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

2024-06-19

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精选12篇)

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 篇1

“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

新城区***小学 二〇一六年十月

在“教科研活动月”里开展“我的模式我的课”教学展示活动,并进行评比。对选拔出来的优秀模式课例,推荐参加区组织的“我的模式我的课”教学展示活动。

4、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在活动期间,教师要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和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形成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反思,并提炼成课题进行研究。要通过“小课题”的研究解决一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在本次“教科研活动月”中,要求每位课任老师参与一个校级小课题,学校要加强督查并进行结项评比;提倡申报区级课题。

5、做好教科研的常态化管理工作

(1)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励教师开展教科研。要通过自学和辅导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普及科研知识,提高科研能力。

(2)要立足于现实搞科研。鼓励教研组以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工作中的疑难和困惑,让课题进入管理、进入课程、进入学科、进入课堂,基本上做到“人人有课题”。

(3)开展教科研成果交流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交流、展示、推广优秀科研成果,让全体教师共享课题成果。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顺利、有效进行 “教科研活动月”活动,成立“教科研活动月”活动领导小组。

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 篇2

加强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是培养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为鼓励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 不断提高外语教科研的质量和效益, 经研究, 我会决定举办“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科研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评选办法

教育科研是外语教育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个性、提高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是培养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为鼓励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不断提高外语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效益, 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参评人员:主要为中小学外语教师、中小学外语教研员和其他从事中小学外语教育科研的有关人员。

第二条参评作品内容:应是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参评作品包括研究论文、专著、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等。

第三条参评作品要求:参评作品须由第一署名者申报, 署名最多不超过三人。凡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20日期间完成或发表的科研成果均可申报。曾获过奖的成果不得再次申报, 每人限报一篇参评。所有申报作品都需原创, 文责自负。

第四条评选标准: (详见学会网站) 。

第五条组织机构:成立评选组织委员会。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正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任正副主任和委员, 正副秘书长任组委会正副秘书长。组委会负责统筹评选工作, 由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 负责评审工作。

第六条评审程序:本项评奖每两年一次。

1、省教研单位推荐:

由县级教研部门推荐, 地市级教研部门初评, 省级教研单位组织复评, 名额按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 下属地级市 (自治州、区、盟等) 数量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 每个学段各一名 (参见附件4) , 送评论文和参评表加盖省 (直辖市、自治区) 组织单位公章, 报送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

2、学会会员直接报送:

我会会员可把论文和参评表加盖单位公章后直接报送至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

3、评审委员会分小学、初中、高中三组进行终评。

第七条奖项设置:本次论文评选活动设置的奖项包括: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第七条成果展示与推广: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将在2009年秋季。

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5次学术年会”上宣布获奖名单, 颁发获奖证书。除特别指定的大会或分会场报告人, 此次年会的主会场或分会场报告人将在论文获奖者中选定, 并由我会向报告人颁发证书。获奖证书颁发前在本学会网上公示十天后 (网址:www eltchina..org) , 在本学会会刊和会报上公布获奖者名单并择优发表。一、二等奖成果将择优汇编成集, 正式出版。

第八条评审经费来源:参评者交纳的评审费。

二、论文格式

1、论文一律采用Word电子文档 (勿用WPS) ;A4型纸, 页边距设置上、下为2.54cm, 左、右为3.17cm;

2、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内容正文用小四号宋体;正文标题下方居中位置请用小四号楷体注明作者及所在单位;正文前的内容摘要请用五号楷体, 不超过300字, 并注明“内容摘要”字样;正文下方请标明页码 (页码格式为阿拉伯数字, 居中) ;

3、论文中的图形要“组合”, 并环绕编排;

4、论文封面请按所附格式填写;

5、其它信息请勿放在正文中, 可放封底页;

6、具体论文稿件格式及写作要求请登录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网站查阅 (http://www.eltchina.org) 。

三、交稿、交费方式:

1、报送论文、参评表一律用A4复印纸打印, 一式两份寄至学会秘书处办公室;

2、将校对好的论文、参评表电子文稿发E-mail至nfltra@163.com;邮件主题处请注明“省份、姓名及论文评比”字样, 附件中请注明“论文评比”和“参评表”字样。

3、论文评审费每篇100元。交费方式:邮局汇款 (请注明收款人:陈玮;请在附言栏中注明:论文评审费) 。

请各地积极组织、参加论文评选, 并于2009年8月10日前将参评论文及参评表、评审费邮寄至我会秘书处办公室, 论文及参评表电子稿发邮件至学会邮箱, 逾期视为弃权。我会将于8月组成论文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

秘书处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4号 (北区) 4号楼5层

邮编:100088

电话:010-62389388/62381700传真:010-62363656

电子信箱:nfltra@163.com网址:www.eltchina.org

联系人:陈玮李娟

中小学群体科研的区域实施模式 篇3

一、中小学群体科研的组织方式

“差异教学策略研究”是“十一五”期间为了配合海淀区初中建设工程而规划的,是在海淀区初中学校范围内实施的一项群体课题。该课题历经三年多的研究,在区总课题组执行组长的带领下,28所学校合作探索,形成了一些常规的组织方式。

1.建立分级课题组

群体科研要有多方主体参与其中,形成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区级课题组为总课题组,由行政、科研、教研等部门领导担任负责人或执行人;校级课题组为子课题组,一般由校长、主管初中的副校长或主任、年级组长等学校领导担任负责人或执行人;年级或教研组或教师个人承担的研究专题为下一级子课题,专题研究小组组长一般由年级组或教研组、备课组组长担任执行人和组织者;在下面还设教师个人研究的小专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领导、指导,自下而上研究、执行的互通、互动网络和研究群体。每个级别课题组负责人和执行人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了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研究的局面,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融为一体,理论研究、问题研究与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同步进行,共同建立起各级研究成果共享机制。

2.建立分片组长负责制

海淀区初中学校参与差异教学课题研究的学校有28所,参与课题的老师有500多位。总课题组将参与学校按照其所处的地域位置,划分为北片组、中片组和南片组。每个片组9~10所学校,每学期选一个课题校担任组长校。

组长校的职责是:定期组织小组内网上讨论,汇总讨论结果;收集小组内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建议;率先做差异教学研究课;提供课题组专题研讨和专家培训的会场和会务服务;担任课题组内论文、案例评审的评委等。

3.定期进行需求调查

“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是中小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因此,必须及时调整区总课题组的指导方针和实施策略。在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需要分别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调研,包括研读学校的计划、总结,在课题组活动中座谈相关问题,让课题负责人填写问卷,通过电子邮件沟通、反馈等,及时了解课题组的需求,安排相关研究专题和培训服务。

4.根据研究专题开展征文活动

作为行动研究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跟踪研究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老师们进行一个专题探讨,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活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形式记录下来。因此,组织基层科研实践活动,定期开展征文是十分必要的,引导老师们把自己的研究内容记录并呈现出来,由案例、论文、教学反思等一个个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积累,最终完成研究报告。

5.组织网上小组讨论

海淀区建立了专门的科研网,建立了差异教学专题资料网页。我们利用课题组建立的公共邮箱和教师研修网以及个人电子邮箱,实现网上互动,开展专题研讨。如:先后开展了“课题核心思想讨论”“课题核心思想解读”、“教研与科研的关系”等专题的网上研讨活动,由各个分片组长校主持,小组讨论结果汇总后发送到总课题组,总课题执行组长汇总后,再分发给每一所学校。这样大家既可以看到自己的观点,又可以分享别人的观点,每次讨论,都形成一个电子版的专题讨论资料。

二、中小学群体科研的活动方式

科研活动是中小学课题研究最重要的载体。课题校之间、教师之间需要一定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说,不开展科研活动,就无法实现中小学的课题研究。因此,科研活动方式和内容也就成为决定课题研究成败的重要因素。

1.专题研讨活动

专题研讨活动是课题研究最常用的方式,它体现了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差异教学课题组按照研究设计,共开展了4个专题研讨。第一个专题是结合学习课题相关理念和思想,开展“我对差异教学的理解”专题讨论,分为网上讨论和现场讨论两个阶段,最终确定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帮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另外,区总课题组根据研究阶段设计了“了解和关照学生差异”、“差异教学课堂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策略”等专题研讨活动。

2.现场研究活动

现场研究又称实地研究,是指在真实、自然的教育环境中,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和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以探讨教育教学规律的方法。中小学教育科研必须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实践,在学校现场进行研究,差异教学课题需要深入课堂教学,进行课例研究,从中提炼出实施策略。

差异教学课题在推进过程中,进行了四次现场研究,确定了差异教学课堂评价框架。第一次现场研究以《鸟》专题语文研究课和政治研究课为例,探讨了“什么样的课才是差异教学的课”;第二次以语文、英语、数学三节课为例,重点讨论在三维目标设计与达成、促进全体学生有效参与、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学科活动设计有效性等问题;第三次以数学和英语课研究课为例,重点探讨了学生是否有收获、问题的设计是否有梯度、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课堂练习或任务设置的层次性、评价反馈的针对性、作业及练习设置的分层性,以及差异教学与普通教学的异同、差异教学终极目的等问题,提出了差异教学的一级指标和框架;第四次是以英语研究课为例,围绕着差异教学的评价框架,探讨了差异教学课堂观察二级评价指标。

3.系列培训活动

培训是引领群体科研推进的重要手段。在不同阶段,需要安排不同内容和水平的培训。

在差异教学研究起始阶段,区课题组安排了“个别化教学理论与实践”、“实施差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研究方法”、“学习适应性(AAT)测验培训”等专家报告和讲座,为老师们操作方面提供一些可供学习模仿的策略;在课题推进中期,安排了“语文学科个别化教学实践”和“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等专题讲座,进一步从实践角度为课题组教师提供参考;在结题阶段,对课题校结题报告撰写人进行了如何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的培训。

4.教师论坛活动

教育论坛是教育研究和成果传播的重要形式。如今,各种级别的教育论坛频繁举办,大部分主角是某一研究领域的专家。中小学群体科研的基本特点是一线教师广泛参与,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举办“教师论坛”体现了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的价值,激发了教师们科研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差异教学课题在专题研究中举行了两次教师论坛。一次是“我对差异教学的理解”,一次是“差异教学课堂实践”。这两次教师论坛内容都是配合专题研究确定的,每一次都是从一等奖征文中挑选的。教师论坛为各校多个学科的一线教师提供了基于差异教学这一共同理念的交流平台,打破了一线教师原本固有的只与同学科或同年级教师交流的局面,开阔了教师的研究视野。

5.读书交流活动

在差异教学群体课题研究中,阅读伴随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不同阶段为课题组推荐了不同书目。在开题阶段,区课题组为学校推荐了20余篇学术论文,编印了10万字的文献综述资源,发给学校,以便学校设计自己的课题研究内容。

在针对具体专题的研究中,为学校推荐了中外相关领域的专题著作,具体是:《差异教学论》、《教学策略》、《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差异教学的学校领导管理》、《多元智力》等;在课题研究深入推进过程中,又介绍了《班有天才》、《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课堂学习研究——如何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真实性评价》等不同种类和内容的书籍。通过专题阅读、任务驱动式阅读,促进了老师对于差异教学理念的理解,使他们创造了很多有效的、自己得心应手的教学策略。

三、中小学群体科研的管理策略

群体科研既要实现群体课题的研究目标,完成群体课题的研究内容,又要切实对每一个参与的学校负责,指导和督促学校完成子课题,让每个学校都有收获,实现自我发展。差异教学群体课题在组织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管理策略。

1.计划总结交流

课题研究是一种较长周期的专业性工作。尽管课题研究的计划制订不易做到特别具体,但是每个学期具体要研究的问题必须明确。针对不少学校缺乏研究经验的情况,每个学期,总课题组都先将区里的研究计划向大家公布,学期末做区课题组总结。这样各个学校如果还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就可以根据区里的计划安排本校的研究计划。

2.专业写作指导

尽管中小学科研具有行动研究性质,但教育科研不能脱离一定的范式。群体课题的组织也必须让学校学会科研的方式。除了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的规范之外,科研写作是一项必须训练的“基本功”。

科研写作指导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结题报告、文献综述等,这些是各校课题负责人必须具备的技能。此外,还需要规范论文写作、案例写作、调查报告、叙事研究的写作方式等。

3.课题思想建构

共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的问题、相似的课题名称和研究进度似乎是群体课题的一个显著标志。然而,真正的群体课题应该是研究思想的统一和研究价值的认同。在学习了差异教学、个别化教学等理念之后,课题校负责人基本理解了差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但是,尽管达成了这种一致性认识,老师们还有可能“半信半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理想,怎样做到并没有太多的信心。

我们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和读书学习,提出自己对于差异教学的理解,试着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表达出来。有14个学校提出了对课题思想表述的方式,在专题研讨会上,每个人逐句对自己的表述进行了解读,会后,让大家通过网上投票的方式,从14种表述方式中选取一种作为课题的核心思想,区课题执行人对投票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最后确定“让每个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帮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这26个字作为课题核心思想。接下来,我们让各学校负责人组织本校课题组教师开展讨论,让老师们解读这26个字。这样,课题核心思想不仅为28所课题校负责人接受,也被参加课题的老师们广泛接受,成为课题的核心理念和老师们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践行的基本原则。

4.阶段成果交流

群体课题一般研究周期为三年左右,这期间,大约在过了一年半的时候,应该安排中期总结工作。这一方面可以促进课题校对前一阶段研究及时回顾、反思,调整研究方向和策略;另一方面,也使得总课题执行人了解各校研究进展情况和成果情况,便于总课题组对研究进度和方式作出及时调整。针对学校上交的中期总结报告,区课题执行人逐一进行反馈,提出修改意见和下一步研究建议。及时交流、成果共享、传递动态是群体科研的重要特征。

5.电子档案管理

群体课题组的管理程序只要求学校上交材料的电子稿,不需要上报打印稿。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也能够节省纸张。区总课题组提供的调查问卷、测查量表、访谈提纲、评价量表等研究工具也是通过电子版发给子课题学校,学校负责人再分发给各位老师。这样逐层传递,电子档案在群体课题组织中具有显著的独特优势。

四、中小学群体科研的评价方法

1.质性评价

质性评价是考虑到每个学校具体情况而言的。只要学校课题负责人有参加科研的愿望,能够坚持、认同课题核心思想,在学校积极组织活动,建立研究小组,信息上传下达,与兄弟学校积极交流,按时参加区总课题组的活动等,具备这些因素,我们就认为科研态度是好的,应该对子课题负责人和学校给予肯定。

2.量化评价

质性评价使得各课题校得到应有的认同,而通过量化评价可以使对课题校的评价更有依据,更科学,也使得参与学校更能体验到一种过程之感。量化评价包括每次区总课题组活动各校的出勤情况,每次阶段性成果的上交情况,每次组织老师参加征文的数量,参与小组网上讨论的次数,组织本校老师做研究课的数量,在总课题组做典型发言的次数等。

3.评选先进

在课题进行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研究专题开展的征文活动,区课题组进行评选,被评为一、二、三等奖的,给老师们颁发证书。但是对课题校组织工作的评价,并不是每一次都进行。到三年课题结题之后,区课题组根据课题校负责人和教师参加活动的出勤情况,对区课题组的贡献情况,每次组织老师参加征文的情况,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上交情况,学校老师征文获奖数量,是否担任过组长校等若干指标进行考核。评选先进包括评选先进学校和评选群体课题先进个人。

4.向校长通报研究进展情况

参加群体课题的学校有的是校长担任负责人,科研主任担任执行人,有的是科研主任(或教学主任、年级组长等)担任负责人。无论哪一种情况,科研都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工作业绩和效果都代表着学校。因此,有必要让校长了解各校课题负责人或执行人的工作情况,也便于让校长了解区总课题组的工作开展情况。对于各校课题负责人的工作情况,区课题执行组长以个人名义,每年年底给校长写一封通报信,汇报本校课题负责人在区课题组中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

五、中小学群体科研应注意的问题

群体课题组是由区教科所研究人员设计课题、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然后对全区发布,中小学校根据本校的兴趣、人员、研究基础、发展需求等自由选择,填写群体课题子课题学校申请表,简单阐述本校确定的子课题名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即可。这种申报方式具有简洁化的优点,但同时,也必然导致同一个课题组内的二三十所学校水平参差不齐,重视程度不一,投入的人力和精力有别。那么如何组织这样一个群体科研队伍呢?除了上述的若干管理策略,还需要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满足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的统一

加入到同一个群体课题组的学校,为着一个共同的研究题目加入,但期待各有不同。虽然这些学校起点不同,但是一定都有进步和收获的期待。所以,区课题组执行人在工作中要充分估计并照顾到这种差异性,让各个学校在研究中各得其所。比如,研究水平相对较高的学校,让他们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让他们与科研弱校结对;悟性好的课题负责人,多给他们任务和具体指导,及时引导,让他们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不太积极的学校负责人,引导其对“责任自担”、“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等工作准则加深理解,必要时劝不认真的学校“退出”群体课题组,这样对不同的参与者都有一个督促。

2.以校为本,发挥学校主体作用

群体课题是由区教科所选择和设计的,但是,各个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不同,能动用的研究资源不同,在群体研究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在群体课题研究中,团体(区总课题组)出成果是必须的要求,学校出成果也是必须的要求,每个参与课题的教师个人出成果也是必然的要求。在指导学校申报子课题、撰写子课题开题报告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校认清自己的问题,根据现有条件,对研究目标和内容作出可行性设计。以校为本,发挥学校在群体研究中的主体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必须防止学校“等”、“靠”区总课题组,而自己无所适从的局面。

3.纵向评价,注重发展

由于参与到一个群体课题组中的学校科研水平及办学水平、发展基础、教师队伍等差距较大,所以,在群体课题组内,学校之间和教师之间的科研工作评价不能做横向比较,必须向纵向评价引导,即引导学校自己和自己比,看参加课题前和参加课题后前后三年是否有积极的变化,如果教师参加对工作有所促进,就说明课题研究取得成效,促进了发展。教育需要慢的科研,要引导课题组教师心态平和,认识到“慢教育”、“慢科研”的性质,将学校导向发展性评价,只要有收获,科研就是有成效的,就是成功的。

总之,在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群体科研是中小学科研发展的大趋势。通过差异教学以及海淀区其他群体课题的长期实践,群体课题在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学校对群体科研的认同度越来越高,总结群体科研的实施策略,探索群体课题的实施模式,对于今后引领中小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颖惠.群体科研:有效务实的中小学科研形式.教学与管理,2001(15).

[2] 徐陶,彭文波.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及其管理.教学与管理,2006(6).

李口镇阳光小学教科研活动月总结 篇4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本着发展特色学校为宗旨,在中心校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学校工作意见,以生为本,以实践有效教学为主题,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我校成立了教科研活动月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王朝阳

副组长:王灿珠 袁利果

成员: 全体教师。

活动内容 1.开展了读书活动 2017年11月5日--2017年11月31日。

一、常规工作、规范有序

为了规范完善我校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抓好教学常规,使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更加科学化,本学期在强化教学管理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以课程计划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是每位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标准。通过全面落实课程计划,要求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教师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每天按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以检查评比促进教学常规管理。

开学初对教师的备课、教学、作业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在工作中加强检查与指导,教务处每月定期组织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检查评比一次总结一次,并及时将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和通报,对确实存在问题的教师及时进行谈话,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教。

二、学习进取,提高能力

1、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

一是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了解各年段教学的三维目标,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二是确保每周一次的教研组学习时间,并要求教师写好学习笔记及个别心得等。

2、夯实了教师的业务培训

(1)本学期,注重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结合教师们的教学实际,从教学实践出发,本学期在学校的组织下,教师都上好了一节汇报课,骨干教师上好了一节示范课。这些活动的举行,让教师有了交流互促的机会,有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三、研讨交流、扎实课改

1、扎实开展了教研活动。

本学期教务处在制定好相应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围绕计划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学校继续规定教研时间,教师进行了公开课的展示,教后并进行了评课。做到了备课有设计理念、目标、要求、重难点的突破、教法的设计、辅助手段的应用。研讨、评课有详细记录。

2、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3、发展特色办学,活跃学生兴趣 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特色办学。

四、存在的问题

1、校级开展的活动比较零散,目的性不强。

2、专业教师配备不齐,特别是科学、美术等专职教师严重不足,从而使该方面教学流于形式,达不到课标要求;

下学期工作思路如下:

1、继续抓好常规工作,保证教学质量;

2、加强校际教学交流,发挥辐射作用。教务处鼓励与兄弟学校开展各种校际间的教研、教学交流活动。

3、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各类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以新理念、新理论为依据,以实施主体性教育为目标,结合我校多年来开展教育科研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教育研究工作,注重实效,走有我校特色的教育科研路子。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教科研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全面提高我校教科研课题的研究水平,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化,使学校教育科研真正做到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创建学者型的教师群体服务,从而推进学校的发展。

三、组织机构 组长:雷亚亚 副组长:韩亚军

教研组长:(语文教研组)高红艳(数学教研组)张小利(综合教研组)卓苗

1、学校成立以校长雷亚亚为组长,韩亚军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加强对教科研的计划管理、制度管理、队伍管理、过程管理、成果管理、档案管理、经费管理,围绕教科研充分发挥咨询和动力作用。

2、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考评等工作。

3、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聘任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协助教导处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工作。

四、工作要求

1.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教育理念与目标,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教研兴师”为动力,统一认识,扎扎实实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上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新水平。

2.巩固我校办学特色,继续深入做好“器乐进课堂”课题研究;以“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为契机,讨论研究申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策略的研究》的教科研课题。并以此课题为我校的总课题,各年级围绕总课题,申报子课题进行研究。

3.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提升教科研课题质量,扩展教科研课题范围,扩大教科研参与面,提升教师教科研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校本研究开创新局面。

4.领导带头垂范,自觉开展教育科研;鼓励教师申报课题,参与科研,从而把课题研究引向深入,形成层层有课题、科科有课题的氛围。

5.以科研促教学,教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每学年组织至少2次课题会议,各年级结合课题研究开展汇报课、研讨课等各类公开教学活动。

6.积极参加市、县教育部门组织的课题研讨活动。以教科研理念、方法、手段丰富和发展课堂教学,推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五、工作措施

1.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和领导。其主要职能是: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专题学习,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理论知识的普及,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规划和管理,负责学校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与指导,以及学校各项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和奖励。

2.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化。

制定《仁成中心小学教科研实施方案》、《仁成中心小学教科研管理及奖励制度》等。激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促进我校教研工作迅速发展,从而推动教育教学工作。

3、注重课题管理,提升科研质量

充分发挥教研组成员的作用,加强市、校级立项课题的探索与研究,每位老师都应选择1-2个课题参与研究,每个课题负责人要落实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建立课题的档案资料,加强课题组的过程管理。整理实验资料,总结出具有特色的经验成果。进一步开发校本资源,不断提高校本研训的能力和水平,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知识储备。并且以学校的主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策略的研究》为龙头,做好2015年课题申报工作,同时申报各类子课题。

各课题组要做好相关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要求每个课题在结题材料中要有课题研究的申报资料、过程材料、实验报告、课题工作报告、优秀论文和优秀课例等。教研组将重点检查教师的课题研究的档案资料。强化课题实验“五个一” 管理。即:一个课题方案、一篇优秀教案、一篇教学反思、一篇教学论文、一篇教学案例,及时将所有过程性材料整档。继续落实课改实验教师“四个一” 管理思路:每月一篇教学反思、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定期开设一堂研讨课、提出一个较有价值的学术问题,提升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认真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个人素质

为了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阔眼界,提高修养,学校要认真开展以“助学、自学、互学” 等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全面深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1)名家助学。我校将邀请省级骨干教师来校作讲座与指导,从宏观上给教师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其次,针对学校的自身师资资源,组织校内名师、骨干教师定期为全校教师举办讲座或献课。从微观上感受新课程理念。

(2)激发自学。只有不断地汲取,才能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因此,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写好不少于1500字的读书心得体会。

(3)交流互学。学习的个体是独立的,但集体的智慧常常能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加强每周一的政治学习,倡导为人师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利用教研组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法、教育理论等,或者利用网络资源观摩名师优秀教学录像课。

5、搭好教研平台,建好教研队伍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研及教师队伍是提高教研水平,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要在“量”上抓好普及,在“质”上抓好提高。

(1)每月召开一次教研会议,对与会人员进行教研工作和教育理论的专门培训,使他们成为学校教研工作的内行。

(2)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听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指导他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3)抓好教师教学、教研能力的培养。学校给每位教师提供上公开课、说课、观摩优质课、汇报课的机会,让青年教师在不断的比较中健康成长,学校通过随堂课评价,促进教师认真上课,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健全中青年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方案,确定分层培养对象,认真组织实施成长方案,尽可能多地培养出不同层次的名师。

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 篇6

2010——2011教科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秉承“信念诞生理念,超越成就卓越”的发展方略;全面落实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有关教科研工作精神,努力让教育科研为推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工作管理。科学管理教科研各项工作,严密工作程序,责任分工明确。

2.继续做好本校《“灵动”理想课堂》的课题研究并做好总结和结题工作。

3.做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及教育的研究》课题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开题进行研究

4.鼓励教师开展“草根式”课题研究,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促发展。

5.努力发展教师素养,锻造一批县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

三、主要措施

(一)、多元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

2.每学期集中培训教师一次,使我校所有教师都能独立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从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3.明确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思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师徒结对”让骨干教师为新教师树样子、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师徒结对的老师,师徒同台上“1+1”示范汇报课,力争让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二年合格、三年优秀”。打造学校“学科研究共同体”,促进互学相长,培养一批业务过硬、个性鲜明、教学有所长的教师队伍。

4.开展校园、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脱颖而出的平台,学校创造机会让教师走出去,使更多的教师成为县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

5.继续搞好校本培训。

一要狠抓基本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艺术:①组织教师参加教学业务竞赛;②指导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的典型案例;③开展说课活动和评优课、展示课、课题研讨课、同课异构等赛课、评课活动。

二是加快教科研成果转化,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带动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提升教科研水平,为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6.深入研讨课堂教学。本着教研即科研的理念,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教师之间经常性开展随堂听课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认真组织好校级、镇级、县级三级教研课活动,全校教师每学期每人至少上一节教研课,做到每一节课有主题,有创新,有研讨,有反思,有收获,有记录。

7.阅读教育专著活动

(1)继续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学校每学期为教师订一份学科类刊物,每位教师每学期选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至少每学期撰写两篇有一定质量的读书心得或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论文。

(2)借助网站,搭建读书交流平台

鼓励教师在教师博客中抒写读书心得、教育叙事、生活感悟,以真诚的沟通和交流与其他教师建立心灵的联系,满足教师的思想沟通和文化休闲的需要。在博客中感受着读书带来的喜悦。教科室定期向全体教师推荐优秀电子书刊篇目。

(3)成果展示与评比

学期末对教师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体会、教师博客进行全校性的展示与评比,评出读书明星。

(二)、规范管理,提高科研实效。1.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成立一把手校长任工作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语、数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题管理工作小组,负责研究部署、指挥协调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学校年底组织召开教科研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推广成果、布置工作,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不断上台阶。

2.加强对现有课题的研究,定期举办“灵动”理想课堂论坛,推广已有经验、做法,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灵动”理想课堂模式;并做好成果总结和结题工作。

(1)做到“计划落实,重点活动实施,资料积累”一体化。(2)对研究人员明确规定:学校课题组核心成员研究要制度化,定期上好研讨课或实验课,撰写好个人研究总结,教科室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活动,加强研究过程的督查和调控,认真总结研究成果,全面整理研究资料,写出结题报告,申请鉴定。

3.抓好新课题建设。2013年我校将做好新课题《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及教育的研究》开题的各项准备工作工作并开题,在课题管理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开展研究,确保课题研究科学化、规范化。

4.积极参与校、市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论文评比等工作。5.建立专门的科研课题档案,课题组负责人负责学校总课题档案的收集与整理,每位教师负责好自己的小课题研究档案,注重资料的积累,及时存档。

6.全体教师的课题研究的各项成果,由学校统一进行整理,装订成册、存档.。

7.积极参加县优秀教研组、课题成果、教科研工作先进学校的评比,促进学校内涵化发展。

小学《梦开始的地方》活动方案 篇7

1. 初步了解水资源的现状,感受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养成关心周围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2. 感受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3. 通过计算,认识生活中水的浪费现象。

4.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师生多种渠道调查地球上水资源的现状,收集有关水资源的信息。

2. 学生准备量杯、计算器、坐标纸。

3. 相关课件。

4. 学生准备小品《停水了》。

三、活动过程

1. 激发兴趣,走入水的世界

(媒体出示:蓝色星球、美丽的自然、人类与水亲密接触的图片)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它是水的世界。

2. 交流共享,了解水资源现状

(1)学生汇报交流课前调查。

(2)根据汇报整理归纳。

(3)学生结合图例及说明谈感受。

(4)进一步说明:地球上2%的淡水也不能全为人类所应用,因为它的88%被冻在两极的冰帽和冰川里,剩下的12%即河流、湖泊和能开采的浅层地下水才可为人类应用,其中绝大多数又为地下水,不开采不能应用,可直接应用的河流湖泊中的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04%。

3. 发表见解,认识水的贡献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你知道水对人类有什么贡献吗?

4. 数据说话,认识水的浪费现象

创设情境:生活中离不开水,可是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课件:生活中浪费水的图片),课件定格在“滴水的水龙头”。

(1)测量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的漏水量。

(2)计算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小时的漏水量,2小时呢?3小时呢……

(3)通过计算绘制折线统计图。

(4)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水龙头的漏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5)照这样计算,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每天的漏水量,每月的漏水量,每年的漏水量分别是多少?

(6)以全校的水龙头总数计算,这些水龙头如果都在漏水,全年要浪费多少升水?

(7) 40~50升水就可以保证干旱缺水的地区一户人家一天的需要,全校水龙头一年漏掉的水够这些家庭用多少天?

数据可以说明一切。那些我们觉得微不足道的小水滴,反映出了一个大问题。

5. 情景再现,体验水的重要

体验活动:假如有一天地球上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变的怎样呢?

情境表演:《停水了》

畅所欲言:看了表演,你想说些什么?

6. 集思广益,提出节水妙招

(1)介绍世界水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用以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

(2)交流节水妙招。

(3)制作节水宣传卡。

7. 总结升华,感悟水的魅力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方案的设计策略 篇8

案例1:学习英文八种颜色的单词,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物品的一小部分,让学生来猜。

T: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Guess: What color?

S: A plane/ bird/ frog/banana, etc.

T: Boys and girls , you should say“A yellow plane/ banana?”

由于只展示物品的一小部分,误导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学生过于兴奋,无论教师的声音怎样提高,总是无济于事,最终,由于活动时间远远超出预设,导致没完成教学任务,更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2:教师把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T:Close your eyes

(全班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迅速抽掉一张图片后)

T:Open your eyes. What is missing?

S:…

这样猜过几次后,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并大声说:“Try/ Me.”。大约四分钟左右,学生就能比较熟练地说出这些单词了。

反思

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复习与巩固单词。在教学中老师都适时并精心地设计了“猜”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性都高涨,课堂气氛都热闹非凡,但是教学效果差异很大。案例1中虽然学生参与度高,但由于彩色图片呈现的方式不科学,误导了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没能达到教学目标。如果这样设计就会事半功倍:给出物品60%以上的图片,或是某一颜色为主体的整体图片让学生猜测,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物品的颜色上,就很容易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颜色的单词和语句。案例2中的活动方案设计既有递进性,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竞争式的学习,必然能实现有效学习、高效学习。那么,如何设计有效的英语活动方案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要符合五个条件:

1.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活动要求

目标是活动方案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对教学起着引领作用。所以,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并根据不同的活动目标,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并提出活动的具体操作方法或操作流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有的活动能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活动能深化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有的活动能提升口语表达的流畅性,有的活动能优化学习策略等,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目的合理选择;要明确告诉学生是先讨论后交流还先交流后讨论,是动口还是手、还是多感官并用,这样才能提高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

2.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一节英语课若从课堂活动的角度来分析,一般会有几个大的活动,大活动之内又包含一些小活动,大小活动之间都需要衔接有序,各个活动要呈递进式深入。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层次性与递进性。如果忽略了这些要素,学生参与活动的面或许很广,课堂气氛又或许很活跃,但对于学生的语言训练却停留在机械操练的层面上,无益于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来说,设计的活动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要使学生在活动之后感觉到进步,获得成就感。例如案例2的教学活动设计就体现了这些特点,老师先抽掉1张图片,接着抽掉2张图片、3张图片,活动难度不断加深,但趣味性并不减弱。

3.要有真实性和生活化

新课标明确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让学生在语境中、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特别关注学生周围的生活事实、自然现象和他们了解的科普知识等内容,让学生感觉英语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英语。在案例1与案例2中,猜颜色与猜动物都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学生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4.要体现灵活性和实效性

教师所面对的课堂是动态的、无法复制的、不可完全预设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多角度、多方位、多维度思考问题,做到灵活多样,并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从而实现活动效能的最大化。案例1中由于设计的偏差,学生偏离了目标,但教师意识到后能及时提醒学生,虽然没有达到良好的调整效果,可说明了教师具有灵活驾驭课堂的意识,只是调控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实施活动方案时,既要考虑活动的预设性,更要考虑活动的生成性,一切从实效出发,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5.要考虑活动设计所需的时间

要保证高质、有序、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完成活动所需的时间。同样的活动,会因内容、难度、形式、学生的年龄和语言水平的差异而不同。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切忌“差不多”,否则,就会出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未进入角色,教师已宣布进入下一个活动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活动,虽然个别学生或许有运用英语的机会,但大多数学生处于茫然或观望状态。整个活动场面看似热闹,但实际教学效果很差。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对活动的时间进行精心策划,上课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微调,才能保证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浓厚,保证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英语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但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增强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把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科学设计活动方案,才能激活思维,不断提高学习的技巧和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 篇9

征 稿 通 知

各中小学校、基础教育教科研单位: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活跃时期,教育观念、办学体制、育人模式、课程设置等都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探索,造就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理论素养、现代教学思想和较强工作能力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和基础教育管理人员专业素质,适时总结推广成功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落实能位匹配制度,同时也为了提供给中小学教师和基础教育管理人员展示自己学术和才能的机会,打造一个平等、融洽、民主的学术传播舞台,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特举办“师之杰2008”全国中小学教师优秀教科研成果推选活动。说明如下:

一、征稿范围:中小幼教师、基础教育教科研、管理人员、

二、征稿内容:1、区域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各类先进经验、案例; 2、基础教育改革新举措、新成果;3、中小学校长办学理念;4、优秀校长管理经验、管理案例;5、符合时代特色且成效良好的素质教育案例及社会实践活动案例;6、优秀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教案、论文、优秀课件);7、特色教育教学; 8、课改实践经验;9、对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的关注及学术观点的切磋;10、其他有价值的材料。

三、报送方式:

1、本次活动以集体参评形式进行,按18元/份收取评审费用, 10篇(件)以上方可具备参评资格,个人或少量作品参评可联系当地或最近分评区,集体参评请附参评清单,包括组织者联系方式,参评成果无论获奖与否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2、参评成果为未发表过的作品,5000字以内,以打印稿(光盘)形式连同评审费用邮寄至:北京市海淀区100091-135信箱 组委会 收 (邮政编码:100091)

3、咨询电话:010-62862036 62866944 64845199

四、推选及颁布:

1、推选机构:由主办单位组织教育教学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主持成果评审工作;

2、推选等级: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所有获奖者优先申报国家级课题,并择优聘任部分获奖者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学术研究员;

3、来稿截止时间为2008年10月31日,每季度集中评审一次并寄发获奖证书;

4、部分优秀成果将结集出版,对采用的稿件不再另行支付稿酬,仅参加推选请注明;

5、一旦发现参评成果有抄袭、剽窃等虚假行为,将取消作者参评资格并予以通报;

6、本次推选新闻发布官方网站的网址是:www.edujournal.net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师之杰2008”全国中小学教师优秀教科研成果推选活动组委会

2008年05月15日

特别补充说明1:

各中小学校、教(科)研室、相关课任老师: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师之杰2008”全国教师优秀教科研成果推选活动和“马兰花”杯全国中小学师生书画作文大赛是为了扩大学刊的影响力,为基层教师评级提供一定帮助,进一步加强同地方基础教育单位长期合作而举办的活动,除象征性的收取评审费用外,不再收取任何费用。关于“师之杰2008”全国教师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的通知可以查阅附件或按照以下地址链接查看:www.edujournal.net/exchang_detail.asp?articleid=134);关于马兰花杯全国中小学师生书画作文大赛的详情请查收附件或按照以下地址链接查看:www.edujournal.net/exchang_detail.asp?articleid=135,考虑到各地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因素,以上活动递交稿件以前各校(室)组织者可以根据当地的教学水平给出评审意见(等级),(评委会评审时以推荐意见为主),同时并注明组织者联系方式。希望我们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什么问题,可以按照通知上的方式和我们联系。

中国最优秀的经典儿童剧------《马兰花》童话音乐剧中,拥有马兰花的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心愿。在素质教育已经纳入国家重要法律体系的今天,第一届马兰花杯全国中小学师生书画文学原创作品大赛组委会希望爱好国学的中小学生继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并学有所成,学有所得,故以此为名。

特别补充说明2:本次活动大赛组委会指定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站为合作伙伴。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师之杰2008”全国中小学教师优秀教科研成果推选活动组委会

第一届“马兰花”杯全国中小学师生书画文学原创作品大赛组委会

李老师 (外联部 主任) 010 -62862036 62866944

2008.06

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 篇10

xx镇中心小学 黄xx

(开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齐聚在xx镇中心小学,参加xx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科研团队“师徒结对”暨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

他们分别是:xx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xx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科研团队主持人徐xx,欢迎您!xx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科研团队成员,xx镇xx中心小学梁xx老师,欢迎您!xx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科研团队成员,xx镇中心小学成xx老师,欢迎您!我,xx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科研团队成员,xx镇中心小学黄xx老师。xx镇中心小学教研员黄xx,欢迎您!xx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曹xx,欢迎您!以及xx镇各完全小学的英语老师,欢迎大家!让我们再次以最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1. 领导讲话、签订承诺书)

首先有请xx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xx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科研团队主持人徐xx致辞, 大家掌声欢迎;接下来有请xx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曹xx讲话,大家掌声欢迎!感谢领导们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相信在领导们的关心与支持下,我们一定会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为xx的小学英语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接下来有请xx镇中心小学教研员黄xx介绍这次结对的两位老师,大家掌声欢迎!下面有请李xx和黄xx两位老师上台签订《xx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科研团队师徒结对承诺书》。

(2.课堂教学展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面进行第二环节,课堂教学观摩。由星子镇赤塘小学李xx老师为大家做课。她执教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7 time.李老师是xx镇xx小学的骨干教师。她对英语教育教学充满了热忱,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现在,让我们把时间和空间交给李老师和可爱的孩子们,掌声有请!

(3.讲座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接下来进行第三环节:有请xx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科研团队主持人徐xx,miss xu为大家作主题讲座--《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英语听、说、读、写习惯的培养策略》,大家掌声欢迎!

miss xu的讲座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把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生英语听、说、读、写习惯的培养进行了深度解析,引领我们对新课标下有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有了新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相信大家一定能将理念积极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方式,提高日常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再次感谢miss xu 的精彩讲座。

(4. 说课,交流)

刚才,我们观摩了李xx老师的课堂教学,下面先请李老师说说自己的授课思路以及课后的感悟、反思。

xx老师进行了细致而中肯的说课反思。静静聆听之后,我想大家都有一些想法亟待交流,以求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借此教研平台,希望大家从李老师对新理念的理解和运用上开诚布地公发表自己的见解。我相信,我们的聪慧与睿智会在彼此激情洋溢的思维碰撞中熠熠闪光!好,现在就请大家围绕刚才那一节课各抒己见吧!谁自告奋勇先来?

(5.点评,总结)

刚才,老师们都针对李老师的课,从不同层面、各种角度大胆地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闪耀着智慧的光彩,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会有所收益。现在,有请我市小学英语学科教研团队主持人徐慧璇,miss xu为我们点评,以及对今天的活动作总结。掌声有请!

衷心感谢miss xu的精心点评,令我们茅塞顿开,获益良多。

(6.结束)

今天通过听、评、研、讨等一系列的教研互动,我们对小学英语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听、说、读、写习惯有了更为直观形象的感悟与体会。感谢miss xu的精彩讲座,感谢李老师和孩子们精心构建的英语课堂,感谢在座老师的热烈研讨,更要感谢各位领导、嘉宾的精辟中肯的指导性建议。

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 篇11

关键词:数学教学;实施途径;注意问题

现代教育理论明确指出,任何教育都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一、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实施途径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儿童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喜新的心理。例如:在教退位减法“十几减几”时,教师课前先准备四件标价都是8元的商品:童伞、书包、文具盒、童鞋。在课上给四名学生分发人15元、13元、11元、16元(均有一张整10元币),依次到柜台前买一件商品。教师提问:“你们刚才看到顾客各拿出多少元?找回多少元?”学生很容易答出:都是拿出10元,找回2元。接着问:“四位顾客各剩多少元?你们是怎样想的?”学生积极发言,如第一个顾客原来有15元,拿出一张10元,用了8元,找回2元,还剩7元。即10-8=2,2+5=7,从而得出规律:计算十几减几,先用10减几,再用减得的数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就可以得到差。这一游戏化解了退位减法的难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取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用耳朵听科学。”因此,笔者在教学“得数是6的加法”这一课时,首先出示一道富有思考性和挑战性的题目:○+○=6;接着让学生拿出6个圆片在桌上操作,摆一次写一道算式,如摆出○○○○○+○=6,便写出5+1=6,然后把圆形依次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再写算式;直到全班学生把算式1+5=6,5+1=6,2+4=6,4+2=6,3+3=6,0+6=6都摆出来,笔者再结合书上的示意图,组织学生讨论每道题的意义。这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操作,自己练习,自己讨论意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学习内容中的新知识转化为问题,隐藏于一系列的情境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我们可通过层层设计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研究:(1)怎样才能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揭下商标纸的方法是由学生思考讨论自己想出来。)(2)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什么形状?(由学生任意展开成各种几何形状。)(3)展开的图形面积怎样求?(让学生去找计算各种几何形体需要的条件。)(4)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不管是什么图形,最后得到的都是用底面周长乘以高。)最后让学生体验到:展开侧面只是为了推导计算方法,实际计算时并不都要把侧面展开。这样的教学,教师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学生在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中,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二、小学数学活动教学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相结合

只有将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及主体力量的发展。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年级)时设计这样一个操作的片断:(1)让学生用手沿着长方形、正方形学具的边摸一摸,猜一猜它们的边的长短有什么特点?(2)折叠正方形的纸片,比较四条边的长短。(3)量量长方形的四个角,能发现什么?(4)折叠长方形,看看它的四条边和四个角有什么特点。(5)说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形状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每一个操作过程中都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问题,真正使学生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

比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其中有一个环节,比较具体地量0.1米、0.10米、0.100米。学生的活动设计为:以小组为单位,拿着自备的直尺讨论,并达成共识,由小组代表陈述。教师的指导设计有三个问题:(1)这三个量各表示什么意思?(2)借助手中的直尺讨论比较出这三个数量的大小。(3)如果没有米尺应怎样思考?从中可知,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自主活动主体与其对应客体(教材、活动对象)的中介,这一中介的作用以促使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

3.活动教学要与传授教学有机结合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把活动教学与传授教学紧密配合,保持适度的平衡,实现两者功能的优势互补,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学习者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运算、探究、体验等具体活动才能占有、内化这些知识,因而这些知识非常适合以活动教学形式进行教学。

总之,小学数学活动教学重在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

参考文献:

[1]潘洪建.活动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建磐.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与现实[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 篇12

一﹑精设问题, 明确探索方向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特点之一就是“以问题为载体”,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 引发学生提出富有价值的“大问题”, 而问题一旦提出, 就必须明确探索方向, 使问题真正成为实践活动的行动主线。

例如,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球的反弹高度”的教学, 教师创设了球从高处落地后的情境, 学生观察后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 如:球为什么落下后会反弹?篮球与排球从同一高度落下的速度一样吗?球落下后会反弹多少次?反弹的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大皮球反弹的情况与小皮球反弹的情况相同吗?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师生共同确定了两个问题进行实验, 即反弹的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不同的球反弹的情况相同吗?接着, 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分组活动:先用同一个球做几次实验, 观察可以发现什么;再用不同的球做实验, 看又能发现什么。通过活动, 学生懂得了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并在问题引领下积极活动, 主动思考, 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可以看到,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离不开问题, 问题的驱动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更具有方向性、合作性和高效性。

二、精心组织, 指导合作探究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实践性等特点, 如何有效组织开展活动, 指导学生高效合作, 这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 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时, 既要考虑活动组织的共性, 又要因内容而异, 因课型而异。总体而言,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激励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让他们相互交流观点方法, 展现其合作能力。

例如, 在三年级活动课“周长是多少”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围一围”的活动, 要求学生用一根线围成喜欢的图形。学生在小组内先独立围一围, 再进行交流:围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这样的合作重在让学生看到了组内同学拼成的不同图形, 并对不同图形进行观察、比较和求同思维, 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不管形状怎样变化, 周长总是相等。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比较的活动中积累了丰厚的数学活动经验。

又如,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一亿有多大”中有这样的活动:30层楼的高度大约有100米, 如果1亿枚1元硬币叠起来, 会比30层楼还高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猜一猜:1亿枚1元硬币叠在一起大约有多高;再量一量、算一算, 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 推算出1亿枚硬币大约高20000000厘米, 是200000米, 相当于30层楼高的2000倍, 最终验证猜想的对与否, 获得真正的体验, 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一个数学猜想的验证、对一个数学结论的发现等活动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需要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对话和沟通, 这时的合作不仅必要而且是适切的。在这样的合作中, 学生有动手操作层面的合作, 更有数据收集的合作, 还有思维的碰撞和验证经验的获得, 这种合作不仅必要而且有效。

三、精于启思, 提升能力素质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设置的目的, 是为学生提供一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发展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为学生自主参与、全程参与、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造条件。但是, 一些教师片面认为,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去简单地“动手”而不“动脑”, 缺失了教师有效的启思和学生深度的思考, 造成课堂流于形式, 单纯传授知识,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发展。

比如, 教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数字与信息”时, 一名教师花费了很多精力, 制成了精美课件, 目的是让学生直接对照课件就知道身份证前六位数字表示什么, 中间的八位数字表示什么, 等等。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信息”而非发现数字中的信息, 生活资源未能充分运用, 形如摆设。身份证的编码信息是有一定的规则的, 其编码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获取, 而不是直接告知。另一名教师则将学生编成不同的小组, 在课前收集不同的身份证信息, 本地的孩子可以收集爸爸妈妈及其他成员中属于本地区籍的身份证信息,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则收集属于外地的家庭成员的身份证信息, 最后由全班学生在各自组内观察、比较, 发现其中的信息特征。教师启迪学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观察、思维活动:1.不同的人的身份证号会相同吗?请在小组内仔细观察不同的身份证号, 你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部分?教师可以友情提醒:与出生日期比一比!2.如皋地区与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证前六位数字有什么最主要的区别, 各省之间的呢?猜一猜:前六位数字可能反映的是什么信息?在学生的悱愤之际, 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源进行小组交流, 并巧妙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知晓前六位数字反映的信息。3.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想一想:身份证号中还反映出哪些信息?比如:怎样看出一个人的性别特征呢?引领学生对不同的身份证继续观察。4.由身份证号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如果要为全校同学编号, 你认为应该表达哪些方面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设计方案。

由此可见, 在这类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中, 教师要引领学生善于观察、比较、发现,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适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可以进行适当的思路点拨, 可以进行适切的方法提示, 还可以进行生动的生活诠释, 这种指导可以是集体的, 也可以是个性化的。通过点拨、启思, 学生的观察水平不断提高, 数学思考不断加深,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素质得以提升。

四、精彩展示, 激励个性张扬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 每一名学生都被赋予了表现的权利, 必须解放学生的表现空间。而展示交流是课堂的必要环节, 也是课堂的精彩之所在, 因此, 教师要注意优化展示的方式, 激励学生展示精彩的内容。在小组展示中, 教师可以展示小组成果, 让中心发言人作为代表发言;可以由组内的小小组发言;还可以小组团队展示, 一名成员发言, 其他成员补充, 修正或提出不同观点;等等。全班展示可以是组际之间的交流, 还可以全班进行争论、辩论。

比如,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算24点”, 学生活动兴趣浓厚, 思维特别活跃, 当出现牌上的数是4, 5, 7, 8时,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出现了4+5+7+8, (8+5-7) ×4, (5+7) × (8÷4) 等不同的方法。

综合与实践活动更多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展示的是学生活动的过程、成果或问题等, 这些对学生而言, 都是极富有魅力的, 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经验不断丰富和提升。

五、精妙点评, 促发自主完善

自我完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有助于学生内力的发展。学生发展的内力可以理解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力等多种能力的积淀, 尤其是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上, 教师或学生应当进行精到、巧妙的点评或自评, 化腐朽为神奇, 增强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发展创新能力。

例如, 教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巧铺地砖”时, 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实际问题:小华家买了一套新房子, 妈妈为他安排了长为4米、宽为3米的小书房。现在想在房间里铺上一种正方形地砖, 请你根据地砖规格及价目表, 帮助小华设计一种购买地砖的方案, 并说明理由。

教师在教学中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看看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 再让学生进行小组汇报。

方案1:

(400÷20) × (300÷20) ×7.4=2220 (元)

方案2:

(390÷30) × (300÷30) =130 (块)

(10×300) ÷ (30×30) ≈4 (块)

(130+4) ×17.5=2345 (元)

方案3:

(400÷50) × (300÷50) ×42.6=2044.8 (元)

……

同时,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 并进行合理的点评:方案1没有浪费, 但块数较多, 铺地比较耗时;方案2价格较高, 有浪费, 方砖需要锯开, 地面不太美观;方案3没有浪费, 价格也比较合理。

当然, 购买的方案还有不少, 学生在思考这些可能性方案的过程中发展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鼓励学生思考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 又要引导学生优选方法, 培养创新意识。如何精选方案是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常见的问题, 重要的是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点拨和提升。

总之,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要根据不同课型, 力求运用多种策略, 尽力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着力启迪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深探, 全力激励学生展示成果、积累经验, 从而不断培养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上一篇:励志的800字作文下一篇:缘定1314情感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