部分,大部分还没有被人类认识。如果试图用有限的认识作为框框和标准去套、去解释无限的自然,不符合框框的、不能被已有的有限的理论解释的,就否定它的存在。这种观点本身就是僵死的、不科学的。

弗洛伊德说过:“要想使人获得幸福,唯一的方法就是满足人的本能欲望”。而社会文明是限制和压抑人的本能欲望满足的,文明发展的水平越高,对本能压抑的越严重。二者处于“二律背反”中。所以,文明发展的水平高了,不是人们感到越来越幸福了,而是有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了。“非逻辑性”,一是本能欲望满足的非逻辑性,二是潜意识中原始认知的非逻辑性(直觉、顿悟)。书读得多了,发展了逻辑思维而抑制了非逻辑性思维,做事缺乏灵活性,于是叫这种人为书呆子。“不可知性”,潜意识是人真实的心理,但具有不可自知性。所以,一个人想要认识别人相对容易,认识自己很难,尤其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俗语说得好:“要认识自己的形体需要借助镜子,要认识自己的心需要借助别人”。“非语言性”,一些来自潜意识的高水平的创造性观念和认知在头脑中突然出现(如直觉和顿悟),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1958年,英国科学家波兰尼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信息传递和掌握的,我们大部分的知识属于此类知识。隐性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知识中的少部分,但对人类的实践很重要,这种隐性知识要靠潜意识中的原始认知去感悟才能掌握。掌握知识的初级阶段是“山是山,水是水”,泾渭分明;中级阶段是“山似山,水似水”,界限不那么分明了;高级阶段是“山水一体”了,没有界限了。中、小学生的问题有标准答案;大学生的问题有参考答案;研究生的问题没有答案了,“答案”即“问题”,“问题”即“答案”。说的是同一个道理。知识到达一定深度之后,是不能简单的照搬过来的,需要靠自己的原始认知去“悟”。由于每个人的原始认知存在差异,所以不是“三百六十行,每个人都能行行成状元”。出家修行的人经常打坐静修,其实就是用潜意识中的原始认知去悟“道”。修行者众多,得“道”者能有几人?原始认知的差异使然。有浅薄的文人妄议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是陷入不可知论。之所以出此言论,正是这种人肤浅、缺乏高水平原始认知的表现。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低级阶段是“全”或“无”的思维方式,要嘛是“对”的,要嘛是“错”的,“是”“非”分明。上升一个层次,“是”“非”的界限模糊了。到达最高阶段,没有“是”“非”了,但并不是简单的“是”“非”混淆。这就要靠“悟”才能达到。“大悲无泪”“大笑无声”,极度的情感体验也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处于热恋中的男女双方,一方问另一方:你喜欢我吗?回答:喜欢。又问:你喜欢我什么?回答:我也说不清楚。正是因为极度迷恋,所以才“说不清楚”。一切能用语言表达的都是相对肤浅的,真正的高水平认知、创造性观念、情绪体验是来自潜意识的,具有“非语言性”。具有高水平创造力的“极度天才”往往不善言词,而善于辞令、能言善辩者,往往缺乏高水平的创造力。

摘要:对弗洛伊德及精神分析进行探讨。弗洛伊德早期理论提出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分析了其潜意识的特点。

精神分析理论 篇8

关键词:精神分析理论 恐怖美 变态情结 人格二重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爱伦·坡的心理恐怖小说被认为是19世纪美国哥特文学的巅峰之作,他所撰写的恐怖故事大都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环环相扣,整体效果十分突出。为了使其作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爱伦·坡常通过破坏来进行创造,通过恐惧来追逐美感,通过黑暗来接近光明,以此实现对读者心灵的极大震撼,可以说,他的恐怖小说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恐怖小说。

二 小说中人物的变态情结

与弗洛伊德不同,荣格将力比多看作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和心理的原动力,包括生殖、生长和其他的生命活动,而性欲只是众多的、生理的、心理的功能之一。他认为心灵代表了一个人的整体人格,反映了意识和无意识中的思想、情感、行为并且预设了人物行为和心理的走向及趋势;他将心灵结构中的无意识结构进一步区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也就是他所说的情结,是一种心象与意念的集合,多属于心灵分裂的产物。创伤性的体验、情感上的困扰或道德上的冲突都会导致情结的形成;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结,但是如果我们不能与之协调的话就会引发心理疾病。

爱伦·坡心理恐怖小说中描写的都是比较典型的变态情结和心理异常的人物,从这些变态人物的身上,读者能感受到一种诡异的恐怖美。总体上来说,爱伦·坡心理小说中的故事主要围绕三个变态情结展开,即俄狄浦斯情结、安提戈涅情结和皮革马利翁情结。

1 俄狄浦斯情结

荣格认为俄狄浦斯情结即幼儿时期的恋母情结,是从弑父娶母的野蛮时代遗传下来的原始印象。尽管评论家对其解释各有不同,但普遍同意如果人不能摆脱恋母情结,就会形成变态的人格,或者迷恋亲生母亲,或者僧恨亲生父亲,或者寻找像母亲一样的女人作为伴侣。

爱伦·坡的小说《丽姬娅》中的“我”对第一任妻子丽姬娅的感情便属于恋母型,在小说中,“我”三次把自己比做“孩子”。在丽姬娅生前,她严厉、成熟并无所不知,母亲般的她用“至高无上的权力”支配着“我”,“我”也“竟像孩子一样安心,听凭她指导我研究玄而又玄的形而上学”。丽姬娅死后,“我好似孩子一样任性”。这种恋母情结使“我”走上了偏执狂和鸦片鬼之路。“我”的第二任妻子罗维娜充其量只是丽姬娅的替代品,最后这位年轻的新娘被“我”无情地杀害,变成了丽姬娅借尸还魂的一具躯壳。

在作品中,“我”对妻子的俄狄浦斯情结用充满矛盾的词句表达出来,恐怖渗透在字里行间。“我”既把丽姬娅比成可以供奉在神盒里的圣母,又把她比成来去无踪的幽灵。我对她生前很多事记忆不清,却对她的仪容难以忘怀。丽姬娅死后,“我”变成了一个人面兽心的疯子,故事由此进入恐怖的高潮。小说中,空间选择的是封闭式的场景——灵堂一般的新房:床上挂的床帐像馆套,卧室四角各竖一口黑棺材。“我”明显在诅咒续弦的死亡和祈祷亡妻的复活。“我”把罗维娜毒死之后,在月黑风高之夜“怔怔望著罗维娜的尸体,照旧满腔辛酸地想着深深迷恋的唯一亲人”。随着女尸恐怖的复活过程,读者的神经一丝丝地绷紧,当最后丽姬娅借尸还魂披头散发并瞪着漆黑的羚羊大眼站在“我”面前时,读者会有一种灵魂被摄去、时间己凝固的感觉,这是一种毛骨悚然式的美。如果读者本身就具有恋母情结的话,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因为我们自身与叙述者的相似性,不免会对号入座,唤起自身潜意识最深层的恐俱,感受到的恐怖美就不仅仅是毛骨悚然式的了,而是内省式的了。

2 安提戈涅情结

安提戈涅情结又称恋兄情结,指对兄长的爱慕与依恋。爱伦·坡也以兄妹之间病态的爱情来营造恐怖的气氛,如《厄舍古屋的倒塌》。玛德琳与其兄罗德立克·厄舍的乱伦是由与世隔绝的孤独所导致的,这种不轨的行为成为兄妹二人的心病,导致玛德琳病入膏育,罗德立克精神崩溃,最后亲手将孪生妹妹活埋。然而,玛德琳强烈的恋兄情结、被活埋的怨念使她死而复活,最后倒在她哥哥身上,与被吓死的哥哥共赴黄泉。

故事的主体围绕着兄妹病态的感情展开,恐怖的元素与变态的情结交织在一起,将故事渐渐推向高潮。当鬼影一般的玛德琳小姐从房间走出时,罗德立克双手捂脸,“只看得见骨瘦如柴的手指竟比往常还要惨白,指缝间滚滚烫出热泪来。”玛德琳的出现提醒了他们之间的乱伦之爱,罗德立克怕“我”知道实情而匆匆把妹妹活埋。故事由乱伦的道德之罪上升到活埋这种恐怖的谋杀罪行,故事兼有窒息式的、毛骨悚然式的、残忍血腥式的和凄凉悲怆式的多种类型的恐怖美。

3 皮格玛利翁情结

皮格玛利翁情结又称恋像情结或者“恋像癖”,指不爱现实生活中的异性,但是面对异性的雕像或相片却过分地想入非非,行为上把它作为真人看待的一种怪癖。《椭圆形画像》中,坡对这种恋像情结进行了深入形象的刻画。当“我”在查找关于椭圆形画像的来历时,看到了一段含糊而古怪的字句,关于一位画家娶了一个“举世无双的美人儿”,婚后决定为美丽的妻子画像。结果,画家日以继夜地沉醉于他画笔之下的美女,最后竟发了狂,“他两眼始终盯着画布,连妻子的容貌都顾不得看上一眼”。最后,在他完成画像之时,他的娇妻就命丧黄泉了。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恋像癖患者并不常见。然而很多人都有过为了遥不可及的人或事物而放弃身边的人或事物的经历,这又是一种变相的皮格玛利翁情结。因此,当有过这些经历的审美者在欣赏《椭圆形画像》时,不仅会因美女之死而感到一种凄凉悲怆式的恐怖美,也能同时感到一种内省式的恐怖美。

4 变态情结与恐怖美

从弗洛伊德的角度上来看,描写变态情结的心理恐怖小说需要欣赏者自身能对被压抑的冲动有意识上的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内省式的恐怖美。而根据荣格的理论,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结,但在日常生活中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变态情结的患者并不多见。因此要想让所有的读者都能在爱伦·坡描写变态情结的心理恐怖小说中体会到内省式的恐怖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审美者只需在欣赏该类型作品时采取“不排斥”的态度即可,因为若对作品中充斥的变态情结过于排斥就会导致过远的心理距离,也就无法从小说中体会到恐怖美了。

三 小说中人格的二重性

荣格把人格结构分为三层: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意识指自我,包括知觉和记忆。个人无意识是由个人的冲动和欲望组成的,荣格将它归结为情结。集体无意识是潜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由祖先遗传下来的经验和印象,荣格将它归结为原型。荣格认为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在诸多原型当中,有些原型对人格和行为极为重要。这其中就包括人格面具和阴影。在上文中已经对变态情结与恐怖美进行了论述,下面将以原型理论中的人格面具与阴影作为基础来分析人格二重性所造成的恐怖美。

1 人格面具之后的阴影

爱伦·坡最擅长描写人格面具与阴影的冲突。例如《泄密的心》中的“我”口口声声说“我爱那老头”,最后却在潜意识的驱使下将老头杀害并分尸;《一桶白葡萄酒》中的“我”表面上对福吐纳托关怀备至,背地里却假托白葡萄酒为名将福吐纳托骗至“我”家族的地窖并将其活埋在壁洞里。在爱伦·坡的这些心理恐怖小说中,人物的人格面具后隐藏着巨大的阴影,这种恐怖的阴影仿佛随时会爆发的火山,形成了奇特的恐怖效果。

2 人格分裂

爱伦·坡的很多作品都揭示了人格的分裂,大多数都表现在人格的反向转化上——人放弃先前的价值、信念或生活来追求相反的价值、信念或生活。《丽姬娅》中的“我”由爱妻到杀妻的性格转变,《黑猫》中的“我”由温顺到残忍的转变都属于人格的反向转化,这种转化是畸形、扭曲和怪诞的,为小说的恐怖美增色不少。

如果人格面具和阴影无法调和,但人格又没有发生前后的反向转化,就有可能造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同时存在。例如《威廉·威尔逊》是一篇十分杰出的描写双重人格的作品,它深入表现和探索了人物灵魂深处的善恶冲突、心理变态和人格分裂。威廉·威尔逊从小便不是一个安分首己者,他目空一切,所有的同学都听他摆布。在潜意识里,他对自己无耻的行为深恶痛绝,因此分裂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格对自己进行管教,即产生了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威廉·威尔逊与其作对。每当他想干坏事时,这个人格便出来阻挠。直到最后,他决定与他斗剑,但在将对方刺伤后他发现墙面变成镜子,并从镜中看到了自己血淋淋的影子。这个镜子中的威廉·威尔逊对他说:“我活着,你才存在——我一死,请看看这影子,这正是你的影子,瞧你把自己毁的多彻底呵。”此时此刻,读者才发现原来两个威廉·威尔逊是一个人,恐怖效果亦达到高潮。

3 人格的二重性与恐怖美

之所以人格的二重性能造成巨大的恐怖美,是因为每个人都同时具有人格面具与阴影,人格面具又随着不同的环境发生转换。因此,每个人的人格都不是单一的,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外在限制与心理的内在压抑使人的个性只能得到片面的发展,而人的天性中所受到压抑的欲望或本能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反抗的力盆,人格面具与阴影便处于对立的位置。人一旦面对自己的真实处境,会产生多种焦虑,如来自外部世界威胁的现实性焦虑,来自对本我尤其是性冲动之恐惧的神经症焦虑,或者来自与道德法律起冲突的道德性焦虑。面对这些焦虑,人便产生逃避的念头,通常采用“反现作用”作为防御的手段。“反现作用”是指人以相反的态度来掩盖某种不能接受的无意识欲望和本能冲动。例如《黑猫》中的“我”明明对动物很排斥,却说曾经“特别喜欢动物”,甚至“只要有机会物色到中意的玩物总不放过”。事实上,当时的爱是恨的面纱。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为了掩盖对他人的仇恨而对他人产生超乎寻常的爱的范例,因此,同样具有人格二重性的读者在欣赏描写人格二重性的恐怖作品中能体会到异常恐怖的感觉,因为这些变态的人物正是将正常人物的缺点无限地放大,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套用波德莱尔的话來说,在爱伦·坡这种描写人格二重性的“空气稀薄的文学中”,审美者可以感受到“模糊的焦虑”、“敏于流泪的恐惧”和“心灵的不适”。因为坡的心理恐怖小说成功地预见了现代社会人类的噩梦,塑造了一个贴近读者内心之隐秘的艺术世界。

四 结语

爱伦·坡的作品表面上描写的是一个个变态的恐怖形象。事实上,坡挖掘的是那些因痛苦与幻灭而扭曲的人类的内心世界。他用他的心理恐怖小说和他小说中人物的悲剧为我们预示了现代人的普遍心理:孤独、恐慌、不满与不信任。现代人的生活空间是相对隔绝的,内心世界是孤独的,自己对自己是不甚了解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爱伦·坡的心理恐怖小说是变相的“现代启示录”,是精神分析学的小说素材。从人物上看,爱伦·坡的很多心理恐怖小说描写具有比较典型的变态情结,而他对人格二重性的描写则将恐怖魅力推向了极点。

参考文献:

[1] 陈良廷等:《爱伦·坡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孙维林:《致命的自恋人格——从自体心理学角度看〈厄舍古屋的倒塌〉主人公之性格》,《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 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4] 张家恕:《恐怖文学类型特征论》,《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5] 朱光潜:《变态心理学派别》,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刘志平,女,1985—,河北保定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由箍水桶理论想到团队合作精神 篇9

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这个比喻似乎还可以继续引申一下,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与木板之间有缝隙,同样无法装满水。这就是通常人所说的“箍水桶”理论。其实,一个企事业单位的每一位成员何尝不像木桶的木板呢?每一位成员对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团队合作精神,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重视,并被广泛运用,如今的各大企事业单位提到管理,必提团队。诸如:“打造一流的团队”、“优秀的团队才有优秀的企业”、“创建高绩效的团队”等等。可见,团队在管理课题中的重要性。要做好现代企业管理者,需要懂得运用“箍水桶”理论,箍好企业这只水桶。

大浪淘沙的今天,一个单位能否适应社会取决于每一位员工的综合能力和团结程度。需要员工互相协作配合,取长补短,缺了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服务行业,有光会说话的服务人员不行,光有亮丽脸蛋的服务人员也不行,光有信息疏通的脑袋的服务人员也不行,光有才高八斗而无人格魅力的人员也不行,如果这些人员一起工作,紧密配合,或者一个人拥有以上优点,那么就能做出很好的业绩来。因此,团结员工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是管理人员必走的一步路。

一只水桶能够装多少水还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紧密度。一个单位或企业即使有一群综合能力相当强的员工,如果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行同一盘散沙,那么它就不可能在社会长久立足。使员工团结协作,是优秀管理人员取得成功的关键。管理者要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桃园三结义”等故事去引导员工,让每位成员清楚自己的角色,清楚自己在流程中的工作位置以及上一道工序和下一道工序,明白自己是团队成员,并要求他们全力以赴。

精神分析理论 篇10

一、是通过学习和调研,把握了实情,找准了发展切入点。全区把掀起学习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作为当前最首要任务,充分发挥理论宣传、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地把大会精神传播到社区、企业、学校中去,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区四套班子领导在学习中深入基层和社区,进行了细致、广泛全面地调研,摸清了工作底子,完善了发展思路,认清了问题和困,找准了切入点。通过学习和调研,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部分四套班子领导代表课题组作了交流发言。同时还特地请东南大学的专家给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比对分析,并作了研究成果发布。

二、是通过学习和调研,开拓了视野,理清了发展新思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城区政府如何从区域发展实际出发,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关键的还是要坚持一个发展取向题。全区将继续坚持“文化立区、经济强区,和谐沧浪、幸福社区”的发展思路。但同时又要立足新的平台,给它赋予新的内涵,提供新的载体,推动新的发展。要通过进一步扩展文化沧浪集聚力,努力提高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加快推进优化发展转型;进一步增强城区服务功能的凝聚力,努力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进一步提高幸福社区的向心力,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首要任务和第一执政取向;要进一步发挥各级组织的战斗力,开创沧浪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三、是通过学习和调研,凝聚了合力,积聚了发展新动力。把握了区情,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推动区域的和谐发展关键问题落实到人的身上。

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理论的反思 篇11

一、我国目前关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

1、立法上

《 民法通则》第120条,该法条没有直接规定"赔偿损失"中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其后又陆续出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10条、《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2001年)、《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 年)、《 侵权责任法》第22条(这是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但是,这些规定只是限于侵权领域,合同法上一直没有明确规定有关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如《 合同法》第107条、第112条、第113条。值得注意的是最高院至少在旅游合同纠纷场合明显否定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能性。

2、理论上

关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异议及思辩持否定意见的学者认为:提供精神损害赔偿是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根本区别;精神损害不符合合同法上的等价交换原则;精神损害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难以预见的;可以通过侵权寻求救济,而没有必要主张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难以金钱确定,对此不宜赋予法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会造成人格的商品化,以及当事人对权利的滥用人格商品化;举证困难 ;给订约当事人增加过重的风险,这样会严重妨碍交易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说的反思:

否认说的实质:(1)侵权与违约的区别说实质上将是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作为二元划分标准,逻辑上存在问题;(2)提出人格商品化的忧虑实质上将人权保障的目的与手段相脱离; (3)主张自由裁量权会遭到滥用实质上将法官的功能定位为法律的自动售货机,在法的稳定性与法的正义性的权衡中走向了抽象化的极端; (4)认为会导致诉讼爆炸实质上忽视了私法主体的理性选择和制度对诉讼资源的合理配置作用; (5)主张背离合同性质实质上是无视合同目的,僵化理解等价有偿规则,也忽视了合同的伦理意义的表现; (6)交易阻碍说违背了风险分配理论,忽视了保障交易安全与效率的制度功能的对立统一; (7)不可预见说实质上缺乏对违约情形的具体分析; (8)主张精神损害难以举证、赔偿数额难以确认。实质上夸大了技术层面的难度;(9)责任竞合说作为反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实质上不仅自身前提不能成立,还将带来严重问题

二、违约损害赔偿相关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

精神损害赔偿作为精神损害的救济手段,是指权利主体因一般人格权及其他合法利益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身份利益及各种精神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式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就是因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精神损害而应承担赔偿责任。其固有的特征为:第一、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第二、必须是一方当事人违约造成的。第三、可以对精神损害进行约定。第四、精神损害只是存在双方当事人之间。

三、关于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反思

我们的反思不属于破旧立新,反思违约责任不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定律, 并不是要否定现有的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而是思考合同法领域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正当合理性和必要可行性。

1、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存在的正当合理性:

(1)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确立是对人权的尊重与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权观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自我精神利益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精神利益的保护意愿丝毫不亚于对财产利益的保护意愿。

(2)肯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体现了民法中的公平、正义原则。

违约所致的精神损害与侵权所致的精神损害,在受害人的角度来看,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既然侵权情形下的精神损害可以赔偿,相同或相似情况下的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为何不能请求赔偿呢?

(3)对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给予必要的法律救济是维护诚信的必然要求。

违约是对诚信原则的破坏和亵渎,要求违约方对破坏诚信的行为承担一定的不利后果,既体现着法律对守约人权益的关怀和尊重,又体现着对违约方行为的否定和责难。

2、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存在的必要可行性性:

(1)违约中的精神损害是客观存在的。

现实中旨在实现精神利益的合同主要是一些提供特定劳务的服务性合同和保障人身权益类合同,这些合同越来越普遍。

(2)符合完全赔偿原则的要求。

根据完全赔偿原则,如果违约所造成的损害属于精神损害或者包含精神损害,当然应属于赔偿的范围。

(3)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有利于促进交易、维护交易安全。

构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可以使双方当事人规范此类合同的缔结和履行行为,促使当事人更好地履行合同义务、实现合同目的,从而促进交易发展,维护交易安全。

(4)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审判效率。

在责任竞合的情况下,直接适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可以在确保公平的前提下,简化举证程序,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上一篇:新“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问卷下一篇:内审员职责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