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管理策略

2024-08-17

初中英语教学管理策略(共12篇)

初中英语教学管理策略 篇1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教育投入, 农村乡镇中学的英语教师也基本得到有效配置, 英语教学也发展比较迅速。但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起步比较晚, 条件相对比较差, 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如果仅仅靠每周几节课的学习时间, 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达到与外国人能基本用英语交流的水平, 这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 我觉得要解决这一难题, 必须加强有效教学环节管理, 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自我监控能力, 自我评估能力, 学会学习情绪的调控、信心的保持、合作精神的形成。在实施有效教学环节管理的过程中, 我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重视学生的预习指导

预习是教学的前提, 也是基础;预习是初步的实践、自学的演练。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是一项重要任务, 是培养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一条途径, 也是有效教学管理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要求学生预习时, 要重视学生自我预习能力的知识储备, 设置有效的监控和促进手段, 使学生明确目的, 具备学习动力, 落实预习目标, 并自觉坚持预习。在培养学生预习的过程中, 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重视思想教育

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者才会对英语的问题全部放给学生, 为此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走好以下四步。

第一步, 借助工具书和参考书, 过好生词关。课前熟悉了生词, 就不会有在课堂上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地查找单词、查找参考书的窘态;也不会因头昏脑胀而影响掌握该课重难点的情况。它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每课难点, 举一反三, 成功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第二步, 借助磁带和收录机, 听课文录音, 过好听力关。预习时听懂课文是提高听力、熟悉课文内容的很重要的途径。听课文的次数, 速度和快慢因人而异、因境而变, 但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起点不要太高, 否则会丧失信心, 但上了轨道后要求不宜过低, 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要以练好听力, 听懂课文为目的。

第三步, 通过诵读课文, 过好语音关。朗读课文的目的是要准确地读出语音语调、要注意文中的意群及停顿、要把课文后面的阶梯性练习和教师所布置的习题与朗读训练结合起来, 带着问题去朗读, 并使出现的问题立刻得以解决。

第四步, 通过分析、揣摩、联想, 过好理解关。读完课文以后, 认真地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 对课后练习进行思考、揣摩、联想, 最后以能理解答问题为目的。

(三) 要重视检查督促

美国著名专家H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 才能产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及时了解预习结果, 对学生预习做出一定的评价,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掌握的知识情况, 明确在老师讲授时看书应特别注意的地方。教师了解预习结果,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课前检查方式:自评-互评-抽检。要求每个学生自备一本预习本, 每天从态度、时间、效果等方面对自己的预习情况进行自评, 再由各组组长互相检查小组成员预习情况, 注明检查日期、检查人、成绩 (好、中、差) , 登记课堂小组竞赛表, 给预习完成好的同学加1分, 中等的加0.5分。最后教师课前随机抽查, 对于预习特别认真的学生额外加分。通过检查与加分来促使学生的预习。

课堂检查方式:运用-比赛-加分。在进行单词教学, 用词造句时, 对能应用本课句型的学生给予加分。在进行新课导入时, 让学生听音模仿语言或根据录音判断正误。模仿正确的给予加2分, 判断正误回答正确的给予加1分。在讲解新课时, 先让学生对新课中的已学重要知识点互相问答, 新知识点也由学生提出并自行解说, 只要问答或解说正确的, 都给予加分。

二、重视值日生报告工作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可创设的交际环境是比较多的。其中比较行之有效的一种就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的值日生报告。多年的实践证明, 短短5分钟的值日报告,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它具有多种作用。

(一) 值日生报告是一个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

每次上课前要做报告的同学都会认真地把所有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写出自己要做的报告。学生做准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巩固知识的过程。每次上课我都要求学生确定一个主题后, 把他们学过的都尽可能地写进去。这样, 他们在做报告的时候, 我就可以轻松地看出该学生对前阶段知识的理解、运用情况。

(二) 值日生报告是一个拓展学生视野的窗口。

通过这种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 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 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 学而忘我, 乐此不疲。

(三) 值日生报告是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有些单词和句子很简单, 但是要一张口就说出来却不容易;有的同学害羞, 虽然知道说英语不是丑事, 却偏偏不肯说;有些同学英语书面成绩好, 却说不出几句流利的英语。学生值日报告, 先从英语科代表、英语小组长做起。起个带头作用, 然后按组轮流值日, 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由于值日生报告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我平时坚持值日生报告, 并采用以下形式。

1. 定向型:

根据课程要求和实际需要, 练习刚学过的对话, 或要求学生把刚学的课文中的语言知识自编对话进行表演, 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此外, 要求学生多练大纲规定的日常交际用语。

2. 思想教育型:

有“怎样学英语”、“英语的重要性”“我的祖国”、“介绍伟人”等, 在练习学英语的同时, 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3. 知识能力型:

有句型练习, 常用交际用语。如:谈天气、打电话、看医生、问路、购物等。

4. 兴趣爱好型:

有英语歌曲、猜谜语、朗诵小诗、讲故事等。

三、重视学生作业的有效性

相信我们很多农村老师都为学生的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有严重抄袭现象等烦恼过或正在烦恼中。确实, 我们的学生做课外作业的兴趣不高, 作业质量可信度不高, 作业的效果不令人满意。如何让学生有效地作业,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 作业布置注重层次性

教师要坚持差异理论,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情况, 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要。让学生“跳一跳, 摘果子”, 让他们有创造性的自由发挥, 让学得好的学生继续保持学习的劲头, 而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树立自信。我在布置作业时从不采取拿来主义, 而总是将多种作业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处理, 然后在布置时把作业分成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作业, 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而设置的, 人人必做。这类作业, 是基本知识的简单应用, 是巩固知识所必需的, 学生做这些作业也不会感到多大困难, 要求全班同学都必须独立完成。如在每节课结束前五分钟设置的当堂练。这种作业一般为答案唯一的机械性练习。

第二个层次的作业, 对学生要求较高, 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要求也比较高, 要求大多数能做。这种作业我着重注意尽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 如造句、作文、改写、多样性补全翻译, 还有绘画及其说明等。这种作业我一般在布置作业前先给予必要的指导, 以便让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完成。

第三个层次的作业, 是专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作业。其难度大, 比如鼓励学生课外看英语读物、把阅读文章改写成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练习等。

(二) 作业批改注重育人性

英语作业和语文作业一样, 训练语言和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批改作业时, 我尽量摒弃固定的模式, 避免简单的勾叉加上一个随意的分数的做法, 而是认真批阅, 巧用批语。我一般采用多种记号、多种表扬方式、多种鼓励辞令。如:波浪线表示好句子, 双波浪线表示有创意。我还从因特网上下载了99种鼓励语供口头、笔头表扬之用。如:Super!TERRIFIC!You’re improving.Congratulations!I’m proud of the way you work today.You’re doing that much better today.通过采用这些富有育人意义的、与学生平等交流的作业评价的办法, 学生作业的态度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用教师每天强调作业的质量, 都自觉地养成了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让我们都从每一件小事情做起, 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入手, 加强对农村学生的英语教学有效管理,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摘要:本文结合英语教学实践, 从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入手, 介绍了农村英语教学管理中各环节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起步比较晚, 条件相对比较差, 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 要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让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必须加强有效的英语教学环节管理, 重视学生的英语课前预习、值日生的英语报告、学生作业的有效性三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环节,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2]高慎英, 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3]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4]Weber, E.《有效的学生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初中英语教学管理策略 篇2

(一)班级管理民主化缺失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许多班主任不得不注重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强调“师道尊严”的重要性,强调班主任思想的执行力和权威性,强调学生对班级班规的绝对服从。班主任成为班级制度建设的制定者,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和原则对班级进行管理,学生在班级中只有服从的地位。这种管理模式没有体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完全忽视学生集体和个体作为主体的发展需要,忽视了班级管理对学生发展的内在价值,也忽视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班级管理评价标准异化

在班级管理中,学校虽然切实贯彻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对《规定》的学习中也明确了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但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却偏离了方向。学校教育在应试考试强压下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升学率的硬性规定下,使学校对班级的管理不得不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分数,为了一切高分的学生”为指导加强对学校班级的管理,片面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在强调分数的重要前提下,学校的常规管理也以分数为中心对班级进行考核。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狠抓学生的学习成绩,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尺度,来衡量学生发展的优劣,评价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三)班级管理教育合力缺失

在班级管理中,要实现有效的教育合力,需要教师、家长、社会三方面努力。当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教育欠缺,这无疑给学校带来一定的管理压力。调查发现,许多学校没有做好家长培训工作,不注重家校联系,没有保证在教育学生方面家庭、学校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很少和家长联系沟通,利用电话联系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情况;很少利用家访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同时,大多数班主任很少与任课教师沟通协调,忽略了社区力量在班级管理中的辅助作用,往往孤立的看待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从而忽视社会对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许多农村初中的班主任只有当班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比如学生在校外的盗窃、、损毁他人财物等不良行为影响到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时,才会进行调节。

(四)班主任班级管理理论素养不足

目前,大多数农村初中班主任都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经验,班主任除了教学和管理学生很少有时间去从事教育教学科研,也很少研读有关班级管理的著作或杂志。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完全凭借经验,凭自我的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很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班级管理规律,采用合理的方法管理班集体,致使班级管理效率低下,造成师生关系紧张,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农村初中班级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

班主任专业发展是提高班级管理实效性的基石。班主任专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水平,在农村初中班主任专业发展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班主任教研工作室。在教研工作室中由老教师带头引导全校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方面的研究,组织各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总结,提高学校的整体班级管理能力。第二,建立教师发展学校机制,与名校的教师一起研讨班主任工作,让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场所。第三,加强高师院校《班级管理》课程的教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要提高农村初中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关键是高师院校加强《班级管理》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育见习和实习的班级管理内容。

(二)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观

农村初中班级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在于班主任教育理念的落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没有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观。初中生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期,班级管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时应以生为本、注重全面和兼顾。把学生看作班级的真正主人,坚持班级中的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动力、以学生为目的。这样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得到确认和尊重,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构建有效的班级管理合力

浅析初中教学管理的完善策略 篇3

摘 要:初中教学的管理工作是一件很琐碎和复杂的事情,这是因为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生活中变化最大的阶段,即:学习内容和生理、心理的快速发育阶段。因此,在这一特殊时期的教学管理就需要更加的全面和多元化,不能只单一的重视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身体和思想、心态的变化以及培养的工作。这样就要求学校、老师的教学具有更加科学和多元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初中学生;教学管理;完善策略

在现代的初中教学过程中,校方的老师的责任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简单,只要保障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足够了,而是还要负责帮助初中学生解决在生活以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除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心态,对于学生的社交、沟通能力和行为方式,以及思想文化、价值观也要同样关注。现代初中教学的管理,不再是一味的禁止,而应是以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中心,引导、帮助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一、初中教學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学生相比于小学学生,虽然心智上更加的成熟,但玩乐之心仍然较重,所以以往的初中教学管理,只是单方面的在定规矩,限制学生的行为,即:影响课堂纪律、学习环境、学校风气的行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初中学生的生活、思想都发生了改变,一味的禁止和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对初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大致可分为三种,即:积极、被动和消极。并且这三种心理状态有时会发生转换,初中学生可因为老师、家长等的激励或严格要求,会从被动、积极的学习心理转为积极的学习态度,但也会因为之后的错误管理方式而导致学生逐渐厌学,而这种情况可能会反复的出现,知道最后学生从厌学情绪延伸至弃学心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为管理理念的偏差。很多初中学校和老师的教学管理,核心观念为升学率,所以就导致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忽略了其他学习成绩较落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心理。而因为学生性格、智力、以往的受教育情况和成长环境的差别,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拥有良好的学习成绩,而学习的态度却是初中所有学生未来的根本需求之一。

二、初中教学管理中学生心理管理的重要性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以前看似没有科学依据的俗语,在现代已经被证实其真实性。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做了一项研究,以当地1000名儿童为对象进行走访,然后分别把这些儿童的性格归纳为自信型、适应型、沉默型和自我约束型。等到他们到达26岁时,卡斯比教授再次对他们进行了面谈,并走访了他们的朋友和亲人,结果表明这些儿童时期的性格竟然准确预言了他们26岁时的言行,之后卡斯比教授在2005年发表了演讲,这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虽然初中学生不再是儿童,但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管理,不应只单一的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还有学习的过程,学习时的情绪、心理变化等。因此,现代初中教学管理的核心应是保障学生知识、智力与心理、思想可以共同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策略

1.老师以及家长的配合管理

以往的初中教学管理,校方和老师常常一味的使用禁止和处罚式的管理模式,请家长是老师常用的处罚方式。学生的父母,原本应是带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而每一个学生又都在期望有一个温柔的老师,但校方或老师频繁的联合家去批评和处罚学生,一方面让学生对原本应是尊敬、喜爱的长辈,产生了惧怕的心理,这种心理很容易演变为厌恶情绪,这也是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初中教学管理策略,应更加注重探求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大多数老师面对不喜欢学习的学生时,都没有去和学生有一个平等的交流,去分析学生不喜欢学习的根本原因,而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老师才可以和家长相互配合,去共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初中教学管理中,应淡化竞争、攀比的教学目的。包括:学校之间、老师之间和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很多初中学生,就是在这种竞争和攀比管理模式中,被逐渐消磨掉自己的积极学习态度。虽然竞争意识可以让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现代初中教学管理策略之一应为多元化的性质。

2.为人师表、平等对待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在行为和思想上,很大程度直接受到老师的影响,即:人们儿时的模仿性质。想要让教学管理有效的落实和得到理想的结果,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管理者自身是否做到了管理本身的要求。为人师表,则是指老师或校方的管理者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与学生是平等的,在要求学生之间团结友爱,平等交流的同时,校方和老师也不能根据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的差异和家庭背景的差异,在出现问题时而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并且老师应懂得维护自身的形象,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老师,因为长时间面对各种学生的各种问题,积累的负面情绪会在某一刻爆发,并且不能及时的短时间的进行自我控制,这种负面情绪的散播,直接影响了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对老师的印象,同时也就影响了教学管理的效果。

四、结语

教学管理,顾名思义,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成长过程中其他方面的需求,包括:心理、思想上的需求,个性发展的需求等。现代初中管理,绝不是统一性的洗脑工作,而是以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薛昌峰.优化初中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时代教育.2015年08期:219.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管理策略 篇4

音乐教学是以人文内涵为依托, 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贯穿审美情趣和能力培养, 培育学生人格健康成长的美育、德育的教学。用通俗的话概括音乐教学的宗旨, 即:奉献于学生, 让人生享受音乐, 用音乐美化人生!但初中生基于身心发展和生活阅历的局限性, 其生活情趣、审美眼光和价值观等都还不稳定不成熟, 彼此间差异性也很大。所以, 对于初中生而言, 有部分学生很喜欢上音乐课, 但也有部分学生 (尤以男生居多) 很厌恶音乐课。还有部分学生呢, 说不上喜不喜欢, 得视老师上课效果而定。退一步讲, 哪怕是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有不规范的言行或不听讲课的表现, 班主任的处理态度和责罚力度通常也没有中考科目那么严厉, 这在主观上, 也使得学生觉得“有机可乘”。因此, 奋战在音乐教学第一线的笔者, 深深感受到:初中生的音乐教学, 可谓“七分管三分教”, 教学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管理是否有效, 无论是新课伊始的组织教学环节, 还是新课授课过程以及教学反馈和课外拓展系列,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历练中, 可谓经历了“步步惊心”到“环环双赢”的转变, 也从中探索和积淀了宝贵的课堂管理经验及策略。

一、规范管理从“头”开始

为了不干扰隔壁教室学生的安静学习, 音乐教学通常要求学生到本班以外相对独立的音乐教室进行。这时的学生, 跑出本班教室, 犹如冲出笼子的小鸟般欢愉。过度的兴奋和自由感常令部分学生在音乐课上都安静不下来, 时间一长, 学生们“走神、讲话、插嘴甚至和老师唱双簧”都有愈演愈烈之势, 所以很多年轻的音乐教师常叹息:“课难上啊!一直听到讲话声, 但又找不准谁在讲……”俗话说:良好的开端, 成功的一半。笔者认为, 规范课堂管理, 要从“头”抓起, 即从第一堂音乐课的第一分钟乃至教师的第一个眼神、第一句话开始。“观念决定行为”。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音乐教室也像班级大本营教室一样神圣而严肃, 甚至是各兄弟班级比拼彼此班风班貌的大舞台。所以,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节音乐课更确切地说是一节“音乐课堂管理课”和“上规矩的课”。当学生们零零落落集中到音乐教室门口,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在音乐教室的外过道中有序排队, 安静等候, 两分钟预备铃时间更是教师目测学生队伍是否“静、齐”以及能否有资格进入教室上课的“预备时间”。教师通过个别点名表扬或批评、通过与兄弟班比较集结速度和质量等,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敬业负责和管理能力, 从而为“敬其师而从其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初中生自尊心和表现欲都很强, 对很多事物都有好奇心, 教师紧扣这些特点, 展开与学生的“第一次课堂交流与互动”。

教师通过调查学生对音乐的期望及喜好程度、对音乐分类的了解、对当下音乐作品及音乐人的熟悉程度等, 摸清该班对于音乐学习的“班底”、“班情”后, 教师可通过才艺表演、音乐竞听 (猜) 等环节, 给学生充分展示才艺和趣味竞赛的机会, 这既是教师引导学生“玩中学、学中玩”的策略, 也是激发兴趣、增强自信的一环。教师再通过设置一些“包袱”和“悬念”, 对以后的教学内容作大概的介绍,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本课的“期待感”。下课前最后几分钟, 教师有必要汇总强调以后上课的集队和入座要求等常规操作细节, 并多强调在本节课本班学生表现的可圈可点之处, 告诉大家:音乐老师相信, 每个班方方面面都在比学赶超, 那么音乐课堂就是表彰先进集体、发掘亮点的大舞台, 请大家好好把握!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证实, 音乐教师智慧和艺术的课堂管理, 从第一节新课开始, 从“头”抓起, 是事半功倍的明智之举。

二、课堂管理要以人为本

无论是音乐的课堂教学还是课堂管理, 都是初中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其中, “以人为本”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又是教师课堂管理的指导原则。音乐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实施管理策略, “不唯上, 不唯纲, 只唯人”, 即有了“人性化”的课堂管理, 教师才可能展现出宽严有度、奖惩适度、方法灵活、行之有效的管理常态和成效。“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首先包含教师人性化的教学内容安排。

学生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 对音乐学习的状态与成效是有明显差异的。比如, 上午第二节音乐课的教学效果比起饥肠辘辘的第四节课或下午昏昏欲睡的第一节课明显好得多。那么, 教师不妨把同一教学内容的容量、难易度、掌握要求等作适当调整, 让“胃口好的吃多吃精细, 胃口一般的吃饱吃好”, 不要作一刀切的要求。又如, 期中考试复习期间学生总体疲惫, 教师不妨围绕教学进度, 选取相关的影视歌曲、视频欣赏资料, 给学生以舒缓和调整, 这种“顺应民心”的安排, 自然大大降低教师课堂管理的难度, “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也包含教师人性化的情绪管理。初中生处在人生的“疾风骤雨”期, 内在心理及外在情绪的波动往往很大, 这种波动常常会引发师生之间的课堂冲突, 这既影响课堂氛围又破坏教学效果。

所以, 作为教育专业工作者, 音乐教师在课前、课中及课后都要善于观察、预计和捕捉学生的情绪波动, 在“体察民情”的前提下, 教师本着“宜疏忌堵”的原则, 以友善真诚的态度、智慧幽默的语言, 再巧妙地来一点诙谐欢愉的音乐节奏, 把学生原本很浮躁激动的情绪缓缓安抚平息下来, 这就是教师有效的情绪管理。在这个过程中, 或许教师已受到学生冲动后的语言攻击和其他行为挑衅, 但教师体现出的大度、智慧与爱心, 最终必将征服学生的身心, 也为教师后面长期的有效课堂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管理需与时俱进

有许多新上岗的音乐教师, 都期待这样的教学场景:教师按教材内容一章章地教学, 学生们安静地坐着, 老师领着弹唱一句, 说“唱”, 然后学生齐刷刷地跟着唱……。如此一板一眼的教学过程, 必然是“看着令师舒心, 教着令师省心”。其实, 这种看似有序的课堂管理却难掩其刻板守旧、以师为主、扼杀学生天性的弊端, 和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更是背道而驰。音乐教师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使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善于在躁动不安的课堂氛围中抓住教育契机。很多时候, 过于安静的课堂, 未必是学生在静思冥想, 而七嘴八舌的杂乱之下, 也许是思维火花的激烈碰撞, 所以教师不宜过度倾向于安静有序的管理模式, 而是要应势利导、敏锐地察觉在学生的“不安分”外表之下, 其原因和主题何在?也许, 各显神通的学生们会领着老师在无意间达到“殊途同归”的教学效果呢!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魅力所在啊!

音乐课堂管理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种学问, 它和音乐课堂教学之间可以比作水和船的关系,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笔者相信, 对于每一个敬业爱岗的音乐教师而言, 只要孜孜不倦地在课堂管理的这片沃土上耕耘播种, 开拓创新, 那么, 我们必将迎来音乐教学和素质教育的“满园春色”!

参考文献

农村初中教育管理实施策略论文 篇5

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对农村初中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教学设施落后、生源压力以及教育质量滑坡等问题,这些不容忽视的教育短板,为农村初中教育管理提出了新挑战。而应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思维,建章立制,构建起农村新型初中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在农村初中教育管理实施工作中,要正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不忽视、不逃避,积极分析并研究对策,这样才能使农村初中教育管理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农村初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师资力不足

教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但是在农村初中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教师流失现象。教师的定向流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同时也影响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在教师队伍的补充扩展中,新力量出现断层现象。对于农村支教教师而言,又存在着专业素质欠缺、专业不配套情况。不但人员数量难以保证,而且教学专业性也难以保证。

2.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

在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激励政策不能全面实施,很多学校在奖励机制的制定上,往往侧重于精神鼓励,难以与绩效工资相挂钩。缺乏实质性的激励制度,造成了教师在工作中的消极倦怠情绪。而由于教育经费问题,也使不少具有激励制度的农村初中学校在执行中有所折扣。从现实情况来看,激励制度的不到位,已经造成了农村初中教育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3.缺乏制度管理的完善性

不少农村初中在教育管理中,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在约束性与激励性之间难以达成平衡,尤其是在教师素质的考核中,一般对绩效考核较为重视,但是对于过程考核却有所忽视,二者难以做到有机结合。在教师晋级制度中,缺乏明确的评价指标和参照基础,在成绩考评中难以实施民主评议。在制度实施中,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难以从教师切身角度出发,维护其群体利益。在管理中,重行动而轻理念,上述问题的`根源,均源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二、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对策

1.强化教育师资建设

强化师资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优化教师的队伍结构。首先,应该对人事制度进行深化改革,同时也在行政管理方面加强力度。农村教师一部分来源于支教配给,在人才的短期交流利用上,要进一步凸显人才效应,使教师队伍的血液更为鲜活。其次,在教育管理中,还要强化领导层建设,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以真正提升,并体现管理制度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要不定期开展,调整教师的专业教学结构,不但在教学效率上做出要求,并且要积极构建学习型教职团队。在教学质量上要进行有序监督,并进行规范化的教学成果验收。同时,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式发展,以适应不同的教学人才需求。对于人才编制要做到科学、平衡定编,使教师资源得以优化,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工作环境,使教师能够安于本职工作,敬业乐业。

在农村初中教学管理中,要对管理过程提起重视,不能一味地强调管理结果。在管理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拖延或者转嫁责任,以此来提升整体管理的实际效率。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健全相配套的教学体系,并对其进行有效监控,遇到问题要拿出书面方案,并对监督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教师与学校之间要建立垂直绩效管理体系,以此保障师资力量的不断强化和优化。

2.建立有效激励制度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但与自身职业操守有关,而且与学校相关的激励制度也有密切关系。教学质量的高低,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机制为前提,完善的激励制度应当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工资福利、职称评定以及先进等级相挂钩,这些都是激励制度的组成部分。在同类班级成绩平衡的前提下,对于分班、学生流转等环节进行公平配置,然后开展同类学科和同类班级的横向评价,利用竞赛、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能力进行测验,同时这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测试。此外,班级管理是学校整理管理的基础,所以抓好班级管理对综合系统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强调纪律性管理的同时,还要将初中德育教育列为重点,在安全、卫生、纪律的评价机制上,同时对教学中的综合能力进行考评,并以此作为制定激励政策的基础。教育内涵的丰富,能够与学校的激励制度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共生资源,有利于农村初中教育管理的进一步实施。

在采用激励制度的同时,不但要重视精神激励,同时也要重视其物质激励。虽然不少农村初中面临经费紧张的困难,但是,通过学校优化管理步骤的实施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才能得到数额更多的教育经费,这样的良性循环,可以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学校的凝聚力也将大幅度提升。激励政策的实施,能够使“教、学一体化”管理顺利实施。

3.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教师的教学计划、业绩考评、教案评价、教研细则、素质教育整体评价等,这些都应当建立相配套的监督评价机构。首先,作为农村初中学校的管理者,要以当地的教学实际为基础,掌握教学细节的关联性,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方案以及评价指标,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分析,找出其问题关键及解决策略,以利于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在重视教学管理的同时,也应将终端管理纳入重点范围,不能对终端环节有所忽视,因为学校的终端管理是对全程管理的总结和提炼。其次,还要加强对教师整体队伍的完善和管理,注重教师年龄结构差异,不但在教学中力行“因材施教”,还应当在用人环节掌握“因人而异”。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要搭配利用,使人才的互补性得以充分体现。

在农村初中的教育管理中,要协调好教学、管理、学生三方之间关系。要制定出明确的管理目标,并对各级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归纳、整理,使之成为更具参考价值的流动信息。管理目标的确立,要始终以教学管理为核心,并对执行成果进行分类、考评,并对整体管理系统起到优化作用。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初中的教学水平,使教学体系更为科学规范,同时,也能够形成有机教育管理体系,使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之间构成开放性的良性循环模式。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在实施农村初中教育管理中,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这也是教育管理中具有开拓意义的研究主题。在不断接受崭教育新管理理念的同时,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有当地特色的管理模式,从而构建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空间,教育管理的实施,能够为农村人才培养提供积极助力,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及社会意义。

初中英语教学管理策略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管理 措施

正视初中英语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缺乏的事实,从多方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师课堂管理技能已经迫在眉睫,从当前的现状出发,本文建议从三方面着手预防职前初中英语教师缺乏管理技能,提升职后教师能管理技能。

一、树立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课堂管理理念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心理和行为进行组织控制,从而有利于学习,有利于规范,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现代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的正确的课堂教学管理观点:

(一)要有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是进行完整的人的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是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其主体性(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从而学生的潜能才会得到充分发挥。

(三)要有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现代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不仅是受教育者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一种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社会化实践过程,是师生之间多向、多形式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学生尊敬教师,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管理与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共同享受成功喜悦、实现教学相长的活动。

二、健全初中英语课堂保障措施

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提升需要政府推行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来保障,措施的建立不仅关系到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培养,更关系到教师课堂管理技能培养的长效机制问题。

(一)细化政策法规

建议国家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有关教师准入的法规,将教师课堂管理技能明确列为教师职业准入关卡,对老师课堂管理技能应达到的水平、实践的管理能力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通过法规的限制,使师范院校将课堂管理的理论学习和行为训练纳入课程体系之中,非师范类学生在获取教师资格证书时通过课堂管理课程的培训和考核,通过实习课程加强职前老师的课堂管理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走上教师岗位时不仅能够较熟练地进行教学活动,而且能够对课堂管理问题形成较系统的认识,并具备初步的课堂管理能力。

(二)保证经费落实

面对数目庞大的教师队伍,各地的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培训内容陈旧,方式简单,因而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师继续教育基地来满足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培训,这就需要政府财政经费上的保证。目前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教师技能培养的一个瓶颈因素,因此,对教育经费,尤其是继续教育经费建议各级政府要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并要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长,教育的教育培训要确保用于教师的知识技能培训,不得挤占挪用。

三、拓宽初中英语课堂提升渠道

(一)加强职前教师课堂管理技能培训

初中英语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师范教育,在师范院校将课堂管理的理论学习和行为训练纳入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之中,使师范生在未任职之前,不仅能够较熟练地进行教学活动,而且能够对课堂管理问题形成较系统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课堂管理能力。对于其他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从事教师职业的公民,可将课堂管理理论与实践列为教师资格认证的考核重要指标之一,加强对职前教师管理技能的培训。

(二)强化职后初中英语教师课堂管理技能培训

1.开展校本培训

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现状,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及时检查和反馈培训情况,做好阶段性总结。校本培训的方式可以采用理论学习法,组织教师学习课堂管理技能的相关理论知识;师徒结队法,请有课堂教学经验的教师在实践中指导年轻教师;学习观摩法,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对老师使用的课堂管理技能进行总结评价,通过讨论切磋明确课堂管理技能的范畴,指导自己的课堂实践。

2.开展技能竞赛

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竞赛可以依托教师语文课堂教学竞赛,在教学竞赛评价内容中增加教师课堂管理技能一栏,同时将竞赛课制作成课堂实录,供教师开展观摩、研讨等活动使用。通过竞赛活动,选拔出具有高超课堂管理技能的教师,并起到广泛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挖掘课堂管理的网络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广大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充沛的教师课堂管理技能资源。一方面在网上建立教师课堂管理文库,引进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管理的书籍和论文:另一方面,优化和集中全国最优秀的语文课堂教学影像资料,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特别是边远地区学校和一些办学条件比较差的学校教师提供观摩他人课堂管理技能的机会,进而改进和提高自身的课堂管理技能。

(四)教师自身加强课堂管理理论的学习

教师提升课堂管理技能需要集各方力量,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师要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及时关注国内外有关课堂管理的新动态,以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将实际工作与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在教学反思中要关注自己的课堂管理技能的动态变化,敢于将自己好的管理技能总结成书面文字与同行分享。

【参考文献】

[1]杜萍. 论中小学课堂管理中教师的专业性[J]. 江苏:淮阴师范学校学,2012(2):263-267.

初中英语教学管理策略 篇7

备课是教师最基本的教研工作, 备课能力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业务能力。但是,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在新课程全面推出后的今天, 教师的这个能力遭遇到了时代的挑战, 如何备课变成了一个新的研究命题。从某种角度看, 教师为教学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备课”, 教师围绕教学进行知识积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技能、培养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等, 都是很重要的“备课”。教师在上课前应尽可能地做好充分的准备,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 这样在时间的支配和知识上的引导, 我们都能尽在掌握中。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重视启发学生思维, 我经常让学生做到“三动”即多动脑、动口、动笔, 拿着笔上课, 改掉部分学生把手放在口袋里上课的不良习惯。

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步骤得以实施, 是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优异的成绩呢?答案是显然的。因为上述因素仅仅是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外因。学生自己, 才是学习的主人, 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作为教师, 还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真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那么, 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做好课堂的柔和性是提高课堂管理的途径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思想共鸣、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由教师和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所形成的课堂气氛, 是课堂教与学活动的心理背景, 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成功课堂管理的关键因素, 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中, 才会有安全感和积极的自我观, 才会愿意接受指导和自我控制。学生总有“向师性”,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教师, 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营造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 通过师生角色反串, 即让学生当老师, 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老师的神圣感, 同时也体会到老师课堂管理的艰难。当学生从讲台上回到自己座位以后, 他就会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 并有意识无意识地劝导同伴一起来维护课堂纪律。从这种意义上说, 和谐良性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不仅是实施低耗高效的课堂管理的必要背景条件, 而且本身就是最有力的管理。

三、做好有效的教学措施是提高课堂管理效率的最优化

“好的开始, 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新课的导入, 都应当像磁石一样, 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或讲述科学趣闻、名人佚事, 或介绍学科的最新发展、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 或是就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背景, 提出值得探讨, 富有趣味的问题等。目的是使学生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 把学习活动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 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到课堂上来, 然后适时地抓住时机进行教学活动。例如, 我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 通常会介绍一些数学趣闻以及数学史上的经典问题。当我问道:“同学们知道陈景润么?”全班都知道他是位著名的数学家;再问:“那么, 他有什么成就呢?”这时, 有的说他证明了“1+1=2”, 有的说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接下来, 又问“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1+1=2又是什么?”知道的同学越来越少了, 而不知道的同学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 迫切地期待着老师的答案。当老师详细介绍完哥德巴赫猜想和陈景润的工作进展, 最后指出“陈景润的结果仍然还是剩下最后的一步, 未能圆满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而这个最后的工作, 就等待着在座的各位去完成了。”看到学生们若有所思和跃跃欲试的样子, 我知道, 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和兴趣又大大提高了!

四、做到适时激励是提高课堂管理的手段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许多老师都认识到了奖励比惩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老师往往又会将批评挂在嘴上, 将惩罚用在手脚上, 或者想用奖励的方式却不知道如何使用。本人认为, 奖励手段可以多样性, 如评选“课堂之星”, 可以细分为“课堂思考星”、“课堂练习星”、“课堂问答星”和“课堂守纪星”, 每个星期每颗星各评一次, 一个月小结并给予奖励。通过“课堂之星”评比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将课堂刚性管理无声无息地淡化掉,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管理策略 篇8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新课程要求学校教育重心转变到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上,在教育中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功能。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着重教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教科书的知识与学生实际的生活、现代的发展联系起来,尽可能的使知识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授课模式,变学生被动式的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引入更加有效和公平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课程理念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提出的要求

(一)课堂教学评价目的的转变。

新课标中明确表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目的不仅要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更需要通过评价来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改善,使其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中明确表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情况,采用最适当的方式鼓励学生合作,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主导过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掌控着整个课堂的教学管理,往往规则过多,约束过多,教师借助于权威来维持课堂秩序。这种方式非常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师生关系疏远。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比较疏远,部分学生被动的应付教师的教学,上课时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比较差。有的学生是畏惧教师的权威,上课提心吊胆。这些情况都不易于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往往重结果轻过程,也就是说,只看学生的成绩高低,只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能力、思想、技能、素质等领域。这违背了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

面对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急需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方法与对策解决问题,改善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达到新课程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要求。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浅显的方法策略。

(一)强化新课程理念的宣传教育。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语文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教育方式。语文教师要建立教学民主化的观念。这要求语文教师真正具备民主、平等的观念,把每一个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个体,不能对某些学生就偏爱一些,对某些学生就多加歧视,要不偏不倚,对每位学生都要真诚的帮助。同时,也要对学生多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宣传,让学生多了解关于新课程理念方面的内容,鼓励学生多主动参与相应的教学管理。对于学生的家长,也要向他们宣传新课程的理念,使家长理解新课程理念,支持新课程理念的实施。

(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对于语文新课程的评价制度,一定要完善好、落实好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首先,要营造出一种好的评价氛围,实现评价的方法、内容等的多样化。学校要注重培养教师不断进取的精神意识,鼓励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发展与完善,提升改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其次,在实施多元化评价方面,既要有定量评价也要有定性评价,既要听取专业评核小组的评价也要注重学生代表的评价,不能只考虑终结评价,也要做到有过程的评价,并且要坚持有量化考核。评价一定要公平、公正、客观,不能只注意到教师所做的那些易被观察到的劳动,也要把教师所做的那些不易被观察到的隐性劳动纳入评价之中。

(三)改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方法。

要解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那么便要对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改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与组织管理者,一个活跃且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较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做好精心准备,教学时主动创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激励的手段,对于学生,教师应该尽可能的以鼓励、激励为主,尽量少的采用惩罚的手段,通过精神与情感的激励,帮助学生建立信心,让学生积极的主动学习。对于课堂问题行为,教师需要慎重的对待,如若处理不恰当,则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行为,甚至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的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做好预防工作,使问题行为不易于出现或者在处于萌芽阶段时便予以解决。

(四)教师提升素质。

初中班级管理策略初探 篇9

1.1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表现

初中生正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人格转变的阶段, 总体上具有复杂、矛盾、波动性大、逆反心理强烈的性格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

学生进入初中, 首先要适应陌生的环境, 课程和作业量增加, 学习方法改变, 人际关系总体趋于复杂。在适应的过程中, 一些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找不到正确学习方法的学生学习成绩开始下滑, 逐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在初三面临升学的情况下, 学习上两极分化的现象就更为严重, 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另一部分学生则感到升学无望, 完全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对将来的生活目标感到迷茫。

初中生的身心发育逐渐成熟, 独立的意识明显增强, 加之中学的管理比以往更加严格, 不少学生都产生了逆反心理, 道德行为的波动性也体现出来, 在这一时期, 学生品德的发展对其今后人格的形成, 具有重要的影响, 应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1.2 初中班级管理现状

由于目前很多学校的班级管理都存在着理论性差、随意性强的工作特点, 常常造成有的班级团结上进、纪律良好, 而有的班级整体成绩差、精神面貌不佳、纪律松散的现象。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2.1 片面追求课堂纪律和学习成绩

在升学率的影响下, 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成绩, 甚至认为班级管理仅限于对教学的管理, 成绩提高了, 管理工作就成功了。这种看法忽视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严重抑制了学生独立的、创造性的发展空间, 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1.2.2 班级管理的开放性缺失

初中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 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 开拓学生的视野, 并引导他们拓宽交际圈子, 锻炼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然而中学班级长期采取封闭的管理模式, 不重视本班级与其他班级、其他学校之间的交往, 更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与社会、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1.2.3 管理手段陈旧单一

一些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过分强调自身的权威, 没有从教育学、心理学中寻找科学合理的方法, 而单纯靠“高压”的管理手段使学生遵从自己的命令, 从长期角度看, 这恰恰造成了班级管理的效率低下。

2 初中班级管理的策略

2.1 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指导

2.1.1 投入情感

作为教师, 首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使命感, 将这种内在的感情在学生面前展示出来, 就会让学生感受到管理者自信、乐观、精力充沛的精神面貌, 在与教师的接触中深受感染和启发。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最主要的东西”。要成功管理一个班级, 就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在日常的管理中把自己的感情传递给学生, 与他们产生心灵的共鸣, 学生才能真正把教师视为自己推心置腹的朋友, 愿意服从教师的管理。另外, 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要注重细节, 并做到公正、无偏私, 不过度强调学生的成绩优劣而应一视同仁。

2.1.2 尊重学生

自尊心强、希望被人肯定, 是初中生显著的心理特点。初中教师应尊重其人格和尊严, 关注每个学生的人生发展, 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营造适合其学习发展的课堂环境和教育手段。要着意创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和生活氛围,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始终体会到尊严感, 诱发其学习的内在需求,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成绩。

2.1.3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初中是学生独立思考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 学生开始对教师的传统权威发出质疑甚至挑战。他们希望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同, 有强烈的参与班级管理的愿望, 对各种新生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为学生预留出参与班级事务的空间, 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决策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班级管理中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依靠学生, 形成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实施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增进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适应学生身心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要求。

2.2 初中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

2.2.1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划和目标

在管理规划中, 要预先设计阶段性的和总体的目标, 综合考虑班级的整体水平, 兼顾优等生与后进生, 有层次地实现学生学习、思想等各方面素质水平的提高。目标应详尽细致、贴近实际, 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补充修改。在规划中, 要明确班规纪律、提出口号, 注重班级特色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培养, 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自豪感。

2.2.2 以班级领导核心为基础, 完善班

级的自我管理

班级管理者及优选出的班干应组成的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但这并不是说其他学生没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和机会。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可运用以下手段, 调动全体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首先, 要增强班级管理的透明度。在班级公示栏中公示班委、班干的名单, 使学生在了解其他干部职务的同时, 也明确的自己的责任, 起到了督促班干部自我约束的作用。这也有利于科任教师掌握本班的基本情况, 对所有学生都能起到激励作用。

其次, 要力争给予每一位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例如采取班干部定期竞选, 择优上岗的办法。在竞选前夕, 将每一个岗位的职务、管理范围、职责要求公示给全班同学, 依照自愿报名的原则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任意凭借自己的喜好任免干部, 对选举结果给予充分的尊重。另外, 可将班内事务分项安排给未能竞选成功的学生, 做到班级里“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管”。尽量多的提供岗位给学生锻炼, 在日常事务的管理中培养和发现学生的优点, 在全班面前给予鼓励和表扬, 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激发他们自我管理、为人服务的动力。

2.2.3 组织丰富的课余活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班级内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 如百科知识竞赛、辩论赛、体育比赛等等, 这些活动有条件时可以和其他班级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联合举办。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知识面和人际关系, 使学生提高了表达能力, 强健了体魄, 逐渐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初中班级管理活动中,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通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班级环境来给学生创造学习气氛, 通过组织各项活动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生活状态, 并不断地探索实施学生自主性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使班级管理进一步科学化, 以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需要。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 团结、奋进、向上的班级氛围, 是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初中生的身心都处于急剧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在这一时期, 教师的管理如果缺乏理论的指导, 就会导致主观性的工作方式, 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 完善自身的管理水平, 结合初中学生的阶段性特点, 深入研究初中班级的管理策略对初中教师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生,班级管理,自主性

参考文献

[1]李义财.初中生学习心理问题与班级管理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6, 30.

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浅议 篇10

1.刁蛮任性型

这些学生在家时, 娇生惯养, 父母在外, 长辈都得听他们的话, 否则就怄气出走, 甚至以死相逼。他们总是唯我独尊, 一切以自己的兴趣、意愿为转移。他们的表现常常是不懂道理、不通情理、不尊重人、不守纪律, 这就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意志薄弱型

这些学生做起事来, 遇见困难就躲避, 碰到失败就消极气馁, 因为他们在家中, 长辈已为其准备好一切, 父母更是有求必应。再加上, 小学时, 学习方面的难题都有教师讲了又讲, 学生不用太多的思考, 他们就养成了既不需要动手, 也不需要动脑的习惯。而到了中学, 他们的生活、学习发生了巨大变化, 面对困难, 好多学生就选择了逃避, 选择混日子。

3.道德品质恶劣型

这些学生往往在课堂上不听讲, 提问时不发言, 讨论时不吭声, 平时小动作不断, 不知道相互尊重, 更不尊重他人, 有的甚至打架, 和老师发生冲突, 更有赌博等违法行为出现。

4.学习成绩低下型

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 学校教育资源差距的拉大, 很多家庭选择了比农村初中学校更好的城市初中。我们招收的学生大多是经过千挑万选剩下的学生, 这些学生接受能力差, 课堂上积极思考、讨论发言的少, 做小动作、讲空话的多。

此类学生人数的增多, 优秀学生的大量流失, 就对农村初中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迫切需要班主任拿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模式, 来提高班级的素质,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改变班级管理方式

随着城市化建设脚步的加快, 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 有些更是终年不回家, 子女寄养在祖父母或亲戚朋友家中, 家庭教育在中小学学生中几乎成了盲区, 这就造成了以上很多问题。因此, 教师应承担起这一任务。

(一) 教育学生具有是非辨别能力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很多学生缺少是非辨别能力, 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 常常固执己见、唯我独尊, 听不进去他人的意见, 一切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学习消极, 任何时候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此,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认真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学生守则》, 加强学生的纪律性。

(二) 我们应不时地教育学生认识什么是好的、有价值的;什么是坏的、无价值的

在班级里, 褒扬关心集体、为集体作贡献的人和事, 而批评那些有损集体利益的人和事。如果班级没有搞好, 常常是因为学生心中是非曲直不明确。有时, 我们对一些学生的小错误姑息迁就, 就给所有学生一种错觉:认为不守《中学生守则》, 就是酷, 就是潇洒, 这样, 班级的纪律差了, 学生的品德自然也差了, 班级的其他方面也就渐渐差了。

(三) 教育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火光;理想是人生的方向;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有了理想, 人生征途就不会停息;有了明确的目标, 人生就会更加辉煌!

现在的中学生, 多是独生子女, 家庭生活比较优裕, 加上父母对他们上学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目标, 这就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奋斗目标, 生活随意, 表现也越来越差。针对这种状况,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 就要给学生规定适合他们自己的奋斗目标, 并通过班队活动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 学会规划自己的未来。

二、搞好班组建设、提高班组效能

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因此, 在做好说理教育与理想教育的基础上, 必须搞好班组建设以提高班组效能。现在, 有的班级的班组几乎是瘫痪状态:班里秩序混乱, 没人管;班里出了什么事情, 也没有人向班主任老师通气, 班干部除了收发作业, 其他事情很少管, 班里有点名册, 却总是不点名, 有些同学迟到、旷课也无人过问;一上课, 有的学生就睡觉。这些, 都要求我们强化班组制度, 以此来加强管理。

首先, 建立班级领导集体和班级团组织。

对班级领导集体和班级团组织, 班主任老师应经常督促指导, 保证他们能切实负起责任。此外还可以施行班委流动制, 即每位同学轮流作班委, 从而使每位同学都能受到锻炼, 使人人都能尝到班干部工作的苦与乐, 使每个人都知道当干部不容易, 所以, 自己要遵守纪律, 尊重班干部, 尊敬师长。这样, 学生就好带多了。

其次, 搞好小组建设。

小组是学习、卫生、纪律等学校内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 小组人数可控制在十人左右, 要求选好负责任组长。各小组要展开各方面的评比、竞争, 这要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展开。小组成员需要相互探讨、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相互促进, 来提高小组在学习、卫生、纪律各方面共同进步。每一小组进步, 那么整个班集体也就提高了。

三、指导奋斗目标、细化上进步骤

对于班级中学习基础差的学生, 我们不能让他们放任自流, 而要多鼓励、勤督促, 耐心地帮助他们确立奋斗目标, 然后再细化为几个具体的步骤。这样使他们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 看到自己已取得的成绩, 以增强信心与勇气。大部分基础差的学生, 并不是不想赶上去, 只是因为他们跟前面的学生差距太大, 自己做了一个月的努力照样跟不上人家, 于是就彷徨气馁、失望泄气。要避免这种状况,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自己制定奋斗目标, 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这样就增强了信心。教师不失时机地表扬取得进步的同学, 让他们在前进道路上看到光明,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细化上进步骤, 就是要在奋斗目标的指导下, 分阶段地实施学生自己的奋斗目标。班上的后几名, 要使他们通过努力, 每周超过一、两名同学, 特别是在开班会时, 可以请这些同学来谈谈自己取得的进步, 同时, 也让同学们看到他们的进步, 这样效果就更好了。

四、奋斗目标与评价标准的多样化

人因为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学习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 我们就要因材施教, 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 以激励他们。

有的学生可能体育运动特别好, 有的可能善于绘画书法, 有的可能善于音乐舞蹈。我们对于这些同学应特别有耐心, 一有机会就让他们发挥特长为班级争光, 也为他们自己增强信心。这些同学的才华显现出来了, 自己赢得了尊重, 自尊心强了, 就能更加遵守纪律, 尊重老师和同学。

各种人才的造就与成长都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的, 就特别需要教师、班主任因材施教, 开发他们的专长, 使他们扬长避短, 发挥聪明才智。我们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用一样的眼光来看待具有不同能力的同学, 从而使他们发挥自身不同的才智, 而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五、联合任科教师和家长协同行动

班主任要经常同其他科任教师了解班级学生学习、纪律及品德状况。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教室日志》, 掌握学生的表现, 更要对班级同学的出勤情况、纪律卫生、进步状况及时掌握。同时, 班主任要多找学生谈心, 以及时掌握班级学生学习状况、思想情绪, 及时指导教育学生努力学习、遵守纪律,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班主任更要运用电访、家访等多种方式, 和学生家长或其监护人取得联系, 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传达学生在校情况, 只有家校合力, 才能对学生的教育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总之, 学生管理是一项既复杂又重要的工作, 更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耐心地搞好班级的领导班子建设, 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 提高班级管理效能, 经常激励学生实现自己的计划目标, 再因材施教,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一定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出一片蓝天。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深入, 农村初中学生人数急速下降, 学生的素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很多学生都是农村的留守儿童, 学生的教育管理欠缺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更多地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初中学校的教育管理主要是通过班主任的科学管理来实现的, 这样就对农村初中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班主任亟需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

初中英语教学管理策略 篇11

策略一:细致把握学情,摸准教情,是我们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坚持随机听课制度,尤其是教学管理的干部要深入一线,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及时了解教情和学情。通过听课时课堂观察、学生评教、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学习活动,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分管教学的行政领导,则要坚持“走动式”管理,深入年级组、备课组,走近教师研究活动中,了解和把准教情,了解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制约课堂教学效果不高的原因,通过引导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坚持赏识教育,相信学生一定能学好,坚持从后10名学生抓起,“抓两头促中间”,依据学情分析,通过优化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态度,不断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绩效。因此,科学把握教情和学情,有利于教学突出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策略二:规范管理课程计划,合理调控课时分配,引导各学科均衡推进

学校要确保奋斗目标的实现,关键在计划制定与过程落实,核心还是在管理。毕业班的教学要立足整体,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严格推进各门学科课程计划,不过分抢进度,一味追求速度,不重视效度。定期做好教研组、备课教学进度计划的检查和活动情况的反馈。要根据学校整体教学的需要,合理地安排学科课时,不挤不占,不抢不要,立足各自课堂45分钟要质量。学校应当明确,在课程方案的基本框架下,慎重分析学校学科发展的现状,从学生整体利益出发,进行课时的优化,科学地分配课时,立足于确保重点,兼顾薄弱学科,实行动态调整,重在分层推进过程中,加大薄弱学科的课时调控。面对中考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要注意结合学生学业水平实际,着眼夯实基础,那么,一定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拥护,同时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将被大大激发。

策略三:聚焦课堂教学设计各个环节,努力从源头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教师课堂不精心备课,就不会有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获得新的发展。教师要坚持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突破口,从教学设计理论的角度,严格、科学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重视课前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问题诊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强化新授课知识的反馈与矫正。如果科学地把握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减少无关低效、费时耗力诸多教学行为,那么一定可以建立一个民主高效的课堂。

策略四:加强质量过程监控和命题研究,规范作业环节,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切实加强各类计划管理,课表管理、各类考试管理等,以常规管理来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校内的“教学随机视导”和学科调研,抓好阶段性教学的“问题会诊”,做好及时调整和措施跟进。各学科备课组要有强烈的质量跟踪和调控意识,诊断性的测试卷尽可能独立编制,不直接或尽量少用现成试卷,保证评价试卷贴近学生,贴近学情。各种反馈性练习要做到及时批阅,科学分析,快速矫正。学校应加强教学过程质量的跟踪,认真抓好阶段性考试的质量分析会,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分析,质量分析分析到人,及时监控非正常的差异,备课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努力减少学业分化。教师应加强对中考命题研究和“中考说明”的研讨,研究近年来中考的题型、命题走向和考试要求的变化,减少复习的盲目性。教师还应提高学生作业布置和批阅质量,把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教师应认真设计或选编学生的作业、练习。注意视学生实际分层次布置作业,做好对学生的跟踪与分析,尽可能地缩小学生的分化面。

策略五:加强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努力让学生各门学科均衡发展

开展学科课外辅导和分层教学时,不仅关注学生的分类分层,“抓中间促两头”,更要加强备课组集体研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分层次确定教学内容,在传授知识时注意难度、深度的把握,分层设计反馈试卷,突出针对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低起点,严要求,密台阶,多反馈”的原则,切实做到面向全体,关注学科均衡,关注学科发展的整体性与均衡性,引导学生不偏科,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利于知识的获得和提高,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策略六:抓学风建设,强化学习品质,为学习提供持久的动力保证

对于毕业班学生的行为规范检查不是放松而是要更严格。严格的检查,使学生明确九年级一样要遵守一日常规。良好学风有利于创设一个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高。学生同时要加强学习意志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任务的阶段性和必要性,通过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指导,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反馈学生每阶段在校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纪律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对稳定学生学习情绪、促进良好思想品德养成、端正学习态度,从而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中。

研究分析初中班级的管理策略 篇12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在进入21世纪人类不断进步以来,教育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如今的教育热潮下,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显著的要求,家长、老师乃至社会都需要孩子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在初中期间,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在身体的不断成长过程中,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于这段时期的学生非常不好管理,这也就给初中班级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且,如今我国的中学教育教学人员年龄大都在40—50周岁,我们都知道管理的好坏受管理者方法和思维的影响,但是由于初中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过大,导致教师陈旧的观念跟不上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这就为初中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并且我国有些班主任比较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以成绩来划分学生等级。这些问题的出现,向社会反映出如今我国初中班级存在的管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二、我国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如今我国有些地区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升学和输送新生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教育教学的规律,过分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会忽略掉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迫使很多班主任在进行学生管理的时候很片面,不能真正深入班级中来,班级之间也没有评比,使得学生和教师都缺乏竞争力。这种情况下,使得一些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出现了松弛,甚至有些班主任不思进取,这样也就使得学生变得散漫,没有前进和学习的动力。并且一些班主任在进行教育工作时过于程序化,在班级中的地位也是绝对主导,所有事情都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使得班主任工作非常乏累,相对而言对学生的管理和关心也就少了,这也一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平等的,但大部分老师都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在对学习好的学生另眼相看的同时,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极尽挖苦、时常冷落。作为一名老师、班主任应该平等的、公正的对待所有学生。

三、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的行动研究

(一)制定初中班级管理的行动计划

实施班级管理是为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在以班级为管理目标的管理氛围下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首先是制定身心全面发展的方向性,这是为了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不做无用功;其次是难易适宜性,班级的目标是学生前进的动力,班级全体人员的进取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以在制定班级管理时一定要设立一个难度适宜的目标;然后是制定过程全员参与性,班级在制定管理规定时,要以学生的要求为主体,一切规则都需要学生赞成,当然也可以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完善制度的方案。

(二)初中班级管理行动计划的实施

制定班级管理的行动计划只是班级管理策略的开始,实施计划才是管理策略的重点工作。班主任不能忽视掉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计划或者策略制定的再怎么完美,如若不真正实施起来,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适当运用班干部的特长和能力,班主任要将权力交给班干部。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班级都应该拥有一个符合班级情况的管理制度,这会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职责,有利于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按照学生的能力及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尽量每个小组都存在能力不相同的学生。依据成绩将班级学生分为几大组,每个组制定一个近期学习目标,然后各个等级的学生在小组中帮助其他不同等级的小组成员,这样就可以高效地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发扬学生自己的长处,对自己的弱点进行完善,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借助社会的力量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

四、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的成效与反思

(一)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的成效

根据一定的调查显示,在进行上述计划后学生普遍都拥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且也在努力地为自己和班级的目标进行奋斗;班级的凝聚力也明显增强,推动了班级的整体进步与发展;同学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融洽,在实施了管理策略后,大家都能够相互包容,对待其他同学也少了许多的漠视和冷嘲热讽;班级变得温暖起来,在实施了计划之后,班主任对待犯错误的同学不再和以前一样一味进行批评,而是采取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班主任也不再是一手遮天,在制定制度时会听取班级同学的建议了,学生们看见老师后也不再害怕和躲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实施计划之后,班级干部有了危机意识,开始督促班级同学开展学习工作,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参加各项工作的热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和精神生活;班级管理得到了家长和任课老师的认同,管理计划的实施使得班级的学习能力和行动能力都更具有时效性,这得到了家长和任课老师的认同和肯定。

(二)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思考

在进行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尽人意的方面。例如:管理策略目前仍处于起始阶段,很多的考核标准还需要认真仔细的研究和分析,班级的管理策略也不完善,都在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家庭和学校的联系还是不够,家访有待深入,这是由于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比较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没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的生活或学习上的习惯,这对初中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存在很大影响。总而言之,初中班级的管理是一个非常漫长而且任务艰巨的教育活动,在班级管理策略的制定中,少不了不断地研究和分析,努力将不足弥补,为初中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纠正。

五、结语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长,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初中生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和主力,其个人能力的锻炼、知识的储备、心理的健康都是需要教育教学人员进行不断引导和时刻纠正的。我国乃至世界未来需要的人才都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这一要求是对教育界抛出了一大难题,我们都知道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是很难实行教育的,甚至于,如果教育不好,还会让初中生们产生厌学等消极心理,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可能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也会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发展。做好初中班级的管理,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更为优秀的人才,为中国实现强国梦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摘要: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最基本场所。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初中班级目标管理还不够理想,这一方面是由于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过于专行独断,班级的管理制度也不够规范,并且班级管理内容也不是很全面。另一方面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够全面和科学造成的。这些问题都将影响着初中整个班级的管理。本文将就“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初中班级的管理策略进行浅要的分析,希望可以达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成效

参考文献

[1]余晓峰.浅谈初中班级的管理[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9).

[2]欧阳文根.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以江西省新余市一中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吴银胜.加强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办法[J].新课程·中学,2014(5).

上一篇: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下一篇:英语口语教学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