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区域竞争力(通用7篇)
提高区域竞争力 篇1
海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 在旅游业、热带农业和油气资源开发产业方面竞争优势突出。自1989年建省办特区以来, 海南积极融入世界竞争与合作, 不断扩大开放程度, 实现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开放型经济的重大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新型工业省雏形日益形成, 热带高效农业基地不断壮大。生态省建设成效显著, 已成为国内旅游度假胜地, 并着力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新型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直至2010年全省GDP总量由1989年的91. 32亿元跃升至1052. 43亿元 ( 数据为剔除通货膨胀率后的GDP平减指数) , 约是建省初期的11. 5倍, 经济与社会发展迅猛。
广东省是我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区之一。毗邻香港、澳门交通便利, 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 自从经济特区设立以来, 广东省在金融财政事务、对外贸易投资、商业流通、物资调配、劳动制度和价格等方面拥有更广泛的自主权, 在产出和外汇收入上, 也比其他省份占有更大份额; 各项体制的率先改革使得作为经济特区的广东在金融投资、价格、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体制得到不断完善, 教、科、文、卫事业得到明显促进。高速的经济增长也让广东经济尤其是工业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 2012广东省全省GDP总量达57067. 92万亿元, 总量继续居全国首位, 具有明显优势地位。
从两省悬殊的GDP看来, 较之广东, 海南仍是 “欠发达地区”。比较二者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途径发现, 两地的较大差距主要由两省资源禀赋、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初期对发展工业的类型重视程度、经济定位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的较大不同所致。
1两省资源禀赋不同
海南省土地面积35354平方千米, 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 5%, 人均土地约0. 47公顷。地处热带边缘, 热带季风气候使得海南冬季温暖, 升温快, 全年无霜冻, 水稻一年三熟, 是发展热带农业的理想基地。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是海南的三大河流, 集水面积均超过3000平方千米, 水库面积5. 6万公顷。海南省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其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 主要包括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等。另外环岛沿海有不同类型滨海风光, 有山丘有热带原始森林, 有颇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 具有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除物质资源外, 人力资源以及文化政策方面两省也有所不同。截至2010年, 海南省人口数量为867万。拥有普通中学100多所, 高校数量15所。海南省还积极推出五项政策着力培养符合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和文化主题公园以及在海南举办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大型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文化产业, 优先保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用地。而广东省全省面积17. 98万平方千米, 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 东邻福建, 北接内陆, 南邻南海、珠江三角洲, 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 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海岸线长, 海洋资源丰富。全省已找到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以及水汽矿产共148种。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 夏秋易洪涝, 冬春常干旱。 不少河流中下游河段由于城市污水排入, 水质性缺水威胁加剧。广东是大陆人多地少的省份之一, 动植物种类繁多, 并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此外广东还积极开展对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重视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除以上自然资源外, 广东还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省内有高校121所, 科研机构众多, 是各类型人才的聚集地。因此结合两省GDP数据和以上对两省的资源对比可以看出, 广东资本利用率高, 市场体系相对发达, 市场引导下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体系良好, 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良好的弥补作用。
2改革开放初期, 两省经济运行机制不同
广东省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启动的, 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僵化体制造成的长期落后的经济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 广东省以发展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 随着广东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1989年起工业已开始成为广东的支柱产业。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协定后, 更加扩大了广东在海外市场发展的机遇, 新兴的经济体制不断取代着原本落后陈旧的经济体制, 广东省积极抓住我国加入世贸协定的新机遇, 实行 “引进来”与 “走出去” 相结合, 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发展, 使得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 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提高, 加工贸易健康发展, 多元化出口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境外加工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进一步拓展。与港澳台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其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抗危机性也在不断加强。截至2006年, 广东省人均GDP翻了一番, 广东省已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开始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同时, 网络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 2006年12月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利润总额达365. 2亿元。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成就显著, 但同时诸如对外依赖程度加深之类的问题也日益明显, 2008年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130%, 调整不合理的生产结构促使广东率先进入工业转型期。而海南自1988年建省以来, 过度依赖旅游业发展经济, 忽略工业发展, 造成工业发展短板。加之20世纪90年代的房地产 “泡沫经济”以及接踵而至的金融信用危机等使海南经济陷入困境之中, 但是缺乏产业支撑和最终消费需求的房地产热使得海南经济增长率跌入全国倒数。1996年海南提出 “一省两地”发展战略, 即: 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新兴工业省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海南经济由此开始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 其中第三产业贡献率最大, 第一产业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劳动力对经济的增长贡献较大, 说明海南不仅产业格局还处于较低的阶段而且经济受劳动力因素影响仍然较大。相对全国而言, 海南省是人才欠发达的地区, 人才资源匮乏、创新能力低, 也是造成海南科技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第一产业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低, 与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产业布局不相适应, 支柱产业的高层次人才短缺, 制约着海南工业结构的调整。
3经济发展初期, 对发展工业的类型重视程度不同
海南建省较晚, 经济总量低, 工业基础薄弱。建省初期, 海南更加着眼于生态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 短期消费产业的发展使得投资纷纷涌入, 短期经济迅速繁荣, 长期来看造成了海南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 外来投资力度大大降低。但随着一些工业省份的迅速崛起,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现, 海南在发展消耗少量资源的绿色工业方面具备一定条件。而广东积极发展 “三来一补” 和轻工业, 同时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密集型重工业项目的投资和布局力度,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广东将刺激经济的资金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重化工业、民生工程, 日益突出了工业程度适度重型。近年来, 广东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收效甚好。这也为广东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两省对外向型经济定位不同
海南省在旅游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 但由于开辟为特区时间较短, 发展外向型经济起点低, 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存在较大障碍。近几年虽有所努力, 对外贸易发展缓慢的局面有所改善, 但外资企业数量仍然较少, 对外资的利用力度仍显不够, 对外贸易发展依旧缓慢, 海南经济进步陷入困境。与海南相比, 广东选择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 积极发挥自身各方面优势, 深化粗加工贸易, 并把对外开放区域由经济特区逐渐向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及山区推进, 形成多层次开放格局。外贸主体以外资企业为主力军, 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外贸出口连续十多年来一直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3以上。
5两省产业结构不同
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比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高是海南非常独特的产业结构。从海南的自然条件看, 作为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岛, 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变化, 趋向于产业高级化, 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而广州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第二、第三产业在调整中快速发展。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 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就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 促进了广东经济显著增长,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重持续降低, 在第二、第三产业持续上升。随着耕地的减少, 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 其从业人员比重直线下降, 从农业中退出的劳动力大部分进入第二、第三产业, 而且不同经济所有制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 2004年年末私营企业、 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共236530个, 占全部投资主体的54. 4%, 广东的产业环境正在不断优化, 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纷纷在广东投资、发展。直至目前, 制造业仍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基础, 而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广东经济支柱, 民营经济在广东产业结构优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就广东省目前的情形来看, 首先产业结构比重仍是 “二三一”, 仍处于工业化中期。 为适应广东飞速发展的经济, 必须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达到 “三二一”比重分布; 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大多从事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 产品附加值低, 支柱产业缺乏核心技术, 处于产业链低端。
从更大的区域来看, 实现琼粤融合发展, 对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5. 1优势资源互补
分析对比之后不难看出, 琼粤两区域间虽然存在诸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不同, 但经济互补性较强, 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通过区域间的协作, 大力实施两地人才互补战略。拓宽人才渠道, 促进人才流动, 鼓励企业、团体等积极对外交流、办学培养人才, 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加快人才市场培育和信息流通, 适时储备人才。加强两地协同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加快工业化步伐, 提升两地整体竞争力以实现两地共同繁荣, 最终带动全国经济发展。海南省劳动力充裕, 配套设施较为完善, 但远离内陆省份, 虽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 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其优势不够突出, 旅游业尚待大力开发, 促使其形成支柱型产业。广东具有临近海南, 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 市场广阔, 政策优惠, 外向型的经济道路使得其贸易环境不断优化, 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较强, 加之本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需要, 两区域在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实施区域经济合作, 既有利于广东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 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转型, 也有利于海南第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5. 2建立琼粤两地共同发展协作机制
建立健全两地协同发展机制, 相互协作由点到线到面完善各方面政策法规, 尽快建立琼粤两地共同协作发展机制, 关乎琼粤两地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范行政体制, 形成统一协调的行政意志, 至关重要。广东应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风险承担、应用收益的主体, 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和机制。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为琼粤合作奠定良好的保障。加快海南与广东人才、 信息、技术、资本等方面的流动, 促进两地共同发展。
5. 3核心技术
大力巩固核心技术, 创新高新技术, 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促进广东省工业转型和工业结构升级, 加快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内地转移; 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 促进琼粤协作。发展绿色生态的国际旅游岛与低污染低消耗的清洁工业并非对立关系, 二者是可以做到相互促进和谐共存的。因此, 海南应积极创新发展清洁工业, 减少物料消耗, 同时实现废物减料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推进两地共同发展。
5. 4加快两地融合速度, 着力培养特色产业
以优势产业为核心,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配套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突出特色产业, 树立品牌效应, 促进与其他产业, 如旅游业的融合, 最终实现利益联动。
5. 5加快两地金融、资本市场的建设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提高两地资金投资效率和使用率, 加大市场化程度。优化两地资源配置, 有效利用和创新现有资源。规范市场操作和信息流动, 保证资金质量和安全, 拓宽信息流通渠道。争取广东金融支持, 加大热带高效农业项目的建立和投入, 将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的现代事业投入, 形成支柱型产业, 扩大对两地市场的开放程度, 促进琼粤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区域合作已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之一, 合作各方通过区域间信息、技术等的流动, 达到资源有效配置, 最终促进合作各方经济在新形势下健康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和对比海南省与深圳特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途径, 指出在资源禀赋、经济运行机制、对发展工业类型重视程度、对外向型经济定位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提出加强琼粤两地区域合作,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观点。
关键词:琼粤区域合作,区域经济竞争力,资源互补,融合发展
提高区域竞争力 篇2
[摘 要]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优势表现,主要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组成。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优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浙江省宁波市为例,着重分析了各县市(区)的核心竞争力,阐述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状况及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并以宁波市核心竞争力较弱的象山县为重点剖析对象,提出其提升核心经济力的具体对策思路。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区域经济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全球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争相向最有效率的地方流动,哪里发展环境好,哪里竞争力强,发展就快,后劲就足,潜力就大,反之就会陷入被动甚至被淘汰。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不在于今天已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明天会有什么,其先决条件就是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国内外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占据主动,有效地集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准确把握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理论来源于企业管理理论,是企业战略理论的前沿,最早由著名管理学家C·K·Prahala·GaryHamel提出来的,指出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后来延伸至地区、城市甚至是国家。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优势表现,是指区域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具有不易被其它地区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其特点是:具有独特性,是其他地区所没有或程度不及的,在竞争中能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具有充分的经济和市场价值,能够极大地满足经济和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具有发展的长远性和持续性,就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能为区域经济带来持续发展的能力。区域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基本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正如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里生产……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制造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来向他们购买。”李嘉图也指出:一个国家即使在各种生产方面处于成本劣势的条件下,也可通过生产相对成本劣势较小的商品出口换取成本劣势较大的商品,取得比较利益。比较优势对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贡献是造成了某种差异性,如资源成本方面的差异,形成特色产品等,从而能在竞争中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它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力。
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如地处交通要道和枢纽,或沿海、沿边;自然资源优势,如区内蕴藏有大量矿藏资源,或丰富水能资源;社会资源优势,主要是指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区内已集聚的智力资源,或成为政治、经济、金融中心;混合型,即以上优势兼有。这些特色和优势或是天然禀赋,如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其他地区无法学习和转移;或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累,如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表现为时间的某种函数,其他地区在短期内很难追赶,因此都能带来较大的差别利益。尤其是天然禀赋的比较优势,一直都是区域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的更强的能力与素质。麦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一国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竞争优势是现代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竞争发展的结果。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使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方面增强了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与联系,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竞争,并使技术优势成为竞争的主要基础;由此也使市场竞争出现了新的特征,即从以往的最终产品的竞争前移到了产品开发、甚至科学研究阶段,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具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些新的发展加上国际贸易的扩大,使资源和区位优势的作用相对减弱,而资源利用能力的作用不断上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资源禀赋上可能是富有的,但有利的条件却不一定能形成优势竞争力。有的国家和地区虽然资源缺乏,但通过技术优势而对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如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等等,仍然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大量实践表明,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业能否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并能持续地保持和发展这种生产力,而不仅仅是依赖比较优势,由此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
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相对于比较优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地位也更重要。这主要是因为,由于交通、通讯技术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替代性资源的增多,基本要素(如土地、矿藏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下降,而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高级要素(如知识、人才、科研机构、信息网络等)的作用上升。同时,基本要素大都是天然禀赋,是既定的条件,高级要素则是社会的后天创造,这种创造主要依赖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因此,为了创造更多的高级要素,提升经济竞争力,发展内生能力就成为主要方面。另外,“内生”性还指出了创新力和竞争优势是主动有意识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自然存在的。这一方面意味着竞争优势的取得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另一方面也说明竞争优势并不是某一国家和地区所独占的,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可去争取。
竞争优势概念的提出,确实降低了比较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消除比较优势的存在,而是包含了后者。竞争优势的思想可一直追溯到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弗·李斯特,他就强调了国家专有因素(如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后来从弗里曼和理查德·纳尔逊等人开始,都在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中对国家专有因素以及具体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给予了重视。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国家专有因素(包括比较优势)赋予一国经济竞争力及其发展以独特性,并影响着国家和地区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具有极大的意义。然而竞争优势的概念相对于比较优势有了更多的发展,主要是它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趋势,突出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内生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内容也更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等多方面,实际上是一国和地区综合实力的反映。
(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升级转化的辨证关系。首先,二者在对外经济关系中同时存在与发生作用。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可能在一切产业中都占有国际竞争优势,而只能在不同的产业分别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其次,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比较优势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容易形成较强的国际或区际竞争优势,长期拥有竞争优势也就容易转化为相对稳定的比较优势。最后,比较优势必须通过竞争优势才能彻底发挥,更新再造。经济全球化是实现资源全球配置的过程,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体,必须形成国际或区际的竞争力,才能保持和发展其比较优势;缺乏比较优势的经济体,只要形成国际或区际的竞争力,就能创造新的比较优势,甚至将对手的比较优势转移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因此,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应该利用比较优势的独特性,将其作为基础,大力发展竞争优势作为主导,实现两者有机的结合。
二、正确把握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我国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形式,目前主要有四种:一是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如北京中关村、武汉高新技术开发区,就是以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而站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前列;二是特色经济,如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等。通过与其他地区相比较的鲜明差别,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兴办经济特区,如一些沿海沿边地区创办的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借本地区有利于对外贸易和交往的地理位置,来扩大自己的经济发展能力;四是重点发展某一产业,实行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因其能高效率的生产某类产品,产生较大的资源集聚和市场效应,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这些形式中,大都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符合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也有利于其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主要是突出比较优势,发展竞争优势的问题。
(一)、突出比较优势经济
竞争力简单说来,是资源价值和资源利用(转换)能力的共同表现。比较优势主要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有利的资源不一定就能提高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还要看资源的经济市场价值,以及这种价值的独特性。由此出发,比较优势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功能化,即发挥特色的作用,使特色转化为地区经济的一种功能。例如,峡谷和盐湖如不利用,就是穷山恶水,但若发展特色旅游,就成了吸引市场需求的宝贵资源。因此,必须要根据资源和条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区位优势地区可努力发展金融、信息等服务业,或成为商品集散中心、对外贸易的窗口;智力密集区就应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知识产业;资源优势地区则应发展特色经济。在这方面,要从全国经济布局和统一市场出发,根据自身条件,对本地区的经济功能进行明确定位。
其次是产业化,即将区域特色做大,使之构成产业力量,产生相应的市场效应,因此要注重特色产业的培育。要根据本地区的功能定位来选择主导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产业培育要高起点,即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超前性,即水平先进,有发展前景。尤其是要摒弃传统的一家一户或家族式的经营形式,改革落后的手工作业方法,采用先进技术和经营模式,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第三是布局优化,区域经济内部也会因资源和条件的差异而各具特色,应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出发,调整优化地区的经济布局,目的是突出比较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整体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基本思路首先是明确区域内各地区的优势和特定功能,以及适宜发展的产业和不宜发展的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经济区;同时明确主导地区和主导产业,突出重点,发挥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布局调整要尽可能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对整个经济区域按照强化分工、重点明确、增强联系、优势互补、功能协调的原则进行综合规划,形成分工协作、布局合理的区域经济体系。第四是品牌化,即实行名牌战略,树立区域形象,扩大区域特色的知名度,以品牌来开拓、占领市场。现代市场注重品牌,从而使品牌成为开放市场竞争的焦点,尤其在市场国际化后,品牌更成为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品牌给予扶持和扩展。而且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源,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品牌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为此,区域产业在做大的同时,要做强做优,为品牌化打造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加强宣传和推广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二)、发展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资源利用(转换)能力的反映,在现代经济竞争力发展中起着更大的作用,因此是核心竞争力创建的主导方向。发展竞争优势关键是提高创新力。对区域经济而言,首先应明确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就是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突出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提升特色产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对此麦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并不一定是看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看该国和地区有无独特的产业或产业群体。换言之,国家竞争优势通常寓于某些独特的产业部门,实际上是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问题。我国有些地区产业发展追赶潮流,一哄而上,各地差异不大,结构雷同,其实和竞争优势的含义相差甚远,其结果是既丢失了特色,又竞争乏力。
其次是营造竞争性环境和推动创新。按照麦克尔·波特的观点,决定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有四个:第一是要素条件,主要是发展高级要素,如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建立科技机构和信息网络;第二是需求条件,包括市场的开放性和质量。前者能使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后者则表明市场需求对企业产品的技术、质量是否有更高的要求;第三是相关的支持产业,指某种产业在国内是否具有相应的支持产业,并且具有国际支持能力,包括加工机械、原料和零配件的供应等;第四是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主要指结合本国本地区特点的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不可能通过扶持一两个企业或产业,保证其获得必要的技术、资金和原材料的供应,就能使其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优胜者。必须是在国内竞争的环境中,与其他企业进行激烈的竞争,推动企业和产业进行创新和升级,才能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强企业(产业)。这四个基本因素相互促进和影响,组成为一个“菱形构架”。他强调指出,政府应通过影响“菱形构架”的因素来提高产业的创新和竞争力,如增加教育和科研投资,推动市场开放,鼓励竞争,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等。
再者发展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和模式。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范围经济和产业群概念。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相对应,规模指生产系统(如固定资产、职工人数或生产能力)的大小;范围指生产系统的集合分离程度。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一是规模经济注重某种产品生产能力的扩大,而范围经济则强调多品种产品能力,从而有更强的市场适应力;二是规模经济强调生产系统在企业内部集中,以取得生产活动的经济性,而范围经济特别是外部范围经济则是将生产系统分解到不同的企业,各个企业在专业化基础上着重发展核心能力,再通过地理范围上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与合作,使各个企业按价值链结成更大的生产系统,来取得生产活动的经济性。因此,范围经济更好地突出了企业的专业化特点和优势,以及在合作中共同创新、集体参于竞争的要求。产业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科技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用户,通过附加值生产链的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网络。其中既包括了价值链,即创造价值的一系列不同而又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又包括了学习网络,即企业之间因相互学习、共同开发产品而结合起来的某种合作关系。
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发展竞争优势所涉及的因素、需要的资源日益增加,已不是单靠企业自身所能完全解决的,实际上相当数量的创新并不是由企业单独完成的。范围经济和产业群强调的,就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努力利用外部资源来满足企业发展和创新的要求,或者共同开展创新。普遍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内产业(企业)、供应商、知识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用户之间形成的网络(群)的紧密程度。由此出发,区域经济应充分利用其地理接近性和集聚性的优点,大力推进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新的区域产业组织形式和模式,以此推动本地区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
(三)、加强区域创新
创建区域核心竞争力必须大力推进区域创新。首先应该明确,一国和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既可以表现为以更高的效率生产同类产品,也可以表现为创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差异性产品的能力,因此创新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样都是重要的。其次,强调特色不是要特化(如单一的资源型产业结构),过于特化往往使经济发展陷于困境,就像特化了的生物不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迁一样。现代市场竞争的发展在突出特色的同时,也要求区域经济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创新能产生多样性,增强区域自我调节与发展的机能,因此是避免特化的主要途径。第三,由于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没有任何一种优势能够永远维持,只有不断创新,产生新的优势,才能在经济的波浪式发展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反之,没有特色和优势的地区也能通过创新而发展自己的竞争力,进而占据优势的地位。
我国的区域经济,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比较优势的层次。主要表现是囿于传统,经营采用粗放模式,经济发展以数量扩张为主,在技术能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等影响竞争力的诸多因素方面发展程度还较低,竞争优势不明显。因此,区域创新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总的来看,就是要通过创新,在突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改革经营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内生能力,推动区域经济从一般水平上的数量扩张向竞争力提高中的整体升级转变。为此,区域创新可从三个基本层面来考虑。
基础层面是技术创新,关键是要建立自主技术体系,创造自有知识产权,以便增强持续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能力,同时也为经营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提供技术基础。技术创新应以提升竞争力为导向,同时要积极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转型和升级。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经济的发展,正从过去以引进技术、结合本地低价劳动力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向自主技术开发,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来降低成本为主的模式。这种转变体现了竞争优势的地位正在上升,技术能力的发展是首要前提。另外,要大力促进特色经济的发展,这方面主要是大力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新产品,同时发展精加工深加工技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区域核心竞争力不是指的某一具体产品,而是表现为区域特色的综合能力。因此,技术创新要注重战略问题,着重发展与区域核心专长相关的整体能力与系列产品。
主要层面是要素创新。包括:(1)基本要素创新。例如对特色经济区,目的是通过创新来保护和改善现有资源(如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等)的品质和性能,并发展新的资源(如引进新的动植物品种等),提高特色经济的产出价值和效益。(2)高级要素的创新。高级要素是竞争优势的基础,意义更为重要。高级要素的内容十分广泛,因而创新也必须多方面、多元化,从科学技术、人才、有关机构、基础设施,一直到社会文化、国民素质等都应作为创新的对象。应该有意识地发展和保持这种多元化结构和内容,为经济及竞争力的发展奠定广泛和深厚的基础。高级要素的创新需要相应的环境,例如交通发达和信息密集地区,一般也更容易吸引和集聚知识与人才,尤其需要社会的政策、体制及各机构、资源之间的协调、支持与配合。因此,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改革体制,推动人才和知识的流动,甚至通过城市化以提高资源集聚的水平、密切各机构及资源的联系与接触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最后,创造高级要素的机构(如教育、科研机构)本身又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资源和知识,因而其创造是一长期的积累、渐进过程,需要在科研、教育、国民素质等方面持续投资,不断发展。总而言之,与本文所说的其他创新相比,要素创新最为复杂。对原本基础较为缺乏的地区,有必要选择适当途径,以取得更大的成效。一种途径是扬长避短,即首先从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源深加工精加工起步,促进资金投入、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再逐步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多元要素创新方向扩展;第二种是逐步推进,即利用发达地区已有的要素条件,作为增长极,引导并推动周边不发达地区开展创新,最终达到提高整个区域要素禀赋的目的。
最高层面是产业创新,即在技术创新和要素创新的基础上,推进产业的升级和结构优化。在产业层面上,创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是根据国内、国际分工,走非均衡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产业发展不能大而全、小而全;也不是只有搞工业才能促进经济和竞争力的发展和提高。应根据本地区的特色和条件,选择适宜的特色产业,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创新的重点是在竞争优势,一是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的,努力提高产业的内在素质,采用新技术,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方向发展;二是以增强自我调节和发展机能为目标,积极探索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特色,结合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努力培育和发展有前途的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优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使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长保活力;三是对产业内部组织形式进行探索和改革。我国很多地区产业内部处于松散无序状态,各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整体竞争力。实际上,产业内部组织形式和模式对产业竞争力的贡献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例如前述产业群概念,因此区域产业创新应将其作为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一些原本不存在资源优势,但通过专业化、规模化仍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的地区(如海宁皮革业、珠江三角洲电子业),这一方面的创新应该说既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发展过程的逻辑性。
(四)、改善发展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当今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经济的开放度和区域之间的协作程度,发展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只有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才能形成发展的内生活力,激活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创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力;只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更好的利用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广泛吸收资金、技术、人才,强化特色力。竞争优势的形成是可以通过后来的努力达到的,而良好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创新环境,能更好的吸收并增强经济发展的高级要素(如知识、人才、科研机构、信息网络等),从而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以推动区域创新为主导,提升基于比较优势而形成的特色力、发展竞争优势所表现的创新力以及特色力和创新力提升所必需的环境力。
三、区域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区域经济是全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省、市甚至全国竞争力都非常重要。而县域经济又是区域经济重要因子,属于区域经济范畴。为了便于诠释分析,我以经济较为发达的宁波市为例,对县域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以求达到阐释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一)、宁波市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因子分析过程
从以上分析可知,县域核心竞争力关键取决于特色力、环境力和创新力。而特色力具体表现为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状况,可由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体现。环境力具体表现为内部经济发展环境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可由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及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体现。创新力具体表现为县域创新的成果,可由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来体现。由此,确定县域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
X1——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X2——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
X3——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X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以上选取的4项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联关系,很难直接用其进行县域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分析判别,为了将其综合成为一个可以评估县域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变量,并显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科学的经济数量方法。该方法从大量的可观测因子变量中通过因子分析计算,把众多的因子变量概括、析取和综合为少数重要因子(这些因子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较大的解释力或承荷力),并通过对各因子变量的综合得分值进行相对次序排列,从后建立起最基本、最简洁的概念体系,最终达到区域经济诸因子之间差别明显化和可操作化的目的。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为:选择因子变量,计算相关系数矩阵,测算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因子得分及排序。
通过因子分析对原始变量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可以浓缩数据信息,简化指标的结构,以便用最少的综合指标来概括和显示最大量的经济事实,从而达到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提示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目的。
我们以宁波市为例,对宁波市6个县市(区)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估分析,原始数据见表一。
表一
宁波市6个县市(区)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值
县市(区)X1X2X3X4
鄞州区0.330.570.110.073
象山县0.640.290.070.040
宁海县0.400.280.080.049
余姚市0.480.300.180.093
慈溪市0.790.400.080.045
奉化市0.720.580.120.256
由此,我利用SAS软件对表一中四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由此可以得出方差解释表及因子载荷矩阵,分别见表二和表三。
表二
方差解释表
因子序号特征值贡献比例值(%)累计贡献值(%)
12.034250.8650.86
21.217230.4381.29
30.692517.3198.60
40.05611.40100
表三
因子载荷矩阵
变量主因子一主因子二
X1-0.08100.9642
X20.8031-0.2209
X30.69160.
X40.77830.2134
由表二可知,只要选择第一主因子,第二主因子,它们的累计贡献值已达81.29%,即这两个主因子能解释的变异量已达81.29%,而且第三主因子的特征值小于1(按照相关统计原则,选择主因子的标准是其特征值一般都大于1,且主因子的累计贡献度达到80%-85%即可)。所以,选择两个主因子已能充分地反映宁波市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状况。通过计算可得宁波市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在主因子一、主因子二上的因子得分(见表四)。各主因子在各县市(区)得分的高低,意味着该县市(区)在它所承载的这些变量所处水平的高低。从因子载荷矩所表可以看出:
表四
宁波市各县市(区)因子得分及排序
排序县市(区)F1 F2 F(综合得分)
1奉化市0.9207 1.250 0.8486
2余姚市0.4772 -0.0956 0.2136
3鄞州区0.8986 -0.8793 0.1895
4慈溪市-0.0521 -0.5567 -0.1959
5象山县-1.270 0.7120 -0.4293
6宁海县-0.5763 -0.8280 -0.5450
第一主因子在自营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X2),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X3)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X4)上有较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它主要反映了核心竞争力中环境力和创新力的大小。
第二主因子在工业主导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X1)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它主要反映了核心竞争力中特色力的强弱。
以上每个主因子所载荷的变量不同,对核心竞争力所解释的变异能力不同,它们对各个县市(区)的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率也不一样。因此,为了求得一个反映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分数,按照各个主因子的贡献率定议综合因子得分为F=0.5086F1 0.3042F2。
(二)、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状况所表现出几个特征
在上述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进一步深入,发现县域核心竞争力状况有这样几个特征:
(1)县域核心竞争力总体状况,尤其是环境力和特色力,与区位条件有着较强的联系。奉化、余姚、鄞州区三个县市(区)区位条件优越,紧靠宁波大都市,更容易接受资金、技术、人市场等要素的扩散和辐射,其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创新力,明显领先于其它三个县市(区)。
(2)特色力只是县域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基础,更重要的要以大力发展竞争优势为主导。奉化市几年前还是以服装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但是近几年来,通过大力培植竞争优势,发展信息产业,确立了其在创新能力中的领先地位,推动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各县市(区)中居于首位。而象山县虽然特色力较强,但对竞争优势培植明显不足,在环境力和创新力居于末位。余姚市、鄞州区虽然特色力不强,但通过发展竞争优势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处于前列。
(3)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必须把培植创新主体放在重要的位置。奉化市正是通过培植企业这个创新主体,涌现出全国手机行业的排头兵——波导集团,不但使其特色力得到强化,而且使其创新力明显增强,环境力优势逐渐形成。
(三)、各县市(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以上因子分析,可以把县域核心竞争力分为四类:
第一类,环境力和创新力以及特色力均较强的县市(区),如奉化市。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营造环境和创新优势,巩固并提高特色力。
第二类,环境力和创新力较强,但特色力较弱,如鄞州区。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继续加快创新步伐,营造新的环境优势,加快竞争优势向比较优势转化,形成新的特色力。
第三类,环境力和创新力较弱,但特色力较强,如象山县。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以特色力为基础,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尤其是区位条件,加快创新步伐,强化比较优势,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四类,环境力和创新力以及特色力都较弱,如宁海县。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及区际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所在,强化特色,同时加快创新和改善发展环境。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结论:一是要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形成更高层次的特色力;二是要把培植创新主体,并积极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把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来抓好,形成更高层次的创新力;三是要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尤其是区位条件,形成更高层次的环境力。
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对策思路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如何提升区域特色力、环境力和创新力需要根据区域发展实际而寻求思路,下面我就宁波市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象山县作进一步分析,提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思路。
(一)、象山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象山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桥海兴县、旅游富民、和谐惠民”四大发展战略,比较优势得到强化,特色经济优势显现,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但创新优势比较薄弱,环境优势尚未形成。
1、特色力得到强化。近几年来象山县立足于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扬长避短,挖掘潜在优势,逐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群。工业特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针织服装、水产食品、装备制造及关键机械基础件、汽车零部件、输变电、模具六大工业特色主导行业,创建了浙江省象山县工业示范园区和环杭州湾产业带象山产业区。现代渔业及水产品加工业产业初具规模,渔业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拥有250马力以上钢制渔轮1380余艘,20,水产品总量达到55.5万吨,渔业产值35亿元。中国水产城水产品交易量达到26万吨。拥有水产加工企业254家,年加工总量29.7万吨。滨海旅游业蓬勃兴起,全县初步形成“一带、三区”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年,接待旅游人数达200万人次,旅游经济综合收入10亿元。海鲜餐饮业持续红火,象山在外大型餐饮业达到百余家。2005年,县内餐饮营业额达9亿元。海洋运输业发展快速,总运力达到33.9吨,货物运输量达1240吨。特色农业迅速发展,柑桔、杨梅、出口蔬菜、特种畜禽和大黄鱼、梭子蟹、紫菜等产业,初步形成“龙头企业 合作组织 基地(农户)”的7大“龙型经济”。全县共有国家、省、市级绿色认证农产品和农产品基地16个,名牌产品79个。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2家。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51.9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建筑经济实力雄厚。拥有资质企业38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1家,一级资质企业7家,建筑从业人员13.5万余人。先后创国家“鲁班奖”11项,上海市“白玉兰奖”和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270余项。2005年,全县建筑施工产值255亿元,列全省第四位。实现对外承包和劳务营业额2亿美元,居全省第一。
2、创新力比较薄弱。象山县科技基础薄弱,创新力不强,虽然产业特色化程度较高,但对照国际性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和标准,象山县现有的特色产业群还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产业的集聚依然源于企业间相互模仿,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同一分工环节,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发育程度低,产品产业链纵向延伸与相关服务业横向扩张远远不够,而且参与国际同类产业的深度和国际化程度不够。即使像针织服装业这样拥有较为完整产业链的产业,如果从研发、加工、设计和营销等综合能力角度考虑,就发现大多缺乏设计、营销等能力,而只能从事产品的初级加工,产业综合能力相对单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营销控制能力还远远不足以“自立”。
3、环境力有待提高。近几年虽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象山县仍是交通末梢,水资源瓶颈制约依然突出。生态建设和城市化推进虽然较快,但距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尚有较大距离。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其它地区相比不占任何优势,甚至处于劣势,城市管理落后,机关效能不高,“服务”和“效率”并没有从根本上深入人心,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机关运行管理体系,良好的监督机制并未形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特色力和创新力的提升。
(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思路
综观国内外竞争形势和象山县核心竞争力发展状况,今后一个时期,象山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立足科学发展,推进海陆一体,构建和谐象山,实现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桥海兴县、旅游富民、和谐惠民”四大战略,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依托,以区域创新为动力,营造个性,发挥特色,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现代滨海新城、滨海产业新区、滨海休闲中心和海洋文化大县,基本形成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框架。
1、建设特色化的产业集群
从世界范围地域竞争的规律和趋势看,形成若干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应该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在当代信息、交通条件下,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发展已呈现集群化的发展规律,能否形成国际性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意大利的崛起,就在于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三大类传统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家庭用品类产业集群和个人用品类产业集群;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台湾新竹则是高新新技术产业领域成功的例子。象山县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针织服装、水产品加工、汽配三大特色产业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后发展的重点就是要推动产业集群进程,以形成国际性产业集群、发展生态工业为导向,加快集聚国内外先进要素资源,推进特色产业群向产业集群转型,着力打造综合优势强、产品附加值高,技术、营销网络、要素等支撑体系健全的国际性产业集群,并使之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体。
(1)提升壮大针织服装产业集群
针织服装产业群是象山县发展最为成熟的产业群,拥有生产企业85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60亿元,拥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网络和较强的企业家群体,基本形成了集织、漂、染、印、绣、整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在加工环节上已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是国际名牌产品的定点加工基地,但营销控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针织服装产业集群推进的关键是在继续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完善中高档针织服装产业链的同时,重点突破营销控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实施品牌工程,增强营销控制能力。产品营销是针织服装产业的终端,产品营销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产业能否保持快速增长。象山县针织服装业虽然凭着良好的产品质量和信誉、以及关系网络赢得国际营销商的青睐,获得快速的发展,但营销控制能力较弱,以定单加工为主,且国内市场贫乏。国际服装产品营销的发展趋势逐渐以品牌为依托,非价格因素成为服装贸易竞争焦点,象山县针织服装品牌缺乏,直接导致了营销控制能力较弱,致使产品附加值大大降低,大企业难以脱颖而出。今后象山县针织服装业的发展必须实施品牌工程,增强营销控制能力,在世界针织服装产业发展中取得有利竞争位置。要认真总结90年代以来在品牌塑造工程中教训,政府、园区、企业三方要通力协作花大力气培植针织服装品牌,以树立品牌为中心开拓国内市场,进而开拓国际市场,从简单的商品贸易方式转变成品牌产品输出方式。政府应建立品牌工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广告促销、建立营销中心等品牌塑造活动;针织协会和爵溪针织工业园区要把品牌工程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加强对企业品牌塑造的服务;企业要从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把品牌建设作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抓,提高产品质量,尤其是提高服装产品的设计能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建立紧密高效的营销网络。
突破两大环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面料制作、服装设计是针织服装产业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自主创新的潜力所在。面料的质量决定成衣的档次和价位。通过近年来的努力,一批中高档面料制作项目已经或正在开始建设生产,象山县面料制作的短腿现象已有较大改观,但受科技基础薄弱,技术人才匮乏等因素影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象山县要引进适合针织服装产业发展趋势的面料制作项目,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服装设计具有很强的产品增值功能,是创造服装品牌的前提,而象山县服装设计能力较弱,几乎处于空白,这对于针织服装业发展相当不利。今后象山县针织服装业的发展必须增强服装设计能力,加快引进、培养一批设计人才,注重服装文化内涵,融入绿色理念、循环理念,提高服装设计水平。
(2)发展提升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水产品加工产业群是象山县比较优势最突出的产业群,有着发展水产品加工业优越的基础条件,拥有国家级中心渔港——石浦渔港,全国规模较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中国水产城。全县拥有水产品加工企业250余家,全年加工处理水产品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初步形成了冷冻、简单加工、深加工产业链体系,但产业链层次较低、科技研发能力明显不足。当前象山县水产品加工产业群推进的关键是深化延长产业链和提高科技研发能力。
提升加工制造能力,深化延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目前象山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层次较低,冷冻和简单加工占水产品加工产值的90%左右,水产品加工附加值明显偏低。提升加工制造能力,深化延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仍是象山县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发展的主要任务。今后要强化石浦水产品加工园区内产业链配套能力,力促企业间逐渐形成共生关系,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并引导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高起点建设和改进一批瞄准国际市场需求的精深加工项目,重点突破鱼糜后道加工产品,拓宽养殖品加工,大力发展方便超市食品和宠物食品等。
提高科技研发能力,突破海洋生物、海洋药物等高新技术产品。海洋生物、海洋药物等海洋高新技术产品是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前沿产品、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是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象山县水产品加工业涌现出了像超星公司一样的海洋生物生产企业,但总体上来说,全县水产品加工科技研发能力较弱,科技人才极度短缺。今后象山县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扶持有实力的企业组建研发机构,在扩大超星公司海洋生物开发规模化,打响拳头品牌的同时,突破海洋药物开发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促进海洋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
(3)发展壮大汽配产业群
汽配产业群是象山县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群,全县拥有汽车配件制造企业50余家,2005年实现产值近35亿元。华翔集团为全球汽配500强之一,入主河北中兴汽车有限公司涉足整车生产,10月全资收购了江西富奇汽车制造厂,投资15亿元占地1800亩的新华翔富奇汽车工业园已动工兴建,20末正式投产。汽车产业在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10—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年销量达到1700万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目前象山县汽配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整体优势不强,仍处在发展壮大阶段,只要我们抓住发展黄金机遇期,象山县汽配产业群将迎来快速发展,形成新兴产业集群,成为象山县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华翔集团为依托,完善汽车产业链。由华翔集团投资的华翔富奇汽车工业园,预计达到年生产整车10万辆规模,“十一五”期间,华翔集团还将本地投资15亿元建设华翔汽配城,到将形成年产20万套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产值将超过100亿元。华翔集团的快速发展不但将带动全县相关汽车配件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将催生出相关汽车零配件企业,形成比较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同时将能较好的依托华翔集团的研发能力,提高汽配生产装备水平。
全面融入长三角大汽车产业群,壮大自身产业群。中国在未来10—15年内,有望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无疑将成为中国汽车制造重要中心之一,将率先出现成熟的汽车产业集群。象山县汽配产业群要主动融入到长三角大汽车产业群中,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要充分利用上海的汽车研发优势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主动参与大企业集团的分工与协作,分享集群效应。
2、建立多层次的科技创新系统
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创新,而核心的核心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在转变经济转长方式的基础上,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能力,推动区域经济从一般水平上的数量扩张向竞争力提高中的整体升级转变。根据象山县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趋势,推进科技创新的重点是建立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产业群和园区创新为推动、政府创新为保证的多层次科技创新系统。
(1)大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象山县基本上无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居,象山县企业科技创新意识增强,对科技投入明显加大,但总体上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没有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今后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身的科研机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竞争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要加大高新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
(2)大力推动产业群和园区科技创新
企业创新是基础层面创新,而产业群和园区创新是中等层面的创新,它对推动企业和整个产业创新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而象山县产业群和园区创新几乎空白。今后,象山县产业群组织和园区管理机构要把科技创新服务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园区研发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尤其是要推动针织服装、水产品加工及汽配三大研发中心建设,为产业群和园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服务,对产业群和园区企业的共性技术要主动联合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重点突破,例如:针织高档面料生产、服装设计、海洋高新技术、汽车关键零配件制造技术等。
(3)大力提高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服务水平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全县科技创新中作用,全面推动象山融入到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中去。一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吸收,为全县科技创新的发展创造良好基础。采取人才良性流动、在大中城市建立研发机构等政策吸引人才为我所用;加快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培养针织服装、水产品加工、汽配等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工人。二是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对影响全县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有关院校和企业进行重点突破。三是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3、营造个性化发展环境
当前,发展环境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相当频繁,哪里发展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流动要素,哪里发展就快。大连确定“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思路,通过制造城市环境优势,带动整个经济发展以增创新的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象山县发展环境经过近几年集中建设,有了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优势凸现。今后发展的重点是在提升发展环境综合优势的同时,营造个性,发挥特色,科学发展,打造长三角发展环境特色优势明显、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1)完善基础设施,改变区位条件,全面融入长三角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于区域之间交通的便捷度和经济协作程度,而经济的协作程度有赖于交通的便捷度,交通已经成为制约象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象山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目标,最根本的途径是要解决交通瓶颈问题,从而改变区位条件。要加快象山港大桥和同三线浙江沿海复线建设,彻底改变象山区位条件,进入宁波“半小时经济圈”、杭州“2小时经济圈”、上海“3小时经济圈”,全面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从而进入一条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在改变对外交通条件的同时,应加大县域内部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水资源平衡问题,其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象山县应尽早实施并完成上张水库、白墩水库、青龙桥水库、杰岙水库、苗山水库及军民塘水库二期等一批水源工程,加快石浦引水工程和军民塘水库取水工程,积极争取实施境外引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瓶颈制约。
(2)建设生态县,发展旅游业,塑造和谐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发展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人居环境。城市“可居性”与城市“可产出性”同等重要,人居功能包括居住、就业创业、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生态、旅游是象山的优势,更是特色,旅游被认为是没有污染的“无烟工业”,旅游与环境的关系被认为是“天然的耦合关系”,生态建设和旅游发展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也是营造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环境所在。今后应把生态和旅游作为提升象山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予以重点建设。
建设生态县,打响生态牌。象山县是宁波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最佳地区之一,生态是象山县旅游发展的核心内涵之一,生态建设也是象山县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发展环境的关键。今后象山县生态建设的重点是实施清水、碧海、蓝天、造绿四大工程,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走经济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大对城市河道、水系、饮水水源的治理和保护,加快对大塘港等重要水系的集中治理和开发;严格控制海洋污染物排放,大力推广海洋生态化养殖,加强对沿海岛屿生物多样性保护,扩大野生动物群落,丰富旅游活动内涵;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保护空气环境质量;加大绿化力度,要让绿化成为象山旅游形态主要特色之一,在搞活现状绿化的同时,加大成片绿化力度,重视搞好山体绿化,尤其对劈山开挖山体的补绿增绿,要有针对性的办法与措施。
强化特色,提高品位,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大提高。旅游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对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城市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它对发展环境的提升具有较大的综合效应。象山县应牢固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全新观念,提一步提升旅游在象山发展中的地位,把发展旅游作为推动象山经济的战略举措,要把建设滨海旅游城市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强化特色、提高品位、全面融入长三角旅游圈,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大提高。牢牢树立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生命的观念,坚持从象山的山海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塑造旅游精品,以“一带三区六产品”建设为着力点,从全县角度实现面的铺开,打响“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品牌,凸现滨海旅游城市形象,突出象山在长三角旅游圈中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的独特地位。加快旅游设施网络、信息网络和营销网络建设,实现与长三角地区旅游网络的对接与共享,全面融入长三角旅游圈。
(3)提高办事效率,完善服务质量,全力提升政府效能
随着交通、通讯、水利等硬环境条件的改善,各地优惠政策的趋同,投资环境越来越强调软环境建设,尤其是政府效能,谁办事效率高,谁服务质量好,谁就能在吸引投资竞争中占得先机。象山县近几年加强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尤其是政府服务经济、服务基层建设,政府效能有了很大提高。今后象山县在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要突出重点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完善服务质量。
实行流水线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参照工厂里流水线工作制度,对政府机关办事各个环节进行定岗定责,哪个环节完不成任务,要承担责任。同时大力推广电子政务,建立项目登记审批网上查询系统,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监督。
建立态度追究机制,完善服务质量。各单位办事要提高服务态度,设立“语言禁区”和“态度禁区”,例如:和外商打交道,只能说“怎么办”,不能说“不能办”;和企业打交道,办事不认真、不理睬的,以态度冷漠、生硬、粗暴论处,要受到教育诫为行政处分。企业的事要上门办、赶紧办,如建立服务企业工作队、领导与外商定期对话制等,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有关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汉洪,《经济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
3、霍尔和泰勒,《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5、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乔云霞,《区域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8、朱丹,《基于区域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区域集群政策来自欧洲的经验》,《科技管理研究》,第5期。
9、陈秀山,《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商务印书馆,版。
10、王秉安,《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航空工业出版社,20版。
“区域责任竞争力”成为共识 篇3
9月25日—26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由《WTO经济导刊》、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主办,山东省企业信用与社会责任协会、《经济导报》、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协办的“塑造区域责任竞争力——地方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举行。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政府官员,全国部分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工作的地区代表、协会组织代表和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共40余人,对地方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理念和实践经验,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等话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与会代表认为,“区域责任竞争力”是指区域内自然环境、人力资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而形成的综合竞争能力。区域责任竞争力与以往单纯的经济竞争力相比,具有更广泛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区域责任竞争力突出区域内的政策环境、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组织三个方面的作用,并将这三方面的作用综合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与会代表提出,地方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是地方政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手段;是地方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塑造区域责任竞争力,就是提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竞争能力。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得到了部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山东、浙江、河北、山西、上海浦东、深圳、浙江义乌、江苏无锡等地纷纷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监督和评价。
研讨会上,上海浦东代表介绍了当地“四位一体”(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自觉、社会监督)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经验,及国内第一个省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相关情况;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代表介绍了如何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实现政府与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责任对等,打造负责任开发区的理念和实践;河北省代表介绍了如何通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一平台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措施;山东省代表介绍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评价试点工作的情况,浙江省义乌市代表介绍了如何打造企业社会责任评证体系的“义乌标准”,以期实现与世界其他责任标准对接互认的努力;山东禹城市代表介绍了如何通过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成果。部分企业家代表介绍了其各自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案例。与会专家学者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关研究成果。
与会代表提出,当今社会发展体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全球化,二是区域化,同时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区域责任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相比具有更广泛的特征。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突出强调了区域内的政府环境、企业社会责任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目的是为了推动经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作为推动者、规制者和监督者,运用相应政策,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而提升地区责任竞争力。
对于如何加强地方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能力建设,与会代表认为,政府应该加强5个方面的能力建设,即提高认知能力,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学习;提高组织能力,形成具有合力的组织领导机制;提高决策能力,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标准及考核机制;提高专业能力,培养一批具有企业社会责任专业能力的队伍;提高自律能力,认真落实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
会议认为,近年来各地在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方面初见成效,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工作先进的地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体制和机制、民生事业都得到长足进步,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提高区域竞争力 篇4
区域创新系统, 是在一定区域内由相关部门与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创新网络, 主要职能在于提高创新能力、加大倍增效应、优化创新效率。目前, 科学技术逐渐制约了区域持续竞争力的发展, 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甚至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资源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较大差距, 竞争态势十分严峻。当今时代, 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息息相关, 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地区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保障。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 再加上产业大转移、结构大调整带来的不可靠因素等, 区域就业大幅度增加, 产生诸多压力, 因此提高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力的推动十分紧迫, 在此大背景下, 必须积极构建区域创新系统, 加大创新力度,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一) 推动区域竞争优势
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区域内的企业发展情况决定,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研发, 落后的技术与产品逐渐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依赖于其所在区域的创新系统运行状况。与竞争对手生产的产品及服务水平相比, 一个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只有具备独特优势, 才能吸引消费者、占领市场, 这就是特有的竞争优势。首先,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大多认识到竞争优势的重要性, 并以此类推影响到市场有关产品的价格情况, 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最终为企业赢得更多利益。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体现在诸多方面, 但是所有的竞争优势形成都离不开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机制。例如, 企业可以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加强基础创新, 从性能、品种、包装、质量等多方面体现竞争优势, 并对生产设备加强技术创新;同时, 在流通领域也可推行技术创新, 以优质的售后服务等加快企业发展。其次, 从产品流通的生命周期来看, 一个企业只有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提高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生命周期也是与核心技术周期及核心产品周期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以及人民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高, 主导产品的寿命也有所缩短, 所有的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都会过时, 并且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只有加强区域创新系统, 不断以新产品替代旧产品, 强化市场的生命周期, 才能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循环阶段, 提高可持续竞争力。
(二) 促进区域知识水平进步
通过知识的优化整合实现区域知识创新, 可提高可持续竞争力。在特定区域内存在的知识资源, 广泛分布于各区域的各项组织或个体中, 如果一个区域缺乏促进个体实现知识共享的机制, 那么个体知识层次的高低就与区域竞争优势毫无关联, 区域中各个阶层组织的知识积累与扩展主要取决于个体的知识扩散与传播程度, 如果组织内不能建立科学的学习环境, 那么组织知识层的提高就会趋向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对于特定的区域来说, 在各项组织与个体中存在的知识可能是杂乱无章, 这种堆积的知识数量较庞大, 但也正是由于此杂乱无章, 才无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或发生应有的作用。因此, 通过区域创新系统解决知识的无序化与分散化, 充分发挥知识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并建立知识共享机制, 充分调动区域知识主体的积极性, 对现有知识实现有效整合, 在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聚集并扩散知识的过程中, 注重过滤与筛选, 剔除不良信息, 确保区域知识运动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在此基础上形成区域持续竞争力。
(三) 加强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多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与前提, 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 就不可能振兴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增长质量, 主要依靠区域创新系统的不断开拓创新, 因此区域创新系统能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各个主体, 首先, 可以为区域持续竞争力的发展提供技术与经济保障, 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转化科技成果,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实现质的飞跃。其次, 区域创新系统利于引入优质的经济资源,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创新物资及服务动力, 促进区域可持续竞争力, 加快经济发展。另外,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还可加快区域经济朝向现代化进程迈进, 给区域经济的增长提供技术动力。还应认识到, 区域创新环境也为区域持续竞争力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氛围, 确保区域竞争力在良好的环境中运行。
(四)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区域创新系统可以通过系统中各主体间的互动, 持续提升创新动力, 加快创新的传播、推动产业发展, 由单个产业的创新发展扩散到产业集群中, 进而加快区域产业的结构升级。首先, 区域创新系统能较好调整产业结构的类型, 以高新技术产业改善传统产业, 推动新兴产业与替代产业, 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以此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加快原有产品的变化, 当推出全新产品时, 可在原有的技术水平基础上, 赋予产业结构新内涵。其次, 区域创新系统能提升产业的发展方式, 当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会加剧激烈的竞争, 产业模式也会有所转变, 最终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体系, 促进可持续竞争力的发展方向。再次, 区域创新系统能有效扩大技术产业的规模, 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深加工的精度, 最终形成统一的生产标准,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与附加值, 促进产品质量和利益的有机结合, 形成产业持续竞争力的规模优势。
三、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持续竞争力的关系模型
根据区域创新系统及持续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再加上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可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模型。区域持续竞争力主要来自区域企业的竞争优势、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产业结构升级, 这三项活动多依赖于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发挥。同时区域创新系统的正常运转也与区域创新环境及创新资源密切相关。因此, 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力的主要关系如下:首先, 区域环境的改善、区域资源的流入、创新机制的正常运转及创新主体的积极配合, 都能有效确保区域创新系统作用的发挥。其次, 区域创新系统有效促进区域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形成区域持续竞争力。在关系模型中, 创新系统应处于核心地位, 是区域持续竞争力发挥的源泉。再次, 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改善了原有的竞争环境, 提高了人的动力因素,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完善政府政策支持。另外, 区域创新系统体现了资源的潜在收益, 进而吸引更多的资源, 在改善创新资源的基础上, 可进一步形成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持续竞争力的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由上可见, 本文主要分析并阐述了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效提高区域竞争力。同时, 区域经济的发展也给区域创新系统带来了物质保障与环境基础, 有效激发创新力。但是应注意二者关系的处理, 只有二者协调发展, 才能真正促进区域发展能力的提升, 利于区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忠吉, 姜春林.区域自主创新的自组织机制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2) .
[2]、付丹.区域创新系统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互动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3]、牛冲槐, 芮雪琴, 王聪, 樊燕萍, 郭丽芳.区域创新系统优化对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 2007 (4) .
[4]、毛艳华.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学家, 2007 (2) .
[5]、詹湘东.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 2005.
[6]、陈晓红, 宋洋.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的评价及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1) .
[7]、章杰宽.区域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与应用[J].学习与实践, 2010 (10) .
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研究论文 篇5
论文关键词:区域竞争力;竞争优势;比较优势;集聚经济
论文摘要:竞争力信条吸引了一大批崇拜者和追随者,但区域竞争力的含义却十分复杂且存在许多争议。在充分论证区域竞争力分析框架可行性的基础上,该文以要素禀赋体系为出发点,潜在效益的释放为一个理论支点,集聚经济效益为间接传递机制,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和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关于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可为深入全面地认识区域竞争力并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提供一个视角。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区域复活是社会财富组织和管理的主要轨迹,区域竞争力的增强是区域再生的表现形式之一。自从迈克尔・波特的着作《国家竞争优势》(1990)出版以来,区域竞争力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和争论,还在不同层次政府部门的经济政策文件中被不断提及,日益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议题,评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并创造条件来增强竞争力已成为国家的政府机构的重要任务。
当然,对竞争力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它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它在不同的地域层面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确定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子并创造环境促进这些因子,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绩效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区域的掌权者注重构建地区竞争力指标来衡量在与其他区域比较时自身的相对位置,并试图通过制定有效的策略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提升本区域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速,区域面临日益强烈的竞争压力,促使人们在区域的层面上思考制定怎样的政策应对这种挑战,决策层也把增强区域的竞争力作为主要目标,并倾向于把贸易业绩和企业(或产业)生产力合并为竞争力这个单一的实体。
1.区域竞争力相关研究
现在关于竞争力的许多研究,尤其是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大部分分析的主要出发点是波特的“钻石模型”,它包含四个基本要素:生产要素状况、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还涉及两个辅助要素,即政府和机遇,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就是在研究上述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考虑到采用GDP的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来定义竞争力存在许多问题,这个模型超越了用人均GDP和失业率作为衡量工具的局限性,在运用到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研究时十分有用。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倾向于全盘接受,而非批判性地理解“钻石模型”仅为国家层面上竞争优势的一个分析框架。
鉴于不同的地域层次,地理集聚效应使人们在研究竞争力时质疑国家是否为最佳的划分单位。在国家尤其是国际层面上,区域竞争力可理解为某区域在与其他区域的竞争中获胜的能力,包括占有大部分的出口市场份额,或者吸引了大部分的资本和劳动力。但在次国家层面上,区域和城市在国内竞争下的特色会浮现,进而强化国家的竞争优势。
2.建立区域竞争力框架的可行性分析
建立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地域层面。企业在价格和非价格上的竞争以它们的产出为特征,因此,在产业层面上的竞争力很容易被人理解。价格和非价格因素受区位尤其是成本的影响,这些成本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成本包括租金、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等,一个企业专业化水平越低,这些成本的付出就可能越大。间接成本对企业而言是外部的,因此存在外部效应的出现,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企业在区位上利用它们的程度将决定处在特殊区位上的企业的竞争力。可以认为产业层面上的竞争力的集合和间接成本上的优势一起构成了城市竞争力,正是这两类因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和统一才决定了城市竞争力内在的一致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与区域竞争力的含义相比,城市竞争力概念能应对人们在区域尺度上提出的各种质疑。
区域竞争力既不是所有企业实力的简单集合,也不是国家经济的权重分解,它可看作是一系列因素累积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运输成本等传统因素,也涉及企业规模和创新的能力等。那么区域是以何种方式展开竞争?区域竞争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情况:(1)区域通过吸引国外资金、私人资产和公共资本的能力获得投资;(2)区域为了获得劳动力资源而吸引技能型雇员、企业家和具有创造力的工人,并在本地劳动力市场塑造创新的环境;(3)区域通过吸引知识和创新活动获得新技术。以上设想也可以从新古典理论、收益递增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三个理论的观点中得到阐释。
关于国家竞争力的争论中有一个核心问题,即汇率和收支平衡的作用。区域层面上的收支平衡对区域竞争力十分重要,区域之间的非价格竞争对理解贸易流向同等重要。如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在国家层面上确定或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环境下,区域间相对价格的改变并不会带来国家利益的增加,试图通过降低利率、贬值货币、补贴和贸易壁垒等手段来改变相对价格以期使衰退区域重新获得竞争力的努力只是白费。竞争力的增强由本地化优势决定,主要依赖于非价格和非贸易因素,如制度根植性、权力结构、文化融合程度和示范效益等等。这些优势可以作为外部经济的一部分为区域所攫取,并以建立本地优势为目标,建立起影响区域潜在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产业或部门。波特指出了产业集簇和贸易性集簇及其溢出效应在区域经济绩效上的重要性,认为产业集簇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其竞争优势来源的基础。实际上,贸易性集簇的相对生产力可以取代产业的相对生产力而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标准之一。
3.区域竞争力框架的构建及其内部关系的分析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日益体现在国家的次一级层面上,把区域作为基本的划分单位有其时代的必然性。笔者认为可用比较优势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思想和潜在效益的释放来透视不同层面的竞争力,区域可通过集聚经济的间接传递机制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与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联系起来,并将之置于一个框架,全面理解区域竞争力内在涵义。
3.1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奠定了逻辑基础。在经济学领域,比较优势概念很早被人提及(归根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与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而对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研究相对迟一些。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通过专业化生产可以从贸易中获益,即使它不具有绝对优势,贸易也可看作是一场正和博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条件反映了各个国家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各国可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商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竞争优势,而区域或城市内的初始要素禀赋条件和技术知识等是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可以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国家层面上的指导作用十分明显。
3.2波特认为,一个产业创造新的和改进的`竞争方式并将其运用到市场就形成了创新。在国际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改善、创新和升级。Beise也认为一个国家获得竞争优势是由于它比其他国家更早采用独特的创新设计,它使本地企业在生产以及收集市场信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可以确保获得全球创新中的所有权。因此,可以认为创新活动是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来源,它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竞争优势是通过本地化过程创造和持续的,在本地化过程中,次区域层面产生的外部效应也是一个重
要的因子。本地竞争成功的关键在于机会成本的差别及其与外部性相结合的方式所引起的生产力改善。在产业层面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强调成本领先和差异化。而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在资源上的观点,稀有资源是一个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可依靠稀有资源的累积及其利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异质性资源禀赋可提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虽然目前异质性资源的可获得性和流动性使其不再具有独特性和专有性特征,但是,一旦资源的范围和质量发生了扩大和升级,各种关键性资源相互链接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要素禀赋体系,则能够使竞争优势得到维持,并且很难被其它企业模仿或复制。
3.3潜在效益的释放在不完全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在绝对成本下的收益得不到维持,生产要素的组合不能使企业的生产达到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潜在效益得不到释放,就存在帕累托改善的机会。企业在最小化投入的同时最大化产出,将潜在效益转化为实际收益的实质是把隐性竞争优势转化为显性竞争优势。在不完全市场,非价格竞争异常激烈,吸引正外部效应(受益效应)的能力对企业的竞争力同样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地产业可为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提供支持。(2)本地化的创新网络和环境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升级。(3)在本地化的产业集聚区,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密度更强,还可以产生技术和知识的溢出。(4)本地区位上专业化劳动力的集聚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创造重要的本地需求。我们可以区分以上三种集聚经济,区域内本地化经济对一个产业或部门是内在的,对一个企业却是外在的,它与外部规模经济有关;城市化经济对一个区域是内在的,对一个产业或部门是外在的,它与内部范围经济有关;范围经济产生于一系列具有共同投入的多样化产品的生产,是多样化经济的客观产物。
3.4区域空间结构体现在全球、国家和地方三个地理层面上,由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形成并随之发生改变。在以往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中,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往往为人忽略。在很大程度上,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子是空间效应而不是依靠生产要素的额外投入或附加,空间结构的作用不可低估。在一些情况下,空间结构可以限制或增强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尤其在短时期内可影响主要生产要素的区域供给功能。具有相同要素禀赋的两个区域,如果在空间结构上存在细微的差别,则在产出、收入和就业等方面就会有所不同。可以认为经济活动的集中和集聚等空间结构的优化可弥补区域在经济发展上的劣势。
在不同层面可分析如下,(1)国家层面上,在本地要素禀赋条件下,可以采用赫克歇尔――俄林的研究方法,并可放宽他们对新古典模型的假设条件。基于要素禀赋上的生产力的提升可使区域的收入和就业水平得到提高,一个区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份额越大,则该区域在国际贸易份额中所占比重就越大。区域比较优势来自于利用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产出与贸易的潜能(即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时代,世界遍在性和地域关联性促使要素的流动性增强,要素禀赋体系的形成变得日益重要,它可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2)在产业层面上,区域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力和进一步创新的能力。企业定位的核心就是“竞争优势”,长期而言,成功的企业通常比竞争者更有持久的竞争力。一个企业可利用稀有的异质性资源获取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就是在整合并组织这些策略的过程中展现的。(3)在区域层面上,内部集聚经济、范围经济及其利用它们获取价格优势的能力共同构成了一个区域的资本,区域资本的规模和范围对维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个层面上,可以把本地要素禀赋的规模和范围与潜在效益的释放联系起来,而三种形式的集聚经济起了间接传递机制的作用,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和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连接成一体。
以上分析可得出,竞争优势的改善是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文献认为非经济因素对知识创造、学习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这些因素通过本地活动者间的内在影响在空间上被界定、划分和重塑。因此,不同地域层面的竞争力的增强可总结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它主要来自技术知识的外溢和研发活动(R&D)等。研究表明:信任、默契和意会性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2)干中学、用中学和相互学习的机制,它来自知识溢出、相互学习基地、集体学习和隐性知识等。(3)内部密切的联系网络,包括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交流联系、社会网络和技术创新网络等。(4)区间联系网络,包括贸易联系和区间技术交易网络等。(5)组织结构,包括企业结构、人事编制和企业的管理方式等。(6)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由人们有意识建立的法律规范规定而成,非正式制度则由社会默认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和习俗等组成,它们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促进竞争力的提高。
4.结语
区域已成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区间竞争的载体,在区域的实际活动中,竞争力的强弱决定其采取的竞争方式。目前对竞争力的研究往往是从不同的层面展开,不同的机构、组织和决策者对竞争力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鉴于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密切相关,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十分复杂,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在制定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区域政策时,应对本区域不同层面竞争力的强弱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也不能简单地将其他区域的经济政策移植到本区域内。只有先了解如何创造和维持区域竞争力,才能明白区域政策在竞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才能通过果断的决策达到塑造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德]曼弗里德・诺伊曼.竞争政策―历史、理论及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6-11.
[3]马刚.产业集群演进机制和竞争优势研究述评[J].科学学研究,(02):188-196.
[4]Porter M E.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 in a Global Economy[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14:15-31.
提高区域竞争力 篇6
在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 为充分发挥信用激励与约束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和社会信用环境,威海市工商局出台了《关于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制度化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以推进全市诚信建设制度化为目标、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为抓手、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及时发布企业监管信息为手段,通过采取公示企业监管信息、召开新闻发布会、评价制度化等形式,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发布平台,从指导思想、责任和义务以及落实等方面致力于营造“倡导诚信、惩戒失信”的良好氛围,进而推进全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
应该说,《意见》以不断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制度化建设为突破口,通过责任引领、政策驱动、市场竞争等多种方式为显著提升区域责任竞争实力寻找新的制度红利和责任动力,无论是对于威海市自身的繁荣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还是其他希望通过推进社会责任建设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地方政府,无疑都具有值得肯定的开创性意义。
《关于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制度化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推进“红黑榜”发布制度化。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辟“信用信息公示”专栏,实时发布、更新企业“红黑榜”信息。“红榜”主要公布企业诚实守信典型,主要包括获得各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文明诚信市场(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荣誉称号的市场主体信息;“黑榜”主要发布企业失信典型,主要包括吊销营业执照或许可证、销售假冒伪劣和侵权商品等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信息。
推进信息共享制度化。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试点联席会议的作用,推动企业实现信用信息资源整合,为打造部门信息共享平台营建良好基础。同时在全市一体化信息平台建成之前,积极探索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制度化,目前,威海市工商局已经实现与市食药监、文广新局等单位的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定期互相通报从事食品药品、文化娱乐等方面经营业户日常监管以及查处虚假违法广告等案件信息。
推进诚信教育制度化。定期组织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店”、“百城万店无假货”、“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等创建评选活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诚信经营的热情,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同时,在全市广大私营企业中积极开展“做精工产品、做诚信企业”活动以及“诚信、责任、敬畏”主题教育,建立健全企业各类诚信制度建设,引导广大企业主动形成诚实守信、修身立德的行为自觉。
推进信用奖惩制度化。积极探索建立“倡导诚信、惩戒失信”制度化框架,一方面建立惩戒失信行为制度,根据监管对象的失信类别和程度,严格落实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并通过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和通过主流媒体进行曝光,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另一方面建立倡导诚信制度,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保障上,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绿色通道”和重点支持等激励政策,使信用企业能够实实在在享受到诚信经营带来的更多便利和服务。
提高区域竞争力 篇7
区域品牌竞争力概述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品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定义,学者们认为区域品牌就是某地域产业集群内的众多企业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结果,代表着一个产业集群产品的主体和形象。综合品牌竞争力和区域品牌的概念,本研究提出了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概念,认为它是区域内产业集群、区域环境、企业及产品所创造出来的不同能力的集体总和。
湖南省休闲农业区域品牌竞争力现状分析
湖南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多彩。以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加工、农产品的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为内容的休闲农业资源也是十分丰富。湖南省休闲农业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最开始以长沙、益阳等地兴起的“农家乐”形式存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湖南省的休闲农业已经初具规模,发展形式也由原来单一的“农家乐”向“休闲农庄、特色休闲农业基地、农业科技主题园”等多元化的形式转变。
目前湖南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庄就达4000余家,年接待休闲者超过3000万人次,年收入超过30亿元。尽管湖南休闲农业已经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但是,这些休闲农庄缺乏合作,相互间恶性竞争,区域内产业聚合效应、规模效应得不到发挥,休闲农业区域品牌影响力不大,缺乏竞争力。湖南省休闲农业区域品牌竞争力之所以不够强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缺乏科学规划,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湖南省休闲农业在区域内发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当地的资源和市场缺乏科学调查论证,很多经营者自发聚集在一起,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大,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区域内企业规模较小,发展的休闲农业还停留在农家乐阶段,提供的产品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二,企业开发项目雷同,缺乏创牌意识。休闲农业开发主体还没有充分挖掘休闲农业资源的文化内涵,休闲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上,各地开发的项目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很难在市场上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同时,湖南休闲农业以民营企业家、农民自主开发为主,绝大部分休闲农业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加之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他们不愿花费时间、精力、财力去创建企业品牌,从而导致区域品牌很难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第三,产品功能单一,替代性强。目前休闲农业产品的主要功能是观光和娱乐,产品功能单一,过分重视娱乐性,忽略了科普知识性,缺乏乡土文化气息。而休闲农业的“不可替代性”和它的竞争力就来自于对地方乡土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因此,湖南省休闲农业产品的替代性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
第四,区域环境较差,基础设施和服务实施落后。湖南省发展休闲农业的区域相对来说都是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的一些地方,那里的公共基础设施简陋,客房、餐厅、娱乐场所等服务设施条件较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员工的素质较差,随意性强,很难与都市良好的环境相媲美。
提升湖南省休闲农业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做好科学规划,坚持产业支撑
湖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要充分做好产业规划,坚持产业支撑,立足“农业”这一基础产业,充分考虑区域内农业的空间布局,重点发展各种特色农业。在此基础之上,做好产业链延伸的规划,拓展农业功能,积极发展第二产业特色休闲食品加工,第三产业商贸旅游服务。产业规划中一定要突出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带动企业集聚,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形成休闲农业这一新型产业品牌。湖南省休闲农业区域品牌竞争力离不开区域内产业,没有产业支撑的区域品牌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
·引导企业项目创新,积极争创企业品牌
湖南省休闲农业企业应立足本地域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景观,因地制宜,发展规模适度,档次适中,项目丰富,特色突出的休闲农业。休闲农业企业的项目创新可以在第一产业上重点发展特色种养业,第二产业发展特色休闲食品加工,第三产业发展融合乡村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商贸旅游服务。随着休闲农业企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企业应该以文化等创意元素为基础,积极进行项目创新,塑造企业文化,完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积极争创企业品牌,为休闲农业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充分挖掘休闲农业产品的乡土性和多功能性
休闲农业企业根据游客的消费需求,依托农业资源、地域风情等,开发采摘、放牧、工艺品制作、农村商贸娱乐等富有诗意和个性化的参与体验式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农业产品各层次的开发应该突出“乡土”气息,分别从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做文章。同时,休闲农业产品功能应该从单一的“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多功能型发展。休闲农业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突出产品功能,实施差异化和专业化 的发展策略,重点发展某个功能,做强某个功能领域的产品,形成产品品牌。
·优化区域环境,完善区域品牌管理
湖南省休闲农业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区域环境。良好的区域环境是区域品牌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休闲农业区域环境包含很多方面,重点应该优化以下几个环境:
第一,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休闲农业发展离开了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就失去了它的特色和竞争力。优化自然生态环境要求人们首先要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为资源,避免破坏性的开发。同时,还要加快交通、饮水、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污水治理、美化区域绿化。
第二,区域政策环境,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在优化区域政策环境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主办各类招商引资引项目的洽谈会,对新入驻的休闲农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对区域内创牌企业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如税收减免政策,人才引进政策。
第三,区域管理环境,完善区域管理环境主要依赖于区域内的行业协会,它为共享区域品牌的各个企业提供服务,协调企业之间关系,管理区域品牌的发展。因此,各区域应成立行业协会,负责制定休闲农业服务标准,负责星级评定和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评定,负责对从业人员的系统培训,提高行业素质,着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休闲农业企业。
完善区域品牌管理是保持休闲农业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区域品牌的管理离不开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积极鼓励和扶持具备实力的领先企业加快企业品牌建设,鼓励他们创省级名牌到国家级名牌,发挥这些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企业投身到区域品牌的建设中。政府还应加大区域品牌的营销力度,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国内外的展销会、推介会等,积极举办各种项目推介会、产品博览会等活动,邀请国内外客商参加,并且充分利用新闻报道、节日庆典等,来加强区域品牌的宣传工作。
(刘海燕单位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李映辉单位:长沙大学旅游管理系)
【提高区域竞争力】推荐阅读:
幼儿园区域活动提高质量的策略11-19
老师如何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08-30
区域核心竞争力05-30
湖南区域竞争力06-06
区域竞争力提升08-18
区域制造业竞争力06-05
试谈区域核心竞争力论文09-06
区域经济竞争提升05-15
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08-21
提高竞争力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