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育内容提纲

2024-05-16

学生教育内容提纲(通用9篇)

学生教育内容提纲 篇1

2010-4-30安全教育宣传内容提纲

“安全无小事”,安全教育就是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为了更好的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更好的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及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养成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生,使他们入脑、入耳、入心,使学生认识到“要我讲安全”变成“我要讲安全”的 自觉 行动。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将本次的安全教育内容安排如下:

一、交通安全

1、行走安全

2、乘车安全

3、骑车安全(交通法规定,未满12周岁的 学生不得在道路上骑车)

二、饮食安全

1、不喝生水

2、饭前便后洗手

3、不食腐败变质的食物,不食三无食品。即:无合格证、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

4、不能乱丢纸皮果壳等垃圾

三、防火、防电、防中毒安全

四、课外活动安全

1、不做危险性强的游戏

2、不得在床铺等高危处玩耍

五、集会、做操等安全

做到以班为单位,有序入退场。做到不推、拉、挤

六、严禁学生下河(塘)洗澡

七、做好传染病水痘、麻疹等的 预防工作

八、其他安全

1、不得有旷课,夜不归宿,到网吧玩游戏等行为

2、不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

3、不得有打架斗殴等行为

4、健全学生的请假制度,学生请假用学生请假条

九、“五一”假期间的安全

学生教育内容提纲 篇2

现在国内本科院校的家畜传染病学教学中, 多选用的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兽医传染病学》第五版, 该版教材中具体疾病的内容编排与原来的教材没有什么变化[2], 均是按照概述、病原、致病机理、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 (公共卫生) 的套路来进行讲述。笔者在多年的家畜传染病的教学中, 发现这种疾病内容的编排有很大的不足和缺陷, 从而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将疾病内容归纳编排为致病机制、诊断和防治三部分来进行讲解, 通过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这种改变的优点介绍如下。

1 提纲挈领

现有教材的疾病内容编排将一个疾病要分为7~8个部分来进行讲解, 这样的讲授顺序对各部分内容的讲解比较具体和充分, 但显得过于拖沓、庞杂, 各部分内容独立, 缺少联系, 不能提纲挈领地将课程重点突出, 使得学生不能正确地把握, 也难以全面掌握。譬如其中的诊断部分只是粗略地提了提初步诊断的相关知识内容, 将大部分篇幅用来进行实验室诊断的讲解, 使得学生误入歧途, 错误地认为实验室诊断才是诊断重点。同时防治中消毒剂的敏感性及选择是放在病原内的, 也容易被学生们所忽略。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编排将具体疾病的讲述整合为三部分内容:致病机理、诊断和防治, 诊断和防治是重点, 也是内容主体。诊断包括了临床诊断中的流行病学诊断、发病症状诊断、病理解剖学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中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免疫性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防治分预防和治疗两部分内容, 预防分为一般性预防和特异性预防, 治疗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这种编排既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全面的叙述, 使这些知识点不再孤立分散而有机地结合起来[3], 便于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 又将大部分的疾病内容纳入诊断和防治中, 突出了诊断和防治这两个重点, 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 见图1。

2 突出应用

学习家畜传染病学的目的是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其中诊断是关键, 防治是目的, 这两个节点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非常明显[4]。兽医传染病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家畜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但在原来的讲授中, 诊断和防治只是众多内容中的一小部分, 不能体现出诊断和防治的关键作用和重要性。而在改革后的教学讲授中, 将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这两个重要的部分从结构上进行了突出, 疾病的学习基本上就是诊断和防治内容的学习, 突出强调了其重要性。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毕业后的工作需要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侧重学习, 如动植物检疫专业可以重点学习诊断等内容;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重点学习预防等内容;而动物医学专业则要诊断和防治都要学习掌握,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5]。

新的教学内容编排还有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原有的教学内容编排中, 在讲授动物传染病时, 只注重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而忽视了后面的鉴别诊断, 这样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清晰, 但到临床辨别时, 发现症状、病变相似的疾病很多, 无从下手判断。而新的疾病内容编排将疾病的诊断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对相似疾病一一进行鉴别比较, 有利于增强解决现场具体问题的能力。

改革后的课程内容编排还能强化重点, 可以只讲解诊断和防治的相关实用知识, 真正做到重点突出、简洁精练。例如原病原部分的内容较多, 与兽医微生物学的内容有较多的重复, 改革后可以只讲授与诊断有关的病原学知识, 实用简练。

此内容编排还对防治进行了强调, 原有的防治内容较少, 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补充当下最新的防治方法、药物和疫苗, 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疾病防治方法和手段, 为毕业后更快地进行疾病的防控打下基础。如对于当下流行的禽流感的疫苗种类, 在最新版的兽医传染病学中, 均没有现在使用的H5-4、H5-5等疫苗的介绍, 而它们现在正被广泛地使用。

通过近几年的讲授, 这样的教学内容编排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成绩和及格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重要的是用人单位反映近两年毕业的学生能较快地熟悉养殖现状, 较全面地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专业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井波, 赵爱云.《兽医传染病学》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1) :331-332.

[2]叶宝宏.《家畜传染病学》教学改革探索[J].价值工程, 2012, 31 (9) :286.

[3]黄银云, 胡新岗, 徐婷婷.《动物传染病》项目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2) :78-79.

[4]陈钟鸣, 张志成, 方光远, 等.“家畜传染病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35) :154-155.

指导学生掌握提纲式作文方法 篇3

关键词:教学中;摸索;尝试;找到;提纲式;作文方法;效果良好

G633.34

日本著名教育家松原达哉曾通过实验发现:学习方法是左右学习成绩的首要因素。当前绝大多数同学,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不是不想写作文,而是不掌握写好作文的方法。“道术结合,无敌天下”写作更是如此,如果不掌握写作的正确方法,不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那么学生就写不出好文章。教学中,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在作文方法的指导上,进行了一些摸索和尝试,并找到了可行的提纲式的写作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老舍先生说:“作文有了提纲,心里就有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由此可见,写提纲,养成作文前写提纲的习惯,应该是中学生写作学习的首要任务,是有效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提纲式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对文章整个构思做全面的推敲。先列提纲后作文,就是为自己写好作文服务的,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是大部分学生对列提纲的目的性认识不清,认为可有可无。许多同学作文前,常常草草动笔。想到哪写到哪,甚至写到一半又撕了,严重影响作文质量和浪费时间。这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列作文提纲,就是拟定作文计划,它是构思布局篇章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提纲犹如盖楼房绘制的图纸或作战计划。所以学生在作文前,要力求他们写符合要求的提纲。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提纲作文的写作技巧。作文提纲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题目(要把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2.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写出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3.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组材的顺序。如,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后写什么等。(2)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如,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那些地方详细,哪些略写,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要在怎样什么时机点题等。

中学生主要掌握记叙文提纲式作文就行。但编写提纲要有依据,以记叙文为例依据如下:

1.按事情的过程来拟。(开始 经过 结果)

2.按时间的转折(早上,中午,晚上)

3.按人物的过程来写。(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最后做什么)

为了让学生能尽快掌握提纲式作文方法,教学中我常常在教给学生提纲式作文技巧后,便亲自示范给学生看。例如,教学中我曾设计了这样一个作文提纲,让学生作文。

题目《我渴望得到鼓励》

提纲:

开头:我的某一科考试得满分,惊喜的告诉妈妈,妈妈不在意的神情和失望的心理。

正文:1.后来的好成绩,妈妈知道后的态度,一直是一笑了之。(议论)

2.一次考试的不如意,妈妈狂风暴雨似的批评了我。(议论 描写 神情 气氛)

结尾:谈谈鼓励的意义。(最好用排比议论出来)

由于指导得当,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语文功底好的学生,大都能写出不仅选材新颖,立意深刻,主旨突出,而且描写细腻,抒情和议论都恰到好处,还能巧用修辞方法等。如;《我渴望得到鼓励》这篇作文,有这样几个结尾,我很欣赏。

1.鼓励是一枝花,装点了你的人生;鼓励是雨露滋润了你的心田;鼓励是一盏明灯,照亮夜行的路。一句鼓励的话语,常常宽慰了自己,激励了自己。它是成功的基石,它是自信的阶梯!

2.鼓励是火光,照亮我前进的路;鼓励是号角,催促我继续进取;鼓励是火箭,推动我直达辉煌。多一份鼓励,会使我在后面的学习路上走得更好!

3.鼓励像冬天中的一团火,温暖你的寒意;鼓励像绝径上一条通天道,指引你远离绝地;鼓励像岸上的灯塔,指引迷路的船只回到岸边。我需要鼓励,我渴望得到它!

此次作文,即使基础差的学生也写出了语言顺畅,层次清晰,详略得当,有条理,有重点,有中心的文章。

教学中,只注重作文指导也不行。每次作文后,我都认真讲评。讲评课上,我常常采取多种形式,肯定学生的优点,也委婉地指出不足,鼓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且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提纲作文真的有很强的实用性。借此机会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自此同学们在作文时,也就都能按“计划”行事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提纲式作文的方法并且主动尝试了。下面展示一位学生的写作提纲:

题目《雨中》

开头:電闪雷鸣,伴着一声令响放学了,同学们争先奔出教室,这是看天气。

正文:1.我跑出教室,骑车飞奔,我看见豆大的雨点砸在街上和行人身上。(写景)

2.雨幕中一个人蹲在地上修三轮车,她在向过路人求援。

3.我犹豫片刻之后,我打着伞,帮忙。(动作 神情 心理活动)

结尾:车终于修好了,雨雾中老人非常感激,我看到他的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议论)

开题报告内容提纲 篇4

一、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对课题所涉及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四、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五、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及解决办法

六、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七、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7篇)

新员工培训内容提纲 篇5

一、企业发展史

20分

二、公司组织机构、主要领导、各部主要职能及车间组织机构与分工

30分

三、公司基本制度培训

90分

1、门卫出入制度

2、吸烟管理规定

3、用工制度

4、请假制度

5、工薪管理规定

6、食堂管理规定

7、宿舍管理规定

8、化学品管理规定

9、财务报销制度***

10、班车管理规定

11、奖励制度

12、保密制度和竞业保密协议

13、公司奖励制度

四、产品基本知识(技术部材料)

五、产品生产工艺过程

六、产业发展基本知识七、二氯甲烷基本知识培训

八、电气电路安全基本知识培训

九、安全生产与消防培训

1、公司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车间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消防法常识(疏散、指挥、可燃物常识)

3、公司消防设施介绍

4、消防设施使用说明

5、疏散常识

十、车间日常基本管理制度

1、防尘服穿戴规范

2、风淋操作规范

3、内部通道、标识管理

4、现场5S管理

十一、其它附属材料

1、基本知识答卷四套

2、各工序操作规程

3、公司管理制度本

4、公司各部职能本

5、新编岗位责任制

6、产品宣传册7、7化、五个能力、公司精神 合计:510分钟,自习4-6个半天

90分

60分

20分

60分

40分

60分

40分

最新电能质量复习提纲及内容 篇6

1.电能质量基本概念,电能质量问题的定义,电能质量问题的基本分类方法

1.1电能质量基本概念:IEEE 定义:合格的电能质量是指给敏感设备提供的电力和设置的接地系统均是适合该设备正常工作的。IEC 定义:电能质量是指描述电能特性的参数的集合,与供电的连续性和电压特性相关。电能质量可以定义为:导致用电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的偏差,其内容包括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三相不平衡、暂时或瞬态过电压、波形畸变、电压暂降与短时间中断以及供电连续性等。3.电能质量与电磁兼容的相互关系

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36学术委员会(电力系统电磁兼容)把电能质量控制列入电磁兼容的范畴。电磁兼容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指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能量既不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也不受其它设备的电磁能量干扰的能力。4.电能质量现象的描述

一、瞬变现象(Transients)

1、冲击性瞬变(impulsive transient)现象是一种在稳态条件下,电压、电流非工频、单极性的突然变化现象。通常用上升和衰减时间来表现冲击性瞬变的特征。最常见的引发冲击脉冲瞬变现象的原因是雷电。

2、振荡瞬变(Oscillatory transient)现象是一种在稳态条件下,电压、电流的非工频、有正负极性的突然变化现象。常用起频谱成分(主频率)、持续时间和幅值大小来描述其特性。可分级为高频、中频和低频。

短时间电压变动:电压中断;电压暂降;电压暂升;长时间电压变动:过电压;欠电压;持续性中断;电压不平衡;波形畸变:直流偏置;谐波;间谐波、陷波、噪声。电压波动和工频变化

6.改善电能质量的意义

a.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电力企业形象。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差是各个行业的通病。尤其电力部门是典型的垄断行业。这个问题更为突出。要想在市场经济中有良好的企业形象,收费合理,服务周到固然重要。但在市场经济逐步成熟和规范后, 产品质量便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b.改善电能质量。加强电网污染源的管理和控制是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省电网由于谐波污染造成的设备损坏和继电保护误动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是电网运行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c.电气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用电效率和生活质量, 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改善电能质量对于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保障工业产品质量和科学实验的正常进行以及降低能耗等均有重要意义。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

良好的电能质量无疑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是有利的,但恶劣的电能质量对电力系统运行的不利影响并没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从危害程度来看,某些电能质量问题的危害是破坏性的。例如,雷电波冲击、电容器和电缆线路投切时因谐波谐振而引起的过电压往往造成电气设备的绝缘和机械损坏,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因谐波和负序干扰引起误动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短时的供电中断(Outage)或电压跌落(dip or sag)可能导致生产混乱或工业冶炼产品的大量报废甚至危害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某些电能质量问题主要影响电气设备的性能指标。例如,不正常的电压和频率偏差会引起异步电机负荷的转速和功率变化,导致传动机械的效率降低,使纺织、造纸等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谐波电流在旋转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等输配电设备中流通,使这些设备因产生附加损耗而过热,从而降低了这些设备的寿命或容量。然而,并不能据此说明前一种电能质量问题就比后一种显得重要,实际情况是后一种电能质量问题由于涉及的电气设备很广泛,其产生的影响足可同前一种电能质量问题相提并论。

关于电能质量指标恶化对电气设备危害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成果,然而由于电能质量的不同指标对不同设备均有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当电能质量有多个指标时,不同的组合对设备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问题,目前尚无一个准确的定量计算公式,只有一些粗略的公式和结果可以供工程估计之用。

因此,从总体上使电能质量指标越接近额定值,同时保证连续、可靠供电就是电能高质量的标志。然而,电能从生产到消耗是一个整体,电力系统的发、供、用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电能质量产生影响。而电能指标的控制需要相当的投入(包括电网结构的改进,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衡,各种调频、调压、滤波和无功补偿装置的使用以及调度和运行技术管理等),而且各种指标的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实际上,电能质量指标和额定值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电能质量标准的制定任务,就是从当前(或近期发展)的

技术水平出发,确定适当的电能质量指标偏差的允许值。标准的合理与否的判断准则应是:①基本上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连续供电和经济运行;②总体上能保证用户电气设备的正常用电;③电力部门(包括干扰性用户)在当前技术水平基础上,作一定的努力后应能达标。

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良好的电能质量无疑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有利。不良的电能质量对电力系统运行的不利影响也已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电能质量问题主要影响电气设备的性能指标,如:不正常的电压和频率偏差会引起异步电机负荷的转速和功率变化,导致传动机械的效率降低,使纺织,造纸等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谐波电流在旋转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等输配电设备中流通过,使这些设备因产生附加损耗而过热,从而降低了这些设备的寿命或容量,从危害程度来看,某些电能质量问题的危害是破坏性的,如雷电波冲击,电容器和电缆线路投切时因谐波谐振而引起的过电压,往往造成电气设备的绝缘和机械损坏,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政党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因谐波和负序干扰引起误动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害人身安全。

(1)是电力系统安全(包括用户设备的用电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 是电网运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是电力企业用电管理水平考核的重要指标。

(2)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效益、用电效率(节能、降损)和改善电气环境, 以及工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

(3)是面向电力市场、适应竞争机制强有力的手段。

(4)通过建立和健全电能质量的全面管理, 保障各行各业的正常用电秩序, 为千家万户提供信得过的产品。

(二)电能质量的数学分析方法 1.傅里叶变换与波形的数学分析方法 频域分析方法主要用于电能质量中谐波问题的分析,包括频谱分布、谐波潮流计算等。基于数学变换的分析方法主要指傅立叶变换方法、短时傅立叶变换方法、矢量变换方法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小波变换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2.短时傅里叶变换

也称窗口傅里叶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思想是:在傅里叶变换的框架中,把非平稳过程看成是一系列短时平稳信号的叠加,而短时性则是通过一个参数的平移来覆盖整个时域,也就是说采用一个窗函数对信号作乘积运算来实现在附近的开窗和平移,然后再进行傅里叶变换。

3.小波变换的基本概念

小波变换是时间和频率的局部变换,因而能有效地从信号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伸缩和平移等运算功能对函数或信号进行多尺度细化分析(Multiscale Analysis),赢得了“数学显微镜”的美誉。

4.小波变换在电能质量扰动检测中的应用

电压暂降的起止时刻常常对应着电压信号的奇异点,当取小波母函数为平滑函数的一阶导数时,信号的小波变换的模在信号的突变点取得局部极大值。如果考虑多分辨(多尺度)小波分析,则随着尺度的增大,噪声引起的小波变换模的极大值点迅速减少,因而突变信号引起的小波变换模的极大值点得以显露,所以小波分析不但可以在低噪声比的信号中检测到突变信号,而且可以滤去噪声恢复原信号。仿真结果表明:信号的局部奇异性可通过信号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来表征。信号奇异点对应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与检测噪声对应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在不同的小波变换尺度上的传递性质是不同的。6.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及其在无功和谐波电流实时检测中的应用

三相电路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突破了传统的以平均值为基础的功率定义,系统地定义了瞬时无功功率、瞬时有功功率等瞬时功率量,以该理论为基础,可以得出用于有源电力补偿器的谐波和无功电流实时检测方法。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方法,在只检测无功电流时,可以完全无延时地得出检测结果。检测谐波电流时,因被检测对象电流中谐波的构成和滤波器不同,会有不同的延时,但延时最多不超过一个电源周波。

(三)传统电能质量分析与改善措施 1.供电电压偏差的定义、限值及产生原因

定义:供电系统在正常运行方式下,某节点的实际电压与系统的标称电压之差对系统标称电压的百分数称为该节点的电压偏差。

限值:我国国家标准GB12325—1990《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规定: 35kv以上的供电电压的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 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产生原因:电力系统中的负荷以及发电机组的出力随时发生变化,网络结构随着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系统故障等因素都将引起电力系统功率的不平衡。系统无功功率不平衡是引起系统电压偏离标称值的根本原因。

2.电压偏差过大的危害、无功电源分配及电压调整 1 对用电设备的危害

用电设备是按照设备的额定电压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当电压偏离额定电压较大时,用电设备的运行性能恶化,不仅运行效率降低,很可能会由于过电压或过电流而损坏。2 对电网的危害

线路静态稳定功率极限近似与线路的电压平方成正比。电压偏低,输电功率极限降低,可造成系统解列。

如果系统缺乏无功电源,可能产生系统电压不稳定现象,导致电压崩溃。电压过高使电气设备绝缘受损,使带铁芯的设备饱和,产生谐波,可能引发铁磁谐振。

影响系统的经济运行:电压偏低将使电网的有功损耗、无功功率损耗以及电压损失增加;系统电压偏高,超高电压网的电晕损耗加大。电压偏差的调整方式:逆调压、顺调压和恒调压。3.电力系统频率偏差的定义、限值及产生原因

定义: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系统频率的实际值与标称值之差称为系统的频率偏差。限值:国家标准GB/T15945—199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规定:

电力系统正常频率偏差允许值为±0.2Hz,当系统容量较小时,偏差值可放宽到±0.5Hz。标准中没有说明系统容量大小的界限。在《全国供用电规则》中规定供电局供电频率的允许偏差:电网容量在300万千瓦及以上者为±0.2HZ;电网容量在300万千瓦以下者,为±0.5HZ。用户冲击负荷引起的系统频率变动一般不得超过± 0.2Hz。

产生原因:当发电机与负荷间出现有功功率不平衡时,系统频率就会产生变动,出现频率偏差;频率偏差的大小与其持续时间取决于负荷特性和发电机控制系统对负荷变化的响应能力;系统有功功率不平衡是产生频率偏差的根本原因。4.频率偏差过大的危害及频率调整与控制方法 危害:频率偏差过大的危害 系统频率偏差过大对用电负荷的危害

1)产品质量没有保障

系统频率变化将引起电动机转速改变,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2)降低劳动生产率

系统频率下降使电动机的输出功率降低,从而影响所传动机械的出力,导致劳动生产率降低。

3)使电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停止运行系统频率的不稳定会影响这些电子设备的工作特性,降低准确度,造成误差。2 系统频率偏差大对电力系统的危害

(1)降低发电机组效率,严重时可能引发系统频率崩溃或电压崩溃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是水泵和风机,它们由异步电动机带动。如果频率降低,电动机输出功率将以与频率三次方的比例减少,它们所供应的水量和风量就会迅速减少,从而影响锅炉和发电机输出功率减少,系统频率会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频率崩溃,系统瓦解。频率下降即发电机的转速下降时,发电机的电动势将减少,无功功率出力降低,并联电容器补偿的出力也随之下降,用户电气设备励磁的无功功率却增加,促使系统电压随频率的下降而降低,引起电压崩溃。(2)汽轮机在低频下运行时容易产生叶片共振,造成叶片疲劳损伤和断裂。

(3)低频电力系统中的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主磁通会增加,励磁电流随之加大,系统所需无功功率大为增加,使系统电压水平降低,给系统电压调整带来困难。(4)无功补偿用电容器的补偿容量与频率成正比。(5)频率偏差大使感应式电能表的计量误差加大。

调整与控制: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方式下,通过改变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使系统的频率变动保持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的过程,称为频率调整。

电力系统在非正常运行方式下,针对频率异常所采取的调频措施属于频率控制。1 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包括频率的一次调整和二次调整。

一次调整是指利用发电机组的调速器,对于变动幅度小(0.1%—0.5%),变动周期短(10s内)的频率偏差所做的调整

二次调整是指利用发电机组的调频器,对于变动幅度较大(0.5%—1.5%),变动周期较长(10s—30min)的频率偏差所做的调整。担任二次调整任务的发电厂称为调频厂,担任二次调整任务的发电机组称为调频机组。二次调整分为手动调频和自动调频。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系统频率异常时,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电力系统应当具备足够的负荷备用和事故备用容量。一般按照最大负荷的5%—10%和10%—15%配备系统的负荷备用和事故备用容量;

2)在调度所或变电所装设直接控制用户负荷的装置,并备有事故拉闸序列表; 3)在系统内安装按频率降低自动减负荷装置(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等。5.电压三相不平衡的概念、限值及产生原因基本概念

概念:对称三相系统是指三相电量(电动势、电压或电流)数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0的系统。

不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三相系统是不对称三相系统。

限值:国家标准GB/T 15543—1995《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规定: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正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为2%,短时不得超过4%;接于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引起该点正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一般为1.3%。

产生原因:分为事故不平衡和正常性不平衡两大类。事故性不平衡由系统中各种非对称性故障引起。

事故性不平衡一般需要保护装置切除故障元件,经故障处理后才能重新恢复系统运行。在正常运行方式下,供电环节的不平衡或用电不平衡都将导致电力系统三相不平衡。输电和配电又称为供电环节。供电系统的不平衡主要来自于供电线路的不平衡。当线路的各相阻抗和导纳分别相等时,称该线路处于平衡状态。线路的电抗与三相导线的排列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用电环节的不平衡是指系统中三相负荷不对称所引起的系统三相不平衡。产生三相负荷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是单相大容量负荷在三相系统中的容量和电气位置分布不合理。6.三相不平衡的危害及改善方法 1)感应电动机

负序电压产生制动转矩,输出功率下降,还可能引起电动机振动。电动机的负序电抗很小,只有正序电抗的1/5~1/7,所以负序电流很大,使电动机过热,导致绝缘老化过程加快。2)变压器

变压器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三相变压器供电给单相线电压负载时变压器的利用率约为57.7%;供电给单相相电压负载,则变压器的利用率仅为33.3%。如果处于不平衡负载下运行时仍要维持额定容量,将会造成变压器局部过热。3)换流器

三相电压的不平衡使换流器的触发角不对称,换流器将产生较大的非特征谐波。常规换流器是以抑制特征谐波进行设计制造的。非特征谐波电流的出现对换流器的谐波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导致一些作用于负序电流的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误动作。如:发电机负序电流保护、主变压器复合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母线差动保护、线路保护振荡闭锁装置、线路相差高频保护和故障录波器。5)线损

负序电流及零序电流产生的附加功率损耗。6)计算机

低压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引起中线上出现不平衡电流,中性点电位会产生漂移,即零电位漂移。严重的零电位漂移对计算机产生电噪声干扰。改善三相不平衡的措施

(1)将不对称负荷合理分布于三相中,使各相负荷尽可能平衡。

(2)将不对称负荷分散接于不同的供电点,减少集中连接造成的不平衡度过大。(3)将不对称负荷接入高一级电压供电。电压等级越高,系统短路容量越大,不对称负荷在系统总负荷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小,电压三相不平衡度也随之减小。对于单相负荷,系统短路容量只要大于负荷容量的50倍,就能保证连接点的电压三相不平衡度小于2%。(4)将不对称负荷采用单独的变压器供电。(5)采用特殊接线的平衡变压器供电。(6)加装三相平衡装置 7.供电可靠性常用指标

1)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在统计期间内,每一用户的平均故障停电小时数 2)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在统计期间内,故障停电每次平均停电小时数,计算式为 3)平均停电用户数。在统计期间内,平均每次停电的用户数,计算式为 4)故障停电平均用户数。在统计期间内,平均每次故障停电的用户数,计算式为

8.供电中断危害及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危害:对电力系统:使有功和无功功率平衡遭到破坏,频率和电压严重偏离正常值,可能导致频率崩溃和电压崩溃。

对国民经济:导致生产停顿、生活混乱、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学生教育内容提纲 篇7

【关键词】闲暇教育;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近几年,很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进行研究,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目前我国大学生闲暇生活存在很多的问题,非常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不过笔者认为既然要教育要引导为什么不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呢?大一新生刚刚来到校园带着他们特有的学习心和敬畏心,这个时候进行闲暇教育应当是最合适也最有效的。基础打好了,必然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在大学期间的生活以及学习质量。

一、闲暇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

1.闲暇生活的积极影响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在我们这个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关注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也就成了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要求。良好的闲暇生活,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拥有更好学习成绩还能使大学生有更好生活!良好的闲暇生活可以构建大学生完满的生活状态,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达到人际和谐;良好的闲暇生活同时还能促进大学生不同社会角色的建立,促进他们的完成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高层次的闲暇生活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活动,使大学能有创新和探索的机会。

2.闲暇生活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闲暇生活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得有意义的生活,但是若不能很好的理解闲暇、安排闲暇生活,也会造成消极影响。美国的斯特罗姆在《闲暇社会教育》一书中写到:“闲暇导致了孤独、无聊、自杀和犯罪”, 这就是不能很好利用闲暇生活,反而因为闲暇的自流性和盲目性引发出的各种社会问题。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目前的闲暇生活质量并不高,各种问题也正日益凸显,例如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没有规范,活动类型参差不齐,有积极的更有消极的;时间分配也是及其不合理,要么闲暇生活仍然用来进行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延伸,要么就是完全的放松和娱乐,只是一味的消磨时间,因而很多大学生闲暇活动后,感觉空虚和无聊;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控制能力都不够强,容易受社会各种不良风气和生活模式的影响,例如喝酒、打牌甚至赌博,这些消极活动内容极易在大学生中流行。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现状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开端,是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要引导、帮助新生认识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活的特点,认识专业及其发展走向,认识自我和成才途径。高校管理者应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现代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理念出发开展入学教育,指导学生更快的融入大学的文化氛围,并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使他们身心健康而愉快,顺利的度过大学生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这是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每年新生报到后每个学校都有对新生进行为期10—20天的入学教育,有些院校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特色教育内容,但大部分学校入学教育的内容比较相似,主要内容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法规教育、安全教育、校史校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国防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几大块。尽管里面很多内容都涉及到了教育,但是唯独缺少了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教育及引导,更没有哪个学校在入学教育中就提出明确的闲暇教育的观念。由于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日渐受到关注,一些院校也意识到了这点,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開始有一些闲暇教育内容,不过还没有形成体系。

三、具体的教育及引导策略

1.关注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让闲暇教育成为新生入学教育新内容

根据新生入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应该把闲暇教育纳入入学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还不十分了解,急需了解大学的各方面知识,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闲暇教育,告诉他们如今的大学生除了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以获得毕业后维持生活的职业之外,还应该学习闲暇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前者为了生存后者是为了生活。让新世纪的大学生不仅能够在自己的学业上有所成就,也能成为一个会生活,懂生活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健康全面的人才。美国的闲暇教育走在世界前列,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通过教育,使得个体提高自己的闲暇生活质量;了解闲暇机会、闲暇的可能性和闲暇的要求;了解闲暇对个人生活质量以及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具备广泛开展闲暇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鉴赏力。由于文化的差异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但是可以从中借鉴适合我们国情和文化的内容。例如从新生时就对大学生进行闲暇知识教育,让他们了解闲暇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健康的闲暇活动内容。

2.大一适应时期开展多样化的闲暇生活宣传活动

闲暇和闲暇教育在我国的研究处于刚起步阶段,理论不成熟、系统也不完善。但是在慢慢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先对广大学生进行大力宣传,特别是大一新生阶段让闲暇观念慢慢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例如广播、板报、宣传栏、网络、校报等,告诉大家高层次的闲暇生活是什么样的,怎样培养自己良好的闲暇习惯,怎样进行闲暇时间管理、分析自己的特长,寻找自己真正的闲暇兴趣和爱好,慢慢引导大学生认识闲暇、了解闲暇,之后他们才能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闲暇生活,使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富有意义。

3.进一步发挥学校在闲暇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把闲暇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中只是闲暇教育的开始,学校要积极主动的整合自己各方面的资源,积极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学会时间管理。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开始引导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闲暇时间,使他们充分认识时间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通过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对闲暇时间的自我规划、自我判断和评价;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唤起学生的自觉性,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让自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

(2)为大一新生提供合适的闲暇生活参照内容。大学生是未成熟的社会人,闲暇教育的内容应侧重于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及判断决策能力的获得,为大学生将来走入的社会做准备。因此大学不仅仅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设备和场所,还要设置能够培养大学生能力,满足其社会化要求的课程,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设置有选修课程,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同时,选修课程可以多设置一些培养大学生闲暇能力的课程。例如跆拳道、台球等体育课程,速记、公共、食品与营养、时装设计等实用课程;绘画、摄影、表演等艺术课程。既能培养大学生各种有益的闲暇兴趣和爱好,又能训练和加强大学生闲暇活动的能力和技巧。

(3)创办多样的学生社团及开展多样的社团活动,引导新生入社团。大一新生报到后,学校的各种社团就要开始招新,引导大学生进入不同类型社团也是帮助大学生度过闲暇生活的一个重要措施。大学生社团活动应该在学校的规范和管理监督之下开展活动,而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同时还有与时俱进不断优化社团结构,拓展社团类型,增加社团数目,丰富社团活动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同学的需求。

(4)为新生树立闲暇生活成功典范,发挥榜样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的闲暇活动主要方式是和同学朋友一起活动,因此同伴间的相互影响是深刻和经常性的。为新生树立闲暇生活成功的典范,特别是新生自己院系的师兄师姐,家庭、背景都相似的情况的榜样更易于被新生接受和认可,进而学习其好的闲暇生活模式和进行积极的闲暇活动。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说“在现代社会中同伴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

(5)帮助新生获得良好的闲暇技能。闲暇社会学认为进行闲暇活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一定数量的闲暇时间,二是必须的闲暇设施,三是相应的闲暇技能。只有真正掌握了闲暇技能才能进行高质量的闲暇活动。因此需要学校以学生活动为载体,有意识的通过教育手段介入,使学生发挥自己主觀能动性,掌握闲暇时间的管理技能、闲暇活动的选择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闲暇心态的调节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提高闲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明.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D]:(硕士学位论文).曲阜师范大学,2007.

[2]罗华.大学生闲暇及闲暇教育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师范大学,2004.

[3]姜羡萍,巢岑.大学生闲暇生活的教育和引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3):36-37. [6] 李庆峰.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J],青年探索.2003(1):24-27.

[4]杨志红.关于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及思考[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习学报.2005(6):51-55.

[5]沈馨莉.大学生休闲生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

作者简介:

学生教育内容提纲 篇8

两会精神主要内容

《2018年全国两会精神内容传达提纲 两会精神主要内容》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全国人大常委会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那么,历届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

2017年全国人代会3月5日召开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7日表决通过关于召开第十二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7年3月5日在京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慈善法草案将上大会审查和审议。

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建议2017年3月3日召开全国政协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决定》(草案),建议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明年3月3日在北京召开,《决定》草案将提请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

现在2016全国两会还没召开,下面来回顾一下2015年的全国两会精神及主要内容:

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全国两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心得体会、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分别于2015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召开。

一、会议概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国务院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第二阶段主要是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第三阶段主要是审议通过大会的各项决议草案。大会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大会应出席代表2983人,实到2932人。

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听取和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第二阶段主要是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第三阶段主要是通过了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政

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政治决议。

大会应出席委员2229人,实到2172人。

二、会议主要精神

这次全国“两会”精神集中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会议文件,以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之中。

(一)《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报告主要包括工作回顾、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和2015年工作重点三部分。

●工作回顾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多重矛盾交织的复杂形势,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万亿元,比上年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再上新台阶。

——居民收入和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65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财政收入增长%。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粮食产量超过万亿斤,实现“十连增”。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继续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取得新进步。

报告总结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及特点:一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范文内容地图,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推动开放向深度拓展。二是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财政支出,整合压缩专项转移支付,压减一般性支出。三是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运用市场手段和差别化政策,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推动提质增效升级。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全国森林覆盖率上升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四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制度建设,兜住民生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推进教育发展和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TOP100范文排行五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科学应对,加强安全生产和市场监管,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报告还指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财政、金融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宏观调控难度增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

●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

报告提出了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以及要把握的原则和政策取向。总的来说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主要

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

报告提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把握好三个原则和政策取向。一是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热门思想汇报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要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改革。二是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三是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要在稳增长的同时,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换,从国

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从城乡区域不平衡向均衡协调迈进。要继续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2015年工作重点

第一,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更多释放改革红利。一是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二是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着力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各级政府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都要向社会公开,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打造阳光财政。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逐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

预算管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三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四是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第二,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一是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扩展内陆沿边开放。从战略高度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二是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工作总结

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是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坚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现与各国互利共赢,形成对外开放与改革发展良性互动新格局。

第三,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打造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一是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要扩大服务消费,促进信息消费,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降低流通成本。二是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三是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

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个人简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推进梯度发展。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大力建设海洋强国。

第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一是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市场价格过低时对生产者进行补贴,过高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农业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确保农业投入只增

不减。二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各地要加强中小型水利项目建设,解决好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改造农村危房260万户,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空心村”问题。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改革。范文写作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抓紧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农牧林场改革。四是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国家

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学生教育内容提纲 篇9

1.项目文件

(1)项目有关立项申请及批复、备案文件

(2)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

(3)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包括总体批复、安全、卫生、消防批复)

(4)项目“三同时”的有关申请及批复

(5)“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及“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2.工程设计资料

2.1 工艺

2.1.1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及其工艺流程图,工艺操作步骤或单元操作过程,包括从原料的贮存、加料的准备至产品产出及贮存的整个过程操作说明

2.1.2工艺变更说明书

2.2.物料

2.2.1主要物料及其用量

2.2.2基本控制原料说明

2.2.3原材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和废物的安全、卫生及环保数据

2.2.4规定的极限值和(或)允许的极限值

2.3 设备相关资料

2.3.1建筑和设备平立面布置图

2.3.2设备明细表

2.3.3设备材质说明、大机组监控系统、设备厂家提供的图纸

2.4 管道

2.4.1管道说明书、配管图

2.4.2管道检测相关数据报告

2.5 电气、仪表自动控制系统

2.5.1生产单元的电力分级图、电力分布图

2.5.2仪表布置及逻辑图、控制及报警系统说明书、计算机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仪表明细表

2.6 公用工程系统

2.6.1公用设施说明书

2.6.2消防布置图及消防设施配备和设计应急能力说明

2.6.3系统可靠性设计、通风可靠性设计、安全系统设计资料

2.6.4通信系统资料

2.7 安全及消防设施

2.7.1 安全设施配置情况

2.7.2 消防设施配置情况

3.生产经营单位周边环境情况

3.1区域图和厂区平面布置图

3.2气象数据、人口分布数据、场地水文地质等资料

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

5.规章制度及标准

5.1内部规章、制度、检查表和企业标准

5.2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经验

5.3维修操作规程

5.4已有的安全研究、事故统计和事故报告

6.相关的检测和检验报告

6.1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等的检测、检验资料及竣工验收资料

6.2 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设施的检测、检验资料

6.3 防雷及防静电接地设施的检测、检验资料及竣工验收资料

6.4 特种设备的检测、检验资料及竣工验收资料

6.5 消防设施的调试、检测报告及竣工验收资料

6.6 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的检测、检验资料

6.7 试车总结报告

7.安全管理及设施状况

7.1 事故状况

试车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情况,如火灾、爆炸、中毒、伤亡、劳保等事故,也包括各类事故的统计资料,重大事故的事故调查及总结报告。

7.2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及设施配置、安全教育机构及设施配置、安全监测机构及设施配置、气体防护机构及设施配置、现场急救机构及设施配置等。

7.3 消防及防火管理机构及设施配置情况

主要包括消防及防火管理机构及设施配置情况;消防站的车辆配置、人员配备及装备配置情况;工厂消防设施如消防系统、灭火器配置、火灾报警设施、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设施的配置情况等。

7.4个人防护设施配置情况

主要包括安全淋浴/洗眼器的配备数量及位置,个人防护设施的配备及现场急救设施的配备情况。

7.5 从业人员的上岗资格

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各种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上岗资格证。

8.现场监测及测试资料

主要由业主提供试车过程的监测资料,如工厂监测结果或专门监测机构的监测结果。

8.1关键设备如压缩机、风机、泵集中地点、操作室、控制室的噪声监测结果。

8.2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的浓度监测结果。

8.3粉尘监测结果。

上一篇:提升初中教学质量的措施下一篇:2022立春吃什么传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