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

2024-11-13

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通用9篇)

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 篇1

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

1932年,清华大学增设电机、机械两系,加上原有的土木系,一并组成工学院.一批海外留学归来的工科博士、硕士组成了最初的教授阵容,他们把致力于学术的理念融入到工学院初创时期的学科建设、研究活动以及学术共同体的组建等各方面.通过对清华大学工学院初创时期各方面史料的考察,可以看到:与以往那些依附于行业发展的工科教育相比,清华大学工学院进行的`工科教育在继续技术的实用性价值的同时,带有了学术化的特征,由此近代工程技术向中国的移植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 者:陈超群 杨舰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100084刊 名:中国科技史料 PKU英文刊名:CHINA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5(4)分类号:N092:G649.29关键词:清华大学工学院 工科教育

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 篇2

一、大学寝室文化创建的困境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 给寝室文化的创建带来了挑战和困境。这体现在学生公寓安排的可选择性不强、寝室文化建设缺乏具体落实部门, 以及在文化创建过程中, 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体意识淡薄和形式主义较为严重等方面。

(一) 学生主体意识淡薄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 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参与到了高校学生寝室的管理之中, 学生与公寓管理者的关系并非师生关系, 虽然一些高校安排了驻楼辅导员, 但学分制的实行又导致同一楼栋集中了多个学院的学生, 这影响了学生参与公寓民主化管理的效果, 导致学生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 难以在真正意义上参与到学生寝室社区化的管理之中。

(二) 公寓安排可选择性不强

在国外, 学生公寓能满足学生多层次、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从而形成浓郁的公寓文化氛围。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寝室, “可以独居, 可以与一个室友住一起, 可以与两三个人共住一套公寓, 甚至与四个或更多的学生共租一座房子”[1]。这为不少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学生住在同一个寝室, 提供了较大的自由, 有利于他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然而, 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寝室都是随机分配的, 有共同价值爱好和理想追求的学生住在一个寝室显然还需要“缘分”。

(三) 缺乏文化建设部门

目前, 寝室文化虽然在各大高校被重视, 但是尚未被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在实践中, 由于学生公寓后勤化改革时间不长, 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相关体制不健全, 导致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缺乏具体的指导和组织机构。有的高校负责寝室文化组织实施的是团委、校学联, 有的是学工部门和宿舍管理中心, 有的则是这些部门多头领导。这些现象导致寝室文化建设难以真正组织实施, 不能形成多个部门通力合作、协同育人的局面。

(四) 形式主义风气较重

近年来, 诸多高校在学生社区内开展了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 但是大部分活动还是局限于“文明寝室评比”、“卫生寝室创建”、“党员示范寝室创建”、“星级寝室评选”等活动。这些活动基本由学校寝室管理部门以文件的形式下发, 学生在公寓管理员或者辅导员的指导下参与, 虽然覆盖面较广, 但是这些活动很少是学生主动创新的, 作为被动的参与者, 他们往往只是应付任务, 从而让寝室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二、“学习型寝室”创建对寝室文化的培育作用

(一) “学习型寝室”的理论基础

“学习型寝室”的理念是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为背景提出的, 这一概念最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佛睿思特在《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次提出, 此后, 他的学生彼得·圣吉又对学习型组织作出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学习型组织是“能够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 在其中的人可以不断突破能力上限, 制定真心向往的目标, 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 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2]。在创建寝室文化的思路下, 我们希望通过学生公寓这一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让学生在寝室中形成优良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这一点, 与学习型组织的本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换而言之, 以学习型组织为理论基础, 以“学习型寝室”创建为实践平台来构建大学寝室文化,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 “学习型寝室”与寝室文化

按照传统的观点,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 寝室成员共同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寝室文化, 反过来, 寝室文化又对参与其中创建的大学生形成凝聚、促进、约束的作用。近年来, 在学生社区开展的寝室文化创建活动, 说明了广大高校思政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 寝室作为大学文化创建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载体的重要意义。在当前, 创建大学寝室文化显然已经超越了这一工作本来的价值, 其不仅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教育的延伸阵地, 也是高校扩展课堂育人功能、强化学生党团管理、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说, 新时期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创建, 直接对接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任务和目标。本文作者认为, 要把寝室文化建设的内涵继续深化, 创建“学习型寝室”是较为适合的尝试。

三、“学习型寝室”的创建路径

大学四年, 寝室就是大学生的家园, 良好的寝室环境与学习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梦想的基本保障。若每位大学生都能致力于创建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共同学习的优良寝室文化, 必将为学校的学风建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 东华大学信息学院在全员范围内探索了“学习型寝室”创建活动。

(一) 以典型引路为切入点, 举办寝室文化节

1. 建立文明寝室展示长廊。

学院把学习优秀生和文明寝室事迹做成展板, 贴在新生楼栋的走廊里, 新生在入学时, 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新生入学一个月后, 将带领寝室长参观高年级学长和学姐的“学习型”示范寝室, 通过典型引路, 让新生感受到“学习型寝室”创建的浓郁氛围。

2. 举办社区寝室文化节。

“学习型寝室”文化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导报名参赛寝室打造“学习型寝室”的环境文化, 把寝室装扮得有书香气息, 此后, 组织寝室进行“秀出你的学习型寝室”风采展示活动, 引导学生把学习型寝室创建的思路和成果做成精美的展板、图片等向全校同学展示, 并就装扮风格、装扮主题、装扮效果进行现场投票;第二阶段举办才艺展示晚会, 以寝室为单位, 通过不同的节目展示新生对“学习型寝室”的理解, 进一步将“学习型”寝室创建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 以共同愿景与团体学习为突破点, 增强寝室内部动力

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者之间以团队学习的共同愿景为目标, 以分工合作为联系纽带, 学习者之间共享学习资源, 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相互学习和帮助, 成为不可分割的学习共同体[3]。因此, 共同愿景是学习型组织的动力源泉, 也是创建“学习型寝室”可以借鉴的重要理论。不少高校中经常出现全体寝室成员获得奖学金的现象, 其实这与身处寝室的每个大学生精神风貌、学习动机趋向一致有关, 也就是说寝室成员之间持有的共同愿景。

为此, 信息学院对申报重点立项的寝室进行团队答辩。答辩之前, 寝室成员需要共同撰写“学习型寝室”创建策划书, 阐明该寝室申报重点立项所具备的可行性条件和共同努力目标, 由社区主管教师、年级辅导员、楼栋责任区党员、社区团总支书记组成评审团, 对其进行答辩。答辩通过的, 按照学习型示范类寝室、学习型优秀寝室、学习型进步寝室予以重点立项。

为了让参与寝室时时意识到责任, 学院把重点立项寝室学生撰写的方案和承诺书进行公示, 让其他寝室同学监督, 并自觉学习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经历了共同答辩、撰写创建计划书等环节, 参与创建的寝室成员更加容易对学习目标达成一致, 有利于共同愿景的实现。

(三) 培育指导为落脚点, 落实学习型寝室的创建成效

“学习型寝室”立项之后, 信息学院思考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 如何引导推动学生来建设“学习型寝室”, 引导学生把取得创建的成效引到学习中来。

1. 建立社区优秀学子学风墙。

社区学风墙目前主要设立在信息学院社区温馨屋内, 学风墙主要由学习优秀学生的学习笔记, 以及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竞赛心得等组成。主要针对大一入学的新生, 帮助他们在“学习型寝室”创建过程中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他山之石”。

2. 实行“学习型支部”对接“学习型寝室”。

在大一年级选取30个学习寝室进行对接试点, 由7个学生党支部一一对接。要求支部党员必须深入到对接的寝室中了解寝室同学的学习困难,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且对接工作的成效将作为支部“创先争优”考评的重要标准。

3. 配备社区学业导师进行学业指导。

学院从保研学生中挑选学习优秀的学生干部担任学生社区学业导师, 主要服务参与“学习型寝室”创建的大一、大二学生。学业导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 回答他们对专业分流、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创新项目指导等。一共委任了10名研究生担任了30个“学习型寝室”学生的社区学业导师工作。

4. 成立“学习型寝室”学风督导队。

为了督促学生在寝室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帮助部分学生改正喜好打电脑游戏的痼疾, 信息学院成立了社区寝室学风督导队。对大一、大二的寝室进行走访, 尤其对参与“学习型寝室”创建的寝室推行打分考核制, 发现有沉迷网络和游戏的寝室将被扣分, 直至取消“学习型寝室”创建的资格和经费资助。学院还对每次检查的结果进行公示, 对表现好的寝室进行星级评分, 累计5星就可获得学院发放的日常生活用品作为奖励。

5. 建立社区关工委老教授咨询基地。

学院10多名退休老教授组成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挂牌成立了信息学院社区关工委老教授咨询基地, 发挥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老教师和老教授们的余热, 每周二下午定期召开座谈会, 对参与“学习型寝室”创建学生的学业、就业、竞赛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引导。

摘要:寝室文化对于建设和谐校园, 形成良好学习风气,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依据, 阐述了“学习型寝室”创建面临的困难与创建路径。东华大学信息学院以学生公寓为载体作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寝室,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波谱诺;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180.

[2][美]彼得·圣吉;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11.

技师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创建 篇3

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正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很多工作的落实,都必须从长远的角度来完成。技师学院的人才建设,整体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创建而言,必须要进行全面的努力,要确保学生在身体的强健方面、心态的稳定方面、精神的干劲方面,都能够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为自身的将来发展提供足够的帮助。

技师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性

体育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技师学院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加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了解、掌握相关的技能,要加强对技能的把控。但是,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作用下、社会压力下,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将出现较大的扭曲现象,甚至是在学院内出现极端行为。为了更好的促使学生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需要将体育文化进行良好的建设、宣传。例如,很多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非常突出,但也正因为自身的能力表现较高,因此与很多的同学都出现了格格不入的状态,自身的孤独现象特别明显。一般而言,技师学院的学生在年龄上与大学生并没有差异,因此他们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需要去活动自己,去广交朋友。通过在体育文化上进行建立和宣传,能够让学生与同学的相处更加多元化,通过体育项目的锻炼来良好的发泄自己,减少各种缺失与不足,从而保证自身的成长达到健康的效果。

体育文化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就体育文化本身而言,其在技师学院当中开展已经成为了必要性的措施,如果在该项工作中出现了较大的缺失与不足,很容易在今后的工作上展现出严重的隐患,甚至是对学生的长久发展构成威胁。分析认为,体育文化在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好的培养。例如,技师学院的日常专业教学,比较崇尚的是团体合作,但是这样的合作主要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即便是在进入到社会中,学生也会在利益的考虑下进行合作,绝对不会主动出头来解决问题。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体育项目的合作上很少存在利益的现象,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团队当中的位置和积极作用,去良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体育文化比较强调的是,表面上团队有很多的领导,可实际上大家都是主人,要将自己的主人翁意识、主人翁操作良好的执行,促使团队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和个人拓展而言,都将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

技师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创建

组织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对于技师学院而言,其在安排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虽然给予学生的压力较大,可是给予的时间和空间也比较多。因此,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拥有足够的时间去参与体育活动。本文认为,在创建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必须积极的组织各类体育文化活动。第一,在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上,要尽量的“大操大办”,让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体会到团队作业的快乐和心灵上的提升。在运动会开展的过程中,每个班级内部的学生,都要团结一致,即便是没有竞技项目在身,依然要将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充分的发挥,去做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事情。第二,在日常的体育文化宣传过程中,禁止过分的强调成绩和排名。校園体育文化的创建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的成长,倘若在排名和成绩上过分的强调,很容易促使学生将体育和学习任务联系在一起,届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为突出。

建立学校体育社团。就技师学院本身的发展而言,已经在体系化和规范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基本上没有表现出严重的缺失和不足。对于现阶段的发展而言,创建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向一些大学做出良好的借鉴。例如,可以积极的建立学校体育社团。在学校内部当中,体育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团队,在团体类型上多样,团队人数上也没有明显的限制,基本上完全是按照学生的意愿来实施的。学校体育社团在建设后,可以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学习和进步,定期组织活动及竞技项目学习,能够让技师学院的学生在自我锻炼、互相交流上得到更大的进步。同时,体育社团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自身的不足、优势上加强分析,互相指点的过程中,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目的,这就有利于学生在交朋友的广泛性方面得到明显的提升,告别了以往的很多不足问题。

宣传体育文化。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校园体育文化的创建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还必须在体育文化的宣传上得到较好的成就。以往的体育文化之所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宣传力度不够,因此技师学院对此的关注度也比较低,在相关投入上总是按照最低标准来完成,最终造成了体育教育的没落。建议在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的加强体育文化宣传。(1)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通过校园广播的相关报道,学生可获得体育相关信息,感受体育比赛的魅力,并能促进学生间开展与体育相关的讨论。(2)利用校园网传播体育文化。在校园网上创建相关栏目,内容包括校内体育管理规定、学生体质测试健康标准、体育社团活动、校内外体育竞赛的精彩瞬间等,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 篇4

关于华北科技学院创建安全科技特色的探讨

摘要:创建鲜明的安全科技办学特色不仅是华北科技学院的生存战略,更是发展战略.创建安全科技特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从资源协同、能力协同和部门协同3个角度,从近期、中期和远期3个阶段创建安全科技特色.创建学院安全科技特色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开创和建设以安全技术及工程为主的特色优势学科;引进和培养具有安全科技特色的.教师队伍;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安全培训三者的关系;建立和形成支撑安全科技特色的规章制度;营造和突出具有安全科技特色的校园文化.作 者:张    翁翼飞    ZHANG Lin    WENG Yi-fei  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北京,101601 期 刊: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ISTICPKU  Journal: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年,卷(期):, 16(10) 分类号:X925 关键词:高校建设    安全科技    办学特色    发展战略    系统工程    措施   

学院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汇报材料 篇5

某学院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维护学院安全稳定目标,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努力营造“教育到位、制度落实、防控有力、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积极形成“三级进驻、四项重点、五大结合”的工作新格局。现将我院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三级进驻”工作网络

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是创建平安校园的首要内容。学院专门成立“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党政领导担任组长。学院通过与实验室、院办、学工办等部门负责人签订责任书,进一步强化和明确责任。同时,进一步完善某学院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等十余项规章制度,使我院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形成了有章可循、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规范化长效机制。

学院注重工作网络的构建,探索实施“三级进驻制”,即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进驻学生宿舍。全面实施院领导联系宿舍楼,辅导员联系学生寝室,班主任联系寝室长制度,与学校宿管中心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和联动机制,组成多重人防网络,形成了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合力,确保学生宿舍的安全稳定。通过“三级进驻制”的有效实施,进而实行对学生宿舍的网格化管理,学院党总支在宿舍楼中设立若干个公寓党小组,党小组下设若干个责任网格,所有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班级和居住区域,找到自己所属的党小组和网格。学院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情况纳入综合考评,作为评奖评优、入党的重要依据。通过构建全新的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团组织的效力,为“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注重隐患排查,强化“四项重点”安全教育

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全教育是创建平安校园的重要内容。学院非常重视安全隐患排查,并不断加强整治工作。在平时的安全检查中,学院始终注重做好“四查”工作,并使之成为制度。日查:即经常开展日常防火检查和巡查工作,对老化、缺损的消防设施、器材及时发现,及时维修更新。对交通楼、学生宿舍、实验室等场所的消防安全情况进行重点督察。周查:学院团委生活部、自律委员会每周对学生宿舍进行二次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学生宿舍私拉乱接,使用“热得快”等违章电器情况。月查:辅导员、班主任分别落实对口的班级,按月到对口班级巡查。节假日查:学院每年“元旦”、“五一”、“十一”及寒暑假前均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检查通知,要求清查安全隐患。

在日常安全教育中,学院主要抓好“四项重点”。第一项重点:以防火、防事故为教育重点,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学院以防火为主要内容,教育学生自觉保护宿舍楼内消防设施,教育学生不违章使用电器,教育学生在遇到火灾事故时如何逃生自救。同时,还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事故,有效保障了广大学生人身安全。第二项重点:以防盗、防诈骗为教育重点,确保学生财产安全。学院以防盗、防诈骗为主要内容,教育学生要妥善保管贵重物品,并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因贪图小便宜而被诈骗,有力保障了广大学生的财产安全。第三项重点:以大一新生为教育重点,确保重点人群安全。学院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新生安全防范专题教育,提高了大一新生安全防范意识与防范技能,确保了重点关注人群的安全。第四项重点:以重大活动安全防范为教育重点,确保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在毕业生离校、校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中,学院将安全防范工作宣传到位、教育到位、落实到位。同时,严格执行重大活动申报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和重大活动应急预案,落实安全管理目标,确保了学院各项重大活动顺利开展以及学生人身财产安全。

三、创新方法载体,抓实“五大结合”常规工作

抓好常规工作,创新工作载体是创建平安校园的核心内容。第一大结合:抓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学院在日常教学例会中,要求全院教师在备课、授课中要将校园安全典型案例融入到教学中去,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防范技能。同时,学院利用风华讲堂,经常邀请保卫处老师对全院学生作以“三防反两抢”为主题的安全教育讲座,进一步提高安全教育效果。此外,学院通过开展消防灭火、烟雾逃生等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增强了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救能力。第二大结合:抓日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为抓好学生日常安全教育,学院通过设立安全知识宣传栏,制作消安全知识展版,举行安全宣传漫画展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在学生中定期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已成为学院的特色和传统,如每年4-5月在学生中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月。第三大结合:抓应急处理与防患未然相结合。在学生安全教育中,学院坚持“预防为主,保障安全”工作方针,制定了《应急事件处理预案》,明确了应急突发 事件等级、处理程序、方法与要求等内容,并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为开展安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学院特别注重通过网络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教育。通过学院院网,学院官方微博及时上传、登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条例,帮助、引导学生筑牢思想防线,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一道抵御外来反动邪恶势力的“防火墙”。第四大结合:抓被动教育与主动参与相结合。学院充分利用学生学习主动性、创新性强和自我教育能力强等特点,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为提高学生自救意识,学院学生会治保部、自律委员会等部门举办了“逃生应急演练”活动;为增强新生安全意识,学院新生办联合团学相关部门举办了“服务交通新生,普及安全知识”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自救能力,效果明显。第五大结合:抓帮扶助困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四贫生”往往是平安校园工作中重点关注群体,如处理不当,极其容易发生影响学院稳定的安全事件。为此,学院不断完善学生帮困的机制与途径,积极做好学习“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中途掉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对重点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访谈、跟踪与危机干预,并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为平安校园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先进学院申请 篇6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代表我们城乡建设学院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驻文明宿舍,造文明学子”。直观上讲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集体生活的场所,但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我总结了一下不一定准确,大学生宿舍更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新阵地、思想碰撞的交流地、与人相处的聚集地,同时也成了安全隐患的突发地和部分学生浪费时间的自留地。所以,现在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宿舍建设。

我们城乡建设学院从人数上讲是我校第三大院,学生人数多(1703人)、学生宿舍多(316间),但是住宿条件较差(我院男生大部分住在2号、4号、5号、6号、9号这些比较久的楼,和新建的楼的住宿条件相差很多),所以部分学生有情绪,学生不集中(我院学生分布在1号、2号、3号、4号、5号、6号、8号、9号这些楼,基本东区的每个楼都有)、管理起来难度大,这些情况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困难,但是我院始终都能够以大局为重,坚决服从学校安排,并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谋思路、想办法、出成果。2011年10月21日,学院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2011-2012学年文明宿舍创建工作,并提出了以“安全纪律教育月、宿舍文化交流”为两个抓手,造氛围、严管理、多活动开展宿舍建设,下面我结合我院提出的方针,向大家汇报我院上一学年在文明宿舍创建活动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和努力:

一、造氛围,文化建设求新

宿舍良好的学风、和谐的校园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支持和保证。但现在,学生宿舍更多是上网打游戏、聊天,有的学生宿舍存在违章电器,管制刀具,有的宿舍同学和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矛盾重重。针对这种状况,我院充分发挥创建文明宿舍这一载体和平台,在全院学生宿舍中营造树正气、粗学风、讲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与帮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学院还举办宿舍美化大赛、宿舍集体才艺表演、宿舍知识竞赛等活动,彰显我院学子的青春活力,对培养良好的宿舍舍风、努力向上的宿舍氛围具有积极意义。

学期末,学院成立有主管领导、辅导员、大学生自律委员会成员组成的评定小组,对本学年宿舍检查情况进行综合评比,并考核宿舍文化创建活动。上学年,我院共评出文明宿舍28个,上报其中24个参评校级文明宿舍。2个宿舍被评为“标兵宿舍”。同时,我院将考核结果与学生评优、主要班干部考核、宿舍成员综合测评加减分、积极分子入党、预备党员转正等涉及同学切身利益的各项评比工作紧密结合。通过此举,大大增加了学生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积极想和主动性。虽然工作量和大,但是我们觉得值,因为,这样我们创建工作确实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

二、严管理,扎实到位求真

一是安全教育进宿舍,每年开学之际,各年级导员都要召开班会强调宿舍安全的重要性,并。此外,为了有效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并切实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我院邀请到保卫处杨海波处长对学生干部进行安全培训。同时,为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我院还特意邀请8号公寓楼楼管为学生进行公寓安全知识讲座。多次专门组织辅导员、大学生自律委员会突击检查学生宿舍的违章电器、管制刀具,对发现的违章电器、管制刀具予以没收,并对责任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

二是纪律教育进宿舍。我院为每个宿舍制作了宿舍成员卡,自律委员会同学坚持每天检查宿舍卫生,并将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登记,汇总后每周出一期《宿舍检查通报》,《通报》报全体辅导员,负担元负责督促,报主管学生工作领导,领导负责监督。

为了提高学生的纪律观念,我院每年都以主题班会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并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达不到80分的必须补考。此外,每班配发一个考勤本,记录学生出勤、听课情况,辅导员予以监督,一旦发现缺勤现象,及时询问原因并解决。同时,我院还通过考前动员会、组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观看教育片、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对学生纪律警示教育。

三是思想教育进宿舍。学院要求辅导员必须按照学校要求入住学生宿舍,同时必须开展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做到谈话有记录、问题有解决、结果有汇报。同时,学院还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监督,党员宿舍张贴党徽标志,党员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本宿舍文明创建活动负责,同时引导同学们对学生党员进行监督。

三、多活动,养成习惯求效

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为丰富我院学生的课余时间,塑造良好的宿舍氛围、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我院举办了一系列活动。

一是宿舍文化建设类。2011-2012学年,我院举办了第三届宿舍文化交流节并承办了我校第二届宿舍文化交流节中的宿舍美化板块,我们开展了DIY趣味作品征集、宿舍创意美化大赛、集体才艺表演、宿舍篮球赛等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交流节,展示了宿舍风采、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宿舍的凝聚力、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也使我院的学生宿舍文化逐渐走向了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

二是安全卫生纪律教育类。除上述的一系列的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观看《廉政中国》教育片,我院还开展了安全知识趣味竞答,春季传染病春预防讲座等活动,并制作安全知识展板十余张。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增长了安全防范知识,对积极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加快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 篇7

一、在高校积极弘扬周恩来精神的重要意义

1) 积极宣传并鼓励高校班集体创建“恩来班”有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周总理从小就树立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的思想理念, 他立志救国, 少年外出留学, 东渡日本, 游学欧洲。周恩来襟怀博大, 朋友多, 善于与他人协作。作为总理, 周恩来在内政和外交上, 总是争取矛盾各方权衡利弊, 求同存异。与人相处, 他可以做到宽以待人, 平等待人, 以理服人。而今的大学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不屑与他人合作。在学习恩来精神的过程中, 学生被教育要平等待人, 团结协作, 营造出和谐的班级人际氛围。而周总理崇尚真理并追求理想的精神, 有助于学生克服无聊、厌学现象, 而这些负面的现象在近些年来的高校学生群体中不乏少数, 初入大学开始远离父母、逐步独立, 学生们往往表现出耐受挫折的能力很差, 面对挫折只会灰心、忧郁甚至是自杀。这样的宣传和鼓励性活动可以达到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目的。

2) 积极宣传并鼓励高校班集体创建“恩来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基础。周恩来总理是全党全国人民一致公认的楷模, 早在黄陂军校时期就曾参与政治工作, 他崇高的党性修养是卓越的。在创建“周恩来班”的过程中, 通过学习周恩来的生平故事, 了解周恩来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有助于大学生摆脱“自我,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精神追求”的现实状况。身为独生子女的高校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基本素质, 他们往往独立性差, 除了学习活动之外孩子在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动手的机会, 一旦离开了家长的照顾就什么都不会做。实践证明, 这样的学习活动切实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们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觉悟。

二、申报“恩来班”的具体准备措施

1) 首先, 通过院“公众微信平台”, “群qq空间”, 和“微博”等网络、媒体积极宣传报道, 提高申报活动的影响力, 必要时借助社会的力量和媒体的宣传。宣传要立足校内, 通过开展周恩来生平活动介绍, 故事竞赛等方式将申报活动的影响力推到最大。

2) 其次, 以班级为基本单位, 师生共同参与, 保证“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全员参与。通过自下而上、民主集中的方式, 广泛动员和发动。创建步骤一般为:首先确定班集体的创建目标, 动员集体中每一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有所作为, 让每一个成员都能体验到创建的乐趣。然后, 学生干部包括班长、团支书等要积极创造条件, 利用各种有利因素, 争取学生会和学院领导、团委等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争取活动经费、吸引指导教师的投入, 目的在于促进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3) 再次, 班级通过团日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进社区活动、专业实习等途径, 将周恩来“无私无求, 克己奉公, 刻苦好学, 甘当公仆, 勇于创新”等精神, 内化为向周恩来同志学习的坚定信念, 在活动中磨练毅力、增长才干。力争在活动中将周恩来精神中的优秀品质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4) 最后, 预先开展院内考核评比活动。命名“周恩来班”的班集体要有客观依据。该标准必须是科学合理的, 是切实可行的, 对不同的班集体要做到公平公开、客观具体。按照高校的现实需要, 合理确定申报的班级比例。例如, 创建考核验收标准可围绕“创建机制建设”、“班级创建氛围”、“创建特色活动”和“创建工作成效”这四个方面展开, 确定具体指标权重, 进行量化考核, 使得评选机制更加健全完善, 创建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考评结果更加有理有据, 整个创建活动更具导向性和操作性。只有这样, 最终评选出的“周恩来班”在申报校级“周恩来班”时才具有竞争力, 代表性和说服力, 才能真正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 带动班风、学风、校风建设。

三、小结

周恩来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 在高校群体中弘扬周恩来精神, 有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 有助于培养学生较高的政治觉悟,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淮阴工学院, 我们正式本着这样的教育目的, 在创建恩来班的过程中总结出借助社会的力量和媒体的宣传, 通过团日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进社区活动、专业实习活动和实施考核评比活动的方式加强和改进恩来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在推进恩来班建设的过程中, 上述措施获得的成果是明显的:参加申请的班级学生中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数超过全班人数的98%, 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比例也随着活动的推进大幅上升。

摘要:周恩来精神是中国的文化瑰宝, 通过创建“周恩来班”有助于高校班集体优良学风的形成, 有助于培养学生较高的政治觉悟,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本文通过在本院创建“恩来班”的实践, 总结出通过“借助社会的力量和媒体的宣传”, “通过团日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进社区活动、专业实习的具体活动”, 通过院内考核评比活动加强“恩来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实践,恩来班

参考文献

[1]王管.论"周恩来班"创建活动的原则及其路径[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10.

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 篇8

二十世纪初,在封建地主的剥削和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农村经济趋于崩溃,无知、饥饿、疾病等困扰着人们。受美国乡村生活运动的影响,一大批熟知中国传统文化而又务实的爱国知识分子从教育农民、改良农业技术、组织乡村自治等方面入手,在全国各地兴办乡村建设实验区,开展乡村建设研究,形成一股强大的乡村建设运动。他们希望通过乡村建设运动,救活旧农村,挽回民族危机。而梁漱溟便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1930年,梁漱溟正式提出了乡村建设的口号并进行理论探讨。1931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始进行乡村实验。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最有影响的组织之一,山东邹平也一度成为全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中心,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前往学习参观。

在梁漱溟乡村建设理念的影响下,重庆的巴县、涪陵也积极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其它还有杨励坚在巴县南泉创办了乡村师范学校等等。这些乡村建设实验的开展,开创了重庆乡村建设的新局面。

巴县、涪陵的乡村建设引起了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即川政主持机构)秘书长李公度的重视。1932年,由于防区扩大,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决定由川东共立师范学校筹办乡村建设学院和中心实验农场,培养一批既懂教育又懂农业的人员来建设防区各县乡村。李公度指示涪陵县长谢子厚推荐专家办学。1932年,在谢子厚的推荐下,张俶知、赖伯钧被聘到川东师范学校,在那里先期办起大专性质的乡村师范专修科,为建立乡村建设学院进行前期准备。张俶知任专修科主任,赖钧伯任川东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

随着学校机构的扩大和师生人数的增多,原校址已不能满足需要。1933年春,学校先后在龙隐镇(磁器口)租地700多亩作为新校址及农场,接着又在凤凰山购买了800多亩地正式成立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中心农事试验场。1933年2月,乡师专科正式迁入磁器口新校舍。张俶知和赖钧伯编制出《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办法及组织大纲》,报四川善后督办公署。1933年7月,四川省政府颁发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办法及组织大纲,正式成立四川省乡村建设学院,以乡村师范专修科为该院专修科,原设凤凰山的中心农事试验场为该院农场,是一所独立的高等院校,院长和场长均由川东师范学校校长、21军政务处长甘绩镛兼任,而实际上由梁漱溟的学生张俶知和赖钧伯具体负责。梁漱溟另一学生王平叔亦曾在乡建院执教。1935年甘绩镛调任省民政厅长,由21军政务处副处长高显鉴接任院长。

四川乡村建设学院是梁漱溟学生遵循其乡建理论筹办的,学院成立之初即礼聘梁漱溟先生担任指导顾问,梁漱溟本人也一直关注着四川乡村建设学院的命运,对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颇多贡献。四川省乡村建设学院的办学思想深受梁漱溟思想的影响,在教学计划、研究实验办法等方面也都效仿梁漱溟所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学院还几次邀请梁漱溟到四川乡村建设学院作专题报告或学术讲演。1936年,四川乡村建设学院改组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该院成为当时全国仅有的两所独立的师范类公立学院(另一所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之一。虽然改名为教育学院,但是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仍主要服务于乡村建设。当时的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占地面积约1700多亩,农场占地1200亩左右,是当时四川省内农村技术推广及农产品优良品种推广的重要场所。1940年还设有乡村建设实验区、嘉陵小学等附属单位。当时到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任职和支持事务的乡村教育家主要有:梁漱溟的学生张俶知、赖钧伯,陶行知的学生张宗麟,以及陶行知的好友邵鹤亭等。

这一时期四川省立教育学院聘请了一些知名学者来院任教授,到1945年秋先后有17人被聘为专任教授,有10余人被聘为兼职或特约教授,同时也常邀请国内著名学者专家来院作专题报告和学术讲演,如梁漱溟、马寅初、洪深等。高显鑑院长对对身为乡村建设领军人物的梁漱溟极为敬重,在他任院长期间,曾几次邀请梁漱溟来四川省立教育学院讲学。

1938年暑假,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师生组织了一次大规模了暑假农村服务团,深入到农村发动农民开展抗战救亡工作、宣传乡村建设、劝导农民改良农产品,增加战时农业生产等等。当时几乎动员了全体同学参加,鉴于同学们平时的生活与农村生活有天壤之别,为了使这次抗战宣传工作取得最佳效果,学校举行了“短期农村服务讲习会”,院长高显鉴聘请梁漱溟、马寅初、汤茂如等国内名流学者主讲农村社会调查、农事推广、乡村卫生、抗战建国等诸多问题,让学生大学生提前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与训练,有力地推动了服务活动的开展。梁漱溟曾在歌乐山乡村建设社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暑假农村服务团讲了几个专题,主讲农村服务理论与实际等问题。

1939年1月,梁漱溟再次应邀来四川省立教育学院讲学。当时正逢“四川教育学院学生自治会会刊”刚刚创刊,高显鉴院长邀请他为“四川教育学院学生自治会会刊”题写刊名,梁漱溟欣然应允。

北碚的自然环境和卢作孚、卢子英兄弟治理下的社会环境给了梁漱溟很好的印象。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梁漱溟又以国民政府参政员身份多次前来北碚指导工作。1946年当国内和平无望时,他更是定居北碚,潜心著述和办学,对北碚的建设和文化事业贡献颇多。

1941年初,他将前一年在璧山创办的勉仁中学迁来北碚,并创办勉仁书院。1946年,他又在勉仁书院的基础上创办勉仁国学专科学校,1948年改名为勉仁文学院。1950年,梁漱溟将学校献给人民政府,勉仁的教师,除三位跟随梁漱溟去了北京外,其他教师如吴宓、李源澄、邓子琴、等都先后转入了西南师范学院。

梁漱溟为勉仁文学院与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做出过重大贡献,他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滋养着后来者。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我们将继承先贤遗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農村做出应有的贡献应。

【参考文献】

[1]杨孝容·梁漱溟乡村建设理念及其在重庆的影响·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总第168期。

[2]梁漱溟:缙云山下的人生驿站http://blog.sina.com.cn/

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 篇9

一、学院基本情况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学院是一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集高职教育、成人教育等为一体,涉及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门类学科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前身是原铜陵有色职工大学和铜陵有色成人中专学校。学院教学资源充裕,现占地面积303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教学设备器材1774万元,图书馆藏书12.1万册。拥有与专业相关的各类实验室24个,实习实训基地19个,多功能多媒体教室16个,计算机房450台电脑均接入Internet网。有1800座的体育馆一个、标准运动场一个,餐厅、浴室、公寓等生活、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学院下设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资源开发系、管理工程系、基础部等5个系部,计30多个专业。目前开设的共有机电技术、汽车应用技术、数控机床、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方向)、矿业工程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会计等20多个专业。全院专兼职教师216人,其中具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职称的48人,硕士以上学位36人,各类教育形式的在校学生3000余人。

二、2003-2004文明创建工作总结

(一)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明创建领导小组由薛世山、朱忠玉、余曙光、李庆峰、马平、朱霜玲、胡晓林、周理瑞、孙小平、王自南、江双全、许友霞、曹芳盛、荣先明、凌涛等组成。朱忠玉、薛世山任组长,余曙光、李庆峰、马平、朱霜玲、胡晓林、周理瑞、孙小平为副组长。两年来,学院领导班子能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政治学习日制度,在学习形式上坚持学习日制度与平时自学相结合的原则,并且备有学习笔记和原始记录;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多年来一直坚持过双重组织生活,自觉与普通党员相互沟通,实现双向交流,同时注重调查研究,积极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减少工作失误;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文明创建工作与学院的行政工作、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同布置同检查,每年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达十余次,认真研究学院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制订措施加以解决和落实,在学院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

在学院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下面专门成立了文明办,挂靠政工部,由政工部主任兼任文明办主任,还配备了两名工作人员。其次是学院以各个党支部为单位成立了二级单位文明创建领导小组,领导所属的职能部门、科室共同构成学院文明创建工作网络。

(二)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

1、学院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方面情况。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院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行政工作的智力支持和有力保障。学院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近两年,面对集团公司培训资源重组,机构合并和调整,04年新学院成立,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公司改革对学院未来的发展等等,给学院的每一位教职员工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保证作用。一是坚持形势任务教育,加强思想认识的统一。政工部根据学院党委的部署和要求,每学期制定统一的政治学习计划,分层次组织党员干部、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任务教育,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和引导大家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激发了教职工敬业爱岗的工作热情。二是建立健全宣传网络,各支部设立了兼职通讯员,制定了通讯报道奖励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把学院发生的重大变化,所做的工作对内对外宣传。三是加强了学院两级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高度重视在优秀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充分发挥学院党校教育阵地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党的知识教育,全校有400余名学生写了入党申请书,每年要举办1-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组织一系列党课。党委书记、各支部书记主动当教员,精心备课,两年来在学生中发展了35名党员。

2、道德风尚建设方面情况。学院多年来一直注重教职工道德风尚建设,一是组织全院师生以支部、班级为单位,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于2003年下发了《开展诚信教育与实践活动实施意见》,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在校园活动,要求教职工争做“社会好公民、单位好职工、家庭好成员”,大学生争做“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好公民。二是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省(市)精神文明十佳人物评选活动,收回上报选票1000多张。学院每年还在教职工和大学生中开展先进人物及先进事迹评比;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员和优秀志愿者评比;先进班级、优秀学生评比;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评选等一系列的评先创优活动。两年来受表彰的个人达550多人次、集体达30多个。三是广大教职工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03—04年共有45名教职工无偿献血,100%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另外,还有多名大学生参加社区义务献血活动。四是学院党政领导干部和基层工作单位建立了联系点,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到自己负责的联系点调研了解情况(4次以上),主动做好调研、服务、工作督促和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学院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事件。五是学院每年都积极组织报刊征工作,按时按量完成党报党刊的订阅任务。

3、坚持正常的民主管理制度。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民主管理制度;坚持依靠教职工办学校,注重发挥广大教职工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坚决维护教职工的民主权益和经济利益。主要表现在:不断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凡是学院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让教职工参加讨论,发表意见,通过教代会表决。学院每年都要召开两次教代会。

4、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近两年对学院的规划和发展目标,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工程招标和大宗物品采购,培训和奖惩方案等一系列内容,都进行了校务公开,较好地发挥了教职工的监督作用,共出校务公开栏12期。

5、大力开展文明市民教育。学院突出地抓了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成立了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明市民学校,制定文明市民教育计划,有计划地开办了文明市民教育培训班,在选择教学内容、配备教师、考试考核诸环节上认真细致。04年着重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教育,办了两期培训班,并对参加学习的人员进行了考核。通过培训班、讲座、报告会、知识竞赛以及有关文化活动等形式,丰富文明市民教育形式,提高文明市民教育效果。利用广播、校刊、班级墙报等宣传载体,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知识和开展文明市民教育活动,从去年到现在播放广播稿件达100余篇,其中70%由学生自己投稿,各党支部和学生会、班级出黑板报100余块次。两年向有色报、铜陵日报等报刊投稿200多篇。

(三)业务水平领先,工作实绩突出

1、招生就业工作。

04年实际招收新生1016人。其中,普通高职634人,五年制高职56人,预科及成人“先上车”292人(社会生源149人,集团公司143人),高中技校34人,超额完成全年招生1000人的任务。

04届共有机电技术、汽车应用技术、制冷与空调、计算机应用等专业242名毕业生,首次就业221人,一次就业率达91.32%,其中有4名毕业生被济南军区录用为士官,从事军械维修工作。

2、教学与教科研工作。

一是教学任务圆满完成。04年春、秋季学期共完成教学任务47595个课时(其中理论课时31934个,实训课时15661个)。涉及校内任课教师108人,外聘教师38人。

二是教研教改工作取得丰富成果。组织申报的五个省级教研项目,有《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大类教学与分方向培养研究》、《高职工科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高职学生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研究》三个项目获准立项研究;确定了3个院级重点教研项目和10个院级一般教研项目;组织申报省级教研成果四项,其中《高职院校考试试卷评价体系构建》获省级教研成果三等奖。另外组织系部修订了12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新修订的计划培养目标明确,重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教育,加大了实习、实训环节的比重。

3、培训、鉴定工作。

作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基地,近两年来,学院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培训资源,在职后培训、继续教育上,面向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和社会开展了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人技能培训(鉴定)、剑桥少儿英语培训,年培训规模达到5000人次。依托学院教学资源,学院还承担了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双千人工程” 培训(即千名人才培养工程和千人转岗培训工程)、中青年干部培训、在职县干培训的有效持续开展,促进了一大批年轻干部在各自岗位上实现了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此外,包括英语、计算机等在内的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的广泛开展,使一大批现代企业员工实现了一专多能及熟练驾驭本职工作的能力。

4、教育经费收支和内部分配情况。

(1)、教育经费收支:03年,公司对学院实行事业费补贴289万元,学院教育经费收支平衡;04年,公司对学院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取消补贴,学院全年创收1260万元,不仅实现收支平衡,还盈利26万元。

(2)、内部分配情况:学院的教学始终是第一线,近两年学院坚持合理调整教师与行管人员的分配比例,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稳定和引进的分配环境,利用“三个津贴”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进一步体现效率优先与向教学一线倾斜原则,进一步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5、开展学习型组织活动。

学院自03年起就实行“5+4”工作制,院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每周六上午都抽4小时进行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从05年起,学院将“5+4”工作制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推广,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6、着力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因此学院对教职工的培训,一种是送出去,主要是教师的进修和学历升级培训教育;另一种是内部培训,主要是对教师、辅导员、科干、一般行管、后勤服务等五类人员分别进行岗位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教职工队伍实现结构性调整,真正形成三个专业化,即:管理队伍专业化、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并确保“十五”期末专职教师与行管人员的比例达到6:4,教师专业结构与学院定位办学方向更加趋于合理。两年来,学院送培博士1人,研究生及同等学力17人。

(四)管理科学规范,社会秩序安定

1、计划生育工作年年达标。

学院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规定要求,制订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相关制度,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经常性地开展计划生育知识讲座。多年来学校计生工作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要求。独生子女领证率100%,晚婚晚育率100%,应节育率100%。

2、治安综合治理着眼防范,工作扎实有效。

在党委领导下,学院成立了综治领导小组,各基层以支部为单位成立治保小组,学院由保卫部具体组织各项工作的实施。学院每年与集团公司和长江路街道分别签订《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并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到各基层单位,这方面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投入、有活动、有检查考核、有总结表彰,制度健全,工作规范。两年来未发生重大刑政、经济案件,也没有职工参加“法轮功”组织。

3、加强校园环境整治,规范教学现场管理。

近两年,学院为加强校园的环境整治和教学现场的规范管理,加大了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清理整治了乱建乱搭,园区开小店,乱摆摊点,以及收破烂等闲杂人员乱窜校园的情况。学院前几年校园未封闭,教学区和家属区混杂,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行政办公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学院几度筑砌围墙封闭校园均遭到毁坏,为加大整治力度,在五松公安分局、有色集团公司保卫处和园林社区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发动全校职工,对周边住户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挨家挨户上门征求意见,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经过艰苦的工作,终于使学校最乱的地段实行了封闭。此外,我们还针对校园内晚间出口较多情况,为做好治安防范,实行了夜间锁门,安排值班人员守夜等工作,使校园的治乱工作收到明显成效。

(五)环境整洁优美,文体卫生先进

1、认真落实“三个覆盖”,做好绿化美化工作。

为了改变校园环境,学院在硬件建设上抽出资金进行了改造,03年,对学院的主体建筑进行了整修,将外墙装修一新,外墙装饰面积达5780平方米,投入13万元。近两年来,学院共投入1750万元兴建了学生新生活区。投资2020万元,新建建筑面积达1.22万平方米,可容纳5000多人的新教学楼,现已完成主体建筑,今年6月份即可交付使用。另外,学院先后筹集了500多万元用于体育馆、图书馆、校园网、信息中心及其他教学设施的建设与更新改造。学院非常重视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加大投资植树种草皮200余平方米,消除卫生垃圾数十吨,新建道路1000多平方米。校园的路面都进行了硬化,能绿化的地方全部绿化。03-04年,在校园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根据市文明委要求,突出加大了经费投入和治乱,先后投入了32万元,用于治理教学楼周边环境,将原来封闭的自行车棚改造为小广场;将学院体育馆周围生锈的铁栏杆全部更换为生铁铸件,美化了环境。在教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挤出一定资金,增设了4处固定的不锈钢广告栏,修建了4个篮球场。

在全院范围内提倡垃圾袋化,杜绝了学校周围人员乱倒垃圾的情况,露天垃圾得到了根治。

2、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生的德育教育全方位进行。从新生入学起,学校就抓普及法律和国防知识教育,并且安排两周左右的军训。平时的学生管理利用班会,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市民文明守则”、“公民行为三管好”和“黄山松精神”,向学生发放《大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守则》等。辅导员、班主任还利用每周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

我们还利用主题活动开展各种教育。定期举行升旗仪式,使师生员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每到清明节期间,校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到附近的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了广大团员青年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的决心。不定期的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福利院和孤寡老人家中慰问,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

3、学院揭牌和校园文体活动。

去年12月18日,学院举行了揭牌仪式。以揭牌仪式为契机,组织实施了系列宣传,包括创办第一期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报(试刊)和新闻专题片。学院的揭牌仪式被选送到省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出,且被铜陵市列为十大新闻,排序第三。达到了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目的。

近两年学院还举办了两届田径运动会,开展了各类体育赛事以及诗歌朗诵、文艺演出、“讲诚信”演讲比赛等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并成功地举办了“春之声”、“和春天有个约会”等大型元旦晚会和揭牌仪式文艺演出活动,共有600多人次参加,通过层层选拔,精选出34个节目,集中反映了新时期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六)自查打分

经对照铜陵市文明单位检查验收标准,我院2003-2004文明创建活动自查打分为950分。

学院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以来,始终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来抓,且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有继承、有发展、有新的起色。但作为企业内部的学校,办学条件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加上学院承担的职能较多,既有成人教育、普通高职教育,又有继续教育和各种社会化培训及鉴定工作,因此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对产业化办学的体制和机制的研究探索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三是如何着力加强对“两课”教育的研究,加强基础文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合格人才等方面,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改进和提高。

三、2005年文明创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根据铜陵市文明创建工作的总体布置和学院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天天工程、人人工程”精神,突出诚信建设、治乱创安和校园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主要工作安排:

1、建立健全文明创建网络,切实加强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学院文明创建工作采取“层层抓、层层负责”的责任制,实行网络型管理。坚持一把手抓文明创建,由学院的党政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落实一名副书记和副院长具体抓。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文明办),仍挂靠在政工部。05年文明办将加强文明创建协调职能,坚持日常创建例会制度建设和文明创建二级网建设。明确各党支部书记担任文明创建二级网络的主要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为部门文明创建责任人。

2、深入开展“诚信建设年”活动,提高全体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一是利用文明市民学校阵地,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争做“诚信公民”活动,努力做到取信于人;二是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开设诚信教育课,做到诚信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3、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并充分利用校园网开展青年网上征文活动和展开“新世纪大学生”大讨论。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教职工和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教育。

4、开展“四五”普法工作,增强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制观念。各党支部采用知识竞赛、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围绕 《法律法规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主题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同时结合法律和思想道德建设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和遵纪守法教育。

5、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

6、巩固校园环境整治成果,创造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继续抓好安全文明小区建设,重点是加强内部治安防范、规范校园工作、生活秩序,禁止小商小贩等闲杂人员进入校园;结合学院规划的调整,精心搞好校园环境建设,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使学院的建设发展跟上铜陵整体发展规划,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多做贡献。

7、开拓进取,争创市文明单位(标兵)。加强考核,修改完善《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明创建工作管理规定》,不断总结创建工作经(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验,做好文明科室、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评比工作,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创建1-2个校级“文明窗口”,通过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提高为教育管理、为师生服务的质量,努力使全体教职员工和在校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上一篇:汽车售后服务毕业生求职简历下一篇:小班手工美术教案《彩色的纽扣》