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发展社(精选8篇)
沃土发展社 篇1
香港沃土社口语培训推广计划
保靖县水田中学
金梅艳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我县计划在七年级实施课堂教学该革。这次的口语培训对我们英语教学相当有帮助。所以,首先我很感谢香港沃土设给我提供了暑假这次培训机会。通过短短几天的认真学习,Dorcas,Polly, Lam轻松、活泼的课堂深深地感动了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他们所教的知识适用性很强,我决定把这次培训的收获与小组成员们分享,特制定此计划。
一、学校实情分析
我校是一乡村中学,共七个班级。四位英语老师且是一只年轻的队伍。我们精力充沛、都属于学习型教师、经验型教师。以前,我所教的学生普遍认为英语难学,这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例如老师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受学习无用观的影响大、无科学学习方法等。所以,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老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勤于课改、努力专研,是这种局面的是可以改观的。
二、宣传准备(1-3周)
本次学习的时间是在假期,所以只好等到开学后与同事交流,加上刚开学大家都比较忙,因此至少需要1-3周的宣传时间。我会选择性的印些资料给他们,让他们有充分的准备,不打无准备的仗。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情,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因为小学已经学过英语,所以,预备单元的字母读音、写法教学不是重点。我本人,已经采用Lam的方法教字母Aa-Hh的发音。我会尽快快把这种方法在本周内介绍给其他小组成员。至于其他的内容,则需要一个过程。
三、推广实施(4-18周)
本次学习我们都很认真,上课的时间也安排的很紧,发的资料也很多。我认真归纳了下,此次学习涉及的主要内容有
1、写作技巧
2、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字母游戏、3、表演故事
4、词汇宾哥、5、英语歌曲、6、话题辩论、7、看图说故事、8、下列阅读技巧:精读、泛读、情景猜测------阅读慨括中心句、阅读回答问题、阅读复述故事、9、同义词等。我想重点推荐 第1、2、4、5、8、点.其他的可由老师们自己选择。因为这些方法无明显时间先后顺序,所以不便安排具体的时间。但是我首当其冲的选第2点。因为根据经验,无论哪届的学生,单词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最难的,既难读又难记。单词掌握的不好反过来会影响听说读写的练习。我们以前教单词主要是先教音标,后教他们根据音标拼读单词,那样的话,一旦学生没掌握好音标,就会掉队。Lam这次教的字母直呼读法对学生读单词、记单词都会有很大帮助。很值得试试。
四、总结经验(19周)
本学期末,我们小组全体成员将会对本期的英语教学工作认真做一次总结。一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根据学生的问卷总结一个学期的得与失,总结那些教学活动或教学方法效果最明显,以便推广、沿用,并写成经验论文发表,让更多的同行们了解我们的教学经验。
沃土发展社 篇2
一、专家引领, 开阔专业视野
我校师资来源于村小, 起点较低, 停留在校内同伴的横向互动, 明显缺乏高层次的纵向引领, 多数属于同一层次上的“平移”。校本教研如果少了专家的协助和引领, 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提升速度必然较慢。因此, 我们克服困难, 定期聘请专家来校指导。
1. 讲座。
课改以来, 专家引领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教师聆听专家讲座,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接受专家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对某些教育问题的见解, 开阔教育视野, 获得教育启迪, 促进自身在某些领域的深入思考。不同的专家, 各自的研究领域不尽相同, 我们针对其学术专长, 结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确定讲座主题, 充分发挥专家的学术优势和研究之长。
2. 对话。
为了让专家来校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 我们除了安排其作专题讲座或报告之外, 还充分动员部分骨干教师与他们开展对话互动。教师事先准备某些话题, 和专家畅谈各自的思考和观点, 相互启发、补充和丰富。如果说教师聆听专家讲座是一种单向接受, 那么与专家对话更多的则是双向的甚至多向的交流;如果说“讲座”是专家对教师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浸润, 那么“对话”则是专家与教师的思想启迪和智慧碰撞。能与专家充分对话的教师, 肯定也是一个有思想、有底蕴、有内涵的优秀教师。几次活动过后, 一些原来不敢说、不能说的教师在专家、学校骨干教师的带动下, 能积极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融入到对话活动中。
3. 诊断。
近四年来, 学校共引进青年教师30多名, 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此, 我们经常邀请学科专家来校, 对每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逢听必评, 分析得失, 对症下药。对于校本研究中的一些重大课题, 在开题、中期汇报和结题等重要研究阶段, 我们都会聘请相关专家来校把脉会诊。开题阶段的专家诊断, 让我们更加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操作要点和策略等;中期汇报阶段的专家诊断, 让我们了解到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成功经验, 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结题时的专家诊断, 帮助我们系统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和经验, 帮助我们对课题研究的过程作理性的思考和价值的提升, 有利于促进我们对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
实践证明, 专家的现场点评指导, 能有效引导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跟踪学科发展前沿, 把握教学改革的走势, 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
二、同伴互助, 共享实践智慧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 我们充分重视教师群体智慧, 开展教学团队协作, 以使教师在同伴启迪、帮助下悟出教育智慧, 提升专业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1. 名师课例研究。
开展“我与名师作比较”活动, 目的是让名师课例成为引领教师成长的专业力量。“我与名师作比较”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名师课例的比较研究。有三种形式: (1) 不同名师同一内容课例的比较研究。同一内容课例的可比性强, 通过比较, 不同名师的教学风格一目了然, 便于教师学习借鉴。 (2) 同一名师不同内容课例的比较研究。同一名师对于不同体裁的课, 往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 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感受到名师挥洒自如的教学艺术。 (3) 不同名师不同课例的比较研究。这种形式通常用于专题研究, 如学习目标的落实、问题的设计、详略的取舍、环节的安排等。将不同名师的课例放在一起对照, 更能看出可学之处和可改之处。二是名师课例与自己课例的比较研究, 分五步:同内容上课→集中评课→定向学习→感受探讨→创新尝试。这种方式, 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2. 磨课。
通过几年的实践, 我们深深体会到:“磨课”的过程, 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过程, 更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生成的过程。“磨课”的每一个环节, 都由教师共同参与讨论、策划、修订和完善, 它反映了集体的智慧, 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氛围。我校的“磨课”活动通常有两种:一是“一课多人上”, 即一堂课由一位教师执教后, 然后集体探讨和修改教学方案, 再由他人重新执教, 纵向对比成效得失, 并进一步改善, 不断优化, 不断超越。二是“多人上一课”, 即同一堂课由几位教师同时执教。执教者的风格和思路差异越大, 研究探讨的价值也就越大。这样的“磨课”, 往往能让执教者之间更好地进行取长补短、借鉴改进、优化整合, 有利于教改的不断深入。当然, “磨课”活动离不开专业引领、机制创新, 我们要使“磨课”真正成为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练功场”。
3. 教育沙龙。
我校主要采用场景式的沙龙, 即在一个现实的场景当中开展的沙龙, 它的优点是研讨氛围浓厚, 人员互动频繁, 信息传输快捷, 思想碰撞激烈。有时也举办网络式沙龙, 参与者在网上开展。其优点是突破时空限制, 形成文本迅速, 便于整合提炼, 传播范围广泛。我校经常开展专题沙龙活动, 如:读书沙龙, 主要以年级组为单位, 年级组长就是主持人;教学沙龙, 主要以学科组为单位, 主持人为分管教导或教研组长;德育沙龙, 主要以班主任为单位, 主持人是德育主任;课题沙龙, 主要以课题组为单位, 主持人是教科研负责人或课题组长;管理沙龙, 主要以条线、部门管理人员为单位, 主持人往往是校长。这些沙龙, 一方面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较好地梳理和解决各类问题, 另一方面能充分地激发教师群体的智慧和潜能。
4. 研题。
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 我们鼓励教师根据学校的研究课题, 结合自身需求, 选取教学实践中碰到的一个具体问题, 学一点相关理论, 作一点思考, 大胆进行追踪尝试, 及时总结经验, 反思不足, 取得突破。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逐步认识教育科研, 产生兴趣, 并能主动参与。把自设的研究资源和学校课题研究进行整合, 增强了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能自觉把自身的教育研究和课题结合起来, 使学习、实践、研讨更加明确化、规范化、科学化。
5. 教师论坛。
每一位教师的经验体会都是智慧的结晶, 是宝贵的财富, 要让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系统的整理;同时让教师在论坛上展露这些财富, 这对讲者是一种激励, 对听者也是很好的促进。我校有这样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归来, 一定要把学习的感受奉献给大家;学校骨干教师承担教师培训的主要责任, 经常在教师论坛上传授经验。登台的教师精心准备, 反复推敲, 形成独到的见解;听讲的教师认真笔记, 反复品味。教师论坛的开设, 使许多教师受到锻炼, 更受到启迪。它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此外, 在加强共同交流研讨的同时, 我校有意识地为教师建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即时交流、随地研讨或网上研讨的松散型的校本教研机制, 把教室、办公室变成“研究室”, 做到校本教研日常化, 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一个开放、民主、有效的教研机制, 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反思实践, 改进教学行为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最可行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 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坚持写三年的反思, 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某位学者也说过:“经验+反思=成长。”这足以说明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我校教师反思实践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写教学后记。
教师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和反思所得, 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 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使有益的经验得到提炼和升华, 以待今后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日臻完善, 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2. 写反思日记。
教师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 及时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点滴经验和教训, 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及反思后设计的假设性解决方案。这种反思实践活动对教师形成敏锐的眼光和高强的反思力大有帮助。
3. 写教育叙事。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总会遇到一些独特的事件或冲突。对事件和冲突的观察、分析和化解的过程即是反思实践的真实过程。写教育叙事即是对教育教学事件的再现、思考和化解。教育叙事经过实践者基于真实性上的加工, 具有鲜明的情节性、冲突性、主题性和典型性, 因此更宜成为教师日常反思实践的主要表达方式。
4. 诊断式研究。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邀请同事或专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观察、审视和评价, 从而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并通过共同讨论找到解决方法。
扎根行业沃土实现内涵发展 篇3
成立于1996年的中锐教育集团,以发展汽车职业教育为目标,积极探索现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开创了以“华汽教育”为代表的服务品牌,一跃成为全国性的汽车专业人才孵化器,为汽车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
为此,《教育与职业》日前专访中锐教育集团董事、总经理邹晓东,就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如何为高成长的行业解决人才瓶颈及建立新型校企合作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教育与职业》:请介绍一下贵集团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近年来的发展方向有何调整?
邹晓东:1998年,中锐教育集团创办了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从几百人的规模起步,发展到现在拥有6000多名在校生。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该院下设的汽车学院在校生现在已达到2000人,成为在江苏地方领先和全国知名的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目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在汽车维修与服务、旅游及酒店管理、动漫设计、国际商务等专业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成功申请了国家权威部门的18个考证培训点、4个国际认证培训点。办学12年来,学校以贴近市场的办学特色,不断强化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模式,为企业量身培养合格人才,与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爱尔兰等多国进行合作办学,实际就业率达到了98%以上,深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肯定和好评。
应该说,自成立以来,我们中锐集团始终在研究和探索如何为高成长的行业解决人才瓶颈,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从2004年开始,集团就着手研究国家若干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状况,经过这样认真地研究和分析以后,我们毅然选择了将汽车职业教育作为集团的主要发展方向。
《教育与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汽车产业人才有何特点?当前的人才培养现状能否满足产业发展要求?
邹晓东:我们注意到,汽车产业具有资金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装备集约化和生产规模化的特点。在这些产业要素中,专业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汽车的研发、制造等汽车产业链的前端,还是在汽车销售、应用、维修后市场的产业链后端,都需要大批具备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现代汽车核心技术、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初步统计,2010年我国汽车的产销量在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如此快速增长的形势,对我们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的速度、规模和质量,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各类训练有素的高技能人才大量短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现在有70%以上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80%以上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开设了汽车专业,但是大部分学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根本就无法满足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教育与职业》:那么,贵集团在汽车职业教育方面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有何成效?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又该如何改变呢?
邹晓东: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工作的全面开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极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早在2004~2006年期间,我们中锐教育集团就组织了一个比较强大的团队,对国内外技术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密集和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以无锡南洋技术学院为试点,开始创办华汽教育品牌。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近5年的努力,我们集团以华汽教育为抓手,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性专业汽车人才的孵化器,尤其是教学网络通过集团直营学校系统和合作院校系统,已经遍布了全国15个省市,在汽车人才投入规模和培养模式上形成了我们独特的竞争优势。目前,中锐教育集团以上海为中心,在江苏、广东、辽宁设立了三个华汽汽车学院,在西安、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南昌等11个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设立了“华汽培训学校”,并在当地建设先进的汽车实训中心,面积一般在5000~10000平米,仅在设备方面一项的投入就已经高达千万元,在校生人数也已经达到1万多名。现在,全国有20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完全采用华汽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其中有5家是国家级示范高职校。
当前,对于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该如何改革这一工作,政府对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要以探索建立新型校企合作方式为抓手,将行业和企业的用人标准真正引入人才培养过程,同时要积极承担企业内部培训的教育外包业务和部分社会培训业务,通过与市场的亲密接触来提高自身培养质量,从而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
《教育与职业》:“华汽教育”的服务模式是什么?您认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色?
邹晓东:“华汽教育”不但向合作院校输出课程,还提供部分甚至全部的专业课师资,帮助合作院校迅速完成专业建设和形成当地品牌,形成双赢的格局。实际上这既是我们中锐教育集团教育服务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开创了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从今年开始,我们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将向中职和技校进行延伸。同时,我们还根据企业需求,按照模块化和一体化的教学思想,引入和研发在职人员培训项目,以大型服务集团作为服务对象,引入汽车、保险、营销、租赁、评估等专业的资格培训,充分整合教育科技资源,为客户提供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培训方案。
我认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一定要注重因材施教和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行理实一体化的办学理念,淡化学科分类,突出综合运用,采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同时,在培养内容上尤其要强调专业技术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整个学习周期要有一半的时间用于将学习内容和产业、行业的一线需求实现无缝对接,这样才能更好地强化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
《教育与职业》:职业院校的教材开发对于提升其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您有何具体建议?
邹晓东:作为一家拥有十几年办学历史的教育集团,我们深刻认识到办教育一定要质量为先、质量为本,否则就不可能走得很远。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非常注重内涵建设、教材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
对于教材建设。我认为一定不要“闭门造车”,必须和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比如,我们在开发教材时就大量聘请了上汽通用、大众汽车的技术专家参与研发,开发出的教材具有相当的实践应用价值,目前已经覆盖了高职领域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电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四大核心专业,深受行业企业的好评。
因此,职业院校的教材必须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内容设计、结构设计到编排上都要体现出理实一体化、模块化教学的理念。例如,我们在开发教材过程中,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技术和理念,整合优秀的汽车教育资源,通过运行E-LEORNINN,达到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目的。
《教育与职业》:近几年来,职业教育的就业率相对出较乐观,但仍然存在就业稳定率下降的问题。您对此有何看法?高质量就业究竟该如何实现?
邹晓东: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高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某些专业就业率已经达到100%。但我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要注重“三率”:一是高就业率,二是高满意度的就业率,三是高职业成长的就业率。这实际上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
围绕这“三个目标”,我认为,职业院校一方面要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教师经过统一培训和再培训之后,才能准许进入各级教学点,并且要对这些老师进行持续培训和评估:同时还要从行业选聘资深的专业人才加入学校教学团队,以弥补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例如,我们集团通过巡回培训和名师团制度,对华汽教师进行不断地技能提升培训,并实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和“华汽教育”督导制度,以保证教育质量和水平持续、稳定地提高。
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加强与行业和大型企业的合作,不断引入行业新的人才标准和技术规范,以保持学校课程体系的持续更新的先进性,确保所培养人才的行业适用性。
《教育与职业》: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下一步有何具体打算?
邹晓东:通过中锐教育集团十几年的办学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职业院校发展既要尊重教育规律,更要尊重经济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还要实现集团化办学,以实现职业教育的规模化效应,这是职业教育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保证。
用社改革和发展目标 篇4
1、财务会计出纳制度
⑴、会计交接制度。各营业网点的会计主管交接由主任会同联社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监交,会计员的交接由会计主管监交,交接的签章手续完备,建立了“会计人员短期代理交接登记簿”,登记及时完整。
⑵、印章、密押(机)管理制度。建立了“会计专用印章使用登记簿”,实行印、押(机)分别保管、分别使用。联行专用章指定了第一、第二管印人,密押(机)指定了第一、第二管押(机)人,职责分明,并严格执行钱账分管、印押分管制度和回避制度,无配偶和直系亲属共同操作的情况。
⑶、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制度。联社及营业网点的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由专人入库保管。有价单证实行账证分管,数量、金额与表内、外科目核算的有价单证相符。重要空白凭证是到账簿、账实相符,按顺序使用,无跳号使用现象,作废重要空白凭证按规定处理。坚持重要空白凭证领用登记、报账销号,并入柜保管。
⑷、物品采购制度。制定了《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物品采购制度》,对固定资产购置、大宗物品采购等实行公开招标,阳光操作,集体讨论,会议决定,杜绝了腐败和铺张浪费现象,从而达到质量更优、价格合理。
⑸、库房和现金调运管理制度。库房及安全设施符合规定,实行双人守库、双人押运,每日填写守库记录簿,无擅离职守现象,款项押运交接到位。
2、贷款内控制度
(1)、我社于年在全辖推行了“两账三簿”制度,即贷款台账、新增贷款台账、贷款检查登记
簿、信贷员工作日志、借款户经济档案,并以“三簿”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措施,把贷款“三查”工作落到实处,促使贷款“三查”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但部分网点“三查”制度执行不力,尤其是贷后检查次数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实行贷款会办制度。各基层网点成立由主任、副主任、信贷员、主办会计等人员组成的贷款会办小组,负责对万元以上的贷款审查和在授权范围内的贷款审批。联社成立贷款审查委员会,有理事长、各主任以及计划、信贷、会计、审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分支机构授权授信、万元以上的贷款和内部人员承贷、担保贷款的审查和审批,从规避贷款的风险入手,强化科学决策,完善贷款审批程序和责任制度,并明确发放贷款的信贷员为贷款清收的第一责任人。贷款审贷会上充分民主,坚决杜绝一言堂,真正使得信贷管理工作更科学、更民主、更规范。
(3)、严格按照《市信用联社信贷授权授信制度》对贷款进行授权授信管理,力争做到授权、授信额度合理。并根据各基层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不同的贷款方式进行分类授权,确定不同的贷款权限和授信额度,基本杜绝了超授权授信现象。
(4)、信贷人员各岗位责任制明确,信贷调查岗、审查岗、决策岗互为交叉,信贷人员对责任清收贷款实行包放包收包效益,负终身清收责任。
(5)、不良贷款监测考核制度。一是做好不良贷款时点控制,力争将不良贷款绝对额控制在较低水平;二是对不良贷款发生额控制,使新增不良贷款发生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三是对存量贷款每年下达清收盘活任务,并将任务分解到月,实行每月序时考核和年终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四是布置基层信用社加强日常不良贷款的管理,确保催收时效;五是呆账贷款核销由联社统一认定和进行账务处理;六是贷款展期能按有关展期要求进行办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贷款转据现象,从年月起,要求所有贷款转据不论金额大小、是否部份转据必须报联社贷审会审批。
(6)、贷款催收制度。一是能认真做好到逾期贷款催收工作;二是能做好不良贷款催收,加强贷款时效性管理;三是催收方式采用多种形成,对催收通知书难以送达的,采取公证催收,确保贷款的时效不丧失。但少数信贷员在执行贷款催收制度中有不到位现象,主要是当月到
期的贷款,主要以电话催收为主,未能发出催收通知书。
(7)、贷款清收考核。建立风险责任追偿制度,实施贷款责任终身制,年末信贷人员责任清收贷款中不良贷款余额(剔除信贷风险补偿金)超过万元的、主任超过万元的收回责任人贷款发放权,实行限期清收,限期内不能收回的实行下岗清收,下岗清收期间只发生活费。同时,要求营业网点负责人不再作为第一岗直接发放贷款,只负责审批贷款。对违规违章贷款按调查人、责任人追究经济、行政和赔偿损失责任,对违法贷款造成一定损失的追究刑事责任,对联社确认的岗位清收贷款,因工作失责而造成贷款损失的由责任信贷员负赔偿责任。
(8)、积极完善好信贷档案资料管理,按照信贷管理的要求,收集齐全各种档案资料,确保档案的完整规范。
3、计算机管理制度
为了防范风险,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根据公安部门及省联社相关规定,我社制定了《计算机安全管理办法》,在日常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上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依法办事、综合治理。联社成立了由主任任组长,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指导营业网点的计算机安全保护工作。其次,明确了联社网络信息中心及营业网点计算机系统管理与操作人员的岗位设置,并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在组织落实、责任明确的前提下,我们将信息中心与营业网点的各类操作行为根据业务需要制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从硬件管理、密码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规范操作行为,杜绝安全隐患。
4、人事、收入分配管理制度
我们根据省联社的工作要求,联系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机制,在充分征询基层各层次人员以及银监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人事部门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内容涉及员工假期、劳动用工、干部竞聘、收入分配、学历职称等各方面,使现行管理制度更具科学性、时效性和针对性。
(十一)、稽核部门履行职责方面:
,联社监察审计部及时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稽核制度,独立有效地开展了常规稽核、专项
稽核、离任离岗人员稽核、以及信贷服务质量征询表的发放调查工作。
首先,监察审计部本着有章可循的原则,及时制定和完善了《市农村信用社内部稽核制度》、《市农村信用社关键岗位离岗稽核制度》、《市农村信用社稽核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市农村信用社违反业务管理规定和业务操作规程处罚办法》、《市农村信用社民主稽核、遵纪守法、案件防范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和办法,确保稽核按章操作,处罚有据可依。
其次,强化稽核审计职能,认真做好稽核检查工作。一是开展常规稽核,促进规范化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监察审计部围绕控制风险、稳健经营这个目标,加大审计监察力度,每年对辖内个网点和清算中心的内控制度执行、会计核算质量及信贷基础管理进行两个轮次的审计稽核。在稽核内容和对象上基本做到既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从审贷程序、科目使用、账户设置、信贷档案、会计核算、现金收付、内控制度等方面入手,查找不足,堵塞漏洞。通过检查发现:⑴柜面业务操作不认真,事中复核不严密;⑵教育储蓄开户、支取有不合规;⑶账户使用、管理不严密;⑷信贷管理工作有不足等方面问题。针对上述不足,向被稽核网点及联社有关领导作专题汇报,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措施,对违规和发现的差错,按照处罚办法给予了相应的处罚。同时对照常规稽核情况以简报形式通报各基层网点,要求各网点对照通报,认真排查,把其他网点已发生的问题列为本单位稽核的重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促使基层网点依法合规经营,真正体现审计的帮、促作用。二是开展专项审计,规范操作行为。根据联社领导掌握的情况和基层网点反映的热点问题,对全辖进行了以下几个专项审计:①按照省联社监事会要求,在联社监事会组织领导下,对信贷资产质量的真实性和最大十户贷款风险进行了监督检查。②会同联社办公室,对联社的低值易耗品进行了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联社低值易耗品的领用与保管。③对近几年的股金募集、清册的登记情况及分红管理进行了检查。④每月对联社的费用列支情况进行检查,并向费用管理委员会汇报。⑤对员工反映较为强烈的业务宣传费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要求网点负责人以适当的方式向职工公布使用情况,规范了使用程序,理顺了干群关系。通过专项审计,及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规范了操作行为,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开展岗位审计,做好离任、离岗的稽核工作。监察审计部结合联社岗位交流、人员变动,遵循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今年对全辖所有调动的内勤人员进行了离岗稽核,促进干部员工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内部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问题,消除风险隐患,与信贷部门配合对离岗的位信贷人员经办的贷款逐笔认定,在交接双方上门与借款户核对的基础上,对发现的违规放贷问题以书面形式予以确认,并责令其限期收回,全年共界定责任清收贷款笔、金额.万元,最大程度遏制了贷款的风险,提高了贷款的安全性。
第三,积极做好信贷服务质量征询表的发放调查工作。为规范信贷人员的信贷行为,促进信贷人员转变工作作风,做到廉洁自律,按章办事,在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监督电话,接受客户监督的情况下,又向全市与信用社有信贷关系的客户发放了信贷服务质量征询表封,收回了封,从信贷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廉洁自律、遵章守纪等方面征求客户意见和建议,对客户反映不满意的问题做到及时调查清楚,分清责任,耐心给客户解释,对客户的建议如利率偏高、额度偏小等及时反馈给领导,并积极做好说明解释,对客户反映的违规违纪、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做到了及时调查取证和严肃处理,全年对个网点进行了通报批评,对人进行了经济处罚,对人进行了下岗处理,对主要负责 By 77250.com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报告总结 → 工作报告】频道的内容
沃土发展社 篇5
未来发展规划
作为聊城大学新兴的校级社团,车行天下科技社是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我们拥有自己的特色,车行天下科技社上升到更高的高度也意味着我们将面临更深层次的考验。在未来的工作和活动中,车行天下社团会更加注重发展社团特色,更多的吸纳会员,让更多的同学融入车行天下科技社这一大家庭,带领同学进入科技的海洋,更好的了解汽车,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加强培养同学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努力多举办一些更具社团特色的活动,在快乐中学习,在竞赛中学习。努力打造聊城大学一流的校级社团。为以后争取省级社团做准备。我们相信,通过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社团领事和各位会员的共同努力,车行天下科技社一定会拥有更好更辉煌的明天。
孝德沃土 滋养身心 篇6
滋养身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基于这种认识,荆门市掇刀区双泉小学选择孝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对学生开展新时期孝德教育,引导学生践行“感恩”。
学校将孝德教育融入到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孝敬父母、感恩师长的优良品德。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年开展“十个一”(一份孝德手抄报、一次孝德教育主题班会、一次孝德故事会、一次小孝星评比、一本孝心足迹、一篇孝德习作、一次行孝图片展、一次孝德歌咏会、一份明德报、一次公益活动)孝德教育活动。这些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让学生和家长都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恩回报的温情。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孝。校园里新时代二十四孝朗朗上口,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感天动地。广场边的孝文化墙、走廊里的孝德名言警句、教学楼前的“最美孝心少年”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学期初各班利用黑板报、开辟专栏布置班级孝德文化,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孝文化的熏陶。
每年开展一次孝德手抄报、剪报比赛活动,活动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每张手抄报都饱含着学生们对父母长辈的浓浓孝心和感恩之情。
每周二,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辟的《百善孝为先》专栏定时播报学生亲身经历的感恩故事,宣传社会正能量。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孝。每年开展一次“学会感恩?回报真情”征文比赛,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的感恩父母、师长、社会的故事用文字生动地再现,使学生在收集和写作感恩故事的活动中再次体验感恩情感,践行感恩行动。
以“感恩在心?快乐成长”为主题的班会定期举行,学生在班会上诉说父母、教师等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在说与做的活动中理解父母、教师、社会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地位,懂得了珍惜,学会了付出。
在一年一度的“孝满天下”孝德故事会期间,学校充分创设各种教育情境,激发学生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同学,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给自己创造成长环境的社会。学生们将自己亲身经历或搜集到的感恩事例以故事形式演绎出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进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每年十月,开展以“心怀感恩?传唱经典”为主题的歌咏会,全体师生参加的《感恩的心》手语表演直击所有人的心扉,《烛光里的妈妈》《孝心到永远》等经典曲目在孩子们的动情演绎下令所有观众动容。在参与、欣赏中,学生感受孝、领悟孝,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孝。开展“小孝星”评比活动。各班向学校推荐学生践行孝道的案例,学校逐一核实并最终确定24名小孝星,学期末大力表彰并以个人专栏的形式,宣传他们的行孝事迹。
在学生、家长、教师中开展文章、图片的征集活动。将家长、学生、教师孝德教育活动中的感悟、心得、文章、图片等结集成册,分别出版了《明德报》《心语》《寸心集》《润物细语》《让爱驻我家》《星星知我心》《家有儿女》等报纸、书籍,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的孝德教育进一步深化。
让学生在活动中践行“孝”的理念,鼓励学生在家行孝。孩子表达孝心需要实践,否则纵有满腔孝心也无从表现,久而久之,那颗孝心会被隐藏甚至泯灭。因此,学校推出了《孝心足迹》手册,从孝心在行动、我的感受、家长感言、班主任点评四个方面将孩子与家庭、孩子与社会、孩子与学校、孩子与教师紧密地连接起来。
进一步延伸践行孝道活动。学校大队部每年集中组织开展一些“践孝心、比孝行”的活动。把孝德教育从家校延伸到社会,组织学生分批到社区的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打扫房间、整理物品,让他们真真切切践行孝道。
道德情感需要积累,规范行为需要培养。孝德教育必须从细节入手,教育孩子怎样感恩。久而久之,尊敬父母、孝敬长辈、感恩社会的理念就会在他们心中开花结果。
沃土发展社 篇7
一、新媒体纪录片的特点和传播优势
近年来,新媒体纪录片呈井喷式发展,甚至出现反哺传统媒体的现象。2015年至今,网络浏览量过亿的中国纪录片已经超过9部,以优酷网站的纪录片频道为例,在这里,纪录片已被细分为“全民纪录”、“铁血军事”、“社会人文”等八大类型,制作者主动按照类型来制作和投稿,可见新媒体纪录片的制作已经趋向精细化,并逐渐形成如下的特点和传播优势。
(一)时长短、节奏快
节奏的加快使得观者更能够迅速进入剧情,时长的压缩更符合大家的碎片化接收习惯。从2014年开始,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增设“最佳网络纪录片”奖项,足见学术界对于新媒体纪录片的重视。2014年的获奖作品《82岁我心飞翔》以82岁老人闵德玉在澳大利亚参加跳伞运动为线索,讲述经历战乱、一生忍辱负重的老人在儿女成才后独自寻找新生活的故事,影片结构紧凑,全长11分钟,以其特殊的题材、动人的内容、丰富的外延和短平快的制作方式,迅速在网络和手机客户端上传播,仅在优酷网点击量就超过600万。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新媒体纪录片,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形式之多样,传播时空之自由都是传统媒体纪录片难以企及的。随着4G网络的普及,甚至出现了许多3分钟左右的系列微型纪录片,如《造物集》《时代录》等,多展示生活中的某一侧面,生动有趣、简洁易懂,因此,时长短、节奏快成为新媒体纪录片最显著的特征。
(二)欣赏难度降低
首先,近三年来,网站和公众号中涌现了一批平民视角纪录片。例如中国新闻网的系列微纪录片《微视界》、腾讯的社会纪实栏目《某某某》、凤凰视频的人文纪录片《甲乙丙丁》等,这些纪录片讲述的多是普通人的不凡事。“从瞬间到永恒,从方寸到寰宇,每一个人物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书般的可能性。”[1]以凡人小事反映社会百态,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使新媒体纪录片变得平易近人。其次,新媒体纪录片的制作者们职业背景多样,多为非专业人士,这就使得这些纪录片选题贴近生活,叙事通俗易懂,形式不拘一格,降低了欣赏难度。再次,新媒体拥有庞大数量的使用者,而网络的互动功能使得这些使用者人人都成为了新媒体纪录片的素材提供者。另外,点击量的多寡也从侧面反映出选题的受欢迎程度,这就意味着观众的角色由“我看你做的”转变成“你做我想看的”,这种角色的转变也带来了一种深度参与感,而这种参与感更是拉近了纪录片与观众的距离,使之易于被观众接受,这一点与传统纪录片的曲高和寡有着显著的不同。
(三)新形式异军突起
网络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的出现使得一个新名词进入大家的视野——自媒体,新媒体纪录片的新形式多产生于自媒体。从2015年开始,自媒体以破竹之势闯入大众的网络空间,他们带来了平民个性的别样展现,为新媒体纪录片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优酷自媒体“舒子”独创“自纪录剧”——《舒子创业》,并且仅凭一纸策划就轻松拿到200万风投。“自纪录”以第一人称为主观视角,彻底打破了传统纪录片拍摄的思维定式。
二、新媒体纪录片存在的问题
“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是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2]自由的网络环境带给新媒体纪录片一方肥沃的处女地,使之初尝收获的喜悦,但制播规范的不完善也使得新媒体纪录片呈现“疯长”之势,随之而来的是过于追求传播效果而导致的纪录片本真的遗失,众媒体纷繁熙攘掩盖下的是对于纪录片内容与形式的缺乏思考,为新媒体纪录片取得现今成绩喝彩之余,我们不得不正视其逐渐暴露的问题,重新思考纪录片的最原始本质。
(一)底线的遗失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也是纪录片最后的底线,纪录片创作者是纪录片真实性的保障,目前新媒体纪录片的形式千变万化却真实性堪忧,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在创作者身上。首先,多数新媒体纪录片从业人员并不是专业的纪录片从业者,他们往往不能够掌握纪录片的内容与表达的尺度。其次,在网络上,人们判断一部纪录片的好坏往往依靠点击量和搜索量,这就促使部分纪录片创作者急功近利,为了追求点击量而跨越了真实的底线,部分纪录片有着严重的摆拍痕迹,甚至扭曲事实、人为制造冲突。一旦违背了真实性的原则,伤害的是观众的情感和从业者的良知。片面追求点击量而忽略了纪录片的真实性是绝对不提倡的,毕竟,新媒体纪录片也是纪录片,没有什么比真实的力量更能打动人。
(二)意境的消散
在新媒体纪录片当中再难看到中国传统美学的踪迹。“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3]这是两种不同的意境,也是纪录片当中最常见的意境,“缠绵悱恻”才能使人移情于片中意象,与其同喜同悲,达到观者与作品心灵的契合;“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看花,水中望月,“超以象外”地以空灵澄澈的心灵去看待作品,最终得到回味无穷的审美体验,这也是一切文艺作品的最高追求。我们通常在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观看新媒体纪录片,接收到的往往只是碎片化的信息而非审美体验,更不乐观的是,很多纪录片创作者在新媒体竞争的巨大压力下乱了阵脚,他们的作品由冷静陈述变为主动灌输,由平实深刻变为犀利怪异。曾经我们沉醉于《苏园六纪》“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奇妙体验中;憧憬于《西藏的诱惑》“人人心中有真神”的空灵意境中,而如今的多数新媒体纪录片,其解说和同期将画面铺满,观众没有了思考的余地,更没有了体会意境的机会,纪录片的意境全然消散,诉求有余而情怀不足。一代作品培养一代观众,长此以往,恐怕会造成信息时代观众对纪录片的认知偏差。
三、自媒体纪录片的发展之路
量的累积终会带来质的飞跃,对于现阶段自媒体存在的问题,坚守纪录片的本质,突破束缚纪录片发展的种种藩篱才是最佳解决之道。
(一)引入专门人才打造精品
纪录片创作者是决定纪录片质量好坏的关键,因此提高从业者素质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新媒体纪录片工作者多数只是新媒体工作者,缺乏纪录片专业人才,新媒体纪录片是近年才出现的,所以纪录片专门人才还是集中在传统媒体中,这些“正规军”在传统媒体的多年锤炼下形成了自身的严谨性和优秀的判断力,如果他们能介入新媒体纪录片的创作,就能够很快解决新媒体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内容欠妥、形式不佳、意境不足等问题,还可以做到坚守纪录片创作底线,将其专业度与新媒体工作者的灵活度相结合,这样,新媒体纪录片才能飞跃发展。
(二)创新思维
要合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和包容特质。例如,纪录长片《浮生一日》充分利用了新媒体的互动功能,向全球网友征集视频,将这些视频剪辑而成一部反映时代特征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部在网络播出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后,积极响应网友的留言,制作播出了第二部。如今,传媒公司借助VR技术在互联网直播重大活动已经不再罕见,有朝一日,在新媒体纪录片当中应用VR技术也将成为现实。借助新媒体的种种优势,创新思维,开创纪录片制播新形式指日可待。
(三)实现产业化
在新媒体纪录片出现以前,传统纪录片面临的一大窘境就是无法实现产业化,在制作过程中缺乏资金支持,在作品完成后又缺乏播出渠道。传统媒体的宝贵播出平台无法满足大量纪录片的播出需求。2014年,国产纪录片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所有34个上星综合频道,平均每天必须播出30分钟以上的国产纪录片,这个举措无疑是雪中送炭,为我国纪录片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不亚于这次举措。新媒体纪录片孕育在网络信息时代的环境下,有着得天独厚的媒体资源优势,与公益、电商等资源的结合可以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企业冠名、贴片广告等也能提高附加收益;传播到国外的纪录片甚至可以带回国外的技术与投资——这一切都得益于新媒体的全时、全域、全媒体传播特性。一些有前瞻性的媒体已经在做纪录片的产业化探索,例如“一条”视频把商品广告拍成微纪录片;上述提到的《舒子创业》用“自纪录”的新概念为即将上映的网络电影做宣传,这些方式都为新媒体纪录片带来了经济效益并促使其发展。看来,在新媒体领域真正实现纪录片的产业化已为时不远。
新媒体纪录片诞生于新媒体繁荣之际,它挽救了陷入发展窘境的传统纪录片,也借助新媒体优势把一次又一次看似天方夜谭的想象变为现实。在新媒体领域里,唯一的不变就是一直在变,新媒体纪录片的生长环境是无比优越的,但它所遇到的“生长痛”也是前所未有的。在风雨飘摇的网络时代,坚守纪录片的真、善、美,适应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新媒体纪录片真正崛起的必经之路。
摘要:迎着互联网发展的迅猛势头,新媒体纪录片在样式繁多的网络视频节目中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得它迅速进入大众视野,给纪录片的迟缓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也正是因为网络传播的特性,新媒体纪录片显现出了先天的不足,如严谨性的缺失、制作手段的粗劣等势必会成为阻碍新媒体纪录片发展的绊脚石。本着不违背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则,本文将对新媒体纪录片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新媒体,纪录片,真实性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麦基.故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28..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75.
沃土发展社 篇8
一、以读文本,引导感悟积累
小学一节课四十分钟,教师应本着“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原则作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无须每节课都逐字逐句地去详细分析,但是,必须能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力争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讲读结合。
如五年级《五彩池》一课,图文并茂地描绘了瑰丽无比,神奇曼妙的人间瑶池。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线,在学生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配乐朗读,整体感知想象画面后,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脑海中的画面在课文中找出来,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然后通过朗读把自己所感受到的美表达出来,教师适时点拨,巧妙诱导学生在读中揣摩。这样,学生对课文不仅烂熟于心,对内容的理解亦是“水到渠成”。正如苏轼说的那样“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于自知”。
二、以人为本,让个性得以张扬
课程标准要求,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更多的思维和创造的空间,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条件。我们坚信学生的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他们主动“探究”出来的。因而,教师作为学生方式改变的促进者,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策略、方法,自己读、自己想、自主参与实践活动,主动地捕捉、搜集、处理与探究问题相关的信息。当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急于代其走路,而应千方百计为其引路,从而“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感受自然不同。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他们自主探究中,我们要珍视其独到感受,鼓励他们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导放结合,倡导合作学习
早在《学记》中就提倡教育要“导而弗牵”,而今,新课标亦倡导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那么,如何增强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效呢?
1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前,给学生营造一种情境,让学生在该情境中兴致盎然,进而合作交流。
2时空开放,使学生能合作探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课堂油室内延伸到室外,让学习向课前和课后延伸。
3适当介入,使学生学会合作探究。教师是学生合作探究人员中的一分子,是“平等中的首席”,做合作探究的组织者,参与者。
4积极评价,使学生乐于合作探究,积极的评价可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合作探究的质量,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应取长补短,互相合作。
四、注重实践,加强学科整合
语文课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动手操作,化难为易。语言文字组成的句子、文章,或具有道德认识的价值,或含着科学启蒙的因素,这就使语文学科与思想品德、自然、数字、社会等学科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知识性,逻辑性较强的语文,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沃土发展社】推荐阅读:
教育沃土10-05
商业模式创新的沃土11-05
植根基层沃土情系07-08
学生快乐成长的沃土11-03
扎根沃土,服务农民 刘洪录08-22
让名著滋润心灵的沃土09-27
申论:扎根基层沃土 绽放绚丽青春10-20
生活是数学教学的沃土07-17
家——成长的沃土演讲稿05-14
培养行为习惯的沃土环境的论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