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秀论文(精选8篇)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秀论文 篇1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秀论文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辅导员职业功能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者的辅导员,主要利用常规班会、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培训,以班级团体辅导形式开展面向全班学生具有预防性、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些基本的教育活动中,同样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晚点名,便可突破清点人头的简单操作流程及确保学生安全在校的直接目的,以此为契机设计出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主题鲜明的班级团体活动,让晚点名制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班级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关注程度的提高,近年来各大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不少学者也都致力于积极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回顾团体辅导在国外、港台地区及内地的发展,阐释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作用机制等内容,研究高校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务应用等方面,表明团体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教育、预防、发展等积极功能,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及有效途径,也是具有中国特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班级团体辅导的涵义
团体辅导,一种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形式,与小组辅导、集体咨询、团体咨询概念相同。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团体服务的理念和方法,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辅导活动。成员通过团体交往互动中的体验、观察、学习来认识自我,获得情感支持,发展良好人际,学习新知识和行为,增强社会适应,促进自我成长。团体辅导具有预防、治疗及发展等功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中,团体辅导活动主要是用来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其主要内容包括适应性问题、人际交往、个人发展与职业选择、情绪管理、青春期辅导等。在主题的选取方面,需要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适合该班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大家所共同关心、感兴趣的主题。使用的方法有讨论、情景模拟、体验分享等。班级团体辅导符合团体辅导的范畴,但却有其特点,它是以整个班级的全体学生为对象,不加以筛选,团体人数取决于行政班级人数,规模大小不一,开展班级团体辅导的策划人、实施者、领导者就是班级辅导员,团体性质为心理教育团体。班级团体辅导在辅导员班集体构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及发展、危机事件处理等方面可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利用班级团体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优势
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及所处校园环境影响,往往面临一些共同的心理问题,所以大学生集中校园和班级是最适合团体辅导的场所,并且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究其作用而言,主要是促使大学生重建认知体系,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教育,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提高大学生的社交技巧,促进班级内学生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交往能力,获取社会支持。以班级团体辅导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班级团体辅导感染力强,影响广泛。在一个彼此熟悉的、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互动情境下,班级学生可通过团体交互作用,达到相互支持、学习、发展等目的。第二,班级团体辅导费时少、效率高。辅导员选定一个时间,将自己管理的.学生集中起来,确定一个班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感兴趣的主题,以全班同学为对象进行团体辅导活动,可以节省邀请心理辅导专家及招募筛选同质性成员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第三,团体显著、易巩固。班级学生在类似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下进行交往、学习、练习,使在班级团体辅导中思想和行为发生的改变,延伸到团体之外的现实生活中,得到不断的内化和强化。
二、辅导员工作引入班级团体辅导可行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辅导形式,是学生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辅导员职业能力之一。团体辅导本身是一种异于说教生动有趣的,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体验式活动形式及教育方式。第一,成员特征的相似性。班级体和辅导团体这两个团体中,成员都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班级学生在年龄、身心发展阶段、文化水平等方面基本一致,且面临如人际交往、学业压力大、择业就业等共同的需求和问题。第二,辅导员和团体领导者角色的相似性。高校辅导员以学生为本,引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业、人际交往、职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通过鼓励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团体辅导中领导者需要创造融洽的气氛,引导成员参与互动,在活动中解决学业困难、人际交往障碍、职业规划等方面问题,在团体中发挥潜能,获得成长。可见,高校辅导员与团体辅导的领导者的目的都是引导成员在团体中成长与发展。另外,辅导员也是班集体的策划者、领导者、引导者和实施者,两者的多重角色不谋而合。第三,辅导员具备开展团体辅导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辅导员对于自己管理的学生有足够了解,能更好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普遍存在问题、关注焦点及需求等,进而选取合适的教育主题。其次,辅导员在学生中具备一定权威,学生在团体辅导过程中能认真对待,积极参与。最后,辅导员作为团体辅导的策划者、组织者、领导者,单个人开展工作便利,在召集学生、协调时间方面更加便利。
三、以晚点名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
(一)晚点名概述
晚点名制度,是在高等教育扩招,学生人数不断上涨,管理难度增加的背景下,为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及教育,强化学生安全纪律观念,各高校陆续实行晚点名制度。晚点名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制度和管理手段,自实行以来,管理学生、维护校园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晚点名制度指的是辅导员清点自己所带的年级学生人数向学生工作干部汇报本年级在校人数和不在校学生人数、去向及其他学生事务的一种制度,它要求辅导员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目前,全国高校所实行的晚点名制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主要由学生干部点名,辅导员抽查,在每天规定的时间内或每周星期天、节假日收假返校当天对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清点上报的制度。二是指周末晚点,辅导员在每周日、节假日收假学生返校时,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对所带班级进行点名,在保证学生安全在校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各种主题教育的管理制度,让学生的思想、纪律、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帮助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中的晚点名制度就是属上述第二种类型。
(二)晚点名制度实施的现状
就单纯的清点学生人数而言,高校晚点名制度就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大多数辅导员都能够尽心尽职,做到及时、准确的记录汇报。但也存在辅导员认为没有必要,对于点名让学生清点,自己不出面,或者自己减少点名次数,偶尔点、抽查点,上报时靠自己的估计,不及时、不准确。也没做好相关记录,仅仅是口头记忆通知,一旦发生事情,无法拿出真凭实据,无从下手。晚点名除了清点人数外,辅导员也会利用这个时间给学生通报一些事情,主要是人身财产安全方面注意事项,选修课、报名缴费、教学检查等事务的传达,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宣讲等。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方面有所欠缺,要不是没有主题教育,要不然是几句话带过,没有深入的讲解。基于辅导员时间精力有限,不愿意在这方面花费太多时间,学生也不想听等因素,对于晚点名的主题教育,仅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实施晚点制度对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晚点名制度在确保学生安全、维护校园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也对于大学生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要以此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晚点名教育是课堂的延伸,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晚点名是没有纳入教学计划的学生教育课堂,通常每周一次,主要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主题地对学生进行相对集中和系统的教育,如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培养教育、热爱生命教育等,这些在课堂教学里涉及较少的内容,以及其他高校发生、本校临时发生的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等,在晚点名课堂上都可以做补充,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第二,及时性案例、针对性教育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适宜、讲解生动。晚点名制度让大学生与辅导员保证每周一次的见面,这加深了彼此的沟通了解,让辅导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把危机化解于萌芽中,不至于因没有发现或拖得太久而造成不良后果。各高校案例的讲解,很具有时效性,及时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另外,辅导员对本年级、本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了解,都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主题、丰富的案例进行讲解,有理有据的教育,也避免了空洞的说教。第三,轻松的氛围及灵活的形式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更佳。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彼此熟悉且更加容易沟通交流,学生在团体辅导的互动中也更加放得开。一些专家、教授通常采用老师讲、学生听,最后专家答疑正式的讲座形式,这并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而辅导员的课堂教育形式并不那么正规,相对来书比较灵活,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在晚点名课堂上以分组讨论、情节模拟、电影观摩等形式开展教育,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教育效果。
四、晚点名制度与班级团体辅导结合,加强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
(一)晚点名制度与班级团体辅导相契合
从时间上来说,晚点名是周末或重点节假日收假时,这时学生全部到场,聚集在一起,因为放假,各种问题也更容易出现,这便是一个好的开展各种教育的时机。班级团体辅导也是在整个班级学生到场的情况下开展的,所有正好可以利用晚点名的时间,根据主题进行辅导;从实施地点来看,晚点名制度,是在高校在扩招后,辅导员管理难度加大的基础下应运而生的,因而其实施地点是在高校。虽然,团体辅导并不一定在高校开展,可以是心理咨询中心、社工服务中心,但是高校是非常重要的实施平台,很好的联结了学生群体和心理教育工作者;从对象来看,晚点名的对象是大学生,团体辅导对象不一定针对的是青年或者学生群体,但他们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确实是需要服务的重要群体;从服务对象的特征来看,晚点名教育针对的是该年龄段、本学习阶段、本校、本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班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同质性,而团体辅导,也是将问题相似的成员聚集,开展辅导;在主题方面,晚点名和班级团体辅导由于对象皆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主题也以他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关心的话题为依据。
(二)晚点名与班级团体辅导结合,加强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晚点名制度与班级团体辅导有契合之处,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晚点名制度为思想健康教育提供了时间机会、辅导员人员配置、教育任务等,团体辅导为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的实施模式。但是,很多学校,很多辅导员都只是走过场,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以至于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仍然欠缺,这就需要学校的重视和支持,辅导员的努力,学生的配合,将晚点名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改进说教的方式,引入班级团体辅导的形式,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水平,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欧阳明月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秀论文 篇2
一、高校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1. 追求完美的同时易关注消极面。
对于完美过于追求。一方面, 对自己期望和要求过高。行为上关注细节, 做事认真, 全力以赴, 稍有一点事情做得不够, 便惴惴不安, 好奇心强, 不容易满足, 严重的甚至出现强迫症症状[2]。一位成绩一贯优秀的大四女生, 仅仅因为一次考试没有复习好, 就觉得考试要失败, 从而全盘否定四年的努力而走上绝路。另一方面, 对他人和环境的期望过高。一些优秀学生对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现象不能接受, 不是抱怨周围同学素质低, 就是埋怨环境设施不尽如人意。部分优秀学生比较固执, 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 还拥有偏颇的认知模式, 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 不能与老师、家长和同学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容易形成强迫偏执的心理障碍, 在对他人求全责备、严苛挑剔的同时, 自己也不快乐。
容易关注自己的消极面。一些优秀学生在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上, 往往容易关注自身的弱点和不足, 对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却视而不见。有一个自卑心理严重的大学生, 明明经过努力拿到了一等奖学金, 却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死用功、花时间比别人多得到的收获。在生活和学习中忽略积极因素, 常常关注消极面, 经常担心一些不愉快的事会发生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
2. 过于在乎自己的形象和他人评价。
这些优秀学生苛求完美的特征使得他们总想给人留下好印象, 因而很在意他人的评价和对其的看法;过于关注消极面的特点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对自己的举止不满意, 事后还要反复考虑有什么偏差, 使自己很不轻松[3]。一些人不得不减少与别人的交往, 显得不合群。一位学业出色的男生, 特别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 在交往中格外谨慎, 总是担心自己的表现是不是不尽如人意、言谈是不是得当。
3. 患得患失和优柔寡断造成的情绪敏感。
一些优秀学生在面临选择时, 患得患失、犹豫不决, 对失败异常敏感。易发生心理波动, 产生狭隘情绪, 互相嫉妒, 导致学习上的不正当竞争。他们很少主动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和优秀的学习方法, 对于他人优于自己感到恐惧, 另一方面对于他人优于自己他们又感到愤怒, 缺乏“双赢”的理念和心态, 是一种混合的心理障碍。既想与同学交往, 但又不愿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既想尽情地放松自己, 却又担心会影响学习, 对人对己都容易产生敏感情绪。他们为保持优秀的评价而紧张焦虑, 持续的不良情绪转化成躯体症状, 如头晕、失眠、胃肠道症状等。
二、高校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高校优秀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有许多方面, 与个体身心发展情况, 如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密切的联系, 但主要可以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1. 内在因素。
优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内在因素主要指自身的遗传素质:如男女性别、个体身心发展差异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影响因素。内在因素是造成大学生个性心理差异的重要因素。有些心理问题是在他们漫长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其成长经历的反映。许多优秀学生被培养成“考试工具”和“就业机器”的同时, 没有形成健康的人格, 不知道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 生活在矛盾冲突和焦虑之中, 挫折承受力弱。同时, 大学生的心理发育处于走向成熟与尚不够完全成熟时期, 对人性尚缺乏深刻的认识, 心理正处于多变的高峰期, 情绪、情感体验非常强烈、丰富, 往往对那些符合自己信念、理想和观点的事件和行为迅速产生热烈的、肯定的情绪反应, 反之则会迅速产生否定的情绪反应,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特别明显。
2. 外在因素。
导致优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外在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因素。
(1)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中有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 是形成高校优秀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一是父母在其小的时候注入的片面思想, 如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学习认真, 成绩好才是好学生等思想。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过分地追求成绩, 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与实践。虽然成绩名列前茅, 但形成孤僻、固执、多疑的性格特征。二是不良的家庭环境对优秀大学生造成的影响, 如贫困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等。这些特殊家庭易导致一些学生产生自卑、自怜的心理压抑感。进入大学后, 城乡巨大的差别又会导致一些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这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优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容易使优秀大学生形成敏感、多疑、孤独、忧郁等不健康心理。
(2) 学校教育因素
长期以来, 我国实施的应试教育过于追求分数与升学率, 不少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按照成绩给学生排队。为了分数, 学生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 却忽略了兴趣爱好的培养、知识面的拓宽, 忽略了心理健康, 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进入大学后, 优秀大学生由成绩优于普通学生, 且表现好、觉悟高、自我管理能力强, 因此老师对优秀学生的管理明显松于普通学生。另一方面即使优秀大学生有一些错误、缺点或过失, 辅导员和老师也不会严厉地批评和处分他们, 怕给他们思想上造成压力, 从而影响学习成绩。这容易给他们造成一种错觉:凡是他们想达到的目标总是可以一帆风顺地实现。然而当他们真正面对新生活、新环境、新竞争时, 得不到第一或做事不顺利时, 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自暴自弃, 甚至失去做事做人的信心。
(3) 社会因素
当前社会的变革, 政治经济体制和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心理变化, 导致部分优秀大学生出现性格反常、行为不当、动机异化、价值观扭曲等问题。第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使优秀大学生出现就业恐慌和对前途的担忧, 产生焦虑、紧张、缺失自信、困惑茫然等心理状况。第二, 社会上的不良思想成为优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外部诱因和强化剂。现实社会中流行的“成功导向”与“完美导向”的观念, 使得许多优秀大学生非常看重成功的结果, 越是优秀的学生, 给自己的定位就越高, 但往往越有可能脱离实际, 而这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造成他们不健康的心态。
三、应对高校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
1. 放宽心态,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过于追求完美的人, 常会为自身存在的不完美及周围环境的不如意而苦恼, 从而陷入误区甚至出现强迫、偏执等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者, 应对学生积极做好引导, 教育学生合理地设置发展目标, 学会更多地接触社会, 磨炼意志, 减少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不要盲目自大, 更不能妄自菲薄, 合理地认知评价自己, 做到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引导优秀学生在逆境中自我补偿和升华, 在人生的主要目标和兴趣遭遇挫折时, 及时调整心态, 将理想转移到另一更有价值的事业上, 或者在实现自己的目标受挫的过程中, 适时地调换方式, 受挫通过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教育学生通过这些方法对待突如其来的打击, 变坏事为好事, 学会适应社会和环境, 体验幸福感和快乐感。
2. 挫折教育, 帮助学生积极调控心态。
人生的道路上不都是洒满阳光、铺满鲜花的。优秀学生常背负着家庭、学校、社会及自己较高的期望, 一举一动受其“好学生”身份的影响, 心理缺乏“弹性”和“柔韧性”。为达到提高挫折容忍力的直接目的, 要着力引导他们掌握挫折的心理调控方法, 进行自我预防和消除挫折。通过预防性教育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心理预防机制, 定期、定时地对大学生进行挫折理论专题讲座, 同时针对学生中新近发生的因未能正视挫折而不该发生的事故开展挫折教育, 分析个案, 找准原因,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吃一堑长一智, 使坏事转化为好事, 使大家引以为戒, 下不为例, 减少和杜绝事故重演。开展体验性教育, 可邀请校内外正视挫折, 克服挫折的典型人物, 与学生面对面谈人生体验, 以榜样的力量进行挫折教育, 增强消除挫折的信心和毅力。
3. 更新观念, 为学生营造平等自由环境。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那种应试教育造成的片面发展的“成功者”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因此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都应更新观念, 变片面发展为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身心全面提高。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启蒙教师。家庭的教育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要注重品德和兴趣培养, 关注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身心的健康成长。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应以真切的关爱、平等的关系、朋友式的帮助引导学生成长。对优秀学生不能特殊化, 优秀生犯错绝不可忽视, 更不可迁就, 一旦发现不良苗头, 就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要给优秀学生创设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 让他们学会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困难和打击。纠正社会中流行的“成功导向”与“完美导向”的负面影响, 通过主流媒体对观念的正确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优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个体自身的问题, 而且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形成的结果。因此, 在提倡积极健康、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的同时, 也要学会适当降低期望值变追求完美为扬长避短, 使学生学会在逆境中自我补偿和升华。高校教育要让学生更多接触社会、拓展视野、锻炼意志、开阔胸怀, 让学生成为品行优秀、表里如一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李金花.优等生也需要加强心理教育[J].科教文汇, 2009, 3.
[2]咸大伟.优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教育策略[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8.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秀论文 篇3
征文工作从今年4月份正式启动,截止到8月底,短短5个月时间就收到文章近万篇,这些文章来自包括台湾在内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1956个单位。文章作者大多数是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也有各级教育行政科研单位的领导和科研人员,还有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文章内容涉及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践总结;既有调查报告,又有实验研究;既有团体辅导,又有个案分析;既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有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说,此次征文活动基本上反应了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为了保证评选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严肃性,我们组建了评审委员会,并采取了三审制度。初审由各地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负责,复审由大专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完成,终审由中国心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董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庞丽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申继亮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俞国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刘华山教授六位专家把关。经过严格评审,最后评出一等奖94名,二等奖595名,三等奖1379名,优秀奖624名,获奖比例为25%。另外评选出集体奖39名,其中先进单位15个,先进学校24个,获奖比例为2%。
此次活动得到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北京市教委德育处董柏林处长、河北省石家庄市教委德育处曲连坤处长等部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教授等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得到了全国特级教师丁榕,北京市西城区教研中心王琼,北京教育学院崇文分院许书阁、赵增序等一线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支持和参与。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由上虞市教体局承办,此次大会得到了浙江省教委、上虞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对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严密的组织工作表示钦佩和衷心的感谢。
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的有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部分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大专院校、教育行政、教育科研单位的领导和学者等。在此,向所有支持、帮助、参与此项活动的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举办评优活动,旨在全面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增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我们之所以取名为“健康杯”, 意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学生健康、教师健康、家长健康;学校环境健康、家庭环境健康、社会环境健康;同时也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健康发展。
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在专家、学者们的热情帮助下,在各级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首届“健康杯”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文章评选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只选取了近400篇获奖文章结集出版。在此,我们向未能入选的作者表示歉意。此后我们将在《中国教育报》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择优刊登。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们将继续联合举办第二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为了全面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决定从第二届开始扩大评优范围。除了继续征集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案例分析等文章以外,将征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其他优秀成果,如论文集,图书,刊物,报纸,课件,网站等。我们衷心希望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帮助和监督,也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此项活动。
我们愿意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全面的、优质的服务。
《中国教育报》校园文化周刊编辑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编辑部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秀论文 篇4
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2015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名单 一等奖
肖虹 刘玉翠 尹国营 李荣 周如新 程令勇 苗成义 李新春 孙丽娜 马健 张峰林 李勤 张晓婷 傅大坤 王国香 济南幼儿师范高专 历城一中 长清区石麟小学 济南回民中学、济南三中 济南九中 章丘二职专 章丘市汇泉小学 山师附小 济南天成路小学 莱西市城关中学 青岛艺术学校 城阳区天泰城学校平度市教育体育局 青岛九中
抑郁为主的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研究 ——教师视野下心理剧技巧的尝试 心理健康 伴我成长
一例因人际关系紧张引起攻击性增强的沙盘游戏案例分析
浅析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把握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实践
关于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思考 孤独的心需要关爱 让心理效应助力习作教学
关于绘本教学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思考 观察有诀窍
叙事疗法在治疗青少年网瘾案例中的具体操作
中职生心理健康小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
平度市教师心理拓展训练的相关研究 我应我心 筑梦踏实
浅谈团体动力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实践与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青
岛城阳附属学校 刘雪松 李莉 刘效贞 王雪 矫恒周 刘凤芝 王香芝 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安全、受保护和以生为本的心理课堂环境探属学校 索 青岛四十九中学 青岛四十九中学 青岛遵义路小学 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 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青春飞扬”学生自我成长团体辅导 促师生家长一体化发展的初中生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做情绪的小主人
“暴脾气小杰”的个体沙盘咨询案例 一则以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帮助“性格乖僻”同学的案例
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感恩父母 拥抱亲情 史瑞娟 赵英淑 翟大伟 杜丽娥 孙国秀
于淑华 齐晋 段卫华 刘春梅
张红 董静静 贾国敬 杨春楠 李景贤 姜喜芹 刘芳 赵世美 闫丽红 李南 杨雪娜 毕丽 李佳 张丽 乔梦泽 姜善香 朱丽杰 徐晶晶 孙广漠 孙丽君 王水玉
林晓怡
田晓霞
张文卿 董云江即墨市第一中学 “先行后知”体验式心理拓展活动与高中体育课程结合的思考
青岛第二十七中学 运用“6S”策略提高初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张店区城中小学 塑造教师阳光心态让教师身心和谐发展 临淄区皇城二中 校本教材《成长与心理》 皇城二中
循序渐进 静待花开
临淄区皇城中心小学 朋辈咨询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临淄区皇城中心小学 让爱滋润离异孩子的心灵
张店区潘南小学 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语言 张店区潘南小学
心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山东省莱阳市第六中学 高中生攀比心理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烟台第十中学 初三学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
烟台第十中学 表演法对初二语文识记学困生古诗文记忆的影响研究 蓬莱市第二实验小学 让兴趣点亮生活
蓬莱市徐家集小学 巧妙使用积极语言,让学生快乐享受学习烟台海阳市新元中学 团体心理辅导在新时期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烟台第十一中学 美国优秀学校心理学家专业标准及其启示 莱阳市第四中学 高中学生文科学业情绪优化策略研究 莱阳市古柳中心小学 小学心理辅导教学模式的研究 莱阳市第九中学 网络化时期初中生交往方式量表的编制 烟台市芝罘区惠安小学 烟台市芝罘区上坊小学 元认知策略与小学高年级词汇教学 蓬莱市刘家沟中学 神奇的曼陀罗 烟台十四中 诚信你我他 烟台十四中 积极的心理暗示
烟台十四中 自尊,学生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烟台十四中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教学动机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烟台十四中 一例中职生厌学情绪的咨询案例 烟台黄务中学 浅谈美术治疗理念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初步探索
烟台四中
认识自我,激扬青春
烟台市福山区回里镇回里完全小学 宽容是金
烟台三中分校
加强家校联合,拓宽育人渠道
潍坊市奎文区德润国际学校
做最好的自己
山东省寿光世纪学校
沙盘疗法促使震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个案研究 高娜娜 临朐中学 青春期性生理及性心理问题
高中“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课操作“四步
曲” 李晓芹 刘建堂 潍坊寿光现代中学
徐猛 东平县接山镇第一中学 主题班会让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邢毅丽 毕建英 文登区第二实验小学 关蔚 刘玉婵 荣成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农村初中学生挫折应对方式的调查及对策心 研究 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
不给别人添麻烦
绿色心育 让生命灿烂绽放 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我的作业我做主
全日制寄宿高中学生从众心理研究报告 世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成为最好、最
自信的自己
一例初中生未考第一名引起的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用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文登区环山路小
学
周 红 关 蔚 王小英 荣成市第一中学 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荣成市府新小学
王晓萍 于素芳 威海四中 邹蔚静 王文杰 张云霞 鲁敬华 刘霞 威海四中
荣成市第三十七中学 荣成市第三十八中学
威海市经济开发区新都中
初中生感恩心理探析
学
威海市经济开发区新都中
握住青春的风筝线
学
农村中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研究报告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
阳光总在风雨后
学校
激发外籍生学习动机建立伙伴共同体策略的实验研究
以“个案研讨”引领教师提升教育智慧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和内容 做时间的主人 学会合作 孙晓卫 吕志强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梁燕丽
王建波 吕海霞 荣成市第十二中学 侯燕妮 荣成市实验中学
刘欣慧 梁美莉 荣成三中 荣成五中 于燕青 张扬眉 魏 群 王春芳 史绍云 高晋 徐杰 荣成市实验小学
威海市第十三中学 高新区教育局 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 日照市外国语学校 滕美丽 赵俊峰 威海一中 何妨吟啸且徐行
临沂高新区农村中学学习心理状况初探 浅议垦利县高中学生人生规划现状分析及职业生涯辅导策略 寻宝之旅
初中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 山东省中职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现状的调查分析 赵祥 苑艳梅 五莲县实验学校 张伟 滕兆敏 樊静 吴晓兰 潘英红 魏成林 王刚金 赵建 梁立稹 訾会燕 张晶 徐茂强 庄绪艳 崔芳菡 孙秀莲 齐金 岚山区巨峰镇大坡初级中
农村初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
学
日照市北京路中学
做学生和谐发展的导师和引路人
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青
失恋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
岛路中学
齐河县刘桥镇洪州小学 齐河县刘桥镇洪州小学 齐河县雅元小学 齐河县仁里集镇实验小学 齐河县鼎新中学 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 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 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 德州市第二中学 德州市光明街小学 德城区天衢中心小学 邹平县教研室 博兴县博奥学校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透视及实施对策分析 情绪由我心
用心点燃学生心理健康的明灯 关爱学生,从“心”做起
呵护心灵,赏识教育树立学生自信心 架起心灵的彩虹
浅谈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心能力的培养
浅谈教师的心理健康及调试 交心 激趣 对话 潜力小宇宙
“学习心理”实验研究报告
小学生学习成绩与管理能力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
初中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索 中学生厌学现象之我见 我是谁
小学生因不喜欢做数学计算题而导致情绪低落的咨询案例报告
怎样让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心平气和朋友多
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报告
高中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就相关性研究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研究 付立芝 韩永建 博兴县第二中学 韩志鹏 刘秀青 李丽 滨州实验学校 滨州实验学校 邹平县魏桥实验学校
刘凌云 宋金枝 邹平县第一中学 焦延生 王鸽 邹平县第一中学 于香兰 赵树芳 张雁侠 滨城区第六小学 滨城区第六小学 滨城区第六小学
张晓艳 王艳丽 兰陵县卞庄街道第一小学 朱成 吴海燕 费县第二中学 代辉 何桂芳 临沂册山中学 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倾听的艺术
孔彦 济宁高新区济东中学 幸福秘钥
为快乐学习插上隐形的翅膀 孙佑海等7人 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 郑成果 济南外国语学校 高三学生高焦虑调试方法的探索性研究 构建心灵沟通的平台—家校联合 呵护成长 济南第七中学
二等奖
杨雪 信桂荣 胡鲁安 刘学英 李承浩 苏丽 张伟 韩洋 王丽 张成龙 张白白 祝永春 韩云 唐超 崔立珍 陈值娥 王晓英 周玉香 章丘中学
济南商河文昌实验学校 章丘二职专 商河县一中 济南回民中学 章丘二职专 章丘市汇泉小学 章丘市汇泉小学 章丘市汇泉小学 章丘市汇泉小学 山师附小 山师附小 山师附小 济南第一中学 莱西市城关中学 崂山区第二中学平度市大泽山小学
压力不山大
一例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咨询案例 章丘二职专学困生调查研究报告 天生我材必有用
新时期下班主任入会践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会宽容,快乐生活 你会追“球”吗
学生多元心理素质档案对提高课堂教学的作用研究 烦恼,不可怕
向快乐出发 享健康生活
浅析小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性研究
小学生积极自我概念在语文学习中的培养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四年级小学生自尊心
过强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奇幻漂流——价值观探索 寻宝行动
浅谈高中生心理资本开发策略 建立留守儿童的自我心理支持系统
青岛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我这是怎么了
青岛城阳区特教沙盘游戏在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青岛城阳区特殊教育中心
中心课题组 用研究 赵璐璐 于晓霞 张明滋 姚敏 马倩倩 刘雪莲 即墨实验高级中学
城阳区教育体育局 青岛文登路小学
农村与城镇子女孝道态度的初步研究 “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研究”的调
研报告
以“绘画”为媒 与心灵对话
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晓望小
做智慧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学
城阳区环城路小学 城阳第二高级中学
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破茧成蝶,展翅高飞
心理健康课新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报告 城阳第十五中学 付相峰 徐建卫 徐晓杰 城阳第二高级中学 青岛实验初级中学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智慧,让成功从偶然走向必然 团体沙盘游戏与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研城阳区夏庄街道夏庄小学 兴趣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城阳第十三中学 王利利 滕兆慧 袁欣 刘学艳 纪升文 李娟 金红芝 李献萍 咸威 张德华 李桂娟 苏静 孔翠芳 王新 朱翠杰 崔芳 李莹 王小伟 贾国建王燕平
王业春 张婷 杨扬
曲祥勇 杜凌燕 沈世慧 姜鲁 赵宸 王静 房晓燕 杨俊杰 孙云霞 周美玲 李建 刘全涛
究
城阳第十三中学 浅析规范学生书写在助其人格发展中的运用
青岛四十七中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N个方法 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父亲母亲亲情进行时
青岛枣山小学 恰当调节愤怒情绪
城阳区古庙小学 试论班主任怎样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 青岛顺兴路小学 谈小学生的拖延心理及矫正策略 青岛芙蓉山小学 生本教育中“正面管教”的有效应用 青岛长阳路小学 心海护航 扬帆远行 青岛大枣园小学 烦恼各不同,应对有讲究 即墨市移风店镇教育办 他在“爱”里“被成长” 胶州市实验小学 考试焦虑的背后 青岛65中学 自卑女孩的蜕变 桓台县新城中学
心想事成
桓台县起凤小学 桓台县实验学校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桓台县第二小学 用爱心和耐心融化孩子心灵深处的创伤 桓台县第二小学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皇城二中
德性于心,外践于行 皇城二中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 张店区南定中学 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学运用 周村实验学校 “行为疗法”的治班策略 临淄区皇城中心小学
做精彩的自己
莱阳市穴坊中心初级中学 消除心理烦恼 快乐成长 烟台市芝罘区幸合里小学 摆脱烦恼,找到快乐 蓬莱经济开发区小学
鼓励——孩子成长的推动力
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小学 期待“刺猬”心花绽放 蓬莱市教学研究室 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 蓬莱市易三实验小学 和学生成长 蓬莱市易三实验小学 与记忆交朋友
蓬莱市小门家中学 学会有效表达,开启人际交往之路 烟台第十一中学 感悟青春 把握自己 学会交往 海阳市留格初中 快乐直通车 莱阳市第四中学 青春有爱要呵护 莱阳市第四中学
青春心飞扬,梦想新起航 刘庆广 毕丽 杨雪娜 李金芝 唐凯东 孙奕
李欣泽 李守昊 杨文文 扈文丽 孙圣言 李言梅 崔蕾 牟岩 徐峰 张春霞 韩冬梅 刁玉鸫 王经华 李晓 刘祥庆 肖孟孟 刘萍 莱阳市第九中学 烟台市芝罘区上坊小学 烟台市芝罘区惠安小学 莱阳市西关小学 烟台一中
烟台市芝罘区军民小学 烟台市莱山区实验小学 烟台黄务中学 烟台四中 莱阳市文峰学校 烟台三中分校 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
我的幸福观
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 以情绪调节促全面育人 “小升初”常见心理焦虑的剖析 烟台市福山区高中心小学 面对挫折,大声地说“我行!”
烟台市芝罘区幸合里小学 音乐对中学生汉字记忆的影响
360°立体环绕看世界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合作,你、我、他
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怎样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班级管理要用“心”
潍坊市奎文区德润国际学
学会倾听
校
潍坊市奎文区德润国际学
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
校
潍坊行知学校 昌邑市第一中学
心理健康 管理自主 摆脱心理焦虑 顺利高考
一名高中女生学校恐惧的案例分析 刘治国 闫金玲 昌邑市第一中学
潍坊坊子区坊安街道南流浅谈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学 活动 坊子区凤凰街道沟西小学 早恋女孩的理性管理转化
浅析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范国庆 张京莲 潍城区乐埠山中学
韩文静 泰安师范附属学校
家校互动、家庭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心向阳光
学校心理工作中的问题初探
驱走阴霾 留住阳光——打开学生的心窗 谈校园心理剧在班级德育课中的有效运用 拓宽学习心理辅导实施路径的实践与研究 心理周记——心灵对话的绿色通道 威海经济开发区
蒿泊小学
龙连峰 李颖花 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 常人方 邢方方 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 宋晓晴 张婷婷 苑超 王凌云 李增安 陈鲁美 威海市古寨中学 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荣成市第九中学
荣成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心
荣成市第九中学
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促进学校心育有效发展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快乐合作 快乐成长
蔄山小学 王山 慕爱萍 周丽华 孙晓玲 鞠晓玲 汤冬梅 张英华 梁建华 潘洪春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爱的沟通
蔄山小学
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 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 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 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 荣成市青山小学 荣成市府新小学 荣成市第六中学 威海市实验中学
开发学习潜能 提高学习效能 寻找记忆妙方 张弛有度 快乐学习
我的想法与众不同——思维的创新性 让留守的天空不再下雨
为学生绿色上网开辟绿色心理通道 扩展你的“舒服圈”
走进青春期 寻找和谐亲子关系密码 QQ聊天,爱你有尺度 李秀娟 林海英 荣成市第三十七中学
刘冰 毕永君 荣成市第三十七中学
张青松 车洪波 荣成市第三十八中学 张启胜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威海市经济开发
区新都中学 柳海英
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归因及预防
莫做“温水中的青蛙”
让心育在有效融合中奏响生命的和谐乐章 用心做教育 用爱筑未来
威海市经济开发区新都中团体心理辅导对新都中学初一新生孤独感学 的干预研究
“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基于星级绿色电子激励评价的学生个体成长研究报告
争做管理时间“小达人” 庄晓燕 孙洪强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孙洪强 庄晓燕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孙慧萍 邹彦萍 梁玲丽 孙志红 徐韶蔚 张霞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
用爱打开心锁
学校
威海经区新都小学 威海经区新都小学 威海经区新都小学 荣成市第十二中学
让我们用心倾听
孩子的能量储备库——家长 让师爱的阳光普照“留守的花朵”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嫉妒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绿洲
呵护生命之芯,珍爱生命之花 我的生涯规划 大白暖心间 高万里 刘雁涛 荣成市第十二中学
荣成市实验中学 鞠美玲 鞠洪亮 王瑜 威海市第十三中学 荣成三中 青岛上海路小学
柳伦
袁慧卿 张擎 李青青 林贞霞 张萍萍 新泰市向阳实验学校
沂南一小 东营市春晖小学 钢城区新兴路学校 钢城区新兴路学校 岚山区高兴镇中心小学
争做阳光少年——认识自己的情绪
分享的快乐 别拿地上的头发说事 让爱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议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
点思考 费洪霞 卢立献 王琳 崔彬 日照市外国语学校 岚山区中楼镇第二中学 日照市实验中学 日照实验高级中学
集中注意力 农村教育只感想
班主任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花开有时
日照市国际海洋城中心初陈青云 陈凯文 中 潍坊市坊安街道南流唠叨里的爱
张洁 王云霞 吴宗彦 宋田田 韩娟 邵元茂 张冬梅 田慧 吴玉花 付丽丽 王丹 王建 李树敏 张永虎 贾才芳 李德强 任艳 韩霞 张聪 韩晓新 王玉新 李雪萍 卢月红 袁立静 王淑君 贾姗姗 殷曙光
王鸽 刘凌云 王小静 解树勇 张礼芳 游丽丽 镇中心小学 日照市实验小学 我的注意力我做主 五莲县高泽中心小学 竖起自信之树 五莲县洪凝街道中心小学 涵养孩子的健康心灵
齐河县刘桥镇洪州小学 心理育人,人人有责
齐河县刘桥镇邵庄小学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齐河县刘桥镇邵庄小学
浅析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及教育对策
齐河县仁里集镇实验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齐河县仁里集镇实验小学 化茧成蝶 齐河县刘桥镇邵庄小学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珍爱生命教育 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 传递关爱
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 初探小学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德州市陵城区第五中学 感恩,才有力量 德州市第二中学 花开应有时,教化宜无声 德州市第二中学 学科素养与学生心理疏导
德州市第二中学 谈谈教师体罚学生的原因与心理透视 德州市第二中学 感恩父母,珍惜现在 德城区天衢中心小学 健康饮水 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 学会与同学交往
邹平县特殊教育学校 一名问题聋童的教育案例及思考 邹平县码头镇初级中学 码头初中学生心理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报告博兴县博奥学校 爱,永不言弃 博兴县实验小学 石阻长流,正确面对 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 寻找快乐的密码
邹平县魏桥中学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
滨州博兴县吕艺镇中学 做时间的主人
邹平县第一中学
信息技术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邹平县第一中学 因职称评聘引起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邹平县特殊教育学校 谈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滨城区第六小学 培养每个孩子的自信心 滨城区第六小学 提升我的注意力
滨城区第六小学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尝试
游丽丽 滨城区第六小学 王凡变形记
小学心理团体辅导课程展望 高维霞 范新国 滨城区杨柳雪镇中心学校 我的未来不是梦 姚姝君 杜大豪 李官中心小学 王艳丽 董文荣 李勇 肖永清 韩连信 张培超 李洪兵 何桂芳李玉梅 张丰年 王浩淼 朱萌
丁玲 王福丽
王晶晶 杨庆文 李冰 刘爱华 刘爱华 郑怀翠 马青青 马翠 李菊 李宁 李春荣 刘京连 阴泓欣 吕娜 丁翠翠 李莉 兰陵县卞庄街道第一小学 向快乐出发 临沂大学附中 克服考试焦虑症,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考试心理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阶段性及解决策略 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驾驭情绪
临沂高都小学 农村学校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临沂高都小学
“教书”、“育人”
临沂册山中学
利用团体心理辅导做活班级管理文章 沂水县沂城街道中心小学 小学生心理游戏 沂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邹平县西董街道办事处鹤伴小学
用爱心播撒阳光
邹平县西董街道办事处鹤伴小学
沟通讲艺术 教育效果佳
烟台芝罘区新桥小学 我自信,我能行
烟台芝罘区新桥小学
“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小学生现存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反思
三等奖
章丘中学 学习,在路上
章丘一职专 浅析幸福课的运用与探究
章丘一职专 浅析意向对话在青少年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章丘市汇泉小学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章丘市汇泉小学 爱的教育
章丘市汇泉小学 用爱心开启紧闭的心扉
章丘市汇泉小学 耐心在左,爱心在右,守护孩子成长 章丘市汇泉小学 做最好的自己,从找回自信开始 章丘市汇泉小学 用爱心呼唤自信
章丘市汇泉小学 “破窗效应”带来的教育启示 章丘市汇泉小学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历城区柳埠镇中心小学 爸爸妈妈最爱我
山师附小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山师附小 说“不”的学问 山师附小 你好,青春
山师附小
卸下“包袱”,做最好的自己 王莉 马秀萍 李修杰 杨凤 周萍 徐艳 侯春萍 王永芝 张月红 张丽华 叶青香 宋学森孙红华 赵琳 胡洁 王珂 刘承仪 刘丽丽 李莉 邵科森 杨青青 杨超 戚宇晴 于红春 韩翠 刘艳 纪玉丰 胡中窍 宫玉翠 孙茹青 金敬学 李向亮 邵国辉 张凯
赵爱云 李倩 山师附小 爱的力量 历城区洪家楼第三小学 青春期≠叛逆期
济南外国语学校 在路上
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 见证学生成长的沙盘游戏 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 “生活教育疏导”与教育奇迹
青岛基隆路小学 体验快乐排除烦恼 青岛天山小学 做时间的小主人 城阳第三高级中学 再选你的父母
平度市祝沟小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影响
青岛第十五中学
我的性格之树 胶州市第十二中学
拥抱亲情 感恩父母
青岛燕儿岛路第一小学 会爱是真爱,不会爱是伤害
青岛十七中 心理拓展·开辟心理健康课新模式 城阳区实验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个性化培养初探 城阳第七中学 心理营养缺失与中学生心理问题 城阳区正阳路小学
当前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阳区城阳街道京口小学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
化的实践研究报告 城阳第四中学 牵手考试
城阳第四中学 一例用认知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咨询中学生适应不良分析的案例报告 青岛王埠小学 绘画疗法辅助教育教学初探
城阳第二高级中学 关于我校高一学生生涯规划现状的研究报告
青岛福州路小学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案例 城阳第一高级中学 寻找你自己的宝藏 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 我是我自己
城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发动机”保持最佳状态
城阳区白沙湾学校 相信自己 潜能无限 胶州第六中学
在绘画里找回童真小时代
城阳区城阳街道后桃林小学
维持心理平衡 走向积极之路
青岛宜阳路小学 让天使来问候 桓台县第二小学 心理暗示静听花开 皇城二中 用心陪伴他成长 皇城二中 我用耐心待花开
皇城二中 用“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的锁 张店区南定中学 把握学生心理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临淄区皇城中心小学
集中你的注意力 王敏
夏龙波
杨立珍 杨娜娜 郭江华 秦团福 吴海镇 仇道芝 董丽华 胡涛
胡良华 赵琳 宋军 李洁 殷晴晴 张爽 刘双双 马岩 李晨 王俊玲 顾梦梦 施桂玲 张妮 李国伟 郭晓玲 田国旭 谭光霞 吴敏 魏建荣 孔凡建 王晶磊 张荟莹 于伟东 孙维清 赵庆娜 高湛 侯凌梅 于源 临淄区皇城中心小学 自信“不倒翁” 临淄区皇城中心小学
男女同学的交往
临淄区皇城中心小学 面对挫折学会坚强 临淄区皇城中心小学 克服借口症 临淄区皇城中心小学 合作真快乐
临淄区皇城中心小学 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桓台县侯庄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张店区绿杉园小学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淄川区双沟中学 记忆有诀窍
张店区潘南小学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小学 快乐与安全同行 烟台市芝罘区幸合里小学 我能解决小冲突 烟台市芝罘区幸合里小学 化解冲突我能行 烟台市芝罘区新海阳小学 管住自己我能行 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小学 做情绪的小主人 烟台市芝罘区芝罘岛小学 我是男孩,我是女孩 烟台格迈纳尔中学
识得庐山真面目
蓬莱市经济开发区小学 拥抱青春 快乐成长
烟台市芝罘区幸合里小学 歌唱心理在教学与演唱中的作用 烟台第十一中学 对后进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烟台第十一中学 插上乐观的翅膀飞翔 烟台第十一中学 认识美丽的你-我的老师 烟台第十一中学 奇妙的心理暗示 烟台第十一中学 自我暗示的魔力 烟台十一中 搭建沟通心灵的桥梁
莱阳市第四中学 用理性沟通架起亲子间爱的桥梁 莱阳市第九中学 学会休闲,享受生活 莱阳市第九中学 让高中生活有点“闲趣” 烟台祥和中学
磨砺意志 绽放精彩
烟台市福山区回里镇中心小学
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莱阳第二实验中学 善待同学,和谐相处 烟台市实验中学
友情,我来播种
莱阳市城厢办事处吴格庄一例因家庭关系导致上学焦虑的一般心理小学 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烟台一中 肯定,激发潜能的金钥匙 烟台一中 探究演唱中的健康心理
烟台十四中 从学生心态谈教师的品德及心理的培养 烟台黄务中学
交往讲艺术
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小学 如何让师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张军华 李秀多 李燕茹 王金环 骆晓琴 葛连惠 高春燕 唐春华 王晓梅 许张萍
曹淑珍 张晓芬黄爱文 王兆勇 彭娜 李春霞 王秀贞张锦玲 田爱琴
李玲 周燕子 柴爱香
王甲昌 李日胜
殷玲玲 滕燕丽王艳霞 许志华王颖 鞠慧卿
邢方方 常人方马华威 房蕾 孙小霞 烟台四中 教英语,谈心理健康
莱阳市吕格庄初级中心中学
扬起自信的风帆
蓬莱市经济开发区小学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莱阳市文峰学校
我最棒
烟台市芝罘区黄务小学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德育实效 潍坊市奎文区德润国际学校
兄弟之战
潍坊市奎文区德润国际学校
那个小姑娘
潍坊市奎文区德润国际学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校 运用 潍坊市奎文区德润国际学校
谈他色变得“坏小子”
潍坊市奎文区德润国际学校
小学心理健康案例
昌邑市第一中学 巧用节日教感恩 潍坊第三中学 “我”的宣言
潍坊滨海中学
勿以“惩罚”小而为之,勿以“心育”小而不为
潍坊坊子区尚文初级中学 我的注意力,我做主!坊子工业发展区实验学校 面对学生偷拿东西
坊子区七马路小学 学会合作
高密市古城中学
从“网瘾女孩”到“校园之星”
泰安长城中学 合理归因 不断进步 宁阳实验高级中学 微笑面对挫折
新泰市青云街道福田学让爱生根——在美术课堂上绽放心理校 健康之花
肥城市桃园镇成人教育中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教育心校 策略 肥城市白庄矿学校
“认知疗法与箱庭疗法”在一般心理问题
中的综合运用案例 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 “扶”起道德的标杆 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 爱上学科学习威海第二中学 高效时间管理
威海第二中学
刍议个别心理咨询的有效性 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 创新思维——让梦想飞
荣成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一例中学生社交恐惧障碍的咨询案例报告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呵护学生心灵,关注学生成长 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爱的传递
董晓华 汤晓荣 孙广凤 苏爱萍 郭萍 王巍玲 刘静
于翠云 宋海军 曲学杰 于晓娟 姜雪洁 毕军晓 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文登区实验小学 高区神道口小学
青春舞曲 我要飞得更高 优势大搜索 洒向心灵的阳光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模式与内容的研究报告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暂时不开花,将来可能是棵树
蔄山小学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构筑心理健康“网络”教育 打造特色心理蔄山中学 健康学校 文登区环山路小学 荣成市世纪小学 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 荣成市府新小学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为学生煲煮心灵鸡汤
浅谈在实现美术教学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心
理要求 我是观察小达人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岳昌琪 肖华超 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 王芳菲 鞠文玲 袁宁 孙淑杰 毕永君 刘冰 王凤鸣 李海娇 威海市临港区草庙子镇威试论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应海四中 对方式的关系 荣成市蜊江小学 荣成市蜊江小学 荣成市蜊江小学 荣成市第三十七中学
让心育之花在生命的土壤上绽放 游戏,让心育课堂更生动
巧架新心桥多沟通 春风化雨润童心 我的快乐我做主
威海市经济开发区新都中
生命的呼唤
学
威海市经济开发区新都中
种下一棵亲情树
学
水到渠成 静待花开
关注心理健康 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初中生厌学的几点探讨 和“网络游戏” 说“拜拜” 孙惠敏 孙华卫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于晓玲 孙慧萍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孙美丽 张洪法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夏静 刘延丽 王 霞 王尊民 刘群艳 肖飞 李利 吴旭 崔金枝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
扬起自信的风帆
学校
威海经区新都小学 荣成市蜊江中学 烟台祥和中学 莱阳市文峰学校 莒南县第二小学 沂南县第一中学 沂南县第一中学
倾听“板凳生”的心声 我的未来我做主 小目标成就大梦想 挖掘心中的宝藏
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探索与实践 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无声润物,孕育心灵之花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孙城宇 李世晓 文登一中 孟祥金 常洪云 张政 刘德言 郑晓旭 孙慧萍 栾丽红 杨荣霞 王娟 周苗 徐传东 刘娜 张修敏 田勇 闫娟娟 王炳革 赵永锋唐鑫 刘娟 吴晓慧 李玉平李平史立勤 杨宝祥 孙连英 郭世杰 崔磊 吕秀艳 刘风云 李新岩 王冉 朱梅 韩良鹏 张艳敏 党新玲 龙艳 周荣家 临沂第三十中学 心理咨询案例
临沂第三十中学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山东省滕州一中西校 勇敢面对挫折
东营市春晖小学 家庭教育的度如何拿捏?
钢城区新兴路学校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钢城区新兴路学校 浅谈如何缓解中考前学生的心理压力 钢城区新兴路学校 点燃学生自信的火焰 钢城区新兴路学校 我的青春我做主
日照市金海岸小学 改变心智模式 做幸福教师 日照实验高级中学 阳光心态 快乐生活 日照港第一小学 学习障碍儿童心理咨询案例
日照市实验小学
日照市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研究报告
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青岛路中学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初探
岚山区高兴镇工农小学 浅析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岚山区高兴镇工农小学
如何发挥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中学
两城中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德城区天衢中心小学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德州市第九中学
合作成就你我他
齐河县潘店镇实验小学 浅析性格与小学生心理健康 齐河县刘桥镇邵庄小学 论关于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齐河县刘桥镇邵庄小学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齐河县雅元小学
融化单亲孩子内心的寒冰
齐河县潘店镇实验小学 触及孩子心灵的教育 齐河县大黄乡实验小学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德城区丰乐屯中心小学 浅谈小学数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 小学数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完美结合 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 浅谈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 小学阶段培养女孩气质的几点做法 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 孩子你的外号很美
德州市天衢中心小学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挫折教育
德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德州一中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探
德城区天衢中心小学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临邑县翟家中学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临邑县翟家镇翟家学区小浅析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心理问题 学
周之广 张莎 张辉丽 曹晓静 徐喜凤 崔淑娟 临邑县翟家镇实验小学 略论因病后进生的心理及对策 惠民县姜楼镇中心小学 亮出我的名片 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 博兴县第五中学
建立合理的自我认知 正确认识我自己
邹平县西董街道办事处鹤
班主任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李雪萍 崔淑娟 张士超 焦翠燕 赵闵 苗培婷 仇彩惠 张立红 袁桂玲 赵秀梅 孙丽丽李艳香 孙丽丽 霍学花李瑞芬 孙爱凤 刘淑兰 刘素青 苏双双 王贤玲
周中亮 袁英烈魏茂秀 杨帆 常平刘娟 顾子龙 赵军锋 孙丽丽
胡艳 杨蕊
伴小学 博兴县博奥学校
将“偏爱”瞄准弱势群体
邹平县西董街道办事处鹤伴小学
“怒吼”的“小狮子”
邹平县西董街道办事处鹤伴小学 “骄傲的仙鹤”
博兴县实验中学 光荣绽放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邹平县魏桥实验学校 尊重生命,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 邹平县特殊教育学校
你好,十六岁!
邹平县码头镇广田小学 想法不同 心情不同 邹平县黛西办事处黛西小学
让爱住我家
滨城区第六小学 十年坚守 十年开拓
滨城区第六小学 小学生中高年级心理游戏的开发和运用 滨城区第六小学 浅谈学困生预防和矫正的辅导措施 滨城区第六小学
我很重要
滨城区第六小学 如溪心灵——开展心理游戏所感 滨城区第六小学 如何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变化 滨城区第六小学 关注学生心理 打造阳光少年 滨城区第六小学 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邹平县特殊教育学校
爱校园、爱老师、爱班级
邹平县黛西办事处黛西小学
结合学生心理谈语文教学
沂南县铜井镇中心小学 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障碍的防治与矫正 临沂第二十四中学东校 同理心——亲子关系的万能钥匙平邑兴蒙学校平邑二中 构建学生、教师和家长“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临沂高都小学 德育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扫描学生活动心理变化 关注学生心理健临沂高都小学 康教育
临沂高都小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临沂册山中学
我的情绪我做主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秀论文 篇5
征集和评选要求
作为省心理健康基地校,我校教师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 已逐步进入到注重个性化研究特色、彰显实效性的阶段。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渗透方面,与教学领域衔接紧密,成果显著,特色鲜明。为进一步展示成果、分享经验,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课优秀教案”的征集和评选工作。
具体要求:
一、征集范围 全体任课教师
二、征集内容
1.文章体裁:不同学科教案(包括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教案需是详案。
2.教案范围:(1)心理健康教育课;
(2)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3.教案主题:
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个性、学习、交往、自我意识 4.教案篇幅:不少于2000字
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优秀 篇6
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优秀1
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机关单位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范文。xx年xx局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依托,坚持以人为本,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xx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健教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
xx年,综合办公室制订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成立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负责分工,明确了工作人员与工作职责,使健康教育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健教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媒体作用
综合办公室十分注重健教宣传阵地的建设,设立了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每个季度更换宣传栏内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工作总结《机关单位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范文》。开设健康专栏,主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母婴保健、常见慢性病防治、饮食卫生及根据季节变化的疾病防治等。举办了健康知识讲座4期,进行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提高机关干部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强人们健康意识及行为,促进不良健康行为转变,推动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深入开展控烟工作,成效显著
我们严格按照创建标准,落实了创建任务,通过加强领导责任,建全各项控烟制度,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各项控烟措施,使全机关禁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举办了专题控烟教育讲座,进一步提高单位职工的控烟能力。并在各局、办创建无烟办公室。在机关院内开展禁烟宣传,展示健康教育、控烟知识展板。
四、克服困难,将健康教育工作推向深入
各部门都认真的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健康教育网络还有待完善,缺少专业健康人员,经费不足,阵地和基础设施简单,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宣教阵地的.扩展延伸不够等等。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落实各项措施,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而努力。
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优秀2
幼儿园十分重视卫生与健康的教育工作,经过课堂教学、日常监督、卫生清洁劳动、户外活动锻炼等,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增强卫生健康知识,培养良好卫生行为习惯,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实践本事。卫生与健康教学工作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民族未来的振兴与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资料之一、现将本学年卫生健康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幼儿园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二、将卫生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一是保证授课时间,将卫生健康教育安排进课程表,确保每周上课一次;二是保证有授课人员,幼儿园分三个班(大班、中班、小班)落实卫生健康教育,三是保证有资料,幼儿园班主任自编教案一份,全园共享资源;教师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在课堂中随时渗透。
三、创设浓郁的卫生健康教育环境
利用家长会、家园交流材料、发放宣传品等多种形式,专设“健康教育园地”,根据季节更换,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提醒师生注意身体变化,防患流行病的传播,介绍防疾病常识,及时控制流行病的传播,帮忙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幼儿的成长引起的生理心理的变化,及时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和身体检查。
四、在常规工作中落实卫生健康教育
任科教师与卫生保健教师做到了密切配合,一方面能教育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每一天坚持上好户外活动和八个一活动;另一方面加强保健指导,不断增加孩子的体制健康。要求班主任每周一坚持个人卫生检查,使大多数孩子做到头发指甲整洁,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干净整齐。幼儿园也能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每年的.孩子体验工作。
其他任课教师在上课时也注意到了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写字姿势”、看书的正确姿势”及正常活动等。使我们的孩子真正了解了健康的含义,提早走进健康生活、学习的行列。
五、坚持搞好室内外卫生
1、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景,经常提出卫生要求,执行制度规定教室内外卫生每日三打扫,每周五午时进行全园打扫除,由领导,值周教师,进行检查评比总结,表扬先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环境。
高中优秀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篇7
二、班会开展团体活动, 加强班级凝聚力
班会是建立良好班级氛围的最合适渠道。班主任可以设计一些全班参与的心理活动, 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理解, 并记住。参与了、经历了, 才能印象深刻。而且, 这类通过活动而发的感觉比他人授予延续更久。所以, 可以说, 由一个小活动感悟到的团结重要性胜过十句“我们要团结”的口号;一次通过归纳总结获得收益的领悟强过不断重申“整理笔记, 归纳知识点很重要”的呼吁。
三、个别学生教育, 激励取代指责
对于学习差或行为规范差的学生来说, 当“差”已成既定事实, 再一味指责无济于事。或许这些学生自己也急, 只是找不到改变的方法。当他们的自信心因这些“差”已遭到打击的同时, 若我们再雪上加霜, 很可能就导致他们彻底放弃。所以, 在个别教育指导这类学生时, 尽量帮助他们找到失败的原因, 而后不断鼓励他们, 使得他们在支持的氛围中找回积极的自己。
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系统、组织系统与组织系统, 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因此, 当积极的种子拨撒其间, 学生、老师、班集体就会相互积极影响。进而通过班集体这样的小组织系统的积极运作, 最终推动学校这个大组织系统积极前进。
参考文献
[2]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责任编辑刘永庆)
筅江苏镇江第一中学薛晖
中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很长时期, 人们较多地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常发生在学困生身上, 而近年来诸多的调查表明, 心理问题同样困扰着学业优秀生。1999年《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科学院王极盛教授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 32%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2004年, 复旦大学谭晖等人对上海市1000多名中学生的调查显示, 中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为24.9%。2006年, 刘超正等人对湖南省示范性高中314位学生进行调查, 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54.8%, 示范性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中学学生差, 其心理健康状况问题不容忽视。
学业优秀生因为他们表现出学业优秀的“光环”, 掩盖了许多教育中不合理的因素, 他们往往伴随着学业优秀生的成长而起着负面的作用, 而这些被忽视的因素通常导致了优秀生的诸多心理问题, 阻碍着学业优秀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健康的心理因素在高中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是学生成材的基础。本文试图唤醒对学业优秀生持有更多关注, 希望社会、家庭、学校能建立一个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全面衡量一个学生, 使我们能够培养出真正的优秀学生。
一、高中学业优秀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 苛求完美
这种倾向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 过分要求自己, 处处争强好胜, 在行动上过于注重细节而显得刻板教条, 稍微做得不完美, 便惴惴不安, 情绪不稳定, 严重的甚至出现强迫症症状。即便有好成绩, 也没有成就感;另一方面, 对他人和环境过高期望, 对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现象不能接受, 不是抱怨周围同学素质低, 就是埋怨环境设施不如人意, 在学校中体验最多的是不满和不快, 少有幸福感和快乐感, 往往导致对生活的不满和与周围的人相处困难, 人际关系敏感。
2. 片面消极
在认知方式上容易看到事物的消极面, 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 经常担心会发生不如人意或令人害怕的事, 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等方面。对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却视而不见, 心理承受能力更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对人对已都很敏感, 由于追求完美总想给人留下好印象, 由于过于关注消极面而对他人的言行颇多微词。
3. 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别人的评价
优秀学生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 过分关注消极面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总对自己的举止不满意, 事后还要反复考虑有什么偏差, 使自己很不轻松, 他们不得不减少与别人的交往, 显得有点不合群。
此外, 优秀学生还表现出对失败异常敏感, 面临选择时患得患失犹豫不决。为保持“优秀”的评价而紧张焦虑, 持续的不良情绪就会转化成躯体症状, 如头晕、失眠、胃痛等。
二、高中学业优秀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高中学业优秀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有其自身成长过程中个性积淀的结果, 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孩子只重视学习成绩, 忽略其身心健康, 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1.高中生青春期的特殊性
青春期的高中生, 心理发展处于未成熟阶段, 适应能力较差, 情绪情感不稳定, 易冲动, 理智和情感冲突强烈;高中时期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 性意识萌发和发展, 对异性充满好奇与向往, 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不同步, 生理的迅速发展与滞后的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不统一, 出现强烈情绪反应的“性困扰”心理。
2.学校方面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是目前夹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里最尴尬的一块,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采取一系列违反教育原则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导致高中生课业负担重, 学生最着急学习成绩不理想, 最害怕考不上理想中的大学, 学生总处于一定的心理激发水平状态。而过高的心理激发水平, 会降低个体的学习效率, 并给个体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紧张, 有可能助长学生忧郁和偏执行为的发展, 极端情况下还会诱发精神性疾病。
教师教育教学负荷过重, 许多教师出现了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 这种心理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许多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以及教育方式方法, 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有效的沟通, 师生间的冲突影响或者伤害学生心理, 学生产生的压抑感、消极情绪。
3.父母期望
高中学业优秀生是一个承载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 而父母对孩子过高或者过低的期望, 会对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使孩子产生恐惧、挫折感、压抑、敌视等不良心理。
4.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当前,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和稳定、社会阅历也不够丰富的中学生冲击是巨大的, 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容易左右学生心理。学生自身多元的价值观冲突使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高中生对自身无法适应和认同, 自身的心理各个方面不和谐, 强烈的心理冲突转化为焦虑和强迫等表现特征。
三、高中学业优秀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高中学业优秀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承受的竞争压力更大, 学习负担更重, 家长和社会的期望更高, 其心理健康状况问题不容忽视。要提倡健康、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观, 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 变过度期望为适度期望, 变追求完美为扬长避短, 变单一引导为综合引导, 变单纯知识传授为行知结合, 学校教育要让学生更多接触社会、拓展视野、锤炼意志、开阔胸怀。
1.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邀请心理学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健康教师, 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有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早期发现并矫治高中生的心理问题。
2.关注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这就要求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使教师以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创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在各个学科、各项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在每一课堂中每一次活动中都能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3.家校之间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和困难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在进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 一定要充分利用家庭对学生的影响, 并努力创造条件和机会, 力促家长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参与、理解、支持和配合。
4.优化校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校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通常是隐性的, 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并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 优化校园周边环境至关重要。
高中学业优秀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解决此问题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由家庭、社会和学校建起的教育平台的共同努力,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解决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高山.三成中学生心理有问题.中国青年报, 1999-11-22.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秀论文 篇8
我校是省首批示范性高中,聚集了牡丹江的优秀学子。经常听到的外界评论是“你们学校的学生都是人才啊”,这是老百姓的大实话;“你们还用管纪律吗,如果你们的学生不好教,我们还活不活了”,这是同行们的小抱怨:“一中的学生还这样啊”,这是一些人的不满。的确,就拿2010级高一学生来说,共招生1995人,其中配额学生629人,择校学生202人,分校学生1164人,也就是说考入的学生占全学年学生的比例还不到1/3,而其中自费学生占了2/3还多。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刚才所提到的评论的原因。
无论是班级还是学校,任何一个集体中学生层次差异越小,越好管理,反之,层次差异越大,管理难度越大。因此,如何将层次跨度如此之大的学生管理好,是学校每一名教职员工的职责,更是作为学生管理的主要部门——学生处的主要工作。作为学生处的副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总结出几点想法,即“立足常规管理,加强心理教育,培养优秀人才”。
1.立足常規管理——学校管理中的点
1.1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最基本的工作之一,也是能否使学生在三年后达到合格公民、优秀公民的要求的重要手段
我校在学生入学阶段就落实《中学生守则》和《牡一中学生一日常规》要求,达成培养目标,加强养成教育,规范学生仪表和行为,加大治理校园不文明行为。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
男同学留长发、女同学染发、盘发、留长刘海、戴首饰,都是为了在同学们(包括心仪的异性)面前表现出自认为的美。现在的社会、网络给予了孩子们太多的模仿机会,他们在进行成人装扮的同时,也丧失了这个年龄应有的清爽美。曾经有这样一个女孩,当我对她说:“把头发束成一个马尾辫多干净啊!”她的回答是:“那是你们认为的美,我觉得我现在挺好看。”我让她和我一起照镜子,我问她:“你觉得你现在的发型衬托出来的年龄和我的年龄有多大差距?”我又让她把头发束起来,把刘海用发卡别上,一个干净利索的青春女孩出现在眼前。我再问她:“你看现在怎么样?难道女人不喜欢自己年轻嘛?”她说:“我要是这样回家,我妈妈会非常开心,她一直说我打扮的像她的同龄人。”其实,我觉得这样的交心要比严厉的惩戒效果好得多。
1.2在三个学年依据学生特点分别编制教育主题,突出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育人作用
每学期针对班主任及年轻教师进行班会课设计培训,组织主题班会课大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2010年11月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全国班主任工作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主题班会课大赛中,我校报送参评的5名班主任的主题班会课录像分别荣获一、二等奖。我校魏宝林老师代表牡丹江市于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参加了主题班会课现场公开展示大赛,在高手如云的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一等奖。
我们还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易出现的问题设计不同主题的班会课,将主题班会课的设计和实录编辑成册,印制出《牡一中班会课设计》和《牡一中班会课实录》,下发给班主任及年轻教师,以备学习。
1.3加强道德实践环节是常规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们利用班团会及校园文化长廊展示学生道德模范风采,结合各种节日、纪念日,举办各种纪念活动,通过典型引路激发广大同学踊跃地投入到道德实践活动中。
2010级23班汤作睿同学帮助了一位在马路上被车刮倒的91岁高龄的老人。汤作睿同学在看到老人受伤之后,马上把老人送到附近的卫生所治疗。老人询问汤作睿同学的名字,可是她一直不肯说,只说自己是一中的学生。老人费尽周折,最后终于找到了这位救了他的好同学。这样看似平凡的一件小事,却着实让人感动,给这冷冷的冬日平添了一丝暖意,温暖在心头漾开。正像23班班主任写的那样:“给他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尤其是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冲去了人们的道德底线,我们身边许多人面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事却熟视无睹,怕麻烦,怕误解,怕伤害。我们更应向汤作睿同学学习,超越个人视野,在帮助他人中得到快乐,在温暖他人中得到温暖。也让我们以助他人为乐,唤起大家的爱心,让爱心从点的闪光演变成线的延伸,面的扩展,让更多的温暖与感动在我们的心头流动”。
1.4与家长委员会联手共创家庭教育资源
我校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学校与家长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学校教育献计献策。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例会,集中反馈在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参与学年、班级的管理:高三晚辅导,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在晚间管理学生:倡导、组织“十佳”德能双优好教师评选并参与投票选举出德能双优教师,并为其颁奖:家长委员会成员走访贫困学生家庭,自发组织全校家长为特困生捐款,助其顺利完成高中及大学的学习。
2007年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遇到很多困难,其中不乏家长及学生的不满情绪。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深入家长之中,开展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及时化解了很多矛盾,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我们注重家长的培训,全面提高家长素质。培训内容涉及家教理论、如何当好家长、家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家教方法等,同时也提供多方面的成功的家教经验进行交流,家长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平时喝酒打麻将、忙于应酬的人少了,看教育频道、订阅相关报刊、研究孩子心理、讲究教育方法的人多了,孩子也感到了家长的变化,家长的言行也帮助孩子们健全了人格,提高了学习成绩。
1.5整合社区课程资源
我校开发了十余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使学生有机会进军营、到工厂参观实践,到高校去提前体会向往中的生活,到福利院体验同龄人的另一种生存状态,到监狱去上一堂特殊的法制教育课。让学生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也使社会方方面面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来,形成了教育合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管理中的线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问题,充分利用好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讲座。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相关问题,采取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制度,通过广播、专题讲座、心理咨询、设心理信箱、建心理网站等形式开展活动。建立个别学生心理档案,针对学习状态有问题、日常行为有问题和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心理异常学生进行定期访查和追踪研究,从而及时开展工作。
班主任和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关注班主任及家长的心理问题,向全校师生、家长提出倡议,每星期都有相关文章及建议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及家长,每学期接待师生心理咨询
100余人次。
2008级x班学生XXX,一直诉说自己口臭,同学都笑话他,不能上学。家长陪同上课一个星期,反复向其确认,闻不到臭味,但收效甚微。心理老师与其进行座谈后,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到事情的起因是高三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下滑,学生产生焦虑心理,不想上学。于是班主任老师安排其情绪好时在班级听课,情绪不好时在办公室进行自习,找相关学科老师为其补课,不参与除期中、期末考试外的随堂测试,减缓学生压力。学生焦虑心理逐渐减弱,能坚持在班级上课,学习成绩上升,也再未述说自己口臭。
3.培养优秀人才——学校管理中的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基于此方针中提出的任务,我校把学生成长目标定位在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在培养文明、诚信、勤奋、自强的一中人的总体目标基础上,制定分层次目标、阶段性目标。
由于学生层次差异较大,我们将一中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在入校后成为优秀中学生,三年后成为优秀公民:分校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在入校后成为合格中学生,三年后成为合格公民,其中一部分优秀的分校学生将成长为优秀学生和优秀公民。
在阶段目标方面,我们规划的学业目标是一中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全部A(优秀)的成绩,高考成绩达到重本线以上,或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成绩或表现。分校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所有学科成绩合格,争取取得良好或优秀成绩,高考中取得自己力所能及的成绩。思想品德目标上,全校学生要遵守《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中提出的要求,要讲求学生自身、与同学、与老师、与家长、与社会他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学校要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制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秀论文】推荐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经验论文07-06
《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研究》论文09-06
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10-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08-31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9-19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论文06-07
积极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论文09-0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分析论文10-13
试析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07-15
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教育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