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度管理

2024-09-21

工程制度管理(共13篇)

工程制度管理 篇1

工程管理制度

一、加强工程核算、落实工程项目部职责、提高工程利润率。

二、加强工程材料管理

1、工程苗木、材料购进由材料员在充分比较各地苗木、材料的价格、质量后、本着优质、优价的原则制度,材料员对其所购进苗木、材料负工程质量责任。

2、苗木、材料购进应有发票、有产地、有联系电话、无特殊情况不准使用白条。发票、产地、电话等联系方式一并交予财务备案,白条及收据应由总经理单独签字方可入账。

3、工地所进一切苗木、材料均应由工程部记录人员单独记录、工程完工后报公司会计审核入账。

三、加强对民工管理

1、公司所用民工分于各个工程项目部具体管理。民工一般情况下为计时工资与计量工资相结合,多劳多得。

2、工程部要做好民工上工情况记录,公司有关领导不定期对记工情况抽查,公司会计按工程部记工情况每月造册给民工发放工资。

四、加强工程施工机械管理

公司工程机械、车辆在工地施工,应由工地记录员记录好每日出工情况,以便对其补助及用油情况进行核实统计。

五、工程招待费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部在施工中因工作需要发生得招待费管理办法为:每次元以内由项目负责人决定,发生后报公司总经理签字报销:每次元至元以内,电话或口头向公司总监理请示后方可由项目负责人决定:元以上的业务招待由公司总经理或其委派人员出面参与安排,无特殊情况,不允许白条招待费报销。

六、工程奖罚制度

1、工程按时、按合同质量标准、按正常成活率完成,发放各种补贴。

2、工程优质、提前、高成活率完成,被评为优良工程,或获得到业主物资或荣誉奖励的,由公司总经理据实对有功人员进行元至元不等的奖励。

项目工程不能按合同要求完成,或造成施工事故,或受到业主处罚、批评者、对项目人员进行元至元不等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按公司规定进行纪律处分。

工程制度管理 篇2

农村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与其他农村基础设施相比具有本质和内涵上的不同, 与大中型水利工程相比也有其固有的基础性、公益性、系统性、垄断性、政策性、经营性、区域性等特性。

农村水利工程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这些工程点多、面广、量大, 遍布乡村每一个角落, 它们既是水利系统工程的坚实基础, 又与农村道路、供电、交通、农业等基础设施协同构成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目前, 绝大部分农村水利工程承担着农田灌溉、生活供水和水产养殖等兴利职能, 也承担着防洪抗旱、除涝降渍、治碱防病等除害减灾职能, 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但同时也兼有经营性。农村水利工程作用从表面上看, 都是比较单一的。但是从水文规律上讲, 地表水之间、地下水之间、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都是相互关联和互相作用的。因此, 按照水文规律和规划原则所设计兴建的这些工程, 在水事运作上也必然是相互关联的, 具有明显的系统性。

水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 虽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再生, 但是也需要上万年的时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不断加剧, 目前已由农村争水现象扩延至城市争水, 甚至国与国争水。这种矛盾出现以及发生的社会冲突,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水资源和水工程所有权产生垄断性。受水资源垄断性的影响, 加上地形、地域等因素的限制, 多数农村水利工程也具有天然垄断性。

2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

研究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政策, 不妨先以一般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参照作一比较和分析。与之相比, 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两项改革都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下进行, 有相似之处;二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我国开展较早, 已探索和总结出许多可借鉴的经验;三是改革的切入点都涉及“产权”归属问题。但两者在本质、内涵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又有所不同。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与一般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性质的不同, 导致两者所遇到的问题和改革的方法、手段、步骤都不一样。因此, 进行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 不能完全硬搬企业的做法, 应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认真分析农村水利工程自身所具有的特性, 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 应以水资源国家所有为基础、以水资源有偿使用为前提、以农民受益和工程可持续利用为目的, 稳妥开展, 逐步推进。做好这一工作, 首先, 要明晰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其次, 根据工程的不同类型组建相应的用水合作组织, 确定管理主体或法人主体, 切实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及维护;最后, 站在农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高效利用的战略高度, 对农村各种水源进行综合规划和合理配置。这是改革的大方向。当前, 多数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属“国家和集体”所有, 中央、地方、农民三者都有份, 这就造成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解决主体问题, 实现由无主向有主转变, 必须先从明晰产权入手, 通过产权划分和水权分配来确定工程管理主体, 并明确其责权利关系。

农民始终是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主体。尊重农民意愿, 依靠农民力量, 合作兴办水利, 是发展农村水利事业的基本原则。但政府要做好引导、扶持、监督、服务4个环节。对小微型农村水利工程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在政策支持、法律保护和资金补助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对大中型水利工程, 首先要做好工程的定位工作, 即把工程定性分为公益性、经营性和兼有二重性的3类, 然后按照“管养”分离的政策, 明确投资主体或法人主体。第1类公益性工程 (如堤防、排涝等) 的投资, 应根据公共财政制度, 明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实行收支两条线;第2类经营性工程, 明确定性为管理主体 (或法人主体) 实行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发展;第3类兼有二重性的工程, 也就是既承担着防洪、排涝、生活供水等公益性职能, 又承担着发电、工业供水、综合经营等经营性职能, 这类工程的投资应按照以上2类工程明确划分投资主体, 但更应注重调动法人主体和受益群众的积极性。

根除喝“福利水”、“大锅水”的弊端, 实现工程良性运行, 就必须在管理体制上下功夫, 改过去无制管理为有制管理, 完善和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法规体系和用水管理制度。首先, 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如水资源管理条例、节约用水条例等。其次, 建立层层模拟法人主体负责制和模拟市场买卖制度。目的是通过建立模拟法人“主体化”、独立核算“企业化”、层层买卖“市场化”、承诺服务“透明化”的用水模拟市场运作机制, 有效杜绝“人情水”和“福利水”。这种做法最大优点是以水交易为手段、以利益驱动为纽带、以工程良性运行为目的, 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管水人的主观能动性。再者,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促进节约用水。要在逐步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农户定额管理的基础上, 建立合理的水价运行机制, 用经济杠杆调节和促进节约用水。同时, 还要逐步建立水利基金筹措制度、灌溉用水制度、工程运行管理等制度, 使它们相辅相成, 形成联合机制, 进而有效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和持续利用。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 必须结合国情、县情和区情, 将指导思想定位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水利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加强宏观调控、引导、扶持、服务和监督工作, 做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农民应始终明确自己是农村水利工程投入和管理的主体, 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工程运行管护,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实现增产、增效和增收;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始终高度关注改革的动向,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断总结新经验并予以推广, 以促进农村水利事业持续发展。

摘要:农村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是农村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的主题和方向, 探讨了农民作为农村水利工程投入和管理主体的相关问题。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1.1工程项目分为:新建工程项目、大型维修工程项目、零星维修工程项目、工程材料采购、工程配套设备及部件采购等。

1.2本制度适用于基建部负责的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维修、安装等工程项目。

1.3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国家和政府有关工程项目的法律法规、合同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等。

第二章 工程项目管理

2.1、工程项目管理涉及部门

建设单位相关服务部门例如基建部、法务部、使用单位等。由基建部和使用单位组共同审核相关权限范围内的工程事务;由基建部相关人员组成现场工作组负责施工现场的相关事宜。

2.2、工程项目项目立项前期准备

2.2.1公司根据分厂实际生产需要确定厂房建设,并确定对该项目立项。2.2.2公司确定厂房建设方案,整体规划草图。

2.3、厂房建设项目立项

2.3.1基建部提出厂房建设需要的参数,使用单位根据基建部要求的参数反馈意见。双方讨论,确定最终方案。2.3.2相关部门根据方案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在取得报告后办理环评和节能手续,到主管部门办理项目立项手续。

2.4、勘察、设计单位选择

从数据库中挑选3家以上候选单位,数据库中候选单位不足时,由招标办公室负责推荐;另外,如果是经常与公司合作,且以往工程质量、进度等有保证,本次报价合理的,可直接确定为合作单位。

2.5、勘察、设计合同的签署

2.5.1合作单位确定后,由基建部负责草拟设计合同,如对方提供合同版本的,需交由法律事务部审核通过。合同需由基建部经办人签字,后由法律事务部盖章,合同生效后开始执行。2.5.2基建部实时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报告,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降低合同损失。

2.6、勘察、设计方案评审

基建部对工程需求进行整理、归类、汇总,勘察单位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出具经第三方审核通过后的勘察报告,设计单位根据公司的要求及国家、地方的相关的规定,设计工程施工图纸。

2.7、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由建设方发起公司内部各个相关分厂及基建部各专业人员、施工单位参加讨论。图纸会审穿插于整个建设过程,随时疑问及时更正。

2.8、工程项目预算

工程预算是由专业人员以施工图设计为基础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政策编制的,是公司进行招标选择施工单位和采购设备、材料,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竣工决算的重要依据。施工图纸、当地相关建筑规范、建筑定额、工程量价目表等资料编制初步预算。工程预算编制后,报请公司财务审批并确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计划报备。

2.9、工程项目实施

2.9.1根据相关政策法规选择施工单位、监理单位。2.9.2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及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2.9.3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由基建部总体负责,具体实施由工程项目经理负责管理。2.9.4工程项目经理应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和施工验收规范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做到按设计图纸施工,按图纸要求申报采购工程材料。2.9.5加强现场施工的巡查力度,对工时、质量、进度、成本、安全进行检查,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应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妥善处置并做好记录;2.9.6施工材料管理要有序,按规格品种分类摆放整齐,防止混杂,施工中各种物资、材料、机具、工具等应按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办好出入登记;2.9.7在施工中做好工程相关方及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并做好计划的统筹兼顾,保证工程目标的如期实现;2.9.8工程项目经理对于工程进行阶段性验收,确保工程按照既定计划执行,并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提供依据。

2.10、工程物资采购、供应

2.10.1工程物资的供应需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包括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或承包部分物料。

2.10.2施工单位不包料的项目,由招标办公室按照项目提供的工程物料的标准进行采购。

2.10.3施工单位负责物料供应的,基建部应做好采购物料价格的确认落实,物料价格作为工程预决算和审计的依据。

2.10.4因工程物料价格变动,施工单位不愿继续承担物料供应的,基建部报招标办公室进行采购。

2.10.5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现场工程物料管理监督。

2.10.6所有物资进场必须有随车的合格证明资料,证明资料将由施工单位保存,由施工单位一起上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2.10.7按照国家标准必须报检的工程资料,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抽样检测送至权威检测部门检测,所有的检测结果将做为技术资料由施工单位一起上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2.11、工程变更

2.11.1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因现实的条件发生变化,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变化不大且不影响结构的由工程项目经理决定。

2.11.2公司工程项目建设应严格按图施工,原则上不得发生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而且影响结构的,由设计单位出具变更通知单。

2.11.3由于结构功能发生改变,与设计单位联系后能够变更的,应先由基建部核实,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如果设计单位确定不能变更的,设计单位出具证明,基建部上报公司领导取消变更。

2.11.4当工程变更事项发生时,给予签证,做为决算依据。

2.11.5工程变更引发额外工程的,施工单位书写额外工程增加说明,如果变动不大由基建部领导确定,工程量大的基建部上报公司领导决定。

2.12、工程竣工决算

2.12.1竣工决算由施工单位编制完毕后上报建设单位。

2.12.2建设单位审计部门组织竣工决算审计,根据施工合同、现场变更签证、国家政策及规定做出工程造价。

2.12.3竣工决算由公司相关部门委托第三方审计公司对竣工决算进行审核,并出具审计报告。

2.13、竣工验收

2.13.1工程全部完工,施工单位应先自行验收,确认达到验收标准,施工单位向基建部申请工程验收,具备竣工条件的才能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2.13.2提交验收的工程项目,施工资料、各部位隐蔽工程资料、必须完整。

2.13.3基建部根据工程的要求,按合同及施工验收规范,联系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

2.13.4竣工验收人员工程项目逐项验收,检验工程量、施工质量、原材料质量及是否符合施工图的技术要求,验证施工方提交的竣工资料文件的表述是否符合规程和施工图的要求等,确认工程能否通过竣工验收。

2.13.5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施工单位按质量监督站要求限期整改。

2.13.6工程经验收确认后,使用部门接收工程项目。

工程管理制度 篇4

1、认真执行公司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2、认真做好各个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班组调度安排,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做好施工管理。

3、质量管理中心部门经理要做好装饰工程内控的监控,认真进行合同评审。

4、对工程部所属人员负有分派任务,监督管理的职责。

5、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及对一线员工、装饰项目经理的安全教育。

6、负责对工程部人员的考核及提成审核,对工班人员工资的审核工作。

7、公司工程质量管理中心部门经理负责对装修施工现场进行抽查,对工地优良率的审核、奖惩的实施。

8、负责制定,修改和完善现行的施工工艺规范、技术标准等作业指导书。

9、负责处理相关客户投诉与客户交流的.相关事宜。努力让所属人员及一线员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一切从客户的利益出发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开拓装饰业务。

10、积极协助人力资源部做好施工人员岗前的评审和培训工作。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篇5

1、外墙拆模后轴线偏差8—10mm,罚款50元/处。

2、外墙拆模后,轴线偏差≥10mm,按水泥砂浆厚度及具体情况处罚。

3、墙体垂直2m靠尺检查,每道墙体测三点,偏差度在5—8mm以内,按20元每条处罚。

4、墙体垂直度2mm靠尺检查,每道墙体测三点,偏差在8mm以外,处罚10元/㎡。

5、墙体平整度2mm靠尺检查,每道墙体测三点,偏差在5—10mm以内罚款按20元/条墙。

6、墙体平整度2mm靠尺检查,每道墙体测三点,偏差在≥10mm,罚款按25—40元/㎡。

7、模板工程洞口尺寸超过规范偏差规定要求,罚款20元/洞口,8、混凝土浇筑前,楼层顶板模板,每间拉线检查,偏差≥±5mm,罚款30元/间。

9、模板胀模面积在0.3㎡以内,处罚款50元/处。

10、模板胀模面积在0.3—1.0㎡,处罚款100元/处。

11、模板胀模面积在1.0—2.0㎡,处罚款200元/处。

12、模板爆模不立即抢修,而造成后果的,处罚款500元/处。

13、嵌头木块,木条平整度超过10mm,罚款20—100元/处。

14、未按项目部交底要求施工,罚款按实际情况处罚。

15、经检查要求整改,不及时整改超过2小时,罚款50元/处。

16、经检查,要求整改,不进行整改的,处罚款100—300元/处。

17、模板内垃圾不清理,不干净,处罚款100元/处。

工程维修管理制度 篇6

1.目的

规范项目入住后工程保修、配套设施完善和改造等事务的处理流程,以确保快速、高效地处理工程维修事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项目的维修管理工作。3.定义

工程保修:指项目交付后保修期内所有工程质量瑕疵的修缮行为。4.工作程序 4.1 维修种类划分

1)工程保修: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房屋建筑工程在公司与原施工单位签订的保修协议规定期限内出现质量缺陷,由原施工单位履行保修义务予以修复。

b)房屋建筑工程在公司与原施工单位签订的保修协议规定期限内出现质量缺陷,原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要求或拒绝履行保修义务(注意保留证据),由工程管理部维修负责人另行组织维修单位予以修复,相关费用由原保修单位承担。

c)房屋建筑工程在公司与原施工单位签订的保修协议规定期限外出现质量缺陷,由工程管理部维修负责人另行组织维修单位予以修复,相关费用视实际情况确认责任主体。

2)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和改造

对房屋建筑工程移交给物业公司后的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和改造等相关工程(主要指公共配套设施设计不符合相关规范、存在安全隐患、或引发客户投诉等需要进行的工程改造),由项目开发中心通知工程管理部实施,公司承担相关费用。

3)保修项目

依据《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建设部80号令)、《保修协议书》和《住宅质量保证书》,在一定期限内对于房屋的部分部位部件提供无偿保修的项目。

4)保修期限

依据《住宅质量保证书》,对房屋部位部件提供无偿保修的期限。4.2 工程维修处理程序

1)工程维修的项目及期限以《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建设部80号令)、《保

修协议书》和《住宅质量保证书》为准。

2)工程维修的处理原则和要求

a)工程维修的统一归口管理部门为物业公司,包括投诉接待、工程维修协调、工程维修跟踪及落实关闭等。

b)工程维修的统一组织实施由工程管理部指定的项目维修负责人负责。

c)保修期内的工程维修由原施工单位负责处理、业主不支付维修费用;保修期外的事项应由物业公司判断是否属于业主责任且由业主承担相应费用、并与业主协商确认。

3)工程维修的处理流程

a)工程管理部在项目入住前,指派项目维修负责人。

b)物业公司在接受客户工程维修申请或有关投诉后,在接到申请或投诉后在及时反馈给项目维修负责人,并告知客户已启动处理程序,同时填写《报修记录单》。

c)项目维修负责人收到《报修记录单》后,需及时核实现场情况,判断责任单位,提出维修时限,填写《工程质量报修处理单》后转至相关施工单位。

d)项目维修负责人协同施工单位维修人员入户控制现场情况,并与客户核实、洽商维修责任、费用责任及完成时间,直至达成一致意见(若无法达成一致可申请具备鉴定资格的机构进行保修鉴定),原则上应与客户书面确认、填写《维修处理单》;如当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项目保修负责人需及时与业主进行协商直至达成一致意见。达成一致意见后,由保修负责人联系相关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维修,属于投诉类事项工程管理部按照《客户投诉处理工作指引》规定进行过程的追踪和监督。

e)施工单位完成工程维修后,维修负责人应将《维修处理单》反馈给物业公司。4.3 特殊情况处理

1)如物业公司得知如有下列情况发生,应督促项目维修负责人维修工作的完成,必要时可由公司管理层与责任工单位高层进行协调:

a)同一单维修超过预期时间2天仍未完成; b)在同一户内对同一位置进行二次以上维修;

c)因维修施工单位人员服务行为造成客户强烈负面投诉;

d)因工程质量问题给业主/客户造成损失的,由责任单位负责赔偿损失; e)因维修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客户投诉升级。

2)如施工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由项目维修负责人提出另行安排其他维修队伍进行

处理,经工程管理部审批后组织实施,维修所发生全部费用均由相关责任施工单位承担,并从质量保证金中扣除:

a)接到维修通知(口头或书面)未在规定时间内到现场处理问题; b)未按《保修协议书》的约定及时进场维修的;

c)超过规定的时间仍未完成有关工程维修任务,且不主动向项目维修责任人报告; d)对同一位置经过一次维修仍未彻底解决问题;

e)对紧急维修(对业主造成危害,为防止损失扩大,不能延迟维修的)不及时到达现场的;

f)因现场维修人员服务行为造成客户强烈负面投诉的。3)第三方维修工程结算(含保修金垫付情况)

a)1万元以下工程结算:项目维修负责人申请-工程管理部和物业公司审核-合约预算部进行维修成本核算—主管领导审批—财务部付款。

b)1万元以上工程结算:项目维修负责人申请-工程管理部和物业公司审核-合约预算部进行维修成本核算—主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审批--财务部付款。

4)保修金返还

保修期满后,由项目维修负责人提出保修金退款申请,依次经物业公司、工程管理部、物业公司和合约预算部确认后,报工程管理部分管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项目维修负责人方可到财务资金部领取退款。

4.4 维修统计

1)在正式入住后,物业公司统计每月度工程维修情况,并于每月5日前形成《工程质量保修记录表》,作为《投诉信息月报》的基础资料及工程管理部工程质量通病分析的基础资料。

2)物业公司应定期分析工程维保修情况,通过数据统计分析造成维修的原因,并将统计结果和预防措施通知相关责任部门。

工程制度管理 篇7

1 充分认识实行施工合同备案制的必要性

由于当前建筑市场尚未发育完善,市场主体行为尚未完全规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管理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的企业自律行为不强,承发包双方当事人在施工合同签订中往往出现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条款约定,造成工程索赔不断增加,为防患于未然,防止违法、欺诈等不良现象发生,切实保护承发包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系列合同管理,维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行政监管力度,对施工合同实行备案制。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第89号令)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订立书面合同后7日内,中标人应当将合同送县级以上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从以上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备案是必须并且相当有必要的。

2 实行施工合同备案制的重要性

实行施工合同备案制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备案是非常及时、重要的。这样将有利于:1)确保《招标投标法》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严肃性、权威性。《招标投标法》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一部基础性的法律,一定要加强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严肃性、权威性。如果经过招标投标所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未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来进行,必将会影响其严肃性、权威性,且对未中标人不公平。2)减少实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社会成本及经济成本。如果所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均经过备案审查,确保其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签订,将会大大降低在实施建设工程合同中的纠纷,减少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各方的经济成本与社会成本。3)可以有效防止“黑白合同”的出现。所谓“黑白合同”是指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当事人在签订中标合同前后,就同一工程项目又签订一份或多份与中标合同的工程价款等主要内容不一致的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应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如果当事人在签订中标合同后,合同在实际履行中发生了变更合同的法定事由,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变更合同内容,但合同变更的内容应及时到有关部门备案,否则,就不能作为结算工程款的依据。4)全面实行合同备案制,对建设规模、合同价款及结算办法、合同工期、质量标准等主要内容进行审核,可以有效解决洽商变更、建材涨价、拖欠进度款、结算延迟等合同纠纷热点、难点问题。

3 施工合同实行备案中存在的问题

1)法律意识淡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有相当部分企业对履行施工合同备案法定程序缺乏自觉性,承发包双方签订了施工合同后,不按规定办理备案手续,回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b.个别单位不采用国家统一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而自订条款;c.部分发包方不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而各行其是,有的私下另行签订合同来约束承包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某些领导及合同承办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和改造应具有严格的法定程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2)管理措施不配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a.规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系统性;b.涉及施工合同履行的有关法规修改和调整工作滞后。近年来,建筑市场发展很快,发包方对优质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工期越来越短,而我们目前的工期与质量奖罚的具体办法和标准却没有相应的调整和出台,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建筑市场和施工合同管理机制的需要。3)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比较薄弱。在合同检查和备案过程中发现,有些施工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合同条款填写不认真,内容不详尽准确,语言表达不严谨,条款内容不完备,错漏较多。部分企业内部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没有形成领导主管,职能部门分管,承办人员专管的内部管理网络机制。提高施工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完善企业内部施工合同管理制度是当前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4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的对策和思路

1)要深入研究如何建立合同管理的有效制度,对监管力量进行整合,明确牵头单位,深化细化监管和服务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合同纠纷的调解机制。 2)全面修订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包括总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不同的合同文本体系),针对易发生纠纷的环节和条款,在示范文本中进行细化和明确,在适当时机重新制订合同管理办法。3)大力加强对企业及合同管理人员相关法律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施工合同备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专业性和社会性较强的综合性经济技术管理工作,只有逐步培养一批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并相对稳定的专家型管理人员,才能将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做得更有深度。4)要提高对分包合同备案工作的认识。建筑业企业积极办理施工分包合同备案手续,是企业诚实信用、依法经营的体现,是企业在施工环节接受监督、“阳光”履行施工合同的体现。建管部门依法加强分包合同备案管理工作,是加强建筑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为科学统计和决策提供实践依据。5)加快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互通。公布当事人合同履约情况,将违约者计入诚信档案。6)要做好施工合同的跟踪管理,加大施工合同的监管力度。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经济合同,对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影响很大,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和深度。a.继续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大对施工合同备案、签证的力度,加强对施工合同履约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建立检查制度,帮助和指导企业签订与履行合同,搞好服务;b.应加大执法力度。对不服从行政管理的单位要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依法强制执行,确保监管的严肃性,并通过典型案例,提高对施工合同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运行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

摘要:阐述了实行施工合同备案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分析了施工合同实行备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的对策和思路,以促使双方履行合同义务,减少合同纠纷,从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备案

参考文献

工程制度管理 篇8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对策研究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中国市场顺利对外开放和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对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进行完善的风险管理,可以对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实施有效的预控,尽可能减少风险的不利影响,甚至转化为有利影响,保障项目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我国现行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项目责任制的建立,风险责任主体也得以明确,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的投资者和建设者逐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还处于试行和探索阶段,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风险管理制度及其运行体系并不健全,表现为:(1)有些业主和承包商不是独立的法人,产权不清,缺乏自主权,利益机制失灵。(2)险种较少,保险公司参与工程保险的积极性不强。(3)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咨询机构或专家的参与。(4)风险管理制度缺乏法律保障。在一些涉及工程建设风险领域的法律中,缺乏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担保和保险必须进行的强制性规定,而是散见于一些部门的规章制度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中,法律效力较低,并且这些规章制度没有规定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文件的权威性。

二、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项目决策没有充分地进行风险因素分析。政府投资项目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由于产权主体的缺位,在决策过程中缺乏防范风险的内在动力和机制,经常会因盲目地追求政绩工程而造成决策的失误,给纳税人造成重大的损失。因而,对政府投资项目市场、环境等决策风险的规避是风险管理制度要重点监管的环节。从本质上讲,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有两种,即“行”或者“不行”。可行性研究不是一种“确定性”研究,而是一种“风险性”研究。风险研究不应该仅仅是可研的一个方面,而应该贯穿于可研内容的各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风险、交通运输状况风险、项目所用技术风险、项目的运营风险、项目的环境风险、社会风险,等等。分析这些风险因素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做出项目“是”或者“否”的决定。

2.在招投标及授予合同阶段,风险管理制度“单边倒”造成工程款拖欠问题严重。在这个阶段,我国的风险管理制度就凸现出准承包商和业主两方风险责任的失衡。在国际上,在招投标阶段为了双方风险责任的平衡,通常采用风险担保制度。通常有投标信用担保制度、履约信用担保制度、业主支付信用担保制度。其中前两种制度保障了业主的风险权利,是投标人或者准承包商向业主的一种担保,维护了业主的风险权力;后一种是业主向承包商进行付款的信用担保,维护了承包商的风险权力。而在我国现阶段,由于施工企业竞争激烈,投标信用担保和履约信用担保应用广泛,而业主支付信用担保实行得较少。因而,拖欠工程款问题屡屡出现,这正是招投标阶段的风险分担不对等造成的。

3.在项目施工阶段,通常我们的风险管理体制是业主将可能的风险转移给承包商或者保险公司,尽量缩小自己承担的风险范围。承包商也会将自己认为不能够自留的风险通过分包或者保险的形式转移出去。因而,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风险主体更加复杂,但是保险公司却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

三、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可能导致损失的工程项目不确定性进行预测、识别、分析、评估和有效地处置,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以观察、实验和分析损失资料为手段,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数学工具,以系统论为科研方法去研究工程项目的部门、进度、成本、市场等各个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寻求控制风险的规律。通常风险管理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量化处理和风险监督。

1.在决策阶段推行项目不可行性研究。针对我国现阶段可行性研究“证实”研究的现状,可以对于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不可行性研究,重点对于项目的风险进行研究。可以由政府专门地组织机构或者委托专业咨询部门进行,实施者对研究结果负一定的连带责任。

2.风险回避的局限性及其适用情形分析,风险回避虽能有效地消除风险源,避免可能发生的潜在损失或不确定性,但其在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开发运作中也具有很大局限性,主要是:(1)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回避只有在投资商对风险事件的存在与发生、对损失的严重性完全确定时才具有意义,而一般投资商不可能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中所有的风险都能进行准确识别和衡量。(2)由于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回避措施通常与放弃某项建筑工程项目开发活动相联系,这虽使投资商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降为零,但同时也使其失去了获得相关收益的可能性。(3)会出现避免某种工程项目投资风险不可能实现的情况。

3.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首先必须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逐步形成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由于风险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必须首先要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加强风险信息收集工作,并掌握不同工程项目的风险规律。目前,绝大多数承包商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的风险比较重视,但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风险重视不够,有些所谓的“形象工程”特事特办,不按市场规则运行;有的根本不进行可行性研究或不可行的工程项目也开始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要一介入就会遇到极大的风险。所以,承包商要对参与的工程项目列出潜伏的风险清单并且对其进行分类,衡量对比,从而确定风险的相对重要性,以便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最后再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综上所述,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对策研究,能提高企业运用风险应对措施化解建设项目在各阶段存在的各种风险的能力,确保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工程进度管理制度 篇9

第一条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生产进度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协调,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实现最优工期,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1.生产计划由计划工程师负责起草、生产负责人审核、队长批准;

2.施工计划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承包合同、投标承诺、施工组织、建设单位下达的计划、阶段性工期以及上级施工计划安排等进行编制。其内容包括上月(季)完成情况分析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编制计划时应按在建项目逐项编制;计划一经下达应认真贯彻执行,原则上不予调整。施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兑现奖罚。

3.作业队必须设置专(兼)计划工作岗位。

第二条 进度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1.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包括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三种。

2.施工生产进度计划的内容包括:编制说明,施工形象进度、产值(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等各项内容。

第三条 进度计划编制的要求

1.施工进度计划的每月25日完成编制;

2.应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编制月度进度计划,对于工期紧的项目要编制周、日作业计划。各期计划要求做到日保周、周保月、月保季、季保年,确保计划的全面完成。

3.为确保季度、月度进度计划的衔接和全面完成,作业队还需组织编制相关保障计划配套执行。

4.严格计划纪律,维护计划的严肃性。在编制计划时,要按规定格式和时间实事求是地安排,确保进度计划的合理性,进度计划应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进度目标。

第五条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作业队组织召开周例会、日碰头会,各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参加,及时协调解决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纠偏。

2.根据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各期计划要求,及时对计划进行细化安排,落实分工及各岗

位责任,并在实施中对照检查,完善管理,促进工程进度。

3.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提前加工定货,确保有充足的库存和稳定的供应,保证物质材料的供应。

4.配备足够而且搭配合理的机械设备,组织机械化配套作业线,以先进的设备,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

5.加强合同管理,及时计量,确保施工足额用款的需要,为工程施工提供资金保证。

6.密切加强同地方政府的联系,做好外部环境协调工作。

7.在冬、雨季等其他恶劣气候条件时,采取调整分项工程施工等措施,力争将气候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8、作业队队长每月必须对进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主持召开进度协调会。

第六条 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1.工程进度完成情况;

2.进度计划落空的主要原因分析及责任分析;

3.下一步进度计划调整优化的建议;

工程成本管理制度 篇10

1、合同计量部是项目部工程成本管理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

2、工程成本管理分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竣工结算阶段、其它由项目部开支费用工程的工程成本管理。

3、分包项目控制管理按照《工程分包、劳务分包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

4、项目部经济核算管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原则,建立健全内部经济责任制,对作业单位实行经济责任承包的管理办法。

5、竣工结算阶段:项目部加强对竣工工程量的清理,落实竣工工程量的核定依据,其包括合同工程量、设计工程量、实际完成量、变更工程量。保证工程价款的按时到位。跟踪、落实变更索赔项目的审批,办理合同变更索赔项目工程价款支付,及时办理竣工结算。

6、设备大修费用编制按照《设备大修费用审核结算办法》执行。

7、其它由项目部开支费用项目工程造价编制按定额编制,总造价下浮后确定报价。

8、工程造价信息收集和管理:根据职责要求,收集和转发国家、行业、地方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工程造价的各种定额、价格信息。

工程制度管理 篇11

关键词: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注册设备工程师排水工程人才培养

200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人事部启动了勘察设计领域的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1]。到目前为止,美国全境内的每个州都通过了注册工程师执业制度的相关法律并设置了注册管理局[2]。实施注册工程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工程勘察、设计、咨询过程的管理,规范工程勘察、设计及咨询过程,从而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在德国,一个合格工程师的培养在高校期间学习周期大约为6年左右,可见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培养的重要性。给水排水工程对应的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为注册设备工程师(给排水方向)。排水工程課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主干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在注册给排水设备工程师考试中,排水工程部分内容占约三分之一。在本科生培养和教学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对课程体系、大纲与教学内容以及本科生在排水工程方向工程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调整、改革与创新,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教学大纲的调整

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及教学时间的分配,是课程的重要纲要,也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工程课程即污水处理工艺工程课仍然包括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工业废水工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主要讲述典型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两个部分。工业废水处理部分主要是囊括一些主要的处理方法,其中包括一些特殊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原有的教学大纲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大纲进行编制。而注册设备工程师考试的排水工程也有一个考试大纲,内容和按照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大纲编制的先行教学大纲基本重合,在细节和要求方面略有差别。需要对这两个大纲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适当裁剪,不同内容掌握的程度进行修整。首先要对大纲的内容进行调整。对两个大纲不同的内容需要进行比较,能保留的最好都保留,一并整理进入新的大纲。其次对不同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这个调整仍然要考虑两个大纲对不同知识点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侧重点的不同,这两个大纲对不同的知识点要求可能会有较大差别。对大纲和教学要求进行修改后,相应的学时分配也需要进行重新安排,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实践及工程素质强化

对于给水排水科学工程的毕业生,必备工程素养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调试各项实践活动。基础理论强调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工程素质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更强调在对基础理论扎实掌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工艺进行设计。传统的教学中,工程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主要是实习实践和设计实践。同时为了保证实习实践和设计实践的顺利开展,对教师自身的工程素养也需要进行培养。

三、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培养新型卓越工程师的必备条件之一,注册设备工程师制度也必然与之相适应。随着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特别是水环境保护的控制,落在给排水工程师肩头的担子越来越重。一方面水质标准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污水排放标准也越来越高。这两方面都给给排水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排水工程方向,应对各种污水和排放标准的提高,传统工艺不断在革新,各种新工艺不断出现。这就要求给排水工程师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一方面要在课堂教学中夯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坚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四、师资队伍建设

尽管学生的主观努力是主要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内容顺利传递、课程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排水工程课根据内容需要安排多个教师进行教学。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需要进行引进、培养和外聘。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排水工程课理论部分授课由有本专业背景的教师来担任更加合适。在师资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引进给水排水专业比较强的高校毕业生来补充师资。同时主注意学科融合效应,在引进时避免单一来源。实习实践部分和设计部分则需要由运行管理和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进具有丰富运行管理和工程经验丰富的具有本专业工程背景的师资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未经历实践的教师有可能不熟悉现场及运行过程的细节。经过实践磨砺的本专业工程是则不同。他们不但具有丰富的设计及现场运行经验,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知识也有不同程度的深入理解。这种素质能够在教学中紧密衔接理论与实践,引导学生由理论过渡到实践。

中国的注册工程师制度已经开始,并且必将走向完备。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下的一个历史悠久的专业,也是国内试点注册工程师制度的第一批专业。为了培养合格给水排水设备工程师,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并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三门主干专业课之一的排水工程课程,通过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培养给水排水工程方向具有良好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师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昌斌.我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及执业行为研究.勘察设计, 2011, 12(6):1-3.

[2]韩晓燕, 张彦通.美国注册工程师制度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24(1):145-148.

[3]陈新艳, 张安富.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及借鉴价值.全球视野, 2008, 10:166-168.

工程制度管理 篇12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建筑行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如何加强施工建设管理,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1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的现状

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主要是在建筑工程立项之后, 对建筑工程招标、建设规划、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等过程的安全监督。由于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起步较晚, 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制度没有深度研究, 缺乏安全监督具体管理经验, 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具体工作中出现较多问题。

1. 1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监督体制不完善

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监督具体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定要有一系列科学、完备、适当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制度且开设专门的安全监督组织, 按照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具体标准设置所需要的安全监督工作岗位和任务。

1. 2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不科学

因我国建筑工程劳务队伍素质较低、专业程度不高, 因此在建筑工程进行建设时需要较多人力物力对劳务队伍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由于缺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安全监督管理的效果不明显。

1. 3建筑工程安全监管模式缺乏适当性和科学性

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的运行都是由建设单位或承包企业负责宏观调控和统一施工, 而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却是直接负责安全监督、管理、控制工程施工的全部过程, 建筑工程的实施由实际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新时期建筑工程建设除了专业性较强的环节外, 基础操作和施工全部由劳务队运用工程器械和设施来完成, 因实际操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专业程度较低, 不利于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不利于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

1. 4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队伍总体水平不高

当前, 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缺乏专业知识及系统培训, 从而在实际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常发生违规操作和错误管理, 其不仅无法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且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难度, 阻碍了工程进度。

1. 5为赶进度忽视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伴随我国当前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 工程单位若想在建筑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多数采取追赶进度的方式, 以此使得单位本身具有优势与其他工程单位竞争。但有些建筑单位盲目追赶工程进度, 忽视了对建筑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 导致建筑工程安全系数和建筑质量不达标, 不仅影响工程单位的声誉, 且阻碍了整个建筑产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的创新

2. 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监管法律法规

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方面, 应当增加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法律制度, 且保证其有效实行。同时, 强制制定专业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严格规定安全监督管理范围, 严格考核及控制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专业化。在实际施工中不断修订、健全工程质量安全体系, 在问责机制上必须要求企业与政府间透明、及时的沟通, 出现问题有法可依。

2. 2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及业务能力的创新

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 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配备应当符合高素质、专业化的条件, 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度。同时, 建筑工程单位还应当不定期对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 甚至可以在单位独立设置安全监督管理培训中心, 以此增加并巩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奠定夯实基础。

2. 3加强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

以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心, 加强政府安全监督管理,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需要从施工现场实体监督扩展到工程建设有关工程监督工作, 应当重视安全监督工程现场安全监督体系的建立完善, 确保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正常有效的运作。

2. 4优化人员配置, 加强监管人员管理

按照建筑工程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需要状况, 各建筑工程之间需要对现存或潜在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进行细密安排, 合理调配专业人员, 使得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效率, 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

2. 5实行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单位应当优化建设结构, 缩减安全监督管理层次, 同时实施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 将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完全分布到每一个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岗位上, 明确各工程环节和各工序安全监督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企业要会同政府部门将工程全过程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实现程序化与法律化, 建立一套关乎企业信誉的永久性质量档案, 实现对企业的终身问责机制。

3结语

综上所述,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建筑工程单位应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创新管理理念及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努力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水平, 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使建筑工程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光省.浅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 2016, (3) .

[2]姜峰.建筑工程安全应急管理防范措施探讨[J].硅谷, 2014, (22) .

[3]赵灵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 2014, (1) .

[4]蔡正.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的思考[J].江西建材, 2014, (17) .

工程车辆管理制度 篇13

为加强工程车辆管理,本着“方便管理、节约开支、提高效率、优质服务”的原则,制定下列制度

1.车辆证件

1)车辆产权证等文本由公司统一保管,行车证附加费证等车辆证件需随同车辆,由驾驶员保管(驾驶员须办理签字登记手续)

2.车辆停放

1)车辆需停运时,驾驶员必须按公司指定要求停放,对停放的车辆锁好方向盘和

门窗,搞好安全防范,不得擅自停放在外过夜,否则产生不良后果由驾驶员自负。

3.车辆道路行驶:

1)驾驶员必须按照国家道路行驶有关规定与安全行车规定要求驾驶车辆。

2)驾驶员在日常过行车程中做到“七不”:不超速行车、不强行超车、不开带病

车、不开情绪车、不开急躁车、不开冒险车、不酒后开车。“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一慢、二看、三通过”为原则。

3)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按照工程规定运行路线行驶,不得擅自改变行驶路线,擅

自改变路线所形成事故或各种处罚,责任由其驾驶员自负。

4.在运输过程中的装载,卸货:

1)装载时必须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礼貌有序。如出现强行无序,霸道无理

情况,视情节:轻者处罚500-3000元,性质恶劣者直至清退。

2)装卸现场,驾驶员必须考虑到对车辆自身位置与地基的耐受因素,不得使车身

超过其极限斜度,一旦发生该现象,必须立即采取有效补救措施。(不得听从违章指挥)

3)驾驶员运输过程中须服从现场人员管理要求,对运输货物进行过磅时,必须服

从(抽磅、常态磅),且保管好单据,逐日登记。

4)运输过程中,装载时不得超高,装载后车厢须覆盖油布,严禁货物散落、扬散,卸货时不得有意留卸货物。

5.日常行为管理

1)驾驶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及有关交通安全管理的规章规则和相关操作规程,安全驾车。本单位工程车辆须由二位驾驶员轮值一辆车,二人交接时须办理交接班签字手续。

2)为体现企业形象,驾驶员工作时必须衣着整洁,举止大方,礼貌待人。

3)严禁在未经领导同意的情况下,接送客人或办私事。对未经领导同意办私事者

视情况处罚500-1000员,性质恶劣者直至清退。

4)严禁将车辆交给无证人员驾驶或租借给他人。如发现该现象视情节处罚

2000-3000元,性质恶劣者直至清退,构成刑事的移送司法机关。

5)驾驶员要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规定,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时间严

守岗位,服从调度,服从大局。做到部门负责人或主要领导未批准,不随便出车;私自出车者,以旷工论处。对私自出车者所耗自负,视情节处罚500-1000元,性质恶劣者直至清退。

6)驾驶员没有出车任务时,车辆无特殊情况应停放在指定的停放地点。未经批准

不的擅自外出(包括驾车外出),有任务找不到视为旷工,驾车外出产生的一切费用由驾车者自理;因擅自驾车外出造成伤亡事故或经济损失的一概由驾车者承担责任。

7)严禁酒后开车,酒后开车损坏车辆者,由驾驶员负责维修费;如发生交通事故

除负责维修费外,还应承担法律责任。

8)出车前,要例行检查车辆的水、电、机油及其他机件性能是否正常,发现不正

常时,要立即加补或调整。出车回来,要检查存油量,发现存油不足一格时,应立即加油,不得出车时才临时去加油。

9)驾驶员发现所驾车辆有故障时要立即检修。不会检修的,立即送维修站维修,维修时驾驶员须跟踪随从车辆维修。

6.违规与事故处理

1)因下列情形之一违反交通规则或发生事故时,由驾驶员负担,并予以记过或免

职处分。

①无照驾驶。

②未经许可将车借予他人使用。

③违反交通规则,其罚款由驾驶人负担。

2)意外事故造成车辆损坏,在扣除保险金额后再视实际情况由驾驶员与企业共同

负担。

7.车辆维修保养管理

1)车辆的年审、保养维修统一由公司安排办理。

2)车辆保养必须按照车辆出厂要求,驾驶员必须认真做到对车辆按时保养工作;

3)在操作过程中严禁超速、越档、拖档等现象,认真做到分离器、油门、档位有

机配合、严防缺水、缺油、缺气、缺电等现象发生;

4)驾驶员应加强对车辆的保养,爱护车辆,勤检查、勤打扫,出车前、收车后要

进行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向车队长报告,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

8.企业车辆的维修,须在指定的修理厂修理。

1)维修费今年暂定为每100公里0.1元维修费,超则自负,节约金额全额奖励(调

换轮胎、保修期内更换的配件不属于维修费内)

上一篇:幼儿教育案例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