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2024-10-01

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精选7篇)

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篇1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的文献综述

(一)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民营企业”是指由本国公民出资兴办或经营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法人实体和非经济法人实体,具有自行组建、自行筹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鼓舞下,逐渐成长壮大。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蓬勃兴起,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家应运而生。民营企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但是民营企业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问题严重;研究开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组织结构调整滞后,管理混乱;忽视现代营销理念,凭经验决策严重,这些都严重制约和威胁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更使我国民营企业经历了发展的“严冬”,面临着产品出口难、产品积压的现状,遇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二)核心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

1、国外研究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观点提出后,使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热门话题和关注点,也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重视,此后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麦肯锡(Mckinesy)公司的凯文·科因,斯蒂芬·霍尔和帕特里夏·克里福德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往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积累的一系列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他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是使一项或多项关键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

奎因、道赖和帕克特(Quinn,Doorley,Paquette,1990)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与企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企业核心产品与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由于产品与技术平台是需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建立的,因此核心竞争

力是企业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中所积累的、独特的企业专长(历史性的难以仿效的知识集合)。

巴顿(D.B,Barton)是知识观核心竞争力观点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核心竞争力不只是技术和人力技能,更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能够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体系。其构成包括知识和技能、管理体制、实物系统、价值观,组织开发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是一种制度化、系统化、长期化的行为,其重点是构建能够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2、国内研究

我国一些学者也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在国内,李悠诚等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无形资产。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包括“技术、技能和知识。它在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而获得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由无形资产构成,是通过对各种无形资产的有机整合而形成的。

丁开盛、周星和柳御林等学者曾分别撰写文章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具有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独特营销的能力。它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组织协调管理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并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发展的一种资产和知识的互补体系,其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面临的产业技术和市场动态的影响。

程祀国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核心资产包括人才、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等在内的核心群因素,其中高素质的核心人才是核心资产的核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全部核心资产的综合运用和反映,是企业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不同技术系统管理规定及技能的有机组合。企业具备某些核心资产却不见得一定有核心竞争力,有了核心竞争力就有了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形成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关键,核心人才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王秉安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构成的。核心竞争力指“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它是硬核心竞争力(以核心产品形式和核心技术或核心技能为主要特征)和软核心竞争力(经营管理)的综合。

管益忻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更多、更好的消费者剩余的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系。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是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顾客得到的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品质与价值。简单而言,就是价廉、物美或是同时具有,是实惠的产品或服务。

左建军认为,企业体制与制度是最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体制和制度是生

产关系,现代企业体制与制度能保证企业具有永久的活力、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是企业最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发展其他竞争力的原动力和支持平台,其他竞争力只是在此平台上的延伸,与核心竞争力共同组成了核心竞争力系统。

陈清泰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张瑞敏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创新是海尔文化的价值观,也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其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有研究者经研究认定,“企业技术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在概念上具有越来越强的趋同性,一些学者的研究把技术创新能力几乎等同于核心能力”。

综上所述,虽然这些理论的研究背景和出发点各不相同,但其共同之处在于:与企业的外部条件相比,企业的内部条件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建立并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逐渐走向衰落,而有的企业却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关键在于这些企业有意识地构建、提升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小结

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培养起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也是无庸质疑的。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形势下,对民营企业来说,要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有更清醒的认识,而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是现代企业抵御危机的唯一出路。一方面,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需要配备熟知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人才,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政策的变化;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适合企业特点和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危机中生存和发展。可以说,重视企业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与创造,是企业得以在国际大市场中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帕拉哈德(C.K.Prahalad),哈默(Gary Hamel).公司的核心能力[M].哈佛商业评论.1990.

[2]林善浪.中国核心竞争力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孙霞.基于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视角的知识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06

[4]舒化鲁.决战十大竞争力[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包晓闻,宋联可.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徐岚.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提升探讨[J].现代商业,2009.[7]林叶.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现代管理科学.2004.[8]张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探讨[J].威宁学院学报,2008.[9]张艳菊.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发展,2008.[10]小艳,龚晓凤,陈志鼎.浅谈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经济师,2003.[11]潇霖.试论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D].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12]阎萍.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对策分析[J].大众商务,2009.[13]高一山,姚晓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J].消费导读,2009.[14]李虹,罗燕.无形资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浅析[J].财会通讯,2009

[15]袁红梅.论应对金融危机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商业经济.2009.

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篇2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溯源

我国对于核心竞争力发展阶段的追溯主要分为三种观点。

(一) 分工论。这个理论主要是以吴建南、李怀祖等人为领头人, 其核心的观点是以分工为基础的。1664年亚当·斯密第一次阐述了劳动分工使企业的不同的指标区别并逐步实现了精通化从而提升进了生产效率, 使得经济有了质的飞越。李嘉图就表明企业特有的资源、技能等东西会对分工情况下所得到的效率产生巨大的关联作用, 这是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这本书上阐述的。他的理论着重分析了比较优势带给国家的动态利益, 这可能是其概念的雏形。其后, 马歇尔表明:“差异分工、技能、资源相互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那就是说, 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企业之间的分工, 而不仅仅是企业内在的分工”。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虽然未说明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其所拥有的能力、资源有关联, 然而却明确的表达了各个企业的不同主要是来自于其内部的知识积累和协调。企业战略理论这一理论首先表达出“技能”或“特殊技能”这一说法的是社会学家菲利普·塞斯内克。之后西方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在《公司战略》、安德鲁斯在《公司战略思想》中对这个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使其在理论和管理实践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正是由于看到了竞争力的一些独特概念, 使他们有了新的理论概念的提出, 即“核心竞争力”。

(二) 企业战略发展论。这个从20世纪80年代战略定位学派成为主流开始, 把核心能力变化到战略定位上。代表人物有迈克·波特, 他从产业的竞争结构出发, 采取相应的战略配套措施, 提出行业五种竞争力量之说, 他主要提出了一般性的三种竞争战略, 强调学者应该把注意力多放在产业定位上, 这是企业的外部环境。此外, 明茨伯格提出“精雕”这一战略, 着重说明企业需要随着环境而对其自身的结构等方面多次持续的进行调整。

(三) 企业的新发展理论。主流主要是以科斯为代表的理论。科斯在1937年独特的研究了组织能够存活下来的理由, 这一理论发表在《企业的本质》中, 而后他有说明了组织不断增大的临界为题, 提出“交易成本”这个说法用以阐述, 其想法总结为“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几乎是一致的, 但这一观点的提出是要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因此被后人称为“科斯定理”。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我们所了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其的理论基础, 因而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说法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虽然说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以及它作为竞争优势的源泉都已被广泛接受, 然而到目前为止, 学者对于其概念的本身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都有着不同的意见, 因此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以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竞争力的内涵从而有的放矢地培养适合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者们从知识载体、环境、元件-架构、整合、组合、产品平台、技术能力、组织学习等不一样的方面表达其各自对这一概念的研究, 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迈克尔·希特等人在战略管理这本书里表明“企业具有自己独特的其他企业没有的特质, 这便会使它在同行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获得更多的利润”。后来也有更多的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补充与扩展, 如表1、表2做出的总结。

除所列出的的许多论点以外, 其他的研究人员也从其他的方面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探讨与论述, 如胡大立认为企业竞争力就是指企业在提高自身能力的情况下将其与外部环境相结合, 凸显出企业的相对优势, 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金碚认为组织的竞争力就是能更好更快的给予所需的一系列帮助, 并得到利润和其本身不断进步的总体提高;虞群娥、蒙宇两人则表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充分的运用各种资源, 让顾客感受到其使用价值的作用, 获得同行业的优越感, 这也被称为“合力”, 这一看法为后续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企业的发展主要在于其特色元素的不断增强, 而且这一特色也一直存在。因而, 组织应当彻底的了解其所处的水平, 才能更好的确定自己身上的不足, 从而找出能让组织更快使其竞争力提升的方法路径。所以对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就显得那么关键。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研究。王毅等人说明国外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的辨识工具和特色, 有四种类型, 即非定量描述法、半定量法、定量法、半量与定量结合法。理论概念和人物如表3所示。

我们可以看出, 以上方法既有其优势又有其劣势, 因而到目前位置并没有一种便是工具获得普遍的认可。国内学者也对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评价做了较多的研究, 使用的方法主要集中于非定量描述法和半定量法, 也有少数研究用的是半定量与定量结合法。

(一) 非定量描述法。以康荣平、柯银斌为代表人物, 重点阐述他们主要从两个维度, 即市场范围与时间维度来构建企业竞争力模型, 他们称之为“九宫图”。该图中表达出了九宫格是将企业能力划分为企业的核心、亚核心和基本能力, 这显示出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也就是说企业处在什么时间对什么样的市场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借助这个工具, 组织可以用来分析自身的情况与别的组织采取对比的方法, 明确自身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更好的找出能够提升企业的路径。 (见图1)

(二) 半定量与定量结合法。这个方法是以冯祈善、赖纯见等为代表人物。这个方法主要是包括目标层、判断准则层和类措施层 (构成竞争力水平) , 正如我们看到的这个方法是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创建的。这个既有精确地数据也要不同人们观念的不同得出的分数, 这两个角度都代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两个方面分别是定性与定量, 因而称之为半定量与定量结合法。

(三) 半定量法。以Meyer和Durand为核心人物的半定量法也在许多领域进行了实践, 此方法的特殊之处就是要先构建一个指标体系, 让后再根据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对各个指标实行打分, 最终得出其总体的水平。于江、张不同对半定量法有着很深刻的研究。他们在2003年通过资源-关键能力-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发展的辨别工具, 构建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框架体系。识别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识别关键能力、识别竞争力、识别核心竞争力。并对其探索的量化指标作出明确的界定, 这就是其不同的特性, 依据组织的不同的真实情况采取连续性的、由浅极深是的测评, 从而用来评估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见图2。

(四) 定量法。定量法的代表人物是Patel。该方法将各个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 并且对其采取了精确地测量与计量,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其中并不包括指标评价的流程。目前用这种方式进行评价的情况没有多少, 一些学者提出采用折线图及九宫格模型, 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权重, 从而进行诊断分析。其优势在于可以比较各个不一样的企业, 找出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并且我们应当依此所得出的定量数据进行企业各方面的的评价, 以提升其企业的竞争力。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未来发展趋势

综合国内外学术界对核心竞争力做的大量研究成果, 并结合本文对企业核竞争力研究现状, 认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应如下:

(一)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探讨以财务角度为切入点。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其对促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比较优势的获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 应该尤为注重以财务表现为切入点来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 以企业文化为载体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企业文化表现为企业发展的凝聚力,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企业依靠超越同行业的生产效率、获利能力以及市场反应力来获得核心竞争力, 而卓越的生产效率、获利能力以及市场表现力来源于企业的管理, 企业的管理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篇3

社会的发展需要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这一目标之间尚有不小的差距,甚至有所偏离。不少高职院校热衷于建设新校区和高楼大厦,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建设重视不够;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企业科技开发、管理咨询的能力不足,深入企业的时间很少;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由于受教师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制约,绝大多数时间仍然是讲授理论知识等情形不一而足。高职院校应以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表现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竞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理应成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所在。高职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其所开设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 核心竞争力问题的提出

核心竞争力最早是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上由美国经济学家哈默都斯和普拉哈拉德提出,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1]核心竞争力理论先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后来随着高校竞争的加剧也逐步应用至高校。

二 国外核心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文献并未直接从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角度构建指标体系,而是更多地从评价职业教育质量角度构建评价指标,尽管如此,由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反映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所以这些指标体系对研究我国高职院校所开办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国际组织构建的指标体系

经合组织2002年开发了评估国际职业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分为学习者个人特征与学习环境、权益者(学习者、行业企业、社区、政府、职业教育机构和教师)及其期望、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四个部分,其教育结果具体包括岗位、就业率、收入、权益者满意度、取得资格、掌握技能、终身学习、参加人数、完成人数、路径与公平、个人品质等指标。

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是欧盟最重要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它为欧盟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其开发的职业教育质量指标包括三个维度,即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的满足度、机会均等,每一维度又包括了背景、投入、过程、产出和结果五个方面,构建了包括成功完成职业教育和培训或者辍学的比率、毕业率、就业率、在工作场所运用所学技能的情况等指标在内的73个具体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致力于建立国际通用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标准,2009年从机会和范围、一国职业教育培训(TVET)体系内部效率、人力和物质资源、经费、职业融合率、教育与职业一致性、教育与就业间的关系、劳动力市场8个维度构建了评估一国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情况的54个指标。

随着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一体化战略的“哥本哈根进程”的推进,欧盟2013年又进一步修订了职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是机会、吸引力、灵活性,第二是技能培训与人才市场的相关性,第三是整体过渡与就业趋势,共涉及29个具体指标。[2]

(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构建的指标体系

瑞典作为职业教育发达的典型国家,从1979年开始用学生完成培训6个月后的就业率、达到培训合格要求的人数占参加培训人员的比例、培训的有效性等指标对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进行评价,后来瑞典政府又进行了修订,将指标分为量化指标和定性指标两大类,量化指标如所提供课程及其参与者的数量、学生的就业率等,定性指标如企业的满意度、受训者的满意度等。[3]

美国2006年新修订的《帕金斯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详细规定了各个州包括各实施学校,在发展生涯与技术教育责任方面的核心指标,并细分为中学阶段和中学后阶段职业教育,其中中学后阶段的职业教育核心指标包括五项,分别为技能获得情况、证书及资格证和学位获得情况、学生巩固情况或转学情况、学生就业情况、非传统职业项目完成情况。[4]

澳大利亚政府2007年立足于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五个目标,即为所有公民提供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平等、增加对培训的投入,实现公共职业教育与培训价值的最大化,构建了六个维度共53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5]

芬兰政府为了对职业教育实施绩效本位的拨款模式,从21世纪初开始建立教育与培训绩效指标,并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具体指标包括学生的就业情况、学生继续深造的比率、学生完成学习与技能掌握情况、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对教学的投入情况等。[6]

德国政府2013年构建了一套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标准,包括学校管理、学习与工作条件、教育与培训过程、质量开发、合作等5个维度,分别考查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学校的物力和财力资源,教学业务水平,学校内部督导,学校之间及学校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程度。[7]

通过对国外职业教育评价指标的梳理和对比分析,得到如下启示:第一,应该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如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的“三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八维度”、澳大利亚政府的“六维度”、德国政府的“五维度”,等等。第二,重视校企合作和职业院校教师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如在欧盟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73个指标中涉及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相关指标将近10个,充分显示了教师深入企业并不断提高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这与欧洲国家双元制职业教育传统以及重视学徒制的发展密不可分。第三,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尽管不同的国家的表述不同,但其本质都共同指向了学生的技能,例如,欧盟的“从雇主和雇员的角度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获得的技能在工作场所使用的情况”,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TVET学校中具有企业孵化器(或小型企业)或任何涉及学生职业活动的比例”,美国的“技能获得情况”,等等。

当然,国外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多侧重从国家层面评价职业教育,如上述指标体系中都非常强调机会与公平,而这属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考量范围,不属于学校层面所能解决的问题。

三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内涵界定的研究,回答了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基于专业层面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了一所高职院校的某个专业比另一所高职院校的同一专业强,强在哪里的问题;三是对评价指标的研究,不同专家学者、政府部门都构建了各有侧重的指标体系,回答了核心竞争力如何评价的问题。

(一)学校层面的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表述

1 三层说

张清霞(2006)[8]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构建可分为内涵层、中间层和外显层,内涵层包括办学理念、学院定位和校园文化,中间层包括管理团队、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外显层包括高职院校社会声誉、校企联盟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的就业率。

2 两性说

丁训言(2008)[9]认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分成显性竞争力、隐性竞争力,这两种竞争力分别包括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和核心产品三个方面。

3 有形和无形说

安秀芳(2009)[10]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可表现为有形资产(硬件)、无形资产(软实力)两种资源,其中硬件包括土地、资金、房屋、设备、师资力量、学生、组织机构和制度等,软实力包括校园文化、创新意识、声誉、内外关系等,并指出竞争力不等于核心竞争力,认为形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是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中那些使学校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要素,同时指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直接的表现是学生入学率和专业对口就业率,以及供不应求的社会需求率、强大的社会影响和服务能力,较高比例的毕业生成才率。

4 三力说

张洪春(2012)[11]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由资源整合力、人才培养力、示范经营力构成,其中人才培养力又细分为教育体制机制与创新、教学资源建设与整合、学生素质水平与能力、教师结构与教学、教育教学组织与执行。陈涛(2007)[12]在其硕士论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中认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技术能力、创新管理能力、文化力,而核心技术能力是基础,创新管理能力是重点、是关键,文化力是灵魂。

5 四力说

周卫民(2010)[13]在其硕士论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建设研究》中指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分成四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文化竞争力、管理竞争力、教学科研竞争力、营销竞争力等四个,每个一级指标下再细分为若干个二级指标,例如教学科研能力再进一步分为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及培养模式、科研能力,每个指标都附有相应的权重。

6 四要素说

胡家秀(2012)[14]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由人才要素、技术特色要素、制度建设要素、硬件配置要素构成。

(二)专业层面的核心竞争力内涵表述

1 人才培养质量观

胡秀元、梅洁(2008)[15]在《校际竞争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特色解读》中认为,专业特色更接近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即在“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上下功夫。对高职院校专业特色而言,这样的竞争能力更多体现为在专业领域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掌握了过硬的本领,这种本领是其他同类高职院校该专业学生所不具备的。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够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并被用人单位优先选择,以真实的就业率等指标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

2 综合能力观

王国庆(2012)[16]认为,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中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在社会经济、产业结构、政策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技术开发与服务平台等多种要素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并保持的,能够促进受教育者价值提升和自身发展,并在其从属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

3 多要素整合观

齐保林(2008)[17]认为,专业核心竞争力是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核心,通过课程设置与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人力资源开发、科研和服务、组织管理整合,使某要素或要素组合突显效用,使专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邹晓宏(2010年)[18]在《论高职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文中指出,专业核心竞争力是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核心,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课程设置与开发、师资队伍的培养、科研及服务等要素的整合,使专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4 专业创新观

林强、庞康养(2013年)[19]在《校企深化合作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创新》一文中认为,专业创新,是高职院校凝炼特色、打造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中以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专业为例,学院联合多个会计师事务所,在校内创办财务咨询服务公司,实现财务室和教室合一、学生与会计核算员合一、教师与财务主管合一、教育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教学资料与会计核算资料合一、作业与账表合一、教育与科研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等“八个合一”,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的支撑作用,将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三)评价指标的研究

福建省是全国第一个向全社会公布高职院校某个专业全省排名的省份,该省建立了专业建设质量评价指标,并于2012年向社会公布了首批布点广泛的专业如机电、会计等十几个专业全省高职院校的排名情况[20]。该指标体系共分基本情况、教学团队、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材建设、其他建设成效等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再设若干二级指标[21]。在该指标体系中,考虑了教师的因素,有“教学团队”一级指标,并再分成“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兼职教师”3个二级指标。该指标体系也涉及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但是比重偏小。在该指标体系中,也考虑了学生的因素,如设有“毕业生双证书与就业”二级指标,但是该指标尚不足以反映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还不能使得一所学校在与其他学校的比较中脱颖而出,该指标体系还考虑了教学条件方面的因素,如设有“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训条件”等二级指标,但是指标的设置过于宽泛,不够具体,也不能够充分量化。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东省高等教育评估所)依托山东省高等学校专科专业信息采集系统,开展了山东省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评价相关工作,并出版发行《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专业填报指导手册》。在该信息采集系统中,设置了一套指标体系,共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3个一级指标,“人才培养”下再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招生就业”“教学奖励”5个二级指标,“科学研究”下再设“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二个二级指标,“社会服务”下设“社会培训”、“社会服务”二个二级指标[22]。在该评价指标体系中,非常重视荣誉称号的获取尤其是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例如国家级重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国家级、省级投入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级、省级学生实训基地,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等等。

分析研究国内文献,发现存在如下不足:第一,有的指标体系指标数量偏多,有大而全的倾向。大而全的指标体系表明研究者或制定者未能厘清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之差别,同时也会导致指标应用的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对于社会公众而言。第二,有的指标体系指标倾向过于明显。例如有的省份推出了专业评价排名的指标体系,所有的指标都是清一色的与政府所颁发的荣誉称号或证书有关,如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等等,这种指标体系完全将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等利益相关者排除在外,是不科学的。第三,指标难以量化评价。例如有的指标体系中包括文化力或文化竞争力或校园文化,诚然文化积淀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很重要,但是文化力很难量化评价,它属于内在的因素,而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可以通过外在的现象或特征呈现出来的,而这些现象又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加以量化的。第四,有的指标可信度不高。如就业率,有的学生实际并未真正就业,但是由于有一些高职院校规定“凡是没有签订就业协议者,一律不得参加论文答辩,一律不得如期获得毕业证书”,从而使得一部分学生不得不随便找一个单位盖章交差了事,他们属于“被就业”。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Gary Ham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n Statistical System Development

fo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R].

December 2009.

[2] On the Way to 2020:Data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olicies:Country Statistical Overviews Update

2013[R].Cedefop Reference Series 97.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4.

[3] Kaaren Blom,David Meyers.Quality indicator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R]. Australian National Training

Authority,2003.

[4] Carl D.Perkins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t of

2006,Pub[Z].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6.No.

109-270.

[5] AQTF 2007-A Better System For Everyone[EB/OL].

http://www.training.com.au/ portal/ site/public/menuitem,

2007-11-20.

[6]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Initi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Finland   2011[M].Helsinki: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2011.

[7]ISB. Exteme  Evaluation  [EB/ OL]. http:// jsb. bayem.

de/ schulartueberg-reifendes/qualiaetssicherung -

schulentwicklung/evaluation/exteme evaluation,

2013-07-01.

[8]张清霞,张国宏,吴雪敏.试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

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6(4).

[9]丁训言,任爱珍.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10]安秀芳.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

学,2009(3).

[11]张洪春,王斌 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与评

价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2(11).

[12]陈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

2006.

[13]周卫民.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

2010.

[14]胡家秀,倪勇,丁明军.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

高教探索,2012(2).

[15]胡秀元,梅洁. 校际竞争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特色解读

[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9).

[16]王国庆.高职院校专业竞争力的内涵及评价指标[J].职

业技术教育,2012(8).

[17]齐保林,袁洪岭,胡晓波,胡森.培育高职专业的核心

竞争力[J].机械职业教育,2008(8).

[18]邹晓宏,刘楚佳.论高职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J].继续教育,2010(6).

[19]林强,庞康养. 校企深化合作 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创新

[J].中国高等教育,2013(7).

[20]福建省教育评估中心.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

评价结果公布.http://pg. fjedu. gov.cn/index.php/

Index/view/wz/322.

[21]叶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评价.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 com/ link? url= v4cA8dFpYmF5pu8

NSMkJzZIalnrw-A_ZJxgVHEmM1Wng54lpoBBomrid8

GfYadcG_kqvLIgNznrBDAgVvr5KLOjWEe8iA0o6sVL0

zEKSmme.

[22]山东省高等教育评估所.山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评

估信息系统.http:// 211.64.142.115  /index.php/cl/

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篇4

摘 要 在目前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性的产业竞争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成败的关键。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必然要求企业对自身在竞争中的地位有着正确而清晰的定位。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研究企业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国内外不断加剧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指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就构建与维护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竞争优势 经营理念 企业文化

引言

随着经济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只有积极充分调动和有效运用各种资源,卓有成效地培养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立于不败之地。

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许多学者对于核心竞争力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席陈清泰1999年在上海财富青年会上说: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累性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并据此创造出超越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的经营理念、技术、产品和服务。还有研究员则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为基础的,使整个企业具有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和高于平均水平收益的竞争力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也有独到的见解,如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认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制定出能不断产生经验的东西的战略。根据以上学者和企业家对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我们可以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企业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竞争合力,是在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的价值链活动形成的一种适应于市场变化且不易被对手模仿的能力。

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一)关注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结合,确定生产经营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

企业是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集合。组织资本是组织对所承担任务的协调能力的资产,而社会资本是指作为资源提供给行为人用来获取收益的那部分社会结构的价值。前者可以在组织结构中得以体现,后者可以反映出企业文化,并被看作是特定组织结构水平上的产物,二者互为补充与有效结合程度,决定了企业在特

定情形下从事组织活动的能力与效果。

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营销、售后服务,辅助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组织制度等,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不同的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真正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核心环节。企业要保持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企业在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核心环节上的优势。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求企业密切关注组织的资本、关注组织资本与社会社本的结合、关注企业生经产经营上的关键环节,将生产经营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给予重点培养发展,以此为中心,形成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进而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二)树立创新意识,抓好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做好技术创新,企业要注意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要在企业内部不断储备进行技术创新的潜力,并不失时机地将这些潜力转化为竞争力的畅销产品与成果。企业应对核心产品与技术进行技术分解、归类和整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企业应通过持续地研发打造核心产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世界知名的大企业之所以能在自己的行业中站住脚,不断发展,关键的一点便是他们不仅有核心产品,而且能保证其核心产品的及时更新换代。但从世界优秀企业的发展看,只有技术创新,而无管理的创新是不行的。

现代企业生产经营体现的是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的利用,资源好只是一个方面,还要配置好与有效的使用好,这个问题核心是组织与管理。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技术与管理缺一不可。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并决定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做好管理创新工作,一方面要对现有资源不断改进与优化配置,对新产品的开发,改进活动和过程;另一方面,打破陈规陋习,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增强企业的活力。

(三)处理好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关系,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专业化发展路径通常被认为可以拥有规模效益、分工效益及技术优势,但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广泛变化。多元化发展战略通常被认为是克服专业发展路径问题的最佳手段,因为多元化发展,可以分散风险,一个领域不行不要紧,其他领域可对此加以弥补。然而,理论和实践证明,多元化发展也可能适得其反,加大风险因素。例如多元化发展导致公司资源分散,运作跨度和费用加大,产业选择失误增多,结果导致公司顾此失彼,陷入困境。

但从更多的实际情况来看,集中公司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在这

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这些应该是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正是因为这样,在经历了多元化发展之后,许多企业开始反思多元化发展给公司带来的困境。一段时期来,一些著名的公司纷纷改弦易辙,开始调整自己的发展路径。通用电气公司总裁韦尔奇在接任总裁职位之后开始对通用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之一便是进行业务重组,即缩减多元化领域,回归专业化,在要做的领域中争取最优,树立世界性的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在不同时期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四)利用信息技术,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计算机存储的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各个方面,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与共享。信息化的水平反映在信息的质量、数量,传递的效率与共享的范围。纵观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各个方面,无处不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以企业内部信息化为基础,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的企业管理与商务贸易活动,实现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整合管理。

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商、企业与社会各单位间进行信息流的交互,沟通信息;通过互联网宣传企业产品的技术、质量、性能及价格信息;通过互联网开展商务谈判;通过互联网络签署购销合同,并完成支付结算,从事交易。进而实现企业在管理、生产、营销与对外联络的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统一,通过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整合资源与利用资源的效率。

(五)通过创建企业文化,建立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主要是人的文化,一种推崇学习的企业文化将会激励管理者们寻求持续不断的进步,并且从公司全局的角度来看待如何更好地创造价值与削减成本的问题,在培养一种推崇学习的企业文化时,将奖励制度与促进学习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一般来讲对企业的重要人才应考虑四个方面的激励:一是物质激励,包括工资激励、产权激励和工作福利;二是工作激励,包括与工作内容直接相关的任务特征激励;三是职业发展激励,包括专业发展激励和职务发展激励;四是文化激励,包括专业团队精神激励、领导风格激励以及参与管理激励。

如今,企业之间的根本差距的确不在于技术设备、不在于管理的硬件,而在于管理的软件、在于企业文化的差异性。然而我国许多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方面不尽如人意,存在企业文化构建意识不强、企业精神不明确、不重视知识产权等问题。这样,也许明天的企业效益就毁于今天对企业文化的漠视上。

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维护

对那些已经拥有了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言,如何保护核心竞争力不因被损害与贬值,如何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保护与提升,是应该考虑的问题。仅仅维持是远远不够的,而要持续改进,否则就无以保持现有地位。要和竞争对手的努力比较,不断进行竞争战略分析,明确企业的规模、产业边界;分析企业在各产业中的竞争优势,明确企业的竞争优势、竞争战略和手段;加强企业竞争力的开发和运用,提高战略管理能力。做好企业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有关产品和工艺的知识资源的规划,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目标落实企业可以快速反应的竞争经营计划。

参考文献

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篇5

我国保险企业核心企业竞争力分析

本文试图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并分析我国保险企业的状况,因此,我们首先要对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即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后在此基础上罗列出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以此为基础而提出有效途径提高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何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虽然由于各位学者所着眼的角度不同,得出的定义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关于核心竞争力定义的探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什么是竞争力,二是什么是“核心”的竞争力。什么是竞争力呢?简单说来竞争力就是在同一个市场环境下企业能够做的比其他企业更好的能力,是由由外及内多个层次构成的,越深层次的竞争力一般来讲持续的时间越久也越稳固,而内层次的竞争力往往是内层次竞争力产生的基础和原因。所以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竞争力,它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比较明显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同时,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具有“相对性”,它是竞争力众多层次中的某一层或几层,是相对的“核心”。这种相对的核心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限制下成立的,特别是时间范围。

所以综上所述,基于前人的研究和以上的讨论,本文提出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有的并且是难以模仿的,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较为稳定的,依托于企业的整体并且在企业各种资源与能力要素的整合协调下产生的能够使企业在较长的时空范围内保持竞争优势的竞争力体系。

(二)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保险企业与所有企业一样,都是企业组织的形式,其核心竞争力定然有着与所有企业一样的共性。但是由于其经营方式以及所处行业环境等与其他行业企业有很大不同,因而体现在核心竞争力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保险企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保险企业无法通过市场分割或垄断为基础建立起核心竞争力;其次,保险技术或产品无法中请专利,竞争对手是否能够推出同质产品完全取决于竞争对手的模仿能力和对市场的把握判断,而保险产品创造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保险产品的设计还取决于基于保险产品的服务质量和内容,模仿者完全可以凭借更增值和优质的服务来战胜创新者,因此,单纯以某一新产品来构建核心竞争力

等方面。保险公司的经营以风险为中心,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其发生收益以及损失的概率以及金额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并月_这种不确定性山于保险公司业务对象的广泛性而更加的明显,因此与一般制造业企业不同,保险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是重中之重,管理好了风险也就使企业在获得较高收益的情况下能长期存续,它反映了企业高效安全运用资金的能力。

(4)企业文化

保险产品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企业对于客户而言有更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信息优势,客户在谈判中往往处于劣势的地位。这就使客户在交易时往往保持着怀疑的态度。而且,部分保险公司在业务操作中违规操作如强制退保或不规范操作等也影响了大众对保险公司的认识,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形象。因此,保险企业要创建能让客户信任企业的文化,在为客户提升价值的基础上获得自身的利益。

包括对现有产品的建议以及潜在的尚未被开发的需求,这些都会成为企业产品改进和创新的重要信息。本研究中认为提升我国保险企业市场开拓和维护能力的方法有:注重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客户的忠诚度,通过对销售渠道创新和对渠道之间的冲突进行管理降低内耗增加竞争力。

(三)树立诚信与服务的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产品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的提高对我国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他们的提高受企业文化很大的影响。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具有最持久的作用,企业的动力和员工的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产生改变的。甚至可以说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会受企业文化特点的影响。因此,树立诚信的、能够凝聚员工并且能够获得客户认可的企业文化是提升我国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建立诚信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首先我国保险企业要建立提高服务质量的策略和措施,在策略和措施的执行中规范员工的行为,久而久之便会形成顾客至上服务至上的企业文化。

其中,提高我国保险企业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可以包括:(1)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客户之上的意识对于提升服务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2)提供专业化和系统化的保险服务。售前、售中及售后都要注重提升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篇6

【摘 要】文章阐述了战略联盟的概念,特征及动因,并分析了战略联盟的关键。

【关键词】企业 战略联盟 提高 核心竞争力

一、战略联盟的概念

所谓战略联盟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或实现战略目标,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是自发的,联盟各方保持着原有企业的经营独立性,具有边界模糊、运作高效、机动灵活等特点。战略联盟改变了传统的以竞争对手消失为目标的对抗竞争,联盟中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以寻求企业竞争优势。国际国内战略联盟都得到迅猛发展,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其客观必然性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善于利用各方面的力量,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企业通过与自己有共同利益的其它企业或单位建立战略联盟,彼此可以通过合作发挥优势。

二、战略联盟的特征

战略联盟把目标聚集于新产品、新市场和新行业,通过对成员企业技术、管理、资金、信息、市场等资源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更强大的协同优势,共同做大市场“蛋糕”,为客户和股东创造最高的价值。战略联盟也不同于企业间的购并行为。购并意味着投入大量资金,全盘接纳对方企业的各类资产,操作复杂,风险很大;而战略联盟并不强调伙伴之间的全面相容性,它所重视的是相互之间某些经营资源的共同运用,对相容性的要求是部分的、有选择的。根据不同的选择,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合作联盟,具有灵活、快速、经济等优势,因而受到诸多企业的青睐。

三、企业战略联盟的动因

1.战略联盟可使企业获取互补资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上每一个市场,这使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豁然开朗。同时竞争也日益白热化和全球化,特别是在产品技术日益分散化的今天,一个企业不可能长期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最新技术,企业单纯依靠自己的能力很难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围绕巩固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成本效益最优化,而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以沿着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方向,更有效地获取本企业原先不具备的互补性资产,借助与联盟内的企业的合作,企业间可以相互交流技术,加快研究与开发的进程,获取本企业缺乏的信息和知识,并带来企业文化的协同效应。

2.战略联盟可以分担风险,实现规模经济,扩展企业核心竞争力

变化无常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研究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缩短开发时间、降低研究开发成本、分散研究开发风险,但是任何一个企业,研究和开发一项新产品、新技术会受到其自身能力、信息不完全等因素的制约,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从技术自给转向技术合作,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扩大信息传递的密度和速度,从而降低风险。同时市场和技术的全球化使行业内实现规模经济成为可能,从而企业可以在以单位成本为基础的全球竞争中赢得优势。

3.战略联盟有利于占领技术高地,巩固和革新核心竞争力

在今天的国际经济竞争舞台上,先进的技术是获取成功的关键,这是不言而喻的。而激烈变动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研究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缩短开发时间、降低研究开发成本并分散研究开发风险。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研究和开发一项新产品、新技术需要花费很高的代价,而且常常受到自身能力、信息不完全和消费者态度等因素的制约。因此,企业从技术自给转变为技术合作,走向战略联盟越来越扮演重要角色。战略联盟可以促进研究与开发,加速技术商业化,使企业始终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稳固核心竞争力,不会被拥有新技术的新公司赶下台。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后,可以共同支付技术开发费,承担单个企业力所不能及的巨额研究开发费用。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四、战略联盟的关键

1.注重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

战略联盟是否获得成功,联盟的伙伴选择是关键因素。按联盟伙伴实力强度来划分,战略联盟可以包括强强联盟、强弱联盟和弱弱联盟3种方式。由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相对属实力较弱企业,中国企业往往愿意寻求强大的合作伙伴,以增强自己的实力。但在一般情况下,联盟双方都希望寻找一家规模和实力相当的合作伙伴。麦肯锡公司的研究表明,强、弱联盟的成功率一般只有30%左右,而弱弱联盟的成功率却在40%,强强联盟的成功率则在67%。

2.战略联盟应建立在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信任是联盟企业进行有效合作的纽带,是联盟企业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的保证。在联盟时,由于联盟各方一般都具有特殊的优势,又各自独立。为了发展,加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因素增多,很可能会产生一些目标与利益的矛盾。如果管理人员一开始就能全力以赴有意识地建设和培育可信而可靠的战略联盟关系,一旦有矛盾,双方就不难朝着有利于化解矛盾的方向努力。

3.注重联盟伙伴之间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和差异协调能力

选择合作伙伴时,必须深入了解、研究各公司的文化背景。一个联盟,如果单纯从能否实现既定目标的角度上来看可能没有问题,甚至前景光明,但如果伙伴之间存在着文化上的不一致,就会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文化及战略的一致性越高,战略联盟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现代商品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市场经济与企业文化也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联盟企业一方面应注重自身文化的开发,同时要吸收合作方的文化精华,将其注入到企业管理实践中。在建立企业战略联盟时,企业文化的兼容性对联盟的成败具有深刻的影响,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与作风的指导思想,联盟企业间组织文化的差异,会转化为经营管理上的差异,加大管理的难度。所以,创造以“合作”为指导思想的战略联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4.确定适宜的战略联盟模式

企业战略联盟模式可以灵活多样,包括合资、互相持股、合作、R&D合约、合作开发、联合生产和营销、加强与供应商合作、渠道协议及特许协议等模式。企业可以参照所属行业以及实力的不同而建立相宜的战略联盟模式。根据联盟企业的类型,我国企业可根据不同情况着重考虑选择如下几种战略联盟模式:一是龙头企业联盟模式。这种模式中存在处于支配地位的大企业于主导地位,其他附属企业紧随其后,龙头企业具有相当的市场优势,有更多的主动权。而企业对大企业的依赖比较明显,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二是企业集合联盟模式。这种类型战略联盟模式的联盟各方都是中小企业,并且中小企业的数目较大。由于联盟企业各方均实力相当,可以根据联盟结合的具体形式和目标,将各个企业的优势资源整合在一起,并订立相应的协议来组织实施。目的往往是联合起来与大企业抗衡,或增加与大企业讨价还价的砝码。三是股份核心联盟模式。这种模式中关键的企业联盟成员通过股份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其他的联盟成员则通过较为松散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四是契约协议联盟模式。战略联盟参与者共同投入资源进行联合的R&D、联合生产和联合销售等,协议的具体形式可能有所

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双方对于所承担的义务和相应回报都应相当明确。

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篇7

虽然股权激励在西方国家企业内部, 早已成为非常有效的对管理层的激励工具之一, 但是直到在2005年底, 中国证监会才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试行) 》, 这使得产品市场竞争、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研究更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事实上, 在我国企业内部实施股权激励的计划, 却往往并未收到应有的积极效应, 其很大的原因在于忽略了企业生存的竞争环境影响。Alchian (1950) 、Stigler (1958) 提出的经济变迁进化论认为, 激烈的外部产品市场竞争会增加企业的清算破产风险。企业管理者迫于外部压力, 会不断地改进企业的生产力, 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绩效, 并有效地解决由于两权分离造成的委托代理问题。可见, 外部产品市场竞争可对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产生重要影响。

笔者认为, 将产品市场竞争、股权激励、企业价值三者结合起来, 研究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 产品市场竞争与股权激励

目前, 很少有学者对产品市场竞争与股权激励之间的明确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得出相应的结论。

在早期的文献中, Machlup (1967) 曾经间接提出激励的市场竞争可以减缓管理层懈怠。Hart (1983) 第一个通过建立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代理关系影响的模型, 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可以作为惩罚机制, 从而有效地监督管理层。他提出, 管理层在行业景气情况下努力工作的边际生产力与行业萧条情况下努力工作边际生产力之间的差距, 由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而减少, 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 管理层激励的“利益趋同”效果越好。Hart (1983) 认为, 当产品市场竞争很激烈时, 外部市场可以披露更多的信息, 并有效地评估管理层的行为, 即竞争向管理层提供了隐形的激励。可见, 产品市场竞争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替代管理层激励并降低代理成本。Schmidt (1997) 的研究发现,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 将导致企业被清算和被接管的压力越大, 这将迫使管理者努力工作, 产生外在激励效应。

一些学者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国外以Scharfstein (1988) 为代表的学者认为, 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 管理者将会面对更多外在选择权而导致管理层松懈, 因而需要更多的激励以维持管理层像之前那样努力工作。Defond、Park (1999) 通过研究也发现, 随着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对管理层的激励程度会加大, 即产品市场竞争与管理层激励正相关。这不得不让人从新的角度思考竞争与管理者激励的关系。Raith (2003) 使用产品替代性和市场规模测量产品市场竞争, 结果发现, 当竞争越激烈时, 即使企业的收益会变得更不稳定, 企业将向其管理者提供更多的激励, 用以降低代理成本。国内学者谭云清、刘志刚和朱荣林 (2008) 通过Hotelling模型, 分析并使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检验研究发现, 产品市场竞争与管理者激励之间的互补关系对公司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即当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 管理者激励的激励效果越好, 从而改善公司绩效。

关于产品市场竞争与管理层激励的关系, 上述学者分别得出不同的结论, 很难最终确定究竟产品市场竞争与管理层激励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基于非信息效应视角, Schmidt (1997) 建立了一个多阶段博弈模型。其研究发现, 产品市场与管理层激励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一方面, 竞争会从企业外部产生清算风险向管理层施压而监督管理层, 即产品市场竞争与管理层激励有替代关系;另一方面, 随着竞争的加剧, 会导致企业的利润下滑, 从而降低管理层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需要加大对管理层的激励程度, 即产品市场竞争与管理层激励存在正相关关系。类似的, Beiner、Schmid、Wanzenried (2011) 利用一个古诺竞争的委托代理模型, 研究产品市场竞争、管理层激励与公司价值三者的关系, 并利用赫希曼指数, 测量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发现, 产品市场市场竞争与管理层激励存在非线性关系。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可发现, 产品市场竞争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确实存在非线性关系, 即当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由垄断向竞争转变时, 两者存在替代关系, 而随着竞争程度继续增加, 两者之间的关系呈现互补关系。虽然在以往的大部分文献中, 大多数学者并未直接采用股权激励为研究对象, 但是许多学者在研究管理层激励时, 会使用股权激励或包含其他激励方式一起研究管理层激励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的关系。例如, Karuna (2007)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就是直接采用管理层持有的股权比例, 衡量管理层激励程度。

产品市场竞争与管理激励的关系, 同样适用于产品市场竞争与股权激励。

如今, 股权激励作为现代企业对管理层实施激励的有效工具, 具有越来越具有重要地位。国内学者王希和徐慧玲 (2008) 研究了股权激励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的交互作用, 认为产品市场竞争与股权激励之间是互补关系。产品市场竞争越是激励, 股权激励的效果越有可能发挥正面效应。同样, 杜兴强和漆传金 (2008) 认为, 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相关, 公司所处的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 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更好;而产品市场竞争越弱, 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越差。沈红波 (2012) 通过研究制度环境与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效应发现, 产品市场竞争足够充分时, 管理层持股激励效果可以很好地发挥“利益趋同效应”;而在垄断性市场, 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效应发挥得却不是很好。

2. 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

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效应:协同效应、堑壕效应。

国外学者Jensen、Michael (1976) 认为, 随着管理者持股比例的增加, 管理者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逐渐趋向一致, 从而有效降低了两权分离产生的代理成本并最终使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可见, 在一定条件下, 管理层股权激励比例与企业价值是正相关关系, 即增加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程度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Warfeld、Wild (1995) 等认为, 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上升, 管理层会减少操作会计利润信息, 并有效约束管理层投机行为, 有效减少代理成本, 从而改善企业的绩效。Zhang、Bartol (2008) 等研究发现, 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管理层会努力减少代理成本, 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

国内学者李善民和毛雅娟 (2009) 研究发现, 虽然我国企业管理层的持股比例较低, 但是管理层股权激励确实有助于抑制管理层发生谋取私人利益的并购行为, 而损害企业所有者的利益。

然而, 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国外学者Fama (1983) 认为, 由于管理层拥有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严重不对称, 因此很有可能出现管理层会做出损害企业价值的投机行为。Morck、Shleifer (1988) 研究发现, 当企业管理者持股比例较高时, 意味着管理者拥有很大权力而得不到相应的约束, 管理层很有可能侵害企业所有者的利益, 而导致企业价值降低。可见, 股权激励的幅度不是越大越好, 当激励程度超过一定范围时, 反而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Mc Connell、Servaes (1990) 通过对1976年1173家样本公司、1986年1093家样本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 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 即股权激励程度与企业价值之间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

国内学者刘剑、谈传生 (2005) 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 发现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管理层持股的比例在0%—0.1376%之间的时候, 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 企业的绩效不断下降;管理层持股比例在0.1376%—0.7462%之间的时候, 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提高, 企业的绩效不断上升;管理层持股比例超过0.7462%时, 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 企业的绩效不断下降。

对管理层股权激励在不同激励程度展现出的两种效应, 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在不同的持股比例区间发生不同的效应。

大多数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都认为, 股权激励程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为非线性曲线关系, 因此, 仅仅通过线性关系, 研究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是不适合的。

国外学者Morck、Shleifer (1988) 同时使用Tobin's Q和利润率指标, 研究了管理层持股与企业价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发现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或较低时, 股权激励主要发挥协同效应, 而在中间区域主要发挥堑壕效应。Gul、Lai (2002) 通过研究利润信息含量与管理层持股之间的关系, 同样证实了Morck、Shleifer的观点, 管理层持股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即在不同的持股比例区间, 发挥着不同的效应。

国内学者马晨和张俊瑞 (2012) 研究了管理层持股、领导权结构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 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财务重述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 即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的范围内, 协同效应发挥主导作用。管理层持股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而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时, “堑壕效应”发挥主导作用。管理层持股反而会降低企业价值, 并侵害企业所有者的利益。

3. 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价值

国外学者Alchian (1950) 认为, 产品市场竞争可以向管理层施加一定的约束力, 促使管理层更加努力工作, 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有助于提升公司绩效。然而, 目前关于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在实证方面的文献依然较少。Griffith (2001) 认为, 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仍然模糊不清表现为:一方面, 激烈的竞争增加了清算风险, 从而监督管理层努力工作, 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 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另一方面, 激烈的竞争会降低企业的收益率, 从而无法更好地激励管理层, 因而很有可能降低企业价值。

国内学者谭云清、刘志刚和朱荣林 (2008) 研究发现, 产品市场竞争与管理者激励互为补充地作用于公司绩效, 增加产品市场竞争程度, 对于企业产出增长率均具有正面效应。

一部分学者从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效率其他方面的影响出发, 研究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国外学者Manuel、David、Markus (2011) 研究发现, 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有替代效应, 激烈的市场竞争可替代公司治理大幅度提高企业价值。

国内学者宋常、黄蕾和钟震 (2008) 认为, 增加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有助于强化董事会的监管作用, 从而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 提高公司绩效。谭云清 (2008) 等认为, 产品市场竞争与管理激励之间的关系为互补关系, 即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 管理激励越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这意味着, 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很有可能是正相关关系。姜付秀 (2009) 等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和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 认为加强产品市场竞争程度, 有助于降低企业代理成本, 提升企业代理效率, 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伊志宏和姜付秀 (2010) 等研究发现, 加强产品市场竞争, 将有助于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有效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公司治理效率提高了, 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得到保障, 企业的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林钟高、魏立江、王海生 (2012) 通过研究投资者法律保护、产品市场竞争、公司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 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价值正相关。谭庆美、魏东一 (2014) 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价值与管理层权力敏感性的影响, 认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程度, 能有效提高企业价值。

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 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价值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国外学者Schmid、Wanzenried (2011) 认为, 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增加, 企业的收益率将越低, 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价值负相关。

国内学者谭庆美 (2013) 等认为, 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显著负相关, 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会导致企业价值降低。

然而, Beiner (2011) 等研究的结论是, 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价值有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也就是说, 存在一个转折点, 使得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变为正相关。

结论

通过以上对产品市场竞争、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文献回顾, 笔者认为, 产品市场竞争、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具有内生性关系。其中, 产品市场竞争与股权激励之间的关系、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有必要在未来进一步提出相关的理论模型, 并收集相关的经验数据, 验证三者之间确实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将对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要:笔者通过对产品市场竞争、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内在关系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 认为产品市场竞争对股权激励程度与企业价值分别有着重要的影响。股权激励能否发挥“利益趋同”效应并提高企业价值,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同时, 不同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 也会对企业价值造成不同的影响。产品市场竞争、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会成为未来实证性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产品市场竞争,股权激励,企业价值,关系

参考文献

[1]Alchian, A.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0, 58 (1) :211.

[2]Stigler, G.The Economies of Scale[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58, 1 (1) :54-71.

[3]Hart, O.The Market as an Incentive Mechanism[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3, 14 (2) :366-382.

[4]刘剑, 谈传生.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来自深圳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 2005 (10) :112-119.

上一篇:友情不结冰作文800字下一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