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支配资金

2025-01-20

可支配资金(共4篇)

可支配资金 篇1

国家统计局15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指出,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8015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27元,同比名义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3%,经营净收入增长9.2%,财产性收入增长1 1.2%,转移性收入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871元,同比名义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6.5%,家庭经营收入增长7.3%,财产性收入增长27.0%,转移性收入增长12.2%。

可支配资金 篇2

关键词:农村消费;可支配收入;增长因素;对策建议

内需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国内需求最有潜力扩大的地方是广大农村,特别是农村的消费需求。消费理论认为,影响消费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可支配收入,因此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也是扩大社会总需求的关键。

一、消费理论综述

经济理论认为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现期收入的绝对量;边际消费倾向将会小于平均消费倾向。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认为,居民的消费支出不是取决于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以前最高收入水平而言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别人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影响,即受消费示范作用的影响;不仅受本人目前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本人过去收入与消费的影响。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认为消费支出不受暂时收入(居民在短时间内得到的收入)的影响,只取决于持久收入(居民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可以得到的收入)。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的变化同人的一生的三个不同阶段有关,所有消费与财产之间,尤其是与一生的财产之间有联系。所以一个人总是想把自己毕生和全部收入在消费支出中进行最优的分配,以便得到一生的最大满足。不管是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还是生命周期假说,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内在的东西,那就是消费水平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并且穷人的消费倾向比富人的消费倾向大。所以,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就能刺激农村消费的增长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影响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因素

农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农民的名义收入减去农民的非消费性支出。

1影响农民名义收入增长的因素

农民的名义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构成。

(1)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因素

①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使大量的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务农收入少于务工收入,造成农村劳动力具有无限的供给弹性。按照供求原理,当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其均衡价格也就是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就会下降,从而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不高。

②农民自身素质的低下,造成工资性收入不高。研究表明,农村劳动者受教育的年限同其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农民素质高,就业观念就新,就业适应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也相应强,也较易掌握新技术等,所以工资收入水平高。而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年,低于城镇人口的2到3年,其收入水平自然低。

④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高,制约了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由于务工单位多数不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租房费用占其收入的比重高;由于物价上涨,农民要负担相对高昴的生活费用,由于没有城镇户口,农民工要负担较高的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费用。

(2)影响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因素

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的调查数据表明,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纯收人比重的51.2%,仍然是农村居民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家庭经营收入继续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经营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民的第一产业的经营性收入R=P×Q,其中P代表农产品的价格,Q代表农产品的数量。所以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因素是价格和农产品的数量。

(3)影响转移性收入的因素

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性支出。由于转移性支出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因此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就取决于:一是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及其实施力度。取决于中央财政支农资金及其到位率。二是政府对农民的各项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包括中央财政用于农村办学的公用经费和特困生寄宿补助,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

(4)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因素

一是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是农民最主要的财产,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更多的是注重土地作为农民保障和促进社会稳定的功能。土地法对农地及其附着物的流转作出了严格限制,使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效率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补偿标准和过度征地的现象,影响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水平。

二是农民的金融资产少且理财方式不科学。2008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是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弱,农民的金融资产低。由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农民还面临养老、医疗和子女教育等支出压力,加上农民对证券市场的风险抵御能力不足,所以农民的主要理财方式是把有限的储蓄放在收益率较低的银行,而不是到证券市场上投资,影响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水平。

2影响农民非消费性支出的因素

农民的非消费性支出主要有农业生产成本、农民负担和农民为获取收入产生的交易费用。

(1)影响农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

①农资价格上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然要追逐利润。当其它工业品价格上涨时,农资价格就会跟着上涨。

②用工、用地、销售、能耗成本的提高。由于大批农村青壮年转入城市,成为城市的农民工,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相对短缺,使农业的用工成本提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大了对农村土地的需求,造成了农业的用地成本提高;由于当地农产品市场趋于饱和,加上运输成本的上升,使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上升,由于土地肥力下降,农药化肥的投放量增加,能耗增加。

(2)影响农民负担的因素

①农村基层政府组织机构臃肿,冗员过多,管理费用高。乡村是我国政府机构的最末端,机构的精简过程裁减下来的人员有向下移的趋势,造成了乡村公务人员人浮于事,工资和福利支出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②乡村政府事权大于财权。农村的许多公共物品如农田水利设施修缮、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文化设施的建设等资金主要由乡村自行筹集。为了实现事权要求,乡村政府只有使用各种办法从农民身上收取资金,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加上基层政权组织吃喝风严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水平不高,农村债务负担加重。工农业剪刀差所产生的隐性赋税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3)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

①外部交易成本高。外部成本是指具有实体性质的交易双方或交易多方在实施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由于农村市场发育程度低,商品流通渠道体制不畅,农产品不能及时卖出,农业生产资料不能及时买进来。经济学原理表明,商品流通渠道越畅通,市场价格形成越合理。而当前我国的农村市场不健全,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存在层层加码的现象,使农产品卖难和农资买贵的现象同时存在。

②内部合作成本。经济学家科斯认为通过建立企业组织可以节约交易成本。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还不很发达,农民的产供销行为很多还是以单个的农户为主。同时在构建农村经济组织过程中会发生诸于信息联系、组织管理、组织监督等运行成本。

三、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促进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必须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为此:一是,要增加农民的名义收入;二是,要减少农民的非生产性支出。

1增加农民的名义收入

(1)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①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吸纳农民工就业的渠道和能力,提高农民进城务工水平。

②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把农村的义务教育年限提高到12年,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同时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通过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长短班结合的培训模式,使农民有一技之长,通过发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使农民能够找到就业岗位。

③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开展“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百姓创家业”的“全民创业”活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的工资收人。

(2)要增加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人

①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花色品种。当前农产品面临的不是产量过剩而是产品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因此必须在产品生产的花色和质量上下功夫:为适应消费者营养结构变化的需求,必须从生产质劣价低的“温饱型”农产品向生产质优俏销的“小康型”农产品转化;为适应消费者求新求奇的需求,必须生产具有地域特色的名、优、特、稀产品;为适应消费者的安全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生产。

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可以影响消费者的最终需求,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有助于农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3)要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中央财政要继续加大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范围,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简化“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补贴款和各项救灾款的发放手续,公开发放流程,使转移支付款项简便快捷足额地到达农民手中。

(4)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土地是农民最主要的财产,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①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让农民拥有土地及房地产的使用权与支配权,对自己的承包地、宅基地及房屋等不动产有权出租和转让,实现其价值,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②严厉禁止借“城乡一体化”、“搞经济开发”、“搞规模经济”的幌子,通过土地征用或以租代征等办法剥夺农民土地和宅基地,从而剥夺了农民创造财富的基础,斩断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源泉的行为。

③加强农村资本市场建设,加大对农民理财知识的培训,使农民也可以得到股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

2减少农民的非生产性消费支出

(1)控制农业生产成本的上涨

①大力扶持农资生产企业的发展,降低生产资料成本。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是构成农资价格的主要因素,在成本加成定价法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成本的提高会相应地带动农资价格的上涨。因此政府要通过增加对农资生产企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给予一定贷款和税收优惠及补贴,降低农资企业的生产成本。

⑦加强销售方面的控制。政府应通过加强对农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和市场流通网络建设,整合销售资源,采取直销方式,缩短销售环节,减少由于农资在销售过程中造成的成本上升。

③控制农资消费。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已从主要依靠活劳动投入,转向依靠资金物质技术投入,这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产出能力,但同时也加大了农业生产的物质消耗总量,使得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因此应通过对农民进行关于科学使用农资知识的培训,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有效施肥的知识,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的浪费和污染,引导农民对农资的科学投入,提高农资的利用效率。通过节约农资的使用数量,减少生产成本。

④直接控制农资价格的上涨。通过改革现行的农资限价政策,让农资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实现市场化,避免政府的不当干预和农资企业的不当得利。同时,加大对假种子,假农药、化肥等坑农害农事件的查处,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过重的农民负担不仅会减少农民的收入,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还会削弱农民的积累能力,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①加大对农村乱收费的打击力度。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基层干部,为了谋求个人或部门的狭隘利益,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于不顾,巧立名目乱收费。中央政府必须加大暗访督查力度,采取严厉的惩罚性措施制止乱收费现象。

②加大对乡村机构改革力度,裁减冗员,提高办事效率,减少用于乡村干部的工资性支出、福利支出和行政管理费用支出。

④加强财政经费使用的监督,规范经费的用途,提高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率,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减轻债务负担。

(4)节省交易费用

①就要加强市场本身的建设,扩大农村集贸市场的规模,提高市场的硬件设施,加强市场的规模管理,尤其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兴建农产品的专门市场,培育全国性区域性的批发中心。

②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通过信息服务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整合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人才的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引导农民利用涉农信息资源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为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服务。

④加强农村物流建设,构建农产品的物流网络。由于农产品产销地分散,加工技术相对薄弱,加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和新鲜度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农产品物流已经变得至关重要。物流顺畅,就能减少运输过程中农产品因腐烂变质造成的损失,农民的收入就高。

可支配资金 篇3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源构成及变化趋势

1. 劳动者报酬收入。

居民劳动者报酬收入等于国内的劳动者报酬收入和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收入之和, 其中, 国内劳动者报酬利用城乡居民调查中的工资性收入与部分经营性收入的增长速度推算得到, 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根据国际收支表数据计算。在我国, 劳动者报酬收入是居民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但是在2001~2011年, 呈现向下走的态势, 与之对应的是总营业盈余的占比逐年上升。

2. 总营业盈余。

总营业盈余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第二大来源。居民收入中的总营业盈余包括农户和城镇个体经营户的营业利润和固定资产折旧。其比重多年来稳定在14%~15%, 近年来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

3. 财产收入。

居民的财产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红利收入以及归属居民的保险准备金投资收益, 财产支出由利息支出和缴纳的资源税等。财产收入减去财产支出的余额即是居民财产净收入。我国目前居民财产收入来源比较单一, 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 利息净收入占财产净收入的70%左右。

4. 经常转移支付。

我国居民的经常转移收入包括社会保险福利、财产险赔付收入、社会补助和从国外获得经常转移收入等;经常转移支出包括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缴款财产险保费支出以及对国外的经常转移支付等。收支相抵之后的净额就是经常转移净收入。

二、居民可支配收入构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 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作为居民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是提高居民收入总水平和改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因素。2000年以来, 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2009年略有反弹后, 2010年、2011年又掉头向下, 下跌到47.5%和47.3%的低点。2000~2008年, 我国居民初次分配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因此, 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大居民在初次分配中的政策支持力度, 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一要扩大就业渠道, 提高就业水平, 让居民有稳定持续的收入;二是完善最低工资制度, 保障居民生活;三是规范劳动力市场, 打破户籍和养老医疗保险转移的障碍, 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2. 居民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是劳动者工资占GDP的比重却是逐年降低。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比例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 政府应该加大政策力度, 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一是加大对《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的执法检查力度, 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建立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让劳动者的收入年年有增长;三是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让低收入者和农村居民公平享受国家福利。总之, 要让居民享受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发展成果。

3. 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较低, 投资渠道狭窄。

进一步拓宽个人的投资渠道。一是要加快债券市场产品多元化进程。债券市场总量的不断扩大、债券品种的不断丰富和品质的不断提升, 不但有利于企业的直接融资, 而且也为银行、保险、金融等机构向市场推出较多的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为大量的银行存款实现“搬家”提供了可能。二是严格规范股票市场秩序。加快完善《金融市场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执法, 加大监管力度, 规范市场行为, 维护证券市场秩序, 坚决抵制和打击过度投机、类似万福生科等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不法行为, 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给投资者一个稳定、健全、科学和规范的市场环境, 让投资者通过参与证券市场分享我国改革发展成果。

4. 经常转移规模较小。

在再分配环节, 通过经常转移, 调节收入分配结构, 促进社会公平, 是政府财政的重要职能, 近年来, 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在增加民生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总体规模还是较小。因此, 我国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文化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

参考文献

[1]张东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 (2013)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12.

可支配资金 篇4

一、城镇居民房贷还款能力模型的建立

(一) 城镇居民购房宅首付来源限制条件

按房贷规定城镇居民贷款买房需支付首付, 余款按揭支付。首付可能来源一是代际支付;二是亲友的无息借款;三是家庭购房前储蓄, 以上三项均不同程度地影响购房家庭的购房及房贷还款能力。

假设:C为欲购商品房的单位建筑面积价格, Q为欲购商品房的建筑面积, w为首付比例, 购房者首付代际支付率为gjs, 首付借款率为gjp。则有式 (1) 。

式中:Ph-平均核心家庭人口数, 可取3;

Cx (ti) -家庭储蓄占年家庭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函数Cx (t) ;

R (ti) -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函数;

ic-购买住房前平均银行储蓄利率;

t1-家庭购房前储蓄的年数。

(二) 城镇居民购房还款模型

需要偿付的款项主要有:亲友的无息借款;银行按揭贷款的本息。可能的还款来源主要包括:购房者家庭可支配的收入;年代际支付。

根据中国银监委规定, 借款人住房贷款的月房产支出与收入比应控制在50%以下, 月所有债务支出与收入比应控制在55%以下, 并假设如果超过此限制条件则会影响购房者的正常生活水平。

1. 城镇居民来自于亲友的无息借款还款模型

该部分借款虽无利息, 但要求的还款期限较短。其还款模型如 (2) 式所示。

式中:Tf-无息借款的归还期限;

Af-年等额归还的无息借款额;

其他符合同前。

2. 城镇居民购房分期贷款还款模型

该部分贷款按房贷规定应占购房总价款额的 (1-w) , 设年等额还款额为Ay, 其还款模型如 (3) 式所示。

式中:T-贷款年限;

id-房贷利率;

其他符合同前。

3. 城镇居民购房还款限制条件

根据以上阐述, 现假设购房者年等额还款额A, 购房者年度可支配收入Ah, 则有购房者还款限制条件, 如 (4) 式所示。

其中, A按 (5) 式计算, Ah按 (6) 式计算。同时需满足 (1) 式。

Ah可能包括两部分, 一是购房家庭的年可支配收入, 二是年代际支付, 如 (6) 式所示。其中, 年代际支付为年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性支出后的余额, 即父代银行储蓄部分, 并假设支付期限至父代退休为止。

式中:gjy-年代际支付率, 一般取100%;

Pj-上代平均人口数;

id-房贷利率;

tih-核心家庭第ih年人均收入;

tij-父代第ij年人均收入。

其他符号同前。

二、城镇居民购房还款能力模型分析

由于城镇购房还款能力模型较复杂, 限制条件、待定参数也较多, 难以获得房贷还款能力的解析解。因此, 本研究采用数值解, 即通过预先设置不同模型参数, 借助计算机模拟所设置的不同模型参数下的城镇居民购房还款能力, 不同模型参数对房贷还款能力的影响, 出现还贷危机的可能性, 并依此来研究在不影响城镇居民正常生活水平条件下最大可承受的房贷利率, 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购房还款危机, 并为进一步调整房贷利率提高科学的依据以天津市城镇居民购房还款能力模型实证分析为例。

(一) 数据来源

本实证数据均来源于天津市统计年鉴, 如表1所示。

(二) 模拟参数确定

为简化计算, 计算模拟参数取值分别为Pj=2;tih=3;w=30%;gjs分别取0%、30%、50%、70%、100%;gjs分别取0%、10%、20%、30%等;t1分别取1、5、9年;gjp可根据首付额、t1及gjp可以确定;法定退休年龄取60岁, 初次购房年龄为24岁, 年代际支付最高年限为10年, 最长贷款年限取36年。如果考虑核心家庭完全依靠储蓄支付首付, 则最长贷款年限扣除储蓄年数。房贷利率分别取5.22% (目前公积金房贷利率) 、7.83% (商业银行按揭贷款利率) 、9%, 购房前家庭储蓄的银行储蓄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各年公布的1年期定期储蓄利率计算, 由此可以得出核心家庭购房前不同储蓄年数所持有的银行储蓄额。根据计算结果2006年天津市城镇居民核心家庭仅靠银行储蓄不足于支付首付购房款, 仍需要代际支付或向亲朋好友借款支付部分首付。

此外, 根据天津市房地产市场统计资料, 截止到2007年10月24日天津市市区新建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6583元/平方米, 2006年天津市人均住房面积为26.1平方米, 则2007年核心家庭购房总价款为51.54万元, 首付款额为15.46万元, 按揭贷款部分为36.08万元。

(三) 模拟结果及分析

(1) 无年代际支付条件下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依据建立的购房支付模型以及确定的参数进行计算机模拟, 表2至表4为贷款利率分别为5.22%, 7.83%, 9%, 不同代际首付、借款比例, 不同购房前储蓄年数, 且年代际支付比例为0%时的最大房贷期限内的平均年收入还款比。表5至表7为其相应的年收入总还款比超过55%的年数。

从表2及表5可看出, 在5.22%的贷款利率条件下, 平均年收入还款比均小于50%, 支付潜力较大;年收入总还款比超过55%的年数均发生在最初5年内, 其原因主要是gjs较低且购房时需向亲友借款 (最初的5年内偿付) 。因此, 造成最初5年内还款压力较大。考虑到公积金贷款支付潜力较大以及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 如果采用非等额支付还贷模式, 在整个还贷期不会发生支付危机。

从表3及表6可看出, 在当前商业按揭房贷利率条件下, 平均年收入还款比均接近于50%, 但均小于55%, 支付潜力较小;年收入总还款比超过55%的年数在6-8年之间, 且均发生在最初的8年内, 造成这种现象除上述原因之外, 还与最初8年内可支配收入不足有关。考虑到天津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 如果有一定比例的代际首付, 适当调整还贷安排, 也不会发生支付危机。

从表4及表7可以看出, 当房贷利率增至9%时, 各贷款期限内的平均年收入还款比绝大多数超过50%, 年收入总还款比超过55%的年数在9-11年之间, 且均发生在最初的11年内。

上述表明, 当房贷利率增至9%时, 如果没有代际支付, 会发生房贷支付危机;在其他代际首付支付比例下, 年收入还款比在50%左右, 但均小于55%, 仍处于房贷支付危机边缘。因此, 当房贷利率增加至9%, 会出现或者将要出现还贷危机。基于上述分析, 在没有年代际支付的条件下, 房贷利率不宜超过9%。

(2) 有年代际支付条件下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表8及表9贷款利率分别为5.22%、7.83%, 不同代际首付、借款比例, 不同购房前储蓄年数, 且有年代际支付时的最大房贷期限内的平均年收入还款比, 其中年代际支付额为父代扣除必要消费性支出后的余额。

(四) 影响房贷还款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在购房总额、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模式、消费结构变动模式一定的条件下, 影响房贷还款能力的相关因素主要为贷款利率、贷款年限、购房前储蓄年数、代际首付比例、年代际支付比例以及首付借款比例。其中, 房贷利率和贷款年限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即房贷利率越高, 贷款期限越短, 其年收入还款比越高, 发生还款危机的可能性越大。

购房前储蓄年数, 代际首付比例、年代际支付比例、首付借款比例对还款能力也有重要的影响。购房前储蓄年数越长, 最长房贷期限越短, 年还款额越高, 年收入还款比越大。因此, 当房价持续走高时, 早买房比迟买房更有利。

代际首付比例、年代际支付比例主要是影响还款额。代际首付比例、年代际支付比例越大, 还款额越小, 年收入还款比越小, 越不易发生还款危机;反之, 易发生还款危机。由于年代际支付、首付借款还款安排的年限较短, 并且发生在最初的10年内。因此, 对早期年收入还款比影响较大, 特别是在还款初期年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时, 首付借款的还款安排可能会导致短期内年收入还款比超过55%, 从而出现短期还款危机。

三、结论与建议

经研究表明城镇居民购房还贷能力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水平、购房总额因素之外,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房贷利率、贷款期限、代际首付比例、年代际支付比例、购房前储蓄年数以及首付借款比例。其中房贷利率、贷款期限与还贷能力呈强相关;代际首付比例、年代际支付比例、购房前储蓄年数以及首付借款比例对还款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且对初期还款能力影响较大, 甚至会导致短期还款危机。

基于天津市的实证研究表明, 2007年天津市城镇居民, 如果购房采用公积金贷款不会出现房贷危机;如果购房采用商业银行按揭贷款, 只要采用适当的还款模式也不会出现房贷危机;当房贷利率调至9%时, 如果没有代际首付支付及年代际支付, 则会出现还贷危机。未来的研究应对城镇居民购买模式、支付模式等进一步进行调查以获取更详细的模型参数, 同时还应针对不同收入家庭建立相关模型以便于研究不同收入家庭可承受的贷款利率, 并为制定分类房贷利率和利率调整提供更为可行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爱华, 成思危, 李自然.城镇居民住房购买力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 2006 (9) .

上一篇:跨媒体营销下一篇:现代测控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