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2024-09-19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共8篇)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篇1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条:在建工程项目,根据工程情况,必须制订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计划,开工前七天报公司技术部门审批。

第二条:对工程的轴线、标高的放线测量,必须经现场相关技术人员换手复核验实,再报业主(监理)人员核查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第三条:对进场的原材料,必须出具合格证明、质保资料等。对现场抽、复检材料,必须在业主(监理)见证下取样送检,同时建立材料台帐。对不合格的材料按“三标”认证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条:严格执行施工进程中的“三检制”和“三不交换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把质量事故杜绝在施工过程中(“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三不交换制”: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检查验收的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合检不交接)。

第五条:严格执行《计量法》 第六条:对于一般质量事故,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事故分析,写出事故报告,提出处理方案,征得业主(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整改处理,作好处理记录,整改完毕报业主(监理)工程师消号,同时在 12 小时内将处理记录上报公司总工办登记备案。

较大质量事故,在 2 小时内报公司技术部门,由公司总公办组织有关方面技术人员进行事故分析,提出处理方案(必要时汇同设计、业主、监理共同商定)进行整改处理,做好记录。整改完成报业主(监理)工程师消号,同时将处理记录上报总工办登记备案。

重大质量事故,在最短时间内上(不超过 1 小时)报公司技术部门,由公司总公办组织有关方面技术人员进行事故分析,提出处理方案(必要时汇同设计、业主、监理共同商定)进行整改处理,做好记录。整改完成报业主(监理)工程师消号,同时将处理记录上报总工办登记备案。不能处理的按规定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处理。

第七条:工程资料与进度同歩收集整理,做到真实有效。

施 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防护、环境卫生、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和违章处罚

第一部份、安全管理:

第一条、安全生产责任制:

1、项目部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处罚 500-3000 元。

2、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未按责任制执行,处罚项目承包人 2000 元。

3、分包工程中无安全生产指标,处罚分包责任人 2000 元。

4、项目部未按规定在施工现场悬挂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处罚项目承包人1000 元。

5、未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员,处罚项目承包人 1000 元。

6、项目部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不作为,处罚 500 元。

7、施工现场未建立 13 本台帐的罚款 2000 元;建立不全和填写不及时的罚款 500元。

以上条文如违反除接受处罚外,并责令项目部立即整改完善。

第二条、目标管理:

1、项目部未制定安全管理目标(伤亡事故指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处罚 2000元。

2、未进行安全责任目标分解或无责任目标考核规定,处罚项目部 1000 元。

3、考核办法未落实或抓落实力度不够,处罚项目部 500 元。

第三条、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

1、施工组织设计中无安全预防措施、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的,处罚项目部 2000

元。

2、施工组织设计未经审批,无人签字或代签字,处罚按相应管理制度文件处理。

3、按规定就编制专项安全方案而未编制,处罚项目部 2000 元。

4、应编制的应急预案,而未编制的,处罚项目部 1000 元。

5、应急预案未作演练、培训的,处罚项目部 500 元。

第四条、安全技术交底:

1、项目无安全技术书面交底的,处罚 2000 元。

2、交底针对性不强、不全面、未履行签字手续的,处罚 500-1000 元。

第五条、安全检查:

1、项目部无安全检查制度,处罚 2000 元。

2、安全检查无记录处罚 1000 元。

3、对查出的安全隐患未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处罚 1000 元。

4、对重大危险隐患已书面提出而未如期完成,处罚 2000 元。

以上条文如有违反必须执行处罚,并责令现场立即整改。

第六条、安全教育:

1、无安全教育制度,入场工人未进行安全教育,处罚 2000 元。

2、无具体教育内容或变换工种时而未进行安全教育的,处罚 200-1000 元。

3、无班前安全活动记录的,处罚 200 元。

4、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操作证上岗的,处罚 100 元。

5、工伤档案未建立的,处罚 200 元。

第二部分、安全防护:

第一条、现场防护“三件宝”:

1、项目部购买“三件宝”未取得建筑安全监管部门准用证的,处罚 2000 元。

3、现场每有一人未戴安全帽者,处罚 10 元。

4、在建工程外侧未用密目网封闭的,处罚 500-5000 元。

5、外侧封闭不严、不标准、水平不严实、不规范的,罚款 500-1000 元。

6、工人在高度 2 米以上作业(临边)未拴安全带或安全带在身上而未挂牢者每人次,罚款 50 元。

以上条文如有违反除接受处罚外,并责令项目部立即整改。

第二条、洞口临边防护:

1、楼梯口、电梯井口每有一处未作防护的,罚款 500 元。

2、防护不符合要求或不严密的,处罚 200 元。

3、预留洞口及坑井每有一处未作防护的,处罚 500 元。

4、防护不符合要求或不严密的,处罚 200 元。

5、通道口无安全防护棚的,处罚 500 元。

6、每有一处防护棚不牢固,材质不符合要求的,处罚 200 元。

7、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每有一处无防护的,处罚 500-2000 元。

8、每有一处,临边防护不严,不符合要求的,处罚 200-1000 元。

以上各条如有违反除接受处罚外,责令现场限期整改。

第三条、现场用电:

1、现场设备、设施与外电小于安全距离又无防护措施的,罚款 5000 元。

2、现场线路未采用 TN-S 系统及三相五线制的,罚款 5000 元。

3、配电箱不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要求的,罚款 2000 元。

4、箱体不符合要求,线路配置混乱,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每违反一项,罚款 2000 元。

5、活动箱体安置高度不符合要求(0.6 米-1.3 米),无防雨、防潮设施的,罚款1000 元。

6、现场架设线路,不符合要求的,罚款 2000 元。

7、现场施工照明不用低压电路的罚款 1000 元。

第四条、现场施工机具及塔机:

1、现场所使用的搅拌机,平刨机、圆盘、钢筋机械无验收合格记录的,每台罚款 2000 元。

2、无防护保护装置罚款 1000 元。

3、无安全可靠的防护棚或防护棚不符合要求的,罚款 500 元。

4、电焊机、打桩机械无验收合格手续的,罚款 500 元。

5、气瓶无标准色标,气瓶间距小于 5 米,距明火小于 10 米又无隔离措施的,每一处不合格,罚款 1000 元。

6、塔机无安装、拆除方案的,罚款 5000 元。

7、塔机无验收合格手续的,罚款 5000 元。

8、塔机无运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的,罚款 1000 元。

以上机具设备必须有操作规程和设备验收合格牌,而且悬挂在设备上方才准使用。

第五条、施工外架及卸料平台:

1、脚手架、卸料平台搭设必须编制专项方案,经审核认可后,才能进行,否则,罚款 2000 元。

2、脚手架、卸料平台搭设好后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未经验收使用的,罚款 1000 元。

7、文明施工管理:

1、

现场围墙高度主要路段 2.2 米,一般路段 1.8 米,围墙外必须按规定进行粉刷、标识、突出本企业特点、形象,要求美观、整洁、坚固,否则,罚款 5000 元。

2、

现场进出口无大门、无门卫、无制度,门头未设置企业标识的,罚款 3000元。

3、

工地地面未做硬化处理,无沉沙井,无冲洗场的,罚款 2000 元。

4、

工地主要通道有积水、道路不畅通,不清洁的,罚款 1000 元。

5、

材料及半成品材料、机械设备入场后,不按总平面布局堆放、安装,未挂铬牌、品种、规格等标牌的,罚款 3000 元。

6、

材料堆放不整洁,未做到工完场地清的,罚款 1000 元。

7、

易燃易爆物品未分类存放的,罚款 1000 元。

8、

生活区、办公区不能明显分区的,罚款 1000 元。

9、

工人宿舍不卫生、不安全、不使用低压电、生活用品放置不整齐的,罚款 500 元。

10、

宿舍无消防措施、无制度或无灭火器材的,罚款 500 元。

11、

现场防火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的,罚款 1000 元。

12、

厕所、食堂不符合卫生要求的,罚款 500 元。

13、

现场不备防暑降温药品,无保健药箱,无急救器材的,罚款 500 元。

14、

施工过程中废渣乱倒,不用的材料向下抛置等不文明施工,每发现一次罚款 200 元。

15、

夜间未经环保]部门许可而擅自施工的,除罚款 1000 元外由此造成的影响及后果自行负责。

16、

严格控制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发现一次罚款 1000 元。

以 上各项罚款,凡经公司(业主、监理)检查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提出整改和纠正,两次督促没有得到落实的;重大问题和违返“强制条文”提出整改和纠正,一次督促没有得到落实的,按上述条款执行。

文明施工其它管理规定

1、

大门口和围墙的做法,按图一施工。

2、

塔吊上设公司标志性文字,按图二制作。

3、

外安全防护架和其它防护架所有杆件均用黄黑相间油漆涂刷,间距 300。

4、

服装统一定制(由公司提供样品)。

5、

统一挂牌施工(按重庆市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执行)。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处罚制度

全体施工管理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质量、安全第一的责任思想,加强质量,安全生产建设,着实提高管理水平,杜绝较大和重大质量、安全损失事故的发生,是为了职工的生命健康和集体、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也是为了强化管理人员高度负责的责任感而定立的处罚制度,要高度重视,认真执行。

第一条、事故划分:

1.

一般损失事故:一次性损失 1 万元以下; 2.较大损失事故:一次性损失 1 万元以上至 10 万元以下; 3.重大损失事故:一次性损失 10 万元以上至 100 万元以下; 4.特大损失事故:一次性损失 100 万元或以上。

第二条、损失数额定量:按损失经济费用总和计算。

第三条、发生事故“四不放过原则”:

1.

事故原因调查不清不放过。

2.

事故责任者和广大施工人员没有受到教育而放过。

3.

没有具体的防范措施不放过。

4.

对生成事故的领导和责任人不调查处理不放过。

第四条、事故调查组的成立与责任:

1、

项目经理为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第一责任人。

2、

一般损失事故:以项目经理为首组成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处理,12 小时内书面上

报公司总工办及相关部门进行核查和备案。

3、

较大事故:由项目部在 2 小时内书面(或者电话、口头)上报公司总工办(安全处)和相关部门组织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处理,特殊情况由公司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

4、

重特大事故:由项目部在最短的时间(不超过 1 小时)内通知公司相关部门,公司根据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及时上报上级部门调查处理。

第五条、罚款处罚:

1.

一般损失事故:罚款 1000~3000 元 2.较大损失事故:罚款 3000~100000 元 3.重特大事故:罚款 10000~300000 元。

4.

出现了质量、安全事故不按规定时间上报的处罚项目经理(承包人)1000-3000 元;隐瞒不报的罚款 5000-10000 元。

以上罚款不分任何情节。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制度

第一条:拟建工程项目必须依据设计施工图,会审记要,合同内容,现行规范,标准,相应法律法规、公司《三标整合管理手册》,《三标整合作业文件》,编制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全面性,针对性,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方案)。

第二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方案)编制完毕后,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施工、质检,安全负责人自审,签属意见后报总办,由总共办组织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全面审核,审核完成后由各相关负责人签字,再由项目部报业主(监理)审定后生效,一经审定,必须严格按照审定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方案)组织施工运行,严禁随意改变。

第三条:如果要修改其中的相关内容和涉及新工艺、方法、新材料的使用,或者要求重新编制的内容,按“第二条”审核审批程序进行。

第四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专项方案)审批时间:

1、

程正式开工前七天报送公司总工办审核审批,时间为 2~4 天。

2、

报业主(监理)审定时间为 3 天。审定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专方案)由项目部在两天内送一套回公司技术部门,备查运行实施情况。

第五条:罚款制度:

1.

不编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方案),对项目责任人处以 2000~5000 元罚金。

2.

修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方案),不按第二条重新审批的,对项目责任人处以 1000~3000 罚金。

3.

在施工过程中随意修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方案),对责任人处以1000~3000 元罚金。

4.

审定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方案),不按规定时间返回公司技术部门的,对项目经理(承包人)处以 1000 元罚款;故意不返回的处以 3000 元罚款。

注:故意不返回:在监理(业主)审定签字生效后之日起的 7 个工作日内。

工程资料签字制度

第一条:签字是一种责任,谁签字谁负责。

第二条:任何工程资料,责任人在签字前要对事实确认,在相关位置上签字,严禁代签、冒签,第三条:在建工程项目所渉及公司技术、质检、安全部门签字的,一般性的资料由工程片区管理负责人签字,“施组”、专项方案、工程开停工令、工程竣工资料由相应负责人签字。

第四条:签字程序:分其责任先后顺序,逐级签字。先前责任人未签字认可的,后面有权拒签。

第五条:任何工程资料,所涉及的签字部门和责任人,全部签字完后生效,否则为无效资料。

第六条:罚款制度:

冒、代签字,一经查实,对代签人、冒签人和渉及单位分别处以 0 2000 元罚款。涉及重大问题冒签的,罚款 1 1 万元。造成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向国家法律机关起诉处理。

工程资料归档管理制度

第一条、工程资料的归档内容((全部提供原件))

1、

招投标文件。

2、

工程中标通知书。

3、

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内部承包合同)。

4、

施工许可证。

5、

工程竣工技术资料(按国家和地方要求执行)。

6、

工程竣工结算资料。

7、

工程获奖的奖杯、牌、文件资料等。

8、

竣工验收意见书 第二条、各种资料上交时间

1、

招投标文件、工程中标通知书、工程承包合同由公司经营处(分公司、项目部)随事件发生时收集规档。

2、

施工许可证、工程竣工技术资料、竣工验收意见书由施工项目部(分公司)在工程竣工验收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上交公司质检处或者档案室。

3、

工程获得的奖杯、牌、文件资料在获得后的七个工作日内由获得的单位和个人上交公司档案室(个人荣誉除外)。

4、

工程竣工结算资料,在办清结算后的五个工作日内由项目部(分公司)上交公司经营部门。

第三条、档案资料的借阅

1、

借阅资料应向档案室申请,由质检处负责人批准后方能借阅,限期归还。

2、

重要档案资料的借阅需交押金 500 元,归还资料时退还。

3、

借阅的资料不能有损坏和遗失,如果有损坏和遗失,视其程度不同有 不同的罚款。

第四条、罚款制度 1、凡未按资料上交时间和内容上交公司档案室的,缺一项罚款 1000 元。

2、

有意不交的有一项罚款 5000 元。

3、

损坏的有一项罚款 500 元。

4、

遗失的有一项罚款 5000 元。

5、

谁借阅谁负责。

以上罚款不分任何情节。

第一条:凡获得县、市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先进个人奖,公司在年终按上级文件奖励办法执行。一年内获得多个奖的,一同并发(如果是同一奖项的,只有一次奖)。

第二条、凡获得县、市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颁发的优质结构工程奖(不分市内外),公司在年终按工程合同奖励办法执行。

第三条、凡获得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颁发的优质工程(如长寿杯、巴渝杯、四面山杯等)奖(不分市内外),公司在年终按工程合同奖励办法执行。

第四条、凡获得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颁发的最高优质工程(如鲁班奖等)奖,公司在年终按工程合同奖励办法执行。

第五条、凡获得公司先进个人奖的,年终按讨论奖励办法执行。

第六条、获得国家颁发的其它奖(工程上的发明、创新、改进落后工艺等)奖,公司在年终按讨论奖励办法执行。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方案)审批工作流程

报监理(业主)审定

审定后返回项目部

(重新

审核)

返 项 目 部

一次上报

(重新

审核)

工程各阶段验收流程和组织

片区工程管理负责人 根据工程情况,由片区工程管理负总

办 由片区工程管理负责人报公司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相应负责人)项目部 一般性项目:由实施该项目的项目部组织编写。大型综合性项目或难报监理(业主审定)

如果有修改 所涉及施工技术、造价、施工工艺、选用材料不当的,返回项目部,上报片区工程管理负1、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程序和组织

上报 资料返回项目部 2 2、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工程竣工验收预备会验收和组织

上报

资料返回项目部3、工程竣工验收和组织

资料返回 4 4、一般分部工程验收和组织

资料返回 5 5、关于验收通知总工办时间:

凡渉及公司相关部门该参加验收的各项验收,由项目经理在验收前一天(最少不超过项目部 填报报验单报验,同时提供监理部(业主)

资料、实监理工程师组织 建设方项目技术负责参建各方资料签字 工程项目部 填 报 验 收 报 验单,同时提供具监理(业主)

进行实物、总监工程师组织 业主、设计、质监、施工企业和项目参建各方资料签字 施工单位 组织公司相关人员自检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组织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地勘单位、施工等竣工验收 由建设单位报建设行政部门施工单位项目部 填报验收报验单,同时提供具备验收监理(业主)

相关人员进行实物资料检查 总监工程师(业主负责人)组织 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施小时)通知工程片区管理负责人(总工办相关人员)界时参加。6、罚款制度:

凡未按验收流程和组织通知公司相关部门参加的,每一项((次))处罚项目经理((承包人0)1000 元罚款。

工程备案和工程管理人员审批工作流程

两个工作日内返回 工程资料、文件办理((审签))工作流程图

上级执行性文件

内部处理性 资料、文件 返

回 项目经理部 按公司“工程项目备案和管理总工办 将上报的管理人员进行资历资料、文件 来源地 公司接待室 接收文件 相关部门 接收文件 相关部门 接收文件 各工程项目部 接收文件

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专项方案)内审表 内审表编号:20050718-***

编制时间:

2005 年

日 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

高度/层数

建设单位

结构形式

方案名称

项目部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项目部意见

审稿人

审批时间

年 月 日

公司技术部门意见

审核人

审批人

审批时间

****年**月**日

备注

注:1、审批意见:填写讨论的主要结论,包括应修改部分的内容。

2、本表一式 6 份,项目部将相应的内容填写好后,交工程片区管理负责人审核,报总工办签章(报批时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一同上报)。

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总工办(章)

质量、健康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不合格处理

((整改))记录

表号:QB/YF [QMS-EMS-OHSMS]03—不合格控制—01 编号:

存在不合格的部门(单位)

++++++工程项目部 不合格事实描述:

上述整改内容必须按对不合格事实的处理(整改)措施/或方案,于

日纠正、处理完成,通知工程片区负责人(公司其它工程技术人员)复查消号。

发现人(签字):

项目经理(签字)

日期:

****年**月**日 对不合格事实的处理(整改)措施/或方案:

制定人:

日期:

(整改)处理措施/或方案实施的记录:

实施负责人:

日期:

(整改)处理措施/或方案实施有效性复查验证记录:

复查验证人:

日期:

注:1、本表格中不够填写的栏目,可另附页;涉及到企业外部单位进行处理措施有效性验证时,各责任部门(单位)按本表格 进行公司内部验证外,还应书面报外部有关单位验证,其验证的记录应附后保存。2、发现人:工程片区管理者 或者公司其他管理者;制定人:工程片区管理者 或者公司其他管理者 监理工程师 工程设计者 业主代表;实施负责人:工程项目经理 承包者;复查验证人:工程片区管理者 或者公司其他管理者。3、本表一式两份,公司与项目部各一份留查。

工程违章罚款通知单

工程项目部(分公司、项目经理):

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违反了“渝发建司发(2005)号”文的制度第条,根据管理制度规定,该项目部(分公司、项目经理),被处以

元罚款,接通知后三个工作日内,到公司财务处交清罚款,逾期不交每五天按罚款金额的 20 %递增。

特此通知

工 程 管 理 负 责 人 签 字 :

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总工办((章))

****年**月**日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篇2

1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计有“1法3条例11项部令”;形成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如工程质量监督制度、施工安全监督制度、施工图审查制度、超限高层审查制度、抗震新技术核准制度、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施工安全三类人员考核任职制度、检测机构许可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等。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对规范工程建设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确保大规模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提供了制度保证。

但问题还是存在的。当前我国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 突出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虽有较大幅度下降, 但事故总量仍然较大, 且事故下降幅度趋缓;村镇住宅建设缺乏相应的技术保障, 安全性、适用性较差, 村镇建设事故时有发生;随着一些不成熟材料、技术的大量应用, 城镇住宅建设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质量通病;随着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大跨度、超高层建筑的出现, 技术风险进一步凸显, 地铁、桥梁等工程事故时有发生;一些政府投资工程违反科学规律, 盲目压缩工期, 配套措施跟不上, 导致工程事故时有发生。此外, 建材市场鱼目混珠, 勘察设计深度和精度不足, 施工承包层层转包与无证挂靠猖獗, 一线工人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长期得不到提高, 监理人员形同虚设, 都制约着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些情况都折射出当前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不符合问题, 都可以归结到制度层面存在的缺陷。

2 企业加强对质量管理创新的认识

我们在运用质量管理的初期确实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高, 但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和企业运作方式转变, 质量管理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的作用逐渐减小, 由此造成一些企业对质量管理从过去的高度重视到形式上的应付。为此企业应充分认识到, 质量管理是企业的生命, 质量是生存与发展的信誉。要在新经济条件下实现质量管理的良性运作, 只有融人现代化管理思想, 与JIT, BPR相结合进行相应的创新。

在现代生产方式下, 企业必须融JIT (准时生产) 、BPR (业务流程重组) 等先进系统于一体, 将信息、服务与产品的生产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JIT和BPR均融入了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JIT是日本企业最先研究、探讨和运用的一种先进生产经营活动系统, 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 按需要的量, 生产所需的产品”, 也就是追求一种“零废品、零库存、零准备时间”的生产系统, 它追求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的目标, 与企业质量管理目标是一致的。BPR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 它强调从职能管理到面向业务流程管理的转变, 对业务流程的管理以产出 (或服务) 和顾客为中心, 将决策点定位于业务流程执行的地方, 在业务流程中建立控制程序。从而可以大大消除原有各部门间的摩擦, 降低管理费用和管理成本, 减少无效劳动和提高对顾客的反应速度。以JIT的结合为主, 以BPR的结合为辅, 全面质量管理才实现全方位创新。

3 制度创新的关键内容

3.1 解决建设单位的权利责任一致问题

建设单位是工程的发起人和受益人, 建设单位分为两类, 一类是自建自有自用的, 如各类企事业单位, 其质量责任是终身的, 对其约束力主要来自后续的使用功能保障压力;第二类是建成后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 主要是各类开发商, 其追求的是建造成本 (开发成本) 与商品房售价之间的差额, 对其约束力主要来自市场选择与竞争压力。目前各类开发商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突出问题是权利和责任不对等。当前房地产市场处于卖方市场, 开发商只要拿到好地块, 就不愁房子卖不出去, 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压力, 因此, 在建造成本控制上就会有压级压价的倾向, 能省就省, 在品质要求上“达标就行”、“合格就行”。由于购房人与开发商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对开发商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购房人也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 开发商这类建设单位应成为政府工程质量监管的重点。

规范开发商的行为, 不可能对其作为项目投资人的权利 (如选取设计人、承包人、指定分包人、指定特殊材料等) 做过多的限制, 但应该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 明确其相应的质量安全责任, 如将安全生产许可的条件列入施工许可中, 由建设单位牵头对项目施工期间的现场安全负总责。再如应由开发商组织保修工作, 先行对小业主作出保修承诺, 先行赔偿;项目开发公司的保修责任应由其母公司承担。也可由开发商为其开发的商品房购买工程质量保险, 并将每个小业主列为被保险人。此外, 也应明确建设单位或建筑工程所有人在工程长期使用过程的质量责任, 由其定期对工程进行鉴定和维修加固。

3.2 建立工程项目差异化管理制度

所谓差异化管理, 就是根据投资主体和工程最终所有者的差异以及工程重要性的不同, 按照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监管力度对工程项目进行分类管理。采用这种管理方法, 就是让那些能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的工程建设单位以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的工程建设单位, 在其良好业绩和信誉的约束下自我促进、自我发展, 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而对那些企业资质较低、管理能力较差、自我约束力不强、企业信誉度不高但工程性质又较为重要的项目进行重点的监管, 迫使这些工程建设单位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 逐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在工程实际中, 政府部门和工程项目主管单位仍可结合自己所辖范围和管理对象的差异以及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对工程质量实施差异化管理的本质, 就是要根据施工企业工程质量保证能力的不同, 合理地分配和调整现有的监管资源, 提高监管效率, 并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 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对上述分类进行适度调整, 并不存在与差异化管理的本质区别和矛盾。监督机构和政府主管部门也应根据工程建设单位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情况, 不断地进行调整, 将工程项目和建设单位归入不同的管理层次, 实施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监督和检查, 从而更好地保障各工程项目的质量。

3.3 加强工程担保制度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 法定担保方式有五种: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工程实践中保证担保应用最广泛。工程保证担保是保证人应工程合同一方 (债务人、被保证人) 的要求, 向合同另一方 (债权人) 做出书面承诺, 当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或不支付债务, 以致债权人遭受损失时, 保证人在一定金额、一定期限内代为履行合同或支付债务的一种工程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政府监督、项目监理、企业自控”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乍一看, 该体系似乎完美无缺, 无懈可击。但是仔细一分析, 却会发现很多问题。政府监督主要靠政府的行政推动, 管理手段单一, 无法对参建方形成有效约束;业主的行为缺乏监督, 监理单位、施工企业都由于费用问题受制于业主, 工程质量管理只有业主说了算;还有一些建筑企业受短期利益驱动, 质量意识淡薄, 质量责任不落实, 企业自控形同虚设。工程担保制度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对各参建方的工程质量管理行为进行监督, 对工程各参建方形成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 能有效加强社会监督。由于被担保人与担保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 担保公司不会对被担保人的行为不闻不问, 而是主动介入, 实施监督, 并且在财务、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协助, 帮助被担保人进行工程质量管理。从总体上来看, 工程担保制度对各参与方的工程质量管理加强了社会监督, 使我国目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更为完善。

3.4 创新监督体系, 明确监督机构权责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既然是政府行为, 就必须明确它的地位, 赋予它必要的权力, 真正成为政府行使对工程质量监督的部门。实行由一个主管部门归口统一管理, 明确职责, 避免职能交叉和相互扯皮, 就此次《建筑法》的修改一并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实施改革, 建立覆盖工程项目全过程、覆盖参与建设活动各方主体的工程项目监督执法体系, 促进工程质量监督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进一步加大工程质量监督力度, 从而做到管理职能分工明确, 责权划分科学合理。

(1) 以原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总站为基础, 组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 在全国省以下工程质量监督系统实行垂直管理, 由省政府直接管理, 纳入公务员系列, 建设部对其实行行业管理; (2) 各地市监督站根据专业划分按照有关要求可设立1~2家综合的监督站, 并定性为具有独立法人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同时加强县级监督站的管理, 对一些达不到有关资质和资格条件的县级监督站, 其业务暂时由地市监督站依据每年的建设工程量选派监督人员, 设置监督代办处办理监督业务; (3) 将施工许可与监督报监合二为一, 并将施工许可纳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范畴。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职能划分为两个职责段, 原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从事建设活动的各类企业和人员的资质和资格管理, 即施工许可前的准入管理, 主要应强化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保证能力 (企业业绩、项目经理和职业注册技术人员及其实践经验的指标要求等) 作为市场准入的必备条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从施工许可开始到工程生命周期结束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管理以及责任主体市场清出。

4 结语

工程质量制度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个需要企业、政府及其各相关部门付出极大努力的过程。本文可能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地方, 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够对这一领域做进一步的研究, 推动我国质量管理事业进入新的台阶。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现状, 并提出了制度创新的关键内容, 如解决建设单位的权利责任一致问题、建立工程项目差异化管理制度以及加强工程担保制度等措施。

关键词:工程质量,质量管理,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郭舰.对工程质量监督方式的一些思考[J].重庆建筑, 2005 (7) :23~27.

[2]郭汉丁.政府部门与质量监督机构之间委托代理行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5 (2) :65~69.

[3]魏晓飞.浅议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体系设计与运行机制[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2001, 14 (5) :65~68.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1.1工程项目分为:新建工程项目、大型维修工程项目、零星维修工程项目、工程材料采购、工程配套设备及部件采购等。

1.2本制度适用于基建部负责的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维修、安装等工程项目。

1.3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国家和政府有关工程项目的法律法规、合同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等。

第二章 工程项目管理

2.1、工程项目管理涉及部门

建设单位相关服务部门例如基建部、法务部、使用单位等。由基建部和使用单位组共同审核相关权限范围内的工程事务;由基建部相关人员组成现场工作组负责施工现场的相关事宜。

2.2、工程项目项目立项前期准备

2.2.1公司根据分厂实际生产需要确定厂房建设,并确定对该项目立项。2.2.2公司确定厂房建设方案,整体规划草图。

2.3、厂房建设项目立项

2.3.1基建部提出厂房建设需要的参数,使用单位根据基建部要求的参数反馈意见。双方讨论,确定最终方案。2.3.2相关部门根据方案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在取得报告后办理环评和节能手续,到主管部门办理项目立项手续。

2.4、勘察、设计单位选择

从数据库中挑选3家以上候选单位,数据库中候选单位不足时,由招标办公室负责推荐;另外,如果是经常与公司合作,且以往工程质量、进度等有保证,本次报价合理的,可直接确定为合作单位。

2.5、勘察、设计合同的签署

2.5.1合作单位确定后,由基建部负责草拟设计合同,如对方提供合同版本的,需交由法律事务部审核通过。合同需由基建部经办人签字,后由法律事务部盖章,合同生效后开始执行。2.5.2基建部实时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报告,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降低合同损失。

2.6、勘察、设计方案评审

基建部对工程需求进行整理、归类、汇总,勘察单位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出具经第三方审核通过后的勘察报告,设计单位根据公司的要求及国家、地方的相关的规定,设计工程施工图纸。

2.7、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由建设方发起公司内部各个相关分厂及基建部各专业人员、施工单位参加讨论。图纸会审穿插于整个建设过程,随时疑问及时更正。

2.8、工程项目预算

工程预算是由专业人员以施工图设计为基础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政策编制的,是公司进行招标选择施工单位和采购设备、材料,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竣工决算的重要依据。施工图纸、当地相关建筑规范、建筑定额、工程量价目表等资料编制初步预算。工程预算编制后,报请公司财务审批并确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计划报备。

2.9、工程项目实施

2.9.1根据相关政策法规选择施工单位、监理单位。2.9.2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及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2.9.3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由基建部总体负责,具体实施由工程项目经理负责管理。2.9.4工程项目经理应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和施工验收规范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做到按设计图纸施工,按图纸要求申报采购工程材料。2.9.5加强现场施工的巡查力度,对工时、质量、进度、成本、安全进行检查,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应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妥善处置并做好记录;2.9.6施工材料管理要有序,按规格品种分类摆放整齐,防止混杂,施工中各种物资、材料、机具、工具等应按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办好出入登记;2.9.7在施工中做好工程相关方及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并做好计划的统筹兼顾,保证工程目标的如期实现;2.9.8工程项目经理对于工程进行阶段性验收,确保工程按照既定计划执行,并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提供依据。

2.10、工程物资采购、供应

2.10.1工程物资的供应需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包括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或承包部分物料。

2.10.2施工单位不包料的项目,由招标办公室按照项目提供的工程物料的标准进行采购。

2.10.3施工单位负责物料供应的,基建部应做好采购物料价格的确认落实,物料价格作为工程预决算和审计的依据。

2.10.4因工程物料价格变动,施工单位不愿继续承担物料供应的,基建部报招标办公室进行采购。

2.10.5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现场工程物料管理监督。

2.10.6所有物资进场必须有随车的合格证明资料,证明资料将由施工单位保存,由施工单位一起上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2.10.7按照国家标准必须报检的工程资料,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抽样检测送至权威检测部门检测,所有的检测结果将做为技术资料由施工单位一起上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2.11、工程变更

2.11.1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因现实的条件发生变化,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变化不大且不影响结构的由工程项目经理决定。

2.11.2公司工程项目建设应严格按图施工,原则上不得发生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而且影响结构的,由设计单位出具变更通知单。

2.11.3由于结构功能发生改变,与设计单位联系后能够变更的,应先由基建部核实,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如果设计单位确定不能变更的,设计单位出具证明,基建部上报公司领导取消变更。

2.11.4当工程变更事项发生时,给予签证,做为决算依据。

2.11.5工程变更引发额外工程的,施工单位书写额外工程增加说明,如果变动不大由基建部领导确定,工程量大的基建部上报公司领导决定。

2.12、工程竣工决算

2.12.1竣工决算由施工单位编制完毕后上报建设单位。

2.12.2建设单位审计部门组织竣工决算审计,根据施工合同、现场变更签证、国家政策及规定做出工程造价。

2.12.3竣工决算由公司相关部门委托第三方审计公司对竣工决算进行审核,并出具审计报告。

2.13、竣工验收

2.13.1工程全部完工,施工单位应先自行验收,确认达到验收标准,施工单位向基建部申请工程验收,具备竣工条件的才能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2.13.2提交验收的工程项目,施工资料、各部位隐蔽工程资料、必须完整。

2.13.3基建部根据工程的要求,按合同及施工验收规范,联系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

2.13.4竣工验收人员工程项目逐项验收,检验工程量、施工质量、原材料质量及是否符合施工图的技术要求,验证施工方提交的竣工资料文件的表述是否符合规程和施工图的要求等,确认工程能否通过竣工验收。

2.13.5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施工单位按质量监督站要求限期整改。

2.13.6工程经验收确认后,使用部门接收工程项目。

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篇4

(修订稿)

一、图纸自、会审制度:

1、施工图纸自审由项目部组织、公司项目管理中心配合实施。

2、项目部收到施工图纸后,应提供一套完整的施工图纸给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并对照施工现场情况及本公司施工技术条件组织施工图纸自审并做好自审记录。

3、图纸自审的主要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和施工技术装备条件;特殊技术措施在技术上是否有困难、能否保证施工安全;特殊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等是否满足需要;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设备等之间有无矛盾;图纸尺寸、坐标、标高及管线、道路交叉连接是否正确;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意见是否已反馈并通过其认可。

4、图纸会审纪要由施工单位按建筑、结构、安装等顺序负责整理、汇总并打印成会签稿(格式详见附表),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项目负责人会签后由项目管理中心技术主管及公司总工审核批准。最后打印成正式文稿,由以上单位轮转盖章形成正式文件。(图纸会审纪要格式详见附表)

5、对图纸会审提出的问题,凡涉及设计变更的均应由设计单位按规定程序出设计变更单(图),重要设计变更应由原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核后方可实施。

6、图纸会审纪要一式15份,并提供电子档一份交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备案。

7、图纸会审纪要送公司项目管理中心3份。

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审批管理制度:

1、编制原则

1.1严格遵守国家现行和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

1.2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采用施工技术的先进性、针对性、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相结合,体现技术先进、组织严密、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同时内容简要、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和醒目易懂。

1.3编制的纲要:按照FJLJG/ZJ—2004指导纲要编制。

2、编制时间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用以指导拟建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在施工准备工作阶段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及审批工作。如因依据资料一时未能到齐,可先行编制施工大纲和分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待条件成熟,立即编报审批。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部门和责任

3.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由项目经理主持并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与施工分包单位进行编制,各编制人员完成各自的编写任务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汇总初稿,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人员及有关人员对初稿进行讨论,提出修改建议和需要增加的内容等,修改后定稿。项目部将定稿呈送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审核,公司总工审批。

3.2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并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或分包单位进行编制,由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审核、审批。

3.3项目部提交定稿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份(同时提供电子档,外地项目可先通过电子邮件发传),呈报公司项目管理中心。

3.4公司项目管理中心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核,六个工作日内将审核意见反馈给项目部。

3.5 经公司批准后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发放给项目部。3.6 项目部将最终审核、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1份至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备案。

3.7 由于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有重大变更,项目部要及时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补充,按程序批准后执行。

3.8 分包项目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由分包单位审批后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审核合格后报公司审批。分包项目的专项施工方案应提交一式三份。

3.9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报审表详---《福建省建筑工程文件管理归程》施表7.1; 施工组织设计评审意见表、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的格式详见附表。

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审批管理制度:

危险性较大以及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技术项目为对象编制的特殊专项施工方案是具体指导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

1、特殊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方案讨论并主持编写,该方案须附安全验算计算书及结果,项目部将定稿的特殊专项施工方案报公司项目管理中心进行该方案的评审,通过评审后报公司总工审批。

2、需要进行特殊方案评审的范围如下: 2.1 大型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基坑深度≥4m;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的降水工程。

2.2 大型土方开挖工程:开挖深度≥4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2.3 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工程:模板支撑系统高度≥8m,或跨度≥18m,或施工总荷载≥10KN/m或集中线荷载≥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2.4 起重吊装工程:专项起重吊装工程。

2.5 脚手架工程:悬挑架、各类自升式架设、落地式脚手架>24m。2.6 拆除、爆破工程:三层及以上房屋拆除工程及所有爆破工程。

2.7 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建筑幕墙的安装工程、网架和索膜结构施工工程、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尚无技术标准的工程。

2.8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3、危险性专项施工方案评审表详---附表。

四、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包括单位工程技术交底、主要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1、技术交底的内容:

1.1工程项目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交底,包括施工部署、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资源计划、总平面布置、主要技术与管理措施、分项施工方案、施工质量与安全措施等。主要采取会议形式交底并形成记录。

1.2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详细安排分项工程的工艺规程操作方法、质量标准、检查验收要求等内容。如作业条件、施工准备、操作工艺规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安全措施、成品保护和文明施工。主要采取书面形式交底并形成记录。

2、基本要求:

2.1工程项目技术交底应在工程开工前进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应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并为施工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

2.2交底手续应表明时间、地点、交底人签字,保存记录并归档;交底结束后,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应履行签字手续。

2.3 技术交底记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汇集整理,并对分包单位的技术交底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各分包单位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将技术交底记录及时整理,并适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移交。

2.4 班组长在接受技术交底时,应领会、落实交底内容。

223、技术交底程序

3.1工程项目技术交底: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审批后,由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和各分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交底,主要介绍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各项管理措施、平面布置等。

3.2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由专业施工员对施工班组进行交底。

3.3 班(组)长向工人技术交底;班(组)长应结合承担的具体任务向班(组)成员交待清楚施工任务、关键部位、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分工及配合、安全等事项。

4、技术交底记录的格式详---《福建省建筑工程文件管理归程》施表7.2。

五、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隐蔽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隐蔽工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隐蔽工程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经监理工程师验证同意后,办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签证手续,方可隐蔽。

2、隐蔽工程项目包括地基与基础工程、钢筋砼工程、砖砌体工程、木结构工程、防水工程、给排水暗管道工程、防雷接地、电气管道暗设工程等完工后无法进行检查、重要结构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隐蔽工程。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应按照《福建省建筑工程文件管理归程》4.1.5的要求进行填写。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填写要求一式四份。

六、施工日志制度:

施工日志是单位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有关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原始记录,是施工活动各方面情况的综合记载,是查阅施工状况全过程十分重要和可靠的根据之一。施工日志由项目部内业施工员负责记录。

1、施工日志的内容包括日期、天气、气温、工程部位、施工班组、施工活动记载等有关当天工程活动的内容。

2、施工日志的要求

2.1 施工日志应从工程开始起至工程竣工止,由内业施工员负责逐日进行记载,要求记载的内容必须连续和完整。

2.2 施工日志应以单位工程为对象,对于同一建设项目的不同单位工程,也可同册记载,但内容必须按幢号分别记录。安装工程应按分部工程分开记录。

3、施工日志记录表格详见《福建省建筑工程文件管理归程》施表7.3。

七、检、测、试仪器管理制度

1、项目管理中心负责检、测、试仪器的检查和监督管理。

2、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检、测、试仪器负责,并派专人管理,建立台帐、定期检定。

3、项目经理部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对本项目检测设备的要求,在施工之前根据项目检测设备的要求进行配置。

4、新购检、测、试仪器在开始使用之前,应送到法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定,合格并取得检定证书后方能使用。在用的检、测、试仪器应按法定检定机构规定的检定周期送法定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和校准。某些检、测、试仪器因检测单位无法检定的,按照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5、送检的仪器,以法定检定机构规定的检定周期为准。各单位的检、测、试仪器应按规定周期送法定检定机构检定。超过检定周期的检、测、试仪器禁止使用。

6、检、测、试仪器在搬运、贮存期间,要采取防震、防潮等措施,摆放牢固,轻拿轻放,确保设备完好。

7、检、测、试仪器的封存与报废按有关规定执行。

八、工程验收制度:

1、工程主要分部分项验收包括桩基、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幕墙工程、钢网架工程等。

2、工程竣工验收应提供工程竣工报告、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工程质量保修书、竣工图等。

3、主要分部分项及单位工程完工后,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分包单位项目经理、项目质检员,专业施工员等人员进行自检后,对检查结果填写内验相关表格(包括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修装饰、建筑屋面、安装分部等)及竣工验收内验表格(表G.0.1-1~4)后报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公司项目管理中心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内部验收,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签发《工程质量问题整改通知书》,项目经理部对提出的整改意见逐条落实修整完善,并以《工程质量问题整改回执单》报告公司项目管理中心,经复查合格后项目经理部方可提交对外验收。(内部验收表格详附表)

4、工程竣工验收流程如下:

4.1 工程预验收前半个月向公司项目管理中心申报单位工程竣工内验收记录一份,竣工验收申报表及工程竣工报告一份。

4.2项目部提交竣工报告前应先形成初稿,经公司项目管理中心核稿后,形成正稿(6 份)送公司签字盖章。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

4.3 填写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并送八份至公司签字盖章。

4.4消防工程、防雷工程、室内环境检测等应由相关部门竣工验收前出具验收合格证书。4.5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竣工报告,监理单位应提供监理评估报告,设计单位应提供设计质量报告,勘察单位应提供勘察检查报告。

4.6有电梯工程等建设单位指定发包的工程,验收资料由分包单位汇总至项目部。

九、工程技术质量档案管理制度:

1、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程技术质量档案负责,并派专人实施。

2、工程技术质量档案按归档资料与过程控制资料分别收集、立卷、归档。具体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和《公司技术文件归档目录清单》(见附件)执行。

3、凡列入工程技术档案的技术文件、资料,都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正式审定。所有资料、文件都必须如实反映情况,要求记载真实、准确、及时、内容齐全、完整、整理系统化、表格化、字迹工整,并分类装订成册。

4、工程技术质量管理档案按当地城建档案馆规定要求归档,同时向公司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完整的一套。

十、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管理制度:

1、项目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并负责组织编制推广应用计划,落实推广应用项目的责任人及要求完成时间等,并组织实施。

2、项目经理参与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计划的编制,并负责协调科技开发和科技推广项目所需的经费和人员。

3、项目内业施工员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计划,并参与实施工作,负责对实施中有关技术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工作,并进行总结。

4、对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项目在工程上实施后,取得的经济效益,应按规定每季向公司上报,本项工作由项目内业施工员负责填报。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篇5

第一条 目的为加强香苑东园工程的质量管理,贯彻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香苑东园工程的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

理。

第三条 职责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是工程质量的统筹管理部门,组织对香苑东园工程各项目工程质量的巡查,督促施工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施工单位负责香苑东园工程项目工程质量的日常管理工作。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有关要求对现场施工进行管控,对各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管理标准的落实,保障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第四条 工程质量管理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第五条 工程质量管理依据

(一)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

(二)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发的规范、技术规程、质量检验标准及质量检验办法等。

(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列》及《建筑工程质量检查要点》。

(四)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

(五)施工合同文件及技术要求。

(六)监理合同文件及监理规范。

第六条 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施工单位应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列》要求,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的组织构架体系。

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开工前,须按照国家、地方的有关规定和施工合同的要求,监督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的组织构架、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的建设,并对其单位及人员资质进行审核。

第七条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须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临时用电进行审查。

建设单位、须在开工前组织工程项目图纸会审及设计技术交底工作,保障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与合理性。对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要明确其施工技术要求;对采用的新设备、新工艺,要明确其操作规程;同时须进行记录。

开工前,建设单位、须安排人员或督促监理单位人员检查施工准备情况。施工准备检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或安装图纸、施工技术与作业规程规范、技术检验标准、施工措施计划等技术交底已进行;

(二)必须进行的试验已经完成,用于施工的各种参数已经批准;

(三)施工所需的主要施工机械及相关作业人员配备已经完成;

(四)施工所需的材料到位,经检验合格并能满足计划施工时段连续施工的需要;

(五)施工管理、施工安全、施工环境保护和质量保证措施落实;

(六)施工辅助生产设备、施工养护、暴雨等防护措施就绪。

第八条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须贯彻“样板先行”的方针,做到 “施工前交底、施工中监督、完成后总结”,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各工序施工前须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监理单位须检查施工单位工序施工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

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须安排人员或督促监理单位人

员实时监督和检查工程质量,主要内容包括:

(一)现场施工须符合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建设强制性标准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配料计量准确无误;

(三)对违反规定的施工操作方法,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改正,对已造成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整改落实;

(四)对隐蔽工程、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施工,要实行旁站,确保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

(五)按规定进行建筑材料的试验和检验;

(六)及时签署施工记录文件。

第九条 工程质量检查

香苑东园工程的建设工程项目负责工程质量的日常检查,实时掌握工程质量状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责任单位落实。

第十条 工程质量巡查

监理单位组织实施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的巡查,形成书面材料并向建设单位汇报,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并跟踪落实。

第十一条 工程质量检查、巡查的主要内容

(一)质量管理的组织构架是否健全,岗位职责是否落实。

(二)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1.质量检查制度和检查记录;

2.技术交底制度及交底记录;

3.材料进场检查制度及检查记录;

4.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如进场报验、材料送

检、隐蔽验收、分部分项验收、资料收发登记等)。

(三)设计、施工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四)实体工程质量。

(五)上次巡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第十二条 质量事故处理

凡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项目质量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达不到工程质量标准,需进行返工、加固或做报废处理,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元且小于100万元的为一般质量事故,超过100万元的为重大质量事故。

当发生质量事故时,现场须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保证人员安全,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对于一般质量事故,监理单位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直至质量合格;对于重大质量事故监理单位须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由施工单位提交工程质量事故报告,由建设单位单位工程技术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因疏于管理,导致重大质量事故发生,给建设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不良社会影响时,追究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三条 工程质量报告

施工单位要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列》相关管理制度的要求,定期向建设单位汇报工程质量情况。

第十四条 工程质量总结

项目竣工验收后,施工单位要对工程质量进行分析和总结,将总结报告报建设单位备案。

第十五条 执行时间:本制度自2014年2月28日起执行。

盐城市乾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篇6

(1) 广泛深入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强化全员创优意识,坚持开展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活动,不断健全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质量控制能力。

(2) 制定质量创优规划,确定项目工程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实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狠抓落实,实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动态控制。

(3)从单位到班组、班组到个人,层层签订质量责任状,俩个终身负责制度,依法进行施工质量管理。

16、实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

(1) 项目开工前,参加对审计文件的会审,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技术途径,确定工程项目适用规范、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并用其作为施工过程指导性文件。对设计文件有疑问或认为设计文件存在问题,应及时向客户、监理、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文件会审应以《设计文件会审记录》形式作出会审记录。

(2) 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技术人员负责向施工队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提出并明确工程项目、技术标准、质量目标、质量保证措施及要求,以及工程项目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及操作规程,并以《技术交底书》形式下达并记录。必要时可邀请设计单位,业主参加。

17、施工方案审批制度。单位工程开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并报审。

18、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1) 开工前检查的内容有:

——图纸会审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技术交底、现场施工测量和放样计算复核、按规定进行交接等是否完成。

——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已进行操作人员的上岗培训,是否掌握应用。

——施工准备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创优目标、质量措施是否制定。

——开工报告是否制定并申报审批。

——原材料实验是否完成,并且合格。

(2)施工过程中检查的内容有:

——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组织实施。

——施工测量:放样是否经过复核无误。是否进行换手复核,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保证管段在施工中的准确性

——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以及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规范,验标规定,抽查质量评定表格和工程实际是否相符。

——原始记录是否完善,记载是否详实。

——是否按规定进行材料实验和检验,其结果是够满足实际要求,合格证件是否齐全。

——是否按工艺设计及规范、规程要求组织施工。

——配料计量是否准确。

——全面质量管理推行情况,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否正常开展。

——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有效地运行。

——对违反规定的施工操作方法,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指导纠正后施工。

——对隐蔽工程、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施工,检查值班情况,核实值班记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控制。

(3)定期质量检查制度

——公司每月组织一次综合质量检查评比活动,由施工负责人、技术员主持,相关人员参加,采取分组检查或共同检查的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冷静分析,找准主要原因及时提出整改的措施和处理意见,并限期整改。

——质量检查以检查实物工程量为主,同时检查内页资料、施工方法、现场文明施工及质量管理情况。

——质量检查的结果,与员工的效益工资挂钩,实行优质优价,提高员工的质量参与意识及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4)质量检验评定制度。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工作是实行施工质量控制、考核施工单位在施工质量方面的成绩、查找问题、促进工程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不断提高的手段。

——施工单位主要领导,技术人员均应熟悉掌握相关标准,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

——检验评定工作的具体分工:作业工班自检出原始记录,施工队把关检查出检查评定表等有关资料,并进行抽检复查。

——凡经检验合格的工程,按规定及时填写单位工程检验评定表,作为完成工作量,考核质量成绩和验工计价的凭证,季铵盐不合格的工程,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竣工质量检查制度。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单位领导及时组织竣工检查,检查内容有:

——进行竣工测量,核对各部尺寸、标高以及完成工程数量等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要求。

——各种施工记录、资料收集和整理情况。

——复查评定记录,核定质量等级。

——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

19、挂牌施工制度。坚持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实施挂牌施工制度。施工现场必须设立醒目的施工标牌。原材料,半成品均需挂牌进行标识或标示。

20、定期汇报及总结制度。建立工程质量台帐、填写质量报表,并按时上报。进行质量总结,质量总结分专项总结和半年、年度总结,以明确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和进展情况,有利于调整工作程序、方法和重点,在动态管理下实现质量管理目标。

21、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责任果实造成工程质量部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达不到本工程采用的质量标准,需进行返工处理的均构成工程质量事故。工程质量事故按照公司规定的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权限划分处理,处理一切质量事故必须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对隐瞒质量事故的有关责任者要严肃处理,研究造成质量事故责任人的直接责任,并追究第一管理者的领导责任。

第六章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为加强本公司对施工过程中文件资料和技术档案的管理,保证为施工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技术支持,确保施工质量以及竣工验收顺利通过。

1、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雅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生产中所有文件和技术文件档案的管理。

2、职责

(1) 质量管理部设专职资料员,负责现场产品档案的管理工作。

(2) 工程技术部、物资设备部设兼职资料员分别负责本部门的技术文件归档的管理工作。

3办公室负责所有外来文件的收集归档和发放管理工作。

3.1 工程技术部负责以下技术文件的管理

(1)设计规范,施工规范;

(2)图纸:产品设计图纸,施工图纸,附属图纸,工装图纸;

(3)工艺文件:工艺细则、作业指导书、技术方案、技术交底;

(4)有关协议纪要,施工记录,施工总结。

3.2 质量管理部负责以下技术文件的管理

(1)主要原材料、配件标准,产品标准,验收标准,企业内控标准;

(2)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环保规程及其记录;

(3)质量控制资料和产品技术档案,制造技术证明。

3.3 试验室负责以下技术文件的管理

(1)产品试验方法,材料试验方法以及检验,试验规程,评定方法;

(2)检验,试验设备检查,管理检定记录;

(3)检验,试验记录,产品检查资料。

3.4 物资设备部负责以下技术文件的管理

(1)生产设备、工艺装备的相关档案管理,维修养护记录,运行记录;

(2)各种原材料,购配件的进场消耗记录,委托检验通知,供方评价记录。

3.5 质量控制资料由各专业工程师负责记录和保存,定期移交本部门兼职资料员分类归档,形成的电子文档由资料员加密保存。

3.6办公室负责甲方和指挥部下发文件的归档整理和下发工作,上报文件的归档和发放工作。

4、技术文件管理与标识

4.1 技术文件管理

4.1.1对于原材料标准,配件标准,规范,验标,图纸,检验方法等采取建立有效文件目录清单和借阅登记制度进行控制,专、兼职资料员跟踪信息,及时更新,确保使用的标准,规范为最新有效版本。

4.1.2对于工艺性文件,针对其种类,分别建立相应的档案盒并附标签进行管理,档案盒内建立卷内目录,同时,建立文件借、传阅,发放登记表,由资料员统一管理,便于查阅。

4.1.3有效文件目录清单,工艺性文件,规章,制度等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执行的文件采取加盖“交接章”,“有效文件”标识专用章进行控制,其他资料,施工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录采取分类入档案盒,附卷内目录,外贴标签方式进行醒目管理。

4.1.4无效版本的资料留做参考时,应进行加盖“无效版本,仅作参考”字样的印章。

4.1.5收到设计单位、业主单位或咨询单位下发的设计变更后,由工程技术部负责核对并将其复印件下发给相关部门或编制相应的技术变更通知下发,同时资料员在原设计文件上标注变更号或收回,加盖作废章并注明作废日期后进行存档。

5、文件传递

5.1 资料员在收发文件时要严格按《收发文登记表》进行记录,填写“呈(传)阅卡”后,及时发至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和单位传阅,由相关部门领导签署意见,资料员传递至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办理。杜绝文件的积压和断传。

5.2 凡须落实的事项,在文件下达后,责任部门要检查落实结果,并由承办人记录落实情况。

5.3 部门之间的有关信息要及时沟通,利于查阅。

第七章设备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公司施工、运输设备的管理,正确、安全地使用和维护设备,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可用来指导材料部、技术部、财务部的工作人员开展设备操作、使用、检查、维修、保养、转让、报废等工作。

二、 设备使用规定

1. 设备使用前,其操作人员应在项目部的安排下接受培训,培训由设备部门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现场操作讲解。

2. 操作人员应熟练操作设备,清楚设备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设备部签发设备操作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3. 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报告班组长及有关负责人员解决处理。

4. 所有动力设备,未经设备部、电工或机修工人允许,不准乱修、乱拆,不得在电气设备上搭湿物和放置金属类、棉纱类物品。

5. 设备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

6. 未经领导批准,不准拆卸或配用其他人员的机器零件和工具。

7. 对不遵守操作规程或玩忽职守,使工具、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受到损失者,应酌情给予经济处罚。

8. 项目部要指派人员与各部门负责人,经常性地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将其列为工作考核内容。

三、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

1. 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部门无法排除的故障,可以填写《设备检修单》申请项目部检修。

2. 检修后的设备使用前,需要有使用部门负责人的签名认可。

3.设备的技术改造可在检修过程中一并执行。

四、设备日常维护管理

1.设备的维护保养由设备部门执行。

2.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制度。

3.相关部门要定期进行部位检测、性能检测,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对库存、备用或因任务不足需要封存一段时间的设备要定期清洁、查点,进行防尘、防锈、防潮等方面的维护。

五、新增设备管理

1.工程部根据工作的要求及公司发展需要,需购置生产设备时应填写《生产设备购置申请单》,并在《申请单》上注明设备的名称、规格、用途及要求设备达到的性能、数量等,并提交设备管理部审查,报总经理审批。

2.需要自制或自行改造的生产设备的申请工程部提出,报总经理批准后,由工程部和技术部共同制造或改造。

3.新生产设备的验收。

3.1采购或自制的工程设备,由工程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符合要求。

3.2验收不合格的工程设备,相关部门把情况反映到设备采购人员,由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3.3工程部对验收合格的工程设备进行编号,建立《设备管理卡》,并在《生产设备台账》上登记。

4.为保证设备的安全、合理使用,各部门应设一名兼职设备管理员,协助工程部对设备进行管理,指导本部门设备使用者正确使用操作规程。

5. 设备项目确定或设备购进后,工程部、材料部与技术部负责组织施工安装,并负责施工安装的质量。

6. 安装的设备,由工程部门及使用部门负责人验收。

7. 对新置设备的随机配件要按图纸进行验收,未经验收不得入库。

六、设备运行动态管理

1.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为了使各级设备管理人员能准确掌握其运行状况,制定相应管理措施进行管理的活动。

2.制定健全的设备巡检措施。

各作业部门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巡检点、内容、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

3. 巡检任务的承担。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的设备进行巡检,设备的专业维修人员要承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

4.信息传递与反馈。

4.1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等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工程负责人组织处理。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登入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专职巡检工。

4.2专职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点检,要做好记录,除安排本组处理外,要将信息向专职巡检工传递,以便统一汇总。

4.3专职巡检人员除完成承担的巡检点任务外,还要负责将各方面的巡检结果,按日汇总整理,列出当日重点问题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4.4有关部门列出主要问题,除登记台账之外,还应及时输入电脑,便于公司有关部门的综合管理。

5、 动态资料的应用。

5.1巡检人员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检修的项目,纳入检修计划。

5.2对于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如情况紧急,为了不影响生产,能由修理班组处理的立即处理,如不能及时处理,应由多作业部门立即确定解决方案,并着手解决。

5.3对于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由各作业部门主要领导组织研究,确定控制和处理方案。

七、转让和报废设备管理

第三十二条 设备陈旧老化,不适应工作需要或再无使用价值,使用部门申请报损,在报废之前要进行技术鉴定与评估。

第三十三条 有关部门指派专人对设备使用年限、损坏情况、影响工作情况及残值情况等进行鉴定与评估,填写意见书交使用部门。

第三十四条 使用部门将《报废、报损申请单》附意见书一并上报,按相关程序审批。

第三十五条 申请批准后,将旧设备报损、报废。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篇7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工程规模, 不同的管理体制在成本管理方面都有差别。通过形成严密的成本管理体系, 用统一的规范、责任来约束和指导工程参建人员的工作, 就有利于达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共同目标。当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时, 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成本管理的控制意识不强, 控制制度不完善

在很多建筑工程企业, 工程项目管理还体现出粗放型的特点。有些企业片面的追求工程项目进度, 不紧抓项目成本的控制, 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不进行全面的成本支出预测, 不评价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难点与重点在哪, 项目管理专靠经验, 临时拍脑袋, 导致材料领用无标准, 人员工作无定量, 费用支出无限制, 成本严重失控。另一方面也很难使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人员具有成本意识, 只讲进度不讲质量, 产生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而在控制制度上, 尽管很多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有具体的成本管理制度, 但仔细深究, 却发现其成本管理制度一方面大多只是对简单的成本管理规章制度的套用, 将成本管理控制的理论照搬;另一方面实际并没有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如何实施做出详细的规定, 缺乏操作性和执行力, 这直接导致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制度成为了一纸空文。

1.2 项目成本控制措施不到位

一是,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体现为事后控制的特点, 缺乏过程管理的组织设计, 忽视人、材、机的合理配置与衔接, 导致了一些问题, 比如对工程项目所需物资缺乏科学的成本预测, 产生材料采购过多、人力配备不足、设备闲置等严重影响工程项目施工的情况, 形成极大的无形成本, 又如材料的保管工作不到位, 管理不健全, 导致材料意外损失,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缺乏计划, 维护不及时, 阻碍了建筑进度;

二是,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缺乏密切的监督机制, 建筑工程企业由于缺少成本事前管控的意识, 未能制定成本控制的目标, 并将其根据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加以细化。

1.3 项目成本考核奖惩体系不科学

成本考核是成本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成本考核基础是准确的成本核算, 而某些企业的工程成本核算却无法保证科学和合理, 在成本归集对象及成本归集方法的选择上存在不适合企业的情形, 这直接影响以成本核算信息为基础的成本考核工作。成本考核标准不恰当是工程项目成本考核的第二个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考核实际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考核标准仅考虑成本最低, 这容易形成企业员工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错误思维, 特别对于工程项目而言, 工程质量是衡量工程施工作业的很大标准, 因此有必要将工程成本与其所对应的工程质量或实现的效益结合起来考核。另外, 建筑工程企业对成本管理的奖惩体系极不严格, 有些奖惩措施只是针对总体工作绩效的奖惩, 不能与项目挂钩, 有些奖惩措施虽是与项目相联系, 却在实际中没有明确而严格执行程序, 使成本考核奖惩成为空话。

2 改进成本管理的技术与制度措施

2.1 完善成本管理与控制制度, 强化预算管理控制

建筑工程企业在制度建设上:一是, 建立起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明确成本管理并不是单纯的成本降低, 而应该从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出发, 将采购、技术、研发、物流、财务等过程结合起来, 不仅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成本负责, 更需要其他相关部门共同承担责任。二是, 要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制度体系建设, 注重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性, 根据企业工程项目业务实际设计成本管理与控制制度, 而非简单的将企业成本管控制度现搬用过来。三是, 强化成本管理与控制组织结构, 要以项目经理为管理主体, 以责任成本为基础建立责任成本管理体系, 形成牵头部门领导下各部门及控制中心、保障中心参与管理的有序组织。在预算控制方面企业应以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测算为基础, 做好工程项目目标成本概算, 灵活运用各种成本估算方法, 全面考虑时间和各种风险因素, 确定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其他费用的控制目标, 然后会计部门根据项目的成本中心的责任中心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 将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分摊到各个工作组, 进而分摊到各个活动, 形成清晰而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和责任目标。

2.2 严格四大成本控制措施执行

(1) 审核采购合同条款, 分析合同各种潜在风险, 对供货方不合理或苛刻的各种要求予以拒绝, 适时采用材料采购招标, 并对招标过程进行严密的控制;根据材料采购合同汇总各项目的材料采购明细表, 包括材料名称、供应商名称、联系人、数量批次、单价、总采购金额, 项目部上报材料款支付计划时进行核对, 防止工程款的移用;材料付款以项目经理编制的付款计划、材料入库单为依据, 结合材料采购明细表, 防止借账户套用资金;

(2) 进场材料要做好计量与验收, 采购材料到货后, 应当检验其数量、型号、规格和质量, 点验必须同时要有两人以上参加, 采购人员、保管人员及时办理材料入库手续。项目部会计不定期参与材料物资收发的监督管理, 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应开具我方的入库单交与供货方而非在结算单上直接签字, 以免重复结算;仓管员应根据实际清点数量填写材料入库单, 严禁以单抄单, 按照材料性质, 依据使用顺序妥善保管, 并尽量与工程项目施工地点临近, 严格材料盘点制度, 并将盘点结果报送财会部门, 由会计主管审核签字, 及时对盘点短缺查找责任;

(3) 严把材料领用关, 发出材料时, 应填写材料出库单, 出库单应写明领料部门及领料人并经其部门负责人的审批;对出库材料数量及用途进行详细登记, 并与项目成本支出预算计划进行对照, 看是否超过领用限额, 对超出限额的必须由相关主管领导批准, 会计部门要根据超额情况分析原因, 判断是否进行调整。

2.3 完善考核奖惩制度

首先,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考核标准要加以改进, 要以成本责任对象为中心, 将材料、人工、机械及其他费用归集到各费用中心、控制中心, 同时与成本控制预算目标进行对比, 分析成本目标执行情况;要建立定量考核之外的定性考核机制, 着重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进行评价, 体现成本效益配比的原则。其次, 严格奖惩制度的执行,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考核结果和评价标准, 对在成本管理中贡献显著的人员以财务激励, 对成本控制目标未达成的人员视其情况给予扣工资等惩罚措施, 以示警告。

3 结束语

总之,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针对一个过程而言的, 有固定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是对工程项目整个过程中所发生成本费用的支出控制, 是对建筑工程投标、施工、交付使用过程中, 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 这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是以降低成本为宗旨的。进行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支出、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成本审查等七个方面。在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项目的负责人要对施工成本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 系统地总结, 从而分析、制定出项目成本管理计划, 根据计划严格控制项目施工的成本支出, 使其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项目既能够如期完工, 单位资金又得到了有效利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技术措施,制度措施,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黄英凌.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1 (12) .

信息技术让出版社管理制度落地 篇8

制度执行力为什么提不高

中国农业出版社一直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注重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已经先后建立和完善了100多项制度,涵盖了党务、社务、出版、经营等方方面面。这些制度的建立,对于规范领导行为、监督权力运行和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起到了一定作用,基本上实现了各项工作和运行过程有章可依,各项事务处理有规范可循的目标。

然而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制度有了,但很多人仍然按习惯做法办事,把制度束之高阁,缺少监督和制约。久而久之,制度被人们淡忘了,甚至成为一纸空文。另一方面,当遇到具体问题时,人们又提出制度不够健全,要求加强制度建设。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说制度不完善,一方面是现有的制度并没有得到认真执行。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缺乏制度,而是缺乏制度的执行力。于是,我们把制度执行力当作大事来抓,强调单位“一把手”作表率,带头执行制度,但是好一阵后又恢复原样。过去是无制度可依,现在是有制度可依,可为什么变成了有制度不依?为什么反复强调提高制度执行力,可制度执行力就是提不高呢?

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发现问题症结所在

200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为适应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转企后科学管理、精细管理的需要启动信息化建设,引进了两套管理软件——OA(行政办公系统)和ERP(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成为我们走出制度建设之困惑的契机。这两套软件上线之初,工作流程如何设计,是简单地将传统的纸质办公方式搬到网上,还是借此机会梳理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工作流程再造,从而提高管理效能?经过讨论,我们选择了后者。主要考虑信息化不是简单的工作方式的转变或仅仅是实现无纸化办公,而是改变管理方式,要实现过去手工办公不可能实现的管理方式,即科学化、系统化和精细化,提升管理效能。鉴于此,我们组织管理部门全面梳理了有关人、财、物的管理及请示事项的工作流程。我们发现,制度建设存在着种种问题:

1.制度不够系统,有的可操作性较差,难以执行。表现为原则性规定多,具体性规定少;禁止性规定多,流程性的规定少;有的过细有的过粗,使制度执行起来十分困难。

2.有的制度制定不科学,制度之间有机联系少,甚至互相打架。由于手工办公往往是碎片化管理,几乎是每一件事情对应建立一个制度,单项制度制定往往统筹考虑比较少,一般只考虑解决单个实际问题,而没有照顾到制度之间内在的科学联系,造成工作制度多,有些制度还相互打架,让执行者无所适从。

3.制度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和反馈调整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制度是否能够有效执行,是否适应实际工作需要,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需要经常性地检查、监督和反馈。但在手工办公环境下,制度执行情况反映不直观,检查监督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难以实现动态化和常态化监督,往往使检查和监督流于形式。因为得不到制度不适用的负反馈,导致制度的修订不及时,使制度脱离实际。

4.制度执行随意化严重。在手工办公条件下,制度的执行是人与人之间传递的,制度执行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和员工执行制度的意识强不强,也就是说,在制度氛围不浓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制度约束乏力,制度执行随意,该会签不送会签,该审核不送审核,漏洞丛生。

制度建设中存在着上述种种问题,使制度如空中楼阁无法落地,制度的笼子不牢不严密,怎么能关得住权力呢?

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制度落地难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提出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实现出版业务流程和办公流程全面信息化,使编务管理、印务管理、图书营销管理、书店管理、图书资源、公文运转、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后勤管理等全部统一在一个信息平台上,达到数据共享、运转顺畅、效率提高、监控有力的目的。按照这一目标,我们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下了真功夫,在全面梳理各项工作制度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逐条逐项地将人、财、物管理和公文运转的制度流程化,科学制作各个事项的办理流程表单,科学设置发起、审核、会签、审批节点,运用信息技术将制度流程、审批节点和表单固化在OA系统中。在设计过程中,力求做到制度流程科学规范,事项之间有机联系。在运用信息技术管理过程中,我们共设计制作了近50个表单,囊括了党务、社务、人、财、物管理和公文运转的各项制度。受篇幅所限,仅以报销表单和流程为例。

从这一流程可以看出,作为报销这个事项涉及了报销人(发起者)、发起者部门主管、财务部门负责人、上级主管及最终批准人等人的要素,涉及了事和财两条线索,并且最终汇总为报销这一最终节点。报销单的流程显示极为清楚,程序不可跳过。这样一来,就把“活”的报销制度变为“死”的程序规定,体现了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尽量减少人为随意性,增强了制度的刚性。

中国农业出版社是生产图书的企业,每年生产图书3000多个品种,动销品种上万。每一本图书的生产、销售、成本、盈亏,在手工办公条件下很难做到精细管理。出版管理ERP是将图书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集成一体化管理的出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ERP的设计完全按照国家对图书生产、销售和财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图书生产流程设计。应用ERP管理后,每一本图书,从选题、发稿、印制到入库、发货、退货、库存,以及围绕这本书所发生的所有成本和经营盈亏,实物流和资金流全部统一在一个信息平台上,所有数据共享。既实现了出版管理制度落地,又实现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中国农业出版社通过OA和ERP的应用,完成了管理手段的革命性变革,全面提升了行政办公和出版业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制度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全方位应用信息技术管理以来,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制度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制度执行力明显提高。由于将制度设计成具体的办事流程,各个审核审批和会签环节设计成操作节点,将过去手工表单在人与人之间的流转变成人机之间流转,发起人提交表单后应该由谁审核、谁会签、谁审批,信息平台就会自动推送到谁的待办栏,所有工作人员只需在表单上填写意见后点击提交即可。由于用信息平台来执行制度,使制度的执行更加科学规范,执行力大大提高。

2.监督力度明显增强。由于流程和表单都是公开透明的,每一个事项的审核、会签、审批人的意见和签署时间都非常清楚,实现了可审批、可监督、可追溯的目标。建立OA和ERP平台后,我社花的每一分钱、盖的每一个社级印章都在网上运行,非常便于监督。由于制度固化在信息平台上,使监管的力度明显增强,且由事后检查变为事前监管。如财务部门会签量较之过去增加五成,在社领导审批之前,财务部门先就钱是否该用、怎么用和使用标准进行严格把关,做到了监管关口前移。

3.审批事项的关联性增强。在手工办公环境下,对于一个需要分几次进行请示的复杂事项,很难相互关联。由于时间的间隔和手工操作,容易发生前后审批矛盾,或衔接不顺的问题,造成漏洞。在应用OA系统后,请示件按照事项设置流程,将同一事项的所有请示审批和执行情况相互关联,做到了无论间隔多长时间,只要点击该请示件,就可以全面了解该事项的审批情况、进度执行情况、费用支付情况等,使工作的系统性大为增强,减少了漏洞。

4.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能力明显增强。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每一个固定资产实物都要建立实物账和财务账。我们通过OA平台数据库建设,将固定资产的购买、分发、实物账、财务账相连,实现了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同时也方便了实物、账务盘点,做到准确快捷。

5.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建立信息化平台后,各事项的审批由过去拿着文件到处跑改为文件在信息化平台上自动流转传递,文件流转到哪里、各个节点看没看、批没批都可查询,在哪个节点停留时间过长了也可催办。特别是手机与OA的连接,实现了移动办公。信息化使办公更加方便快捷,管理部门人员更加精简,有的部门甚至减少了三分之一,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使制度建设更科学、更系统、更严密,因此也更具可操作性,可以大大提高制度执行力,提高管理效益和监管力度,实现用制度规范、制约权力的目的。

上一篇:张维申的个人资料下一篇:社会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