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2024-10-21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精选13篇)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篇1

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略了学生思想教育的渗透;常常只注重了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只注重了“教书”,而忽视了“育人”。这种“重教书,轻育人”或是“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目前在许多小学,尤其是较落后的农村小学普遍存在。

“教书育人”是党和国家向每一位教师所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位教师必须遵守的职业要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认为:“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当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在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全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各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教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由此可见,小学德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而且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因此,以“教书育人”为主要任务的教师和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首要阵地的学校,完全没有理由忽视德育。不仅不能忽视,而且还应将它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小学德育纲要》还指出:“各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最日常的途径”,这就是说,各科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承担着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任务,而这一任务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每位教师的肩上。

可是,目前的德育现状却十分令人堪忧。现在许多学校根本未把德育放到与智育等同的位臵上来。在每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学校对德育只是稍加要求,至于德育怎样进行,进行得怎样,却很少作过严格具体的要求,有的学校甚至从未要求过。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学校为了统一检测教学成绩,竟将以进行德

育为主要任务的思品课也列为统考科目,片面地以分数来衡量思品课的教学成绩。而这种做法却导致了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分数,在思品课上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局面。可想而知,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方法,这样的“德育”,如何才能出效果?如何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通过对目前德育现状的深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三:

(1)应试教育的余毒。这几年来,国家教育部门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余毒还很深,很多学校和教师的思想观念还未转变,应试教育之风在某些地方依然盛行。在这种传统教育体制弊端的影响下,使学校和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智育,忽视学生的德育;只片面追求学生的分数,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只记得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忘了向学生渗透德育。这种情况必然导致“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

(2)学校对德育的认识不够。目前,许多学校对德育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不够充分。现在很多学校以狠抓教学质量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大力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学生的德育。他们甚至认为德育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上没有智育来的实惠,而德育只须走走形式,装装样子喊几声就可以了,无须费尽心机影响教学。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思品课一直都被视为“副课”,而在所谓“正课”的教学中,也从未要求渗透德育。

(3)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狭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进行德育的意识较为淡薄。除思品课外,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基本上很难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内容,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在“主课”中向学生渗透德育会耽误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教师将传授知识视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渗不渗透德育无关紧要。而我们在评价一节课时,也从未把德育列入评价体系中,只是片面地以“知识传授的如何”来衡量这节课的好坏。

以上种种原因便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只剩“教书”而无“育人”了。

另外,还有诸如家长、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面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这诸多原因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从而导致了“重智育,轻德育”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将从何谈起?这不得不令人产生怀疑。

人们常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德育的重要性。因此,学校、教师、家长及教育主管部门都应对目前的德育现状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应相互沟通,同心协力,采取相应对策,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从思想上根本转变“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思想,从行动上坚决摒除应试教育的余毒。在实际教学中,学校要把德育放到与智育同等重要的位臵上来,做到“五育并举,德育先行”。教师要增强育人意识,有意渗透德育;寻找结合点,有机渗透德育;组织活动,积极渗透德育;树立好自身形象,榜样渗透德育。把“教书”与“育人”放到同等重要的位臵上,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做到“教书”时“育人”,“育人”中“教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的培养的正确方向。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篇2

一、重形式、轻实效——现代德育的严重不足

在传统应试体制的冲击下, 现代德育已形成教师空洞说教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固有教学模式。德育既没有发挥其自身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教育意义, 又造成了自身课程的被动性, 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道德提升作用。深究原因, 传统的德育只是片面重视书本道德教育, 并未将其纳入实践活动。德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只是一种填鸭式的道德“说教”灌输。在诸多的约束规范理念指导下, 德育将教育者视为德育的唯一主体, 而将受教育者视为一味被动接受的客体。这种主客二分式的德育理念, 其实质来源于西方“身心二元论”, 即将人的肉体划分到物的世界, 将人的精神划分到精神的世界, 肉体和精神是两个独立存在的实体。教育者被视为主体, 受教育者被视为客体, 主体永远都是主体, 客体永远只是对象, 不是内在的紧密联系, 而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维系, 使得德育陷入到主客二分地尴尬境地。然而, 正确的德育是与物的世界截然不同的人的世界, 故德育只能用人的方式去把握和对待。正确的德育应该是关注人的生命, 立足于人的生命, 并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有意义的社会伦理活动。马克思曾把道德称为“实践精神”, 那么, 德育就离不开人亲身践履的实践, 离不开身体生命的在场、参与, “道德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之中。”实践是道德生成的前提和基础, 是道德不断向前推进的动力, 是道德进步的坐标和尺度。因此, 正确的德育应以个体生命存在为前提, 视个体与他人都为主体性存在, 在双方的互动“对话”中进行。德育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世界, 任何德育都是关于生活的德育, 任何德育实践也都是为人更好地生存于世服务。在德育实践过程中,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相伴而生、相辅相成。这个过程不仅包括德育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反映, 而且亦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即德育主体间的交流与对话,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将思想品德的“他律”转为“自律”。

二、现代大学德育的真正价值所在——“育人”

“育人”源于传统儒家“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在儒家“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中, 并未教条地将教育理解为“主客二分”的固化模式, 相反, 它直面人的生命、注重人的生命存在。视德育为我与你共生共享, 你我都是主体性存在, 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这种存在模式既承认个体生命存在的前提, 同时, 又视主体存在辩证统一。譬如, 孔子德性教育的出发点是即“礼”的教育, 这种教育强调从身体生命开始, 有身体生命的在场、参与, 即所谓的六艺之教:礼、乐、射、驭、书、数。就“礼”的教育而言, 孔子教导人使用符合礼仪的语言表达自己, 以合宜的方式进行饮食、穿衣、行走、站立、坐卧及与人交流。这种德育教育的方式, 使人不仅能够以语言观念, 亦能够以自身的身体动作投入更大的社群, 从而与他人进行更为有意义的交流。在和谐的交流氛围下, 使人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德育臻于生命本身而发挥其作用。

三、“育人”而非“教书”的理想途径

首先, 是在实践中学习。孔子所强调的“学而时习之”是一种“身实习之”, 故可以看到, 孔子在日常学“礼”的过程中, “食不言, 寝不语”, “寝不尸, 居不容”, “席不正, 不坐”, “问人于他邦, 再拜而送之”。孔子的学“礼”精神贯穿了生活的角角落落, 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这种在生活的境遇中所进行的实践学习, 使得孔子的教育是一种回归人本身的现实教育。不同于今人一味的书本教育, 孔子的这种教育能够提供给人们现实中展示自我的平台,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增强学习者的自信。

其次, 是“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的“因材施教”。现代教育理论观点颇丰, 但在实践中却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千篇一律地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为客体;学生为主体, 知识为客体的模式, 对学生进行着“填鸭式”灌输教育。而对于此,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对学生“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 意即必须“听其言”, 知其人, 把握其特点进行施教;其次是“观其行”, 即把“言”与“行”合二为一, 来进行考察、了解学生个性及特点, 进行施教。再次, 对智力发育水平有差异的学生进行适合其个体水平的教学方式。例如, 《论语·阳货》中孔子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 将学生分为三类“上智”、“中人”、“下愚”。面对众多学生, 孔子熟知“闻一知十”的颜回, 熟知“闻一知二”的子贡, 在教学过程中, 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使其在自身实践基础上尽快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生。所谓“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孔子学生中, 有好“仁”的颜回, 有喜“勇”的子路, 有爱“商”的子贡, 有好“政”的冉求。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喜好, 分别设立德、言、文、政四科, 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地发挥, 正如朱熹所言, “孔子教人, 各因其材”。

最后, 是“自行束修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 的“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 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 而孔子开办了“学移民间”之先河。在今天, 对孔子的“有教无类”可以宽泛理解, 即无论是笨拙或聪明、富人或穷人, 都应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享受平等的学习、深造条件。这一教育公平原则, 是教育机关起码的职业责任, 是坚持教育道德的表现, 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是培养人才的根本保证。

四、结语

走笔至此, 在传统儒家“育人”而非“教书”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中, 每一个生命体在教育面前平等、公正、生机盎然, 教育的终极意义体现为一种生命“对话”。的确, “平中方能见奇”。面对现代德育危机, 传统儒家“育人”而非“教书”之理念, 一语道出德育本身的题中应有之义, 更为现世提供了一条回归人本身的德育健康发展之路。

摘要:现代德育重形式、轻实效已显出严重不足, 因此, 如何突显其应有实效, 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追溯传统儒家教育理念, “育人”而非“教书”提供给了现代德育正确的价值导向, 成为现代德育培养的最佳范式之一。

关键词:育人,人本主义,对话

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篇3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既突出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渗透德育教育的因素,是每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依据学科特点,挖掘德育因素

任何一门学科都蕴含德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突出学科重点的同时,找出德育的相关内容和良好素材,寓德于教。例如,语文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教师可通过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讲授《文天祥》这篇课文时,可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如:文天祥被元兵俘虏以后,丞相博罗召见他,“使跪,天祥曰:‘南人不能跪。左右或牵头,或孥手,或按足,或以膝倚其背,卒不跪。”其中,“牵”“孥”“按”“倚”四个动词十分传神地表达了元兵对文天祥的威逼与强制,而一个“卒”字,又十分恰切地表现了文天祥在强暴面前自始至终威武不屈的坚强品格。至此,文天祥那种忠于祖国和人民、宁可献身也决不投降的伟大爱国精神就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学生心中会自然地升腾起一股浩然正气:古人尚能如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又怎能不肩负起祖国的重任,把青春年华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呢?这样,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分析,使学生慢慢品味,从而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二、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进行德育渗透

进行德育渗透,不能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思想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用真挚的情感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塑造。例如,物理老师、化学老师可以从噪声污染和燃放鞭炮造成大气污染的角度启发学生爱护环境,遵守国家的法令法规,树立公德意识;历史老师可以用历史人物的典范作用来激励学生正直、善良、是非分明,恃强凌弱可耻,扶弱救危光荣;礼仪老师则启发学生做人要讲究文明礼貌,学会关心,学会尊重;音乐老师和语文老师可以从教材中挖掘美育因素,激发学生的美感,陶冶性情,净化灵魂,做一个情趣高雅、品质高尚的人。

语文课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杜宣的《井冈山散记》中巍峨挺拔的崇山峻岭、叶圣陶的《游了三个湖》中旖旎秀丽的湖光山色、冰心的《樱花赞》中瑰丽诱人的樱花胜景、黄河浪《故乡的榕树》中对故土乡亲的深情眷恋、魏钢焰的《船夫曲》中献身革命的壮丽人生、《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睿智辩才……这些无不显示出扣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学生通过理解、品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激发出热爱生活、乐观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理体验。“久熏幽兰人自香”,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达到塑造学生完整的健康人格的目的。

三、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实践表明,利用活动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加强自身修养,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多角度、多方法地组织各种活动,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物理老师在组织实验时,首先要教育学生爱护实验仪器,维护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其次,强调学生之间要团结协作,促进学生热爱劳动、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语文老师可利用学科优势,组织学生办手抄报、讲故事、记阅读笔记、写心得体会、即兴演讲、主题征文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生活。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认识的提高、情感的激发、行为的磨练,逐步将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正确处理好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篇4

领导与管理是两个概念,但其原因并不是大多数人所想的那样。当领导并不神秘。它与“领袖魅力”或其他一些怪异的性格特征无关。它也不是被选为领导的那几个人的事。领导并不一定比管理更好,或者可以取而代之。事实上,领导和管理是两套各司其职而又相辅相成的行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职能和活动,在一个日益复杂

和变化多端的商业环境中,好的领导和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今天,大多数的公司都处在管理过度,而领导不足的状态中。他们需要加强行使领导职权的能力。成功的企业并非坐等领导的诞生,他们积极寻找具有领导潜力的人并把他们放在一个能开发他们这种潜力的位子上进行锻炼。实际上,经过仔细的挑选、培养和激励,有很多人能在一个企业中扮演重要领导人的角色。

领导补充管理,但不能取代管理。公司在提高领导能力的同时,不应忘记即使有强有力的领导,但管理薄弱的话,效果也不会更好,有时候甚至比管理得当而领导不力更糟。真正的挑战是把强有力的领导和强有力的管理结合起来,并且相互制约。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同时做到既善于领导又善于管理的。有些人具有成为优秀管理者而不是优秀领导人的能力,而有些人又正好相反。精明的公司珍惜这两种人,并努力使他们成为自己中的一员。但在培养高级行政人员的时候,个人不能既管理又领导这一点恰恰被很多公司忽略掉了。他们试图培养一种兼领导与管理于一身的人。一旦了解了领导与管理的根本区别后,各公司方可以开始培养其高层人员同时向两方面发展。

管理是有关处理复杂事物的概念。它的实行及工作程序很大程度上是二十世纪一个最重要的发展:大公司的出现。没有妥善的管理,千头万绪的企业很容易弄得一片混乱,威胁企业的生存。而得当的管理则给企业带来秩序和连贯性。

而领导,比较而言,是有关处理变化的概念。领导在最近几年变得如此重要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商业世界变得更具竞争性,更加变幻莫测。技术更新加快,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市场开放,资金密集型企业生产能力过大,石油卡特尔的不稳定,不良债券的袭击以及劳动队伍人口统计上的变化等等都是导致这种变迁的原因。其结果就是:走过去的老路子,或者在此基础上前进一小步,都已不再是成功的准则。在新的环境中企业要生存和有效竞争,越来越需要作重大调整。变化越大住住就要求更加强有力的领导。

想想在军队中的一个简单例子吧。和平时期的部队只要最高级将领领导有方,再加上各级行政管理得当,住住就能生存下去,然而战争时期的部队却需要从上到下各级有力的领导。还没有一个人指出过怎样管理士兵进行战斗,必须领导他们战斗。

管理与领导的不同功能——处理复杂事物和处理变化。这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活动。两套行为系统都包括决定该做什么,建立能完成日程安排的人员及关系网,然后再保证那些人确实在做事。同样的事,但管理和领导却有不同的行事方式。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篇5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未将合规风险管理摆上应有的重要位置,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比较淡薄,普遍存在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的现象。金融企业往往把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务和经营目标,注重市场营销和拓展,忽视业务的合规性管理,有些营业机构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加大了银行合规经营风险。这对业务健康持续地发展十分不利。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发展并获得效益是我们一切活动的根本所在。但发展、效益总是与风险共生相伴的。因为与其说银行在经营货币,不如说银行实际上是在经营风险,银行就是凭借高超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艺术来获取远比一般行业要丰厚得多的收益的,银行的每一项业务都是伴随着对风险的分析、评判、监控、转移、分解等处理方式展开的,风险始终伴随市场而存在,要开拓市场就必然要承担风险。

风险防控和业务拓展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互为表里的。银行就像一辆行驶中的汽车,道路状况是银行的经营环境,刹车和方向系统是风险控制和管理,车速是业务的拓展,只有在刹车和方向系统状态良好的情况下,驾驶员才能提高车速并安全行驶,否则就很有可能遭遇颠覆的后果。

从另一个角度看,风险是结果的不确定性,是结果对期望的偏离,没有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业务拓展带来的收益将是不确定的。财务报表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变得好看,但经营成果实际上处于不确定状

态,埋藏着风险隐患,一旦引发,今日的盈利明天就可能变成亏损,甚至带来灭顶之灾。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就是最好的明证。因此,我认为,在没有有效的风险管控的前提下,任何业务拓展都是盲目的,是一种赌博,走上的可能是一条不归路。

其次,我们应该懂得,风险管控本身就寓于发展的范畴之中。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风险管理水平高的银行将在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上获得优惠待遇,对风险加权资产的资本覆盖要求减低,这样银行就有更多的资本去进行业务拓展;反之,若风险管理能力达不到监管要求,则必须缩减业务范围或规模,以增强经营风险的资本保障能力。

管理学上有一个水桶原理,围成水桶的所有木板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着水桶真正的盛水容量。对于邮储银行而言,与国内外先进银行比,我行在营销渠道、技术支持手段、品牌知名度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和手段、风险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比较而言,后者的劣势更为明显,这恰恰是对我行发展起关键性制约作用的那块最短的“木板”,决定着当前能够打造的“水桶”的容量。

再者,我们应当理解,现代意义上的业务拓展不仅表现为量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其质的方面,量即使没有增加,但质变好了就是发展。风险控制的主要落脚点就是要抓质的方面。如果在业务拓展的同时不注重风险控制,市场拓展就不能保证是有效的增长,增加的部分相当多地就会变成不良资产,业务规模越大,损失越多,包袱也就会越背

越重,使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家底不断被侵蚀,从而失去发展的后劲。

此外,需引起我们重视的是,风险管控是银行无形资产价值的重要构成因素,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高超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增进

银行稳健、安全的形象,提高信誉度,吸引潜在的客户,促进业务的拓展。最近发生的小额信贷业务被停牌的事件就值得我们深思。假如,贷款追不回来,逾期率居高不下,我们银行损失的不仅仅是收益利润,更致命的打击是银行在社会公众中稳健经营的形象大受影响,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受到怀疑。试想,有谁能放心地把钱存到我们银行来?又还有谁愿意使用我们银行的其他业务呢?那么,我们原来雄心勃勃的业务拓展计划就会落空。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篇6

郑功成

《 人民日报 》(2016年11月01日

07 版)

在我国,国计民生是一个固定词组,它把国家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古代先贤孟子“民为贵”的思想突出强调了民生维系天下安危,并将其作为最高道义责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一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将国家发展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彰显了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治理发展进步的方向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关系的真谛。

我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已形成良性循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下了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目前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约8000美元,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持续大幅改善,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城乡居民生活正在总体小康基础上奔向全面小康。但毋庸讳言,过去一段时间,在社会财富分配与公共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失衡问题,突出表现为居民收入增速曾长期低于GDP增速,收入差距有所拉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扭转,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呈现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

这突出表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在结构优化、提质增效中稳步向前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在经济新常态下持续提高。在教育领域,通过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加快发展民族地区与乡村教育以及健全对困难学生的援助制度,不断提高教育公平性。在就业领域,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近3年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均达1300多万人,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在收入分配领域,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基本持平,2014年、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GDP增速,社会财富分配向民生倾斜。在社会保障领域,低保、养老金、医疗保障水平等持续提高,养老服务、残疾人保障等社会福利事业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在生态环境领域,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被摒弃,环境恶化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近4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虽然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但民生改善的幅度不断加大。由此产生的一个良性结果就是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内需的贡献率达到110.4%,同比提高14.5个百分点,成为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最大引擎。这正是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

澄清关于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认识误区

当前,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澄清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有人认为,做大财富蛋糕可以自动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应放手让市场自发调节;政府增加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是对经济发展的不必要干扰,对经济发展有害无利。这种看法似是而非。事实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不会自动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一些国家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 2 陷阱”,主要原因并不是财富增长或财富积累不够快,而是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未能处理好财富分配问题,导致民生领域问题重重,最终丧失了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这启示我们,唯经济增长的发展取向虽然能在一个时期带来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但会导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进而引起经济结构失衡、社会矛盾激化甚至社会不稳定,最终又会损害经济增长。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既发挥好市场的作用,提高效率;又发挥好政府的作用,维护公平。

误区二:有人把民生问题等同于温饱问题,忽视了人民群众对于改善民生的美好期待和迫切愿望。应当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的。比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现在则习以为常。又如,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3.4%上升到2015年的40%,教育事业发展之快在当今世界无出其右者,但人们对教育公平、素质教育、全民教育等的呼声仍在日益高涨。再如,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创造了全球最多的就业岗位,数亿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和城镇居民,但人们的就业需求全面升级,不仅要求增加就业数量,而且追求有体面、有尊严的就业。可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我国已进入民生诉求全面升级的时代。如果抱着民生工作就是解决吃饱穿暖问题的陈旧观念,就会对民生诉求麻木不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并将这一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误区三:有人认为,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互相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前应防止患上欧洲国家的福利病。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首先,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我国社会福利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只要把握好经济发展与 改善民生的关系,就不会患上所谓“福利病”。其次,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并非不可兼得,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例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社会保障改革滞后,曾经出现过众多退休人员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的现象,结果导致社会不安全感上升、消费不振、企业库存增加。1998年中央作出了实行“两个确保”、建立“三条保障线”的重大决策,大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保障了人民生活、提振了社会信心,而且为改革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这一背景下,应该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习近平同志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持续增加民生投入,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逐年增加;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民生的持续改善,稳定了社会预期,增强了发展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形成了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良好态势,与低迷的世界经济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只要坚持民生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协调,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坚持三条重要原则。一是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善民生成为经济发展的恒久动力源。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良性循环,我国经济才能在科学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二是坚持福利水平与经济发 展水平相适应,防止因民生建设滞后或超前而损害经济发展。既不能只重经济增长不重民生改善,也不能透支社会财富而使发展陷入不可持续的境地。应坚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改善民生,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三是坚持共建与共享相结合。没有共建就不会有共享之财富,没有共享也不会有共建之动力。只有形成人人参与建设、普遍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和劳动能够致富、付出就有回报的制度环境,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因此,应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奋斗的目标。

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正地惠及民生。“更多”,就是保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好势头,实现并长期维护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更好”,就是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人人参与共建的积极性,持续改善居民收入状况,确保勤劳者能够致富,确保创造性劳动与复杂劳动能够获得应有回报,确保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同时抑制投机性收入,坚决打击非法收入。“更公正”,就是让全体人民公平合理地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当前,应特别注重兜底线、补短板,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程,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应努力把改善民生融入经济发展,将民生经济作为重要战略性产业加以扶持。养老服务、医疗保健、儿童服务、残疾人服务以及文体、旅游、休闲服务等关乎人民生活质量的产业都有着巨大发展空间。这些产业既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又是持续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能够使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效对接,值得大力发展。

抓住重点,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步入法治轨道。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是关乎民生的重点领域,必须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与时俱进地做好工作。当前,应着力维护教育公平、提升就业质量、实现分配正义、健 全社会保障、优化生态环境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居民实际困难和满足基本民生需求的同时,还应将提供稳定安全预期摆到重要位置,防止出现社会成员因生活困难和对未来丧失信心而陷入绝望的情况。为此,需要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治建设步伐。例如,社会保障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支柱性制度安排,具有解除全体人民生活后顾之忧并提供稳定安全预期的重要功能,迫切需要进一步定型并步入法治化发展轨道;平等、体面、有尊严的就业作为新时期的民生诉求,必须有更加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包括工资正常增长、社会保障强制参与以及发展慈善事业等调节社会分配格局的举措,都需要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等等。可见,让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是新的发展阶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关系的重大任务。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篇7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1、所谓学生观就是教师怎样看待学生。即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生首先是人,虽然还不成熟,是未进入正式成人社会的“边际人”,但他们有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和尊严。对于这一点,我国在《宪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规定中对青少年儿童的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教师在了解以上规定之后,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帮助他们在学校教育中健康成长。

学生是发展的人。作为发展的人,学生处于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成熟,正在成长的人。这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从这层意义上说,教师肩负着学习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觀,培养他们成为积极上进,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并在此过程中,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能获得成功的。所以,也可以这样认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

另外,学生是独特的人。这一观点有两个层面。一是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每个学生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不能为了某种目的,如考试成绩或升学率,将学生简单地进行整一化。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个别差异,让他们自由、自然地发展,把他们培养为具有独特人格的人。二是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在认知发展和自我意识等各方面都有异于成人。

最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他们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是器皿,可以任意在其中注入知识和自己的意志,也不能随意控制、支配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只能引导和指导他们学会学习。一味地强制和代替只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或变成学习的机器。

2、所谓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

做为一名成功的现代教师应该有以下特征。

饱满的教学热情。教师对教学拥有饱满的热情,能使学习充满乐趣。教师对教学的热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可以感染他人,使课堂内外充满活力,有助于建立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合作氛围。

娴熟的专业知识。教师需密切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不论是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还是有着多年教龄的老教师,请跟上您所学专业的趋势。假如您是幼儿教师,请定购一种幼儿杂志;假如您是化学教师,请积极主动参加当地大学的相关研讨会。

有组织的教学。教师有效组织教学能使学生拥有更多有效学习时间。教师需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处理每天的教学事务,如收集学生的作业,分发学习资料,布置任务,检查任务,交流班级信息等,并形成班级惯例,这样不仅能保证班级工井然有序,同时为教师和学生赢得充裕的学习和娱乐时间。有活力的教学

成功的教师对教学是投入性的。课堂上,他们不是站在某一个固定的地方,而是活跃于每一个角落。他们积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二、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丰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须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二、要热爱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刚当班主任,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我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念书。直到我发现一位老教师经常在放学后将那些学生请到办公室对他们进行认真地辅导,发现他总是让这些学生帮助他板书,并在其他老师面前表扬他们。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问老师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少了,上课不再病恹恹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那些学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是多么的重要。

三、尊重学生

人都有自尊心,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有过错、有严重缺点的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冷落学生,不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而要做到这些,除了教师自身要有比较高的修养,比较睿智的育人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只有真诚的对待学生,才能真正的尊重学生。

四、教师要信任学生

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中学生处在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正在形成和发展,情感也日益丰富,但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发展尚不成熟,都是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只有这样出自会出现爱师尊生、民主平等、心理相容、教学相长的情感氛围。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篇8

一、坚持创新创优,在主动谋划中增强保障发展能力

沿海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事实表明,集聚产业、创建城市是加

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土资源部门要着力在“两创三优”上下功夫,不断增强保障发展的能力。一是创新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大家把“保护”与“发展”作为同一首歌来唱。二是创优规划理念。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工业园规划紧密衔接,使规划成为引导项目、促进项目落地的好规划。三是优化计划分配。根据各地gdp、总人口数、固定资产投资、大项目引进等“四项指标”综合核算,分解下达年度用地计划,逐步从“平均分配”向“项目优先、兼顾公平”转变。四是优选建设项目。在项目选择时突出“四个优先”原则,即规模优先原则,优先安排规模大和企业注册资金大的项目;速度优先原则,优先安排前期工作成熟、项目手续齐备、开工建设快速的项目;质量优先原则,优先安排对全市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项目;强度优先原则,优先安排投资强度高、集约用地好、占用耕地面积小的项目。五是优先保障重点。对直接投资500万元美元以上项目、内资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符合全市六大产业的重点项目,实行集中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做到重大项目保障供地,优质项目优先供地,所有项目节约集约用地。

二、坚守耕地红线,在严格管理中提升耕地保护水平

我市走生态城市发展道路的实践证明,只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保护生存空间、保证粮食安全是国土资源部门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是以提升基础工作为基点,促进基本农田保护规范化。全面推广基本农田“一制两网三牌四化”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即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基本农田管护人员网络和基本农田资料信息网络;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公示牌、标志牌和警示牌;实行基本农田管理网络化、手段信息化、监督社会化、资料规范化,确保全市基本农田保护率稳定在85.5%以上。二是以增强监督力量为支点,促进保护责任社会化。市、县、乡、村、组、户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国土资源工作特邀监察员,在乡、村、组聘请土地协管员,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对违法占用耕地案件进行公开曝光,构建“大家管地,大家用地”的共同保护责任机制。三是以完善规章制度为重点,促进保护措施长效化。健全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土地用途管制、土地联合执法三项制度,坚决将违法占用和破坏耕地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坚持节约集约,在开源节流中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对土地需求的迫切性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是对立矛盾的关系,这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做到依法依规供地,节约集约用地,保障有效供给。一是从闲置土地入手“寻”增量。对辖区内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采取限期开工、依法收回、征收闲置费、重新出让、腾笼换鸟等五种方式,着力盘活闲置土地。二是从发展空间入手“拓”增量。积极引导并鼓励企业向空中和地下发展,通过平房改楼房,建多层厂房,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实现增资不增地。三是从招商项目入手“赚”增量。从招商源头入手,力求引进占地少、技术含量高,污染少、附加值高的产业和项目,以科技含量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率。四是从财税政策入手“挤”增量。完善鼓励节约集约用地的财政、税收等经济政策,用经济杠杆引导新建项目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投入,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五是从项目监管入手“逼”增量。积极探索批前审查、批中会审、批后跟踪、建后验收的全程监管机制及批后土地跟踪评价制度,对圈而不建、土地集约利用不达标等项目,明确退出、收回和处罚机制。

四、坚持农业为本,在造地增粮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我市是江西省粮食主产区,国土资源部门要扎根于打好农业基础,推进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在资金来源上,采取向上争资、引进资金、农民投劳的办法,加大土地开发整理投入。在造地项目区选择上,要因地制宜适度开发荒山、荒滩和荒地,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特别是“空心村”整治,抓好江河洪水、地质灾害等灾毁耕地复垦,整治废弃矿山等方法。在规划实施上,坚持做到“五个结合”,即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治理荒山荒坡相结合,与旱涝灾害防治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在项目实施前,认真做好项目区土地

权属调查,并在村组张榜公布,群众无异议后再予以实施;在项目实施中,充分利用田闲、人闲的季节施工,尽量减少对农作物的损害;在项目实施后,及时做好土地权属调整、变更登记等工作,防止土地权属纠纷发生。

五、坚持统筹发展,在城市创建中绘制农村美好蓝图

在保障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开展“空心村”整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篇9

在现行大学管理体制下,高校教师一般要承担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

首先,青年教师要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求发展。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技能要求,青年教师首先要过好教学关,否则就是不称职的教师。青年教师在扎扎实实备课、兢兢业业上课,认认真真辅导,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之外,通过对与教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进而从事较重要的科研课题研究。科研是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在本学科领域深入发展、掌握学科前沿的条件。科研水平提高之后,又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没有科研为积淀,没有学术交流为拓展,课堂效果再好,也只能维持浅层次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进一步求知的需要。

其次,高校教师在不同阶段,教学与科研要有所侧重。作为高校教师,在个人发展不同阶段,须正确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个人的不同发展阶段,对教学和科研有所侧重。青年教师首先要过好教学关,尤其是本科教学关。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科研,并将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等到了副教授阶段,要教学与科研并重。而评上教授之后则要以科研为主,兼顾教学。

第三、青年教师的科研要为教学服务。高校是育人的场所,青年教师的科研主要为教学服务。科研成果解决了教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教学提供本学科的学术前沿理论,科研成果更新了教学知识体系,科研是教学知识创新的源泉。而教学为科研提出了目标要求,科研为教学内容的改革服务,科研要把握本学科前沿,科研成果补充丰富教学内容,科研改进教学方法,科研提高师资素质,科研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途径。

教书与育人 篇10

在一所城郊小学,一位教师正在上《钓鱼的启示》。突然,有两个同学发生了口角,而且愈演愈烈。教师走到他们的身边,把他们拉到教室外,还不忘大声训斥:“去找你们的班主任,说清楚争吵的原因!”

在一所乡村小学,一位语文教师正在讲课,两个同学却大打出手,教师严厉地大声喝止:“不准打,下课后到班主任那里说清楚。”

以上现象在农村学校可谓司空见惯。然而,在这些学校的教师眼里,提高学生成绩是他们唯一的教学目的。因为,只要学生成绩好,教师评优、晋职、加薪,一切的一切便迎刃而解了。令人担忧的是,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语文,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

一、学习做人

语文教师要把教学生学会做人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

1.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爱国情感。

英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的创造精神——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一书中告诉人们:现代世界的种种发明和发现,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祖国优秀文化艺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熏陶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和伟大,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2.践行“为大众服务”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做人的基本准则。

时下,有的学生不懂得关爱他人,不知道感恩。在他们眼里,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感恩从何谈起?有的学生缺乏责任心,出了问题就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是他(她)先……”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有其家庭和社会根源,而我们的语文教师只顾教书而不去“育人”也难辞其咎。

3.培养学生能吃苦、耐挫折、宽容他人的能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挫折远远多于成功、快乐。同学们要能吃苦、耐挫折,在学习上要刻苦,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享受“愉快教育”的乐趣。

有的学生心胸狭隘,常为鸡毛蒜皮之事就大闹不休,大打出手。语文教师要因势利导,教育学生善待他人、宽容他人。

二、讲究方式方法,培养能力

1.讲究方式方法。

学习要讲究方式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语文学习时,反复强调两点:“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人终身以之的习惯。”我们的先人也留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熟读深思,读书“三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博览多闻;知行结合,躬身实践。这些见解先于“课改”,又完全符合“课改”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要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养成良好的习惯。

国学大师梁启超说: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一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同学们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引下,要养成“主动识字、查阅工具书及资料、读书看报、留心周围事物、勤动笔、常积累和乐于与他人交流”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培养语文能力。

如果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培养语文能力就水到渠成了。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借鉴发达国家的阅读训练经验:家长读学生听,家长学生一起读,学生独立阅读……经过这样的训练,就能轻松达到新课标提出的小学阶段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要求。同时,同学们必定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

书法学习与教书育人感悟 篇11

2011历史国培班

通过姜教授对中国书法的讲解和剖析,我认识到了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它沿着历史的轨迹一代代传承发展着,不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从原始的甲骨文线 条到奔放豪迈的草书风采,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气息。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的艺术形式,它充分发挥了汉字本身包含的形 象性特征,也显示出各种动态神情、风韵气势,使书者的情感倾注其 中,超越了文字符号本身的功能。正如明代书法家祝枝山说过的“情 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 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可以说,书法作品是书家思想境界、生活阅历、艺术修 养和书写技艺的总体展示,也深藏了中华民族对人生、对社会、对人性追求的哲理,是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而书法教育正是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核心是“以书载道,书法育人;陶冶情操,完善 人格。”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中有着无形却深刻的重要作用。

通过教学实践工作,我认为书法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来塑造学生: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语言学家扬雄,在他的著作《法言》里提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可见书法作品是书者心理的描绘,也即是以其特有的的线条来 表达和抒发心绪情感的变化。欧阳修也在《欧阳文忠集》中提出:古代的读书人都是会书法的,但是只有那些人品好,声望高的书法家的 作品才能流传久远。这种书法品评的“人格主义倾向”原则,是书法 评价的特殊标准。又如我国书法革新家颜真卿威武不屈,敢于同权贵 作斗争,不惜丢官,最终以身殉职。而颜字的豁达大度、雍容大方、浑厚有力,正是颜真卿堂堂正正之人品的生动写照。柳公权在回答穆 宗时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管直,乃可为法。”这既是书法本质的 一种认识,也是对“书品即人品”的高度总结。在书法教学过程中,一是可以结合书法发展的历史和书法家成长的历程,来陶冶学生思想 道德情操,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正直、善良、勇敢的有为青年。引导良好的人生价值取向。例如,在指导学 生读贴的过程

中,让学生悟出书品如人品的道理,通过讲解书法家的 故事,让学生感悟著名书法家正直、忠烈的做人品格和人生态度,让 学生领会学习书法必须把做人、把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 情操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书法艺术水平的道理。其次是 在书写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写名言警句,让学生懂得堂堂正正,光明磊 落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 的人生态度。培养热爱自己、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爱心,做一个有着正确价值观的有用之才。

二、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坦然自若的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坦然自若的适应能力 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只要稍加留心,都能对学生进行真、善、美教育。特别是在临摹过程中,需要训练学生在反复读帖、认真对照、找出差别、找准位置上下功夫,培养细致入微的敏锐的观察力,抓住写好一笔一画的关键环节,让学生在临摹中慢慢悟出书法学习的有效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让学生明白在校学习知识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一种能终身受用的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单 纯的知识积累,能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才是最终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能把握每一个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能在未知领域中主动学习,尽快适应不同岗位,哪怕是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岗位,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最佳结果。

三、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书法创作的本质也是利用线条来创作造型的过程,在间架结构的 教学中,我们既可以通过结字原理来引导学生领悟汉字的造型艺术 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创作中能欣赏书法的节奏美、和谐美、形象 美和人性美。首先,书法创作与绘画、音乐存在着共性美,书写中线 条的轻重,浓淡,徐疾以及书法作品的楷、行、隶、篆、草和音乐绘 画节奏有异曲同工之妙。练字时如能播放一些中国的民族器乐曲,把静态的古老艺术与流淌的音乐结合起来,不但能从中感受音乐的恬静之美,也能与书法线条美产生共鸣,体味美妙愉悦的心灵振憾,甚至 是生命最初的美丽色彩。其次是书法创作过程就是要把笔画按照字的 结构合理组合的过程,如何将笔画恰到好处地安排在最美的位置就是 创作的关键,对这一环节的把握不仅是书艺的精妙,也是现实生活中 我们处理问题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在指导学生欣赏书法作品时就要从作者的人品到书品进行正面教育,让学生领会拥有广博知识和高尚人格的重要性,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审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再者,通过书法欣赏的激励,要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寻找乐趣,让更多的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得到快 乐,成为一种良好的娱乐方式,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把部份学生从电脑游戏中解脱出来,对当前心浮气燥,忧郁迷惘的年青人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性格优化方法。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论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其目的就是要在学习和锻炼中逐步掌握 它,为我所用。书法学习也如此,然而不同学生对同一知识和技能的 悟性是不一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 性,对于点画结构也好,章法布局也好,在基本方法要求下,让学生 各显其能,扬长避短,自由发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和规律。例如,在执笔上,总体要求一致,但不排斥非常之法,只要有利于更 好地发挥书写水平,就让学生顺其自然,而不拘泥于传统,鼓励活学 活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掌 握了一定的书法基础知识和技能后,也可以进行初步的书法创作了,书法创作的过程是学生综合能力运用的表现,一是要能广采博取,将各家之长融入作品中,形成特色;二是结合自身的特长和个性来表现 自己的风格。继承不易,创作更难,然而正是许多前辈书法家不断继 承并创作出许许多多风格迥异、不同流派的书作,才有现在丰富多彩 的景象。在临习古人优秀作品中,就要用心去体验、感悟,真正理解 书家的笔法和笔意,才能临出其神。若只得其形,貌似神离,就永远 只能做个“书奴”了。这就是古人说的“智过其师,方能受业”、“似 我者俗,学我者死”意思了。在学生书法创作时,就要充分给学生创 作的自由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篇12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需要首先理解这两项工作的互助性和协调性。由于环境保护主要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来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所有工作,只有在进行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够促进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与健康。

一、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简析

(一)环保工作进行必要性。

众所周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上是我国21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工作目标。而这一伟大工作的完成需要全国各阶层人民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进一步的树立科学发展观,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把健康科学发展社会经济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其次,环保工作进行的必要性还体现在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行业过度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环境污染的现象不断严重,甚至在我国部分地区还有着恶化的趋势,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做好必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就有着很高的重要性了。

(二)产业结构调整原则。

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遵循着环境与效益相统一的基本原则。通常来说我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并且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从而能够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达到高度的统一。其次,我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还应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应使得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各阶层、各受益单位的共识,最终能够使环境保护成为其各项经济工作的自觉行动。与此同时,我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还应当深入的研究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以及人类与自然要素间形成的各种关系的组合,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高效的产业结构调整。

(三)环境保护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就是按照客观的自然规律来在环境可以容纳下的前提更加充分的利用好自然资源,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顺利的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化和长期化。其次,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建立在废物的低污染排放上,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清洁生产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此同时,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还能够起到生保护日益稀缺珍贵的环境资源并且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效果,最终能够帮助我国社会经济更加良性的发展。

(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需要建立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这主要是因为产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大多数都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因此如果存在着很大的浪费,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对于自然环境的无端破坏。其次,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在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应当注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能够在确保各个产业部门相互协调,既能相互提供足够的供给,并且还能够有效的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市场变化。

二、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一)合理运用高新技术。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第一步是合理的运用高新技术。新时期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开始要求具有着更多的技术含金量。这意味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有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作为支持,这些工作人员可以合理运用高新技术充分地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去从事经济发展,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效经济益与社会效益。其次,为了能够使我国的先进产业可以得到高效高效持久地发展,则需要在传统产业中不断的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获得最佳的技术效益,并且可以达到投入小产出大的要求。

(二)充分运用有限资源。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需要更加充分的运用有限的资源。企业在充分运用有限的自然过程中首先应当拿出一定量的资金和劳动力去保护企业正常过程中会接触到的自然环境,从而能够在合理的限度内更加充分地运用资源发展经济,最终能够实现低污染和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其次,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我国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还应当相互协调,并且相互间提供技术支持与市场,因此可以达到一个产业的废料或排放物也就是另一个产业原料的环保使用效果。与此同时,各个产业部门都能够充分运用资源就意味着能够将人类的活力限制在自然环境的承爱范围内,最终能够起到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效果。

(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关键在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我国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合理的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再一次的将废物进行合理的利用,而不是选择大量的其排放到环境中。其次,我国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将这种经济模式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上,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来组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流反复循环的生产模式,并且以这一模式来最终促进我国产业经济链条的升级与优化。

(四)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众所周知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于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各种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可以说产业结构转型的根本就是在于以人民的需求为核心。其次,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也在于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健康,并且免受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与痛苦。因此可以说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而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所具有的差距仅仅是发展途径和优化方式上的区别。因此这意味着我国只有持续的进行产业的高尖端调整,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无污染或者检索环境污染并且充分利用资源,才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篇13

国发43号文就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机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等问题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其重大意义就在于对政府债务融资进行规范,严控已经存在的地方政府搭中央政府便车行为不至于扩大化甚至恶化。这一点,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能够更清楚地看到。

出台43号文件的目的十分明显,就是要切断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链条,通过债务收入预算化进一步约束地方政府的经营性冲动,真正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走的是一条渐进式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政府主导改革,尽量维护各方既得利益,存量基本不变,在增量上做文章,在全社会努力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进形成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政府一直处于强势地位,突出的表现是对重大资源诸如金融、土地资源的掌控。

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增量改革边际效应递减,已不能不考虑通过巨大存量的改革以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前行。在这样一个阶段,社会矛盾逐渐突出,甚至在某些领域酿成阻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比如土地问题,各地不断出现严重的暴力案件甚至血案,暴露出农民作为土地利益的既得方为维护自身权益的抗争。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红利制度红利的逐渐弱化,其带来的经济增长收益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作为地区竞争的主要实施者——地方政府,则亟需确定新的收入来源以满足其在地区竞争中地位和优势。土地财政以及近八千个地方融资平台,便是政府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一党执政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具长期性,更具稳定性。但在现实中,长期以来以GDP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重要指标扭曲了本应具有长期化和稳定性的激励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中更注重短平快,更注重表面文章、形象工程,在经济收益不足以满足地方政府竞争目标实现的情况下,通过土地财政、各种融资平台等渠道,以政府公信力为保证负债经营,为后继者埋下债务炸弹。一旦地方债务炸弹引爆,中央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最终埋单的则是全体国民。

出台43号文件的目的十分明显,就是要切断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链条,通过债务收入预算化进一步约束地方政府的经营性冲动,真正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将职能转向教育、医疗、环境等民生事业。可以说是既给地方政府松了绑(即唯经济指标考核不再),又给加了一个紧箍咒(即地方政府不能随意增加债务)。43号文采取了疏堵结合的原则,即修明渠、堵暗道,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同时,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原来的《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但事实上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违法违规负债,造成的财务隐患和风险越来越大,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前行之路上的一颗隐性炸弹,处理不好,随时有爆炸的可能。

上一篇:精彩学校工会自查报告下一篇:世上只有英文版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