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风险自查

2024-11-03

证券业风险自查(精选9篇)

证券业风险自查 篇1

证券业风险自查

证券行业是属于高风险性行业,同时也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按风险起因不同,经纪业务的风险主要包括合规风险、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等。

(一)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主要是指证券公司在经纪业务活动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管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行业规范和自律规则、公司内部规章制度、行业公认并普遍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等行为,可能使证券公司受到法律制裁、被采取监管措施、遭受财产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合规风险情形(16个):

1.为客户开立账户时不按规定与客户签订业务合同,或者未在业务合同中载入规定的必备条款。2.在与客户签订业务合同之前未按规定指定专人向客户讲解有关业务规则和合同内容,并以书面方式向其揭示投资风险。3.客户开立账户时未按规定程序了解客户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和风险偏好。4.违反规定为客户开立账户。5.将客户的资金账户、证券账户提供给他人使用。6.不按规定存放、管理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违反规定动用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和证券。7.客户资金不足而接受其买入委托,或者客户证券不足而接受其卖出委托。8.向客户推荐的产品或者服务与所了解的客户情况不相适应。9.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者市场走势作出确定性的判断。10.在经纪业务营销活动中违反规定委托或招聘不具有受托资格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客户招揽、客户服务或者产品销售活动。11.不按规定建立并有效执行信息查询制度、客户回访和投诉处理制度等。无法对营销人员在客户开发、客户招揽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客户在营业时间不能随时查询其账户及交易信息和公司业务经办人及证券经纪人执业信息。12.违反规定在法定营业场所之外办理客户账户管理相关业务。13.在法定营业场所之外设立交易场所为客户提供现场委托服务。14.超出中国证监会批准的经营范围从事相关产品的营销活动、经营未经批准的业务。15.与他人合资、合作经营管理分支机构,或者将分支机构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给他人经营管理。16.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管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行业规范和自律规则明令禁止的其他行为。

(二)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要是指证券公司在经纪业务经营中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严,或工作人员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等导致客户账户管理差错或违规、侵害客户权益、造成客户资产损失、引发客户纠纷,而使证券公司受到监管处罚或因承担赔偿责任遭受财产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管理风险表现为:

1.在办理开户业务时未严格有效地查验客户身份的真实性及其所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而导致开立虚假账户、不合格账户、无权或越权代理等。2.违规为客户证券交易提供融资、融券等信

用交易。3.侵占、损害客户的合法权益,挪用客户的资金或证券。

4.误导客户、对客户买卖证券承诺收益或赔偿。5.为获取交易佣金或其他利益,诱导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6.私下接受客户委托或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代理其买卖证券。7.提供、传播虚假信息,利用或泄露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8.从事有损其他证券经营机构或经纪业务从业人员的不正当竞争等。

(三)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系统(如电脑设备、供电、通讯设施等)发生技术故障,导致行情中断、交易停滞、银证转账不畅,或在容量、运作等方面不能保障交易业务正常、有序、高效、顺利地进行,从而可能给客户造成损失,证券公司因承担赔偿责任而带来经济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白冰华2011年12月2日

证券业风险自查 篇2

一、两种证券报酬率的相关系数和证券组合的风险及其衡量

1.两种证券报酬率相关系数的直观经济含义。

投资组合理论认为,若干种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报酬是这些证券报酬的加权平均值,但其风险不是这些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值,证券组合的风险不仅取决于组合内各种证券的风险,还取决于各个证券之间的关系,即不同股票两两之间的相关性。不同股票之间的相关性程度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衡量。若股票构成的证券组合属于完全负相关的证券组合,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其相关系数为-1;若股票构成的证券组合属于完全正相关的证券组合,既不会降低也不会增大风险,其相关系数为+1。但在实务中,期望报酬率呈负相关关系的股票组合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当经济繁荣时,多数股票都走势良好;当经济低迷时,多数股票都表现不佳。一般而言,多数证券的报酬率趋于同向变动,因此,绝大多数资产(包括股票资产)两两之间均具有不完全的相关关系,即相关系数是小于+1而大于-1的。

本文中引入以下符号:以WA和WB分别表示证券A、B在证券组合中的投资比例;RAi和RBi分别表示近几年来证券A、B第i年获得的报酬率;和分别表示证券A、B各年获得报酬率的平均数;RPi表示证券A、B构成的投资组合第i年获得的报酬率;σA和σB分别表示证券A、B的标准差,并假设σA<σ2B;以σp表示证券A、B构成的投资组合的标准差;以rAB表示证券A、B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

由于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但又不能完全消除风险,于是有:

由式(1)和式(2)可知,|rAB|<1,且如前所述,多数证券的报酬率趋于同向变动,因此,rAB大多为小于1的正值。

即:

由式(2)和式(3)的对比可知,两种证券相关系数rAB的直观经济含义可表述为:在计算两种证券构成的证券组合的方差时,先将各种证券的标准差按其投资比例计算加权平均值,然后进行平方,将由此得到的式(3)右端的2WAWBσAσB乘上一个小于1的系数(折扣率),该系数称为A和B两种证券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rAB,它是反映证券组合降低风险分散化效应的指标。相关系数越小,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散化效应越强(投资组合的风险越小);相关系数越大,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散化效应越弱(投资组合的风险越大)。2WAWBσAσB(1-rAB)则表示证券A、B构成的投资组合被分散掉的以方差表示的风险的大小。

2.相关系数rAB的计算公式。

利用历史数据度量资产风险的计算公式为:

考虑以下两个等式:

Rpi=WARAi+WBRBi(证券投资组合的报酬是这些证券报酬的加权平均值)

于是有:

对照式(2),则:

由得出相关系数rAB的计算公式为:

3.两种证券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计算出相关系数rAB以后,根据式(2)可计算出两种证券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二、两种证券投资组合风险衡量方法的应用

例1:假设A证券的预期报酬率为10%、标准差为12%,B证券的预期报酬率为18%、标准差为20%,两种证券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是0.2。在两种证券投资比例如表1 所示的六种情况下,计算各个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和组合的标准差。

以组合2为例,其预期报酬率和标准差计算如下:

组合的期望报酬率=0.8×10%+0.2×18%=11.60%

组合的方差=0.82×12%2+0.22×20%2+2×0.8×0.2×12%×20%×0.2=0.012352

其他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和标准差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来,具体如表2所示。

结合表1和表2的有关资料,可以绘制出两种证券不同比例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和标准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示意图中的虚线1 ~ 6 反映了证券A和证券B完全正相关(rAB=1)时不同比例投资组合的机会集曲线(实际上它是一条笔直的线段),说明当rAB=1时,两种证券不同比例投资组合的标准差是组合内部单项资产的标准差与投资比重的加权平均数,该组合风险分散化效应点1、2、3、4、5、6分别与表2中不同比例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和标准差一一对应,将其连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称之为相关系数rAB=0.2 时的证券A、B不同比例投资组合的机会集曲线,它也是投资于证券B的比重由0 逐步增加到100%时,反映对应标准差(横坐标)和期望报酬率(纵坐标)的点构成的曲线。比如点2,反映投资于证券A的比重为80%、投资于证券B的比重为20%时,其横坐标(标准差)为11.11%、纵坐标(期望报酬率)为11.60%的点,其他以此类推。

仔细观察该图可以看到:①当投资于风险(标准差)较高的证券B的资金比重由零逐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图中对应的点沿着点1在曲线上逐步移动到点2,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标准差)反而逐步减小。这一结果有悖于人们的直觉,但这恰恰揭示了风险分散化效应的内在特征。②当投资于风险(标准差)较高的证券B的资金比重在点2的基础上继续上升时,机会集曲线上的点则从点2沿着机会集曲线逐步上升,直到点6为止。对比点1到点2的曲线和点2到点3的曲线,以点1和点3为例,点3的证券B投资比重比点1大,然而风险(标准差)却与点1相同,但是点3反映的期望报酬率比点1要高(点1~2中各点都有点2~3中的一个点与之有相同的情况)。这就很直观地说明了沿着曲线1到2相应增加证券B的比重是没有意义的,即机会集曲线1~2是无效的,应该继续增大证券B(减少证券A)的投资比重。机会集曲线2~6之间的曲线才是有效集。投资组合理论将图中的点2称为最小方差组合,它在持有的证券A和证券B的各种组合中标准差最小(也就是风险最小)。点2在机会集曲线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通过点2所作的曲线的切线垂直于坐标轴的横轴。

讨论到这里,投资者一般会对以下两个问题产生比较大的兴趣:

问题一:如何测定两种证券最小方差组合(也就是组合的风险最小时)各证券的投资比例?

对前述公式(2)的WA求一阶导数,并考虑到WB=1-WA,则:

令(σp2)'= 0,得到使 σp2取最小值时的WA:

由于使(σp2)'=0的WA值只有一个,所以据公式(6)计算出的WA使σp2(将其开平方后即σp)为最小值。

例2:沿用例1 的资料,测算使两种证券组合风险最小时各证券的投资比例。

问题二:是不是两种证券投资组合的机会集曲线都有上述这样一个点,并且通过这个点所作的曲线的切线垂直于坐标轴的横轴?

答案是否定的。前文图中机会集曲线向点A左侧凸出的现象并非是必然伴随着分散化投资而发生的,它取决于投资组合中证券的相关系数的大小,当相关系数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再存在上述现象。

下面测定存在最小方差组合所要求的相关系数上限。

显然WA<1,则有:

解得:

例1中,

所以,例1中的

由上述分析可知,通过两个简单的数学表达式能够比较容易地测算出两种证券组合风险最小时各证券投资比例及相关系数的上限。通常随着证券资产组合中资产个数的增加,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会逐渐降低,但是当资产的个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程度将趋于平稳,组合风险的降低将很缓慢,在达到某个临界值时就不再降低。这是因为资产的风险包括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两类,证券组合能够分散的风险只有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不能通过证券组合来分散的。

参考文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黄亮亮,王勇.投资组合风险的均值方差分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2(6).

抑制证券业洗钱风险的难点与对策 篇3

【关键词】证券业  洗钱  对策

近年来洗钱犯罪行为日益猖獗,不法分子为掩饰其非法收入、逃避监管和追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对违法所得进行洗白。证券行业因其具有参与者众多、交易品种复杂、资金交易规模巨大、流动性高、价格形成机制复杂等特点,容易逃避司法机关追查,为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方便之门。此外,相对于银行业,证券业反洗钱工作,起步较晚,制度和机制尚不成熟,制约了整个行业反洗钱工作的开展,给反洗钱监管带来了难度。

一、潜在风险

(一)分散资金投入,集中转入账户

通过在多家商业银行开设银行账户的方式,将非法资金分散存入多家商业银行,再将分散资金逐步转入第三方存管银行账户及证券公司账户,经过一段时间的证券交易,将账户上的资金集中转入存管账户,从而使得不合法资金合法化。

(二)进行复杂的关联交易

利用当前证券市场中股票、基金、债券、现金管理等多种投资品种组合,通过投资品种间的转换,使得洗钱者在证券市场上实施复杂的关联交易操作,以此掩盖犯罪资金的来龙去脉和真实的所有权关系,从而将犯罪所得合法化。

(三)利用账户间的往来

通过市场增加或蒸发市值后将证券卖出,将非法资金转入其他账户,或者在证券交易过程中利用特殊手法将非法资金进行技术性转移,改变非法资金的原有金额和账户的控制人,以实现洗钱的目的。

(四)频繁进行转托管

通过转托管的方式转移非法资产,即将手中不法资金换成股票等有价证券再通过转托管把有价证券转移到其他证券营业部,再卖出股票,提取现金。经过多次买卖交易、多次转托管,以混淆非法资金的来源,加大监测难度。实现洗钱的目的。

(五)证券业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引发的洗钱风险

个别证券业工作人员受利益驱动,自身道德风险,进行违规操作。如未认真审核客户真实身份及职业、基本收支状况等基本信息,使得洗钱者用虚假的身份资料开立资金账户,在洗钱者达到目的后为其销毁交易记录,以致无法追查资金去向。

二、反洗钱难点

(一)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阻碍反洗钱工作的开展

由于我国证券业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其流动性成本远远高于成熟市场和部分新兴市场,从证券市场的供求方面来看,保证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前提是有资金不断涌入,以实现相对的供求平衡。而从反洗钱角度看,监管当局需对进入证券市场的资金及交易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异常资金进入,还需及时控制,这在短期内与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产生了矛盾,阻碍了证券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开展。

(二)客户身份识别手段单一,造成虚假账户的存在

目前证券公司仅要求在开立股票账户时提供身份证明文件,特别是网上申请开户是不需要面对面进行的,只需几分钟视频通话即可完成身份的验证,很容易产生大量非实名账户、虚假账户,为非法资金进入证券业实施洗钱提供了便利。

(三)交易流程复杂,加大可疑资金检测难度

证券交易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和流动性的行业特点,再加上交易方式的灵活极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从事洗钱活动。

三、对策

(一)建立健全反洗钱制度,强化内部控制

证券公司应制定详细的反洗钱业务规定、管理办法、风险防范等制度,特别是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同时指定专门的反洗钱部门,进行必要的监督指导,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强化反洗钱工作力度,从而达到控制洗钱风险的目的。

(二)规范开户条件,开展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

要对开户条件进行规范和限制,审核时严格把关,减少虚假账户的存在。对涉及资金量大、交易频繁的高风险客户采取强化的、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程序,以获取更多的信息,确定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加强证券从业人员的培训

证券业风险自查 篇4

XX局领导:

2017年XX月XX日,收到XX证监局《关于开展XX辖区证券公司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自查的通知》及自查要求后,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司)高度重视,立刻成立了互联网电子邮件自查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负责本次电子邮件系统自查及后续防范部署安排工作。工作小组由公司技术总监牵头,信息技术部总经理组织,信息安全员及电子邮件系统管理员参与,主要从安全制度、系统建设、系统等级保护、安全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排查,现将本次自查工作的情况详细报告如下:

一、安全制度

我司制定了《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制度》、《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日志管理制度》、《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制度》、《XX证券IT桌面运维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公司邮件系统的等级保护建设、日志保存、数据安全管理、密码保护都做了明确的要求,以此保障互联网邮件系统安全。

为防止敏感信息的不当流动,我司制定了《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隔离墙管理办法》、《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募基金业务投资、研究活动内幕信息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对敏感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向全员工下发了《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合规手册》,对员工的敏感信息保密义务进行了明确。对于可能在履职过程中掌握或知悉的敏感信息的人员,要求其签署《敏感信息保密承诺书》。

二、电子邮件系统建设

我司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最早创建于2007年,创建初期公司就充分考虑到信息与数据安全的问题,坚持采用企业自建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的方案,当时采用XX公司的XXXXX产品。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展,我司于2012年对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进行了整体升级,邮件系统的性能和容量均大幅提升,并采用国产XXXXX公司的成熟产品。同时与我司OA系统高度集成,提升办公效率。在这次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全面升级中,我司依旧坚持采用企业自建、自行运维的模式,不涉及公有云建设方式。公司电子邮箱主要用于办公沟通交流,不承载业务流程办理,业务流程由公司OA系统承担。近年来,我司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运行稳定,助力提高公司员工办公效率,从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

三、电子邮件系统等级保护工作

在2015年12月30日,我司聘请XXXXX检测中心对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进行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二级),测评结果良好,符合国家要求。

2016年1月7日,我司向XX市公安局申请对我司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进行了安全等级保护备案(二级)。XX市公安局批准了备案请求,核发了备案证明,备案编号: XXXXXX-XXX。

四、安全措施

为保障公司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我司部署了世界排名领先的XXX邮件安全网关产品。该产品有效地为我司拦截垃圾邮件、病毒邮件、钓鱼和间谍软件,平均每天拦截超过X万封垃圾邮件、百余封病毒邮件。结合XXXX厂商的安全设置,目前我司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已实现如下安全措施:

 邮件系统与底层网络的双机备份与热备切换  基于概率算法的垃圾邮件自学习与拦截  基于实时更新库的病毒邮件拦截与隔离  基于实时更新库的木马、钓鱼、间谍软件拦截  黑白名单过滤  网页动态验证码登录  邮箱密码安全性限定

 邮件正文、附件敏感词过滤和报警  外发邮件内容存储与审计  邮件安全协议SPF部署  邮箱异地登录记录

 多种邮件安全、性能方面的统计报表

为持续验证互联网邮件系统的安全性,我司多年来一直聘请XXXX科技公司对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开展每月一次的安全漏洞扫描,以及每年两次的人工渗透测试。同时,委托中证信息公司实时监控互联网邮件系统的健康状态,并开展每月一次的安全扫描。根据安全检查结果,我司会同安全服务商XXXX科技公司严格按照相关的报告建议和意见认真完成整改工作,至今为止已修复多处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安全隐患。

根据本次互联网邮件系统安全自查,我司在邮件网关、垃圾邮件、病毒邮件、账号防护、数据防泄密、监控审核等方面工作都较为完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提高的空间,目前我司正在加强邮件系统异常登录的主动告警功能和通过客户端传输时的保密性,拟增加敏感信息出现在电子邮件中的实时告警功能,以进一步提高我司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证券投资风险论文 篇5

关键词:证券投资;证券市场;风险防范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特殊的经济条件下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一个特殊的经济市场,这就使得我国的证券市场具有其特殊性,也使得我国的证券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

例如,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证券交易制度问题;市场过度投机问题;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宏观调控政策存在着失当或失效问题等,这些都是造成我国证券市场异常波动的原因。

这些波动对广大投资者带来巨大投资风险及经济损失的同时,更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尽管投资的品种和种类也日益多元化,然而证券投资依然是广大投资者最有前景的理财方式之一。

但是风云变幻的证券投资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依然难以把握,使投资者面临获投资结果的极大的不确定性。

一般而言,证券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投资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是由于未来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出现偏离,从而造成损失。

一、证券投资风险类型与特征分析

证券投资的风险一般可分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

(一)系统风险

证券投资的系统风险是指那些对所有的上市公司产生影响的因素引起的风险,比如因经济、政治及整个社会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证券价格的波动都属于此类风险。

就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而言,大致有如下几种:

1.利率风险。

这是指利率变动,出现货币供给量变化,从而导致证券需求变化而使证券价格变动的一种风险。

一般而言,因利率下降引起股价上升或因利率上调引起股价下跌。

2.市场风险。

这是指证券市场本身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证券价格变动的风险。

证券市场瞬息万变,直接影响供求关系,包括政治局势动荡、货币供应紧、政府干预金融市场,投资者心理波动以及大投机者兴风作浪等,都可以使证券市场掀起轩然大波。

3.政策风险。

各国的金融市场与国家的政治局面、经济运行、财政状况、外贸交往、投资气候等息息相关,国家的任一政策的出台,都可能造成证券市场上的证券价格的波动。

4.其他系统风险。

除了上述风险之外,还存在其他一些风险如汇率风险,入市资金结构风险等。

(二)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指某些微观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对某一个或几个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所带来的风险。

这些微观不确定只对个别公司或企业产生影响,通常与整个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不存在系统性、全局性关联。

非系统风险主要有如下几种:

1.信用风险。

它是指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实际上揭示了发行者在财务状况不佳时出现违约和破产的可能,它主要受证券发行者的经营能力、盈利水平、事业稳定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2.经营风险。

指上市公司的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企业亏损而带给投资者投资损失的可能性。

造成经营风险的因素有诸如项目投资决策失误、市场预测不准以及技术更新不及时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有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因此这种风险是始终潜在的。

3.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风险。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常用的一种经营手段。

一般来讲,债务资本比例越高,财务杠杆作用就越大,但同时也要看到负债经营不利的一面,由于负债需要支付固定的利息,当企业利润下降时,带给投资者的收益就将大幅度减少。

因此,如果企业负债过量,造成资本结构不合理,那么相应所蕴含的财务风险就越高。

4.价格风险。

价格风险是指涉及企业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动而带来的风险。

构成企业的价格风险一方面是成本因素,即企业从事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的价格上涨或职工工资增加使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市场竞争使销售价格的下降。

5.技术风险。

指技术开发方面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技术难度、成果成熟度、与商品化的差距、开发周期、技术寿命期等造成的投资风险。

除了上述几种特殊风险外,常见的造成非系统风险的因素还有诸如自然灾害以及不利于某一公司或企业的特殊事件的发生等等。

二、证券投资风险影响的.因素

证券投资给人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证券投资风险的因素分析在证券投资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证券投资的风险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

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或直接表现为证券投资不能盈利甚至不能收回本金(主要指债券),或间接表现为某种证券投资比银行存款或其它投资少盈利。

证券投资风险既包括证券本身规律体制的风险,又包括人为因素的风险。

因此,对证券投资风险因素的认识有利于监管机构制定合理的证券制度,也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一)市场风险影响因素

市场风险是由于证券市场行情变动而引起的。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产生市场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证券市场内在原因,它是不可避免的;另一个就是人为的因素。

证券市场行情的变动同样也引起市场风险。

这种行情变动可通过股票价格指数或股价平均数来分析。

证券行情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决定性的因素是经济周期的变动。

经济周期的变化决定了企业的景气和效益,从而从根本上决定了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行市的变动趋势。

(二)利率风险影响因素

市场利率的变动会引起证券价格变动。

利率与证券价格呈反比变化,即利率提高,证券价格水平下降,利率下降证券价格水平上涨。

利率从两方面影响证券价格:一是改变资金流向。

当市场利率提高,会吸引一部分资金流向银行储蓄、商业票据等金融资产,从而减少对证券的需求,使证券价格下降。

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一部分资金流回证券市场,增加对证券的需求,刺激了证券价格上涨;二是影响公司成本。

利率提高,公司融资成本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盈利下降,引起股票价格下降。

利率下降,融资成本下降,盈利相应增加,股票价格

上涨。

(三)投资者层面风险影响因素

证券投资风险究其实质是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和损失的大小,它源于证券市场内外各因素未来的不确定性,投资者本身的行为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1.过度自信导致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证券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导致过度自信的场所,投资者会由于过度自信而影响他们对会计信息的正确研判。

2.风险偏好导致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不同的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主要可分为风险厌恶、风险中性以及风险喜好型投资者。

通常风险喜好型投资者会把相同的资产组合的确定等价报酬率定得比无风险投资的报酬率要高,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资产组合而不是无风险投资。

3.从众心理导致的非理性行为。

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往往不是基于自己对收益和风险的预测,而是通过猜测和跟随别人的行为来买卖股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股票市场的从众行为。

而从众心理导致的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则使客观存在的投资风险成为事实。

三、证券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证券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在证券投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避免各种风险,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投资者必须对投资风险有充分认识,学会衡量投资风险的方法,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将证券投资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证券投资风险的规避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政策制定者要推出合理的规则,尽量减少风险;二是投资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市场本质,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一)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对于证券投资监管机构而言,系统性风险可以从制度创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监管体系三个方面防范和化解,提倡诚信并帮助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的观念。

对于投资者,系统风险是无法消除的,投资者无法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进行防范,但可以通过控制资金的投入比例等方式,减弱系统风险的影响。

(二)非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证券投资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多种证券投资组合分散和降低。

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原理在现代金融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

投资者一般应先分析各证券的收益与风险结构,通过对行业发展前景、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分析与研判,再结合其市场表现,选择出具有潜力的投资品种构建投资组合。

1.投资对象分散化。

投资者可将资金分散于债券与股票,而且在购买股票时选择购买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股票,从而避免因某一行业或企业不景气而蒙受重大损失。

2.投资地域分散化。

不同地区的企业会受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市场、税赋以及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营业绩会相当悬殊,其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也会有一定差异。

3.投资期限分散化。

在投资期限上采取分散方式,就是将资金分成若干部分分别进行长期投资、中期投资以及短期投资,这样,可以减少经济不景气或股市行情大起大落所带来的损失。

四、证券投资风险几点思考

1.证券投资市场各种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许多情况下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我们对证券投资的风险分析不应采取一因一果的分析方法,而应采取一因多果或多果多因的综合分析方法。

2.在证券投资风险中,系统的风险是不能通过分散投资加以避免的,而只有非系统性的风险,才能采用多样化的投资加以避免。

3.对证券投资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中华.投资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72-75.

[2] 于桂琴.我国证券市场系统风险成因分析[J].特区经济,,(10).

[3] 张志军,杨利红.我国风险投资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1).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 篇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保障证券行业持续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自律规则,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证券公司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对公司经营中的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审慎评估、动态监控、及时应对及全程管理。

第三条 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与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组织架构、可靠的信息技术系统、量化的风险指标体系、专业的人才队伍、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

证券公司应当定期评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改进风险管理工作。

第四条 证券公司应将所有子公司以及比照子公司管理的各类孙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分支机构风险管理,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第五条 [风险文化]证券公司应当在全公司推行稳健的风险文化,形成与本公司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理念、价值准则、职业操守,建立培训、传达和监督机制。

第二章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第六条 证券公司应当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履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职责分工,建立多层次、相互衔接、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

第七条 证券公司董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推进风险文化建设;

(二)审议批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制度;

(三)审议批准公司的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以及重大风险限额;

(四)审议公司定期风险评估报告;

(五)任免、考核首席风险官,确定其薪酬待遇;

(六)建立与首席风险官的直接沟通机制;

(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风险管理职责。董事会可授权其下设的风险管理相关专业委员会履行其全面风险管理的部分职责。

第八条 证券公司监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负责监督检查董事会和经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并督促整改。第九条 证券公司经理层对全面风险管理承担主要责任,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并适时调整;

(二)建立健全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经营管理架构,明确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部门之间有效制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三)制定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以及重大风险限额等的具体执行方案,确保其有效落实;对其进行监督,及时分析原因,并根据董事会的授权进行处理;

(四)定期评估公司整体风险和各类重要风险管理状况,解决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向董事会报告;

(五)建立涵盖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

(六)建立完备的信息技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

(七)风险管理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 证券公司应当任命一名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以下统称首席风险官)。首席风险官不得兼任或者分管与其职责相冲突的职务或者部门。

第十一条 证券公司应当指定或者设立专门部门履行风险管理职责,在首席风险官的领导下推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监测、评估、报告公司整体风险水平,并为业务决策提供风险管理建议,协助、指导和检查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

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风险管理工作可由证券公司其它相关部门负责。

第十二条 证券公司应将全面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范畴,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独立、客观的审查和评价。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应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整改,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十三条 证券公司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负责人应当全面了解并在决策中充分考虑与业务相关的各类风险,及时识别、评估、应对、报告相关风险,并承担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

第十四条 证券公司每一名员工对风险管理有效性承担勤勉尽责、审慎防范、及时报告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学习、经验积累提高风险意识;谨慎处理工作中涉及的风险因素;发现风险隐患时主动应对并及时履行报告义务。

第十五条 首席风险官除应当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工学中与风险管理相关专业背景或通过FRM、CFA资格考试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从事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相关工作8年(含)以上,或担任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相关部门负责人3年(含)以上;

(二)从事证券公司业务工作10年(含)以上,或担任证券公司两个(含)以上业务部门负责人累计达5年(含)以上;

(三)从事银行、保险业风险管理工作10年(含)以上,或从事境外成熟市场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工作8年(含)以上;

(四)在证券监管机构、自律组织的专业监管岗位任职8年(含)以上。

第十六条 证券公司应当保障首席风险官能够充分行使履行职责所必须的知情权。首席风险官有权参加或者列席与其履行职责相关的会议,调阅相关文件资料,获取必要信息。证券公司应当保障首席风险官的独立性。公司股东、董事不得违反规定的程序,直接向首席风险官下达指令或者干涉其工作。

第十七条 证券公司应当配备充足的专业人员从事风险管理工作,并提供相应的工作支持和保障。风险管理人员应当熟悉证券业务并具备相应的风险管理技能。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具备3年以上的证券、金融、会计、信息技术等有关领域工作经历的人员占公司总部员工比例应不低于2%。公司可在此基础以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标准。风险管理部门人员工作称职的,其薪酬收入总额应当不低于公司总部业务及业务管理部门同职级人员的平均水平。

证券公司承担管理职能的业务部门应当配备专职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人员不得兼任与风险管理职责相冲突的职务。

第十八条 证券公司应当将子公司的风险管理纳入统一体系,对其风险管理工作实行垂直管理,要求并确保子公司在整体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制度框架下,建立自身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制度流程、信息技术系统和风控指标体系,保障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证券公司子公司应当任命一名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子公司负责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负责人不得兼任或者分管与其职责相冲突的职务或者部门。

子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负责人的任命应由证券公司首席风险官提名,子公司董事会聘任,其解聘应征得证券公司首席风险官同意。

子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负责人应在首席风险官指导下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并向首席风险官履行风险报告义务。

子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负责人应由证券公司首席风险官考核,考核权重不低于50%。

第三章 风险管理政策和机制 第十九条 证券公司应当制定并持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组织架构、授权体系、相关职责、基本程序等,并针对不同风险类型制定可操作的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应对、报告的方法和流程。证券公司应当通过评估、稽核、检查和绩效考核等手段保证风险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

第二十条 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授权管理体系,确保公司所有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在被授予的权限范围内开展工作,严禁越权从事经营活动。通过制度、流程、系统等方式,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并确保业务经营活动受到制衡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 证券公司应当制定包括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等的风险指标体系,并通过压力测试等方法计量风险、评估承受能力、指导资源配臵。风险指标应当经公司董事会、经理层或其授权机构审批并逐级分解至各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证券公司应对分解后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 证券公司应当建立针对新业务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需满足的条件和公司内部审批路径。新业务应当经风险管理部门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证券公司应充分了解新业务模式,并评估公司是否有相应的人员、系统及资本开展该项业务。董事会、经理层、相关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和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充分了解新业务的运作模式、估值模型及风险管理的基本假设、各主要风险以及压力情景下的潜在损失。

第二十三条 证券公司应当针对流动性危机、交易系统事故等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建立风险应急机制,明确应急触发条件、风险处臵的组织体系、措施、方法和程序,并通过压力测试、应急演练等机制进行持续改进。

第二十四条 证券公司应当建立与风险管理效果挂钩的绩效考核及责任追究机制,保障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十五条 证券公司应当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和分析可能影响实现经营目标的内外部信息,识别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其来源、特征、形成条件和潜在影响,并按业务、部门和风险类型等进行分类。

第二十六条 证券公司应当根据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等建立评估标准,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计量并进行等级评价或量化排序,确定重点关注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证券公司应当关注风险的关联性,汇总公司层面的风险总量,审慎评估公司面临的总体风险水平。

第二十七条 证券公司应当建立逐日盯市等机制,准确计算、动态监控关键风险指标情况,判断和预测各类风险指标的变化,及时预警超越各类、各级风险限额的情形,明确异常情况的报告路径和处理办法。

第二十八条 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压力测试机制,及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和市场变化情况,对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压力测试。

第二十九条 证券公司应当根据风险评估和预警结果,选择与公司风险偏好相适应的风险回避、降低、转移和承受等应对策略,建立合理、有效的资产减值、风险对冲、资本补充、规模调整、资产负债管理等应对机制。

第三十条 证券公司应当在分支机构、子公司、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经理层、董事会之间建立畅通的风险信息沟通机制,确保相关信息传递与反馈的及时、准确、完整。

风险管理部门发现风险指标超限额的,应当与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及时沟通,了解情况和原因,督促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采取措施在规定时间内予以有效解决,并及时向首席风险官报告。

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向经理层提交风险管理日报、月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反映风险识别、评估结果和应对方案,对重大风险应提供专项评估报告,确保经理层及时、充分了解公司风险状况。

经理层应当向董事会定期报告公司风险状况,重大风险情况应及时报告。第四章 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和数据

第三十一条 证券公司应当建立与业务复杂程度和风险指标体系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覆盖各风险类型、业务条线、各个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对风险进行计量、汇总、预警和监控,并实现同一业务、同一客户相关风险信息的集中管理,以符合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的需要。

证券公司应每年制定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专项预算。第三十二条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应当具备以下主要功能,支持风险管理和风险决策的需要。

(一)支持风险信息的搜集,完成识别、计量、评估、监测和报告,覆盖所有类别的主要风险;

(二)支持风险控制指标监控、预警和报告;

(三)支持风险限额管理,实现监测、预警和报告;

(四)支持按照风险类型、业务条线、机构、客户和交易对手等多维度风险展示和报告;

(五)支持压力测试工作,评估各种不利情景下公司风险承受能力。

第三十三条 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数据治理和质量控制机制。积累真实、准确、完整的内部和外部数据,用于风险识别、计量、评估、监测和报告。证券公司应将数据治理纳入公司整体信息技术建设战略规划,制定数据标准,涵盖数据源管理、数据库建设、数据质量监测等环节。

第三十四条 证券公司应当规范金融工具估值的方法、模型和流程,建立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与风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的协调机制,确保风险计量基础的科学性。金融工具的估值方法及风险计量模型应当经风险管理部门确认。

证券公司应当选择风险价值、信用敞口、压力测试等方法或模型来计量和评估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可量化的风险类型,但应当充分认识到所选方法或模型的局限性,并采用有效手段进行补充。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估值与风险计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和评价,确保相关假设、参数、数据来源和计量程序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五章 自律管理

第三十五条 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对证券公司实施本规范的情况进行自律管理,督促证券公司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第三十六条 协会可以对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证券公司应予以配合。第三十七条 证券公司违反本规范的,协会依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管理措施和纪律处分实施办法》对公司及相关负责人采取自律管理措施。

第三十八条 证券公司违反本规范第十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情节严重的,协会依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管理措施和纪律处分实施办法》对公司及相关负责人进行纪律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法律法规对证券公司子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负责人及风险管理工作另有规定的,应符合其规定。

企业证券投资风险控制研究 篇7

一、企业证券投资风险分析

证券投资的风险因素, 可分为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两个组成部分。宏观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外部、不为企业所预计和控制的因素造成的风险。微观风险是指由股份公司自身某种原因而引起证券价格下跌的可能性, 它只存在于某个具体的股票、债券上的风险, 与其他有价证券无关, 它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微观因素。具体来讲, 企业进行证券投资时急需应对的内外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政策风险。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时间不长, 各种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在从试点到规范的过程中, 不断有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出台和调整, 这势必对证券市场造成极大的影响。

2. 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证券市场运行存在着自身的规律, 其价格波动不可避免, 投资者介入时机如在高位将有可能使未来一段时间产生投资损失。同时,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未达到预期、财务状况出现困难等情形也会导致证券价格下跌, 使投资者蒙受损失。

3. 流动性风险。

企业的证券投资资金主要由长期沉淀资金和短期闲置资金组成, 企业证券投资像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一样存在着不定期赎回的问题。如果证券投资无法及时变现, 业务支付和其他用款就会出现困难, 出现流动性风险。

4. 决策与操作风险。

同其他机构投资者一样, 企业进行证券买卖时同样面临着决策与操作风险。对市场行情或市场热点判断失误, 买入或卖出时机把握得不好, 对上市公司情况了解得不充分, 或者操作流程出现漏洞、未能有效实现内部控制以及操作者违规操作等原因, 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投资损失。

二、企业证券投资风险控制研究

企业证券投资风险控制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工程, 所以需要综合各个环节的措施, 综合性地加以控制。

1. 组织专业投资人才、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执行严格操作规程

为了防范证券投资风险, 使证券投资稳健高效地运行, 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组建专门的证券投资队伍,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规范的操作规程, 完善各项投资制度。

(1) 组建专门的证券投资部门, 配备专业投资人才。企业必须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重新组织一批专业化的证券投资人才, 设置独立的证券投资部门, 使证券投资稳健高效地进行。在证券投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应实行资金管理部门和资金运作部门适当分离, 即资金管理部门根据业务需要统筹安排企业的各类资金, 闲置资金由资金运作部门进行证券投资。

(2)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证券市场是一个机遇和风险共存的市场, 为了在一定风险下获得最大的利益, 任何投资主体都必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对企业来讲, 科学的决策机制主要包括“集体决策、额度管理、分级授权、自主经营”等几个原则。

首先, 企业证券投资是在保障资金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的大规模的收益性投资, 因此, 为了避免个人判断失误, 必须发挥集体的智慧, 进行集体决策。其次, 无论是在企业层面还是在证券投资部门内部, 都应该进行额度管理, 根据对证券市场全年走势的判断和集团内部资金的安排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的变化, 确定当年证券投资的总体规模和具体投资品种结构, 投资额度由企业和部门逐级下达, 最终落实到投资小组。分级授权是在额度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权责安排, 每一级投资主体享有逐级递减的投资决策权, 在授权额度内自主选择投资品种, 自主确定投资组合。

(3) 在进行证券业务操作过程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证券账户上持有的权益类证券按成本价计算的总金额不得超过证券营运资金的80%。 (2) 持有一种非国债证券按成本计算的总金额不得超过证券营运资金的20%。 (3) 买入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股票按当日收盘价计算的总市值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已流通股总市值的20%。 (4) 买入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股票持仓量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

2. 权衡收益与风险, 关注证券价格波动

(1) 按照收益性和风险性相匹配的原则, 企业的投资方式可以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激进型, 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和参与配售新股的比例较大;第二种是保守型, 闲置资金主要存放于银行, 投资于股票市场的相对较少;第三种是稳健型, 其投资风格介于前两者之间。因此, 企业为了充分利用好自己的闲置资金, 就必须在收益性和风险性之间进行权衡, 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合理地分配资金, 将系统风险控制于一个可以承受的水平, 尽量消除非系统性风险。

(2) 关注证券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控制市场风险应做到如下几点:

(1) 加强信息收集研究工作, 建立强大的决策支持系统。 (2) 交易人员应敏锐地分析、判断市场变化, 随时准备采取措施, 调整投资策略, 及时向公司领导小组汇报市场有关情况, 以便修改有关投资计划, 减少和规避市场风险。 (3) 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止损点, 当投资亏损达到投资资金一定比例时, 应断然采取减仓、清仓等措施, 以减少损失。 (4) 如遇市场突发性事件, 负责证券业务的主要人员有相机决策权, 但事后应及时向公司领导小组汇报。 (5) 操盘人员应严守秘密, 禁止向其他单位和个人泄露公司交易情况, 包括证券账户持仓量、资金运营等有关情况。

参考文献

[1]金长宏:论证券投资风险[J].技术经济, 2006, (3) .

[2]孙勃刘嵘刘冶:大型外贸企业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J].对外经贸财会, 2003, (2)

西南证券:高价扩张模式暗藏风险 篇8

然而从这两起收购案例来看,高价购买股权的行为却值得引起深思——虽然公司短时间内获得了快速的扩张,但高价收购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资本回报率较低。而这一行为是在公司上市之后才出现的,显然对二级市场流通股股东的回报较为有限。

国都证券收购价高估

8月16日,西南证券公告了关于公司吸收合并国都证券的议案。吸收合并新增发行股票的价格为11.33元/股,国都证券的评估值为112.80亿元,即国都证券每单位注册资本的评估价格为4.30元,在此基础上为参与换股的国都证券股东安排一定比例的风险溢价,但国都证券每单位注册资本最终作价不超过5元。折算比例为2.266:1,即每2.266单位国都证券注册资本将换得1股西南证券的股票。交易完成后,西南证券将新增约11.6亿股股票。吸收合并完成后,双方主要业务将进行整合,西南证券为存续公司。

国都证券是一家注册地在北京的券商,截止2011年3月,公司共有29家营业部,经纪业务市场份额0.5%左右,佣金率千分之0.6,其参股的中欧基金目前仍处于亏损中。对于此次收购,业界普遍的观点是,吸收国都证券的规模效应明显,将推动公司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但收购价格略有高估。

兴业证券分析师张颖指出,“本次收购最后的定价112.8亿元,对于一个非上市公司本身,略有高估,这也导致合并后的西南证券,业绩增厚有限。按照2010年的历史盈利水平来看,原西南证券EPS0.34元,国都证券3.5亿元净利,按新增西南10亿股计算,折合每股EPS0.35元,业绩增厚有限。”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也认为,“对国都证券的换股价格对应于2011年中期静态PB1.82-2.12倍;对应于2010年PE36.8-42.8倍。PB低于上市证券公司的平均水平,但PE显著偏高。”她同时表示,“从最新的财务数据来看,吸并国都证券并未明显增厚西南证券的业绩和净资产。”

高价购买基金公司股权

就在吸收合并国都证券的同时,西南证券又将收购的触角伸向了银华基金。9月15日,公司公告了以11.8亿收购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银华基金股权。本次投资完成后,西南证券将持有银华基金49%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相关资料显示,银华基金成立于2001年,是我国较早成立的全国性基金公司和全牌照基金公司。自2008年以来,银华基金规模一直位居全国前十位,2010年底基金资产净值达722亿元,市场份额超过3%;2010年实现收入10.76亿元,净利润3.41亿元。完成收购后,西南证券将消除全牌照业务中的基金短板,基金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论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及防范策略 篇9

【摘要】网上证券交易代表着未来证券市场以及证券交易模式的发展趋势,但是网上证券交易,既是证券交易活动,又是一种电子商务,网上证券交易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在网上证券交易中会产生一些新的风险。网上交易的低成本性、便捷性、相对安全性等优点是其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互联性, 加上证券交易本身的无形化和数据化特征, 网上证券交易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意外的或人为的风险。而对此问题的讨论无疑有利于网上证券经纪业务更好的规范和发展,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文章仅从网上证券的概念种类规定、完善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的立法建议、网上证券存在的主要风险、风险发生后经纪券商与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规则以及经纪券商与投资者如何应对交易风险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网上证券交易的内涵及法律属性

(一)网上证券交易的概念

中国证券期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对网上证券交易是这样描述的:“一笔证券交易可以被描述成以下过程:客户把委托单下到证券营业部,再由证券营业部把委托单传递到证券交易所,在交易所撮合后再通过证券营业部把交易结果返回给客户。如果把客户下单到营业部的过程用互联网来实现,再通过互联网把交易结果从证券营业部传给客户,这就是实现了网上证券交易。”相比较而言,国外对网上证券交易定义的描述非常简单,即通过互联网完成证券交易的过程。具体而言网上证券交易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网上股票经纪活动、网上股票直接公开发行和网上直接撮合证券买卖(由相当于网上股票交易所的电子通讯网络完成)等。我国现阶段的网上证券交易是经纪交易商向投资者提供的网上交易经纪服务,属于第一层次的网上证券交易活动。在交易流程中,交易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导作用,仍然是一种场内交易。

(二)网上证券交易的法律属性

1、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电子化交易的基础立法呈空白状态。我国的网上证券立法是随着网上证券交易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不过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规范网上交易的基本法, 有关网上证券交易的规定零散见于一些法律、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中。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务院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不可置否的是, 这里显然找不到网络证券交易的风险承担的任何规定。不仅如此, 就连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专门针对网上交易的规章《网络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和《证券公司管理办法》也找不到网络证券交易的风险承担的法律依据。可见, 在网络证券交易的风险承担的立法方面, 处于一个空白状态。

(2)网上证券交易的专门立法不健全。目前,我国专门规范网上证券交易的立法主要是证监会于2000年4月颁布的《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和《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等金融规章。这些规章对促进网上证券交易的稳定发展无疑具有很好的作用,但却有着明显的不足,很难保证网上证券交易的健康发展。

(3)与网上证券交易相关的传统立法滞后。随着网上证券交易的出现,一些现有的传统立法基本不适应其要求。

(4)网上证券交易的国际协调立法缺失。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无国界性,制定网上证券交易的国际协调法律规范很有必要。但目前,在我国尚缺这方面的法规,这不仅会影响我国网上证券交易在国际上的发展,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鉴于此,我国立法机关和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网上证券交易立法的完善。

2、网络证券交易的风险承担的立法展望。(1).遵循证券立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是公平原则: 所谓公平是指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确定其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的要求。在《证券法》中,公平是指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必须保持公平的竞争环境, 证券市场参与者不因身份、地位、所有制性质不同而受到歧视, 他们依法入市的条件相同、信息利用的机会相当、投资获利的机会均等, 合法权益亦得到平等保护;第二是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商法的基本原则, 更是各类交易法应予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之一。由于在网络证券交易中, 关于风险的承担尚无法可依, 风险揭示书和网上委托协议书均是由网络券商拟订, 因此本应由券商承担的风险地转嫁给了投资者, 得网上交易产生的风险差不多都由投资者承担。这严重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证券法》第4 条规定,“证券发行、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应当遵守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2)立法的必要性。就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而言, 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当下的网络证券交易风险承担问题可以说是法律、法规滞后问题。我国证监会已制定了《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及《证券公司管理办法》, 它们在鼓励市场创新、控制技术风险、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这些法规的内容看, 还只是框架性的, 还没有解决网上交易所涉及的风险承担问题。

(3)基础立法与专门立法的配套建设。基础立法首先借鉴国外立法经验,使我国立法保持相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同时,证监会应就《暂行办法》等规范网上交易的规章作更好的完善,尤其应该解决相关当事人权利义务以及风险的分承担问题。其次,应及时修正或补充《证券法》、《票据法》等有关传统立法,以适应网上交易发展的需要。再次,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建立有关网上证券交易的国际协调法律制度。

(4)注重有关立法对投资者的保护。由于在网上证券交易中证券公司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所以,立法应倾向于保护广大投资者,尤其要禁止委托交易合同中对与投资者的各种不公平的条例规定,并应当在风险分担方面给投资者于以保护。

3、网上证券交易的法律责任的承担。网上证券交易的瞬时性、高技术性、和无纸化等特点,决定了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要高于传统证券交易的风险。对于网上交易风险致使投资者发生损失时的法律责任的承担,是有关当事人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并未对此作出专门法规条例,立法应该加以完善。

(1)因证券公司网上交易系统硬件或者软件存在缺陷导致交易出现错误而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应由证券公司承担责任

(2)因网络服务商的过失所致的事故或者故障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应该网络服务商承担责任。但从网络服务商、证券公司和投资者这三方关系的角度看,应该由证券公司先行承担责任,再由证券公司向服务商追究相关责任。(3)因非法侵入交易系统,盗取或篡改指令、相关资料以及资金数据等造成的投资者损失,应由证券公司向投资者承担责任,然后由证券公司向实施侵权行为的人追偿。

(4)因投资者自身的过错,如投资者遗失或泄露密码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应由投资者自己承担责任。

二、网上证券交易面临的主要风险问题

网上证券交易所涉及到的环节远多于营业部交易,而且许多环节并不在证券公司控制之内,所以进行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性也较传统交易大。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证券交易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1、操作性风险。一是投资者进行网上证券委托交易时, 由于不具备一定的网上操作经验而造成操作不当的风险;二是投资者对完成网上交易必须具备的网上委托的身份认证文件及密码工具保管不当, 被他人窃取后假冒投资者身份进行网上委托交易而导致的投资者经济损失。

2、第三人侵权的风险。第三人或者侵入投资者电脑, 或者截取投资者网上传输过程中的交易指令或者攻击证券公司进行网上证券委托业务的服务器, 以窃取投资者相关证书及密码阻碍投资者交易。

3、银证转账的风险。为了防止网上委托数据受到非法窃取和篡改, 一般的证券公司不直接向投资者提供网上银证转帐业务。

4、虚假信息及失真信息的风险。网络传播的信息虽然量大、方便快捷, 但是网络信息的如果是虚假的或滞后的, 则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5、财务风险。投资者在采用网上委托交易后, 应在交易当日同营业部进行账务核对, 确认本人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的余额及当日发生额准确无误。

(二)网络技术系统可能存在的影响证券交易的风险

1、投资者的电脑系统故障、感染病毒、被非法入侵、电脑设备或软件系统与网上交易系统不匹配,无法下达委托指令或委托失败而产生的损失。

2、互联网故障导致委托指令、行情信息等中断、迟延、错误,使投资者无法在其指定的委托价位成交而产生的损失。

3、通讯线路繁忙、服务器负载过重,投资者不能及时进入行情系统或网上证券委托系统,使投资者不能及时增大收益或止损。

4、网络券商的设备故障、交易系统故障、感染病毒、电力故障等导致投资者的委托指令无法被执行。

5、重复或错误发送交易指令。

(三)交易中还可能面临到得其他风险。

自然灾害和环境因素造成的风险。以及除证券投资包括的一般违约风险、利息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期限性风险等, 证券交易业务还存在特殊风险。

三、网上证券交易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制定可信的验证机制和可靠的网上证券交易体系。

1、为了保证网上证券交易的保密性、真实性、安全性、准确性和不可否认性 ,防范证券交易和清算与交割过程中的欺诈行为 ,在增强加密措施保护信息传输的同时 ,必须在网上建立一种信任验证机制 ,使得证券公司营业部能对投资者身份的合法性、真实性认证 ,以防假冒。

2、我国证监会发布实施的《管理办法》第 18 条规定 : “证券公司应采用可靠的技术管理措施 ,正确识别网上投资者的身份 ,防止仿冒客户身份或证券公司身份;必须有防止事后否认的技术或措施。”、这就要求网上证券交易者有一个可以被验证的身份标识 ,即数字签证。

3、采用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能确保系统所有数据在传输时都有电子签名 ,那些由于传输错误或被恶意伪造的数据都不能通过检验。投资者的每个网上交易指令都应附有有效的交易密码 ,任何虚假的交易指令都会由于密码错误而无效

(二)证券公司应在接受投资者网上委托业务时向投资者进行风险揭示 ,并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1、根据《管理办法》第 22 条规定: “证券公司应在入口网站和客户终端软件上进行风险揭示。”第 28 条第 8 款规定 ,证券公司的《风险揭示书》范本应上报证监会 ,作为证券公司在申报网上证券交易时的必备文件。《管理办法》第 6 条规定: “证券公司在为投资者办理网上委托相关手续时 ,应要求投资者提供身份证明原件 ,并向投资者提供证实证券公司身份、资格的证明材料 ,禁止代理办理网上委托相关手续。”这一条所规定的禁止代理办理网上委托手续的根本目的 ,就是证券公司必须向投资者本人进行风险揭示 ,在投资者了解网上证券交易的各种潜在风险后 ,再决定是否进行证券网上委托业务。

2、投资者在对网上证券交易的优缺点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后 ,如果投资者自愿采用网上委托 ,证券公司应与投资者本人签订专门的书面协议。协议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内容包括证券的委托买卖、清算与交割、信息查询、客户资料保密、替代交易方式、资金存取、转账和转托管、风险防范、交易密码设置和法律责任的承担等。协议的详细约定能弥补法律规定欠缺的缺陷 ,以协议条款作为双方的行为准则 ,能避免纠纷的产生。

(三)证券公司加强风险控制 ,严格业务管理制度。

1、《管理办法》的第 7 条规定 : “证券公司应制定专门的业务工作程序 ,规范网上委托。”第 11 条规定 : “证券公司必须自主决策网上委托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有关投资者资金账户、股票账户、身份识别等数据的程序或系统不得托管在证券公司的合法经营场所之外。”

2、证券公司应制订严格的业务流程并定期向投资者提供书面对账单 ,限制单笔委托最大金额以及每日成交最大金额;严禁透支和信用交易 ,加强资金在账户之间划转与存取、指定交易的控制等;在现有的网络技术条件下 ,禁止开展网上证券转托管和计算机及电话形式的资金转账服务。做到在开户、指定交易时的事前控制 ,交易委托的实时控制 ,对交易后的清算与交割的事后控制。

3、证券公司在加强交易程序性制度建设的同时 ,应建立一系列必要的网络管理制度 ,如 :网络系统入网制度、系统数据共享制度、修改程序检查制度、用户信息存取制度、敏感数据安全制度和系统文件备份制度、安全稽核监察制度等。加强自律性管理 ,防止和减少网络交易各参与方可能出现的纠纷。

(四)加强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

1、投资者在做出网上证券交易决策前 ,首先应综合比较各证券公司和进行网上交易网站的安全防范措施、信息质量、传输建设和技术服务等情况 ,选择一个技术力量雄厚 ,风险控制健全的证券公司和网站作为委托对象。

2、其次必须对网上获取的各类信息进行客观地评价并辩明真伪 ,选择适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注意密码的设置和资料的存放等。应严格地依照法律规定和约定及时检查委托成交情况 ,并按时进行清算交割。如果发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与证券公司进行协商处理。

(五)投资者在防范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时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遇到技术风险, 投资者应及时对比其他相关信息, 使用其他交易手段(如电话委托), 及时查证成交情况, 规避网络故障带来的技术风险。

2、投资者必须确保在安全状态下设置各类密码, 并妥善保管自己的开户资料、交易密码。尽量避免采用委托他人的方式或在证券营业部营业场所之外开户, 尽量避免投资者开立的证券交易账户交由他人保管使用。

3、投资者在网上委托的过程中, 使用商业银行提供的银证转账业务, 必须按照银行的相关规定办理。

4、某些上市公司或咨询机构在网上发布的信息不够准确,缺乏法律的规范和有效的监管, 误导广大股民借以操纵市场, 投资者应辨别信息真伪, 谨防网上欺诈带来的信息风险。

5、如果投资者对自己的账户有异议或感觉数据异常, 应立即与营业部联系, 以免造成资金损失。

6、针对自然灾害和环境因素造成的风险, 网上证券交易系统的地址选择、房屋结构设计要慎重, 关键的软硬件要添置备援配置, 以保证应用系统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不中断运行。防火要添置烟火和温度侦测器、各种灭火器、防火保险柜;为了防水, 主机房和动力设备应尽量安放在二楼;为防断电, 应采用 UPS 电源;为防计算机屏幕发出的辐射被黑客检测出来, 防止打印机、磁盘驱动器和主处理器泄漏信息, 计算机中心应密封屏蔽起来。为了防震, 可在高架地板下架设强力弹簧。

(六)防范网上证券交易风险的技术措施

采用网络隔离手段对证券交易的中心端的软硬件系统与证券公司业务系统实施网络隔离。同时, 在中心端与 Internet 的联接上, 设置防火墙, 对中心端提供额外的监控和保护手段。采用入侵检测技术防止黑客攻击, 以此作为继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 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计算机病毒是网络安全的痼疾, 为此, 要求所有券商的计算机上安装能及时升级的网络版防毒产品。此外, 对重要的交易数据要进行定期的备份, 并采用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时间戳、数字证书技术, 利用公钥基础设施安全体系。为解决委托数据在互联网上传输过程中存在的被截取、破译的风险, 还可以使用安全套接层协议或者安全电子交易协议来保证网上证券交易的安全进行。

(七)防范网上证券交易风险的管理框架

要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性, 仅仅从加强安全技术手段方面入手是远远不够的, 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进行信息管理时由专人负责管理数据库, 做到不泄露投资者开户和个人资料。除了有应付系统中断的备用系统和应付危急的程序外, 还有必要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无论信息管理还是维护管理最终还是归结到人, 人员的素质高低, 法制观念的强弱都会影响到管理的效果。对人员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对证券从业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包括规章制度和法制等内容的岗前培训;实行岗位责任制,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责任人给予严惩;落实安全运行制度与原则。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很多方面来自于客户本身, 客户不知道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安全, 可以利用互联网或在网下对投资者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 让投资者学会进行自我保护。2005 年 4月 1 日起在我国正式实施的《电子签名法》进一步保障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投资者将可使用手写签名、电子公章、秘密代号、指纹、声音, 甚至视网膜结构等, 保障自己更安全地在网上进行炒股、电子商务等活动

(八)防范网上证券交易风险的法律与监管策略

从技术上而言, 永远无法保证网上证券交易的绝对安全,只有和先进的管理和规范的法律、监管制度相结合, 才能保证网络交易的绝对安全。因此, 在加强技术保障的同时, 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规范的法律制度, 加强对网站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

1、建立网络证券违规与犯罪调查中心。

在我国, 证券市场网上监管体系尚未形成, 证券管理部门还没有对证券网络犯罪进行直接监管和处罚, 证监会没有司法调查权, 而公安机关对证券网络交易业务熟悉程度不及证券监管机关, 但有关证券网络违规犯罪主要由公安机关管辖。因此, 目前监管体系并不利于对网上证券违规犯罪行为的监管和处罚, 不能适应网上证券犯罪监管的需要, 有必要在现在的中国证监会机构下设立一个独立的部门, 专门负责网上监督。

2、因特网违规与犯罪是无国界的, 凡与因特网直接相连的计算机都有受到网络欺诈攻击的可能, 网络证券违规与犯罪将突破时空限制给不同国家造成同样的危害, 因此, 加强国际间合作就显得十分必要。而目前网上证券交易在全球范围内尚无统一监管规则, 我国监管机构应加强与国际证券监管组织之间的合作, 倡导制订全球统一的网上证券交易监管协议。

(九)加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证券活动的监管

1、对披露证券信息的网站实行许可证制度并设立权威网站。券商的网站如用于网上交易的接口, 审批时原则上可与其网上交易业务资格审批同时决定是否予以许可证;对非券商网站, 应视其技术水平决定是否予以进入许可证;不作为网上交易入口的网站, 应视其点击率、网站内容的专业化程度, 决定是否允许其披露证券信息。当不同的网站披露的信息出现差异时, 要以权威网站为准。这些所有网站的名单应予公布, 向广大网民说明, 提高其对信息可靠程度的鉴别力。

2、加强对网站内容的管理。网站必须披露根据《网站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第四章的信息披露中的二十二条以及第二十三条规定: 证券公司应在入口网站和客户终端软件上进行风险揭示。如向客户提供证券交易的行情信息, 应标识行情的发布时间或滞后时间;如向客户提供证券信息, 应说明信息来源。并应提示投资者对行情信息及证券信息等进行核实的内容, 监管的重点主要包括券商的网上投资咨询是否违背有关投资咨询方面的法规以及网站中是否传播虚假的、误导性信息。

3、加强对其他相关网站的监管。近一段时间, 频频出现某些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站被假冒, 还出现了“网银大盗”、“股票大盗”等病毒。这些病毒或假网站有些是通过利用搜索引擎的搜索竞价排名, 诱使用户下载软件或点击假冒的主页, 以达到盗取账户与密码目的。因此, 各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对提供搜索引擎功能的网站的监管, 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处罚, 尽量消除这些假冒网站利用搜索引擎进行诈骗的可能性。

(十)引入保险机制, 保障投资者切身利益 在依靠技术进步, 不断强化安全保密手段, 通过法律措施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犯罪的同时, 应积极地与保险公司合作, 开发对应的险种, 为投资者投保, 通过保险机制的配套工程来消除投资者的疑虑, 树立投资者对网络安全的信心, 建立保障投资者的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

1、推出“黑客保险”护驾网上交易

对于由于病毒黑客等网络风险带来的损失, 从事网上委托交易的各大证券公司都在网站显著位置发布了风险警示, 警示明文规定“由于账号、密码被泄露或开户资料遗失未办理挂失等使得投资者的网上证券委托的身份可能会被仿冒, 造成证券被盗卖或盗买而引致损失。凡密码正确所进行的一切委托行为, 本公司均视为您本人的委托行为”。事实上, 由“证券大盗”而引发的数起案例, 最终被害股民除了去公安局报案一种选择外, 所有损失只能由自己承担。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要想通过病毒传播者留下的蛛丝马迹抓到犯罪分子谈何容易。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保险业务。而在国外, 网上证券交易保险的开展已经很普遍, 股民在签订网上证券委托交易协议时, 券商会主动为用户购买一份商业保险, 在遭遇种种不可抗的突发风险时, 保险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为股民承担部分损失, 以此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英国和美国的一些保险公司已经推出了“黑客保险”业务, 著名的网上证券经纪商 E-Trade 为每个交易帐户免费提供高达 1 亿美元的保险, 这项措施极大地增加了投资者通过 E-Trade 网站进行网上交易的信心。而在我国, 笔者建议可以采用券商、保险公司以及计算机病毒防治公司三方进行合作, 券商联同保险公司选择合适的计算机病毒防治公司客户端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提供给采用网上证券交易的投资者使用。投资者在使用该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后, 如果还是因黑客问题而造成损失时, 由保险公司负责为投资者提供赔偿。

2、推出“网路及交易系统畅通保险”

在我国许多网络券商制订的“网上证券委托协议”中, 往往会有如下规定: 券商因设备故障、通讯故障、网络堵塞、交易统故障, 以及因互联网上传输原因, 交易指令出现中断、停顿、延迟、数据错误等情况因素而造成投资者不能正常交易, 券商不承担责任等等的免责条款。如果让券商来承担这种风险, 则不利于券商积极开展网上证券委托业务, 从而将会阻碍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和应用。但是, 券商的这种做法将会极大地损害投资人的利益。笔者考虑是否可能在引入“黑客保险”的同时,也开发出对因券商设备故障和 ISP 的原因而造成投资者损失的“网络及交易系统畅通保险”

答谢辞: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李备友**老师给予的指导和帮助!*老师耐心的帮助和细心的指导,使我在论文写作初期有了清晰的思路,并帮助我坚定了信心和指出了论文之中不足之处以完善论文,于此,特别感谢李*老师!

参考文献

上一篇:名人奋斗成功例子下一篇:形势与政策课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