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人性的善与恶》教学设计

2024-06-21

儿童哲学·《人性的善与恶》教学设计(共3篇)

儿童哲学·《人性的善与恶》教学设计 篇1

儿童哲学·教学设计

《人性的善与恶》

教学目的:

1、通过借助阅读法国儿童哲学大师奥斯卡·伯瑞尼弗的《绘本花园:人性的善与恶》、故事、寓言等形式,学会正确区分善与恶,在丰富学生认知的同时,提高学生发现、甄别、感受的能力,并能够进一步创建个人的思维、观点和良心。

2、通过讨论当今社会发生在身边种种善与恶的现象,让孩子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教学重点:

借助寓言、绘本、故事,结合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体验与思考,让学生除了懂得从逻辑上分清善与恶之外,还要有善与恶本性上的感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揭示主题

1、今天的课从一则小故事开始,请同学们猜猜,老师今天要讲的是什么主题?——

有两个人,都得了同一种治不好的慢性疾病,每时每刻都受着病痛的折磨,生不如死。一天,两个人遇到一起,谈起共同的感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两人相见恨晚,便坐下喝起酒来,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个人都喝醉了。

甲问乙:“如果上帝能让我们每人实现一个愿望,你会许一个什么愿?”乙打着酒嗝说:“我会祈祷上帝公平一些,让世间所有人都尝尝我们所受的痛苦!老兄,你会许个什么愿啊?”甲抑制着眼泪说:“我会祈祷上帝赐我医术或药方,能为世间所有人解除疾病的困扰,让大家都快乐地活着。”

后来,两个人依旧长期经受着疾病的折磨。但却因对人生态度的截然不同,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

甲随时随地地关注并查阅相关方面的资料,用自己的身体去试药,逐渐地摸索出了这种病的规律和性质,形成了一套针对这种病的用药和身体保养的综合治疗办法,治愈了自己的病,征服了这种“治不好的病”。后来,又用这种治疗办法,让成千上万名患者解除了疾病的折磨。而乙却因为对人生的失望和仇视,染上了酒瘾。疾病加酒精,使他的身体快速衰老。等到甲的治疗办法面世时,他已经病入膏肓,最后不治而亡。

2、提出问题:同学们,甲和乙在面对“如果上帝能让我们每人实现一个愿望”这个假设问题时,分别所表现出的是什么? 儿童哲学·教学设计

(生:甲祈祷上帝赐医术或药方,为世间所有人解除疾病的困扰,让大家都快乐地活着。乙祈祷上帝公平一些,让世间所有人都尝尝他所受的痛苦!)

3、从他们的愿望,你看到了什么?(甲的美好和善良,乙的自私与恶毒)

正因为甲的美好愿望,他最后——治愈了自己的病,征服了这种“治不好的病”,并用这种治疗办法,让成千上万名患者解除了疾病的折磨。而乙因为自私与恶毒,他最后——对人生失望和仇视,染上了酒瘾,身体快速衰老,最后不治而亡。其实,善与恶,更多的影响的是——(学生总结)自己的人生。

二、理性认知,明晰主题

1、善与恶,分别是什么呢?

(1)字典中说:善,即好的行为与品质;恶,即坏的行为与品质。(2)请学生试说: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告诉大家你理解的善与恶?

(将黑板分为A、B面:A面归纳“善”;B面归纳“恶”)教师协助组织语言——

善:孝敬父母;有爱心;护送过马路的老人、孩子(尊老爱幼);关心别人;乐于助人;同情弱小;拾金不昧;义务献血;为贫困地区捐助;看到残疾人主动帮忙;热心公益活动;做义工;见义勇为;爱护公物;善待生灵„„

恶:仗势欺人、以大欺小;放纵不羁;肆意践踏草坪;故意毁损公共设施;说脏话、暴粗 口;污损墙壁;在文物古迹上刻画;虐待涂炭生灵;杀人放火、违法犯罪„„

2、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会出现善与恶的事情,你能给大家讲一个吗?

三、绘本故事,深议主题

A、或许于我们的眼中,所谓的善与恶真可以一目了然,说不上复杂与深奥。生活中的问题,不都是只有唯一的答案,也不都是只有一种思维方式。每个人应该自己去发现,去寻找,去创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关于人性的奥秘。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翻开奥斯卡·伯瑞尼弗的《绘本花园:人性的善与恶》,看看这位著名的法国哲学博士十二组对立的观念在这本书里的展示——

对于人性的善与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想法„„

1、有些人认为,善与恶是完全相反的概念,我们能够清楚地区分它们。

但也有人认为,善与恶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不好的东西常常也会披着漂亮的外衣。【是不是这样呢?你来举个例子吧。示例:故意装作关心你的样子,打探你的隐私】

2、有些人认为,善与恶在所有地方都差不多,人们对它们的定义是相同的。儿童哲学·教学设计

但也有人认为,善与恶取决于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人,所以,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的行为感到奇怪,甚至震惊。【是不是这样呢?你来举个例子吧。示例:外国人夸陌生女孩漂亮,女孩会很开心的感谢;在中国如果这样做,会被人误以为图谋不轨】

3、有些人认为,善与恶是有规范社会的制度和法律决定的,所以,人们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但也有人认为,无论是善还是恶,都是每个人自己的性格,我们可以自己来决定,不用考虑其他的事情。【是不是这样呢?你来举个例子吧。示例:抽烟,如果影响了别人肯定招人厌恶,但如果能自律地到没人的地方去抽也无妨】

4、有些人认为,我们之所以要做善事,是希望看到别人幸福,因为这样也会让我们自己感到幸福。

但也有人认为,做善事应该考虑回报,如果自己帮助了别人,他就应该做更多的事情回报我们。【是不是这样呢?你来举个例子吧。示例:有目的的做善事会失去原本的意义,但如果“善”唤来了更多的“善”,那将是推广和促进】

5、有些人认为,有时候,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也是必要的,比如,保护自己、惩罚别人,或者阻止别人做坏事。

但也有人认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做坏事,人们应该用善心去感化恶行,而不能以恶制恶。

6、有些人认为,善与恶是引导我们生存的有效准则,它们能够让人类平安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但也有人认为,善和恶的准则只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复杂,如果遇上了作恶多端的人,我们完全不用友善地对待。

7、有些人认为,善良是人的天性,只要跟随内心深处的情感指引,我们就会去做好的事情。但也有人认为,行善也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而且,也不是想到什么就能做什么。

8、有些人认为,我们必须赶走脑海中不好的意念,因为它们是所有恶行的源头。

但也有人认为,就算我们的心中有一点点恶念,只要不表现在行动上,也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

9、有些人认为,我们不用追求十全十美的善良,因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事情。但也有人认为,善良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也是我们应该不断追求的真理,虽然得到它并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10、有些人认为,大自然中也存在着善与恶,动物和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可以意识到善与恶的存在,而动物不能。儿童哲学·教学设计

但也有人认为,善与恶只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准则,它能够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简单。

11、有些人相信那些帮助自己的人,他们喜欢那种被人呵护的温暖,喜欢听听别人的建议,感受别人的热情。

也有些人会怀疑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他们自认为比别人懂得更多,比别人知道什么更好,所以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12、有些人认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地去做好事,尽量不去做不好的事情。但也有人认为,对于生活来说,我们可以积极地追求真理,让自己自由、快乐和从容。那么,你认为呢?(围绕这十二组对立观念展开讨论)

B、人性原本没有严格的善与恶之分,而善与恶其实是相伴而行。来听这则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与他的学生欧提德穆斯对善与恶的讨论——

欧:请问老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苏(反问):欺骗、盗窃是恶么?

欧:当然是恶,欺骗与盗窃怎么会与善沾边呢?

苏:如果我们盗窃了敌人的武器,如果我们不欺骗敌人,这种盗窃、欺骗是恶吗? 欧:这不是恶。不过我说的是朋友,没有说敌人。

苏:你认为盗窃朋友的东西是恶。假如你的朋友想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以自杀的剑使他自杀不成,这也算恶吗?

欧:„„

苏:你认为欺骗朋友是恶。假如在战争中,军事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告诉士兵援军就要打来了,结果士气大振,打了胜仗,可实际上并没有援军。这种欺骗是恶吗?

欧:„„

这则对话,我们能感受到所谓的人性善与恶,原来如此的充满玄机与奥妙!不同的人在对善与恶的定位时,真的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与内涵的。善过火了可能就会演绎成恶,这叫物极必反。恶适中了也可能达到善,这谓之为因祸得福。

这就好比你帮助一个人原本就是善,如果因为你一直的善,却惰化了别人自身生存能力,这叫好心办坏事。如果你有一个恶意的竞争对手,他不时地打击你、挖苦你、嘲笑你、激怒你,而你却因这个对手的恶,激发了斗志和成就,将来你还会感谢他的“恶意”,这叫坏到极点反而善了。儿童哲学·教学设计

这说明一个道理:善与恶是相对的,也是相互交替渗透的,关键看你怎样用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和看待它。

四、知情明理,升华主题

1、一位年迈的北美切基罗人教导孙子们人生真谛——

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展开的。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外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和平、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虚、仁慈、宽容、友善、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同样的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心灵深处,所有人的内心深处。”听完他的话,孩子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只狼能获胜呢?”

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2、如果你是这位老者的孙子,你听懂了这位老者话中的含义了吗?(倾听孩子们的想法)

一个人品质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这个人的行为决定的。如果一个人不断“行善”———做好事,随着量的积累,必然“成仁”——成为一个好人,最终受人敬重,得到好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不断“作恶”———干坏事,随着量的积聚,必然“灭身”——成为一个坏人,甚至落得身败名裂。

3、(总结)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总是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件一件的小事做起。

我们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虽然不会马上让我们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有所贡献的人,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不断地做好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最终会成为一个人品高尚的人。作为我国现代万民楷模的雷锋,他的一生中,就是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并不是靠干“一件半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成就的。

然而,有的人认为,干了“一件半件”小小的坏事不要紧,影响不了自己的品质。任何一个品质低下,干尽坏事的人,并不是与生俱来就是坏人,而是他没有注意品德修养,放纵自己,从一件一件小小的坏事干起,最后坏事干得多了,就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一个被人唾弃的坏人。

所以,请同学们一定牢牢记住这句古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一个“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的人。

儿童哲学·《人性的善与恶》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人性,善,恶,文明,性格

0导言

1) 威廉·戈尔丁

威廉·戈尔丁生于英国, 毕业于牛津大学。它曾在1940年参加了英国皇家海军, 二战后, 他又回到了学校, 一边教书, 一边写作, 他在写作《蝇王》期间还在学校教书, 之后他相继写作《继承者》、《平彻·马丁》、《赢得自由》、《金字塔》、《看得见的黑暗》、《航程祭典》、《纸人》、《近方位》、《巧语》等作品, 他的作品惯用象征、荒诞、逆说、讽刺等, 小说语言平淡又凝重。《蝇王》出版于1954年, 很快便成为畅销书, 现如今已经成为英美国家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书之一。1983年, 威廉·戈尔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是英国文学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二位作家, 《蝇王》对于威廉获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使他成为世界级的作家。

2) 蝇王

《蝇王》是威廉·戈尔丁最出名的小说, 被誉为英国文学的典范, 于1963年改编成一部电影。《蝇王》突出了威廉·戈尔丁一直在探讨的主题:人性的善与恶, 该书也奠定了戈尔丁的世界声誉, 成为世界文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文学瑰宝。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围绕四个小男孩的生活展开:在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 一架飞机带着一群男孩从英国飞向南方, 飞机被击落, 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 他们为了生存相互争斗、杀害, 充分展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孩子们是如何被召集到一起在荒岛上求生的, 第二部分讲述了孩子们分为以拉尔夫和杰克为首的两派的过程, 第三部分则讲述了两派孩子之间的纷争。

1 主要人物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

1.1 拉尔夫——秩序和文明的象征

拉尔夫是秩序和文明的代表, 是典型的英国领导的形象, 英俊、绅士、强壮且高尚。一方面, 他遵守规则, 和平解决纷争, 珍惜集体努力, 能容忍其他人的不同意见, 另一方面, 他很固执, 不够冷静, 非常冲动。当杰克外出狩猎时, 他一直守着火, 因为在荒岛上生存, 火是最重要的能源。虽然整体来说, 拉尔夫代表了人性好的一面, 但是, 必须承认, 人是不完美的, 他的人性中也有恶的一面。当其他人羞辱罗伯特的时候, 他也加入其中。当所有人都对怪物产生恐惧的时候, 他没有去探明究竟是否有怪物, 而是同其他人争论谁有权决定是否存在怪物。

1.2 杰克———邪恶和野蛮的代表

杰克是《蝇王》这本小说中的大恶人, 是邪恶和野蛮的代表人物。在小说的开始, 它就显现出对权利的渴望, 他至秩序与规则于不顾, 一心只想拥有权力。他一心只想狩猎, 对关乎他们生死的火种于不顾, 这显示了他人性中恶的一面, 正因为此, 杰克与拉尔夫逐渐形成对立。“火”是教化与光明的象征, 而杰克及其追随者们偷火种这一事实显示了他们人性中的邪恶。最后, 杰克甚至像对待猪一样对待拉尔夫, 对拉尔夫展开捕杀, 似乎杰克成了最终的领导者, 其实不然, 正是他人性中的邪恶打败了他自己。

1.3 西蒙———勇敢、善良的孩子

西蒙是人性善良和勇敢的象征。当秩序和文明不能起到制约的作用时, 也许人性中最本源的东西就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例如勇敢和善良。西蒙不仅对岛上所有的孩子都很好, 而且对岛上的花花草草都照顾有加, 他爬上树给其他孩子摘果子, 虽然遭到嘲讽, 他仍义无反顾地帮助其他孩子。西蒙还自己寻找怪物的存在, 并且发现其实真正的怪物就是他们自己人性中的恶, 真正可怕的正是他们自己。真相是一个飞行员的遗体被丢在了山上, 孩子们误以为那就是怪物, 杰克和他的追随者们因为恐惧而对那遗体敬畏有加, 而西蒙则毫不畏惧, 冒着生命的危险去一探究竟。不幸的是, 当西蒙去告诉其他孩子事情的真相时, 他却被其他孩子杀害了。

1.4 猪崽子———拉尔夫的得力助手

猪崽子一开始是个胆小懦弱的男孩, 当其他人在生火求救的时候, 他却一心想着晚饭。然而, 他善于思考, 是拉尔夫的智能团和得力助手。当拉尔夫束手无策时, 他总能理出事情的头绪, 紧密思考。给出确切可行的建议, 他认为“火”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 并强烈建议要让“火”一直燃烧着。一开始, 猪崽子对杰克十分畏惧, 甚至连和杰克谈话都战战兢兢, 可是在小说的结尾, 他终于勇敢地站出来与杰克及其追随者谈判。与拉尔夫和西蒙一样, 猪崽子也代表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 他们都深信必须保持文明, 并且尽最大努力建设和维护文明。

2 人性对世界和社会的作用

《蝇王》这部小说被视为人性血腥和残酷的发展史, 拉尔夫和西蒙是人性善的象征, 杰克是恶的象征, 通过这本小说四个人物的人性和性格特征, 不难发现人性中的善与恶所带来的结局是完全不一样的。

2.1 战争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这部小说的背景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孩子们逃往所乘坐的飞机被击落在荒岛上, 孩子们不得不在极其艰难地环境中求得生存, 孩子们是战争的受害者, 但是后来, 他们在岛上也互相争斗, 几乎全部死亡。人类人性中黑暗的一面会带来战争, 而战争又摧毁了人类。

自从人类存在开始, 战争就一直延绵不断, 大部分青年到前线打仗, 妇女在家耕种, 大量的劳动加之饥饿和营养不良, 人们的身体已不能承受, 更严重的是, 战后生活的艰难, 疾病等导致大量死亡, 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人类不断进步, 却不能摆脱战争的阴影。戈尔丁曾加入英国军队参与到二战中, 他的切身体会使得他对战争的领悟更加透彻, 他笔下的孩子们是战争的受害者, 但同时这些孩子自身也发动“战争”, 互相残杀, 似乎人性中的恶无法避免, 战争和磨难无法避免。人性中的恶酿造悲剧, 并对人类自身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生活中, 只有人人向善, 理性思考, 人类才能走出战争的泥潭。

2.2 人性中的善的弘扬

在孩子们刚落到荒岛上时, 他们的生活井井有条, 嬉戏打闹, 一片祥和, 可是, 好景不长, 没过多久, 为了争夺对小社会的统治支配权, 两派开始明争暗斗, 拉尔夫和猪崽子被杰克及其追随者们打败, 文明世界的理性和秩序被打破, 这群孩子完全变成了一群嗜血的“野兽”。在他们互相争斗的过程中, 造成很多人伤亡。威廉·戈尔丁在获诺贝尔奖之后这样表达他对人类的希望:人类需要更多的人性, 更多的爱。我想戈尔丁通过一般认为的最纯洁的孩子之间的争斗来表现人性这一主题是有其用意的:人性中的恶也许是与生俱来的, 不可避免得, 但是人类需要彻底认清自己恶的一面, 在历经灵魂的黑暗之后, 才能趋向至善、获得救赎。

3 结语

《蝇王》这部小说勾勒出了太多人性中的恶和文明的崩塌, 西蒙的死使人惆怅, 最后拉尔夫获救并对自身作出反省, 给人一丝慰藉和希望。在人类历史中, 人性的善与恶一直在斗争, 然而, 这部小说的结尾给人以思考和安慰:猪崽子终于有勇气告诉杰克事情的真相, 告诉他应该做什么;西蒙展现了他的善良和博爱, 他一视同仁, 没有歧视;拉尔夫是唯一幸存下来的, 一直坚持与人性的邪恶决战到底。最重要的是, 拉尔夫意识到真正的怪物是人类人性中隐藏着的邪恶。

对人类来说, 人性的恶带来毁灭。战争和恐怖分子活动不时发生, 造成大量财产损失, 大量平民身亡。尽管, 善终究会打败恶, 但是, 还是有很多因素致使人性的恶不时抬头, 造成严重的后果。只有不断弘扬人性中的善, 人类才能建设和谐家园, 远离战争的惨痛, 避免造成人为的灾难。

参考文献

[1]常耀信.英国文学简史:英文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2]方连庆, 刘金质, 王炳元.战后国际关系史, 1945-199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闲话人性的善与恶 篇3

(一)

孟子和荀子分别是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倡导者,其实,对于什么是“人性”,他们在本质上的理解是大体相同的,用荀子的话来说,就是:“生而所以然者谓之性”。——作为解释的补充叫做“不学而自然谓之性。”用现代汉语来表述,人类天生的好恶取舍的情感和能力就是人性。而且,他们也认同,人类生存的本能(按孔子的话说叫“食色性也”或者说“饮食男女,人之大伦”之类),是指向恶的。因为食色这类动物的本能所带来的欲望,只能导向贪婪、残忍等个人品格和与之相适应的生存法则(如弱肉强食),这是不需要加以证明的客观现实。不过,对于孟子而言,“生之所以然”的“性”,除了“食、色”,还包括“人之四端”这类先验的范畴。孟子把这些范畴(仁、义、礼、智等)比喻为熊掌,“食、色”等动物本能比喻为鱼,熊掌当然比鱼可口,所以人类具有“弃鱼而就熊掌也”的“良能”,于是,就这样构成了“性善论”的基本逻辑框架。荀子却不然,他不承认人类具有什么先天向善的良知,强调“人之生也固小人”——人生来就是小人,食色、喜怒、好恶……等欲望和情绪,就每一个个体而言,并无差别,仁、义、礼、智这些所谓良知良能,完全是后天教育带来的结果。

孟子的逻辑缺乏详尽的论证,他的大前提是一切良知(仁、义、礼、智)都是指向善的(这个当然),小前提是人类生来就具有良知(四端),结论便是:人性是善的。然而,小前提其实是他虚拟的一个假设,他无法说清这些良知究竟从何而来?而且更不能证明一切人先天就具有这些良知。事实上,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正相反,恶才是与生俱来普遍而广泛的存在。真实的世界是并没有“熊掌”而只有“鱼”的,熊掌只是一种想象,孟子巧妙地把人们绕进去的逻辑,其实是不能成立的。

荀子找到了解答问题的出口,并且作出了充分而极富说服力的表述。他说:“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而君子与小人之别在于“为与不为”。“为”就是伪,所谓礼义之类良知就是出于圣人君子之伪(为),“圣人同于众而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他又说:“小人循性而不知为(伪),君子明天人之分,化性起伪,不舍于性而求有为。”那么,君子的为(伪)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学,虑积焉能习焉而后为伪(为)。”他认为,“性”就是本能,决定“情”的取向,然后是“情然而心为之择”(虑)和“心虑而能为之动”(学)这样两个过程,“虑积焉”,“能习焉”,才能到达“为”(伪)。荀子所说的“伪”,不含贬义,相反,是个褒义词。伪,“人”旁加“为”,就是人为的意思,既形声,又会意,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对“性”主观约束加上客观规范带来的结果。没有“伪”,人类就和一般动物没有区别。

荀子又说,“性”和“伪”是合为一体的,因为“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为(伪)则性不能自美。”(没有恶的本能,用不着“伪”;没有“伪”的修为,人类将永远沉沦在黑暗中)没有“性”,“伪”无所寄托;没有“伪”,“性”没有出路。而把两者联结在一起的就是“学”。“学”的中心内容概言之无非一个礼字,“学”的具体方式却并不仅限于狭义的教育,因为恶的根源——欲望,是出于自然的生存的需要,以至“非礼的冲动”往往过于强大,要想有效地控制它,必须通过所有社会机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配合,比如除了观念的培育,还有伦理的规范、法纪的约束等等。而其中,政治这一要素的作用尤为重要。荀子说:“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人性恶的收敛便是治世,人性恶的泛滥便是乱世。汤、武也罢,桀、纣也罢,这里强调的并非统治者在善恶方面个人的示范作用,而是指他所掌握的政权所具有的行政效率和统治秩序。

荀子的理论,也许是当时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关于人性善恶问题最完整、最系统的表述。它至少从三个方面指明了认识人性这一复杂现象的主要路径:

第一,善与恶的指向与归属。恶指向的贪婪、残忍、妒忌等品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食、色)所导致的,是先天的;善指向的仁、义、礼、智、信等修养,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中对自我的完善和约束的结果,是后天的。

第二,善与恶相互依存的关系。恶是本体,是客观存在,而善是人类针对恶、抵制恶而产生的主观要求。没有恶,也就没有善——善的概念只存在于与恶的对比之中;而没有善的建设和积累,也就没有“人猿相揖别”——人类永远走不出丛林。

第三,善与恶、建设与破坏的循环关系。善的建设是个社会系统工程,它的成效有赖于政治修明的“盛世”。而人类的历史总是在“盛世”、“末世”、“乱世”(三者中还可以分成由弱到强的若干小格)的轮盘中旋转,因此人性的进化起伏跌宕,不但无事竟其功的一日,而且常常会徘徊倒退,这是被两千年来的历史所证明了的荀子的预见。

由于儒家学说走向主流意识形态的神坛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内外各种思想理论都曾有相对自由的发展环境,而荀子是参与过部分儒家经典整理的大师级人物,门人众多,虽然其中最声名显赫的,如李斯、韩非都是法家的顶级代表,曾一度让自己的老师地位十分尴尬,汉武帝罢黜百家,荀学是遭到了质疑的,但荀子到底是一代大儒,学术和著作总算得以保全。此后的一千年间,儒家遭遇了图谶、玄学、佛、道等一系列干扰,自身自无暇再进行理论清算。一直到了宋朝,儒家才真正实现了所谓定于一尊的地位,从此与荀学的界限越划越清。特别是在人性的认识问题上,程颐说:“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连辩论都不屑了:因为你敢于挑战孟子的结论,是丧失了儒家根本立场的表现,自然不能再视为同门学说。不仅理学对荀学采取如此决然的抵制态度,后来的一些新儒家学派如谭嗣同的仁学,则直接骂荀学是“乡愿”,也就是“德之贼也”一流了,真够极端的!缺乏宽容的儒家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循此成全了自己的一统天下,其中法门要诀无非“回避真相”四个字,依赖的手段则如鲁迅曾经指出的——“瞒”和“骗”。

不过,说归说,做归做,尽管倡说“人性善”,社会生活的制度设计(包括理念和实践)上却无处不针对着“人性恶”的前提。比如,统治者大多标榜“以孝治天下”,宣传“百善孝为先”,可是,“孝”是“生而所以然者”的“人性”的组成部分吗?显然不是!作为一种情感和规范,它是家庭和私有财产制度形成以后才产生的,和人的原始本能毫无关系。但由于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产物,因而它最易被人们所接受,所以才成为抵制“恶”的第一道阀门。把这个与人的动物性的欲望相悖的观念推许为“天下之达道”、“百善之首”,对于从源头上阻遏“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确实是很有成效的。这也正好证明了人性善论者骨子里承认的还是人性恶才是强大的客观存在,所有的善只不过是在对本能的对抗中才得以实现。再比如,既然人性善,那么德治当然就比法治更重要、更管用,可事实正相反,驱动着政治的永远是权术,历史上统治者千方百计加强和完善法制对人的约束。为什么?还不就是因为人性恶与生俱来,而一切善都属于后天人为,前者在不断地萌发蔓延,后者则一直进行围堵和拦截,后者稍一懈怠,往往就能导致十分可怕的黑暗和混乱。历史上所有的“桀纣时期”都会带来人性(后天的善与道德)的退化、破损,然后就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努力来修补、恢复。于是,人性的进化和建设,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一样,上去了,又滚下来,数千年来,基本停留在原处。不能说没有用功,法网之严密(并非指苛酷)就是证明,也许克服这种历史的进退往复,确实非人力之所能及。谭嗣同是有心人,可能有感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对加强法制的思路不以为然,他说“(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其实,这倒成了溢美之词,因为荀子两千年来,一直挨批,关于法治方面的种种社会实践,完全是孔孟之徒在上下其手,轮不上他。而且,那些人除了擎着反对“人性恶”的理论旗帜,行动上也并非遵循着荀子的法治学说。

(二)

在西方,情况似乎有很大的不同。无论追溯到源头的希腊文明,还是稍后一以贯之的基督教理论,“人性善”之类纯属先验的范畴,即使曾被提起,也是隐隐约约,并无完整的论述,“人性恶”论几乎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正因为深信人性本恶,他们才选择了法治这一自救的理念,并成为一种传统。柏拉图说过:“没有法律,人类将无法区别于野蛮人。”伊壁鸠鲁也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的本性,那是指向恶的生存需求,而善却是后天人为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属性。亚里斯多德与他们有些差别,提出人具有优于一般动物的理性,这就使他一方面在法律规范下被动地理性地生活,一方面能主动追求德性的生活——什么德性?这里似乎可以看见“良知良能”的影子了,可是亚里斯多德又兜回去了,他说德性的产生和实现还是取决于社会风俗、法律、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于是,善(德性)依旧是后天的人为的产物。希腊人(包括罗马人)承认人性恶,并且能坦然地面对。他们并不一味地否定和压抑人性中的恶,只是主张用法治给以必要的约束。

希腊文明中断以后,成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督教教义,也主张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这种恶正体现着人类与生俱来的“原罪”。就是这所谓原罪,使人类失去自律,必然抵挡不住种种欲望的诱惑而走向犯罪,只有依靠他律的约束和向导,才能得到救赎。耶稣在制止对行淫的妇人用刑时,问众人道:“你们中,谁没有罪?”意思就是罪恶的人类唯有皈依上帝的指引才能得到拯救。因此,基督教对于人类的欲望和本能,反对采取放任的态度,这点和希腊、罗马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新教兴起时,对旧的教条多所变革,但这一基本精神却遵循如旧。马丁·路德说过:“人本身不是别的,就是贪欲。”这对于人的本性中固有的恶,可说是一句严苛更胜于前人的结论。

启蒙运动被认为是对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发现和回归,但是它所开启的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局面,特别是在进入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期以后,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和了解,无论广度和深度,取得的进步简直不可以道里计。许多观念的发展变化导致了颠覆性的结论,唯独对人性的评估却基本维持着向来的传统。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概是十七世纪唯名论大师霍布斯的名言:“人对人是狼。”他的这句话是对人类社会一切不平等现象的概括。他认为,在人类生存的自然状态中,动物本能的利害冲突必然导致不断的竞争和倾轧,而由于先天条件(体力、智力)和后天机遇的差别,胜负的不同结果便决定了不平等的社会常态,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贪欲所决定的自私和残忍,还会把这种不平等进一步固定为剥削和奴役的关系。这就是人性中的邪恶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过程。他的这套逻辑很难推翻,直到二十世纪,名噪一时的萨特所云“他人即地狱”,实质上遵循的思路也并无大异。

十八世纪的哲人中,也曾出现过性善论的主张,比如康德和卢梭,不过都比较笼统、含糊,而并无详尽的论证。即使是写过《纯粹理性批判》的康德,先验的理性范畴仍然令他在证明时感到茫然,于是,他面对自己那著名的不解之谜——“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最终只能发出无可奈何的惊奇的感叹。至于卢梭,他虽然一般性地提出过人的天性中具有善良的一面,但在具体的论述中却使用了相反的逻辑。在《民约论》里,他反复提出过,所谓“社会契约”(国家权力)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就是贪得无厌的人性弱点带来了在残酷的竞争中互相伤害的危险,换句话说,不通过权力的约束,人类就会在无序的竞争中毁灭。意思很明白:公权力对个人权利的限制就是针对人性恶这一客观存在所设的预防。他还指出,民主政治就是人类从上述的限制中获得自身权利的手段,而极权政治则是人类在限制中失去了自我。

由于资本主义带来了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人类的贪念和恶意也必然会随之进一步膨胀。面对这一形势,十九世纪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当然不会再停留在“国家权力的制约”这个层面上了,而且依靠上帝的拯救之类说教也日趋式微。大师们担当的似乎都是改造社会的导师这种角色,人性的善恶不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而被提出,而往往只是一个大的学术体系的论证过程中的前提和注释。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只有两家: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尼采的超人理论。根据阶级斗争理论,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利益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因此,根本没有什么抽象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所谓人性,就是阶级性。无产阶级承担着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凡不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就是恶,必须消灭;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和无产阶级利益高度一致的,就是善,必须奉行。

尼采是个病人,几乎可说是潦倒一生,但他的那套学说对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前期却是影响巨大。也许是因为精神系统的病态,再加上个人遭际的不幸,使他对人性的缺陷有着特别痛彻的认识——一种极端的轻蔑和否定。第欧根尼说“人是两条腿而没有羽毛的动物”,多少是一种诡辩的调侃,并非当真作为对人的本质的定义。只有尼采,把人指认为一种还处在进化过程中的动物,一个随时都可能被毁灭的过渡中的物种。他借查拉图斯特拉的口说:“人是一条索子,横在禽兽和超人的中间——一条索子横在潭上:是危险的中途,危险的经过,危险的回顾,危险的站住和战栗。”他向人类呼吁:“喂!我要叫你们做超人。”因为“人于超人……是一场笑话和一件伤心的耻辱罢了”。虽然在这声呼吁里,他也承认生命的伟大意义,但那意义只能体现于具有“强力意志”的强者,“强者”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按他的理论,强者永远是少数,但却是历史和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弱者的统治是理所当然的。换句话说,超人是通过奴役弱者和群氓来实现自我的。当然他并没有欺骗大众,因为他说清楚了没有多少人具备做超人的条件。试想,踩着一条横在潭上的索子,想走到对岸去,那是何等的艰难!在中途,在每一步(经过),在每一次的退缩(回顾)、停顿和恐惧(站住和战栗)中,你都面临坠入深潭的危险,能到达彼岸的能有几人呢?从超人(强者)哲学的立场看,掉下潭去的都是弱者,是在竞争的法则中被淘汰的一群,他们应该为自己的失败而羞愧,根本不需要也不应该给予同情。正如赞赏尼采的某教授所云:“失败者就应该羞愧,被淘汰者难道还要受表扬么?”用某读者代这位教授立言的话来说,就是:“你们都该死,你们不配活在这世上。”

(三)

因为尼采所宣传的理论,对启蒙时期以来人本主义所主导的为弱势群体和底层群众代言的传统,构成了颠覆性的挑战,后人往往为他贴上“种族主义”、“霸权资本主义”、“纳粹主义”的精神向导之类标签,一百多年来,舆情颇不看好,影响却余绪不绝。丹麦导演冯·提尔2003年拍了一部名为《狗镇》的电影,很受到一部分人的吹捧,被说成是“尼采哲学的电影版图解”,国内的评论者里,有的人顶礼膜拜之余,舌灿莲花;有的人震惊愤慨同时,拍案而起;联系到人性的恶,或归咎于“丑恶的贫穷”,或寄望于极权的政治。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出于好奇,我也找来一张《狗镇》的碟片一睹究竟,结果没看完——实在是看不下去。妮可·基德曼的演技无可挑剔,情节的发展却令人无法忍受。后来想了一下,之所以无法忍受,就在于这确实是一个“电影版图解”,它是从寓言的角度来宣传教义,完全把受众当做任意灌输的群氓。在主题先行时代,我们接触过的政治寓言式的作品太多了,形成了一种味觉抗拒,闻到气味就厌烦。

确实,怎么能对一部寓言剧的情节按生活的逻辑进行要求呢?不过人们还是会怀疑,《狗镇》中的人为何会坏得如此全面、彻底和突然?历史证明,进化到人以后,人性中固有的恶,总是在和后天积累的善进行着反复的、激烈的争夺战:进步不多,而退化也有限。局部性的、阶段性的恶的膨胀和泛滥当然也常发生,但那一定有一个特殊的外部条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天灾、暴政等)在起作用。《狗镇》里连这条都省略了。冯·提尔自己说,他曾经是一名共产主义者,《狗镇》是他拟拍的《美国三部曲》中的一部,其目的当然是对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的强大堡垒从本质上给予揭露和批判,但后来据说他又不是共产主义者了,虽然还在反对伊拉克战争,《三部曲》却并未拍下去。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他又对记者说自己是个纳粹主义者,此话非同小可,结果竟遭主办方驱逐,后来他辩解称是句玩笑话,但为时已晚,人们联系历史表现,终究不由分说了。

冯·提尔究竟是不是纳粹党人,且由他去!不过他所反映的尼采的关于人性恶的观点,已经把西方传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推到了尽处,它完全地表现出了和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的两条思路。当人们看过《狗镇》之后大呼震撼、过瘾时,宣传的目的达到了。因为同时你就必然认定,底层的恶无法遏制也不可移易,只有在强权(妮可·基德曼的父亲统领的黑帮为代表)的枪杆下,或者被消灭,或者被奴役,才是他们的宿命。由此可以想见,强者哲学必然受到一切极权主义者的欢迎和默认。而荀子所持的性恶论,虽然出发点似乎相近,但路径和目标却完全不同。为了规避和改造人性先天的恶,荀子对于后天的善的培育和积累,安排了一整套完善而细致的规范:中心观念是“仁”,中心手段是“礼”,当然还包括作为辅助手段的“法”。只要一切都做到了位,那么人一定会越变越好,“君子”一定会越来越多。不过这条路有难度,不仅充满险阻,反复也在所难免,但最终的目标是永远也不能放弃的。这就是东西方文明的对决中东方最终要占优势的原因所在。

冯·提尔也许并未想到把全体“狗镇”人(人类社会的缩影)的罪恶和贫穷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是两个各自独立的范畴。贫穷当然可以促使恶的产生与发展,但两者间并没有任何必然的因果关系。恶主要植根于自然法则,而贫穷却是病态社会的产物,在他们之间画等号,只能是出于既得利益阶层的强加于人的霸道逻辑。社会学家李银河先生,看了《狗镇》之后,写了一篇题为《穷人不值得讴歌》的博文,硬生生地把贫穷和罪恶归拢一处。她说:

贫穷是罪恶,早就听说过,原来很不理解,因为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一直表扬贫穷。其实,在几千年来弱肉强食的历史中,贫穷不一直是罪恶吗?贫穷就是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败下阵来,失败有什么可表扬的呢?贫穷不是美的,是丑的;不是值得骄傲的,是值得羞愧的……一个人活成了下层人,那就是活得最失败的人,被淘汰的人。

于是,“影片对穷人人性弱点的揭露”,令她十分“震惊”,因为“影片把格瑞斯(妮可·基德曼)对穷人的浪漫想象打得粉碎……让每个看完电影的人在黑帮血洗狗镇时有一种强烈的快感”,而这种快感,“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你们都该死!你们不配活在这个世上”。李先生快人快语,看得出是性情中人,只是不明白她何以对穷人怀有如此大的反感。博文一出,立即在网上招致众怒,这也是意料中事。架不住一片声讨,李先生很快又补发一文,作了若干说明,并且承认,前文在“政治上不正确”。

老实说,看到李先生的《穷人不值得讴歌》,我怀疑她当时精神上大概有点混乱——处于正常状态下的社会学家不会有这样的表现。随即又读到她在全国政协会上的一段言论(对以聚众淫乱入罪的某教授的声援),更加深了我的这一判断。她说:

换偶行为,如彼此接受,就合理……聚众淫乱罪与保护公民人身权利有明显矛盾之处。法律改变前,可以用两对(夫妻)在不同地点、方式(交换的办法)规避这一法律。换偶作为少数人自愿选择的娱乐活动(生活方式),没有违反性学三原则(自愿、私密、成人之间),并不违背多元论的价值观。

很难相信这番话出自一位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之口,她到底在研究些什么?只能用鲁迅的话来评价:“发昏!”这种理论当然不值得从正面驳斥,但考虑到它可能造成的影响,还是需要通过提两个问题来点破其荒谬的要害:

一,承认“换偶行为的合理性”,就符合“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要求吗?且不说“人权”应包括个人的尊严、名誉等一系列相关权利,且仅就这一“娱乐活动”的交换过程而言,相关的至少四个人(两对夫妻)的权利主张有可能完全对等吗?可以说,绝无可能!因为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人,情况千差万别,其权利主张连量化的标准也没有,对等从何说起!那么,也就是说,在这种不对等的权利交换中,必然有一方(或多方)的权利遭到侵害。显然,说宽容换偶就是体现人权,完全是罔顾逻辑、自欺欺人。

二,所谓“性学三原则”不知出自何典,“自愿、私密、成人之间”——竟然完全不把文明人类的婚姻制度考虑在内,这恐怕只有在消灭了私有财产和家庭的乌托邦实现之后才能成立。至于“多元论的价值观”云云,其存在的前提是必须有共同的底线,没有底线,便只有回到丛林去,那里奉行的是一家独大的恐龙价值观。

不能就这个问题再多说什么了,否则别人会以为我也在“发昏”——确实很难想象正常人会参与针对诸如此类观点的讨论。

后来,又读到了李教授的另外一些文字,发现她并非完全发昏(除了关于“换偶”和其他一些维护“性人权”的言论)。她有着一整套一以贯之的基本观点,一直在修饰完善并且致力宣传。前面为《狗镇》发出的感叹并非一时兴起脱口而出,而是真实地反映了她作为一名“自由主义精英分子”对尼采哲学的深刻领会。择要再录几句她的原话:

食色性也,吃饭做爱,人的基本需求、基本权利。色情图片之于做爱就相当于饭馆菜单(附图片的)之于吃饭,没有禁止的道理。就像不能允许吃饭却打击菜单,也没有道理允许做爱却打击色情图片……人有追求低级趣味的权利。世界上,有相当部分人趣味不高……一生只喜欢两件事,就是吃饭和做爱。趣味就那么低,这两件事囊括了他所有的欲望,很可怜,可就这么点可怜的欲望你还不让他满足,抓起来判刑罚款,使他更加可怜,这对国家社会有什么好处呢?

上一篇:客户关系实验报告心得下一篇:简短唯美句子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