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物资管理

2024-08-25

中国移动物资管理(通用9篇)

中国移动物资管理 篇1

中国石油物资装备采购将实现归口管理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任继凯)8月16日,记者从集团公司、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物资采购管理部获悉,按照集团公司党组要求,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物资装备采购业务将统一实现归口管理。

归口管理内容包括:物资装备采购的计划和管理制度的制定、电子销售、物资装备供应商、物资装备采购与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应用及运行管理,归口管理的部门即物资采购管理部。

此次改革涉及总部和地区公司两个层面。按照物资采购管理部的统一部署,总部将设立物资采购管理部统一管理下的三大专业中心作为执行部门,即物资采购中心、物流管理中心和商务贸易中心。物资采购中心负责与生产相关的大宗物资的集中采购;物流管理中心将对中国石油所属企业内部以及对外的物资流通实行归口管理;商务贸易中心主要是执行“走出去”战略,参与石油系统之外的国内和国际竞争,代表中国石油参与国际贸易。

在地区公司层面,将实行采办分离的管理模式。在地区公司机关设立物资采购管理部门,实行业务管理;在机关之外成立物资采购中心,作为执行部门,同时接受总部物资采购中心的业务指导。

物资采购管理部总经理李斌介绍说,目前地区公司业务归口管理正在操作中,炼化企业动作较快,部分企业已经按照总部要求完成了业务归口管理。其中,独山子石化和抚顺石化是基层归口管理两种模式的代表。独山子石化是采办分离模式,抚顺石化是采办合一模式。在此次基层归口管理改革的起始和过渡阶段,总部允许各地区公司结合实际,选择采办分离或采办合一模式。经实践后,总部再对基层的归口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实行统一模式。但经多方调研,总部对基层归口管理工作更倾向于采办分离模式。

物资采购管理部内部的归口管理采用业务单元模式,下设综合管理处、商务管理处、物资装备采购管理处、进出口管理处、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处。据悉,集团公司对此次归口管理制定了时间表,要求今年11月份完成。李斌说,目前此项改革已全面展开,初步调研已完成。

吐哈油田公司启动HSE信息体系上线工作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江新宁)8月29日上午,油田公司在鄯善组织召开了HSE信息体系上线启动会议,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张志东参加启动会并作动员讲话。据悉,此次HSE信息系统的上线工作是根据股份公司《关于加强中国石油HSE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油田公司HSE管理体系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

为了按期完成HSE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的上线推广任务,张志东重点强调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全力配合集团公司HSE信息系统实施小组的工作,协调项目推广过程中项目组与机关各处室、各二级单位之间的联系,协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跟踪、监控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各阶段出现的问题。二是建立良好的项目推广工作制度,确保公司项目推广任务顺利完成。三是各部门要互相配合,保证HSE项目顺利实施。四是各单位要认真组织业务人员按时参加数据录入和系统操作培训,确保使用系统的每一名业务人员都能够掌握操作要领,保证系统上线后即可正常投入使用。五是质量安全环保处要在项目组的具体指导下,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并纳入到公司企业管理的考核体系中,保证HSE管理体系信息系统上线工作的顺利完成和今后系统的平稳运行。

中国移动物资管理 篇2

SAP中物资管理模块是SAP的基础模块,其中物资管理模块的移动类型作为库存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理解SAP物资模块以及相关的财务模块起到关键的作用。

初次接触S A P物资管理(MM, Material Management) 模块的新员工,对货物移动(Goods Movements)中的移动类型(Movement Types)可能有些困扰。本文以MM后台配置和系统表来说明不同移动类型字段控制和移动类型在自动记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帮助新员工更快地了解SAP中物资管理模块的移动类型。

1 货物移动

1.1 货物移动和移动类型

在事物代码MB21进行预留创建或者事物代码MIGO中进行各类货物移动时,就会发现系统需要输入一串数字,这一串数字就是移动类型,在SAP系统输入一个货物移动时,必须输入一个移动类型来区分不同的货物移动。一个移动类型是由3个数字组成的检索表。例如201是有关成本中心的发货、221是有关项目的发货。241是有关资产的发货、浙江电力自定义的911是有关资产的发货、963是有关大修的发货。

1.2 移动类型的控制功能

移动类型在货物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当输入一个货物移动,必须输入一个移动类型。移动类型扮演着这样的角色:货物数量的更新、库存及消耗科目的更新以及确定在系统输入一个凭证时,哪些字段为必填字段。

货物移动在ERP系统中的反应为如下一系列的事件:一个物料凭证会被创建,可以被用来作为移动的证明,及作为其他任何相关应用的一个信息来源。如果移动跟财务会计有关,同时还会另外产生一个或多个会计凭证,物料的库存数量被更新,物料主数据的库存价值和移动平均价的更新,所有的更新都是基于包含在物料凭证及会计凭证的信息。

2 移动类型对字段控制

2.1 不同移动类型预留的区别

在现实业务中,不同业务的货物在库存和财务控制方面存在多种形式,例如项目类的货物需要体现项目信息,大修物资发货的时候要体现大修订单号和财务结算所需的WBS元素(工作分解结构)的信息。当我们在事物代码mb21创建预留时,不同移动类型的预留需要输入不同的字段。有一些移动类型的预留创建时需要输入成本中心,例如201(有关成本中心的发货),费用结算至成本中心;有些移动类型的预留创建时需要输入WBS元素,费用结算到项目,例如221(有关项目的发货);有些移动类型在预留创建时需要填入大修订单号、用户区分预留、WBS元素,用于费用结算,例如963(有关大修的发货)。在预留创建的时候打钩的项目即为必填项目。

2.2 移动类型对字段的控制

所有移动类型的必填、选填、隐去项目可以在系统后台进行配置,进入配置移动类型的事物代码OMJJ (IMG路径为:IMG→物料管理→库存管理和实际库存→移动类型→复制、更改移动类型)查看, 在移动类型的字段选择项目中可以清楚看到其必填项目的配置(见图1)。

图1说明了移动类型221的必输字段是项目,一些自定义的移动类型的必输字段也是在这里控制的(例如浙江电力自定义的9xx的移动类型)。

3 移动类型与自动过账

由于ERP系统在物资和财务模块的高度集成,仓库保管员在系统中对物资进行收发货、发票校验、盘点差异过账的同时,就完成了财务的自动记账,实现了物资账和财务账的同步。移动类型在货物移动中不仅决定了系统中的必输字段,而且还决定了SAP财务自动记账中借贷双方的科目。

在物料移动中产生物料凭证的同时会伴随着会计凭证以及其中涉及到的繁杂科目。为了方便后勤人员在做各种类型的物料交易时不需要过多地涉及到财务专业知识,ERP系统使用了自动记账功能,后勤人员只需将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移动类型即可。整个自动过账过程中涉及到了2个概念:评估类和科目修改。

3.1 评估类

评估类是用来确定物料各种不同交易时记入哪个科目的,评估类和物料的移动类型中的科目修改一起确定会计科目。确切地说,评估类是物料的科目确定标志码,评估类+科目修改=会计科目。例如,浙江电力经常使用的评估类有3000原材料、3001工程物资其他;项目评估类有3010工程物资/材料、3011工程物资/设备。

设置多少个评估类是由企业的报表决定的。比如,将工程物资材料和工程物资设备都对应到工程物资3010,物料消耗时工程物资材料和工程物资设备都对应到工程物资科目,结果企业需要分开统计工程物资材料和工程物资设备,系统虽然还提供了物料组区分不同的物料,就是说物料消耗-工程物资科目+物料组,依旧可区分出当期的工程物资材料和工程物资设备消耗,但是用户认为没有直接走科目直观,所以最好还是新增工程物资材料和工程物资设备2个评估类,直接对应到相应科目。

3.1.1 评估类配置事物代码和路径

事物代码:OMSK (IMG路径为:IMG→物料管理→评估和科目设置→科目确定→无向导的科目确定→定义评估类)。在这里事物代码里边可以定义评估类代码和它所对应的中文描述。

3.1.2 评估类的用法

定义好评估类以后,就需要把评估类维护至物料主数据中,以便供自动记账使用,物料主数据中工厂层的会计视图需要维护评估类。在维护物料工厂层数据时,选择会计页签-当前估价-评估类,选择系统所配置好的评估类即可完成维护。当货物移动中出现需要进行自动记账的情况时,系统会自动取出物料工厂层数据中的评估类。

3.2 科目修改

自动过账中另外一个关键概念就是科目修改。

存货交易分成两大类,一是存货的进库,二是存货的出库。如对于记账交易码BSX,表示材料的进库,无论是采购入库还是生产入库等入库动作,都只直接对应到一个存货科目,不再需要科目修改。对于材料的各种出库消耗交易码GBB,它需要对应到各种消耗类型,所以使用科目修改细分不同类型的消耗科目,如发料到工单是生产成本消耗,发料到项目对应到项目费。在交易码GBB(出库消耗)中就涉及到了科目修改。各移动类型针对不同的交易存在不同科目修改。

事物代码:OMWN (IMG路径为:IMG→物料管理→评估和科目设置→科目确定→无向导的科目确定→为移动类型定义科目分组)。移动类型的科目修改配置如图2所示。

图2的第1列就是移动类型,倒数第3列为交易类型,倒数第2列即为对应的科目修改。在添加更改移动类型(OMJJ)中也可以查看相应的移动类型对应的科目修改。

图2中,201移动类型在出库消耗中的科目修改为VB2, 221移动类型在出库消耗中的科目修改为VB1。

目前,自动记账对应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由物料工厂主数据中可以获取这个物料的评估类,由货物移动时输入的移动类型可以获取这次货物移动的科目修改,因此可以根据移动类型对应的科目修改以及行项目物料的评估类来自动确定自动记账的总账科目。

3.3 自动过账

系统根据查表的方式在表 (T030) 中根据评估类和科目修改获取这次货物移动的借贷双方涉及的科目。

事物代码:OBYC (IMG路径为:IMG→物料管理→评估和科目设置→科目确定→无向导的科目确定→配置自动记账)。图3显示了绍兴供电局移动类型为221(对应的科目修改为VB1)在不同评估类的物料时对应的自动记账的科目。

记账科目也可以在系统表T030中查找相应的记录,例如要查找221移动类型在绍兴供电局下不同物料评估类的条件下对应的科目:查询条件输入账目表ZPCO (ZPEPC集团会计科目) 科目修改VB1(对应的221 GBB的科目修改)评估分组代码SBSX(绍兴),就可以列出相对应的借贷方总账科目。

以上2种方法都可以通过移动类型对应的科目修改和评估类来找到所对应的总账科目,也就是物料凭证对应的会计凭证中的总账科目。

货物移动如何在系统中获取总账科目在SAP深化应用的工作流的开发中也会较多的涉及,工作流的程序一般要求通过用户选择不同的填报需求,决定移动类型,然后输入物料编码申报需求申请时显示出总账科目。

下面列出与移动类型相关的系统表,通过这些表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移动类型:

T156、T156B、T156SC、T156Q、T156X、T156T、T158B、T 1 5 7 H、T 1 5 7 D、T 1 5 6 N、T M C A、T 1 5 6 S Y、T 1 5 6 W、T156M、T156F、T156C、T030。

3结语

通过一些系统配置表以及表之间的关系描述了系统是如何确定自动记账科目的过程,移动类型不仅控制了库存数量的更新,而且还控制了物料凭证所需输入的字段。移动类型通过其对应的科目修改同物料工厂层主数据中的评估类一起确定了自动记账中的科目,使得物资工作人员的工作变得简单。

参考文献

中国移动物资管理 篇3

关键词:移动公司物资管理分析

在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移动公司推出的活动也越来越多,这些活动大多是充话费送礼品,根据不同的话费金额、不同客户,所送的礼品种类也各不同。县移动公司要知道这些物资的库存,各片区的办理数量等实时业务指标就很费时费力。某县移动公司为实现实时对物资情况的查询统计,上线了一套物资管理系统,项目的最终目标是为现有市场分析和未来市场拓展提供辅助决策的手段。

1 县移动公司营销中心物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某县移动公司营销中心清欠员每月要上报月度库存清册,其数据都是从厅店上报到片区,片区汇总后再给清欠员,清欠员还要统计汇总再报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1 库存信息由厅店上报给分管该片区的渠道经理,再由各渠道经理上报给营销中心,某县移动公司有7个片区,100多个厅店,而且物资种类繁多,查对繁琐,统计容易出错,每次统计都很费时费力。

1.2 物资的分发是由营销中心库管员下拨给渠道经理,再由渠道经理下拨给厅店,厅店可以通过已有的BOSS系统将物资办理给客户,对于销售不了的物资,厅店要退回给渠道经理,渠道经理接收退回的物资可以下拨给同片区的其他厅店,或者退回给营销中心,物资管理分3级管理,所有工作都是手工操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基本功能与特征。某县移动公司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必须要考虑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特性,物资管理系统应该具有三个基本功能,即输入、处理与输出功能。物资管理员把出、入库的信息及时输入系统,经过统计汇总数据处理之后输出的可以是直接利用的报表。在进行系统设计之前应该充分了解企业物资管理的工作流程,让系统能够实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的效果。经过反复调研,分析出移动公司物资管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如下:

2.1.1 方便各级人员进行信息查询。营销中心能够实时查询整个公司的物资进、销、存情况,渠道经理能够实时了解自己分管片区的物资进、销、存情况,厅店也能实时了解自己厅店的进、销、存情况,这也是本系统的主要任务。

2.1.2 能与已有的销售系统无缝对接。厅店办理业务使用的是省里统一的BOSS系统,每日的销售数据可以从BOSS系统中导出,新开发的物资管理系统要能够兼容导出的数据格式,这样可以导入厅店的每日销售数据,不需要人工统计销售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厅店的代码、片区的代码等都要和已有的系统统一,提高系统的扩展性。

2.1.3 完善的单据打印功能。要求所有的入库、出库、退库操作能够马上打印出单据,用户只需签字确认,不需手写单据,提高了工作效率。

2.1.4 系统操作简单,无需进行培训,公司职员就会使用。

2.2 系统总体设计。由于物资的管理分3级管理,每一级用户使用系统的界面和风格相同,所具有的功能模块不同。图1列出营销中心管理员的功能模块,图2列出片区管理员的功能模块,图3列出厅店管理员的功能模块。

2.3 数据库设计。某县移动公司的物资管理系统,要做很多的统计查询工作,数据库表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程序开发的难度,在设计数据表字段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需要存储的信息,以及方便统计查询需要增设的一些字段。

本系统主要的数据表有:管理员信息表、登入日志表、片区代码表、厅店信息表、物资种类表,物资表,物资状态表,仓库信息表、上传文件记录表。

管理员信息表包括的数据项有:用户名、密码、用户级别及备注信息;

登入日志的数据项有:用户名、登入时间、IP地址;

片区代码表的数据项有:片区代码、片区名称;

厅店信息表的数据项有:厅店代码、厅店名称、所属片区;

物资种类表的数据项有:种类代码、种类名称;

物资表的数据项有:物资编号、种类代码、物资名称、单位、单价;

物资状态表的数据项有:状态编号、说明;

仓库信息表的数据项有:仓库代码、物资编号、入库数量、出库数量、日期、物资状态等;

上传文件记录表的数据项有:原文件名、新文件名、日期、备注。

3 系统实现及难点

笔者利用ASP和SQL server2000实现物资管理系统。系统的基本设置及出、入库的操作主要是对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操作,不会很复杂,系统的难点主要在数据的统计查询,下面介绍系统实现的难点与技巧。

3.1 虚拟仓库。本系统不同于一般的物资管理系统,本系统需要统计中心仓库、片区仓库、厅店仓库的进销存,片区和厅店都有很多,因此在库存信息表中,必须增加仓库代码的字段,用他们的编码虚拟出很多的仓库,每笔物资的变更都要记录仓库代码,在统计查询时就可以根据仓库代码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仓库的库存信息。

3.2 灵活应用交叉表查询。交叉表查询时将某个表中的字段进行分组,一组列在交叉表左侧,一组列在交叉表上部,并在交叉表行与列交叉处显示表中某个字段的各种计算值。本系统很多报表输出时,都是左边列出物资名称,上部显示片区或厅店,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仓库信息表中的仓库代码进行分组,建立交叉表,使得输出的数据便于分析和使用。

3.3 合理设置物资的状态。物资的状态有:入库、出库、销售、退库等,由于此物资管理系统分3级管理:中心、片区、厅店,所以在设置状态代码的时候,把管理级别因素考虑进去,把状态代码设置成两位:第一位表示仓库级别,第二位表示状态,例如:11表示中心仓库入库、12表示中心仓库出库、13表示中心仓库销售、14表示中心仓库退库;21表示片区仓库入库、22表示片区仓库出库等。

4 结语

基于B/S结构的物资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县移动公司通过该系统可以进行物资管理工作的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实时控制,从而建立完整、规范的物资管理业务体系,规范物资管理工作,实现实时、异地的监督与检查,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国平,皮天华,徐应文.赤天化集团公司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贵州化工[J].2005.8.

[2]黄伟敏,李增平.基于ASP的物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电子设计工程[J].2009.3.

[3]周成海,刘玉兰.浅谈企业物资管理,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J]. 2011.10.

[4]胡凤梅.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山西焦煤科技[J].2005.11.

作者简介:钟贞魁(1981-)男,江西兴国县,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研究方向:软件工程,网站设计。

中国移动物资管理 篇4

一、基础数据

(一)、修改内容

1、物资系统V7.0与电商、成本系统共用材料编码;

2、解决同一种材料多个库别的问题:库别的设置不再从常用材料库设置,修改为编制点收单时进行设置。解决同一种材料的多个库别问题。

3、增加工号模板库,便于项目部快速建立标准工号。工号模版库全股份公司统一,项目部工号可以从工号模板引入,引入工号后可对工号树进行增删改等操作,凡做过发料处理的工号均不允许删除。

(二)、新增内容

1、增加存放地,项目部如果有多个材料存放地(材料库),项目部材料员可按需要自己维护,系统更新前所有已经点收入库的材料存放地默认为“无”。系统更新后,在点收单、发料单、物资卡片(物资明细账)中都必须选择材料存放地信息。

2.“常用用料单位管理”新增添加“授权领料人”功能,每个用料单位可设置多个领料人,领料人可以在发料单上体现,打印的发料单领料人需手填。

二、计划管理

(一)、修改内容

1、修复主要物资总需用计划如果编制变更计划后,变更数量未统计的问题;

2、修复各类计划编制完成保存后,材料排序混乱的问题;

3、修复总计划收料预警未统计调入的材料数量的问题;

(二)、新增内容

1、实现物资系统v7.0的物资总需用计划、成本系统中的物资总需用计划数据交互。

2、新增“成本总计划”,数据来源于中国中铁成本管理系统V2.0;

3、在总计划收料预警中增加“成本计划用量”列;

4、新增“项目总计划”。

三、进料管理

(一)、修改内容

1、“进料登记”修改为单据模式,解决排序混乱、批量审核、打印问题,解决了由于进料登记明细太多导致逐条审核困难的问题。原进料登记模块仍保留一段时间,以便继续点收更新前编制的未点收的进料登记,但该模块不允许在此模块添加新的进料登记。

2、修改“收料登记”流程,进料登记材料系统默认为合格材料,需送检的材料必须编制“送检登记”,不合格物资需“不合格物资登记”,点收的材料数量为进料登记数量减去不合格材料数量。

(二)、新增内容

1、新增“送检登记”;

2、新增“不合格物资登记”;

(三)、特别提醒

1、原进料登记、原验收记录中的数据请务必在2015年12月底前完成收料处理。

2、如果原进料登记、验收记录中如果材料信息比较少,建议删除,在新的进料登记模块重新编制。

3、点收单内的选材方式暂时提供“验收选材”“进料选材”两种,保留一段时间后将取消“验收选材”。

注:“验收选材”为更新前做过进料登记和验收记录的材料,“进料选材”为更新后从编制的单据形式的进料登记中进行选材。

四、收发料单据

(一)、修改内容

1、点收单

1)修改收料单操作流程

点收数量=进料登记数量-不合格材料数量。

2)解决了收发料单据保存后,单据里面的合计和单据外显示的合计不一致问题。

3)点收单格式修改,如下图:

点收单填写说明:

A、收料单位:默认为本项目部; B、收料日期:可按具体收料时间选择填写; C、供应商:填写支持模糊查询;

D、库别:以局为单位统一,为必填项,升级后的材料库别均在收料单确定,库别可按树形结构建立;

E、供应方式:以局为单位统一,现供应方式有:甲供、甲控、局集采、子分公司集采、项目部自购,个别单位提出增加专供(如轨道、柴油材料为中国中铁专供);二三项材料网购等,由局管理员在供应方式字典中维护;

F、结算方式:以局为单位统一,现结算方式有:往来结算、现金结算、其它,如需添加请联系局管理员进行维护;

G、合同号:来源于合同管理模块添加的供应商对应的合同编号; H、存放地:按需设置,系统更新前所有单据均默认为“无”,如有存放地信息,发料单据及物资卡片均可按存放地设置、查询。存放地由材料员在基础模块中维护。

2、发料单

发料单填写说明: A:发料单位:默认本项目部 B:发料时间:可按具体发料时间选择填写;

C:列支项:可选项,以局为单位统一,个别工程局提出需要添加:直接材料费、安全生产费、燃油动力费、低值易耗品费等内容,由局管理员在列支项字典中维护; D:用料单位:填写支持模糊查询;

E:工号:必须选择工号树中设置的“子节点”工号;

F:库别:必填项,必须和点收时的选择库别一致才能选到对应材料; G:存放地:必须和点收时的库别选择的存放地一致才能选到对应材料; H: 发料数量不允许超出库存数量,增加提醒功能;

J: 发料单内新增“授权领料人”,“授权领料人”在“常用用料单位”里面添加。

3、收发单据保存时材料收发金额保存至数据库,解决输入数量和金额反算单价保存单据后金额有误的问题;

4、解决一张单据中材料明细过多、系统自动分页,导致分页后单据金额汇总有误的问题;

5、解决条码系统发料核销时,由于一个条码点收多个价格后,发料不能核销的问题;

6、原调入单表头中具有争议的“调入单位”和“调拨单位”名称,修改为“收料单位”和“调出单位”,使其更加明确。

7、使用条码管理系统用户,新增手持机调拨登记;

8、调拨单表头增加库别和存放地,选材方式增加从条码选材;

五、查询统计

(一)、修改内容

1、修改库存、动态表等查询数据存在的不一致及准确性问题;

2、增加查询后的结果导出功能;

(二)、新增内容

1、增加收料综合统计、发料综合统计查询条件,增加按时间段查询;

2、增加查询后的结果导出功能。

六、数据报表

(一)、修改内容

1、解决库存金额、动态表金额对不上的问题;

2、解决动态表按材料大类统计不准确的问题;

3、修改在材料动态表方面,功能不全面,无法详细的体现出材料的收发存的情况;

4、修改导出后的报表数据有错行的问题;

5、修改项目部—子分公司—集团公司—股份公司逐级数据查询统计不准确的问题;

6、修改用料单位核算表本月消耗和开累消耗数量和金额不准确的问题;

(二)、新增内容

1、新增工号核算表;

2、新增物资卡片可按月查询的功能;

七、成本分析

(一)、修改内容

1、工队用料分析:目前工队用料分析表中的应耗量每月根据清方量计算,实耗量=发料量+上期盘点量-当期盘点量;

2、工区-分部-项目部三级体系,工区和分布各自分析,汇总到项目部,形成项目部总的成本分析体系。

八、子分公司、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级

1、修改子分公司、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级首页个别栏目排序问题;

2、修改子分公司、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查询、统计数据报错问题

3、修改子分公司、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查询、统计数据准确定问题;

中国移动物资管理 篇5

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巩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提升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我公司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二、重点工作:

(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推动道德文明风

尚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通过举办专家讲座、组织专题研讨、开辟专栏专刊、开展交流体会等形式,丰富载体,努力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从“文明、修身”入手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搭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实践化。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应知必读的道德经典、促进个人文化修养和业务技能提高的必读书目、篇目。组织开展读书

学习交流活动、职业道德演讲比赛等形式各样的活动。

4.加强企业优质服务建设。完善企业优质服务制度规范和优质服务承诺,提升企业服务意识以及服务水平。

(二)以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深入宣传,开展学雷锋活动。公司开展雷锋事迹宣讲会、观看弘扬雷锋精神专题影片活动,并以宣传标语和横幅等形式,通过网站、宣传栏引导广大青年员工立足岗位学雷锋,展示青年风采和精神风貌。

2.志愿先行,践行雷锋精神。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义务劳动、义务献血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

3.成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开展手机、网上文明传播行动,配合中国文明网开展重大网上宣传活动。

(三)以树立民族传统优秀品质为目标,打造优美工作环境,营

造良好工作氛围。

1.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签名活动,从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做起,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修养,把勤俭节约的美德内化为自身品质。

2.成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开展手机、网上文明传播行动,配合中国文明网开展重大网上宣传活动。设立员工文明上网规范要求。

3.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为载体,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弘扬时代精神。

4.加强办公环境的绿化、卫生建设,营造优良的办公环境。

三、工作要求

1.成立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

2.在创建过程中,党员应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职工高效完成工作任务,为公司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工程剩余物资与废旧物资管理论文 篇6

制订了《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化学品验收、检验、保管、出库管理办法》、《中国石长庆油田分公司存货平库管理办法》,建立有效的工程剩余物资和废旧物资内部控制,严格要求物资管理岗位和人员配备,对物资的收货,保管,发放人员做好备案做工作。做到岗位责任落实、岗位分工分离,通过工程剩余物资和废旧物资回收入库管理,加强了对工程剩余物资和废旧物资二次回收、保管,再次发放等的监督,实现了工程剩余物资和废旧物资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管理。

4.2严格出入库手续,检查工程剩余物资和废旧物资管理台账

拿长庆油田采气一厂项目库来说,每半年对入库物资进行盘库管理,对物资的发放制订了《采气一厂河南乡项目库物资发放(追溯)记录》,每月检查物资发放情况,每季度检查入库单或工程剩余物资及废旧物资回收单情落实况。核对工程剩余物资和废旧物资的名称、数量、型号等信息。做到工程剩余物资和废旧物资出入库手续齐全的目标。

4.3重视二次使用物资程序

物资仓储及现场作业移动应用研究 篇7

2009年以来,黄山供电公司全面开展物资集约化管理,建立了统一的物资管理体系,进一步扩大了集中招标采购规模,增强了物资全过程管控的能力,物资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但是,随着物资集约化向纵深发展,物资管理体系不完善、运作机制不顺畅、仓储配送运作效率不高等问题日益显现,影响了物资供应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进一步提升物资集约化管控水平,国家电网公司于2012年开展了调配中心建设工作,通过对合同履约过程中的交接、验收等业务环节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合同的履约效率。但现场的业务数据通常都是由相应的专责通过纸质单据的方式集中录入到业务系统中,往往会出现现场业务数据不能及时进行采集或录入不准确的现象。通过采用移动作业的方式并结合条形码来完成现场收发货业务已成为合同履约的管理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条形码技术在仓储过程中完成移动作业,可以更好地实现仓储的信息化、精益化管理水平[2]。

1 业务需求分析

1.1 业务管理范围

物资仓储管理及现场作业涉及到项目现场业务、仓储管理业务两大块业务范围[3],其中移动作业是在原有业务流程中针对适合移动化的业务实施移动化的应用,具体包括项目现场收发货移动作业和仓库移动作业,即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IM)和仓储管理(Warehouse Management,WM)。现场收发货移动作业包含现场交接、验收、入库、发货管理;仓库移动作业包含库内的收货入库、组盘、上架、拣配下架、发货出库、盘点、仓位调整等业务。业务量较小的仓库可以不使用移动作业平台,如直接使用扫描枪连接电脑的方式来完成业务操作。

1.2 业务功能需求

根据移动作业业务机制及应用场景,从现场收发货作业、仓库作业2个方面总结了需要在信息系统中实现的功能。除了业务上直接要求的功能外,还包含一些为实现业务功能而必备的基础功能。

1.2.1 PDA终端

1)现场收发货包括交接、验收入库管理及发货管理等。

2)库内作业包括IM层面及WM层面。其中,IM仓库作业包括收货管理、发货管理、IM盘点管理;WM仓库作业包括组盘、上架、下架、WM盘点及仓位调整等。

1.2.2 中间件服务端

1)任务管理。中间件从ERP下载作业单据,根据作业类型等将作业单据分配至最终作业操作人员。最终作业操作人员下载其权限内的作业到PDA,然后进行业务操作。

2)设备管理。综合控制入网作业设备的准入、准出、注销等,对所有在网进行物资作业的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准确了解正在工作的设备数量、正在维修的设备数据、停用的设备数据等。

3)用户管理。PDA终端建立的单独用户体系与ERP分开,同时又可以与ERP用户进行关联,增加了PDA终端用户的独立性和可扩展性[4]。一个ERP用户可以对应多个PDA终端用户,解决了ERP终端只有一个用户但有多个业务操作人员的问题。与此同时,既可以对多个终端操作人员进行监控,也可以完成与ERP的过账操作。

4)日志管理。对系统关键日志操作进行查看,帮助发现数据交互过程中及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5)统计报表。通过按时间维度、月份汇总的方式分析工厂、仓库进行的作业操作数量,通过人员维度统计分析业务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1.3 业务能力

1)项目现场移动作业能力。项目现场移动作业能力包括:移动交接、移动验收入库、移动领料发货等。

2)仓库移动作业能力。仓库移动作业能力包括:移动交接、移动验收入库、移动领料发货、IM移动盘点、WM移动组盘、WM移动上架、WM移动下架、WM移动盘点、WM仓位调整等。

2 整体设计

2.1 应用架构设计

物资仓储及现场作业移动应用总体功能框架包括移动终端层、中间层和后端业务应用层3个层面。应用架构如图1所示。

2.1.1 移动终端层

1)业务应用包括现场收发货、IM仓库作业和WM仓库作业。其中现场收发货实现了项目现场的物资交接、验收、入库、出库功能。IM仓库作业实现了库内的交接、验收、入库、出库、IM盘点功能。WM仓库作业实现了组盘、上架、下架、仓位调整、WM盘点等功能。

2)公共服务应用于移动终端通过用户认证来确保本地用户安全登录,采取在线数据同步、离线作业的方式将业务数据保存在移动终端本地,不受网络限制,保障了业务的顺利进行。业务操作完成后,在网络允许的条件下采用在线方式将数据同步到中间件层,中间件将收到的作业结果实时同步到ERP。移动终端具备拍照功能和条码识别功能,将操作过程中需要取像的数据保存,方便事后查阅。

2.1.2 中间层

1)作业管理包括现场收货作业管理、IM仓库作业管理、WM仓库作业管理,通过作业管理可实现任务分配、数据查询、统计报表和异常处理。

2)数据中转服务包括数据封装、数据压缩、数据保存以及数据交换,其中数据封装是根据作业类型将作业单据进行打包处理,简化PDA终端作业。为了确保网络传输流畅,提高传输效率,将大数据先压缩后再进行传输。数据交换充分发挥了其在PDA与ERP之间的中转作用,为ERP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公共服务包括终端设备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以及系统配置。其中终端设备管理包括设备注册,即在中间件上注册设备编号、设备MAC地址、IP地址等信息;设备状态管理即修改设备应用状态,如处于停用状态的设备将不能下载数据进行业务操作。用户管理包括新建用户和用户权限管理。日志审计主要用于查看接口服务的调用时间、接口服务是否处理成功等。通过系统配置,可进行系统的基础参数管理,如配置终端可用的移动类型。

2.2 业务架构设计

物资仓储及现场作业移动应用包括现场收发货移动作业应用和仓库移动作业应用两大类业务,其中仓库移动作业应用包括IM、WM 2个层面[5]。物资仓储及现场作业移动应用业务架构如图2所示。

移动作业应用业务包含现场收发货业务和库内作业业务2种,其中现场收发货业务包括现场交接、验收、入库、发货管理等,库内作业业务有收货入库、组盘上架、拣配下架、发货出库、盘点、仓位调整等[6,7,8]。

1)现场收发货业务。履约人员或仓储专责在ERP创建发货通知单,通过中间件分配任务,配送人员将作业任务下载到PDA终端进行现场交接、验收、入库以及出库作业。

2)库内作业业务。包括IM库内作业和WM库内作业2个层面。仓储专责在ERP中创建发货通知单、转储申请等作业单据,通过中间件分配作业任务,仓管员下载作业任务到PDA终端进行货物交接、验收、入库、出库、盘点作业,根据转储申请单进行组盘、上架、下架、转储、盘点等仓库作业。

2.3 集成架构设计

物资仓储及现场作业移动应用集成架构如图3所示,包括ERP、中间件和移动终端3部分。

2.4 部署架构设计

物资仓储及现场作业移动应用部署架构如图4所示,其中包括移动终端、移动通信网、总部内网安全接入区和总部内网应用区[9,10]。

1)中间件内网服务器。在各网省公司的内网部署中间件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安装Oracle数据库,在应用服务器上分别安装物资仓储及现场作业移动应用中间件和Web Logic中间件等。

2)终端。在项目现场和仓库作业现场,在手持终端上安装PDA应用,采用嵌入式数据库保存本地数据,并设置数据库访问密码,同时对关键数据(如用户密码)进行加密存储。

3)网络。PDA终端通过3G+APN专网方式接入内网安全接入平台访问内网。

4)数据交换。PDA终端使用HTTPS、SSL相关协议技术构建安全通道,通过使用3G+APN专网方式接入内网安全接入平台,并通过调用中间件的Web服务接口与内网中间件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下载与上传)。中间件收到PDA上传的作业结果后,调用注册在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上的Web Service,采用排队机制,实时上传给SAP并返回过账结果。

3 部署实施

3.1 SAP移动作业解决方案与中间件应用部署

3.1.1 移动作业应用模式

移动作业应用模式如图5所示。

1)模式1:SAP ERP WM的图形用户界面通过SAP Console转换为字符界面,并与字符界面的手持终端连接、交互,手持终端的字符界面需要进行增加开发。

2)模式2:SAP ERP WM的图形用户界面通过SAP Web Console与浏览器界面的手持终端连接与交互。SAP Web Console只能应用于Netweaver7.00及以下版本,随着SAP的升级,SAP Web Console已经不对其进行支持,终端界面需要进行增加开发。

3)模式3:SAP Netweaver Server的图形用户界面通过ICM(Internet Communication Manager)、ITS Service(Netweaver组件)直接与浏览器界面的手持终端连接与交互。

4)模式4:中间件在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安全要求的基础上,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操作界面,实现用户权限管理、作业分配等功能,将中间件作为数据中转机制,将数据下发到移动终端。可以灵活地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物资业务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扩展中间件功能,以适应未来业务发展需要。

3.1.2 SAP移动应用与中间件对比分析

SAP提供了3种移动作业解决方案,随着移动应用的不断深入,Web Console已经停止对其的支持。SAP Console方案从1999年开始提供,但为字符界面,操作难度很高,不支持非WM业务应用,扩展性很差。因其不能穿透隔离装置,如果应用则必须进行新增开发。SAP从2007年开始提供ITS Mobile方案,此方案依然存在不能通过隔离装置的问题,而且截止目前国内尚没有成功的实施案例。鉴于以上分析,本文采用So Tower开发平台,在克服SAP移动方案缺陷的基础上,提供了操作界面友好、扩展性强、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安全要求的移动作业中间件。

3.1.3 中间件补充了WM移动作业,提升了WM应用

移动作业中间件将SAP ERP作为其数据来源,不重复实现IM及WM功能,定位于IM、WM移动化作业,充分提升其移动作业操作的可用性,将数字化办公扩展到操作一线和项目现场,充分发挥IM及WM之优势。

3.2 中间件服务器端功能部署位置

中间件服务器端的功能包括基础功能和业务功能。基础功能包括用户管理、系统设置、日志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登录、历史数据清除、作业管理、PDA应用发布与更新等。业务功能包括现场收发货、IM仓库作业、WM仓库作业的各种业务单据下载、作业分配、作业下发PDA、接收PDA作业结果、作业查看、作业结果上传等。中间件服务器端涉及到与业务系统的交互以及与PDA应用的交互。

中间件服务器端功能部署位置有2个方案:部署在业务系统内部,或者部署在业务系统外部,即独立部署服务器端应用。基于多种研究,采用在业务系统外部署中间件服务器方案。

3.3 中间件服务器端功能定位

通过其他行业的移动应用研究,并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物资供应现状及国网物资供应软硬件环境分析,中间件移动作业应用在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网络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包含数据中转、任务管理、用户管理、设备管理、日志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

1)数据中转。为提高移动终端获取数据的响应能力,同时减轻后台业务系统的压力,通常要建立一个数据中转的中继站,实现后端业务应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其中后端业务系统主要关注业务作业的结果数据,而中间层是作为作业过程数据的一个暂存点,主要用于数据的查询与取证。

2)任务管理。负责工作任务的分配、指派下达、任务撤销、指派转换等,负责工作相关数据信息的实时查询,监控工作任务的状态、活动进度等,是提升物资管理现场标准化作业水平的有力手段。

3)用户管理。进行用户管理,保障后台系统的安全。

4)设备管理。通过设备入网注册、设备注销等功能综合管理移动终端。

5)统计报表。提供业务管理所必需的统计报表,包括工作任务统计、现场人员统计、作业任务时效性统计等,为决策支持提供有力的保障。

3.4 库内作业的简化统一

在WM库内作业中,有组盘、上架、盘点、仓位调整、下架等几个操作。

1)在实际组盘业务过程中有2种作业模式:有的参考入库物料凭证进行组盘,有的参考内向交货单进行组盘。为了简化统一,移动应用将其封装成组盘作业单。

2)在实际上架业务过程中有3种作业模式:有的参考入库物料凭证直接上架,有的参考内向交货单直接上架,有的使用上架转储单来进行指导上架。为了简化统一,移动应用将其封装成上架作业单。

3)在实际下架业务过程中有3种作业模式:有的参考出库物料凭证直接下架,有的参考外向交货单进行直接下架,有的使用下架转储单来进行指导下架。为了简化统一,移动应用将其封装成下架作业单。

在ERP中创建作业参考单据,中间件将作业参考单据进行简化封装,PDA操作人员无需关心参考单据类型,把重点放到业务操作上,降低了应用门槛,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作业效率。

4 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黄山供电公司物资管理体系不完善、运作机制不顺畅、仓储配送运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从业务管理范围、业务功能需求及业务能力3个方面对物资仓储及现场作业移动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从应用架构、业务架构、集成架构、部署架构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整体设计并开展专题设计研究,通过移动作业方式结合条形码来完成现场收发货业务,从而提高了物资仓储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摘要:针对黄山供电公司物资管理体系不完善、运作机制不顺畅、仓储配送运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对物资仓储及现场作业业务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对物资仓储及现场移动作业系统的应用架构、业务架构、集成架构、部署架构进行了全面的整体设计并开展专题设计研究,通过移动作业方式并结合条形码完成了现场收发货业务,从而提高物资仓储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物资仓储,移动作业,总体架构

参考文献

[1]张亮,叶亚军.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仓储移动作业应用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13(8):74-77.ZHANG Liang,YE Ya-jun.Application research on warehouse mobile operation in Xinjiang[J].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5,13(8):74-77.

[2]王旭东,陈剑青.PDA及其条形码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8(6):61-65.WANG Xu-dong,CHEN Jian-qing.An application of PDA and bar code technology in the power material management[J].Jourma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2013,28(6):61-65.

[3]宋仁杰,李佳佳,杨灵敏.PDA在电厂物资仓储系统中的应用[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28(1):36-40.SONG Ren-jie,LI Jia-jia,YANG Ling-min.The application of power plant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PDA[J].Jourrnal of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2008,28(1):36-40.

[4]孙一民,李华才,苏小刚.PDA无线网条形码技术在医院的开发利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5(2):10.

[5]刘春辉,史晓飞.射频识别技术在电力物资仓储的应用[J].吉林电力,2011,39(2):55-56.LIU Chun-hui,SHI Xiao-fei.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ique in electrical material storage[J].Jilin Electric Power,2011,39(2):55-56.

[6]王旭,刘欣,田振华,等.物资仓储管理系统在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中的应用[C]//2014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优秀论文集,2014.

[7]邵康.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企业的应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13(8):70-73.SHAO Kang.Application on collaborative mater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J].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5,13(8):70-73.

[8]梁猛.大唐国际物资监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12(8):112-115.LIANG Meng.Construction scheme of Datang International material supervision and audi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J].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4,12(8):112-115.

[9]王小燕,马昕.关于甘肃电力物资仓储配送体系建设的思考[J].甘肃冶金,2013,35(1):124-126.WANG Xiao-yan,MA Xin.Think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Gansu electric power supplies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system[J].Gansu Metallurgy,2013,35(1):124-126.

中国移动物资管理 篇8

应用集成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整个中国石油物资采购业务信息化链条中,包含以中国石油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PMS)、ERP系统为核心的多套应用系统,不同系统具备不同业务职能。其中,PMS系统作为中国石油物资采购管理和采购交易为一体的业务管理系统,系统功能涵盖采购计划管理、采购交易管理、结算管理以及基础数据管理等多项采购业务职能;ERP系统作为中国石油核心信息化应用系统,在中国石油9大业务板块部署了9套,涉及单位130多家,系统功能涵盖采购计划、采购申请、库存管理等多项采购业务。因此,如何将PMS、ERP等不同应用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和界面统一,保证中国石油物资采购业务流程的完整性,将直接影响中国石油物资采购业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高低。

应用集成架构

根据中国石油物资采购业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用集成架构从技术角度分析可分为界面集成和数据集成两个方面,其中数据集成技术以ESB(企业服务总线)为核心,并行连接至ESB,集成架构主要包括核心总线模块和适配器模块两大部分;界面集成技术基于IBM SAP Integration Portlet(IBM SAP 集成组件)。各个系统之间以接口的方式进行集成,实现各系统间数据交换和业务流转。

在数据集成方面,核心总线模块主要处理单步服务、多步服务,以及涉及服务处理过程中的消息的接收、消息内容的识别与转换、消息的加工、服务的路由、日志、监控与异常、错误处理、流量控制、并发控制、事务管理等方面;适配器模块主要用来连接核心总线和应用系统,在物资采购系统的集成平台中,需要连接SAP、Web Service,以及Oracle DB 访问、FTP、HTTP、JMS等适配器,适配器作为ESB 核心平台的标准格式转换和接入组件,提供了外部系统与ESB 核心平台CoreBus(核心平台)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消息交互机制。在界面集成方面,IBM SAP集成组件将SAP Web 界面同SAP 展现层的ITS/EP(SAP Internet 事务服务器及SAP 企业门户)集成,这种方式能够利用SAP Web界面,与现有ERP 功能保持界面风格相对一致,充分利用了ERP 中现有的功能。其中,根据PMS系统与不同ERP系统之间复杂异构的业务要求,需要各个ERP系统定义统一的接口规范,根据情况实现各自系统的适配器开发和必要的系统接口开发。

应用集成方案

为了更好的适应信息系统集成过程中的复杂性,集成方案主要分为三种:界面集成方案、集成总线集成方案、基于FTP框架的集成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在系统集成实施过程中可选择性应用。

界面集成方案是基于IBM SAP的集成方案,实现了物资采购相关信息系统与中国石油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集成,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了系统之间的单点登录功能,保证了系统的用户一致性;集成总线集成方案是基于ESB的外围系统集成架构,与ERP系统的SAP XI平台进行集成,物资采购系统集中向中间件提供了HTTP、JMS、MQ等多种通信机制,通过定义统一的接口规范以及各个系统根据需要实现各自的适配器开发和必要的系统接口开发,实现与SAP ECC系统、SAP XI集成中间件等系统的集成,该方案主要用于解决PMS系统对应9套ERP系统的情况;基于FTP框架的集成方案是基于FTP Server和FTP Client的集成方案,FTP框架由自开发的任务调度组件和数据装载组件组成,任务调度组件定时轮询FTP制定文件目录,并将文件放置在对应的工作目录并发送数据至数据装载组件,数据装载组件对工作目录中的大数据文件进行解析后发送文件到对应的数据库表中。该方案能够处理大批量数据传输的异步调用,可以根据业务实际情况设定传输时间,支持数据存档和重复处理,降低网络负载。

应用集成效果

通过对中国石油物资采购业务现有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应用集成,即充分利用了现有的信息系统功能,又有效整合了现有资源,同时也满足了物资采购业务信息化的需求,具体集成效果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确保中国石油物资采购业务流程和系统界面的统一性和流程的完整性,充分满足了管理和交易一体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即保持整个中国石油内部系统集成接口统一性,减少了系统间的数据交换,确保了系统集成的可靠性,也满足了不同业务板块不同信息系统的实际业务需求;同时,保证了各个信息系统在集成后物资采购业务各环节信息链的完整性,为采购业务管理提供更加科学、更加充分的决策依据,实现了采购业务数据的永久可追溯性。

中国移动物资管理 篇9

发布时间:2011-04-01 作者:赵凌云 操玲姣 来源:

字体:(大 中 小)关闭窗体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市场萎缩、经济衰退的局面,国家通过推进城乡物资交流有效激活了内需、拓展了市场规模,成功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面临着市场规模窄小的难题,面临着扩大内需、培育国内市场规模的重大课题。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物资交流的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扩大内需可以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物资交流的起因与做法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面临的是国民党政权溃败时遗留下来的烂摊子: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交通运输破坏严重,市场供应匮乏,物价剧烈波动,经济濒临崩溃。在经济重组过程中,私营工商业者经营消极,国内市场呆滞;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使国际市场萎缩。因此,恢复国民经济,安定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活,成为摆在新生人民政权面前的紧迫任务。而要恢复经济,必须首先解决市场问题。

中央政府将推进城乡物质交流作为解决市场问题的突破口。正如陈云指出的,要“将城乡交流的任务放在财经工作的第一位”,这是因为“我国农业经济占主要地位”,这也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城乡物资交流的原因进行的精辟概括。

从195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了城乡物资交流工作。1950~1952年,中共中央、中财委多次发出有关推销土产和开展城乡物资交流的指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恢复旧的和新的土产品流通路线。许多地方邀请有经验的商人、老工匠座谈,研究历史上物资交流的路线,有的还派遣有商人和内行参加的商业访问团、土产推销组到产地和销地进行购销活动。这种找回老线索、开辟新线索的办法是当时打开土产品销路的一个有效途径。(2)鼓励私商下乡购销。在税收、运输、贷款等方面给予方便,在价格上使之有利可图,还动员私商携带工业品下乡,供应农民需要。(3)组织合作社大力推销土产品。各级合作社设立推销机构,划定资金,指定干部,专门经营土产品的推销。(4)恢复原有集市,建立新的集市、庙会,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短距离的物资交流。(5)国营商业增设土产公司,建立货栈。对专区以上的土产公司,采取健全机构、充实干部、増拨资金的措施。在县一级设立综合经营的土产公司。在土产集散地,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和私营商业设立货栈,为物资交流服务。(6)开展群众运输。除国家铁路交通部门有计划地运输外,各地还积极建立土产运输公司、联营公司,发展运输网,组织人力、畜力、各种车船运输土特产品,有些地方还帮助群众组织运输合作社。(7)召开各级物资交流会。1950年冬,天津市组织了几万人参加的华北、东北、华东三个大区物资交流会,全国各地都有代表参加。会上成交了大量的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中财委很快推广了这个形式,1951~1952年,各种形式和规模的物资交流会从大中城市发展到中小城市,再发展到农村集镇。参加交流会的不仅有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还有私营工商业和农民群众。在上述措施的推动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了两次城乡物资交流高潮。一次是1951年,这次高潮以大城市为中心组织的大区范围内的土产物资交流为主要特征。1951年6月10日,上海市率先召开土产展览会,设有16个展览馆,200多个零售商场,通过两个月的交流,90%的滞销土产售出,华东全区农民和手工业者增加收入2亿元。1951年6月28日,在汉口召开了中南区土产品交流大会,大会分设15个展览馆,交易总额8129万元,9月10日闭幕。许多滞销土产通过交流打开了销路,有的产品由滞销转为畅销。大会还使中南和东北两区阻塞多年的贸易关系得以恢复,东北区工商代表团通过大会采购各种土特产总价值290

万元。据粗略统计,1951年全国土特产销售通过交流大会成交的即达10.4亿元。1952年又出现一次高潮,据中央贸易部的不完全统计,1952年全国各地召开的高、中、初级物资交流会共7789次,成交总值10亿元,增长了2.39倍。

二、城乡物资交流的成效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乡物资交流,扩大了土特产品的销路,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扭转了市场的呆滞局面,活跃了城乡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一,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1949~1952年,农副土特产品采购量从1950年的80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129.7亿元,增长了62.1%,三年中农民净货币收入从1949年的68.5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127.9亿元,增长了86.7%。据不完全统计,西南区农民1951年的购买力比1949年增加了60%~80%;1951年与1950年相比,东北农民购买力提高了40%,皖北提高了1倍,浙江提高了60%,西北及少数民族地区提高了20%~60%不等。

第二,沟通了全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扩大了商品流通,拓展了国内市场体系和市场规模。中南区的瓷器、土布、土纸、砂糖、竹器、水果等远销西北、内蒙古、新疆、察哈尔等地。内蒙古的天然碱、奶油、瓜子销往中南地区和其他地区。华北物资交流展览会的成交总额中,华北及内蒙古采购占66.14%、推销占84.3%,其他大区采购占33.86%、推销占15.7%,推销中以土特产为主,占推销总额的60%以上。1950年、1951年、1952年三年的商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70.56亿元、208.84亿元和246.88亿元。三年中,商业部门社会总产值由1949年的68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113亿元,增长了66.2%。商业部门上交国家的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10.7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41.73亿元。

第三,增加了工业的原料,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例如,江西、浙江组织了8300吨竹浆供应上海的造纸工业。棉花、麻、烤烟、甘蔗、甜菜、蚕丝等经济作物都是工业的重要原材料,促进了工业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和1949年相比,纱增长100.6%,麻袋增长570%,布增长102.6%,糖增长125%,卷烟增长65.6%,丝增长211%,丝织品增长30%。据统计,1951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8.2%,城乡物资交流对此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四,促进了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城乡物资交流推动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活跃。以北京、天津、上海、青岛、重庆、西安、开封、汉口八个大中城市为例,1951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比较,开业的工业户数增加290%,商业户数增加258%。新就业的人数达12万余人。银行储汇业务也普遍增加,各行各业呈现普遍繁荣景象。全国物价稳定,市场活跃。在城乡物资交流中,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和私营商业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国营商业企业从1950年的7638个增加到1952年的31444个,1952年比1950年增加了3.12倍。国营商业上缴利税1952年比1950年增长3.02倍。国营商业国内商品销售额从1950年的34.42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155.08亿元,增长3.505倍。其中,批发额从1950年的24.48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114.69亿元,增长3.685倍。国营商业批发额占全社会批发额总数的比例由1950年的23.2%增加到1952年的60.5%。国营商业国内商品购进额从1950年的45.55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140.58亿元,增长2.086倍;供销合作社由1949年的22817个增加到1952年的335096个,合作社商业国内商品购进额从1950年的12.29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86.84亿元,增长6.06倍。合作社商业对农副产品销售额由1950年的8.46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54.79亿元,增长5.476倍。其中,商品零售额由1950年的7.89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49.63亿元,增长5.29倍,在零售商品总额中的比重由6.7%上升为23.8%;私营商业企业和饮食业企业由1950年的477万个增加到1952年的515万个,增长8%;私营商业的商品零售总额由1950年的100.89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120.4亿元,增长19.3%。

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乡物资交流是一次内需拉动经济的成功尝试,形成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具体来说:一是以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力、拉动农村

需求为起点,带动工业品市场购买力的扩张,进而拉动整个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二是以恢复市场网络、扩展市场线路、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完善批发零售市场体系为抓手,构建完善的国内市场体系,为市场扩张、内需拉动构建完善的市场基础;三是以工农产品互相交流、城市农村市场整合、工农产业互动互促为动力,促进工农产品需求规模的扩大,从而不断扩张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充足的市场空间。

三、对当前扩大内需的启示

当前,中国经济从总量规模、结构层次、国际环境、体制环境等方面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面临的难题与课题具有共同之处。首先,在国际市场规模萎缩的背景下,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偏小,经济发展可持续的市场支撑乏力,由此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倚重国际市场,内需动力不足。其次,在国内市场规模中消费需求与消费市场增长不足,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主要依赖投资拉动,而投资拉动不仅遭遇资源、环境的制约,反过来,投资的孤军深入也遭遇消费市场跟进不够的制约,近期诸多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就是明显的表现。第三,在国内消费市场规模中,农村消费规模相对较小,主要依靠城市消费市场拉动。因此,当前中国同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样,面临着扩大农村消费、整合城乡市场、激活国内需求、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的现实课题。

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也是不同的,既有传统发展方式的原因,有传统体制模式的影响,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有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制约,因此不可照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做法。但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城乡物资交流的实践中,可以获得诸多深层次的启示。

首先,中国发展要基于国内市场总体规模的扩大,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物资交流通过激活内需、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恢复,昭示了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消费、投资与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和投资,即内需应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消费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对一个大国来说尤其如此。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开放度高的国家,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的几个大国,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都是消费,但目前中国需求结构中却出现了投资率和出口比例偏高、消费率较低的情况。1978年,中国消费率是62.1%,2007年下降到49%,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亚洲国家平均水平。由于消费率低,居民生活没有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结果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而扩大出口带来的外贸顺差过大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还会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银行手里有着大量资金需要贷出,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在中国经济起飞的初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因为需要加速发展、增加财力,投资与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特别是作为一个大国,无论是着眼于改善民生,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都应该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把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内需拉动的基础上,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其次,扩大内需关键是提升国民购买力,增加国民的收入水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乡物资交流之所以成功拉动经济恢复,关键在于提高了农民乃至全社会的购买力。购买力的提高依赖于收入的提高,而收入的提高又依赖于有可作为交换的能力。因此,当前扩大内需的思维应从增加消费的思路转移到增加消费力的思路上来。如果说增加消费主要从需求的角度来考虑,那么增加消费力则主要从供给的角度来考虑。这里的消费力就是指有作为消费而交换的能力,也即是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就是就业的积极性和能力、创业并获取利润的能力、创造财富和财富增值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乡物资交流,就是在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生产了大量的土特产品的基础上,政府通过鼓励支持城乡交流,扩大了土特产的销路,增加了购买力,提高了农民的“消费力”,活跃了城乡经济,这是符合当时国内经济环境的举措。今天,同样面临增加消费、活跃市场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仍然应该是增加消费力,只不过我们今天的经济环境、经济条件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增加消费力的方式、方法不再是简单的城乡物资交流,而应该是提高农产品加工度、推进农村工业化程度、提高产品附加值等。

再次,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农村。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国家把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经济的关键。当前,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但是拉动内需的重点依然在农村。这是因为,一方面,目前7.28亿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因此,促进农村消费增长、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是扩大内需的重点。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具有巨大潜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总体上保持较快的增长。农村居民消费总额(按支出法计算)从1978年的1092.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3913.7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5.7%左右;剔除农村人口变动的影响,1978~2007年农村人均消费实际增长5.9%左右,比全国居民消费平均增速7.5%低1.6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增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长期的城乡差距,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缺乏,农村的消费升级受到基础设施瓶颈的制约,农村市场难以启动,最终造成农村福利的损失。当然,扩大农村的消费水平不能就农村论农村,农村的发展要依托城市的繁荣,要立足城乡统筹发展,扩大农村的就业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加速农业人口的转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提升农民收入和消费需求。

最后,扩大内需要着眼于培育国内市场体系。

上一篇:企业内部培训方案下一篇:公司战略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