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哲学

2024-09-20

教学中的哲学(精选12篇)

教学中的哲学 篇1

所谓故事化教学就是把教学内容与故事挂钩, 把故事穿插到教学中, 让故事带动课堂教学。它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变成相应的、生动的、鲜活的故事, 然后通过故事来设置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同身受,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再经过提问、合作探究、小结等环节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 由他们自己感悟出教材中的理论或者知识点, 最后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手段, 轻松、诙谐,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有利于突破哲学中难以理解的问题, 激发他们学习哲学的兴趣。

一标新立异, 激发兴趣

突破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 故事化教学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他们爱上哲学。高二哲学第一课伊始, 为了提高学生对哲学课的兴趣, 我首先讲了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的妻子是历史上出名的悍妇, 性情非常急躁, 往往当众给这位著名的哲学家以难堪。一次, 苏格拉底在同几位学生讨论某个学术问题时, 他的妻子不知何故, 忽然大声叫骂起来, 众生大惊。但是, 苏格拉底没有任何反应, 这让他的妻子更加愤怒。不久, 这位悍妇气呼呼地冲进来, 提起一桶凉水冲着苏格拉底就泼了下来, 当时, 苏格拉底全身湿透, 样子十分的狼狈。当学生们感到十分尴尬而又不知所措的时候, 只见苏格拉底诙谐地笑了起来, 并且幽默地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是要下雨的。故事讲完后, 学生们哈哈大笑起来。针对这个故事, 我趁机提出事先设置好的问题: (1) 如果是你, 你将如何解决此种尴尬? (2) 苏格拉底如此幽默、轻松地化解尴尬的原因有哪些? (3) 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 (4) 聪明是不是天生的, 是不是只有哲学家才能得到?学生们的答案, 五花八门, 班级里笑声不断, 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可以说, 这个故事既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又破除了大家从道听途说中得到的“哲学难学, 没意思”的观点, 让他们对下节哲学课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同时还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可谓一举多得。

二化解重难点, 完成目标

现在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是,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在最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把握住重点, 顺利突破难点, 完成教学目标。故事化教学就可达到此效果。例如, 在讲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这一要点时, 我主要运用了下面的故事:一次, 一位自命不凡的哲学家坐上了一位船夫的船。哲学家得意扬扬地问船夫:“请问你懂哲学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二分之一的生命。”哲学家又问:“你懂数学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么你将失去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在哲学家炫耀之时, 一阵大风吹来, 把船打翻了, 两人都掉进水里。船夫问:“请问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哭丧着脸说:“不会。”船夫说:“那么你将失去整个生命。”故事讲到这儿, 班级里气氛达到高潮。正是借助此故事, 我设置了一系列合适的问题, 让大家轻松地解决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这个大难题。

三贴近生活, 贯穿德育

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 为了让学生理解“学习即生活”的道理, 教师应该每一次进行新课教学的时候, 都应该从学生的身边生活背景出发, 围绕教学内容, 寻找合适的故事来开展, 进行精心的准备, 赋予哲学全新的生命力。有的教学内容比较难以理解, 如果只是简单地分析、讲解, 远远不如通过故事理解效果更好。在讲解哲学中“辩证否定观”的实质的时候, 我特意挑了大家生活中最常见的“孝”文化, 来引导大家理解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做到辩证否定。我先让学生从我们的生活入手, 小组讨论回答啥是“孝”。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但多数还是认为要孝敬老人, 孝敬父母。我没有立刻下结论, 而是讲起了古代的孝顺经典故事“卧冰求鲤”和“郭巨埋儿救母”, 然后, 我让学生评价两个故事的主人公的做法, 并回答现在的我们是否可效仿。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并一致认为, 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很孝顺, 但是, 今天时代不一样, 生活条件好了, 我们不必卧冰求鲤, 完全可以去街上买鲤鱼或是做别的菜给父母吃, 而郭巨埋儿救母更是不对的, 有违人伦, 是犯法的行为, 不可效仿。最后, 大家都认为“我们要孝, 但是不能愚孝”。当然, 辩证否定观的实质的答案自然而然出来了——“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浓缩为两个字“扬弃”。这两个故事的穿插, 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 同时也把德育寓于教学工作中了。

四化繁为简, 轻松解决

凡是教过哲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 有的知识点, 不仅教师讲解困难, 学生理解也很困难。而如果借用故事来讲解, 可以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比如,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两者的关系很难理解, 尤其是这句话: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特别难以理解。我先从大家生活中对马的了解入手, 来开展本节课知识讲解。我先讲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故事, 然后让学生在黑板写出各自了解的不同颜色的马, 随后在这些不同颜色的马下面写了一个大大的“马”字, 然后把这些颜色不同的马与下面的“马”字一个个用竖线连接起来。让大家小组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各种不同颜色的马它们之间有啥区别和联系? (2) 这些不同颜色的马跟马有啥区别和联系? (3) 如果再设置一种颜色的马应该如何归类?最后, 为了帮助学生比较、理解, 又运用表格的形式来归纳、整理。很快, 学生就找到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总之, 故事化教学与哲学教学相得益彰、相辅相成。采取故事化教学是明智之举, 既能促进教学效果, 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教学中的哲学 篇2

高中生学好《生活与哲学》非常重要,因为生活处处有哲学,学好了哲学可以帮助学生增长智慧,学会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但哲学的理论性太强又过于抽象而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并不高,不去主动学习,而是被动的识记。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是把俗语引入到《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在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有不少通俗易懂、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且富有哲理的俗语。选择其中一些常用的俗语引入政治课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空洞的哲理变得具体化、通俗化,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和理解知识。近几年的文综高考政治题中,用一些常用俗语设计的题型也屡屡出现。因此,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注意一些常用俗语的收集和整理并予以运用,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把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常用的俗语做了一下整理,盼有益于老师和同学们的教与学:

一、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中可选用以下俗语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客观存在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2、谈虎色变;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我思故我在;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属主观唯心主义。

4、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5、取薪救火;画蛇添足;邯郸学步;郑人买履;按图索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生搬硬套。

6、生命在于运动;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7、水往低处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8、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9、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0、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11、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揠苗助长——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并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12、谋事在人;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二、在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中大家可使用以下俗语

1、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放之四海而皆准——讲解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时使用。

3、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

5、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真金不怕火来炼;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6、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下马观花——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三、以下俗语可用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教学中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山外青山楼外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亡齿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鱼不离水,瓜不离秧;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2、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3、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5、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事情就很难办好。

6、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推陈出新;吐故纳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3、青少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新陈代谢;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4、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上甜;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好事多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6、朝三暮四;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7、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优柔寡断——事物的量变达到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否则就会相反。

(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不见高山,不显平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2、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因祸得福;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典型引路,示范引导;白马非马;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4、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行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十个手指有长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画龙点睛;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做到点子上。

6、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7、胡子眉毛一把抓;舍本求末;本末倒置;隔靴搔痒;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8、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白璧微瑕;瑕不掩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辨症施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四、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教学中可使用以下俗语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可引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众人划桨开大船。

2、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时可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有国才有家;国富民强;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4、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爱拼才会赢;卧薪尝胆。

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饿死不是嗟来之食。

6、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为人民服务;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案例在哲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3

在哲学教学过程中,将启发式的指导思想贯穿于讲授法中,有助于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举一反三。在讲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时,穿插案例辅助讲解,会使这门学科更容易贴近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那么,案例在哲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案例的选取应遵循哪些原则?运用案例教学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笔者谈谈一些个人认识。

一、哲学教学需要教学案例

哲学通常被称为“使人聪明的学问”,但因其本身的一些概念原理具有一定抽象性,在许多人眼中仍是一门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学科。特别针对职业中专学生年龄偏低、思维倾向直观的特点,如果仅运用启发式讲授法停留在概念原理的讲解上,恐怕难以起到好的教学效果。适时恰当地运用生动、贴切而富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它不仅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晦涩为通俗,化枯燥为趣味,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参与思考的热情。学生能通过思考分辨得到启迪,透过简单的案例,懂得寓意深刻的道理,为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好哲学这门课程对青年学生在校学习阶段乃至其一生的成长都大有裨益。

二、案例选取应把握的原则

备课环节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要求做好三项具体工作,即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备教材包括备教学大纲和备教科书,其中也包含案例的选取过程。笔者认为在案例收集选取的过程中有几条原则需要把握好:

(一) 案例的选取要贴近教学内容

每堂课都有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在哲学教学中,重点往往又是难点,如果仅凭教师的反复讲解,到头来只怕会出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指。选取贴近教学内容的案例能很好化解师生间出现的这种尴尬局面。需要强调的是案例的选取不是随意的。漫无边际的没有突出教材重点内容的案例不但对抽象的概念原理起不到良好的诠释作用,还会削弱整堂课的中心内容。我们都知道,在事物的发展原因中,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选取了这样一个案例:一批珍贵的花瓶放在炉中烘烤,一座蜡像被人不经意地放在炉边开始融化。蜡像使劲抱怨火炉说:“瞧,你待我是多么无情!你使那些花瓶被加固,却使我融化!”火炉回答:“这只怨你的本性,至于我,不管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我都是火!”话音刚落,同学们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这座蜡像强词夺理,明明是怕火的属性,导致自身融化,却将原因归咎于火炉!”还有的同学说:“是呀,这样看来,火炉是有些不公平!”在两种针锋相对意见的辩论中,同学们认真推敲分析统一了观点,得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内因才是依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正确结论。

这样,一个抽象而枯燥的哲学道理通过生动而具体的案例鲜活而形象地呈现在同学面前,贴近教学内容的案例在此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案例的选取要有典型性

一个哲学道理往往可以用多个案例加以说明,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对案例的选取要有所讲究,既不能毫无选择的一抓一大把,把整堂课变成平淡无奇的“故事会”,这样的结果是同学听课时热热闹闹,听完课稀里糊涂,故事背后蕴藏的深刻原理无从把握;也不能选择那些说服力不强,与重点内容不是很贴切,不能一针见血说明道理的案例,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恐怕连故事都记不住了。因此案例的数量一定要把握好,笔者个人认为不超过两个为宜。在讲到要科学分析一切事物,做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很多同学对如何做到这一点不是很理解。于是我列出几个数学等式:1+1=1,3+4=1,5+7=1。同学们看后一片哗然:“老师,你出错了题目吧?”这时,我不紧不慢地对他们说:“想想看,给这些数字加上些什么单位,等式就会完全成立?”答案很快揭晓:1(斤)+1(斤)=1(公斤),3(天)+4(天)=1(周),5(个月)+7(个月)=1(年)。同学们看后纷纷感叹:还真不能轻易地说“不可能”。几道数字游戏题,生动而直接地诠释了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许多同学在日后的学习中还时常提及这个案例。其典型性在于它与文字案例不同,将数字等式引入哲学教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 案例的使用要抓准时机,恰到好处

一堂时长45分钟的课时中,需要教师周密安排教学内容。特别在哲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是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施教的对象是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如果仅停留在概念和理论的反复讲解上,对教师来说味同嚼蜡,对学生而言如坠云雾,不仅事倍功半,还会严重削弱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在讲解概念原理时适时、恰当地添加案例,犹如在已烧好的汤中撒入适量的味精,案例使概念原理豁然开朗好像味精提升了汤的口味。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把握适度的原则。怎样才是适度呢?“一个客人到主人家做客,主人炒菜时忘了放盐,炒出的菜淡然无味,稍稍加了一些盐后,菜肴变得鲜香可口。客人发现盐有如此美妙的功效,回家抓起盐罐往嘴里倒,结果咸得不得了。”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客人显然没有把握好“度”。我趁热打铁提出问题:“请同学用哲学原理分析通宵上网现象。”“上网没错,只是没有把握好度。”我对学生的回答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样,既弄懂了原理,又发挥了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功效,可谓一举两得。

三、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在哲学授课过程中,准确、适时、恰到好处引用案例的确能有效帮助教师讲解,辅助学生理解,笔者认为,在案例的运用过程中,有几个关系特别需要处理好。

(一) 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教育任务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关系实质上就是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最佳结合往往体现在“设疑”和“解疑”过程中。哲学以其概念的枯燥和原理的抽象使许多同学对其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案例的运用能较好地解决这个矛盾。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案例运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分析判断挖掘其中蕴涵的哲理。反对教师“设疑” “解疑”一把抓,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局面。

(二) 正确处理教材内容与教学案例的关系

教材又称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对教师而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主要材料。在正确处理教材内容与教学案例的关系时,笔者认为应遵循“教材为主,案例为辅”的原则。热热闹闹、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固然不可缺少,但无论是它的选取还是运用应始终围绕教材重点内容这根主线,以说明概念原理为目的;否则将毫无价值和意义。一堂从头至尾都是案例堆砌最终不把落脚点放在教材中心内容上的“故事汇”,犹如“画龙不点睛”,结果也只能是哲理“听”不清,学生的听课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紧抓教材不放松,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工业学校 )

浅谈哲学基础教学中的“乐学” 篇4

在教学实践中, 人们往往注重教, 而忽略了学, 错误地认为只有讲深、讲透才是成功的教学,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全盘接受教师的观点, 唯命是从, 没有创新, 逐渐地把学习当成被接受知识的“苦差事”, 导致其产生厌学情绪, 严重者甚至“弃学”。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 人们逐步认识到教学改革的使命, 变过去的“强制”为“吸引”, 使学生“乐学”。

乐学思想, 其本质就是重视人的因素, 肯定人的价值, 即教学中肯定学生的个性和自尊,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解放学生, 让他们的个性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乐学思想在教学中如何实现, 是贯彻乐学思想的关键。在教材统一的情况下, 促进学生“乐学”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教学、教学, 就是教给学生学。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 而是让学生学会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所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学”的目标指向是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是学生的事, 教师不能包办。学生对哲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哲理辨析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乃至道德、情操、思想观念的形成, 都根源于自我发展和完善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教学的影响只有得到学生主体意识的选择、认可后, 才能对其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作用。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并不是无条件接受, 他们对学习有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 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只考虑自己如何教好这一次课, 而忽略了主体学生的接受情况。因此,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被动地接受了一些“死”知识而不能学会学习方法, 这就抹杀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 离开教师后依然什么也不会, 达不到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

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地位予以认可, 这是实施乐学思想的先决条件。

二、乐学思想必须建立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

曾经有不少学生表示, 由于不喜欢某任课教师而影响了这一门课的学习。可见,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与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润滑剂”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是在教学生活中建立的, 它体现在“教”与“学”的平等。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 人格互重, 教学互长, 双方的创造精神可以得到高度发挥。师生之间互相理解, 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 可以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

三、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兴趣, 满足学生认知、情感需求, 完成乐教

心理学家认为, 需求是人们活动积极性的主要动力。乐学要以满足学生认知、情感需求为核心, 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中有乐, 学有所得。

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包括两个方面:知识和情感。情感是激励学生求知的动力。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了对真理的追求。哲学基础教材每章均为概念之作, 这就要求教师要很好地钻研教材, 加深对学生哲学基础知识的传授, 如果教师不在把握哲学概念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找一些富有情趣的哲理故事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就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情感需求, 就不能完成乐教, 也不可能使学生乐学。因此, 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对激发学生兴趣、完成乐学是很重要的。下面从抓住情境、创造情境两个方面谈谈怎样做到“乐学”。

1. 抓住情境, 因材施教

马卡连柯说:“教育的技巧就在于随机应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教师应具有熟练的驾驭能力, 不断依据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 活而不乱, 导而不死, 使之适应学生的需求。如, 去年冬天的一次教学活动, 恰逢喜降第一场冬雪, 而且是几年来罕见的大雪。上课后, 学生还余兴未了地盯着窗外。这时若按正常教学计划授课, 很难达到教学目的。于是, 我临时调整授课计划, 先就窗外雪引发学生对雪展开联想、探讨, 然后讲了一个“以雪为题, 借酒咏诗”的哲理故事, 巧妙地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教学内容引了出来, 因为景近情连, 使本来学生因窗外大雪分散的注意力收了回来, 在情与境的联想之中, 很好地掌握了本节课所要求掌握的哲学概念。此教学过程, 既让学生树立了学哲学的自信, 又让学生明白哲学基础原来也是可以情境相连的, 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哲学基础的兴趣。

2. 创造情境, 完成乐学

教学中, 并不是有很多巧遇让教师利用, 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创造适当的课堂气氛, 来达到调动学生情感的目的。创造情境的方法有很多, 如, 联系生活展现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锻炼语言描绘情境等。教师采用适当的方法,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愉快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四、课下的“乐学”

课上的“寓教于乐”, 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课下再加以适当的引导, 使学生的“自学”意识逐渐加强, 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叶圣陶说:“凡为教育, 必期于达到不需教。教师所务唯在启发引导, 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 展卷而自能通解, 执笔而自能合度。”“乐学”能使学生最终达到自己主动学习的目的。

摘要:“乐学”思想是人类教育史中的珍宝, 其本质就是重视人的因素, 肯定人的价值, 即教学中肯定学生的个性和自尊,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解放学生, 让他们的个性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

教学中的哲学 篇5

孙维刚老师是京城普教界的传奇人物。他去世多年,但是他创造的教育奇迹,至今让同行赞叹不已。近几年来,笔者一直研读孙老师的著作,探寻他老人家创造教育奇迹的真啼。本文试图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孙老师数学哲学思想在解题教学中的应用。

一、孙维刚老师最重要的数学哲学思想。

1.广义对称思想:指的是“合理和和谐”。例如。轮换对称式a3b3c33abc中的a.b.c是对称的,并不是它们各占30%,指的是地位是平等的。2.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指的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看上去这些思想朴实无华,没有什么奇妙的地方。但是,在好多难题面前威力无比。

二、案例分析 案例1(2011年江苏高考压轴题)设M为部分正整数组成的集合,数列{an}的首项a11,前n项的和为Sn,已知对任意整数kM,当nk时,SnkSnk2(SnSk)都成立.(1)设M{1},a22,求a5的值;(2)设M{3,4},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011年江苏高考卷,让大部分考生眉开眼笑,因为前18题很简单。但是尖子生怎么也笑不出来,因为压轴题的第(2)小问能做的人十万分之一都不到。

根据江苏考纲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都是c级要求,所以好多考生都知道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有的同学甚至通过特值猜出答案。可是怎么证都难以找到理论根据。现在用孙老师的数学哲学思想分析如下: 分析:从“广义对称思想”看,把sn转化为an ,根据等式有三个方向:消

sn3sn32(sns3)(1)k3k

4、、。、代人得

消sn,snsnksnksn4sn42(sns4(2)(2)(1)得an4an32a4。消snk,(1)式下标放大一个减去(2)式得(2)式下标放大一个减去(1)式得an2an32an12a4。.消snk,an5an42an12a4。即

an7an2a4(3)an1an2an42a4(4)

上式必须消去a4,才能得到关于an关系式,根aa2a2a(5)n14n5n4 据“广义对称思想”分别有(3)和(4)、(3)和(5)、(4)和(5)消a4。

an7an12an4(6)(3)+(4)、(3)(5)、(4)并化简得:(5)an7anan5an42an1(7)。

aaaa(8)n1nn5n4(6)、(7)、(8)看不出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消去a4除了(3)、(4)、(5)两两相消外,还可以(3)、(4)、(5)下标放大一个与原式相减去消。(3)、(4)、(5)下标放大一个与原式相减并化简得:an8an7an1an(9)(10)式让我们眼前一亮,an2an2(an5an4)(10)

显然(8)式、aa2(aa)(11)n2n1n6n4即得:an2an2(an1an),anan22an1,an成等差数列。由sn3sn32(sns3)得:sn6sn2(sn3s3),(n6)a1(n6)(n5)n(n1)dna1d2(n3)

22(n3)(n2)d6a16d,a11代人化简即得:d2an2n1。

其实本题从上面分析过程看,用“广义对称思想”和“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去分析,思路自然流淌。完全没有高考压轴题那种让普通学生深不见底,高不可攀的感觉。如果普通学生掌握这些思想,也能领略一下高考压轴题的奥秘。

案例2(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第3题)给定整数n2,设正实数

aaak,k1,2,n,a1,a2,an满足ak1,k1,2,,n记Ak12k求证:akAkk1k1nnn1 2分析:乍看这一题目,很自然把akAkakaAkk1k1nnk化成(akAk).k1na1a2ak(k1)aka1a2ak1再下去如何做,对大部分学

kk生都是一条绝路。可是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刚才是把Ak统一成ak去寻找解题思路。这里转化只有两个方向,一个转化为Ak,另一个转化为ak。Ak转化为ak此路不通。何不“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把左边统一成Ak形式。2 aAkk1k1nnk写到这里,对 AnAknAnAkAnAk(AnAK)。

k1k1k1k1nnnn1的处理,必然还要回归到定义。aaana1a2ak11AnAk12(a1a2ak)()

nknkaaanak1ak2an11k1k2()(a1a2ak)0a1nnknak1ak2annkk1111k1。()(a1a2ak)()k1。nnnknknnkAnAk1nkn1。本题之所以峰aAAA(1)kKnkn2k1k1k1k1nnn1n1回路转,那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事实上如果掌握了这一思想,本题就不在是什么难题。

例析化学教学中的哲学教育 篇6

关键词: 化学;哲学;教育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功利性的紧张时代,我认为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化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哲学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化学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将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一、化学中的运动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化学中的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事例:如水的蒸发、氨水气味的扩散、蔗糖溶于水等等,使学生感知到构成物质的微料——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可以强调运动的绝对性。如讲到原子结构时,联系核外电子绕核运动;讲到晶体时,联系构成晶体的微粒在平衡位置附近不断地振动;讲到胶体时,联系胶料的无规则的运动——布朗运动。

化学反应,是物质运动的基本类型之一。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如氢、氯光照下化合营企业、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等等,使学生真正感知到物质的运动——发生了化学变化。从表面上看,化学变化是杂乱无章的,但实质上,化学变化象一切运动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分析、总结各类反应的规律,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质的性质,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盐类的水解,水解反应的本质就是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成弱电解质的过程。因此,弱酸根离子和弱碱阳离子存在的盐溶液,一定会发生水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弱酸强碱盐水解后溶液显碱性;强酸弱碱盐水解后溶液显酸性;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得生动,掌握得牢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例如:在25℃时,往100克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投入一颗不规则的胆矾晶体,则晶体会发生什么变化?此时溶液中,溶解与结晶的速度达到相等,处于静止状态,但速度不等于零,即仍有溶解和结晶,仍处于运动。因此,该晶体的形状会改变,形状可以从不规则变成规则,但晶体的质量不会改变,溶解正处于“静止”状态。

《化学平衡》一节教材,与运动观点联系最密切。在教学实践中证明,要教好这一切内容,必须渗透运动的观点。化学平衡可以概括为三点:①动。V正=V 逆≠0,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既动又静。②定。平衡体系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体系处于静止状态。③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随之破坏,发生移动。即化学平衡是一相对静止状态,是有条件的。

二、化学中的对立统一观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世界上一切事物充满着矛盾,矛盾着 的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在高中教材中,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等方面,都蕴藏着这一规律的丰富素材。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作用达到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离子键。阴、阳离子共处于同一晶体中,而整个晶体又不显电性。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就是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就是物质得到电子,两者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没有电子的失去,也没有电子的得到。氧化剂本具有氧化性,但是一旦得到了电子,成为还原产物时,其还原产物则具有了还原性。

在溶液中,酸、碱性也是一对矛盾。当溶液中,[H+]>[OH-],溶液显酸性;当溶液中,[H+]=[OH-],溶液显中性;当溶液中,[H+]>[OH-],溶液显碱性。H+和OH-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相互对立、相互抑制,同时,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两者统一于离子积:Kw=[H+]×[OH-]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化学变化中,内因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内部矛盾,是由物质的组成、结构的特点决定的。外因就是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溶剂、催化剂等等。例如:铜片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不发生反应。铜片与浓硫酸以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这说明浓硫酸具强氧化性,而稀硫酸不具有强氧化性。又如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很缓慢,当往过氧气化氢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则可以看到大量气体放出。过氧化氢结构不稳定,是它发生发解的内因,当加入二氧化锰时,在它的催化下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外因就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学中,联系具体化学瓜,强调反应条件的重要性。

化学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对立统一规律,逐步学会运用这个法则,并分析和研究物质的变化和发展。内因是变化根据,外因则是变化的条件。在化学教学中,既要重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教学,又要强调反应的条件,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要适当的条件,才能实现。例如,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加热到140℃,主要产物是乙醚;当加热到170℃左百,主要产物是乙烯。因此,在实际中,要研究和控制条件使反应向我们需要的方向发展。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去观察,去利用,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哲学思想,并引导他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我们在新课改中应该充分利用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促进我们中学化学的教学,使中学化学教学充满素质教育的气息,使学生和教师均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其胜.例析中学化学中的量变引起质变[J].中学化学,2005,(5)

[2] 周汉锋.浅论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J].考试周刊,2010(08)

[3] 高丽.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0(03)

[4] 马祥梅;王斌.化学教学中哲学思想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哲学思考 篇7

高中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对祖国文化和各种文化的提炼和喜爱, 着眼于学生对事物的鉴别能力, 着眼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着眼于提高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进一步学会用哲学智慧头脑独立思考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 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吸收人类进步文化, 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它已经向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也向我们指出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用哲学的思考去阅读每一篇文章。

高中语文篇章中有对历史的思考, 有对人生的思考, 有对理想的思考, 有对艺术的思考, 有对科学的思考, ……那么, 怎样来引导学生去阅读这些文章呢?我认为应该从历史、人生理想、审美鉴赏力、科学思维等方面去引导。让学生穿行于语文之中, 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钥匙。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这一点非常重要。历史文化是陶冶民族生长和发展的长生良药, 是培养学生民族感情的立足点和支撑点。在高中语文中, 有许多有着厚重历史沧桑感的有深深哲理思考的文章, 使我们看到那逝去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更让我们看到古人的智慧。在教学中, 应把学生引向那历史的深处, 去寻求古人的历史智慧。如:教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谏太宗十思书》时, 除了对字词句加以分析以外, 应指导学生理解邹忌和魏征的纳谏艺术, 应从他们的纳谏艺术中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处理人和事, 怎样用婉约善讽的手法去处理一切事情。进而使他们“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对文中美的语言文字的玩味、揣摩, 通过这样, 领会优美的文辞传达出的美感, 领会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领会艺术的魅力及感染力, 进而达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 要通过美的欣赏, 摒弃丑, 以提升审美鉴赏力、判断力、决策力,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就为我们语文教学指出了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指出了教学中不应是对字词句的简单理解, 而是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 达到对学生热爱祖国山河, 热爱生活, 热爱自己的家乡的目的, 所以, 我们语文教师通过语文课, 引导学生完成这一任务。

我们在教读《荷塘月色》、《登泰山记》、《我的空中楼阁》、《故都的秋》《梦游天姥吟留别》、《石钟山记》、《赤壁赋》、《蜀道难》、《滕王阁序》、《李杜诗五首》这些优秀诗篇时, 要让学生高声的朗读, 并且有感情的朗读, 在读中思考, 在读中完成那如诗如歌的情感流淌, 自然领略那河山的壮美, 领略大自然的博大, 领略人生的壮志豪情, 让学生漫步朱自清的荷塘, 让荷塘的轻拂的风, 给学生清新自然的美景的享受;让学生徜徉在李乐薇空中楼阁中, 享受远离尘世的静雅;让学生走进那李白笔下的雄奇壮美的天姥山, 去感染天姥山的诡异与魂悸魄动的长嗟;让学生随着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美丽的佳句, 去领略“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的壮志凌云。读这些诗, 使学生随着作者的描写走入那小桥流水, 走上那高高的壮美山峰, 走进那清新的自然世界, 得到美的享受。

我们在教读《祝福》、《记念刘和珍君》、《药》、《雷雨》、《阿Q正传》、《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罗密欧与朱丽叶》、《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黛玉之死》课文时, 要让学生深思形成这些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了解各种人物在过去时代的代表性, 把握过去时代的脉搏, 从而深思为什么世界上有不同悲剧命运的人物, 通过这些课文教读, 使学生对过去社会罪恶的恨, 激发学生为现代社会献身的精神。要从祥林嫂的身上认识到封建社会对妇女的人身摧残, 要从刘和珍的身上认识到反动军阀的凶残, 要从林冲身上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 要从杜十娘身上认识到封建社会里妇女的悲剧命运, 要从贾宝玉、林黛玉身上看到封建社会对青年纯真爱情的摧残,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运, 能引起学生的共同感触, 要让学生与人物一同喜怒哀乐, 进而使他们自然的得到美的享受, 得到美的熏陶。

文学作品感染人、熏陶人、滋补人, 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 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寻求美, 热爱美、追求美, 达到学生在审美中成长。

语文教育不但要进行人文教育方面的哲学思考, 还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哲学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联系现实生活, 加强语文实践,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我们要面向整个世界, 世界在发展, 孤陋寡闻势必落后,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肩负起科学思维的培养, 要肩负起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 才能适应语文教学人才培养的重任。语文教学中的科普说明文, 是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品质的最好材料。当他们走进《南州六月荔枝丹》时, 可以感觉到植物世界的奥妙;当他们走进《神奇的极光》时, 就会在五光十色的极光的世界漫游, 就会产生献身科学的智慧与力量;当他们领略《数学与文化》时, 他们就会惊诧数学的无穷奥秘, 就会产生对数学的无限兴趣;当他们读到《宇宙的未来》时, 那宇宙无穷无际给他们以启迪, 使他们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和激发创新精神。当语文老师用科普文章去引导学生走进科学世界, 确立科学思维和具备创新精神时, 学生就会走进一个无穷无际的宇宙世界, 就会在科学中寻找到无穷的乐趣, 自然而然而的培养起献身科学的精神。

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哲学思考的培养, 我们要培养出“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要使学生成为“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的智慧之人。

语文教学中的哲学思考不仅仅是以上这些, 以上只不过是高中语文中一般哲学思考中的简单问题提出自己的浅见, 而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历史的、人生理想的、审美的、科学的思考外, 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高中语文老师不能只是简单分析语言文字了事, 而是要从简单之中将学生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就犹如给学生插上展翅高飞的翅膀, 使之翱翔于蓝天自由飞翔, 这就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化作哲学的智慧之泥, 去护卫学生的智慧之花而奋斗的最高境界。

趣例教学在哲学课中的应用 篇8

第一, 以趣引题, 定好基调。常言说,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为何那么重要?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作用。成功的开头, 有如乐章的序曲, 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 引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在哲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用趣例引题, 导入新课, 就会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拨动其思维之弦, 为新课的讲解定下基调。如在讲“联系”这个概念时, 先播放哲学寓言故事“唇亡齿寒”的短片, 说明虞国和虢国的关系, 如唇齿相依, 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即“联系”。那么, 什么是“联系”呢?同学们就会抱着极大的兴趣去阅读、去探讨。又如在讲“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时, 先请一个学生讲“自相矛盾”的成语典故, 进而引导学生分清“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然后引入正题。

第二, 以趣言理, 深入浅出。哲学反映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 它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理性认识。但从认识过程看, 感性认识才是认识的起点, 人们的认识总是从对具体、生动的个别事物的认识开始的。因此, 教学应遵循从个别到一般, 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带有哲理性认识, 使教学过程和认识过程相一致。运用趣例组织哲学教学, 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化抽象为具体, 变呆板为生动, 深入浅出地阐述原理, 从而使哲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如在讲“必须按规律办事”时引用寓言“揠苗助长”。接着, 再举一例“达尔文和表姐埃玛结婚终生悔恨”去印证。这例说的是生物学家达尔文和表姐埃玛结婚, 结果十个子女中有三个很小就夭折了, 其他七个都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病。后来, 达尔文语重心长地对人们说:“奉劝那些表兄姐, 千万不要走我的路而近亲结婚, 就当知心朋友吧!”最后选用谚语“强扭的瓜不甜”让学生分析。这样, “规律的不可违抗”这一难点内容就容易理解了。

第三, 以趣结尾, 余音缭绕。好的结尾, 有如咀嚼干果, 品尝香茗, 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 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 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 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哲学课的结语中, 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 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教学中的哲学 篇9

关键词:“留白”艺术,《生活与哲学》教学,新课导入

“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 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 可创造出虚实相映、形神兼备、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王船山在《诗绎》中写道:“无字处皆其意也”的确如此, 书法作品的“飞白”, 绘画作品中的“留白”,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 经典乐曲中的“余白”都是艺术中的最高境界,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让欣赏者思考、补充发挥, 让欣赏者和作者共同完成作品美学价值的创造, 体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素养。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 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这个活动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 而在于相机诱导, 因此通过“留白”艺术, 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思考、发现, 主体意识得以充分发挥,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留白, 被形象地称为课堂中的“断臂维纳斯”。

“哲学的使命在于对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对古往今来的追寻, 并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 展示思维的行程。哲学是思, 是辩, 是追问。哲学的发展, 始终伴随着沉思、提问和解答。思考宇宙, 问辩人生, 思考运动, 问辩永恒”。哲学课的教学, 在生活与思维间, 旁征博引, 纵横捭阖, 神游宇内。我认为, 在高中思想政治四个必修模块教学中, 《生活与哲学》的教学是开放性的、多向性的、互动性程度最强的。由于哲学非常抽象, 需要学生去思, 去辩, 去悟, 有张有弛。因此, 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注重“留白”艺术的运用, 可以较好地解决“你越说我越不明白”的尴尬, 从而取得“不教而教”的良好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留白”艺术在《生活与哲学》教学各环节中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时“留白”———引生入胜,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导入新课, 是一堂课的“序曲”。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 我们应依据教材内容, 抓住学生好奇心, 通过精心设计, 把“留白”巧妙地运用到导课中, 有意给一些教材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致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 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从而拉开学习的序幕。

如在教哲学《致同学们》时, 我引用了当时在全国上下沸沸扬扬的深圳富士康“×连跳”事件, 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到情况分析“×连跳”事件的原因。由于当时相关报道铺天盖地, 并且基本一边倒地批判富士康非人性化的管理, 学生也很容易从此层面分析。但我话锋一转, 追问学生:富士康“×连跳”事件难道仅仅是富士康的责任吗?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就此消失, 连跳者自己没有责任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命?学生沉默几分钟后, 立即展开热烈讨论, 由此引申出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然后, 指导学生阅读《致同学们》, 结合材料进行思考, 学生们很快进入了积极的思考状态, 由此推进了新课教学, 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二、板书设计中“留白”———举一反三, 增强概括、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集中体现课堂教学的思路与内容, 能使学生有兴趣、有步骤地自主学习。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浓缩与升华, 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日常教学中, 许多教师十分注重板书的设计, 追求板书的醒目、精练、完整, 但很少有教师在板书中留下空白, 让学生填补完善, 归纳概括。其实在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留下板书的空白, 让学生自己设计、填充, 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例如教《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在讲解发展的普遍性时, 我引导学生回忆在前面讲解世界是物质的、规律的普遍性时是从哪些角度分析论证的, 然后我就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自学教材、自己概括、补充。结果学生仔细读书, 认真思考, 很好地把板书补充完整, 并且很好地理解了发展的普遍性。由此可见, 在逻辑结构类似的教材, 完全可以借用“留白”,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提问后“留白”———无声胜有声,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美国有位教育家说:“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 至少要等待三秒钟, 这样做有许多好处:学生可以回答较多内容;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以减少卡壳的现象;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能够增加回答的多样性;能够增加相互之间的影响……若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提问也就失去价值。”思维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个过程, 不能只注意结果, 而忽略了思维过程。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问题一提出, 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 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就心满意足了。在“热闹繁华”的背后, 其实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有效训练, 能力的培养成为一句空话, 也不会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更谈不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的教育原则。因此, 我认为,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学生有了充分的思考的时间, 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 主动探索, 他的思维过程才能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这样有利于增强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如我在教《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时, 课本的探究活动中有一幅漫画《敢剪吗?》, 这里我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为什么想剪?他敢剪吗, 为什么?对于第二问, 学生很快回答:如果剪的话他也不能活, 揭示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的。但对第一问, 很多学生回答不到点上。我指导学生先认识看看教材相关内容, 反复思考, 联系背景回答。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思考后, 很快就明白:他之所以想剪, 是因为他与对方是矛盾的双方, 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至此我再追问:他真的不敢剪吗?在什么情况下敢剪呢?原本热闹的场面立即静下来, 我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此问题, 一会儿学生就积极作答。这样就对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及其关系就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四、在知识点上“留白”———可欲擒故纵, 让学生自我构建和完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往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在知识上“留白”并不是对部分知识的舍弃, 而是通过留白的设计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获得留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格式塔心理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美即有缺陷的或空白的刺激物时, 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改变它们, 使之成为完美结构的欲望, 从而产生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的内驱力, 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 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 使之趋向完美, 构建一个完形整体, 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 获得感受的愉悦。

在课堂教学中, 把某些知识有意留下不讲, 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 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寻找、发现。故意保留某些内容不讲, 并不是对知识的“舍

WENJIAOZILIAO

弃”, 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 让在杂乱无序中的思绪中, 历经静思而顿悟, 有如禅宗。此时的教学中含而不露、开而不达, 给他们留下足够的空白静静地思考,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框中, 课本在讲解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时, 课本有一个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在讲解这一观点时我故意没讲, 而是引导学生学习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讲解完后我回过头让学生看这个观点, 如何理解这里的“一定意义”。我追问学生:“一定意义”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用“一定意义”?不用行不行?学生们经过思考和讨论, 最后终于明白:整体与部分同系统与要素是不能画等号的, 系统更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 从而达到和谐的整体性, 而整体则不强调这些。这样的“留白”, 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并对疑问展开思考讨论, 把学生思维引向纵深, 从而对知识理解更深入。

五、结课的“留白”———此情无绝期, 拓展学生的不同需求。

一堂课虽有良好的开端, 成功的过程, 但如果虎头蛇尾, 就会功亏一篑, 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好的开端必须有好的结尾, 首尾呼应, 相得益彰, 而好的结尾使知识得以总结和升华,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时我们应把握好这个最后环节, 使之成为“精彩之幕”, 给人以“课尽而意无穷”的享受。设置空白, 弹好“终曲”, 以“不全”求“全”, 在有限中求无限, 为一堂好课的结尾注入浓郁的色彩和艺术的含蓄, 给学生以想象和回味。

如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课结束的时候, 我请学生课后搜集有关矛盾、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成语、俗语。学生兴趣高涨, 收集了很多成语、俗语。第二天我在课堂上专门留出了15分钟让大家交流, 看哪些是与矛盾相关的, 哪些不是;如果不是, 就可以体现我们前面所学的哪些原理。就这样把学生从课堂上激起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 也加深理解了前面所学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 课堂教学中“留白”方法的运用, 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 一切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出发点, 且不可为“留白”而“留白”, 否则会弄巧成拙。

参考文献

[1]牟锡钊.给学生表现的机会.素质教育, 2004.

[2]赖世兴.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留白”的艺术效果.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8, (10) .

教学中的哲学 篇10

一、中学哲学课程中公民意识的体现

公民教育对学校教育中各科教学而言, 就是要通过该学科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最终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所以, 我们必须在教材中充分挖掘有利于培养公民意识, 有利于提升公民素质的各种资源, 以便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积极作用。那么, 就中学哲学课程而言, 结合教材教学的具体内容, 可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公民意识呢?

1. 理性意识。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其最为本质的就是对个性基础上的共性的抽象和概括, 所以哲学所呈现更多的是理性特质, 从一定意义上讲, 学习哲学与培养理性是一致的, 或者说学哲学就是一个培养理性意识的过程。理性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就是把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的丰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并且进行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认识、理解、思考, 并最终识别事物本质的过程, 也就是从个性中抽象概括出共性一般的过程。哲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理性意识培养的地方可以说随处可见。比如说对哲学上的一些概念的把握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物质、运动、规律、联系、矛盾、实践、价值等哲学概念, 其实就是对与其对应的具体的东西的一个抽象和概括,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人的理性意识得以彰显, 得到培养。

2.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就是人的主人意识或自主活动的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学, 崇尚人的伟大, 比如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的同时不忘人的主观能动性, 指出在客观规律面前, 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于人类。再如在叙述完联系的客观性后指出, 联系是客观的, 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联系。

3.平等意识。平等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 泛指地位平等。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灌输给学生平等的思想, 进而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这种平等的观念。在中学哲学课程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平等”教育的具体知识内容有不少, 比如, 可以结合“真理的客观性”这一内容的教学, 对学生开展平等观念的教育。可以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教学, 对学生开展平等意识的教育。教材指出,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既包括普通个人, 也包括杰出人物。在我国现阶段,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都属于人民的范围。由此可见, 只要我们是人民群众, 那么大家都是历史创造者中的一员, 都对社会发展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 这一点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4.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 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在哲学上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有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是新事物代替战胜旧事物, 这就要求不断创新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是自己否定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 实质就是“扬弃”。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做到不唯上、不唯书, 只唯实。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注重研究新情况, 善于提出新问题, 敢于寻找新思路, 确立新观念, 开拓新境界。

5.自由民主意识。自由指的是由自己作主, 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不受限制和约束的意思。自由意识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对自由价值的认同, 二是指对于自由的内心追求。在公民学的视角中, 自由并不是为所欲为, 而是受到法律、规律、人的认识能力、社会风俗、道德舆论等方方面面的限制和制约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学生要树立自由意识, 就必须在法理下追求自由, 在现实的基础上追求自由, 更要理性地去追求自由。对学生进行自由观念自由意识的教育也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中, 我们可以结合以下一些内容对学生进行“自由意识”的教育 :结合第一课引言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自由意识。该引言中指出, 人的生活应该是经过思考、有明确目标的有意义的生活,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 人要有主体意识和自由意识, 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结合中学哲学课程《生活与哲学》第三课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中对“文艺复兴运动、欧洲启蒙运动中的哲学思想”的追述对学生进行民主思想的教育, 让学生体会其中所体现的自由精神的可贵之处。

6.反思批判意识。反思意识一般指的是人要有从思考过去的事情中总结经验教训的意识和习惯。从这个角度讲, 反思又与批判紧密联系在一起, 反思的过程必然会伴随着对事物过往的批判。在《生活与哲学教材中》课程中, 培养学生的反思批判意识的角度有很多。例如, 教材指出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里的追问和思考, 指的其实就是要对自己的实践活动及世界进行批判和反思, 在不断地反思批判中产生哲学智慧。又如教材在讲到意识的作用时指出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 不断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里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反思和批判意识的体现。

7.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保护是指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使之免遭破坏, 使生态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各种措施。对学生进行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理应是公民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这体现了从实际出发、抓主要矛盾、辩证否定的创新观等哲学道理 ;另外,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也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的发展理念, 这体现了我们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 按客观规律办事等哲学道理。

8.权利义务意识。权利义务是一对法律概念。在中学哲学课程《生活与哲学》教材中, 有一些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教育的素材, 在一些哲学原理教学时可以渗透这方面的教育。例如, 教材在讲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中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时有这样一段话 :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 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 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 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 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衡取其轻。对这一内容教学时无疑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权利义务教育的一个极好时机。

9.科学发展意识。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 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挖掘其哲学理论意蕴, 使学生形成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自觉性。如在辩证唯物论内容的教学中, 可以用自然界的客观性道理, 用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 在唯物辩证法部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 要求我们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10.社会责任感与国家意识。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 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 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 这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国家意识大致可分为国家利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是一种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应该维护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在我国, 一个人的国家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是一个公民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生活与哲学》课程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中的第12课《实现人生价值》中, 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培养的地方有很多, 如“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人的价值, 只能在社会中实现”、“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等等。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用24个字高度凝练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下面就这几方面的公民意识培养作一简要说明。

(1) 富强。对“富强”的追求, 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 是从国情出发提出的总体目标, 这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方法论原则 ;富强并不只是经济上的, 理应还包括经济以外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 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全面观 ;富强尽管有阶段性的目标, 但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 没有最富强, 只有更富强, 这又充分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 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等。

(2) 文明。“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 现阶段文明涵盖了丰富的内容, 包括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 所以对文明的理解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全面观, 绝不能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党的十八大在以往对文明高度重视的基础上,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 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这五大建设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经济建设是根本, 政治建设是保障, 文化建设是灵魂, 社会建设是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而建设生态文明, 又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

(3) 和谐。“和谐”一词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 同时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这说明从纵向来看, 事物联系呈现出的是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决不是全盘否定, 对旧事物中的积极的合理的东西必须继承与弘扬, 并结合时代精神补充新的内容、充实新鲜血液, 这也充分体现了创新精神 ;“和谐”并不是意味着没有社会矛盾,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我们不能幻想一个无矛盾的社会的存在, 我们正是在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中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哲学道理告诉我们,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同时个性也离不开共性, 不包含共性的个性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和谐”也并不意味着只有共性没有个性, 并不是只有高度统一, 而没有个性的张扬与发展, 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和而不同”。

(4) 公正。公正指的是公平、正直与正义。公正带有明显的“价值取向”, 它所侧重的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 并且强调这种价值取向的正当性。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中学哲学课程《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方面的教育就与对学生的“公正”教育相契合。例如, 在中学哲学课程《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中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教学中, 怎样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才是正确的呢?教材首先指出,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就必须坚持真理, 遵循社会发展得客观规律, 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因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在规律面前人人平等, 所以这才是最为公正的。

(5) 法治。法治即法的统治, 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 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在《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中, 我们可以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从纵向角度通过历史的回顾, 挖掘法治思想在中国社会历史中的变迁与发展, 也可以从横向的角度对比目前我国在法治方面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相比所呈现出的长处与不足,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法治与民主、平等的内在联系 ;我们可以运用哲学矛盾观分析法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 ;我们还可以运用发展观以及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点分析我们当前提倡的法治与我国古代法家提出的法治、我国当前提倡的德治与我国古代儒家提出的德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6) 爱国。千百年来, 爱国主义思想成为激发人们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富强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强大的动力, 这充分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的积极的促进推动作用 ;在当前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 强调爱国作为公民的核心价值内涵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是从当前实际出发的一种正确的选择 ;这里的爱国其实与公民的国家意识、大局意识等密切相关, 在中学哲学课程《生活与哲学》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中, 可以结合“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大局意识, 以此加强爱国教育。

(7) 敬业。敬业的精神与态度影响与制约着人的工作状态与效果。高昂的精神状态, 可以催人向上, 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状态, 则会使人悲观、消沉, 丧失斗志。而敬业精神无疑就是一种积极的高昂的精神状态。敬业精神又能体现出一个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中, 同样可以结合上面提到的“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等内容的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乐于为社会敬业奉献的教育。

(8) 诚信。诚信既是一个态度意念, 也是一种实践行为, 诚信也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因此, 我们可以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角度寻找到诚信的哲学理论依据 ;千百年来, 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 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这实际上已经从哲学的高度对诚信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与凝练, 诚信已经成为一种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诚信是立人之本、诚信是齐家之道、诚信是交友之基、诚信是为政之法、诚信是经商之魂、诚信是心灵良药等, 这就表明诚信已经在哲学的高度上成为人们的一种最为基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9) 友善。友善指的是朋友之间亲近和睦的社会人际关系。试想, 如果友善能够真正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就会成为现实。以上我们可以用《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发展观中的量变与质变的哲学道理进行分析, 也可以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进行分析。友善传递的是一种友好与善良的态度与信息, 这种态度与信息将发挥无限的能量, 焕发出巨大的热情, 将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又充分体现出意识活动的巨大能动作用。友善是打开人们心结、实现人们有效沟通的一把金钥匙, 因此, 友善的价值无疑还将体现在能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矛盾双方的良性转化, 从而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摘要:中学哲学课程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公民教育的资源, 现有课程教材中的公民意识有诸多体现。在中学哲学课程学习过程中, 实施公民教育必须把握一些具体原则和方法, 必须明确中学哲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公民教育的具体改进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哲学思想 篇11

一、理想化模型: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理想模型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简明扼要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高中物理理想化模型的应用很多,如质点、无内阻的理想电源、理想气体、理想变压器、点电荷、弹簧振子、真空等。这里体现的哲学思想: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二、参考系、空间和时间:相对性和绝对性

高中物理第一节课,关于参考系问题的探讨,是要让学生知道:宇宙中不存在绝对静止的参考系。我们也只能“暂时指派”某一系统作为参考系,但参考系一经“指派”,它便承担起“标准”“公正”和“静止”的临时角色,它就是中心,万物围绕着它。它就是可立足的观察者、评论者。这其中,要让学生建立起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思想,体现运动和物质关系原理: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在经典力学与量子论初步中,关于空间和时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探讨表明:空间和时间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空间和时间的绝对性是指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实在性。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在空间和时间之外不可能有任何物质的存在,运动着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是指空间和时间的具体性、可变性。

三、最大静摩擦力:质变和量变相互关系原理

水平面上放着一个静止的物体,给它一个水平不断增大的外力,物体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当外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随着外力的不断增大,物体开始做加速度运动,不断增大外力,最终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其中体现的哲学思想: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先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若每天持续不断地努力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遇到的学习障碍,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习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最后会产生质的飞跃。

四、牛顿第二定律: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在牛顿第二定律a=F/m中,内因为物体的质量m,外因为外力F,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原因的基本观点。

学生的学习和接触到的人及环境也存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学校的科任教师和家长的管理、约束、告诫是学习成功的外因,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内因。学生要取得成功就得靠自身的努力,以及老师、家长等的帮助,内因、外因共同作用。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哲学思想教给他们的是如何做人,如何用科学的方法看待生活,分析生活中的真善美。哲学与物理、生活息息相关,它决不是哲学家们闭门造车的产物,它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物理学和哲学是两门互补的学科,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教师在授课时,应把哲学的理论融汇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懂得学习、生活与哲理同在,才能使学生更加喜欢物理,学好物理。

数学教学中的哲学思想教育 篇12

第一, 纵观数学发生和发展历史, 可以发现数学离不开生活, 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社会实践而又指导社会实践。我们要把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念渗透到数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在函数导数教学中, 使学生正确理解导数概念是从: (1) 求曲线在某点切线斜率; (2) 求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 (3) 求质量非均匀分布的细杆任一点的线密度等问题中, 经过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综合, 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 并且使学生体会到研究了导数定义、性质和求法后, 再用求导公式去求以上三个问题的解, 显得十分简单。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了定积分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后, 用微积分基本公式解以上三个问题, 显得十分简单。再如, 函数连续的概念是在函数极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学习了初等函数在定义域上的连续后, 反过来又用函数连续性来求函数的极限。函数导数概念也是在极限理论后研究的, 学习了微分中值定理和罗比达法则后, 反过来可用导数求函数的极限并显得十分简单等, 都能起到对学生进行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教育作用。

第二, 由矛盾的普遍性使学生明确数学王国里也充满了矛盾, 如正数与负数、直线与曲线、加法与减法、已知与未知、整数与分数、乘法与除法、常量与变量、微分与积分, 等等。并且矛盾的双方各以它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指数就无所谓对数、没有函数就无所谓反函数、没有有限就无所谓无限、没有连续就无所谓间断, 等等。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矛盾的双方共存在于同一体中,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分式方程可以转化为整式方程、加法可以转化为减法、乘法可以转化为除法、函数求导过程中对数函数求导可以转化为指数函数求导、指数函数求导也可以转化为对数函数求导、曲可以转化为直、变可以转化为不变 (在无限细分的条件下) 、一个有限长度可以与一个无限长度相对应 (与半圆相切的直线上的点与圆周上的点一一对应, 既有限转化为无限) 、无穷多的数量可占有一个有限地方 (线段AB上有无穷多个点, 但线段长度是有限的) , 无穷个正数的和可以转化为一个有限数量, 等等。特别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分析研究实际问题, 创造条件, 使未知向已知转化, 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如利用解析几何, 可以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求解。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 可以把求多元函数极值的问题转化为求一元函数极值的问题, 利用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可以把微分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利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可以把复杂的积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值差的问题, 利用换元积分, 可以把复杂的积分转化为简单的积分等等, 都是未知向已知转化的典型例子。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深刻理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规律。

第三, 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客观存在着的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规律, 在数学领域里到处可见事物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例子。如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和导函数四个概念是相互联系着的。没有函数极限的理论就无法研究函数的连续性;没有函数极限和连续的基础就无法研究函数的导数;只有研究了函数导数后才能提出导函数的概念。四个概念之间又存在制约关系:没有对函数连续概念的研究就产生不了利用连续性求极限的方法;没有对导数的研究, 也就加深不了对函数极限和连续的理解, 只有研究了导函数的应用才产生了求函数极限的重要方法———罗比达法则, 并解决了判断连续函数单调性和函数求极值的问题。再如点、线、面和体, 正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 加法、乘法、乘方和幂, 整数、分数、有理数和实数, 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整式方程和方程, 等等。在以上数学课题的教育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规律。

摘要:纵观数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 数学与哲学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因此, 我们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认识事物, 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分析社会现象, 研究经济规律,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与哲学,数学与生活

参考文献

[1]齐民友.数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2]邓俊谦.应用数学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美国会计准则导向下一篇:中国山水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