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名家思想

2024-10-13

中外教育名家思想(共6篇)

中外教育名家思想 篇1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还有哪些中外教育名家励志名言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外教育名家励志名言,供大家参阅!

中外教育名家励志名言精选

1.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2.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李陵

3.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马卡连柯

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李世民

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6.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况

7.一个从不猜忌生涯方向跟目的的人,相对不会失望。——莫里亚克

8.在所有批驳家中,最伟大、最准确,最蠢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10.要找出时间来斟酌一下,一天中作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如果是正号很好。如果是负号,那就采用办法。——季米特洛夫

11.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定功。——林逋

12.时间不能增加一个人的生命,然而珍惜光阴却可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卢瑟·伯班克

1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4.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15.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分秒必争。——爱迪生

中外教育名家励志名言经典

1.益者三友,友直,要谅,友多闻,益矣;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2.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3.言有大而无实,无实者,不祥之言也。——王夫之

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6.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

7.人若有志,万事可为。——斯迈尔斯

8.青少年是一个美妙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代,是未来所有光亮和幸福的开始。——加里宁

9.生当作人杰,逝世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10.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林格伦

11.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布鲁姆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13.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

14.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

15.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陈果

中外教育名家励志名言推荐

1.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如果青春的时间在闲散中渡过,那么回想岁月将会是一场悲凉的悲剧。——张云可

6.只有朝着一个方向尽力,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勃朗宁

7.据我察看,大局部人都是在别人旷废的时间里锋芒毕露的。——福特

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9.在一个国家之内,只少数人有钱是假富,要多数人有钱才是真富。——孙中山

10.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11.小人之道,有必为,无必不为。君子之道,有必不为,无必为。——王夫之

12.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13.一个人假如胸无大志,既使再有绚丽的举措也称不上是巨人。——拉罗什夫科

14.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15.在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是教育人的事业。——卢梭

16.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列宁

17.人生来并不是一场轻松的享乐,而注定是一场沉重的负担。——托尔斯泰

18.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饥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轲

19.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0.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邓拓

中外教育名家思想 篇2

一、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对象的特殊性

1. 学生情况复杂

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生源层次较低, 学生的文化基础与本科生以及普通专科生相比较差, 且各方面发展不平衡, 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较为严重, 在培养良好的学风方面有较大难度。另外, 合作办学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有一定要求, 因此70%以上的学生来自城市家庭, 80%以上的学生属于独生子女, 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自主性不强、独立思考能力弱、人际交往能力差等问题。

2. 培养环境特殊

学生在国内学习期间, 大部分专业课和语言课几乎都由外籍教师讲授, 还会大量接触西方文化。外籍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接触到更多西方的教育理念、文化和思想意识, 造成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更为明显,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倾向, 对外来文化比较敏感, 对本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热情, 对中国传统道德和中华美德了解有限。

二、高校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当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内外社会形势的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性质认识的深入以及高校办学特点而有所变化。合作办学这种新兴办学模式出现后, 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遵循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定的第五个课程体系, 开设课程理论性较强、课程学习周期时间较长, 不适合三年制专科合作办学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二是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教材建设滞后,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脱钩, 空洞的理论多、现实性问题少, 导致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和厌学情绪,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收效甚微。四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工作结合不紧, 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尚未融入高校教育的整个过程, 诸如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缺乏一种个人与社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随着国内外社会形势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一方面, 高效、普及的网络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尚未被重视;另一方面, 针对“新生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红色教育”也有所欠缺。网络的普及化、社会生活的复杂化、社会问题的校园化等现象, 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难题。如一些有害信息的传播,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等级差别的拉大, 人们价值观表现出多元化, 致使大学生也产生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的矛盾冲突, 部分大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具体路径

1. 育人理念的开拓性

针对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特点、教育环境、培养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接受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培养共融性”的育人理念, 以学生为本, 立足于项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循序渐进、分层次、分目标、分对象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全面发展。

一要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多元化、政治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综合体, 合作办学学生毋庸置疑地会接触到多元化的文化 (包括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新兴文化) , 在正视主流和非主流、草根和中产、传统和现代、本土和外来、高雅和大众等多元文化的同时,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主导地位, 以兼容并蓄的心态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二要处理好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的精髓, 也是全球伦理道德建构的重要理论来源。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以及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 是促使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所以,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贯穿国际意识, 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内容, 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 增进对其他国家、民族文明和制度的理解、尊重与认同, 使学生能够在与外教的相处中, 以及将来到国外求学的过程中, 以公平、公正、和平、和谐的心态对待异国的习俗、文化和思想观念。同时, 还要加强“红色教育”, 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与终极目标的关系。对于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 尤其要重视其家庭背景、成长历程以及心理发展规律, 将教育目标理想化、教育手段现实化, “用现实主义的态度做理想主义的事情”。针对合作办学学生特点, 从培养国际化、综合型人才着眼, 分阶段、分层次制定目标, 打破传统、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创建具体化、层次化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 育人队伍的专业性

加强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即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建立相应的人员任用、学习培训等方面的制度, 选拔任用具备高尚道德品质、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的教育者, 为学生提供科研理论指导。

利用中外合作办学优势, 在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 借鉴西方国家道德养成教育的优秀成果, 引进、吸收、消化、扩大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模式。以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认知和行为养成方面多以灌输和说教为主, 忽视学生思想意识的发展规律, 西方国家的科学实证研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研究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3. 育人方法的针对性

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对象特点。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室, 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把握学生心理动态, 为学生解决思想问题, 也可以定期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 有针对性地设计各种教育方案。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特点, 制定特定层次、特定方向的教育目标,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针对性强的教育方法, 使思想政治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思想发展的需求。学校应主动改革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理性思考社会问题, 在社会实践中解决思想困惑, 使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很快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材, 紧密联系现实, 不断为思想政治课注入新鲜血液。

加大“红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重。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要求学校必须通过“红色教育”积极培养项目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红色教育”即采用红色旅游、红色经典、红色网络等多种形式, 利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载体,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启发,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灵活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开展跨区域、跨国境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 利用网络平台和通信工具等现代化信息手段, 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延续性。第一, 要运用网上聊天、网上收发邮件、网上运用MSN、飞信等软件及时与项目学生保持联系, 重点追踪赴国外留学、回国探亲、休假或归国工作的项目学生, 实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要积极构建合作办学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作为“立德树人”的教育者, 教师要成为对话的主导者, 通过关注、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学生热衷的热点、焦点问题, 因势利导地实现教师从“信息灌输”到“信息分析”“信息引导”的角色转变, 掌握网络对话的主动权。第二, 要强化学生观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的认同感,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第三, 要建立、完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营造合作办学学生之间健康、文明、积极的对话环境。第四, 要控制网络谣言的传播, 避免不良舆论对国内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保障对话的成效。

4. 育人形式的多样性

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更灵活有效的形式, 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因此, 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增强课程吸引力、提高学生接纳度是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第一, 高校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构建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 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第二, 高校应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学校工作的始终, 而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授课者或者学生事务管理者的范畴, 要从教书、管理、服务、实践等层面, 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传承大学精神, 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渗透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三, 高校要实现教育方式的多元化。总之, 要与西方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接轨,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合理设计各种策略和方式, 充分利用合作办学的资源优势实现教育方式的新突破。

四、创新专科层次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时代意义

探索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是以时代发展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标尺的必然尝试, 也是巩固和扩大中外合作办学成果、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只有深入探索、研究、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才能够保障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责编:路童

摘要:随着河南省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项目学生数量逐步增多,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因此, 立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时代性、国际化特征, 探索针对性强、实效性好、接受率高的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对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专科,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凌云, 蒋西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2]林庭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代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查晶.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平台——以北京大学“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主题教育活动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8) .

[4]仲兆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创新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9, (9) .

中外法学名家简介 篇3

法学理论

葛洪义,男,1960年出生,浙江宁海人,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葛洪义教授是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等。葛洪义教授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是法律本体论和法律方法论,他的著作有《法理学》《法理学教程》《法律与理性》等。

付子堂,男,出生于河南省新野县一农民家庭,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法学会法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副秘书长。付子堂教授研究方向包括现代法理学,法律社会学及科技法,他的著作有《现代法理学》《法律功能论》《法律意识形态的演变》等。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包括《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等。

让·雅各·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等。

亚当·斯密,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著名思想包括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和劳动分工。主要著作有:《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等。

哈特,英国法学家。新分析法学派首创人。曾长期任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他的学说和H.凯尔森的纯粹法学构成了20世纪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中的两派。主要著作有:《法律的概念》《法、自由和道德》《刑法的道德性》等。

蔡定剑,江西新建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现于中国政法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宪政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精解》《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等。

夏勇,1961年生,湖北荆州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权与法治理论,宪政原理,香港基本法。主要著作有:《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民权哲学》《宪政建设——政权与人民》等。

肯尼思.W.汤普森,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威尔逊政府管理和外交事务学院教授。创立并领导了弗吉尼亚大学米勒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其著作主要有:《国际思想大师》(1980年)、《国际思相之父》(1994年)、《国际关系中的思想流派》(1996年)及《政治与外交中 的传统和价值观》(1992年)、《政治现实主义与世界政治危机》(1960年)等。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莫纪宏,男,1965年出生,江苏省荆江市人,博士毕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为宪法和行政法,重点研究领域是宪法监督与宪法诉讼,宪政与人权,灾害法,文化法等,他的著作有《宪政新论》《宪法审判制度概要》《表达自由的法律界限》等。

杨海坤,男,1944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现任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学学科和博士学位点负责人,兼任苏州大学东吴比较法研究所所长。他的主要著作有《行政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行政法学教程》等。

张千帆,男,1964年1月生于上海。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政府管理学院双聘教授,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主要学术方向包括:比较宪法与行政法;司法制度;中西方政治、道德与法律思想。他的著作有:《西方宪政体系》《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宪法学》等。

许崇德,1929年生,上海青浦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点首建人。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市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中国宪法》等。

王人博,山东莱西人,1958年生,曾任《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法治论》《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宪政的中国之道》等。

朱苏力,祖籍江苏东台,1955年生于安徽合肥。中国法学家,当代法学界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以反对西化、强调本土价值、主张法律为政权服务的论调著称于世。主要著作有:《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宪政与分权》《司法过程的性质》等。

刑法学

高铭暄,男,1928年出生于浙江省玉环县,现任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专职顾问,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等职。他的著作有《刑法学》《刑法专论》《新编中国刑法学》等。

马克昌,男,1926年出生在河南省西华县,现围武汉大学资深(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坚韧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法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他的著作有《刑事法学大辞书》《犯罪通论》《中国刑事政策学》等。

陈兴良,男,1957年3月21日生,浙江义乌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干事、中国比较法研究会干事、北京市刑法学研究会常委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要著作有:《正当防卫论》、《共同犯罪论》、《遗传与犯罪》等。

曲新久,男,1964 年11月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刑法的精神与范畴》、《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金融与金融犯罪》等。

贝卡里亚Cesare Bonesana Beccaria(1738—1794),意大利刑法学家。出身于米兰没落贵族家庭。青年时受到启蒙思想运动的激励,参加了一个激进的讨论小组—“猛击”。自认为是北意大利的百科全书派。1764年写成《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猛烈抨击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司法制度。他从社会契约论出发,主张刑罚不应是对付社会某一成员的暴力行为,刑罚应是公开的、及时的和必须的,在特定案件中应是尽可能地与其罪行成最小比例,并按照法律来决定。

赵秉志,1956年生,南阳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主要学术著作:《犯罪主体论》、《犯罪未遂的理论与实践》、《刑法研究系列》、《侵犯财产罪》等。

黄京平,男,1958年1月生,北京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犯罪学、刑法学等。发表文章:《 共同犯罪主从作用的具体判断》、《共同犯罪与身份犯的竞合问题》、《不作为犯中先行行为的解析》、《论骗购外汇罪》等。

张明楷,教授,男,1959年7月生,湖北仙桃人。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著作《刑法格言的展开》、《外国刑法纲要》、《未遂犯论》、《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刑法的基础观念》、《刑事责任论》等。

刘明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发表文章:《论刑法中的占有》、《事后抢劫问题比较研究》等。相关著作:《刑法中错误论》、《错误论》、《紧急避险研究》、《财产罪比较研究》、《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研究》等。

弗兰茨·冯·李斯特(Franz von List,1851-1919),德国著名的刑法学家,他既是犯罪学,尤其是刑事政策学的杰出代表,又是现代刑事社会学派(新派)的创始人,是一位集犯罪学和刑法学研究于一身并取得了显赫成果的学术大师。代表作有:《德国刑法教科书》、《刑法的目的论》(1882)、《德国和外国执行刑法的比较情况》(1906-1909)、《从比较法律说明现代刑法的刑事法制》(1894-1899)和《国际公法的系统说明》(1898)。

民商法学

吴汉东,男,1951年出生,江西省东乡县人。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民商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等职。著有《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西方诛国著作权制度研究》《中国区域著作权制度比较研究》等。

江平,男,1930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现任北京政法学院副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北京仲裁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顾问,仲裁员,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罗马法教程》《证券实务大全》《商法全书》《中国采矿研究》《商法案例评析》等。

梁慧星,1944年生,四川青神人。中国著名民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民法总论》《民法学判例与立法研究》《民法解释学》等。

我妻 荣(わがつま さかえ),1987年生,日本民法学家。我妻教授是日本民法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主要进行德国法相关研究和判例研究,对于学术界和实务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主要著作有:《民法讲义》《法学概论》等。

铃木禄弥,1924年生于日本东京,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后在日本的东北大学法学部、东海大学法学部任教, 是日本物权法学界的泰斗。主要著作有:《物权法讲义》《物权的变动与对抗》《民法总则》等。

王泽鉴,1938年生,台湾台北人。前中华民国司法院大法官,成功高中毕业,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系学士、硕士。王泽鉴先生专攻民法,其民法专长系台湾之权威。主要著作有:《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共八册)《民法概要》《侵权行为法》等。

王保树,现任清华大学商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商法学、经济法学。主要著作有:《经济法》《中国商事法》等。

孙宪忠,1957年生,陕西省长安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民法、物权法、不动产法。主要著作有:《国有土地使用权财产法论》《德国当代物权法》《论物权法》等。

余能斌,1938年生,湖北黄梅人。现为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专业理论去研究探讨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法律理论与实践问题。主要著作有:《民法总论》《合同法》《民法学》等。

陈华彬,1965年生,四川眉山市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法学研究生导师。曾师从铃木禄弥教授学习民法。主要著作有:《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研究》《物权法原理》等。

卡尔.拉伦茨,德国今天最伟大法学家之一。他是民法学界的泰斗,其对德国法学及法律实践的影响,至深至远,乃德国民法学的一代宗师。主要著作有:《民法总论》《债法总论》《德国民法通论》等。

刘得宽,1937年生,台湾桃园人。当代台湾民法学家。现任政治大学法律系教授,主授民法总则、民法物权、土地法及民法专题研究等课程。著有《民法总则》、《分期付款买卖》、《抵押权的不可侵性》等书。

经济法学

刘隆亨,男,1936年生于湖南祁阳。先后担任北大法律系主任,北大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应用文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西部开发法律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著作有《经济法简沦》《经济法概论》《经济法学》《经济法辅导》《现代经济法词典》等。

杨紫煊,男,1934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两所高校法学院名誉院长,多所高校教授等职。主要著作有《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新论》《经济法原理》《经济法概论》等。

金泽良雄,(かなざわ よしお,1911—1987),日本著名经济法学家。1979年起担任日本经济法学会理事长。金泽良难一生著述丰硕,代表性的著作有《贸易法论》、《产业法》、《水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序说》、《禁止垄断法的结构与运用》、《经济法的史的考察》等。

张守文,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专著有《经济法理论的重构》、《财税法疏议》、《税法的困境与挑战》、《税法原理》、《税法通论》、《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信息法学》等。

刘剑文,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成果包括:民主视野下的财政法治、税收征管法、TRIPS视野下的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研究、润物无声:财税法治与财政法教学、财税法学案例与法理研究、WTO体制下的中国税收法治(法学论丛)、税法专题研究、知识经济与法律变革、私有财产法法律保护等。

诉讼法学

陈光中,男,1930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县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国著名的法学家,法学教育家。现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院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著作有《刑事诉讼法学》《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外国刑事诉讼法比较研究》《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等。

谭世贵,男,1962年出生于广西蒙山,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著作有《刑事诉讼原理与改革》《司法腐败防治论》《中国司法改革研究》《中国司法原理》等。

徐静村,我国著名的诉讼法学家。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著作:《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正》、《走向程序法治:中国刑事程序改革的宪政思考》等。

卞建林,男,江苏泰兴人,1953年10月出生,汉族,现任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刑事诉讼的现代化》,《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撮要》《传媒与司法》(合著),《中国刑事司法改革探索——以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为参照》(主编)等。

陈卫东,男,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所长。专著:《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审判监督程序研究》等。

国际法学

黄进,男,1958年生于湖北利川,法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任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国际仲裁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著作有《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研究》《国际冲突法》《研究中国国际司法》《国际司法学》等。

张乃根,男,生于1955年,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理事,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著作有《国际法原理》《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法》《新编国际经济法导论》等。

车丕照,清华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仲裁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出版的著作:《国际经济交往的政府控制》、《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经济法原理》等。

陈安,现任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领域第一人。撰写和主编的主要著作有:《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总论》、《国际经济法学专论》、《美国对海外投资的法律保护及典型案例分析》、《“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述评》以及《MIGA与中国:多边投资担保机构述评》等。

李浩培(1906—1997)中国当代著名国际法学家。上海市人。主要著作有《国际私法总论》、《国籍问题的比较研究》及《条约法概论》等;并有大量译作,著名的有:A•韦德罗斯著《国际法》、《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刑法典》、《美国刑法的反动本质》;同他人合译的《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M•沃尔夫著《国际私法》、《纽伦堡军事法庭判决书》。

何美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著有《交易所的所有权归属与治理:非互助化》、《公众公司及其股权证券》、《香港合同法》等多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知识产权法

刘春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法、中国商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学专著:《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知识产权法》(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等。

李明德,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尤其是美国知识产权法。主要著作有:《特别301条款与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美国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版权产业与知识经济》,《网络环境中的版权保护》,《美国形象权法研究》等。

黄晖,法学博士、研究员、商标代理人。我国首位商标法博士。著有商标法专论《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法国知识产权法典(法律部分)》、《中国知识产权法》商标栏目作者;《WTO知识产权协定常识问答》编者;《中国商标报告》执行主编;

陶鑫良,男,教授,1950年7月生,上海人。现任上海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兼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过中国《技术合同法》、《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和上海等诸多地方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修改和研究活动,曾为国家与地方有关主管部门提供过大量的法律咨询意见。

综合拓展类

贺卫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和译作有《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司法的理念与制度》、《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比较法律传统》、《美国法律辞典》、《运送正义的方式》、《具体法治》、《超越比利牛斯山》等

教育名家 篇4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千多年来, 他和他创立的学说对中华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孔子作为我国古代卓越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理论及方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今天,我国急需大批创新型人才,而所固有的那种教学模式及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回顾历史,重新研读孔子的教育思想及方法,对于我们今后的教育发展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 意义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一、“有教无类”的学生观

教育面向何人, 是教育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否则, 学校难以发展。对此, 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主张,即“有教无类”孔子敢于向传统教育挑战, 极力主张扩大教育对象, 他认为应该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 扩大受教育的对象, 无论贫富、贵贱、年龄及国别, 都可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孔子的有教无类,一是倡导教育的平民化,二是主张教育的公平性。“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开了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开创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 在中国教育史上不失为一次重大的体制变革,也是人类教育史上一项很有革命意义的突破。孔子所创设的私学,也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与“学在官府”相对立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一生教育实践的总结。他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只要虚心向学,他一律谆谆进行教育。孔子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数多出身贫贱。今天, 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 学习知识已经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手段, 有教无类,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追求。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创举。

二、“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观

人是否要受教育及教育在人的自身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这是教育学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孔子用发展、辩证的眼光, 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著名论断。也就是说, 人的知识和能力是后天获得的, 而不是先天就有的, 无论是谁, 只要勤奋努力学习, 就一定会成功。

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习相远”主张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创新, 是对知识先验论的极大否定和挑战, 为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孔子的这个观点, 具有两种正确的含义, 第一、人生来是大体相似的, 那么, 不论贫富贵贱, 人生就应该是大体平等的,没有贵贱智愚之分, 这就为他的有教无类提供了理论根据。第二、他也意识到人的个别差异问题。这种

个别差异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 是后天作用于先天的结果, 不完全是先天命定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安排的环境影响, 当然它的力量就比一般自发的环境的力量更大了。这就肯定了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三、“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认为圣人与下民之分就在于是否好学, 孔子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就是说他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 只是重视历史知识, 能抓紧学习罢了。他对学习从来没有感到满足过, 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情。

孔子对已是“学而不厌”, 对人则是“诲人不倦”。这是孔子教学态度的两个方面, 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孔子对待学生, 不分年龄大小, 不管智力高低, 都一样认真地、不知疲倦地教。孔子通过指导学生学习,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又通过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充分体现出孔子的治学态度, 这对当前加强师德教育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断加强继续教育,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同时又要一腔热情地倾注于教育事业, 把知识无私的奉献给学生。

四、因材施教、注重诱导的教学方法

孔子在其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积累了丰富而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即使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仍有其真理性的光芒。

(一)因材施教 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 “因材施教”。孔子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 随时跟学生谈话以了解其真实想法和志愿, 以致能够运用精练的语言十分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然后, 他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施以不同的教育。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智力高下的不同“因材施教”。根据这一原则,他深入了解学生们不同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所长。他划分专业,分科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有首创之功。正因为孔子能够因材施教,他的学生才能各有所长,既不影响学生学习常规的知识,同时也不埋汰了学生的个性、喜好和梦想。

这对于我们当前教育中的大班教学,统一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应该尽可能的小班上课,有利于教师尽可能的能够与每一位学生接触交流,尽可能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等不同的特点,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至于厌学。同时,这对于我们当前的大学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学在招生时,应该尊重学生自己选择的专业,或者是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要求调剂专业的要求,而不是强行的让学生去服从专业调配。此外,在大学生选择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时,也要慎重地考虑,不是跟着大家后面一窝蜂的考研或者考公务员,而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个人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即使是决定工作后,也要慎重选择自己的工作,到底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而不是当前什么工作最好,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去追求、奢望,当然这也要考虑的,但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而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二)启发诱导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所首倡, 发展至今已成了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表达得很清楚: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不难看出, 孔子启发式教育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孔子不仅阐述了启发式教育的基本思想, 而且在教学上任用的非常出色, 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 他提倡学思结合。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传授知识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传统教育偏重于记忆和理解,因此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填鸭式的灌输而忽视启发式的引导。它把学生摆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发挥与培养。这种教育方法违背了人具有创造能力,希望实现自己才能的本性。久而久之,必然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与压抑,跟不上的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甚至会失掉好学上进的品质。其实,这种倾向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也是大相径庭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是颜回多年追随孔子学习的切身感受,他总结概括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孔子追求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长期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他启发的方法也很巧妙, 一是“能近取譬”即用生动的例子启发学生。二是“叩两端而竭焉” 即不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 而是从正反两方面提出问题问学生, 拓开学生的思路, 让其从正反两方面的考虑中, 从正确与错误的分析比较中得出结论。他的着眼点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发式教学的根本思想,就是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好学,乐于学,使各种不同程度、不同性格、不同智力水平的人,都从自己的起点上,循序渐进,这便是循循善诱。总之,循循善诱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孔子对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对当今教学是很有启示的。

(三)倡导读书 孔子提倡读书,但读书是很艰苦的,孔子强调自觉性,认为读书要培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他强调多读、多见、多闻, “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他同时强调要反复练习, 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孔子要求学生读书时, 要多问、多思考、实事求是、抓住中心。多问: 要“疑思问”“不耻下问”;多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实事求是: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应该抛弃道路传言, “道听而途说, 德之弃也。”读书要有一个主张贯穿始终。他说: “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非也, 予一以贯之。”同时, 他反对速成的人, 告戒后生“无欲速,„„欲速则不达。”孔子也不赞成读死书。他说: “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我们从孔子提倡读书的思想可以看出: 一个人知识、能力的获得很大一部分是靠读书读出来的。学生要想取得学业上的成就, 就必须认真读书。他关于读书的方法及治学的态度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

(四)学思结合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他把“教”和“学”理解为一个整体,主张“教”、“学”并重。他不仅总结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学习原则和学习方法。学思并重,传习结合便是其中重要内容。孔子主张学与思并重,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精辟见解。翻开《论语》,其开篇第一句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也是孔子教人为学的方法。不论是学还是思,都是停留在头脑中的一种认识活动,而孔子讲的习,则是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一个过程,是教育的一个环节。所谓传习结合,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就是把传授和练习相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把接受知识和练习、实习相结合。要获得知识,必须通过学习;要巩固知识并实际应用,只有通过时时复习和演习,从复习旧知识中推衍出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内心感受获得新知识的喜悦。只有通过复习和实践,才能使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五、知行结合的教育目的

最后,对于教育的目的,孔子要求把学习和应用联系起来;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主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是中国实践哲学本质的充分体现。中国实践哲学的本质就在于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的结合。孔子本身就是学以致用、以身作则的典范。如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身教感化的教学形式。子曰:“二三子以为隐乎?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意思就是说自己对教学没任何隐瞒,自己本身的一言一行都可谓在教学。在对人方面,孔子一贯重行,在言与行的关系上,他明确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认为衡量人的品德不能只听其言论,而应看其实际行动。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行道”:“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当然,孔子在这里所说的“行”“实践”与现代并不相同,他的“行道”主要是通过向全社会传播仁爱来实现大同世界,但其“知行合一”和“学以致用”的思想精髓我们应充分把握。就拿当前教育而言,其课程设置和内容并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使理论远离实践,知识的所学所用严重脱节,这也是现代教育中的一大问题,急需我们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现代教育名家读书名言 篇5

2.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让它如何发光。——苏格拉底

3.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爱因斯坦

4.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5.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马卡连柯

6.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7.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主席

10.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11.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洛克

12.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马克思

13.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一切可能引起学生对自己记忆丧失信心的因素因为这种经常跟优柔寡断的性格结合在一起的不自信往往会使得儿童记忆力衰退。——康·德·乌申斯基

16.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席勒

17.只有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生气蓬勃的生活才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开花结果的条件。如果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个别工作就能使他得到多方面的发展那是一种很大的误解。——赞科夫

18.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卢梭

19.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

20.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21.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毛泽东

22.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23.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苏霍姆林斯基

2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5.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26.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

27.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蔡元培

28.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卢梭

29.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30.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31.如果我们对于教师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一点估计不足那也是错误的。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教师才有可能把教材变成学生的真正财富。——赞科夫

32.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33.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爱因斯坦

34.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

3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36.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赫尔巴特

37.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38.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雷夫斯基

39.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0.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

41.天赋的力量大于教育的力量。——伏尔泰

42.不尽读天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汤显祖

43.无论你在那儿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放弃学习。没有学习你不会进步。——奥斯特洛夫斯基

44.读书不仅是教师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源头活水”!——朱永新

45.科学研究好象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爱因斯坦

46.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47.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48.保存儿童的天性并且正是按照它所指出的方向用知识把儿童天性武装起来。——埃默森

49.智力决不会在已经认识的真理上停止不前而始终会不断前进走向尚未被认识的真理。——布鲁诺

50.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51.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

52.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

53.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毛泽东

5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55.儿童正是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存在而不仅是肉体上的存在才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也正是儿童的精神决定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并有可能把人类引向更高级的文明。——蒙特梭利

5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中外教育名家思想 篇6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思想文化冲击的表现

1、经济与文化的交流融为一体

经济的发展是文化交流的基础, 有时候甚至决定了文化发展的方向, 与此同时, 文化的发展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能动作用, 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此情况下, 中外文化的交流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文化的冲击也呈现多方面的特点, 不能单就文化而言。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越来越紧密, 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融合、摩擦。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跨国公司最充分地体现着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跨国公司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全球经济战略为其发展提供了机会。但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由于战略目标和实施行为的矛盾, 多元的国际文化环境和文化摩擦, 使得我国的经济文化市场面临文化困扰。因为文化造成的摩擦难以通过经济策略来克服, 文化造成的偏差只能通过调整文化来纠正。

2、中国传统文化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国力强盛的中国文化直到19世纪早期都表现出很强的扩张性, 但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 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开始影响中国正统文化, 西方列强以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向中国输出地不仅仅是工业品, 还有无处不在的西方文化。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平民为主体的商业社会文化和市民社会文化, 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发展取向是重群体、重道德、重实用, 西方文化发展取向则侧重于个体、重科学、重思辨。这两类不同的性质的文化决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不同发展取向的整体差异。在我国当前社会文化发展中, 西方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入, 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面临新的挑战。比如,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好莱坞电影作为文化消费的首要选择, 中国年轻一代对西方快餐肯德基、麦当劳视为家常, 美国文化已经深深渗入中国这片土地。

3、思维习惯与价值取向存在文化差异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 经常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的行为合理性, 由于双方的行为存在误差, 那就容易产生文化冲击, 产生误解。在西方文化体系中, 欧洲人注重权力和地位, 美国人欣赏创新精神和成就, 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 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会产生变化, 因此我们要采用辩证的眼光, 西方文化也在时刻变化, 与我国文化的融合与冲击在新时代还会有新的表现。价值观是一种比较持久的信念, 根据它可以确定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乃至一个社会的生存形态。在东方文化中, 中国人崇尚谦虚谨慎, 追求随遇而安, 同时倾向于照顾大众情绪, 抹掉个人锋芒, 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平等、自由、个人, 他们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的英雄主义, 不依靠他人而存在。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中, 双方的文化交流必然产生冲击。

二、面对中外思想文化冲击采取的适应策略

1、以积极的心态学习

为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冲击中获得成功, 努力学习西方文化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显而易见的一种策略了。我们在适应外国文化的融入时要抱有积极的心态, 学习它、了解它、征服它, 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可以在文化冲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当今我国的教育事业中, 英语教育受到的重视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在社会生活中,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 开始重视语言的学习。另外, 还可以通过旅游观光、阅读英文书籍、上网、收看外国节目等方式来了解西方世界, 并从这些外在信息中来了解西方社会的价值取向。其实在当代, 这种方式的文化交流已经越来越多, 比如很多的好莱坞电影制作在中国上映, 受到很大部分中国观众的欢迎。在中国年轻一代身上, 还有网络交流日趋频繁, 近几年, 美国的连续剧在中国年轻人中间非常流行, 这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中积极学习的表现。

2、充满自信, 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经过改革开放政策, 中国文化重新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深入, 中国文化开始重新影响世界。在当前中国的高速发展中, 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而应努力奋斗, 振兴中华文化。跨入新世纪以后, 中国向西方社会传输文化的力度正在加强, 而且取得了优秀成果。比如2008年奥运会的胜利举办, 不仅证明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同时也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西方国家, 针对热爱汉族文化的外国人开设的“孔子学院”更是如雨后春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盛大召开, 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开放的中国。当然,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并非是去主宰别人, 而是要对世界的文化创造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传统文化的创新问题

世界文明的发展史无数次地证明了, 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文化的精神面貌, 在今后的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中, 中华民族能否立于不败之地, 能否通过文化交流促进自身发展, 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民族素质的高低。当代中国要面对世界文化的不断冲击, 对于科学精神与民主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既十分迫切又任重道远。如果人民未能积极自觉参与学习科学和民主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那么当我们在与西方科学和民主精神泛滥的世界交流时就会出现意识形态的差异, 带来很大的文化冲击影响。当人民主体在探索新文化发展道路中, 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就是创新问题, 在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冲击中, 要运用现代的观念来创新文化精神, 解决新时期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 这样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 中国的现代文化发展才能得以持续进行。

面对新时期,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给我国这30年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契机, 但是在此过程中, 外来文化对我国本土文化的冲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文化大国, 其具有的包容性、凝聚性让现代中国社会变成一个大熔炉。在这个不同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 我们面对中外思想文化的冲击应该怎样面对, 采取什么策略, 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一直孜孜不倦、认真探索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 中国社会对于文化的融合与碰撞的认识会越来越成熟, 中国文化将会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在世界文化之林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张忠利.中西文化纵横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2]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王祥云.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4]贺毅.中西文化比较.[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年

[5]5..金怡邬文兵.中外战略联盟中的企业文化冲突及管理策略.[J].科技与管理.2006年03期

上一篇:ASP制作网页的实训报告总结下一篇:团委活动策划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