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计准则导向

2024-09-20

美国会计准则导向(共8篇)

美国会计准则导向 篇1

一、引言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观”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 目前被广泛引用的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含义来自于美国学者Stephen A.Zeff。1978年, Zeff在其《“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指出, 从20世纪60年代起, 美国会计界开始意识到会计信息的经济影响。所谓经济后果, 按照Zeff的理解, 是指“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些个体或团体行为的后果被认为可能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从表面上看, 会计所生产、提供的只是一些不同数字和文字的排列与组合, 从而会计准则似乎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但深入到数字的背后, 它还代表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表现为会计信息体现并调整着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对利益相关者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会计信息是根据会计准则生产与提供的, 不同的准则规定会使会计信息的内容有所不同, 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格局, 因此会计准则是有经济后果的。因此, 在经济后果观看来, 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 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 从而影响到不同主体的利益, 它将使一部分人受益, 另一部分人受损。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 所以它的制定过程必然为各利益集团所关注并积极参与, 从而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类似于国家的其他法规、政策的制定一样, 成为一个政治过程。这样, 最终颁布的会计准则既要遵循会计本身的基本原则, 又要考虑经济后果, 最终出台的会计准则将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

二、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演变历程

(一) 第一阶段:

原则导向阶段所谓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 是指在制定会计准则时, 仅针对某一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财务报告提出应循原则, 而不对每种可能情况都提供详细的规则。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允许会计人员运用专业判断, 这将使会计在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面更加注重经济业务的实质;二是准则的详尽和复杂程度降低, 简洁明了的会计准则便于使用者的阅读和理解;三是由于不提供详尽的规则,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企业围绕规则进行交易策划的财务操纵行为。但是,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可操作性相对较差。由于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缺乏具体、详细的操作指南, 从而使会计实务过度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如果会计人员并不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水平, 在面对具体业务时不能正确判断和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 则其提供的信息有可能不能反映交易的实质。二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可能导致专业判断的滥用。取消了详尽的规则, 会计职业人员具有相当大的酌定自由度, 而有关监管、法律标准却变得抽象、模糊, 这时准则所允许的充分职业判断就完全有可能被滥用。1929年美国资本市场大危机爆发以后, 诞生了规范会计信息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出现, 结束了管理人员自由选择会计政策的历史, 提高了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质量, 促成了其后美国资本市场几十年的繁荣。在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初期, 会计准则基本上是属于原则导向的。如193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通过的第一批六条会计原则, 就符合今天所说的原则导向;第一个会计准则制定组织“会计程序委员会”最初所发布的准则就称为“会计研究公报”, 早期的一些研究公报主要讨论会计名词、术语, 它在总体上也符合原则基础。

(二) 第二阶段:

规则导向阶段所谓会计准则制定的规则导向, 是指除了给出某一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财务报告所必须遵循原则外, 还力图考虑准则适用的所有可能情况, 并形成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规则。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操作性强, 有利于会计人员按照具体而详细的准则处理相应的会计业务, 减少专业判断的空间, 降低了误判的可能;二是有利于审计人员按照具体的标准执行审计业务, 减少其与被审计单位会计处理意见的分歧, 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诉讼;三是有利于增强财务报告的可比性。然而, 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也存在很多弊端:一是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包含了大量详细而具体的界线检验, 而这些界限检验的设定通常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 往往比较随意, 从而导致一些与经济交易实质不相符合的会计处理;二是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过于详细, 包括众多的例外和大量的详细指南, 容易导致前后矛盾。三是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实务中很容易被操纵。越是详尽的规则, 越为交易策划、组织创新等财务操纵行为提供了机会。四是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成本较高。由于新的经济业务层出不穷, 而所制定的会计准则适用范围有限, 使其缺少足够的前瞻性, 这就需要制定大量的新的准则, 从而提高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成本。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 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并以此为指导制定会计准则开始, 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就采取了具体规则导向的思路。之所以发生这种转变,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后来的工作中受到的社会压力不断增加, 各种利益团体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不遗余力地向准则制定机构展开各种游说和影响活动。由于不同利益集团通过游说政府对会计准则制订机构施加压力, 为了兼顾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 美国会计准则逐渐变得更加细致、具体, 会计准则制定逐步转向规则导向模式。

(三) 第三阶段:

目标导向阶段2001年11月, 美国安然公司发生会计造假案, 美国的现行会计准则受到了各种批评。作为对安然事件的回应, 2003年7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国会提交了《按照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108 (d) 条款要求对美国报告系统中采用基于原则的会计体系进行研究的报告》 (以下简称《体系研究报告》) , 提出了目标导向的新观点。所谓目标导向模式, 是指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强调某项业务的会计处理应达到的目标, 如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提高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体系研究报告》认为, 目标导向会计准则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建立在经改进并得到一致应用的概念框架基础上, 每个准则的制定都有根据内部一致的概念框架进行;二是明确提出准则的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 这使公司管理当局想绕过会计准则本来意图而进行财务操纵的可能性减至最小;三是提供适量的细节和结构, 使准则能够得到一致的实施和应用;四是尽量减少准则的例外, 因为例外的本质就是对会计目标的违背, 并且还会引起准则内部的矛盾;五是避免使用那些使财务工程师能在技术上遵循准则却在实质上规避准则意图的百分比检验或者明界。事实上, 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导向观是修正的原则基础模式。现实中并不存在纯规则与纯原则的准则模式, 美国的会计准则中也有原则, 国际会计准则中也有规则。原则和规则是可以并存的:原则是对规则的抽象化, 而规则是对原则的具体化;必要的规则有助于原则的具体实施, 而在规则缺乏时则需要原则的总体指导。因此目标导向会计准则实际上就是在以原则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上, 糅合进了一些规则, 例如提供充分的细节, 使准则能够得到一致的实施和应用。或者说, 目标导向会计准则就是在使得原来的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之争变为在原则和规则之间寻找最优的均衡点。

三、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演变的经济后果观

(一) 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是美国各种现实利益权衡的结果

规则导向之所以在美国产生, 从根本上讲存在着以下方面原因: (1)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需求。美国是一个“好讼”的国家, 同时美国的法律强调保护投资者, 赋予了注册会计师很大的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涉讼的风险非常大。一旦涉讼, 注册会计师通过财务概念框架中的逻辑推理来为自己解脱责任往往是不可行的, 而具体、明确、细致的类似法律条文的准则更能赢得法庭的认同。因此在诉讼的压力下, 注册会计师为了防范潜在诉讼的风险, 客观上要求详细、明确的准则来支持客户的财务报告。此外, 在争取客户的激烈竞争中, 详细、明确的准则可以提高同业之间就某一具体问题而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可能性。由于其他注册会计师都必须遵循同样的准则, 客户“购买审计意见”的威胁就变得无效, 注册会计师可以避免出具可能成为审计失败的报告决策, 从而留住客户。因此, 由于详细、明确的准则不仅可以防范潜在的诉讼风险, 还可以留住审计客户, 满足了注册会计师团体的利益要求, 他们自然倾向于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 (2) 企业的需求。会计准则是一种制度安排, 具体细化的会计准则可以减少交易安排的不确定性。同时会计工作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 我们不能期望具体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都能像会计学家一样, 一切从理论出发, 进行严格的推理, 得出实务上最能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企业在处理会计实务时, 也倾向于采用具体的会计准则进行指导。此外, 现代企业管理层级增多, 站在企业管理层对下属公司进行绩效考评的角度来看, 也需要有一个可比的基础, 规则导向能够满足这一要求。 (3) 资本市场监管者的需求。资本市场监管者同样倾向于规则导向, 因为通常具体的准则更容易监督执行。由于监管者面对着资本市场数目众多的企业, 企业之间的可比性就上升到重要的地位。只有可以量化的会计实务才可以达到至少是在形式上的公平, 减少监管者与被监管企业的摩擦。因此, 美国会计准则的规则导向是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在利益的博弈过程中形成的结果, 更多的服从相关利益团体的需要。2002年,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题为《美国会计准则制订中的原则导向法》的征求意见稿中认为, 详细、具体和繁杂的美国会计准则 (即规则导向) 是需求推动的。我国学者平来禄等 (2003) 也认为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是企业和会计职业界需求的产物, 它不是会计准则制订机构主动提供的。

(二) 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经济后果推动形成

(1) 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的不利经济后果关于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的弊端前文已详细述之。其实在安然事件以前, 相当长时间以来, 美国由于其积累的丰富的会计准则制定经验和充分、公允及透明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使得其制定的会计准则被奉为圭阜, 成为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和借鉴的对象。然而安然等美国国内一系列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案件的曝光震惊了全世界。安然宣布破产的第二天, 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就联合发表声明, 认为现有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复杂、反应迟缓, 需要进行改革;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随后发表看法, 认为美国以具体规则为基础的准则, 会使一些人利用法律的漏洞, 从而轻视专业判断, 要求美国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以取代现行的公认会计原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David Tweedie在对美国参议院证词中认为, 美国的会计准则需要采纳以原则为基础的机制。与此同时, 美国国内也开始对其制定会计准则的方式进行反思。在审视和分析一系列财务欺诈出现的原因时, 美国会计界也意识到美国现有的规则导向会计准则制定存在重大的缺陷, 例如以具体规则为基础的准则总是落后于金融创新业务, 而且企业可以通过业务安排和组织设计轻而易举地逃避准则的约束。因此, 为了解决规则导向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避免类似于安然等财务欺诈丑闻的再次发生,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部门开始评估采用原则导向的可行性, 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003年向国会提交了《体系研究报告》, 该《体系研究报告》经过充分的经济和政策分析, 提出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才是最佳选择。相比之下, 原则导向会计准则要求会计处理反映交易的实质而非形式, 所以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2) 原则导向会计准则满足了美国国内部分利益团体的需求作为一种可以影响社会财富分配的标准,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现实环境下想要处于完全超然的地位只能是一种理想。安然事件爆发之后, 安达信以及五大都发表声明, 认为事务所没有严重过失, 是“被蒙骗”。但安然事件的错误如此巨大, 必须得有人来承担责任, 安达信为自己“开解”找了很多理由, 而其中重要的理由之一就是美国会计准则出了问题。同时, 广大投资者怨声载道, 纷纷指责美国证券监管层监管不力。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管制权, 有必要向公众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交代, 《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就是在此背景下出台的。因此, 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实体, 总会想方设法为自己开脱责任, 会计准则理所当然就成为它的指责对象。例如,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Harvey L.Pit (2002) 在美国参议院一个委员会所举行的听证会上就指出, “近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很多指南都变成了规则基础和复杂化了, 衍生工具和证券化就是其中的例证。由于准则是基于规则导向而不是原则导向的, 这些准则不能充分适应未来市场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证券交易委员会把责任推向了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而事实上证券交易委员会作为法定的准则制定机构, 却将准则制定权委托给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这样的民间机构, 自己只保留了相应的监督权, 不能说没有规避责任的考虑。此外, 历史的事实也证明当证券市场出现危机之时, 会计准则制定组织总是公众及监管层共同指责的对象。由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地位就非常尴尬:会计职业界批评它, 证券交易委员会批评它, 甚至连企业界也不乏批评的声音。因此, 为了开脱责任, 美国国会将美国会计准则的规则导向作为安然事件的帮凶之一是顺理成章的, 而迫于各方压力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了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由此可见, 而美国会计准则从规则导向到原则导向的转变, 其实很难说不是相关利益团体的另一次成功游说, 是他们开脱责任的“合理理由”。 (3) 采用原则导向会计准则有利于美国进一步争夺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主导权采用原则导向会计准则, 缩小了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制定模式上的差异, 这有利于美国进一步争夺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主导权, 是美国争取会计准则国际化利益的表现。从世界范围来看, 会计准则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 其实质是各国通过争取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主导权, 制定对己有利的国际会计准则, 并附加于各种国际经济事务之上, 从而导致国际间财富的转移。近年来, 美国一改昔日的冷淡态度, 转而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各项事务, 以谋求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主导权, 并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2001年,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本按照美国的意愿以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模式改组成为新的准则制定机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其14位理事中, 来自美国的专家就占了5位, 其中2位来自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由于国际会计准则明确地以“原则为基础”, 因此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制定导向上的差异, 一直是美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巨大障碍, 阻碍了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进一步攫取。在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下, 美国决心改革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采用原则导向会计准则, 这样既可以缓解社会各界对现有准则的批评, 又可通过对现有准则的适当梳理, 提高准则的质量, 更重要的是, 这一改革举措的战略意图是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趋同, 为进一步争夺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主导权创造条件。这也许正是《体系研究报告》得出这样结论的重要原因:美国采用目标导向会计准则的收益应当大于成本。

四、结论

当“经济后果观”构成会计准则制订者实质性政策框架的坚定组成部分时, 会计准则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成为众多相关者的利益协调工具。美国会计准则的规则导向是相关利益团体需求均衡的结果, 而美国会计准则从规则导向到原则导向的转变,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关利益团体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成功游说的结果。因此经济后果对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还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会计准则的制定必将受到来自不同利益集团的不断增加的游说压力, 特别是直接利益的驱动, 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中的博弈必将趋向激烈。同时, 经济全球化使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成为一种趋势, 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也将对会计准则制定导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国应从实际情况出发, 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充分考虑经济后果的影响, 选择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会计准则导向。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2]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著, 财政部 (会计司) 编译:《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3]葛家澍、刘峰:《从会计准则的性质看会计准则的制订》, 《会计研究》1996年第2期。

[4]平来禄、刘峰、雷科罗:《后安然时代的会计准则: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 《会计研究》2003年第5期。

[5]王珂珂、梁维坤:《会计准则导向背后的两种学说》,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车幼梅、吴小峰:《美国会计准则向“以原则为基础”回归述评》, 《财会通讯 (综合版) 》2004年第5期。

[7]汪祥耀等:《当前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及若干思考》, 《会计研究》2003年第5期。

[8]肖坤、刘永泽:《关于美国会计准则导向演变的思考》,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9]朱海林、曾小青:《美国会计准则:规则导向还是原则导向》, 《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2期。

[10]Zeff, S.A.The rise of “Economic Consequences”.Journal of Accountancy, 1978.

美国会计准则导向 篇2

一、传统成本成本会计课程设置现状及弊端

(一)课程内容陈旧,与工作任务相关度低。

以传统教材为载体的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是按照学科体系设置展开的,重理论知识、轻实际操作;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利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缺少对企业生产流程的介绍,学生学完后无法根据不同的企业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不能针对不同生产组织特点和类型的具体企业,组织成本会计工作、进行成本核算并编制成本报表。特别是当学生毕业后从事成本会计工作以及进行成本核算、分析等工作时,往往适应期较长,单位满意度低。因此,传统的学科体系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课程内容组织、实施都不能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课程内容缺乏高职特色。

(二)课程实施方法单一,与实际工作过程联系不紧密。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多是采用教师台上讲课,学生台下聆听记忆的形式。实训操作多是在教室内进行,学生不能体验真正的职业情景,实践过程很难与实际工作相联系,每个人一套账做下来,各个岗位都由一个人完成,不能在实践环节中体会到岗位分工的重要性,不能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评价方法不合理,无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当前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仍采用闭卷考试形式的终结性评价,只重视试卷分数不考虑学习过程,没有把学生职业能力纳入课程评价体系,这样的考核方式没有关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行为表现,不能考察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很难体现高职会计课程的特色,更难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方法

(一)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

工作过程是指工作人员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最终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所谓“工作过程导向”,是从具体工作岗位的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使学习者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以实践为主要学习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如果说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学术性,则高等职业教育更多地强调职业属性,职业领域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工作过程,因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高职课程,更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在高职课程中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将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课程转变为能力本位课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加强了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融合性,将教学与工作结合,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更易达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

第一步,工作任务分析。从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出发,对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第二步,行动领域归纳。在对典型工作任务做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能力整合,将典型工作加以归纳形成能力领域即行动领域。第三步,学习领域转换。即作为职业分析结果的行动领域,必须根据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将其转换为学习领域即课程。第四步,学习情境设计。所谓学习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及其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多个“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

三、高职成本会计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理念,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是课程内容定位的导航框架,在此框架内,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因此,高职成本会计课程应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职业能力为重点,基于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职业培养目标。即将成本会计工作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为完成每一个子系统的任务,需要将成本会计知识与技能进行全部解构,然后按完成子系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重构,再转换为高职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学习单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的设计,涵盖了两个要素: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二是课程内容的排序。

(一)课程内容的选取。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的选取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施教对象的智力特点,二是课程内容指向的基本范畴。从高职学生的智力特点来看,高职学生更擅长形象思维。从高职课程内容的基本范畴来看,高职教育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过程性知识,而不是所谓陈述性知识。因此,辅。着重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增加能够提升岗位业务判断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的相关知识点。如增加企业生产类型的认知“、不同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设计”等内容。

(二)课程内容的整合序化。

由成本会计课程专职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调查研究,以成本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对企业成本核算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岗位基本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岗位的`具体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标准,进而提炼、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按照新的行动体系课程,我们将成本会计课程内容整合为五个模块: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在每个项目模块中,分别设计了五个任务即熟悉生产过程、生产费用的归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等。每一个项目下的具体任务中,再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述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来整合和序化课程内容,可以使得课程在内容结构上更好地与工作结构相对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本会计课程,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和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角色扮演等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围绕每一个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展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融实训室与课室为一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够在系统的教学训练中,完成由专业的认知到职业角色的转变。成本会计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根据项目的大小和难易程度,可以采用团队合作和个人独立完成两种形式。通常对于较为综合的项目和复杂的任务安排团队合作完成,团队一般3-4人,团队内有明确分工,学生按照分工情况各就其职,对于较为简单的项目和工作任务安排个人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协助引导学生用成本会计方法、手段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分析问题能力、协作和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角色扮演法,可以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岗位的不同角色,针对各角色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学习与工作。如材料费用的核算,可让同学分别扮演仓库保管员、车间领料员、材料核算员等,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锻炼学生成本会计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高职成本会计课程考核设计

(一)以实践技能和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考核内容,使考核与教学过程相结合。

成本会计教学目标设定对应成本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在职业能力方面,我们特别强调成本核算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成本分析和控制能力的培养;在职业素质培养上,首先强调的是爱岗敬业,其次是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成本会计课程将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贯穿于五个教学模块中,具体体现在教学模块所包含的五个实训项目教学中,寓考于教,教、学、做、评相融合。实践能力考核与实践教学过程相结合,强化了专业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突显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教学考核模式的独有特征。为完善技能考核模式,需要制定成本会计实训项目考核方案,明确考核的标准、内容、方法等,使实训考核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采取多样化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与能力测评。

美国会计准则导向 篇3

一、布里罕杨大学会计课程改革: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的不断更新, 大学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终身教育思潮在美国兴起。传统教育观中“以知识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被彻底颠覆,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以此为背景, 美国高校的会计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课程改革成为这一时期会计教育改革的核心, 因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和理念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估去实现和贯彻。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 1989年成立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先后分两期向13所大学提供了2 500万美元以资助各高校进行会计课程改革。布里罕杨大学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创新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一致推崇, 于1993年在AAA年会上受到表彰, 成为13所大学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1. 布里罕杨大学的会计专业培养计划介绍。

布里罕杨大学的会计专业执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规定的五年制150学时必修课的专业培养计划, 该计划通常被称为“2-1-2”计划。其具体安排为:一、二年级是商业通识教育课程;三年级是四年制和五年制学生都要学习的一系列共同核心课程, 又叫初级核心课程, 相当于专业入门课, 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审计以及信息系统等课程;四、五年级是更高级的专业课程, 在这一阶段学生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四年制毕业后获得一个会计学士学位, 二是选择五年制 (150学时必修课计划) 毕业后获得一个会计硕士学位。

在以往的教学中, 学校比较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例如, 《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大量的课时都在向学生讲授会计准则的规定, 如利息资本化的计算、债务重组的处理等等。在教学方法上, 虽然也采用案例教学、报告写作等方法, 但由于受到以讲授法为基调的传统教材的限制, 仍然无法跳出讲授法的窠臼。多年以来, 该学校许多会计专业毕业生被国际大公司所录用, 雇主对这些毕业生的评价是专业技能非常强, 但沟通能力非常欠缺。

学校将三年级的共同核心课程作为课程改革试点的对象, 因为这些课程不仅是四年制和五年制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 而且作为专业入门课程无论是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还是对未来职业实践来说都十分重要。学校对于这门课程的改革思路是:首先, 确定未来十年职业会计师必需的能力;其次, 将这些能力的培养融入新的课程设计, 落实到每次课的教学计划中;最后, 在教学计划的实施中强调对这些能力目标的有效培养。

2. 课程改革的组织和实施。

(1) 课程改革委员会。

为了贯彻课程改革的理念, 学校成立了一个由10名教师组成的委员会, 他们各自具有会计、审计、管理、税务、商法、国际商务等不同专业背景, 主要职责是确定在培养计划中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课程改革的内容、课程改革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2) 确定重点培养的能力项目。

在会计专业技术性内容教学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之间, 应如何分配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布里罕杨大学的选择是减少专业技术性内容的教学, 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留出空间。原因很简单:会计准则是会经常变化的, 而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这些素质使他们能够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并理解这些变化发生的文化背景和环境背景。

为了进一步确定重点培养的能力项目, 学校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 共得到了873位实务界人士 (包括注册会计师和企业会计师) 的回应,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四项能力作为重点目标, 具体见表1。

(3) 课程开发和组织。

为了达到以能力培养为本的目的, 课程改革委员会在课程设计中主要作了两方面的变革:一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 二是在新的课程体系下教学方式的变革。

课程改革委员会将原来的共同核心课程系列 (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和信息系统的中级课程) 整合成一门24学分、372课时的综合性课程, 称为《会计核心》课程。

《会计核心》课程围绕五个基本业务循环展开:①销售/收款循环;②采购/付款循环;③生产/存货循环;④薪资/业绩评价循环;⑤投资/融资循环。

新的课程设计突破了各专业课程之间的条块分割, 不仅避免了原来存在的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 而且注重不同专业知识的交叉性、综合性,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4) 制订详细、目标明确的教学计划。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委员会历时8个月制订了112个教学计划, 并将教学计划落实到每个单元、每次课, 强调将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教学主题、学习目标、重点培养的能力、课前作业、课堂活动、课后作业、能力培养效果评价方法。以下是销售/收款循环单元的教学计划 (见表2) 。

(5) 对学生的考核。

传统的以唯一正确答案为依据的考评模式显然不适合新的课程设计, 因此需要在评价模式方面也做出相应的变革。作业或考核方式包括书面、口头及实践性的, 大部分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如在口头演示作业中, 教师从内容、语言的组织和表达, 以及与听众的沟通等方面进行评价。

3. 课程改革效果。

课程改革委员会对课程改革实行动态评估, 评估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反馈。课程结束后课程改革委员会对19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85%的学生表示如果能重新选择的话他们愿意选择新的而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一些公司对课程改革也给予了积极的反馈, 一家国际大公司邀请学校代表在其全国招聘会上介绍该校的会计专业, 还有的公司派出合伙人代表到学校考察。同时, 申请到该校会计专业学习的学生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

二、布里罕杨大学会计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布里罕杨大学的课程改革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计划中有清晰的能力培养目标;二是突破传统的各专业课程的条块分割, 以业务循环为主线将课程内容整合;三是采取了多种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如案例分析、报告写作、公开演讲等;四是组织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参与团队教学。

布里罕杨大学的课程改革虽然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其具体措施不一定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但其改革的理念和思路对我国目前的会计教育改革 (核心是课程改革) 具有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

1. 转变会计课程设计理念, 变知识导向的课程设计为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

布里罕杨大学的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 这体现在其能力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开发和组织过程、课程教学计划制订和课程考核的各个环节。虽然我国和美国的大学会计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 但对会计人才能力的日益重视是21世纪国内外会计行业的共同趋势。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职业处于迅速变化之中, 对知识的要求在不断更新, 核心能力的掌握能够帮助未来的会计师抓住各种执业机会, 因此核心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许萍 (2006) 的调查表明, 我国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已经提高, 开始由注重会计知识转向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而我国的会计教育对这一趋势并没有及时做出回应。柳青 (2007) 在一项关于会计教育和会计职业素质的问卷调查中发现, 调查对象 (包括会计学术界、会计实务界、会计专业学生以及非会计专业管理人员) 普遍认为最重要的素质依次是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判断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而从目前的大学会计教育来看, 学校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 对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低于期望值。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与现阶段的会计职业所要求的素质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其中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技能三方面差距显著。

而要改变会计教育重知识、轻素质的状况, 核心是进行课程改革, 而课程改革的关键是理念更新。在这一过程中会计教育管理部门负有重要责任, 其应从会计教育评估、会计教育科研管理等角度发挥导向性作用, 真正引导课程设计理念由知识导向的课程设计向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转变。

2. 各大学应根据目标雇主 (市场需求方) 对会计人才能力的要求确定会计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会计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一定是因校而异的, 而不是一刀切的 (Albrecht和Sack, 2000) 。布里罕杨大学的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理念, 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 这里“能力”的具体内容不是建立在空想之上, 课程改革委员会在对会计实务界的需求进行严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了将书面沟通能力、口头沟通能力、团队工作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四方面作为重点培养的能力目标。

纵观国内的情况, 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置会计专业, 但是学校对用人单位所要求的会计人才的能力却缺乏调查研究。鲜有学校能真正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 一般都是盲目跟风。长期以来, 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大而空, 缺乏个性, 比如“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营管理部门等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或者“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等。在这种背景下, 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的严重脱节也就不难理解。

近年来, 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由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市场变化表明, 过去那种盲目上马、粗放培养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状况应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在会计教育管理部门以及会计职业团体层面, 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研究, 尽快建立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以国外权威研究部门、职业团体为主导的关于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的研究已非常成熟, 对大学会计教育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大学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会计职业需要的人才, 而国内从严格意义上讲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还处于缺位的状态, 不利于大学会计教育目标的明确。二是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的联系, 根据社会对会计人才能力的要求和本校的教学资源找准本校会计专业的市场定位, 特别是要加强对市场需求方 (用人单位) 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素质能力要求的研究, 明确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 并落实在制订教学计划层面。

3. 突破学科分割的固有界限, 整合课程内容。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在商务实践中各类组织正在放弃功能性的劳动分工模式 (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税务、信息系统等等) , 而代之以过程为基础的模式 (如采购/付款、销售/收款、投资/融资等等) 。布里罕杨大学的课程改革最大的创新表现在:突破各专业课程的条块分割, 以业务循环 (商务过程) 为主线整合课程内容, 形成一门多学科融合的《会计核心》课程;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多学科教师参与的团队教学方式。这一创新充分体现了密切联系实务、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这种“以过程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模式的优点是使学生能够从整个组织的视角对商务运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有助于学生理解各商务环节之间的关系, 避免“盲人摸象”的现象发生。另外,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情景更为契合商务实践, 因而增强了他们对工作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 (张幼斌, 2005) 。布里罕杨大学课程改革的这一创新值得我们借鉴。

4. 应加强对教学计划的研究, 让教学计划真正发挥作用。

布里罕杨大学的会计课程改革之所以成功, 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对教学计划的研究非常重视, 该学校为此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其销售/收款循环单元的教学计划中, 根据课程内容预设重点培养的能力项目, 并通过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案贯彻落实, 能力培养目标体现在各模块教学和作业中, 从而实现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学习的相互融合。仅从这份教学计划来看, 就足以管窥我国会计教育和美国会计教育的差距所在。

教学计划是讲授会计课程的具体方案, 没有组织严密、科

学严谨的教学计划, 会计课程改革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提高教学质量也将变成空话。而在我国的大学会计教育中, 出于种种原因, 教师对教学计划都缺乏重视, 制订教学计划常常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我国会计课程教学计划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在内容上应改变以往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模式, 引入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二是改变教学计划陈旧过时、多年僵化不变的状况, 根据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实务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三是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方案设计尽量具体化, 增强其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阿尔文.托夫勒著.秦麟征译.未来的冲击.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5

[2].张幼斌, 王来武.“以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以美国会计教育为例.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5;4

美国会计准则导向 篇4

所谓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是指除了给出某一对象或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以及财务报告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外, 还力图考虑到原则适用的所有可能情况, 并将这些情况下对原则的运用具体化为可操作的规则, 这其中的所有情况既包括适用准则的情况, 也包括不适用准则的有关例外。为了对具体规则予以说明, 准则中还包括大量的解释和执行指南。

以原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仅针对某一对象或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 财务报告提出应遵循原则可能包括以原则为基础的一些规则, 但并不力图回答所有问题或对每种可能情况均提供详细规则, 注重交易的实质, 很少限定适应范围。

一、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分析

从总体上观察, 国际会计准则并没有太多的例外处理规定, 也完全没有明确检验性的规定, 因而可以说是原则导向的。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1.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受其面临的会计环境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B) 所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并没有法律要求强制执行, 也不存在有可能使国际会计准则规则化的美国式的监管环境和司法环境, 而是具有非强制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一个会计准则的协调组织, 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就必须考虑不同国家已有的会计惯例, 其所能做的只能是提供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 更多的关注会计处理原则, 以协调不同国家的会计处理方法。

2.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受客观条件和其目标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目标是:

(1) 为了公众的利益, 制定和公布编制财务报表应加以遵守的会计准则, 并推动这些准则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和遵守。

(2) 为改进和协调与编制财务报表有关的规定、会计准则以及程序而进行广泛的工作。很显然,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分歧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

由于各个国家的具体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积淀的不同, IASB 想在全球实行统一的会计准则, 就必须在原则导向基础之上制定国际会计原则来协调各国的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必须考虑的是会计处理原则等这些一般的、共性的方面, 而对于具体的、特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则需要准则执行国根据会计原则和自身的具体情况去选择。太细、 太具体的会计准则显然不能包含全球太多的经济差异, 不利于会计准则的推行。

3.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经济因素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 而且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安排。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 影响世界各国相关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 其制定过程必然引起各国利益集团的关注和参与。考虑到各国的经济后果, 也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在国际会计准则推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经济后果, 国际会计准则从一开始就必须建立在原则导向基础之上。

二、对美国会计准则制度导向的分析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发展的历史表明, 最初美国的会计准则也是原则导向的。但是由于不同利益集团通过游说政府对会计准则制订机构施加压力, 让会计准则能够兼顾各利益集团的利益, 同时经济活动本身也日趋复杂, 导致了美国的会计准则逐渐走向具体化、复杂化, 即成为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

但是美国安然公司等会计造假案件发生后, 严重打击了资本市场的公众信心, 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美国立法机构、监管机构和公众对美国会计准则质量的信任, 引发了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之争, 最终使美国的准则体系又逐步的向原则导向倾斜。

毋庸否认, 安然公司“创造性”地利用了美国现有会计准则对“特殊目的主体”中的一些规则性规定, 进行虚报利润, 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的弊端, 但是, 不能就此全盘否定规则导向, 仅采用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是无法有效地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那么美国的会计准则为什么又转向原则导向呢?平来陆, 刘峰等认为由于安然事件对美国社会各界产生很大冲击, 美国国会、证卷监管部门、FASB以及会计职业界都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和压力, 他们为了为自己开解, 选择一个人人都批评的对象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之一, 将美国会计准则的规则导向作为安然事件的帮凶之一;另外, 在美国国会最终将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问题写入《Sarbanes-Oxley Act of2002》的过程中,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游说, 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经济人的自利性, 他们在执行准则的过程中, 总会想方设法地利用准则的漏洞或是寻找一切可能的空间获得有利于自身的经济后果, 这就有可能导致会计舞弊的产生, 因此, 即使完全采用了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 也不可能杜绝舞弊事件的发生, 相反, 仍需一定的规则给予约束。

2003年1月, 美国会计学会现任会长彼德·威尔逊教授在浙江财经学院作讲演时被问到是否赞成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由以规则为基础的方法向以原则为基础的方法转变时, 威尔逊教授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使人深受启发。其一, 将美国会计准则完全看成以规则为基础是不公平的. 事实上FASB (美国会计委员会) 已先后发布了7项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而FASB又是在概念公告的指导下制定会计准则的, 不能说美国会计准则没有以会计原则为基础;其二, 原则和规则都需要, 关键问题是需要确定原则与规则应各占多少比重, 以及应如何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因此, 目前的对策是:既要积极制定有建设意义的原则, 但同时也要保持适当数量的规则。

实际上, 即便是现在美国的会计准则也不是纯原则导向, 它仍然包含着规则导向的因素。

三、对我国现状的分析

会计准则的制定总是和一定环境相联系, 我们不应该脱离一定的环境来泛泛地空谈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需要有一定的会计环境与之相适应, 而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不适合采用纯原则导向模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会计人员构成素质较低, 职业化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后续学习不够, 大部分会计人员尚不具有胜任的职业判断能力, 大多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水平。企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主要从局部考虑, 涉及的具体情况多, 使用的标准是会计准则。

其次, 不尽完善的会计准则支撑环境决定了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应该具体而详细, 便于操作和理解 (王跃堂, 钟蕾, 2003) 。公司治理结构、独立审计、经理人市场、市场结构、监管市场以及法律诉讼机制等构成会计准则支撑环境的各种要素都比较普遍地存在缺陷或缺乏效率。若采用原则导向准则, 势必导致更多管理层操纵利润的现象, 加剧管理层、投资者和审计师之间的代理冲突。

最后, 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的现实商业环境也必将构成原则导向准则的巨大实施障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据调查, 当会计人员同本单位负责人意见产生分歧时, 只有16.8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该做到坚持原则, 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中会计人员应负的责任方面, 有38%的会计人员主动出谋划策、配合作假行为。

由于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给予业务人员较大的职业判断空间, 要求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有较高的职业判断水平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同时也给市场监管机构的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而目前我国的现状与以上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相比之下, 规则导向的准则, 由于其规定比较具体,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业务人员和管理者知识不足的问题, 提高了会计准则的执行效率。

目前我国尚处于经济转型期, 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尚未系统化制定出台, 原有的规则指导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外部监管机制还很不完善, 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乏力, 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尚未能真正发挥效用, 整个市场的监管力度还很薄弱, 法律诉讼机制也不健全, 如果没有规则性的指导, 将容易导致利益各方为寻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形成的矛盾冲突, 一定数量的规则更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和可理解性, 更容易为信息使用者接受。

但是规则导向也有其不足:适用范围有较多限制, 操作性强, 容易被规避, 企业可以技巧性地安排技术上完全合乎规定的交易, 同时又避免报告交易的实际经济意义等。而原则导向在这方面则可以进行互补。

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 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各有利弊, 纯原则导向和纯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都不适合我国现状。因此我们应坚持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结合, 并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 动态地调整两者的比重, 实现均衡发展。就目前来说,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应是规则多一些, 原则少一些。

参考文献

[1].张力, 陈许高.对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再思考[J].经济问题, 2007 (7)

[2].刘家松.破解“准则制定导向选择悖论”新思路[J].财会月刊, 2004 (10)

[3].刘家松.中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及其完善措施[J].会计之友, 2007 (6)

[4].平来禄.后安然时代的会计准则: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J].会计研究, 2003 (5)

美国会计准则导向 篇5

安然事件爆发。尽管导致安然事件爆发的因素有很多, 但会计在其中的负面作用不可否认。安达信全球总裁为了推卸安达信在其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提出导致安然事件的四条理由, 第一条就是美国的会计准则越来越细致, 容易让人更重视形式而非实质。这一指责也引起了美国国会的关注。因此, 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就安然事件所分别举行的听证会上, 会计准则成为两院共同关注的话题。

长期负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具体运作的David Tweedie婉转地提出, 不采纳国际会计准则, 可能是安然事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由于Tweedie的证词, 引发了有关会计准则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的争论。更严重的是, 美国国会通过SOX法案, 要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研究如何过渡到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

如果说, 美国会计界通过高质量会计准则成功地阻击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扩张的话, 那么,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通过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概念, 成功地反击了美国会计界, 并迫使美国证监会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接受国际会计准则上不得不做出重大让步。

2 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是如何形成的?

按照一些学者的讨论, 美国的会计准则总体是建构在概念框架基础之上的, 因而, 认为美国的会计准则是规则导向, 可能并不妥当。但是, 如果回顾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历史, 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美国的会计准则会逐步形成现在的规则导向。

众所周知, 美国有组织制定会计准则历史开始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后;最早的准则是由George May所负责的小组提出来的, 内容只有六条。这六条主要是针对大危机期间暴露出来的一些现象所进行的规定。而第一个正式制定会计准则的机构—会计程序委员会—在其早期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 也是从一些基本问题入手的。如果按照今天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讨论, 它们总体上应当符合原则导向的。但是, 随着实务中所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 会计准则制定者受到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最终准则也就自然越来越细。这一点, 从有关企业合并的会计规则规定中也可得到印证。

按照相关文献, 早期美国并不存在“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之争的问题。但是, 当证券交易委员会和会计原则委员会先后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发文不允许直接冲销商誉后, 企业开始寻求各种方式来规避合并价差问题。正由于企业界的压力, 会计原则委员会不得不于1970年发布了著名的第16号意见书“企业合并”, 提出了同时满足12项条件才能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合并。但是, 即便如此, 还是有很多企业设法“创造”条件来满足这些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官员曾经抱怨说, 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就其并购行为采用权益结合法争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个案批准, SEC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学者研究表明, 一些企业为了“创造”条件满足采用权益结合法的要求, 而耗费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事实上, 很多会计准则最初都只是一些简单的原则性判断, 但在企业的不断规避之下而变得日趋复杂。另外一个可以类比的例子是收入确认的原则问题。最初的准则其实非常简单, 收入的标准为:收入的赚取过程已经完成、已经收取货款或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其中, 收入的赚取过程实质上是否已经完成, 成为判断是否应当在账面上确认收入的最重要的原则。但是, 企业总是设法在这一问题上做文章, 比如, 售后回租或回购就是一种典型地在账面上“创造”收入的交易安排;又如, 分期付款、代销、寄销等方式不仅是应对经济环境的一种交易创新, 它在一定程度也是一种会计创新:满足在账面上尽可能多地确认收入的要求。针对这种种情况, 理论上, 最基本的原则—收入的赚取过程实质上已经完成—当然能够满足收入确认的要求, 但是, 这无形中增加了审计师的压力, 同时, 也有可能造成收入确认实质上没有标准。因此,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针对具体的业务不断发布补充规定, 从而使得收入确认的会计准则逐步从原则导向变成规则导向。

可以说, 正是由于实践中存在着普遍的“需求”, 才使得会计准则从原则导向逐步走向规则导向。

有趣的是, 原则导向问题是由SOX法案提出来的。如果仔细推敲, SOX法案本身也不乏规则导向, 即:针对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补缺补漏”, 并给定了一些“具体数量标准测试”。比如, 针对安达信销毁档案, 明确规定所有审计档案必须保存7年;针对安然很多高级雇员来自安达信, 规定如果审计单位的雇员在被审计单位担任高管, 必须要有5年的“冷却期”:事务所对同一个审计客户, 其签约合伙人强制轮换, 其标准是5年;等等。实际上, 这些规定的核心是:保证审计师的充分独立, 而充分独立本身也是一种原则导向。如果援引原则导向鼓吹者对规则导向的批评, 我们是否也可以认为:SOX法案本身是规则导向的, 它也有可能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条文本身, 而不是基础原则。如果这种推测成立, 那么, 我们也有理由预计:SOX法案本身的发布, 将无助于解决问题。

3 原则导向能解决问题吗?

按照Tweedie的观点, 是规则导向鼓励了相关执行人员不断地寻找可以规避的空间。言下之意, 如果采用原则导向, 将能够有效解决实务中执行人员刻意规避现象, 从而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如果说规则导向的出现, 是因应了各方面的需求, 那么, 强制推行原则导向可能不会收到预期功效。原因在于:会计信息被赋予了特别的含义, 与会计信息提供、评价、使用、监管的相关各方, 都会在会计信息上设法获取最大化自我利益的结果。在各方较量的压力下, 任何看起来非常完美的原则都会变得“漏洞百出”。具体而言, 如果企业对外公开提供的会计信息只是一组数据, 不会产生任何经济后果, 那么, 无论是原则导向, 还是规则导向, 都有可能生成最理想的结果--真实, 公允地反映经济现实的数据。但是, 实际经济生活中, 会计信息担负了很多使命:委托人考核管理层的主要评价指标、审计人员责任是否确当履行的重要标志、资本市场上股价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投资者能否获得股利的决定性因素、监管当局规避监管责任的重要工具之一等等。一方面, 由于不同利益方在会计数据上所期望获得的利益是不同的, 各方都期望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 原则导向使得会计准则在使用过程中更多地依赖相关当事人的主观判断, 这容易导致在各方利益博弈过程中出现“赢者通吃”的现象:那些在各方利益较量过程中占优势地位的人具有解释、应用标准的话语权。还是回到销售收入确认的例子上。按照“收入的赚取过程实质上已经完成”为标准, 那么, 分期付款销售收入究竟是在销售发生时确认收入, 还是在全部收回货款后确认收入, 更多地取决于对购买方支付能力的判断。如果购买方不存在支付风险, 那么, 在分期销售合同签订、货物已经交付给购买方时, “收入的赚取过程”无疑已经完成了, 在账上全额确认销售收入应当是有依据的。但是, 不同的主体在判断购买方的支付能力与支付风险时, 显然存在较大的差异。管理层通常期望提前确认收入, 当然倾向于乐观判断:审计师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审计风险, 更倾向于稳健判断;债权人希望利润能最大限度地留在企业、而不是通过股利分配出去, 因而, 更倾向于悲观判断。为了平衡各方利益, 降低日常经济生活中各参与方讨价还价的成本,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得不对此作出详尽的规定, 从而将一个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逐步逼近到规则导向。

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选择 篇6

会计准则是一种被设计用来节约交易费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安排。研究准则制定导向问题的直接目的是为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提供理论支持, 间接目的是为生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服务, 最终目的是为实现会计目标服务。

国内外会计界普遍认为国际会计准则是以原则导向为主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被认为是规范导向的典范。不过, 现实中并没有哪一种会计准则制定方法是完全的原则导向或完全的规则导向。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之间并不矛盾, 都是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作出的不同制度规定, 原则导向实质上体现为规则导向的抽象化, 而规则导向通常是原则导向具体化的结果。

具体的会计环境是准则制定导向选择的约束条件。具体遵循什么准则制定导向观需要根据各国的具体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以及世界经济环境发展趋向等综合约束条件来决定。随着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不断紧密联系, 会计准则与国际协调步伐的加快以及未来法律、会计环境的逐步完善, 可以预见, 原则导向将是我国未来准则制定模式的发展方向。

二、不同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比较评析

目前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主流包括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两种。然而, 何谓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目前的相关文献还没有十分清楚的解释。通常是从两者主要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如表1所述。

原则导向观下的会计准则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准则体系相对比较简练, 使制定成本较规则导向低。2.准则的原则性将给予会计人员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 更注重经济交易的实质, 能更好地遵循“实质重于形式”。3.制定程序相对快捷使其更易于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和经济环境作出迅速反应。4.适当的指南和解释使准则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其存在以下缺点:1.要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必须能够以公众利益为己任进行专业判定, 不恰当的判定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 2.原则的一致性并不能保证具体业务操作的一致, 从而会降低财务的可比性。3.可能导致专业判断的滥用, 使某些公司打着职业判断的幌子进行利润操纵。

规则导向观下的会计准则具有以下优点:1.详尽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使会计人员可按照具体的准则处理相应的经济业务, 减少专业判断的空间, 降低误判的可能。2.有利于审计人员按照具体的标准执行相关审计业务, 减少其与被审计单位会计处理意见上的分歧。3.有利于增强财务报告的形式可比性。4.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是很高。

其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力图详述每一种假定情景下的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 因此带来了昂贵的准则制定成本。2.由于存在大量的例外事项, 可能会造成具体准则之间的内在不一致性。3.大量的会计准则会使会计人员为遵守琐碎的规定而忽略经济交易的实质。4.会带来另一种财务操纵行为, 即针对交易界限点进行交易策划, 以貌似遵守准则的途径进行盈余操纵。5.无论会计准则多么具体, 一旦出现新的经济事项, 而又缺乏原则性规定的情况下, 会计监管就会出现漏洞。

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各有利弊, 它们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只有适不适合。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充分体现了该国的经济、法律等特点。在确定会计准则制定导向之前, 首先必须充分考虑一个国家的国情和会计环境, 只有在充分考虑具体国情和会计环境基础上选择的会计准则导向观, 才能实现一国会计准则的长远目标。

三、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选择

(一)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变迁

我国的会计准则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的。1992年至2000年期间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偏向于原则导向的。不过, 由于我国当时还不具有运用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会计环境, 造成职业判断滥用, 盈余管理和财务信息造假现象严重, 已经严重干扰了国家进行正确的经济宏观监测和调控。于是, 2001年财政部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 将其转换为基于历史成本确认和计量, 并对采用公允价值和市场价值限定了严格的条件。因此, 2001—2006年期间我国的会计准则又偏向于规则导向。2006年颁布了新会计准则, 现行的新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原则和38项具体准则, 并重新启用公允价值这个具有显著原则导向特征的计量属性, 但是限定了十分严格的使用条件。《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从而在更高的层次确定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因此从2007年开始, 我国会计准则又开始偏向于原则导向, 不过此时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明显开始结合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优点, 并在努力建成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二) 现阶段的会计环境影响

原则导向的应用基础是建立在健全的公司制度、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础上的, 鉴于目前我国的会计环境还存在一些缺陷, 我国目前的准则制定应以规则导向为基础, 以原则导向为发展方向, 并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完备, 逐步在新准则中实现原则导向。

1.资本市场不够完善

原则导向观下的会计准则赋予会计和审计人员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 这需要有成熟完善的资本市场为其提供保障。然而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 一些会计人员缺乏专业的判断能力;审计师缺乏相对独立性, 会计监管机制不够完善;会计信息使用者还不够成熟。

2.会计理论研究滞后

目前我国新会计准则趋同国际会计准则, 实现了准则的大跨步, 但是还没有明确定义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用来指导并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 旨在保持会计准则前后逻辑上的一贯性。目前虽然对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立已经开始着手研究, 但是因受目前会计理论水平的限制, 不能为原则导向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3.相关法规不完善

原则导向观下对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求, 需要他们公允地反应经济事项, 除了自身的职业素养外, 还需要完备严格的法律体系来规范。因此, 原则导向观下需要有严谨规范的法律惩罚机制, 加重对不法行为的处罚。但是, 我国目前的法律环境还达不到要求,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我国投资者在因为不准确信息而受到损失的情况下, 利用法律手段对信息提供者进行惩罚的意识较淡薄;另一方面,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对违规的会计人员及审计师的惩罚力度不够, 对投资者保护力度不够, 因此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利用职业判断空间进行违规操作的法律风险较小。

四、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应采取的完善措施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仍是以规则导向为基础制定的, 但是从国际趋同以及长远优越性来看, 原则导向是我国未来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发展方向, 鉴于会计环境是准则制定的约束条件, 为了尽快地实现我国会计准则由规则导向到原则导向的转变, 笔者建议应采取如下完善措施:

(一) 完善会计准则, 建立一套内在一致的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目标和相关联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体系, 是评价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和发展未来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目前我国充当概念框架作用的是《基本准则》, 然而基本准则缺乏理论支撑, 其核心指导意义还不突出。因此, 尽快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质量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对于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 重视制度安排和全方位的诚信教育

原则导向下会计审计人员拥有较大的职业判断空间, 因此会计和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原则导向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然而当巨额的经济利益和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严重碰撞时, 只有强化全方位诚信教育, 才能保证道德规范的不可逾越。现阶段,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营造全方位诚信的职业道德环境是当务之急。

(三) 建立健全会计监管体系

没有健全的内外部会计监管体系, 会计准则的有效运行将成为纸上谈兵。现阶段, 为保证会计准则的有效运行, 应努力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经理层之间真正的权力制衡关系, 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减少管理层操纵会计的行为, 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同时, 要理顺财政、税务、审计等国家监督机关的监管职能, 提高政府监管人员的职业素质以及政府监管的工作效率。

(四)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会计与审计行业的法规是规范会计行为的有力手段, 从目前我国的立法情况来看, 还没有相应配套的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来规范和惩戒违反会计准则的行为。这就要求我国在会计与审计等行业的立法上要相应地跟上国际的步伐, 为其倡导的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志芹.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的会计准则导向选择[J].财会研究, 2012 (1) .

[2]谢获宝, 李忠.论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J].财会通讯, 2004 (8) .

[3]谢获宝, 李忠.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权变观[J].财会通讯, 2006 (11) .

[4]平来禄, 刘峰, 雷科罗.后安然时代的会计准则: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会计研究, 2003 (5) .

[5]刘家松.中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及其完善措施[J].会计之友, 2007 (6) .

美国会计准则导向 篇7

目前, 国际上关于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导向主要有三种:规则型基础导向、纯原则型基础导向、原则型基础导向。关于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讨论的文章及著作虽然很多, 但迄今为止似乎并不存在有关这几个概念的严格界定。美国会计学会 (AAA) 认为准则制定模式可以被视为一连续区间, 纯规则基础位于左端点, 纯原则基础位于右端点。本部分将通过比较的方式来论述不同导向会计准则主要特征, 试图为我国会计原则导向的选择提供一点依据, 同时, 为下一部分的论述提供基础。

(一) 不同导向会计准则的主要特征比较

1. 详细程度。

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一般比较详尽, 包含了大量的应用指南。该导向下的会计准则体系, 除了给出某一对象或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所必须遵信的原则 (principles) 外, 还力图考虑原则适用的所有可能情况, 并将这些情况下对原则的运用具体化为可操作的详细规则 (rules) 。一般认为美国会计准则是以规则导向为基础的。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不仅包括前后三个准则制定机构发布的会计研究公报、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和财务会计准则, 还包括准则制定机构及其他机构 (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 发布的众多文件。比如, 其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应用指南总计有800多页 (尚不包括FASB紧急问题工作组发布的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报告) 。

与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相比, 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只是确立了基本原则, 几乎没有相应的应用指南, 通常不能为应用判断提供足够的依据。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仅针对某一对象或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财务报告提出应遵循的原则, 可能包括以原则为基础的一些规则, 但并不力图回答所有的问题, 或对每种可能情况均提供详细的规则, 只提供数量适中的准则解释和执行指南。执行指南仅关注准则体机的重大问题, 对准则没有提及的其他情况需要运用于准则宗旨保持一致的职业判断。一般认为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是原则导向的。

2. 界限检验。

界限检验是对经济业务规定明确的界限或范围。在界限或范围之内的经济业务通常采用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而超出界限或范围的经济业务则须采用另外一种会计处理方法。界限检验可以分为数量型和非数量型两类。通常我们一般比较关注数量型的界限检验。

大量的界限检验是规则导向型会计准则的一个显著特征。比如, 美国的会计准则从承租人的角度出发, 把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基本准则就是基于界限来规定的:一项租赁是否归类为融资租赁, 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中的一个, 而这四个条件中的两个都含有严格的百分比规定。除了租赁外, 美国会计准则中的其他准则还包含很多同样的界限。例如:合并50%;特殊目的主体合并30%;用来平滑设定养老金计划利得和损失的区间10%;不动产销售中可以全额确认利润需要首付款的比例5%、10%、15%、20%或者25%, 根据销售的不动产种类而定。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力求避免进行界限检验, 以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租赁会计准则为例, 其中列示了满足融资租赁条件的可能的八项标准, 其中有四项涉及到了数量问题, 如“所订立的购买价预计将远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以大大低于市场租价的租金继续租赁”等。国际会计准则并没有就这些数量提出明确的界限, 仅仅作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3. 例外事项。

会计准则中的例外事项是指某些事项不适用于特定会计准则的规范, 而需要进行特别处理。对准则的例外主要包括:范围性例外 (scope exceptions) 、运用性例外 (application exception) 和过渡性例外 (transition exceptions) 。范围性例外是指对本应以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交易或事项, 采取其他会计公告进行处理;运用性例外是为了获得期望的会计结果, 例如, 对运用准则中的原则带来的报告盈利的变动性进行限制;过渡性例外是为了缓和新准则过渡的影响。

大量的例外事项是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例外本身就增加了跨及准则的复杂程度, 为了对不受准则规定约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描述和限制, 通常还需要制定另外的规则、相关解释和执行指南。例如, FASB第133号准则 (FAS133) 《衍生金融工具及套期保值会计》在第10至11段列示了9项例外, 目前, FASB下属的衍生金融工具应用工作组所要处理的问题中有15个与这些范围性例外事项的应用有关。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中没有 (或很少) 例外事项或尽量避免出现例外事项。虽然在现实情况中, 完全消除例外事项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范围性例外和过渡性例外, 但为了更清晰地传递准则所涉及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消除了几乎所有的运用性例外, 因为这一例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期望的会计结果, 并进而又可能掩盖准则涉及的有关交易、事项的潜在经济实质。

4. 职业判断。

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试图详述每一种假定情况下的恰当的会计处理, 这样一来, 任何情况下所适用的恰当的会计方法都是直接确定的, 至少在理论上, 缩小了必要的职业判断范围。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在以规则为基础的环境中, 仍然需要应用大量的职业判断。但是, 这种判断的焦点不在于抓住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 而是在许多复杂例外的情况和相互冲突的应用指南中确定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下, 由于应用指南的数量的减少, 使职业判断变得更为重要。但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运用职业判断时, 与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需要的职业判断有所不同,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将提供一个运用判断的框架, 使职业判断更具有一致性, 焦点在于抓住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

5. 概念框架。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要求原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因此, 需要一个更加完整、清晰、内在一致的概念框架作为其理论支撑。相比之下, 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的制定缺乏一个内在一致的概念框架的指导, 因此, 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中缺乏内在一致性。

(二) 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和纯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缺陷

通过上文的比较, 首先,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一般比较详细, 以界限检验、大量例外事项、内容十分具体和准则内在的不一致为特征的, 力图详述每一种假定情景下的恰当的会计处理, 并直接确定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以美国为例, 其详尽的会计准则“洋洋洒洒4500多页” (阎达五, 2002) 。其次, 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成本较高。同时, 这种百科全书式的准则给会计人员学习和理解准则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第三, 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会计人员利用会计准则的模糊性进行盈余操纵的可能性的同时, 又带来了另外一种财务操纵行为, 针对改造给出的界限测试进行交易策划, 以貌似遵守准则的途径进行盈余操纵。如安然公司就是利用特别目的实体不并表的条件———独立的第三方业主对SPE投资至少等于SPE资产总额的3%, 大肆构造交易尽心表外融资和编造会计利润。第四, 由于存在大量的例外事项, 结果导致相似的交易却按照不同的方式处理。同时, 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常常导致会计人员为琐碎规则的遵守而忽略了对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的判断。

纯原则导向的准则体系缺陷也是明显的:首先, 由于提供的指南不够充分, 导致准则几乎不具备可操作性, 使得报表编制者和审计人员不得不进行大量的职业判断, 由此可能增加大量与此相关的诉讼。其次, 与规则导向为基础准则体系一样, 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同业也存在收益操纵的行为能力。在规则导向为基础的准则体制下, 报表编制者往往利用界限检验来达到操纵目的;而在纯原则导向的准则体制下, 报表编者着往往通过与审计人员、报表使用者认定的职业判断不一致来为收益操纵找借口。

(三) 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优点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体系相对比较简练, 其制定成本相比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较低。其次, 由于准则的“原则性”制定程序的相对快捷,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更易于对非预期的事项作出迅速的反应, 并且准则的原则性将促使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 以更好的反映交易的经济实质。第三, 提供适当的指南和解释可以使准则就有可操作性, 为会计处理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总的来说,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体系同时避免了其他两种体制的缺陷, 清楚的说明了所适用的交易的类型, 同时也向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和审计人员提供足购的指南, 帮助他们判断公司的交易应采用何种会计方法, 并由此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二、原则导向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

(一) 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第二章中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可理解性、及时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八个方面的内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正是选择或评价可供取舍得具体会计准则、会计程序和方法的标准, 主要用来衡量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是有用的或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 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通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来体现。

由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通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来体现的, 所以, 本文接下来通过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影响分析, 得出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要求的实现具有促进和提高作用的结论。即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 会计信息质量与原则导向会计准则

首先, 以图表的方式来表达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特点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一对应关系, 如下图:

通过图-1,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接下来对图-1做简单的介绍:

1.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有一个相对完整、清晰、内在一致的概念框架的指导, 这极大地增强了其适用性, 在这个内在一致的概念框架的指导下的会计准则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将会大大的提高。

2.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提供的适量的指南和解释, 增强了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为会计处理提供了适当的依据, 使会计人员可以更好的把握准则的实质, 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3.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体系避免了界线检验, 或存在较少的界限检验, 这可以减少针对改造给出的界限测试进行交易策划, 以貌似遵守准则的途径进行盈余操纵的财务操纵行为, 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4. 大量的例外事项, 可能导致相似的交易却按照不同的方式处理。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几乎消除了所有的例外事项, 加强了对交易的经济实质的判断,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5.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给予会计人员适度的职业判断空间, 可以使会计人员根据企业内外部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而不必拘泥与特点的规定, 增加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 其次, 留有适度的职业判断的空间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除此之外,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还强调财务报告应当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实质, 而非形式, 可以促使财务报表的编制者更加关注经济活动的内在性质。即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可以有效的避免简单的对经济业务采取“一刀切”的处理规则, 真正的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三、结论

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有助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形成, 同时也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同时,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是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前提。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高质量实施需要一些严格的条件。比如, 需要会计人员较高的职业素养, 科学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比较严格的会计监管环境等。

参考文献

[1]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研究〔M〕.北京:财政部会计司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2]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M〕.大连出版社, 2005.

[3]葛家澍, 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5]郭志明.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4) .

[6]许家林等.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哲理视角思考〔J〕.财会通讯, 2005.

[7]平来禄, 刘峰等.后安然时代的会计准则: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J〕.会计研究, 2003 (5) .

美国会计准则导向 篇8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国际上培养本科人才的导向发生了重要变化,以美国为例,20 世纪末期,由于国家竞争加剧、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美国将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美国大学协会2001 年白皮书《美国研究型大学:服务于国家的机构》指出:“为了维持持续的发展和美国的领袖地位,美国必须倾力培养下一代的科学家、教育家以及政府和工业界的领袖,他们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富足和我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的原动机。”

在此基础上,美国本科生培养目标由通才型向创新型人才转型。1998 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指出: “研究型大学应通过一种综合教育”,“造就出一种特殊的人才,他们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拥有代表其清晰思维和熟练掌握语言的交流技巧,拥有丰富的多样化的经验。这样的人将是下一个世纪科学、技术、学术、政治和富于创造性的领袖”。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美国在20 世纪80 年代之后,发布了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报告,例如,1983 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84 年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的《主动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1986 年美国卡耐基促进教学基金会的《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 这些报告促成了美国本科教学方式方法的根本性改变, 重视探究性学习,应用了包括“苏格拉底教学法(质疑提问式案例教学法)”、“习明纳尔(研究课程)”、“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课题导向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高峰体验(cap- stone experience)”、“探究性课程(inquiry-based courses)” 等等。

大学将新型教学方法应用于本科生教育,与传统教学相比,特别是要发展下列能力[1]:(1)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的能力;(2)发现、评价和运用学习资源的能力;(3)在团队和小组中合作学习的能力;(4)以多种方式有效交流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5)运用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和发展的智力,成为终身学习者。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管理理论课程是高校培养管理方面人才的重要手段。由于多种原因,管理理论基础课程,如“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在高校受欢迎程度低于其他专业课程。这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一直是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管理理论基础课程中,“组织行为学”课程是研究组织中“人”的方面,学习目的是树立全面激励人的潜能的思想,将传统管理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主要传授“激励人”的思想,理论性强,使用传统教学,往往会出现内容空洞、难以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现象。在教学中如何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实践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管理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

根据对某高校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问卷的调查,在开放式问题“你对本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议”中,不少学习者建议,采用真实的企业角色模拟,或在课堂组建迷你企业情境,来增加学习的实践性。

在公开发表的成果里,目前对“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有情境模拟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游戏训练法、探究式教学法、心智优化教学、体验式教学、就业能力导向等。分析这些新型教学方法,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种趋势:“以学生为中心”、“合作型学习”、“实践导向”、“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情感发展”等。

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体验式教学”,通过情境创设,以学习者为主体,课堂上组建学习小组,进行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案例讨论、实验等,让学生行动起来, 并解决问题,更好地理解组织行为学理论。

这些教学方式的探索,越来越与国际发达国家的教学方法相接近,即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合作分享,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但与国外大学的“课题导向project-based learning”、“流动课堂flow- ing classroom”相比,还有一定区别。

三、情境教学模式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一)角色体验法的由来

体验式教学具有发现式学习、经验学习、行动学习、互动学习等特征,是以学生为学习行为主体,使其获得情感体验并发展个性的学习模式。美国学者戴维·库伯构建了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学习圈,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

(二)角色体验教学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公开发表的成果可知,角色体验教学模式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共有的结构有:课程架构、情境设置、 分组、活动组织、总结评价、理论及应用等环节。然而,根据教学模式的情境内容设计和活动设计情况,各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教学模式的情境内容设计方面,有些将教学情境设计为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用组织行为学原理规划学生的职业方向,即“识人先识己”、“管理人先管理自己”[2];有些采用了与组织行为学理论框架相结合的案例作为情境设计的依据[3];应用角色体验教学模式,在活动设计环节,有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方式[4]。通过教学改革,原来抽象的管理理论的学习生动活泼起来,和实践认知结合起来,使学习者真正反思原理的作用。

借鉴其他高校教学改革,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情境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对于组织行为学概述,包括人性观和发展历程等内容,采用综合性、框架式案例,结合对现实企业的参观、了解等,了解组织中人的因素的作用、各类型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状态等情况,为今后章节的展开打好基础。

(2)在个体行为讲授中,采用贯穿型角色体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对应组织的一个部门,给出组织架构和层级结构。赋予小组成员的部门角色,如财务科科长、技术研发部主任、销售部的销售员等。要求学生对企业的各个相关部门的业务和功能比较熟悉,有一定的前期了解。角色分配好后,在整个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都以社会角色参与到课程内容中。例如可以进行部门人员选聘、个性评估、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度测评等。

(3)进入群体行为学习时,主要在群体决策、群体结构、高效团队的组建等知识点上,采取游戏、实验、案例角色扮演、无领导小组等,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种课程活动,体验群体行为特征。例如,学习处理冲突方式时, 使用角色扮演,设置两难情境:大学生销售员想要把书销售给人事科科长但受到办公室主任的阻挠,办公室主任则要阻止人事科科长购买,又不能使用强迫;人事科科长想要购买,但要考虑办公室主任的要求等等。在冲突中,参与活动的学生可能表现出超高的处理冲突的技术,也展现了各自的人格特征。用无领导小组模拟群体决策:共同做出决策或得到一个方案,以此观察群体中的角色结构和解决问题能力。

(4)在激励和领导理论环节,以案例演出和讨论的方式,学习每种激励理论。还可以邀请校外企业导师走进来,与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理念交流。

(5)组织结构和组织变革章节,可以对简化的真实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并给出多种方案。

对比美国的课题导向教学,国内角色体验教学模式还局限在课堂之内。与美国的流动教室相比,其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验室和企业中去;把外面的人———企业管理者请进来,参与教学。美国高校一般通过校友会, 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提供真实的案例情境,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将理论真正应用到解决企业问题中。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掀起了本科教学方式的改革。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批判型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了案例教学法、课题导向教学法等。而管理理论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管理思想,其教学案例和情境难以设计。文章结合“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阐述了框架案例教学法、角色体验、游戏实验、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情境教学设计。

上一篇: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下一篇:教学中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