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沃土

2024-10-05

教育沃土(精选11篇)

教育沃土 篇1

爱在教育的沃土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瞬之间,我在教育的沃土上已经收获了八个春夏秋冬。

在清贫寒酸的三只讲台耕耘人生,我不否认自己曾经有过些许的彷徨和酸楚。但是,唱着爱的歌谣,播撒爱的种子,一路走来,荡漾在我心灵深处的,更多的还是教育的快乐与幸福!因为我坚信,爱,就是颠扑不破的教育真谛,爱,就是勤奋要铸的师道之魂,爱,就是教育事业的最高境界。

两年前,我从城关初中调到了南街小学。曾几何时,狭小的校园环境、雨天泥泞的道路、供暖时节飘飞的黑尘在我心灵上泛起了阴影。但是,面对这么多年轻有为、正直友善的领导和同事,面对一群群活泼可爱、奋发向上的学生,我爱上了这所精巧别致的校园,心中涌动着回家的温暖。清晨,我迎着朝霞的绚丽静听孩子们清凌凌的书声,那是天底下最动听的乐章;傍晚,我踏着夕阳的余晖送走每一个孩子,心中装满甜甜的爱恋。爱在教育的沃土,生命竟然如此美好温馨。

小学课程和初中课程有着很大的区别。当我拿到五年级语文课本的时候,觉着自己就像一位初嫁的新娘。一周手忙脚乱的勤奋,一周汗流浃背的付出,换回的却是少数几个优秀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我没有灰心,我俯下身子和学生交朋友,倾听久违了的稚嫩童音;我恭敬有礼向同事学习请教,对接一双双真诚和善的目光。心中时时涌起感动和自信。两周之后,我淡定从容,领着我的孩子在书山的旖旎风光中轻歌曼舞。那时,我恍然明白,只要怀揣着一颗爱心,教育的大道上处处都有赏心悦目的怡人风景。

有一位从教六十年的老教师曾经感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个孩子变得人见人爱?毋庸置疑,是浓浓的师爱。师爱是阳光,可以化坚冰为清泉;师爱是雨露,可以让枯草重新发芽;师爱是马良的神笔,可以点石成金。这是对师道真谛刻骨铭心的诠释。

记得有一次,我要求学生用《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作文。让我感动和震惊的是,班上竟有七八名同学抒发了自己长大要做老师情怀。其中沈雯同学写到:老师就像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许多年以后还会被人遗忘。但我深深地知道,花儿之所以美丽芬芳,树木之所以高大挺拔,都是因为有小草在陪衬!是老师在我的心灵中播下了爱的种子,我要让爱的接力棒代代相传!多么质朴无华的语言,多么洁白无瑕的心灵,多么崇美向善的志向。我知道,这就是教育的功德,这就是教育点燃的人类薪火,这就是师道催发的真善美。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情。播撒爱心,传承文明,擦去功利,升腾彩虹。爱在教育的沃土上,立德树人,铸造师魂,我无比自豪。

著名教育家孙敬修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应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儿女手足,对他们的关心、热爱和责任感还应该超过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每个学生培养好。

是啊,心怀爱的梦想,塑造花季的心灵。三尺讲台天地小,胸怀大爱心宽阔;校园清贫淡如水,安贫乐道身自宁;物欲横流不改志,咬定青山不放松。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传道者,我唯有一颗跳跃舞动的爱心。臣心一片磁铁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我相信,野百合也有美丽的春天。

路在脚下延伸,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我誓做筑路人!无论面对荆棘丛生或是百花摇曳,我都愿意看做是一滩妖娆的风景。停辍止步不是我的个性。因为,爱在教育的沃土,我平凡而神圣。

谢谢大家!

教育沃土 篇2

一、让心灵走进心灵, 充分发挥健全的人格力量在成长学习中的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 能否做到这一点, 取决于我能否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孩子们对班主任的要求是高标准的, 因此, 必须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水平, 注重通过言传身教, 以无言的人格力量教给学生为人处世之道, 发现隐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独特人格, 而说之教之。

二、形成自己的班级管理风格, 注重德育工作

在日常管理中,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抓好德育和学生思想教育纳入班主任工作, 在班级管理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1. 确立目标, 提出要求, 制订班级工作计划

每学期,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 确立相应的目标。目标越高, 学生的动力就越大, 对学习的要求就越高。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 制订了翔实、切实可行的包括班风、学风建设, 卫生、体育、文艺等诸方面内容的班级工作计划。在实践中, 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工作, 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以强化班级管理为保证, 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素质教育

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健康的性格是成人、成才的前提。所以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通过教育, 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逐步形成。

同时, 还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组织学生听取法制报告会等, 通过这些教育, 让学生真正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3. 认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由于个体的差异, 即使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学生, 无论是在学习上, 还是在行为规范上, 优劣逐渐显现。学困生的帮教、转化工作要作为班级重要工作来抓。确立帮教对象, 成立帮教对子, 以好带差, 共同进步。经过努力, 许多学困生, 不论在行为习惯上, 还是在学习成绩上都有明显的提高。

家庭教育的好坏, 也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 每学期我都要召开几次家长会, 多次进行家访, 与家长共同商讨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

由于重视了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 加强了班级管理, 在师生共同不懈的努力下, 所带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凝聚力很强、学习成绩突出的班集体, 在全年级中出类拔萃。

手工教育的沃土 篇3

上海社区居民对手工艺教育的早早接纳,再加上政府和手工业教育者的奋力笃行,让上海的社区手工艺走在了全国的前头,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模式。其中,徐家汇、五里桥、枫林社区是上海模式的代表。

徐家汇的无障碍创作空间

在徐家汇文化中心的一间手工教室里,一群年龄不一、肤色各异的居民正在专心地用手中的彩色纸条拼合着做什么。许久都没有人作声,只有人时不时地抬起头看看摆在面前的样品。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个中年妇女站了起来,她高高举起手中的作品对同伴们说:“看,我的彩色吉祥鱼终于完成了,我第一!”正在制作其他作品的同伴们暂时停下手中的活计,羡慕地看着最先完成作品的同伴,报以热烈的掌声后,他们接着埋头做自己的作品。很快,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吉祥彩色鱼们纷纷在他们手中完成,每一只都不一样,每一只都有居民独特的心思。

这就是徐家汇社区一堂彩色鱼手工课的现场:没有教师讲解,没有教师维持纪律,只有学员自由地创作。管理这个社区吉祥彩色鱼手工课项目的负责人叫朱立群,是上海纸艺界的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他说,每一个人都是创意家,只要给他一个无障碍的创作空间,他就能创造奇迹。

徐家汇的手工课堂就是这样,教师不教,只引导,并提供范例,学生参照范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开始,很多学员不知如何下手,因为大多数来参加学习的人只是对做手工感兴趣,而没有做的经验,朱老师告诉他们秘诀只有10个字——“会看,敢试、多琢磨、善变化”。并且朱老师鼓励第一个做出的学员要高高地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这样会鼓舞其他同伴的信心,成为一种良好的场效应。

这种“无障碍创作”让学员们体会到创意的快乐,很快就迷上了这个手工课堂。有个偏瘫的65岁老奶奶每天坚持坐着轮椅来到社区手工教室学习,子女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劝她量力而行。她说:“我在这里快乐着呢,你们别阻止我。”

有一天,她突然对朱老师说:“老师,我有一个想法,我不想做彩鱼了,我要做一个小人。”朱立群听后,心中一阵惊喜,一个60多岁的老人竟然和自己说“我有一个想法”,自己一定要支持她这个想法。他立刻拿出自己的纸艺人偶作品《贵妃醉酒》给老奶奶做范例。没想到,两天过后,老奶奶亲手用白纸做了一个舞会女郎人偶送给他。

除了徐家汇社区老人热爱这个手工课堂,孩子也很喜欢。一到假期,许多徐家汇的孩子就聚集到那里,把做手工当玩乐。每逢吉祥彩色鱼布展,这些孩子会自愿担任展会上的讲解员。展会上活动着一群热情的孩子,为吉祥彩色鱼展平添了许多童趣。

然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朱立群和她的伙伴姚晓嫣教学之外的工作就是推广徐家汇社区手工“无障碍创作”教育模式。他们奔走于上海的各个街道社区,3年来,共发动49个社区5000多名4到84岁居民参与吉祥彩鱼无障碍创作,共做出10000条形态各异、配色不同的彩鱼。

吉祥彩鱼的教育模式也走进徐家汇其他的手工课堂,孙叶蕾的绒绣课堂就是其受益者。孙叶蕾教绒绣,先用一幅相同题材的油画和绒绣画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的微小差别,然后用直观的针法图演示绒绣的针法。孙老师也不教,只在学员动手的过程中解答学员的疑问。

孙叶蕾的无障碍创作课堂培养了大量绒绣专业人才和生产团队,而在这些人才中,有很多人学成后直接到孙叶蕾的尚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工作,成为公司绒绣设计、开发、销售的骨干分子。

几年下来,徐家汇的社区手工艺教育成果斐然,10000条彩鱼被邀请到全国多地去展览,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在多次演讲中称赞徐家汇的“彩鱼”运动。而绒绣作品也成为徐家汇推广“土山湾”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五里桥互帮式手工大家庭

五里桥社区手工艺教育的领跑者主要是两个人,一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何氏灯彩”传承人吕协庄,一个是民间瓦雕艺人——张彦坡。

“别看我们这家人年纪都不小了,可是做灯彩的巧劲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吕协庄谈论自己的学员时,自然地称呼他们为自己的家人,并满怀自豪。

平时,吕协庄主要教这些老人做立体动物灯彩,因为这种灯彩造型相对简单,做出来十分生动可爱,很鼓舞老年人创作的热情。据吕协庄介绍,“何氏灯彩”工艺非常复杂。先要把买来的铅丝拉直,经过加工去除铅丝的弹性,接着要参照动物骨骼和肌肉解剖的模型搭建灯彩骨架,最后把薄如蝉翼的皮纸糊在骨架上。整个工序都要十分小心,不然就得前功尽弃。

吕协庄为了让老人们不被灯彩的复杂吓倒,先只教两片骨骼组装的灯彩,并且在教的过程中一遍又一遍地示范,示范中又手把手地让学员去体会各个工序所用力度和角度。等学员入门后,吕协庄又开始抓两头,一头是做得最好的,一头是做得最差的。然后充分发挥做得好的优势能量,让其帮助做得差的。

吕老师的细心和耐心温暖着灯彩学员的心灵,他们亲切地叫她“吕大姐”。“我对他们可严厉了,做不好就让他们返工。可是他们还是和我亲,有啥心事都和我讲。”吕协庄乐呵呵地说。

吕协庄课堂“以强帮弱”的互助方案,也让学员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团结。平日里,没有课程的时候,他们又相约在一起去外地观看其他城市的灯彩展。他们开开心心地看展览,乐乐呵呵地开眼界。

五里桥吕协庄的灯彩课堂是大叔大妈组成的热闹大家庭,张彦坡的瓦雕课堂是年轻人居多的创意大家庭。张彦坡无私地献出自己几十年收藏的百年老瓦,给社区课堂的学员们当创作材料。他带着这群年轻的社区居民,走遍上海一大半的石库门弄堂,把上海各式各样的石库门拍下来,作为瓦雕的表现素材。据张先生介绍:“现在很多社区的年轻人都来和我学瓦雕,我的瓦雕技术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枫林的三位一体模式

“传统的剪纸手工艺植根于民间,而‘上海剪纸’则是通过社区教育在社区内得以普及并蓬勃发展的。”谈及枫桥街道的社区手工艺,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建中这样总结。

在风景秀丽的枫林街道,活跃着一支“枫林社区上海剪纸传承创作队”,他们主要由社区具有美术基础且爱好剪纸的年轻人组成。他们是枫林社区“社区教育、社会文化、学校资源”三位一体模式的坚决践行者。

当社区手工教育需要老师时,他们会出现在三尺讲台上传授技艺;当需要参加对外手工艺交流活动时,他们会出现在活动现场,代表枫林社区表演剪纸技艺、研讨剪纸艺术;当学校需要开设手工课程时,他们又会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悉心讲解剪纸技巧……

他们的存在让手工艺在社区、社会和学校资源顺利流转,并汇聚这三方的力量把社区手工艺的力量不断壮大。自2006年到现在,连续7年举办的“枫林杯”上海剪纸艺术邀请赛,每年的比赛都能收到来自社区的上百件作品,参赛者有黄口小童,也有古稀老人。

2008年,社区学员的作品参加了在上海壹号馆开幕的“当代海派剪纸艺术展”。作品《献给王欣韵》和《怪兽睫毛膏》因为大胆创新、趣味横生而备受关注。前者表现的是一个耳聋的小女孩耳朵上长出小鸟、音符,以此来祝福天生耳聋的表妹有一天能听到这些美妙的声音;后者表达了作者—— 一个酷爱睫毛膏的女孩搞怪的心理。

沃土介绍 篇4

沃土之所以被称为沙盒类战棋RPG游戏,就是因为他的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棋盘,所有人都在这块棋盘上面生活、战斗着。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画地为牢,开始一场战棋博弈;也可以在其他人战斗的战场上,优哉游哉的种着庄稼和草药,玩家可以自由地在游戏里发挥,并不需要被一个接一个的任务束缚。你可以选择去做些什么以改变这个世界,组队交朋友,参与副本战斗,提升装备,这是所有MMO的核心玩法之一;同时,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即便只是花一下午在湖边钓鱼,也可以给你带来足够的成就感。这也是沃土最具独特的地方。

下面,我们就通过对游戏的画面风格、战斗体系、社交关系以及系统互动等内容来初步解析。

沃土是一款采用JAVA技术以及FLASH技术制作的卡通风格网游,精美的场景矢量图和欧洲风味的卡通形象设计相结合,塑造出了一个色彩鲜活、场景瑰丽的奇幻世界。游戏拥有出色的天候系统和生态系统,地貌风情和物种类型也极为精细,整个世界像是一幅巨大而连续的动态画卷,随时恭候玩家去发觉被善意隐藏的惊喜。

沃土中有十二个职业,但在起始阶段,新手玩家并不需要直接面对12职业,只需要选择一个初心者角色即可以开始接触游戏内容。在新手任务完成之后,玩家将可以在形象和职业技能上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所有职业目前共享4系技能(地水风火)。但是每个职业只能拥有3系技能,这构成了游戏内职业的最基本的相生相克的局面。

游戏的战斗系统充满趣味,而与之对应的任务及社交体系则显得传统、另类。开发团队企图通过更加具有协作性的商业机制来促使玩家展开自发性的社交群体,因此,《沃土》具有堪比养成类游戏的繁杂的制作体系以及匮乏到令人发指的道具来源——只能通过玩家间交易、公共拍卖行及打怪掉落获取,系统并没有任何NPC支持道具的直接购买及贩售。游戏中将种植、采集、伐木、制皮以及各种盔甲、武器的制造细分为十余种专业技能,玩家在游戏中会因为组队副本、挑战主线任务及交易各自擅长的生活道具等原因自然的结实并形成小团体。

对于游戏的开发团队而言,沃土更像是一个可以由玩家参与互动的特殊卡通世界——在其他网络游戏中最被重视的玩家个体成为沃土世界的陪衬,游戏中环境和生态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游戏中加入了创生与毁灭的概念,任何资源及怪物都能够采集到种子并重新种植,每个地区都有自己专属的环境统计,怪物数量是否密集、作物是否丰茂、植被覆盖率是否达标都有着详细的设定。如果地区环境变差、则会滋生出令人生厌的怪物(老鼠群或镰刀怪等)。每个人都会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互动、国民行为也会对国家产生影响——在极端情况下,游戏中甚至会出现物种灭族或整块区域被滋生出的邪恶生物所控制的情况。

沃土的作文900字 篇5

每个人在心灵见播下一颗种子,在这片沃土上就能开出繁茂而美丽的花朵。――题记

每个人呱呱坠地后,他的心灵都是纯净的,一尘不染;他的心灵都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他的心灵都是充满生机的,一片沃土。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人,在这心灵的沃土上,播下了一颗颗种子,辛勤耕作,开出绚丽的花朵。

一部《史记》,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司马迁心灵沃土上播下的种子。宁死不屈,牢狱之灾,一生年华,是司马迁为这颗种子的.辛勤耕作。流传千古,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司马迁的这颗种子在心灵沃土上开出的花,历史之花。

一首《春望》,一套“三吏”“三别”是杜甫心灵沃土上播下的种子。安史之乱,贬谪边塞,忧国忧民,是杜甫为这颗种子的辛勤耕作。诗圣之名天下皆知,爱国情怀代代传之,是杜甫的这颗种子在心灵沃土上开出的花,忧国忧民之花。

重夺奥运冠军,重拾会心的微笑,是女排姑娘们心灵沃土上播下的种子。几十年的等待,几十年的顽强不懈,艰苦奋斗,是女排姑娘们为这颗种子的辛勤耕作。一份满意的答卷,一声至高无上的赞美,一种前所未有的女排精神,是女排姑娘们的这颗种子在心灵沃土上开出的花,奋斗之花。

作为当今时代的我们,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一群祖国未来的希望,一群担负着青年责任的学生们,是时候在这片心灵沃土上播下种子了。

我们需要播下一颗“爱国主义”的种子。面对日本的嚣张,掩盖历史的真相,对中国人的轻视,我们应该充分显示出爱国主义精神,拿出民族气概,消除日本傲慢气势,抵制日本不好的思想,反对日本的恶劣行为。

我们需要播下一颗“友爱”的种子。面对连战的到来,宋楚渝的拜访,我们应显出友爱之心,真诚的对待他们,友好的交往,展现大陆人的诚心诚意和一颗急切的心,为台湾的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需要播下一颗“真、善、美”的种子。面对这个社会,用我们的真去感化他人,用我们的善去帮助他人,用我们的美去创造世界。用我们的青春,用我们的活力,去营造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在心灵的沃土上播下了种子,明天,乃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会在这片沃土上辛勤耕作,不久的将来,在这片沃土上会开出新一代的美丽之花。

心中的沃土350字作文 篇6

地球一年四季都在经历着春夏秋冬,而我心中的这片沃土也在经历着四季轮回。

春天,心中的这片沃土,滋润着一颗幼苗让他茁壮成长。每天进入校车之前,总有一个人笑眯眯的`对我说:“加油,好好学习。”我欢快的答应一声跑向校车,开始新一天的旅程。这棵幼苗正在成长。

夏天,心中的这片沃土,使这颗幼苗长得更加茁壮了。每天都在认认真真的学习,成绩自然也上去了,我感到很满足,在家,总有一张笑眯眯的脸,给我鼓励,让我继续前进,我感到很温馨。这棵幼苗长得更欢快了。

秋天,心中的这片沃土仍然在滋润着这颗幼苗,但幼苗不知怎的有些枯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迷上了游戏,成绩自然也下降了,回到家后,那种温馨的感觉有些消失了,每天都听得到一声声督促。这棵幼苗有些枯了。

冬天,这棵幼苗枯的更加厉害了。从此家里听到的更多的是一声声叹息以及督促。虽然仍有鼓励,但显得苍白无力。啊,这棵幼苗怎么了?还能成长起来吗?来年的春天又会茁壮成长起来吗?

家庭是开展科技教育的“沃土” 篇7

一、家庭科技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科技教育的实施与开展, 是一项涉及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化”的系统工程, 并不是只有学校教育就能够完成的。对小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应该在一个开放的空间和时间里,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意识、科学素养, 是对社区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 特别是充分利用校外科技教育基地、实践基地等,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学习到了科学文化知识,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热爱科学的优秀品质,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 在家庭中开展科技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家庭中实施科技教育的可行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科技活动的选题难度也不能太高, 选择的工具相对简单, 这样才适合小学生去完成课题任务。每个家庭中都有许多工具, 而且有些是学校里比较少甚至是没有的, 在工具方面就弥补了学校里工具少的缺陷, 可以保证课题的完成。所以, 在家庭中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可行的。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学生的闲暇时间比较充裕, 学生利用这些业余时间在家庭中进行科技教育活动显得更有意义。然而, 受小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的限制, 不可能去搞繁杂的技术发明、技术设计等, 这就决定了在一段时间内, 从一事一物出发, 从一点一滴做起, 这样就容易成功。青少年在家庭中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就要考虑在家庭条件下能否完成自己的选题, 同时, 让选题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层次、生活阅历等。所以, 在家庭中进行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 应该选择的研究性强而且容易出成果的小课题, 抛弃那些对于小学生来说“空、大、难”的课题, 免得浪费时间和精力。

三、家庭科技教育活动突出特点是具有实践性

科学教育活动不能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 必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家庭科技教育具有开放的活动天地, 可以增加他们的实践活动机会, 更能体现他们是活动的主体和主人地位, 活动类型也丰富多彩, 如调查研究、考察报告、小制作等, 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辅导孩子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素养的养成, 是他们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完善中逐步提高的。因此, 在活动中将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孩子, 让他们在失败与成功的交替过程中体验科技实践活动的乐趣, 自主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能, 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的的科学素养, 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意志, 促进他们发散思维的发展。

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 青少年在独立思考、独立研究、自主探索中, 要保证他们是活动的主体和主人地位, 活动的全过程要让他们独立进行, 遇到困难也应该是鼓励他们首先自己去尝试解决。但这不否认家长 (辅导员) 的作用, 要真正起到“导”的作用。

四、善于捕捉孩子的创新思维火花

孩子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是他们智慧火花和灵感的外显, 家长要善于捕捉孩子在刹那间闪现出的创新思维火花, 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智慧火花和灵感的出现, 同培养任何习惯一样, 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 克服思维的惰性, 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坚持做到:给孩子的微笑和鼓励多一点, 对孩子的要求具体一点, 对孩子的活动空间宽裕一点, 给孩子的灵活支配的时间多一点, 用他们的“好奇心”作动力驱使他们去观察去接触周围的事物。由于孩子的天真无邪、好奇心强, 他们所提出的某些问题, 也许是成年人无法接受, 甚至是背逆和无法解释的, 但作为家长应该保护他们的这种好奇心, 不要妄加指责, 而是正确引导孩子进行科学思维, 捕捉学生们的创新思维火花, 引燃他们强烈的创新欲望。

五、家庭科技教育具有德育功能

家庭科技教育也贯穿着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 不是某个人的事, 更不是某个人就能够完成的, 特别是知识爆炸时代, 体现的更为明显, 它是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 经过大家的合作探究, 集大家的共同智慧于一体, 才能得到研究成果, 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家庭科技教育, 可以让孩子们摆脱“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性, 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耐挫力, 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合作互助精神、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等, 所以, STS教育强调个人行为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兼容性, 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六、开展家庭科技教育活动, 促进家庭和谐

开展家庭科技教育活动, 增加了家庭与孩子的接触机会, 促进了家庭和谐。如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广泛阅读科技书籍, 家长与孩子共同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孩子同家长一同参加劳动, 这些都是家长与孩子亲密接触的和友好交流的最佳机会。低中年级学生的科学幻想画、科技小报作品, 高年级学生的小调查、小实验、小发明等, 内容表现得有时幼稚些, 甚至就是搞笑, 也可能没有什么新意, 但毕竟是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形式的作品, 作为家长都要默许作品的成功之处, 并加以欣赏和肯定。通过这样的家庭科技教育活动, 亲子关系会更加融洽和谐, 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自主意识也会大大增强。

总之, 家庭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沃土,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培养“全面发展, 学有所长”的新型人才的基础阵地, 我们的科技教育应该从学校走向家庭, 走向社区, 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科技教育模式, 促进青少年健康和谐发展, 以适应信息及知识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

让品德课堂成为励志教育的沃土 篇8

一、专题讲座式——埋下励志之种子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重要的阶段,他们的信仰、理想、修养及学习动机等的形成正位于萌芽期。分专题开设讲座可以系统地帮助学生形成我们所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进取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使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从小就树立正确而伟大的理想,并为学生的未来生活积累极为珍贵的财富。

例如,教学“我的权力与责任”时,教师联系当地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请专家来学校给学生做“理想信仰与人生之路”教育讲座。老干部引领学生深情地回顾我们国家满目疮痍的历史,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们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教育我们的学生明确人生之路的明灯是由信仰与理想点亮的。我们应该使个人的成长和祖国的美好前景紧密相连,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要时刻保持一致。开展信仰与理想教育讲座,有利于我们的小学生树立和培育正确的信仰与理想。

二、案例分析式——点燃励志之潜力

理想是灯,信仰是路。缺乏信仰及理想的公民很难想象能够融入社会,更不能为全社会的稳定、繁荣贡献力量。很多能够有较大成就的伟人均从小就拥有了伟大的信仰、理想,是信仰与理想使得他们能够在困境里咬牙坚挺、孤独放歌;更是这些信仰及理想让伟大但短暂的生命成为我们永恒的纪念。在开展信仰与理想教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精心挑选合适的案例,让榜样点亮青少年信仰与理想之火,使得相对比较抽象的信仰、理想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这样的教育才更有深远的意义。

例如,教学“筑起血肉长城”时,我通过声像俱佳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面对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图片、视频。当一幅幅龙的传人英勇抗战的画面,被图文并茂地展现在视野之中时,学生们震惊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牺牲小我,求民族之大义的伟大精神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他们的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升腾起捍卫祖国主权和民族尊严的爱国激情。抗日战争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事件和人物,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炙热的爱国情感,深刻体悟国家兴亡和个人前途命运的一脉相连。孩子们在极为具体且震撼力超强的视频影响下纷纷表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中国梦”,必须更为刻苦学习、发愤图强。

三、演讲冶情式——坚定励志之信念

演讲是在大家的见证下,直接表明观点,直白宣泄情感的活动,有着很强大的带动性,能够很热烈地鼓动宣传,起到以情激情,以情燃情的功效。在进行信仰与理想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围绕“信仰的力量”展开多场演讲,如“让信仰照亮青春”、“同心共筑中国梦”、“携青春与信仰对话”等。这些紧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讲主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完美阐述理想及信仰的力量,演讲者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可以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师想要培养孩子们的思想素养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深处生根、发芽,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强化对正确的理想及信仰的深刻理解。

例如,教学“我是共和国公民”时,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我是小公民,我为国家献忠心”演讲比赛。学生通过演讲,和大家分享了对信仰与理想的理解,表达了对伟大祖国深沉的爱恋与无限的忠诚。演讲者热情洋溢的演讲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使得学生在无形中无数次地传递了爱国的观念。高尚的信仰与理想是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体现,拥有了高尚的信仰与理想,盲目的学习动机就变得清晰,浮躁的心灵从此开始沉静。

信仰与理想演讲活动,通过激情昂扬的宣讲,燃起同学们坚定理想、守望信仰的熊熊激情,点亮了他们无悔的青春。大家愿意放飛梦想,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习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恰似那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为这一共同梦想的实现,我们每个人,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必须立足当前,立足于学生信仰、理想的教育。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钻研,艰苦奋斗,让学生宏伟的信仰与理想在品德与社会课开花结果,让励志教育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

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 篇9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核心,而校本教研正是促进学校和教师双重发展的重要途径。北京市和平里第四小学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始终将“狠抓课堂教学主渠道,高奏教育质量主旋律”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和发展重要目标。他们本着“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助力”的指导思想,以“关注前沿理念,立足教学实践,落实每一个细节”为实施原则,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组织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展开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赢得了社会的关注。

一、在反思中准确把握校本教研的内涵

和平里四小有着一支专业的教研队伍,由校长、教学中层干部和各学科骨干教师参与进行调研,一起反思教研中遇到的困惑。比如:教师之间交流机会较少,个人理解过多;对常规教学现象反思研究较少,经验型论文过多;针对学生学法研究较少,注重教师教法研究过多;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考虑较少,注重于职业技巧过多。

通过反思和学习,学校重点解决:一是校本教研的具体定义,二是怎样有效地进行校本教研。利用每周的理论学习和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全员培训,组织骨干教师赴外地考察学习,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了认识,还为教师提供了各种相关书刊和教学光盘。通过再学习,使教师理解了校本教研的内涵:将本学校作为研究主体,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以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以教师研究为主要力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在教师反思活动的基础上,以教师自主发展为动力;是师师之间、师校之间的合作及互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二、强化培训,坚持“三个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集体教研,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专业引领”是和平里四小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学校本着“从问题入手,从实际需求出发,专业引领,注重实效”的教研思路,积极地为教师搭建起有效地引领平台。

专家引领学校领导集体利用专家下校指导的机会,组织教师听取专家讲座,聘请专家做顾问。要求教师带着问题学习,及时向专家请教,面对面的交流,拓宽视野,深化认识。深入开展走近名师课堂,领略名师风采活动:看名师授课录像,听名师学术报告,研究教学特色,感悟成长历程。通过走近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语文特级教师卢晓玲,使教师体会到只有经过精心预设,才能给更好的生成资源以“着陆”之机。

干部引领多年以来,学校教学干部一直不离开教学科研第一线,始终站在本学科教学前沿,积极主动地抓热点问题,引导教师理论上深入浅出,方法上利于实操。校教学干部以《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为学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师生之间情意互动,感情因素促进提高认知效率》等为题做专题讲座,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有位教师在业务学习札记中这样写道:“不知不觉中,我们在成长,我们在厚积薄发,正如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我们在课堂上所展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我们这座藏在水下的冰山必须厚重,才能薄发!”教学干部还特别注重强化服务意识,亲自上公开课、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活动,切实地掌握

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教师抛砖引玉。

骨干教师引领和平里四小充分发挥了市、区、校级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的作用,让他们在同伴互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如:骨干教师围绕新课程说案例,讲论文。开展“名师工程”的“三个一”活动——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做一次专题讲座、组织一次学科教学研讨,达到了教学骨干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通过专业引领平台,使学校各个层面的教师都得到发展: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掌握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看到自己专业发展的前途;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以继承和发扬名优教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教学风格和特长为目标,逐渐由“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转变;骨干级教师,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由“反思型”向“学科专家型”的角色转变。

三、创新教研模式,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台

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教师通过合作形成教与学的氛围,才能形成集体创新的力量。为此,和平里四小加强了教研组的建设,以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数字教研、反思教研、课例教研、以题促研为载体,营造了校本教研的校园文化氛围。

1.数字教研——和平里四小实施的是以软件建设为先导,统筹规划,硬件建设,分步实施,由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成员参与的校本教研。培训人才,创建贴近课堂教学,开发出适合教师和学生使用的网上教学资源信息库。倡导实现“团队互助,资源共享”。学校分步实施的“电子备课”,由部分教学骨干拓展到部分年级、学科,乃至全校每一位教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整体知识构建的教学设计。目前,学校资源库中存储了各类教学软件;新课标优秀课件集锦、音频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四小教师近千节各学科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电子备课让优秀的教学资源在教师之间共享,让每一位教师备课时都能高起点,并通过一次次的复备,教学设计得到完善,形成了教学合力,使每位教师的备课质量螺旋式上升,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2.反思教研——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成长=经验+反思”。可见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开展的反思型教研活动是以自我反思为基础,在教学研究群体中共同合作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活动。以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为基本形式。进行教学前反思,目的是使教师的教学具有前瞻性,使教学行为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进行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及时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样使得教学行为具有自控性,促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后反思,很多老师自觉地带录音机进课堂。逐渐地使自我教学经验理论化,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总结和评价能力。除此以外,学校还大力提倡教师在阅读后反思,在教育实践中的每个环节反思,并且提倡教师做“听课反思”、“个人成长反思”的教育教学札记,使每位教师都能够尽快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反思型教师”。教师将个人反思与群体反思融合起来,在互补共生中进步,在合作互动中成长。

3.课例教研——新课程要求每一位老师都应当既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又是研究者,案例研究无疑成为老师们介入新课程研究的最佳途径。四小开展的案例教研是教师们将自己随

机记录的、发生在教学中的真实事例,在教研组内讲述并进行合作研究,共同提炼教育教学观点。教师做到“三会”:学会积累,养成写教学日记、教学随笔的习惯;学会发现,善于从平凡小事中发现有价值的事例加以研究;学会写作,叙述的情节要形象生动,反思能够画龙点睛。案例教研以“同课异构”和“一课同上”为主要形式。“同课异构”指的是一人在不同班级几次上同一教学内容,目的是在深入反思的基础上逐步深入理解教材,深化研究,使得预设教案更加关注学生需求,从而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认识水平。“一课同上”指的是教研活动时,全组老师针对一个教学内容集体备课,多维理解教材,设计出基本教学思路,然后每位教师再针对不同学生需求,精心预设。上课时把目光聚焦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课后教师自发地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课例对比,整理教师们的不同认识,再次复备,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作为资源纳入学校资源库。几年来,教师们积累了大量案例,反映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如师生探究知识的曲折过程,师生情感交流中的感人故事,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成长日记等。

4.以题促研——开展课题研究,“以题促研”是四小多年来的教研形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学校大胆实施了课程调整,进行了教改实验:在“八五”期间,学校的胡明亮老师以“漫画进课堂,让美育之花盛开”为课题进行了教改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九五”期间,学校以“遵循儿童心理认知规律,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验”为课题进行了作文教学的教改实验,探索出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作文教学内容和作文教学模式;在“十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国际合作项目“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健全人格”的课题研究;参加了“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工作;参加了市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的实验研究;数学学科参加了区级重点课题“基础与创新”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做到了教师们人人有科研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了一个科类较为齐全、老中青梯队化、覆盖面广的课题研究网络。

2005年9月,和平里四小由一批师德高、业务强、有研究能力的市、区校级骨干教师组成了“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其中包括“数学学科、语文学科、科任学科”和“班主任工作室”。学校搭设这个平台的目的是使市、区级骨干教师在不断研究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同时带动一批热爱教育教学事业、有发展潜力、肯钻研肯吃苦的新人共同发展,从而培养出四小的新一代教科研骨干力量。工作室首先从“还”字做起,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提出还学生以主动学习的“时间”,还学生以“空间”,还学生以提问权、评议权。再从“多向互动,自主探究”做起,要求教师(1)加强“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形成“弹性化”方案;(2)上课时学会倾听学生发言,适时引导,提高驾驭能力;

(3)加强课后的反思与研究,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本学期学校又针对课堂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提出了学科校本研究课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教师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反思、在交流中启迪、在评价中升华,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四、建章立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制度是工作的保障”。为了使校本教研能够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和平里四小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1.建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组”的管理体系。确立了由校本教研领导组、教学处、教研组、教师组成的的“四级”管理制度;由孙笑秋校长亲自挂帅管理此项工作,全面参与学校各项教科研活动。2.搭设平台,确保校本教研的正常开展。为使校本教研快速发展,学校创设条件,积极地开展了系列活动。如每学期都进行全校性教研组赛课、优秀论文评选;

召开一次校本教研现场会或经验交流会等。这样,既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又确保了教科研的开展。3.细化教研制度,规范校本教研活动。学校建立了领导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制度。要求领导组成员有针对性地听课,及时反馈、做出评价;健全教学处教研制度,规范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建立校本教研表彰激励制度,激励全体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校本教研;做好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建立教师的资料资源库。

百年文小花争艳 根植沃土满园芳 篇10

根植沃土满园芳

——记江油市文化街小学特色教育建设

江油市中坝镇文化街小学坐落在美丽的涪江河畔,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乡——江油市主城区文化街。自1904年创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学校占地8000余平方米,有23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专任教师54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省级、绵阳市级、江油市级骨干教师19人,市名优教师4人)。二十世纪中期学校曾荣获“共青团中央少先队红旗大队”、“省级首批重点小学”底蕴,优异的办学业绩,厚积薄发,名扬遐迩。进入新世纪后,分析学校教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其核心理念就是“教师发展学校”爱”,“我们的学校我们来发展”后重建契机,以人为本,打造精品教师团队,创新特色活动,百花争艳,满园芬芳,续写了老牌名校的辉煌。传承文小精神,教学教研硕果累累自强不息的文小,行“三算结合”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研究,加大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实现教书型向学者型转变。近年来,阳德育标兵张世全、胡均尧、知名校长周平俊等为教师们办讲座,讲奉献,充分寻找学校外围的一切人力资源、创美好明天”的老、中、青三结合的主题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针对各科教师情况,带新,以新促老”的“一帮一”构”、“名优教师展示课”制。老师们在活动中收获喜悦,体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在以何蓉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课题结题,级科研课题子课题段。一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课题研究能力,学习的良好习惯。近年来,教师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献课,10几位老师送教下乡、担任进修校客座教师,代表学校走出学校的圈子,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家长的肯定。综合考核一等奖,25人以上),毕业会考成绩更是大幅度提升,教学教研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创新管理思路学校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德育工作,落实“安全第一,德育为首”的的工作思路,大胆改革,江油市文化街小学新的领导班子深入分析学校的历史背景,并将此理念贯穿于学校的每项工作中。抓住灾

有着丰厚的教学研究底蕴。、“六因素单元教学法”的课该改试验。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力量为学校谋发展,“常态课”研究被列入重点。通过开展“以老、“青蓝工程”活动和“青年教师赛课”等教研活动,形成了重点突破和群体参与的教学科研机成就双赢,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全

《小学体育学习评价》研究已经进入结题阶段,省《经典美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研究》30多篇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20人以上在市级以上赛课、示范课、展示课上2009年、连续两年在确保为上级学校输送优秀毕业生的同时 德育活动百花争艳

形成了以行政蹲点管理为经,“教师发展,“我们的孩子我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积极进依托科研课题如全国劳模陶宗平、开展“传承文小精神进入研究阶同时推动了师生生爱2010年连续两年获江油市目标(每班平均以年级组管理为纬,绵

共200多、“江油窗口实验小学”称号。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丰厚的文化

学生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提出了让学生发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推进新课程改革,文化街小学多次邀请学校已退休的前辈们,、“同课异《学生创新管理模式,以班级管理为网的分层管理,辐射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管理模式的进步,让年轻教师有更多、更快的机会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中,为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提升了学校管理团队的精神和集体力量。

少先队工作在进行基础道德教育与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以“感恩”教育为主题,以“双十星”、“阳光小天使”、“环保小卫士”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学生人人争当“十星学生”,班班争创“十星班级”;学生以参加阳光小天使活动为荣,能当上小白鸽礼仪队的队员更是他们的骄傲。定期开展的“小白鸽礼仪队检查”、“国旗下讲话”、“阳光小天使”等活动,班级年级板报墙报出版、习作征集等形式,每周的班队会都成为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与经典相亲,与快乐同行”队会,以捐建工程竣工为契机“心存爱“诗朗诵”,“讲故事”比赛及“给同学(事)写颁奖辞”等积极健康的活动,成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亮点。一系列的活动能够既营造了轻松愉悦的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氛围。又使活动内涵得到提升,师生们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期待“我们的学校会越来越好”!

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世界卫生组织∕WH0健康铜牌促进学校”示范小学”、“绵阳市校风示范小学”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小学”、“绵阳市警校共建示范学校”向社区、社会辐射,使学校的声誉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普及特长并举 特色教育满园芬芳2009年,文化街小学以《三字经》优秀诗文为载体实施《经典美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影响的研究》赋予文小“文化”内涵,开展系列特色活动——“美文共享

好书共读

畅游书海妙笔生花”,引领师生“走进五千年文明、品读祖国经典美文年级分层阅读,师生同台诵读等主题活动让师生畅游书海,书活动,设计读书手册,特别的《读书手册》全面呈现,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生机盎然,书声琅琅,序列活动有序开展。典为友,和快乐同行”班会被江油电视台录播、传部、江油市教育体育局组织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中,“文小少年”参加江油市的比赛为江油市教育系统争得了荣誉一一支江油参赛队参加绵阳市教育系统的比赛荣获二等奖。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不仅读中文,学科,2010年秋,学校成功举办了首届英语节,掀起了新一轮的读书热潮,给学生发展自我,展示自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特色建设,还申报了创建武术和跳绳的特色项目学校,并于为普及和特长两个阶段开展,专门开辟练功房,值得欣喜的是江油市明珠社区少年宫也在文小落户了,“科技制作社”、“足球队”、“武术队”等二十多个少年宫特色活动项目组在校内以及校外聘请的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场地龙腾虎跃,挥汗如雨;室内场所书声琅琅,巧手翻飞。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你不由感叹:文小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和“文明行为伴我行”.梦飞扬”为主题的感恩活动,、“江油市校风示范小学”,把学校的德育工作、《百家姓》、《千字文》 “我读书、“我阅读

我游戏”激发学生结合学校读2010年春五年级三班的“与经《绵阳晚报》报道,江油市委宣我校组织的经典诵读节目读书活动已成为文小也读英文。学校将读书活动延伸到其他

2011年4月正式启动。活动分作为学生的练习和比赛场地。“国学社”每到周五少年宫的开放时间,等主题班、“唱红歌”,学校先后创建了“绵阳市、“绵阳 《论语》及现代课题,我成长”,、“各抒己见(一等奖),作为唯更、“千姿绣”、室外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绵阳市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小学”、我快乐

扬帆起航” ”,学生推荐书目,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这些课余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同时也逐步形成了文化街小学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出学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现在,文小教学楼走廊上悬挂的都是文小学生自己创作的美术、书法作品,学生个个朝气蓬勃,语言文明礼貌,举止得体大方。一位家长在给该校的感谢信中说:“孩子有幸,最快乐的6年小学时光在文小度过,文化街小学的校园文化滋养了他,老师的气质品质影响了他,老师的认真教育培育了他,使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又是一年春光好,当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痛渐渐消失的时候,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江油市中坝镇文化街小学以“教师发展学校”理念构建的“书香校园”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走进文小,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听到的是孩子们最动听的欢声笑语,感受到的是浓郁的书香之气,鸟语花香相伴,朝夕书声盈耳。前进中的文化街小学,正以舒适宁静的校园环境,科学规范的现代管理,健康和谐的成才氛围,迎接走向她的莘莘学子。

文华街小学:廖先春

教育沃土 篇11

关键词:营造情境;幼儿插话;质疑问难;创造想象

一、视营造情境为教育创新的泉眼

教师在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创造型的教师就很难造就创造型的学生。创造型的教师自然具有创造性的教育观点,习惯于营造有利于创造的环境氛围,使幼儿如鱼得水。

幼儿园活动情境的创设,一要体现教育性。围绕总的教育目标,结合各年龄班的教育特点和内容,通过直观和生动的形象告诉孩子应该学什么、做什么,分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可以结合常规习惯、爱国主义、科学知识、安全教育等主题使幼儿得到思想教育;可以结合季节变化使幼儿了解春、夏、秋、冬等自然现象及不同季节的景色特征;可以结合节日使幼儿了解每一个节日的

意义。二要体现审美性。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按照对称、均衡、和谐、变化与统一等规律,色彩要鲜明、协调、有主调,给人以美感。三要体现趣味性。从内容到形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充满童趣,生动活泼,可以夸张,可以适当变形。四要體现参与性。听取幼儿的意见,教师同幼儿一道美化。五要体现节俭性。注意节约,尽

量做到一物多用,充分利用无污染的废旧材料或就地取材,因材

施艺。

教师应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设置的课堂情境中去。试想,当教师用优美的语言结合挂图、投影介绍大自然变化时,当教师用动听的语言娓娓叙说化学家不畏艰险,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取得的辉煌业绩时;当孩子们看到计算机屏幕上动画效果时;当孩子在探求新知,寻找规律,获得意外成功的惊喜,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突然产生的灵感所带来的快乐时,幼儿无不感受到美的熏陶。美妙的意境,自然成为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巨大

源泉。

二、视幼儿插话为教育创新的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幼儿双手放在腿上,眼睛看老师,发言先举手,不能出声,不许插嘴,老师问什么,就要答什么,在诸多的限制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成了老态龙钟的儿童。而面对当今的孩子,我们必须树立教学民主的教育观,尊重幼儿“插话”的权利,还给幼儿“说”的自由,挖掘幼儿“说”的潜能,使幼儿敢说。

师幼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话语权这一资源,不妨把握好三种做法:一是可以插话。课上插话的幼儿往往是处在认真听、积极想的过程中,他们兴奋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而这“不由自主”可能是孩子思维的火花、灵感的火花。因而,教师要容许孩子“不由自主”地说,并给予足够的关注。二是可以说错。孩子说错不可避免。有的是因为表达和思维发展的不均衡而表现出的词不达意,有的是一时的思路不畅而表现出的结结巴巴,有的是注意转移而答非所问。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耐心倾听、目光亲切、言语鼓励,让孩子始终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消除一切胆怯、烦恼,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潜能。三是可以创新。学生如果把教师作为一个范本而不作对手,那他就永远不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应允许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真实的认识,说自己想说的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不用学校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对幼儿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欣赏,要多给幼儿创新的气氛。

三、视质疑问难为教育创新的升华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幼儿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教师应精心设计提问的问题,力图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阶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问题必须围绕活动的关键设计。对重点要反复设计提问的问题,使幼儿理解和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幼儿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还要强化发散性设问,对同一问题,教师引导幼儿从多方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以求问题灵活解决的方法。二是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一种是递进式问句系列:初问浅显,幼儿正确回答后,再逐步加深,逐步一般化、抽象化,逐渐达到预计的目的;另一种是渐退式问句系列:开始提出一个较抽象较一般的问题,以引起悬念和产生整体印象,当幼儿不能正确回答时,再逐步具体化,直到幼儿做出正确回答。还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的层次问题。三是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和鼓励幼儿问答。教师的语言要准确、严谨,具有科学性、准确性,以免造成幼儿失误或困惑;清晰、简练,以最简洁的语言传递最大的知识信息量,口头提问不宜太长或转变太多,必须通俗易懂;诚恳、和谐,态度诚恳,语言亲切,氛围和谐,语音抑扬顿挫,疏密相间。对幼儿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积极鼓励,不要吝惜表扬的话语;对答错者不能讽刺和挖苦,要对出现的“闪光点”给予肯定。

四、视创造想象为教育创新的精髓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应贯穿于幼儿的所有活动中,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翔。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理应成为启发孩子想象力的不竭源泉。一是走进自然开发想象。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户外,走进自然,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增进孩子体验,促进智慧发展,丰富精神世界。二是调动感官启动想象。教师应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幼儿的具象感,即通过看、触、闻、听、议等方式调动幼儿的感官系统,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也就是要把头脑中的想象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三是欣赏作品激励想象。教师应指导幼儿欣赏作品,激励幼儿的想象力。如在活动中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还可以欣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包括参观艺术展览,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想象,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无论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都非常重要。创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且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活动中着力于幼儿想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幼儿教师永恒的追求。

上一篇:葡萄园采摘活动方案下一篇:心无旁骛学校骨干培训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