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

2024-09-18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精选6篇)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 篇1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市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居民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之后的收入,它是反映居民收入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2006年我市市区居民人均总收入为16644元,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之后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328元,比2005年增长18.6%。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对市区400户居民家庭进行抽样调查得来的。城市住户调查的样本户,是按照国家的抽样方案进行实施的。我们每三年进行一次几千户居民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对这些居民户中家庭及其成员某一时期的收入进行调查统计,计算出每一户的人均收入水平,再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进行排队,形成了一个大的样本框。在这大本框中我们再抽选出400户的经常性调查样本常年进行记帐调查。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抽样,由于遵循了随机原则,使抽选出的调查户在市区分布比较均匀,代表性较高。被抽中的调查户按照国家的规定对其家庭的收支情况记流水帐,调查员还要定期到调查户家中进行访户,审核记帐情况和辅导记帐,以确保调查户记帐的真实和符合要求。

来源:青岛统计信息网

http:///statsqd/news/2007114204241.asp?typeid=993&videos=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 篇2

一、收入总量变动分析

1978年~2009年, 天水市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长,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77年的270元增长到2009年9932元, 2009年是1977年的36.78倍,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80元增长到2009年的2404元, 2009年是1978年的13.36倍, 收入增长大体经历五个阶段。

㈠ 1979年~1988年为高速增长阶段

这一时期有两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建立和推广;二是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及市场放松管制。这两项改革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农民收入迅速增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979年的180元提高到332元, 十年间增长84.44%, 年均增长8.0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77年的270元增长到1984年的1056.15元, 增长107%, 年均增长15.46%,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

㈡ 1989年~1991年为缓慢增长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虽然全国工业经济高速增长, 但天水市是以农业为依托的中小城市,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受工业经济的影响,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8.91%,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7.87%。

㈢ 1992年~1996年为恢复增长阶段

由于国家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加上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 农民收入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25元增长到1045元, 年均增长19.71%,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694.64元增长到3093元, 年均增长18%, 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随之扩大。

㈣ 1997年~2000年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停滞增长,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阶段

这一时期虽然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但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1997年农民收入比前一年下降28%, 由前一年的1045元下降到750元, 2000年达到1058元, 四年基本没有增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虽然1997年比前一年下降8%, 但后三年稳定增长, 年均增长12%。

㈤ 2001年~2009年为稳定增长阶段

这一时期受国家减免农业税收等政策的影响,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由2001年的1168元增长到2009年的2404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4907元增长到9932元,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但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分析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有线性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0.9886, 为高度相关。利用计算机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检验:表1中判定系数R2=0.9773, 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能够在97.73%的程度上解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表2中F=992.23565, 显著大于F标准值, 因此F检验通过。表3中P值2.02E-2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因此t检验通过。图1中所示残差图分布均匀, 表明不存在异方差。从图2所示线性拟合图可以看出拟合效果非常好。

因此可认为该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回归效果, 据此得到回归模型:

这一结果表明:实际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一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4.78元。

从以上分析可见, 天水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且呈逐年加大的趋势。

三、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㈠ 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因素

第一, 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长期以来, 农产品收购价格较低, 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致使农民纯收入增长缓慢是导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原因。

第二,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天水市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 城镇化水平低,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对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加之劳动力增长较快, 转移滞后, 劳动力供大于求, 剩余现象严重。因此, 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是促进天水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三, 城市化水平。坚持统筹区域发展与推进城镇化, 调整分配结构, 加快体制改革和户籍管理改革,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和硬件基础,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会管理, 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体系, 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推进城市化进程[1]。

㈡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第一, 维持较高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维持较高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由政府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是近20年来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 但单纯依靠不断提价维持较高农产品价格水平越来越困难, 维持较高的农产品价格水平要采取多种措施。一是努力稳定粮食收购保护价水平, 确实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落到实处。二是根据大多数农产品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特点, 逐步提高政府提高农产品供给总量的结构的能力, 这是稳定或提高农产品价格总水平的最有力措施。近几年, 天水市通过退耕还林、还草、休耕等措施, 加大了政府对农产品生产的调节力度,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的规模化和优质化建设, 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第二,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由于天水市农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农业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极低,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增加非农收入来源。要求加快农业小城镇建设和减少农业人口, 促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引导农民逐步向小城镇转移。近年来, 按照市场需求, 天水市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方法, 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培育建成了一批上联市场、下联基地的龙头企业, 形成加工型、运销型、市场型、养殖型、种植型龙头企业220多家, 这些龙头企业在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培育知名品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农民增收的桥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力度, 在农产品主产区、传统集散地、交通要道或城镇驻地, 建成一批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和专业市场, 支持壮大一批特色鲜明、集散功能强、辐射面广、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第三, 推动劳动力转移。在提高劳务输转效益方面, 稳定输出规模、提高劳动力素质、强化综合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把技能培训工作作为发展劳务产业的基础性工作, 建立以县区职业培训中心为龙头, 职业教育和民办培训机构为主体, 乡镇培训为基础的培训机制, 全面拓展劳务市场, 坚持走以品牌占市场, 以品牌促就业的路子, 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

参考文献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 篇3

一、目标任务

加快完善富民政策,大力落实富民举措,在发展中实现增收,在富民中促进发展,形成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关系,持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努力缩小地区间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日趋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从2012年到2020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9%,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按当年价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14万元,比2010年翻1.59番;按2010年不变价达到3.82万元,比2010年翻1.16番。

二、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收入

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资共决、兼顾并重、调高保低、同工同酬、公平公正的企业工资分配机制,完善以工资指导线为依据、以工资集体协商为决定方式,兼顾效率和公平、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依法规范企业分配行为,理顺分配关系,引导企业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合理增加职工工资。

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政府及时发布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等宏观调控指标,指导各类企业结合本企业经济效益,参照本地区经济发展、职工工资水平、行业平均利润率等因素,通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平等协商的方式,依法确定本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制定落实工资指导线实施方案。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有增长的企业,围绕基准线安排工资增长;经济效益增长较快、工资支付能力较强的企业,在基准线和上线区间内安排工资增长;经济效益和支付能力一般的企业可按下线安排工资增长。企业除因效益严重下降经工资集体协商后可适当降低工资外,都要保证职工工资适度增长。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并将工资集体协商纳入各地政府绩效考核目标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区生产经营比较正常并已组建工会的企业都应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全面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职工工资水平增长状况,按照国家《最低工资规定》的要求,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每次调整的增长幅度在15%以上,逐步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低收入职工工资水平随经济发展而提高。到2015年,力争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月最低工资1000元以上。

加大劳动保障执法力度,健全完善预防企业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工资支付监控制度等长效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工资保障金制度和欠薪信息录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制度,对解决拖欠工资不力引发影响稳定的群体事件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监管机制,指导和督促企业依法支付工资。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构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有机衔接的纠纷解决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企业劳动标准管理体系。加快健全完善“政府主导、行业自律、企业落实、职工监督”的劳动标准管理新格局,适应经济成分多元化要求,维护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认真落实企业加班加点、休息休假等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政策。严厉查处未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政许可而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健全完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使企业制定的劳动定额(计件单价)水平达到或接近本地区同类型企业的平均水平。

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促进城镇劳动者充分就业。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统筹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扩大就业岗位,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做好军队转业人员安置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完善和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支持以创业创新带动充分就业。推行灵活的就业形式,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采取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力争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全区城镇就业人数在2011年底1035万人的基础上,到2020年底达到1305万人以上。

强化基层机构建设,提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能力。重点推进县(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建设,将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区就业管理和服务信息统一联网。

加大创业帮扶力度,改善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并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简化审批手续,严格规范收费行为,改善创业环境,拓宽劳动者的创业门路,鼓励劳动者创办中小企业、从事个体经营、创办合作组织以及新项目。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帮助劳动者成功创业,实现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鼓励科技人员创办企业,支持科技人员领办和创办科技型企业,推动科研成果在中小企业转化。

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实行全区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完善就业登记、失业登记与就业服务有机衔接的工作流程,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和制定控制失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促进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和工作保障制度并使之长效化,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援助,并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纳入培训范围。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由基本保障型向福利普惠型转变,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全区社会保险缴费与待遇水平相统一,从总体上提高全区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到2015年,全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40万人、失业保险240万人、工伤保险250万人、生育保险22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5%以上。

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全面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参保职工病残津贴和参保人员丧葬抚恤标准。鼓励建立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待遇正常增长机制,确保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的稳步增长。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让更多劳动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2013年,在全区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时,同步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水平,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费用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不用缴费。建立失业保险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失业保险金标准与最低工资水平同步调整机制,确保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的稳步增长。物价上涨过快时,及时启动失业人员物价补贴机制,

按规定调整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待遇按照本统筹地区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与基本养老保险同步调整。

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3年1月1日起,全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增加20元,自治区对市县补助水平达到每人每月205元。加大社会救助尤其是在临时救助的财政投入,加强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孤儿福利、残疾人、优抚安置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

五、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

加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努力解决中低收入城镇居民住房困难问题。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多渠道筹措廉租房房源,加大租赁补贴力度,稳步扩大覆盖范围,基本解决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逐步将困难职工、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性住房供应范围。积极争取提高国家和自治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补助标准,实现国家对中低收入居民住房补助的转移支付。到2015年,全区完成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90万套(户),全区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2.8%。

六、强化制度改革和政策调节,千方百计增加城镇居民收入

积极扩大投资渠道,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储蓄、债券、股票、基金、保险、不动产投资等金融产品的投资,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鼓励居民投资的配套政策法规,引导居民逐步从存款保值向投资生财转变。

坚持消费制度转型与推进城镇职工工资货币化改革同步推进。在推进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改革,大幅度削减福利型、供给型、集团型消费的同时,合理拓展职工工资范围,确保广大职工的收入不因改革而减少。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 篇4

摘要: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分析,――山东省的企业家人力资本结构与浙江省相比存在显著的不同,并且山东省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相较于浙江省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山东省应该特别是从制度的角度,即完善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完善金融制度改革、合理对待外资企业3个方面加大企业家人力资本结构对山东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作用。

关键词:山东省

居民

可支配收入

企业家

人力资本结构

一、引言

目前现有文献大多数是从不同的方面研究了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促进作用,提出激励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建议和对策。如张小蒂、赵榄从我国动态比较优势的角度研究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丰富程度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张小蒂、姚遥()集中于探究民营企业家才能对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张小蒂、赵榄(20)研究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结构与居民富裕程度的关系。严维石(20)着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棘轮效应。曾庆学()建议从企业家人力资本配置市场化等机制来创新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唐国华(年)对生产性企业家和非生产性企业家及作用进行论述。

在企业家人力资本结构上,目前国内只有张小蒂、赵榄()的研究涉及这一方面。笔者在阅读以上论文的基础上,将山东省企业家人力资本按照其所在的部门,得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公司三种公司类型相关数据,分析以上3个变量与山东省经济产值之间的计量关系;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政策。

二、山东省企业家人力资本与浙江省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比较

1.数据的获取

在数据的取得上,为了使研究具有代表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结构分为国有企业家人力资本、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和外资企业家人力资本,其相关的人力资本存量以相对应公司类型每年年末的数量来表示,其中,在我国,个体私营企业在民营企业中占到绝对比重,所以在本文中以个体私营企业家人数代表民营企业家人数。山东省经济增长指标即为每年的山东省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指标,并以为基期进行价格调整,居民富裕程度采用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来表示。图4

浙江省与山东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由图1,可以知道从―20,浙江省的国有企业占比除了之外,基本上都是稳定在1%。山东省在20国有企业占比接近3%,从2006年至下降至2%,至年基本稳定在2%左右。由图2,从2006―2011年,浙江省和山东省的民营企业数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占比都是在60%以上,20民营企业比例达到了70%,在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占比在70%以上,山东省民营企业比例最高时达到65%。由图3,山东省和浙江省外资企业数量占比走势基本一致,另外浙江省相对山东省的外资企业比例要高一些。

由图4,浙江省与山东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分别约为1.3、1.4、1.7,以农村人均纯收入差距最大,以两省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最低为1.3左右。

3.计量模型分析

以下就山东省―2011年GDP与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家人数占比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分析。首先检验变量的稳定性,发现GDP(以为基期)和国有企业家人数占比、民营企业家人数占比及外资企业家人数占比都是稳定的。计量回归方程为:

其中Y代表山东省生产总值,G代表山东省国有企业家人数占比,M代表山东省民营企业家人数占比,W代表外资企业家人数占比。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为93%,其中M和W通过了9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在此模型中,G对Y的影响显著性水平为80%。在目前的山东省经济增长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作用相对国有企业来说较小,但是外资企业数量的增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从图3我们可以知道,从2006年―2011年,我省的外资企业数量也确实在不断下降。所以,可以得出,在山东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假设企业家的人数是一定的,分配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去的企业家人数越多,则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大,越有利于居民生活富裕程度的提高。

三、相关政策和建议

1.完善国有企业中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提高国有企业效率

增强国有企业在提高居民富裕程度上发挥作用,归根到底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从产权角度上看,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从表面上看源于产权不明晰、没有人格化,这导致企业职工责任不明,缺少生产积极性,也不会努力去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没有得到承认和应有的`重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家的创新和冒险精神是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足的重要的因素,企业家的管理组织能力是维持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动力。所以应该给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充分的重视,充分保护企业家的入力资本产权,使企业家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行,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在收入分配上,可以采用包括年薪制、职工福利、奖金、股权和股票期权多元化方式。

2.完善金融制度改革,为企业家成长创造环境

企业家人力资本结构中的民营企业家丰富程度对地区居民的富裕程度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提升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以及提高居民的财富总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企业家精神是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我省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无形中对企业家创新和创业精神形成了抑制阻碍,不利于民营企业家的成长,间接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山东省应该加快金融制度改革,减少不必要的交易成本,积极促进民间资本流通的健康稳步发展,创造有利于企业家创业的环境,不断加快民营企业的数量增长和民营企业发展质量提高,促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3.合理对待外资企业,发挥外资企业的积极作用

外资企业家能在生产技术方面产生技术外溢或者是直接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外资企业家群体的示范,在短时间内可迅速提升地区的整体产业结构,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绩效的提升。其次,如果某一区域内外资企业家人力资本占优势,则客观上会形成对民营企业家一定程度的“挤出”和“替代”,容易造成当地财富的某种“漏出”,进而使得外资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富民效果有所降低,不利于本地居民财富的较快增长。因此,在政策上和相关制度上,政府应该考虑逐步消除引进外资中的“超国民待遇”现象。参考文献

[1]金列文。完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中国外资,2012(12)

[2]尹宗成,李向军,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N]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1)

[3]陶小龙,杨先明,胡君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化[J].工业技术经济,2012(8)

[4]刘戎,黄晓晖.科技中小型企业家成长因素研究――以安徽省科技中小型企业家为样本[J].华东经济管理,2012(9)

[5]唐国华.企业家才能配置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研究,2012(11)

[6]许爱顺,罗鄂湘.人力资本、薪酬激励和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2(11)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 篇5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源构成及变化趋势

1. 劳动者报酬收入。

居民劳动者报酬收入等于国内的劳动者报酬收入和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收入之和, 其中, 国内劳动者报酬利用城乡居民调查中的工资性收入与部分经营性收入的增长速度推算得到, 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根据国际收支表数据计算。在我国, 劳动者报酬收入是居民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但是在2001~2011年, 呈现向下走的态势, 与之对应的是总营业盈余的占比逐年上升。

2. 总营业盈余。

总营业盈余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第二大来源。居民收入中的总营业盈余包括农户和城镇个体经营户的营业利润和固定资产折旧。其比重多年来稳定在14%~15%, 近年来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

3. 财产收入。

居民的财产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红利收入以及归属居民的保险准备金投资收益, 财产支出由利息支出和缴纳的资源税等。财产收入减去财产支出的余额即是居民财产净收入。我国目前居民财产收入来源比较单一, 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 利息净收入占财产净收入的70%左右。

4. 经常转移支付。

我国居民的经常转移收入包括社会保险福利、财产险赔付收入、社会补助和从国外获得经常转移收入等;经常转移支出包括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缴款财产险保费支出以及对国外的经常转移支付等。收支相抵之后的净额就是经常转移净收入。

二、居民可支配收入构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 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作为居民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是提高居民收入总水平和改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因素。2000年以来, 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2009年略有反弹后, 2010年、2011年又掉头向下, 下跌到47.5%和47.3%的低点。2000~2008年, 我国居民初次分配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因此, 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大居民在初次分配中的政策支持力度, 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一要扩大就业渠道, 提高就业水平, 让居民有稳定持续的收入;二是完善最低工资制度, 保障居民生活;三是规范劳动力市场, 打破户籍和养老医疗保险转移的障碍, 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2. 居民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是劳动者工资占GDP的比重却是逐年降低。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比例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 政府应该加大政策力度, 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一是加大对《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的执法检查力度, 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建立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让劳动者的收入年年有增长;三是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让低收入者和农村居民公平享受国家福利。总之, 要让居民享受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发展成果。

3. 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较低, 投资渠道狭窄。

进一步拓宽个人的投资渠道。一是要加快债券市场产品多元化进程。债券市场总量的不断扩大、债券品种的不断丰富和品质的不断提升, 不但有利于企业的直接融资, 而且也为银行、保险、金融等机构向市场推出较多的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为大量的银行存款实现“搬家”提供了可能。二是严格规范股票市场秩序。加快完善《金融市场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执法, 加大监管力度, 规范市场行为, 维护证券市场秩序, 坚决抵制和打击过度投机、类似万福生科等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不法行为, 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给投资者一个稳定、健全、科学和规范的市场环境, 让投资者通过参与证券市场分享我国改革发展成果。

4. 经常转移规模较小。

在再分配环节, 通过经常转移, 调节收入分配结构, 促进社会公平, 是政府财政的重要职能, 近年来, 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在增加民生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总体规模还是较小。因此, 我国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文化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

参考文献

[1]张东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 (2013)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12.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 篇6

【关键词】 城镇居民 可支配收入 医疗支出 相关性

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于身体健康与保健的关注度越来越大,那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由此造成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衣、食、住、行等物质内容上,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支出结构已经有较大的改变。在精神生活及身体健康方面,人们的看法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相较于以往填饱肚子的想法,人们更加注重生活上的保健工作,同时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在大幅度的攀升。医疗保健支出的上漲,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仅是人们医疗保健意识加强的结果。江西省自1998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实行将近50年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开始淡出历史舞台。随之建立了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制。这种崭新医疗体制,其关键是医疗保险的具体数额的设定、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我们试图通过对江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支出的变动及相关性分析,揭示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支出增长的内在规律,为江西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卫生行政管理等部门,特别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1. 基本情况

1.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析

在衡量居民收入水平的众多指标中,选择最能反映居民收入水平且数据又比较容易搜集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搜集、调研、整理江西省200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资料,如表一。

上一篇:《奶奶的星星》读后感下一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党员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