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舆情分析报告

2024-06-07

局舆情分析报告(共9篇)

局舆情分析报告 篇1

某局政务舆情回应处置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关于报送政务舆情回应工作有关材料的通知》(x政公开函〔xx〕x号)要求,现将我局政务舆情回应处置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制度、机制建立情况

我局始终将政务舆情回应工作作为单位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履行政务舆情回应主体责任。以“收集民意、倾听民声、了解民情、解决民忧”为宗旨,以提高执行力为目的,进一步拓展港航海事与群众沟通的渠道。一是成立了政务舆情回应领导小组,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相关负责人为成员,局办公室负责承办网络理政、网络舆情处置的具体工作。二是制定了《xx市xx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对政务舆情回应工作职责分工、信息收集、处理流程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三是建立健全政务舆情的监测、研判、回应机制,落实回应责任。涉及我局重大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政务舆情,按照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回应,涉事责任部门是回应的第一责任主体,涉及多个部门的政务舆情,相关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做好回应。

二、主要做法

(一)注重平台管理。

我局积极利用“人民网地方留言版”、“书记市长信箱”,港航海事网站“办事指南”、“政民互动”等网络理政平台,搭建与网民沟通互动的工作平台,拓宽收集网上群众对港航海事工作意见建议和问题反映的渠道,通过网络理政平台,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政务公开,为广大服务对象提供方便快捷的咨询服务。为加强平台管理,提高办理效率,我局对回复和办理均规定了时限要求,特别是书记市长信箱,一般要求回复不超过5个工作日,比较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不超过10个工作日。对每件政务舆情,均由对应科室处理答复,专门人员归纳整理,整个工作过程流程清晰、归责明确。

(二)明确舆情标准。

我局明确各部门需重点回应的政务舆情标准:对我局重大政策措施存在误解误读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且产生较大影响的、涉及民生领域严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涉及突发事件处置和自然灾害应对的、市政府要求我局主动回应的政务舆情等。舆情监测过程中,如发现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造谣传谣行为,我局在及时回应的同时,应将有关情况和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网络监管部门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三)强化舆情时效。

对发生的政务舆情,快速反应、及时发声。对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第一时间(最迟24小时内)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动态发布后续信息。一般性政务舆情应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回应内容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关键问题,实事求是,表达准确。

(四)落实群众诉求。

我局积极抓好网民群众相关诉求的落实,对网民的咨询、投诉等诉求,无论反映问题的大小,都立即指派专人受理、了解情况、拟文回复,坚持做到“有问必答、有诉必理、有理必查、有查必果”。同时把网民的意见建议作为改进工作、提升水平的重要推动力和考核检验各项业务工作的重要依据,抓好网民反映问题的处理回复和提出意见建议的措施落实。近年来,我局监测的政务舆情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详细调查与认真回复,得到了来信人的肯定。

三、存在问题

(一)供需矛盾存在。

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

(二)便民形式单一。

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公开形式上,比较重视通过网站公开政府信息,群众通过其它途径查阅的公开形式不够丰富。

四、工作建议及下一步安排

(一)深化公开内容。

建议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进一步充实政务公开的内容,扩大公开的范围,对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及时公开。

(二)丰富公开形式。

在办好港航海事网站的基础上,对于从严治岸、航道整治等重点工作,群众关心的船型标准化、渡改桥、燃油补贴等重点热点问题,通过在办公场所设立固定的公开栏,印发信息通报,制作宣传手册,利用报刊、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方便人民群众查询。

(三)加强队伍建设。

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不定期开展舆情回应技能培训,提高全局应对舆情危机的能力。

(四)完善回应平台。

建立以政府门户网站、局网站、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为主要平台的舆情回应渠道,满足公众知情权。进一步加强本局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健全完善政务公开、信息发布、投诉建议等栏目,丰富与网民沟通互动的工作平台;

(五)构建长效机制。

加大局属单位、有关科室政务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在年终考评中所占的比重,构建政务舆情回应处置长效机制,促进全局政务公开工作良性发展,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局舆情分析报告 篇2

关于马航MH370的舆情, 受众呈现出极高的活跃度, 媒体对事件的舆情响应成为其软实力的体现。本文以中国国内媒体为主要分析对象, 针对中国媒体对马航事件作出的相关报道及舆论引导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二、马航事件的舆情特点

(一) 事件的突发性和关联性, 使受众对具体信息要求强烈

马航失联航班MH370上载有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有154名中国人 (中国大陆153人, 其中成人152人、1岁婴儿1名, 中国台湾1人) 。被誉为地球上最安全的交通方式和最安全的飞机类型, 飞机却在没有恶劣天气等自然因素干扰下突然失联并下落不明, 这本身就是一件引起全球关注的事件, 再加上机上大部分为中国乘客, 给中国受众造成的心理上和地域上的接近性, 使得事件伊始就受到国内外高程度聚焦。截止到3月8日16∶50, 据红麦舆情监测平台采集数据, 马航事件的新闻报道38400篇, 论坛报道41条, 报纸报道30家, 视频报道991条, 新浪微博 (2000粉丝以上、通过加V认证) 讨论20055条;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马航公布失联客机乘客名单含154名中国乘客”, 共计有308条相同新闻。

(二) 失联客机搜索时间长, 造成了舆情的空窗期

从航班失联到最终确定坠毁, 间隔了16天。飞机失联后5个多小时, 马航才第一次发布消息, 近13个小时后, 才召开了简短的新闻发布会, 且发布会仅仅持续了5分钟, 核心内容不明。一方面是公众对信息的紧急需求, 另一方面是官方信息滞后缓慢, 漫长的舆情空窗期成为谣言蔓延的温床。

(三) “自媒体”时代下, 谣言传播迅速且更具有广泛性

作为一件备受瞩目的公共事件, 马航事件拥有庞大的传播基数, “自媒体”时代下, 谣言的传播更加广泛且迅速。一天没有官方媒体的确定消息, 受众的信息失控感就会越强, 急于寻找确定感的大众, 会不加甄别地接受信息, 所以各种大事件爆发后, 谣言、阴谋论必然盛行, 而信息的混乱和受众因为未知而产生的恐慌相互作用, 滋生了更多的谣言, 谣言又增长了公众的恐惧感, 恶性循环下, 媒体与谣言之间的博弈愈加激烈。

(四) 意见领袖的参与, 出现群体极化倾向

根据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 舆论的形成过程是一种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的螺旋式社会传播过程。由于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 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自媒体上舆论意见领袖的参与, 使得舆情出现了群体极化的倾向。例如, 3月26日早晨, 著名主持人孟非发微博称:“我没有去过马来西亚, 以后也不打算去了, 如果您也是, 请转发一下, 我想看看有多少人?谢谢!”4小时转发量已近15万。陈坤微博怒吼抵制马来西亚, 黄晓明、章子怡等对马航的质问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一时间舆论场充斥着对马来西亚政府和马航的斥责和鞭笞。

三、媒体对马航事件的舆情响应

(一) 传统媒体反应迅速, 官媒平衡了“两会”报道和马航事件

自官方公布客机失去联系之后, 一整套的应急机制就开始启动。从外交部表态到高层的关注, 再到具体措施跟进都是快速推进着。在这个阶段, 传统媒体反应迅速, 均把头条交给了与失联客机有关的新闻, 此外, 官方媒体在平衡“两会”报道与客机失联报道上也作为得体, 主持人多次打断“两会”的记者招待会, 播报关于失联客机的最新进展。

(二) 新闻开放程度提高, 媒体启动应急措施

在对此次马航事件的报道中, 中国的新闻开放度达到了空前高度。中国记者活跃在马方首都和中国首都的两个定期新闻发布会, 以及国外各个搜寻指挥部和搜寻现场。新华社启动应急报道机制, 在努力挖到更多首发新闻的同时, 前方记者得到一手消息后立刻通过电话或微信告知24小时值班的编辑部, 国际部发稿人直接听口述签发快讯。同时, 每个日夜, 新华社十几条发稿线路、各个新媒体平台, 都在播发记者从中国军机、舰船、大使馆、新闻会、飞行专家、航空组织采访到的稿件, 告诉受众搜寻的进展、事件迷雾的分析以及中国的种种努力。凤凰、搜狐、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设立马航失联专题报道, 对该事件进行全景式的实时报道。

(三) 面对公众渴求, 媒体急躁, 误传频频

在失联客机新闻发生之初, 各种消息鱼龙混杂。由于不是发生在中国境内的事故, 所以对消息源及消息的判断难度大。媒体抢发情节, 加重了混乱和谣言的传播。比如《人民日报》曾发布消息:“越南海军确认飞机坠落, 越南海军第五军区政治处主任窦凯还大校称, 飞机坠落在坚将省土珠岛153海里处, 是越南马来领海交界处。越南救援队已出发。祈祷!!!”

同时, 因为对马方及不同机构所披露信息的解读, 缺乏高度专业的、忠实其语境的翻译为基础, 故媒体在报道中扭曲了本意, 放大了来自多方面的未经证实的噪音。对于马方组织权威机构进行数据研判后的正常信息修正, 简单地冠以“自相矛盾”或“刻意隐瞒”的评判, 甚至在生死等关键问题上片面地引导、误导公共舆论, 没能向公众理性呈现最客观真实的事态进展。

(四) 面对公众期待, 煽情主义泛滥, 未能提供清晰的心理预期

在马航搜索的过程中, 国内媒体多次出现“等你回家”、“期待奇迹”、“祈祷”等字眼, 这无疑是对遇难者家属的二次伤害, 同时, 媒体也未能对家属提供清晰的心理预期, 而是选择性地将“生命可能尚存”的陈述耸动性地放大, 形成强大的舆论误导, 扭曲了事态进展, 也在最终悲剧被证实时, 更深地伤害了重燃起希望的家属。

(五) 媒体对信息的过分控制, 客观上滋生了谣言

信息的过度控制会使公众只能够获得有限的信息。这种信息低量或许可以暂时确保局面稳定, 但长期的信息低量会导致信息贫困, 表面上的超稳定恰恰是危机的潜伏。此次马航事件中, 政府媒体就存在企图控制信息维护稳定但适得其反的情况。例如, 央视新闻在公布乘客名单时, 将新疆乘客的名字打上马赛克, 这一举动本身就引起了质疑, 后来虽然被证实是新疆画家买买提江阿布拉, 但是这一举动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受众的恐惧和猜疑, 也滋生了新疆民族恐怖分子劫机的谣言。

(六) 面对泛滥的谣言, 传统媒体的辟谣力度不够

面对网络上泛滥的谣言, 传统媒体虽然尽力辟谣, 但是无奈本身掌握的有价值信息不够, 且谣言太过泛滥, 极大地限制了其辟谣力度。而主流媒体在与社交网络的传播竞争中, 似乎一直在各说各话, 没有谁绝对地占据了舆论制高点。一方面, 像人民网这样的主流网媒, 通过其独家视频采访、新闻客户端、新闻评论等组合报道, 指出了网络上各种飞机已经降落或者发现了残骸的消息的不实;但另一方面, 社交网络上, 越耸动的传言、标题, 反而借助人际传播的情绪化倾向, 得到了迅速广泛的传播。

(七) 面对阴谋论和抵制马来西亚的呼声, 媒体缺乏正确的引导

面对马方多次前后矛盾的信息披露, 社交网络上阴谋论丛生, 如飞机被军方击落、美国帮助隐瞒等耸人听闻的阴谋论, 新媒体上充斥着为了赢得流量或者关注度而刻意迎合的标题和消息, 传统媒体并未予以有力的和足够的纠正引导, 事实上, 对于MH730巨大的波音777机体还有一系列复杂的通讯导航定位系统检测, 调查中随时会出现正常的纠错和改正, 媒体需要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如此复杂的事件, 尽管马来西亚在一开始就遮蔽了不少事件真相, 但也从客观上反映出我国媒体的调查能力有所欠缺, 而面对网络上抵制马航和马来西亚的呼声, 媒体也未能给予足够正确的引导。

(八) 关键数据的缺乏和自身的缺陷, 我国媒体被夺话语权

欧美媒体在马航事件之初, 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乌克兰, 而随着西方媒体的介入和跟进, 话语权逐渐转移。3月12日, 《华尔街日报》从美方调查组处获悉, 引擎数据显示马航飞机“可能在失联后继续飞行4小时”。一天后, CNN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处了解到, 失联飞机可能最后驶向了孟加拉湾或印度洋某处。14日, 路透社从军方获得消息称, 飞机失联后做过几次重大的高度变更, 并人为改变方向飞往印度安达曼群岛。正是这三个关键信息的及时披露, 促使马来西亚政府在15日召开了发布会, 总理纳吉布承认了失联飞机被劫持的可能性, 也让飞机失联事件重新回到了正确、客观的解决路径上。尽管我国媒体在整个事件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并一直努力还原事件真相, 但在我国综合国力不足的大背景下, 由于对关键数据的缺乏以及传统采访方式的硬伤, 使得我国媒体在事件报道中处于“失语”的尴尬位置。

四、结语

舆情报告 篇3

西班牙国家统计局新发布的《房屋价格指数》报告,房价2012年第二季度同比下跌14.4%,创造近年来的最大跌幅。西班牙房价折合年率的变化已连续17个季度为负。另外,2012年第二季度,西班牙公共债务环比增长3.8%,达到8043.88亿欧元(约合10573亿美元),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5.9%,为历史最高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西班牙公共债务总额增长14%。

西班牙债务的经济情况之严重程度直追希腊。今年6月份,西班牙已经向欧盟申请了总额为1000亿欧元的金融业援助基金。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称,由于欧洲央行9月初宣布购买债务危机国家的短期国债,西班牙的市场压力明显得到缓解。不过,法国和德国之间关系日益紧张,而往往是这两个国家决定了欧元全的政策是否能够很快执行。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Wolfgang Sch?uble)近期预期,统一银行业监管机构将在今年年底推出。西班牙的银行体系迫切需要欧元区的救援贷款。除非资金直接进入银行,且不被视作马德里政府债务,否则西班牙不原接受援助。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资深房地产经济学家指出,西班牙和意大利投资者对各自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持否定态度。在意大利,在经济低迷期间,为数不多的几个房地产领域(例如米兰零售店铺市场)曾一直表现良好。然而,人们对意大利经济及其在欧元区的未来地位的担心日益加重,这看上去扼杀了整个市场的投资者信心。西班牙房地产市场一度是欧洲最活跃的市场,其下滑是相对渐进性的。本世纪初,西班牙房地产行业因廉价贷款和对未来需求的预期升温而膨胀。但全球信贷紧缩削弱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西班牙数千亿欧元的房地产价值被抹去。该国银行持有大量办公楼、商铺和开发土地,其中多数只能以超低折扣价出售。

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称,西班牙和意大利危机能否转好,欧元区能否持续下去,有三个因素决定:利率,经济增速以及各国政府能够实现利息前盈利。后两个因素更为棘手。经济增长乏力是投资者关心的焦点。财政政策可能是实现债务可持续性的主要推动力量。

荷兰《Het Financieele Dagblad》报导,欧洲央行正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可能的西班牙3,000亿欧元救助计划进行谈判。报导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该计划将为ECB依照上周宣布的买债计画买入西班牙公债、以降低该国借款成本铺平道路,不过ECB希望确保IMF参与以保证西班牙要受削减支出的严格条件制约。西班牙首相拉霍伊本近期表示,若得到援助,不反对IMF监督西班牙对援助条件的遵守情况。

爱尔兰RTE网站报道,西班牙在塞浦路斯的欧盟财长会议中备受压力。爱尔兰财政部长迈克尔·努南(Michael Noonan)说,他希望西班牙给出一份清晰的财务计划,西班牙在夏季的回忆中并么有出具这样的文件。因为欧洲央行表示将购买其债券,所以西班牙政府的借贷成本已大幅下降。包括西班牙首相拉霍伊(Mariano Rajoy)在内的多名西班牙高官此前曾表示,西班牙在决定是否求援之前,将等待欧洲央行购债计划的更多细节。而现在欧洲央行OMT计划的宣布令西班牙无法继续推脱。

路透社报道,欧元区财长周五会议上讨论西班牙是否应该申请金援,此前欧洲央行宣布新购债计划,已大幅压低西班牙借贷成本。这是今年以来首次在市场要求化解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压力缓解而非升高之时,各国财长召开会议。欧洲央行上周宣布,如果西班牙申请欧元区救援基金的帮助,欧洲央行或购买无限量西班牙公债。

英国《卫报》报道,西班牙请求欧元区救助,在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压力下,西班牙的求助必须与“紧缩”政策捆绑,欧盟委员会已经同意。在此之前,欧洲央行在最近的理事会会议上“大胆”地同意欧洲央行主席德拉吉的建议,无限量地购买,同意新救助条款的国家的短期债务。这是最新的,但也许是最有效和最戏剧性的措施。

中国光伏又被反倾销调查

在美国和欧盟相继对中国光伏产业启动反倾销调查之后,印度近日也宣布收到业界对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调查申请。2012年5月,美国对中国光伏业进行了“双反”调查,对多家中国企业作出了征收31%--250%反倾销税的初裁。之后,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且调查产品的范围有所扩大。9月12日印度反倾销局已收到印度业界申请,对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中国台北和美国或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组装板或部分组装板进行反倾销调查。

路透社报道,在欧盟执委会宣布将对中国光伏组件及关键部件进行反倾销调查后,中国大型光伏企业-天合光能次日回应称,欧洲方面的指控最终将被证明是毫无根据的,公司将对这一指证积极抗辩。天合光能新闻稿称,公司与欧洲客户之间的贸易完全符合国际公平贸易原则,一些欧洲公司的指控将威胁到欧盟消费者在一个公平贸易、自由竞争的环境下获得太阳能这一清洁和创新的能源所带来的福利。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报道,欧盟委员会发言人称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调查应该放到双方贸易关系日渐成熟的背景下来看。中国是欧盟的重要贸易伙伴,这一调查是双方贸易关系的一部分,调查信息及观点向所有人公开,并欢迎中国企业的参与。

美国《华尔街日报》令发表《欧洲太阳能产业的虚伪》的文章称,欧洲太阳能产业界表现出了某种虚伪。多年来,太阳能行业得到了数亿欧元的补贴,现在却抱怨其竞争对手由于得到了政府不公平的财政支持而日益繁荣。

中国太阳能企业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近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谴责了有失公平的贸易保护主义,但更深层次观察,也许是他不愿看到光伏反倾销税的落地,不愿让尚德电力离悬崖更近一步。

英国《金融时报》社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访华期间表示,围绕太阳能电池板的一宗贸易纠纷,最好通过谈判来处理,而不是对从中国进口的低价商品开征反倾销税。默克尔的干预在当前阶段不太可能起到决定性影响。不过,与美国的对应制度相比,欧盟的反倾销规则给予官员们更多政治上的酌情处理权。到了决定是否要征收关税、征收多少关税的时候,欧盟委员会应当利用自己的灵活空间,避免征收高额关税。欧洲需要意识到,在运用贸易防御时,它应当考虑整体利益,而不是只考虑某一个与进口产品有竞争的行业(或该行业的一部分)的利益。

法国《费加罗报》近期刊登文章认为,在这场欧盟与美国围绕着光伏板和中国展开的战争中,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访问北京期间,表示不希望看到欧盟对中国的光伏板制造商采取贸易报复,尽管它们被指责存在着倾销行为。就在默克尔表达出这一立场的时候,法国生产振兴部长阿诺·蒙特堡对法国可再生能源工会承诺,法国将与德国联手做欧盟的工作,以便为进口中国光伏板设置障碍。欧洲似乎注定将输掉这场低价光伏板的战争。光伏行业与其他工业一样,法国以及欧洲企业要想走出困境所能依靠的只有一样东西——创新。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篇4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也被称为“第五媒体”。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渠道和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利用,舆论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 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增多,如何利用和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是社会各个方面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在新的网络时代网络舆情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好的网络舆情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相关网络舆情,及时让公关处理,从而能避免带来公关危机。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上网

每个人都有网络言论自由,所以一些事情在网络上会变得非常容易传播,极其容易引起网民的舆论,如何应对这些舆论,成为了各个企业和部门的一个难题,所以,相关部门能组织一些人员学习和了解舆情发展,舆情分析,及时应对常常能将公关危机化解。带来意想不到的结局。 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研究所网络舆情研究中心开始对舆情分析人员颁发舆情分析师证书,足以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些了。未来,可能舆情分析师证书将会是含金量很大的证书。

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网络,请重视网络舆情发展。

舆情分析 篇5

——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对云南事件的

微博

一、事件概要

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截至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民警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

事件发生后,引起国内外轩然大波,针对这起恶性暴力事件,#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一跃成为微博最热门话题,网络上也有各种各样不同声音,本文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在微博、人人、微信转发、原发的信息作为样本,做出对此次云南暴力事件的舆情分析。

二、舆情主要分类

1、对施暴者的谴责

学生微博同众多社会微博一样,对施暴者的谴责占了很大的部分,例如昨晚被转载上万次的微博

“@二逼瓦西里:来,跟我念:我反对一切针对平民的恐怖主义行为,无论你的命运是多么悲惨动机是多么高尚,当你把伤害无辜的普通人作为手段时,你就是人类的敌人、可耻的懦夫和人人可诛的罪犯。我没有兴趣听你的任何故事,不会在乎你的诉求,不可能跟你谈判并妥协,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当场格杀,事后追剿,绝不原谅。”

在学生中也引起了广泛转载,并且很多学生把这段话引用在自己的人人、微信中。(如下图)

2、对施暴者行为的不解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力行为,很多同学一方面感觉到恐慌,另一方面感觉到迷惑,对于施暴者针对平民、无辜群众的暴行,他们发表了很多微博、人人表达对这种行为的不解。(如下图)

3、对受害者的同情

此次云南惨案中,由于受害者高达29人,受伤者高达130人,并且遇害的人群不仅有普通成人,还涉及到老人小孩,同学在SNS网站上纷纷表达自己对受害者的同情。

4、对此次事件的理性思考

除了上文提到的几类感性舆论,微博中也不乏理性之言 例如对于某大V“一系列新闻和图片看得我甚至都想马上参军,你很难理解通过图片和文字了解到的一群暴徒在自己国土的另一边砍杀和你一样的民众,而你只能坐在电脑前的感受”这样的文字,有交大同学回应道“我就不会这样想,正义的武装只能解决一部分人的暴力,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我想的是如何从根本上消除所谓的恐怖主义。” 以及

“此次事件有组织、时间地点选择都表明是典型的恐怖袭击,背后的势力肯定没有这么简单,不是简单的民粹主义或者种族主义能够解释的,我的看法是,中国现状是被迫进入反恐战争时期,以前发生地点主要在新疆,被袭击对象主要是警察和政府机关,恐怖袭击对象不特定,导致更多的民众都可能是受害者,并且造成的心理阴影危害更大。”

5、某些少数民族同学的委屈和怨言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群体中也不乏很多新疆同学,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这次事件带给他们的隐性伤害也很大,例如某同学发表如下微博:

“首先在这里带着沉痛的心,为在昆明暴力事件中死难者祈祷„„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等到真相大白„„无论是谁„„我们都会表态„„所有针对无辜平民的伤害都是要受到法律和道德双重制裁。其次一群团伙训练有素统一着装,然后没有犯罪份子照片 然后赖给新疆,出事了,第一别扯宗教,第二别说民族矛盾,好多暴恐受害者和奋战在反恐一线的民警也是穆斯林和维族同胞。这是对他们的一种伤害。”

6、对逃生方法、云南血库信息的广泛转载

云南此次暴力事件使很多同学产生恐惧心情,尤其对这种大型暴力事件中如何逃生产生认知需求,关于如何在昨晚类似情况中逃生的长微博引发了广发转载,具体长微博附在文末。

舆情报告格式 篇6

标题:网友反映我区xx校园xxxx情况

内容:

1、什么时间、什么网站反映某件事

2、所反映事件的详情

3、网友跟帖情况和转发转载情况

4、我局采取的初步措施

附:相关网站

上报人: 联系电话: xx年xx月xx日

附件:关于网友反映我区茜草街道一幼稚园老师拿水果刀吓 娃娃被辞退的情况回复篇二:舆情信息格式

标题,用黑体三号,居左对齐。一般标题即观点,尽量避免反问句、疑问句等句式。

信息来源,含时间、媒体,用仿宋小三号,居左对齐。一般商业网站不具有采访权,请追溯到信息源。

正文,用仿宋小三号,行距固定值27磅,字距标准。正文不少于600字; 2.一般为当天或24小时以内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时效一过的稿件一般不再发。3.重点关注、采用主流媒体(报纸、电视、门户网站)的素材。请不要编写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稿件。4.正文后写清单位、姓名、手机号。单位一律使用“东港区教育局”。5.严禁直接从网上下载,格式五花八门,否则直接删除,不计入考核。

三、舆情信息报送要求 1.发送邮件时,在主题栏内以单位+题目的方式,以便于月底统计,不写的漏计概不负责。单位统一填“东港区教育局”。2.发送邮件时,请直接把文稿粘贴在文本框内,不要仅使用附件,以便于编辑,否则不予采用。

示例: 篇三:舆情信息报送格式要求及管理办法

舆情信息报送格式要求及管理办法

生环学院团总支青年研究中心制

一、格式要求

2.报送格式请参照已下发的策划书内附件表格及要求; 3.报送内容需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语义明确; 4.若报送内容中涉及到具体事件,请详谈:

如丢失物品现象,需言明哪班哪宿舍谁什么时间在哪丢失怎样的物品,失物价值等;

如活动时间安排冲突事件,需言明哪个活动占用什么时间与另一活动占用什么时间,二者如何冲突,两个活动组织方为何人等,方便老师予以解决。5.除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事件外,鼓励报送班级特色内容。如班级特色活动中同学们的感受与反响、同学们对近期社会事件的关注与讨论、同学们对身边人事物的言论及看法等。

二、管理办法

1.请务必在每周五晚12点之前发送舆情报告,逾期不候; 2.请务必遵守格式要求所列内容,不合格者将退回信件; 3.请务必认真完成报送工作,内容充实具体,有意义,勿敷衍了事; 4.每周未按时上交或上交内容不合格者,我中心将在本期周报中统计后报送给老师,由老师裁决,具体体现于综合测评加减分、优秀干部评选、优秀团员评选、优秀班集体评定等。情节严重者,批评且撤销其职位。

请各班心理委员务必重视并认真完成工作。谢谢配合!篇四:舆情监测分析报告的写作要领

舆情监测分析报告的写作要领

撰写舆情监测分析报告有一些基本要领,掌握并遵循这些基本要领,对于写出高质量的舆情监测分析报告有很大的帮助。总体上来说,好的舆情分析报告要有鲜明的主题、新颖的观点、严密的逻辑、精巧的结构和准确的文字。此外,在撰写舆情分析报告的具体实践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论述全面与观点鲜明有机结合。舆情分析报告一般以分析舆情信息工作概论透彻、论述深人为优,这就要求运用大量丰富的素材,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描述、解读和剖析,使舆情信息的全部内容及其引发的思考得到充分的表现。与此同时,舆情信息工作者还必须考虑到,各级领导工作繁忙,时间宝贵,关注舆情信息仅是整个工作的一部分。因此,要主动适应这一情况,在撰写舆情监测分析报告时,既做到论述深刻、详尽充分,又做到观点鲜明、表述精当。鲜明,就是在内容上要求突出主题,直指要害,一针见血;在形式上要求层次分明,条分缕析,序号字体以及标识十分清楚;在语言表达上要求惜墨如金,要言不烦。即使在文中的主体部分也是如此,应努力使对舆情分析和论述简明、精练、到位。在叙述事实时不要作过多的描述;在阐述观点时不要作烦琐的论证;在选择使用材料和举例时,必须选用那些最能准确和深刻反映内容的典型材料和典型事例。2.理性概括与素材鲜活有机结合。一篇好的舆情监测报告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边叙述,边论理;既要实现观点的准确凝练、清晰明了,又要实现事实的真实可信、具体生动。写分析报告不是写正式文件,不能到处是理性的抽象和概括,那样不仅会失去生动性和吸引力,而且会失去真实的力量和说服力。要在分析报告中将提炼出来的观点论点与原汁原味的民众话语等舆情素材有机结合起来,在论述中多引用那些来自生活、来自群众的朴实生动的语言,尽力做到原汁原味,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这样做的好处是,这些语言常常是群众情绪、思想、诉求和建议等社会政治态度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可以最真实地呈现在领导同志面前,也最有参考意义和价值。3.总体态势分析与突出问题分析有机结合。一般来说,舆情监测分析报告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一个主题、一个方面舆情进行整体分析,揭示和概括出舆情的总体态势,这样可以帮助上级机关和领导同志从整体上掌握某一方面的舆情状况。但是,这还不是一篇好的舆情分析报告的全部,一篇好的舆情分析报告应反映出舆情监测分析的全部成果。换一句话说,就是既要反映舆情的总体态势,还要将舆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矛盾、重点难点等表达出来。唯有如此,方可做到既从总体上把握舆情态势,又有突出具体问题的分析;既有整体状况的反映,也有重点问题的解剖,通过将好与坏、喜与忧、正面与反面、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等不同情况反映出来,帮助领导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准确掌握突出问题。篇五:2013互联网舆情报告

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3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在媒企之争中被削弱。与此同时,“自媒体”话语权也在打击网络谣言中暴露出先天缺陷。主流媒体如何恪守新闻专业精神,为网络信息把好关,矫正引导网民情绪,关系到国民心态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2013年网络舆情热点

(一)网络谣言治理初见成效 2013年8月19日,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8月以来政府骤然加大互联网管理力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随着网络传播的日趋碎片化和网络生态的复杂化,在保障公众表达和社会监督的积极功能之外,网络舆论潜在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网民的媒介素养不够,经常见风就是雨。某些网络“大v”粉丝数量众多,不经核实转发一些谣言,扩大了谣言的负面影响。此外,某些网络公关公司为了商业利益,编织和传播谣言。网络诽谤,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网络虚假信息扰乱资本市场,让不少公民、官员和上市公司深受其害。

领袖”董如彬(网名“边民”,“恶意编造谣言牟利”)。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出台。

然而,打击谣言和网络犯罪也出现了一些引发质疑的案件。如河北清河县女网友发帖询问命案“真相”被行政拘留5日,甘肃张家川一名16岁的初中生发帖质疑一起死亡事件有内情被刑拘,甚至在政法系统内部对有些案件也有不同看法。互联网是否构成刑事入罪的“公共场所”,如何界定网上“寻衅滋事罪”,是各方讨论的焦点。

(二)司法案件引发的舆论热点猛增

在2013年20个热点舆情事件中,司法案件占半数以上。9月份继举世瞩目的***案一审宣判之后,陕西“房姐”龚爱爱案、“高铁一姐”丁书苗案陆续开审,北京大兴摔童案、李某某强奸案、河北王书金强奸案等相继宣判,沈阳摊贩杀死城管案主犯夏俊峰被执行死刑,更使得司法公正成为空前集中的网络议题。不过,各类司法案件折射出的民众心态却各不相同。***案公审、刘志军贪腐案审理和多起高官被查处案件,使民众对新一届政府“既打苍蝇,又打老虎”的期望大增;李某某强奸案与夏俊峰案中,网民对罪犯的态度形成强烈对比,折射出民众对当下社会阶层分化、强弱群体生活反差的不满和忧虑;湖南特大非法集资案主犯曾成杰被执行死刑,则成为继“吴英案”后又一起引发中产阶级震动的案件。

(三)民生仍是舆情焦点,个人暴力表达有所增强 1 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

医患纠纷由来已久,随着2013年10月下旬发生的浙江温岭患者杀医案变得格外尖锐,出现了医护人员集体抗议,全国上百家医院声援的现象。据中国医院协会统计,2012年每所医院平均发生的纠纷事件由2008年的20.6起增至27.3起。与2012年哈尔滨杀医案中不少网友的幸灾乐祸相比,这次网民对被杀的医生普遍表达了同情,保持不变的是对当下医疗环境和医疗体制改革的牢骚与不满。

(四)吏治反腐话题依然火爆,年轻干部遭遇“扒粪” 2013年,涉及年轻干部选拔任用的网络热点案例渐多,仅5月至6月出现的相关案例就达30多起。广东揭阳揭东区副区长江中咏“父子接棒”,安徽安庆惊现22岁团县委书记,湖南衡阳雁峰区副区长参加工作10个月后被提拔正科、4年后被提拔副处,湖南某地市官员外甥女28岁任副县长,参加选美后获重用等话题,在网上引起议论纷纷。一时间,围绕年轻干部出身经历的“扒粪”风起云涌。干部年轻化本身是好事,网民担忧的是缺乏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程序。网络反腐从2012年岁末开始也变得更加集中而尖锐,网民反腐的类型多样化、起因复杂化、爆料实名化,党政机关查处快速化。位高权重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被网络实名举报拉下马,被曝光多块名表的“表哥”、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获刑14年,上海法官集体嫖娼被曝光??网络反腐与新一届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是吻合的,但领导干部一旦被举报就面对几亿网民一边倒的指控,被污名化。此外,网络反腐易被商业敲诈和官场恶斗所利用,需要加以必要的规范。国信办2013年再次查处了若干借反腐之名行网络敲诈之实的舆论监督网站。4月以来,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及新浪、腾讯等商业网站均在显要位置推出“欢

迎监督,如实举报”的网络举报监督专区。9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开通,日均收到网络举报800件。这都有利于引导网民利用正规渠道和平台进行合法举报,实现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无缝对接。在2013年的反腐案例中,央企的腐败问题也备受关注。中央巡视组进驻中储粮,在此之前中储粮黑龙江大火,使得这家企业受到广泛关注,问题不断曝光。而8月以来中石油发生一系列“人事地震”,先后有包括国务院国资委主任、中石油原董事长蒋洁敏在内的多名高管涉严重违纪被调查,此事更是被网民冠以“窝案”、“胜利(油田)系”等标签而大力炒作。很多央企、国企脱胎于政府机关,没有完全实现去行政化,也就承担了社会舆论对整个公权力不满的情绪。

新闻客户端是一种基于手机的信息供给,囊括热点新闻、体育、军事、娱乐、购物、八卦、图片,以及网友评论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订阅内容,开启了社交阅读新时代。目前新闻客户端不仅有《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南方周末》等传统媒体入驻,还吸纳了不少自媒体。搜狐网宣布,搜狐新闻客户端入驻媒体超过1000家,其中包括近400家自媒体,用户总订阅量超过了6亿个。

(六)斯诺登事件促中国网民同步参与世界热点 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上升的同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领土和贸易摩擦也逐年增多。2013年的舆情热点中,涉及国际和地区事务的议题仍占有相当比重。除钓鱼岛、南海问题等持续发酵外,2013年6月,美国前中央情报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在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棱镜”项目后逃亡香港,引发了中国网民的广泛关注。“棱镜门”让美国人从2012年希拉里有关互联网自由的两次谈话所标榜的道德高地跌落,也使得中国网民有了一次近距离同步参与世界热点的机会。网友沿用“如果斯诺登是某国人”造句,表达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分析 篇7

关键词:网络舆情,社会事件,安定和谐,引导策略

网络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传统民众生活和生产模式发生系统性变化,同时对于不同层级政府管理造成深入性影响。须知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经济改革关键时期,其间必然出现诸多挑战与困难,同时使得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上存在深刻的被动特性,尤其是一些社会突发性热点事件和借此引发的网络舆情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秩序、政府公信力等。

1 我国网络舆情实际发展背景

网络舆情是反映社会舆论状况的基础性因素,主要是社会大众借助网络技术针对特定社会现象进行公开表述的行为模式,我国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和相关背景如下。

1.1 网民数量庞大,引发网络舆情危机几率相对更高

我国庞大的网民之中月收入不超出3 000元的占据一半以上,这部分源自于不同阶层的网民,接受教育程度自然各异,相对地在特定事物意见表达上带有严重的片面性,并且期望倾听自己愿意接纳的一面,所以导致不同类型言论和情绪在网络空间蔓延。

1.2 网络舆情发展形式日渐多元化

首先,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群,他们自身知识结构相对完善一些,尤其对于社会之中存在的问题等有着强烈的审视批评欲望,并且比较善于灵活运用最新网络舆情工具进行相关意见发表。在此类背景下,网络舆情增添了许多深度和理性特征[1]。

其次,每个网民对于国家既有政策、法规、民生和经济等存在特殊性见解时,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发表,相比以往,挣脱了许多时间和空间因素的限制。

2 目前我国网络舆情引导中存在的弊端迹象

2.1 网络管理模式不合理,有关法律有待健全

尽管政府相继出台各类法律条令进行网络空间管理力度强化,但仍然无法紧跟当下发展快速且情况复杂的网络事件,也就是说,当前政府在网络舆情监管工作上始终停滞在初步探索环节。与此同时,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规范体制不够完善,缺乏可靠的网络协商和监督管理机制,一时间令网络舆情引导效能处于长期晦暗的境遇之中。

2.2 有关机构在网络舆情引导上关注度不高,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

现阶段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和官员都开始加大对网络舆情的重视态度。不过与之相比,有关社会团体、电信和网络运营商、不同类型媒体等,面对该类问题态度十分冷漠,不能清晰化地认知自身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支持效用,危机意识过于单薄,一旦说该类舆情瞬间爆发,上述工作单位和成员便会立即慌乱无措,不能很好的发挥自身作用,特殊状况下反而会加剧舆情的传播和升级趋势。再就是相关政府机构责任不能得到充分贯彻落实,或多或少都存在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2.3 各类机构交流沟通不足,在联动机制协调绩效上需要进一步改善

包括不同层级政府、政府和网络运营商、网络和电信运营商之间等,都存在着信息交流不通畅的弊端,致使许多类型资源难以在第一时间范围内得到共享,相关引导工作人员也将难以精确化地预测和评论网络舆情波动迹象,尤其是在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的心理和政治影响方面,不能提供科学性的认知结果。简单来讲,就是说一旦发生特定规模的网络舆情过后,政府权威信息将存在严重滞后缺位问题,造成谣言持续深入并持续扩大相关事态。

2.4 网络舆情引导模式不当,人本思想过于薄弱

网络舆情衍生结果,可以说和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处理模式不当有着紧密关联。在网络舆情初步衍生阶段,政府和官员往往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即便是过渡到舆情增温时,他们同样摆出一种漠视的态度,使得相关矛盾日渐累积,并进一步激化。

3 强化我国网络舆情引导实效的具体策略

网络舆情持续爆发和扩张,对于政府权威和形象造成愈加深刻的影响,在此类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要做的,就是尽量提升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1 加大政府网络改建力度,提升政府对网络舆情正面引导的实力

想要令政府网站发挥出合理的舆情引导效用,就必须尽快地在群众之中树立起其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同时持续加快政府上网工程建设进程,确保内部机理因素的健全性,使得社会大众不管是在平常或是网络舆情引发环境下,都能够在第一时间登陆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关键性信息获取,进一步凸显政府网站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的主导地位[2]。为了顺利贯彻落实指标,就必须预先做好后续过渡准备工作。

第一,大幅度提升政府网站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化,赋予政府网站强大的公信力,使得愈来愈多网民倾向于关注该类网站信息的变化和发展状况。

第二,作为政府机构,要尽力持续维护官方门户网站,确保内部服务功能得以拓展之余,凭借门户网站作为基础性指导媒介,全面加快电子政府建设步伐,进一步促使网民主动地将政府网站视为舆情信息碰触的发源地。

3.2 设置并实施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确保最新网络舆情动态掌握的实时性

关于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的设置和应用,将顺势细化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展动态的预测等工序流程。相关引导人员可以考虑委托专业化社会调查机构针对特定网络舆情进行专题性调查认证,力求将舆情最新动态和社会基本面等信息予以合理规划整理,确保日后一切敏锐捕捉和追踪决策,从而全方位捕捉和追踪任何存在苗头、倾向和群体性的舆情问题。经过科学且人性化的管理校验过后,挖掘有关问题滋生原委并结合丰富实践经验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3.3 健全网络舆情联动机制

网络舆情联动机制,实质上就是政府管理机构和其余职能机构,利用监测、预警和应对等工序流程,进行特定阶段网络舆情科学化引导和监管的方式。

首先,在监测工序流程中,网络舆情引导的重点将锁定在网络舆情内容、走向、价值观方面的监控层面上,对于任何可能引发负面效应的网络舆情要及时予以汇总和校验。

其次,持续到预警环节时,重点工作便是进行网络舆情研判,目的是为后续可能引发的网络舆情做足充分的应对准备工作。

最后,在应对过程中,网络舆情引导的关键便是借助特定政府的行为控制手段,完成舆情危机的化解任务。

3.4 强化政府网络发言人体制的执行实效

现阶段我国不同层级政府机构都陆续地构建起自身专属的网络舆情发言人体制,旨在维持自身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的主动权,同时彰显出政府应有的权威效应,但在应对工作及时性和虚假信息消除措施的针对性掌控方面还有所不足,希望日后凭借专业化手段予以改善。须知任何信息一旦在人脑之中停留过久,即便是后续信息再过科学合理,都将难以改变之前信息的影响效应。所以,政府务必要尽快在网络传播之中占据主导地位,关注各类网络舆情走向趋势并在第一时间发布较为权威的信息,即维持自身信息的精准和易接纳特性,必要状况下直接借助特定渠道,令社会大众在最大范畴和程度上理解该类信息[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后有关政府、网络和电信运营商要做的,便是尽快摸透网络舆情传播的时度效等规律,针对网民一切心理需求和倾向的表达模式,进行人性化引导;同时切实沿用现代传媒新手段,不断提升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应有的吸引和感染力。相信长此以往,必将为我国不同阶段网络舆情科学化引导和社会安定和谐秩序维持,提供极为可靠的保障条件。

参考文献

[1]刘雅静.实现公民规范化网络政治参与的探讨[J].理论学习,2010,16(12):71-84.

[2]林辉.群体性事件与领到导干部应对能力建设论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18(2):132-150.

2012年湖南国土资源舆情报告 篇8

——编 者

2012年网络舆情继续升温,成为社会舆论的发动机。社会转型期各种问题在积累和叠加,网民对深化改革表现出热切的期待,有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取向的意识形态争论重新抬头。国土资源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府组成部分,和民生息息相关,关注网络舆情显得尤其重要。处理好网络舆情,对执政为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2年湖南国土资源网络舆情指数

2012年湖南国土资源网络舆情生态

社会公众对国土资源关注度显著提高。从转载、回帖、搜索量来看,无论是事件、人物,正面关注还是负面关注,关注量都有显著提高。正面关注排序第一的“省国土资源厅出台首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问责办法”转载突破16万,排位第十的“湖南加大征地拆迁信息公开力度”转载过3万;负面关注排序第一的“致企业失地损失千万,长沙国土局被黑幕隐瞒事实”转载破9万,第十位“湖南男子自家屋内采煤致刑”过4万。2012年所列事件、人物地域排序总转载点击数近800万,比2011年总数高1倍,正面关注点击量比负面关注点击数高1倍。

社会公众对国土资源关注面更加多元。相较2011年,2012年公众关注有了极大拓展。除了原来关注的政策、征地拆迁、市场配置以外,腐败是持续关注点,2012年查处的长沙市局周志红、永州市局欧阳贵忠、醴陵市局周旺炎、郴州市局龙跃帅点击都在1万以上。干部作风、言论、行为等偶发事件,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等深层次问题成为新的关注点。“湖南宁乡高球场顶风上马,国土局长称领导定的没办法”,“衡阳市国土资源局用进口宝马车做公车”,“隆回最牛国土资源局长在位17年”等事件点击回帖率均达5万以上,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

权益关注强烈与主流舆情成熟理性并行。权益关注强烈,主要是征地拆迁、矿山环境、地灾、城镇化土地利用、地产市场、资源权益纠纷等涉及具体利益,部分网民实名发帖,希望通过网络炒作,借力网络冲突、网络暴力,形成舆情事件,实现自身目的。“长沙湘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实名举报长沙市国土资源人员渎职”、“湖南澧县荣华煤矿非法开采,致四千村名水源枯竭”、“常宁:农田保护‘硬规定’遭遇‘软执行’等成为2012年较为突出的舆情热点。主流舆情成熟理性,主要表现公众对国土资源政策支持、对国土资源管理成绩肯定、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部分资源问题有理性的思考。如2012年省厅几项重点工作整顿规范矿产资源秩序、环洞庭湖工程建设、地质找矿突破行动等点击量大而多,但无回帖、跟帖质疑。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成为国土资源舆情发展的重要形式。分析排序显示,负面关注一般由互联网、微博等自媒体发起,传统媒体跟进;而正面关注往往由传统媒体载文,再互联网转载或微博转发。由于网络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和使用便捷加上用户量大,客观上已改变了传统网络舆情格局的力量对比。这种互动的传播形式,使许多事件快速演变成舆情热点。宣传中心监测到的26家媒体发布或转载49件负面舆情,如“常德西洞庭暴力征地拆迁”、“祁东县重点项目用地违规侵占”等均是在网络社区发酵并走向舆论高潮。而“湖南加大征地拆迁信息公开力度”则由传统媒体兴起,向网络扩散。传播路径不对称与互动,整体上形成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舆情感知。

舆情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关系不明显,但与引导力度相关。为寻找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与舆情发展之间关系,按地域对国土资源舆情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其相关关系并不明显。但从排序结果与几个地区舆论引导工作相对照,可以得出结论:舆情引导得力,则排列靠前;引导不力,则排列靠后。长、株、潭、岳、常等市注重舆情引导,其排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国土资源舆情应对与网络问政工作开始起步。应对舆情,已成为政府的必修课,网络问政也是未来新趋势。目前我省国土资源舆情应对与网络问政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部分市州强化了该项工作,株洲等市开通了政务微博;株洲、衡阳开展网络舆情搜看、处置、办理工作,积极主动应对舆情;怀化联合中国移动开发“国土资源法律即时通”,服务相对人。

2012年湖南国土资源舆情新特点形成原因分析

除了社会经济发展、互联网新媒体使用人数绝对量上升之外,国土资源舆情的新特点主要是由国土资源本身特性、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传播方式的新变化等多因素决定的。

一是国土资源在社會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资源消耗偏高,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制约越来越突出,国土资源需求刚性上升与供给刚性约束成为发展改革的巨大压力和倒逼力量,客观上让国土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高度关注的重要指标、舆论关注的热点行业。我省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增速较快,但土地供应紧张、后备资源短缺、征地较多、政策调整频繁、矿业违法高发多发等一直是公众的关注点和媒体报道热点。

二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使群众权益维护进入新阶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了人的解放。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行依法治省、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同时严格问责。公众对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参与权的诉求高涨,使舆情到一个新阶段。

三是科技发展带来舆论格局的新变化。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舆论的生成、存在与传播方式,不断对既有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挑战,更以其独特的开放性与匿名性,给网络民主提供了平等的行动机会与空间;加之低成本、高效率、便捷度高,成为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与利益诉求、甚至参与公共政策的渠道与方式。

舆情监测分析报告的写作要领 篇9

撰写舆情监测分析报告有一些基本要领,掌握并遵循这些基本要领,对于写出高质量的舆情监测分析报告有很大的帮助。总体上来说,好的舆情分析报告要有鲜明的主题、新颖的观点、严密的逻辑、精巧的结构和准确的文字。此外,在撰写舆情分析报告的具体实践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论述全面与观点鲜明有机结合。舆情分析报告一般以分析舆情信息工作概论透彻、论述深人为优,这就要求运用大量丰富的素材,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描述、解读和剖析,使舆情信息的全部内容及其引发的思考得到充分的表现。与此同时,舆情信息工作者还必须考虑到,各级领导工作繁忙,时间宝贵,关注舆情信息仅是整个工作的一部分。因此,要主动适应这一情况,在撰写舆情监测分析报告时,既做到论述深刻、详尽充分,又做到观点鲜明、表述精当。鲜明,就是在内容上要求突出主题,直指要害,一针见血;在形式上要求层次分明,条分缕析,序号字体以及标识十分清楚;在语言表达上要求惜墨如金,要言不烦。即使在文中的主体部分也是如此,应努力使对舆情分析和论述简明、精练、到位。在叙述事实时不要作过多的描述;在阐述观点时不要作烦琐的论证;在选择使用材料和举例时,必须选用那些最能准确和深刻反映内容的典型材料和典型事例。

2.理性概括与素材鲜活有机结合。一篇好的舆情监测报告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边叙述,边论理;既要实现观点的准确凝练、清晰明了,又要实现事实的真实可信、具体生动。写分析报告不是写正式文件,不能到处是理性的抽象和概括,那样不仅会失去生动性和吸引力,而且会失去真实的力量和说服力。要在分析报告中将提炼出来的观点论点与原汁原味的民众话语等舆情素材有机结合起来,在论述中多引用那些来自生活、来自群众的朴实生动的语言,尽力做到原汁原味,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这样做的好处是,这些语言常常是群众情绪、思想、诉求和建议等社会政治态度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可以最真实地呈现在领导同志面前,也最有参考意义和价值。

上一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下一篇:给少儿频道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