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建存在的问题

2024-10-21

农村党建存在的问题(共10篇)

农村党建存在的问题 篇1

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现就当前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求解决的办法或途径。

BLF镇总面积729平方公里,总人口33244人,辖7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镇党委下设21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7个,共有党员945人。其中:正式党员921人,预备党员24人;男803人,女142人,有农牧民党员603名。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低,村组干部队伍难配强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中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等问题仍然表现得比较突出。BLF镇597名农牧民党员中,35岁以下的63人,仅占10.6%,55岁以上的有244人,高达41%,部分村党支部几乎成了老年人支部。M村党支部63名党员中,35岁以下的仅3人,55岁以上的达到37人,高达59%。党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全体党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628人,高达66.5%,相当部分甚至是半文盲,读书看报都成问题。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偏低带来的后果越来越严重,不仅造成党员队伍缺乏活力,而且导致村干部和后备队伍不足,有一部分村如果村支书卸位,要重新挑选一位合适的村

支书就很难。同时,农村3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多数在校学习,完成学业后在外就业或选择外出务工,导致村组干部和党员队伍缺乏后续保障。

二、党员先锋意识淡化,党组织战斗力下降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主流较好,多数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党员队伍个体素质不齐。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弱化,有的党员对共产主义信心不足,觉得共产主义离我们很远,走上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道路,甚至迷失人生道路和方向,信仰封建迷信;有的党员宗旨意识谈化,不讲奉献,利益至上,不愿参加义务公益活动,参加支部党员培训、开党员会都要拿报酬;有的党员实用主义至上,拜金主义倾向严重,与自己有利的事情就愿意去做,为了金钱不讲原则,不择手段;部分党员荣誉感减弱,与党员标准和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的现象危害性很大,严重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党员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政治出路无保障,村干部队伍不稳定

近年来,我旗对村干部待遇问题非常重视,得到了有效解决,与我市相邻旗县相比也处在前列,但组干部的工资较低,平均水平只有1600元。而村干部在具体工作中,离不开组干部的支持和配合,组干部也是村干部的后备力量。由于工资待遇低导致组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没人愿意干或有能力的不干。村组干部在政治出路等方面还缺乏一种激励机制,村组干部认为自己干好最多能当个村支书,干的不好也抽不了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所以在遇到“难、重、繁”的工作任务时,随时就有卸任的想法,导致农村一些难点问题解决不能及时到位。此外,村组干部退职后也没有保障,虽然我旗给为历任村干部参加了养老保险,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现任村组干部没有制度保障。农村党员干部机制保障

不健全,影响到村干部队伍稳定,更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四、农村集体经济脆弱,村党组织威信降低

村集体经济普遍十分脆弱,不少村集体收入有减无增,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全镇7个村,集体收入都在5万元以下,而转移支付除村组干部工资外,一般性工作支出也难以保障,有的村还有负债现象。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已是艰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则是难上加难。村集体经济弱化,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无法解决,特别是债务归还无期,导致党组织形象受损,威信下降。有经济实力才有战斗力,基层党支部威信的树立要靠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的发展问题。可以说“经济发展到哪里,组织的威信就树立到那里”。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党员缺乏致富能力,更谈不上帮助和带领群众致富,也严重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流动党员管理困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流动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在管理中表现为“五难”,即“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落实、党费难收缴、作用难发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当前农村党建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

面临以上农村党建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强化党建工作措施,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第一,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要把党组织的凝聚力牢牢构筑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只有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抓党建,农村党建才有着力点,才能真正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一要围绕发展配强班子。一方面

扩大选拔范围,创新选人界限。打破目前“限定村内选人、固定本村任职”的传统模式束缚,打破地域、身份、年龄、职业限制,面向发展经济能人,选经济型、技能型、知识型、开拓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党内民主,创新选人机制。去年,我镇作为全旗“公推直选”村支部书记的试点,成功地进行了“公推直选”并取得了试点经验。要通过 “公推直选”,选出精干高效、群众满意的村支部班子,真正做到“选准一个人、带富一个村”。二是围绕发展提升素质。帮助村干部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着手提升村干部引领发展本领。以旗党校、远程教育站点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主阵地,对村干部和党员骨干进行专题培训,现场培训和技术轮训,加强对农村支部书记外出学习培训,开阔眼界,不断更新提升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带动致富能力。三是切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是解决村级组织威信不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根本性问题。一方面要搞好集体原有土地、场所、企业等的承包经营,提高集体资产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集体收入。另一方面要加大村级转移支付力度,要对村组运行中各项必要的开支和刚性支出,进行摸底了解和科学的测算,加大村组资金投入力度。

第二,把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作为根本要求。

党员素质决定党组织的战斗力,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一要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发展好。发展党员既要慎重,又要积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及时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不断完善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制,全面推行党员发展双向推荐制、公示制及发展党员质量考核和违规追究制。建立优秀农村人才储备库和培养帮带机制,培养吸收农村“种养能手”、“土专家”等致富型农民入党,提高农村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二是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教育好。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培训工

作新机制。在培训管理上,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强化各级责任;在培训内容上,要在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突出对党员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致富技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充分注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分类分层教育,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在培训经费上,上级财政每年要安排农村干部和党员培训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三是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管理好。进一步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健全分设党小组制度,以村民小组或相关产业链条为单位,广泛建立党小组,将分散的农村党员集中起来,参与议事决策、财务监督等。进一步健全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党员活动日和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强化党员行为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党员自我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机制。完善党员评议考核、党员挂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民主评议机制。强化预警告诫,健全党员淘汰机制。四是把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建设好。党员干部切忌静不下心、沉不下身子的浮躁心态和飘浮作风。要强化实干精神,只有实干,才会有成绩,才会促进发展,引导党员干部要树立“以民为本,奉民为天,为民奉献”的意识,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在工作中要善于突出重点,抓住主要问题,注意解决问题,搞好分类指导。树立群众事务无小事的意识,特别要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解决好、落实好。要把上级的指示精神与基层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意工作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三,把加强村级干部后备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环节。要强化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的职责,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好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一要拓展选拔培养视野。及

时把那些思想品质好、奉献精神强、会经营、善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入党积极分子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提供优秀人才支撑。做好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任用工作,把些思想观念进步,开拓创新能力强,下得去、呆得住、能吃苦的大学生安排到村内任职。要把选人范围扩大到回乡学生、复退军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等各个领域、各种群体之中。二要创新培养制度。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联系人制度。实施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和村支书接对联系培养制度,帮助后备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建立后备干部考察制度。定期对后备干部表现情况进行考察,建立干部培养档案,作为村干部选用的重要依据,克服选用的随意性。建立谈话沟通制度。定期与后备干部进行谈话,关心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要求,增强后备干部的组织归宿感。三是加强动态管理。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在乡镇党委考察的基础上,村党组织每年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及时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充实,使后备干部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

第四,把强化保障激励作为努力方向。

要稳定村干部队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须强化保障激励措施。一要着力加强待遇保障。建立健全适合农村基层特点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以适当待遇留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村干部补贴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完善村干部补贴各级财政分担统筹制,并列入财政预算,逐步提高村干部的报酬。健全完善村组干部养老与医疗保险制度,并形成长效的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机制,拿出一定的比例或名额,选拔优秀村组干部到乡镇机关任职,享受公务员待遇,多途径解决村干部的政治出路。二要着力加强考核考评。将农村党员干部的补贴及

晋升与其担负职务、付出劳动、工作成绩挂钩,使他们工作起来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制定以经经济工作、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实行量化考核,建立个人政绩档案,作为奖罚依据,实行村支部干部补贴在乡镇推行目标管理考核的基础上统一发放。三是着力加强权利保障。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扩大基层党员的参与面,对表现突出的基层党员可聘任为党内民主监督员。逐步建立党代表常任制,定期听取和评议党委的工作报告。四要建立健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生活上随时了解支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切实感到组织的温暖。建立年龄高和党龄长的老党员到龄补助机制,党龄或年龄达到标准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健全党员创业帮扶机制,主动创业的党员要给予贴息贷款等政策性创业扶助;完善党内救助体系,开展贫困党员党内生活补助工作。通过建立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提高党员的荣誉感,使农村党员在生活上不忘党,思想上不脱党。

第五、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流动党员大多年富力强,经常出门在外,经风雨,见世面,学到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管理和利用好这一群体,通过发挥流动党员“双带”作用,促使本地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学先赶优,提高整体素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因此,我们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流动的客观现实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健全目标责任制。一是建全流动党员申请登记制度。党支部在流动党员外出前后要负责对其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联系方式、流动时间、作用发挥等进行登记造册,以便党组织随时掌握其动态。二是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凡外出流动党员,在其外出期间,党支部在征求本人意见后确定

一名正式党员作为联络员负责对其进行日常联络,联络员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主动了解流动党员情况并督促其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定期到流入地或原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三是建全流动党员鉴定制度。流动党员返回前,流入地党组织应对该党员流动期间的具体表现和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做出书面鉴定,加盖党组织公章后寄回所在党支部,做为年底评议流动党员的重要依据。对流出的预备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要负责按季度 培养考察并及时寄回培养考察意见,对流入地无党组织的,原党支部要采取专人培养考察和个人主动思想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养活动,党支部要对外出流动党员 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使其在外出期间有责任、有压力,有目标,使流动党员流动期间不脱管,解决流动党员“无人管无人问”的问题;四是对个别在外出期间思想退化,表现恶劣,经党组织多次教育仍不悔改的流动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予以组织处理,严重者要做出劝退或除名处理。

农村党建存在的问题 篇2

1 农村非正规金融成为主力军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应渠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即政策性金融, 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这四种供应渠道的主要依托分别是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民间金融组织。现在在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 正规金融如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都呈现主动性的边缘化, 农信社由于自身的组织运营并不规范, 合作制更多的是流于形式, 不能充当主力军的角色, 而利率最高, 监管不严格的各种民间金融组织成为农村最主要的供应渠道。

1.1 农村正规金融“主动性边缘化”的原因

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经济抑制”理论, 所谓金融抑制, 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 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金融运行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 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处于互相掣肘、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金融抑制造成资本利用效率低下, 会阻碍和破坏经济的发展。而金融深化与储蓄、

投资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而对我国而言, 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城市化倾向, 农业经常处于次重要地区, 让步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目标, 甚至必要时会做出一定的牺牲, 这使得金融抑制现象在我国农村尤其突出。在我国, 政府在农村金融体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虽然不是资金的直接供应者, 却对整个农村金融的资金供应和分配有重大的影响。由于政府的一些政策导向, 使得各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严重的倾向于工业化和城市化, 这些机构在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的同时, 不断的减少对“三农”的资金支持, 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正规金融机构的这种行为, 这便形成了农村正规机构的“主动性边缘化”。

1.2 非正规金融成为农村金融供应的主力军是现实的无奈选择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的资金供应不断减少, 政府在默认这种情况的同时, 并未对农村金融的供给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于是各种民间金融机构便成为了农村金融供应的主体。

农村的非正规融资是指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间接融资和农户之间或农户和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 非正规融资解决了农户、乡镇企业的资金急需, 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应的不足, 加快了资金流转速度,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于此同时, 农村的非正规金融机构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差, 具有较强的投资性, 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国家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 扰乱社会秩序, 缺少有效地监管, 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加之, 各种民间金融机构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解燃眉之急, 但其利率相对较高, 不利于长期性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

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令不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于农业投入的基本格局是:总量增加, 比重下降, 中央政府在这种格局下, 不可能对农业的直接经营活动进行持久、大量的投资, 而且我国实行财政包干政策以后, 中央政府认为由于农业的区域性, 农业投资较适合由地方政府来做, 而地方政府根据财政收益最大化这个目标函数, 由于农业投资周期长, 见效慢, 不可能优先选择农业投资。于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标函数不一致的情况, 直接造成了支农效果的不显著。

2.1 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的原因

中央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取决于中央的财政收入和中央的非农业财政支出的需求之间的差额, 这个差额越小, 中央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越少, 反之越大。进入新世纪以后, 中央财政的收入和非农业的财政需求的差额一直较小, 这使得对于农业的投入不足。

2.2 地方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的原因

地方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地方财政收入与非农业财政支出的差额, 这个差额越小, 对于农业的投入越少, 尽管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 地方财政收入连年递增, 但各项非农财政支出也在迅速增长, 甚至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这使得地方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少之又少。二是按照规定地方政府需要进行的农业设施的投入, 如前所述, 地方政府为实现财政收益最大化, 这部分投入也不会很大。总之, 在目前这种情况, 地方财政支农力度明显不够, 甚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农村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 存在监管真空

整体而言, 我国的金融监管属于集权多头监管模式,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司其职。但在农村金融监管方面, 很难说属于哪一种模式, 处于相对混乱的局面。比如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对农村金融都有监管, 监管区域时有交叉, 但又存在监管的真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于农村金融的管理是双重的, 这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很多监管成本, 也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在目前的分业监管情况下, 银监会、保监会各司其职, 但他们的监管机构只设置到省一级, 而中央银行又不能行使监管职能, 所以省以下的监管机构基本是真空状态。中央银行和各监管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 各监管机构之间协调机制尚不健全, 使得各监管机构各自为政, 金融监管效率极为低下。当金融机构由于市场性风险或退出市场风险时, 中央银行和各监管机构在救助时由于信息不对称, 可能会造成救助过渡, 也可能给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提供了套利的可能性。

摘要:新世纪以后, 政府连续下发了七个支持三农的一号文件, 我国的农村金融问题取得了很大的缓解, 但是, 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 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 依旧十分落后, 本文对于目前农村金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农村小学体育存在的问题 篇3

关键字:紧缺;薄弱;贫瘠匮乏;积极性;自觉意识

现今我们提倡全民素质的提高,在学校提倡学生全面的发展,尤其是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人们的体育意识等多因素的影响,使其总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农村小学体育课程的落实与发展,仍是不容乐观。

一、体育专业教师紧缺,教师质量与教学质量薄弱。

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是显而易见的,不论在哪个专业上都存在严重的教师紧缺现象。

在偏远农村小学往往出现一个老师带多个班体育的情况,并且还有一个教师带多个年级的教学情况。另外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一般都非专业出身,体育方面的许多知识都很不系统,不全面。从教师的茫然到跨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身心俱疲,使不少体育教师有畏难情绪,体育器材的匮乏让他们觉得教学工作无从下手,体育课采取了“放羊式”教学。 学校和社会对体育教学的不够重视,出现了体育副科这个挂名,从而减轻了体育教学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二、教学条件贫瘠匮乏,教学的开展受到阻碍。

完善的教学设备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很难想象没有场地、器材、甚至没有任何教学设备这些基础做后盾的体育教师怎样进行体育教学,怎样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与体育达标要求相比,农村小学的教学实际设备显然相差甚远。教学条件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学方法有效改进、教学质量优化提高的重要保障。然而各级政府投入到农村中小学的资金严重短缺,有限的资金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显得尤为单薄。因此多数农村小学缺乏足够的体育教学设施配备,且布局不合理。在教学条件不充足的情况下,许多素质教育要求开展的体育教学模式便难以实施。

此外,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大多重运动技能,轻学科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过多的把增进学生素质委托于陈旧体育观,对于课程改革与创新教学缺乏积极性。

三、教师的效与益不成正比,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

体育课本身就是室外运动多余室内运动的特殊课体,农村多处于多风沙地带,尤其是北方。而受“应试教育”和升学率考核指标的影响,农村主管教育领导在思想上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农村的许多学校负责人和教师,在思想上对体育教师不够重视,对体育教学存在偏见,体育教师待遇不公的情况时有发生。体育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在待遇上无法体现,权益得不到保障,评职、晋级评先进等等与语数英科学科教师相比尚且机会较少,与城市教师相比差距更大,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四、对体育研究的自觉意识不足

由于对体育教学的不够重视,导致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落实,成为纸上谈兵。小学体育教师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提高及自身的专业发展。但是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普遍缺乏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指导,对科研方法和科研经验的掌握不足,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有限,因此体育科研氛围不浓、动力偏弱,缺少主动探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目的、缺乏对新课程标准的积极思考、缺少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反思,体育教师的自觉意识不足。

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4

1、在党建工作上,我们认为在对党建思想政治管理目标责

任制方面的力度不足,各基层党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的重视不够,大多数偏重于生产经营工作,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所以,很多的党建工作只是浮在表面上,没有落实到实处。

2、有部分党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业务处于不了解的状态,所以不能很好地开展党建工作。

3、对党员的教育没有形成制度化,至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

作用发挥的不够好,凝聚力不够强。

4、党建基层管理工作不完善。

5、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需要提高。发挥的不够好,凝聚力不够强。

6、加强党建工作人才后备梯队的建设,重点在年轻人中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的进行培养。

措施、目标及完成时间

1、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集中组织开办各类党

建知识培训班,经常深入基层督促指导党建工作,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企业为目标,着力提高党员队伍和党务工作者素质,三月份已开办积极分子培训班,四季度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举办党务工作者培训班。

通过整改、培训等手段,二季度末前全面贯彻各项党建制度,并深入落实,使各级党务工作者思想意识和党建工作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把党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2、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

一是结合通用集团推行两个“档案”(党员档案、党支部档案)的建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做到“五个知道”(知道党员在哪里、知道党员在想什么、知道党员在干什么、知道党员有什么思想问

题、知道党员存在什么困难)。

二是每月深入基层检查下级党组织落实党建责任制的情况,使各基层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督促完成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改进工作方法和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活力。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篇5

农村金融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这是因为农村金融自身的特点即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特点和商业化运作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的农村金融问题很多,压力颇大。新世纪以后,政府连续下发了七个支持三农的一号文件,我国的农村金融问题取得了很大的缓解,但是,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依旧十分落后,本文对于目前农村金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一、农村正规金融的“主动性边缘化”,非正规金融成为主力军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应渠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政策性金融, 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这四种供应渠道的主要依托分别是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民间金融组织。现在在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正规金融如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都呈现主动性的边缘化,农信社由于自身的组织运营并不规范,合作制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不能充当主力军的角色,而利率最高,监管不严格的各种民间金融组织成为农村最主要的供应渠道。

1.农村正规金融“主动性边缘化”的原因

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经济抑制”理论,所谓金融抑制,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金融运行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处于互相掣肘、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金融抑制造成资本利用效率低下,会阻碍和破坏经济的发展。而金融深化与储蓄、

投资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而对我国而言,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城市化倾向,农业经常处于次重要地区,让步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目标,甚至必要时会做出一定的牺牲,这使得金融抑制现象在我国农村尤其突出。在我国,政府在农村金融体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虽然不是资金的直接供应者,却对整个农村金融的资金供应和分配有重大的影响。由于政府的一些政策导向,使得各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严重的倾向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些机构在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的同时,不断的减少对“三农”的资金支持,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正规金融机构的这种行为,这便形成了农村正规机构的“主动性边缘化”。

2.非正规金融成为农村金融供应的主力军是现实的无奈选择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的资金供应不断减少,政府在默认这种情况的同时,并未对农村金融的.供给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于是各种民间金融机构便成为了农村金融供应的主体。

农村的非正规融资是指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间接融资和农户之间或农户和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非正规融资解决了农户、乡镇企业的资金急需,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应的不足,加快了资金流转速度,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于此同时,农村的非正规金融机构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差,具有较强的投资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国家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缺少有效地监管,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加之,各种民间金融机构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解燃眉之急,但其利率相对较高,不利于长期性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

所以,农户对于各种民间金融机构也是“又爱又恨”,但由于正规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不够,使得农户不得不使用非正规融资的方式,这也是正规金融机构边缘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令不统一,支农效果不显著

在我国,政府对于农村金融的作用不言而喻,而政府又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组成,二者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农业投入的基本格局是:总量增加,比重下降,中央政府在这种格局下,不可能对农业的直接经营活动进行持久、大量的投资,而且我国实行财政包干政策以后,中央政府认为由于农业的区域性,农业投资较适合由地方政府来做,而地方政府根据财政收益最大化这个目标函数,由于农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不可能优先选择农业投资。于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标函数不一致的情况,直接造成了支农效果的不显著。

1.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的原因

中央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取决于中央的财政收入和中央的非农业财政支出的需求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越小,中央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越少,反之越大。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央财政的收入和非农业的财政需求的差额一直较小,这使得对于农业的投入不足。

2.地方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的原因

地方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地方财政收入与非农业财政支出的差额,这个差额越小,对于农业的投入越少,尽管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收入连年递增,但各项非农财政支出也在迅速增长,甚至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使得地方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少之又少。二是按照规定地方政府需要进行的农业设施的投入,如前所述,地方政府为实现财政收益最大化,这部分投入也不会很大。总之,在目前这种情况,地方财政支农力度明显不够,甚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存在监管真空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6

学前教育是对出生至入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它的教育任务和要求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入小学的准备,目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1世纪人们想在社会上立足,获得成功将越来越困难,文凭、家势、金钱将不再能保证你立干不败之地,个人的素质将决定一生的命运,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人类社会将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而处于主导地位,企业的成败,国家的头衰将直接取决于内部人员的素质高低。

学前教育在城市发展的时间较长,也很爱重视,已形成较好的体制,但是,农村学前教育近几年才被人们所关注,由于多种原因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很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并急需改进完善,鉴于此,我的社会实践内容是通过对我的家乡瑞丽市勐卯幼儿园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经过认真严谨的分析,得到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建议,了解国家关于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以便宜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一、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发展奠基性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于个体早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 1

价值,发展学前教育事关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代相关的研究和事实已证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而且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并且决定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

二、农村(本镇)学前教育现状

目前,我镇绝大多数幼儿园都属于民办,另外,还有的幼儿园属于小学,进入优质幼儿园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幼儿比例过低,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幼儿园因条件不达标,仍属于无证办园经营状态,站在客观角度审视我区农村学前教育工作者,办园规模大小不一,水平良莠不齐,距离人民群众让其子女享受估质学前教育的愿望有一定的距离,低水平的农村学前教育影响了全区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无证经营幼儿园的存在不仅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更是严重影响了我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1、农村学前教育主要机构

经过对本镇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的调查,农村学前教育是民办在垄断地位、政府的主导地位也还没有确立,此次调整研中,公办幼儿园没有一家依照财政拨款的公办教职人员有一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服务性没有任何的体现,这些民办幼儿园多数是由个人贷款办的,还有一些是借钱办的,对于村里的幼儿园,多数是由退休小学教师在自己家里

办的幼儿园,都不是很正规,另餐,小学里也有学前班,但大多数是小班、中班、大班在一个教室里有一个教师上课,教室里很混乱,教育质量很低。

2、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

经过调查发现,现在我镇所有的幼儿园中的教师有以下三种人组成:(1)从小学或初中退休的老教师较少;(2)初中毕业的学生或中专生(绝大多数);(3)师范类毕业的大专生(极少数),总体来说,这些幼儿园老师的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学前教育的专业素质不高,还有,师资队伍不稳定,特别是年轻的老师、由于工资不高,他们会随时离开,这些因素对幼儿教育都是很不利的,对于小学里的幼儿教师来说更是无法保障教学质量,一个人教五六个孩子,还是不同年龄的。

3、幼儿园基础设施现状

经过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园是在园主的家里,地方十分狭小,并且各项设施都十分老旧,下面上我在镇上一家规模较大的幼儿园里看到情景,院子里的一些玩具都很破旧,滑梯的顶与垂直支架的焊接处已经出现破碎松动的迹象,滑梯的下面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园长告诉我,办园经费主要靠贷款和朋友借来的,而幼儿园的设施在我们镇上的幼儿园中算好的了,可见,其他幼儿园的状况,有些幼儿园里的设施都是买的淘汰的,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这些幼儿园的卫生条件无法很好的保证,存在很大的卫生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三、对本镇学前教育现状的感悟及建议

1、民办幼儿园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民办幼儿园都是由个人出资,投资者虽然热爱幼教事业,但也担心成本问题,因而对幼儿园的发展顾虑重重,据调查发现,民办幼儿园需要负担教师工资,幼儿玩具、房租、水电等多项费用,一般的幼儿园仅教师工资一项就要占到整个收入的一半以上,而农村民办幼儿园更是自身实力水平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收费标准普遍较低,相当多的幼儿园是收入小于支出,无力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政府能对民办幼儿园有一定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实现民办幼儿呈良性发展。

2、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切实改变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个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专业素质偏低的现状,加大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具体可以从六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改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逐步做到民办幼儿园教师与公办幼儿园教师同工同酬,鼓励和保护农村幼儿教师安心从教,并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以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二是对贫困地区可实行定向培养的办法,采

取优惠政策、鼓励优秀青年回本乡本土为幼教事业做贡献;三是对现有公、民办幼儿园教师实行必要的专业培训考核气度,建立市、区(县)两级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免费培训农村公、民办幼儿老师;四是严格准入制度,做到上岗;五是在培训、进修、评优、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做到幼儿教师同等对待。

3、完善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

首先,农村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层次结构、师生比例合理的幼儿教育体系,以加强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应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水平,向管理要质量,其次,应增加经费投入,以发送幼儿教育条件要做到这一点,要对农村幼儿园教育经费单独列项,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同时,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园和学前班的收费标准,有了政府的支持,农村幼儿园的管理也会随着趋于完善。

结论

农村养猪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篇7

1) 猪舍建设不规范

农村大部分养猪户的猪舍仍然采用传统的坑式圈舍, 这种圈舍的缺点是潮湿, 通风不良, 猪容易感染病菌, 不利于母猪生长及所产仔猪的健康成长。

2) 饲喂方式落后

在农村, 许多养猪户都习惯用熟食喂猪, 认为熟喂能够减小饲料体积, 软化粗纤维, 猪喜欢吃, 可提高饲料消化率, 实际上这是养猪的误区。据报道, 饲料因类型不同, 在生喂与熟喂有所区别, 一般的青、粗料类型日粮熟喂比生喂好;精料类型日粮中, 豆料籽实熟喂比生喂好, 但多数还是生喂比熟喂好, 因为煮熟后的精料有5%~10%的营养成分要损失。据报道, 用生料饲喂肉猪, 平均日增重可比熟喂提高10%, 每增1千克毛重可节省精料0.2~0.3千克。此外, 生料喂猪还可以节省人工、燃料等许多成本。因此, 在农村养猪要改变过去传统的熟喂方法。当然, 对于那些有毒或易污染的饲料, 如菜籽饼、棉籽饼、泔水等, 可以为了起到解毒或消毒的作用, 还是应该用蒸煮的方法。

3) 不重视环境消毒

有的养猪户从养猪开始, 就根本没有进行消毒, 对消毒的认识很淡。肉猪饲养户没有“全进全出”的概念, 从未对圈舍进行消毒;自繁冶养户在母猪产仔时消毒不彻底, 致使仔猪产后不久就出现下痢等现象, 且仔猪发病率、死亡率很高。

4) 猪只来源复杂

农村养猪采取自繁自养的很少, 大多数是从集市上购买仔猪。由于不了解情况, 难免买回病猪, 加上过磅、运输和饲料改变等因素, 使购回的猪很容易发病, 造成猪只死亡, 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的损失。

5) 忽视猪体内、外驱虫

农村饲养的生猪经常接触地面, 加上喂用青料、生料, 使猪极易感染蛔虫等寄生虫病。尤其是蛔虫寄生在猪的小肠内, 会引起蛔虫性肺炎、肠炎、肠道阻塞、胆道蛔虫等疾病, 轻则使猪发育不良, 生长受阻或形成僵猪, 且其增重率比正常猪低30%, 重者会引起猪只死亡。还有些农户不注意猪圈卫生, 不经常打扫圈舍, 不注意消毒, 使得部分猪受到体外寄生虫的侵扰, 如虱子和疥癣等, 影响了生猪的食欲、休息和生长发育。

6) 不重视防疫

多数农村养猪户抱着侥幸心理, 不愿意在疾病预防上花钱, 甚至连猪的几大传染病也不进行疫苗接种。虽然有些农村养猪户对一些死亡率高, 且造成经济损失大的传染病重视, 但对一些死亡率较低, 且临床症状较轻微的疾病往往有所忽视。

2、对策

1) 加强引种

引进优良种猪, 改良本地种猪, 同时杜绝近亲繁殖, 利用杂交优势提高猪的质量。引进的仔猪应来自于生产性能好, 且健康无病的种猪群所产的健康仔猪, 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或仔猪。

2) 制定消毒制度, 并严格按制度执行

生猪出栏后, 要对猪舍彻底打扫, 清除粪便和污物, 进行喷药消毒。具体方法是:清理-冲洗-刷刮-药物消毒-熏蒸消毒-空圈 (5~7天) 。熏蒸消毒时, 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32毫升、水16毫升和高锰酸钾16克的混合溶液。

3) 提供优质饲料

无论是饲养1~2头猪, 还是上百头猪, 仅饲喂单一的饲料肯定是不行的。即使不使用全价配合饲料, 也必须将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青绿饲料、粗纤维、微量元素等合理搭配饲喂。

4) 疫病防制与猪群保健

农村养猪小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一、存在的问题

1. 选址不当,设计布局不合理。有的养猪小区没有按照规定标准、兽医卫生要求选址、设计,将其建在公路旁、村庄旁或车辆、人员来来往往的地方,或建在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堆积处附近。养殖小区内布局混乱,没有净道、污道、生产道之分,透风能力差;生活区和种猪舍、妊娠猪舍、保育舍、产房及育肥舍混在一起;没有猪粪专用存放场所和粪便生态处理系统,污水横流,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易发生传染病。

2. 部分养猪户所饲养的种猪老化,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同时也存在着猪群结构不合理,管理粗放,甚至沿用传统的饲养方式,规模小,成本高,分散经营,经济效益及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3. 养猪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意识淡薄,各自为政,如饲料、饲料配方、防疫程序、用药程序、消毒及病死猪处理程序各不相同,致使小区管理难度和疾病防治难度加大。

4. 技术投入少,设备陈旧、简陋,科技推广力度不够。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区内养猪户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养猪完全凭老经验,不求进步、知识老化,造成养猪成本高、效益差。

5. 原料质量应用缺乏监控,主要表现在各养猪户都自行采购,没有统一的供货渠道,到小区内推销原料的单位或个人众多,且品种繁多,质量高低不一,甚至不法商贩向养殖户推销假兽药、劣饲料等,坑害养猪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按说明使用,超期、超量使用。也有些养猪户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使用违禁药品,导致残留超标,危害人体健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6. 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意识差,造成了某些疫病或重点疫病的频发与传播。具体表现为:首先,病死猪、猪粪乱扔乱放,场内到处散布着猪粪、污水、垃圾,蚊蝇成灾,环境污染严重。其次,小区进出口无消毒设施,各养殖户门前的消毒设施也只是摆设。舍内外平时很少清扫、消毒,饲养人员不固定,工作服不常清洗、消毒。以上这些导致病原得不到及时的消灭,常常造成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最后,大多数养猪户对防疫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不甚了解,防疫程序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免疫方法不得当,常造成免疫失败。小区内防疫程序不统一,疫苗种类繁多,应用混乱,有些不合格疫苗、过期疫苗或被污染疫苗,应用后常引发新病的暴发与流行。有些养殖户甚至无防疫意识,认为防疫不防疫都一样发病,还不如平常用药物预防或发病时再治疗。小区内养猪户经常串门、互借东西,外来人员、来往车辆及物品无法控制也无人控制,导致病原到处散播,疫病随时都可能发生。

二、对策

1. 在畜牧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建立养猪小区,按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布局,要特别加强环境卫生和疾病控制体系建设,如猪粪的存放场所及生态处理系统、环境消毒设施、病死猪的处理系统等,以加强疫病的控制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2. 要积极改变以往传统的饲养模式,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喂方法。统一引进优质猪种,逐渐淘汰生产力低的本地猪种。

3. 要加强科技推广力度,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要定期、不定期地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专家到小区进行讲座、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提高养猪户的技术水平,或养猪户可选送人员到大专院校进行学习,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引进推广先进的科技项目,如粪便生态处理系统、生物饲料、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的应用,减少对环境、对产品的污染。

4. 畜牧主管部门要帮助小区建立疫病防治体系。要帮助养猪户制定相对合理完善的饲养程序,防疫、用药、消毒、病死猪处理程序,并进行长期的监督与控制。要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及时扑灭。要加强疫病的诊断治疗,要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区内要固定人员负责环境的清扫、消毒,要加强来往车辆、物品、人员的消毒工作,杜绝传染病传播与发生。

5. 强化畜牧主管部门及质检部门对饲料、兽药、添加剂、饲养设备的管理和监控。在养猪小区内建立统一的服务管理机构,如成立养猪协会、养猪合作社等,具体负责协调小区内的日常管理、品种引进、饲料供应、疫病防治、技术培训、商品猪的销售等管理工作,使小区各项工作都能得到落实,以保证小区的健康发展。

6.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优惠和照顾,而且要想方设法解决养猪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负责协调银行贷款,联系企业、个人投资,政府财政补贴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

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9

王传雄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是对持有本市农业户口家庭纯收入低于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困难居民实行差额救助的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的救济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保障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较好地保障了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是,在农村低保制度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问题,在推进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当中,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完善。

一、当前农村低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障对象难界定。根据农村低保制度的定义,保障对象即是家庭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困难居民。目前,各地民政部门普遍采用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办法来确定保障资格;但实际上,这种“农民人均纯收入”办法的测算核定难以落实在具体工作当中,从而很难把好低保对象入口关。与城市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测算核定相比,农村居民收入测算核定显得更为复杂。第一,收入的项目繁多。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除务工等货币收入外,其主要的收入的组成部分种植业、养殖业以山林等实物收入。

第二,实物收入评估核定繁杂。由于种植、养殖等具体项目品种不同,产值、投入及价格也不一样,这些收入的测算核定缺乏一种较为合理的衡量标准。第三,抚(扶)、赡养费以及隐形收入更难核定。另外,还有基层工作人员因人情关系等原因,没有按照低保标准认真核定核实,草率估算,随意填报,导致了一些不符低保条件的对象纳入了保障;少数地方为了平衡关系,但又受保障经费的限制,存在着人为的“拆户保”现象。

(二)保障标准偏低。现行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普遍偏低。以枣阳市为例,大部分镇的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每人每月80元、60元、30元。一方面,这样低的保障标准,一是很难维系一个农村居民的基本生存需求;二是严重地脱离了实际,如果农村困难居民的家庭收入据实核算的话,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恐怕是微乎其微的。另一方面,为了保障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只能人为地降低农村低保对象家庭经济收入。这样,必然会造成农村低保政策上的混乱。

(三)工作程序繁杂。农村低保工作程序是参照城市低保工作程序而确定的,实行的是“三级调查、三级评议、三榜公示”。和城市低保工作一样,农村低保的工作重心是落在村委会;与城市低保不同的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是全脱

产的,而村委会干部是半脱产的,他们还有自己的份“责任田”。因此,有些工作程序就难以按部就班到位。

(四)基层工作力量薄弱。基层低保工作人员的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就目前的镇民政所来说,大部分只有一人,他们不但承担大量民政工作,还要积极参与镇中心工作。实际上,农村低保镇级的调查、评议也只是流于形式。

二、农村低保工作的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平、公正是开展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与核心,也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合理界定保障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原则上应该定位在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力的农村困难居民。对于有身体健康、劳动能力正常且处于劳动年龄成员的家庭,原则上不得纳入保障。这样,既可将保障对象资格确定的复杂性进行了简单化,同时,又促使身体健康、劳动能力正常的农

村困难居民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展生产自救,摆脱贫困,消除他们等、靠、要的消极依赖思想。

(二)细化家庭收入核定意见。尽可能地细化家庭收入核定指导意见。县级民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会同财政、统计、农业、物价等部门,深入乡村及市场对农业收入的项目、产值、投入成本及价格进行认真细致地调查;同时“按照扶弱就低”原则,统一家庭收入核定项目、核定标准,促进家庭收入核定的公正与公平。

(三)简化工作程序。基于农村干部“半脱产”的实情,农村低保不能照搬城市低保操作程序。应该实行“三查、三评、一公布”,“三查”即为:村委会入户调查、镇民政所入户核查、县(市、区)民政部门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抽查;“三评”即为村委会、镇、县(市、区)民政部门三级评议;“一公布”即为村委村一榜公布。但是公布的内容一定要齐全,并要设立镇的举报电话。同时,建立受理举报投诉制度,及时受理受理群众的举报与投诉;有明确举报投诉人的,还要将调查处理结果限期反馈给举报投诉人。

(四)据实调整保障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应依据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包括吃、穿、住、医、教等)必需品的实际需求及各级政府财政实际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并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及物价指数的变化不断调整。首先,要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给农村低保标准一个正确的定位,即定位在生命线、温饱线或发展线。其次,县级民政部门要会同财政、物价、统计等有关部门,对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必需消费支出或上的农民纯收入要据实进行测算,用市场菜篮法或恩格尔系数法,测算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低保标准。

(五)加强社会救助机构建设。一是在民政部、厅、局下设二级机构即社会救助工作管理局,并根据业务量的大小,解决相应的编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及必备工作经费和设施。二是加强镇民政所建设,要根据各镇规模的大小、城乡低保等救助对象的人数的多少,配备与工作量相对应的工作人员,解决必要的工作经费。三是村委会要建立社会救助站,落实专人。四是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县级民政部门要作出培训计划,定期对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五是县(市、区)、镇和村三级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责,实行责任追究。

农村经纪人存在的问题 篇10

专家: 是的。政府对农村经纪人采取的措施是“先发展后规范”,在没有规范之前,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总结,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加以妥善地解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农村经纪人队伍虽有很大发展,但从整体看,仍然处于一种无序的自然发展状态,主要表现在:

问题之一,不讲诚信,法律意识不强。

一个方面是不按照合同办事。在农村经纪人中,口头约定比书面合同更多,出现不按照合同办事的情况就更多,比较常见的就是农民卖了东西拿不到钱,2000年有一个经纪人把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农民种植的甜葫芦收走后,自己到大连一家工厂把商品卖了,就是不给农民钱,几经周折找到他,可是钱已被他挪用了,至今农民的甜葫芦款没有全拿到。即使是有合同,经纪人在收购农产品时不履行合同条款,压级压价,甚至拒绝收购,也是不讲诚信的表现,去年一个经纪人同黑龙江东宁绥阳镇的一些农民订了13000亩白瓜子订单,到了秋天该按照合同规定收购的时候,因为市场价格低,这个经纪人迟迟不来收,农民们只好自己卖掉;后来价格涨上来了,这个经纪人又来履行合同了,农民当然不给

他了。

另一个方面是不诚实,比如,大称用小砣,用磁铁加重……;给家禽灌烂泥灌黄沙,给苗猪灌水灌食,给畜肉注水……,既令农民伤心不已,也让消费者叫苦不迭。

而讲信用给农村经纪人带来的好处也是看得见的。黑龙江宾县胜利镇的农民老李,2000年经他手出售的大豆有30多万公斤,2001年也有20多万公斤。他春天只收农民一半种子款,剩余的一半秋后收购时从农民交给他的产品价款中抵扣,老李说,讲信用才能把生意做大,没有信用,就没有他自己的今天。

经纪人把签订的合同或者口头约定不当一回事,是缺乏对国家有关法律的了解,法律意识很差。在商业合同中,如果无故不履行合同,是要承担责任的。由于在农村经纪人经纪活动中的双方大多是农民,都没有很强的法律意识,才使得无故不履行合同的事情经常发生,也就使得大家都认为没有签合同的必要,这也进一

步地造成信用的危机。.主持人: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诚实信用、合法经营是十分重要的,不讲信用的人是不可能把生意做好做大的。

专家: 是的。问题之二,不遵循市场规则,欺行霸市,偷税漏税;为了争夺货源,哄抬价格,扰乱市场。有的还专门欺负外地客户,任意宰割客户,强买强卖;限制他人的经纪活动和直接交易,甚至有的市场被少数经纪人垄断,从中谋取暴利。长此以往,到市场上交易的客户只能越来越少,市场越来越冷清,必然严重

影响经济的发展。.主持人:欺行霸市在有些地方还很严重,败坏了农村经纪人的名声,一定要杜绝这样的行为,给做生意的农村经纪人、给农民、给消费者一个舒心的环境。

专家: 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些欺行霸市的行为进行严惩,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的农村经纪人要严格自律。

问题之三,散兵作战、缺乏协作。以往是某一个经纪人、通过示范、带头作用,把一批农户引入了同一行业,各成员之间在管理、技术、销售等方面联系不很紧密,形不成整体合力。特别是全市全县从事同一行业,不同乡镇的经纪人队伍之间没有联系,不能相互补充协同经营。产生不了联动效应,因此很难驾驭市场、抵

御市场风险。.主持人:做点小买卖,单打独斗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想把生意做的更好、更能抵御市场风险,还是需要在同一个村、乡、县市的同行业的经纪人协同工作。

专家: 是的,有组织有分工有合作的团体作战,取得的整体效应,比一个一个人加在一起的效益还要高。

问题之四,缺乏管理。大多数的经纪人队伍在技术、质量、销售、信息、资金回笼等环节中,没有一套科学、严密的分工,存在着人员、资金、时间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很难实现效益最大化,严重制约着经纪人向高层次发展。.主持人:经纪人在信息、资金回笼、时间安排等管理素质上的提高也是迫在眉睫。

专家: 问题之五,信息滞后。在经纪活动中,还有很多经纪人,特别是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是靠亲友或亲属间获取信息,因此视野狭窄,很难获得省内和国内外在技术、价格、质量上的最新信息,难以把握市场动态,在市场中反应不够灵敏,进退迟缓,因此所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大。.主持人:希望农民朋友能够尽快熟悉和运用互联网络,在陈老师给我们介绍过的那些网站上,获取最新的技术、价格、质量

上的信息。

专家: 从互联网络上获取各种信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滞

后。

另外,经纪活动大多只限于流通领域,缺少对产品的深加工;促销手段少、品牌意识不强;周转资金短缺;这些也是制约农村经

纪人发展的重要问题。.主持人:陈老师,有这么多的问题,怎么样解决才好呢?

专家: 首先是政策扶持,减轻各种税费、提供更多的免费培训、信息和技术指导,提供专项信用贷款等等;

第二,规范管理,鼓励有序竞争。一方面要实行自律管理,按照“自愿、互助、合作”的原则,把经纪人组织起来,用紧密的协会或者公司等形式,在约束经纪人行为、在良性有序的竞争环境里,进一步提高了经纪人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规范经纪行为,对从业人员发证办照,持证上岗,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工商、行业主管部门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加强日常监督,对欺诈行为予以打击、曝光,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依法严惩违法乱纪的行为。

第三,加强培训,提高经纪人的素质。从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礼仪道德知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特别是要教育经纪人增强诚信意识,以诚信求生存,以诚信谋发展。.主持人:陈老师,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呀。

专家: 只要我们知道了问题所在,花一定的功夫去尽快解决,总是会有好的结果的。

下面我简单给大家讲讲农村经纪人会面临的风险、如何有效的回

避这些风险。

农村经纪人一般来讲,会面临这样一些风险:

由于单打独斗而面临的市场竞争剧烈的风险,大连普兰店的农村经纪人老王,以前每天都发4吨苹果到俄罗斯市场,可是目前面临着山东以经纪公司形式出现的竞争,山东的苹果常常是由政府统一组织销售,在规模和价格上都给老王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由于突发事件造成的市场疲软,使得经纪人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比如说前段时间的禽流感,酒店、快餐店、超市甚至自由市场上,都很少有人购买禽类,这对于禽类经纪人来说,是十分沉

重地打击;

另外还有,由于自有资金比较少,面临发展缺乏后劲的风险;由于法律意识不强,没有履行合同而导致的法律风险;由于缺乏对市场的预测,使得收购来的产品造成挤压、变质而导致的库存风

险等等。.主持人:陈老师,如何回避这些风险呢?

专家: 简单地说我们依靠三种手段来回避这些风险。

第一种手段,就是依靠政府。比如说遇到禽流感这样的突发事件,政府给予补偿才能够有效地渡过难关。比如山东烟台以政府统一组织销售苹果的行为,不光规模、价格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由于政府的出面,也容易促成交易。四川泸州政府出面请有关专家帮助农村经纪人对项目进行论证,分析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市场发展前景,从根本上防止上错项目。.主持人:有效地利用政府资源,确实是我们回避风险的重

要手段。

专家: 除了“有困难,找政府”以外,有很多事情还需要经纪人

自己去把握。

第二种手段,就是依靠法律。在市场经济中,“合同”对买卖双方来说,都十分重要,在法律上起到了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利益。在《合同法》上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恶意串通损害别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签订的合同,都是无效的,是不受法律的保护的。而一旦签订了合法的合同,在遇到不履行合同的情况时,可以依据合同中的“违约责任”条款,要求对方赔偿违约金、交付定金、赔偿金,这样可以减少损失,将风险减小

甚至转移掉。

比如,因为市场价格变化,价高了农民不卖给订货的经纪人,价低了经纪人不来收,这种不按合同办的事情,可以利用法律武器,要求对方赔偿的。.主持人:农民朋友一定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回避风险。

专家: 第三种手段,就是依靠组织。这里说的是农村经纪人组织,也就是经纪人协会、经纪人公司或者其他经济联合体,是经纪人自愿联合的组织。有了组织,也就有了规模,有了更强的抗

风险能力。

贵州省罗甸县蔬菜营销协会的农村经纪人,统一分工,在销地市场、产地市场和运输环节上,联合经营,分头把关,在该县早菜销售的两个月时间里,每天发出100吨左右蔬菜,每个农村经纪

人分红8000多元。.主持人:现在经纪人协会、经纪人公司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方式,形成的新型产供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逐渐取代了原来自产自销的半封闭式的“产销一体化”农产品流通方式,看来这也是农村经纪人回避各类风险的一种必然趋势。

专家: 是的。尽管现在农村经纪人的概念已经逐渐深入到大家的心里,但是有很多被我们称为“农村经纪人”的农民朋友,还不具备真正的“经纪人”的条件,甚至没有取得合法的身份,所以他们的经纪行为经常受阻,既领不到税票,也不能与农民和经营者

签订合同。

简单的说,作为一个合格农村经纪人,要具备经纪人资格证书、营业执照、经营场所和一定的资金量等等,这样一些“硬件”条件;还要具有捕捉市场信息的意识和技巧、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等等,这样一些“软件”条件。“硬件”是必不可少的;“软件”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和弥补的。.主持人:陈老师,刚才说道的“硬件”里面,经营场所、一定量的资金都是容易办到的,请陈老师给我们讲讲如何取得经纪

人资格证书、营业执照。

专家: 取得了经纪人资格证书、营业执照,就从根本上解决了

经纪人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

根据《经纪人管理办法》第六条——申请从事经纪活动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从事经纪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有固定的住所;掌握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申请经纪资格之前连续三年没有犯罪和经济违法行为。

具备以上条件的人员,还要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考核批准。

经纪人培训考核发证由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实施,也可以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培训考核的内容为从事经纪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经培训考核合格发给证明,凭考核合格证明,向发照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经核准后发给《经纪人资格证书》。

拿到了《经纪人资格证书》不等于就是合法的经纪人,还需要申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根据《经纪人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领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成为个体经纪人:有固定的业务场所;有一定的资金;取得经纪资格证书;有一定的从业经验;符合《城乡个体工商户管

理暂行条例》的其它规定。.主持人:陈老师再给大家解释一下好吗?

专家: 好的。要想成为一个个体的经纪人,首先要通过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实施的、或者由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委托有关单位进行的经纪人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证明,凭考核合格证明,向发照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经核准后取得《经纪人资格证书》。在取得了《经纪人资格证书》后,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拿到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就取得了合法的经纪人身份了。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就是,在《经纪人管理办法》第十一条里还明确说:个体经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经纪活动,并以个人全部财产承担无限责任。也就是说,如果签订的合同金额很大,而我们的经纪人没有按照合同去办,有可能会倾家荡产来赔偿对方的损失,所以,我希望各位经纪人,一定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看清楚合同的条款,不要随意的签订合同。.主持人:我们的农村经纪人需要学习哪些相关的法律呢?

专家: 一般来讲,我们的经纪人要很熟悉这样一些法规:《经纪人管理办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而且经纪人在开展业务中,不得有下列行为:(1)不许在明知委托人或合同他方没有履约能力,而为其进行经纪;(2)不许故意提供不实信息或虚构信息,损害合同各方的利益;(3)不许采取胁迫、商业贿赂等非法手段;(4)不许与合同一方串通,损害合同另一方利益;(5)经纪人不得使用非经纪专用发票。.主持人:陈老师,如何改善经纪人的“软件”条件,您能给

我们一些建议吗?

上一篇:3月金融消保案例下一篇:有理想永远快乐作文8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