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与军事训练

2024-08-12

现代战争与军事训练(共8篇)

现代战争与军事训练 篇1

古代军事思想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2012级大气科学 12010001012

王欣然

什么是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不同队级、国家或政治集团有不同的军事思想。同一阶级、国家或政治集团的军事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发展阶段也有区别。军事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也影响和作用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书2308部,18567卷;其中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

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兵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军事典章之多,堪为世界之最,其军事思想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在现代军事领域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其代表作为以《孙子》为首的所谓武经七书)已经完全过时了,在以精确制导,全球快速机动,GPS和C4ISH为特点的世界新军事革命面前完全是故纸一堆;另一种观点则恰恰相反,认为美军就是在孙子兵法指导下打赢了海湾战争和最近的伊拉克战争,甚至煞有其事地宣称,美军指挥官给每个美军大兵都发了孙子兵法,让他们临阵好好学习,书就装在大兵们鼓鼓囊囊的大背囊里。

有人可能认为中国古代兵法仅仅是“用兵之法”,之所以已经过时不再有用,是因为那时的战争与现代战争已有了根本的不同。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在许多方面论述的并不是单纯的用兵布阵,而大量涉及到政治与战争及经济与战争的关系,进而从政治及经济层面论述军事问题和战略问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有用的政治军事经济观点,同时中国古代兵法还大量涉及到战略学,战术学,军制学,军事地理学,军事心理学,军事管理学,军事人才学,战争性质理论,战争指导理论等方面带有一般规律性的基本理论原则。这些基本理论原则对于正面临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中国军队和中国国防建设具有普遍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今天,我们谈到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不应拘泥于古代如何布阵,如何行军打仗,如何火攻等。历史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也已进入新军事变革年代,古代战争形式与现代战争形式已经大相径庭。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的许多著名思想和论断,如“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谋伐,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等等,至今仍有着现实指导意义,换言之,这些军事原则是永恒不变的。

名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元帅,积极主张世界各国的军事学院把《孙子兵法》列为学员必修课目。我国古代兵书不但广为世界各国军事家所学习和运用。而且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被深入研究。更有趣的是,它还极大地吸引着广大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甚至连企业家,商人等也争相研读《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已渗透到了人们的政治文化生活之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为人们的口头格言,就连法国的电影《蛇》的序言也以《孙子兵法》中的话为导语。日本的体育运动和营业战略也直接引用《孙子兵法》中的辞句作口号。日本天皇带头学习中国的兵书,让海军中将佐藤铁太郎给他讲授《孙子兵法》,为此佐藤铁太郎专门著了《孙子御进讲录》。我国古代兵书俨然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百科性的宝库。军事家评《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文学家评为“与其说是兵学的书,不如说是文学的书”,是“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政治家评为“外交教科书”,“政治秘诀”;哲学家乃至企业家则评为“人生哲学”等。

世界上重要的工具书大部收进了孙子的资料。查阅世界著名的百科全书,例如英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苏联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日本平凡社的《世界大百科事典》等,都列有孙子的条目,《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孙子条目写了一千字的释文。为适应各方面的需要,翻译、注释的《孙子兵法》以及研究专著,在世界各个角落相继出现。当然,各国译注的种类和数量是大不相同的,就国家而言,还要首推日本。早期的日本文人大部能阅读汉籍,所以他们研读的是汉文兵书,并且直接大量翻印我国兵书,日本主要的汉籍目录上几乎都著录有翻刻的《孙子兵法》。自公元1660年开始,出现用日文翻译的中国兵书《孙子兵法》。用日文撰写的研究专著和注释本,如林罗山的《孙子谚解》、物徂徕的《孙子国字解》、佐佐木琴台的《孙子合契》、犬饲博的《孙子话说》、筱崎司直的《孙子发微》、河田东岗的《孙子句解》、佐藤一斋的《孙子副诠》、平山行藏的《孙子折衷》、吉田松阴的《孙子评注》、阿多俊介的《孙子之新研究》、佐藤坦的《吴子副诠》等等。以上均为军界以外人士所著,其中以物徂徕的《孙子国字解》和吉田松阴的《孙子评注》流行最广。与此同时,军界研究《孙子兵法》的热情更高,陆海空军各有专著问世。如陆军中将落合丰三郎的《孙子例解》、海军中将佐藤铁太郎的《孙子御进讲录》、辎重兵大尉冈本的《古代东洋兵学·孙子解说》、空军少将大场弥平的《孙子兵法》等等。这各式各样的著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孙子兵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从哲学方面研究,有的从政治外交方面研究,有的从战史和名将言论方面研究,有的从海军理论方面研究,有的从空军战略战术方面研究,有的从战斗纲要、军队教育等方面研究,还有的从近现代战争理论方面研究,各有研究宗旨。但他们共同的目的是吸取《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兵书中对他们有用的东西,为其现实服务。

中华武德文化史上有两句古语,一是“忘战必危”,二是“好战必亡”。尤其是在环球相对“变小”、战争的破坏力愈来愈大的当今世界,“安国”与安国际社会融为一体,安己之国与安人之国相辅相成,国际社会的安全度以每个国家的安全系数为条件。因此,孙子“军争为危”命题的真理性,越来越具有普遍的、现实的意义,应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

应当看到,在高技术战争的烽火台上,一只蝴蝶煽动起来的火星,有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灾难;但是,完全可以预见,灭亡的首先是它自己。当代中国的军事“安国”之策,就是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因此,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化,重视“科技强军”,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提高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则是实现“安国”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更多贡献在道义上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可以说无孔不入,不管现在的军事战略战术有多先进,都脱离不开古代军事思想的精髓,可以说如果没有古人先驱性的军事思想,现在的军事思想发展不会这么快,因此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对于现在战争起着绝对的指导作用。

现代战争与军事训练 篇2

非战争军事行动已成为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卫勤力量必须同步提供有力的卫勤保障。方舱医院在近年来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3]。方舱医院抽组和部署直接影响着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和行动,科学抽组、合理使用和部署方舱医院,紧迫而必要。

1 方舱医院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的特点

1.1 任务多样,需求难测,卫勤保障难

非战争军事行动,包括各类灾害救援与突发事件处置、大规模军事演习、国际维和、重大防疫行动和反恐维稳等,具有性质不同、种类繁多、地域不定、时空难测等特点。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等破坏性强、任务突然、伤亡集中、伤情复杂、道路通信受损、当地医疗机构受损、医疗支援和后送困难、灾害环境复杂、依托保障困难,短期难以恢复。因此,无法准确估算实际需求,卫勤保障任务艰巨而繁重。

1.2 没有敌情威胁,可以靠前部署,配置地域受限

非战争军事行动没有战争敌情威胁,救治机构可以前伸救治。但方舱医院的部署配置基于方舱系统的展开连接,方舱的定位、调平、扩展、连接和展开需要60 m×40 m的开阔地幅,相对平整、3%以内坡度及一定硬度的地面。一定的展开地幅,加上方舱医院收容留治单元和生活保障单元等要素对现地条件(道路、地面、水源)的要求,方舱医院配置布局往往受到限制。

1.3任务阶段不同,方舱医院抽组部署要随之调整

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多样化,不同任务、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保障对象,对救援力量的技术构成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地震灾害前期复合伤、多发伤、重伤多,需要急救和外科人员多,后期为防控疫情,需要加强卫生防疫、妇儿、心理干预力量;而水灾主要以内科治疗和防疫工作为主;非典和甲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又主要以群体性防疫和传染病救治为主。因而任务的不同阶段需要及时对方舱医院的人力、物力和方案进行调整。

1.4 具有优势的平台支撑,救治前移,提升了保障效能

近年来,方舱医院的装备功能更加集约化、机械化、自动化,使保障能力更强。借助于人员、装备、技术平台,方舱医院分别在汶川、玉树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其他医疗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效的卫勤保障能力为提高救治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撑。方舱医院救治力量的前移打破了战时的分级救治的观念,更贴合非战争军事行动实际需求,也更有利于伤员的救治。方舱医院在灾区一线部署,既可担负紧急救治、初诊等救援队的部分任务,又能完成早期治疗和专科治疗,还能履行野战医院防疫等任务。

1.5 抽组部署与行动要求还不适应,需要尽快研究解决

方舱医院平时由医院编成,受编制体制的影响,人员抽组困难,难以按高标准专业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床工比和医护比例需要确定抽组,加上工训矛盾突出,方舱医院的抽组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要求还有差距。在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的实践中,因不能快速空中机动,方舱医院昼夜兼程,才于地震后第3 天抵达灾区。为适应远程卫勤保障需要,将来必须大力研制发展空运机动方式,以实现远程投送、机动部署、快速展开的目标。此外,采用模块化结构,可根据保障任务组合为大、中、小型医院等救治机构,使方舱式医疗系统更为轻便、灵活,适于空运机动部署。

2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以全军编有方舱装备的方舱医院为基础,采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和历史分析法,通过方舱医院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文献资料进行回顾研究以及对方舱医院人员和方舱设计专家进行访谈。应用文献分析法和头脑风暴法,采用Delphi法收集方舱研究专家的意见,讨论方舱医院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经验体会,确定非战争行动中方舱医院所担负的任务,探索方舱医院抽组和部署的原则要求和方法措施。

3 抽组体会与思考

3.1 理解行动任务,明确抽组任务

非战争军事行动抽组方舱医院遂行卫勤保障任务不同于战时,需要根据任务多样化的特点确定遂行保障。根据非战争军事行动立体医疗后送体系的划分[4],非战争军事行动必须拥有强有力的救援力量,这种力量必须能够快速反应,有良好的组织性和系统性,有快速机动能力,有精良的人员和装备,有独立生存保障和展开能力以及有处置大批伤病员的系统。只有军队医院才具备这些特点和能力,在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过程中具有医院的救治流程和规模,具有紧急救治专科治疗伤员能力,能够适应执行非战争卫勤保障的需要[5]。方舱医院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践表明,方舱医院是具有特殊优势作用、非战争军事行动不可缺少的常备力量。在完成医学救援任务的同时,利用方舱医院的人才技术优势,通过现场业务技术交流、指导和帮带,推动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发挥了经济和社会双重作用。

3.2 针对现实特点,确立抽组目标

由于我军后勤编制体制不可能另外编设非战争卫勤力量,为避免人力和装备资源的浪费,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力量的抽组就需要通过在现有的卫勤保障实体中抽取人员、物资、装备和运力等卫生资源,形成卫勤保障力量。方舱医院的抽组必须根据其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要求和卫勤保障特点,结合方舱医院近年来的医学救援实践经验,从“一个立足、一个符合、一个突出”3 个方面着手,即立足于军队医院现有的体制编制和医院机动卫勤力量抽组的基础,符合卫勤力量“快速抽组、就近抽组、高质抽组、混合抽组、立体机动”的抽组原则[6],突出体现方舱医院设备先进齐全、技术功能强大特点及模块化体系抽组优势。针对任务行动,围绕方舱医院卫勤保障的“灵活、机动、快速、高效”和“全要素、全模块”使用,实现“人员高素质,装备高性能,物资全要素,行动快节奏,保障高效率”的抽组目标。

3.3 科学抽组力量,适应不同行动要求

3.3.1 非战争军事行动对抽组方舱医院的基本设想

作为机动的野战医院,从整体力量和保障能力上能够基本达到三级医院专业技术水平和二级医院规模实力。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方舱医院,按野战医院的建制编成,按功能需要展开科室,按流程合理布局科室,依伤病种类和数量抽组人力物力,实现昼夜多批次、多单元、不间断保障能力。方舱医院卫生装备进行模块化抽组,物资装备平时按照携行模块、运行模块及后留模块储放。由于方舱医院人员、装备、技术和作用的特点不同,贴合实际的理想抽组是全员全装全模块抽组,既具有医院的救治流程和规模,又具有紧急救治伤员和接受救治后送伤病员的能力,还能够执行战争保障的需要。抽组以预编预任的卫生营为基本框架,在以方舱系统为依托的卫生营的基本人员、装备和物资编配等基础上进行调整和补充,主要是增加运力、调整人员物资结构、强化自我保障能力和提高卫勤保障的处置能力。编设院部、门急诊、内科组、外科组、手术组、医疗保障组、防疫洗消组、汽车勤务排、后勤保障组等9 个组。

抽组的人员要达到以下条件: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意识;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必须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必须达到一定的健康标准。方舱医院参加玉树抗震救灾的实践暴露出救援人员身体不适应、物资不合适等问题,反映了高原地区灾害医学救援预案不够完善,必须制订针对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抽组预案。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医院制订了6 种方舱医院非战争军事行动抽组预案,明确了组织领导、抽组原则、人员编组以及携带装备物资器材标准等。如:为做好黄河、淮河等防汛抢险的卫勤保障工作,制订了《方舱医院防汛抢险应急保障抽组预案》;为快速高效做好协助地方反恐和应对其他突发事件后勤保障,制订了《协助地方反恐和应对其他突发事件卫勤保障抽组方案》等。

3.3.2 实施优化资源配置下的高效保障

卫勤力量是卫勤保障的资源基础[7]。方舱医院必须遵循非战争军事行动人员的科学、合理抽组,使人员结构合理、专业门类对口,业务技术全面,保证抽组后的资源优化,才能实现保障效能的最大化。非战争军事行动时根据任务规模的大小、形式,调整人员的数量、专业结构,甚至性别、年龄比例。如地质灾害急救,专业以外科医护人员为主,内科为辅,少量医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诸如传染病救治,要以内科为主,医技为辅,少量外科。例如:汶川、玉树2 次抗震救灾行动,就需要增加装备维护人员、急救人员、全科医生、妇产、传染病、防疫人员。在玉树灾区,由于方舱医院预先考虑了藏区的环境特点和风俗习惯,适时加强了妇科、产科及防疫等医护人员,在环境卫生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在方舱中顺利接生了63 名藏族地震宝宝,无一例感染和死亡,实现救治能力的最大化。环境复杂恶劣地区行动,抽组人员年龄构成应适当考虑。人员最佳的年龄构成为平均年龄在40 岁左右[8]。医疗方舱系统是我军目前野战条件下先进的卫生装备,在近年来多样化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装备、物资也需进一步优化配置,如改进方舱结构,增加铲车、挖掘机等装备,以提高展开能力;增加CT等医疗设备,以提治能力;增加洗浴、厕所、水车等装备,以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修订各类非战争军事行动携运物资标准以及不同地域和环境下药品器材的种类、品量与结构标准[9],以提高物资保障能力。

3.3.3 针对抽组矛盾,积极研究对策

一些后勤岗位如驾驶、维修、水电、通信、炊事等人员缺乏,加上卫勤骨干队伍,尤其是护理人员更换频繁,使得方舱医院抽组困难和队伍不稳。建议增加编制抽组医院员额[10],加强各类后勤保障人员的输送和培养。我们采取分部隶属下的多医院联合抽组,方舱医院以列装方舱的我院为主体,骨干人员由本医院编成,空缺人员在分部范围内协调补充。对一些参训时间长、重大活动多、经验丰富的同志,拴心留人,既保证了骨干队伍的相对稳定,又有利于内部的传、帮、带。对一些后勤岗位,以预备役人员的形式吸纳社会合同制聘用人员,缓解军队人员不足的压力,为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建设积累后备力量。对于抽组人员脱产训练,工训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参考科室现有人数,采取轮训的方法、半脱产的形式、分练与合练分开进行的方式,最大可能使工训两相兼顾。

4 部署体会与思考

4.1 针对任务样式,灵活配置部署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和样式较多,方舱医院参加医疗救援主要有3 种方式:(1)作为替代力量,以接受后送伤员为主,担负紧急救治、早期治疗和专科治疗,如方舱医院在玉树灾区军地联合担负玉树州医院功能;(2)作为配属力量,机动执行现场急救和紧急救治和部分专科治疗任务;(3)作为支援力量,独立展开,前接与后送伤员相结合,担负紧急救治、早期治疗和部分专科治疗,如方舱医院在汶川抗震救灾中直接部署于重灾区担负野战医院救治功能。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救治要求和行动方式的不同要求方舱医院等卫勤力量的部署方式也要有所改变。为充分发挥方舱医院的功能、特点和作用,基于方舱医院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能够担负医院职能、完成三大救治范围任务和实现自我保障等特殊优势,在重大灾害、伤员众多、伤情严重背景下,灾区地方医疗机构瘫痪时,交通中断、伤员无法后送时,医学救治能力不足等4 种情况下,在第一时间果断部署方舱医院。

4.2 快速优先部署方舱医院,提高救治能力。

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短时间内可能造成大批量伤员,伤病员的伤情伤类复杂,复合伤、多发伤多见,伤员集中,伤情轻重不一,救治后送阶梯少,卫勤保障能力和水平要求高,伤员的救治需求与医疗救治能力之间出现严重的失衡,如救治力量能力不具备,就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救治。这就需要有有效保障条件和能力作支撑,以满足各种救治的需要。因此,部署更优化、集合的功能以及更具高效和空间时效性的卫勤力量,显得非常重要。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体不需要考虑敌情威胁和隐蔽防护以及安全生存问题,方舱医院能以衔接现场急救、紧急救治、初诊接诊等救援队的任务,及时覆盖伤员的早期治疗和专科治疗功能,适应救治力量前伸要求。有效的救治力量就可以尽量前伸到一线,延伸至伤员密集的地区,使危重伤员在负伤后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处理。快速优先部署方舱医院的作用:(1)减少了伤病员救治阶梯,优化了救治组织流程,赢得了救治时间,充分体现时效救治的原则。(2)运用方舱高新技术装备,为提高诊治水平和手段提供了支撑条件。(3)医护人员较强的专业技术的下沉,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致死率和致残率,有效地提高了救治质量和效果。(4)各种救治机构和力量科学合理配置与使用,缓解了救治需求与保障的矛盾,提高了卫勤保障的效率。

4.3 慎重初次配置,快速机动展开

未来任务区可能是山地、丛林、沙漠、沼泽地区,道路通行能力较差,在配置地域也很难勘察到合适方舱医院展开的现地条件,方舱医院展开和布局往往也受到限制。因此,对方舱医院的部署应力求慎重初次部署,从整体上权衡利弊,最大限度地发挥方舱医院的保障效能。方舱医院的展开形式应根据配置地域地形和道路条件,选择集中展开与分散展开。如:配置地域地幅面、硬度、坡度等不能满足展开条件时,首先保证主要功能方舱展开;30 m×30 m﹤地幅﹤50 m×50 m时,可利用叉车或吊车等起重装备进行放置;地幅﹥30 m×30 m但呈相邻块状分布时,可采取以手术、医技、保障功能模块按点、状化展开,不连接舱体间的通道。为快速展开方舱医院,我们创新了方舱装卸方法,改吊车装卸载为整装自卸车装卸,提高了装卸速度、准确性和安全性。改进了方舱定位方法,改画线定位为结合利用自制方舱定位划线器定位,将拟连接舱门对正摆放,一次调整到位,避免多次调整定位,缩短了定位时间。通过人员合理分工和安排,单个舱体的卸载、定位可在2 min内完成,单扩舱的扩展可在5 min内完成,方舱系统的整体展开可在40 min内完成。为减少地域条件限制,建议改进设计,将舱体底部滚轮式改装为履带式或增加滚轮直径。

5 结语

方舱医院能够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行动样式、救治力量前伸以及卫勤保障能力要求,按照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要求和卫勤保障特点,正确把握方舱医院的合理抽组和部署方法,赢得了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能力,确保了救治效果。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抽组保障和部署要求的方舱医院,随着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必将适应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晓东.战役卫勤支援保障系统在“5.12”抗震救灾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6):508-509.

[2]牛艳红,王保健,吴国选.野战医疗方舱在地震灾害危重伤病员救治中的作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2):1 108-1 109.

[3]王炳南,王允灵,程正祥.跨区演习野战医疗所远程机动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0):954-955.

[4]张雁灵.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勤务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9.

[5]石文明.医院“五车一队”卫勤保障单元模式探讨[J].解放军卫勤杂志,2008,15(12):1 129-1 131.

[6]费晋秀,王倩云.抽组医疗队玉树抗震救灾医学救援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1):1 049-1 050.

[7]张鹭鹭,张义,刘源,等.汶川抗震救灾卫勤保障特征及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1):1 014-1 016.

[8]张世英.深圳市赴四川抗震救灾卫生救援队构成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8,34(6):42-44.

[9]刘双泉,刘莉莉.野战卫生装备训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解放军卫勤杂志,2009,11(5):294-296.

改革射击训练适应现代战争 篇3

战场目标的特点及对射手的要求

与以往相比,现代战场目标呈现如下特点:一是突然性。伴随着军队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的增强,战场目标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无法预测,要想取得良好的射击效果,就必须善于抓住战机,出其不意,先敌开火。二是短暂性。缩短目标暴露时间,避免有规律运动是现代战场目标的又一显著特点。据资料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目标出现的平均持续时间为:机枪手40s,步枪手、观察员20s,跃进目标25s;而今天,美军在进行轻武器模拟实弹射击评价时规定,步兵跃进一次持续时间不超过10s,隐显目标显示一次不得超过5s。可见,现代战场上射手必须练就“四快”技能,即发现目标快、判断距离快、射击准备快、瞄准击发快。三是夜暗性。随着夜视技术的发展,拥有装备优势的军队将更多地选择夜战,以提高作战的隐蔽性。而夜视装备处于劣势的军队更需要利用夜幕作掩护,所以夜战仍然是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之一。对射手而言,必须牢固掌握夜战技能,不断提高夜战水平。

此外,高技术兵器大量的运用于现代战场,给射手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射手还要具备抗疲劳、耐高压和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

对轻武器射击训练的改革建议

技术与战术相统一,走联合施训之路,缩短训练时间,提高实战水平

目前存在着技术训练与战术应用脱节的现象,要实现技术与战术有机结合,就应将战术与技术联合施训和考核。首先,射击训练要紧随战术设计,不能倒置。其次,使技术训练符合战术要求。在射击动作方面,突出抓好“三快”,即:完成射击准备快、出枪射击快、隐蔽和转移射击位置快。改变现行的固定化和模式化的动作训练,且射击条件的制定、目标的设置及成绩评定都要与战术结合实施,使战术训练与技术训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调整训练内容,突出重点

轻武器的枪族化、系列化,使不同的枪种之间的共同点增多。因此,应在训练中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训方案,避免重复施训,突出训练重点。在训练中要给射手更多的独立思考和积极思维的机会,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技术和实战能力。

加强心理训练,增强战场适应力

加强心理训练的力度:第一,增加心理训练的时间和内容,培养射手遇惊不慌、情绪稳定、英勇顽强的作风。第二,模拟实战,使射手进行适应性训练,增强心理素质。第三,加强体能训练。增加对抗性、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训练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如对抗射击等。在射击训练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静力、持久性训练,增加重复训练的次数和连续性,使射手的心理素质在疲劳、单调的训练中进一步得到提高。

加大投入,配套训练器材

近年来,轻武器更新换代很快,但训练器材却出现滞后现象,开发研制新型的训练器材,是提高训练水平的重要手段。当前,尤其是夜训器材的短缺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50年来,一直沿用手电筒和夜间检查镜来完成夜间教学,效率低、难度大、效果不明显。因此,研制出成系列、综合性强、适应范围广,既能满足昼间需要,又能满足夜间需要,能在多种条件下进行射击训练的器材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代战争与军事训练 篇4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保全国家领土安全,我们从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要求的实际出发,以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以谋求理论创新、科技强军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才战略工程为保障等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信息化 防御战略 科技强军 武器装备 人才战略

前言

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我们从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要求的实际出发,以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以谋求理论创新、科技强军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才战略工程为保障等作简要阐述。

一、把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作为核心

中央军委从国家利益出发,适时调整和完善了我军军事战略方针,根据我国的国情,必需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战略指导思想,这是我国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指导思想。积极防御这一战略方针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赋予它新的内涵,要与时俱进,去研究新问题、新特点,迎接新挑战,树立新观念。

1、严格服从政治需要

由于信息化战争的手段能够对战争全局产生重大影响,战争的决策者必需从国家利益的高度为出发点,准确判断战争威胁的性质、程度、方向等情况,根据政治和外交斗争的需要,决定在军事上的反应程度。因此,军事行动必需以国家政治斗争目的为依据,即战争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政治斗争的需要,确定信息化战争的军事目的、作战目标、作战方法、指导原则等,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筹划军事行动,确实做对慎重组织、严格控制、不打则已,一打必胜、速战速决,要使敌人屈服或让步,为政治解决创造有效的条件。

2、周密谋划战争全局

信息化战争的战场上情况多变,战场空间广阔。各种武器装备既综合运用又自成系统,同时军事战争与政治、经济、外交的手段融为一体,作战保障复杂,技术性强。所以战争决策者必需具备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精湛的谋略艺术,对信息化战争进行全面周密的谋划。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一要创造有利的作战环境,在战争力量的使用、作战手段的选择、各种斗争方式的配合,特别是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利用方面和精心谋划,积极创造战机,形成有利的战略态势,赢得战争的胜利;二要充分预见各种复杂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准备,才能从容应对,积极谋取和保持战略主动权,达到灵活随机应变取胜的目的;三要主动把握战争进程,注重战争阶段的谋划,要有连贯性,以便给敌人连续不断的攻击,不给敌人喘息和还手的机会,力争速战速决。

3、注重综合整体的威力

信息化战争不仅是诸军兵种作战能量的联合,而且是各种作战力量、各个作战空间、各种作战方法、各个斗争领域的大融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和发挥国家的整体威力和综合效能。要打好一场信息化战争,就要掌握好两个突出的特点和要求,一是在技术上既要组织自己的信息化作战,又要对付敌人的信息化作战,更要注重发挥整个社会的技术优势,特别是信息优势,形成整体综合作战能力;二是在地域上,必需把国家的整体优势聚合在交战的主要地区,形成整体合力,构建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战场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整体威力,信息化战争。

4、加强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信息化战争具有爆发突然、进程短促、战场广大、体系对抗等优点,几乎没有双方态势优劣、力量强弱转换的时间和空间,战争开始之际就有可能进入战略决战的高潮。战争的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前的各种准备。这也就是常说的有备无患。在信息化战争中,只要善于积极筹划备战,营造有利的战略态势,就能打赢高技术的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准备的内容非常广泛,对我国来说,主要是政治、经济、军事和高科技方面的准备。

二、把谋求打赢信息化战争理论创新作为前提

大力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努力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履行军队历史使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要着眼信息化军队建设;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围绕重大现实问题,突出针对性,研究性和实效性,在解决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下功夫,拿出有效管用的创新成果来。

1、改善军事理论创新机制,抓住有利的机遇,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机制:一要激励军事理论创新精神,营造人人爱科学,学科学,争当科技专家的良好氛围,用科学理论、方法、知识来发展军事理论;二要改善军事理论创新的条件,运用虚拟实验技术,建立作战实验室,把电脑推理和专家经验相结合,为军事理论创新提供新的空间和方法;三要营造宽松的军事学术争鸣环境,要造就敢于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的军事人才;四要建立健全单键激励机制,使各种优秀人才和有价值的成果脱颖而出,不论学历、资历、年龄、职位,只要有创新成果的人才,就能得到奖励重用。这样就形成了、人人创新、关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新局面。

2、积极探索制胜的作战理论,从更广阔的视角,突破传统领域,研究新问题、新理论,切实摸索出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发挥“力量保证、安全保障、战略支撑、重要作用”的思想和方法,为我军有效履行新使命提供理论指导。

3、扩展我军理论创新成果,必需紧跟世界新军事潮流,着眼面临的种种重大现实困难,突出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加紧创新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指导理论,研究如何按照信息技术发展建设信息化军队,并健全信息化战争的国防动员机制等,切实拿出实在管用的理论指导成果,为我军官兵履行新的使命,驾驭信息化战争提供科学的思想武器。

三、以科技强军战略为条件

打什么样的仗,就要什么样的军队。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要坚定不移的执行科技强军战略,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在新军事变革中抢占先机。

1、以信息技术创新为动力,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的创新步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力,促进机械化武器向信息化武器系统推进。

2、提高军队信息技术含量,就是要依靠信息技术建设军队,把军队现代化的着眼点放在提高部队信息技术含量上,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改变旧观念,确立信息化在军队建设中的中心作用,利用信息革命的成果武装军队,全面实现“看得见,传得快,打得到、打得准”的作战能力。

3、建立信息化的装备体系,就是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C4ISRK为核心的装备体系。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就是体系的对抗,谁的装备体系出现缺陷,谁就吃亏。我军必需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大投入,构建信息化研制平台,控制和利用好信息资源,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让研发的武器装备向更精确、更灵活、更可靠、更及时的方向发展,随时应对复杂的信息化战争。

4、强化信息化作战训练,加强培养信息化作战人才,提高军队信息化素质。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意识强烈,具备获取信息的强烈愿望,关于运用多种方法、手段采集信息;二是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熟悉敌我双方的信息武器的技术性能,并熟练的使用它;三是熟练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关于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海洋中正确区别各种信息。

四、实现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

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研制新武器,二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原有的旧武器进行升级改装,使之能适应未来的作战要求。这两条路我们都要走,而且都要走好。

五、以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为保障

要驾驭信息化战争,人才是关键。新型军事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树立新型军事人才制胜观念,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目标是“五支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是指要培养大批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的指挥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创新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因为信息技术和知识已经成为重要的战斗力,作战要靠信息化人才来谋划。

2、确立新型军事人才素质指标要求,信息化战争对未来的军事人才有了很高的要求,我认为,未来的军事人才必需有“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深厚的军事理论素质、灵活的战略思想素质、先进的军事技术素质、高超的军事指挥素质和深邃的洞察力、准确的预测力、果断的决策力、灵活的协调力、及时应变能力和大胆创新能力。”一句话,要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必需关于运用新的科技成果、科技手段和先进的国家成功经验,追踪高技术前沿,执着追求、敢为人先、打破常规、抓住机遇,迎接新抢占,找出新办法。

3、改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模式。一要充分发挥院校的渠道作用。走开拓国民教育培养新式人才的路子,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教育投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集约化培养模式。二是培养内容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三是实现培训方法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打破专业限制,院校界限,实现教学力量与信息资源共享,借助地方院校、科研单位,集中各方面优势培养特殊人才。二要充分发挥重大演习近平台作用。在没有战争的年代,演习就是考核、检验评估指挥员素质的最佳平台。要想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战争中应对自如,就必需在一次次演练中磨砺、摔打、培育、提高,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三要尽力开拓多元化培养途径。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教育资源,特别要扩大与外军的军事交流,增加军事留学和考察技术人员的数量,做到“知己知彼”以提高各种人才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老师指正。谢谢!

现代战争与军事训练 篇5

摘要: 生活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关键字:信息化 经济建设 国防建设 人才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威慑作战。

信息化是新时期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发展方向,现代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化战争。与传统机械化战争制胜理念相比,信息化战争以实施精确打击为首要选择,更强调控制敌人、瘫痪敌人,通过摧毁敌人的作战体系,达到巧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信息化战争就是要综合集成,技术融合,一体化作战,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信息化战争不是孤立于冷兵器、热兵器之外的,它主要是讲究综合集成和技术融合。我们说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就是信息化和智能化。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是综合集成和技术融合,实现新军事变革的方法和措施,就是进行精确控制。什么是精确控制,精确控制就是像水龙头那样,一开哗哗的水流不断,一关就滴水不漏了。什么是综合集成呢?坦克、飞机、航空母舰、卫星、导弹这些都是相互分离的武器装备,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现在的新军事变革,就是要把互不关联的武器装备联成系统,只有形成系统才能综合集成,综合集成的目的就是集成为强大的战斗力。

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带给我们的挑战首先是观念上的影响与冲击。因此,我们首先要顺应信息化战争的历史潮流,适应这种不可抗拒的变化,树立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观念,强化信息制胜意识,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先进的建设理念和指导方法,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战略能力成为信息化战争的制胜基础。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依靠由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战略能力。国家战略能力,是一个国家在需要进行战争或应对突发事件时所能调动的各种力量的综合,包括由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等构成的综合国力。国家战略能力是军队实施信息化战争的重要基础。因此,提高国家战略能力,对于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决定性作用。

经济实力是国家战略能力和国防建设的基础。信息时代是经济全化的时代,信息时代造就了信息化战争。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广泛采取经济手段,国防经济活动、经济战、经济制裁等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经济实力也是一国加强国防建设、发展各种高精尖武器、建立现代化军队的基础。因此,在和平时代,我们应该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壮大经济实力,并以经济实力为依托,加强国防建设,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奠定坚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政治手段作为国防手段之一,与战争成败有着密切联系。政治对国防有着决定性的支配作用,国家的政治指导思想和路线,决定国防的方向、方针和原则。因此,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政治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宣传等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在战时凝聚全体国民的凝聚力、向心力,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

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人才是强国兴军之本,决定未来信息化战争胜负的将是高素质的国防和军队信息化人才。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努力培养新型国防信息化人才,为我军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必须把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作为国防信息化建设根本大计,树立超前意识,构建我军新型的国防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国防信息化建设

加强心理战,什么心理战,太空战,机动战,电子战乃至虚拟世界的网络战,一开始就全方位的面临,没什么充裕的准备时间.而且要打,就贯穿整个战争的始终.非接触作战和接触作战同等重要.所以一场这样的信息化战争是极度考验一个国家的战争意志的.和未来信息化战中的需要。

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打造一支适应信息战争的精锐之师是我们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必经之路。我军在加强军队机械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趁国家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之势,实现军队信息化建设跨越式。

一、军队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吸纳和利用国民经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积极主动地谋求新发展。

二、坚持以清晰的思路统筹军队建设信息化转型。

三、大力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要在信息化作战平台、专用信息武器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

四、努力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效应。

五、必须保持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正确处理好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七、大力加强数字化建设和数字化战场的建设。

综上所述,为了在信息化时代打赢信息化战争,我们在加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同时,必须秉承人才强国兴军的理念,大力发展军事科技,实现我军由机械化军队向数字化和信息化军队转型,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和理论改革,使我军朝着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信思金,田禾.《军事理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N].解放军报,2005-5-1(7).3.《论新军事革命与战略对策》

现代战争与军事训练 篇6

2014级信息与计算科学班

林***

学号:14100121**** 本学期,我学习了军事理论的若干知识,其中,给我最大感触的是老师所带给我的关于战争的一些新的认识。曾经的我以为,战争是邪恶的,它只会带给人们痛苦。研究战争更是没有任何必要。而现在,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已经经历了差不多三代人的和平。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是幸福的。但是世界范围内的局部战争却从未停息。我们热爱和平,更要保卫我们的和平。使战火远离,让和平延续。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研究战争,防范于未然。

毛泽东明确地指出了:“人类社会进步到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国家,到了那时,什么战争也没有了,反革命战争没有了,革命战争也没有了,非正义战争也没有了,正义战争也没有了,这就是人类的永久和平的时代。”在我们这个仍然存在战争和冲突的世界里,研究战争的原因不是为了宣扬战争,而是为了避免许多可以避免的战争。而首先我们要了解战争。

国家、阶级、民族、政治集团各相互之间直接引发战争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的有,政治矛盾、经济利益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争夺势力范围、领土争端、意识形态斗争、边界纠纷、争夺战略资源产地、经济危机等等。只有在世界上彻底消灭了私有制和阶级,才能消灭战争根源。弄清战争起源、根源和原因,是正确认识战争的历史发展规律和正确地指导战争的前提。

战争本质,是战争固有的最根本的政治属性。战争是政治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战争行动,是阶级的政治通过武装斗争手段的继续。这是战争本质的核心。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从竞争的本质上看,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来发展壮大自己。说穿了,就是为了利益而战。因此,当周围有足够的资源的时候,发生战争的机会很小,只有在争夺有限资源的时候战争才有必要产生。

树立正确的战争观,是正确地认识战争、指导战争和确立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的前提。战争有其消极作用,它会消耗大量的物资和死亡足够多的人,可是如果你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其实那些消耗的物资和死去的人不到十年的时间又回到了这个地球上,并且会得到极快的发展,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如果不发生战争,十年是根本不可能发展到这一阶段的。战争,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给世界带去了灾难与痛苦,另一方面,他又给世界带来了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非战争军事物流研究 篇7

1 非战争军事物流的内涵和特征

1.1 非战争军事物流的内涵

军事物流是军用物资经由采集、运输、加工、包装、仓储、供应等环节, 最终抵达用户 (部队) 而被消耗的整个运动过程。在此基础上, 非战争军事物流可释义为:保障非战争军事行为需要的军事运输、军事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军事配送、军事包装等军事物流管理活动。非战争军事物流, 主要是运用系统集成思想和信息化手段, 有效整合军队和社会资源, 对物资需求、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实施统一高效的规划与控制, 形成从市场到战场紧密衔接的物资保障链, 满足非战争军事行动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保障需要。

1.2 非战争军事物流的特征

1.2.1 应急性明显

非战争军事行动总是处于一种应急的状态中。特别是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 往往发生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 例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及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 都是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发生的。为尽快控制事态, 消除危害, 军队往往在极其严峻的情况下受领任务。由于时间仓促, 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物资准备, 加大了军队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紧迫性。这就要求非战争军事物流要与军队行动同时展开, 准备时间极为短暂, 应急性增强, 物资消耗量大, 这些使得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的部队对保障物资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 准备时间短、保障范围广、物流速度快成为非战争军事物流的重要特征。

1.2.2 组织实施复杂

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 尤其是在抢险救灾、重大防疫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 往往需要党政军民密切配合, 军队或是作为中坚力量, 或是作为配合力量, 需要在统一领导的大格局中展开和实施行动。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这种协调行动性, 就相应地带来了非战争军事物流的协同面广、组织实施复杂的问题。非战争军事物流不但要同行动各方的保障力量密切配合, 而且还必须与地方政府的物资供应部门、医疗卫生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和大大小小的企事业单位实施统一协调, 才能充分发挥整体保障的优势。

1.2.3 物资需求多样化

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类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造成物资需求品种繁杂, 内容广泛。由于应对的任务既包括自然灾害救援, 又包括应对恐怖袭击;既涉及国内事务军事行动, 又涉及国际事务军事行动。不同类型的任务需要不同种类物资的保障, 需要的物资品类涵盖范围超出了传统的、单纯以军事目的为需求的物资储备体系保障范围。

2 发展非战争军事物流的重要意义

2.1 是适应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 胡主席提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履行新的历史使命, 我军建设需要有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 需要我们从党和国家建设的全局, 以及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高起点上, 谋划军队信息化建设, 提高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我军历史使命着眼于军队建设的科学发展, 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和国家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军队后勤、怎样建设军队后勤的根本问题, 要求加快由传统后勤向现代后勤的转变。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是保障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战略需求, 而非战争军事物流又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主要内容。因此, 加速发展非战争军事物流是适应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2.2 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积极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步伐, 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后勤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 军队的社会化保障程度就越高, 军队后勤的实体规模就越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国家经济实力和社会保障能力空前提高, 为加快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进程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加速发展非战争军事物流, 建立军民结合的非战争军事物流体系, 积极推进保障方式社会化, 是顺应社会发展大势、把握后勤建设规律之举, 是解决人才密集和数量规模型后勤弊端的良策, 也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

2.3 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

确立军队后勤建设与发展目标, 必须着眼于构建科学完整的体系。后勤保障一体化、社会化、信息化和科学化, 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主要内容和标志。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 就必须坚决贯彻胡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 把握全局, 突出重点, 整体推进实现后勤建设的不断发展, 把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发展非战争军事物流就是为了实现后勤保障一体化、社会化、信息化和科学化, 就是为了积极推进后勤保障理念、保障体制、保障方式、后勤管理和人才队伍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也是将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

3 发展非战争军事物流的对策

3.1 建设强大的非战争军事物流中心

强大的非战争军事物流中心是高效的非战争军事物流系统最主要的构成实体。由于非战争军事行动发生的地点、时间、环境不确定, 为物资准备增加了难度。尽管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但是某些类型的行动特点是可以预测的, 如反恐维稳主要在边境地区多发, 地震灾害主要在地震带区域多发, 因此在这些地区可以根据预测在主要行动地域建立非战争军事物流中心, 以利于更好地完成非战争军事任务。这些物流中心在设计上要能够保障7~10天的各类物资消耗, 具备储存、快速收发、维修加工、维护保养等综合职能, 配套设施相对完善, 靠近交通发达、生活便利的城镇周围。非战争军事物流中心的数量和配置地域应根据保障对象的分布情况以及运输资源的现状来合理确定, 逐步形成简捷高效、符合非战争军事行动要求的强大非战争军事物流网。

3.2 建设非战争军事物流设施设备

非战争军事物流设施设备是组织实施非战争军事物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目前, 我军物流设施设备整体水平还不高, 主要表现在:仓库设施设备的伪装防护能力薄弱;物资集装化程度较低, 快速收发作业能力不强;物流装备系列化程度较低, 品种和规格尚不能满足作业需要;物流设施设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因此, 应根据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要求, 系统规划非战争军事物流设施设备建设, 提高非战争军事物流设施设备的伪装防护能力和快速保障能力;研制或引进先进的非战争军事物流技术和装备, 逐步实现成套化和系统化;加强非战争军事物流装备的使用、管理和维修, 充分发挥装备效能;大力开展物资集装化研究, 逐步建立非战争军事物资集装化运输系统;积极稳妥地推进非战争军事物流自动化系统建设, 逐步提高作业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水平。

3.3 研发非战争军事物流信息技术

非战争军事物流信息技术包括现代物流信息基础技术、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技术、现代物流信息应用技术以及现代物流信息安全技术等, 是非战争军事物流区别于传统军事物流的根本标志。当前, 我们应重点解决非战争军事物流系统控制自动化、物资保障可视化、后勤指挥网络化。在系统控制自动化上, 对仓库收发作业以及运输监控, 运用自动监测、数字技术、远程控制等技术, 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实时传输, 工作状态自动监控;在物资保障可视化上, 运用条形码、射频识别、数字通信等技术, 实现在储、运、处理资源时实时可视;在指挥网络上, 运用卫星定位导航、信息传输处理、系统集成等技术, 提高非战争军事物流指挥的实效性和精确性。

3.4 提高非战争军事物流人才素质

高效的非战争军事物流系统是大量新成果、新技术综合发挥作用的领域, 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无法操纵系统正常发挥作用, 提高人才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提高非战争军事物流人才素质, 第一, 可以考虑从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基础理论扎实、知识复合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把他们放到相应的决策、管理岗位充分发挥作用;第二, 要对大量从事物流基础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使他们能够正确掌握和使用新方法、新技术,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第三, 对有发展潜力的人才要鼓励其通过继续教育或考学、深造等方式不断进步, 形成良好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第四, 要采取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 体现出“论功行赏”、“按劳取酬”的公平原则, 保持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

摘要:文章分析了非战争军事物流的内涵与特征, 介绍了发展非战争军事物流的意义, 并提出了发展非战争军事物流的对策。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物流,研究

参考文献

[1]赵丽, 李斌.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研究[J].训练与科技, 2008, 29 (5) :92-94.

《老牛家的战争》对话现代与传统 篇8

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得精彩好看却又心酸无比,并且隐含着深广的社会话题:都是房子惹的祸?都是生存压力大的过?啃老防老谁之错?孝与不孝谁之过?作为一个成绩优异的研究生牛志文怎么可以那么坏?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为什么孝顺的总是女儿?月梅从小送给了老牛插队时落脚的农民家,非但不怨恨父亲,反而一心为老牛着想,但为什么传统思想总是重男轻女?

这一部朴素而真实的剧集,因为真实,令人亲切,因为真情,夺走民心。看过之后,会让坏人心虚、让老人心酸、让好人心疼。而它在鸿篇巨制《三国》、明星扎堆《手机》等大剧围剿之下,仍高居不下的收视也仿佛证明了这一点。

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老牛家的战争》似乎拿捏着一个力求记录生活原味、反映时代特征的尺度,把老人、家庭、财产这三样“最草根”的元素,每个“社会人”最熟悉最隐私的地方,把这本家家都可能会难念的经赤裸裸地摆在台面上,拷问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三代人。

也许每一个因房子而“啃老”的人心底都有一份不能对人说的心酸。其实,房子终究不过是金钱物化形式之一种,所有的家庭伦理剧,核心的矛盾与冲突,多数都可以归结为:都是钱闹的。那么,在有限的金钱面前,如何正确地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媳,便是咱老百姓所需理清的问题了。剧中三个兄妹就像“咱老百姓”家的孩子,没啥大本事,靠薪水生活,要买房就得啃老,要啃便会啃得不公。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花甲父亲感情上过度依赖儿女,过了而立之年的孩子还要继续啃老才能生存,这也是家庭的苦涩。亲情犹如植物的根系和枝蔓,不管是剪去根系,还是砍断枝蔓,都是痛苦的。

一抹亮色来自宋丹丹,她扮演的退休医生紫霞帮老牛收获了美丽的黄昏恋,给了观众一个不太揪心的结局。只是由苦转甜的过程太过匆匆,让为恶很久的两兄弟如此快速地回归“人间正道”,有点夏令瓜果的催熟之嫌。

父亲最后给儿女们留的那份信十分感人:那个大夏天钻下水管道,帮邻居修水管的老大,你现在哪儿呢?那个夜里点灯熬油、刻苦学习的老二,你现在哪儿呢?还有那个麻利能干、舍身护公款、我引以自豪的儿媳三燕,你现在怎么变得如此没有人性了呢?无论如何一定要做个正直、善良的人,这是父亲对你们最后的要求。

上一篇:县民政局2018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融资融券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