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2024-08-17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通用12篇)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篇1

0 引言

平安城市天网工程项目主要特点为:工期紧, 外场点位施工工序紧凑, 数量大, 施工面广, 施工点位分散, 多临近居民点, 施工协调难度大, 施工队人员流动性大等等。种种不利条件都直接制约着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三大因素。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在面对这被制约的三大因素时, 往往会选择将成本因素转移给施工队伍自行控制, 重点关注工程进度, 最容易将工程质量问题“留待后期整改”。

在此种环境下, 如何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一次就作对”, 不同的管理者往往有不同的应对措施。比较典型的是应用“人海战术”, 实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与质量人员一对一配合管理模式。此种模式固然可实现最细致的质量管理, 但弊端也很明显:一方面人力成本过高;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现场“多头管理”, 影响工作效率, 陷入推诿扯皮误区。

如何以最优化的人力投入, 最低的实施成本, 获取最高效的管理成果, 满足项目质量要求?笔者通过深度参与本公司负责实施的两个平安城市天网工程项目建设, 初步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质量管理方法, 且经实践证明, 既能满足监理单位及业主方要求, 也为公司节约了工程实施成本, 实际效果良好。

1 项目质量管理关键要点

结合项目的组织架构,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项目团队成员、施工队伍、监理单位甚至是业主方的作用, 将相应质量职责充分分解、分配, 确保人人背负质量指标, 人人履行质量职责, 在整个项目团队中营造出一种良性的质量氛围, 通过“众人拾柴”的方式, 使项目的质量要求得到有效满足。

避免这种“全员质量”流于形式, 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1) 建立一套标准的管理制度, 作为项目整体质量管控的纲领, 如《质量计划》。将各方职责予以明确、具体、量化;统一执行标准, 将过程所需的各种记录、表格等制定出便于执行的标准模板。

此点的关键在于:职责、标准制定时, 需充分结合工程实际, 考虑现场可执行性;职责、标准制定后, 需对全体人员做好充分宣贯, 确保信息一致性。

2) 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根据项目具体情况, 酌情配备两到三名专职质量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对项目质量制度执行的符合性做全程跟进, 及时纠偏。

此点的关键在于:质量人员对内只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接, 将权利及职责充分下放, 并随时从平台层面给予其充分支持, 确保制度在内部执行的有效性;对外负责与监理对接, 确保内外执行标准的一致性, 且在对内管理中可随时借助监理及业主方的支持和影响力。

3) 落实考核制度。根据各公司情况, 建立可行的项目考核制度, 落实对项目团队成员及施工队伍的考核方式, 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

此点的关键在于:“两头一定要紧”。在项目实施初期, 可通过树立模范标杆, 号召大家学习;并以通报、罚款甚至从项目团队除名等各种方式严厉处分教育反面典型, 树立质量权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不断开展横向评比, 相互促进提升。在项目收尾阶段, 因工期、成本等压力, 最易出现质量大滑坡, 此时也应从严考核, 把好收尾关。

2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2.1 确定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质量目标是项目整体质量工作围绕的中心, 所有的质量工作都是为了保证质量目标能够达成, 所以质量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设置时除应根据项目正常流程要求设置关键目标外, 也应结合项目组前期经验, 将前期发现的项目组的质量短板设为目标, 重点管控。在目标值设置时也应尽可能的量化, 以数据为导向, 增强可操作性。

如本公司CF项目质量目标设置主要为以下几项:设计文件有效率, 现场使用文件有效率, 设计变更有效率, 各节点内部报验资料齐套率, 各节点内部验收一次合格率, 各节点监理验收一次合格率, 施工质量问题整改闭环及时率等。目标值均以百分比设置, 且明确计算公式, 便于统计执行。

质量要求主要结合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质量要素予以明确, 作为项目整体质量工作开展的指导。

2.2 确定项目质量组织的架构及职责

质量管理组织中最重要的是“领导作用”。所以在成立质量管理组织时, 必须考虑分层管理:执行层, 监督层, 中间层, 决策层。其中最关键的是中间层, 一般由质量经理担任, 既能够宏观把握项目质量运转状况, 又能够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上传下达。

本公司CF项目组织架构 (局部) 如下图所示:

根据项目组织架构, 成立了三级质量管理机构:项目管理办公室, 质量经理, 质量专员。其职责如下:

项目管理办公室:由项目各管理小组负责人组成。主要针对质量经理认为需要经过项目组讨论、确定的质量相关事宜进行评审决议。

质量经理:负责项目整体质量策划。质量管理流程、制度制定;各级质量验收标准制定;质量专员工作考评;通过质量信息数据及现场检查及时发现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及时纠偏、预防;重大质量问题 (批量质量问题、用户质量投诉、单项质量损失超过5000元) 处理、协调。

质量专员:负责公司采购物料进场检验;施工队采购物料现场抽检确认 (与封样品比对) ;现场质量巡检;隐蔽工程检验;分项、分部工程检验;系统内验;现场质量问题跟踪闭环、验证;监理报验并参与验收;质量信息传递;质量问题处理。

项目团队成员、施工队伍等作为执行层, 未列入管理团队。

2.3 明确项目质量信息传递要求及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因项目施工面广, 施工点位分散, 且可能整个项目都为异地施工, 质量团队及各项目团队成员均各自分散, 故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是一大难点, 且非常关键。传统的书面传递、当面会议等方法已不适用。随着当前即时通讯业务的发展, 通过建立QQ群及时进行日常沟通、汇报, 结合拍照、语音、视频通话等方式进行突发事故的即时处置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CF项目的信息传递要求为:日汇报、周例会。质量专员每日按固定格式, 在项目内部QQ群中汇报当日工作内容及次日计划;每周总结, 质量经理每周组织现场或远程会议, 各质量专员首先汇报每周工作内容及下周计划, 再就典型问题及处理进行沟通, 最终形成决议并即时宣贯, 需协调问题则待经过项目管理办公室讨论后形成决议宣贯。

质量问题处理方式为:分级处理。具体流程如下:现场巡检时发现的质量相关问题, 由质量专员直接以书面整改通知单形式提交现场负责人, 现场负责人督促施工队进行整改, 整改完成后由质量专员进行闭环确认;针对重大质量问题, 质量专员在1日内上报质量经理, 由质量经理处置或发起项目管理办公室会议讨论处理。

3 项目实现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3.1 项目设计阶段质量要求

根据质量目标要求, 设计文件有效率、现场使用文件有效率及设计变更有效率为该阶段重点控制目标。

3.1.1 设计文件有效性控制1) 设计依据有效性

设计应根据合同、招投标文件、物料清单等材料, 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 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企业标准等进行设计。

对于因现场勘查发现、业主方主动提出等原因导致设计方案及物料选用方面与合同、招投标文件存在差异情况下, 应及时与业主方进行沟通, 就变更事宜达成一致并形成书面记录, 以此作为设计更改依据。

2) 文件输出有效性

所有文件必须经过内部审批, 部分文件还须经过监理或甲方确认后方可生效使用。内部文件输出有效性主要通过会议评审和文件签审两种方式进行管控。

会议评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实施方案等纲领性管理文件需通过会议形式进行评审。评审通过且评审问题全部闭环后方可签署、使用。

文件签审:施工图纸等因数量较多、输出周期较长, 不便进行会议评审, 可通过传递会签的形式进行审查, 全部签署完成后方可使用。

3.1.2 现场使用文件有效性控制

所有设计文件在经过签署后, 必须立即交给资料员进行归档。资料员进行文件登记, 将原文件保存, 复印件加盖项目有效印章后发放使用。只有经过归档的文件方可使用, 不允许设计人员现场直接发放。

3.1.3 设计变更有效性控制

设计变更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根据可以预期的现场情况, 在制定设计方案时, 可以针对一些实施风险较小、以往发生比率较高、影响相对较小的变更进行提前定义, 报请监理及业主方同意, 在后期项目实施过程中, 现场技术员直接实施变更并做变更记录即可, 不需走变更流程。其他变更均需走变更流程:由技术员填写变更申请单, 经内、外分别审批后, 完成图纸更改并重新归档, 由资料员盖章发放投入使用。

3.2 实施过程的确定及控制

3.2.1 过程检验节点划分及要求

根据项目实现流程, 按内场及外场分别划分过程检验节点, 其中过程关键大节点分为物料进场和隐蔽工程验收两个部分。应通过明确检验接口、职责分工、工作流程、检验方式及检验标准来规范过程验收环节。

1) 物料进场检验工作程序

检验接口:物料来源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通过公司自行采购的主关键设备, 一类是通过施工方代为购买的辅材等物料。公司采购物料报验人为仓库管理员, 施工方代购物料报验人为现场负责人, 由质量专员统一向监理报验。

工作流程:公司自购物料由仓库管理员提交物料进场检验申请单, 现场质量专员根据《技术协议》、《采购合同》等事先明确的检验标准进行现场检验并出具检验结论。检验合格或问题整改闭环后提交监理检验。施工方代购物料在批量采购前应先送样品给质量专员进行确认, 确认可用后封样留存, 现场负责人及质量专员在施工时进行抽检确认。

2) 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程序

检验接口:施工方、现场负责人、监理。

工作流程:施工方在完成相应工序后, 应进行自检, 并拍摄相应部位证明照片, 收集相关合格证明材料, 在隐蔽工程施工结束后, 出具自检报告并附照片、合格证明等材料, 提交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对施工方提交的材料有效性进行确认, 确认后提交质量专员。质量专员在接到报验后随机进行现场抽检, 并拍摄相应照片, 核实现场负责人提交材料的有效性, 出具检验报告。检验合格或问题整改闭环后提交监理检验。

3.2.2 现场质量巡检要求

因施工点位数量大、点位分散, 且专职人员有限, 过程环节主要由施工队及现场负责人通过自检自行控制。为避免此种方式产生质量管理疏漏, 质量专员应在正常报检、检验之余, 定期按固定比例进行现场质量巡检。在选定巡检点位时注意周期内交叉覆盖。巡检内容除针对工序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外, 还应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进行符合性检查。巡检依据应提前明确, 并与现场负责人及施工队充分交底。针对巡检发现的问题直接出具《现场整改通知单》给现场负责人限期整改, 并跟踪闭环确认。

3.3 项目验收过程质量要求

平安城市天网工程项目规模庞大, 业主方组成也较为复杂, 一般分为派出所、公安局以及天网办公室等, 系统工程验收的组织较为复杂, 为降低最终系统验收难度, 建议以分阶段验收方式进行:首先针对各派出所进行系统分部工程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资料审核及现场检查。验收流程分为公司内验、监理验收两个步骤, 以先内场后外场的顺序分别进行。各派出所验收完成后, 进行系统分部工程试运行。试运行通过后, 将整系统提交第三方检测, 检测通过后提交公安局 (最终业主方) 进行系统工程验收, 主要以会议形式进行资料验收即可。

系统验收组织是一项比较复杂、重要的工作, 需要在项目组内进行详细的职责分工, 避免工作疏漏, 影响最终验收。

CF项目验收组织分工如下:

1) 各分片区施工负责人:在分部工程验收阶段, 检查准备向用户移交的设备、材料、备附件及设备资料 (合格证、保修卡、使用说明书、检测报告) ;整理图纸文档、变更手续、过程各节点验收资料等;拟制系统分部工程总结, 制定项目演示方案;提交公司内验申请, 并在各级验收前与验收人员确定验收方案;对公司内验、监理验收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闭环;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系统分部工程试运行。

2) 质量经理:接到各分片区施工负责人提交的公司内验申请后, 组织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 成立内部验收组, 从资料审核及现场检验两个方面进行公司内验, 出具内验报告, 跟踪内验问题整改闭环;内验合格后提交监理验收申请。

3) 项目经理:系统分部工程试运行通过后, 提交系统工程第三方检测申请 (按合同要求) , 并取得第三方检测报告;整理系统工程验收资料, 拟制系统工程总结, 制定项目演示方案;提交系统工程业主方验收申请, 确定验收方案, 组织现场验收。

4 结语

平安城市天网工程建设管理是一项庞杂的工作, 质量管理作为其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对顺利完成项目的建设目标、顺利交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在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中, 制定执行层面质量要求时牢牢把握住“务实”、“可执行”基本要点, 就能够让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质量工作不“飘在云端”, 不沦为“口号”与“报表”, 真正实现“全员质量”。

摘要:本文结合平安城市天网工程建设管理实践, 建设一套全面的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并结合具体项目 (CF项目) , 按项目实现流程, 对其中的关键要点进行了说明, 阐述了项目各阶段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及实现方法。

关键词:天网工程,工程质量,制度建设,关键要点,职责划分,管控要求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篇2

一、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项目部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土建班组:

1、浇筑砼如出现蜂窝麻面,每处罚款 200——500元。

2、砼如出现漏振、狗洞,每处罚款500——1000元。

3、梁、柱、板砼楼梯部位如出现夹渣、烂根每处罚款200——500元。

4、砌体立缝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规范要求,罚款50元/每平米。

5、砌体水平灰缝达不到规范要求每处按50元处罚,墙面平整度、垂直度超出规范要求每点按100——200元处罚。

6、造成砼、砂浆、浪费按每皮桶处罚100——200元。红砖、小型砌块等浪费按每块罚款

50-100元。

7、对以上质量出现严重处,将加倍处罚。

木工班组:

1、支构造柱模板前底部未清理或清理不干净,每处罚款100——200元。

2、模板加固不牢造成砼跑模,每处罚款20——500元。

3、不得随意锯胶合板,每锯一块罚款100——200元。

4、不得随意拆除构件模板,发现一处罚款500——1000元。

5、支设平板,板底平整度超出技术要求,每处罚款200——500元。

6、钉子、铁丝到处乱丢造成浪费,按原价加一倍罚款。

7、对以上质量出现严重处,将加倍处罚。

钢筋班组:

1、不得随意下料,发现因下料不合格造成浪费按钢筋原价加倍处罚。

2、不按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要求绑扎钢筋,每处处罚100——500元。

3、构造柱钢筋位移超出规范要求,每个构造柱处罚100——500元。

4、绑扎丝到处乱丢,发现一把处罚50——100元。

5、对以上质量出现严重处,将加倍处罚。

二、造成以上质量事故者,除了对产品质量问题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处理外,情节严重者

将加倍处罚,造成一切质量后果自行承担。

三、值班人员不到位的,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造成质量后果的自行承担。

四、各班组每天工作要做到工完场净,架子车、搅拌机每天上下班要进行冲洗干净,机、具、料原位堆放整齐。如不按管理要求执行,项目部将对违反者进行每次100元的处罚。

五、达到项目部质量管理要求者项目部将对班组奖励100——1000元。

各班组签字: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对策研究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中国市场顺利对外开放和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对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进行完善的风险管理,可以对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实施有效的预控,尽可能减少风险的不利影响,甚至转化为有利影响,保障项目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我国现行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项目责任制的建立,风险责任主体也得以明确,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的投资者和建设者逐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还处于试行和探索阶段,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风险管理制度及其运行体系并不健全,表现为:(1)有些业主和承包商不是独立的法人,产权不清,缺乏自主权,利益机制失灵。(2)险种较少,保险公司参与工程保险的积极性不强。(3)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咨询机构或专家的参与。(4)风险管理制度缺乏法律保障。在一些涉及工程建设风险领域的法律中,缺乏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担保和保险必须进行的强制性规定,而是散见于一些部门的规章制度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中,法律效力较低,并且这些规章制度没有规定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文件的权威性。

二、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项目决策没有充分地进行风险因素分析。政府投资项目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由于产权主体的缺位,在决策过程中缺乏防范风险的内在动力和机制,经常会因盲目地追求政绩工程而造成决策的失误,给纳税人造成重大的损失。因而,对政府投资项目市场、环境等决策风险的规避是风险管理制度要重点监管的环节。从本质上讲,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有两种,即“行”或者“不行”。可行性研究不是一种“确定性”研究,而是一种“风险性”研究。风险研究不应该仅仅是可研的一个方面,而应该贯穿于可研内容的各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风险、交通运输状况风险、项目所用技术风险、项目的运营风险、项目的环境风险、社会风险,等等。分析这些风险因素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做出项目“是”或者“否”的决定。

2.在招投标及授予合同阶段,风险管理制度“单边倒”造成工程款拖欠问题严重。在这个阶段,我国的风险管理制度就凸现出准承包商和业主两方风险责任的失衡。在国际上,在招投标阶段为了双方风险责任的平衡,通常采用风险担保制度。通常有投标信用担保制度、履约信用担保制度、业主支付信用担保制度。其中前两种制度保障了业主的风险权利,是投标人或者准承包商向业主的一种担保,维护了业主的风险权力;后一种是业主向承包商进行付款的信用担保,维护了承包商的风险权力。而在我国现阶段,由于施工企业竞争激烈,投标信用担保和履约信用担保应用广泛,而业主支付信用担保实行得较少。因而,拖欠工程款问题屡屡出现,这正是招投标阶段的风险分担不对等造成的。

3.在项目施工阶段,通常我们的风险管理体制是业主将可能的风险转移给承包商或者保险公司,尽量缩小自己承担的风险范围。承包商也会将自己认为不能够自留的风险通过分包或者保险的形式转移出去。因而,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风险主体更加复杂,但是保险公司却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

三、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可能导致损失的工程项目不确定性进行预测、识别、分析、评估和有效地处置,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以观察、实验和分析损失资料为手段,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数学工具,以系统论为科研方法去研究工程项目的部门、进度、成本、市场等各个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寻求控制风险的规律。通常风险管理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量化处理和风险监督。

1.在决策阶段推行项目不可行性研究。针对我国现阶段可行性研究“证实”研究的现状,可以对于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不可行性研究,重点对于项目的风险进行研究。可以由政府专门地组织机构或者委托专业咨询部门进行,实施者对研究结果负一定的连带责任。

2.风险回避的局限性及其适用情形分析,风险回避虽能有效地消除风险源,避免可能发生的潜在损失或不确定性,但其在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开发运作中也具有很大局限性,主要是:(1)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回避只有在投资商对风险事件的存在与发生、对损失的严重性完全确定时才具有意义,而一般投资商不可能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中所有的风险都能进行准确识别和衡量。(2)由于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回避措施通常与放弃某项建筑工程项目开发活动相联系,这虽使投资商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降为零,但同时也使其失去了获得相关收益的可能性。(3)会出现避免某种工程项目投资风险不可能实现的情况。

3.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首先必须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逐步形成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由于风险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必须首先要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加强风险信息收集工作,并掌握不同工程项目的风险规律。目前,绝大多数承包商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的风险比较重视,但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风险重视不够,有些所谓的“形象工程”特事特办,不按市场规则运行;有的根本不进行可行性研究或不可行的工程项目也开始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要一介入就会遇到极大的风险。所以,承包商要对参与的工程项目列出潜伏的风险清单并且对其进行分类,衡量对比,从而确定风险的相对重要性,以便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最后再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综上所述,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对策研究,能提高企业运用风险应对措施化解建设项目在各阶段存在的各种风险的能力,确保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篇4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巨大、工期长, 从其筹划、设计、建造到竣工后投入使用, 整个过程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无论是工程项目业主 (投资商) 、承包商、咨询 (监理) 商, 还是建筑设计商、材料设备供应商等, 都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风险。例如, 对于工程项目业主 (投资商) 来说, 它既可能面临着承包商违约、监理商失职、设计商设计错误以及材料设备供应商所提供的材料设备质量等人为风险, 也面临着通货膨胀、资金筹措困难等经济风险。同时, 它还要面临恶劣气候、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风险及员工行为不当等责任风险。由于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之中, 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成熟, 行为不规范, 如垫资垫料承包、拖欠工程款、工期拖延、业主压级压价、施工企业资本金不足等等, 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风险。因此, 需要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合理分配风险, 逐步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

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可以有多种对策, 但基本的选择主要有两种:一是风险自留并加以防范和控制;二是将其转移出去。其实, 各类工程项目合同签订的过程, 同时也是工程项目风险的转移过程。

二、建立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制度的特点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一种综合性的担保和保险制度。与其他担保和保险种类比较, 有以下不同特点: (1) 承保风险的复杂性。一项建设工程, 从开始施工到竣工, 所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 不仅工程本身可能受到损失, 而且与工程相关的标的也可能遭受损失。 (2) 承保人的多方性。建设工程项目一般涉及多个利益方, 如工程所有人、工程承包人、技术顾问以及发放工程贷款的银行等, 他们对建设工程项目担保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 并对该工程项目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 因而都可以作为工程项目保险的投保人, 也都可以根据保险合同从工程项目保险单项下获得保险保障。 (3) 承保期限的不确定性。工程项目担保和保险的期限不是按年计算, 而是根据预定工期天数确定, 即自施工之日起到竣工验收交付工程所有人时止, 有的工程项目担保和保险的期限还包括工程交付后保证期的时间。 (4) 承保责任的综合性。建设工程项目担保和保险除了承保各种财产直接损失外, 还承保第三者责任风险。 (5) 承保金额的巨大性。建设工程项目往往投资巨大, 往往是上亿元。

三、建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的设想

在工程建设活动中, 业主和承包人是平等的法律关系, 因此在建立信用担保制度时必须遵循对等原则, 即业主和承包人必须按照规定提供信用担保, 任何一方均不得以任何借口在自己不提供信用担保时要求对方提供信用担保。当前可首先考虑推行如下几种信用担保制度:

1.投标信用担保制度。就是担保人保障投标人正当从事投标活动作出的一种承诺。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现状, 当前宜采用以下办法:在投标报价时由投标人出具银行保函, 以保证投标人不会中途撤销投标, 中标后与业主签订承包工程合同。一旦投标人违约, 银行须向业主支付投标保证金, 其额度为标价总额的1%~3% (按标价额度分级确定比例, 且金额不得低于该标与次低标之间的差额) 。其有效期限比投标书的有效期限长一个月。这样, 既可以减少资金抵押给投标人带来的压力, 又可使业主权益有可靠的经济保障, 同时还可有效地遏制借照挂靠、一标多投等违规现象。

2.履约信用担保制度。履约担保是担保人保障承包人履行承包合同作出的一种承诺。宜采用以下办法:中标人在与业主正式签订合同时, 须提交银行出具的履约保函。一旦承包人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时, 银行即按照合同规定的履约保证金额对业主进行赔偿。其金额为合同价的5%~10% (按合同价额度分级确定比例, 并考虑承包人业绩与资信划分档次) , 其有效期限比合同有效期长一个月。

3.预付款信用担保制度。预付款担保是指业主预先支付一定数额的工程款以供承包人周转使用, 为了保证承包人将这些款项用于工程建设和业主的资金安全, 而建立的信用担保制度。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现状, 宜采用以下办法:承包人在取得业主提供的工程预付款时, 需向业主提供与预付款额相同的银行保函。预付款保证金按合同价的10%~30%, 并与合同确定的预付比例相同。采用这种办法, 既可以合理配置资金, 立足长远, 增强企业活力, 逐步改变“打工性质”的企业经营机制。预付款银行保函随着业主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并逐步扣回, 预付款担保责任随之逐渐降低直至最终消失。

4.业主支付信用担保制度。业主支付担保是指业主通过担保人为其提供担保, 保证业主按照合同规定的支付条件, 如期将工程款支付给承包人。如果业主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 将由担保人代向承包人履行支付责任。宜采用以下办法:业主在进行招标时应出具项目资信证明, 在正式签订工程合同时需按合同价款提供银行保函。其担保责任随着业主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至工程竣工结算结清尾款, 而逐渐降低直至最终消失。施工中业主因提高建筑标准或扩大规模等需要增加工程造价, 在提出设计更改时, 应提供相应额度的补充银行保函。建立业主支付信用担保制度, 对于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 有效防止业主拖欠工程款, 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为了确保以上担保制度的正常运行, 还应做以下的制度完善: (1) 完善工程担保及工程保险的立法。 (2) 加强风险评估, 确保承保质量。 (3) 提供风险技术服务, 减少事故发生。保险公司要充分发挥防灾防损职能作用, 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 开发配套险种, 为承保的建设工程项目提供优质的、全面的、科学的风险技术服务。 (4) 培育实力雄厚的担保主体和中介机构。 (5) 依法严格管理业务。 (6) 建筑施工企业的准入资格, 必须达到规定标准。坚决打击无资质“草台班子”的挂靠行为。 (7) 组建公正的权威性的检测机构。

参考文献

[1]郭仲伟.风险分析与决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

[2]尹贻林, 陈通, 杨杉.我国项目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J].中国软科学, 1995, (10) :81-84.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篇5

1质量管理工作是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贯彻“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施工质量的预控、检查和验收制度,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顾客的要求得到满足。

2质量管理部要牢固建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要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上,进行技术监督、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使产品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1)工程技术部门要监控与审核工程质量规划和施工方案,落实三级交底制度,检查规划与方案的实施过程,抓好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广十项新技术应用,提高工程质量品牌。

2)工程监理或施工部要坚持“抓生产必须抓质量”的要求,在落实生产计划的同时要明确工程质量要求,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进度计划,要坚持做到上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不得交付下道工序施工,要始终以严格的管理和合理的施工进度创造良好的施工生产环境,提供使顾客满意的精品。

3)材料部门供应的材料要符合材料质量标准,要严格材料采购、验收检测和使用管理制度,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所需不同材料和新材料的规格、性能以及应用要求的情况,做到为工程建设提供合格材料。

4)质量员或工程监理应持证上岗,应挑选工作责任心强,能坚持原则,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专职质量人员公司直接领导,应相对固定,不得任意调整。如因工作确需调动,需经公司主管部门同意。

6)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要充分依靠工人, 在操作过程中要精心施工,随时自检。

7)质量管理网络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由总工程监理分管,在公司质量管理部组织下展开各项工作。各小班组分管质量工作,分管质量工作的主管抓质量工作.8)工程监理应定期参加公司的质量活动。

9)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企业的全体职工,都要学习和参加质量管理,为了取得经验,逐步展开,应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并开展活动。

二、公司各级的质量责任制

1、公司总经理是负责承担企业工程质量的法定代表人,对公司所承建工程的质量负全面责任。总经理委托总工程监理或项目经理具体抓公司的工程质量。

2、总工程监理负责实施公司质量工作规划,指定质量管理目标,负责确定重点、重大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总工程监理领导质量管理部和工程技术部,对工程质量进行具体工作。单位工程质量的评定,由质量管理部(监理)组织评定,总工程监理审核验证。

3、各项目经理或工程监理全面负责本项目工程质量和产品质量。各项目经

理或工程监理应尊重设计师或总工程监理在质量问题上的处理意

见。

4、项目经理或工程监理对在建工程的质量全面负责,抓好工程质量控制,负责技术交底、过程检查处理、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评定验收,汇报和整改质量问题,项目经理在质量问题上应与设计师或总工程监理密切配合,尊重设计师或总工程监理在质量问题上的意见。

5、作业班组长主要抓好队组操作质量,提高工人技术素质。保证检验批和分项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验收标准,不合格者推倒重来,多创优质产品,摆正质量同进度,质量同效益的辩证关系,在抓好质量基础上促工程进度,降低原材料的消耗。

三、公司质量管理部职责范围

1、认真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方针,在总工领导下,组织推动生产中的质量工作,贯彻、执行工程质量的有关政策、法令、制度、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有关规章制度。

2、在总工领导下,制订和完善工程质量奖罚方法,并组织实施,对分公司进行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3、经常深入现场,积极宣传,贯彻质量操作规程,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总工程师。

4、参与重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讨论,并对各项目进行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5、对职工做好质量教育,并经常对质量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并组织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6、组织监理或项目经理定期活动,开展质量监督工作,提高质量员业务水平。

7、做好工程质量报表,做好分项工程质量月检查评定工作,并将分项工程月检查评定情况汇集上报下发。

8、在总工程师领导下,拟订目标管理项目,开展优质工程活动,做好组织评定及资料复查工作。

9、组织工程的基础、主体及竣工的验收工作,听取有关单位意见,提高工程质量。

四、质量检查和评定

质量检查工作,应以自检为主,自检、互检与专职检查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现行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

1自检:队组在操作过程中,应进行自检,每天收工前和完成一定数量的产品以后,由项目经理或监理、作业班长进行自检工作。

2互检:工序搭接,不同工种交接时,应进行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互检以促进队组之间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并弄清各自的责任。

3检验批的质量检查:应由项目经理或监理、作业班长进行检查和实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并填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分项工程的检查:应由项目经理、项目监理进行检查和实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5专职检查:公司专职质量员根据项目部的分项工程评定,每月组织复查,核定分项工程等级。队组互检由队组兼职质量员签字。

6定期的质量检查:公司组织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开展定期的质量检查,交流经验,开展评比活动,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1)总工程监理或总经理每月对分项工程进行复查,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应及时处理,表扬优良,批评差劣,进行奖惩。

(2)质量管理部每季对工程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的情况汇集起来上报下发。对工程质量成绩显著的单位和项目部给予表扬或嘉奖。

五 材料、构件的质量验收

1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及工具,供应部门应及时提供出厂证明或质量保证书。工地材料员要对所进材料的规格、数量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2、各种材料验收:要检查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验用证、进市许可证及质量保证资料,成品出产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验收标准,验收人员对成品规格、数量及外观质量进行验收。

3、所有由生产厂送进场的产品,项目经理或监理在工地应进行检查验收,质量员进行质量抽查。到厂内提货的,应在厂内进行验收,发现质量存在问题,可拒绝接收。

4、现场材料必须按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堆放整齐有序,场地要硬化,排水要畅通,特种材料要做好防潮、防火、防腐工作,保证材料在现场存放过程中的质量。

六监理的活动及报表制度

1每月监理进行集体活动,活动内容由工程部组织,如:

(1)学习规程、规范、质量标准及其他业务知识。

(2)交流情况,分析解决质量通病。

(3)优质工程验收评定。

(4)质量观摩。

2每季参加一次由公司组织的质量检查活动。

3做好分项工程质量月报,通过检查,如实填写。作业班组在当月末,下月2日前上报各项目部、项目部组织复查,于月后7日内上报工程部(一式三份)。公司再组织抽查复核。

4收集过程控制中的顾客、上级主管部门的满意度信息;收集顾客意见调查表;实施回访工作;均在季度内作出收集统计后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5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工程质量事故分一般性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两类。一般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与公司取得连系。

七 工程阶段验收

单位工程各阶段的验收工作

在该阶段工作完成后进行。单位工程阶段验收分装饰效果验收、性能测试;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和质量验收记录及安全和功能检测报告等。阶段验收由项目经理协助总工程监理,设计师负责人参加。工程阶段验收按下列程序进行:项目

工程监理或项目经理介绍工程概况和施工中质量控制情况,质量检查结果。进行现场检测;汇集到会各方代表验收意见;进行主体项目工程验收签证或提出整改意见写成会议记录及验收报告。为确保单位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100%,特规定公司所有工程,在完成合同内容后,必须通知公司质量管理部一起进行竣工工程的质量预验收。未经预验通过的工程不得报客户竣工验收。

八 整体验收

1工程预验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工程合同范围内的分部项工程施工完毕。

(2)、阶段工程通过验收,性能良好。

(3)、工程质量验收资料齐全,质量控制资料基本齐全。

(4)、书面的施工情况汇报已完成。

其内容一般包括:A、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筑面积、预算造价、计划开竣工日期、实际开竣工日期、结构形式、周遍施工环节、内外装饰、施工中发生的特殊情况,甲方、设计、监理、质监情况、总分包情况等。B、工程施工实况:施工过程、设计变更、隐蔽工程。C、工程施工情况:质量预控方法、过程、结果;各分部项实测统计及结果;分部项验收及结果。D、工程中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工程预验收提出整改的内容限期整改,整改结束及时填写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表、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和观感质量检查记录。企业技术负责人评定工程质量等级后才能进行正式的竣工验收。

2工程整体验收

整体验收在预初验合格之后由公司组织客户,设计、监理、施工等四方人员参加共同验收,验收时应做好验收准备,资料必须齐全,要作施工情况汇报,介绍工程质量概况,填写竣工验收记录,验收通过后共同签证,交付公司备案。

整体验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工程的内容。

2各分部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以上。

3工程技术资料正确、齐全。

4已签署工程质量保修证书。

5书面的施工情况汇报已完成九 投诉和回访保修制度

1、为维护企业社会信誉,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凡工程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内必须做好回访工作。

2、“工程质量保修书”应在竣工验收同时交给甲方(客户)。竣工后在接到客户发回的保修要求和投诉时应立即派人回访,并进行处理。

3、工程竣工半年后由公司组织质量回访1~2次,期间发现问题确因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公司要负责保修。

4、施工时的顾客投诉,要积极处理,满足顾客的需求。

十、顾客满意度测量

工程质量是关系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方面,认真实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验收时和验收后的顾客满意度测量,是企业为满意度提供服务的规定。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协调会中,上级主管部门综合检查中收集各方的顾客满意度信息。从中分析和测量企业给予顾客的满意程度,并不断提出改进意见,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顾客的满意不断提高。

十一、奖罚制度

奖优罚劣的措施:对施工管理不善,造成管理失职和质量下降的;对违反规定的,造成安全问题的;给甲方造成使用功能严重影响的;对工程反复出现问题又不积极整改的等等,均处以经济罚款和行政处罚。

医院建筑工程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 篇6

摘 要 根据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战略,医院的新建、改扩建项目日益增加,医院管理层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医院在内部控制制度,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有待完善和提高。本文通过对我市现阶段医院的建筑工程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加强医院的建筑工程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议,希望能为医院建筑工程改善内部控制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内控制度 管理

医院的建筑工程内控制度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随着医院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大量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医院大型项目建设施工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是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的重要措施。

一、我国医院現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现状

第一,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力不够,对建筑工程项目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医院是以治病救人的医疗服务为主,建筑工程只作为医院建全功能建设的后勤保障工作,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普遍存在不完善或者不合理的内容。比如会计人员由于人岗配置不当,经常出现业务交叉的现象,导致会计人员身兼数职。而会计人员的职责不清楚,就会使会计审计的执行力流于形式,执行力度远远不够。

第二,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过于简化,已经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机构工作人员只负责与外聘的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联系业务,对基建项目反映的问题不予解决,推诿至领导层,不遵循规章制度激化矛盾。这样内部控制制度就成为了一张废纸,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第三,评估单基建管理干部的机制不科学,评估干部的标准片面的强调完成建筑工程的数量,对工程的质量、工期、造价控制和使用的效果、效率,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缺乏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第四,缺乏基建工程的内部控制设计,各种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不相容职务不能分离,由一人担任多种职务,授权审批程序不规范,重大的项目审批不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制度。

第五,对基建工程缺乏日常监督,对重大工程项目不设专项监督,不进行全过程造价的审计。基建会计缺乏会计系统的控制。

第五,基建工作人员文化程度较临床医师水平低。他们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跟不上业务的增速步伐。会计人员缺少基建会计核算的知识,容易记错账。这些导致了内部控制不到位,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等等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展的步伐。

二、加强医院建筑工程的内控制度管理的建议

1.优化医院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医院应当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医院治理结构,完善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优化组织结构。理事会在建设现代化医院制度中起着核心作用,通过理事会批准设立财务委员会,项目管理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和其他委员会,以及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等等,可以提高理事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从而有利于积极推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其次,加强职工教育,促进职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医院可以进行不定期的教育培训,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职工对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更好的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医院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能够团结起来,共同为医院的发展做贡献。使内部控制制度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所有的业务和事项,做到全员控制,不存在内部控制空白点。

2.设计合理的内控制度

首先,医院应当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梳理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规范工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环节的工作流程,明确各种基建岗位的职责权限,做到可行性研究与决策、概预算编制与审核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控。其次,根据施工要求,制定工程总体项目进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进度目标,出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解决问题,以确保项目进度的可控性。医院还应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在运用的技术合理的前提下,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还可考虑降低工程成本。其次,要加强项目的安全管理。医院应当根据施工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安全控制体系,确保施工的安全,它是使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所以千万不能忽视。最后,建立健全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建立全面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系统,财务人员在预算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工程项目的核算、结算、财务决算,并对其进行监督。

3.加强岗位设置和人员管控,提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加强岗位设置和人员监控,提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实施的保证。医院应建立和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保证在岗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并且能够互相监督。同时,要加强医院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业务素质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

4.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应当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整体团队的向心力。医院要适时的站在员工的角度和立场,充分考虑员工的需要和要求,努力做到关心每一个员工的成长,使员工更加团结。

5.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的对施工项目进行审计。内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发现内控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改正措施,使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建明.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师.2011(12).

[2]朱关羽,博铭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江苏水利.2012(11).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探讨 篇7

农村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与其他农村基础设施相比具有本质和内涵上的不同, 与大中型水利工程相比也有其固有的基础性、公益性、系统性、垄断性、政策性、经营性、区域性等特性。

农村水利工程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这些工程点多、面广、量大, 遍布乡村每一个角落, 它们既是水利系统工程的坚实基础, 又与农村道路、供电、交通、农业等基础设施协同构成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目前, 绝大部分农村水利工程承担着农田灌溉、生活供水和水产养殖等兴利职能, 也承担着防洪抗旱、除涝降渍、治碱防病等除害减灾职能, 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但同时也兼有经营性。农村水利工程作用从表面上看, 都是比较单一的。但是从水文规律上讲, 地表水之间、地下水之间、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都是相互关联和互相作用的。因此, 按照水文规律和规划原则所设计兴建的这些工程, 在水事运作上也必然是相互关联的, 具有明显的系统性。

水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 虽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再生, 但是也需要上万年的时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不断加剧, 目前已由农村争水现象扩延至城市争水, 甚至国与国争水。这种矛盾出现以及发生的社会冲突,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水资源和水工程所有权产生垄断性。受水资源垄断性的影响, 加上地形、地域等因素的限制, 多数农村水利工程也具有天然垄断性。

2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

研究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政策, 不妨先以一般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参照作一比较和分析。与之相比, 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两项改革都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下进行, 有相似之处;二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我国开展较早, 已探索和总结出许多可借鉴的经验;三是改革的切入点都涉及“产权”归属问题。但两者在本质、内涵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又有所不同。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与一般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性质的不同, 导致两者所遇到的问题和改革的方法、手段、步骤都不一样。因此, 进行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 不能完全硬搬企业的做法, 应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认真分析农村水利工程自身所具有的特性, 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 应以水资源国家所有为基础、以水资源有偿使用为前提、以农民受益和工程可持续利用为目的, 稳妥开展, 逐步推进。做好这一工作, 首先, 要明晰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其次, 根据工程的不同类型组建相应的用水合作组织, 确定管理主体或法人主体, 切实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及维护;最后, 站在农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高效利用的战略高度, 对农村各种水源进行综合规划和合理配置。这是改革的大方向。当前, 多数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属“国家和集体”所有, 中央、地方、农民三者都有份, 这就造成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解决主体问题, 实现由无主向有主转变, 必须先从明晰产权入手, 通过产权划分和水权分配来确定工程管理主体, 并明确其责权利关系。

农民始终是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主体。尊重农民意愿, 依靠农民力量, 合作兴办水利, 是发展农村水利事业的基本原则。但政府要做好引导、扶持、监督、服务4个环节。对小微型农村水利工程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在政策支持、法律保护和资金补助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对大中型水利工程, 首先要做好工程的定位工作, 即把工程定性分为公益性、经营性和兼有二重性的3类, 然后按照“管养”分离的政策, 明确投资主体或法人主体。第1类公益性工程 (如堤防、排涝等) 的投资, 应根据公共财政制度, 明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实行收支两条线;第2类经营性工程, 明确定性为管理主体 (或法人主体) 实行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发展;第3类兼有二重性的工程, 也就是既承担着防洪、排涝、生活供水等公益性职能, 又承担着发电、工业供水、综合经营等经营性职能, 这类工程的投资应按照以上2类工程明确划分投资主体, 但更应注重调动法人主体和受益群众的积极性。

根除喝“福利水”、“大锅水”的弊端, 实现工程良性运行, 就必须在管理体制上下功夫, 改过去无制管理为有制管理, 完善和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法规体系和用水管理制度。首先, 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如水资源管理条例、节约用水条例等。其次, 建立层层模拟法人主体负责制和模拟市场买卖制度。目的是通过建立模拟法人“主体化”、独立核算“企业化”、层层买卖“市场化”、承诺服务“透明化”的用水模拟市场运作机制, 有效杜绝“人情水”和“福利水”。这种做法最大优点是以水交易为手段、以利益驱动为纽带、以工程良性运行为目的, 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管水人的主观能动性。再者,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促进节约用水。要在逐步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农户定额管理的基础上, 建立合理的水价运行机制, 用经济杠杆调节和促进节约用水。同时, 还要逐步建立水利基金筹措制度、灌溉用水制度、工程运行管理等制度, 使它们相辅相成, 形成联合机制, 进而有效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和持续利用。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 必须结合国情、县情和区情, 将指导思想定位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水利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加强宏观调控、引导、扶持、服务和监督工作, 做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农民应始终明确自己是农村水利工程投入和管理的主体, 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工程运行管护,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实现增产、增效和增收;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始终高度关注改革的动向,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断总结新经验并予以推广, 以促进农村水利事业持续发展。

摘要:农村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是农村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的主题和方向, 探讨了农民作为农村水利工程投入和管理主体的相关问题。

浅谈中国项目管理代建制度 篇8

关键词:建设项目,项目管理,代建制

国家对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投资逐年大幅度增加, 政府投资项目在国民经济中依然有着重要战略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公共项目投资和项目管理体制、机制上的弊端直接影响了公共项目的绩效, 表现为:存在相当比例的工程质量问题, 投资失控, 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等现象, 严重扰乱了建设市场的秩序, 也阻碍了政府部门职能转化, 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2], 最终使得公共项目投资效益受损, 公众利益受损。基于此, 中国开始着手推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改革。改革是以实际问题为导向, 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以公共项目业主市场化、专业化代理为取向。其中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1 国外关于公共项目管理制度的研究特点

1) 政府部门是公共项目的业主[3], 西方发达国家把公共项目作为政府采购制度的一部分, 针对政府采购中运行效率、腐败等问题, 布坎南 (1988年) 和他的公共选择学派提出必须制定周密而严格的采购程序, 如规定尽可能实行公开招标, 实行公平竞争的招标程序和严谨的支付办法, 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防止政府采购中的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还要求公众对它实施有效的监督。非盈利机构或政府采购职能就成为一个受管制的然而却透明的过程, 受到无数法规和条例、司法或行政决定以及政策和程序的限定和控制。

2) 研究从项目管理技术研究到项目理论研究的转变。传统的项目管理将项目看作是在时间、成本、质量约束下的一次性任务, 但是在将组织理论引入项目以后, 现代项目管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项目作为临时性契约组织就会有参与项目组织的各利益相关主体对投入项目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2 中国项目代建制的由来和发展

“代建制”产生于中国国内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改革的实践。国内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起源于福建厦门市。2001年下发了《厦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代建管理暂行办法》文件, 由此确定了代建制度的定义以及代建制度的适用范围。随着改革的深入, 全国各地许多城市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改革实践中不断对这种方法加以完善, 逐渐形成了在名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尽管各地做法不尽相同, 但是改革目标主要都是针对改善政府投资项目中“建、管、用”一体化的委托代理关系和非专业化管理带来的种种弊端, 改革目标模式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 以政府投资项目业主市场化、专业化为取向, 鼓励竞争、强调激励的市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 挑战以往公共行政领域中政府兼提供与生产于一身的传统角色。2004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其《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中正式提出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概念。

3 中国几种典型的项目代建制模式

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市开始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试行和推广工作, 根据委托方和代建方的不同性质, 将全国代建制分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4]:

1) 宁波模式。具体做法是:经企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推荐, 由政府投资项目代建资格审查委员会对所有代建单位的代建资格进行审查;原则上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代建单位;由建设单位 (即项目的受益单位或称最终使用单位) 与代建单位签订项目委托代建合同, 市本级政府投资在1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 合同须经政府审批 (出资) 部门签证, 其他的报政府部门备案;建设资金由建设单位负责管理, 根据代建单位意见拨付给有关单位;代建单位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批准的初步设计要求, 负责该阶段以下的项目建设管理直至竣工验收。2) 深圳模式。我国实践中比较早的“代建制”应该算类似于香港模式的深圳 (珠海) 模式。即政府出资人将项目委托专门成立的政府事业部门管理的模式。具体做法是:项目立项后, 由政府部门内部指派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项目牵头人与政府部门下属的工务局 (建管中心) 签订项目管理责任书, 负责内容包括:组织项目建议书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设计与标底编制, 以及招标、现场管理, 直至竣工验收、结算等全过程工作;建管中心其他部门配合进行技术方案把关、总投资控制, 招标并签订合同, 及拨付进度款等监控、协助、服务工作。3) 上海模式。上海模式与深圳模式相比较, 更加注重“政府间接”管理的原则, 由政府培育市场, 依据市场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来进行投资管理和运作。政府投资公司和工程管理公司均通过市场公开招标竞争, 由市场择优确定。政府通过市场培育若干个工程管理公司, 形成了开放与竞争的格局。4) 北京模式。在项目建议书批复后, 北京市政府项目审批部门 (北京市发改委) 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 (也可分前期和实施两个阶段) 与代建单位和项目使用单位签订一个三方的委托代建合同。在合同中主要就委托人和代建人的权利、义务进行描述, 及约定有关赔偿相关事宜等。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政府项目决策人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市场。这样做的优点是委托主体明确, 出资人意图得到完全执行。最大的障碍可能来自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法律身份需要认定, 政府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存在, 将混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裁判角色和运动员角色, 与目前的改革目标冲突。在这个模式中, 代建人不同于深圳模式中的政府事业单位的工务局, 是纯社会性的中介组织, 并采用了PMC模式代建, 代建人是项目建设期法人, 承担的是实际意义上业主职能。但在实际操作中代建人获得原建设单位 (即项目使用人) 和政府投资人代表 (发改委) 的支持非常重要, 这就需要代建人有极强的信息、文档和沟通管理能力。这种模式中, 项目治理机制中的信息披露和沟通机制将十分重要。

4 项目代建制发展中的几点建议

1) 优化委托代理关系, 明确代建项目中各方治理角色[5]。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的意图之一就是实现“建设、管理、使用”三位一体的分离。因此代建制中, 政府投资人、项目使用人和项目代建人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项目所有权和控制权出现了分离。此时, 政府投资人拥有项目资产所有权, 进行项目批复决策。代建人拥有项目管理的控制权, 执行项目决策, 是项目建设期的项目法人。项目使用人为最终使用人, 提出项目功能要求, 并参与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监督代建人的行为, 协助办理各项报建手续。但在代建制管理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使用单位 (即建设单位) 是项目建设完工后的项目法人, 代建人在办理项目的建设手续时, 这些手续必须首先加盖使用单位的章, 否则审批部门不予办理。2) 明确代建费的内容, 建立对代建人的激励机制。合理的代建费用是代理工作能否高质量完成的物质保证。目前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费用按财政部的规定列入“建设单位管理费”科目, 代建管理费没有专门科目, 大部分做法是在“建设单位管理费”中提取。但是代建管理费和建设单位管理费的构成是不一样的。因此国家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来确定代建费, 使代建人的收入与其所承担的责任及付出对应, 因此对代建人的履约保证金需要重新设计。代建工作是一种社会化的项目管理服务, 不宜按工程承包类的做法设置高额的履约保证金, 而应按照国际咨询服务行业的惯例, 依靠咨询企业社会声誉、政府建立市场准入清出机制、工程代建担保、工程保险等来建立代建项目外部治理机制。建立代建企业声誉机制、项目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 完善外部治理机制, 代建制实质上是在为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服务采购, 由代建人利用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技术和手段为政府业主提供服务, 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乌云娜, 罗景龙, 赵阳.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探讨[J].项目管理技术, 2004 (9) :11-15.

[2]高显义.中国建筑业契约与信用机制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49-53.

[3]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The IFER report:Restructuring Sin-gapore Economy[R].Times Academic press, Singapore, 2002.

[4]李瑞涵.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理论与创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2.

[5]严玲.公共项目治理理论与代建制绩效改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浅析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研究

1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归档范围分析

建筑工程的档案资料范围十分清晰, 依据本行业的工作特性, 主要包括工程和设备档案资料。工程档案资料是指各类报批文件 (对政府各行政部门的各类报批文件及批复文件、对外收发的文件) 、各类合同 (所有合作合同、供给合同、工程合同以及各合同的附件、补充合同, 供应商的报价资质资料、报价商务资料及报价汇总表说明文件, 比价的考察调研报告, 考察调研的影像、照片资料) 、设计资料及图纸、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资料、监理工作文件、工程的施工记录、工程相关的会议记录, 以及各种验收证件、材料设备的合格证及说明书、施工图、财产移交手续及其他需要存档的文件等。建筑工程设备档案一般是评定和鉴别工程建设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技术的文件资料, 是实现工程现代化的技术保障和后勤服务, 它可以确保工程技术的正常应用, 使机械设备处于最好的运行状态。包括建筑工程需要的预购设备仪器的申请表、批复表, 购买协议与合同等;建筑器材的验收单、出厂证明、合格证与保修卡、出厂精度检验单、随机备件图册;安装调试、试验记录, 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设备仪器的保养、维修、改装、报废处理等档案资料。

2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人员的职责诠释

作为档案管理人员, 需要符合工作的需要, 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要忠于公司, 忠于职守, 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 遵纪守法, 具备档案资料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具有较高的职业操守和良好品行, 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作为管理人员要有效做好工程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工作, 为工程建设提供及时的服务, 并且及时积极主动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自身的工作, 提出工作中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能主动为领导分忧, 圆满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

3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保密制度研究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涉及到重大工程建设的内部资料, 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企业的商业机密, 所以, 建筑工程的档案资料管理必须采取保密制度。作为公司的档案管理人员, 必须有专业的工作知识、良好的职业操守, 按照公司档案资料管理的需要, 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不泄露公司的机密。凡涉及公司机密的档案, 应作秘密保管并严格控制查阅范围, 本公司人员需要查阅时, 须经本公司主管领导批准。针对加密的文件或者重要的文档资料, 必须严格履行查阅审批手续, 不允许任何人擅自拍照、复制和传播, 这些必须形成制度性的规范条例。针对无用的档案资料,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但前提是保证公司机密不外泄, 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允许才能如此操作, 并且实行专人专职专管, 在文件处理的过程中, 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 严格实行责任制。

4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存放制度分析

在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查阅和翻看档案柜里的案卷, 确因工作需要, 须经本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同意后方可查阅, 并且做好相关的登记工作。档案柜内的档案要进行系统排列存放, 有序整理, 档案柜内不准堆放与档案无关的东西, 做到完整安全, 存放有序, 查找方便。如发现无关的资料需要及时清理, 如缺失有关的档案资料需要及时还原和正确处理。做好档案柜内“六防” (防盗、防火、防尘、防阳光、防潮、防鼠虫蛀) 工作, 平时要勤检查、勤打扫, 保持档案柜卫生整洁、安全。及时检查, 如有问题, 立刻反馈, 果断处理。针对档案资料, 有关仪器设备的相关资料最好一式两份, 一份用于存档, 一份用来使用, 如果仅有一份的, 要将原件资料存档, 复印件随机使用。

5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安全制度简介

建筑工程的档案资料涉及很多的商业机密, 必须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和进出档案清点制度, 档案柜实行专人负责, 钥匙应妥善保管, 如有丢失应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 非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档案柜里的档案。每次长假前应对档案进行全面检查, 档案柜加贴封条, 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6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查阅利用制度解析

本单位人员借阅档案、资料须登记, 未履行登记手续的, 档案管理人员不予提供档案、资料。档案资料的借出时间, 不得超过规定的时间, 如需要续借的, 必须严格规范办理程序和手续, 做好登记。对于重要的或者破损的文件资料, 在查看的过程中, 不得使用原件, 一律使用复印件。档案、资料的原件一般不外借给其他单位人员, 特殊情况需要外借时, 须经分管领导批准, 办理外借手续并限期归还。借出的档案材料的原件, 借用人要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文件完好无损, 不得任意涂画、丢弃或者损坏, 按规定的时间及时归还。外单位人员需要复印档案柜里资料时, 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档案柜里有档案、资料需交给其他单位时应填交接单后方可交付。查阅档案时, 严禁吸烟, 严禁在文件材料上画线、打勾、作记号、折角等, 严禁涂改和拆撕档案, 对于造成档案损毁的, 依法追究当事人行政、法律责任。

7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研究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篇10

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计算机、软件、网络, 以及跨学科的甚至是遍及全球的项目团队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环境。工作被当作一个项目来完成, 不再是以哪个部门为主来牵头完成, 而是以项目的需要来选择成员, 项目小组共同承担课题研究, 进行有关工作的问题讨论, 以期形成集体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取得的成果则是:时间的节约、成本的降低、利润的增加、质量和企业信誉的提高。这种新型的项目团队关系, 要求必须通过先进的项目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然而, 最新的研究表明, 目前国内的IT项目中, 大约只有26%的IT项目成功地实现了范围、时间和成本目标的项目管理, 而剩余的74%的IT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败。究其原因, 主要缘由是中国国内正规的项目管理研究起步比较晚, 项目管理知识的普及程度也比较低, 不可避免地导致现在大多数组织中的项目管理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项目管理控制体系不健全:大部分组织缺乏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 相关的管理责权不够明晰, 项目管理漏洞较多, 组织缺乏协调性。

项目管理缺乏系统性:项目的运作主要体现为过程行为, 项目任务细分与计划性不够, 缺乏事前管理和进度管理, 造成项目进度延迟、资源浪费、质量低下或项目失败。

不重视项目整合管理:很多IT项目经理和技术经理都是技术人员出身, 主观上造成重技术轻管理, 不够注重项目的整合, 项目管理常常呈现单一性, 致使项目不能成功实施。

不重视项目领导技巧:从IT项目组成员个体而言, 其技术能力水平大都比较优秀, 但由于个性较强, 自我表现欲望突出, 一旦遇到项目经理、技术经理的领导技能较弱的情况, 项目团队建设时常出现如:项目中途合作各方散伙、项目经理不能得到组织高层领导及客户的有效支持等问题。

项目风险防范意识缺乏:很多组织的项目管理没有风险防范计划管理。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常常流于形式;项目计划时不注重项目中的自然、经济、技术、管理与运作中的风险分析;项目实施中不重视风险的监控。

不注重项目经验总结:大多数组织往往比较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控制管理, 缺乏项目收尾的项目总结过程, 不重视对项目结果的评价和分析, 缺乏对项目经验的知识共享。

二、项目管理是组织行为

(一) 项目管理及项目管理体系内涵

从项目管理理论上讲, 项目管理包含九大知识领域、五个过程。九大知识领域分别是: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员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和项目整体管理。五大项目过程包括:项目启动过程、项目计划过程、项目执行过程、项目监控过程和项目收尾过程。项目管理的本质是“项目 (过程) ”和“管理 (过程) ”相结合的产物。由于不同类型项目过程的差异性很大, 通用的适合于所有项目的过程与相关的项目管理技术也只能是抽象的。在一个组织实际的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中必须将这些项目管理技术与项目过程紧密结合, 这样的项目管理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在实际的项目运作组织过程中, 学会项目管理技术本身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困难的是如何将这些项目管理技术运用于组织的项目过程中。

从项目角度看项目管理和从组织高度看项目管理的结果是不同的。从项目角度看是如何管理好项目, 即要做好项目管理。从组织角度看是如何管理好一批项目, 则是应该如何建立一个项目管理体系。一个组织, 不仅仅要重视项目管理技术, 更应该注重组织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

因此, 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涉及项目管理流程与规范、也涉及组织机构设置、角色与职责。项目管理体系就是项目过程、管理过程与组织结构相结合的产物。

(二) 项目管理是组织行为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项目的成功与失败是项目经理的事。而实际上则不然, 因为, 项目管理首先是一种组织行为而非个人行为, 项目过程活动充其量也只是一种团队行为。表1所示为不同组织中项目经理的权利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不同组织中项目经理的地位千差万别, 其所拥有的权利也有很大差别。对于一些企业和组织, 项目经理更多只是计划与执行, 项目范围、进度、质量与变更的决策权更多的掌握在上层。

因此, 对于一个企业和组织来说, 建立良好的项目管理体系才是至关重要的。

三、建立项目管理机制

应合理设置组织结构、明确项目管理相关人员的角色与职责。一个完整、健康的项目管理体系, 应建立在相对稳定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基础之上, 在组织机构频繁更迭变化的情况下, 项目管理体系难以建立。

迄今为止, 在有关建立项目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的文献中, 其组织结构大都被阐述为扁平的、不分等级的项目管理型组织结构。许多专家研究的结论和验证的结果都表明:一个具有较高项目管理水平的组织, 其组织结构一般对其成员较少控制, 并尽量使工作最基层的单元向最终决策者靠近。只有这个组织是一个扁平的、不分等级的, 并在成员工作过程中只有最少的程式化控制时, 上述项目管理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才能得以实现。基于这一理论根据, 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组织重组中, 应首选考虑组织的最高决策层→项目管理层→项目组 (经理) 的组织结构, 最大限度地减少臃肿的中间管理环节。表2所示为项目管理型组织机构设置的一个例子。

(一) 最高决策层

IT企业要建立项目管理型组织结构, 必须由最高决策层中的成员担任项目管理体系的负责人。由于项目管理体系涉及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流程优化等各方面问题, 因此, 需要在组织的高层领导下, 才能有足够权力保证各方面的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二) 项目管理层

作为项目管理型组织, IT企业应建立在高层领导下的项目管理层, 项目管理层应履行以下职责:

1. 明确项目经理责权

项目管理的四大核心领域是: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项目整体管理的目的是在不同过程的目的和方法之间做出折衷。如成本与进度、范围与进度、成本与质量。因此, 应明确和赋予项目经理适当的权利, 以保证项目经理在这几方面有控制能力, 宏观把握项目全局。

2. 建立奖惩分明的考核机制

在明确并赋予项目经理责权的前提下, IT企业应建立奖惩分明的考核评估机制。项目经理的最终利益是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的结果, 应体现责、权、利的相互统一。

3. 组织项目管理培训

IT企业要想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来进行项目管理, 摆脱固有的行为方式, 组织项目管理培训很关键。培训涉及的人员包括:高层经理、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及相关职能管理人员, 内容涉及到项目管理知识, 企业项目管理规范的培训。培训在IT企业的项目管理中是一项长期和十分重要的工作, 可以举办项目经理和高级项目经理的资质认证培训, 建立起项目经理资质认可上岗制度。

(三) 项目过程改进组

作为项目管理型组织, IT企业应成立一个在高层领导下的项目过程改进组, 项目过程改进组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建立和完善企业的项目流程和相关规章制度, 完善和优化企业级的各种作业指导书、规范、标准。项目过程改进组应由组织内各部门、专业技术业务骨干组成, 负责持续改进企业的项目过程管理。由于项目过程改进组一般都是兼职岗位, 因此, 企业应在现行绩效考核和奖励分配制度上采取激励方法, 使项目过程改进组具有一定的动力, 并有效运作。

(四) 项目组

IT企业的项目组既可以隶属一个部门, 也可以跨部门。项目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执行企业的项目流程和相关规章制度, 根据项目管理手册, 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 进行裁剪性选用, 形成项目组的项目规程, 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对项目管理手册提出改进和修改建议。

(五) 质量保证组 (SQA)

企业的质量保证组织, 作为企业的质量保障系统, 其主要职责是:按照项目管理质量管理要求, 结合ISO9000系列认证标准或CMMI认证标准, 负责监督、评价、分析企业的项目流程、相关规章制度和项目执行情况, 汇总、整理项目数据, 及时向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项目实施过程和项目结果的可视性数据, 确保项目质量结果。

四、组织过程优化及知识管理

企业组织机构确定后, 要尽快建立适合于IT行业类型的组织流程和制度。开发和维护一组便于使用的、基于IT信息技术的软件过程财富, 这些财富改进横跨各项目的过程性能, 并为企业项目管理的知识积累打下基础。它包括两部分 (如表3所示) :一是制定和维护企业项目管理组织流程的标准软件过程, 各项目组可以根据组织标准过程进行裁剪, 按照实际情况建立项目标准和规范;二是组织建立标准软件过程中的文档库和数据库, 它来源各个项目的数据和文档, 同时, 各项目也可以根据历史积累的数据作为项目的参考和估计。

(一) 项目管理中过程管理优化

1. 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建立组织级的标准WBS分解

WBS (工作任务分解) 是项目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分析方法, 用于分析项目所涉及工作, 它是计划和管理项目的进度、成本和变更的基础。WBS常常表示为一个任务导向的活动家庭图, 通常是围绕项目产品或项目阶段来展开的, 有点像组织结构图, 人们可能通过它看到整个项目图景以及每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按照阶段、活动、任务的层次进行层层分解。

企业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的实践方法是:在高层领导下的项目过程改进组负责按企业的主要过程建立标准的WBS, 分为八大过程阶段和一个公共部分。八大过程包括立项、启动、需求、开发、测试、实施、验收、维护;公共部分主要包括贯穿项目始终的重要管理活动:需求管理、项目计划与跟踪、质量保证、配置管理、评审、风险管理等。如表4所示:

按照上述项目管理过程形成8张WBS责任矩阵表和1张公共活动责任矩阵表。每个WBS责任矩阵包括、阶段活动、任务、责任人、协助人。在责任矩阵表中, 特别明确项目的里程碑和客户需要参与的工作。如表5, 以需求分析的WBS为例, 协助人一栏中指出客户需要参与的工作。

各个项目可依据企业标准的WBS进行裁剪和细化, 对各项目制订计划, 形成有力的指导。各个项目制订WBS时, 把客户也作为责任角色矩阵中的相关人, 明确了客户的职责, 并邀请客户共同评审WBS, 审定项目的工作范围、进度、成本变更。

2. 在WBS分解的基础上建立全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与八大过程阶段及公共活动相对应, 企业需要编制不同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指出了WBS最底层的每一项任务应该由谁做、如何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有利于每一个员工按照统一的规范和要求进行工作, 并在作业指导书中给出相应工作的表单、模板和案例。即便是新进入企业的员工, 在进入企业后, 通过岗前培训, 学习企业的标准项目流程后, 都能很快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那么, 如何编制好作业指导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必须从项目管理结构上予以保障。前面也提到, 一定要建立在高层领导下的跨部门的项目过程改进组, 对项目管理体系的改进持续负责;

(2) 可采用和CMMI结合的方式, 建立各阶段的作业指导书。按企业战略目标、重点项目和重点产品的影响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将所有需建立标准的过程划分为级别, 分批编制。同时, 对于一些关键过程域可采用CMMI的思想, 如CMMI提出的过程域目标和关键实践;

(3) 在建立了相关的项目管理流程和项目管理制度之后, 项目监控管理、技术管理就有了“法律”上的依据。这些“法律”在应用于实际的开发、实施、服务的管理工作中, 指导项目进行, 并接受有效性检验。检验的标准就是能否真正提高开发、实施、服务的质量、效率 (进度与成本) , 使项目不仅对客户, 而且对项目成员、企业领导都达到一个较好的满意度。对于经过检验无法达到上述效果的部分, 我们要进行持续的发现、完善、再实践、再检验、再发现、再完善。

(二) 量化管理, 数据积累优化

在企业项目管理的实践中, 涉及到需要量化管理的领域非常多, 从事前管理和事后管理的角度来分, 可以分为估算和度量两大类。估算是以实际统计调查资料为基础, 根据事物的联系及其发展规律, 间接地估算和预计有关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前景;而度量则是依据特定的标准, 衡量当前的事物与标准之间的差异。

1. 项目估算

项目管理范围中, 有如下阶段需要应用估算技术:

(1) 项目范围估算

对项目预期的范围进行评估是项目的基础, 范围估算失误将给项目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 项目成本估算

估计完成项目各活动所需每种资源成本的近似值, 成本预算的过程是把估算的总成本分配到各个工作细目, 建立基准成本以衡量项目执行情况。可见成本估算的准确性直接决定成本的预算情况。

(3) 项目进度估算

项目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时间管理, 也即进度控制。准确地估算对制定项目计划、监督项目执行都有重要的意义。

(4) 项目风险估算

对风险识别不到, 或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估计不足都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因此对项目风险的量化估算更是至关重要。

2. 项目度量

定义项目、制定项目计划的时候需要进行项目估算, 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跟踪监督过程则离不开度量。良好的项目管理主要针对项目要素进行跟踪度量, 通过分析度量数字就可以及时发现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通常需要度量的项目要素包括:

(1) 项目进度度量

对项目进度进行定期的跟踪度量, 及时发现当前进度与计划的偏差, 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及时赶工或调整进度计划。

(2) 项目缺陷度量

项目的成败直接取决于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是个难以量化的指标, 而项目成果———产品的缺陷密度直接影响着客户的满意程度。度量产品的缺陷密度, 可以有效地了解项目完成的质量。

(3) 项目工作量度量

工作量是衡量项目成本、人员工作情况的基础, 准确地度量出项目真实的工作量, 既可以掌握当前项目的情况, 对于今后估算其它项目数据也有重要意义。

(4) 人员生产率度量

人力资源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 是项目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 掌握人员的生产能力对于项目管理中人员管理、资源管理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 需求变更率

在项目中, 需求量直接决定项目的范围和工作量。

3. 建立企业级项目质量目标控制域

通过项目度量, 可以持续有效的进行数据积累, 制订各种数据的质量控制域, 并以此作为项目估算的基础, 如表6所示:建立企业级别的各种项目重要指标的控制上、下限。

如果再进一步, 可以按过程阶段对重要指标进行细分, 制订上、下限, 以表7进度变化率要求为例:

这样可以实现项目的量化管理, 并可逐步实现项目及工作人员的量化考核。

五、结论

为了加强项目执行过程中对所有项目的成本、进度、风险、收益等要素进行严格的动态监控, 有效分配组织的有限资源, 提高项目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 以保证项目获得最大的收益。IT企业在合适的时候, 有必要考虑选用项目管理系统来管理IT企业的各级各类项目, 以提高IT企业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2000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篇11

一、实行农业项目资金管理“汇审”制度。

涉农项目实施过程当中,依据项目实施方案时间、环节、投入额度等具体要求,按照投入环节和额度,由项目实施单位组织相关具体实施人员,请示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实行集体办公“汇审”。汇审的主要内容:项目资金支出与实施方案是否对应,是否发挥项目资金应有的效果,资金使用是否真实,记账凭证是否合法,受益主体是否满意,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有些具体环节是否按实施方案实行招标和统采,资金、配套物资的兑付是否与项目工程实施进度相符,与库存物资和资金是否对应。项目资金支出和配套物资发放凭证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二、实行农业项目资金管理“汇签”制度。

涉农项目资金和配套物资的使用经过“汇审”后,方可进入“汇签”程序。项目实施单位法人、经办人员、项目受益主体以及相关环节纳入项目资金、物资发放“汇签”范围;其次是进入单位监审小组“汇签”;次进入主管单位“汇签”。

三、实行农业项目资金管理“汇查”制度。

涉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以及项目实施完工,主管单位进行两到三次的集体“汇查”,严格检查监督,严格资金管理和拨付,严格项目实施质量,并跟踪项目实施效果和项目实施满意程度,确保项目资金的规范使用,发挥到预期的效果。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篇12

笔者以从事多年基建项目管理工作的经验为基础,从介绍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特点入手,通过对高校建设常见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剖析,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及措施,冀此对高校管理者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对健全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制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特点

1.1 管理对象种类多,专业知识面广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高校须配备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风雨操场、行政用房、学生宿舍、食堂、教工住宅等十三项用房,另可按需配备专职科研机构用房、生产性工厂等。可见高校建设项目管理对象包括了民用建筑的多种类型甚至工业建筑,种类多,专业知识面广。

1.2 管理周期长,关系复杂

高校作为项目的建设方和使用方,其管理覆盖了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决策、实施和使用阶段,包含对项目质量、投资和进度的控制,以及安全、合同、信息管理等方面内容,涵盖的政策法规很多,涉及多个行业部门和专业领域,关系复杂。

1.3 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高校基建项目大多由学校行政职能部门,如基建处或后勤处下面的基建科来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层面、技能参差不齐,管理水平受到一定限制。即使学校因扩招临时组建专门的基建管理班子负责推进建设工作,也很难保证像房地产企业那样配备较完善的项目管理机构来实施管理。

1.4 项目投入使用的时限性

高校有寒暑假,暑假结束即意味着新学年开始,有新生入学。对于与扩招配套的新建教学楼、宿舍等用房,都要在新生入学前完工,以保证新生报到时可投入使用。此外旧楼改造维修等项目通常也要在开学前完成以减少对正常教学的影响。这是高校建设存在投入使用时限性的特点,往往时间短、任务急。

2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从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特点可见,高校普遍存在基建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故在建设中常出现许多问题,而问题的不良后果最终会反映到投资造价上,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2.1 工程造价失控

近年高校建设项目常出现“三超”现象,不仅造成投资效益的损失,也对学校基建管理造成被动。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建设前期缺乏严格论证。许多项目都是匆匆上马,在决策阶段没有进行严格论证,对方案没有组织严谨的比选和优化,在设计阶段缺少对方案的补救完善,或设计与使用需求脱节,以致在施工阶段出现大量工程变更,或项目建成后因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重新整改,造成返工浪费。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失控。在设计阶段一味讲求设计效果,不考虑工程造价,当设计预算出来后,才发现超出预期投资造价,如此时重新修改设计方案则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如不改则超投资。

3)施工阶段发生较多变更。除上述原因引起工程变更外,以下情况也会导致发生变更: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存在缺项,在施工阶段才进行细化完善,影响了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存在漏项,只能在施工阶段中重新核价,增加了工程投资等。

2.2 工程索赔增多

工程索赔过去在高校中很少发生,但现在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索赔原因除了工程变更外,合同文本不规范、不按合同履行义务等均会产生合同纠纷引起索赔;信息管理不完善,如应及时签发的会议纪要没有及时发放、工程洽商单没有及时批复等也可能造成索赔。索赔不仅拖后项目投入使用期限、增加项目投资,也会对学校教学形象和科研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改进建议及措施

笔者针对基建项目全寿命周期中的重点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及措施(见图1)。

3.1 重视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1]

首先由高校基建部门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包括项目选址、建设规模、建设标准、使用功能、投资额度、资金来源、招标程序、设计方案比选等。该报告提交学校讨论,如有必要,由学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审议,重大项目还应邀请有关专家或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论证,以确定最终方案。

3.2 建立全过程审计制度

从项目决策至竣工结算的整个建设程序中,学校应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部门根据工程建设规模、投资大小、资金来源和复杂程度,采用点式或线式的方式进行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2]。审计范围覆盖投资、质量、进度及合同、信息管理等内容,从加强管理入手,及时发现和堵住投资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漏洞,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3.3 加强合同管理

建立合同会签及审批程序:项目招标前由工程造价、技术及审计等相关部门人员共同研究,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确定承发包模式和合同结构,选择适合的合同文本,确定合同计价和支付方法,由此形成合同主要条款作为招标文件组成内容。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前,仍由上述相关部门对合同进行审核并会签,会签后再交学校法律顾问审查,通过以上程序后才能正式签订合同[3]。

进行合同交底:合同实施前向合同执行者、监督者进行交底,包括合同主要内容、合同实施计划、实施的主要风险和责任分配等[4],使他们明确合同计价和支付方法、违约责任、工程变更审批程序等内容,把合同责任落实到各责任人和具体工作上。

严格执行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学校必须跟踪与控制,严格履行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防止自己违约。

加强合同变更管理:根据《合同法》,对于新发生的变更或补充条款应采用书面形式,并按上述合同审批程序及时进行审核和签订,以防由于“口头协议”导致合同纠纷,造成工程索赔。

3.4 健全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在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中属薄弱环节。学校应设立信息管理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信息管理员负责信息资料管理工作。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所有建设文件,都要汇总到信息管理员处,由其负责整理、传递、存档等工作。还要制定信息管理手册,以明确信息管理任务、内容及各项信息管理工作流程,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跟进和监督其执行,以保证信息能准确及时地发布、反馈和处理[5]。

3.5 严把投资控制关

决策阶段:学校根据发展前景和使用需求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并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全面、科学地编制项目投资估算。

设计阶段:项目立项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学校除通过竞争择优来确定设计单位外,应在设计阶段组织限额设计[1]。还应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避免设计漏项以减少设计变更,从而降低承包方的索赔几率。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工程材料变更,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与工程造价人员的配合,坚持实施全过程控制;对须发生的变更要严格按照规定的会签和确认程序进行,加强现场签证管理。

竣工阶段:严格控制工程预算外的费用,对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及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核减费用[6]。

3.6 索赔预防与控制

除加强合同管理等措施外,笔者就预防与控制工程索赔补充以下防范措施:

1)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此计价模式的合同结构下,其单项工程综合单价不因施工难易程度、施工技术措施差异等变化而调整,从而减少承包人的索赔机会。

2)加强清单编制审核工作,防止清单错、漏项,以避免或减少索赔发生。

3)学校管理人员应熟悉合同中与索赔有关的条款,在出现索赔事件时才能正确行使索赔或反索赔权,并严格执行合同规定的索赔程序和时限要求。

4)加强工程监理单位的管理,尤其要有相应的责任约束,以防止因监理工程师错误指令造成学校损失。

3.7 推行使用后评价

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学校应组织基建、审计、财务等职能部门进行使用后评价,内容包括项目投资效益、使用效果、建设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总结评价,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据此完善现有项目管理制度,并对将来类似项目的决策及实施提供可借鉴经验。

4结语

高校每年对基建的投入资金巨大,如何改进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制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是高校管理者首要解决的难题。笔者为此提出多项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及措施,对改进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文焕,杨学洲,姜金凤.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与探索[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赵永新.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内部审计方式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94):111-112.

[3]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务(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4]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S].

[5]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施工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上一篇:追求生命课堂的价值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