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并购的文献综述

2024-10-12

关于企业并购的文献综述(共9篇)

关于企业并购的文献综述 篇1

关于企业并购的文献综述

摘要

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普遍的现象。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企业并购的方方面面,本文尝试对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帮助广大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不断地去发掘和完善。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企业并购的动因。

二、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三、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的选择。本文以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动机和原因展开,企业并购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各个文献视角不同,但都包括了企业内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第二部分分析企业并购面临的风险,各文献从不同角度分析企业并购的风险并试图提出一些防范风险的建议。第三部分围绕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展开。

关键词:并购动机;风险分析; 风险防范; 会计方法

引言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目前我国经济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生活中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行业调整、企业洗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中国企业并购活动日趋活跃。事实上自1998年以来,全球企业并购就开始出现新动向,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的反映,也是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力加剧、技术进步加决的结果。企业并购对经济运行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人们想了解,企业并购的动因是什么?各个时期的动因相同吗?企业并购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人们该如何防范?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又是如何选择的?

一 企业并购的动机因

企业并购动因不尽相同。1997年,吴永林在《企业并购动因和目的析论》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动机和原因。宏观来看:

(一)企业并购是我国产业重组的需要

(二)企业并购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需要

(三)企业并购是我国市场组织的需要

(四)企业并购是我国科技进步的需要。微观上看,企业并购也有其内在的动机因素导致企业的并购冲动:

(一)壮大企业

(二)获得技术

(三)强化竞争

(四)优势互补。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根据“抓大放小”的方针全面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0

促使理论工作者开始探讨企业并购这一产权交易高级形式的作用和做法而企业也正在进行着通过购来发展壮大的崭新尝试。我国企业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以及代理问题的存在,除了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外,管理者和政府亦是推动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并购的主要原因。2009年,吴静在《我国企业并购动因分析》一文中提到除了企业发展需求动因外,政府绩效动因在企业并购动机中也占有很大比重,“壳”资源(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对企业是一种可以用来低成本再融资的工具,对地方政府是政绩工程的重要评价指标)分配,以及政府为提高政绩推行体制改革。

无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还是从企业自身与社会环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并购的动因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们之间有横纵交叉的错综关系。

二、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并购行为更加频繁,并购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并购的环境日趋复杂,并购的风险也日益加剧。2002年张建华在《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把企业并购面临的风险分为以下十种:政策风险,财务风险,整合风险,体质风险,法律风险,委托—代理关系失控风险,产业风险,反并购风险,投机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2006年,胥朝阳在《企业并购风险的因素识别与模糊度量》中将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并购风险的度量,把企业并购的风险划分为以下十种:并购战略,法律环境,政府角色,产权市场,体质因素,信息对称性,资产评估,并购价格,融资与支付方式,企业文化。2006年,王太顺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则提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并购估价不准确,并购支付方式不恰当,并购融资不合理,并购整合效率低等原因所引起的。

上述对企业并购的观点虽有所差异,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强调了企业自身融资方式、支付方式、及并购目的,信息的对称性,政府的政策等因素。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把企业并购的风险因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营运风险,财务风险,信息风险。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风险特征,有效管理并购风险非常重要。2006年,王太顺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中提出应该谨慎选择并购目标企业、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选择合适的并购支付方式、做好融资安排,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企业并购有很多风险因素,2006年,杨明君在《企业并购的信息风险及其防范》中对信息风险的防范做了探讨,提出了签订保密协议,信息披露及保证,信息审查评鉴重点,涉及债务风险防范技巧得建议。此外,针对财务风险,规范的体制保证,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精心策划、慎重选择并购目标和并购方式,与银行等融资机构的合作,卓越的并购整合工作等也能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三 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

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目前比较通用两种方法是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以下文献对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做了探讨。2004年,杨有红在《并会计处理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中提出:购买法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科学方法。并购会计方法选择的焦点在于是否允许采用权益结合法。他认为:

(一)权益结合法可以成为合法运用的会计方法(二)对权益结合法的运用条件做出明确、具体、无懈可击的规定。2006年,肖云龙在《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中对两种方法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两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的差异。他认为,会计方法的选择应重实质而非形式,就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看,企业并购特别是换股合并会越来越多,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有其广泛的业务基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国会计也应及早真正地与国际接轨。同时,随着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和资产评估业的不断发展,公允价值的准确性也会逐步提高,权益结合法的弊端在我国会越来越显露出来,而购买会计法则是较为长久、科学的方法。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应注重实质而非形式, 我国目前允许收购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局面是有其经济动因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能保证公正合理的时候, 权益结合法的废除之日也将随之而来。

结论

通过对企业并购的动机、风险因素及防范、会计方法的选择的分析,可以知道:企业并购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可以归纳为企业自身和社会环境两种因素。企业并购也面临着众多风险,为了有效防范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应该重实质而非形式,目前在我国收购法和权益结合法是并存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永林.企业并购动因和目的析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4)

[2]吴静.我国企业并购动因分析[j]经济论坛,2009,(2)

[3]张建辉.中西方企业并购动因比较[j]特区经济,2006,(5)

[4]胥朝阳.企业并购风险的因素识别与模糊度量[j]商业时代,2004,(15)

[5]张建华.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j]华南金融研究,2002,17(3)

[6]王太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j]财会经纬,2006,(9)

[7]杨明君.企业并购的信息风险及其防范[j]会计之友,2006,(2)

[8]肖云龙.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j]企业经济,2006,(3)

[9]杨有红.并购会计处理: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j]新理财,2004,(3)

[10]吴伟琼.企业并购会计方法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8,(9)

关于企业并购的文献综述 篇2

在企业兼并和收购过程中, 目标企业选择是其前期工作, 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而进行目标企业选择的核心环节是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估价是否准确关系到交易的成败, 也关系到并购后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否产生协同效应, 也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在我国的评估实践中多采用成本法,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 但由于忽视无形资产价值很容易造成企业价值被低估, 在企业并购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 针对这一现实, 我国急需探索出既适合我国特殊的市场经济条件又能准确估算企业价值的新方法, 这对我国企业的战略发展和评估行业的成熟壮大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和实践方面, 西方一些国家起步较早, 一些已经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也有很多新的理论出现, 近几年, 我国也对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和实践逐步重视起来, 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国内外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关研究进行集中梳理, 希望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 国外

1.1 现金流量折现法

企业价值评估思想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Irving Fisher在1906年提出的资本价值理论。该理论研究了资本收入与资本价值的关系, 提出资本价值是收入的资本化或折现值, 利息率对资本的价值起关键性影响作用, 从而形成了资本价值评估框架, 为现代企业价值估算理论奠定了基础。

1.1.1 MM理论

Fisher的资本预算理论被广泛流传, 但其评估思想与实践脱节, 很难应用于企业产权交易的实践中, 直到1958年Modigliani和M.H.Miller发表了他们影响深远的的学术论文《资本成本、公司理财与投资理论》, 其探讨了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 认为在均衡状态下, 企业的市场价值等于按与其风险程度相对应的折现率对预期收益进行折现的资本化价值。之后, 他们又对股利政策的性质和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 提出了MM股利无关论。1963年, 他们对MM定理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红利收益折现法, 标志着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建立。

1.1.2 拉巴波特模型

美国西北大学的Alfred Rappaport在其著作《创造股东价值》中提出了拉巴波特模型, 模型确定了五个重要价值驱动因素, 这些因素确定了一家企业现金流量的关键收益、成本或投资等变量, 使其更加贴近企业实际, 针对性更强, 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投放市场, 使众多的公司能轻松地使用这一方法。

1.1.3 麦肯锡模型

麦肯锡模型由Tom Copeland、Tim Koller、Jack Morlin提出评估模式, 该模式在资本预算的现值方法和MM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创建性地提出企业价值估算方法应按企业最终权益的索取者不同分开讨论, 他们将现实中的企业分为两种:一种企业最终权益的索取者股东, 适用权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一种为所有资金提供者, 这种情况下, 企业价值不仅仅是股东价值。还包括债务价值和优先股价值, 适用自由现金流量法进行估算, 另外, 他们还提出企业的市场价值并非基于历史绩效, 而基于根据企业的现实现金流量和投资回报能力进行合理预测的未来绩效, 也就是说, 企业的价值计算中应该对预期现金流量以适当的贴现率进行贴现。

综上所述, Fisher创立了现金流量折现法, 他是企业价值评估的奠基人。MM理论在此基础上发展构建了以现金流量为核心指标的价值评估体系;Rappaport、Tom Copeland、Tim Koller、Jack Morlin等人丰富发展了这一价值评估体系。

1.2 实物期权法

现实中现金流量折现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现金流量折现法将企业的价值固定在某一时点, 看作是静态的, 且将不确定性当作风险处理, 不确定性是毁损价值的, 而现实中不确定性也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有利的机会。一些初创期企业虽然当前不产生现金流, 近期内也不会产生现金流, 但很可能具有某些方面的优势, 有很强的增值潜力, 依靠静态现金流量折现法, 是无法将这些潜在价值反映出来的, 导致目标企业价值被低估, 错失并购良机, 实物期权模型在这些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案。

实物期权法认为企业的利润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由目前所拥有资产产生, 另外是一个对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这一概念由Myers于1977年首次提出, 他是认为企业未来的投资决策是赋予企业的一个权利, 可以在未来以一定价格取得或出售一项实物资产或投资计划, 这和一般期权的评估方式是非常类似的。同时又因为其标的物为实物资产, 故将此性质的期权称为实物期权。

对实物期权进行代表性研究的是Tirgeorgis与Mason, 他们认为实物期权方法融合了净现值和决策树分析方法的优点, 从净现值方法中借用一种观念, 即找到一种完全相关的可比证券, 方便正确地估计风险的价值, 再从决策树分析方法中借用, 决策节点的概念, 以模拟灵活性。

在其实物期权模型的建立方面, Fisher Black和Myron Scholes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以企业战略灵活性和管理适用性定价为基础的实物期权定价方法, 这是第一个期权定价模型, 在这之后经过其他学者的不断努力,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以及实物期权理论的逻辑框架基本确立, 并且能够应用到评估实务当中, 这为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3 近期国外相关研究

近年来, 西方企业价值评估的最新发展多集中在期权思想的引进和应用方面, Triantis (1995) 研究了企业实施投融资战略时, 应该如何应用实物期权定价方法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Kadiyala (2000) 采用实物期权的方法研究了并购中如何评估目标企业的成长价值。在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方面, Bloom和Reenen (2002) 研究发现专利的实物期权性质可以使并购企业拥有延迟投资能力;Nir Kossovsky (2002) 对8000多项高新技术资产进行了期权定价实证研究, 验证了把期权的方法用于无形资产评估实践的可能性和准确性的问题, 实证的结果是非常准确。另外, 一些学者将博弈论引入企业价值评估实际中, Keith Waeh rer (1999) 应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了不对称环境下的企业并购价格的确定, 并且得到了比较直观的结论。Lee (2004) 利用纳什讨价还价模型, 解决了并购企业双方如何决定最优合资股份比率问题。

2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研究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评估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近年来,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发展完善, 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探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内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

汪平博士对现金流量折现法作了大量研究, 著有《财务估价论》, 并发表了《论折现现金流量估价法》、《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简介》等论文, 认为折现现金流量法的两个核心问题是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和根据风险程度以及投资者的要求报酬率来确定资本成本。另外, 张先治、胡玄能、高波等人对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价值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参数确定, 现金流量预测与产业发展状况和企业的寿命周期的相关性、适用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董宜庆、赵振全、杜智勇主要探讨了在存在破产风险的情况下利用MM模型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可行性, 并大量的实证研究, 对MM模型进行了修正, 增加了破产风险成本参数, 最终敲定了通过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改进方法。

王利强、孙雅贤、梁益源等人探讨了Rappaport模型的应用技巧, 并结合实际利用拉巴波特模型进行现金流量的预测, 并对评估过程中有关参数预测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齐安甜、张维、吴中元等针对传统估价方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不足, 研究了实物期权理论, 着重研究了并购中产生的放弃期权的定价问题。

王少豪主要探讨了不同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应用问题, 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得出将期权定价方法重点应用在高新技术企业和网络企业价值评估上, 对那些未来预期有赢利可能的企业中存在的机会价值进行评估是最为合适的结论。李焰也对期权定价理论在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特别对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进行了价值分析, 证明了这类公司股东权益价值大于零是可能的, 这一结论也为陷入财务困境企业的并购重组提供了定价依据。

3 结语

综上所述, 国外在企业价值并购评估研究方面, 理论方法比较完备, 我国的一些学者虽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但还存在评估方法单一、偏重资产评估、照搬西方现成的理论方法等问题, 可见, 我国对企业价值评估的研究还处在比较浅显的研究阶段, 还有不少缺陷有待改善, 特别是如何找出适合我国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是需要我们花大量的精力去完成的任务。

参考文献

[1]Tom Copeland, Tim Kollor, Jack Morlin, Measuring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 (3rd Edition) , Pun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2002.

[2]Black, F., and M.Scholes.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CorporateLiabili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3.

[3]王少豪.企业价值评估[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9) .

[4]汪海粟.企业价值评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关于企业并购的文献综述 篇3

摘要: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掀起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浪潮,尽管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美好,实际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成功率仅三成。研究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管理对指导我们企业成功参与海外经营至关重要,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不同阶段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海外并购;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1.绪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海外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宽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而发达国家企业因市场成熟更早的参与跨国并购活动,有关国际化经营、海外并购风险的研究也更深入和微观。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海外并购活动趋于频繁,有关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渐成熟,整体看来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研究从时间序列上看分为三个阶段。

2.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从1921年到1970年,这一阶段产生了风险管理的概念、性质、内容,且提出了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的观点。1921年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Knight在其发表的《风险、不确定性及利润》一书中认为风险是由不确定性因素的大小和收益函数的性质所导致的损失,并指出风险是一种可以测定概率的不确定性事情。所罗门.许布纳于 1930年在美国管理协会发起的一项保险问题会议上首次提出风险管理一词。1937年Coase从动因的角度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间进行纵向并购的目的在于实现市场交易的内部化,减少贸易中高昂的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交易费用。1956 年的《哈佛商学评论》出现了风险管理的最早文章,拉赛尔.加拉尔建议进一步扩大风险经理人的权限,在企业中应该有专人负责管理风险的全职风险管理者,他们不仅要被动、消极地转嫁的保险功能,还要具有把潜在风险转化、提升为积极因素的事前风险管理功能。Tobin于1969年阐述了著名的价值低估理论,他认为并购公司在利用自身信息优势的情况下认为被并购目标存在市场价值被低估的情况时,就会倾向将其并购并等待升值。

3.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风险管理发展迅速;随着海外并购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延伸,海外并购的风险管理理论也出现较大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初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企业并购经验的成熟,海外并购成为一些大型企业进行争夺市场、获取资源和布局全球经营网络的有效手段。海外并购风险也来源于风险和海外并购等理论的结合,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延展。1987年Porter以及1990Chakrabarti等人通过调查发现,并购企业在经营四年后普遍出现业绩下滑的现象,多半数的并购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1992年Anderson认为,随着跨国公司将更多资源投放于海外市场,其市场开拓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引发风险也不断提高;1992年开始研究者们开始了定性分析以外的定量分析,试图通过引入计量模型,客观的评估并控制风险。1992年Hwang量化测度了一些并购活动的政治风险;之后学者们对具体的指标因子与体系进行了研究,1992年Mille尝试构建了一个能调节多维度问题的国际风险模型 (PEU模型),通过向相关从业人员发放风险感知调查问卷的方法评测评风险,他在1993年设计了包含35个问题的问卷对拉美六国的企业做了评测;1996年BroutherS、Werner等学者基于PEU模型对荷兰448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并修订了新的PEUZ模型,他们将环境不确定性分为政府政策、宏观经济、资源和基础设施、产品市场和需求、竞争等5个方面的不确定性。

4.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为上世纪 90 年代后,风险管理有了新发展,HaimeS于2007年提出了利用等级全息建模(HHM)的思想进行多层次识别风险的理念,使人们可以全方位地认识各种潜在的风险,并介绍了进行风险过滤的八重法则;2009年JohaathanMun等对各种海外并购的风险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试验,通过设计风险模拟软件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为测度海外并购的风险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同时在我国提倡“走出去”的大时代背景下,逐渐有部分企业走出国门收购海外企业,参与跨国经营,然而我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战绩却不尽如人意,屡屡受挫。国内的研究者在借鉴外国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开始探讨我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2004年叶建木、王洪运指出跨国并购会形成一条风险链,贯穿于并购决策、融资支付及整合三个阶段,分别是决策风险、融资风险和整合风险。海外并购企业首先要支付并购费用,接着是目标企业的买价,最后是增量投入资金,资金的使用贯穿始末,而且只有量的要求和结构上的要求同时得到满足,才能避免风险的发生。2006年汤谷良、胡佳超主要是从财务视角来分析海外并购风险。分为四类:并购动机风险、融资风险、业绩规划风险和制度风险。在每一类风险中都结合典型的海外并购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并且结合数据,从财务能力和管控制度等方面入手透视财务风险。2009年林源指出在中国海外并购20多年的历史中,道路异常艰辛,主要是面临很多风险,必须加以管控进行规避。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风险,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分析,分为外部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前者有国家风险、法律风险、利率、汇率风险和产业风险;后者包括决策风险、融资风险和整合风险。最后强调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都要着手构建海外并购风险管控体系来防范这些风险。2010年李杰指出海外并购的主要风险有政治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并购整合风险。其中,财务风险集中体现在并购支付方式与融资方式的选择两个环节。企业应遵循资金成本最小化和风险最低化的原则,选择合理的对价方式,实施并购支付对价。同时,并购企业要根据自身获得流动性的能力,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合理设计,满足收购双方的需要,降低并购成本和风险。2010年郭雪平指出在面对海外并购的严酷现实的同时要正视面临的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认识风险、机会风险、运营风险、客户风险、战略风险等。在诸多风险中,作者强调最突出的是法律风险,详细论述了法律风险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像信息披露风险、法律专业化操作风险、融资风险、财务风险和反收购风险等都有所体现,最终提出对策。李玉梅、桑百川于2010年指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表现为在规模、并购主体、动因、领域和并购区域的变化,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和整合风险。尽管国内学者在风险识别与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的研究上已比较成熟但是在风险的测评与应对措施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结论

总体而言,现阶段风险管理的研究冲破原有理论对风险的狭隘理解和认识,进入整体化风险管理阶段,把风险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解决的是风险对企业的整体影响,是站在整个公司角度的风险管理,也称为全面风险管理,主要关注风险的对冲目的以及对整个公司价值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引出了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方向。其核心思想是:公司的风险来自很多方面,最终是所有风险联合对公司产生影响,公司只有从整体角度进行的风险管理才最有效。风险管理既包括了针对各个风险因子的风险管理活动,又开始从整个组织机构战略管理的角度,将各个风险因子整合在一起,从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活动。(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贵州大学创新基金(编号:研人文2013021)支助

参考文献:

[1]黄昶生,王言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 理论探讨. 2011(05) :12-16.

[2]李哲.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风险与对策[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07):8-10.

[3]王杏双.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 广东经济. 2011(06):20-23.

关于我国幼小衔接的文献综述 篇4

关于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的文献综述

小组成员:许义翠 杨玲 王静宜 宋力萌 薛川 王怡 杨梦

2014/5/6 关于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针对我国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研究、分析近年来我国有关幼小衔接的研究文献,主要从幼小衔接的现状,存在问题,解决策略等几大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分析。

关键字:幼小衔接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现状

前言: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突出,自2009年以来,对该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多。此外,幼小衔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问题,而且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教育进程。同时,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中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也应该是学前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1]因此,本文在回顾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幼小衔接研究现状的看法,希望能对幼小衔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所帮助。

一、概念界定

1.2.衔接:衔接是指两个邻近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工作上的相互衔接,它们应该在教育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互相衔接。

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协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由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它主要包括外在学习环境的衔接和儿童内部精神的衔接。幼儿园和小学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不同的文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2]

二、幼小衔接的现状

钱玲玲在《宏观视角下的幼小衔接工作浅述》中提出幼小衔接一般并不作为幼儿教育的显性内容存在于幼儿园的工作中,而且,一部分幼儿园仅是为了应付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因此幼小衔接工作有一定的被动性,不顾教学规律忽视幼儿成长特点,认为幼小衔接仅仅是幼儿园单方行为。[3]除此之外,王芳在《基于有效双向互动谈幼小衔接教育》中谈到,幼小衔接思想有共识,行动有偏差;知识内容衔接上缺乏系统性;衔接策略上不够务实;缺少系统的衔接操作方案。

三、幼小衔接存在问题

1)幼小衔接小学化现象严重

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这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栾萍萍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指出,幼小衔接工作存在小学化问题,过度强调智育。赵旭曼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内容上,片面强调科学性知识的学习;教学组织形式上,严重出现去游戏的现象;教育评测上,偏重技能和知识。[4]刘东在《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再思考》中指出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表现存在盲目超前化,追求形式。张宏在《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中提到幼小衔接中小学化现象严重。

2)幼小衔接的单向性

栾萍萍、黄俏乐、刘东、钱玲玲等都认为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单向性问题,即在不少地 区,幼儿园积极的开展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主动向小学靠拢,在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尽量接近小学,但小学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特点,不能主动与幼儿园对接,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汪薇在《基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幼小衔接问题探究》中提到幼儿园单向衔接与家长小学缺乏沟通。

3)幼小衔接片面化和表面化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

[5]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然而,有些幼儿园严重忽略这一指导纲要,在体智、德、美四育中,重视“智”的衔接,特别是近年来,幼儿园对幼儿智力因素极为重视。黄俏乐在《幼小衔接现状及策略研究》中提到幼小衔接有片面衔接和形式上的衔接。刘东认为幼小衔接过于表面化,追求形式,忽视了衔接的内容、过程,衔接浅层次、表面化。

4)家长理念落后、陈旧影响幼小衔接

王后玉、秦志敏、杨凤芹均强调家长观念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我国计划生育计划的实施,各家庭越来越重视独生子女的教育,同时,知识经济时代迫使家长考虑如何使子女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尽可能多的掌握人类优秀文化知识,以期为儿童未来提供足够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家长的教育功利性和狭隘性。

5)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幼小教师沟通不畅

张宏、张燕、陈景凡、王雅明等认为幼儿园师资薄弱,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很少对幼儿发展进行探讨和沟通。2000年,我国颁布了《幼儿园教师资格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但是,相比国外的幼儿教育师资而言,我国在教师资格申请的严格性、教师资格证的多样化、教师职后培训保障等方面相对较弱。在教师资格申请的学历规格上,只要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基本学历即可申请,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人员只要通过相应地将教师资格考试即可申请。在教师职后培训上,幼儿教师的“国培”和“市培”等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职后教育提供了保障,但这仍然满足不了我国庞大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需求。

四、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 教师应转变观念,把幼小衔接工作看作是促进儿童顺利地实现从学前期自身发展特点交替、转化、升华的发展过程,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所以应从幼儿入园开始,培养其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稳定的情绪、对活动的态度以及各种行为习惯,使幼儿逐步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是为小学打基础,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赵旭曼提到幼儿园应该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明确办园宗旨;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加强幼儿园、小学、家长的多方衔接

黄俏乐在《关于幼小衔接指导策略方面》指出应当从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面端正对幼小衔接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赖瑛在《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中提出幼儿园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因素,家庭是幼小衔接不可缺少的因素。王雅明认为应当加强幼儿园、小学、家长之间的交流。

3)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 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对幼小衔接问题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研究后认为,儿童入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适应性这个方面。多年来,传统的幼儿园正规教育更多的是为幼儿入学做心理准备,但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明显不足,要进一步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让幼儿学会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面对问题,教师把权利和责任交给孩子,让儿童自己解决,教师则注意事态发展,必要时引导帮助幼儿逐渐脱离成人的直接照顾。王冰冰认为在幼小衔接中要逐步强化学习常规要求,初步养成学习习惯,引导、培养、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赵月娥在关于幼小衔接解决策略中提到,幼儿园应该以能力衔接为重点,科学制定儿童入学初期的生活和学习制度,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康建琴在《幼小衔接——关注孩子的学习适应准备》中提到幼小衔接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孩子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五、述评

在已有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文献中,对幼小衔接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的研究文献较多,许多学者都认为幼小衔接主要存在小学化、片面性、单向性、表面性等问题,因而无意识地缩小了衔接的范围,把衔接局限为知识上的准备和延伸,一味地强调读、写、算等方面的能力训练。我们发现在已有研究中存在以下问题:1)基于城市幼小衔接进行的研究较多,而对农村幼小衔接进行的研究较少;2)绝大多数是对正常幼儿进行的研究,而忽视了特殊儿童的幼小衔接工作;3)研究人员开展研究主要关注学校与幼儿园,而较少关注家庭和社会对幼小衔接的影响;4)已有研究绝大部分是以成人的视角研究幼小衔接,而忽视了幼儿这一主体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关于差异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5

关键词:差异教学;个体差异

在一个班级之中,每位学生个体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彼此之间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差异。

作为教师如果想要使自己的课堂获得最大效能,就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风格等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与辅导,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最大程度上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

虽然在中国的不同城市、不同学校陆续出现了各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各种教学实验方法,但是,很多一线老师对于差异教学缺乏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在此笔者对差异教学策略研究做一个系统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综述 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学者汤姆林森(carol ann tomlinson)在差异教学研究领域享有盛誉,被称为是“迄今对差异教学做出最全面研究的人”。尤其是《多元能力课程中的差异教学》和《差异教学的学校领导管理》两部著作对差异教学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而笔者在阅读来自同样来自美国的戴安?荷克丝(diane heacox)所著的《常规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一书中发现其认为如果在教学过程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就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风格或学习兴趣。

1.2 国内研究综述

两千多年前,孔子总结了前人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而实施了

因材施教。但是我国当代差异教学研究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提到当代中国差异教学的研究,不得不提到被誉为“我国差异教学的创始人”――华国栋先生。他所编著的《差异教学论》中阐述了有关差异教学的相关概念,标志着中国差异教学理论的诞生。之后,国内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有关差异教学的著作。其中最受教师们关注

的是夏正江的《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差异教学的原理与

实践》、华国栋的《差异教学策略》,还有曾继耘的《差异发展教学研究》。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对于差异教学研究的热度越来越高,开始认识到差异教学对于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逐渐重视对各层次、多方位的研究,使差异教学研究在中国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和加深。

1.3 国内外研究对比小结

国外关于差异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涉及,并且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在差异教学策略方面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做法,很有操作性。但是国内外的教学环境差别较大,国外的差异教学的实施多在小班化、现代化的教学条件下进行,便于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措施,以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但是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每个家庭的教育环境不同使学生的个人学习品质也大不相同,每个班级学生人数远超国外的发达国家,因此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差异教学策略。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领会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策略,又要切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摸索出适合中国学生的差异教学策略。

差异教学的内涵

2.1 差异教学的含义

“差异”一词与“差别”、“不同”意思相近。汤姆林森提出“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1]而戴安?荷克丝指出:“实施差异教学意指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2]

华国栋提出的的概念则是:差异教学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满意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3]曾继耘老师将差异教学定义为:“差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开展差异性教学活动,以促进每个学生主体性的个性化发展。”[4]

上述观点的阐述非常有利与我们正确理解差异教学的实质,并为教师在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笔者简要将差异教学的一些特点概述如下:

①差异教学的研究是从每位学生自身的差异开始,体现在学习方面的主要有习惯、兴趣、能力、认知风格等。

②差异教学进行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学生差异测查,主要是心理和教育方面。

③差异教学的研究目标是使每位学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甚至是全面发展,绝不是给学生贴标签、淘汰学生。

④差异教学希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层不变,教学管理过程是具有弹性的。

⑤差异教学自始至终坚持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2.2 差异教学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2.2.1 差异教学与因材施教 差异教学与因材施教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观点不同之处。

第一,差异教学一般只是指智育领域或学科教学活动,而因材施教除此之外,也适合于德育领域或培养品格的活动。

第二,差异教学通常限定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范围内,而因材施教并不限于课堂教学。

第三,差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孔子的因材施教则将教师放在中心位置上。

第四,因材施教是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而差异教学则是将学生个体差异作为研究的重点。

2.2.2 差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西方的教育学者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其与西方追求个人至上、倡导个性教育一脉相承。国外的文纳特卡制、道尔顿制等都属于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在国外发展情况较好,是因为发达国家能够提供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技术,而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较少也使教师对学生的测查和诊断更加准确。在中国实施个别化教学的可能性很低。差异教学则是强调立足于群体中的个性,强调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统一。尤其是提出了如何在常规教学背景下如何关注和发展学生差异。

2.2.3 差异教学与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的出发点是依据学生智能水平,制定难易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层次化、课堂练习难度层次化、教学评价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分层教学是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改进,同时也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分层教学关注的是团体差异,将学生分层之后进入班级学习,就不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差异教学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分层教学的改进,避免出现一些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文献综述 篇6

西方国家研究企业并购行为较早, 运用的方法也比较多在并购的实证研究方面, 以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为主。其中, 事件研究法是通过计算企业并购重组公告发布前后某一段时间的CAR (即累积超常收益) 来说明并购重组的绩效;会计研究法主要是运用财务性指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以并购前后指标的变化情况来考察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事件研究法主要考察企业并购短期效应。比如Mand eke (1974) 运用事件研究法建立起股票价格波动模型, 来论证“并购是以市场体系取代无能管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验证的结论有力的支持这个观点。Dodd (1980) 研究了1971-1977年71次成功的兼并和80不成功的兼并事件象, 发现不管以后兼并是否成功, 兼并方案的公布都能给被兼并方的股东带来超过13%的超额收益率, 而兼并方在累计期间 (-1, 0) 和 (l, 40的非正常收益率分别为-1.16%和-0.2%。

会计研究法主要是运用财务指标来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来评价并购绩效。既有单一指标体系也有多指标体系, 单一指标的支撑模型主要有现金流量和托宾Q值;多指标模型主要是选取的样本, 通过假设检验、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相应地回归模型, 得出结论, 多角度地对并购公司绩效进行评价。如Brouthers, Hastenburg&ven (1998) 指出, 如果公司并购存在多种动机, 那么运用会计指标或股东财富变化并非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公司并购的“成功”, 因此他们建立了一套成功关键因子 (key success factors) (非财务指标) 和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公司并购绩效评估模型, 最后实证发现大多数公司并购活动是极其成功的。Sirower (1994) 采用会计研究法, 以1979-1990年间在美国发生的并购事件为考查对象, 全面分析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结论表明:发现有多个竞价者或者规模相对较大的并购活动以及存在高溢价的并购行为对并购公司绩效产生的消极影响十分显著。Bruner (2002) 考察发现:在成熟资本市场上发生的并购重组, 目标公司股票通常会产生股票超额收益率, 但是就收购公司而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的长期财务业绩会呈现递减趋势。

总的来说, 国外有大量并购价值效应的实证研究, 但是研究结果却并不完全一致, 有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然而大多数研究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并购一般都能改善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 提高目标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营运现金流量, 而在改善并购方的绩效方面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已有相当多的学者对我国并购企业的价值创造效应进行了检验。但是研究却并不十分全面, 原因有两个:一是受选取的样本限制;一是不同的学者由于在研究方法上意见不一致, 使得研究结果的差异性也比较大。虽然研究不全面, 但主要的研究方法仍然是承袭了西方的会计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

在会计研究法方面, 如檀向球 (1998) 采用会计研究法, 以沪市1997年146家发生的198个重组案例为研究对象, 得出的结论是以股权转让方式重组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得到了改善兼并扩张方式下的并购企业绩效出现下降, 以资产剥离、股权出售和资产置换方式进行重组的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显著提高。另外, 冯根福、吴林江 (2001) 以1994-1998年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 同样选取多个财务指标来构造一个综合评价指数, 分析结论表明并购当年以及并购后两年公司经营业绩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还有, 潘瑾、陈宏民 (2004) 以2000年发生并购行为的153个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 采用会计研究法进行研究, 分析结论表明:并购后两年内, 并购企业业绩整体提升, 但是在相同时段内并购的上市公司却没有发生整体业绩下滑。根据以上研究, 同样使用会计研究法, 但是各研究者的研究结论却不一致, 可能与选取的样本以及研究并购的时期有直接的关系。

在事件研究法方面, 关超、段进东 (2009) 以沪深A股医药企业2003年-2008年间发生的342起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 采用事件研究法, 构建CAR和BHAR模型来对并购企业的短期以及长期绩效进行分析, 分析结论表明:短期来看, 超额收益率较高的行业主要是中药和化学制药, 超额收益率较低的主要是生物制药行业以及医药流通行业;就长期绩效来看, 横向并购效果最差, 纵向并购一般, 混合并购表现最佳;从长短期结合来看, 支付方式选择股权支付或者现金支付的企业表现突出。

综上所述, 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得出的并购绩效的研究结论差别较大, 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很多, 很难选取完全或基本一致的研究样本。另一方面, 可能与我国的特殊情况有关, 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 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致。因此, 在评价并购绩效时, 应当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 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经验, 根据企业的类型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 更好地评价各企业的并购行为。

摘要:总结现有文献发现, 评价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指标并不是唯一的, 也不可能使用唯一一个指标对公司并购前后经营绩效的变化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的专家研究, 总结了他们的主要观点, 得出相关的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Bruner, R., “The Use of Excess Cash and Debt Capacity as a Motive for Merger”,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83, 23:199-217

[2]Agrawal Anup;Charles R.Knoeber, “Firm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s to Control Agency Problems Managers and Shareholders”,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31, No.3.1996Sep., pp.377-397

[3]冯根福, 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11.1

关于企业并购的文献综述 篇7

【关键词】民营企业;走出去

一、前言

“走出去”战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84年论及经济特区时就指出,“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要成为开放的基地”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

二、国内关于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的研究

第一,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理论优势。在研究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理论基础方面,宓红(2003)从小规模技术理论阐述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强调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的竞争优势不是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欧阳晓(2004)提出国际投资理论,即由以资源和市场寻求型为主,向以效率和战略资产寻求型为主的转变。衣长军(2010)认为,民营企业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体,它是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它以市场为导向,与国企相比,它的产权明晰,自担风险,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第二,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问题分析。政协委员张宏伟(2010)指出,民营企业在实施海外资源并购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国家对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支持力度不够,国企与民企的海外投资比例严重失衡。二是国家对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实行核准制度,限制部分民企海外并购的开展和民营企业升级转型。三是民营企业融资通道狭窄,现有融资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资金链后续不足,在信用担保、授信额度上得不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失去很多海外并购的机会。第三,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模式探讨。高卫平(2007)从产业价值链角度,提出了中国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理论模式和程序模式;段世德(2008)在综合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的“火箭助推”模型。第四,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路径探讨。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路径构建研究的角度较多,有从企业自身因素入手建设的,如周密(2006)的“民营企业‘走出去’特点、困难与自身建设”;有从环境角度研究的,如黄彬(2005)认为要为民营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环境;还有从多方面的角度提出我国民营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的路径,如王曼(2005)认为要充分认识人才作用,要创立产业集群,要组建垂直整合的企业集团,要建立海外投资的政府保险机制和完善的服务网络。

三、国外关于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的研究

国外鲜有“民营企业”一说,“民营企业”的提法是前苏联和我国的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物,国外主要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私有制企业,在世界调整时期其“走出去”的对外战略主要是借助企业的对外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来开展国际上的贸易,以调整其经济结构,实现产业顺利升级,迅速融入全球市场等目标。第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当前各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同时,现代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则层出不穷。弗农在1966年发表的《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以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考察对象,把国际贸易中的资源享赋差异导致的比较成本差异的原理用于分析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等。第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国际上关于宏观的投资理论主要有麦克杜格尔的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模型、小岛清的比较优势投资理论、阿利伯的货币区域理论以及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微观的投资理论有垄断优势论、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弗农的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生产折衷理论。第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走出去”战略中的特点分析。发达国家企业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在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如跨国经营的特征、竞争优势、投机动机等。发达国家企业的“走出去”战略主要是以跨国垄断经营为主。

参 考 文 献

[1]李平.“走出去”战略:制度形成与改革展望[J].国际经济合作.

2008(5):4~8

[2]彭继民.“走出去”战略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J].经济研究参考.

2008(26):41~46

[3]谈萧.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刘冀生,石涌江.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

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文献综述 篇8

前言

会计人员是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参与决策等会计工作的人员。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为内部管理当局所重视,而且为广大的政府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注。会计行业担负着对国民经济进行综合、调节、管理、监督的重任。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物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诚信,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和内容

潘序伦先生在1933年首次把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定义为:“夫学识经验及才能,在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与评价体系研究会计师固无一项可缺,然根本上究不若道德之重要性。因社会环境干变万化,存在可以代人舞弊,存在可以为己舞弊。然会计师之为职业,实为工商企业保障信用而设,苟有不道德行为,而自丧其信用,则此项职业即失去根本存在之理由,违背国家社会期望之愿意,可不慎哉。”并把会计职业道德归纳为:公正、诚信、廉洁、勤奋。

当前我国将会计职业道德定义为: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许华先生认为,当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一)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

不少会计人员做不到熟悉法规,大多数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还只是停留在观念上,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很好的遵守和运用,守法意识淡薄。

(二)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损毁会计资料,利用职位之便,贪污、挪用公款,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违背原则,弄虚作假

一些会计人员充当企业逃税、避税的帮凶,为税务部门开展查账和征税工作带来了很多难题。更有甚者,在执行独立审计任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造假行为。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整个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会计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受控于单位负责人。当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往往陷入两难境地。若坚守职业道德,很可能被辞退下岗。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带有很大的被动性。

(二)会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

纵观我国会计教育现状,大多偏重于智育,而轻视德育,会计人员很少接受到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培训,造成很多会计人员对相关法规制度的不熟悉,法律意识淡薄,素质不高。

(三)社会环境对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

由于会计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地位的重要性,加之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导致了会计人员往往面临比其他岗位人员更多的社会诱惑。在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环境影响下,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被影响。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关乎会计工作的诚信与准确,关乎国家的利益、企业与个人的发展,只有努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会计人员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搞好服务和保密守信内容建设,我们才能在海啸到来的狂风骇浪前建立一个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营造良好会计从业氛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准确可靠的会计经济数据,为我们国家、企业与个人为抵御金融海啸风暴打好坚实的基础。

李丽珍认为,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以下必要性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解决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需要。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树立会计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

四、加强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我国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曾指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指出了诚信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二)相丽霞认为,我国应该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仿照外国,制定一套更可操作会计职能体系。

(三)项怀诚先生认为,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一部分的原因在于我国的会计学历中没有把职业道德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会计体系,而偏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

(四)徐亚文认为,我国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的会计道德监督制度,使得广大会计人员处在无监管状态之下。因此,应该我国加快会计道德监督制度的建设。

(五)吴水澎从动因意义、影响因素和基本内容及现状分析等方面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研究,但只注重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与评价体系研究、规范研究,缺乏实证研究,从而在操作性和现实性上有一定的缺陷。

五、结论与启示

纵观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他们主要注重诚信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借鉴外国经验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力,虽然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我看来,诚信教育需要在具备一定客观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实行。诚信是一个社会化的产物,是在社会的大土壤上滋生的。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在经济在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正在强烈地冲击、改变着中国社会的一系列传统特征,对我们的道德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会计人员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所以,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诚信教育的成败。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是开展好会计人员诚信教育的先决条件。

同样,改变的传统会计教育的课程设置很有必要,但职业道德课程教育只是个外力,关键要从会计人员自身出发,把加强会计人员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作为中心。会计人员应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不存私心,不怕打击报复,能自觉、大胆地同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作坚决斗争,同时,用适当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利益,那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将会渐渐走出两难的境地,会计人员的诚信度也会渐渐地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树立不能仅靠会计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多方面来共同提高,使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达到更高的会计职业道德境界,从而造就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再者,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有利亦有弊。不可否认,在现阶段,西方国家的会计水平要高于我国,不仅在会计准则等方面,而在职业道德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加以消化和吸收,洋为中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经济体制的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制约着国外会计方法在我国的实施及效果。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外国一般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者的市场环境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如何“洋为中用”是一个难题。制定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仍然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1、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道德的舆论作用,构造好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外部条件。

2、提高会计人员自身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

3、树立正确的行业观念,强调会计行业自律。

4、强化教育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5、加快会计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6、建立激励机制,奖励诚信会计人员

7、净化会计执业环境,营造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

六、参考文献

[1] 潘序伦《立信会计丛书》 立信会计出版社 [2] 项怀诚《中国会计报》 2009年第18期 [3]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4] 宿中和 李林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4期 [5] 尚美荣 山西焦煤科技 第7期 2003年7月

[6] 乔宇东.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现代商业.2009,(2)

[7] 臧海涛:试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 商场现代化,2007(3)[8]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研究编审组编 人民出版出版社,2011年

关于居住区生态设计的文献综述 篇9

结课作业

题目:关于居住区生态设计的文献综述

学院:建筑学院

居住区生态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国内房地产的大力发展,各类打着“生态居住区”旗号的设计层出不穷。什么是真正的生态居住区?如今的生态居住区发展如何?真正的生态居住区是什么样的?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居住区 生态 规划设计

前言: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载体,在城市化日益加剧的潮流之中,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通过先进的技术条件不断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消耗掉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据初步测算,城市建成区用地的30%用于住宅建设,住宅建设用钢量占全国用钢总量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城市水资源的32%在住宅使用过程中消耗,住宅使用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若加上建材生产和建造的能耗,住宅的总能耗就将达到我国总能耗的37%左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该引入到居住区的设计之中。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打造一个生态型的居住区,立足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体系内建立起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聚居环境。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居住区最新研究的探讨,研究生态居住区建设的最新成果。

国内居住区生态设计

国内目前在居住区生态设计方面主要集中体现在绿化景观、节能环保两方面的措施。

1.绿化是让人亲近自然的最好方式,在我国的居住区设计规范中,对于绿化率的要求十分明确,各地方政府也通过各类条文对于居住区的绿化率有各自的要求。总的来说居住区的绿化主要有丰富市民生活、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保护环境卫生、防灾避灾、保持坡地的稳定性等作用。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一般意义上的绿化已经不能充分满足人的需求,目前更多的设计侧重于对立体绿化的研究,建筑屋面、墙面绿化、立体种植等。这些方面的绿化措施可起到保温、遮阳、截水、净化空气等效果。屋顶花园是目前居住区绿化大力发展的方向,通过绿化、配置必要的游憩设施(坐椅、茶座等),使屋顶成为仪次于地面的一种新型的积极户外活动空间,如果建筑间通过连接廊相连,将进一步激活屋面的活力,一改灰色、消极屋面空间为绿色、有活力的空间。

在我国的居住区绿化规划中不注重地域性。由于各种原因,崇洋现象十分普遍,很多位于不同地区、拥有不同自然条件、社会背景和不同使用者的住区,其绿地景观环境的设计却大同小异,以致很难看出地域性的差异。同时,外来植物往往不太容易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对于植物的养护要花费较大的代价。我国当代城市设计有很多是借鉴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理念,强调标志性建设,对于城市规划的思考欠缺,缺乏主流意识。在生态型居住区绿地景观环境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中国的文化处境,把握好未来走向,最重要的在于我们要加强对传统人文主义文化艺术的解读和转型创作,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世界文化艺术的多元格局,用我们特有的文化感觉方式和艺术思维方式构建住区文化价值。让居民在感官上,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甚至在味觉上,通过生理的感受上升到精神的感悟,从而创造出一个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住区绿地景观系统。

2.居住区设计中的节能环保主要体现在太阳能利用、建筑节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

2.1太阳能利用:在我国目前的很多小区内,许多住宅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这种单的装置有效的利用了太阳能,为家庭提供热水。考虑到住宅能源的消耗占总能耗的1/5-1/4的比例,所以利用太阳能来解决小区的能源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目前,我国对于这方面的应用还在探索之中,在许多小区,太阳能能够提供一些基本的照明,但是让太阳能完全满足居民的基本用电还有待探索。

2.2建筑节能:建筑节能主要从建筑的水、电、气、热出发,以及各类建材、制品的节约出发。新型材料的利用能有效的调节建筑室内的温度,夏天能够很好的散热、冬天能够很好的保温。所谓生态的住宅就是要满足“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要求。

2.3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发展纯净水入户、分质供水、中水回用。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首先是水的高效利用,其次是对于雨水、污水的循环利用。

2.3.1高效利用水:

(1)各有所用的原则。就生活用水来说,饮用水当首属一类消耗用水,而清洁用水则属可循环利用的二类再生水,而冲洗用水就属于三类消耗用水。(2)积极采用节水系统、节水器具、设备和措施。

我国目前的小区规划中,节能环保这一方面还有很多欠缺,因为往往节能环保所投入的代价可能会比较大,所以更多的开发商会选择价格便宜的材料替代价格昂贵的节能环保材料。其实,这对于节能环保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政府需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研发机构要尽快研制出成本低的产品。

国外居住区生态设计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就致力于生态居住区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出,这些生态居住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环境方面,种植粮食作物,不仅可以绿化还有真正的经济效益;使用清洁能源系统;鼓励生态型商业;通过合理的能源和废弃物处理,保护洁净的土壤、水和空气;保护自然,维护原生环境。

第二,社会方面,社区居民互相认识、互相联系;共享公共资源,提供互相帮助;强调整体和预防性的卫生措施;提供有意义的工作,使每个居民得以维持生计;促进终身教育;促进边缘群体的融合,鼓励不同种族、文化、职业和收入者的团结。

第三,文化方面,尊重不同方式、不同文化和不同地方的言行;通过例行的仪式和庆典,促进社区归属感的形成;强调创造性,把艺术作为社区与外界交流的方式。

国外的居住区设计主要有一下的一些特点:1.公用设施:社区居民可以共享几万平方英尺的室内空间。还有一些共享的设施,如洗衣房、儿童娱乐室、青少年娱乐室等。各居民家中不再设有洗衣房和车库,大多数居民家中没有多余的房间。社区每周聚餐,由各家主妇轮流主持,只需付少许的费用即可参加。2.邻里设计:门廊、小路、院子等半私密的社区空间促进了非正式的社会交往,居民在家中就可以看到院子中玩耍的儿童。3.居民参与发展:社区整个工程建设的构思、设计是居民们与设计师、政府部门等共同协商的结果。4.居住者自我管理:居民都致力于管理社区的能源、上下水、废弃物处理、交通等事务,关注整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把位于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市中心城区的哈利法克斯生态城作为一个生态居住区的案例来分析。

哈利法克斯生态城规划是一个有 800~1000居民的居住、商业、文化混合功能开发案,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其改良生态环境的目标:

1.在原本被污染的场地上种植植物改善土壤环境,把原来工厂留下的烟囱作为地下车库的排风口。

2.住在用节能的连立式为主,用太阳能满足室内的供电要求。

3.通过收集雨水和灰色水阻止水的流失,把屋面排放下的雨水和生活用水通过管道排入地下收集池,经过处理之后利用。几年之后,管道的输入水为零。4.提供公共交通代替私人交通,减少废气的排放,节约能源。

国外对于生态居住区的研究有很多已经落到实处,他们更注重于切实的人文关怀和细节。把人的生活融入到设计之中,让居住在里面的居民与设计师更多的互动。但是,他们也有不足之处,很多太切实的设计需要大量的后期费用去维护。太多的人为参与让居住区的自然氛围不足。太过于智能化的设计让居住在里面的人的一些本能意识退化。

总结

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之下,生态居住区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但是生态居住区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从国内外的对比来看,我们还欠缺很多。在国内大部分开发商和居民认为生态居住区就是绿化多的小区,所以,经常会出现的生态小区都片面地强调绿化率。虽然这样的小区建成后可能是绿意盎然,但实质上生态效果却不好。我们对于生态居住区的认识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绿色”上,事实上真正的生态居住区不仅仅靠绿化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从小区的规划、建筑的设计、绿地的建设上都要从各种技术层面来考虑。,其技术策略是对建筑设计规划、住宅声、光、热以及风场等诸多技术整合后的结果。在具体的项目操作过程中,国外的先进经验也给我们很多启示,例如,国内一些生态居住区项目停留在概念阶段未能付诸实施,就是因为缺乏利益的参与,纯粹的理念目标往往难以实现。如果能吸引各方利益团体加入生态型社区的建设,形成多方合作的机制,生态居住区将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最为重要的是,国外的生态小区更多的考虑到了人参与的要素,设计为人服务,让人真正生活在其中。而国内的小区对于人的考虑还很欠缺,很多设计完全不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在这样的情势之下,我们应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方法,做出有我们地区特色的生态居住小区。

上一篇:南国的秋作文550字下一篇:名人故事: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