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024-11-02

如何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用9篇)

如何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篇1

如何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班级:姓名:

【内容摘要】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的或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中小企业左右国内市场上最活跃最巨改革创新发展特征的企业群体,但是由于规模比较小,市场活动范围狭小,致使他的生存中进入在某个细节中,他的企业品牌大都有缺乏相当有效的宣传。而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在市场中占有优势成为他们较关心的问题!

【关键字】 中小企业 竞争力 信息化品牌意识 人才资源

【正文】中小企业作为单个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等方面有明显的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中小企业在保证中国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方便群众生活、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小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在新的市场竞争中原有的优势正逐渐消失,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竞争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进入到了微利时代,稍有不慎,企业就会出现亏损,甚至会退出市场,所以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如何使企业做大做强,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一个沉重而又现实的话题。

那么应该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呢?

一、构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能力。企业一旦拥有核心竞争力,就会使企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放眼世界500强企业,几乎无一不在技术能力、创新能力、战略决策能力、企业文化、品牌形象、顾客服务等方面独具专长,如微软的产品开发能力,海尔的服务能力,奔驰公司的设计能力,松下公司注重人才培养的能力等等。在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处处都充满竞争,如果企业不注意加强自己的竞争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企业往往会在外界强大的竞争力面前无所适从,直至被淘汰出局。

为了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体国民经济的实力,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小企业战略系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对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包括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做出灵敏和准确的反应,预测和把握本行业产品、技术的变化方向及趋势,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未雨绸缪,以便在市场竞争中把握住企业的战略规划,把握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的变化趋势,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选择正确的发展途径与战略,做出迅速反应,以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2、中小企业技术系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中小企业要善于发掘企业的优势,加大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调动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和专利技术,积极发展与高校的合作等来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

3、中小企业文化

系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抓好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位优秀的企业领导,只有做到让企业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并且赞同企业文化,才能让企业全体职工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具备充分的自信,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挖掘职工的工作潜能,企业才能有所发展。企业文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调节着企业运作,将文化管理作为一种模式,是21世纪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二、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创名牌产品

在市场上的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产品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牌越来越热忠,所以企业能否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对企业的成败来说至关重要。中小企业要想树立自己的品牌是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企业不尽早树立自己的品牌,就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即使是勉强生存下来,也不会取得很好的利润。中小企业对外树立品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宣传,塑造品牌,提升企业外在知名度。品牌是在营销和传播中诞生的,营销和传播就像品牌运动的两个车轮,驱动着品牌识别系统的前进和发展,从而不断积累品牌价值、提高品牌资产、塑造品牌形象。

2、严控质量,不断创新,力创品牌效果最优化。企业要想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首先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以优质的产品确保品牌形象。质量是品牌的保障,只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品牌信誉。

3、品牌是一个运动发展的系统过程,要在这个运动的过程中去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品牌自身检讨与反思、品牌系统规划、品牌运行发展

和品牌维护与延伸等,并且每一个环节又有系列性的策略手段来辅佐和配合。今天的企业品牌管理者或广告公司需要解决的不单纯是一个CI或广告,他们面对的可能是对一个品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清楚当今品牌所处的发展阶段,并应知道采纳何种手段,这是一个战略与战术技巧思维与企划的过程。在理论上,品牌管理和运作者应对企业宏观经营管理和系列微观品牌对策要有一定的认知。

4、品牌运作须兼顾好近期与长远利益,既做品牌又做销量应该是努力的目标。中小企业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名牌是建立在过硬的质量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企业塑造产品品牌之前要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生产出性价比较高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次要狠抓产品质量,将产品质量永远放在第一位,保证企业产品在消费者中的良好信誉,再辅之以有效的广告宣传,这样久而久之企业产品就会在消费者中留下很好的印象,对企业品牌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好处。

企业在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时候,关键是要结合自身的情形找出适合自身的发展途径,然后再持之以恒地贯彻实施下去,只有中小企业竞争力得到提高,中小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我国的经济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谢德《中小企业入世发展战略之一融资》九州出版社成明《中企业入世发展战略之三品牌》九州出版社黄继刚《核心竞争力:未来企业竞争的基础》

尹柳营、邓斌、周霞《中小企业如何发展与腾飞》

如何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篇2

一、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程度的提高, 中小企业竞争更激烈,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关系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中小企业首先要自救, 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加强管理———将人、才、物、信息等各种资源有效配置, 向管理要效益。首先, 企业组织管理结构要改变, 实行扁平化管理, 使沟通更方便, 反应迅速。管理者在做决策时更重视信息的及时、有效、真实性, 重视计算机、网络在管理中的运用。其次, 企业的财务制度要规范化, 健全财务控制体系, 财务状况透明、加强内控制度、树立信用观念, 提高自身信用度的同时, 建立完善财务制度, 重视财务管理, 培养专业敬业的会计人员, 提供报表, 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最后, 中小企业要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小企业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 关心人、尊重人、激发人, 使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开发, 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总之, 中小企业要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经营管理模式, 即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完善企业经济责任追究制度、转变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等, 做到合法经营、规范管理, 尽快进入银行的授信范围, 取得金融支持。

二、提高市场竞争力, 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信任

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信任, 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 中小企业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努力向资源综合利用型、科技型、出口创汇型、农副产品加工型、信息服务型和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发展;其次, 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技术改革和新产品开发, 大力发展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名优产品, 加快产品的换代速度, 缩短产品生命周期, 提高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信心;最后, 树立“诚信为本”的观念, 坚持诚信经营、履约守信、照章办事, 即按借款合同规定及时偿还贷款本息, 提高企业的资信度。中小企业要靠良好的信誉赢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 进一步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信任。

三、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 改善融资环境

中小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获得创业和经营所需资金, 关键要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面对机遇和挑战, 中小企业必须用实际行动赢得银行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第一, 中小企业要讲诚信。诚实守信是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融洽银企关系的最好办法, 坚持诚实守信, 只有依靠良好的信用、合法的经营、真实的信息才能取得银行的信任, 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第二, 中小企业要接受企业内、外部的各项检查。中小企业要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及融资活动, 自觉接受金融、工商、税务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在接受监督和检查时提供企业真实、及时的信息, 做到信息透明度高, 并且定期向社会各有关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和经营信息, 不逃、废金融债务, 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塑造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当中小企业的社会信用等级提高以后, 就会从社会上争取到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

综上所述, 从三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障碍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希望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当然通过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任何单方的努力都是不够的, 在融资过程中, 三者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 要综合考虑, 同时还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关系、监管与发展的关系等, 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筹集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扩大就业、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称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和再就业的“蓄水池”、社会的“稳定器”。本文从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信任、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改善自身融资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融资难的困境。

关键词:融资,障碍,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健, 毛霞.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分析及启示[J].特区经济, 2006 (11) .

[2]宗苗淼.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发布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报告[N].燕赵都市报, 2008-05-12.

[3]尹丹莉.天津财经大学博士论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09 (6) .

如何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篇3

关键词: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

市场营销作为企业产品销售的主要环节,市场营销策略直接决定着企业的产品的销量。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应当注重市场营销的创新,不断提升自身市场营销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一、当前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一)企业市场营销观念落后。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时,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缺乏对买方市场的需求分析,市场营销观念相对落后,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观念与产品观念来开展市场营销活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若一直模仿他人的生产经营方法或采用传统的营销方法,难以有效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我国很多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过程中,较为注重营销业绩,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产品的售后服务建设,同时较为注重营销人员的单独营销能力,忽视了营销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及销售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

(二)市场营销策略缺乏特色。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时,营销发展战略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然而,很多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时,未能有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营销战略,使得企业市场营销缺乏特色,无法制定合理的营销方法。目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市场面临着国内经济竞争和国际化市场竞争双重竞争,企业一旦未能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市场营销策略,难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三)缺乏市场营销创新能力。目前,社会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逐步代替工业成为了最有力量的竞争力。知识经济时代为企业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只有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发展。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是企业重要的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缺乏市场营销创新能力,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仍然沿袭传统的营销模式,难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营销水平。

二、提升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市场营销观念创新。市场营销理念时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指导,对于提升企业市场营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应当注重市场营销理念创新。市场营销观念会随着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企业应当转变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树立以产品、服务质量竞争为主,价格竞争为辅的营销理念。企业应当将竞争转向非价格的竞争,包括通过产品的品种、质量、性能、专利、品牌、款式、特色以及包装等各种促销活动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使消费者购买产品。同时,企业也应当注重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顾客提供更好、更有特色或者更能适合顾客各自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市场产品销量。

(二)落实营销策略优化。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过程中,产品营销策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产品销售量,对此,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时,应当落实营销战略的优化。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应当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产品类型进行更新,以满足消费者和客户的多种需求。同时,企业也应当利用网络经济环境,了解消费者的更多个性化消费需要,以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此外,企业还应当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高实效性,合理制定产品价格,以便消费者在第一时间看到最佳价格,促进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实施。

(三)创新市场营销管理。目前,很多企业在市场营销管理中,较为注重业务量,一定程度上上忽视了营销行为质量。对此,企业应当注重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不断加强营销行为质量。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管理时,应当注重维护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在市场营销体制中融入新的管理理念,确保客户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发展动向,同时注重产品的策划和设计,降低企业营销成本,提升企业营销效率,扩展企业业务,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提升企业市场产品销量,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结束语:目前,我国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时,仍然存在着市场营销观念落后、市场营销策略缺乏特色以及缺乏市场营销创新能力等问题。对此,企业应当注重市场营销观念创新,同时落实营销策略优化,并不断创新市场营销管理,提升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丹.现阶段通信企业如何在市场营销中提高核心竞争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4):2-2.

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论文 篇4

陈天骄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作为经济市场化基本力量的中小企业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在各行业的竞争力并不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使原本就竞争乏力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因而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赢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立足我国中小企业问题现状分析中小企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深入剖析了提高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如何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些方法及建议。关键词中小企业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方法

目录

引言

1.中小企业现状概述

1.1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定义

1.2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1.3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

2.中小企业竞争力

2.1企业核心竞争力定义及特征

2.2如何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3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意义何在结论

参考文献

引言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一词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提出他们认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一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市场化进程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到位,组织领导机制不完善,以及融资、服务、管理、缺乏竞争力等方面的因素,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通过构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1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业简称中小企是指在经营规模上较小的企业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此类企业通常是由单一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业主直接管理而较少受外界干涉。“中小企”的概念来自1980年代末期的“small business”概念。美国、台湾、香港、欧盟以及我国对中小企业的规模都有不同的划分。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于2011年6月18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新《通知》根据企业从业人数、企业一个的营业额、企业资产总额对我国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在内的等十六个行业的企业规模进行了具体划分使中小企业在我国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

如下表1-1以建筑业为例 表1-1大中小型建筑业企业划分标准 企业类型 从业人员数 年销售收入 资产总额 大型 3000及以上 8亿元及以上 8亿元及以上 中型 600~3000

6000万元~8亿元 5000万元~8亿元 小型 600以下 300万元~6000万元 300万元~5000万元 微型300万元以下 300万元以下

1.2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迅猛发展不仅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改善经济结构和城乡关系、扩大就业和保持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2.1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始终是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小企业的增长来支撑的。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依赖于中小企业发展。从数量上讲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从产出规模上讲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新增就业机会的80来自中小企业我国出口的许多大宗商品如服装、玩具、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基本上都是由中小企业生产的。

1.2.2对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作用 2004年以来尽管大型企业从业人员数量有所减少但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消化了大型企业裁员的影响还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极大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下表1-2详细的说明了中小企业2008年及2004年的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 表1-2

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变动情况全部企业 中小企业平均增加 贡献率 拉动率 2008年 2004年 2008年 2004年 全部企业 中小企业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 百分点 全国总计 21889.4 16693.0 17749.4 9388.3 1299.1 2090.3 160.9 11.3 东部地区 12715.7 9541.9 10411.3 5429.1 793.4 1245.5 157.0 11.7 中部地区 4145.2 3164.0 3413.8 1794.1 245.3 404.9 165.1 11.5 西部地区 3345.8 2649.0 2699.6 1506.3

11.2.3加快了的市场化进程, 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中小企业始终在市场竞争的前沿, 贴近市场, 贴近用户, 活跃在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因此, 发挥其快速灵活性, 最先从体制上进行全面改革, 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各地改革中, 中小企业是试验区、突破口、马前卒, 其改革成本低, 机制转换快, 社会震荡小, 发挥了广大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 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改革形式, 创造了丰富的改革经验, 为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作出贡献, 为推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基础性的关键作用。

1.3中小企业面临困境

1.3.1融资渠道受阻 中国尚无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机构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后权力上收以中小企业为放贷条件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而且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后逐级下达“存贷比例”贷款供应缺口加大。中小企业对外部资本市场的依赖度不高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的资信水平不高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二是国家金融政策的限制和金融体制的不完善从而缺乏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

1.3.2人才资源缺乏 中小企业由于社会认识的偏差等多种因素往往难以吸引到人才。由于缺乏管理、技术人才加之资本不多、规模较小发展受到局限。人才缺乏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私营和集体企业人才缺乏更为严重。由于中小企业缺乏人才特别是缺乏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致使许多中小企业沿袭着陈旧的管理方法有的甚至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水平也难以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

1.3.3技术创新能力弱 对于我国中小企业长远发展而言与融资问题相比技术创新问题要更为根本和关键。面对加入WTO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如果中小企业不进行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不使产品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就很难生存和发展。生产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合格率低致使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一些企业甚

至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破产企业增加。

另外由于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及技术等方面相对处于劣势因此其经营效率也往往低于大企业。正因为这些原因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当增加自身的竞争力找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中小企业竞争力

2.1企业核心竞争力定义及特征

2.1.1核心竞争力定义 美国密执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曾提出“树型理论”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核心能力就像树根核心技术就像树干产品就像树枝 果实和叶子才是树上的最终产品。没有根部的营养和水分 树干就会枯萎果实和叶子荡然无存正因为有了根部提供水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才确保了树干的体魄不断的强壮叶子和果实才 能生长和成熟丰润因为枝繁叶茂大树参天所以它能笑傲风雨”。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是公司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集中体现是公司区别于竞争对手融知识与资产为一体的文化体系。

2.1.2核心竞争力特征 作为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基础的核心能力必须具有如下特征

(1)价值优越性。核心能力应当有利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

(2)异质性。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应该是该企业独一无二的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

(3)不可仿制性。核心能力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其它企业难以复制。

(4)不可交易性。核心能力与特定的企业相伴生虽然可以为人们感受到但无法象其它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

(5)难于替代性。和其它企业资源相比核心能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相对较小。

2.2如何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1了解企业自身优势树立战略经营理念 每个企业都应当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逐项进行分析找到差距并逐项研究制定提升竞争力的方案。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因此往往比较关注眼前的生存问题和短期利益的获取而忽视长远打算缺乏战略经营思想短期行为严重。然而企业应该认识到树立战略经营理念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中小企业只有树立战略经营理念即建立一个相对完备和科学的战略管理体系确立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制定一个切实可行且富有挑战性的战略方案并对战略方案进行有效的实施、控制、修正和评价才能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2.2关注核心业务鼓励创新 多元化战略往往被认为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企业利润、分散经营风险的一种手段。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盲目的追求“大而全”从而跌入了多元化的陷阱。中小企业应该集中资源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实施“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的经营战略。另一方面企业应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只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顾客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适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著名企业海尔的成功就在于它选择了正确的经营战略又对技术创新有着不懈的坚持。海尔的技术创新实现了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结合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结合原创创新和改进创新的结合。海尔在无氟节能多元替代电冰箱技术上的突破可以视为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发展创新的尝试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2.2.3整合人力资源培养技术型人才“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共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也已被各企事业单位和组织所认可。只有通过建立一支相当规模、相对稳定、具有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与管理有机融合的人才队伍, 形成企业自身的知识积累体系,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确保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要求企业家在创业追求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自身经营思想和能力水平。同时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力度, 培养吸引一批优秀人才。

2.2.4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文化 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0年中将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是员工对整个企业发展乃至制度的一种认可。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创新、创造的源泉。一种开放的、尊重个人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最需要的它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2.5重视国际竞争力 世界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1999年提醒企业家们说所有组织主要指企业都必须将全球竞争力视为一项战略目标否则是没有生存希望的更不用说取得成功了。德鲁克还说除了规模最小和完全只在当地经营的企业比如当地的小饭馆外任何企业不再有可能将经济发展寄托在廉价劳动力上。企业生产能力与本行业表现优异的企业无论是位于哪一个地方不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企业是很难生存的更不用说兴旺发达了。地方保护主义可以筑起一道防护墙但这是在暴露弱点日本和墨西哥都曾建立一个局部的经济体系但最终都出现了经济危机。

2.3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意义何在2.3.1.是目前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各项承诺的逐步兑现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进驻到国内市场各种高品质的外国商品不断地吸引着国内消费者的眼球由此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日趋严峻的挑战。虽然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发展速度惊人但这些主要是依靠于我国政府的各项关税壁垒的设置等宏观调控手段。伴随着入世后各项关税壁垒的降低及取消有着良好信誉及优良产品的国外企业无疑将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不可小觑的威胁我国中小企业如不能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会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机。

2.3.2.是我国不断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逐渐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市场经济就是由市场来决定企业的发展企业依靠竞争来获取自己的市场地位与份额。所以为了适应我国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国内市场走向规范化道路不管是国有企业或是中小企业都必须靠加强不易为竞争对手所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面临严峻市场挑战的时候处于不败之地。

2.3.3.是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非常多在这些企业当中一部分企业通过自身建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逐步站稳了脚跟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国内中小企业依靠模仿等手段快速地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不久便失去市场活力遭到市场的淘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可持续发展性差。而企业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要具备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特殊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正是这样一种能力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企业可以获得一种长期的竞争优势从而帮助自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

结论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社会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的萎靡不振必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我国中小企业在现今全球一体化的潮流中若要占有一席之地不被淘汰就必须从改善企业管理结构、吸纳技术型人才、重视企业文化等方面来培育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不适应或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吕国胜《中小企业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页

[2]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发展报告”《中华工商时报》2001-8-30

[3]王饶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及现状《商场现代化 》2011年第十六期

[4]田芬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见解》2011-12

[5]于艳玲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

[6]姚大云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经济问题》2002 年第4 期

如何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篇5

争力

摘 要:“财富管理”一直是近几年的高频词,随着面对转型的呼吁和发展趋势,又上升了一个新的热度。从最初踏入这个领域的国有商业银行,到现在基金、券商、投行、保险和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的加入,财富管理市场正在逐渐形成一个竞争激烈的大型生态系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更胜一筹,未来将会出现怎样的格局,本文将进行讨论。

关键字:财富管理 格局 提高竞争财富管理最早出现在欧洲,2007年以私人银行的形式正式入驻我国。它是指为高净值人士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以求达到保存、创造财富等目的。具体包括:现金储蓄及管理、债务管理、个人风险管理、保险计划、投资组合管理、退休计划及遗产安排等。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服务的升级,财富管理咨询、企业管理、机构管理等也逐步发展起来。

一、争夺财富管理市场的原因

一个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服务的财富管理市场,为什么会激起各大金融机构的激烈争夺,其重要性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融入资金的需要

资金是维持金融机构运转的血液,中国财富高度集中,以及高净值人群数量的攀升,得他们成为机构争夺的目标。我国是一个财富高度集中的国家,1%的人口掌握了近一半的财富。同时,根据《2012年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由2006年的36.1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118.5万人,预计在2015年将达到219.3万人。高净值人群总共持有的可投资资产从2006年的10.4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万亿元,预计在201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77.2万亿元。[1]

资金是金融机构生存的前提,对手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资金的竞争。高净值阶层人群的扩大和持有可投资资产的上升,集中了大量的财富。相对于众多散户而言,目标群数量少且集中了丰富的资源。因此,高净值人群成为了机构的必争资源。

(二)、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是流入资本规模较小。充足的资金有利于保持资本市场活力,增加买卖方的活跃度,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与整个宏观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完善资本市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必要条件,就是增加对资本市场资金的投入。

财富管理吸收的资金,主要是投入到资本市场,这符合了资本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各个金融机构,为了在未来的资本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也需要更多的参与到资本市场中去。所以,表现在财富管理市场中,就是资金的争夺。

* 东北财经大学刘赛赛金融学专业2012级研究生

以银行为例,存款业务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放贷,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消费贷款、私人贷款、房屋按揭贷款等等。然而,这些资金很少流入资本市场。银行现在大力发展的财富管理业务,以及最近允许开展的基金业务,都反映了银行逐渐向资本市场迈进的进程。为了保持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银行很重视财富管理的发展。

二、当前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期望

毫无疑问,财富管理市场蕴含的巨大财富,诠释了各个机构进行争夺的原因。只有了解整体的竞争格局,了解未来发展趋势,才能有的放矢,制定保持竞争力的策略。下面,将银行、基金、证券、信托、保险和第三方财富管理分别优劣势分析。

通过对六个主要参与者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的格局是:六国混战,变法强国。每个参与者都在积极的创新改革,绝对力量虽有差别,都有各自优势所在。

未来的形成格局应该是:一类是大而全的全方位财富管理机构,他们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满足客户的全部投资需求,规模效益对这类机构非常重要;另一类是小而精的精品财富管

理机构,他们可以满足特定客户的定制化投资需求。因此,介于这两类机构夹缝中的公司将举步维艰。[2]

财富管理市场,逐渐发展走向成熟,不仅促进了公众对财富管理的需求,更进一步的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优胜劣汰,才能筛选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发展模式。

三、如何提高竞争力

了解市场竞争格局之后,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下面主要从流程和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图1流程图

(一)、对流程环节的竞争分析:

1、产品是生命力

对于资产管理,产品是维持生命力的源泉,它提供了连接客户与资产管理者的桥梁,能源源不断的将资金从客户端运输过来。随着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增加,对产品的要求也逐步从单一到多层次、多样化,再到订制产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可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水平。

差异化产品竞争是未来必然趋势,提供自己特有的产品,维持差异化优势。先锋公司是以指数基金而闻名,不仅指数创新走在行业的前列,并且长期致力于降低费率;安硕系列一直以ETF产品著称,贝莱德在收购了安硕之后一跃成为ETF市场的龙头老大,占领市场主导权。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则是全球最大也是最出名的债券型基金管理公司。[3]

2、人才是生产力

财富管理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人才的专业性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产品创新和设计中,强大的人才队伍是必要的支持。在维持高端客户关系中,对于客户经理,专业服务必不可少,同时还需要其他能力,建立与客户更多的共同点。一些外资银行,他们的业务能延伸到第二代甚至更多,这与他们的专业性和高质量是分不开的。

不但要引进人才,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培训经费投入方面,外资银行更是不惜花费巨资,甚至将员工直接送至海外接受培训。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曾在台湾投入台币(对人民币为4:1)千万以上对员工进行营销训练。而之后的四、五年间,该银行在台业务迅速取得损益平衡。之后,美国银行将在台湾、印度及新加坡的消费金融业务以高价整体出售给荷兰银行(ABN AMRO Bank),获利多多。这一案例中,重视员工培训应是美国银行成功的重要因素。[3]

3、营销是业绩的前提

产品的营销在整个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吸收资金规模的大小,这将直接影响在资本市场的运作。能否在营销上更胜一筹,也是反映竞争力强弱的体现。

毫无疑问,银行巨大的网点网络成为各个机构争夺的销售渠道。特有的优势,提升了银行的定价权,当然,也促使了其他机构积极备战或寻找新的渠道。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网络营销逐渐成为一个受关注的营销渠道,它也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对于营销模式,也需要进行改进。以前的一锅端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业务扩展的需要。我们需要对客户进行细分,进行定位营销,才能提高效率。营销管理模式也需要改进,需要对不同的阶段进行分工,更加专业化,更加标准化。

4、客户关系维持是保障

对客户的维持,是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提高客户忠诚度,既能减少维持关系成本,也能带动客户的后续资金投入。这也是竞争力的体现。

维持好客户关系,一是提高信任度,二是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一般而言,大型国有银行拥有较高的信誉度,可以更好的赢得客户并且留着客户,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同时,提供专业化服务,这是机构实力的表现,也是在竞争中需要具备的必要能力。

从机构本身来讲,要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将服务理念做成招牌,做实理念。如同,一提到私人理财,就会想到瑞银财富一样,这就是长期的品牌效应。只有客户对此信任,才会愿意选择你,才会放心的投入资金。

(二)、策略上的竞争

1、在财富管理转型中抓住机会

我国的财富管理业,已经进入了转型期。转型期中充满了机会和风险,如何把握机会,顺应趋势,把握定位,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政策保障。在发展财富管理的大趋势下,证监会也适当放松监管,提供了更加有利发展的政策,需要好好利用和把握。比如,《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订,为基金公司向财富管理的转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和巨大的推动力,需要积极准备,以顺利完成转型。

资源配置。当前的财富管理市场,正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时期,也正是进行资源配置的一个最佳时期。根据竞争策略和长期预期,进行资源的配置,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竞争定位。转型中的胜出者往往具有自己特点,包括服务、产品、品牌等。突出自己的特点,进行准确的定位,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的任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精细,做精一个分支,都有可能成为发展杀手锏。

2、处理好混业经营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混业经营已经逐渐成为金融发展的趋势,它是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混业经营的发展,为资源的合理利用,资本市场效率的提高。经营过程中,也包含了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所谓的竞争,混业经营是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一种形式,它也是意味着竞争的激烈。所谓的合作,是指在混业经营中,不是每一个产品都需要机构自己生产、营销等,可以借助于其他机构的产品或其他渠道来实现,达到一种双赢的效果。每个机构都希望自己能竞争取胜,多分一杯羹,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然而,市场的复杂与环境的变化不会提供一个这样的机会,必须借助于混业也就是合作来完成。

混业中的合作与竞争,本质上是指达到双赢,既能进行优势互补,又能充分享受利益。正如信托与银行的合作,信托借助银行的庞大的网络进行销售,银行发挥优势并获取不菲的收益,两者之间既有竞争又能获得收益,也保持了各自的优势。以后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每个参与者很难做到面面俱强,所以,双赢或多赢是明智的做法。

3、升级业务,打造核心竞争力

财管管理市场,已经发展成基金、银行、保险、投行、证券公司、信托及私募等共同竞争的市场环境,拥有自己核心竞争才能保持一席之地。各个机构要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立足之本,同时,差异化竞争也为推动了一个健康的动态竞争的平台。竞争力包含多个方面,既要包括服务、产品、策略,也包括管理能力、团队建设。比如,威灵顿、富达锥体,专注于机构客户。

提升竞争力的同时,同时要加快业务扩展升级,对于私人客户,提升财富管理顾问服务,提供更加符合预期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能力的产品。同时,各大机构也意识到,各类社会基金,包括企业年金、养老基金、企业的资产管理业务,也逐步发展过来。这些刚起步的业务,也应该纳入未来重点发展规划之中。

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一个先进的现代管理系统,对于信息的整合、业务的拓展和财富的创造,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增添竞争中的优势,就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目前,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作用也被更加重视。花旗银行为了满足客户能实时看到自己的各种金融产品的价值,花费数千万美元对系统进行了升级,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整体发展战略中占的重要地位。

财富管理中,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开发;二是客户服务系统;三是营销系统。对于前两方面,我们已经在不断的完善和升级中;对于营销,是需要大力发展的模块。产品营销的重要性,决定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性。目前,很多机构也正在着手或已经开始拓展网络营销,信息技术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总结

财富管理市场在我国具有巨大的潜力,它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认证,也成为了各大金融机构争夺的焦点。面对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要占据一席之地,需要不断提升竞争力。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也能促进整体经济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012年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

[2]李先进,《向财富管理转型需把握四方面问题》,《上海证券报》。

[3]傅晓丹,《从海外经验看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7大秘诀》,新浪财经。

Analysis of competition pattern of Wealth Management Market and

how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Abstract:“Wealth Management” has always been the high frequency words in recent years,in the face of the the calling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pushed to a new heat.From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first into the field , to now funds,brokers, investment banking, insurance and third party wealth management agencies to join, wealth management market is

如何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篇6

市场竞争力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潮的涌现,农村金融市场中个人信贷业务特别是个人创业的资金需求日益庞大,也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业务拓展的重点。与同业相比,农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方面的竞争力还显不足。

据调查,造成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竞争力不足的原因有:一是我行个人助业贷款要求必须出具营业执照、纳税证明、婚姻证明等系列文件,多数客户认为手续繁琐,望而却步;二是我行对信贷资金用途进行严格监管,以确保客户资金用于生产或创业,但客户生产经营状况变化快,资金用途灵活多变,难以满足贷后管理要求;三是信贷产品创新及推广应用不够。邮储、工行等纷纷推出商铺抵押、商务循环贷款等个贷新品种,我行虽也推出了个人助业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但灵活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在基层行的推广应用程度较差。四是基层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按贷前调查和所需信贷资料的要求,办理一笔生产经营贷款所花精力数倍于一笔消费贷款,客户经理办生产经营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近二年,开发区信用社累计发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3亿元左右,总量较大大,而且出现不良占比叫小。可见个贷业务资金利率高、经

营方式活、业务联动强,只要抓得好,就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就提升个贷业务竞争力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品种创新。业务创新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需求和市场导向,创新业务品种,改进准入门槛、资料要求、办理流程、资金使用等要求,做到尊重客户、贴近客户,切合经营实际。如工行推广的经营贷款,只需提供足值房地产抵押,不限对象,不限用途。银行推广的商务循环贷款,最高期限可达5年,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是完善个贷业务经营机制。要让机构充分认识抓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的重要性,实行充分授权、整体推进、联动营销,带动个人业务的全面发展。加快建立和实施个贷中心、直销团队和独立审批人制度,提高办贷速率。改进贷后管理,对非客户经理人为原因造成贷款不良的实行免责,打消客户经理的营销顾虑。

三是加强个贷业务考核激励。对营业机构的绩效考核,应增强个贷业务比重,鼓励发展个贷业务,增强业务竞争力。对基层客户经理计价考核,应实行差别的计价方式,适度增大个人生产经营贷款计价得分,以调动业务营销积极性。

四是提升基层客户经理素质。对于新推出的个贷业务产品,要及时组织基层办贷人员培训,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同时注重提高客户经

如何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篇7

近年来, 我国的现代企业发展制度不断被建立、被完善, 但是一些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已经被经济市场所淘汰, 中小型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需要不断适应这个市场, 创新管理模式。中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 要想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要改变现有的经济管理模式, 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以及市场适应能力。由此可见, 经济管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甚至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1 中小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出现的主要问题

1.1 企业融资困难, 在发展时资金供应存在问题

我国现有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融资系统, 此系统较为独立且渠道众多, 但是即使是这样, 融资依旧存在困难, 这一点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讲, 造成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型企业在起步时规模较小, 而且为了运作需要向相关单位贷款, 结果造成自身负债过多, 市场竞争总面临着非常大的风险, 使自身的信用等级不断降低, 贷款返还信用不足;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缺少政府对其的支持, 因为很多时候, 中小企业需要的发展资金大都是零散的、经常的, 但是政府尚未提供专门的贷款机构, 企业需要通过银行或者其他间接渠道获取发展资金, 整个过程不仅繁琐且漫长, 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金融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 竞争不断加剧, 这使得企业同融资渠道产生摩擦, 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去影响[1]。

1.2 经济管理的方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要求

我国的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依托科技的进步, 使得我国中小企业逐渐扩大了自身的规模, 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经济管理时缺乏相关认识, 不够重视, 进而导致中小企业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一般采用的是粗放式管理, 盲目追加投资金额, 企图通过规模的扩大来创造更多的效益, 而对内部的管理有所忽视。这样的落后管理无法让企业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 更重要的还会阻碍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的提升, 让企业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地位。

1.3 人才匮乏, 管理者良莠不齐

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 我国有些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人才队伍的建设存在问题, 主要的问题在于:自身的专业技能不足, 对管理的真实内涵缺乏认知, 更缺少实际经验;人才管理方式落后, 对员工的管理放之、任之, 未能形成完整的人才管理体系;管理人员在进行选拔或提升时, 存在着“关系户”问题, 很多员工都是靠关系入职的, 这样的非专业化管理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产生阻碍, 进而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从工作者的角度出发, 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很多员工无法踏实工作, 而且企业缺少专业化的技能培训、知识教育等。很多员工都是在入职之后, 草草上任, 这样会使得人才队伍良莠不齐, 水平不一, 降低了工作的实际效率, 无法真正实现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

2 通过经济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

2.1 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推动国民经济进步

中小企业在我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更是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的基础动力。在市场竞争中, 中小企业才是真正的参与者, 它会反映出经济本身的分散化或者多样化等特点。它的快速发展会为大企业提供更为规范化的市场, 相关成本的节约降低了市场交易的风险, 提高了利润值。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逐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我国现如今还处在一个人口数量相对较多, 工业化水准较低的发展阶段, 虽然城市化的完善与发展能够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但是社会上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却在翻倍增加, 这就会导致就业压力的不断膨胀, 严重威胁到经济的稳定性发展, 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与团结。而中小型企业本身就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它对就业者的吸引力极强, 它所吸纳的社会就业量甚至要大出大企业十倍之多, 这能够有效地整合社会上的人力资源, 让人才充分涌流, 同时对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2 提高地方经济水平, 增加相应的财政收入

我国近几年的城市化发展脚步不断加快, 工业化水准不断提高, 但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却在逐渐增大, 现在的中国已经开始对农村进行扶持, 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中小企业很多都是乡镇企业, 它们在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同时还为提高了地方的财政收入, 尤其对三农发展、城乡统筹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2.3 推动技术的不断创新, 让原有的经济市场活跃起来

现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模式, 由此可见, 现在的科学技术以及知识储备对市场经济来讲至关重要,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关键地位。中小型企业本身具备灵活、高效等特点, 而且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还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技术开发与改革意识等, 这对活跃市场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这也应是国际技术发展的载体所在[2]。

3 提高中小型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的有效策略

3.1 不断完善并创新原有的经济管理方式

要想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力, 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关键就是要合理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企业的发展体现出一大特点那就是信息化, 企业都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提下不断进行创新, 因此中小企业在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时必须要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准。简单来讲, 就是采用科技管理等方式建立起具有统一性、联合性的经济管理系统, 保证企业在做出决策时, 相关的决策内容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及时传达给各部门的员工, 从而进一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与准确度。尤其面对政府、企业时, 必须要加强信息共享, 提高信息管理能力, 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帮助企业的领导者正确传达命令, 施行科学、完整、全面的决策, 促使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保持一个健康发展的态势。

此外, 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 要想提升市场竞争力, 就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改革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 争取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统。企业管理者要深刻了解管理理念, 将科学的管理模式贯穿到企业发展当中。首先就是要加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 定期对管理执行力、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其次要对人才进行邀请, 结合自身特点, 利用人才优势建立起人才管理体系, 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2 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第一, 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者必须要时刻存有创新意识, 不断提高学习意识, 让自己能够在企业发展中获得综合素质、管理技能等方面的提高。

第二, 中小企业必须要定期让企业内部管理者参加管理能力培训、职业经理人培训等课程, 让企业的中间力量与上层力量能够不断提高。最终让企业通过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 提高市场竞争实力, 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3.3 创新科技, 利用科学技术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

第一, 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 树立起“科学发展”理念, 对科技的运用要高度重视。可以适当地加大投入, 保证科学技术的完善性, 利用先进生产技术,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二, 树立起品牌营销观念, 在使用高科技手段为自己打造产品时, 要保证自身产品具备一定的差异性, 顺应市场的真实需求, 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 经过时间的历练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总之, 利用科学技术、产品品牌能够有效地开拓市场, 积累目标群体, 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

3.4 拓宽企业原有的融资渠道, 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助力

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我国政府需要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 放宽政策给企业融资。政府可以利用贷款援助形式, 从收入中抽取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同时, 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形式。相关政府还可以将发展专用基金或者其他形式的基金当做是中小型企业专门基金, 此类资金可以被当做扶持手段提供给各类中小型企业。除此之外, 还要不断鼓励银行要尽可能低放宽融资渠道, 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贷款条件, 帮助企业正常发展[3]。

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要想突破瓶颈毫无疑问地要坚持创新理念, 找到适合自己的、具有独特气质的发展模式, 在面临市场竞争给予的压力的同时, 要不断汲取知识, 合理利用市场资源, 保证自己的企业进入到良心循环的状态中。只有这样, 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模式, 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水平,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摘要:中小型企业作为我国经济成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更新自己的管理意识, 做到与时俱进, 才能在市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 从而为生存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小企业,经济管理,市场竞争,有效策略,相关分析

参考文献

[1]邹宛言.提高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策略[J].科学与财富, 2014 (1) :36-37.

[2]于淼, 田密, 史明月.浅谈提高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策略[J].华人时刊, 2014 (9) :87-89.

如何提高中小出版社竞争力 篇8

中小出版社的困境与优势

(一)中小出版社面临的困境

1.中小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中国出版业进入“大船”时代或“资本运作”时代的时候,众多中小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更加明显。市场竞争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作者资源、营销和人才。现在,资金短缺、知名度低、规模小、经济效益差是大多数中小出版社的共同难题。除了要与国内出版社竞争,中小出版社同样也面临国外出版社的竞争。面对动辄几十亿的外国集团,力量弱小的中小出版社能抵挡得了吗?

2.国内二渠道间接介入出版业,给中小出版社带来了竞争压力。如今,国内二渠道间接介入出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各种图书营销公司实力日益壮大,或多或少影响中小出版社的生存环境,而且它们与大社合作的可能性大于中小社。

3.中小出版社的整合能力相对较差。由于中小出版社的人力、财力相对较弱,导致其整合能力相对较差,在立体化操作上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中小出版社的相对优势

面对来自国内、国外的竞争压力,只要应对得当,中小出版社的种种劣势是可以转化为优势的。出版业是一种头脑产业,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人力资本是出版社最重要的财富,编辑人员、发行人员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是出版社生存的首要条件。

1.决策与应变迅速,经营机制灵活。中小出版社机制相对灵活,对出版方式、出版资源等因素的选择和调配,对市场信息作出及时灵活的反应,从而可以缩小或弥补与大社之间在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在突出专业特色方面,做得可以比大社更好。另外,中小社人员较少,更易内部沟通,企业的发展战略易于被全体职工认同,在经营决策上更加快速,应变能力较强。

2.善于满足多层次、多样性的图书需求。中小出版社的业绩和效益与职工个人利益的联系比大社更加紧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编辑、发行等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在满足读者多层次、多样性需求上,中小社有自己的优势,中小社可以在这方面多下工夫,发挥自己拾遗补缺的作用。

提升品牌竞争力

(一)打造品牌

中小出版社虽然规模小,在资金及人力资源等方面不如大社,但同样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中小社可以集中优势力量,走小而专之路,在一两个领域内做强,做出自己的图书品牌,继而上升为出版社品牌。如立信会计出版社,作为出版会计与财经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历来重视品牌建设,并将出版重点始终放在专业教材上。“立信会计丛书”、“立信财经丛书”等图书的品牌和出版社品牌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同。

(二)找准市场定位

由于出版社所处的外部环境、地域以及自身条件的差异,不同的出版社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中小出版社应客观地认识和利用这些优势和特色,在“特”上做文章。创造品牌的前提是要有目的地策划选题、策划市场、策划适合自身资源的特色产品。图书产品要始终贯穿品牌观念,包括在装帧设计的风格、色彩、标识等方面,要按品牌要求运作,不断积累,提高市场认可度。市场一旦定位以后,就要专一,深度开发同类选题,力争“你无我有,你有我专”。因为专业,别人想介入竞争不太容易;因为专业,相对市场不大,别人可能兴趣不大。坚持市场定位,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小社必须寻求市场的差异化,以“专、精、特”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发展的核心应是质的成长,而非单纯规模的大小,通过提高品牌竞争力来提高核心竞争力。

提升品牌竞争力,还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书号资源,为品牌营销奠定基础,增加出版社的无形资产,有助于销售业绩的提高和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

以市场为先导,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中小社如何面对市场竞争,除了上面提到的提升品牌竞争力,转变经营理念、调整经营战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小社的经营不能完全套用大企业、大集团的模式,而应该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多元化战略。

(一)市场为先导的特色经营

出版社要走特色经营之路,首先,要把握图书市场的特性。在满足多层次需求、开拓多种类型市场方面,中小出版社有自身的特长,至少还有生存发展的余地。如立信会计出版社,在教材出版上有明确的选题思路,即以高等教育为主,以中职教育为辅;以学历教育为主,以社会培训为辅,尽可能多层次、全方位开发会计、财经教材类选题。市场定位和出书特色一旦形成,出版社的形象就基本确立。

其次,要重视市场调研。一些中小社在这方面工作做得不够,市场意识淡薄,没有系统地开展市场调研,没有有计划地收集市场信息。想要确立图书特色,不能主观、盲目地随意选定出书方向,应对市场容量、潜力、走势进行科学的判断和预测,这样才能形成独有的特色,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再次,在出版方向的确立过程中,要认真分析自身所处的区位、作者优势、编辑优势、市场开发能力等,扬长避短,以市场为先导,以自身的优势为依托,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营战略。

(二)善借外力、适度扩张

中小出版社虽有扩张与发展的愿望,却不能施展。此时适当地借助外力就很重要,使外力为我所用,化外力为内力。

大多数中小社都感到编辑力量不足,而且编辑人员结构也不合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对本社的编辑定位,编辑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开发选题,组织稿源、质量把关,可以将文字加工、校对之类的任务外包出去。出版社可约请一些社外的特约编辑、校对来承担这方面的工作。社内的发行人员数量也不能太多,可以更灵活地开展自办发行。在发行上加强代理协作,把更多精力放在与代理商打交道上,可以选择一些二级批发商,建立互利协作关系。另外,可以与一些合适的书商、图书工作室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壮大自己的力量。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

中小型企业如何运作农村市场 篇9

农村市场,被大小企业赋予了很大想象空间,已被认为是企业在国内的下一个主战场!许多大品牌企业早已重视并开始了在农村市场的开拓,家电下乡、手机下乡、汽车下乡等,下乡运动如火如荼,各路厂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希望能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中,为自己打开一片广阔的大市场。农村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小型企业面临大品牌企业市场空间的不断挤压,面对竞争对手更加激励的竞争,面临农村市场运作中的很多困惑和问题,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来讲,究竟应该如何来运作与管理农村市场呢?

一、农村市场的特点

1、从客观的市场容量来看,庞大的农村人口数量为各行业提供了广阔市场。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总数为12.5亿,而居住在乡村的有超过8亿,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64%,8亿多的农村人口组成了2.4亿个家庭,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将激发起农村消费的热潮,所以,农村市场需求基数非常庞大。

2、地域广阔、网点分散、管理难度大。全国2861个县,40000多个乡镇,厂家若想精耕细作的话,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开发难度;另外由于农村市场交通不便,市场终端网点分散,单店销量较低等原因,销售费用相对较高。

3、区域差别大。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区域的气候、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经济状况等差别巨大,如:沿海地区气候湿润,消费者希望膏霜油性要小,内陆地区气候干燥,消费者希望膏霜油性要大;企业要区分对待。

4、信息不对称。由于厂家宣传推广少,信息闭塞,消费者教育缺乏,辨别能力弱,导致在购买时对产品的价格、材料、功能等信息严重不对称,厂家在销售产品时相对较容易说服消费者购买。

5、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假冒名牌产品现象尤为严重。

6、金融危机总体上来说对我国广大农村影响不大,农村的消费能力受到的冲击更是有限。在我国的影响目前主要表现在股市暴跌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其威力还不足以对广大农村市场和农村消费力构成威胁。

二、农村市场的消费特征

1、消费感性:由于许多行业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一二级市场,忽略了三四级市场,导致三四级市场竞争较弱,消费者教育没有完成,产品信息也不对称,许多消费者并不了解产品的真正功能和特点,总是凭借对产品外观、其他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和现场人员的介绍等做出购买决策,缺乏理性的购买思考。

2、品牌弱化:由于众多厂家没有进入三四级市场,对这类市场缺乏宣传和推广,使消费者基本没有品牌观念,厂家的宣传推广活动也是局限在一二级市场,基本没有大众传播,导致这类市场的消费者品牌观念弱化,品牌的影响力有限。所以农村市场的消费偏于人情消费、口碑消费、攀比消费、节假消费、集中消费。

3、偏重功能性需求。要求产品价格低、实用、操作简单、耐用,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

4、农村市场消费特点与城市消费特点比较:

城市消费者 农村消费者

品牌意识 强,不轻易转换品牌 弱,选择品牌较随意

消费观念成熟度 成熟 不成熟,容易被引导

价格敏感度 不太敏感 很敏感,喜欢讨价还价

获取对比信息 较多 较少

购买意图 功能性+产品概念+服务 功能实用性为主

消费者个性 突出个性 从众心理

三、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现状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品牌上不具有品牌优势,无论是渠道品牌还是大众品牌与大企业相比都不具有优势,

在产品价格上由于规模限制,无法做到低价位竞争,但也无法以品牌价格销售,因此在价格上往往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

在产品品类上,以常规普适产品为主,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相对利润较低,但又往往没有能力进行新技术或新品类的研制开发和投入,在产品品类竞争上不具有竞争优势。

在人才使用上,中小企业相对有限的资源无法有效的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加盟,而人才是保证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在资金实力上,一般中小型企业根本没有充裕的资金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人才的引进、品牌建设和网络建设上,更没有象西门子进驻中国市场五年后才开始盈利,宝洁进驻中国市场八年后才开始盈利的实力和魄力,对于目前高度竞争的市场而言,没有资金保证就等同于没有充分的 。

营销推广上总是跟着感觉走或是跟着别人走,缺少计划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电视广告、价格战、买赠等等,陷入“怪圈”,疲于支撑。

四、中小型企业运作农村市场的难点

相对于城市市场而言,农村乡镇市场是一个全新的经营环境,对于大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来讲的确存在一系列的经营难题。

1、区域广,市场分散,终端零售网点数量庞杂且单点容量小,单独开发不经济。以河南省为例,全省共有110个县、1907个镇、6000多万农村人口。如此分散的市场背景下很难有效配置资源、以确保正向的投入产出。厂家面对业务人员数量少、市场资源和费用不足等现实,表现出来的是市场开发乏力。

2、品牌辐射力受限,品牌传播难度过大,易被杂牌冲击。在农村市场,哪个企业的产品铺货率高、消费者随时看的见、在终端的宣传力大、老板主推,那么它就是“名牌”。如在浙江市场,吉德、金鱼洗衣机销的很好,在洛阳市场,中日洗衣机也销的不错。

3、季节性强,单店流量小,管理维护难。如很多农村家庭一般等到秋收以后或家里的人外地打工回来有钱的时候才消费,还有对于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更是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再比如很多农村市场有乡镇大集,很多商品平时不怎么卖,只有大集时卖的好等等,这些市场的特点导致厂家在网络的管理维护上难度很大。

4、渠道发育滞后,终端老板经营水平不高,协同成本比较高。乡镇市场的分销客户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民依靠自然的市场需求机会逐步发展起来的,以“夫妻店”居多,市场业绩大都是通过自然销售实现的,市场操作经验相对匮乏,并且经营意识陈旧,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注重现实短期利益,导致厂家的一些操作思路在终端不能有效实施。

5、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难以有效组织。由于乡镇市场地域分散、消费零散,物流配送费用相对高昂,经营乡镇市场的一个很大难题是物流配送体系所面临的巨大成本挑战,对于厂家,乡镇市场的物流配送很难独自完成;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也要考验厂家的实力,建的售后服务点多了成本高,少了必将影响品牌的信誉度。

上一篇:幼儿园项目课程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追寻成长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